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土壤的认识范文

对土壤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土壤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土壤的认识

第1篇:对土壤的认识范文

广东省国土厅粤国土(建用)字(1990)92号《关于对〈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和〈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法〉的若干问题的请示》及四川省国土局(1990)川国土法字第8号《关于贯彻〈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几个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土地使用者依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开发建设后,原土地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更改或换发土地证书。

二、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除出让土地使用权以外的其它方式依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以这类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一概适用《条例》第七章的规定,但在依照《条例》规定要求土地使用者补交出让金时,可以视其取得权利的不同情况具体确定。

三、依照《条例》的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选择部分城镇先行试点。由于这一改革措施的全面推行尚需一个过程,因此,目前在多数地方只能是行政划拨和出让两种方式并存,但在部分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可以进行出让方式的全面试点工作。

第2篇:对土壤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土壤学;教学改革;实验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252-02

一、引言

土壤是孕育万物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我们几乎时时刻刻都与土壤发生着紧密联系。土壤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最早是在化学与植物矿质营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土壤学从开始创建就涉及地学、生物学、生态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领域,是一门与多学科互相渗透、交叉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土壤学与地质学、水文学、生物学、气象学等存在密切关系,主要是由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位置和功能所决定的。土壤作为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发育与地质、水文、生物和近地表大气息息相关。土壤学与农学、农业生态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土壤是绿色植物生长的基地,农学红的栽培学、耕作学、肥料学等,都是以土壤学位基础,土壤学是农业基础科学的重要部分。此外,土壤学还和环境科学、生态学联系密切。因为环境的核心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圈层,而土壤是地球上多种生命繁衍、生息的场所。从环境科学的角度看,土壤不仅是一种资源,还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土壤除具备肥力、能生产绿色植物外,还具有对环境污染物质缓冲、代谢、净化客观属性。土壤的这些性能在稳定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态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土壤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结合就形成了一门新的土壤学分支―环境土壤学。由此可见,要培养出优秀的土壤学人才就需要广泛的知识面和创新实践能力。而现有传统的土壤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知识面方面、创新实践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对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

二、土壤学教学改革思路

现代土壤科学无论从自身的学科基础理论的创新,还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其复杂性日益增加,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基础研究方面,主要和地学、生物学、数学、化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结合,在应用研究方面,主要与农学、环境学、生态学、气象学、区域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学等多科学之间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扎实掌握土壤学的基础知识,还要了解前沿发展和研究现状。因此,在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需要基于当今科学研究发展的客观事实和学生知识结构构建的主观需要,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学生带入科学研究的前沿,通过野外实地参观、参与相关科学研究、初步开展小规模的实验研究等方式,进一步强化理解理论知识,同时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三、土壤学教学改革实践方法

(一)野外实地参观

土壤学课程的野外实地参观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可与多个土壤学相关基地建立专门的学生野外实习参观基地,如地质学、植物学、土壤微生物学、土壤农学、土壤污染修复等相关基地。

通过理论教学,在学生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采取老师现场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教学和认识体验。在野外实地教学过程中,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个阶段,以专题的形式开展野外调查和认识实习,如农村土壤调查、城市土壤调查、土壤植被类型及其保护、土壤质量调查和改良等。每个专题都配备专业老师现场讲授相关知识、实地参观或分组深入调查;第二个阶段,参观和调查成果的整理,分为整理野外调查记录、建立数据库、整理数据成图、撰写各专题调查报告、实习成果总结汇报等。以土壤质量调查和改良为例,土壤质量包含土壤许多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土壤肥力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土壤肥力质量是指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能力和环境条件,也就是土壤的生产能力,对土壤肥力调查主要是土壤性质。土壤性质主要包括土壤化学性质:pH、CEC、植物养分含量及其有效性、盐分含量和组成;土壤物理性质:土壤颗粒分布、结构、容重、孔隙度、团聚体的体积和稳定性、土壤水分、持水性能、入渗速率、入渗容量等;土壤生物学性质:有机质的数量和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类型和功能、专性呼吸作用强度及各种生物酶活性等。土壤环境质量则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土壤自身性状对其持续利用以及对其他环境要素,特别是人类或者其他生物的生存、繁衍、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性,是土壤“优劣”的一种概念,它与土壤遭受外源物质的侵袭、累积或污染的程度密切相关。土壤环境质量是环境科学与土壤环境保护研究中的热门课题,也是环境土壤学的可信内容之一,它是土壤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环境质量依赖于土壤在自然成土过程中所形成的固有的环境条件、与环境质量有关的元素或化合物的组成与含量、土壤利用过程及其动态变化,同时应考虑土壤作为次生污染源对整体环境质量的影响。

通过上述课程实习,可让学生了解土壤植物类型、生长特征;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及环境影响因素;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及特征;土壤污染的类型、来源及修复方法等。上述野外实践参观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土壤学与植物学、微生物学、农学、环境学以及地质学等的相关性,同时对课本内容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回忆课堂讲授内容,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参与相关科学研究实践

除了野外实习参观外,让学生参与到土壤学相关科学研究工作中,也是一个较好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土壤学的相关科学研究基本都是以土壤样品的采集、保存、预处理、指标分析等为基础。以土壤修复研究为例,可在开展污染土壤修复研究时,在学生了解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野外污染土壤样品的采集、保存、预处理以及指标分析等工作。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土壤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污染、土壤生物污染等。有机物污染分为有机物和人工合成有机物污染,一般指的是有机废弃物、农药等污染。有机污染物进入土壤后,可危及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生物的生存,如稻田因施用含二苯醚的河泥曾造成稻苗大面积死亡。人体接触污染土壤后,手脚出现红色皮疹,并有恶心和头晕现象。农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尽管受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其中一些农药残留物却对土壤和食物链有不良的影响。无机污染物主要是随着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而进入的。采矿、冶炼、机械制造、建筑材料和化工等生产部门,每天都排放大量的无机物质,包括有害的元素氧化物、酸、碱、盐类等。土壤生物污染是指一个或几个有害的生物种群,从外界环境侵入土壤并大量繁衍,破坏原来的动态平衡,对人类健康和土壤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造成土壤生物污染的主要物质来源是未经处理的粪便、垃圾、城市生活污水、饲养场和屠宰场的污物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传染病医院未经消毒处理的污水和污物。进入土壤的病原体能在其中生存较长时间。土壤生物污染不仅可能危害人体健康,而且有些长期在土壤中存活的植物病原体还能严重地危害植物造成农业减产。从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初步了解土壤污染的一些防止措施和方法等。

根据课程进展情况,还可以考虑让学生参与到研究生的相关科研中。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污染土壤修复相关科学研究的认识;另一方面,还可能会激发学生对污染土壤修复的兴趣,为其在土壤学领域的深造奠定一定的基础。

完成相关科学研究的检测分析后,学生得到了土壤理化特征、污染状况、土壤肥力等数据结果,安排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比较土壤检测分析结果,以探索土壤采样、保存、预处理及指标分析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加强学生相关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得到以土壤理化特征、污染状况等数据结果。最后,以学生个人为单位,以实验数据结果为基础,结合野外采样周边情况,撰写科学研究实践总结报告。

上述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高度重视实验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实验能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展望

土壤学作为应用基础学科,其服务对象正在日益扩大,除传统的农业生产外,还包括环境生态建设、资源合理利用以及农业持续发展等领域。研究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此外,土壤学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上也不断创新,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已经在土壤学中具有广泛应用。为了适应土壤学的发展,土壤学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必须多样化。本文将野外实地参观和参与相关科学研究引入教学内容中,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进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同时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昌勇,徐建明.土壤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陈传胜,吴晓芙,彭佩钦,等.土壤学课程创新性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221-222.

