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教育心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石油高等院校心理学学科建设现状
我国目前的十余所石油高等院校中,都是以石油勘探、开发、冶炼以及销售等相关的专业为骨干专业,人文社科类专业发展则相对薄弱,而心理学学科则多数还处于“零”水平。相比较,石油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机构则建设的比较完善。除西安石油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隶属于人文学院外,其他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都是隶属或挂靠于学生工作部门。心理咨询机构主要任务一般是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以及心理危机干预、大学生心理问题筛查等。虽然心理咨询中心一般也开设心理学课程,也进行一些心理学相关的调查研究,但是它并不具有心理学学科建设的职能。总的来看,石油高等院校心理学学科建设还是十分薄弱的,尚不能满足石油工业、国家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石油高等教育加强心理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
石油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其生产一线员工一般性别比较单一,他们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工作环境通常较为恶劣,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较大。李莉(2007)等人对海洋石油工人的调查显示,83.12% 的石油工人感觉有压力,在他们最想了解的健康知识中,心理健康知识排在第三位,仅次于营养、运动 [2]。钟心(2009)通过 scl-90 问卷对石油一线工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对象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偏执等项目指标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显著(P<0.01),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中国正常成人的水平 [3]。根据这些数据不难推断,石油工人因其职业特点,存在着较大的心理问题,需要心理援助。但是,石油企业当前还比较缺乏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人员,更缺少基于石油行业特色的心理学研究的支持。石油高等院校与石油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石油高等院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学与石油工业相结合的研究,满足石油企业的需要。
三、石油高等教育加强心理学学科建设的可行性
石油高校进行心理学学科建设,一方面可以设在人文社科类院系之下,使之有比较合理的归属单位;另外一方面,人文社科类各专业的创建也为心理学学科的创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人文社科类学科中的教育学等与心理学专业相近的专业也可以部分的整合为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基础条件。心理咨询机构开展的工作是石油高校加强心理学学科建设的另外一个良好内部条件。石油高等院校都设有心理咨询机构,心理教师一般都具有心理学硕士学位,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如果能够建立心理学学科,强化现有心理咨询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职能,增加心理学课程讲授和心理咨询教师,那么,石油高校心理学学科也可以取得与其他人文类学科同样的成就。
四、石油高等教育心理学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
1、与石油行业发展相结合。只有紧密的与石油行业相结合,充分利用与石油行业已经形成的良好关系,才能够使石油高等院校的心理学学科具有其他高校所不具备的发展优势。具体而言:(1)石油高校可以与石油企业一起深入研究石油企业员工的心理特点,探索影响他们心理的因素,为他们提供及时到位的心理援助。(2)石油高校可以为石油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心理辅导能力的员工,让这些人完成石油企业员工一般心理问题的辅导。除了培养之外,石油高校还可以为这批心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和个人成长提供心理督导。(3)在其他方面的培训如石油干部培训、各类人才培训中,增设心理学内容,以提高参训人员的心理学素养,增强其心理素质。(4)石油高校还应结合石油行业特点,积极开展组织行为学、安全心理学以及环境心理学在石油企业中的应用研究,为石油行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深入的、持续的心理服务。
教学策略是教学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和媒体的总和。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巨大的变革时期。教学策略的应用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效果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关注点。本文基于影响课堂教学的心理因素视角,从认知、情感和动素、社会心理及人格等因素对高等教育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探索适合现代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对今后开展教学工作提供指引。
关键词:
心里因素;高等教育;教学策略
高等教育以培养具有扎实基础、较高智商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的课程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致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缺少质疑精神、创新意识与能力。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实际、主客观教学条件,综合考虑教学顺序、组织形式、方法和媒体等包括竞争与合作学习策略、替代式教学策略与产生式教学策略。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分为教师与学生因素、认知与非认知因素、课堂内与课堂外因素、物理与社会心理因素。[1]下文运用这些不同的心理因素探析教学策略。
一、从认知因素出发,采取认知唤醒策略、情绪调动策略
(一)认知唤醒策略
高校课堂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发展动向,通过创设认知情境,引导大学生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起相应的联系,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2]。因而,应使学生学习应用性较强并具有一定社会根源和积累的东西,使学生把前人的实施策略、经验和知识理念内化为自己的经验[3]。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概念讲解清楚,与细节内容和客观知识相比较,使概念更易被理解、被接受。
(二)情绪调动策略
教师可以采取情绪调动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具体方法有:第一,教师在走进课堂时有意识地用兴奋的情绪、积极的心态来感染并调动学生,激发学生进入学习的兴奋状态。第二,提前找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了解学生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设定可实现的目标,并对学生寄予期望,这对学生的积极性有重要影响力。第三,依据案例、时事适当地抛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最终在课堂教学中产生师生共赢的效果。
二、从情感和动机因素出发,采取创建民主氛围的策略
(一)教学民主
良好的民主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不仅要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见解与观点,勇于接受学生的意见与批评,甚至对教师的观点提出挑战。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敏锐地察觉学生的情感变化,并通过言语与非语言的途径将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学生,提高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质量。
(二)采取相应的激励策略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呈现多元性、复杂多样性。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与途径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激励参与的措施。
1.成功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之一是获得成功并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感与成就感。因此,在教学中要创造更多机会使学生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如给予学生成功的期待和分层教学。
2.评价激励。通过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与互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三、从社会心理因素出发,采取角色互换策略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处于主动状态,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这容易出现“一言堂与满堂灌”的现象,不利于师生互动。但通过教师与学生交换角色,能提高师生互动。当学生的角色转变为教师,其会以一名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认真做好准备如讲解材料、师生互动环节、课堂设置、教态等。
四、从人格因素出发,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并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特质,并了解、信任学生
