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心理健康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重视幼儿的心理卫生
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互制约的,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许多身心疾患都是与心理刺激引起的情绪、行为有关,如长时间处于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中,会使人发生疾病,甚至诱发精神疾病。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不仅关系到他们目前的成长,而且还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持续的影响,并影响到人类的素质。
我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据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调查发现:近年来儿童中出现心理发展偏异,发生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各种心理疾病的人数明显增加。因此处于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更应重视幼儿心理卫生保健,以提高幼儿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二、建立充满爱意的师生关系,创设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
陈鹤琴说:大家都知道,幼儿园的环境跟家庭环境是不同的,因此,当一个小孩来到幼儿园的时候,在他心理上就发生问题了。确实,孩子从一个原本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并离开自己所依恋的亲人,这在他心理上很自然的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的情感。幼儿失去原来的舒适与满意,表现出苦恼的情绪和不安定的行为,这种现象在新入园幼儿身上表现尤为突出,而当幼儿后来所面临的环境、事件越来越熟悉,分离的焦虑就越弱,所以在中班后期和大班幼儿身上这种分离焦虑现象较少见。那么怎样才能使幼儿不依恋原先的照顾者,让幼儿很快适应环境呢?
(一)用爱不定期地打动幼儿,改变他们不安的心理状态
爱是幼儿精神需求中最珍贵的部分,心理研究表明:爱能使幼儿获得安全感、满足感,而剥夺了爱会严重影响幼儿身心发展。幼儿入园的第一天所接触的第一个人就是老师,这第一个人给幼儿留下的印象无疑是最深的。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爱能使幼儿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能使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消除分离所产生的不安心理。
(二)创设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要创设和谐的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所谓平等和谐的环境,是指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而不受老师或同伴的嘲笑,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表现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新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妮认为:心理疾病源自某些尚未解决的潜意识中突的焦虑,是孤立无助的幼儿采取有效安全的措施而造成的。我在教育过程中努力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平等、民主地对待幼儿和尊重幼儿。如果一个老师常常以长者自居,力求师尊的刻板形象,随便批评、惩罚幼儿,都无益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只会使幼儿与老师产生隔阂,面对老师会产生一种焦虑情绪。
三、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幼儿心理研究表明:幼儿期的儿童需要与同伴交往,此时幼儿感到最痛苦就是大家都不愿理睬他。倘若没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幼儿会为自己不被同伴接受而郁郁寡欢,也会经常受到同伴拒绝出现紧张不安的焦虑现象;而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并在园内愉快的学习、生活。
在引导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中,一方面我请幼儿自带玩具,到幼儿园与伙伴共同分享,当幼儿把玩具带到幼儿园后,我先让他们明白,自己有好玩的玩具应该和小伙伴一起玩,再让他们懂得要爱护他人的玩具,如果随便损坏别人的玩具,以后别人就不愿意和你玩。这样小朋友就会很珍惜他人的玩具,同伴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关系变融洽了。
另一方面让幼儿学会互相帮助、感受互相合作的乐趣。看到幼儿之间形成彼此关心、帮助的友爱关系,然后马上鼓励其他幼儿向这些小朋友学习,还可以帮助幼儿学会一些交往的技能。
论文摘要: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这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首先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打工,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达到2.3亿,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造成约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由他人照管的正常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2.心理上的障碍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有困难没地方倾诉,有焦虑、孤独倾向等问题。这些心理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回家。
3.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化。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1.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发挥家长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家长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1)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2)家长要主动跟老师联系,不要等老师来主动联系你,通过跟老师的交谈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同时可以跟老师交流一下怎么教育孩子,以便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2.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尽量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特别是学校,更要高度重视,不歧视老师儿童,平等地对待他们。要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比如城里留守学生之家和心理咨询室,以解答学生成长中的烦恼。村里可以聘请离退休的老师当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员,负责孩子思想、情感辅导。
3.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学校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必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笔者认为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袋,但不能让留守儿童知道,以免刺激孩子。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以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监护的缺位。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中,可以通过讲座、“夏令营”之类的活动来进行。同时在“进步之星、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向留守儿童倾斜,并且树立标兵,在留守儿童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教学氛围。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绝不能忽视对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一、我国现有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析
近十年来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虽有区域性差异,但毕竟形成了一些模式化产物(尽管现行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理论研究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3](P.39),提出了关于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各种理论,同时各式各样的模式也在不同程度地运用于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观瞻十年来,运用于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基本模式大致有五类,分别是生物-医学模式、心理学模式、教育学模式、社会学模式和针对复杂巨系统的“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3](P.40)。生物—医学模式基于生物心理学的观点把心理问题看成是一种疾病,更重视特殊儿童生理躯体上的问题表现,主张通过诊断、干预和治疗等技术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以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促进其心理功能的恢复和协调。20世纪70年代前,我国对特殊儿童的类别诊断、鉴别与心理评估主要依赖于生物—医学模式;70年代后许多研究指出,医学疾病评估测试系统难以精确地反映特殊儿童的心理障碍程度,尤其是对特殊儿童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忽视,直接弱化了对特殊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程度。心理学模式以心理健康为取向,以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以消除或缓解某一方面、某个层面的心理问题为目标,重视运用心理技术,多采用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方式方法。这一模式虽重视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但运用于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难免会聚焦问题矫治,易陷入被动的心理治疗策略应对。况且该模式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者本身的要求较高。既要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又要有特殊教育的知识储备[4](P.46-55),否则,其实际作用将大受限制。