[3]卜耀军,崔颖.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榆林学院学报,2014,(6):67-68.

[4]陈波浪,孙霞,柴仲平,等.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改进[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5-36.

第3篇:对土壤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农村地区;小学科学;自然环境;乡土资源

相对于城市便利的现代化建设条件,农村的科学教育也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例如,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以及广阔的大自然环境,而这些显然为小学生更好地感知自然现象以及科学规律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以下,笔者仅从农村小学的科学教育实践出发,尝试围绕如何才能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更好地开展小学科学教育这一主题展开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将小学科学课堂搬到农村广阔的大环境之中

农村生活包罗万象,有形形的动植物、有千变万化的气象景观、有稀奇古怪的地质条件,还有或缓缓流淌或汹涌澎湃的江河水系……这些农村特有的资源,都为具体科学教学活动的更好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及资源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农村小学科学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应当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恰当而灵活地改变教学的主阵地,即在必要的时候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广阔的农村大自然环境中帮助学生实现对教材所教科学理论知识的更深刻认识、理解与掌握。

例如,在教学“土壤里有什么”这一知识点时,我就要求班上的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交代好安全注意事项、分发完铁锹、放大镜等工具之后,组织他们有秩序地到泥土地里进行土壤挖掘的实践活动。这次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使学生对土壤挖掘兴趣非常饱满,在呼吸到农村地区大自然新鲜空气的同时,帮助他们体会到了农业劳作的艰辛。除此之外,该实践操作活动实现了预期的理想教育效果,即:帮助学生借助他们自身的力量切实获取关于土壤的相关信息,促使他们进一步明确与深化之前在课堂上所学的关于土壤的相关理论知识:

1.土壤中所包含的颗粒大小及形状都不尽相同;

2.土壤中所包含的物质在颜色上有些许差异,有的颜色较灰暗,有的颜色则相对较明亮;

3.土壤里有一些存活的小昆虫或者其他有生命的有机物;

4.土壤里还有一些已经没有生命体征的植物或动物尸体;

5.不同区域的土壤在湿度及密度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如此一来,学生在上述实践认识的基础上,就对之前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土壤其实是由空气、水、沙、黏土、无机盐、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这一知识点实现了进一步的深化认识,从而大大提高了对该节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二、将农村丰富的乡土资源运用到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农村的大自然环境中蕴含有小学科学学科所必需的一些资源,可是,由于安全因素、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经常将小学生带到自然这一大课堂之中显然并不符合实际情况。考虑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小学科学教师应当适当将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引入到课堂这一教学阵地中。这也不失为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使其更好地为小学科学教学服务的一种有效途径。

如,在学习“小蚯蚓找家”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我就提前准备了几只小蚯蚓、土壤及一小瓶水。随后,便带领学生分别进行了如下两组对比比较强烈的实验:潮湿、阴暗、松软、肥沃的土壤环境以及干燥、光亮、坚硬、贫瘠的土壤环境这两种土壤环境中蚯蚓的活动状况。如此一来,借助蚯蚓这一特殊资源,学生就能在上述对比实验中非常明确地认识到适宜蚯蚓生活的土壤环境。而这很显然正是本节科学教学活动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再如,在学习“观察蚂蚁”这一知识点时,我就提前准备了几只小蚂蚁,然后在课堂上分发给各学生小组一定数量的放大镜,引导他们借助放大镜认真观察蚂蚁的身体构造、蚂蚁的爬行规律、蚂蚁同同伴进行信息交流时可能出现的动作特征……这样一来,学生就能从实际观察中对蚂蚁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与了解。从而大大保证了他们对当堂教学知识点的更好吸收。综合实践来看,将农村丰富的乡土资源恰当地运用在小学科学的具体知识点教学活动中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课堂实际教学效果,将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效率及质量。

总之,小学科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综合素质为主要教学目的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同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一样,在小学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此,我们小学科学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农村地区的独特教育资源,并将其能动地运用在自身的科学教学实践活动中。相信如此,方能在帮助学生形成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积极生活态度的同时,显著优化他们的科学学习效果与质量。而这正是小学科学所要求实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预期教学目标。

第4篇:对土壤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土壤肥力律;茶园;协调施肥原理;调控能力;施肥技术

中图分类号 S1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250-04

Abstract Foreign predecessors learned that the mineral fertilizer is a new fertilizer source for plant nutrition through chemical knowledge,making contribution t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However,there is still a disadvantage that they subjectively treat it as plant nutrition law,namely,the inorganic fertilizer fertilization principle.Although it can direct the inorganic nutrition that crops need,it does not stipulate the quantity,which will leads to excessive blind production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 leaching loss,thus causing a lot of negative consequences.However,domestic soil fertilizer science dogmatically inherits the theory.Over the past decades of guiding practice,th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organic fertilizer were blindly expanding,which causes such consequences as overuse of nitrogenous fertilizer,low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30%-35%,high leaching loss rate of 45%.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is principle is qualitative but not quantitive and that it should be denied.After learning from it,the coordinating fertilization principle that soil fertility law should be revealed through logical thinking is put forward.This principle converts organic fertilizer to the soil organic matter,which can control the inorganic fertilizer and determine application amount of inorganic fertilizer according to the organic matter content.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ive stipulation does not cause above consequences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coordinating produc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2 kinds of fertilizers.

