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洪涝灾害的防治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这几天,武汉的防洪和内涝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各种号称现场传来的照片和视频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一时间,在全国掀起了城市防洪和内涝防治的大讨论。
入汛以来,全国极端降雨频发,包括武汉在内的很多城市都遭遇了暴雨内涝的困扰。为了分析事情背后真实的原因,找到未来可行的解决之路,避免一阵风式的“消费”这次灾害事件,本文将尝试对武汉市这次洪涝问题进行的简单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中国今后解决这类问题的可能路径。 武汉洪涝灾害四大原因
武汉这次洪涝灾害持续时间长,影响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016年7月7日,湖北武汉,快要淹没顶子的武昌黄花矶长江亲水平台的亭子。当日,武汉经历洪灾后放晴,天空出现蓝天白云和夕阳,众多市民来到武昌黄花矶闸口观看长江水势,与即将没顶的黄花矶凉亭合影或拍照留念。
一是外江水位持续上涨,导致城市本身排水困难。根据长江水文网的数据,近一个月以来汉口水文站水位变化显示,自6月30日以来,长江汉口段的水位从25米迅速上升到7月7日(早8时)的28.36米,达到历史上第五高的水位。长江水位的持续上升,不仅给整个武汉的城市防洪安全带来巨大压力,也直接影响到城市排水和内涝防治,导致雨水无法排入受纳水体中。
长江是一条汇水面积大的河流,此次自6月30日以来的水位快速、持续上涨,原因是上游来水量大,超出了下游流出的量,致使水量不断增加造成的, 外江水位过高是这次武汉内涝灾害严重的重要原因。
二是本地连续超强降雨。如果从6月30日开始,长江水位持续上涨,但武汉市没有强降雨,那武汉面临的也就只是防洪的问题,只要城市堤防不溃坝,就不会造成重大影响。但是同期,偏偏武汉遭遇了连续的强降雨。
根据湖北省气象局公布的数据,武汉市6月30日20时至7月6日15时累计雨量574.1毫米,突破1991年7月5日至11日七天内降下542.8毫米的记录。6月1日至7月6日15时,武汉降水量达932.6毫米,比1998年6月至8月的总降水量还多出了64.6毫米。持续的超强降雨,和这次长江高水位耦合在一起,加剧了这次洪涝灾害的破坏力。
三是,武汉本身对于雨水的蓄滞空间不足。关于这一点,网络上已经有大量的讨论,而且对这个问题的认知也在趋于一致,很多人都认为武汉市在过去城市建设过程中,没有保护好湖泊和低洼地,尤其是过多的湖泊遭到填埋,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城市内涝灾害。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
之前能够对雨水径流起到调节作用的河湖、坑塘、湿地、沟渠、低洼地已经变成了城市建设用地,对雨水径流的调节、蓄滞作用丧失。从一个更大的尺度上看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发现,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城市内涝风险。
尤其是面对超强降雨的时候,需要处理和应对的降雨径流量是一定的,这些雨水没有足够的空间存储,只能停留在一些城市相对低洼的地区,尤其是城市道路上,形成内涝积水。
城市排水的实质是创造有利条件,将雨水径流有序地疏导至蓄滞和受纳的空间。
如果没有空间去接纳这些雨水,在这种情况下,将城市排水管网的标准建设提得再高也没有意义。
四是,武汉本身的城市排水能力也有待提高。和很多城市在过去的做法一样,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武汉也存在“重地上、轻地下”的问题,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欠账比较多。
此次武汉洪涝灾害中,一则2013年武汉市水务局出台《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水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的消息受到广泛关注。该行动计划中提出,准备通过三年努力,投资130亿元,系统完善武汉的排水体系,整体提高排水能力。
对于上述计划要有客观的认识。
首先由于种种原因,据说目前仅投入了一部分,并没有花掉130亿元,其他的相关工程目前正在抓紧时间往前推进;其次,武汉承诺的130亿元要达到的设防标准,也不是能够预防这次洪涝灾害的。根据行动计划,武汉通过这些投入,要达到日降雨200毫米(即十年一遇)以内,小时降雨量50毫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基本不受渍水影响的目标。
武汉的投入没有很好地解决城市排水,说明之前武汉市在城市排水方面欠账太多,更应该加大投入,就如同一个饥饿的人实在太饿了,先吃了两个馒头还没饱,可能再吃一个馒头他就饱了,但是我们不能认为那两个馒头不该吃,或者吃了没有用。
当然,武汉的情况也不是个例,如果这么大的降雨,这种外江的排水条件,换成中国其他的城市,估计也极少有能够幸免的。 避免城市洪涝灾害的路径选择
为了从这次武汉洪涝灾害中吸取教训,逐步改善中国城市排水防涝能力,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作物;田间;管理;建议
进入七月份,玉米全面进入抽雄――孕穗期,水稻进入抽穗期,是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抗旱、防涝的准备工作的关键时期。应以争积温、促早熟为中心,采取拔除杂草、适时追肥、合理施用叶面肥、防治病虫害等有效措施,促进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确保适期安全成熟。加强田间管理,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促早熟。
玉米抽雄开花、水稻出穗将进入快速生殖生长期,对水肥等需求量大,抽雄至灌浆需水达到高峰,各地要酌情灌溉。同时,早施粒肥、喷施叶面肥等促进早熟。
二是清除杂草防草荒。
旱田拔除田间大草,清理田边地头杂草,降低草籽数量,以防导致明年草荒。水田要清除池埂、灌渠杂草,并重点清除田间野慈菇等大草,以利于水稻生长。对前期除草剂应用效果不好的旱田和水田,都不能再施用除草剂,只能采取人工或机械除草,避免产生药害。
三是防治病虫危害。
及时防治病虫害,根据气候特点和病虫发生规律,加大普查力度和频率,及时准确地掌握发生趋势和动态,及时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预报、早防治。要重点做好玉米斑病、稻瘟病等主要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做好农药、药械等物资准备,确保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坚决遏制大面积危害。作物进入各种病虫害多发期,各地要及时预测预报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跟踪调查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加大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粘虫、玉米螟、蚜虫、蝗虫、双斑萤叶甲、稻瘟病、水稻二化螟、稻曲病等重点病虫草害的监控力度,及时监测,早动作、早发现,科学有效防治,减少对产量的影响。在水稻进入始穗期(破口期),预计一周的时间将进入齐穗期,这一时期是水稻稻瘟病的最佳防治时期,因此,要抓紧开展对稻瘟病进行防治。
同时,要提前准备好各类防治药剂和防治药械,确保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坚决遏制病虫害大面积危害。病虫害防治要严格按照标准施药,采用自走式高杆作物喷雾喷杆机和机载喷杆喷雾机施药的要选用优质喷头,注意压力、风向并严格控制药液量及行走速度。
做好**市城区水灾突发事件防范和处置工作,使水灾处于可控状态,保证抗洪抢险工作高效
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
洪法办法》和国家防总印发的《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大纲》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市城区(西二环以东,七里河以北,东三环以西,北二环以南)范围内因自
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洪水、暴雨等水灾事件的防御处置。
1.4工作原则
1.4.1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利用先进科学
技术,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不断提高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1.4.2防汛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
1.4.3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防抢结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坚持
服从大局、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坚持公众参与,军民联防;坚持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等原
则。
2.城市概况
2.1自然地理
**市城区地处**省南部太行山东麓,华北大平原的西部边缘。**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
2020年)规划区总面积为:3745平方公里,东径113°45—115°50,北纬36°45—37°48。2006
年底建城区面积为50.57平方公里。
**市城区属于子牙河系的滏阳河流域。城区地势西高东低,平均坡度为千分之五至千分之三
,地面绝对标高94米(西二环)至54米(东三环),相差40米。流经现城区的河流有:小黄河(
含茶棚沟)、围寨河、牛尾河、七里河。小黄河发源于**县封山北麓,全长21.5公里,流域面积
63.24平方公里,自西向东穿市而过,在城区东北角的高庄桥与牛尾河汇流。围寨河发源于市内桥
西区西郭庄村,全长7.0公里,流域面积19.0平方公里,流经桥东区至大吴庄桥西北与牛尾河汇
合。牛尾河发源于本市城区北部达活泉一带多泉区,全长39公里,流域面积338平方公里,在城
区东北高庄桥与小黄河汇流。七里河发源于**县马河乡西候峪村,由西向东流经市区南部,市区
以上汇水面积330平方公里,七里河下段名叫顺水河,至任县永福庄从南澧河汇入北澧河。
2.2社会经济
**市城区现有常住人口59.9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7.63万人,2006年城区生产总值约
154.53亿元。
京广铁路于城中南北纵贯,107国道和京深高速公路于城东南北穿越,城区东西方向的公路
交通线路有邢德、邢临、邢清、邢都、邢左、邢和等线。主要工业产品有轧辊、钢铁、轮胎、玻
璃等。
2.3洪涝风险分析
城区年最大降水量1269毫米(1963年),年最小降水量263.2毫米(1992年),历年平均降
水量552.7毫米,最大一日降水量为1963年8月4日304.3毫米,最大小时降水量为**年7月18日
94.1毫米。一般年降水量70%集中在6月—9月。较大暴雨、大暴雨多发生在7、8月份,**年7月
18日下午历时100分钟降雨124毫米,其强度为建国以来最大。故主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
**市城区的洪涝灾害主要由暴雨洪水造成,洪水威胁主要来自市区以西小黄河流域。由于城
区靠近山区,河道源短,坡陡流急,洪水集中快,下泄快,破坏力大,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历次
水患均因降水量集中,防洪未设工程防护,排水标准较低等原因所致。
据历史记载,自公元638年至今1300余年间,**发生大小洪灾67次,其大洪灾9次,较大
洪灾32次,特大洪灾发生约为150年一遇,较大洪灾发生约为40年一遇。洪灾的发生与小黄河、
七里河暴雨洪水渲泄直接有关(见附件1)。
2.4洪涝防御体系
我市城区是全省省辖市中唯一防洪无设防的城市,洪涝灾害潜在危险极大。现有除涝工程现
状约为10年一遇,相距防洪设防标准50年一遇标准相差甚远。防汛任务相当艰巨。
我市城区防洪规划于1992年被省批准实施后,由于财力所限,防洪工程至今未能上马。
解决我市城区的防洪问题,根本在于修建西部防洪工程,将洪水导出城区外。解决城区排水
的关键在于治理城区河道,方能确保城区安全。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对小黄河、围寨河陆续实
施退污还清治理以来,大大增加了其泄洪能力。但牛尾河、小黄河上、下游和围寨河部分河段仍
存在行洪不畅的问题。随着对七里河的综合治理,现已初步形成了50年一遇的行洪标准,但下游
未治理河段行洪标准仍然较低。
2.5重点防护对象
2.5.1党政机关要地
**市委(新西街)
**市人民政府(红星街)
**市人大常委会(公园东街)
**市政协(冶金路)
2.5.2部队驻地
**军分区(中兴东大街)
市武警支队(新华南路、高庄桥路)
92509部队(团结西大街)
2.5.3城市经济中心
1.中兴东大街中北商城段商业区
2.中兴西大街购物中心段商业区
2.5.4新闻单位
**市广播电台**市电视台**有线网络传输公司
**日报社
2.5.5地下商场,人防工程
2.5.6水、电、气、热等生命线工程
2.5.7重要仓储地
2.5.8城区积水交通干道(含铁路立交桥)及危房稠密居民区
根据**市城区历次水患,设定险区和重点部位如下:
(1)孔村险区:孔村、地质十一队一带,由于西部无设防,钢铁路桥阻水遇有较大洪水时
会殃及该区。
(2)牛尾河险区:牛尾河今年将进行治理,但襄都路两侧和知春园内河道断面较窄,极易
阻水。下游至大吴庄与围寨河交汇处河床狭窄,排水能力低,遇较大降雨容易殃及两岸农田及建
筑。
(3)北大街及靛市水坑一带:危旧房屋较多,排水设施落后,遇到较强降水易发生内涝。
(4)积水交通干道
新兴路地道桥
面粉厂街地道桥
中兴路地道桥
育英街地道桥
团结路地道桥
泉南大街地道桥
泉北大街地道桥
北外环地道桥
其它险区由所在区域的区(县)乡(办事处)负责划分。
3.组织体系与职责
3.1指挥机构
为贯彻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市人民政府设立城区防汛指挥部,常务副
市长任指挥长,有关单位和部门的负责同志分别为副指挥长和指挥部成员,其职责分工如下:
3.2办事机构
城区防汛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局。办公室主任:孙玉东(兼);常务副主
任:赵现坤。办公室工作人员由有关部门组成。办公室地址:冶金北路路西小黄**岸。联系电话
:2022164。
遇有特大洪水,受灾严重时指挥部集中办公,并分设一室五处;
(1)办公室
组成单位:市建设局、市城管局
负责单位:市建设局
(2)宣传动员处:
组成单位:市委宣传部、**日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
负责单位:市委宣传部
(3)技术情报处
组成单位:市气象局、市水务局
负责单位:市气象局
(4)军民联防处:
组成单位:**军分区、66220部队、市武警支队
负责单位:**军分区
(5)危房保安处:
组成单位: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市教育局、市人防办
负责单位: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6)综合保障处:
组成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公安局、市通信分公司、市
移动公司、市联通公司、市供电公司、市民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交通局、市财政局、市粮食
局
负责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预防与预警
4.1预防预警信息
4.1.1气象水文信息
市气象部门要依靠高科技手段,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除中、长期天气预报外,尤其要提
高对突发性水患预报的时限性、准确性,争取洪水预见期。
当河流发生洪水时,市水文部门应加强测验手段,及时上报测验结果。
重要雨情、水情应在30分钟内报到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城防办)。
除气象水文部门的预报检测外,在市区设置如下报汛点:
设立南大郭、孔村桥报汛站点,监视市区西部山洪下泄和小黄河沿河泄洪流量水位情况;设
南瓦窑报汛站点,监视围寨河泄洪流量水位等情况;设立**学院报汛站点,监视牛尾河汛情及水
位警戒情况;设立贾村、南陈村等报汛站点,监视七里河上游水库泄洪及沿河洪水下泄情况。
小黄河、围寨河报汛站点由小黄河围寨河管理处负责安排;牛尾河报汛站点由**学院负责安
排;七里河报汛站点由桥西区、桥东区负责安排。
各报汛站点负责向城防办报告指定河流的洪峰流量、水位、峰现时间、洪水过程。通讯方面
如无固定电话的必须配备移动电话,保证通讯畅通。各报汛站点的报告成果,由各单位负责校核
,审定后择其有价值的报城防办。紧急情况报汛站点可直接与城防办联系。我市城区的广大公民
都有向市城防办反映水情、雨情的义务。
4.1.2工程信息
设河势水情、堤防工程、闸涵泵站监测机动队,对各行洪河道的洪水走势,河弯段顶冲位置
,堤岸崩塌、闸涵泵站设备完好及运转情况,涵闸洪水下泄及流量等情况进行监测。从建设系统
抢险大队抽10人配备机动车辆,昼夜巡视,严密监视,以防不测。
4.1.3洪涝灾情信息
(1)灾情信息内容: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群众财产以及各种经济损
失。
(2)洪涝灾情发生后,各受灾单位应将受灾情况在2小时内向市城防办报告,对人员伤亡和
较大财产损失的灾情,应立即上报基本情况,并对实际灾情组织核实,核实后及时上报,为抗灾
救灾提供准确依据。
区(桥东区、桥西区、开发区)属单位、**县属单位的灾情由所属区、县分别上报,上报时
限为灾情发生后的2小时以内。
市城防办对城区的灾情进行汇总后于1小时内向市政府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情况
。
4.2预警级别划分
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将防洪预警划分为四个级别:
Ι级(用红色表示),当西部山区或本市城区三天内已降雨200mm及以上,且预报仍有较强
降雨时;
П级(用橙色表示),当西部山区或本市城区三天内已降雨150mm及以上,且预报仍有较强
降雨时;
Ш级(用黄色表示),当西部山区或本市城区三天内已降雨100mm及以上,且预报仍有较强
降雨时;
Ⅳ级(用蓝色表示),当西部山区或本市城区三天内已降雨50mm及以上,且预报仍有较强降
雨时。
4.3预防预警行动
4.3.1预防预警准备
(1)思想准备。加强宣传,增强全民预防水灾和自我保护意识,做好防大汛抗大洪的思想
准备。
(2)组织准备。城区内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建立健全防汛组织机构,落实防汛责任人
。市城区防汛指挥部重点组建抗洪抢险大队,常备抢险队,建设系统抢险大队,医疗救护队和治
安巡逻值勤队等队伍。
(3)预案准备。城区内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按照各自的实际情况编制防洪预案,主动应
对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区(桥东区、桥西区、开发区)、县(**县)、乡(办事处)在制订防
洪预案时,对驻在辖区内的大、中型企业及供电、通信、水源地、燃气仓储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
要单位要重点保护。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每年务于5月上旬前将防洪预案、防汛组织机构、防汛责任人和相应的联
系电话报市城防办。
(4)工程准备。市建设局、城管局和**学院要按照各自管辖范围,务于汛前将市区河道、
闸坝、排水泵站维修调试完毕,确保安全度汛。
(5)物料准备。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所需抢险物资、车辆由各责任单位负责,遇有特殊情况
,可向市城防办申请,由城防办负责调度。
当本城区抢险物资、车辆不能满足本城区抗洪抢险任务时,城防办要及时向市防汛抗旱指挥
部申请救援。
(6)通信准备。充分利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传真机等现代化通讯设备,健全水文、气
象测报站网,确保雨情、水情、工情、灾情信息和指挥调度指令及时传递。
(7)防汛检查。实行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
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及时整改。
市城防办负责检查各区(县)、厂(矿)和市属较大单位的防汛准备情况,其它单位的检查
由所属各区(县)负责。
(8)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加强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市建设局和有关区、县要对市城区内
的河道加强巡逻,及时疏通,防止堵塞侵占。市城管局要加强对排水管网的管理,确保排水畅通
,并组织环卫部门经常及时清扫收水口附近的垃圾杂物,以防堵塞。
4.3.2江河洪水预警行动
当川口水库泄洪、溢流或发生其它险情时,水文部门和水库管理部门要立即向市城防办报告
情况,由市城防办向七里河沿岸发出预警。
4.3.3山洪灾害预警
当西部山区发生较强降雨可能形成山洪危及我市城区时,市气象部门和水文部门要及时跟踪
雨情、水情并向市城防办滚动报告,市城防办将通过电视台等新闻单位酌情向社会相应预警
。
4.3.4暴雨涝渍预警
当我市城区发生较强降雨时,市城防办酌情向社会相应预警。
4.4主要防御方案
为确保城区安全度汛,争取抗洪救灾全胜,除依靠上级防汛指挥部宏观调度调控外,城区防
汛指挥部为实施正确决策和指挥,确定以下实施方案。
4.4.1险区险段分工及处置措施(见附件2)
(1)防汛抗洪抢险区域分工:桥东区负责京广铁路以东;桥西区负责京广铁路以西;**县
负责市区内县辖区域部分;开发区负责本辖区部分(实施方案见附件2)
各险区要执行城区防汛指挥部的指挥命令,有情况及时与城防办联系。
各险区(段)指挥、责任单位要认真研究措施,制订具体方案。险区(段)指挥人员必须要坚
守岗位,履行职责,需暂时离岗时,必须向指挥长报告,同时指定人并报城防办。
(2)在目前城区尚未设置防洪工程的情况下,总的形势是被动防洪。对城区易积水和低洼
区积水时间较长街区的居民,则采取临时弃家,到高层建筑物内避险求生措施。
我市城区地形由西向东倾斜,西高东低,坡度较大,洪水下泻较快,只有部分低洼区积水时
间较长。一旦城区发生大洪水,我们将水晶宫休闲广场等20多座高层建筑作为居民的临时避险处
(见附件3),可容纳4000人。有险情时由城防办协调商务、民政和两区防办安排就近避险。届
时饮食供应和卫生防疫工作由粮食、商务和卫生防疫部门负责。市交警部门应在积水区域设置临
时交通管制和疏导措施以防不测。市城管局要加强应急排水管理以迅速排走积水保障居民的正常
生活。
4.4.2市区西外环抗洪导流、筑堤实施方案
(1)导流方案
当小黄河西部普降暴雨,汇水于西二环以西,对城区构成威胁时,建设系统抢险大队要动用
挖掘机,沿西二环外侧挖一条导流沟,将洪水导向七里河和北二环,缓解洪水对城区的威胁。
(2)筑堤方案
当西部小黄河流域普降大暴雨,洪水来势较强,或有预报的特殊天气气象,严重威胁城区时
,沿西外环西侧筑一道底宽2米、高2米、顶宽1米的拦洪堤。筑堤任务北起西外环南6桥北750米
处,南至七里河,将西部洪水导入牛尾河和七里河,保住城区安全。
5应急响应
5.1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根据我市城区发生洪涝灾害的不同程度,市政府把应急响应行动分为四级(即Ⅰ、Ⅱ、Ⅲ、
Ⅳ级)。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在收到市城区防汛指挥部的预警信息后,应做好迎战洪水的准
备工作。一旦汛情出现时,各相关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要根据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市城区防汛指
挥部的命令,积极投入到抗洪抢险、排涝和抗灾中去。大家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为保护我们的美
好家园而努力奋斗。
5.2应急响应分级与行动
5.2.1Ⅰ级响应及行动
当西部小黄河流域普降暴雨,或有预报的特殊天气气象,严重威胁城区时为Ⅰ级响应,由市
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命令,全民参与抗洪救灾。
5.2.2Ⅱ级响应及行动
当我市局部发生洪水,范围较大时,为Ⅱ级响应,由市城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命令,抗
洪抢险大队,常备抢险队,建设系统抢险大队、医疗救护队、治安巡逻值勤队参与抗洪救灾。
5.2.3Ⅲ级响应及行动
当我市发生局部洪水,范围较小时,为Ⅲ级响应,由市城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命令,建
设系统抢险大队参与抗洪救灾。
5.2.4Ⅳ级响应及行动
当我市发生较强降雨时,为Ⅳ级响应,各单位自己行动,自我防范。
5.3主要应急响应措施
5.3.1当川口水库发生泄洪、溢流或其它险情时,要将防汛的重点放在七里河沿岸,以保
护堤防为主,必要时做好群众的疏散保护工作。
5.3.2当可能发生较强山洪,危及我市城区安全时,采取西二环导流、筑堤方案。具体如
下:
一、导流
市建设系统抢险大队按照市城区防汛指挥部的命令在规定的时间内将10部挖掘机集结到西二
环上,市城管局负责中兴西大街以南段(含中兴西大街)的导流任务,市建设局负责中兴西大街
以北段的导流任务。
二、筑堤
(一)任务分配:
1、66220部队、市武警支队、92509部队负责已封堵桥洞的加固、维护和警戒。
2、驻市厂矿企业、桥西区、桥东区、开发区负责筑堤(具体任务见附件4)。
3、建设系统抢险大队、预备役部队抢险队,为机动抢险队。
4、**县负责豫让桥、豫东市场一带抗洪抢险。
5、市水务局、桥西区、桥东区、**县分别负责筑堤前后西外环以西、北二环及牛尾河沿线
的防护协调。
6、市国土资源局负责抢险取土用地的协调。
7、市交通局负责运输车辆保障。
8、市公安交警支队负责抢险交通疏导。
9、市供电公司、市通信分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负责电力、通讯保障和供电、通信抢
险。
10、铁路部门负责铁路的汛期安全及铁路抢险。
11、市国资委和市燃气公司负责城区内水、气正常供给。
12、市建设局负责小黄河、围寨河闸、坝启闭。主汛期间应提起所有拦水闸、降低所有橡胶
坝、拆除所有拦水设施,以利行洪。
13、市城管局负责公共交通和城区排水管网的正常运行。
14、城防办负责区段划分和编织袋的调运。
以上未列单位由两区负责组织,所用工具由各单位自备。
(二)具体实施
1、准备阶段。自上汛之日起至集结待命阶段,各有关单位制定具体措施,明确任务。
2、待命阶段。遇有预报浙江以北登陆台风等特殊天气气象,城区防汛指挥部将通过电视台
、广播电台和电话通报有关情况。
3、实施抢险。根据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执行命令实施抢险。
