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辨性阅读的教学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本文以当前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提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体验式的阅读教学策略”,即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其阅读学习过程,重视学生情绪体验”的一种英语教学策略。通过学生过程体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其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及阅读学习策略等。
关键词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式
一、理论基础
培养全人的教育观中强调教育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旨在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英国著名学者JohnLock声称:教育就是一种体验。只有经过亲身体验并对此进行反思,才能使学习内容从实质上成为获得的知识。语言学习认知论中关于体验学习指以体验的方式心领神会、内化,达到认知理解,或者促进并加深理解。即把语言本体转向学习者主体,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化、突出感受和难忘的体验的“体验式语言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倡导学生通过体验将学习经历、知识和思想与学习的内容相结合,同时在其基础上构建和生成新的知识和意义。教育者JohnDewey(杜威)强调说个体要真正获得真知,就必须通过运用、尝试等实践获得,即进行“learningbydoing”(“做中学”),以学生为中心,体验式教育的教学模式。
从体验教育理论的研究学习中我们可以得出: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把学习主体—学生对阅读语篇的体验过程作为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强调阅读过程的体验及体验后的感悟。这样,才能使原来静态的语言知识在个体的能动中被激活催化,从而生成新的意义.获得创新。而在当前功利性和高考应试性阅读为教学先导下,高中生对所阅读的文章以无所谓“体验”,追求的只有正确答案和分数。其教学模式主要是“练习—对答案—讲解”,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体验式英语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其最初的体验和具体经验为基础.通过自身体验而建构新的知识、获得技能的英语阅读过程。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感觉等教学媒体及积极参加丰富的阅读活动,主动接触语言、发现语言从而习得和运用语言.这种阅读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刺激学生主动思考、表达和构建知识,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性、自主性和合作意识和思辩能力等,优化英语阅读教与学。
二、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的实施
语言体验过程不仅是学生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综合的过程.也是学习策略的操作过程。所以体验式阅读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语言本身教学,而应着重学习技能、策略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理解中,学习者必须在完成音、词、义的一系列重新构建过程中,把阅读理解操作过程作为意识对象积极加以控制.并且在必要时候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解决理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都属于元认知活动策略。体验式英语阅读学习的技能与策略对一个成功的学习者来说非常重要.对目前英语教育也是一个挑战。本文提出体验式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如下:
(一)体验式英语阅读与任务型学习方法的结合
“体验式英语阅读”任务的设定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并完成。主要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自发地解决问题。教师则是资源的提供者和指导者、阅读的促进者。最初的任务大多是学生自己去设计.如学生预习完学习材料后,找出自己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或者继续去深入探讨或发现问题。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用英文陈述自己最终的结果: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的介绍.也可以是自己对某一个问题的新的认识。也可以是全班为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等。而教师设计任务时.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最终的目标.引导并督促学生的一切行为始终在最终目标的牵引之下。在每次阅读中,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使用阅读体验的过程。这种体验式阅读教学极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性、自主性和合作性意识和能力等。
(二)网络式体验式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外语教师利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出阅读开放式的任务和过程来激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交流.让学生置身于学习共同体中。通过教学手段、建模、对输入和输出的监控来促进学生对形式与功能的整体意识。在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促进学习者有效的外语学习方面.教师可基于技术的六大学习空间:咨询空间、练习空间、故事空间、创造空间、虚拟空间和对话空间(Meskill,1999年)来建构开放式的任务。这六大空间基本上体现了以言做事的目的.反映了合作学习的原则.符合认知的特点和全人教育的理念,因此,此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认知、情感及行为的培养,是达成英语教学三维目标的良好途径。
(三)自主学习的体验式英语阅读
课堂内外的英语体验阅读是有机结合的、不可分割的语言学习体验过程。事实证明.不局限于课堂的且能持续课后发展的英语体验阅读才能真正体验英语语言.学习者在这种学习思想的指导下才能创造性地、主动地学习和体验英语阅读.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英语阅读的方法,并且在该语言阅读体验过程中自觉地将“显性”学习链接于“隐性”的语言接触和刺激。,学生作为一个体验式阅读主体,通过自主体验可实现自我角色、地位的意识、自我监察与调控意识、自我监督的意识、自我选择判断的意识、追求自我经验的意识等。
三、结语
在教学中,只有当学生能动地、自主地去体察知识经验、认识事物并获得自己的感悟,激发起自己的情感,并以自我的身份参与的时候,才真正是个学习主体。作为阅读主体时,阅读材料、他人的意见,包括教师的观点,都是认识的客体,主体有权加以批判、选择,而不是被动接受所出示的阅读材料。在“体验式”阅读中,学习者必然是主体。在体验式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创造实际的或虚拟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材内容,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阅读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感情、生成意义知识。新课改的最高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体验式阅读”正是体验式教学精髓的高度体现。
参考文献
[1]郭佳,李光霞.《从传输式教学到体验式教学》.[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月
[2]龚朝霞.《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王君.体验式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探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王雪飞.语用视角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训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高中语文课堂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理念缺乏更新动力
首先,社会各界关注的都是高考录取率,为此,教师会“不择手段”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其次,构建高效课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和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它重视的是学生的长远发展,学校、教师在面对教学理念和课堂实践创新无法通过短期行为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时就会显得胆怯。最后,新课程改革也并未得到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及时和有力的支撑,这对语文这门需要长期投入才能逐渐显效的课程来说,矛盾就显得尤其突出。由此可见,学校及教师缺乏实质上的教学理念更新的动力。
1.2学生对语文存在错误认知
就语文在高中课程中的地位而言,语文虽然具有主课的地位,但是因为语文课具有教学和考试关系不紧密的特点,也让学生在现实的选择中不得不将语文置于次要的位置。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心理预期和错误认知也是导致新课改理念不能得到实施贯彻和无法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原因。
1.3语文教师的抵触和惰性