Key words law of soil fertility;tea garden;fertilization principle and coordination;regulation ability;fertilization techniques

外国前人将化肥用于农业,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应予肯定,但没有探索出正确的理论作支撑,盲目运用它就会生产和过多施用化肥,给农业造成诸多后果或问题。因此,农业要继续发展,就要求科研人员将问题作导向,以概念思维为核心,进行理论思考[1],揭示新的理论,才能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1 运用逻辑思维揭示土壤肥力律

1.1 理性认识《土壤肥料学》,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揭示其本质或规律

由于有机肥能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所以《土壤肥料学》阐述土壤有机质的6种作用确实为有机肥所具有的,其中第2、3种有机质(腐殖质)的作用[2]即保肥保水和供肥供水作用尤其明显,特别是腐殖质保存阳离子养分比矿质胶体大许多倍至几十倍,又能增强土壤缓冲酸碱变化的性能。其次腐殖质能使松散的砂土变紧结,黏土变松软,改善了土壤结构,使土壤通气透水良好。腐殖质是一种暗褐色物质,能加深土色,使土壤具有吸热、升温、保温的作用。将上述有机质的2种作用概括为具有对土壤水肥(无机肥)气热的调控作用或能力。由此说明,只有土壤有机质才能将《土壤肥料学》各部分或各要素直接或间接地联系成一个整体,才具有这种调控作用。因为这种作用是较长期可持续的,是土壤内部条件,所以给作物施有机肥转化为土壤有机质的调控作用就是主要的。耕作、排灌等措施虽然对土壤水肥气热也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但这些都是短期不可持续的,是土壤的外部条件,所以这种作用是次要的,只能起协助作用。有了上述这一认识就可纠正现在仍以耕作等措施调控土壤水肥气热为主的错误做法,因此在实践需要的范围内,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就决定着土壤质量的高低,那么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多,调控土壤水、肥、气、热较强的高产田才能实行免耕。那种不根据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就将各种土壤都实行免耕就是错误的。如果单独给作物施用有机肥[3],经过转化为土壤有机质后,有的有机质(腐殖质)就具有调控土壤水、肥、气、热的能力,有的有机质矿化后能为作物缓慢持续提供全面的但数量不多的矿质营养,所以单独给作物施有机肥,就具有双重本质属性。这就纠正了有机肥只能为作物提供矿质营养的错误认识(这一错误认识就是造成有机肥和无机肥长期相互混淆没有质的区别的根源,又是无机肥施肥原理的产生和错误用于实践的根源之一)。如果单独给作物施无机肥,虽然能及时为作物提供较多无机营养,但一方面它只能主要依靠土壤矿质胶体较弱的调控能力,有效调控能力不强,同时大量淋失浪费。作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其利用率较低。另一方面又因它为作物前期供肥过急,后期供肥不足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从而表现了无机肥单独给作物施用的本质属性。如果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给作物施用,无机肥的公顷施用量能达到有机肥转化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调控能力,2种肥就能达到相对统一或协调,称为协调施肥。2种肥协调施用后,有机肥为作物提供的矿质营养占总供肥量的比例大为降低,它就不再是作物矿质营养主要提供者,在排、灌[4]等措施的协助下,就使它转变为主要具有调控土壤水肥气热,能协调持续有效地满足作物生长发育全过程需要的本质属性,而无机肥就成为作物矿质营养的主要提供者,但因无机肥对土壤水肥气热不具调控作用,它反而要在有机肥转化为土壤有机质的调控下,才能使它表现出持续有效地满足作物生长发育全过程需要的本质属性。由此可见,2个概念不同(本质属性不同),互为条件,相互依存,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肥料协调施用就构成了土壤肥力律。由于这2种肥能协调施用,所以这一规律又称为协调施肥原理。

1.2 前人主观确定矿质肥料为植物营养律,后人又教条运用,从而造成多种后果

由于外国前人以化学知识[2]认识了矿质肥料是植物的营养,能为作物开辟新肥源,为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不足之处在于其主观确定它是植物营养律,即所谓的无机肥施肥原理。该原理虽然能指导给作物施用需要的无机营养,有质的规定,但却无量的规定,导致盲目过多生产和施用无机肥,造成很多严重后果,所以它是错误的,应予否定。但国内《土壤肥料学》却以教条思维方式,完整地继承了此原理指导实践,也必然出现上述问题。但要认识无机肥施肥原理有质无量的规定是笔者在回忆退休前后几十年的种茶实践和观察中获得的。改革开放前国内生产化肥较少,在给一部分茶园施了堆肥15 t/hm2基础上,又增施硫酸铵225 kg/hm2。茶叶产量比不增施化肥的茶园增加10%左右,增产效果很好。用现在协调施肥原理的观点衡量和分析认为,由于增施化肥较少,没有超过较多的有机肥转化为土壤有机质含量调控能力,它在土壤有机质调控下不会淋失,能很好地供作物吸收利用,所以增产效果很好。但是那时包括笔者在内因有教条思维存在,就将这一效果误认为是无机肥施肥原理指导下获得的,因此改革开放后,在这一原理指导下,国内先后建了较多大型化肥厂,化肥产量逐年上升,农民也积极购买施用。同时在这一长期实践过程中,《土壤肥料学》也要求农民生产、施用有机肥[4]。但是因它没有理论依据,在实践中不具指导作用,导致国家和农民都忽视了生产、施用有机肥,使其产量逐年大量下降[5]。因此,之后在种茶实践中,有机肥由原来施堆肥15 t/hm2逐年减少,改施鸡粪,到20世纪后期仅施鸡粪375 kg/hm2。由原来施硫酸铵225 kg/hm2又改施尿素后,逐年增加到20世纪后期施尿素750 kg/hm2。但是茶叶却没有因大量增施化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用现在协调施肥原理观点衡量和分析认为,有机肥施用量大量减少,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大量减少,其调控能力也随之大幅降低,在这样的条件下反而给茶园大量增施氮肥,所以超过土壤有机质调控能力的氮肥也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淋失量,茶树不能充分吸收利用,所以增产效果不明显。但包括笔者在内仍未放弃无机肥施肥原理是正确的观点。进入21世纪以来,据观察,无机肥的生产和施用量比以前更多,氮肥淋失量也更严重,这就使国内氮肥利用率只有30%~35%,损失率达45%[6],农产品成本不断增大,淋失的氮肥不仅污染了水体,使之富营养化[7],还污染了环境[8],同时又因施用氮肥过多,土壤的硝酸盐也大量产生[9],破坏了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水肥气热失调,使较多的中产茶园和大部分低产茶园土壤进一步酸化、退化。可是包括笔者在内却只知道这些具体后果,不知道这些后果背后的根本原因。于是国内《土壤肥料学》现在一方面仍以无机肥施肥原理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又更加强调过去多年来先后以简单思维方式采取就事论事的措施解决上述具体问题。如“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以缓急相济,互补长短”[2],以及包括笔者在内又以经验思维方式主张引用外国的控效肥料[10]和生产不施化肥的有机叶用农产品[11],如茶叶等。但是这些认识和作法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更不能从理论高度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回忆上述几十年的实践和观察,十分清晰地认识到无机肥的生产和施用量都在实践中不断盲目地扩大。实践证明,无机肥施肥原理的确是有质无量的规定,才出现这些失误。于是才在笔者几十年给茶树施肥实践中积累了较多正反经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了逻辑思维(理性认识),揭示了土壤肥力律。即协调施肥原理。由于该原理使有机肥转化为土壤有机质,具有调控无机肥的能力,可按其含量确定无机肥公顷施肥量,给作物施肥。因此,这一原理既有质又有量的规定。在实践中才不会出现上述失误,而且还能为制定协调生产、施用2种肥的创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2 在协调施肥原理指导下,采用先进的工业技术生产有机肥和无机肥

