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及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117-01
医学上把未满月婴儿的黄疸称为新生儿黄疸,它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于皮肤、粘膜及巩膜出现以黄疸为特征的病症。足月儿血清胆红素大于221μmol/L,早产儿血清胆红素大于257μmol/L,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黄症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34μmol/L,均称为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分感染性黄疸和非感染性黄疸;感染性黄疸又分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尿路感染及先天性疟疾等;非感染性黄疸包括新生儿溶血病、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和遗传性黄疸1]。现对我科2010年1―10月收治的5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新生儿黄疸病患儿54例,其中男婴28例,女婴26名。患生理性黄疸29例、溶血性黄疸2例、感染性黄疸12例、阻塞性黄疸4例、母乳性黄疸7例。针对黄疸发生的原因,制订有效的护理计划,54例患儿中1例因溶血性黄疸出现核黄疸,经治疗无效死亡, 53例患儿经1-3周治疗均康复出院, 治疗有效率96.1%(见表1)。
表1 五组患儿病因比较
X2=9.6, 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定时测体温、血压、脉搏和呼吸,随时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新生儿黄疸的部位和颜色的变化,以观察黄疸病的严重程度,若黄疸从头面部和巩膜逐渐扩散到四肢,并且颜色加深,说明黄疸病逐渐加重,应引起高度重视;若黄疸患儿出现嗜睡,反应差,拥抱反应减弱,应警惕新生儿脑病的发生;观察患儿粪便和尿液颜色的变化,也可反映新生儿黄疸病的轻重,若尿液呈酱黄色,应考虑到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若粪便由浅黄色转为白色,应考虑胆道闭锁引起的黄疸;观察患儿喂奶量,也可诊断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1.2.2 新生儿黄疸病的治疗,对生理性黄疸采取静脉输入葡萄糖液,补充维生素等治疗; 对大便内无胆红素患儿,应使用维生素A、D、K肌肉注射,或口服其水溶性制剂,如维生素K3、K4等。积极纠正缺氧、失水、酸中毒,防止核黄疸的发生;重视人工喂养, 对母乳性黄疸应及早用牛奶、米粉等人工喂养,诱导建立正常肠道菌群,刺激肠蠕动以利排便,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增加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结合,常用方法是输血浆,每次25ml或白蛋白1g/kg,以降低新生儿核黄疸的发生;对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病的处理 ,应在新生儿出生后1天内,立即用压缩红细胞换血以改善患儿水肿, 2-7天降低患儿胆红素防止核黄疸;做好保暧,避免低体温,纠正酸中毒; 采取光照疗法降低新生儿胆红素[3]。
2 结果 54例黄疸病患儿中, 1例溶血性黄疸患儿因发生核黄疸,经治疗无效死亡,其他53例患儿经过2-3周护理治疗均健康出院,治疗有效率96.1%。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在一般情况下很多新生儿可在出身后2-5天内出现黄疸,但一般情况良好,经过输液等治疗后,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内消退,诊断为生理性黄疸。但黄疸出现在24小时内;足月儿血清胆红素大于221μmol/L,早产儿血清胆红素大于257μmol/L,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黄症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34μmol/L,均称为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分感染性黄疸和非感染性黄疸;感染性黄疸又分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尿路感染及先天性疟疾等;非感染性黄疸包括新生儿溶血病、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和遗传性黄疸。对新生儿黄疸病根据黄疸发生的时间顺序、黄疸发展速度、婴儿大小便颜色、家族史和实验室检查进行临床诊断。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血中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的皮肤、巩膜和粘膜黄染的临床现象,尤其是在出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有很多都会因为大量的未结合胆红素进入体循环,从而进入皮肤、巩膜及粘膜,因此引起黄疸的发生[4]。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一种生理现象,在医院适当用葡萄糖水输液或口服,黄疸就会逐渐消退,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查明病因积极进行治疗,以预防黄疸病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7):114.
[2] 蒋胜,张敬.临床医师[M].新世界出版社,2008,2(2):1273.
【关健词】新生儿 黄疸 母乳喂养 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18-02
【Abstract】Objective Analyze the neonatal jaundice and tak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jaundice. Methods Collect the 196 newborn hospital records.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breast milk jaundice which was 80.6%, while breastfeeding jaundice (early-onset breast milk jaundice) is more common, about 85.4%.Conclusions Take certain measures to prevent early-onset breast milk jaundice so that early-onset breast milk jaundices will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sick newborns restore health.
