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学方法论范文

生态学方法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学方法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学方法论

第1篇:生态学方法论范文

(1.景德镇陶瓷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2.中国艺术研究院 美术研究所,北京 100029)

摘 要:本文将从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出发,对生态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生态设计美学研究会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自身,从而成为一个完善的、自洽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生态设计美学;理论;方法体系

中图分类号:J504文献标识码:A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Ecological Design Aestheticism

WANG Chang-ping,ZHANG Gan-lin

生态设计美学是在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传统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生态设计(Green Design)是20世纪80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生态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它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具体应用等都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学科。生态设计美学作为设计学科的一个理论分支,其理论也与传统的美学艺术研究不同。因此,它不但在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上具有自身的特点,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美学理论,而在现实应用中也有自己独特的要求。但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目前我国对它的研究在理论上比较滞后,在应用上的认识也不足,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还将其等同于传统的美学艺术学科。因此,本文将从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出发,对生态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要准确把握该学科的定位,就必须明确该学科的基础理论。就其形成和发展来看,生态设计美学的产生及发展和现代设计的发展是同步的。绿色设计(Green Design)也称为生态设(Ecological Design),环境设计(Design for Environment)等。虽然叫法不同,内涵却是一致的,其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最小。对工业设计而言,生态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Recycle,Reuse,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的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一方面,以技术为核心的工业文明直接导致了现代设计的诞生,现代设计则自接影响了生态设计美学的产生,促成了它的基本理论的形成。另一方面,生态设计美学的研究立足于审美和艺术理论,针对现代设计在审美和艺术上如何与技术结合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方式和途径。生态设计美学不但是现代工业社会人们对设计普遍需要的产物,也是美学和艺术理论发展到当代社会,突出现实应用化特征的必然。所以,探讨生态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问题,首先必须从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入手。

工业革命以后,技术水平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导致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代替了传统的手下生产,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期。相应地,工业技术的发展引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即传统手下生产中的审美形式如何与现代工业生产相结合。也就是说,人批量化标准化的工业生产是否需要审美与艺术的参与?如确实需要,又如何体现出产品的审美与艺术特征?同时,现代工业产品的形态如何满足现代人审美的需要?这些尖锐的现实问题,迫使艺术家们不得不考虑现代工业生产的形态问题,不得不把审美和艺术的眼光投射到工业产品的生产上去。这样,经过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现代设计就应运而生了。可见,现代设计的诞生是在工业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艺术自接介入技术的结果。所谓生态设计美学,就已蕴含在艺术介入技术的过程之中了。所以,生态设计美学理论的产生首先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现实需要。

此外,伴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方式的革命,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对现实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工业化的人批量生产,带来了产品的极为丰富,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的革命。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突出特点是对生活质量的重视,生活质量的核心可以说是审美。随着产品的日渐丰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消费功能性走向了审美性,有的功能性需求甚至降低到次要地位,而审美的需求上升到首要地位。同时,人们在重视功能质量的同时,也非常看重外观形式,有时它甚至是引起购买欲的主要因素。另外,与产品功能质量直接关系的商品包装也为人们所重视。显然,与这种需求相适应的产品设计也就应运而生了,所以,从另一层面看,生态设计美学的诞生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革命的必然结果。

其次,从理论上看,生态设计美学理论的产生是美学和艺术理论走向人众和现实应用的必然。所谓传统美学,实际上就是思想家的美学,社会精英和贵族的美学,美学和艺术研究主要关注形而上的自我,很少顾及现实中人们的审美需要和审美发展,而对美和艺术的需求是人们的基本需求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社会人众的消费逐渐山物质性的追求转向精神性、文化性的追求。而在精神性、文化上的追求中,审美无疑有主导地位。这些社会观念的变化,社会人众的实际需要,就将美学从传统的艺术析学领域转向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广人领域。自然而然,关于这些实用领域内的美学和艺术问题,关于社会人众口常生活中的美学问题,必须要有一门相应的学科专门研究这些现象。这样,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重点研究人们口常生活中的美学问题的生态设计美学就产生了。

在明确了生态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生态设计美学研究对象的问题。那么,在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统一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具体分析生态设计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首先,对生态设计美学核心问题的研究,重点是要处理好三对矛盾。

第一,人与产品。传统美学非常重视审美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在产品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而现代设计不能把这种主体性绝对化,生态设计美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完美结合和统一。在以往的产品设计中,由于过分强调了个体的人、小范围的人,忽略了宏观的人类乃至整个社会和自然环境,从而导致了资源匮乏、污染严重等种种问题的出现。但是现在我们不能犯同样的错误,即只强调宏观的人,从而忽略的个体的人。绿色产品在环保、节能的同时,还要能更好的满足产品的使用者(个体的人)的要求,包括功能要求、安全要求、舒适性、经济性、美观等等。强调宏观的人,忽略个体的人,这也许正是目前许多绿色产品的一个误区。

绿色设计是“以人为本”设计原则的体现,绿色思维也是人性思维的反映。因此,我们在产品设计中,绿色设计的内容就是产品的人性化设计,即注重产品能更好的满足个人的需要,包括功能更加完善,使用起来更加安全、舒适,外观更加美观等。产品设计中的绿色思维还应该包括安全、自然、人性的含义,这样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产品。