教育学模式强调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环节中,促进儿童各种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3](P.41)。学校教师要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要求纳入教育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主要采用心理辅导的方式方法。通过相关课程讲授、活动的开展、心理素质的训练、心理潜能的开发以及教以简单的自我调适方法等来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一模式运用于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需要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使其能在教学中针对特殊儿童的心理问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或是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担此重任。社会学模式依据社会心理学关于人际交往和社会影响的原理,注重教育活动双方的社会角色、性别差异、文化素养、价值观念、个性倾向、社会习俗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5](P.11-13),以及社会环境对教育结果的影响[6],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重视家庭、社会资源的利用,实行家校合作、学校与社区合作[7]。由于此模式特别关注儿童出现的行为、情绪等问题,因此,运用于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往往是当出现问题时才进行干预。建立在复杂系统观和WSR系统方法论基础上的“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2](P.8),特别适合于复杂巨系统(即社会系统)工程设计和家庭—学校—社会(社区)或城乡一体化建构分析研究,已在汶川地震灾后儿童心理重建[8](P.4273-4276)、农村留守儿童及流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自闭症及多动症等儿童心理康复实践创新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值得在今后的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教学、管理中深化与完善,重点是建立长效机制和突破方法论瓶颈[9](P.4630)。
不可否认的是,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失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规模化产物。现有的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均存有合理的成分,但也有其局限性。局限性主要体现在:(1)以单一学科为基础。上述前四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是依据某些学科理论或一般系统论来划分的,只有最后的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基于复杂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方法论,均具有一定的适应性。(2)针对性不强。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多半是在普通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基础上提出的,最后的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则合理配置了普教模式与特教模式两种优质资源。从共性上说,特殊儿童首先是儿童,依此观点将普通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嵌入特殊需要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固然有其合理成分。但从差异性上看,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无论在行为、情绪、个性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不同,照搬模式显然不足以应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3)实践操作性弱。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如果缺乏实践操作的平台,而只有理论架构,那只能是流于形式或表面化,即使名义上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或开设了课程,但囿于教育者自身观念束缚、知识储备不足、模式运用单一等,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对特殊儿童的成效。
二、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多元整合
1.多元整合的学理探析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多元文化互相激荡、碰撞的时代,各种文化并存并相互影响。教育、心理与文化唇齿相依,使教育、心理各个方面都深受多元因素的影响。面对社会的进步和知识的不断更新,人们意识到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挑战,必须走向多元视角,倡导多元主体、多元视角、多种方式和多样内容已成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一种主导有效的方式[10](P.17)。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人、引导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人的心理活动复杂性、教育活动的复杂性以及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线性的,必然是多元的、非线性的。每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合理的和有意义的,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随着时间和环境不断变化和成长的,那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要随着主体不断的变化。每当一个模式固定下来、僵化了、不变化,必然出现阻碍发展的现象[11]。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当是经多元整合的、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惟有此才可能发挥更大的整体功能作用。所谓“多元”是指生物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等跨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各有特色,各有侧重,要从多学科的角度去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所谓“整合”是指要强调一个系统整体的协调和综合优势的发挥。其实质就是力求避免用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观点来看待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而要用动态的、整体的、联系的观点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12](P.172)。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多元整合是系统论、整体论等的充分展示,客观上反映了人的心理、教育活动和社会发展中复杂性的必然要求或选择。多元整合的系统模式强调整体性的协调,并不是简单的拼凑或是合并,而是各类型、各层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与和谐发展,取长补短,灵活运用。
2.多元整合的主要内涵
(1)视野的整合。人,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来定义,或是这些层面定义的结合。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人科人属人种,是一种高级动物。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包括特殊儿童,那就不能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定位于心理学或特殊教育学研究领域,而是要把基于生物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等学科视野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加以整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集约型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结构。
(2)目标的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在特殊教育领域占有一席地位,源于人们对心理疾病危害性的认识。家长和学校教育工作者都关注到特殊儿童的心理问题,一般是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个体心理问题上,目的是促进其心理健康。多元整合模式要求人的现代化和个性社会化,要求不仅仅解决特殊儿童单一的心理问题,而是要塑造特殊儿童的健康人格,发挥特殊儿童的潜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特殊儿童发展,在目标设置上,要做到全面性、发展性、整体性,充分考虑到特殊儿童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提高特殊儿童主动性和适应能力。
(3)资源的整合。特殊儿童的心理成长是与学校、家庭、社会(社区)三方面综合教育分不开的。仅仅单方面地依靠学校教育,是很难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健康发展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要相互配合,达到资源的整合。学校可对家庭进行教育指导,也可通过互访、家长会或家长委员会等方式与家长保持联系和互助[12](P.173);学校也可与社会教育相配合,鼓励和组织儿童参加校外机构组织的活动,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和要求,为特殊儿童争取更大的社会支持;家长可通过政府部门、慈善机构和社会团体寻求更多的专业支持和帮助。只有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社区)三大场域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与自我适应资源的整合,才能探索和建构起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合力机制[10](P.17)。