【Key words】neonates jaundice breastfeeding nursing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粘膜等黄染的症状,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严重的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引起严重的后遗症,故应加强对新生儿的观察,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加强护理。引起黄疸的原因较多,我院2010年196例新生儿黄疸原因如下:
1 新生儿黄疸发生原因分析
从上表可看出:我院2010年1―12月份196例新生儿黄疸中,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为80.6%,发生的原因,近年来随着母乳喂养的普及,母乳性的黄疸的发病率有所升高。
2 母乳性的黄疸的分类
从上表可以看出:母乳性的黄疸中又以母乳喂养性黄疸(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为主,占85.4%
3 母乳喂养性黄疸(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原因:由于早期奶量摄入不足,而使体内热卡比人工喂养要少,引起早期奶量摄入不足的原因很多。
3.1母乳的产生不足:
3.1.1 由于有的初产妇没有喂奶的信心,自认为母乳不足致母乳的产生不足。
3.1.2 未做到早吸吮、按需哺乳,喂养次数少,开奶时间晚,影响乳汁的分泌。
3.1.3 新生儿吃奶前后添加葡萄糖水,对母乳需求降低。
3.1.4 母婴分离时未做到按时挤奶,致使母乳产生不足
3.1.5 过多的奶瓶喂养使母乳产生少
3.2 母亲问题
3.2.1 内陷或扁平
3.2.2 疼痛或皲裂。
3.2.3 长。
3.2.4 肿胀。
3.3 婴儿问题
3.3.1 婴儿的吸吮、吞咽差,如早产儿、患病的新生儿。
3.3.2 拒绝母乳喂养,过多的奶瓶喂养使新生儿产生错觉。
3.3.3 生病或疼痛,新生儿患肺炎、口疮。
3.3.4 母乳喂养技术上的困难,新生儿含接姿势不正确,母亲喂奶姿势不正确,使新生儿得不到更多的奶。
3.4 医护人员的原因
3.4.1 健康指导不足,使母亲未认识到母乳喂养,早吸吮,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3.4.2 在母亲遇到喂养困难时未及时得到帮助、解决。
4 母乳喂养性黄疸(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护理措施
4.1 母乳喂养的护理,主要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奶量的摄入。
4.1.1 婴儿频繁、有效地吸吮,有助于增加泌乳量。吸吮10次/每天,吸吮时间30分/次
4.1.2 鼓励母亲,让母亲建立喂奶信心,无论孩子年龄多大,再泌乳都有可能,无论停止多长时间,再泌乳都有可能。
4.1.3 保证母亲有足够的摄入量。
4.1.4 让新生儿与妈妈在一起,充分的母婴接触。
4.1.5 指导母亲与新生儿同步睡眠,指导正确的哺乳姿势和含接姿势,放松哺乳。
4.1.6 鼓励夜间哺乳。
4.1.7 教会使用匙子而不用奶瓶喂养。
4.1.8 婴儿拒绝吸“空”,用滴管或母乳喂养辅助器给婴儿加奶。
4.1.9 扁平和内陷,责任护士教会母亲纠正扁平和内陷的方法,2次/日,每次一侧5分钟。帮助母亲用不同的喂奶,挤出或吸出喂孩子。
4.1.10 痛和皲裂,指导母亲先喂未受累的一侧,每次喂奶采用不同的。
4.1.11 肿胀,指导母亲在两次喂奶之间热敷、轻轻按摩,挤奶。
4.1.12 婴儿吸吮差,用滴管、吸管、鼻饲管喂养。
4.1.13 责任护士做好母乳喂养的健康指导,在母亲遇到喂养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4.2 黄疸的护理措施
4.2.1 观察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注意皮肤、巩膜的色泽。
4.2.2 监测生命体征、体温、哭声、吸吮力和肌张力,精神状态,及时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
4.2.3 皮测胆红素Q6h,根据皮测胆红素的值评价病情的进展情况,足月儿如果皮测胆红素>12mg/dl可行光疗,如果皮测胆红素<12mg/dl密切观察病情,足月儿如果皮测胆红素>20mg/dl,未成熟儿皮测胆红素>15mg/dl且出现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表现时应立即通知医生作好抢救的准备。
4.2.4 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必要时可灌肠,促进粪便及胆红素的排出。
4.2.5 保暖,合理喂养,在光疗时保证足够的水份和营养的供给。
4.2.6 对光疗的患儿注意观察和处理光疗的副作用,如发热,腹泻、呕吐,皮疹。光疗的过程中注意保护眼、会阴。记录光疗的时间。光疗前后及光疗期间应监测血清胆红素变化,以判断疗效。
4.2.7 责任护士在光疗前、光疗后应了解、评估患儿,估计光疗过程中患儿常见的护理问题。
5 结论
通过对196例新生儿黄疸原因分析,其中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为80.6%,而在母乳性黄疸中又以母乳喂养性黄疸(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为多见,为85.4%。针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原因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明显减少或已患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主编. 人民卫生院出版社 《实用新生儿学》.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聚集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等黄染的症状。部分病理性黄疸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故应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尽早治疗。我院新生儿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9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了有效的治疗以及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住院的新生儿黄疸98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新生儿黄疸诊断标准。本组98例中,男51例,女47例。出生15h~22d,平均5.2d,出生平均体重2855g,胎龄平均41周。发生黄疸时间最短4h,最长28d,平均发病天数19.01d。黄疸出现原因: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3例,血管外溶血5例,新生儿肝炎综合征4例,感染25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15例,头皮巨大血肿2例。