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使学生在心理上愿意接近老师并与其互动,最终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更要关注自身的人格与品质对学生产生的重要影响,要身体力行,发挥人格魅力,加强与学生的合作与互动。此外,了解、信任学生。教师应主动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智力强项采取最大程度的个别培养,这样教育会产生最大功效[4]。因此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层次与智力强项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并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此外,教师要信任学生给予同学们自由讨论与发挥的空间,并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充分信任学生有学好本学科的能力。
五、结语
总之,有效教学策略的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进行知识传输,增强学生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实际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对影响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有效性的因素加以分析,采取相应措施,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努力。
作者:陈利冰 黄建榕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佐斌.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6-80.
[2][美]约翰•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05-206.
1.高等教育模式的诉求。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一直采取现性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1]。这种管理模式基于“理性人”的假设,使得高校管理中政令高度统一,权力等级森严,各项制度硬性、严格。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这种模式带来了高效与经济,却把人性片面化,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中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高等教育管理目标的诉求。高等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培养人才、提高人才质量。在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以后,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管理工作职能已从原来的侧重管理转变为教育、管理、服务、发展的有机统一[2]。原有经济体制背景下的学生管理理念和教育方式日益显现其落后性,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发展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成为高等教育管理的需求。
3.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诉求。学生管理工作融党政事务于一体,集教育管理工作于一身,从学生奖惩到思想教育,从入学招生到就业管理,事无巨细、异常庞杂[2]。特别是高职类院校,由于人员配备、部门分工等不够明确,工作在学生管理一线的辅导员(班主任)往往陷于琐碎的日常事务和突发事件的处理,难以深入细致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个性发展等等,使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引导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内涵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是在借鉴西方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管理文化合理成分的基础上,以东方人本主义的和谐理念和集体价值观为主流[1],最大限度发掘学生潜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个性鲜明的、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高素质人才的一种管理机制,提倡诸要素之间协调共处、和谐发展。其具有以下含义。
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和思维的原点。它强调个体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中心,关注个体的发展并努力实现教育管理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和谐统一。教育管理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最广泛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理念是以“观念人”假设和“生活组织”假设为理论支点的[1]。“观念人”假设认为:高校组织成员确实存在物质上的多种需求和欲望,但更关注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生活组织”假设认为:高校组织是有关怀和情感的生活场所而不只是实现理想和价值的场所。
2.服务理念。现代教育是以促进人的现代化和主体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主体性和发展性是现代教育的本质规定[1]。基于此,竭力为成员提供所需资源和实现理想目标的平台就成为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价值观念。这就要求教育经营和管理者树立“以服务为中心”的理念,将教育管理的重点放在“理”上,而不是“管”上。摒弃“管理就是管你”的思路,树立“管理即是提供帮助和服务”的观念,从而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3.关爱尊重。我国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认为:“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3]尊重和关爱学生是教育管理者的天职,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只有得到关爱和尊重的学生,才能拥有高尚和进取之心,才能奋发成长。因此,要使教育获得真正的成功,首先要肯定人的主体性,把个体成员的全面发展作为管理的终极目标;其次要关爱个体的生命,真正了解个体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三是要尊重个体的人格和基本权利,通过情感激励、民主管理、成就激励等多种方式去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少用甚至是不用压制、惩罚等方式;最后要给予学生爱的教育,与学生友好、平等地相处,帮助其树立良好道德品质,培养学习兴趣,授予正确的学习方法。
4.民主平等。由于高校是文化素质较高、民主独立意识较强、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群体相对集中的场所,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中更要提倡民主精神和平等理念。在管理过程中,重视成员的参与诉求,在制定学校方针政策时虚心吸取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应尊重成员的民主意识,给予更多的自和自治权,制度的施行要充分体现成员的意愿和个性;尽可能用柔性管理代替刚性管理。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高等教育管理的三种探索性实践
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的工程,既需要国家的相关政策给予保障、提供资源支持,更需要进一步改革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创新力。不同高校在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过程中,由于资源差异和内部结构不同,改革与探索的路径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1.用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与服务保障学生发展。高等学校的教育管理质量对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有较大的决定作用。特别是高等职业学校,由于高职类学生的学业基础和自主能力相对较差,给学校管理带来较大困难,需要坚持“七分管三分教”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首先,班主任、任课老师要全程跟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加强沟通交流。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形成相对合理的自我预期。如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院就精心设计了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让学生了解教师、学校以及自己所学专业,让学生清晰阐释自己的理想、生活和兴趣等。其次,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引导和规范学生言行。如济南第三职业中专就坚持“换一种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效果做长期的跟踪考查并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实施有差别的量化评价,让学生发现并学会欣赏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加强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沟通与协作。一方面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出现的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运用网络等现代化方式保障学生可持续发展。以重庆渝北职业学校为例,该校网站专门开设学生就业指导专栏,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同时收集学生反馈信息。