4、行动路线。(1)桥西区、**晶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市武警支队沿泉北大街至抢险段。
(2)**兴茂轮胎有限公司、**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中钢集团**机械轧辊有限公司、开发区、**
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沿中兴西大街至抢险段。(3)桥东区等单位由新兴西大街至抢险段
。
(三)组织指挥
市城区防汛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
(四)注意事项
1、各单位必须服从城区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2、各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3、友邻单位之间要密切配合,团结协作,保证结合部不出问题。
5.3.3暴雨渍涝
当我市城区发生较强降雨时,各部门各单位应以自我防范,自我保护为主。市房管和教育部
门要注意危旧房屋和校舍的保护工作。人防和商务部门要注意人防工事和地下商场的保护,防止
入水倒灌。各责任单位要注意救助被淹被困居民,安排好他们的饮食起居,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
的生命财产安全。市城管局和三区一县城建部门要加强排水力量,及早恢复群众的正常生活。
5.4应急响应的组织工作
5.4.1信息报送、处理
(1)汛情、工情、险情、灾情等防汛信息实行分级上报,归口处理,同级共享。
(2)防汛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翔实,重要信息应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一
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后报详情。
(3)属一般性汛情、工情、险情和灾情的,由市直各部门各厂(矿)单位和区(县)人民
政府直接报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险情、灾情较重需上级帮助、指导处理的,由市城防办上
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
(4)凡经市城区防汛指挥部或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采用和的水情、灾情、工程抢险
等信息,各区(县)和厂(矿)防汛组织机构应立即调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切实加
以解决。
5.4.2指挥和调度
(1)当我市城区出现洪涝灾害时,事发地所属区(县)防汛指挥机构和市城区防汛指挥部
立即起动应急预案,并根据需要成立以行政首长为主的现场指挥部,在采取紧急措施的同时,向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收集、掌握相关信息,判明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
,并及时上报事态的发展变化情况。
(2)区(县)和市城区防汛指挥机构负责人应迅速上岗到位,分析事件的性质,预测事态
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并按规定的处置程序,组织指挥有关单位或部门按照职责分工
,迅速采取处置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3)发生重大洪涝灾害后,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申请其派出工作组赶赴
现场指导工作,必要时成立前线指挥部。
5.4.3抢险与救灾
(1)出现洪涝灾害或发生重大险情后,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和区(县)防汛指挥机构应根据
事件的性质,迅速对事件进行监控、追踪,并立即向相关部门联系。
(2)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和区(县)防汛指挥机构应根据事件具体情况,按照预案立即提出
紧急处置措施,迅速开展现场处置或救援工作。
(3)处置洪涝灾害和重大险情灾情时,应按照职责分工,由市城区防汛指挥部统一指挥,
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应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快速反应,高效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5.4.4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
(1)各级人民政府和防汛指挥机构应高度重视应急人员的安全,调集和储备必要的防护器
材、消毒药品、备用电源和抢救伤员必备的器械等,以备随时应用。
(2)抢险人员进入和撤出现场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市城区防汛指挥部作出决定,抢险人
员进入受威胁的现场前,应采取防护措施以保证自身安全。参加一线抗险抢险人员,必须穿救生
衣。当现场受到污染时,应按要求为抢险人员配备防护设施,及时进行消毒、去污处理。
(3)出现洪涝灾害后,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和区(县)防汛指挥机构应及时做好群众的救援
转移和疏散工作。
(4)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和市交管部门及时通告和设置临时交通管制,防止车辆、人、
畜进入危险区域。
(5)出现洪涝灾害后,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应组织卫生部门加强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监测、报告工作,落实各项防病措施,并派出医疗小分队,对受伤的人员进行紧急救护。采取有
效措施,禁止群众饮用被污染的水源。
5.4.5社会力量动员和参与
(1)出现洪涝灾害后,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可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对重点部位实施
紧急控制,防止事态及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
(2)必要时按照一定程序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置,紧急情况下可
依法征用、调用车辆、物资、人员等,全力投入抗洪抢险。
5.4.6应急结束
(1)当我市城区的洪涝灾害得到有效控制时,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可酌情宣布结束紧急防汛
期。
(2)紧急防汛期征用、调用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在汛期结束后应当及时归还
;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或者作其他处理。
(3)紧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要迅速恢复正常生活、生产、工作秩序,
修复水毁基础设施,尽可能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6应急保障
6.1通信与信息保障
(1)市城区任何通信部门都有依法保障防汛信息畅通的责任。
(2)我市城区汛期的通讯保障由市通信公司、市移动通讯公司、市联通公司负责。
6.2抢险与救援保障
(1)市城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储备的常规抢险机械、物资、救生器材,应能满足抢险急需
。
(2)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驻市、武警部队和民兵组织是
抗洪抢险的重要力量。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我市城区的防汛抢险任务分别由抗洪抢险大队、常
备抢险大队、建设系统抢险大队、医疗救护队、治安巡逻值勤队和各单位组织的群众抢险队具体
承担。
6.3供电与运输保障
(1)市供电公司负责汛期供电线路安全,优先保证首脑机关,重要部位和抗洪抢险用电。
(2)市交通局负责抢险运输队伍的组建和调动。
6.4治安与医疗保障
(1)市公安局负责治安巡逻队伍的组建,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抗洪救灾行为和破坏工程设施
的行为,保证抗洪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治安。
(2)市卫生局负责洪灾中疾病防治的业务技术指导,组建医疗救护队,做好灾区的防疫消
毒,抢救伤员等工作。
6.5物资与资金保障
(1)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应按规范储备防汛抢险物资,并做好生产流程和生产能力储备的
有关工作。市商务局和市供销社负责城区抢险储备物资的落实、调动等工作。
(2)市财政局负责防汛、抗洪、抢险、救灾资金的落实
6.6社会动员保障
(1)防汛救灾是社会公益性事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城市河道、排水设施和参加防
汛救灾的责任。
(2)汛期,市城区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应根据洪涝灾害的发展,做好动员工作,组织社会力
量投入防汛工作。
(3)在发生洪涝灾害时,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按照职责分工,特事特办,急事
急办,解决防汛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充分调动本系统的力量,全力支持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
(4)市城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防汛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动员全社
会的力量,做好防汛工作。在防汛动员关键时刻,各级防汛的行政首长应靠前指挥,组织广大干
部群众奋力抗洪救灾。
6.7宣传、培训和演习
6.7.1宣传
(1)汛情、水情、灾情及防汛工作等方面的公众信息交流,由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和区(县
)防汛指挥机构负责。
(2)当西部山区和我市城区出现较强降雨,且呈发展趋势时,按分管权限,由市防汛抗旱
指挥部和市城区防汛指挥部汛情通报,以引起社会公众关注,参与防汛救灾工作。
6.7.2培训
(1)采取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和区(县)防汛指挥机构统一组织培训。
(2)培训工作应做到课程合理,考核严格,分类指导,保证培训质量。
(3)培训工作应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每年汛前至少组织一次
培训。
6.7.3演习
(1)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和区(县)防汛指挥机构应定期举行不同类型的应急演习,以检验
、改善和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
(2)专业抢险队伍应针对我市城区可能发生的各类险情有针对性地每年进行抗洪抢险演习
。
7.后期处理
我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好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
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等善后工作。
7.1救灾
(1)市民政局负责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应及时调配救灾款物,组织安置受灾群众,作好受
灾群众临时生活安排,负责受灾群众倒塌房屋的恢复重建,保证灾民有粮吃、有衣穿、有房住,
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2)市卫生局负责调配医务技术力量,抢救因灾伤病人员。市疾病防治中心和市药监局负
责对污染源进行消毒处理,对灾区重大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理,防止疫病的传播、蔓延。
(3)市环保局和市城管局应组织力量对可能造成污染的污染物进行清除。
7.2防汛抢险物资的补充
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针对当年防汛抢险物资的消耗情况,按照常规防汛的要求,及时补充到
位。
7.3水毁工程修复
(1)对影响当年防汛安全和居民日常生活的水毁工程,要尽快修复。防洪工程应力争在下
次洪水到来之前,做到恢复主体功能。
(2)遭到毁坏的市政、交通、电力、通信、气象、水文等设施,应尽快组织修复、恢复功
能。
7.4灾后重建
市城区防汛指挥部的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应尽快组织灾后重建工作。灾后重建原
则上按原标准恢复,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提高标准。
7.5保险与补偿
我市城区内因洪涝灾害受损的投保单位,保险公司应优先给予补偿。