1.2治疗方法:
1.2.1光照疗法使用蓝光照射,日照时间8~12h,连用3~5天。采用双面光疗箱,将患儿裸放于床中间,使患儿皮肤均匀受光,并尽量使身体广泛照射。上下灯管与患儿皮肤的距离分别调为40cm、20cm。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溢乳呛咳后窒息。每次光照前测血清胆红素值,当血清胆红素
1.2.2药物治疗①口服苯巴比妥5~7mg/(kg.d)。②人血白蛋白每次1g/kg加等量10%葡萄糖注射液静滴,连用3次;③口服中药茵栀黄3ml、双歧三联活菌胶囊210mg,每日三次。
1.3疗效判断标准
①治愈:一般情况好,皮肤黄疸消退,小便颜色正常,复查血清总胆红素在90μmol/L以下;②好转:一般情况好,皮肤黄疸较治疗前减轻,血清总胆红素较入院时下降100~120μmol/L;③无效:皮肤黄疸较治疗前无改变,血胆红素下降不明显。
1.4护理措施
1.4.1光疗前的护理
①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和完善的清洗设施要求人人严格遵守,入室更衣换鞋,接触新生儿前后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病室应该使用湿式法进行日常清洁,每天用三氧空气消毒机消毒两次,每次30min,并要定期进行全面的清洁消毒。②光疗箱准备:灯管全亮,水槽内的水在标准线内,箱温升至患儿适中温度,湿度为55%~65%,并将光疗装置放在避光、通风处;③患儿准备: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清洁皮肤防止感染,不要有油、粉类物质附着,否则影响蓝光照射效果;充分暴露患儿的照射体表面积, 用新生儿光疗防护眼罩遮盖两眼,不透光尿布遮挡会阴、。⑤护士准备:了解患儿诊断、日龄、体重,测量生命体征,评估黄疸情况和胆红素检查结果等。治疗前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介绍新生儿黄疸的基本知识,讲解治疗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消除家长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4.2光疗中的护理
①将患儿裸放入蓝光床中间,头偏向一侧,防止溢乳呛咳吸入窒息;光疗尽量选择患儿安静睡眠状态,若患儿哭闹应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应用镇静剂;光疗期间监测体温、箱温和室温,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体温控制在36.7~37.3℃,箱温一般控制在30~32℃,每2~4h测体温1次并据此调节箱温。如体温超过37.8℃或低于35℃,要暂停照射,处理后体温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治疗。②给患儿及时补充能量及营养物质,有利于康复,足月儿每3h喂奶1次,早产儿每2h喂奶1次,对吮吸无力等新生儿要耐心细致喂养;哭闹易发生呕吐引起窒息,患儿进奶30min内头部稍抬高,右侧卧位;光疗期间患儿哭闹、出汗,有时会出现呕吐、腹泻等加重不显性失水,应及时补充水分并记录出入量,如在2次喂奶间加喂适量糖水予以补充水,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防止水、电解质的紊乱。③根据患儿总胆红素的指数、皮肤黄染的程度和临床症状选择合适的照射时间,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如果需要连续照射,每治疗12h后间断1~2h再进行照射。④光疗可以引起患儿稀便和排便次数增多,对新生儿皮肤刺激大,要用湿巾清洁臀部,再用鞣酸软膏或紫红油涂于臀部给予保护,勤换尿片,每天温水浴1次。⑤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颜面及口唇有无青紫,黄疸程度和部位变化,黄疸有无减轻,有无四肢颤抖、惊厥、哭闹、呕吐、腹胀、腹泻和大小便的量和颜色,皮肤有无发红和皮疹,吸吮力有无变化等,并做好详细记录,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检明原因,及时处理。⑥补充水和钙剂,光疗会增加新生儿不显性失水,加之新生儿哭闹、出汗、呕吐、腹泻等使水分丢失更加严重。在2次喂奶间加喂适量糖水予以补充水,对每个光疗新生儿均要采用静脉补液,防止水、电解质的紊乱,补液量根据进食量、有无呕吐、腹泻及失水情况而定,适当补充钙剂,避免发生低钙惊厥。⑦光疗中勤巡视,及时清除患儿的呕吐物、大小便、汗水等,保持蓝光箱的透明清洁。
1.4.3光疗后的护理
①根据经皮测黄疸仪测胆红素
2结果
经治疗和相应的护理后,新生儿经皮测黄疽指数明显下降,吃奶量及体重增加较快。98例新生儿黄疸治愈85例(86.7%),好转9例(9.1%),无效4例(4.0%),总有效94例,总有效率95.8%。
3讨论
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8.8mg/kg,其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能力为成人的1% ~2%,极易出现黄疸,而黄疸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胎便排出时间和变黄有关。胆红素能吸收波长为450~460nm的光线,并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通过胆汁、肾脏排出, 波长427~475的蓝光是理想光源。通过对48例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体会到新生儿黄疸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配合蓝光照射可以很快使胆红素降到正常水平。
同时在光疗别要汁意水及钙剂的补充,防止水、电解
质紊乱、酸中毒、低钙抽搐。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注意喂养,防止呕吐物吸入引起窒息。注意箱温温度,防过高或过低,因箱温过高会引起新生儿体温发热导致水分过多去失而产生脱水,过低则使新生儿消耗过多热量:,易受凉而感染或发生硬肿症。光疗虽然比较女全,但也有副作用,如青铜症、腹泻、低血钙、、贫血、皮疹、核黄素缺乏等,因此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对症处理。
综上, 治疗过程中做好护理工作,既能提高光疗效果又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蓝光仪器性能的完好、正确的操作方法及精心的观察和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新生儿黄疸只要进行了有效的治疗以及针对性的护理,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参考资料
[1] 齐会军.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14):1288-1289.
[2] 段红玲,闫其文,侯福平,等.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78-79.