2.1 目前有机肥生产大多仍采用手工生产技术

无机肥在工业生产中生产社会化、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劳动生产率高,就可生产大批量商品化肥。我国现在已经进入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有机肥生产要采用工业生产技术非常容易。但因陈旧的理念和习惯的制约,多数有机肥的生产还在采用十分原始落后的手工生产技术,又因生产时间漫长,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只能生产质差量少的农家肥。这就必然扩大2种肥料在产量上的差距,因此现在有机肥的生产也应全部采用先进的工业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长期生产大批量的商品有机肥,使有机肥和无机肥在产量上协调一致,这是协调施用2种肥的前提。

2.2 工业生产有机肥有多种优点,能适应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一是工业生产与手工生产有机肥相比较,可扩大和充分利用有机肥资源,这就可长期生产大量有机肥。例如各种秸秆,农副产品加工的下脚材料,食用菌渣,城市厨房垃圾,矿质有机质的褐煤、泥煤等都可通过工厂加工粉碎成大量的有机肥[11]。在大中型养猪场建厂,就可利用机器设备及时浓缩新鲜的猪粪便,既可防臭,又可防止氮肥的挥费,污染空气。并将浓缩的猪粪作粘合剂,再加入粉碎的秸杆肥作填充料加工成颗粒肥。由于无机肥不受资源限制,可建专业农场种植绿肥,就可长期利用无机肥换取大量绿肥再加工成优质有机肥。在平原地区可继续使用收割机将秸秆还田[12]。在丘陵、山区可大量推广小型切草机、粉碎机加工森林中的枯枝落叶和杂草成商品有机肥等。二是工业生产有机肥,其产品体积小、重量轻,因此生产、运输、施肥都可使用机器,就可代替农民艰苦的体力劳动。三是机制有机肥加工精细,质量优良,施入土中容易覆盖,土肥融合良好,易加速腐熟,可提高施肥质量和肥效。四是有机肥料可以机器施用,施肥劳动生产率高,可降低人工成本,又能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和产业化。因此,前1项优点可以长期大量生产有机肥,后3项优点符合现代农民在生产中能机械化、现代化的要求,农民就会积极购买施用这种有机肥,从而适应了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因此,工业技术用于有机肥生产,不仅要符合协调施肥原理的要求,而且还要适合现代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所以在协调施肥原理指导下所形成的工业生产技术与过去小农手工生产技术相比,当然就是一项更为重要的技术创新。

2.3 采用工业技术生产有机肥,需要农业部在顶层设计中统一抓好重点工作

2.3.1 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由于有机肥转化为土壤有机质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但农产品售价低,经济效益不高。因此,在商品有机肥生产和销售中,一方面要制定优惠的价格政策,促使农民积极购买这种有机肥;另一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要支付一定资金实行生产补贴政策,支持、鼓励厂商积极生产有机肥。这比支付资金直补农民种粮的作用更大。

2.3.2 将工业生产有机肥纳入法治化轨道,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要加强商品质检监督,防止厂商弄虚作假,以次充好,以及生产伪劣、有毒、有害的商品肥,使商品有机肥有可靠的质量保障。在土地流转耕种中也要纳入法治轨道才可防止土地经营者不施或少施有机肥导致土质下降或退化的错误做法,就能保证土地正常耕种和有序流转。

2.3.3 直接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在统筹工业生产2种肥料中,对无机肥生产发展速度要适当控制,对有机肥生产规模和产量都应尽快扩大,使2种肥在产量上早日消除差距。为此,应根据农业对有机肥年需要量不断增加的要求,拟定一个中长期规划,然后再分解到各省、市、自治区,并要求他们就地合理布局生产网络体系,引资建厂落实规划。切实有效地将有机肥纳入常规生产,以便长期满足当地农业常年对有机肥的需求。

2.3.4 要求各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系统组织科技人员到农村举办培训班,切实发挥农业科技的宣传教育作用。要多次轮流培训当地农技员和农民,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要详细阐述旧的施肥原理造成的严重后果和协调施肥原理的科学道理。要教会农民掌握施肥技术和操作方法。特别要教会当地农技员取土样、测土样中有机质含量的操作方法,这是具体指导农民协调施肥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通过技术培训,使农民掌握协调施肥原理,才会自觉地购买2种肥料,最后达到协调施肥的目的。

3 在协调施肥原理指导下,运用有机质调节原理,制定有机肥施肥技术

《土壤肥料学》指出:“我国耕地土壤有机质矿化率在1%~4%之间,只有每年加入各种有机物质使生成土壤有机质等于年矿化量时,才能保持土壤有机质的平衡。”据此,它利用有机质调节原理,已计算出每666.67 m2土壤要消耗240 kg[2]干有机质,即单位面积消耗3 600 kg/hm2。假设前文所述工业生产的猪粪颗粒肥含水率是13%,每年应给土壤施用此肥3 600 kg/hm2+3 600 kg/hm2×13%=4 068 kg/hm2,这就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动态平衡,也就说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调控土壤水肥气热的能力不会下降,由于该商品有机肥未经腐熟,应在上年秋末作底肥施用。

由于认识了有机质对土壤水、肥、气、热具有调控作用,就可在协调施肥原理指导下运用一直停留在书本里的有机质调节原理,制定有机肥施肥技术,而前人没有上述认识,就不可能在协调施肥原理指导下运用它制定有机肥施肥技术,所以有机肥施肥技术就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

4 在协调施肥原理指导下,制定无机肥施肥技术

4.1 按系统方法模拟化原则模拟一个施肥模型

《土壤肥料学》指出:“我国有70%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到1%,只有生产名优茶产地的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2]。”据此有机质含量范围,可将它划分为3类9级。即低产园1~3级分别为0.9%、0.7%、0.5%,中产园1~3级分别为1.90%、1.45%、1.00%,高产园1~3级分别为2.50%、2.25%、2.00%。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叶用作物,在采茶时要根据种茶原理,按茶园不同叶层厚度类级标准留叶[13],茶树才能连续种植,且有较强的吸肥能力。同时茶园生产的产品是由含氮物质较多的幼嫩芽叶构成的,茶树的耗肥量要比一般作物高,导致虽然公顷施肥量相同,茶园公顷产量就比一般作物产量要低(茶园产量最高为7 500 kg/hm2,而水稻产量最高可达15 t/hm2)。茶树(植物生物)与赖以生存的包括土壤有机质调控土壤水肥气热等生态条件是高度一致的,所以茶园叶层厚度类、级标准与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类、级标准都可确定茶园无机肥公顷施用量。由于制定的是生产茶园施肥技术,不是给某一类、级的茶园施肥,而是要给各种不同类、级的生产茶园施肥,所以茶园施肥是一个复杂的大实践系统,因此要以系统论方法作指导[1]。茶园叶层厚度不同类、级标准范围为10~15 cm,纯氮施用量不同类级标准范围为225~1 500 kg/hm2,大宗茶预计产量不同类级标准范围为750~7 500 kg/hm2 [14],按系统方法模型化原则[1],模拟一个生产茶园施肥模型,具体如表1所示。