不仅如此,在学生毕业离校之后,学校还继续进行跟踪指导服务,指导和帮助学生提升职业技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2.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创新。高校学生是独立、自尊、自主的个体,应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承担主要角色。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采用的多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要改变教师为主体的模式,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与教师的合作互动中体验到自我的提升和发展。或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体验真实或者模拟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升其职业素养,提高职业竞争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很大程度上在于提升教育魅力。一方面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要新颖化、个性化。如株洲职业中专主张“让讲台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4],通过“课堂五分钟演讲”以及主题化分组教学等,让学生部分承担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动起来,成为讲台上的主角[4]。另一方面要积极开辟第二、第三课堂,如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院就在传统课堂之外,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急救比赛、艺术节、科技节、专业技能活动月等均由学生自发组织,积极参与,在活动中习得知识,强化职业技能。3.发展学生社团,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基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应以“个性充分的自由发展”为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个性才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自觉地、充分地、全面地提高。社团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和高校主体性德育实践的重要载体,对学生心理成熟、人格完善和个性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应该将社团建设作为推进学生个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以湖南民政学院为例,该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社团和专业学习小组的创立,同时通过设置导师帮助学生制定和完成社团的具体项目,推动社团形成稳健的自主发展能力。在项目实施中,鼓励社团通过合作与竞争,培养成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职场应变能力[4]。社团成员通过参与各项活动,进一步开拓视野、培养创新能力、锻炼交往能力,还可以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成员的社会化程度,使社团真正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素质的良好课堂。
四、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的几点体会
1.建章立制,强化教育,弱化管理。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指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价值,真正将学生作为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主体、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为学生服务。无规矩不成方圆,科学合理的制度是保障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高等教育管理应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重心,并从大学生入学教育着手去强化制度的学习和教育,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达到“教为不教”、“教为不管”的目的,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自觉意识,树立教育管理者的“导师”角色意识[5]。
2.建立和完善学生咨询服务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出现了生活环境社区化和成长环境社会化的普遍发展趋势,文化的发展繁荣也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价值取向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这些变化都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他们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学业问题、心理问题、情感问题、思想问题等。这就要求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应更多地采取咨询服务的方式,将原有的部门职能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选派部分研究能力强、理论素养高、综合素质好的教师为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组建学生咨询服务室,承担起大学生学业、思想、情感和心理健康的研究、咨询和引导的功能。
3.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才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引导学生自我认知、自我选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管理过程。大学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教育管理者要树立充分尊重学生,学生与教育管理者地位平等,给予学生以充足的“自由空间”的思想观念[4]。这个思想观念的确立对于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在高等教育领域里,已经逐步成为衡量一所院校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准。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逐步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了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数字时代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主要背景,从本质上来说,信息化是时代给高等院校提出的具有时代特征的要求。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逐步迈入信息社会,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还有教育管理方式也势必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而逐步改变。国家在当今世界,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发展趋势,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现代化的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管理信息是社会信息化的灵魂,也可以认识到社会信息化的关键,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社会信息化的顺利发展。教育管理信息是社会信息化和螺旋桨的基础。与此同时,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跟上社会信息化的步伐,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抓住机遇,积极发展教育管理信息化。想要进一步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就必须进行教育管理信息话建设,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高等院校的教育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发展势头良好,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模式,高校教育普及的过程逐渐加速,如何确保高等学校教育水平已成为共同关注的焦点。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利用教育资源尽可能多的信息,实现培养目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高等学校教育过程的跟踪和审计,分析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管理、教学现状,并作出科学而有效的决策,积极有效的探索符合高校学生培训体系和培训模式,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方法做进一步的更新,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以实现。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加强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为教育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使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高校教育管理的发展,是唯一的方法来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院校的国际化竞争力是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普遍较差,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水平和国际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的高等院校的教育也势必要按照国际规则和惯例向世界开放市场,这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说,可以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促进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水平的发展,运用的不好,可能会阻碍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着眼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对信息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已经引起了我国高等教育教育国际化的竞争,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开拓出了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高等教育管理面对新世的历史使命,如何将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上来,快速投身到国际竞争当中去,都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应当面对、解决的问题,其中加快研究生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信息化进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保障。