[3] 门丽娟.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8):718-719.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护理
1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1.1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体内的胆红素约80%是由衰老的红细胞被破坏而形成的。如果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胆红素激增,就会引起黄疸。
1.2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发生障碍。由于肝细胞发炎或肝细胞内缺少一种酶,或这种酶活力低,就不能很好排泄胆红素。
1.3由于胆管阻塞,胆红素不能排泄到小肠,使胆汁淤积在肝细胞或胆道内而引起黄疸。
2新生儿黄疸分类
2.1溶血性黄疸: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
2.2感染性黄疸: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主要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2.3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2.4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30 mg/dl,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
3 护理干预措施
3.1 预防感染的护理 出生时及时吸净鼻咽部、口腔的分泌物和黏液,每次喂奶后竖起新生儿轻拍背部,使其排出吸奶时吸入的空气,以免引起新生儿窒息及吸人性肺炎。勤换尿布,便后洗净臀部,预防臀部感染,根据气温变化增减包被,预防呼吸道感染。新生儿脐部有创面,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脐炎,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脐炎最常见的并发症「1。所以,应重视脐部护理,每天用75%酒精擦洗脐部2~3次,保持脐部干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出现感染,应积极治疗。通过以上干预,减少或消除感染因素所致黄疸
3.2 进行新生儿抚触和游泳,新生儿抚触有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作用 .每日进行新生儿沐浴后,给予全身抚触15~20分钟,尤其背部抚触可刺激皮肤神经引起脊髓排便中枢兴奋,加速胎粪尽早排出。游泳可通过水的导热性比空气大,消耗能量多,肠蠕动加强,同时新生儿胃肠道激素如胃泌素、胰岛素释放增多,使食欲增加。新生儿游泳时注意保持室温28℃,水温36℃~37℃,检查游泳圈是否漏气,扣好保险扣,贴好防水护脐贴。游泳时间最好是喂奶后1小时、新生儿醒时进行,保证安全,一对一服务。游泳后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3.3 遵医嘱给予白蛋白和酶诱导剂对于母乳性黄疸,停用母乳3天后黄疸指数明显下降并消退,一般不引起胆红素脑病。新生儿黄疸早期可予口服给药干预,达到促进胆红素排出体外的目的。苯巴比妥是肝酶诱导剂,用法为每日3次,每次5mg.妈咪爱散剂是一种微生态调节剂,用法为每日2次,每次1/2包。静脉输注白蛋白,碳酸氢钠溶液,纠正酸中毒,以利于胆红素和白蛋白的结合,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3.4 增加喂养次数,保证营养供给初乳可以促进太分的排出「2.刚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时,即对于母乳性黄疸在停用母乳3天期间,新生儿则增加人工喂养次数,奶液的配制一定严格按配方稀释,防止奶液过浓增加胃肠负担而影响胆红素的排出,奶液过稀引起新生儿营养不足。
3.5光照疗法是一种降低血清胆红素的简便易行的方法。光疗期间予黑眼罩覆盖双眼,尿布包裹好会,其余部位充分显露,定期翻身,确保蓝光均匀照射于身体皮肤,同时增加喂养次数,鼓励及指导母乳喂养,每日不少于6~8次,两奶之间适当补充温热葡萄糖水,以增加大小便次数,从而加速胆红素的排泄。
3.6 应用护理手段促进胎粪排泄。新生儿肠腔内胎便约含80―200mg胆红素,这个含量相当于新生儿每日胆红素产生量的5一10倍,如胎便排出延迟,胆红索吸收增加,使血中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因此,早期应采取措施促进胎粪排出。
3.7 口服西药的护理 新生儿黄疸时常用一些口服西药来预防和治疗黄疸,如金双歧,思密达等,喂药前注意三查七对,口服金双歧时用30~40℃温开水溶解,水温过高会杀灭药中活菌,于吃奶后30分钟喂服,喂药时抱起新生儿,抬高头部,减少反流和误吸。金双歧含有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口服后种植于新生儿肠道内,有利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可使结合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粪胆原随大便排出体外。
3.8 健康教育使家长了解孩子黄疸的情况,取得家长的配合;若为母乳性黄疸,轻度可嘱继续母乳喂养,如吃母乳后仍出现黄疸,可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若黄疸严重,可考虑暂停母乳喂养。若为红细胞G6PD缺陷者,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球,并注意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观察;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等黄染的症状,部分病理性黄疸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而蓝光治疗是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新生儿黄疸的首要治疗方法,即:用波长420~470 nm的光照射,能使脂溶性的间接胆红素变成无毒的水溶性衍生物,从胆汁和尿中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防止胆红素脑病。它具有操作方便、疗效迅速、副作用小的优点。我院儿科自2006年2月~2008年2月收治新生儿黄疸122例,均采用蓝光照射相配合的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儿科2006年2月~2008年2月应用蓝光配合治疗新生儿黄疸122例,其中男65例,女57例,年龄为出生后1 h~45天,平均8天。住院天数3~9天,平均6天。其中母乳性黄疸5例,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9例,均治愈出院。
2 观察与护理
2.1 环境准备及检查设备 病室环境应清洁,通风良好,配备空调,将室温控制在24 ℃~26 ℃,湿度为55%~65%。定期消毒。检查蓝光箱是否清洁,特别注意清除灯管的灰尘,灯管每周用95%的酒精擦拭1次。检查灯管的亮度和灯管是否超过使用期,每次照射后记录累计时间。一般灯管使用1 000 h必须更换。箱内湿化器加水至2/3满,室温低时要预热,待箱内温度升到并控制在30 ℃~32 ℃时,才能将患儿放入蓝光箱内。
2.2 患儿准备 应给患儿洗温水澡,擦干皮肤后不要扑粉,以免影响蓝光照射效果。给患儿换上清洁尿布,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双眼应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视网膜受损,除会阴、部位用尿布遮掩外,其余均裸露。
2.3 治疗方法 采用双面光疗箱,将患儿裸放于床中间,使患儿皮肤均匀受光,并尽量使身体广泛照射。灯管与患儿皮肤的距离为33~50 cm。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溢乳呛咳后窒息。光疗尽量选择患儿安静睡眠状态,若患儿烦躁、哭闹明显,应及时报告医生。每次光照前测血清胆红素值,一般光照12~24 h才能使血清胆红素下降,光疗总时间按医嘱执行。当血清胆红素﹤10 mg/dl时可停止光疗。