3.多元整合的实施途径
(1)学科渗透整合。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全部课程中。除了特殊学校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还要整合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得以全方位的展开,通过学科教学渗透进行。较之于一般儿童而言,特殊儿童存在更多、更复杂的心理问题,对其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创设活动平台,促使其直观感受和活动参与,尽可能在体验、合作和自我反思中优化其心理素质[13]。教师应善于挖掘各科教材中的学科资源,结合特殊儿童心理特点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特殊儿童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文化知识教育和生存能力教育之中,减少其负面情绪,以利于调整其学习状态,提高教育效果。
(2)方法渗透整合。鉴于特殊儿童的身心障碍特点,以各种适合特殊儿童的活动为载体,来提高儿童自我教育的能力。活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项的心理咨询或辅导活动。要及时观察特殊儿童的表现,及早进行干预,通过矫正特殊儿童偏差行为和消除心理问题,达到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多元化目标。辅导活动要采用多种方法整合,除心理谈话法外,可整合适合特殊儿童的绘画疗法、音乐疗法、戏剧疗法等非言语层面的治疗方法。另一类是校园活动。教师可开展体育竞赛、艺术表演、手工活动以及各种形式的班队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目标纳入到各类活动过程中,通过活动来培养特殊儿童良好习惯、个性、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健康心理[4](P.275-296)。
(3)资源渗透整合。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受到其自身身心特点和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搜集特殊儿童的心理资料、建立心理档案,有利于掌握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全面、系统、准确的资料有利于确立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设计活动方案,保证有效指导。心理健康档案不是单向的、静态的文件保存,而是多元的、动态的资源整合。要根据儿童的发展状况,及时完善心理健康档案,而且要注意家庭、学校、社区等资源之间的互动情况,充分发挥资源合力的优势,做到师生合作、师师合作、家校合作和社校合作。
(4)目标渗透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要获得真实效果,就必须统一规划和合理安排,与其他课程或活动有机结合、多渠道融合,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而不能游离于学校原有工作范围之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缓解特殊儿童的心理问题,而是要达到培养特殊儿童健康人格全面发展的多元目标。注重潜能开发和心理素质培养的发展性目标、通过心理辅导和咨询解决心理问题的预防性目标、定位于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的矫治性目标,应整合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
4.多元整合的实施条件
(1)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支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由领导、教育科研工作者、教师等组成紧密结合、高效精干的团队。若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一种学校行为,则领导的亲自参与和全力支持显得尤为重要。鉴此,要求教育部门和行政领导在认识到位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强有力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精神上和政策上的支持),只有领导的态度明确而坚定,行动果断而稳健,并建构起生态化支持系统,才能迅速打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面[11]。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 儿童心理发展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内涵
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其定义有所差别。鲍姆林德受社会学习理论、生态学和家庭系统理论的影响,认为在家庭教养方式的定义中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家庭对儿童所作要求的数量和种类:二是家庭对儿童行为的反馈。我国的心理学者对教养方式的理解无本质差异,一般是指家庭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家庭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心理健康
儿童心理发展的目标是要培养儿童成长为心理健康的个体。因此,要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概念和特点,首先需从了解健康及心理健康的概念入手。对健康概念,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儿童期是人格建构的关键期,其心理发展有很强的可塑性。对于心理健康儿童而言,一般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三、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
1.民主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民主型,顾名思义,就是用民主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也称为“智慧型”。民主型的家庭的特征是家庭成员关系和谐,氛围温馨,家长不会无缘无故打孩子,孩子出现的问题后首先是加以分析与引导,及时纠正孩子当时发生的错误,这样孩子在家庭中能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也能使孩子知道怎样爱他人、尊重他人,从而增强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专制型与民主型对应的教养方式,就是家长用专制的方式管教孩子,孩子没有自由选择权。这种教养方式下家长常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愿意行事,按照家长设计的模式无条件执行,孩子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无论孩子是否愿意。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不利。由于不尊重孩子得意见,在专制型教养模式下,家长与儿童经常产生摩擦与矛盾。
3.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权威型是一种具有控制性但又比较灵活的教养方式。权威型是学者鲍姆林德教养方式分类中“authoritative style”的翻译,这里的权威不完全等同于我们汉语中的“权威”的含义,鲍姆林德的“权威型父母”更像我们所理解的“良师益友”。这种类型的家长会对孩子提出明确的、合理的要求,并且会谨慎地说明要求孩子遵守的理由。还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对孩子不合理的行为做出适当的限制,并督促孩子努力达到目标。
4.溺爱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溺爱型即放任型,家庭以满足儿童的意志和需求为第一要务,从而忽视了其教养行为是否对儿童成长有利。该类型家庭把孩子放在了一个特殊的地位,完全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服从并服务于这个中心,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在童年期常以哭闹等方式寻求即时的满足,破坏性强,用此来引起家庭的注意来满足其要求。
5.忽视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忽视型即不作为型,家长不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对其行为与学习漠不关心。忽视型与溺爱型截然相反,甚至也与其他类型有着本质不同,忽视型家长不关注孩子,他们一般只是提供食宿和衣物等物质条件,而不会在精神上提供指导和支持。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家庭的教养方式无论是溺爱型、专制型、忽视型还是分歧型,对子女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与之相比,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则体现出了更多优点,两种类型如能良好结合,给予孩子适度的关爱与限制,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 并能接纳孩子们合理的意见和想法。
四、我国家庭教养方式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
(一)存在问题
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国,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中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有关部门还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家长专制比较普遍。2.纵容溺爱现象严重。3.家长对心理健康不重视。4.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导致儿童压力太大,不堪重负。
(二)改进家庭教养方式的对策
1.家长应以身作则
言传不如身教。家长的一举一动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很多家长对儿童要求严格,但对自己要求极其宽松,比如不允许儿童玩游戏、看电视,自己却玩得不亦乐乎,这使得儿童感觉不到公平,同时也使家长的威信锐减,不易使儿童心悦诚服。因此,家长行为至关重要,可以说,教养子女第一条原则,就是要尊重“以身作则”这条原则。
2.家长需注意避免溺爱儿童
避免溺爱儿童,应做到以下几点:不搞特殊待遇,坚持理性惩罚;对孩子的要求不能一味地满足,要分清对与错,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无理要求,不能答应。家长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不仅导致孩子的依赖性,而且易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养成自私贪心的恶习。不包办代替,不抑制孩子的“独立行为”。