至今仍有相当数量的教师认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认为新课改理念缺乏实施条件。这种抵触情绪实质是一种不作为,没有充分认识到新课改的实质是提升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课堂。平时语文教师也可以在各级各类的开课评比展示活动中上出符合新课改理念的公开课,但是到了日常教学中,往往又回归传统既有的教学习惯。这种语文教师身上存在的惰性使得需要长期努力构建的高效课堂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2.1做好高中语文教学的规划
规划,意即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索、考量和设计的整套行动方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做好规划,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1)教师必须学习并明确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和创新。(2)语文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3)要结合学生情况、学校实际以及相关教学资源,制定高中语文分年级和知识能力分阶段达成的教学计划,通过课堂教学循序渐进地实现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并评价教学效果。
2.2同等重视课内外阅读的指导
在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教学,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良好的阅读能力对于语文的应试水平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课内阅读通常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的,对于课堂类型的不同,教师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价值。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引导学生,同等重视语文课的课内外阅读,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变被动阅读为自主、自觉的阅读。当然,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一旦形成良性循环,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也就逐渐生成了。
2.3科学制定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由学科特点决定其有相当的复杂性,就文本类型和教学模式这两个维度本文提出两点思考。首先,不同类型的文本采用差异化的教学策略。高中语文文本的类型是很多的,主要包括文学类、论述类、实用类等,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语文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各类型文本的解读能力。如论述类文本,教师应重在指导学生明确把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作者论述的思路和价值判断,同时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不仅立足于解读文本,同时培养思辨能力以利写作。对于实用类文本,则应侧重于培养实用性思维能力,这类文本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但是基本的分析、总结、归纳和演绎等能力是此类文本教学中的重点。其次,教师应灵活采用各类教学模式。语文教学模式种类也很多,如“经典范例――诵习” 型、“知识――传授”型、“能力――训练”型和“语文素养――养成”型等。面对林林总总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师要根据自身能力和文本特点灵活运用。所谓旧的教学模式只要适合就要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如果生搬硬套往往得不偿失。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成不变,也不能喜新厌旧,相反的,要做到新旧结合,要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策略上的科学性才是保证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前提。
【结 语】
一言以蔽之,要想构建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需要制度、学校、语文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课程制度及考试评价制度需要更优秀的顶层设计,学校的教学改革氛围和激励机制是基本保障,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师自身对于新课改理念指引下的高效课堂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觉悟,并努力通过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来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人,学生是可爱的,他们一定会是这场课程改革积极的参与者和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最终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陆欢欢.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优化策略探析【J】.课外语文,2014(16)
【2】吴再成.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4(72)
【3】白振峰.优化教学设计 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3(37)
关键词:大学英语综合课;教学改革;思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5-0114-02
一、思辨能力的概念及大学英语综合课培养现状
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是指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而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1]它强调人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不人云亦云,具体地说,思辨能力包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换言之,“思辨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创新是实践能力的体现,而实践只有在高级思辨能力的引导下才能导致创新。”[2]思辨能力不仅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思维技能水平高的高低,而且可以凸显现代人文精神。一个具有优秀思辨能力的人,可以充分整合批判性思维的各种技能并加以利用,使自己成为自信、具有较强自觉性和较好判断力的现代公民。在西方的教育体系当中,思辨能力的培养早已成为其教育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一直以来是西方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陆续有学者和研究关注到了思辨能力的培养,目前大量的研究结果都表明中国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整体较弱,甚至严重匮乏。面对一些发生的事物,无法做出自己独立、客观的思考。1988年,黄源深教授在他的文章《思辨缺席》中指出英语教学改革中,要关注学生思辨能力方面比较薄弱的问题,将其纳入大学生英语教育改革的章程中。大学英语综合课是大学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在传统的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缺失的情况较为严重。由于教学对象众多,互动不足,学生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之下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不会积极思考教学衍伸的内容,过分依赖老师,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自信心不足,积极独立思考能力十分欠缺。同时,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单词、语篇和语言点,虽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但忽略了语言的使用和更深层次的文化学习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此外,以考试分数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单一考核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目的仅仅是应付考试,根本无暇顾及自己思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二、大学英语综合课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3]虽然外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但是各种为发展语言交际能力而进行的语言教学活动实际上都体现了语言能力与思辨能力的结合。发展思辨能力将有助于外语水平的提高。再者,教育部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多次提出了“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由此可见,培养具有思辨能力的人才对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处于一个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渐走向定型的阶段,面对海量的信息,学生必须具备信息分析、推理、抉择和评判的能力,以便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外界的信息进行取舍和判断,形成自己的独有见解。大学英语课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尤其是综合课,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精读内容进行延伸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特有的观点,让人文精神逐渐内化,这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求变内容及策略