2.4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神志、呼吸、体温、面色及病情变化,30 min巡视1次。严密观察神志变化及反应是否灵敏,呼吸是否平稳、规律,有无急促及暂停现象。颜面及口唇有无青紫,有缺氧表现时应及时吸氧并报告医生处理并记录。因新生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全,易随环境变化,应每4 h测量一次体温,高于38 ℃或体温不升,均应报告医生做相应处理。观察皮肤及巩膜黄染的程度;有无腹胀、腹泻;检查皮肤有无发红、干燥、皮疹;四肢有无颤抖;大小便颜色及量并记录;监测血清胆红素。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以便检查原因,及时处理。若出现嗜睡、反应差、拥抱反应减弱等,要注意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观察新生儿皮肤的颜色、黄疸部位变化,可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若新生儿黄疸从巩膜、头面部,逐渐扩散到四肢、手足心,且颜色加深,说明黄疸逐渐加重,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2.5 光疗的护理 光照期间每小时测箱温1次,每2 h喂奶1次,并及时更换尿布。两次喂奶之间给予喂温开水,如不能进水,应静脉或鼻饲补液,保持营养、水分的供给,并及时记录出入量。治疗及操作集中进行,输液可采用静脉留置针,经常观察输液是否通畅,局部有无肿胀,有渗出时及时处理。工作人员为患儿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时,暂停光疗,并严格交接班。新生儿尚未形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多数情况下实行按需喂奶,每次以新生儿自觉饱感为宜,并喂适量温水。新生儿食管较短,胃呈水平位,光疗时不能抱起拍背,促进胃内空气的排出,易出现吐奶,因此喂奶时宜取侧卧位,使奶水充盈于奶瓶前部,避免空气吸入胃内。为减少新生儿吸奶时耗费过多的力气,可人为地间歇数秒后再次喂奶,喂奶后协助新生儿取右侧卧位,减少吐奶的次数和窒息的危险。光疗结束后切断电源,包好患儿后抱出蓝光箱外,记录照射时间,并再次检查全身皮肤颜色及有无破损。
2.6 健康教育 大多数新生儿家长缺乏对黄疸的认识,思想上不够重视,要向家长讲解黄疸原因及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护理措施,严重时可引起核黄疸,致婴儿死亡,取得家长理解和信任并予重视,保持良好医患关系,使家长尽快接受治疗方案,适应新的角色,并积极配合治疗;早开奶,做好母乳喂养,婴儿出生30 min开始哺乳,以促进肠蠕动,促使胎便及早排出,以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减少胆红素总量;在做好母乳喂养的同时,多喂水,增加尿量,促进胆红素的排出;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注意后遗症的出现,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
关键词: 黄疸;早期喂养;游泳;抚触;护理干预;新生儿
黄疸是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表现即血中胆红素增高而使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出现黄染。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若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过高,可引起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威胁新生儿的生命。现将我院产科对130例新生儿进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王小环.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将2005年3月~2006年10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13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根据出生顺序,单号为干预组(65例),双号为对照组(65例),出生体重2.5~4.0 kg,Apgar's评分≥8分,男婴69例,女婴61例,外观无畸形,新生儿出生时无窒息、产伤及感染,并排除ABO或RH溶血。母亲年龄21~33岁,无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两组性别、体重、胎龄、Apga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实行母乳喂养、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常规新生儿护理,并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饮食指导、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生理特点介绍及科学育儿知识等。干预组新生儿在每次充分吸吮母乳后按需喂配方奶及2.5%葡萄糖水,直至母亲乳量充足,并增加游泳和抚触护理。游泳护理:新生儿出生4 h后即进行游泳,新生儿脐部贴防水护脐贴,选择专为婴儿游泳设计和生产的游泳圈和游泳池,室温调节在26~28 ℃,水温控制在37~39 ℃,每日1次,每次10~15 min。游泳过程分为被动游泳(护士在旁协助新生儿伸展肢体)和婴儿自主游泳。抚触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采用美国强生公司推广的抚触手法,进行全身抚触,每日1次,每次10~15 min,游泳后进行。抚触与游泳护理均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的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动态变化。胆红素测定采用经皮黄疸测量仪,每天早上6点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负责测定,取额部及胸部平均值并做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数据以(±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比较见表1。表1 两组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比较 h(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干预组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6 d内经皮测定黄疸指数值比较见表2。表2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6 d内经皮测定黄疸指数值比较 (mg/mL)(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干预组新生儿第2~6天黄疸指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
3 讨论