二、实现高等院校远程教育是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开端。
我国部分高等院校于2000年实现了高等院校远程教育,对于高等院校教育来说,他是实现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举措,其主要原因是它能够实现教育的跨时间、跨区域的教育模式,实现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我只想说,高校的远程教育是高等学校的发展历史上的一场革命,是教育管理信息的良好的开端。高校远程教育是一种新的工作,因此还需要工人高质量,它还涉及到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必须提高员工的质量。所以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必须将高等院校人员的素质提升上来,根本性问题就是水平提高与人员的培训。专业人员的创造能力和技术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高等院校的全体工作人员的素质更为重要,当然解决这一问题并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全体工作人员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想做一份好工作在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我们必须创建一个既懂业务又懂信息技术团队,然而,培养这样一个团队可以是短期的时间。因此,学校应该建立机制相关工作机制,注重培训和维护能力强,技术团队,快速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和开发能力,使其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总而言之,进行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需要更等院校的所有工作人员一起努力,需要庞大的初始投资作为资本基础。
三、推进高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有赖于政府政策导航的作用,在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中一定要加大政府的政策导航作用,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设立指导性条文及其相关政策。
关键词:心理档案;高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263-02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以下简称心理档案)是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及教师从事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和活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形式的文件材料。心理档案既是学校心理工作方针、政策的写照,是心理健康活动和心理问题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依据,也是了解心理教育内容、考查心理教育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心理咨询质量,促进心理工作者交流的信息源[1-5]。目前,为了配合心理工作重心下移至二级学院的新形势,作为学校层面的心理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考验,如何与院系档案工作保持一致发展步伐,做好心理档案管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急需思索的问题。笔者通过档案学资料的学习,并结合自身工作,对当前高校心理档案建设与管理做出了如下分析。
一、高校心理档案的地位与作用
高校的心理档案记录了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一系列保障高校心理工作的文件和资料,客观地反映了心理健康工作在高校的推进过程,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如何开展起着纲领性作用。如:教思政厅[2011]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5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文件的出台有效推进了高校心理健康基本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工作进度。
高校的心理档案记录了学校、院系、教研室的全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真实地反映了活动过程,如:学校心理活动的通知和方案;以院系为主体举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记录;心理健康课程教师的原始教案,负责人的签字和批示等。另外,档案中也记载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现场资料、活动效果、活动时间,地点等内容,为推广先进工作经验提供了数据资料[6]。心理档案也是高校心理工作改革、心理健康课程研究的重要依据,更是心理工作质量的评价依据。心理工作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心理档案正是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信息资源,成为交流研究成果的重要工具。心理档案既是前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终点,又是后续工作的起点,它产生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又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因而对于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7-9]。
二、高校心理档案建设的基本原则
高校心理档案的管理与建设与其他学科的档案管理系统相同,是一件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完善。因此,在档案建设的过程中,应坚持下述原则[10]:
1.层次分明原则。在建立心理档案时,要有明确合理的层次,各层级之间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目标进行幅度和层次的划分,便于档案整体的协调和控制。
2.发展原则。各项工作发展,对档案管理工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要求,如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改革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就需要从发展的原则出发,从手段、方法等方面去改进和完善心理档案的管理。
3.适应原则。由于各种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心理档案作为一种资源,也就必须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无论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够准确、及时、有效地提供信息,为其他工作服务。
三、高校心理档案的内容与分类
高校心理档案的内容十分丰富,从学校心理工作者角度来看,心理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1.学校出台的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通知,是学校心理工作者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
2.各次活动的主题、方案、要求,活动内容简介,这些材料真实反映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代性。
3.院系开展主题活动的计划、总结、典型材料、心理主题班会记录等材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体落实的重要途径。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系列资料,包括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学大纲及课程安排等文件材料。这些材料真实反映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水平,对以后的教学科研工作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5.师资培养计划、总结、典型材料、教师任课和完成咨询工作任务的调查报告、进修计划和参与心理督导的材料,也应作为心理档案的支撑材料,其反映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情况。
从为学生提供的优质心理服务方面看,心理档案的主要内容有:
1.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管理制度、咨询制度、值班情况,这些是对心理咨询进行规范管理不可或缺的材料,是做出有效心理咨询的保障。