第二,技术与艺术。设计自接受制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材料、技术、信息等与技术发展有关的因素,都会影响到设计的艺术表现效果。所以,设计要善于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及现代材料的审美特征。设计的艺术表现虽然是形而上的、超技术的,但必须要关注现实审美观念的变化,主动接受因技术变化导致的社会时尚、审美趣味等的影响。所谓绿色材料指可再生、可回收,并且对环境污染小,低能耗的材料。因此,我们在设计中应首选环境兼容性好的材料及零部件,避免选用有毒、有害和辐射特性的材料。所用材料应易于再利用、回收、再制造或易于降解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还要尽量减少材料的种类,以便减少产品废弃后的回收成本。尽管绿色设计并不注重美学表现或狭义的设计语言,但绿色设计强调尽量减少无谓的材料消耗,重视再生材料使用的原则在产品的外观上也有所体现。在绿色设计中“小就是美“、“少就是多“具有了新的含义。

第三,主观与客观。纯艺术的创作是自由的,属于主观性活动,是艺术家个体的情感表现行为。设计虽然也需要创作自由,需要主观表现,但这种自由和表现是有限度的,必须要符合客观要求。设计必须把广大消费者一和社会人众的接受看作是首要的,设计更多的是一种设计师和社会人众相结合的客观活动。

第2篇:生态学方法论范文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环境影响评价;优势度

Abstract: a real estate construct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e method of landscape ecology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he basic idea and principle of the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y, the ecological quality of the project evaluation, proposed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problems and taking measures, provide technical guidance for the ecological assessment of the project the.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dominance

中图分类号:Q1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前言

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实施《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9-1997)以前,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很少有涉及生态影响的评价内容,随着全国生态形势的日益严重,生态破坏范围不断加大,加强生态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建设项目开发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已成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是高于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载体是一个空间异质性的区域。景观有三个重要元素——拼块、廊道和模地。拼块是一个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非线性区域,其大小、形状、类型、边缘与相邻的拼块有很大的差别。廊道和模地是拼块的特殊类型,因为形状、面积、连通程度的特点而具有特殊的作用。廊道是指两拼块间狭长地带,呈带状,是生态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和物种流的重要通道,如公路上预留的生物通道是廊道,河流是水生生物的廊道等。模地是景观内具有背景地域特性的拼块,在很大程度上对景观的性质、动态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景观生态学是研究一定地理单元内一定时间阶段生态系统类群的格局、特点、综合资源状况、相互间物、能交流等的自然规律以及人为干预下的演替趋势揭示其总体体效应对人类社会的现实与潜在影响的学科。

2 景观生态学评价方法

景观生态学,特别强调空间异质性、层次性结构和尺度在研究生态学格局和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突破了传统生态学的概念框架。异质性既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又是它的方法论的基点和核心。生态系统是相对同质的系统,而景观则是异质性的。景观结构中结构单元中拼块、廊道和模地等是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成分。这些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使得景观产生特定规律的物流、能流、物种流,通过这些“流”对体系中的生物和非生物过程发生影响,导致了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空间结构分析是景观异质化分析的基本方法。景观格局的变化包括自然环境、各种生物以及人类社会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在景观的三大组分中,模地是景观的背景地域,是一种重要的景观元素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判定模地的标准是:相对面积要大,连通程度要高,具有动态控制功能。目前,人们多采用传统生态学中计算植被重要值的方法来确定某一拼块类型在景观中的优势,也称优势度值。优势度值由3个参数来确定,即密度(Rd)、频率(Rf)、景观比例(Lp)。这三个参数对模地判定中的前二个标准有较好的反映,对第三个标准的表达则不够明确。但依据景观模地的判定步骤可以认为:当前二个标准判定较明确时,则可以认定其相对面积大,连通程度高的,即是我们寻找的模地。

3 实例分析

3.1 项目现状概况

下面就以某房地产建设项目为例简要说明该方法在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某房地产项目规划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属于已征用土地,征用前为农田、苗圃、居住等混杂区域,现状为建筑用地。由于征用的时间较长,目前为荒地,植被为自然生长的杂草以及即将搬迁的苗圃,覆盖率约20~40%。项目的东、南、西三侧均是城市建设规划用地,现已进行拆迁、平整场地,其所占用土地的性质和状况与项目基本相同。该区域正处在动态变化中正在从旧有的受人工和自然双重作用的农村生态体系向新的完全由人工控制的城市生态体系过渡,旧的生态系统正在受到全面的破坏,新的生态系统尚未建立。因此目前该地区基本无完整、稳定的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其具体体现是人员杂乱、外来人员和临时人员多、临时建筑多、运输车辆多,原本的地表形态和植被将全面破坏,扬尘和施工噪声影响大,各项生态要素均严重地受到人为干扰,生态环境质量较低。当然这个时期较短,也是新旧过渡的必然经历。

3.2 项目景观优势度值及分析

依据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建设项目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其景观格局见表1。