要通过大学英语综合课教学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需要讲解知识点,对课程相关内容进行译码,启迪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对相应事物的更深刻理解,更需要从人文的角度对事物进行认识,达到真正理解这些事物和活动的层面。具体来说,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
1.指向的改变。相关部门应该站在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上来对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发展纲要和正确的发展指向。在宏观政策的制定中,不妨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避免单一的以考试分数论高低的局面,应探索更多渠道考核学生的思辨能力。单一的考试只会让学习者注重机械的知识点和单词记忆而忽略独立思考、综合使用和全面掌握语言的能力,更不要说人文精神的培养。
2.教材和教学内容设置选取。教材与教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时展的潮流。教材应注重把知识点的传输与思辨能力培养两者有机结合,在发展学生语言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其内容应该更详实、生动,启发学生能够有所思、有所想。能够让人从内心深处去反省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才可以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应该有激发学生睁眼看世界和周围的相关预习内容,同时课后练习应该在兼顾语法和知识点的同时,插入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有话说,形成自己的东西。
3.教学模式的改变。虽然各种语言教学活动都体现了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结合,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语言操练都有利于思辨能力的发展。如果教师不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创新地思考问题,学生思辨能力也不会得以较好发展。教学要注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良好互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给学生提供问题,例如特殊疑问句问题或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独自或者合作探究答案,激发学生或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逐渐形成自己成熟的观点,从而增加其学习的愉悦性,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思辨能力。在新生代的教育中,把知识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和生活存在。
4.优化考评标准。思辨能力的考核任重而道远。当前以卷面考试为主导的考核方式忽略语言表达能力、实际使用能力、思辨能力的考核,有其不合理的方面。应该在考核方式上进行优化,增大平时练习、讨论、表演的权重,在笔试中,应加大诸如翻译和写作等主观题的类型和权重。只有通过优化,才能把思辨能力的培养与教学真正做到有机结合,也才能反拨到教学实践中去。
5.提高教师素养。教师本身的素养对思辨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教学技巧和组织协调能力,才能引导学生去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去理解事物本身,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学校应该定期聘请相关专业人士来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的认知水平得以更新;同时,教师本身也应该博览群书,增进自己的见识,尤其是国内外的相关论著,把理论结合到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在众多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中,以下三种策略比较具有代表性:
1.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散性思维是思辨能力的培养基石,可以拓展学生的多元思维角度。只有从多角度、多方向、多层面去分析解决问题,学生才能够尽可能全面地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和想法。在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在做讲解的时候,可让学生进行多变句式的练习,同一个内容,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陈述、疑问、祈使多种句式。同时,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复述、细节复述和创新性自我复述重组所学知识,学生既掌握所学知识,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见解,不仅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进而促成思辨能力的最终形成。
2.引入讨论式课堂学习模式。以课堂内容作为引子,教师可以加入大量相关知识的讨论,提出多元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看法,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学生在讨论课上可以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他学生听取完毕之后可以就发言人的观点进行提问。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一个学期进行两次,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之下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其发言可以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又能彼此学习借鉴,对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思辨能力是极为有效果的方式。
3.角色表演。有些综合课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角色互换来直接呈现,教师可以提前布置成小组任务,学生自行编排内容、创设背景,精修台词、想象场景,教师对表演时间一般建议限制在5分钟内。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吃透原文的基础上,学以致用,用自己的表演演绎所理解的内容,学生不仅加深了学习内容的巩固与理解,而且更多地参与到了主动学习中去,去思考角色的内心和所处环境,对思辨能力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利用大学英语综合课的环境让学生学会批判性的思维模式,培养具有良好思辨能力的人才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大学英语综合课给我们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及人文环境,如何在学习的同时,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和学生都应竭尽所能。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和合理的政策、策略,培养具有良好思辨能力的综合能力高的人才也是指日可待的。
参考文献:
[1]蒋丽香.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6):76
一、文本深度对话的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非常精辟的论述。学生要会欣赏读物,首先要理解,而理解首先要读懂。就是说学生要学会同文本对话,倾听作者在文本中发出的声音。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必经途径是与文本的深度对话。
小学生识字达到一定数量,掌握了查字典词典的方法,又积累了一些社会知识之后,他们就能够与文本进行初步对话。优秀的作品中有着深邃的思想、丰富的知识、优美的意境、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情怀,这些人类的宝贵财富珍藏在匠心独运的文字符号之中,只有通过与文本深度交谈,才能得到深层的宝藏。这就是阅读能力提高的过程。
可以肯定地说,阅读能力只能在与文本对话的实践中生成。逃避与文本作深度对话,这是阅读教学无效或低效的主要原因。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的能力。这里说的深度指的是文本深层的内涵。
二、引导学生准确、全面、深入地感知课文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文本是作者发出信息的载体,读者要接受、吸收作者发出的信息,只能与文本对话。现代阅读学认为:阅读能力=阅读速度×理解程度×保持率。因此,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应该是:要求学生全神贯注,以句段为单位阅读,不动唇、不指读等。要指导学生努力理解领会文字符号中蕴含的意义,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释读物,不但要解读其表层意义,更要努力解读其深层意义。
六年级上册课文《山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这场山雨从来到去共分多少个阶段,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还在浅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文本中写雨的声音“清晰起来,响亮起来”,“雨丝”像“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优雅的小曲”,判断出这是小雨。还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城市下雨时,马路边的树丛中有同样的美景吗?人们会有同样的感受吗?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继续与文本对话,可以从文中看出:这个山林非常幽静,山雨弹出的“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雨后可以听到雨珠滴落的声音。这里空气非常清新,雨后“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绿得耀眼,绿得透明”。只有山雨才有这样的特点,城市的雨是另一种特点。这样,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达到了较深的层次。
三、引导学生对看似平常的文句寻找疑点进行思辨