7.6调查与总结
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在汛期结束后或在抗洪救灾后都要进行认真的总结工作,发扬成绩,吸
取教训。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向有关领导
报告情况,以改善我市城区的防洪救灾工作。
8附则
8.1预案的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城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编制,并报请市政府批准后执行,一般情况下每2年更
新一次,并按情况变化作出相应修改。特殊情况下,立即修改本预案。区(县)防汛指挥机构、
各大厂矿和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都要根据本预案制定相应的防洪应急预案。
8.2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防洪抢险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市人事局和市城区防汛指挥部联合表彰;
对防洪抢险中英勇献身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追认为烈士;对防洪救灾中造成损失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键词;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B819文献标识码: A
一、基本情况
延吉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脉北麓,属地处高纬度地带的山林盆地,故呈大陆性气候特点。延吉市三面环山,上宽下窄,中部低矮,所以大雨一来,外洪内涝同时生成的机率较高。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使洪水具有陡涨陡落、流速快、来势猛、冲力大、破坏力强的特点,使洪水具有聚集快、侵害范围集中、难以排出等特点。受北温带季节风气候影响,降雨时空分配不均,春秋冬干燥、多风,夏季高温多雨,全年降水量基本上集中在6―8月份,且时有发生局地暴雨的现象,因此导致山洪灾害频繁。
延吉市属山洪灾害频发地区,解决洪涝灾害任务艰巨,尤其因暴雨、台风等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更为严重。这些灾害防御和治理存在着覆盖面广、地形复杂,监测困难,决策缺乏数据支持与科学评估,以及缺乏先进有效的管理手段等问题。
二、系统概况
2012年,延吉市建设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总投资370万元,保护全市四个镇、54个行政村、3.7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主要内容包括监测系统、预警系统、监测预警平台和群测群防体系,其中新建自动雨量监测站35个,简易雨量监测站35个,自动水位监测站2个,简易水位监测站8个,还包括预警设备、机房及会商室改造装修和各级预案的编制等。系统具备采集、通信传输、预警及、响应反馈、预测预报、决策支持等功能,共享国土、气象等相关信息,提供与国土、气象、防汛决策支持等系统的服务接口,同时将水文预报、灾害评估等相关水利模型纳入系统中,为山洪灾害多发地区提供监测、预警、决策、抢险、调度等全面的服务和支持。
三、系统在防汛工作中的应用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在延吉市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延吉市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成后,宏观掌握境内水雨情趋势,并实时预警;监控流域,预报洪水形势;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完善防御预案,宣传防御知识,演练防御过程,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有效防御山洪灾害。
一是系统辐射延伸,完整覆盖,消灭监测死角。系统应用传感器等技术,将自动采集的水位计、雨量计等安装在地形复杂、偏远的地区,通过网络层的无线和有限传输技术,将信息定时采集上来,从而解决了覆盖面广、地形复杂的问题。2013年8月7日凌晨,小营镇水利所接到市防汛办的山洪预警信息后,通宵值班巡查。2时30分,当他们巡查至民主村四队时,发现河水位上涨迅猛,部分低洼地带房屋有倒塌的危险,就迅速用电话通知铜锣员、口哨员转移避险信号,同时挨家挨户上门喊人,排查危房17栋,迅速转移危险区群众,最大限度降低了洪涝灾害损失。监测预警系统全面、快速、实时的收集、传递和信息处理,提供了洪水地区分布、来水情况以及暴雨时空分布和变化,为防洪抢险和调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切实提高了防洪自动化水平。
二是系统精准监测,定位可靠,实现全方位防御。通过感知层的信息感知采集,网络层的数据传输收集,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工监测的难度,提高了监测效率和频度,也降低了人工监测带来的错误和误差,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监测困难的问题。几年前延吉市大部分地区监测信息依靠人工来观察,凭经验预测山洪,预警由责任人逐户逐人通知,通讯预警手段不健全,设备落后。系统的建成进一步加快信息的的传递和汇集速度,加大预警措施和手段,提高应急反应速度。2014年8月10日,延吉市突降局地暴雨,由于降雨分布不均匀,较大江河涨幅不大,单从江河上看并没有形成威胁性洪水,但监测预警系统显示每小时降雨量达mm,并且主要集中在市区,由于城区排洪沟和管网存在沟渠断面足、管网直径过小等问题,一遇大雨极易造成城区区域性灾害和内涝,防汛指挥部迅速对各排洪沟等危险区域加强巡逻,增加检查次数,水利、民政、交通、建设等指挥部成员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疏导堵塞排洪沟。该系统采集信息的及时、准确,杜绝了以往依靠江河涨幅推断降雨强度的局限性以及实地踏察、逐村逐屯监测雨情的人工操作,精准控制流域内雨水情变化,满足洪水预报精度,增长了预见期,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益。
三、系统数据确凿,及时预警,保障科学决策。应用层根据对感知层、网络层收集数据的处理、分析,以图表、GIS等各种生动、丰富的形式为决策者提供信息和分析结果,同时可以将复杂的水文模型、水利模型、数学模型用计算机模拟实现,快速、便捷地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评估。2014年汛期,正值水利工程在建,水利工程多处于河道内施工,工程复杂,工种多,又跨汛期施工,所以给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压力。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的雨水情、气象预报信息,以及对各个流域水位、流量的预测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提供重要依据,由于提前采取了得力措施,迅速加高施工围堰,在迎水侧用砂袋护砌,加强围堰防渗等措施,施工围堰无一处决口,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取得在建工程安全度汛的重大胜利。
强化群测群防体系。编制了县级、镇级和乡级预案,制定了完备的山洪灾害防御避灾躲灾有关的责任落实、队伍组建、预案培训演练、物资准备等各项工作。二是制作宣传栏、警示牌、光盘等宣传材料,利用世界水日等平台,向群众宣传山洪灾害知识。制定明白卡,明确责任人、转移路线、转移人员及联系方式, 通过建设各类监测站,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完善防御预案、宣传防御知识、演练防御过程,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有效防御山洪灾害,尤其是有效避免群死群伤事件,达到辖区安全保障能力。
四、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规范技术要求,加大系统建设力度。2010年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要“加快实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基层防御组织体系,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为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国家防办下发了国汛办电〔2010〕246号文,明确从去年开始,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1836个县)非工程措施建设,由中央给予补助,初步建成覆盖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区的非工程措施体系。今后各地系统建设要严格按照给定的技术规范实施,各级防汛指挥部门要严把审查关,不留隐患,便于将来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
二是进一步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管理体制,加强系统管理和维护。尽快出台有关政策措施,明确运行管理责任单位和系统维护经费、技术、人员、物资保障渠道,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关键词:海南地区;气象灾害;灾害特征;对策建议
农业气象灾害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致使农作物生长发育受阻、产量下降等不利气候条件的总称[1]。海南州属于较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温度为1.8℃~7.6℃,年平均降水量253mm~418mm,年平均日照时间2665.8h~2913.1h,气候表现出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天气复杂,灾害性天气频发,加上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受到该地区气候与地形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该地区暴雨洪涝、干旱、高温、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现象多发。这些灾害性天气要素给当地农业带来巨大损失。
1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
根据海南州下辖五县2015~2019年气象灾害进行分析,海南州发生的气象灾害有235起,其中农业气象灾害104起,主要有暴雨洪涝、冰雹、干旱、霜冻、连阴雨、雪灾。从农业受灾频次分析,暴雨洪涝是最多的气象灾害,占总受灾频次的59.6%;冰雹是次多的气象灾害,占总受灾频次的25%;其余依次为干旱、连阴雨、雪灾、霜冻。从地区分布分析,贵南受灾次数最多,其次为兴海、共和、同德,贵德最少。1.1暴雨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是海南州农业受灾的第一大气象灾害。洪灾发生的时段为5~9月,其中7月和8月最多,6月和9月较少,个别年份5月下旬或10月上旬也出现过。由于海南州多夜雨,夜雨占总降水量的57%~65%,山高沟深,较严重的洪灾一般发生在傍晚和夜间。1.2冰雹灾害。冰雹灾害是海南州各县对农业生产影响次大的气象灾害之一。高原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冰雹灾害的多发性,其影响路径多,发生频率高,是一种短时、小范围、剧烈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同时伴有的阵性短时强降水、大风、降温等剧烈现象,加重了冰雹灾害的危害程度。海南地区年降雹日数为3d~6d。5~9月为雹季,成灾月份主要是7~8月,降雹多在中午至傍晚前后,持续5~10min,最长为0.5h。海南地区的冰雹形成主要为7个地区:在哇洪山生成,影响哇玉香卡、切吉、塘格木等地;在河卡山生成,影响兴海东部及河卡等地;在青海南山生成,影响沙珠玉、恰卜恰、东巴、黑马河、江西沟等地;在日月山生成,影响青海湖东岸及倒淌河等地;在居布日山生成,影响同德县中部和贵南县中部地区;在拉脊山生成,影响贵德县北、中部地区;在直亥山生成,影响新街、常牧等地。五县雹灾发生频次看,贵南县、兴海县、共和县和同德县发生频次分别占总雹灾次数的23.9%、23.4%、21.6%和18.3%,贵德较少仅占12.8%。1.3旱灾。据统计全州5个站春旱(3~5月)占总旱情76%,夏旱(6~8月)占17%,春夏连旱(3~8月)占7%。春旱是旱灾中影响海南州的主要旱灾。春季降水量稀少,气温回升快,风力增大,土壤蒸发加剧,水分供不应求,导致海南州春季干旱的多发。春旱(3~5月)以贵德县川水和浅山地区、共和盆地较为严重,贵德发生春旱的几率为72%,共和盆地为50%,兴海子科滩和青海湖地区为20%~25%,同德、兴海、贵南等高寒山区发生干旱的概率较小。1.4低温冻害(霜冻)。地温冻害(霜冻)是作物生长季节,0℃以上的地温对作物的损坏,使作物生理活动出现障碍,严重时某些组织遭到破坏。作物受害后,外观无明显变化,故有“哑巴灾”之称。在气象上按霜冻出现的时段有早霜冻、晚霜冻之分。海南州的特点是春霜结束较晚,秋霜过早来临,对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大的共和地区为5月中下旬,尤以滩地、台地受害最重。如沙珠玉河谷、茫拉河谷,因地处盆地低洼地带和沙漠边缘,昼夜温差大,霜冻频率更高。贵德低海拔地区终霜冻为4月下旬,两地初霜冻多出现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同德巴滩和各县脑山地区无霜冻期仅1个半月左右(6月下旬至8月上旬);其他农业区境内受害的早霜冻大多在8~9月,晚霜冻大多在4~5月和6~7月。1.5连阴雨。秋季是海南州降水天气仅次于夏季的季节,连阴雨天气时有发生,是对农作物危害较为严重的灾害,容易造成作物不能成熟或发芽霉变,严重影响作物的收割和打碾,影响粮食的产量和质量。连阴雨还造成低温冻害,可推迟作物的生育或生殖生长,连阴雨过后突然放晴,冷平流和辐射降温共同作用往往会形成霜冻。海南地区连阴雨8月和9月出现的频率最大,5月和6月出现频率小。春季连阴雨主要出现在5月份;夏季连阴雨北部主要出现在7月和8月,6月次之,南部主要出现在6月和7月,8月次之;秋季连阴雨主要集中于9月。1.6风灾冷空气入侵时造成的大风,主要发生在11月至翌年3月,它剥蚀土壤,降低肥力,吹走种子,掩埋幼苗,淤塞渠道,毁坏农田;导致半固定沙丘活化,流动沙丘前移,草场沙化,植被退化,幼弱牲畜死亡。积雨云、冷锋、切变线及雷暴造成的阵性大风,主要发生在6~8月,这种大风对农牧业生产易造成重大灾害,大风(≥8级)日数以州境西北部地区最多,年均42d(共和县、兴海县)至57d(共和县江西沟乡);南部的同德地区次之,年均37d;南部的贵南、东北部的贵德两县较少,年均15d~25d。沙尘暴日数以青海湖地区和共和盆地最为严重,年平均为16d~24d;兴海河卡滩、同德巴滩次之;贵德、兴海最少。