在胎儿期,胎儿靠胎盘供应血和氧气,但是体内为低氧环境,必须有更多的红细胞携带氧气供给胎儿,才能满足胎儿的需要。出生后,新生儿必须用自己的肺呼吸直接获得氧气,体内的低氧环境得到改变,红细胞的需求量减少,于是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分解产生胆红素。这时新生儿的肝功能不完善,酶系统发育不成熟,不能把过多的胆红素处理后排出体外,只能堆积在血液中。这种胆红素象黄色的染料一样,随着血液的流动,把新生儿的皮肤和巩膜染成黄色,出现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肝脏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和尿嘧啶核苷二磷酸糖脱氢酶(UDPG脱氢酶)不足或受抑制,不能将非结合胆红素转变为结合胆红素,以致非结合胆红素潴留血中发生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皮肤、粘膜、巩膜黄染。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症状,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凡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足月儿大于221μmol/L、早产儿 大于257μmol/L均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1]。新生儿黄疸特别是病理性黄疸如果不积极处理导致血中胆红素过高,易透过血脑屏障,引起核黄疸导致后遗症或死亡。现在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综述如下: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新生儿的红细胞多,血红蛋白寿命短,分解速度快,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血红素及骨髓中红细胞前体多,使胆红素生成增多;还有肝功能发育未完善,(Y,Z蛋白少,酶少排出少,)使血中胆红素水平高;还有新生儿肠肝循环特点,新生儿极易出现黄疸。
1 重视围产期护理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紊乱由多种因素所致,非感染因素占首位,其次未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中围产因素占有较高比例[2]。所以做好产前检查很重要,尽量预防早产和难产,做好产程观察,提高接生技术,积极处理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防止或减轻胎儿几新生儿因缺氧使参与胆红素代谢的酶活性降低,导致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对产程长,早破膜、羊水浑浊、胎儿窘迫产妇发热的新生儿,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2 预防感染的护理
出生时及时吸净鼻咽部、口腔的分泌物和黏液,每次喂奶后竖起新生儿轻拍背部,使其排出吸奶时吸入的空气,以免引起新生儿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勤换尿布,便后洗净臀部,预防臀部感染,根据气温变化增减包被,预防呼吸道感染。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脐炎最常见的并发症[3]。所以做好脐部护理,保持脐部干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出现感染,积极治疗。通过以上干预,减少或消除感染因素所致的黄疸。
3 促进乳汁分泌,保证营养供给
初乳可促进胎粪的排泄,因此新生儿出生后应早接触、早吸吮,24小时母婴同室。每天吸吮不少于12次,频繁有效的哺乳可通过吸吮可间接增加肠蠕动[4],促进新生儿消化吸收排泄。保持病房安静整洁,保证母亲的休息与营养,促进乳汁的分泌,教会母亲哺乳。对纯母乳喂养后的孩子新生儿仍哭闹,寻乳吸吮时说明母乳量不足。母乳量不能满足新生儿需要时,适当采用乳旁加奶增加新生儿的摄入量,促进肠蠕动,使其含有大量胆红素的胎粪排出增快,减轻黄疸。
4 应用护理手段促进胎粪排泄
4.1出生后的新生儿经过一般处理后,温度计前端涂石蜡油后插入2cm,3分钟后取出,既能准确测量新生儿体温又能检查及刺激和直肠促进排便的作用。
对出生后12小时仍未排便,进行肛管刺激和人工排便。
4.2新生儿抚触可直接刺激胃肠道,增加食量及日排便次数和排便量从而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抚触室室温28~30℃播放优美音乐,时间最好安排在两次喂奶之间,淋浴后及新生儿醒时进行,抚触方法参照强生婴儿抚触手册进行,每天两次,动作轻柔,注意安全。抚触过程中注意观察新生儿反应,如哭闹,呕吐,肤色改变时暂停抚触,抚触后注意保暖。
5 口服西药的护理
新生儿黄疸常用妈咪爱来口服,给药时必须做好三查七对,新生儿药量少,为防止药物浪费和保证药量准确,最好将药用温开水(温度低于40℃)溶化在小匙上喂。水温过高会杀灭药中的活性,降低疗效。服药后观察新生儿有无呕吐、大小便及睡眠并做好记录。
6 中药治疗黄疸的护理
现代中医药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比较显著,大多数患儿早期干预后一般不需住院,减轻了家庭负担。常用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有口服退黄汤,中药服用方法是中医学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影响疗效不可忽视的环节[5]。口服退黄汤应重视中药服法,退黄汤每日一剂浓煎成30ml药液分多次服用,宜喂奶前温服,服药后注意观察排便次数和颜色,大便次数多并出现水样便应减少剂量或暂缓服药。
7 光疗的护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手段仍以光疗为主[6]。光照前做好家属的宣传教育工作及心理护理。使家属真正理解光疗的作用方法,效果从而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蓝光治疗时保持室温24℃~26℃,湿度55%~65%。蓝光箱消毒后插电,调节箱温28℃~32℃。光疗前洗澡,清洁皮肤,勿扑粉或涂油,以免影响疗效。用黑棉布遮挡生殖器和眼睛,以免损伤生殖器和眼睛,注意观察有无发热、腹泻等常见副作用每2小时测T、P、R一次,若体温38℃以上,应查明原因酌情处理。勤换尿布,做好臀部护理,及时擦干汗液,保持皮肤干燥。由于不显性失水和腹泻,光疗时应在按需方哺乳上加喂10%葡萄糖或静脉补液。蓝光结束后,用皮胆仪测量新生儿皮胆并做好记录,并检查全身皮肤有无损伤,洗澡后足以保暖。
8 换血疗法的护理
换血疗法是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得有效方法之一,可在短时间之内大幅降低胆红素浓度,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换血前做好解释工作并签知情同意书。完善各项检查,操作过程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给予心电、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同时做好换血出入量术中注意观察患儿的全身情况和反应。术后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出观察大小便颜色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术后2~4小时如患儿情况良好可试喂糖水,如无 呕吐、吸吮正常可正常喂养。
9 小结
综上所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虽很高,但大多数是可逆的,首先加强围产期保健,降低围产因素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对所有的新生儿,不论是否出现黄疸,都应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促进排便,减少胆红素的吸收;对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都应积极对症处理,促进胆红素尽快排泄;对早产儿、高危儿、黄疸出现早、发展快的新生儿高度重视,以免核黄疸的发生。做好健康教育,使家属理解高胆红素血症的危害,得到家属的配合是防止核黄疸发生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1]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4-117.
[2]伍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80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4-95.
[3]熊燕,石胜,彭图元.新生儿肺炎及并发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87-88.