一般人认为,在阅读非常浅易的文字时是用不着思辨的,但浅易的文字所包含的信息有时并不少。优秀的作品、精辟的文章,其特点就是打破常规选用貌似平常的文字符号,表达十分丰富而且很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必须指导学生认真考察,提高对文字的敏感度。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六年级下册)中有一段:“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阅读经验少的人,漫不经心的人,对这段话是提不出任何问题的。但如果我们注意到句中的四个“有所”,就会发现一个有价值的疑点:为什么要用四个“有所”?少一个行不行?学生经过研究,明白在这段话中,有所发现,主要是指发现漩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从紫罗兰变色到制成石蕊试纸,这是发明;根据眼珠转动的次数和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和梦的长短,属于创造;最后“有所成就”是对上述三种科学贡献的概括。这样,学生就能深度理解文章的内部联系。只有这样才算理解,也就是“读懂”。
当作者的文字符号运用方式特别巧妙,信息含量特别丰富时,阅读犹如探险,要经历峭崖险壑,只有思考辨析才能曲径通幽,获取真知。这一过程,既包括认读之后对文本的表层理解,也包括表层理解基础上,再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综合,对似乎可以成立的理解进行辨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达到的深层理解。这也是读者与文本深入对话的过程。
优秀的作者,往往有着极强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看似平淡的话语,其实却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信息。而这些地方,往往是缺少经验的小学生所不能察觉,或虽有察觉却不知如何深入理解、鉴赏的地方。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不放过这些地方,引导学生反复与文本进行对话,深层次地理解文本,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探求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深度阅读中得到阅读的真谛,可以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
参考资料: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生;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写作是思维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思维是写作的基础,思维贯穿整个写作过程,没有思维活动,就没有写作活动。由此不难看出写作与思维紧密相连,只有勤于思考,才能写出好文章。事实上,语文作为一门复杂的心智活动,它涉及到学生的情、意、志各个方面,所以说写作既是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过程,又是学生情感宣泄的出口。在此过程中,老师的影响不容忽视,他们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新课标推广以来,不少学校开始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倡导写作时说真话,抒真情,这无疑是针对初中生作文通病的一剂良药。
一、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实状况
自新课标改革以来,在语文教学与学习上发生了几个变化。首先,中招作文在选题上多有变化,但依然可以总结为语文写作越来越生活化、多角度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注意拓展学生的思辨性思维,积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2007年江西省的中招作文为例,题目给出了一则材料,借高僧以泡茶来开导青年坦然面对人生中的“温水”与“沸水”,人生如茶,愈经磨练愈芬香!要求学生自选角度进行创作,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特的人生体验即可。这一作文形式的改革完全响应了新课标的精神,大大拓宽了初中生的视野,真正体现了初中作文立意的多元化。其次,新课标纠正了一些同学甚至是老师的错误观念,那就是语文写作不应该工具化,相反语文的乐趣性与人文性应该受到师生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新课标下语文写作教学的新策略与方法
(一)增加初中学生的阅读量,重点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李白在《赠斐十四》中写道:“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李白的狂荡不羁,更加展示了他思维的广阔性。写作也是如此,要想写出脍炙人口的作品,就必须做到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只有这样你才能将万物尽收于心,从而创造出最好的作品。怎样做到这些?答案就是大量地阅读!通过阅读,你可以了解古今中外,不知不觉中拓宽了视野,而且读一本好书就像交到一位高尚的朋友,书中作者的观点也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定位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这一环节老师可以起到一个督促作用,鼓励学生勤做读书笔记,或者抽出固定时间开展读书交流会,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学生发表观点的过程,也是他们思考的过程。
(二)用生动有趣的实例讲解写作技巧,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高写作效率
在写作中,技巧与实践的结合往往能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及运用。例如教师在讲解关于人物的描写方法时可以《红楼梦》为例。在《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里关于笑态的描写可谓是妙笔逢生。其中写道:“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直叫‘哎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住叫‘心肝’……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惜春笑得出去找她的奶妈,地下无一个不弯腰曲臂,也有躲出去蹲着笑的……”,同是一个笑的动作,在作者的笔下却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不同人的性格,直性子的湘云,孤僻自洁的黛玉,年幼的惜春等等跃然纸上,而躲出去笑的丫鬟们正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达到刻画人物性格的目的。生动有趣的实例讲解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莫大的帮助,力求学生不仅做到会学,还要会用。
(三)提倡学生多关注社会时事,可以写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提高初中学生个性化写作的有效性
与此同时,学生个性化的写作逐渐被重视,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写作更注重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尽可能解除一些不必要的束缚,也就是写学生想写的东西。
三、正确运用新课标理念教学初中写作的重要性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成为一大重点,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创新思维,这就要求在新课标背景下,传统写作教学方法必须向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提倡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素质教育过渡。早在唐朝时期,白居易就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时”,即时代也。这就启发我们做文章时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能与社会脱节。现今社会,经济发展稳定,信息更新速度快,作为国家后备力量的青少年们更应该随时关注社会变化,拓展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勤于思考,从而使得在写作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正所谓“言为心声”,语言能够揭示思想,表达性格。另外,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生活资源,生活中蕴含有许许多多宝贵的写作素材,而且多姿多彩的生活为写作所提供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总而言之,写作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漫长的日积月累,而且想要提高写作水平,最关键的还是要多读多写,只有在写的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所以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写作教学方法应该是灵活的、自主的,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为根本,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为辅的新型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朱行能.写作思维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
【关键词】 初中数学;问题探析;有效教学;方法策略;运用;初论
问题是锤炼学习对象数学技能、培树学习素养的载体和平台. 教育实践学强调指出,要展现和放大数学问题在学习技能和数学品质培树中的积极功效,采用发展的、持续的、和谐的教学眼光和教育理念,有效延伸和拉长问题教学的过程和外延,让学生在观察、探究、分析、判断、归纳等实践活动中,数学学习技能和学习品质得到深刻的锻炼和显著的提升. 但笔者通过教研观摩发现,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未能发挥问题教学培养功效,“包办”整个问题教学过程,“代替”学习对象完成观察问题条件、推导问题思路、归纳问题策略等“任务”,学习对象数学学习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提升. 笔者以为,问题探析过程“大有文章”可做,教师应根据新课改“学生核心、能力第一”要求,将有效教学策略渗透和运用其中,培养和提升学生数学技能和素养.