3.家长应顺应客观规律,科学教养儿童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父母教育缺位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父母教育的缺位,父母为了生计,长期与子女分离,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无法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之中进行情感的沟通交流与生活经验的传授,在遇到突发状况或者新问题的时候,留守儿童非常容易不安与焦躁。家庭教育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脱离父母教育,很难得到父母的关爱以及情感的交流,因此会有极为严重的心理创伤。
监护人教育不当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来源于监护人教育的不当,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就其性质可以分为隔代的祖辈监护和上代的亲属监护。隔代祖辈由于通常是祖父辈,在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过程当中,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与留守儿童之间存在着时代的脱节,容易产生代沟,祖辈在思想以及生活习惯方面会受到时代的影响,不利于留守儿童的早期社会化,使留守儿童很难适应新情况的变化;其次,祖父辈对孙子辈会非常溺爱,通常情况下是“要星星不给月亮”,致使留守儿童形成极端的个人病态心理。上代的亲属监护的主体主要是亲戚或者朋友,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样会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就是亲属为了生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难以做到尽心尽责,在教育孩子方面难以很好地把握适度原则,如果对待留守孩子过度溺爱,会造成孩子不良的性格;如果过于严厉,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对抗心理。
学校教育不足 学校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他们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在学校中度过,因此,学校教育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否的关键因素。但是我国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办学理念以及教学设备等多方面的条件受制于当地经济水平的影响,并不能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供必需的教育资源。为了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父母教育缺位的现状,最好的学校教育应该是对留守儿童实行寄宿制管理,使他们可以获得朋友的情谊,但是我国农村的学校却缺乏住宿的必要条件。农村学校的课程设计很少会涉及到心理引导方面,教师更是缺乏相关的心理教学理念,容易使留守儿童形成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社会教育不良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针对于留守儿童的社区服务教育团体极为稀少,使得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处于空白的状态。同时,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处于社会化的初期,各个方面极容易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因为留守儿童的好奇心比较强,且自我保护意识较为薄弱,非常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庸俗的或者暴力小说,或者漫画的影响,再加上家庭教育的不足,留守儿童极容易走向犯罪的深渊。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完善家庭教育,充分发挥父母和监护人的教育职能 要尽量完善家庭式教育,需要父母或者监护人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为了让留守儿童切实体会到家庭的亲情以及父母的关怀,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联系就必不可少。实现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的培养及塑造,需要父母对他们实行综合方面的教育及关爱,其范围可以是单纯的情感交流,亦或亲情互动。此外,还要明确监护人的角色定位,真正做到教育和抚养孩子的责任,要准确把握爱与严的教育尺度,要经常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
利用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 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要尽可能地利用小学的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当中的堡垒作用。第一,学校要设置心理咨询服务机构,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进行监管,并实现对他们心理的实时疏导;其次,完善家庭访谈制度,学校可以不定期地根据学生的心理表现的实际情况,对留守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进行访问,使他们能够了解子女现阶段的心理状态,引导他们掌握与子女正确的沟通交流方式以及教育方法;再次,组织留守儿童开展社交联谊活动,在社交联谊活动中,使留守儿童可以分享彼此不同的快乐,共同承担并解决彼此的郁闷。
整合社会力量,构建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心理的发展及成长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需要构建长期有效的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使整个社会的力量起到引擎支撑的作用。各级政府应当明确责任的划分,农村的村委会以及街道委员会必须承担对留守儿童的辅助监护的职责,就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深入了解;其次,要积极邀请留守儿童参加青少年的集体活动,可以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体验父母工作以及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之类的公益项目,对留守儿童进行正面的积极的引导教育。
关键词:环境;儿童心理;影响
我国曾经有过一个城市做过调查,发现孩子患有各种心理障碍的却占受检人数的69.9%,这一结果表明我们多年来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漠视。儿童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对自己、他人行动的认知,对心理状态彼此间相互联系的认知均与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有关。所以,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要注意到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的培养。儿童出生以后遇到一个具体的生活环境就是家庭,之后随着年龄的成长将面临幼儿园教育。本文试就儿童心理教育问题从家庭以及幼儿园教育两个方面的提出建议,希望对儿童心理的成长有所帮助。
1 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启蒙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北张家口的某幼儿园做了一个以40名3-4岁的幼儿以及家长为调查对象的调查中,显示以下问题:
1.1 文化水平的高低反映出幼儿家庭教育的环境
基本上是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少,文化程度低的父母,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多。
1.2 家庭成员中的父母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不同
即采用表扬鼓励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经常运用威胁打骂的教育方式,往往会使儿童发展产生多方面的问题。
1.3 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和家长适度的精神交流
幼儿教育过程中有的家长的教育方式还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认为“不打不成材”。所以一旦孩子的成绩不好或者犯错误,就动辄棍棒相向。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点。长期处于家长高压政策下的孩子们容易出现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另外的一种教育孩子的错误方式是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发展采取“放任”的态度。他们认为孩子们的成熟是水到渠成的,认为很多道理孩子们长大了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于是他们对孩子们漠不关心。在这样形态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因为得不到适度的关心而产生孤独感,逐渐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甚至是放荡等不良的心理问题。
2 积极的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不同文化程度家长都应该注重自己正确的教育观念的形成,直接决定了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和行为。所以家长们应加强自身的修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儿童教育和心理素质,多一些育儿知识。以上本文提到了诸多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包括“严厉教管”、“自然成熟”等,都是值得改进的。以下我提出几点建议:
2.1 家庭教育中的家庭气氛
这对于儿童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美国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对4000名独生子女的调查发现:家庭气氛活跃、常有笑声陪伴的家庭,孩子们的智商都比不和睦的家庭高。所以对于父母来说,形成和睦的夫妻关系对于孩子们的心理教育有潜在的巨大作用,父母对抗、父母分居、父母离异、父母再婚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容易出现不安全感、内疚感、自卑、猜忌的心理。
2.2 家庭教育中的积极教育方法
通过上文的比较看出,采取表扬鼓励的教育方法和采取威胁打骂的教育的方式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建设的影响完全是南辕北辙的,且会极大地影响幼儿的个性品质。所以多鼓励孩子,让孩子们增加自信心,往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2.3 家庭教育中的亲子间沟通方式