表1建设项目规划区景观格局

根据表1项目景观格局情况,计算出拟建项目区域内有关景观优势度值,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目景观优势度指数值

从表2数据可看到,景观中建筑物拼块的优势度值最大,说明拟建项目的建筑密度较大,且分散较广,在规划区域内占微弱优势;其次为绿地,优势度值为47.1,这一拼块虽然不占主导地位,但其优势度值仍然相对较高,是区域内主要的景观元素;道路和停车场的优势度值为35.3,说明交通条件较好;运动场的优势度仅为1.9,表明该房地产项目的配套运动场所不够完善,有待加强。但从总体看,因为是人工建造的居住小区,其功能以居住为主,且绿地率达到44%,从功能区分类的角度来说,其生态环境质量属于良好范畴。

4 结语

本文以某房地产项目为实例,采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景观生态学方法,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通过对建设项目景观优势度的定量分析,可以了解建设项目的土地利用情况,并对建设项目的生态质量作出评价,为此类项目的生态评价提供了技术指导。

参考文献

[1] HJ/T19──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S].

[2] 许慧,王家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环境出版社,1993.

[3] 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J].生态学杂志,2000,19(1):42-52.

第3篇:生态学方法论范文

关键词:生态系统; 大学新生; 适应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4-0122-03

生态研究是当前学界的研究热点。党的十报告对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引发了学界对生态问题的高度关注。生态研究旨趣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从生态的本义出发,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如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借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用整体、系统、联系、共生、动态的思维去研究其他学科领域的现象,以拓展研究思路,创新研究方法,提高工作实效。“就是将自然生态观抽象转化为哲学生态观,使原本属于生物学、生态学意域之中的实体性生态概念转变为思维观念层面的生态概念。”[1]本文借鉴生态的研究视角,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探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生态问题,并提出改进与优化的对策。

一、生态研究对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意义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内容,其成效直接关系到大学新生能否较快较好地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教育活动,有必要运用生态的视野,把与之相关的影响因子、各种变量有机整合起来,构建良性运作的生态系统,以切实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1.生态与生态系统

“生态学”一词最早由索瑞(H·D·Thoreau)于1858年提出,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第一个给生态学作出明确定义。“‘生态’的本义是构成某种生物的个体种群或某个群落的各种生态因子的总和及其相互关系。”[2]生态总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由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构成。

2.生态系统的特征

生态系统具有以下四大特征:一是开放性。任何一个生态系统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始终保持与外部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二是依存性。生态系统内部各生态因子之间、内外部环境之间都是相互作用、彼此依存的。三是层次性。一个生态系统可分解为不同的组成系统、不同的层次结构,如微观、中观、宏观等不同层次的系统,不同层次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四是动态性。生态系统始终处在量变与质变的发展过程中,既有进化,也有退化,遵循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

3.生态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关联

邱柏生教授最早把生态学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研究作出了探索。其研究思路是“借助生态学方法,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及其提高有效性的社会关联因素”[3]。生态视野的引入犹如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创新和突破。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引入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加以创新。作为“大学新生的第一课”,新生适应性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经过心理调适而逐渐融入大学生活,为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方面,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自成体系,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资源、教育途径、教育载体等生态因子;另一方面,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子系统,受到高校育人思路、管理模式、办学资源、教风学风、校园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彼此间相互作用,共生共存。同时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又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思潮、经济发展、教育规划、就业形势等都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状态、专业选择、生涯规划产生影响。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生态研究有助于以系统思维把握教育的全过程,走出单一、孤立、静止的教育观,建立起广阔的生态视域;有助于分析教育系统内各生态因子的互动以及内外部环境的动态与平衡,实现分析范式的创新;有助于凸显教育的生态价值,促进新生个体身心的和谐发展,达到新生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存在的生态问题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在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生态问题,表现为微观系统中新生入学教育各生态因子的松散,中观系统中新生入学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分离以及宏观系统中新生入学教育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脱节。

1.微观系统中新生入学教育各生态因子的松散

新生适应性教育就是教育引导新生由不适应状态转变为适应状态的教育过程,教育学生由外在于新的环境转变为认同并融入其中。归纳起来,大学新生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气候环境的不适应、饮食习惯的不适应、学习方法的不适应以及人际关系的不适应。这四种不适应之间彼此影响,形成负面情绪的连锁反应。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结果表明,存在心理不适应的新生,往往有着多重不适应症候。

传统的新生适应性教育往往不把教育本身看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不去分析气候环境、饮食习惯、学习方法、人际关系等生态因子之间的影响与作用,大多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导致教育效果的低效。借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增强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实效性。

2.中观系统中新生入学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分离

新生入学教育是以新生为对象而实施的教育引导活动。新生适应性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完成心理调适,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真正融入大学生活,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生适应性教育内容涉及大学生的党团知识教育、爱校荣校教育、校纪校规教育、校风学风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而基础的教育环节,与其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紧密相连,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中观生态系统。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适应性教育却人为地与其他教育活动分离了。一是教育内容比较局限,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校园生活与学习环境的适应,没有与整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二是教育主体比较单一,未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三是教育时间比较短促,没有充分渗透到大学新生的生活中。