假设某生产茶园在上年采茶时,按中产茶园2类2级叶层厚度标准12.75 cm留叶(或测得土壤有机质含量是1.45%),由表1得知,该茶园当年应施纯氮量850 kg/hm2,氮磷钾按3∶1∶1配施[15],该茶园应施纯氮量850 kg/hm2,磷、钾肥各施283.3 kg/hm2。但是,这一模型确定的公顷施肥量是包括当年应施用的有机肥矿化后产生的无机肥公顷施用量加上当年应施无机肥公顷施用量之和。由于有机肥在上年秋末已作底肥施用,所以当年应施无机肥公顷用量应从总公顷施用量中减去有机肥矿化后产生的无机肥公顷施用量。由于现在工业生产的有机肥未测出氮磷钾含量,为了将这一施肥技术完整地阐述,只好将手工生产的猪厩肥纳入这一施肥技术中阐述。据《土壤肥料学》附录三[2]得知,该肥的氮、磷、钾含量分别是0.45%、0.19%、0.6%,已知上年秋末作底肥施用后,产生的干有机质是3 600 kg/hm2,又知猪厩肥干湿比是1∶3,因此湿猪厩肥应是3 600 kg/hm2÷1/3=10 800 kg/hm2。那么当年应给茶园施用无机肥的纯氮量为850 kg/hm2-10 800 kg/hm2×0.45%=801.4 kg/hm2,施P2O5为283.3 kg/hm2-10 800 kg/hm2×0.19%=262.8 kg/hm2,施K2O为283.3 kg/hm2-10 800 kg/hm2×0.6%=218.5 kg/hm2。通过茶园施肥,在其他措施协助下,查表可知该茶园实际应采接近或略超过预定的4 314.5 kg/hm2大宗茶的产量。现在虽然有全采名优茶的,又有名优、大宗茶兼采的,但其单位面积产值只要与大宗茶接近或略有超过也是正确的。

由此可见,在协调施肥原理指导下,运用系统方法模型化原则模拟无机肥施肥模型。这一模型就是无机肥施肥技术,这一技术能根据土壤有机质含量的调控能力确定的无机肥公顷施肥量就能比较准确地给作物施肥。这与过去的无机肥施肥技术(没有这一模型,只会盲目过多给作物施用无机肥而淋失)相比较,就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创新。

4.2 按系统方法优化原则优化土壤类级标准

上述施肥模型中土壤类级标准还可据实践需要而改变。中国土地资源十分有限[16],不能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作物总产量。但可以通过提高作物单产提高总产量,以便满足人民物质生活日益提高的需求。其做法如下:一是淘汰一批坡度陡、土层薄、土质差的低产田,实行退耕还林。留下的低产田(包括退化、污染的耕地)通过农田基础建设[17],改良土壤,消除各种障碍因素,在配合生态文明建设中还要重视改善农业生态条件,使它成为能排灌又能机器耕种的土地,再运用有机肥增施技术。其技术内容是年施有机肥[18]转化为土壤有机质的数量必须超过3 600 kg/hm2(因为3 600 kg/hm2相当于各种土壤有机质年均消耗量的2%),才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每年应增加多少,应根据条件决定。不过应在2~3年内根据现实实践和作物良种的需要逐步增加积累有机质达到2.5%~3.5%,就可消除低产田达到中高产田的目的。但此项作法难度大、工期长,见效慢。二是对具有一定基础建设的中产田,就可运用有机肥增施技术给土壤增加有机质,使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并稳定在3.5%,也可达到上述目的。此法难度小、工期短,见效快。但2种做法都应因地制宜选择,兼顾运用也可以。

由此可见,在协调施肥原理的指导下,运用系统方法优化原则在优化土壤类级标准中,在其他措施的协作下主要运用了增施有机肥技术,其次还要在配合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视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就可改造或重建低中产田(包括退化和污染的土壤)由低中类级向中高类级田发展提升;同时既重建了退化的土壤,又有力地防止了土壤不再退化;而且还充分开发利用了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既可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又更有利于我国粮食安全,所以与过去没有这项技术相比较,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创新。

5 运用协调施肥原理和施肥技术指导制定施肥方法

5.1 生产茶园底肥施用方法

商品有机肥未经腐熟,只能作底肥施用,施用时间应在上年秋末冬初茶园冬管中施入土中。在施用时应将全年施用的磷钾肥和无机氮肥的15%~20%与有机肥混合一起施用,以提高磷钾肥施用效果,又能降低有机肥的碳氮比值。在施用有机肥时,要靠近茶蓬边沿内侧开沟,沟深15 cm左右,沟宽20 cm左右,然后将有机肥均匀撒布于沟底,盖土后才能使土肥充分接触、融合。上述做法主要是为了促使微生物繁殖和活动,加速有机肥转化为土壤有机质,以便提高施肥质量和肥效。

5.2 生产茶园追肥方法

除底肥施用一部分无机氮肥外,剩下的全部无机氮肥在一年春、夏、秋3季中可按5∶3∶2(纬度高、海拔高的茶园)或按4∶3∶3(纬度低、海拔低的茶园)比例用于追肥施用,追肥时间一般在每季茶芽萌动初期进行。采用穴施深施盖土。穴深深度10 cm以上,但不要超过有机肥施肥深度,才有利于有机肥转化为土壤有机质,对无机肥的调控,减少淋失浪费,提高施肥质量和肥效。

5.3 生产茶园叶面追肥的方法

此法是根内施肥的辅助措施,一般用于催芽或施用微量肥。喷施时间选择阴天或晴天10:00前露水干后或16:00以后阳光、气温下降再喷施。喷施时应做到茶树的叶片正面背面,芽梢芽叶,蓬内蓬面都喷到。大量肥喷施浓度以0.5%~1.0%为宜,微量肥[19]以50~300 mg/kg为宜。

各种施肥方法都应综合运用中耕除草,加强植保[20],合理排灌等措施,以便提高施肥效果。

6 结语

外国前人运用化学知识,认识了矿质肥料是植物营养,并将其用于农业。但受时代局限,不能运用逻辑思维(理性知识)揭示土壤肥力律,而是主观将植物营养直接确定为植物营养律,即无机肥施肥原理。该原理虽然能指导施给植物需要的无机营养,有质的规定但却无量的规定,就会盲目过多生产和施用无机肥造成很多后果。但国内《土壤肥料学》又教条地用此原理指导几十年的实践,导致无机肥生产和施用量都不断盲目扩大,同样出现诸多后果,实践证明该原理确实有质的规定而无量的规定,因此它是错误的,应予否定。现在是科技高速发展、哲学知识普及的时代,又有科研人员长期给作物施肥积累了较多正反实践经验(感性认识),才能在此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理性认识),揭示了土壤肥力律,即协调施肥原理。该原理指出有机肥转化为土壤有机质,能调控无机肥,就可按其含量确定无机肥施用量给作物施肥。这样既有质又有量的规定,就不会出现上述失误,而且还能为制定协调生产、施用2种肥的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使《土壤肥料学》有正确的施肥理论作支撑。但是该理论是否完善,还需实践检验。

7 参考文献

[1] 李秀木,王于,李准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19-221.