亲子沟通是指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间交换信息、资料、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以达到共同的了解、信任与互相合作的过程。亲子沟通的质量、状况、方式等将会影响儿童的自我概念的确立、道德判断的形成、学业成绩、和心理行为问题。父母应该在平时的时间有意识的分配专门与孩子玩耍、交谈的时间。从中了解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变化、需求、困惑。
2.4 家庭教育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不要在陌生人面前批判孩子。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曾说过:“自尊心是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及其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上的露珠”,这的确是一个真理。父母应该帮助孩子们保护自尊心并找到正确的情绪宣泄的方式,从而逐步控制孩子的发脾气程度。上述提到了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毋庸置疑,家庭因素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3 幼儿园阶段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儿童成长期是生理和心理的塑造阶段,在认知、情感、自制力都不成熟,还需要学校和老师的指导。因此,除了家庭教育外学校和幼儿园老师的角色要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转变。影响儿童健康心理发展的因素很多,幼儿园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主要有:教材内容的影响、教师的影响、幼儿园环境的影响。下面我就幼儿园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影响做些具体的探讨。
3.1 教材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的选择结果
对于儿童的价值观形成,行为准则进行文化灌输。但是另外一方面来说,教材也为儿童提供了效仿的模式。所以教材对于儿童的成长是很重要的。要注重对于教材的更新,以及教材的内容要与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结合。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3.2 教师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幼儿教学中若采取好的教育模式,能为幼儿营造出良好的心理环境,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引导、疏通、激励和启迪等作用。老师要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快乐。教学活动并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结合,只有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幼儿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的幼儿发挥了自己的想象,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让他们感到了自己的进步与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3.3 幼儿园环境的影响不可忽略
【关键词】儿童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 研究
一、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分析
1.品质的培养
儿童好比一张白纸,这一时期是品质培养期,心理健康教育成就孩子的品行品性。儿童的心理逐渐的从简单向复杂发展,从无意向有意发展,从不成熟到成熟发展,从不完善到完善发展,这期间,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是儿童品质塑造的坚实的基点。培养孩子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关心他人、家庭、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自主创新、自信、自强的品质。这些都意味着健康的心理教育的重要,意味着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
2.人格的健全
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处在起步阶段,心理健康会使孩子在接触现实的同时不断正确地认识自我,在周围环境里调控自我,承受挫折并学会适应环境,这种与社会相适应的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孩子健全的人格的形成,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即便是出现了心理健康障碍的孩子,在这一阶段,接受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有可能摆脱心理障碍,完善自我,从而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
3.心理素质的提升
当今世界各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不仅仅要有适应社会的智能和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才足以面对压力与竞争,才足以立足社会。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重要的内容。当代儿童是21世纪的新新人类,竞争压力增大,心理素质的提升将让他们学会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二、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目前儿童养尊处优,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心理脆弱、不能吃苦、蛮横任性、自私自利、缺乏创造性、独立性差、不喜合作交往、自控能力差等问题,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因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也不容忽视。
2.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并不普遍,社会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存在误区,一是家长们多数偏向重视儿童身体健康和智能发展,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并不是很关注,再加上工作忙,出现许多的留守儿童,缺少来自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偏重课程教材知识的学习,难当素质心理教育的大任。大多数学校往往只在形式上开设心理咨询室,缺少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流于形式,得不到实施。
三、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焦虑心理
焦虑是一种过度的忧愁和伤感的情绪体验,是消极性情绪增强的表现。孩子情感单纯,在失去所爱的事或物或者是感到自尊心受损时,很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另一方面,孩子的焦虑也会由愤怒委屈引起,把本该向外发泄的愤怒和攻击朝向自己。但是,孩子还不会调整自身的情绪,又无法宣泄,孩子会有焦虑情绪,严重时会导致抑郁。可能会表现为整天忧心忡忡、愁眉不展、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自我评价降低,有自卑自罪感,感到困难重重,不能胜任,在学习活动中,会有思维迟缓、反应迟钝、思路经常受阻、注意力难于集中,自觉肢体乏力、脑力迟钝等。在身体功能上,会有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失眠等各种不适。从而孩子在心理上产生障碍,影响学习与生活,甚至有可能影响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
2.情感冲动
情感冲动指儿童的情感活动不受理性控制的发作性的扰乱现象。此时,儿童的情绪情感表现出随意冲动性,也就是任性逆反,并经常出现莽撞的行为。他们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少,不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感情不稳定,因此,此时期的孩子经不起外界的诱惑,在环境消极因素影响下,容易形成狭隘的意识,不良的心态。
3.注意力不能集中
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起伏大、自我控制的能力差,出现这种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来自家庭及环境的压力可能让孩子感到不适,希望引起注意,以打架或是离位走动或是叫喊和讲话等等与众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当目的不能达到时往往会失落和无措,从而循环往复,导致注意力集中困难。
4.品行障碍
许多家庭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却不得其法。在教育方法有的苛刻,不分场合当面训斥打骂,不顾及儿童的自尊心,若是长此以往,孩子心理压力过大,会形成忧郁、孤僻、退缩、逆反心理。还有的对孩子溺爱,造成子女任性、懒惰、依赖等不良心理,孩子无法真正成长。矫正孩子品行障碍的重要方式是情感宣泄,孩子心中的烦恼与想法难以得到理解,最终往往会出现各种品性不良的问题。
四、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
1.进行正确的教育观念熏陶
一直以来,应试教育将全社会对于成才的标准定义在考上好大学,将好学生的标准定义在好成绩,将分数看作是第一考核线。从儿童教育来讲,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日俱增。儿童从小只知道考分,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人格,甚至丢掉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与看法。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往往较大,性格冷漠自私,追求考试名次,经不起失败打击,不容易适应社会。因此,素质教育必须落实到实处,培养儿童正确的人生价值认知、全面发展,从小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让他们懂得,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人,道德素质是人的重要内涵,它决定着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学会奉献而不是对名利的追求。坚持对儿童心理正确的引导,坚持面对全体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参与体验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培养和提高儿童共性健康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产生。将共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个性的心理指导相结合,使每个少年儿童都得到健康发展。