2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长效性对策
2.1科学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在充分分析各类农业生产对象对灾害忍耐力的基础上,来确定相应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同时,在农业、林业、牧业内部也要调整优化各种产业生产结构,符合自然规律。如农业上可以实施设施温室蔬菜栽培,林业上可以实施设施经济林栽培,牧业上可以实施设施温室养禽等等。2.2积极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是人类积极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主要对策之一。应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防止水土流失,营造防护林,以调节和改善农业气象条件和农田土壤条件,达到和实现自然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2.3加强作物品种抗逆性研究。相关农业科研部门应不断加强林业、农业、牧业新品种研究,提高品种自身的抗逆性。如调整各类农作物品种的生育期,避开不良气候影响;提高新品种抗旱、抗倒伏能力;通过育种使林木、果树品种的抗寒力、抗冻力增强等。2.4加强和农业保险之间的合作。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在近两年的大力推广下,逐步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对那些用尽全力防护自然灾害,但仍受到农业自然灾害损失的农户,较好的办法之一即是动员或指导其参加农业保险,气象、保险合作,一是从灾前预报预警信息,提醒农户做好防范准备;二是利用气象部门人工防雹减灾的优势,在冰雹灾害多发区布设防雹作业点;三是气象部门配合开具气象灾害证明,保险部门进行农业保险救助,通过政府和全社会力量减轻和弥补灾害造成的损失。
3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应急性对策
3.1健全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在农业灾害有可能发生时,在预报天气灾害的同时,第一时间对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发展情况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预警信息,以便有效地采取应急对策,使农业灾害发生时农业生产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重点加雨洪涝、冰雹等多发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的准确率和时效性。3.2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针对性防御技术。在防御农业气象灾害技术应用中,主要防御途径是暂时改变农作物生长的气候环境,度过特殊天气状况。暴雨洪涝:密切监测汛期雨情与水情状况,提高暴雨洪涝等灾害预报预测的准确率;兴修水利设施,及时排涝,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冰雹:充分利用新一代多普勒雷达监测冰雹云系回波,加大人工防雹的力度,在灾后一定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干旱:应积极加大力度植树造林,提前准备水泵等抗旱物资,广开水源,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在植株基部地面覆盖杂草,降低地温、减少水分蒸发;及早安排人工降雨,提高空气湿度,降低农作物冠层温度。比如采取滴灌的方法节约用水,防治持续干旱灾害。霜冻(寒潮):随着气象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迅速发展,目前已经能够准确及时地预报出初、终霜冻、寒潮及低温冻害的到来。在冷空气即将影响到海南州农作物时,及时提醒广大农户采取积极的防御方法,如覆盖法、烟雾法、灌水法,将冻害降到最低。3.3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新媒体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体系建设,拓宽气象服务手段,增加气象灾害信息内容和播报频次。不定期开展气象灾害知识和预警方式宣传普及,加大对气象灾害防御培训力度,提升农民群众防灾减灾能力,确保农民第一时间接收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有充足时间防御。3.4加强建设防灾减灾机制。加强与农牧和水利、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协调各个部门共同防御气象灾害,建立科学有效的防御体系。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对气象灾害的发生能够做好提前预案,进行有组织的防御指挥工作。有效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防工作,以提前做好灾害防御措施,在多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有效将气象灾害给农业造成的损害降至最低。3.5组建创新团队,编写《农业气象服务手册》为了提高海南州气象服务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农牧业,提高海南州农业气象灾害防御,针对海南州主要农作物冬(春)小麦、青稞、油菜、林果类等生育期的气象指标、农事活动气象指标、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措施等方面编写《农业气象服务手册》。
4农业气象灾后补救对策
4.1灾后技术性对策。在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后,应及时采取技术性对策,使农业灾害造成的危害尽可能提早恢复。如在冰雹或冻害发生后,对尚未全军覆没的农作物进行补肥浇水,促进其快速恢复生长。4.2灾后经济性对策。做好农村农业的气象灾害科普宣传,鼓励农民投保,指导农户有针对性地对农业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进行科学预防,提高全州农作物气象灾害的投保率。在灾后第一时间内组织农牧、应急等相关部门的专家联盟,深入受灾现场进行专业灾后指导。动员或组织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配合保险公司开具气象灾害证明发放赔偿款,安置农业生产人员从事其它生产项目,以减少农业生产人员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关键字】:桥梁与城市发展 常见病害 桥梁养护
城市桥梁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桥梁主要是从地域范围来讲的,城市桥梁是指修建在城市范围内的修建在河道上的桥梁和道路与道路立交、道路跨越铁路的立交桥及人行天桥。城市桥梁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运营及灾害破坏情况下的紧急救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桥梁与城市发展联系.。
一个城市的发展,与之伴随的还有这个城市桥梁建筑的发展,随着城市近代化的进程,桥梁无论在地域分布还是在建造工艺上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成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因此,从城市桥梁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往往能发现这座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原始轨迹。例如,城市规模不断向更宽广的三维空间扩展,原始的平面交通早已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对交通的需求,由此催生出的立体交通又必须借助桥梁才能得以实现。城市桥梁连接的往往是对城市发展有巨大作用的两端,毫不夸张的讲,一座桥梁就是一条经济腾飞的纽带,据相关部门统计武汉长江大桥建桥半个多世纪(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累计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超过百亿元。除了这些大型的跨江跨海大桥,琳琅满目的城市立交桥和高架桥也是城市现代风貌不可或缺的元素。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城市发展与桥梁建设的互动关系,即城市的发展是推动桥梁建设的主要动力,反过来桥梁的建设也很好的服务于城市的发展。
(二)城市桥梁之忧患。
桥梁之于城市,城市之于桥梁,是鱼与水的关系,相辅相成。每座桥梁对于一个城市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如何防止已建桥梁尽可能免于破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修建一座桥梁特别是在城市中修建大型桥梁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这对任何省市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下面的数据也许会让你有所感触:虎门大桥工程总投资29.4亿元,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总投资大约30多亿元,杭州湾跨海大桥总投资118亿元。当然,桥梁的损坏维修费用也是高的惊人,这让我们的城市桥梁实在是“伤不起”。第二是桥梁损坏带来的安全隐患是无法估量的,特别是修建在人流、物流集散集中的城市范围内的桥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其影响是持久的。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致使该地区大部分桥梁坍塌,2009年津晋高速公路离港塘收费站800米一段约150米长的高架桥突然坍塌,事故造成6人死亡、4人受伤入院 ,2007年九江大桥坍塌,2012年哈尔滨大桥坍塌........。历史血的教训告诫我们,必须将桥梁检测严格贯穿桥梁建设和使用的整个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对可能造成桥梁损坏的原因进行深入的了解,并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使灾害降到最低。
(三)影响桥梁安全的自然因素及防治建议
我国是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范围广,影响大,许多重大桥梁事故的发生其“主谋”就是自然灾害,其中地震和洪涝灾害是对桥梁影响最大的,另外还包括风灾、沙尘暴在内的其他自然灾害。地震是最为我们所知的“桥梁杀手”,2008年四川地震中,作为灾后救援的生命线工程道路桥梁工程遭到全面的破坏,致使救援工作一度陷入僵局。桥梁的有效抗震引起了国家建设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对桥梁的抗震基本要求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根据实际工程经验,有关专家提出了桥梁抗震的三个重要措施,即抗震设计;减震控制技术;隔震控制技术。 桥梁的抗震概念设计主要发生在桥梁设计阶段,包括正确的桥址选择、合理的结构选型和布置、恰当的结构体系的采用,根据不同地域要求采用适当的抗震设防等级;减震控制技术是通过采用减震装置来尽可能地将结构或部件与可能引起破坏的地震地面运动或支座运动分离开来,减少传递到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和能量,如采用减震支座等措施;隔震控制技术是以延长结构自振周期来实现的,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大跨度柔性结构往往采用提供适当阻尼的方法。实践证明采取上述抗震措施是行之有效的。除了地震以外,洪涝对城市桥梁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我国南方城市夏季多雨水,洪涝现象时有发生,并时常伴有滑坡和泥石流。所以洪涝对桥梁的破坏主要集中在基础部分,大型的洪涝现象往往容易将桥梁基础处土层部分掏空或直接破坏墩台,从而影响桥梁上部结构的稳定,这种破坏延续性很强,破坏力极大。这要求我们在建设桥梁时要特别注意去研究该地区气候特点和洪水资料,从而选择适当的桥位和防护措施。