3.宏观系统中新生入学教育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脱节

从宏观层面来看,新生适应性教育是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的教育环境密切相关。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生活关系的总和。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改变人。人的存在和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变迁息息相关。

新生的个体特征与群体特性都是在社会大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社会的经济水平、教育发展、文化观念、心理状态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当前我国社会的文化背景中,思想观念多元、多变、多样,一元化的指导思想与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互竞共存;在道德领域,道德状况的总体情况上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一致,但道德权威的式微和道德功能的弱化是不争的事实;在经济发展方面,社会分层加快,利益群体多元化,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进程发展,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就业方面,形势依然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困扰严重。所有这些因素都会潜在地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然而在实践中,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往往把新生作为孤立的个体进行教育,忽视了新生入学教育与“社会有机体”之间的互动关系,造成了宏观层面的生态危机。

三、生态视野下优化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对策

面对不同层面的生态问题,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需要“除了具有一种基于教育教学的微观研究思路之外,还需要一种基于普遍交往关系的宏观研究思路”[4],需要借鉴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从生态的视野,运用系统思维,从联系、发展、共生、动态的视角去分析教育过程,把握各生态因子的互动与制约,整合教育力量、挖掘潜在资源、拓展教育途径,搭建立体网络,建构起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生态系统。

1.树立有机联系的生态观念

高校需要更新教育理念,以生态的视野重新分析和把握新生适应性教育,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不同层面去实施教育,分析各生态因子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一是分析内外部环境的联系,研究如何减少、规避不良影响,如何增强良性影响,如何创设良性影响因子,使之形成一个有序运行的生态链条。二是分析横向、纵向的生态链条,研究生态因子的发展与变迁,以动态思维建立“大思政”教育格局。“在生态环境或生态链中,起码存在着两种基本关系,一是纵向的前后承续生态关系,二是横向的周围牵制生态关系,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因素的破损或断裂,都会引起整个生态环链的危机。”[5]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时,要敢于打破人为设置的条条框框,把这一教育活动放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中,置于社会大的系统中,从整体上把握新生的种种不适应现象,分析背后的根源,把握生态因子的作用机制,形成高效运转的教育格局。李辉教授认为“针对学校教育和社会隔离的问题,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社会延伸的机制”,以“打通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通道”。[6]

2.构建和谐开放的生态系统

确立生态的教育理念之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还需要构建和谐开放的生态系统,使教育理念具体落实到实践中。

其一,在教育内容上,以“识读大学”、“自主学习”、“心理适应”三大板块内容为主题,突出“适应与成长”,与理想信念教育、爱校荣校教育、学风教育、生涯规划等有机对接。其二,在教育主体上,建立起以学生处为主体,教务处、组织部、招生与就业工作处、校团委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各学院为主体实施的工作格局。在社会系统中,高校与教育主管部门、党团组织、社区、家庭等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打造全员育人的教育大格局。其三,在教育过程中,分为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等四个时间节点,制定阶段性教育目标,引导新生逐渐适应大学生活,完成心理调适,科学规划大学生活。

3.营造动态平衡的生态环境

建立动态平衡的生态环境是教育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生态主体之间良性互动的重要物质保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生态的评价环境。评价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效果要看其是否满足了新生的成长需要,是否促进了其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否联系了外部世界的客观现实,是否契合了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等。二是生态的技术环境。高校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除了运用传统的理论灌输手段外,还要采用生态的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技术、互动教学、体验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内化认同,主动完成心理调适。三是生态的校园环境。高校要优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景观的人文意蕴,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精品,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校园精神,以此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引导学生。

4.凸显以人为本的生态价值

生态内在地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价值指向,体现了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关注。生态视野下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需要进一步凸显、强化以人为本的生态价值。

一方面,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是新生成长发展的内在需求。新生刚刚进校,面临着陌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状况与人际关系,其自身需求与外部环境之间是不和谐的,甚至是冲突性的矛盾。新生适应性教育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新生逐渐熟悉、了解、适应新的环境,融入新的环境,从而顺利开启四年的大学生活。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正好契合了新生的心理需求,是新生成长过程的内在需要,这充分体现了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价值。另一方面,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不能仅仅定位于满足新生入校之初、短期的成长需求,更要从长远的角度,以浓厚的人文情怀去关切、观照新生的根本诉求,把新生的成长成才放到大的社会系统中,把学生的过去表现、未来发展与当下的教育活动相结合,真正深入学生心灵,贴近学生实际,激发他们自我成长的动力,发挥他们自我教育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立足当前,主动调适,科学规划,成就未来。凸显以人为本的生态价值是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价值目标之所在。

参考文献

[1][2][4] 杨增岽.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相关问题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12(10):84,86,86.

[3] 邱柏生.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兼论生态德育研究的方法论指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1(8):3-4.