2.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
在学校与家庭的双重影响教育之下,优化心理教育环境。在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长效的沟通渠道,从孩子入学为起点,早期介入,从家庭教育背景、教育理念入手,共同规划孩子的将来,不要等到孩子出了问题再强调沟通渠道如何重要,也就是孩子的教育要有前瞻性。即便是孩子真的有了问题,作为学校和家庭也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千万不可以用成年人的思维方式解决孩子心理存在的问题。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用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孩子。
3.打造专业的有能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加,思想上会有许多的发展变化,各种情绪困惑会越来越多,因此他们需要有一个情感引导者。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有能力指导每一位有心理障碍的儿童,发挥、完善少年儿童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能力。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心理疑惑,关心他们,通过心理辅导,关心孩子,聆听他们的烦恼,指导他们正确看待情绪与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4.创设良好的家教和家庭环境
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孩子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孩子的素质培养更为重要。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比对孩子身体的关心更为重要,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战未来,走向成功。所以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不好的家庭又致使他们形成扭曲的人格的可能。所以家长应该为子女着想,让他们在有爱的家庭环境下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引言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于是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统计,截止2010年底,全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5800万,逾八成隔代或临时监护,其中4000多万年龄在14周岁以下,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孤僻、厌恶、焦虑、忧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将可能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不良影响,甚至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此,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形成原因,提出了改善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参考。
一、调查设计与样本特征描述
(一)调查设计
据南京市有关部门做的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07年,南京市的留守儿童大约有10万多,主要集中在高淳县、六合区、溧水县、江宁区和浦口区这5个区县,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40%,部分农村地区达70%。相对于其他地区,南京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好,孩子的物质需求基本能够满足,但其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大问题。本次调查在南京市六合区选取了横梁镇、龙袍镇两个样本乡镇,随机抽取了80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主要分布在8~16岁之间,班级覆盖二~八年级。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80份,实际回收80份,有效问卷8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二)样本特征描述
本次调查抽取了80名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样本,其样本特征如下(如表1):①性别特征:调查的男性留守儿童相对较多,其中女生36名(占总人数45%),男生44名(占总人数55%)。②年级分布:班级覆盖二~八年级,小学生主要集中于四年级留守儿童的调查,初中生的调查对象分布则相对均衡。具体分布为二年级5名(占6.25%),三年级11名(占13.75%),四年级18名(占22.5%),五年级11名(占13.75%),六年级10名(占12.5%),七年级13名(占16.25%),八年级12名(占15%)。③年龄特征:被调查者的年龄从8岁到16岁,主要集中于9岁、10岁、12岁、14岁留守儿童的调查。样本总体被分为三个年龄层次,分别为8~10岁32人(占40%),11~14岁36人(45%),15~16岁12人(占15%)。
表1 留守儿童的性别与年级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作者调查,2012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是做好工作的保障。对于儿童而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其智力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促进其审美能力的发展,提高自身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本研究从自我评价、是否开心、是否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与见到陌生人的表现等方面调查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心情愉悦度较低,自卑心理较重
保持心情的基本愉悦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也可以促进自信心的增加,从而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并不是很开心的。虽然孩童时期应该是孩子最开心的时候,但是调查中只有11.75%农村留守儿童认为自己一直比较开心,45%认为自己多数时间比较开心,却有27%认为自己多数时间不开心,更有16.25%认为自己一直不开心。而从自我评价方面考虑,农村留守儿童普遍自我评价较低,多数比较没有主见,甚至没有自我肯定的信心。在调查中,仅有11.2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做得很棒、很好,而有70%认为自己做得一般,甚至有15%认为自己做得比很多人差,还有3.75%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成功。
(二)集体活动参与较低,人际交流能力较弱
集体活动是增强团体凝聚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儿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将有利于其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提高。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桥梁,它将可以促进自我认识,促进更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从调查数据来看,非常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留守儿童占11.25%,比较喜欢的占25%,一般的占42.5%,不喜欢的占21.25%。由此说明,农村留守儿童对集体活动的兴趣不高,性格比较内向、孤僻。与此同时,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在外且临时监护人文化程度较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长期的督促,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也显现的更为随意。据调查数据显示,见到陌生人时,仅有5%的留守儿童是感到新奇,而选择感到一般的占73.75%,选择讨厌的则有21.25%。
(三)心理需求满足度较低,心理不健康倾向较多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留守的现状,留守儿童也是有着自身的需求的,他们渴望与家人的交流与沟通,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与关注。在调查中,有17.50%的儿童认为自己时常被别人欺负,36.25%认为有时被欺负,20%认为很少被欺负,26.25%认为没有被欺负。而在被欺负的儿童中,有40%认为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受到他人的欺负,35.5%认为是因为自己胆小怕事,18%认为是因为别人挑衅,15%认为是其他原因。这显示出,留守儿童希望得到父母的保护与关爱,但由于其心理需求无法实现,留守儿童将会对父母更加失望,甚至走向更大的误区,认为父母不爱自己。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流相对缺乏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将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本次问卷调查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处于8~16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这个阶段,正是儿童身心发展过程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亲子关系将帮助满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增强孩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而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更多的孩子缺乏与父母适当的沟通与交流,使其性格更加孤僻。在调查的80名留守儿童中(如图1),仅有21名儿童固定每周与父母联系一次,更多的是一个月内联系一次或者不固定的联系,而问及其希望多久与父母联系一次时,有83.75%的儿童希望每天或者每周与父母联系一次,也有5%的儿童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这意味着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与此同时,表明儿童们希望与父母沟通,希望父母能帮助自己解除困难。但已有部分留守儿童由于这样的长期分离,与父母的亲情关系已逐渐趋于淡漠,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基础上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获得真切的情感经历,留守儿童形成不愿意与他人交流的性格特征。