[4]王惠良,邓海松,赵晓静,等.新生儿ABO溶血的早起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1):1022-1023.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护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疾病对新生儿健康产生较大威胁严重者可导致核黄疸引起神经系统不可逆性损伤。蓝光治疗利用其光氧化作用将未结合的胆红素分解从而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挥较好的作用由于其操作简单且无严重不良反应而被广泛采用。采用蓝光治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现对其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年1月~1年1月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7例胆红素水平均5.~565靘ol/以上符合光疗指证。7例患儿中男1例女9例;年龄1~1天平均1.天;出现黄疸时间均在出生后~7小时;其中早产儿1例新生儿ABO溶血症7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9例新生儿肺炎例其他7例。
方法:
⑴光疗前护理:用温水为患儿沐浴沐浴后不可涂油或扑粉以免干扰治疗;将患儿放在床中央为其双手戴手套、双足用布条包裹、双眼佩戴遮光眼罩以防止指甲抓伤皮肤、双足与光疗箱摩擦和光线损伤视网膜还须用尿布遮盖患儿会防止光线影响其生长发育。
⑵光疗中的护理:①一般护理:光疗使水分丢失增多因此应在光疗中要增加喂奶次数不能进食者鼻饲对脱水者遵医嘱静脉输液并详细记录出入量;加强臀部护理勤换尿布并在臀部涂敷用鞣酸软膏以防止粪便给患儿臀部皮肤带来的伤害预防臀红发生。②观察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哺乳量、呕吐量等变化每隔~小时测量1次随时记录尤应注意体温变化若患儿体温上升超过8.5℃要暂停光疗遵医嘱给予处理待体温恢复后继续治疗。③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患儿精神状态、黄疸部位和消退情况尿、便颜色与性状皮肤巩膜的改变等以及时发现腹泻、皮疹、青铜症等常见光疗不良反应;对于特别好动者可肌注适量鲁米那钠一方面使患儿安静防止皮肤划伤一方面也有助于减轻黄疸症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抽搐、呼吸暂停情况有无萎靡、惊跳、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一旦发现则暂停光疗通知医生积极查找原因并配合抢救和处理。
⑶光疗后护理:当患者血清胆红素
结果
本组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通过给予蓝光治疗和精心护理病情均得以痊愈无1例发生核黄疽。
讨论
蓝光治疗是小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最主要的非换血疗法它通过破坏胆红素的光化异构作用改变胆红素的性质将其分解和排泄从而达到消退黄疽的作用由于其操作简单无不良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蓝光治疗过程需要患儿全身暴露肌肤接触蓝光箱还会导致一些可预见的不良反应因此患者会烦躁哭闹家长也产生恐惧由此使蓝光治疗开展困难。如果患儿不能得到及时的蓝光治疗或者由于护理不当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将会给患儿带来一系列机体损害甚至不可逆损伤。为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在光疗前保护患儿的安全;光疗中勤巡视定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观察病情变化观察蓝光治疗效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光疗后也要继续对血清胆红素浓度进行合理评价。通过上述护理措施后本组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病情均得以痊愈无1例发生核黄疽提示蓝光照射治疗和积极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愈率并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顾惠英.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舒适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6,(5):6-6.
李志梅.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J].青海医药杂志,6,6(11):5-51.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新生儿; 黄疸
中图分类号 R47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8-0098-03
调查显示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可能出现黄疸。其发病原因与肝脏代谢功能异常和酶系统发育不成熟等密切相关,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若未结合胆红素易透过血脑屏障损伤中枢神经,将会造成患儿运动及智力系统的障碍[1]。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对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适时、经济、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增强治疗的效果,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8例病理性黄疸患儿,均为母乳喂养的出生28 d内的新生儿,Apgar评分>8分,诊断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中关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标准[2],排除生理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先天性胆道闭锁、新生儿肝炎、脐部感染等患儿。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两组患儿遵医嘱给予暖箱复温、蓝光治疗、药物治疗(苯巴比妥、妈咪爱等)、营养支持,同时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和防低血糖等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音乐鸟巢、改良式抚触、肠道护理、非营养性吸吮、中药游泳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 音乐鸟巢 根据早产儿的胎龄、体重,体温调节好暖箱的温度后,使用柔软、颜色清新的毛巾,根据婴儿的身长做成一个椭圆形的、舒适安全的类似“鸟巢”的外包。“鸟巢”的制作方法是将一条长150 cm,宽25 cm的长方形柔软的毛巾卷成长筒状,根据婴儿的身长将毛巾围成椭圆形的圈,使患儿的头部、四肢均能触及,然后在护圈上铺一条毛巾,并在毛巾下放置一个热水垫,温度38 ℃~40 ℃为宜[3]。“鸟巢”预热至32 ℃~34 ℃后将患儿放入,给婴儿戴上耳机,播放已经录制好的摇篮曲和儿童音乐,音量选择在60~70 dB,3次/d,30 min/次。
1.2.2 改良式抚触 将普通的抚触融合实际状况加以改良,抚触时可配合音乐,并选择经过专业训练、善于表达、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抚触时要求准确手法、力度适中并且精神愉悦、面带微笑,同时还要用目光和语言与新生儿进行交流,如“宝宝真可爱”“宝宝好乖”“宝宝动动小手”等。操作时先将润肤油搓热,按改良式触摸法即先按俯卧位抚触宝宝背部、臀部再侧卧位抚摸四肢,最后仰卧位抚摸头部、胸部、腹部的顺序进行[4]。为促进新生儿胃肠道蠕动,加快食物的吸收和排泄,全身抚触后应加强腹部按摩,按摩时两手手指指腹对称循环按摩:右手手指先从右上腹向右下腹,再从右下腹到右上腹,左手手指则从左上腹向左下腹,再从左下腹向左上腹,循环往复。抚触时间选择在在吃奶后1 h,2次/d,15~20 min/次。抚触时应密切观察患儿反应,如出现疲劳、饥饿、烦躁、哭闹时应立即停止并进行处理。