[2] 欣.土壤肥料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9,11,52-53,55,354,480.

[3] 李家康,林葆,梁国庆,等.对我国化肥使用前景的剖析[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1(1):1-10.

[4] 张石城.旱作农业与节水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5] 李庆逵,朱兆良,于天仁.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问题[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6] 朱兆良.中国土壤氮素[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2:111-122.

[7] 范成新,李江.太湖富营养化现状趋势及其综合整治对策[J].上海环境科学,1997(8):4-7.

[8] 傅克文.农业环境的化学污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9] 任祖淦,邱孝煊.氮肥施用与蔬菜硝酸盐积累的相关研究[J].生态学报,1998(5):523-528.

[10] 何绪生,李素霞.控效肥料的研究进展[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8(2):97-106.

[11] 阴代权.种茶原理的探索[J].中国农学通报,2010(8):200-203.

[12] 陈恩凤,周礼恺.微团聚体的保肥供肥性能及其组成比例在评断土壤肥力水平中的意义[J].土壤学报,1994(1):18-25.

[13] 阴代权.生产茶园种茶原理的实践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11(19):255-262.

[14] 徐召学.识茶与茶树栽培[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144.

[15] 王爱平.配方施肥实用技术[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6] 邢世和.土壤资源与利用规划[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17] 龚子同.我国土地资源现状问题与对策[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8] 杨玉爱.我国有机肥研究与展望[J].土壤学报,1996(133):4.

第5篇:对土壤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表现

【分类号】:X32

随着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水环境的急剧恶化,水资源紧缺已成为世人所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由于森林生态系统是清洁水源的发祥地,因而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尤其受到人们的重视。自20世纪初森林与水的关系研究开始以来,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一直是生态学与水文学研究的重点内容,而且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为了客观认识与正确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本文探讨了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概念,并分析了其主要表现形式,旨在为我国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1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概念

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是一个动态发展中的概念,其内涵随着人们对森林与水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变化。19世纪末 20世纪初,森林水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流域 (或集水区 )为单元研究森林对河川径流的影响上),到了20世纪60、70年代,森林的生态水文过程研究开始受到重视,林冠截留、枯枝落叶层截持、土壤水分入渗与贮存以及林地蒸发散等水文过程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因此,在研究的早期,水源涵养功能主要是指森林对河水流量 (增或减)的影响;后来,森林的拦蓄降水功能逐渐受到重视,而目前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包括多项内容,比如森林对降水的影响、森林蒸发散、森林对径流的影响和森林对水质的影响等。当前的水源涵养功能概念更加综合化,它不仅关注森林生态系统内的水文过程,同时也关注于多个水文过程所产生的综合效应。因此,可以用水源涵养功能的狭义概念和广义概念进行区分,即狭义的水源涵养功能是指“森林拦蓄降水或调节河川径流量的功能”,而广义的水源涵养功能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内多个水文过程及其水文效应的综合表现”。

2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主要表现形式

水源涵养功能主要表现形式为:截留降水、涵蓄土壤水分、补充地下水、抑制蒸发、凋节河川流量、缓和地表径流、改善水质和调节水温变化等。

2.1蓄水功能

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特殊性质,森林土壤像海绵体一样,吸收林内降水并很好地加以蓄存,在陆地生态系

统中具有最大的水源涵养能力,被誉为“绿色水库”。森林通过截留、吸收和下渗对降水进行时空再分配,减少无效水,增加有效水。研究表明,森林土壤根系空间达lm深时,l hm2森林可贮存水 200~2000m3,比无林地能多蓄水300m3。

2.2调节径流

森林对河川径流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它能降低地表融雪水和雨水的径流量,并使其渗入地下,变为地下径流,从而可降低洪峰高度,提高平水期的水位,防止水库被土壤水蚀产物淤塞。

2.3削洪抗旱功能

森林在洪水季节通过降水截留,森林的蒸腾、蒸发,森林土壤的水分渗透,延长融雪时间,减少地表径流等起到蓄水防涝的作用。在干旱季节则可以供水抗旱。

2.4净化水质的作用

森林对水质有良好的净化作用。我国热带森林尖峰岭实验站长期观测结果表明,热带原始森林流域集水径流水质检出均值为最优质的源水,其次为天然更新山地杉木幼林流域、天然更新山地雨林流域,森林对水质净化能力非常强。

水源涵养功能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指标的测定而获得:

(1)林冠截留量。通过林内穿透雨测定装置测定并计算林冠截留量。

(2)树干径流量:,通过树干径流测定装置测定并计算树干径流量。

(3)林下植物层持水量。采用浸泡法测定林下植物层最大持水量。

(4)枯枝落叶层持水量。采用浸泡法测定枯枝落 叶层最大持水量。

(5)土壤持水量。采用土壤水分测定仪(TDR)测定土壤持水量。

森林对水质的净化则可根据径流小区的泥沙数据进行推算,森林的水源调节效能的经济评价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①集水地区径流的增长状况(与无林地相比);②水源的经济价值。

3 结论

森林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它能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 净化空气等,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当前水资源缺乏以及各种污染引起的水质下降,解决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任务,森林与水之间的关系也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

第6篇:对土壤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锦州市;基本农田;环境质量;调查

中图分类号:X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2018402

1概况

根据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关于印发“2012年辽宁省环境监测方案”的通知》的要求,锦州市确定基本农田的专项监测的地点为凌海市建业乡、黑山县刘马村和北镇观音阁街道河洼村。

(1)凌海市建业乡。建业乡辖区总面积163km2,多为平原。辖区内盐碱地占40%,耕作面积10万亩,其中稻田5万亩,大田3.8万亩,菜地1.2万亩。农田灌溉地下水50%,地表水50%。周围无明显工业污染源。

(2)黑山县刘马村。刘马村土壤类型为半沙,颜色以黑色为主呈中性微碱性反应。灌溉方式:滴灌、喷灌等。地下水资源丰富,埋置深度40~50m,水质好无污染。农作物有玉米、花生、大豆、高粱。玉米种植面积占该村土地种植面积95%以上。亩产量平均600~750kg,亩施肥50kg。

(3)北镇观音阁街道河洼村。大田作物有玉米、大豆,地下水位30m左右,村东有“玉泉湖”小水库,供附近居民灌溉,周围无重点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分布在居民区,主要污染物污染渠道为生活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饮用水源类型为地下水,化肥使用尿素、复合肥,有机肥施用量50kg/亩。