(四)影响桥梁安全的人为因素及防治建议
自然灾害对城市桥梁的破坏固然可怕,但其终究属于不可抗力的范围,更令人深思的是人为的破坏,城市桥梁因为其所处地域的独特性,特别是中心城市的立交桥 、高架桥和人行天桥,其交通量往往较大,周围不安全因素更多,直接导致了桥梁事故发生频率的增加,上文中提到的哈尔滨桥塌事件的主要元凶是超载的货车。当然,事故发生可能不是某一个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我们必须认识到许多事故桥梁早在设计和建设阶段就埋下了隐患,成桥又缺少专项安全防护设计和相关的管理制度,所有这些致使了许多桥梁事故的发生。对此,必须加快我国在城市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的标准规范和技术规程等的编制工作,加强对城市桥梁的调查和检测,将可能影响城市桥梁安全的因素尽可能扼杀在萌芽阶段,组织相关单位对城市桥梁进行专项防护,重点桥梁进行重点防护。
后言:
展望我国城市建设的前景,桥梁新建、改建、加固的任务依然很重,只要坚持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充分重视城市桥梁作为城市生命线工程极其重要的工程结构以及其特殊作用,总结经验,正视不足,认真解决桥梁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防灾减灾的问题,我国的城市桥梁建设技术一定会展现更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万敏.我国桥梁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桥梁建设,2002,(6)
如果自云南腾冲起在地图上向东北连接黑龙江的呼玛作一斜线,则它大致相当于年降水深为400mm的等值线,可将我国分为东西两部。斜线以东部分比较湿润,年降水深大于400mm,东南沿海及西南部分地区的多年平均降水深为2,000mm以上;西部则除天山西端山区降水深可达800mm以上外,年降水深一般均低于400mm,吐鲁番的托克逊站。21年平均年降水深仅7.1mm[4]。
东部湿润区不但总降水量较大,而且年内季节间和年际的降水量变化都很大。在许多地区,除钱塘江口附近外,每年汛期的4个月(北方一般6~9月,南方5~8月),降水量可占全年的60%至80%。降水在时程上集中程度较高的地区,在7、8两个月内的降水量可占全年的50%至60%,甚至其中一个月的降水可占全年降水的30%,而且这一个月的降水往往是几次大暴雨的结果。年降水集中,加上植被稀少常产生巨大的洪水。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大,最大年降水深和最小年降水深之比在本区内可达2(西南)至6(华北);相应地,历史调查或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与年最大洪峰流量平均值之比,在北方达5~10倍,而在南方亦达2~5倍[4,5]。这种降水的年内和年际以及地区之间的高度不均衡和集中,常导致以下不利情况:
(1)出现大洪水的机遇较大;
(2)北方总降水量虽然小于南方,但北方降水量在年内的集中程度和年际变化幅度之大都超过南方,所以在北方河流出现大洪水的机遇也很大;
(3)出现涝灾的机遇也大。
我国海岸夏季常受台风袭击。台风登陆前和登陆后往往在沿海甚至内地造成大暴雨[4]。台风在沿海还要引起风暴潮和大风浪,对海堤和平原水库护坡经常构成严重威胁,风暴潮对位于河口的一些城市威胁尤为严重(在城市防洪一节中将作进一步说明)。综上所述,可见我国特定的水文条件是造成我国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自然原因。
其次,我国主要河流大多由于流域水土流大而挟带泥沙,挟沙河流较易成灾。我国黄河自古为患,在建国前的一千多年中平均三年两决。水灾这样频繁,与泥沙堆积,以致下游河床高于两岸有关。长江的荆江河段也因泥沙不断在河床堆积,汛期水面高出堤外南北两岸地面数米至十余米,防洪形势十分严峻。泥沙还会在水库和湖泊内淤积,减少调节容积,所以我国河流挟沙也是水灾频繁发生的自然原因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全国各地较大的洪水灾害有1,092次[7],平均每两年一次,这些灾害包括黄河、长江、淮河等大河及其支流的泛滥和沿海风暴潮的漫决(古书称为海溢),也包括一些战争中“以水代兵”所造成的洪灾,但绝大部分的洪水是自然条件造成的。这些不很完整的历史记载己充分说明了我国洪水出现的频繁。至于洪水出现后,成灾的次数和灾害的程度则与当时的社会条件有关。
2、社会因素与洪涝灾害
我国人口不断增加,以近几百年为尤甚。为了争取生存空间,特别是争取近河肥田沃土而不断筑堤建圩,与水争地。其结果是不断减小河道泄洪能力和湖泊调节洪水的容积,加大洪水成灾的可能。以洞庭湖为例。从元、明到清代中叶,湖面还有约6,000km2,宋、元时开始筑堤围垸,经明、清和民国的不断建圩,到1949年已有垸田593.5万亩,到1979年增加到868.7万亩。计自1825年至1983年的158年中,湖泊面积已减少3,309km2,围湖和泥沙淤积使洞庭湖的容积由1949年的293亿m3减至1983年的174亿m3(其中因泥沙淤积而减少的容积约为40亿m3),使洞庭湖调节荆江洪水的能力大为降低,从而使洪水季节荆江的水位抬高。与水争地甚至发展到沿河设障,影响河道过洪能力。如辽河原设计可通过流量5,000m3/s,1985年洪水流量才达1,200mm3/s,即酿成大灾。现长江上游的一些城市也在修建进占江道的市政工程,后果堪忧。
另一重要的社会问题是行政圈与流域圈不一致。我国重要河流大多跨越几个省,在行政上,一个流域分属几个省,对全流域最有利的防治洪涝灾害规划而对有些省却未必是完全有利的。这时如缺乏流域整体利益观念,又未健全流域治理决策体制,便容易出现水事纠纷;或迟迟不能达成流域治理规划,或达成流域治理规划后,对实施程序又有分岐。总的结果便往往是贻误减灾工程的建设。议论未定,水已成灾,给各方面都带来损失。
另一加重水灾损失的社会因素是防灾观念薄弱。如果有若干年降水较少,社会上便容易产生麻痹思想,或以为大洪水不易出现,或误以为己有的水利工程己足以应付一切洪水。于是为了一时方便,一些城市和企业便向低洼地带发展而不考虑适当设防,一旦遭遇较大洪水,自然便招致不应有的损失。
从历史文献看,明、清两代每三年即有两次水灾[7],比历史记录的长期平均,即两年一次,更为频繁。其中原因,除了远古史记载可能不全外,明、清两代由于人口增长,与水争地愈演愈烈,以致更易成灾,可能也是一个原因。
3、防治标准
防治洪涝只能按一定的标准进行。防治标准的选定主要取决于经济和社会因素。洪涝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愈大则防灾的标准应愈高。大江、大河的洪水往往来势猛,泛滥的范围大,可以造成重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所以治理标准一般都比较高。黄河下游为地上河,长江中、下游的洪水位也多高于堤外地面,万一溃决,损失将极为严重,所以设防标准更高,常按百年一遇甚至更稀有的洪水设防。涝灾的发生通常比较缓慢,撤出人员财产相对较易,涝水一般水深较小,造成的破坏也相对较小,所以除涝标准一般较低,常按3~5年一遇的降水来规划抽排工程。从农业增产的要求出发,今后应提高农田防涝标准。城市往往是经济、文化以至政治中心,因此防灾的标准往往比较高。北京是我国首都,防洪标准在全国城市中是最高的。
应用现代水利工程技术原可以达到高得多的防洪和防涝标准。但过高的防灾标准,在经济上通常是不能实现的,由此可见,在各个时期允许达到的防灾标准都大致与当时的经济条件相适应。防洪涝标准应适当超前于当时的经济水平,以便保护经济发展的成果,使其免遭在某一特定标准下的洪涝灾害。经济取得一定发展后,又应对水利工程建设作新的投入,以提高防灾标准。所以由于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制约,防灾标准只能适当地超前于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然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继续提高。过多地超前于当时经济水平,是不现实的,即使技术上是可能的,经济上也往往是不可行的。例如近年日本在防洪方面提出超级堤(Superlevee)的方案。堤顶宽达100m。这是基于当前日本经济水平和水灾可能造成重大损失而提出的。60年前的日本,尽管已有建这种堤的技术,却无人敢提出如此建议。
总之各个时期的防洪和防涝工程只能达到一定的标准,这主要是由国力来决定的,如果发生超标准的洪、涝水情时,还是要成灾的。所以在建成一定标准的防水灾工程后,还需要制定紧急措施,以便在发生超标准水灾时可以减少损失。
4、大江大河和大湖水灾的防治
纵观我国水灾情况,我国在大江大河的治理中应实行“蓄泄排兼筹”,即在山区建设水库,削减洪峰和拦截一部分泥沙,同时在下游修建或加高加固堤防,以宣泄削减后的洪水、保护两岸城镇和农田。根据实际可能性还要在水库下游适当设置蓄洪区和行洪区,来进一步削减洪峰,增进行洪中堤防的安全。这样,由水库、堤防和行、蓄洪区共同组成一个最经济而有效的防洪系统;再加上在低洼地带建立适当的排涝设施,或将地面积水及时抽送入江河,或通过排涝系统,将它排入内湖或其他水体。这样便形成一个蓄泄排兼备的防洪涝系统。蓄和泄是相辅相成的。蓄是为了削减洪峰,使堤防可以安全行洪。决定堤防安全行洪的关键因素是流量。1991年淮河、太湖流域大水时淮河正阳关流量由于上、中游滞蓄了78亿m3而由1.3万m3/s降至7,450m3/s,从而使正南淮堤和淮北大堤得以安全渡汛。另一方面又因为堤防能安全行洪才有可能将超过蓄量的大量洪水送向下游,最终入海。无视蓄水削减洪峰的作用和无视蓄泄结合在我国防洪体系中的重要性,而只强调加大泄流能力会使我国堤防因负担过重而难保安全。我国的重点堤防多是有较长历史的老堤,通常隐患较多。如荆江大堤,初建于东晋太元年间,以后逐渐增长,迄今已经历约1,600年,堤身的堤基存在许多弱点,在长仅182km的堤身迄今已发现和清除了隐患十多万处[8],但还未清除净尽,而且新的蚁穴兽穴还会产生。堤基多处为透水材料,清除或改建的经济负担太大。因此,一方面要努力加固堤防,但又要理解堤防的防洪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对于较大的稀遇洪水还必须借助于水库或分洪工程来削减洪峰,才能安全通过一定的洪水。荆江大堤经加固后可以通过约6万m3/s的流量,再提高流量对两岸人民风险太大。三峡工程建成后初期有防洪库容221.5亿m3,利用这一巨大库容可将来自长江上游的百年一遇洪水(86,300m3/s)调节到可以安全通过荆江河段,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所以,为了下游行洪安全,今后大江、大河的治理中还要兴建大量水库。在当前由于人口增加,平原行、蓄洪区的启用日益困难的条件下,在山区根据实际可能而多建水库更具有特殊意义。
蓄泄兼筹也包括在下游平原地区开挖减河,或为干流分泄部分洪水(如在淮河流域已建成的茨维新河和计划兴建的怀洪新河),或排洪入海(如淮河入海水道)。以海河的治理为例,针对过去尾闾集中于天津的缺点,大量开挖减河,使入海的总泄流能力由1949年前后的2,420m3/s,增加到1989年的24,680m3/s。另外加高加固了堤防,使本水系的骨干河道防洪标准达到20至30年一遇[4]。
在湖泊的治理中,也要蓄、泄、排兼筹。以太湖为例,一方面要求太湖容蓄45.6亿m3,为此要加高加固太湖围堤和兴建9项排水工程。既建围堤,堤周围的低洼地带便需要排涝设施。另对湖泊治理来说,由于流速低,掺混作用较弱,如何保护水质问题往往比河流的相应问题更为严重。对于污染点源要严加控制,要求污水经处理后方准排入,对非点源污染则除控制之外,还须利用湖泊水动力特性,尽可能避免富营养化的产生。在我国的湖泊治理中还面临严重的人与水争地的社会问题,江苏里下河地区原有湖荡约1,100km2,前几年围垦了约700km2。太湖流域的湖荡则仅在1949年以后就被围垦了500km2。这些都使湖泊大量丧失调蓄能力。由于人口还以1.9‰的速率递增,需要耕地,所谓退田还湖,除个别情况外,已难实现,这就加重了治水的困难。鉴于防洪形势已十分严峻,今后也必须坚决制止进一步围垦湖泊,同时要增加对水利和农业的投入以缓和人与水争地与林草争地的矛盾。对于大型通江湖泊,如洞庭湖和鄱阳湖,还必须进行水、沙运动的定量研究,例如对洞庭湖,应利用已建立的动床数学模型,以荆江,三口分流河道,湘资沅澧的一部分,洞庭湖本身以及城陵矶上、下的长江河段,作为一个计算的整体对象,以一维计算为主,辅以二维计算,以求出整个系统的水沙运动和湖床及河床的冲淤变化,以至这些变化对长江干流洪水演进的影响。通过上述计算可以定量地预报三峡工程建成后,洞庭湖寿命的延长范围,湖区水源的变化和保护措施及分流口建闸的得失等。在以上计算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对湖区环境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有了这些研究成果,便可以结合实践对洞庭湖的治理作出比较落实的整治规划并预报其长远效果。整治规划可适当包括一定的机械清淤,应选在回淤缓慢的地点。三峡工程建成后,进入洞庭湖的泥沙可大幅度减少,应研究对洞庭湖实行机械清淤能否较长期保持疏竣的效益。