第4篇:生态学方法论范文

关键词: 西部农村; 教师远程培训; 生态学;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103-03

“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初用于从人类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角度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途径和目标,旨在协调自然、社会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随着人们对这个概念认识的逐渐深入,它已不再局限于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关系,而是触及到社会和制度结构的所有方面,为所有社会工程和发展目标提供了一个明确的阐述途径[1]。可持续发展既阐释了社会工程的发展途径,也规定了社会工程的发展目标,因此对于社会工程发展具有方法论和价值标准的双重意义。本文正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范式,从教育生态学角度分析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系统的发展问题。

一、教师远程培训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内涵

(一)教师远程培训系统的生态学分析

教师远程培训系统是一种以制度约束为主的可干预、可调控的社会生态系统,其内部的各种组成要素与其生存环境存在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相互作用[2]。与其他社会生态系统一样,教师远程培训系统同样具有由生产、消费、分解所构成的相应的生态网络结构,教师远程培训系统的维系需要外界环境向其输入必要的人员、资金、物力、信息,而系统向外界输出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高素质教师。与其他相对孤立的社会生态系统不同,教师远程培训系统与教师个体、学校生态系统甚至教育生态系统有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对教师远程培训系统的生态学考察需从四个层次进行:

(1)教师个体的专业素质结构,它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内部生态环境。以生态学的观点,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是一个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的生态系统,它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着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3]

(2)远程培训课程所构成的即时环境,包含地点、时间、物理特征、活动、参与者及其角色等要素,是对培训效果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生态系统。[4]

(3)由教师、学生、规章制度、校园文化、学校物质条件等诸多因子构成的学校教育生态环境。它是与教师专业实践和生活最为密切的生态系统,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5]

(4)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生态环境对应着一系列的生活方式、伦理观念、价值观、制度等亚文化和文化背景和物质、资源等条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大环境,对远程培训系统起着各种显性和隐形的影响作用。

故而,考察教师远程培训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应从四种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出发,关注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师远程培训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解释

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体现了生态意识。[6]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一个生态系统的健康是该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生态系统健康是生态系统的一种状态,Costanza将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归纳为:(1)健康是生态内稳定现象;(2)健康是没有疾病;(3)健康是多样性或复杂性;(4)健康是稳定性或可恢复性;(5)健康是有活力或增长的空间;(6)健康是系统要素的平衡。健康的生态系统应具有系统恢复力、平衡能力、多样性和活力(新陈代谢)。[7]以此来看,教师远程培训系统的健康应具有以下特征:(1)系统具有活力,即教师远程培训系统与外部环境维持着必要的人员、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2)系统具有相当的弹性力,即系统具有抵御压力及从干扰中恢复的能力;(3)系统的构成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4)系统发挥出足够的服务功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教育的发展;(5)系统支持多种潜在的功能;(6)系统对周围的社会生态系统不具有破坏力。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教师远程培训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远程培训系统与教育系统的协调发展,二是接受培训的教师实现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师远程培训的可持续发展应表现为:培训真正促进教师完善专业素质结构,实现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有机结合;教师远程培训系统在整个教师培训系统中始终保持着生机与活力,与教师培训系统整体协调发展;远程培训系统的组织和功能不断完善,培训内容不断丰富,培训质量不断提高;远程培训系统的资源不断丰富,资源承载力不断提高,培训规模(环境容量)不断扩大,满足广大教师日益增长的培训需求,实现教师职业终身教育;城乡不同学校、不同区域的教师享受平等的培训资源,实现公平发展。

二、教师远程培训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框架

对教师远程培训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可从制度系统、生存能力、发展能力、支持系统四方面,运用综合、联系、全面的思考方法分析系统中人员、资源、经济、技术等生态因子在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构成的复合生态环境下动态联系关系,系统考察系统的资源承载力、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资源和环境持续供给能力、系统功能(生产力)。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教师远程培训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框架。(见表)

三、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是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工程,对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分析是按照教师远程培训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框架,根据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原理,对整个系统及其环境中的生态因子进行整体、综合的考察,分析各因子对系统生态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影响,从而找出其中的限制因素。

(一)制度和管理的缺失导致系统运行不畅

教师远程培训的政策制度有两个纬度,一是组织层次,包括国家、地方政府、远程教育机构和项目学校四个层次,二是远程教育系统内的各要素, 包括远程教育服务提供者、接受者、远程教育资源及远程教育传输服务系统。[8]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制度和管理的缺失主要表现在:(1)远程培训起步晚,地方政府、远程培训机构和项目学校对远程教育系统内的各要素的管理配套制度和政策不完善,有些制度尚处于空缺状态;(2)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管理机构林立,管理职能交叉,造成管理机构的生态位重叠,因而引发了管理机构之间的生存竞争,导致系统运行过程中管理混乱、信息流动不畅和资源浪费;(3)缺乏教师培训的中长期规划,各项培训之间缺乏相互衔接,没有形成系统性,降低了培训项目的整体效益和长远效益。[9]