2.新生入学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普查的原始分数、报表分析、约谈记录,这些材料反映着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同时,也能有效筛查出需要心理干预的问题学生。
3.学生心理咨询预约登记、包括学生的姓名、男女等人口学资料;家庭状况、城乡等社会学资料以及学生专业、成绩等学籍材料。这些材料是鉴定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助资料,有助于全方位了解学生。
4.学生心理咨询过程记录,包括学生的身心状态评估、学生主诉心理问题时所用的语言、咨询师的处理措施,这些材料反映着高校心理咨询个案的真实情况。
5.心理咨询教师咨询后的反思与心得记录情况,包括对个案咨询的分析和总结,咨询效果的评估和跟踪记录,这些材料是对个案咨询效果维持和保障的必要措施。
总之,心理档案是在心理咨询管理、积极心理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管理教育”、“优质服务”两个方面材料的有机结合,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内容或某个部门的材料,应从上述“管理教育”、“优质服务”两个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各方面工作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
四、高校心理档案建设与管理的宗旨
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一方面要遵循心理档案的形成规律,另一方面,实施心理档案建设与管理最终的目标仍然是服务于学生工作。因此,高校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必须紧遵循服务宗旨,具体体现在五方面。
首先,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心理档案中获得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及教育对象的基本情况信息,如学生心理普查的基本数据、学生资料登记卡等,这些资料本身就是教师了解咨询效果、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重要信息来源。心理档案服务于咨询和教育活动,就是要把这些与教育相关的信息及时地传送给教师,及时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之中。
其次,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决策。科学的决策是“收集信息、制订方案、决策、反馈、再决策”多次重复的过程,心理档案的作用也体现在决策的全过程中。决策之初,心理档案必须能够为领导及智囊机构提供真实、充分的信息。决策形成后,决策本身就是心理档案的重要内容。决策实施后,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效果,应及时地反馈至领导与智囊机构,以便进行再决策。因而说,心理档案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决策的“神经系统”[10,11]。
第三,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是学校形成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秩序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服务信息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理档案正是记录这些活动和服务信息的载体。完善的心理档案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第四,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一方面是对过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败得失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另一方面则是开创性地提出新的思路。而新思路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充分汲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心理档案的功能就是为研究者提供这种历史的经验。
最后,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就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心理咨询服务的质量评价过程。在上级行政部门组织的评估中,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本身是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重要指标。在内部评估中,也需要实事求是地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的原始记录入手,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心理档案在上述各方面工作中尽管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但均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评价学校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优劣的标准也只有一个,即是否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保证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晓培.心理档案研究综述――基于CNKI的统计分析[J].档案管理,2014,(02):73-74.
[2]李燕.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具体问题的初步探讨[J].四川档案,2010,(02):48-49.
[3]吕方丽.浅谈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J].黑龙江档案,2013,(05):63.
[4]李一男.高校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工作研究[J].兰台世界,2013,(12):96-97.
[5]孟玲.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工作的提升[J].兰台世界,2013(05):66-67.
[6]房文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14,(05):45-46.
[7]解学香.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中引入零缺陷的理念[J].兰台世界,2013,(12):81-82.
[8]王梓林.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11):72-73.
[9]张立新,刘燕.浅析如何构建大学生心理档案[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175-177.
【关键词】 高等教育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建设探索
高校教育教学档案对于高校工作与教育都是至关重要的。而探寻高等教育教学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探索方式和手段,往往是高校教育教学档案管理高效化、科学化发展的主要趋势,对于高校未来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就此笔者将通过本文,从高等教育教学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入手,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一、建设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
就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而言,主要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社会价值,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无论制作和保存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金钱,而且保存难度较大,与当前时代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而信息化网络的出现是技术革新的主要体现,也是目前时展以及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二,档案价值,对于高校教育教学档案管理而言,传统管理往往只能保存有价值的文字信息,因而档案本身的价值有限。而通过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则可以根据档案资料的应用,选择更多科学的保存方式,如以多媒体资源(包含文字、例图、声音、视频等等),而且信息化系统能够将档案存放在计算机或者网络中,从而保证档案调用的便捷性与高效性,也能保证管理的灵活性,即管理人员可以对档案进行修改、删除以及添加等各种操作,同时还能够预览档案的具体内容。其三,服务价值,对于高校教学档案管理而言,构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价值还体现在服务方面,因为信息系统本身具有更强的拓展性和功能性,能够充分发挥档案信息服务的范围以及质量,而且能够对档案信息进行分类、区分及存放,从而方便用户检索查询,这也间接增加了档案管理的效果与服务价值。
二、加大数字及网络技术的普及
就目前而言,无论对何种管理方式进行改革,都仅仅是基于管理方法进行改变,而要改变管理的渠道,让其能够符合高校对教育档案的管理与运用需求,则需要首先构建完整的教育与教学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同时突出档案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以及社会化,而且需要在系统构建过程中加大数字及网络技术的普及,即让数字与网络技术进行融合,保证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科学性,从而为未来改革与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当前时代背景下,云存储具有高效性、科学性的优势,而且相对于计算机储存而言,其能够实现数据的网络传输和共享,保证档案信息运用具有更广的覆盖面和运用面。
三、发挥管理系统的扩展运用