在我国江河湖泊的治理中经常遇到泥沙问题。建国以来,结合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特别是结合黄河和长江的整治,我国泥沙工程技术已取得长足的进展。但展望未来,要进一步防治江河湖泊的洪涝灾害,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泥沙工程技术。首先根据流域的水文、泥沙、地理、地质和经济等资料,运用泥沙工程知识,制定流域泥沙治理规划,如下世纪黄河下游泥沙淤积如何治理等。为此,要进一步完善(验证)泥沙运动的数值和试验模拟技术。配合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对水流与床面的泥沙交换,河型的转化和预报,床面形态的演变和阻力,高含沙量输沙现象,污染物与泥沙的相互作用,流域产沙等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除泥沙难题外,还有许多难题需要研究。例如在上游地区将兴建一批坝高接近300m的“特”高坝(如二滩,小湾和溪落渡)。许多坝将位于洪峰高、洪量大、地质条件不好、地震烈度高而且交通不便的高山峡谷区。为了节约运输量,可能更多地采用轻型坝和当地材料坝。水利工程人员将面临大量新难问题。为此也须大力发展水利工程技术。发展水利工程技术并不是易事,首先,它不是单纯试验室或理论的产物,它还需要以大量野外观测资料为依据,工作量通常是很大的。其次,水利工程技术必须经过实践考验,由于一项大型水利工程从设计到建成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所以一项重大水利技术从构思。研究到经历考验需要较长时间而且还要担当许多风险。
水利减灾工程是公用工程,对水利减灾工程的研究主要应以国家和地方支持为宜。
5、水土保持[9-15]
水土保持对小支流的减洪、减沙可以较快见效,而且也是发展小流域经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我国水土流失的代表性地区有北方降水较少的黄土高原和南方湿润的红土崩岗丘陵区。前者面积约43万km2,土壤侵蚀模数可高达1至2万t/km2/a。其中11.6万km2更是侵蚀模数特高区。该区位于黄河中游,是沟壑侵蚀区,也是黄河下游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因年降水量小于约500mm,植物不易生长,故水土保持目前以筑淤地坝、建梯田等建筑物措施为主,生物措施为辅。据山西省对6条沟壑的调查结果,尽管沟壑面积仅占流域面积的44%,但侵蚀量却占总量的83.5%;而梯田、造林、种草等治坡措施,仅能控制来沙量的20%~40%。来沙量的50%以上现阶段靠淤地坝拦蓄。淤地坝的高度主要取决于沟壑的地形,一般高5~20m,可按5%洪水设计。遇大暴雨被冲毁时,大多坝身被冲开一个缺口,所拦淤的泥沙据调查只损失10%~30%。淤地坝多用水坠法建造,需要的投资较少,每立方米的库容成本仅0.03~0.05元(1985年价格)。仅黄河中游一带即已建成淤地坝约10万座,已淤积沟坝地38.13万ha。
南方土壤严重侵蚀区主要为红土地带,分布于广东、江西、福建等省,面积约69万km2。这里土壤主要是火成岩风化的产物。山岗陡峻,降雨丰沛。以广东德庆县为例,年平均降雨量达1,500mm,日最大降雨量纪录为339mm,每小时最大降雨量达74.3mm。地面坡降大,暴雨多,土壤比较疏松,导致严重侵蚀。侵蚀模数可达1到1.5万t/km2/a。崩岗是沟蚀的主要形式。治理的方法是在大小沟口修建拦沙坝,在崩岗顶部挖截水槽,将地面径流引离崩岗区,并在沟壁土坡种树护坡。对已滑落沟底含有大量石英沙的土壤进行改良,辟为果园或农地。这些措施制止了崩岗的进一步发展,还使当地增加了收入。南方由于雨量丰沛,生物措施在小流域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今后在扩大治理范围时,仍需要建筑物和生物措施并重。对已进行上述初步治理的小流域,今后需要提高经济效益,生物措施将起较大作用。
小流域治理对支流的减洪效果相当显著。如广东五华县的乌陂河流域,面积23.23km2,约80%为陡岗。崩岗侵蚀严重,治理方法和上述大致相同。经过40年的努力,使土壤侵蚀量由1952年的6,262t/km2/a,下降到目前的217t/km2/a。河流输沙量的减少,使乌陂河下切了1.7m,大大减少了洪水泛滥的可能性。
水土保持对大江大河和大湖泊的治理最终也会带来很大好处,是治本措施之一,而且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千年大计,应大力推行。水土保持工作包括建筑物措施和生物措施。建筑物措施(梯田、拦沙坝,排水系统等)见效快,林木生长一般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起到水土保持作用。为此,除了对株距和树冠高度都有较高要求外,还要求在地面积聚一层较厚的残枝落叶[15]。在我国人口多,农村燃料困难的条件下,要达到上述要求也是不容易的。
6、城市洪涝的防治[16]
城市人口和产业密集,洪、涝淹没都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交通干线瘫痪等,影响大局。以广州为例,工厂和仓库一次进水淹浸,即可造成以10亿元计的损失。所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对防洪、防涝都有较高的要求。我国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近年许多城市都在扩大,而且新市区又有建在低洼地带的趋势,这就使得城市防洪防涝问题变得更为尖锐。据部分统计结果,我国306座城市中即有200座处于洪涝威胁之中。截至1983年为止,全国已有城市防洪堤5,576km,并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城市排水系统。河流洪水固然能给城市带来很大破坏,排涝不及时而造成的淹浸也能带来巨额损失。1981年及1982年,汉口因大雨排水不及,部分市区短期被淹,损失即各达几亿元。1991年江、淮水灾,主要是涝灾,太湖流域的工业城市已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城市财富的增加,同样的受灾范围所造成的损失将日益增加。以中等城市合肥为例,1954年和1984年两次大水淹没的市区范围大致相同,但1984年淹没造成的损失却为1954年的20倍。只此一例已足以说明水利作为保卫经济建设成果的基础设施,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以适当的幅度前进,以达到不断提高防灾标准的目的。
人口达几百万以上的超级城市形成后,一方面由于路面和房屋减少了雨水入渗面积,缩短了集流时间,同时散热也和原野不同。这些都改变了城市水文机制,影响排水系统设计。
我国古代城市的城墙往往兼起防洪堤的作用,而护城河和城内的沟渠则构成一个排涝、供水系统。这个供排水系统还常兼有通航之利。历史上的长安(今西安)、广州、苏州、北京等是一些突出的例子。至今古代的防洪和排水系统还影响着一些当代城市的防洪、排涝格局。如在汉水上游的安康在1983年大水灾以前,利用城墙防洪已历二千多年,1983年特大洪水漫过城墙,导致重大生命财产的损失。洪水后重建的防洪工程仍包括城墙,经加高加固后已达抗御1%洪水的标准。又如苏州仍保留一个密如蛛网的渠道系统,北京的护城河经部分改建和扩大后仍为排涝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处于永定河和潮白河的冲积扇上,但洪水威胁主要来自西面的永定河。1801年永定河洪水是历史最大洪水,根据洪痕推算,洪峰流量达9,600m3/s,相应频率为万年一遇,如果在永定河上游山区假定出现了可能最大降雨(PMP),则根据计算,下游洪峰可达16,000m3/s,相应频率为一万一千年一遇。永定河出峡谷丘陵段后,两岸都有堤防。左提至卢沟桥的一段,经多次加固、加高,已能防御16,000m3/s的流量。对于西山和市区地面径流,北京原有20个人工湖成经过扩大的大然湖泊供调节之用,并有相当庞大的排水系统(包括原来的东、北、西护城河,前三门护城河和外护城河)将经过调节的径流分别通过坝河、亮马河、通惠河、凉水河等河道排入潮白河。
广州东北为白云山,北部有越秀山,珠江在两山之南通过市区。地面坡降平缓,地面高程一般为1.5~2.0m(珠江基准)。市内有排水渠、沟共800km,其中干渠272km,将山地及市区径流排入珠江。广州常降暴雨如与珠江相遇,北面山区和市区径流不能畅泄入江,便会形成内涝,淹浸广州东西两侧低洼地区。针对内涝,在50年代末期分别在东西濠(即原东西护城河)的上下端附近各修建了蓄水池。四处蓄水池的总容量为250万m3。时利用这些蓄水池蓄涝,待低潮时开后濠口闸门将池水排入珠江。北江大堤已经加固,但广州作为特别重要城市,按规定其防洪标准应高于200年一遇,而要达到这一标准,尚须防西江洪水。所以广州防洪标准的提高还须依靠西江龙滩水库和大藤峡水库以及北江飞来峡水库的调节。现飞来峡水库已动工兴建。
上海位于长江河口段,防风暴潮是上海防洪的主要问题,上海地面高程一般为3.0~3.5m(吴淞标高)。历史最高风暴潮位发生于1981年9月1日。当时黄浦公园水位达5.22m即高出地面1.7~2.2m。幸而上海已建成防洪墙,使上海得以安渡难关。事后上海决定加高防洪墙,以达到防千年一遇的风暴潮,相应的黄浦公园潮位应为5.86m。同时也决定兴建苏州河的河口挡潮闸。
随着我国城市化程度的日渐提高,在城市规划中,应高度重视预防洪、涝灾害,应尽可能保留市区的一些天然小湖泊。
7、海岸洪水
台风和其他强风所引起的风暴潮和巨浪构成对我国大陆海堤的主要威胁。
风暴潮又称增水,是风对水面的拖力和水面压力分布不匀使水面倾斜而引起的水面下风端上升,水愈浅则增水愈大。我国由于大陆架的存在,近岸海域较浅,所以增水幅度往往较大,和天文大潮叠加便使潮位大幅度抬高[4],造成沿海和河口地区的大风暴潮。每年沿海都有海堤在台风季节被风暴潮和大风浪破坏。当务之急是使沿海海堤和沿海城市的防洪堤尽快达到规定标准。
我国大陆海岸线全长约18,000km。沿海有大小岛屿6500多个,这些岛屿的岸线总长约14,000km。所以海岸线总长度很大。海岸洪水的影响规模可能相当大,是一个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
对海平面是否有上升趋势和厄尔尼诺和拉尼纳现象有无北移迹象都应严密监视。海平面上升将引起河流溯源淤积。
8、非建筑物措施
所谓非建筑物措施(Non-structuralmeasures)是指不基于建筑物的各种措施。这些措施既包括软科学,也包括诸如加强通讯设施之类的工程措施(非建筑物措施常被误译为非工程措施)。
首要的非建筑物措施是健全流域治理的决策体系,使流域管理能在统一规划、统一计划、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下进行。
水利是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水利不兴,其他产业在水资源方面的需求使得不到应有的保证,发展便要受限制;即使取得发展,也可能被一场洪涝灾害所断送,没有安全保障。1991年淮河流域水灾,堤防未破,主要损失来自低洼农田和少数城市涝灾,而直接经济损失已达355亿元。如果淮北大堤和洪泽湖大堤不保,据估计淮北和苏北仅农田即将有4,000万亩被淹,重要城市、工业、两淮煤矿以至津浦铁路都难保安全,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将增加690亿元。更何况还必然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然而起了重大作用的治淮工程,自建国至今40多年中累计所用投资共92亿元,平均每年仅2.2亿元。从以上淮河一例,已可看到防灾效益的巨人。另1996年长江中、下游汛期,湖南、湖北两省主要堤防工程的防洪经济效益约达840亿元,为建国以来长江中、下游防洪投入137亿元的6倍多,效益也是很大的[17]。我国洪、涝、旱灾频繁,成灾损失往往巨大,和欧美大不相同。我国有一句老话:“治国必先治水”,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水利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科学技术。现代江河湖泊的治理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生命财产的安全和重大社会经济利益的得失,因而必须要求不断提高防洪、防涝技术,而且对治理措施的长期效果能作出定量的预报。这是十分艰巨的,需要国家对有关的研究工作给予大力支持。遥感技术在监测灾情发展方面是很有效的,今后希望能得到进一步发展,使其能直接测定水流速度和水深,以便在防灾方面也能起作用。汛期冲积河流(如黄河及长江中、下游)的河床不是固定的,所以遥感测水深比较难。遥感测水流的含沙浓度也不容易。浑水含沙量变化时,水流颜色的变化,至少从肉眼观察,是不显著的。
为了减少灾害损失,平时即应对灾害可能多发区作出风险分析,预报灾情的各种可能发展过程,相应地设计最优撤退路线,并提出各种减灾措施。
应建立各种制度,促进各种水利工程的安全运用。如法国认为水库初次蓄水最为危险,为此对水库初次蓄水制定了详细的保卫条例,要求保证通讯无阻,如遇险情,可以随时通知下游。对我国已建立的《水法》和《防洪法》及《河道管理条例》应认真执行。严格制止盲目与水争地并清除防碍行洪的河滩建筑物和堆渣。最近长江上游一些城市如重庆、江津和巴县都进占河槽,建造围堤,填成陆地。如果各地群相效尤,纷纷围江造地,对长江行洪和通航便可能造成重大影响。事关大局,这些城市理应商请流域机构,在兴建占江工程前,统一规划占江的市政工程,统一研究工程实施后对长江行洪和通航的影响,然后决定工程是否可行。
应增强社会的防灾意识,使公众理解水情是随机发生的。严防因几年降水较少便放松防灾,甚至减少水利投资,不愿兴建水利工程,以致洪、涝猝然而至,损失惨重。所谓随机发生包括地点和时间。在地点方面1991年水灾发生于江淮地区,1996年在洞庭湖区发生,今后可能在其他地方发生,也可能仍在江淮和洞庭湖发生。在时间方面,千年一遇洪水并不是相隔一千年才出现一次的洪水,长江1860年和1870年接连出现千年一遇洪水。应使公众知道,更应使公众理解,要使国家富起来,一方面要进行经济建设,另一方面要防治洪涝灾害。不愿投资防灾,可能使多年经济建设的成就被一场洪涝灾害断送掉。至于人员的伤亡则更是难以弥补;且于社会安定团结不利。
应提倡有利于减灾的各种保险制度。
9、主要结论