建立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制度体系要充分重视建立协商制机制。克雷明(Cremin)指出:在制定公共教育政策的时候,必须全面地考虑教育,必须看到各种教育机构的存在,进行“公开的思考”;公开的思考意味着“对话”,从小团体中的非正式“对话”,到程序化的更正式的“对话”。[10]克雷明所倡导的“对话”正是协商制的体现。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系统作为一种制度生态系统,制度决定了系统的功能、系统内各种因子的关系以及系统的运行方式和法则,因此,制度的建立必须要充分考虑和关注系统内各类人员的合理诉求,公平地照顾不同生态主体的权益。在平衡的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生态主体都是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生态主体的缺失或减弱,都将有可能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异或系统功能的弱化甚至丧失。

(二)资源短缺影响培训规模和质量

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是系统中的能量流与信息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不足低于基本需求时,会限制教育的规模数量和质量。[11]培训资源是教师远程培训系统中信息流的主要来源,培训资源不足,导致了系统中信息流不足,从而限制了教师远程培训的规模和质量。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资源短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人力资源短缺,特别突出的是课程开发人员短缺,学习支持人员素质不高,对网络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缺乏深入认识。二是课程资源短缺。由于不同区域的教师所面临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共性问题各有不同,因此不同区域的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远程培训要针对不同需求的教师开发出本土培训课程。而西部自主开发的本土培训课程不足,难于满足当地教师的培训需求。三是硬件资源短缺。最主要的是农村中小学的网络覆盖率不高,一些偏远地区的教师难于享受网络课程资源。

从对教师远程培训系统的生态学分析可以看出,教师远程培训系统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上位系统――教师培训系统以及平行系统――学校教育系统具有非常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并不孤立,也不封闭。但由于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与其他社会生态系统相对孤立,因此,教师远程培训系统相对教育生态系统外的社会系统而言也处于孤立状态,这种孤立从外界社会系统的角度来看就是一种封闭性。系统的封闭性导致外界环境很难向系统内输入物质和能量,降低了系统的资源承载力,因而限制了系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实际上,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经费也基本上是依赖于教育行政拨款,人均经费相当低(以云南省某市为例,2010年全市的教师培训人均经费不超过10元)。社会资源引入困难加剧了系统的资源短缺状况。

解决系统资源短缺问题不能仅靠教育行政拨款,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教育生态系统层面,打破教育生态系统与外界社会系统在资金、物质、人员等方面的隔离状态,从大环境上解决资源引入问题;二是在培训系统层面,建立资源引入机制,将社会资金、人力、设备、信息、技术等资源引入教师培训系统,增加系统的资源总量。

(三)职业和生存环境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西部农村中小教师在西部的教育生态系统中处于边缘地位,历来不受重视。这种边缘地位导致农村中小教师的职业环境较为恶劣,职业发展前途暗淡,加之教师流动机制的缺失,致使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可能一辈子都只待在同一个学校,职业环境十分封闭。另外,由于许多农村中小学所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不便,教师的生活环境也较为封闭。生存和职业环境双重封闭极易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花盆效应”,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下降,教育教学能力停滞不前,专业发展积极性丧失。缺乏积极性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教师远程培训采取消极态度甚至逃避,直接影响了远程培训的效果。

(四)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中的短板导致网络学习适应问题

学习适应问题亦称学习适应不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不能根据学习条件的变化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身心调整而导致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达不到应有发展水平的学习干扰现象。[12]远程培训中所使用的网络学习形式对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要应对这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需要学员具备较为全面的网络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而这些能力恰是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中的短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网络学习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1)缺乏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如缺乏信息检索、加工和处理能力,经常满足于对网络上浩如烟海的信息的浏览而缺乏对信息的有效选择和精加工处理,容易导致信息超载和认知负荷问题;(2)不适应网络学习环境,如缺乏有效的自主学习策略、交流沟通技能和教学参与能力等;(3)学习动机的持续性不强,缺乏维持学习动机的意识和策略,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低下。

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适应问题不仅仅在于要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更重要的是要在培训过程中有意识的贯穿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网络学习能力的指导和培养,使农村中小学教师逐渐适应网络学习。同时,在培训项目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网络学习能力,对教学平台的功能设计、学习支持人员的功能定位以及培训课程中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学习资源组织方式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以适应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实际状况。

(五)忽视教学环境建设导致培训教学的生态问题

在远程培训中,课程开发人员、学习支持人员、班级管理人员、技术支持人员、学员及教学环境构成了培训课程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是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教学相关要素组成的一种关系复杂的有机整体,蕴含着教育教学主体、资源、内容、方式等交织并进、协同发展的功能机制。[13]远程培训中的各类人员在教学环境中进行着信息的生产、组织、传播、消费和分解等行为,信息在教学环境中流动、交互,形成各种信息流。[14]信息流的运动是远程培训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运动,也是影响远程培训学效果的关键环节,当信息流的运动受到阻碍时,培训教学就会表现出效率低下和效果不彰等问题。西部农村教师远程培训中信息流动不畅的主要原因是:(1)信息供给与信息需求不平衡,即信息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不能完全满足接受培训的教师的学习需要;(2)信息交互存在障碍,表现为:培训平台的交互功能不足,交互形式单一;各类人员的信息交互不足;网速过慢等等;(3)信息交互能力不足,主要是学员的网络信息沟通交互能力不足。信息流动不畅导致了学员在网络学习中因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渠道和足够的信息交流而形成相对闭塞的状态,即信息孤独。信息孤独使网络培训课程生态系统的主体之间处于割裂状态,影响了整个课程生态系统的动态联系性,导致系统生态失衡。