一、在问题探析中运用探究式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问题探析的过程,实际就是动手操作、实践锻炼的发展进程. 学生在问题探析中,需要根据问题解答要求,结合问题条件、已有知识和解题经验,进行系统、深入的动手、动脑等实践探索活动. 同时,探析问题的过程,正好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空间和重要“渠道”. 因此,教师在问题解答思路、解答方法的讲解过程中,要发挥学生主体能动作用,将探析问题条件、推导解题思路以及找寻解题方法的“任务”交付给学生,教者发挥主导指引作用,引导学生实践操作、动脑思考等探究分析活动,有效培养学习对象动手实践技能.
例如“如图1所示,已知有一个ABC,它的底边BC上的一点O,到AB,AC的距离相等,并且OB与OC相等. 求证:AB = AC”.案例解题思路讲解过程中,教师采用学生探究为主的探究式教学方式,将解题思路探寻“任务”交给学生. 初中生初步观察分析案例条件内容后,认识到:“该案例需要用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同时,根据该案例的解题要求,学生借助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数学知识点内容,从而初步确定其解题思路为:“应该利用斜边直角边定理证明OEC全等OFB,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得到∠B = ∠C,最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 = AC”. 教师对学生确定的解题思路进行分析. 在此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思考分析的实践“时机”,动手探究、思考辨析等学习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
二、在问题探析中运用互动式教学策略,培养学生互助合作能力
问题探析过程理应具备教学实践活动所具有的双向性、双边性等根本特性. 这就决定了问题案例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二者之间互动交流的有效载体,问题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互助协作的双边实践过程. 因此,教者在数学问题案例教学时,应抓住其实践活动过程的互动特点以及双边特性,围绕案例解答要求、解析思路、解答方法等方面,组织学习对象进行双边交流,指导学习对象开展互助合作、小组讨论等双向交流活动.
例如:“如图所示,O直径为AB,延长AB到C点,使得BC = OB,O的切线CE,AECE,则CD ∶ DE的值是多少?案例教学中,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策略,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师:请学生阅读问题条件内容,找出问题条件中包含的数学知识点内容.
生:阅读问题条件内容,回答问题.
师:试结合解题要求,请找出解题要求与问题条件中存在的联系.
生:思考寻找,指出,根据解题要求,可以通过问题条件进行探析.
师:组建探析活动小组,引导学生结合案例解答要求,分析问题条件,找寻解答思路.
生:小组合作探寻解题思路.
师:补充完善学生推导探寻出的解题思路.
生:根据探寻的解题思路,书写解题过程.
在上述解题过程,教师延伸讲解过程,将双边互动活动渗透进问题探析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谈话、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掌握问题内涵,更加深切领悟解题思路,从而在提高解析能力基础上,互助合作、社会交际等能力也得到有效培养.