图1 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实际周期和期望周期比较
数据来源:作者调查,2012
另外,在其仅有的交流中,父母更多的是关注学习、生活等物质需求,心理关注程度较低。调查显示(如图2),有63.75%的家长更多的是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17.5%的家长更多的是交流吃穿住等日常生活,16.25%的家长谈及到身体健康方面,仅有2.5%的家长会涉及到心理健康方面。这说明了家长关心更多的是留守儿童的学习等其他情况,而非心理健康方面,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使其性格不能健康发展,从而难以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道德品质,而在正常的情感道德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
图2 父母与留守儿童联系时主要交流内容分布
数据来源:作者调查,2012
(二)留守儿童实际监护人对孩子心理关注度不够
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首先接触到的集体,因此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发挥着最直接且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发展和稳定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教育化程度较低,农民缺乏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度,而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则更是缺少了父母的关心。在所有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父母外出打工情况如下:只有父亲在外打工的占42.5%,只有母亲在外打工的占12.5%,父母亲都在外打工的占45%,其中还有5%的离婚率。父母外出打工的连续时间也是清晰可见的。23.75%的父母为1~3个月,35%为3~6个月,36.25%为半年至一年,而5%为一年以上。这样的外出打工现状,意味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缺失,且暂时无法改变。而农村家庭的离婚情况也将成为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那么,在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期间,其临时监护就尤为重要。然而据调查数据显示,56.25%的留守儿童与(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22.5%与母亲一起生活,13.75%与亲戚一起生活,3.75%与其他人一起生活,还有2.5%自己生活。由此显示出,其临时监护人的重要性,他们关系到儿童整个成长状况优良程度。然而这些临时监护人也有着本身的局限性,对于年纪较大的(外)祖父母们,他们普遍自身科学知识匮乏,仅能用传统的观念培养自己子孙,且忽视了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问题,这对于儿童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甚至导致其价值观的偏离。与此同时,部分不完全留守的儿童中,多数也只是母亲留守,而在农村地区女性在家庭中的威望普遍不高,且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据调查结果显示(如表2),农村家庭中父亲的文化程度相对于母亲来说略高,总体文化程度集中于初中阶段。因此,儿童一般不听从母亲的管教,有时甚至会与其发生口角和摩擦,母亲的管教作用几乎难以得到发挥。对于那些与亲戚或其他人生活在一起的儿童,他们也多数只能得到物质生活上的照顾,心理问题多数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另外,那些自己生活的儿童,更是缺乏各方面关心与照顾,其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
表2 农村留守儿童父母文化程度情况
数据来源:作者调查,2012
(三)心理教育缺乏严重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而在心理教育这一方面农村教育略显匮乏,老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认识不够,也缺乏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造成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演愈烈。据调查显示,仅有6.25%的留守儿童所在学校有心理健康课,而在仅调查到的上过心理健康课的学生中,仅有1人喜欢,1人一般,3人不喜欢。一方面说明农村学校缺乏心理健康这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说明其教育方法、教育程度以及学校的重视程度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农村家庭中,儿童的父母多数在外打工,学生的教育问题(不管是学习方面,还是心理方面),学校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
关心与关注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心理变化和突发状况,是学校特别需要关注的点,但由于父母在外打工,学校不能与其取得及时有效的沟通和联系,使得留守儿童所出现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这也是学校对留守儿童管理所无法避免的障碍。
(四)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错误引导
由于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得工业发展相对较快,而农业发展滞后,致使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加上经济条件的各种限制,使得农村父母不得不把子女留置家中,从而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另外,由于社会教育制度还没有完善,社会上仍存在一定数量的不良少年,他们是一些不良风气的携带者,整日不做实事,对社会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心与管教,缺乏及时的正确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引诱,沾染不良习性,从而带来价值观念偏差,最终误入歧途,产生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因有关部门缺乏对各种媒体的有效管理,传播出不适宜儿童了解的信息(如:虐待儿童、城乡歧视等),致使众多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不良心理,使其更加孤僻、自卑;互联网的不正确传播与引导,也使许多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了厌学、逃学、辍学等不良的学习心态和学习行为,整天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
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应给予高度的关注。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政府之间的相互协调合作。
(一)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情感交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医生。父母的言行是影响子女成长的关键因素。面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打工在外的父母更需要与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保持较为畅通的联系与沟通,多关注其生活细节、情感变化,完善整个家庭教育环境。对于临时监护人,也要多关心小孩,避免粗暴式与自由式教育,保持与其父母的密切沟通,将其情况告知其父母,帮助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而对于整个家庭,父母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自己的婚姻负责,保持和谐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完整的家庭。
(二)学校应加强孩子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是学生进行学习,是教书育人的场所。首先,开设相关的课程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心理教育的必要环节。其次,提高教育管理者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这有利于强化其对学生的了解,加强对家长的指导,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再则,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展开一对一的帮扶活动,了解其想法与困难,帮助其解决问题。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安排专门的心理健康老师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疏导。
(三)社会应更多关心与引导留守儿童
农民外出打工是目前无法改变的现状,所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也是无法避免的问题。作为社会人,应当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有效地弥补其家庭教育的不足,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生活、学(下转171页)(上接50页)习环境。除此以外,还应宣传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发挥舆论作用,杜绝不良思想及行为的传播,呼吁更多社会成员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给予他们热心的关怀与帮助,让他们感觉到社会的温暖。
(四)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
心理疾病是21世纪的常见病,需要更多关注。然而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祖国的花朵,其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需要各界的帮助。政府应加大财政支出,发挥媒体作用,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介,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农村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让农村人民了解心理健康疾病的严重性,从而使他们开始重视其子女的心理教育问题,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于政策实施,应该设定明文规定,让有关部门之间进行互相监督,同时针对此项目设立专门部门进行负责,并对每个留守儿童资料进行存档,确保每项政策具体实施到每家每户,保证工作的有效、透明。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2010-10-20.