教学环境的建设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整体考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培训支持平台开发、教学资源开发与管理、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网络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保障学员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中坚种群地位。同时,要注意加强学员间的学习共同体建设,促进中坚种群的共生和增长。

四、结论

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尚处于起步阶段,制度、管理和机制尚不完善,资源和资金缺乏,资源承载力不足,系统内各种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尚不协调,生态系统处于失衡状态,制约了系统功能的发挥和系统规模的扩大。要促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重建生态平衡,一方面,需要引进能量和资源,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内部的环境改造和组织变革,以此进行自我调节,建立新的平衡。[15]可以相信,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将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为西部教育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ited Nations Decade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05-2014):International Implementation Scheme[EB/OL].[2009-02-19].省略/bpi/pdf/memobpi39_sustainabledvpt_zh.pdf

[2][6] 贺祖斌.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9).132,155.

[3][5] 古立新.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4(11):44-47.

[4] 钟启泉,李其龙.教育科学的新进展[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56.

[7] 丁圣元.生态学:面向人类生存环境的科学价值观[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37.

[8] 杨志伟,袁本涛.我国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5):24-27.

[9] 叶宏光.构建西部农村教师远程培训的管理体系[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3):109-111.

[10] 谈晓奇.克雷明教育生态学理论论述[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16-17.

[11] 李化树.教育生态学探讨[J].教学与管理,1995(1):15.

[12] 曹贤中,何仁生等.国内网络学习适应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2):52-55.

[13] 祖述勋,刘志峰.关于课堂生态系统特征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9(24):12-13.

第5篇:生态学方法论范文

生态文化是人们根据对生态关系的需要,最优化的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所反映出的思想、观念、意识的总和,是一种新型的现代管理理论。企业生态文化,就是企业将生态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使之成为自己经营的指导思想,贯穿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其目的是实现人、企业、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意识、价值观、行为规范、道德风尚、规章制度、精神面貌等,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生态价值观。它是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和创新,是企业生态价值观、企业战略、企业目标、经营哲学、精神追求、道德准则以及行为规范等内容的综合体,是对企业文化的时代补充,也是企业文化对生态文化的积极回应。

企业生态文化首先要求企业树立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互协调的价值观,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自己在环境问题上应负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精神层次上,要使环境伦理、生态意识成为企业精神的重要方面,引导企业生产经营的价值导向,其实质,就是要为企业营造出浓郁的生态氛围,使生态理念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作用于企业员工的心灵,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经济效益方面,既要考虑经济增长的内在成本和近期利益,也要考虑经济增长的外在成本和长期利益;在生态环境方面,要彻底改变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对立的错误观点,牢固树立企业、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自觉设立自身的生态环境政策和目标,及时公开环境信息,关注社会生态效益,积极支持社会环保活动;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既要重视当代人的利益,也要兼顾后代人的幸福,通过开发新技术和新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率的不断提高和稀缺资源的替代补充,同时限制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将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数量维持在其循环再生速度之内,并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培育和保护,确保资源再生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求企业向生态企业发展。生态企业是超越经济利益的具有生命特性的组织,像一个生物有机体,不断地与生态环境发生着能量、信息和物质交换,并且始终参与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与自然界、人类社会有着高度的相容性。它在组织内涵、目标体系、成长战略等方面与经济型企业大相径庭,始终追求企业成长、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协调统一,既考虑自身的持续成长,又重视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生态企业不仅具有生存发展的基础,而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但拥有了企业的今天,而且还抓住了企业的明天,与整个生态系统融为一体,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

2企业生态文化建设对林业企业发展的作用

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林木可采资源的减少,林业企业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变得越来越迫切。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的企业生态文化整合了传统企业文化的优点和长处,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生态系统的新思想,代表和体现了善待自然、保持人和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的新的思想和文化,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的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功能和价值。加强林业企业生态文化建设,对林业企业树立良好的环保形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命力,实现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2.1有利于提高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精神财富,具有一种特殊的力量,能够发挥重要的经济作用,对企业物质财富的增长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企业生态文化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①能够引导林业企业顺应时代要求,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避免受到经济规律和生态要求的惩罚;②在生态文化指导下,林业企业生产出的生态产品拥有更高的质量,能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更能吸引顾客,而且拥有强烈环保意识的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产品付出更高的成本;③可使林业企业获得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支持,得到各种有形或无形的优惠政策,从而使企业获益;④有助于林业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长期得到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信赖和支持,从而提高企业的增值力,创造高于一般水平的经济利润;⑤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提高劳动效率,最终给林业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⑥能够促使林业企业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科学管理方法,为林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创造良好条件。

2.2有利于林业企业创建企业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随着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人们越来越注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行为,关注企业是在破坏环境还是在为环境保护作贡献。如果林业企业能够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文化理念,长期、持续地在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方面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施ISO14000标准并通过认证,就能满足消费者和全体社会公众的这种需求,从而使企业受到消费者和公众的尊重、信任与支持,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很快被消费者接受,而且还可以使企业树立对环境负责的良好形象,促进其与消费者、政府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良好关系,提高企业知名度,实现企业更大更长远的利益。