三、在问题探析中运用评价式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反思辨析能力
一.关于高中古诗文教材的是与非
1.科学拷问教材编写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直接体现着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历来倍受关注。刘笑天在《高中教材文言选文准则例谈》(《山东教育》(中学刊),2013.1/2)中,对人教、苏教、粤教、鲁人四种版本高中文言文篇目进行了梳理,发现除了苏教、粤教等版本极少数篇目外,四种版本选文极其相似,几乎没有脱离课改前的人教版教材范围。文章从文化认知、语言表达、思辨意识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对高中文言文选文准则进行了探讨,认为教材对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定位存有问题,选文偏重儒家文化,重教化、训导和励志,内容单一,深度不够,思想滞后,充斥正统观念,思辨性不足,提出对教材选文典范性内涵的界定需要重新定位,认为选文一要向思想层面倾斜,从更多向度、维度选取具有更多人生范式意义的经典佳作,打造学生的精神底色;二要适度增加必修选文篇目,注释更加详细,便于学生自学;三要引导学生综合提升语言素养与人文素养。
肖建云在《百年语文教育低效原因探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中认为,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白话文所占比例太大,而古诗文所占比例太小,白话凌驾文言,这是百年语文教育低效的根本原因,倡导并期盼对语文教育来一场革命,让古诗文成为中学语文教材主体,把积累知识和背诵诗文作为教学重点,以诵读为主要教学方法,改革高考内容和形式,看重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经验,慎取外国的做法,切实提高中学语文教育效率。
严寅贤撰写《让高中语文教材成为普及传统文化之根――高中语文教材古典作品编写管见》(山东教育(中学刊),2012.7/8),认为中国古典作品入选高中语文教材存在着“节选”、“单薄”等几十年如一日的问题,而升入大学中文系继续深造学习古典文化的寥若晨星,导致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基本上是局限在高初中语文教材所接触到的“支离破碎”和“一鳞半爪”,不能全方位、立体性地了解把握,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过于隔膜、过于陌生,对高中语文教材文言部分的编写,主张在理念上应旗帜鲜明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内容上应动大手术,使之成为“大部头”,做到文言教材独立化,选文系列化、单元化、“详释”化,让高中语文教材成为普及传统文化之根。
2.关注研究具体文本
熊言安、姜若虚的《〈木兰诗〉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中学语文教学,2013.3),从《木兰诗》的版本和年代、文本结构、主题思想以及教师对文本的教学处理等方面,将前贤和今人对该文本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认为问题设计应具有系统性、层进性和生成性,提出了问题设计的具体的教学建议。
就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论语〉选读》的阅读教学,林忠港在《〈《论语》选读〉教学如何突破国学瓶颈》(《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2012.3)中,认为教师应突破国学教育瓶颈,不断丰富国学知识,了解诸子思想以观照儒家;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参考名家注疏以解读孔子;不断增强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联系后世言论以反哺《论语》。这样才能教好《〈论语〉选读》。而刘保华在《寻求〈论语〉三味:趣味、意味、回味》(《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5)中,认为追求《论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功利的角度看可能不难,而从人文的角度看可能很难,教学应避免传统的崇圣效应,去追求《论语》教学的时尚效应、共鸣效应、通关效应和内化效应,努力让学生从《论语》阅读教学中读出趣味,读出意味,读出回味。
3.积极探索教材体系
针对现行高中文言文教材编写的问题,语文界纷纷开展专题研究,提出了颇有价值的建议。吉林大学的崔燕飞在其硕士学位论文《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编研究》(豆丁网:2012.2)中,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2003年第1版和2007年第2版这两套教材进行了对比研究,系统分析了其在选文上存在着篇幅冗长、内容与初中阶段衔接不紧密、主体与当代社会缺少契合点等不足,并提出了选文要联系当今时代背景,充分结合教学实际,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和连贯性,同时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等改进策略。
针对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暴露出的弊端,陈相元、程国洁积极开展安徽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高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研究,编著出版了《古典诗歌鉴赏(实验教材)》(现代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力图构建适合高中古典诗歌鉴赏教学实际的教材体系。该书依据课程标准,吸取单元和专题教学的思想,从高中语文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增加了课程标准规定必学而现行教材遗漏的篇目,如李煜的《虞美人》,舍弃了现行教材中有而不宜于高中阶段学习的篇目,如屈原的《湘夫人》、白居易的《长恨歌》等,分必修和选修两个模块,以史为序,按照作家或朝代与体裁设置课程,组合教学单元,按一定体例组编成册。这是一线语文教师对课程改革所进行的一次可贵的实践探索和大胆创新。该书2014年荣获安徽省池州市第四届社会科学奖三等奖。目前,该书正在安徽省东至县5所普通高中进行实验推广与应用教学之中。
二.关于高中古诗文教育教学的对与错
1.深入探讨教育理念
“互文性”原是由法国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一种文学理论,其基本内涵是,每一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将这一理论引入语文教学,互文性解读古诗文已经引起语文界的高度重视。孙东香、胡奎平在《互文性阅读建构语文教学新体系》(《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4)中,以古诗文教学为例,主张采用互文性阅读理论来构建语文教学新体系,论述了互文性阅读的必备要素(操作思维的前瞻性、文本选择的有效性和目标达成的高效性)以及求证式、烛影式、链接式和应用式等具体操作形式。
王建稳在《互文性视域下〈氓〉的解读与教学》(《语文教学通讯》,2012.4A)中,以《氓》的教学为例,尝试引入互文性理论作为阅读教学策略,基本解决了学生前认知中对于人物形象和主题的种种困惑,由原来最初的感性意识顺利走向了对文本、对形象、对主题的全面理解和把握,既丰富了知识,又活跃了思维,更扩充了个人感情的文化容量。孙婷撰写《古典诗歌的互文性解读对语文教学的启示》(文学教育,2012.2)一文,尝试将互文性阅读理论引入《武陵春》教学。
冯现冬、张伟忠撰写《古诗文教学中的唤醒方略》(《课程・教材・教法》,2013.4),主张把唤醒教育的理念引入古诗文教学,可以考虑从语言文字、主题意蕴和审美体验等三个层面入手实施唤醒教育。首先,要通过语言文字的溯源性解读,唤醒语言文字本身的文化魅力,要唤醒旧知,补充新知,在语言文字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以激发兴趣,丰富积累,理解文本;其次,要还原写作背景,知人论世,要重视并唤醒学生,引发学生心灵的震颤和情感的共鸣,自主感悟并理解主题意蕴,把握创作意图;再次,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品味美感,在探究中体悟美感,从而唤醒学生的审美体验,引发学生对世界、自然、人生的欣赏与探究。
2.深入研究教育问题