2采样方法

3样品预处理及测定方法

样品预处理方法和测试方法见表1。

4评价方法

5监测结果及评价

在全市的15个点位中,污染等级属于清洁(Ⅰ)的是8个点位,占总点位的53%。污染等级属于尚清洁(Ⅱ)的是2个点位,占总点位的13%。污染等级属于轻度污染(Ⅲ)的是5个点位,占总点位的33%。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凌海市的超标金属为镉,黑山县和北镇市的超标金属为镉和汞。由于选择的3块基本农田周围均没有大的污染源,所以造成土壤重金属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施用含有镉和汞的农药和肥料(表4)。

6结论与展望

通过本次调查,锦州市基本农田主要污染物为镉和汞。虽然尚不严重,但已有超标现象。

土壤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同时也是地表各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枢纽,土壤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大气、水体或生物体中的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进入土壤,因而造成土壤污染的物质来源极为广泛。土壤污染防治是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应从发展清洁生产入手,彻底控制和消除污染源。控制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化学药品,推广污染土壤的改良,进行污染土壤的修复等。

目前,人们对土壤污染的危害还认识不足,对土壤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强,因此应该通过多种媒介手段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对土壤环境保护及土壤污染的认识,使防治土壤污染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第7篇:对土壤的认识范文

一、民权县土地耕种模式及土壤现状

民权县土地耕种模式为一年两熟,属小麦——玉米、小麦——花生两茬轮作区。以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两茬轮作为例,其耕种作业流程为:机械收获小麦小麦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玉米(或麦陇人工点播)机械收获玉米(或人工摘穗)玉米秸秆还田机械旋耕整地机械播种小麦。一年内作业机具进地次数达4~5次,土壤经受反复碾压造成板结。传统耕作一年只进行一次旋耕,虽然旋耕速度快,表层土壤质量好,但长期浅旋造成了土壤耕层变浅,犁底层加厚、板结,致使土壤透气性变差,保墒和抗旱能力变弱,导致作物根系下扎困难,吸收养分和抗倒伏能力变弱,影响了粮食产量的提升。据调查,全县基本粮田土壤耕作层平均10~12cm,最少的只有8cm。实地测试结果表明,土壤耕层0~20cm切面孔隙、植物根系较多; 20~35cm切面,孔隙、植物根系较少;40cm以下基本无孔隙,较紧实,植物根系极少,并伴有较少的锈斑。

二、土地机械化深松现状、效果

民权县属黄河冲积平原,耕层土壤类别为沙土、沙壤土、壤土、粘壤土四种类型。除沙土外,其他三种土壤类型均适宜机械化深松。民权县自2009年开始试验示范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至今已有三年,最初试验地设在花园乡花南村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区,2010年在花园乡陈庄村示范区、程庄镇蒋庄村示范区、王桥乡焦庄村示范区、北关镇郭庄村示范区等多个示范区推广示范机械深松土地,增产效果明显。2011年县委重视,领导支持,多个乡镇大面积实施土地深松,全县共实施机械化深松土地面积12万亩,占全县117万亩总耕地面积的10%左右,测试数据显示深松后的土地具有明显的抗旱保墒效果。2009年花园乡花南村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实施保护性耕作第三年。对实施保护性耕作的200亩土地进行了机械化深松,次年小麦抗旱、增产效果明显。和对照田相比小麦返青期之前优势偏弱,拔节期之后,优势明显,平均株高高出对比田2~3厘米,含水量高出1.5~2个百分点,有效穗数亩高出1.5万穗左右,穗粒数高出1~1.5个,据测算亩增产45~55公斤。2010年在花园乡陈庄村示范区、程庄镇蒋庄村示范区、王桥乡焦庄村示范区、北关镇郭庄村示范区等多个示范区推广示范机械化深松整地作业技术,2011年深松示范田小麦平均亩增产50公斤左右,玉米亩增产约60公斤。

机械化深松整地是打破犁底层,疏松耕作层,提高土地产出率的有效途径。土壤深松可以有效打破犁底层,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改善通透性,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和养分释放,增加耕作层厚度。深松后的土壤可提高渗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提高养分输送能力,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生长条件。同时土壤深松对土壤扰动小,基本保持田间自然生态现状,是确保粮食稳产高产、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技术措施。

三、影响土地深松大面积推广的原因

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推广多年,目前主要应用的是联合机械收获、秸秆粉碎还田和免耕播种三个技术环节,应用面积越来越大,但作为重要技术环节的土地机械化深松,其作业面积却一直徘徊不前,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传统耕作习惯是影响深松作业的一个主要因素

土地耕翻作业已在我国沿袭了几千年,农民群众的认识已植根于流传下来的传统耕作方式,由于大多数农民惰性严重,对先进科学知识的认知程度有限,旋耕作业方式使用了20多年,加之机械深松需要一定的费用,深松作业后又不能立即进行传统的播种,至少需要增加一遍旋耕作业才能进行传统播种。

2.深松作业补贴专项资金少,缺乏大面积实施深松作业的助推剂

深松作业作为一项新的耕作技术,还没有被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和接受。实施作业补贴,让效果说话,是推广普及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财政专项资金缺乏影响了推广普及进度。

3.深松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2011年是大面积推广土地深松作业的第一年,深松的好处还没有被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和接受,应依托各种媒体大力宣传,给农民群众灌输土地机械化深松的知识和好处,使广大群众认知,从而使深松作业变成群众的自觉要求和行动,达到普及土壤深松,提高粮食产量,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四、加快推进机械化深松的建议

土地深松整地作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工作的重点,为实现“十二五”末将全县适宜耕地全部深松一遍的目标,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政策上要扶持,领导上要重视

县、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切实摆上议事日程,制定切实可行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积极争取扩大专项资金,推进土地深松作业全面开展。加强组织管理,建立专门督察小组,强力推动土地深松作业的实施和普及。

2.农机购置补贴对深松作业机具,政策上要倾斜,资金上要保证,实行应补尽补

农业部门要根据本县的土壤类型、作物种类等实际因素,及早试验示范,选定机型,倾斜补贴,确保深松作业机具足量供用。

3.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大力宣传深松整地作业的优点,提高农民群众对深松整地作业的认识。深松整地作业是保护性耕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改善耕作习惯,增强土壤蓄水保墒,提高抗旱能力,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有效途径。据测算,2~3年深松一次,深松达到30厘米,可实现玉米亩增产60公斤左右,小麦亩增产50公斤左右,效益十分显着。

因此,要高度重视深松整地作业对于实现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稳产高产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采取现场演示、举办培训班、发放明白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机械深松整地作业的好处及意义,改变农民群众传统的耕作思想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为推进全县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进程,制定切实可行的深松整地作业任务和实施方案,强化责任意识,将作业任务层层分解到各乡镇(办事处)、行政村,并层层签订深松整地作业责任书,落实责任到基层、到个人,努力在全县形成一个责任到位、目标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5.探讨深松模式,确保作业实效

大面积推广应用土地深松整地作业是一项新鲜事物,没有成功的经验,要学习先进县的经验,根据当地实际,积极探讨农机深松作业的补贴方式和方法,实施深松订单作业、合同作业等,逐步实现整村整乡推进。