1.2.3 肠道护理 肠道护理时为促进体内胆红素的排出,选用扩肛或温盐水灌肠等方式促进肠道内胎粪排出。扩肛是通过刺激肛周神经来促进排便的一种方法,针对出生36 h内出现黄疸的患儿,方法是将无菌橡胶尿管插入患儿2~3 cm,轻轻转动10 min[5]。如肛周刺激无效时可选用生理盐水灌肠,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患儿取左侧卧位,并将臀部抬高,用50 ml无菌注射器按照10~20 ml/kg的比例抽取温生理盐水,温度在37 ℃~41 ℃,连接一吸痰管,将前端5 cm用石蜡油后插入,插入1 cm后,轻轻转动吸痰管使括约肌松弛,再缓慢插入7~10 cm,然后注入生理盐水,保留5~10 min,2次/d,连续灌肠5~7 d。扩肛和温盐水灌肠会引起患儿排便次数增多,刺激局部皮肤,应注意患儿臀部皮肤的护理,保持臀部清洁干爽,防止红臀等并发症。
1.2.4 非营养性吸吮 为达到锻炼患儿吸吮能力,增强患儿吃奶能力,并促进胃肠激素分泌,增加营养吸收的目的。对患儿进行非营养性吸吮的训练,训练方法为每次喂奶前给新生儿无孔奶嘴进行吸吮,10 min/次,10 d为一疗程。
1.2.5 中药游泳 游泳可促使新生儿耗氧量增加,胃肠蠕动加快,食欲增加,促进排便,从而减少肠道内胆红素的吸收,有利于黄疸消退。中药游泳则是根据中医对黄疸的理解即湿热蕴结、脾胃虚寒、瘀积发黄的原理,由于孕母内蕴湿热,传入胎儿;或婴儿胎产之时,出生之后感受湿热邪毒而发。加上胎儿先天禀赋不足,脾阳素虚,阴寒内生,以致气机不畅,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发为黄疸。或因小儿禀赋虚弱,湿热内阻,气机不畅,肝胆疏泄失常,以致气滞血瘀,脉络瘀积而发。因此中医治疗黄疸多用清热、利湿、退黄的方法。外用时将将茵陈汤250 ml(茵陈蒿20 g,熟大黄12 g,黄芩20 g,栀子20 g,枳实15 g,柴胡15 g,赤芍30 g,金钱草20 g,车前子30 g)与生姜汁一起倒进倒入泳池中[6],水深以新生儿足底不触及池底为标准。游泳时将室温调节在26 ℃~28 ℃,水温38 ℃~40 ℃,每池1人,吃奶后1 h进行。游泳前给患儿戴上带双保险的游泳圈,脐部贴上防水脐贴。游泳时患儿头部应始终浮在水面上,在游泳过程中对患儿进行肩、肘、髋、膝、腕、踝等关节的节律性放松运动,每个部位重复10~15次。游泳完毕取下护脐贴,消毒脐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干预后第1~7天的黄疸指数变化(观察指标为晚餐后2 h采用日本产美能达黄疸经皮测仪TCB检测新生儿黄疸指数,分别在患儿前额正中和胸部测定黄疸指数,取平均值),以及治疗前后总胆红素水平下降幅度、黄疸出现时间、持续时间、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黄疸指数
试验组干预后第3、5、7天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总胆红素
干预前两组患儿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试验组患儿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临床指标
试验组黄疸出现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引起患儿黄疸的原因有多种,患儿在饥饿、缺氧、胎粪排出延迟、脱水、酸中毒等情况下黄疸会加重,导致病理性黄疸出现。部分病理性黄疸患儿病情发展快,若不能迅速治疗可发展为胆红素脑病,病死率高,少数成活患儿均会留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7]。实践表明,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原理是:鸟巢式护理给患儿建立一个类似子宫的环境,患儿在鸟巢中处于最舒服的生理,头部微曲,颌部贴胸壁,双腿微屈,贴腹部,小叉或平行,舒适的与人造类似子宫的安全感,减少了惊跳反射,另外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全,脂肪含量低,体表散热面积大,体温常比较低,波动也大,鸟巢式护理营造一个类似鸟巢的周围环境,使热量不易散发。同时限制婴儿的活动,能量消耗减少,生理性体重下降减少,有利于婴儿体重的恢复。音乐则能使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减少,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并可影响内啡肽等物质释放,达到镇静催眠作用,提高早产儿的睡眠质量。而抚触能促进新生儿胃肠道蠕动加快,其机理是通过人体体表的触觉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沿脊髓传至大脑,反射性引起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使胃泌素、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同时能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使进食量增加并促进食物的吸收和排泄[7]。同时能促进淋巴系统发育,提高患儿免疫力、应激能力。新生儿肠腔内胎粪约有80~100 mg胆红素,这个含量相当于新生儿每日胆红素产生量的5~10倍,如胎粪延迟排出,可使胆红素肠-肝循环负荷增加[8],因此,使用扩肛或温盐水灌肠等方式加快胎粪排处对于降低新生儿黄疸水平重要意义。中医认为新生儿黄疸为胎禀湿热所致,因此治则为清热利湿,多年来沿用茵陈蒿汤加味治疗,除起到清热利湿的效果外,还能促进胎粪排出,减少肠肝循环,起到了良好的防治作用[9]。游泳可促进胎便排出,降低血清胆红素[10]。因此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明显的提高新生儿治疗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综合性护理干预后,患儿黄疸指数、黄疸出现时间、持续时间、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总胆红素下降水平等均低于对照组,说明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翠英.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2,33(19):4201-4202.
[2]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67-305.
[3]陈丽萍.鸟巢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1,18(4):54-55.
[4]史桂芳.浅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命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1,6(15):37.
[5]汪曼琳.综合护理干预在病理性黄疸患儿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9(5):55.
[6]马丽敏.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3,9(1):78.
[7]陈春燕.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4(5):86.
[8]岑莉,郭凤明.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影响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1(23):48.
[9]农志飞,吴要伟,潘利忠,等.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黄疸防治作用研究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8(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