冯为民在《语文教学的迷茫与混沌》(《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9上)中,认为现代高中生的文言文功底普遍较弱,文言文阅读能力越来越差,也许语文教师会有一大堆主客观原因,但文言文教学的畸轻畸重却是难辞其咎的首要原因。认为只重“言”而忽视“文”或只重“文”而忽视“言”的文言文教学都事倍功半,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并且指出,文言文教学既要重“言”,又要重“文”,应立足于“言”组织教学,在教学“言”的过程中重视融合“文”的内涵。既要关注文言文语言形式的文化属性,又要关注文言文所承载内容的文化特性;既要关注文字的文化内涵,也须借助特定语境感知文本文化内涵,通过走进文本,在研读与探究中去感受文言的美,感悟文化的美,获得有意义的生命体验,并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张君平的《关注文体特征 感受文言之美――以《阿房宫赋》为例谈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语文学习》,2014.1),也指出当前“文言教学的现状是‘言’‘文’分离”,认为文言教学“文”“言”应该并重是一个伪命题,因为“美妙的文言本是一个有机整体,其文、言、艺术表现手法、作者之情志同样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文章赞同周振甫先生所提出的文言教学须追求“立体的懂”,即要解决一个字在不同文本语境中意义和用法的不同变化,并且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经验,认为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一是要“关注文体特征――文与质之契合”,充分认识文体特征,挖掘文体的突出特点,从而体悟作品的独特感染力;二是要“感受文言之美――文与言之契合”,必须“咬文嚼字”,深入理解文言语句的背后深义,理解文言作品之意境。
冯善亮在《入境,古诗鉴赏教学的落点》(《语文教学通讯》,2012.6B)中,针对目前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缺乏诗意的现状,提出把“入境”作为教学落点的策略,即把“入境”作为重要内容、教学指向和调控教学的准则。
3.讨论交流教学方法
王夫成在《属对,让文言文教学焕发神采》(《语文建设》,2013.7)中,将“属对”这一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引入文言文课堂教学,提出“属对”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或从景情入手,或从对比点入笔,或从情节、环境和人物落墨,“撮合语言,配对眷属”;将文言文中的“宽对”改为工对、拉长、缩短、调序等,同时开展对句比赛、有奖征对、集句成联等活动,以激发学习兴趣,蕴蓄文化素养,积淀情感认识,丰富生活积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傅惠钧在《略说属对的语文教育价值》(《语文学习》,2013.1)中,认为“属对”的语文教育价值,主要表现在能让学生在动态的运用中综合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并从中获得审美愉悦,同时得到思维训练。
针对目前中学古诗文教学往往存在着教师放弃对学生“诵读”能力培养的弊端,黄春来在《因声求气说与古诗文阅读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10》中,提出必须重视对古诗文诵读水平的培养,论述了“因声求气”对于美感教育的重要意义,认为以诵读而通古人之神气,因声而通其文法、句法、修辞,诵读是进入写作的第一法门,通过“因声求气”,可以感受古代诗文的音乐美,可以体味古人的人格美,可以促进古人优美生活形式的对象化,从中获得美感教育,达到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何耀东在《古诗词虚实结合手法分类典例赏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11)中,将古诗词中常见的虚境分为“梦幻之境、预期之境、联想之境、遥想之境和暗写之境”等五类,并举例分析古诗词虚实结合手法的妙处,认为虚实结合是古诗词营造意象、意境以表达诗人思想情感时所常用的一种结构特征、一种艺术手法,常以虚境逼真、新奇而取胜,以虚实结合的自然和新巧而取胜,从而丰富诗歌形象、升华作品主旨、强化感情宣泄,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和诗情悠长的审美情趣。
在高等教育全球化和国际化背景下,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语言本身或者提高学生素质,而是为了更好地把英语当作今后学习和工作的一门工具。目前国内各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都开始把学术英语纳入大学英语课程范畴,把培养学生学术英语能力纳入培养目标。基于此种趋势,从2014年9月开始,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部在校本部非英语专业大二年级全体学生中开设了通用学术英语课程,以期提高其学术英语能力。
二、学术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
1、学术英语课程建设
(1)教学目的。通用学术英语课程主要培养跨学科的学术英语能力,课程内容包括学术听说、学术阅读、学术报告展示和学术写作等。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学术英语技能,同时巩固和提高其通用英语能力,有效地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口头以及书面学术英语交流能力。在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文献阅读、书面交流和口头交流等方面能力的同时,学术英语更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课程选取了外研社出版、范烨编著的《学术英语(通用版)》,全书分为10个单元,涵盖economics, business ethics, psychology, environment, philosophy, mathematics, sociology, globalization, medicine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十个主题。授课课时为32学时,3个学时完成一个单元,一学期完成10个单元。
(3)评价体系。传统大学英语的评价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的题型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基本一致,以语言知识点和英语言运用能力为导向,这种评估属于终结性评估。
学术英语的评价则与传统大学英语不同,主要采取形成性评估。形成性评估既考察学生的学习表现,更重视帮助学生达到提出的能力目标,其重点是考核学生在团队合作当中,以项目研究为核心的学习效果。通过布置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项目,要求学生结成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包括收集和整理信息、归纳和综述文献、设计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社会调研和实际试验),并以口头和书面形式总结研究成果。在形成性评估中,不仅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估,也重视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如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对学生个人或项目小组的研究成果汇报互相进行评价。
2、学术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在2015年6月两个学期课程结束之时,邀请了学生代表与教师进行了讲座式访谈,探讨该课程的学习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1)部分专业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南华大学在2013年升为一本院校,招收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高,但某些专业如艺术设计学院、理工类专业学生对学术英语课程兴趣不大。
(2)教学方法仍然延续过去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语言点和知识点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学生普遍感觉和大学英语课程区别不大,而由于学术英语文本词汇量增大、专业性增强,学习难度较大,使得课堂的这种输入式教学更为枯燥,相当一部分学生跟班困难。