就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而言,要实现系统完整的系统功能以及广泛运用,则需要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强化两种基础功能的实现:其一,具有优秀的泛用性,因为在一般档案管理方面,往往需要涉及多类不同种类的档案,虽然教育教学档案只是在某一范畴内,但是依然可以划分为多种档案类型,因而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要体现出更多功能与拓展,则需要保证系统本身应当具有优秀的泛用性,即能够满足各类档案的特征以及管理要求,进而进行高效性、秩序性以及科学性的管理。其二,具备明显的拓展性,因为档案管理的方式都是多数用户的最终需求体现,高等教育教学档案管理也不例外。而且多数用户的需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跟随时代与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变化,因而具有不定性,而对于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而言,要适应各类用户的不同功能需求,则需要其在设计时加入相应的拓展,而且需要保证系统本身的易控性,进而能够进行不同功能的拓展,甚至可以实现一些人性化的、科学性的功能,让档案管理体现出更多高效性与针对性。
四、提升管理系统的安全性
由于档案本身属于一种数据,很多档案内容都是较为隐蔽的,而且具有更高的价值。而且虽然信息化管理档案不会出现传统纸质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损坏、受潮、缺失等问题,但是信息网络的随机性也决定其不具备很高的安全性。因而对于系统设计与开发人员而言,则需要考虑运用信息化系统进行档案管理的安全性。而要提升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强化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同时构建科学制度规则,保证档案信息系统运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其二,强化档案信息管理操作的标准化,特别是修改、删除、添加等操作流程,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避免出现信息泄露、信息失实等问题。其三,重视备份,对于一些重要的档案,需要进行备份,同时进行定期备份更新,以避免信息管理系统问题导致档案数据出现错误、缺失。
五、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与高效化,特别是对于高等教育教学档案管理而言,往往会涉及多个方面的档案信息,更需要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的智能分类存放功能,以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沈晶,潘岩.学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改善及安全强化[J].办公自动化(综合版),2013,12(12):54-56..
[2]王萍.ASP技术在学院毕业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J]. 科技传播,2015,04(04):136-138.
1心理契约概述
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施恩正式提出的,是一个主体将自身的奉献和期望置于欲望之间,客体根据主体奉献的能力和针对期望的收获而提供的一种配合。心理契约并非是一种实化或者文字性的物体,但同样会发挥着实化的契约效应。在现代化企业中,管理者用心理契约了解每位员工的需求和发展愿望,并根据员工工作能力尽量予以满足。而员工也会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达到企业和个体共赢的局面。一般而言,心理契约包含了7个方面的期望:良好的能力表现环境、任务和欲望取向一致无冲突、安全和归属感、获取的报酬、人生价值的认同度、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更高阶的发展。在高等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应用心理契约,除了以上特征外,还需要具备学生自身的一种非功利心。因为在高等院校中,心理契约的主体和客体是学生和教师,是一种无利益牵扯的互动模式。其次,在此过程中还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因为心理契约和学生的思政教育相互关联,在教育的过程中会互相渗透,让教育抹上阶级性或组织性色彩。最后是教育性。心理契约是对高等院校的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其教育性质是由高等院校自身的教育性质所决定的。在国内的高等院校中,普遍存在综合专业的高等院校,且面对的学生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后直接步入社会工作和生活。所以在进行心理契约的教育当中,教师主要的教育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身能力的职业规划,避免出现“好高骛远”现象。
2心理契约在高等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2.1发挥学生情感激励
按照心理学家的研究,人的需求有五个阶段的变化,形成一个金字塔,从底层开始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需求。当某个阶段满足后,就会产生更高阶的需求,并为之努力奋斗,以此类推产生不断进步的动力源。在对心理契约的定义中发现,只有人满足了自身的高级需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才会使人得到最大的满足感,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的工作热情。对于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而言,其高级的需求侧重于精神上的满足和情感的关怀,物质所占据的比例不多。所以在教师进行心理契约教育管理中,是一种情感关系的确定,所以高等院校除了对学生规定对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精神表扬和物质奖励、为学生提供更多体现能力的平台外,还需要从学生的情感角度实施激励措施。在进行心理契约的教育管理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牢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变化,对其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予以肯定,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注和关怀,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强两者的信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综合潜能,从而达到预设的激励作用。
2.2科学的为学生规划职业发展
高等院校不管是在行政政务还是教学,都是对学生的管理,而校园内的学生多种多样,管理较为复杂。如果对其的教育知识专业知识和约束其行为,杜绝违反学校校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关注学生考试成绩或学习情况,而并非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道德素质的发展和成长,那么学校的教育管理则是不完善的。将心理契约用于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当中,还需要帮助学生科学的规划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当前的大学生的求学,长远而言,就是想拥有一个良好的职业发展机遇。所选择的院校和专业都是为了职业这个目的。在当前就业压力严峻的大环境下,帮助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发展规划,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高等学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时,需要从学生对职业的发展角度考虑,将学生具有的潜能充分挖掘出,增强学生不断学习进步的观念,并勇于创新。将学生对职业的发展前景和学校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充分发挥心理契约管理的作用,提高学生职业发展质量。
2.3培养学生的自管能力
对于高等院校的学生的教育管理而言,除了日常的教务管理和学生管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大学生作为成年且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在离开学校、教师、家庭和企业的管理后,必须要具有自我的管理和约束能力,才能更好地发展。在进行心理契约的管理当中,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用心理期望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与学校和社会及企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发展方向、生存的基本要求相符合,尽力让自己将个人的行动统一到学校的发展中,不断的提高自己对学校的信任和贡献。心理契约同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角色转化,更新其思想,有效提升其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并建立完善的自我教育、管理、服务和发展的工作体系,从而有效降低学生对即将工作或工作当中存在的压力,提高就业和岗位工作的效率。
2.4帮助学生合理的调整心理期望值
在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中,心理契约的应用不仅仅是在学生的职业规划当中,还要根据不同年级段的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如大一的新生的管理需要侧重于对其角色的转换和学习方式的衔接,还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对于大二的学生则侧重于全面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大三和大四的学生侧重于职业素质和就业指导。心理契约对学生提前建立企业当中的需求与关系,根据学生不同的时期进行调整。并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心理的期望在设置时具有可行性,只有将学生的期望值设置在近期的发展区域内,学生可以通过努力达到,才能发挥激励功能。
3结语
高等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工程,在进行心理契约管理时,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位学生,只有针对大部分学生的情况,设定相应的教育管理工作。
作者:李鑫良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
参考文献:
[1]曹威麟,段晓群,郭江平.心理契约对高校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7(04):105~109.