第8篇:对土壤的认识范文

1传统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以单个实验项目为主,不注重各实验项目的衔接

传统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以相对独立的单个实验项目组成,各个相对独立的实验项目,不利于学生专业思维训练,利用土壤肥料学实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强化。

1.2与专业实验结合得不够紧密

以单个实验进行的土壤肥料学实验,与其他专业课程结合得不够紧密。传统的土壤肥料学实验通常是一些养分含量的测定,如酸碱度测定、土壤氮磷钾含量的测定,这些实验相对独立,学生做完实验后对所做实验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并无清晰的认识,可以用来解决哪些园艺专业问题也不清楚。

1.3实验效果不佳,学生开展实验的主动性差

传统土壤肥料学实验主要以课内实验为主,即教师安排好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学生直接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主要按照实验指导手册步骤操作,缺乏对实验的整体思考,基本是实验做完了就结束了,对所做实验的目的意义、要解决的问题几乎没有清晰的认识。除课内实验外,学生基本没有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实验的积极性。

2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改革尝试

2.1强化实验课程设计,增强实验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在课内实验中要求学生将样品采集实验与后续成分分析实验联系起来,用样品采集实验收集到的样本进行后续的水分含量测定、酸碱度测定、有机质含量测定、氮磷钾含量测定等实验,并用后续的实验数据对所采集土壤的养分含量状况进行分析,让学生对土壤肥料学实验有一个系统性认识,理清实验项目间的逻辑关系。

2.2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开展综合性实验,激发学生实验主动性

增加综合性实验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从实验方案设计到实验实施全过程,将土壤肥料学实验与栽培实验、植物生理实验结合起来,让学生完成土壤样品分析实验、肥料施用实验、植物营养实验等实验项目,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取得更为直观的实验结果。

首先是学生分小组设计实验方案,专门安排学时让学生讲实验方案,其他同学对方案提出意见建议。一个土壤肥料学综合实验设计通常包括土壤样品采集、分析、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学生通过实验设计不但将土壤肥料学涉及的实验串联起来了,更重要的是将土壤肥料学实验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锻炼了学生用土壤肥料学知识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积极性非常高,设计过程中同学们不但阅读了大量的参考文献,还经过了反复的小组讨论,最终提交的方案几乎都是可操作性较强的详案,课堂上对方案的讨论同学们的参与度非常高,每个小组陈述完方案后,其他同学都针对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完善的地方积极提问和建议,老师也参与讨论并提出建议,陈述小组则认真解答并记录意见建议,课后每个小组再结合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对方案进行完善,使方案更具可行性。老师对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再次审核后,就可进入实验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内容向实验室申请仪器、药品、材料和场地,实验室作好相关准备后,学生即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开展相应实验。经过两届学生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实践证实,这一过程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学生主动开展实验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2.3加强课程衔接,提升实验的连续性和专业性

土壤肥料学实验作为园艺专业的基础实验课,通常与其他专业课程实验有紧密联系。如前面提到的?W生自主设计并实施的土壤肥料学综合实验,通常涉及植物生理、作物栽培、分析化学、生物统计等多门课程的内容,为保证实验进行的各个阶段学生都能得到持续有效的指导,通过专业教研室教学研讨,与其他课程教师进行合作,加强课程间的衔接,涉及其他课程的实验内容由相应的专业教师进行指导,这不但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还能提升实验的专业性,使土壤肥料学实验与园艺专业其他课程实验结合得更紧密。

3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几点要求

(1)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不是完成了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指导就结束了,学生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实验可能需要经历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真正完成,需要教师在此期间给予持续的指导。

第9篇:对土壤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农机深松整地;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S23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061

农机深松(深耕)整地和秸秆机械化粉碎深埋还田是指用不同的动力机械配套相应的机具,完成农田深松和秸秆粉碎深埋配套作业的机械化技术。机械深松对于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改善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抗旱、防涝和保肥能力。秸秆还田的目的是通过机械秸秆机械粉碎后直接翻压深埋还田,达到培肥地力促进增产,解决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2项技术的有机结合,对改变当前耕作制度,提高耕地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1 深松整地的优点

1.1 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

对耕地实施深松后,土壤表面粗糙度增加,土质疏松,有利于雨水渗透,降低地表水流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土壤蓄水。

1.2 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土地深松后,对于提高土壤对肥料的溶解能力,可减少化肥的流失和使用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施用化肥对河流、湖泊的农业面源污染。

1.3 消除压实的土壤

农作物从种到收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如播种、除草、喷药、收获、运输等人工、机械作业造成的土壤压实,利用深松作业可以消除由于机器进地作业造成的土壤压实。

1.4 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生长

土地深松后,土壤疏松,土壤通透性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生长。

2 机械化秸秆粉碎翻压深埋还田技术的优点

2.1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养分,提高了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用量,降低生产成本。秸秆中含有的氮、磷、钾等多种元素,通过机械化秸秆粉碎翻压深埋还田让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循环利用,使农作物秸秆这一巨大的财富得到充分利用。

2.2 改善土壤环境

在进行中低产田改造中,秸秆机械化粉碎深埋还田技术的运用毫无疑问是比较有效的一项技术。秸秆还田后,秸秆中的能源物质,通过机械粉碎、深埋、腐熟后,生物固氮增加,促进了土壤的中和反应,pH值趋于合理范围;秸秆还田可使土壤容量降低,土壤中的有机质得到提高,使土质疏松,土壤通透性提高,犁耕比例减小,土壤的理化性状和质地得到明显改善。

2.3 减轻农作物虫害

机械粉碎后的秸秆翻压深埋,对于寄生在秸秆上的害虫,由于没有了适宜的寄生环境,对减轻下茬农作物虫害有一定的作用。

3 推广措施

深松整地和秸秆粉碎深埋还田机具购置价格高、利用率低等;还田后的秸秆不易腐烂,影响下茬作物产量;有些农民认识不到位,没有长期效益观念。因此,为保证农机深松整地和秸秆粉碎深埋还田综合技术的推广应采取以下措施。

3.1 大力宣传

开展大力宣传,提高政府部门和农民对农机深松整地和秸秆粉碎深埋还田技术的认识和支持,逐步建立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机制。开展示范点示范对比,以点带面,让农民自觉接受深松整地和秸秆粉碎深埋还田带来的好处。

3.2 加强领导

加强领导,创新土地经营机制,积极创造推广条件。结合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大户承包经营土地,实行统一的农机深松整地和秸秆粉碎深埋还田。

3.3 依法治理

建议环保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对焚烧秸秆现象依法严肃处理。为秸秆还田和深松整地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以往付之一炬的秸秆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避免了浪费。

3.4 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长效机制,力争每两年进行1次农机深耕、深松整地秸杆粉碎深埋还田,开展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对有条件的耕地实施水旱轮作,解决秸杆不易腐烂的问题。

4 结 语

建立良性发展的农业耕作制度,发展质量、效益型绿色农业,任重道远 ,需要共同努力,做好农业基础工作,才能满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