[2]江苏新闻.南京留守儿童调查 留守孩子成长过程危机重重[N].金陵晚报,,2007-6-28.
[3]南京新闻.在农村建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组图)[N].南京日报,,2011-1-19.
[4]邓承杰.从农村离婚案谈留守妇女婚姻状况[]. http:///html/article/201008/20/424410.shtml,2010-10-20.
关键词 智障儿童 心理健康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9-0044-02
一、智力训练
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目的,不是其学生学习了多少知识,而是其自身发展的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例如,智力有没有得到开发、行为有没有得到矫正、自我服务水平得有没有得到提高等等。智力康复训练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情感情境、趣味性和成功性,才能获得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良好的情感情境,可以使智障儿童体会到更多的爱,产生愉快的情绪,与学习环境更加和谐,是智障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而趣味性能更好地激发智障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在欢乐的情绪中主动自我要求,进行学习。成功性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提供智障儿童成功的机会,从而带给其成功的体验。这些教育方式对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别重要。
二、健康情绪
重视培养智障儿童的健康情绪。通过教育活动使残障儿童学会对情绪进行自我调控,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预防和转化不良情绪,在自信中找到自我。学会表达情绪,克制和宣泄不良情绪。也可以帮助残障儿童疏导负性情绪,如愤怒时,可以听音乐、作画、进行运动等,悲伤时找朋友倾诉;焦虑时,可以进行自我放松等。还可以从残障儿童的闪光点入手,逐渐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不是无能的,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逐步建立起自信,找到自我。
三、优化环境
环境是教育的重要因素。稳定的生活和教育场所,必要的物资设备,适当的空间条件,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物质基础。在教室的布置中,推行“一块语言版、一个玩具柜、一个生态窗、一个音乐角”,有利于教师在心理健康课上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精神环境对残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人际关系与环境气氛和谐,生活快乐,以及家长与教师积极关爱,那么残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就容易趋于积极;相反如果长期处于不良氛围下的残障儿童容易形成冲动、愤怒、攻击等不良心理行为表现。对此,在学习和生活上,要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用无私的爱去感化、温暖他们的心,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带领他们走出迷茫,使他们感受到校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为他们掌握一定劳动技能和生活能力提供保障。
四、教育氛围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样重要。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智障儿童产生对老师强烈的喜爱情绪,这种情绪对于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在特殊学校中,培智儿童都是一样的,没有特殊,没有歧视,培智儿童可以很好地找到集体归属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交朋友,也可以成为别人目中有威信和乐意信赖的人,是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智障儿童虽然有智力缺陷,但同样有着丰富的情感和准确的判断力。当他们能够真实地感觉到你在重视他、关心他和尊重他时,他们会表现出无限的真诚。特殊学校可以给智障儿童造出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
五、多方协作
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协调配合。对残障儿童近期的表现及心理状况,家长和教师应及时进行沟通交流,针对问题,研究和学习相关的教育技术和方法,采用适宜的个性化教育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开展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使三者更好地融合,这样就能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里,以便采取积极的心理教育方式方法。加强对家长进行残障儿童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定期为家长举办讲座,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支持学校开展针对残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六、开展活动
通过开展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可实行“一个融合”,即“学校全方位管理、教育教学等工作融合”,推行“五个自主”:“自理自主、劳动自主、交往自主、学习自主、休闲自主。”将“我洗小手绢”“小小值日生”等活动纳入日常心理教育中,培养残障儿童的自主意识;通过开展义务奉献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融入社会、融入周围环境的心理能力。比如利用义务劳动日使他们在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的活动中,感受到奉献的快乐,同时提升其自我价值感;还可利用社区人力资源,教育设施,针对其不同的特点和需求,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和兴趣小组;也可以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使智障儿童在轻松的氛围中愉悦身心,同时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定期组织各种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教育活动,使残障儿童在身临其境中培养健康的心理。
所谓“教无定法”,对于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固定一成不变的教育方法。智障儿童的心理问题呈现多样化,因而其教育方式也应结合实际情况,取向性、针对性的开展。作为教师,应勇于肩负起育人的伟大使命,秉承“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理念,尽可能排除、疏导智障儿童的心理问题,使其积极地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