关键词:高等数学 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能力 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1-173-02
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时代的主题,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前提条件,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我们必须着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高等数学是高等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思维科学,蕴藏着强大的创新教育功能,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教学观是人们对教学的认识和对教学的主张。依据教学观,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因此,教师教学观的转变、更新和重建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和保证。在现代数学教学观的指导下,构建高等数学的创新教学理念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 传统数学教学观及其表现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一直沿袭传统教育教学观,将教育视为机械地传递知识的过程,影响和阻挠了创新教育的实施及创新人才的培养。传统教学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传授知识,轻视能力培养。长期以来,高等数学教育中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灌输大量的定义、定理、推导、计算与证明。多数教师对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应有的认识,认为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传授已有的数学知识,忽视能力培养,使得学用脱节。
(2)重视知识的结论,轻视知识的探索过程。现行教科书是经过逻辑加工的、完成了的数学形式,呈现为由“概念——公式(定理)——范例”组成的纯数学系统,看不到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的发现过程、解题的探索过程,对学生来说有一种神秘感和距离感,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3)重视学生共性,轻视个体差异。多年来,我国高等数学教育偏重学生的共性,不论学生的禀赋如何,所有学生一律齐步走,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视而不见。无法很好的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手段单一。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方式明显落后。数学教学,依然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师生课堂互动的形式化,导致学生的学习潜力得不到有效开发。
(5)人才培养理念的陈旧,难以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需求。急功近利的育人观念,人才选拔机制的运行,致使高等数学教学简约化和形式化,挫伤学生对数学探究的积极性,抑制了创新能力的提高。
如何尽快改变高等数学的教学观念,恢复高等数学应有的活力和魅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现代数学教学观及其特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数学教育的改革,数学教学观念也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知识传授向数学应用转化。数学教学由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和继承向强调数学的应用转化,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技巧解决实践和理论问题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2)从注重演绎思维到发展多元智能。数学教育的注重点从注重演绎思维、逻辑证明向发展多元智能转变。在培养演绎思维能力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猜测和推断能力及非智力因素。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教师不但要教学生用演绎思维证明问题,而且要教学生学会猜测问题;不但要教正规的演绎推理,而且要教非正规的合情推理。爱因斯坦也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3)从解题教学到思想方法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的转变,数学教育也由单纯注重解题教学,向教学中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把解题教学、数学建模和思想方法的渗透结合进行。
正如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所言,学生在进入社会以后,如果没有什么机会应用数学,那么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就会忘掉,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业务工作,那种铭刻在人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会长期地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不同的数学教学观是从不同的角度上阐述了数学教学的问题。数学的学习和教学是一个包含着尝试、改正与改进过程。我们应该综合不同的数学教学观指导我们的数学教育,在不同的场合灵活运用不同的数学教学观,为实现数学创新教育的价值和目标,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3 创新型数学教学观的构建
融合中外教学理念、数学观和现代数学教学观,结合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为导向,培养创新应用能力为重点的新的高等数学教学理念。
3.1 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高等数学创新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数学教学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灵感,使他们从新的角度,按照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客观世界,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大学阶段的数学创新教育不是要求学生必须做出什么发明,而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各方面发现、发挥自己的潜能,为将来的创新活动打下基础。为此,要树立以下几个关键理念:(1)知识是建构的,不是灌输的;(2)思维模式变化缓慢;(3)提问非常关键;(4)专注至关重要。
3.2 营造创新环境
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学习生活环境,一个善于合作的学习环境,激发积极的情感,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前提;同时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灵活、开放、好奇、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的创新人格。
3.3 在实践中培养能力
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把数学的知识、方法、技巧与数学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实践中相关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神奇魅力,从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的现代数学教学观念。他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已发现的现成的数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进行数学活动。
3.4 在探索中培养创新意识和精神
高等数学教学中要注重理论和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问题的探索过程之中,在探索中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数学教学要重视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改进传统教学内容,增加现代数学中应用广泛的教学内容;增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在各行业各方向的应用价值,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工作中处处充满数学。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实践领域,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力量,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学习动机和创新意识。