2.3有利于增强林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当前,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正纷纷采用更加隐蔽的环境管制措施,设置种种绿色贸易壁垒来抵制外国商品的进口,这无形中给中国林业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困难。这是因为,相对来说,西方国家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强,各种环境标准的制订和实施比较完善。而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忽视生态产业的发展,盲目开发出口产品,放松对产品生态标准的监督检查工作,因而没有形成绿色管理体系,致使许多产品不符合国际生态标准。企业生态文化则要求林业企业采用生态化生产方式,生产符合国际生态标准的产品,从而有利于林业企业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2.4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的实现

生态效益是企业组织为兼顾生态及环境的保护,通过与环境相关的管理创新而获得的提高经营绩效和竞争优势的效益。生态文化建设要求林业企业改善生产工艺,转变经营模式,尽力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使林木资源的价值都得到充分体现和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使消费者得到更为实惠和优质的服务,而且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林业企业行为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改善社会公众的生活环境。

3林业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策略

林业企业生态文化的建设目标是让企业全体员工能够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做到在提高经济效益中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林业企业生态文化,是一项创造性管理活动,林业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3.1提升林业企业管理者的生态文化素养

企业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现代组织文化,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管理者生态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他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因此,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是否能够获得成功,关键取决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生态文化是否能够积极倡导、着力培育和身体力行。所以,林业企业生态文化建设,企业管理层必须树立生态价值观,加强生态哲学学习,掌握生态学方法论,将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贯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认清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依存的关系,摒弃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经营模式,提高科技含量,减少资源损耗,自觉地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与思想反映在各项决策之中,努力实现经济增长、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3.2营造良好的企业生态文化氛围

为了营造企业生态文化氛围,林业企业应注意厂区周围及内部环境的绿化,并按照生态文化的要求设计厂区内部空间布局;应充分而有效地管理和运用企业文化网络的积极作用;要结合林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和形式多样的有意义活动,如“生态在我心”演讲比赛、“我为环保献一计”征文活动、生态技能大比拼以及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报告会、读书会、经验交流会、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营造一种浓郁的企业生态文化氛围,使得企业广大员工对建设企业生态文化有一种认同感和使命感,能时时考虑环保,事事想着生态。

3.3加强生态宣传与员工的生态教育

林业企业建设生态文化,必须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活动,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有影响的公关活动,将企业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行动方案和已经取得的环保业绩公布于众,向社会企业的生态化思想、生态化生产方式和产品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广告,使社会公众更多更好地了解企业以及企业倡导的生态文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扩大企业及其所倡导的生态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树立良好的、新的生态企业的社会形象。同时,还要加强对广大员工进行ISO14000系列标准和指标体系、环保知识产业政策、环保法规和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的培训与教育,采取物质激励、目标激励、反馈激励、强化激励、成就激励等激励方式,着力强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的生态观念和环保意识、彻底转变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陈旧观念,牢固树立“环保、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促使广大员工朝着企业生态文化要求的方向发展。

3.4强化林业企业的生态管理制度

企业的生态管理制度是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持,是企业实施生态管理的保证,也是调节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规范企业行为、保证生态企业之间契约条款得以履行的基本制度。生态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过程,也是企业生态文化形成的过程。因此,林业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并以此激励广大员工和各级管理者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企业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作出较大贡献。为此,首先应设置生态职位,如在企业最高管理层即董事会中设置专职生态董事负责处理生态事务,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4001标准的要求设立环境管理者代表;其次应积极加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并取得认证。这样林业企业就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得到社会认可,增强企业竞争力。

3.5公布林业企业的环保信息

环保信息公开化是林业企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诚信表现,既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环保形象,也有利于企业加快生态文化建设的进程。林业企业定期向社会公布环保信息,不仅便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与批评,也会极大地鼓舞企业广大员工建设生态文化的士气。而且,社会各界反馈回来的意见和建议等信息,又是加快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据。环保信息公开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定期编制与发表企业的环境报告书。这样既有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生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证明企业与自然、社会的相容性,同时也鞭策企业管理者高度重视企业生态文化建设,以求得与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的和持续发展。

3.6发表生态宣言

生态宣言是林业企业向全世界发出的对社会、环境承担环保责任和义务的声明,是建设企业生态文化的冲锋号,是实现企业、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倡议书,是向社会各界进一步承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林业企业若主动地将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方案公布于众,发表生态宣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必将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激励他们为建设企业生态文化努力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保伟,吴怀林.关于企业建设生态文化的思考[J].理论界,2006,(1):162-163.

[2]龚胜刚,孙智君.企业生态效益及其实现机制探讨[J].经济管理,2007,(20):4-7.

[3]章鹏.提升企业经营者的生态文化素养[J].农场经济管理,2008,(4):66-67.

[4]李长松,刘经纬.浅论中国林业企业文化建设[J].中国林业企业,2005,(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