(3)课程内容较难,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涉及的学科门类广,二是文本难度偏高;三是学生学术阅读能力普遍较弱。
三、教师转型策略
1、自我定位
过去的大学英语课程一直是通用英语的天下,高校教师多年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习惯,在课堂中扮演信息输入者的角色,随着学术英语课程的开设,教师应重新确定在课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强调教师从传统语言知识讲授者到阅读过程引导者的角色转变。
2、教学思路
教学方法可不拘一格。如采用整合式、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导向型方法;或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为其提供语言组织和思辨能力的训练机会;或采用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引入社会调研项目教学方法,包括具体方案、实施情况等,对学生在调研项目中取得成绩的评估进行展示;或采用陈述性任务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上各种教学方法可交叉使用,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设计,教师有意识地加强学生思辨意识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3、教师发展
高校英语教师要适应新的教学趋势,就需要进行自我提高和发展,主要途径如下:
(1)自我发展。大学英语教师应确定专业。要进行独立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就需要确定发展方向,尽可能补充所选专业的知识,涉猎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以促进语言教学。
(2)培训、进修。相关部门和学校应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帮助大学英语教师深入了解学术英语课程,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上的转型。
(1)民主教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生成长有着重要关系。一个墨守成规,师道尊严的人,是不可能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一个师生关系紧张的课堂无法让学生进行真正的主体学习,更谈不上创造性。只有教师善于变换自己,自觉地充当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做学生的朋友和伙伴,尊重学生的人格,主体性教学才有可能。
(2)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也就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事物所具有的条件超过人们已有知识经验的范围,而构成了问题条件。在问题情境中,学生面临新的、未知的知识或情景,便在头脑中产生“问题”,并引发他们的思维过程。为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3)培养参与意识及能力。参与,就是参加事务的计划、讨论、处理,学生坐在教室只能叫“在场”,而“参与”则是一种从计划到讨论,再到处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全身心的投入。因此,阅读教学必须扩大参与人数,拓展参与流程,增强参与密度,优化参与效率。
2 “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1)合作的有效性。A、独立在前,合作在后。无论是什么方式的合作学习,都必须要以学生扎扎实实的独立学习为基础。B、自由选择,多种形式。C、宁缺毋滥,宁短毋长。一般应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安排切实经济的小组讨论。D、合作学习,资源共享。全班学习汇报时,可以让小组推选一位学生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2)合作的综合优化。A、思维的相应激励。伙伴之间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安全的、融洽的、自由的环境,为他们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了条件。B、语言的高效训练。课堂教学中,学生只凭耳朵听,一般只能吸收5%—20%的信息。C、情感的愉悦交流。学生在课堂上有愉悦的情感生活的需要和权利。
3 “差异发展”的教学策略
(1)尽可能地让学生自选学习内容。尽一切可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中来,当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目标定向活动,目标成了师生共同意愿时,学生将会产生独立学习的责任感和愉悦感,学习将会更加积极主动和有效。
(2)尽可能地让学生自选学习方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熟悉的学习方法。在学生独立。学习时就应当鼓励他们用自己熟悉的学习方法去学习。
(3)尽可能地尊重学生各异的学习速度。学生学习速度不同,独立学习时,就让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学习。
(4)尽可能地让学生自选学习难度。强迫孩子做他不会做的事,既是对学生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又是对他们人格和心理的伤害。
(5)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评价学习。学生的评价,语言是儿童化的,情感是亲切的,思维水准是差不多的。
4 “体验成功”的教学策略
(1)抓住重点内容独立学习。学生已经懂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思考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伙伴合作学习能解决的教师不讲。重要的问题教师有意不讲清楚,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去搞清楚。
(2)质疑问难,鼓励发现。培养质疑问难的习惯和能力,是培养学生发现力,思辨力和批判力的重要形式,也是语言学科进行语言训练的切入口。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主要是让他们独立地去思考去发现。
(3)训练思维,体验成功。A、运用语言和思维的一致性,训练学生的推理性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训练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必然会对学生的思维发生影响。B、运用语言文字的形象性,训练学生的想象性思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而想象又必须依托形象。C、运用语言文字的模糊性,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语文创造的形象,中心思想和主题,本身就是多元的;双关象征、比喻拟人手法;古诗文的精练和含蓄等,都使语言具有朦胧美。(4)、引发争议,激发创造。阅读教学中的争议发生在不同观点之间,必然引起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求不同见解的充分依据,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求异创新。
5 实施主体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教师找准自己在课堂中位置是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应明确: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通过协调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行为和注意力等教学因素,使教学过程能顺利进行,并有控制地发展;教师是教学的合作者——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