3.5 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数学交流
教学中由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学”为中心。学生自觉努力掌握的东西,才能成为有效的东西;同时,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社会的数学交流,数学交流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完善数学认知结构的有效途径,是数学学习的驱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系统,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
3.6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随着数学的发展而发展的,数学上的突破性发展往往是伴随着数学思想方法的变革。Hilbert指出:“数学中每一步真正的进展都与更有力的工具和更简单的方法的发现密切联系着,这些工具和方法同时会有助于理解已有的理论并把陈旧的、复杂的东西抛到一边,数学科学发展的这种特点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为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理论启发点和思想框架,从而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学生自觉地进行方法的创新。
4 结束语
培养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要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导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的渗透和突出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把创新人才的培养融入高等数学教育的全过程;同时,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引入创新教育环节,充分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创新教育因素,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基金项目: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项目(zhjy1154))
参考文献:
[1] 陈敏辉,赵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索[J].科技信息,2009(34):163.
[2] Ken Bain.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明挺雄,彭汉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5-31.
[关键词] 科学人才观 高等教育 新理念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科学研究,一方面需要靠培养的人才来完整,另一方面科学研究过程也是特殊的培养人才的过程;服务社会,一方面社会建设需要各类人才,另一方面各类人才的科研成果也可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因此,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职能。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人才工作,落实好人才战略,必须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克服在人才问题上的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同志关于必须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树立科学人才观的指示,不仅是对过去人才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因此对以培养人才为其核心功能的高等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必须按照科学人才观的要求确立高等教育的新理念。
一、终身教育新理念
科学人才观中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突出了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解决了对人才地位和作用的理论认识问题,这一观念要求整个社会应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
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也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渠道,高等教育如何适应“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的要求,关键是要确立终身教育的新理念: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高等教育应担负起初等教育后的所有后续教育任务。传统高等教育确定的是阶段教育的理念,它指向的仅是人一生的特定阶段――初等教育结束后的提高教育阶段:从年龄上看,大致是十八岁至三十岁之间;从层次上划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阶段教育理念的一个前提假设是:人们在“学成毕业”之后,就总是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显然,这个前提假设是不成立的,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每个“学成毕业”的人在工作中随时随地都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解决新问题?从个人来说,应是重新学习;从人才学的角度来看,是要进行人才资源再开发。高等教育应主动适应“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将阶段教育理念转变为终身教育的新理念,使人们一辈子都是人才。
二、大众教育新理念
科学人才观中的“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揭示了成才对每个人的平等性,解决了对人才成才途径的理论认识问题,这一观念要求整个社会应把每个人都当作人才资源来开发,只有这样,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有足够的人才保障。
为适应“把每个人都当作人才资源来开发”的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应当确立大众教育的新理念: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全体人民。传统高等教育确立的是精英教育理念,它指向的仅是人民群众中的很小一部分――通过高考被录取的高中毕业生。精英教育理念认为,只有考上大学的人才会成为人才。这是偏面的。精英教育理念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大量需求的要求,也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等教育应遵循“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将精英教育理念转变为大众教育的新理念,立足于为每个人提供高等教育服务,帮助每个人成为人才。
三、 人本教育新理念
科学人才观中的“以人为本的观念”阐述了人才与社会环境的关联性,解决了对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理论认识问题,这一观念要求整个社会高度重视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沿着健康的轨道快速前进。
为保证人才在“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及鼓励、支持、帮助人才干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中充分发挥作用,高等教育应当确立人本教育的新理念:尊重每个人的受教育的权利;尊重每个受教育者的人格;在张扬每个受教育者的个性的基础上重视共性教育。传统高等教育确立的是知本教育(知本――以知识传授为根本)的理念,它指向的是知识以及知识内容的传授。知本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教学任务就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知本教育理念既忽视受教育者是有思想、有感情的生动活泼的人,更漠视不同的受教育者所具有的不同个性,这与社会发展的主旨――人的全面发展是格格格不入的。高等教育应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鼓励并帮助受教育者发展个性,并在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四、 素质教育新理念
科学人才观中“人才概念”是以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作为人才的根本衡量标准;而一定的知识或技能以及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为人才的两个基本判断标准。一个人若已经为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就是“显人才”;若还未为社会作出贡献,但满足两个基本的判断标准,那么他就是“潜人才”。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主动抓住为社会建功立业的机会,“潜人才”就可能转化为“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