(1)我国存在着洪、涝水灾频繁发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历史上许多河流都发生过大灾害,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由于水灾频繁发生,损失重大,而且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损失也加大,因此在我国的水利国策的制定中需要特别重视洪、涝水灾的防治,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2)如果单纯从技术出发,防灾可以达到高得多的标准。但由于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制约,防灾标准不可能一次提得很高,只能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提高。所以防洪、涝水灾的工作必然是长期的。随着经济的增长必须不断地向水利建设作新的投入,使防灾标准得以相应地不断提高。因为防灾标准初时不允许达到很高,所以出现超标准水灾的机遇起初也比较高。对超标准水灾应制定应急措施,以尽可能减轻灾害损失。
(3)应加强流域治理决策体制,以便及时协调各方要求,作出决策。流域治理必须在统一规划、统一调度下进行。应强调团结治水和顾全大局,以保证治理工程的实施不受贻误。议论未定,水已成灾的局面再也不应重演。
(4)大江大河的治理对策是蓄泄排三者兼筹。既要建设水库、调节供水和拦蓄部分泥沙,还要保护湖泊调节洪水,也要加固和加高下游堤防和适当安排一些行、蓄洪区以利泄洪。为此,有时还要增辟分洪河道和排洪入海河道。在堤外低洼农田和城镇应建置排涝设施。清障也是江河防洪的重要工作。对侵占河道的工程,审批必须十分审慎,以免影响防洪以至航运大局。在江河的治理中也应与环境部门协作消除某些环境的不利影响,如对大城市的污水应要求处理后方得排入江河。我国自1984年至1995年河流污染长度已增加1倍以上,值得高度警惕,加紧防治。
(5)我国有易涝耕地约3.6亿亩。过去主要从防灾观点出发,鉴于涝灾成灾较慢,危害较小,所以防涝标准一般都在五年一遇以下。但如考虑人口增长形势还很严峻,耕地不足而农业又要求上一个新台阶,则这3.6亿亩便蕴藏着很大的潜力。假设能将其中的2.0亿亩防涝标准提高并因此而挽回一季收成,若单产按250kg计,其总收获就可能达到近500亿kg。易涝土地大部分是肥沃的冲积土,一般也不缺水。改造易涝田的费用可能低于远程引水灌溉,而且除减少塌房等损失外,还可能改善环境。涝情在洪季最严重,这时正是各种水电供应较充分的时候,可用于电动抽排。仅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即有易涝耕地约6,500万亩,应对排涝作慎重规划。
(6)在太湖的治理中也应蓄泄排兼筹,要限制盲目围湖和减少入湖泥沙,以保持湖泊容积,必要时还可加高加固围堤以增加湖泊蓄量。由于蓄量毕竟有限,所以湖泊必须有足够的泄水能力,以便排泄超限洪水。湖泊周围的低洼地区,包括圩垸,应有一定的排涝能力。污染问题在湖泊治理中往往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应结合污染,和湖泊的水沙运动建立数学模型,以便对湖泊的治理进行定量研究。
(7)黄河总的说是水少沙多,下游由于泥沙堆积已成地上河,治理极为复杂。加以上游水多沙少而中游以远则水少沙多并有高含沙量水流形成;上、下游水库运用方式也不一致,更增加了冲淤现象的复杂性。建国以来,在黄河整治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和研究,取得了40多年安渡伏秋大汛的重大成就。但鉴于黄河的重要性和有关泥沙问题的复杂性,为了继续确保安全,对治黄研究还需要给予进一步的大力支持,妥筹治理黄河下游泥沙淤积的对策。
【关键词】河流污染;治理;企业;排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不断的提高,但我国的水资源环境的污染情况却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在不断的恶化。以前河流中的水是可以洗衣、游泳、养鱼,但现在部分的河流却出现河水暗黄、草木枯黄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在进行排污过程中,没有做到很好地污水处理就直接将水排放到河流中,以及人们生活垃圾以及废弃物直接丢弃在河流导致。据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七大水系、主要湖泊、近岸海域及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河流防污以及污水治理迫在眉睫。
1.污染现状
据统计,我国的河流、河段有1/4 以上因污染而不能满足最基本的灌溉用水(我国Ⅴ类水质标准) 要求。单就河段来说,水质污染严重而不能用于灌溉,即劣于Ⅴ类的河段约占10.6%。水体己丧失使用价值,受到污染相当于Ⅳ、Ⅴ类的河段约占46.5%。从七大水系污染情况来看,我国南北有差异,即七大水系中,辽河、海河两大水系属于重度污染,淮河、松花江、黄河三大水系属于中度污染,只有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总体水质良好。而且水污染正从东部向西部发展,从支流向干流延伸, 从城市向农村蔓延, 从地表向地下渗透, 从区域向流域扩散。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力度重视河流污染问题,为我们未来的用水以及子孙的用水提供可能。
2.污染原因
从根本上了解问题的所在,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河流污染的原因,为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处理河流出入提供方便,以及为我们更好的寻找解决河流污水处理方法提供突破口。
我们所了解的河流污染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1)企业污水处理不彻底,甚至有的企业未进行处理就直接排污,造成很严重的后果。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许多企业生产工艺落后,管理水平也较低,物资消耗严重,因此单位产品的污染物排放量也就过高,而为了逃避治污方面的资金,部分企业就不购买污水处理装置,直接将污水排入附近河流中,或者有的企业污水处理装置治污不怎么彻底,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这些均会导致河流污染。(2)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化肥以及农药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而化肥以及农药的大量使用也必然会造成部分化肥以及农药随着灌溉以及降水流入农田附近的河流中,在河流自我净化能力之外,将会造成河流的污染。(3)大家随意倾倒垃圾、排放污水。长久以来大家都没有环保意识,不懂得自律,因此会随意向附近河流倾倒垃圾以及排放污水等。(4)自然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河流污染的恶化,也增加了水污染防治的难度。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引起全球温度、湿度、降水量的分布变化,使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灾害频发。我国北方地区气候也明显变暖,气温上升,地表径流减少,蒸发量增大,发生旱灾的机会增多。而且蒸发量增大,将导致河流中污染浓度加大,超过水的自我净化能力时,将会导致水污染。(5)大家环保意识淡薄以及部门执法力度不够,也是造成污染扩大化的一个原因。现如今虽然我国拥有比较健全的监管制度,但由于执法力度不够,造成部分企业仍是知法犯法,不注重污水治理的问题。有的城市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就认为先让企业发展发展起来,再进行治污也是可以的,但你可曾想过但你想要治污的时候,说不定以及晚矣;有的甚至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就没有想过治污问题。你可曾想过河流污染的弊端?这将会造成我们的可用水资源更加缺少;会造成自然生态景观的破坏即河流受到污染后,其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鱼虾等水生动物逐渐减少,甚至会发生珍稀水生动物的灭绝现;也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以及经济损失。这些你可曾想过?
3.污染治理
河流污水治理是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我的建议是我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应控制污染源,尤其应控制河流中上游企业等的污水排放。控制河流污染源,可以很好的控制河流的污染。因为河流水从上游流向下游,如果上游水污染,可能会导致整个河流的污染,所以我们应加强控制上游河流的污水排放量,可以很好地进行河流污染治理。(2)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奖惩制度。如今我国要想有效的治理企业排污问题,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施加压力,才可以有效的防治。(3)利用化学、物理、生物知识对河流污染进行处理。运用物理方法治污,可以清理其淤泥,从根本上治理;运用化学方法治污,可暂时处理河流污染,但不是长久之计,而且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运用生物方法治污,则是运用微生物等治理,直接、有效、是现如今研究的热点。(4)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为农村人民讲解环保知识,加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农村的环保建设,减少垃圾及污水的随意倾倒。(5)沿河道种植树木,进行河岸治理。目前,我国的大部分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以及自我调节能力都已严重下降,而通过对河岸的治理来加强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以及自我调节能力,加快河流对污水的净化速度,所以可以进一步达到对河流污染进行治理的目的。
从我们所了解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河流污染情况已经是相当的严重,而我们大家一般都不了解,依然随意的丢垃圾以及排放污染,没有意识到河流污染对我们的健康以及未来的危害。希望大家能从本篇文章中感受到河流污染治理的必要性以及可以在以后在生活、工作中能够加强环保责任意识,希望企业可以有效的治理其污水,在达标后才将污水进行排放。 [科]
1 大兴安岭地区出现的生态问题
1.1 气候变劣
温室效应加剧,林区10年内气温升高达到0.509℃;极端天气事件增多,1992年6月7日发生了有资料记载以来罕见的霜冻冰雪天气;1996年7月22日的大暴雨日降水量达116.5毫米;2001年4月7日首次出现严重的沙尘天气;2002年7月5日出现连续5天的高温天气,最高温度达39.4℃。气象灾害的频率越来越高,气候也呈现逐年恶化趋势。干旱、洪涝、低温、大雪、冰雹,春季晚霜冻等灾害不断出现,尤以洪涝、干旱,特别是春旱灾害最为突出。
1.2 洪涝灾害上升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主要流域内水量平衡要素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嫩江流域同等降水条件下,80年代流量比60—70年代增加38.0%,径流深增加60毫米,洪水汇流进程平均缩短60小时;90年代的流量比80年代增加18.2%,径流深增加了40毫米,洪水汇流历时平均缩短50小时。由于森林蓄积量减少,土壤薄层化,削弱了蓄水功能,江河年内径流分配不均衡。致使水旱灾害交替演进,受灾面积、成灾率和发生频率均呈增大趋势,最近20年内,造成严重的旱涝灾害的年份就达9次之多。其中:1991年呼玛河流域大洪水致使林区6个县(区)38个乡镇共13万人受灾,受淹城镇3座,直接经济损失达5.1亿元;1998年黑龙江大洪水致使林区4个县(区)21个乡镇共4.38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02亿元;2003年呼玛河、甘河、额木尔河、多布库尔河等流域均出现较大洪水,致使林区10万人受灾,冲毁道路桥梁多处,大面积毁坏农田。直接经济损失2.2亿元;2007年的林区夏秋连旱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38万元。
1.3 水土流失加剧
根据2002年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普查数字统计,本林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2735平方公里。其中:水力侵蚀为2623平方公里,冻融侵蚀为20112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的11.5%、88.5%。
1.4 湿地功能减弱
由于森林生态系统退化、采金生产和农田开垦等影响,林区冻土退化严重,引起土壤、植被及草场退化,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泉口位置下移、沼泽湿地减少、湖塘消失等水资源减少和水环境变异,造成了林区湿地面积萎缩,贮水量下降,持续时间变短,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的功能减弱。
1.5 冻土退化严重
大兴安岭林区多年冻土是高纬度型欧亚大陆多年冻土区最南的突出部位。经过45年的开发与建设,人为活动逐步加剧,在气温持续转暖和人为因素叠加的强烈影响下,多年冻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多年冻土区退化严重,速度明显加快。区域性冻土退化速度表现为:南部大于北部、城镇大于田野、农田快于林区、采伐过林区快于原始林区。冻土融解后,在原本冻土的地区,出现土壤干燥的现象,而在低洼地则多出现湿地,兴安落叶松的生长条件发生了恶性变化,使这一地区的森林逐渐消亡。同时,永久冻土的广泛融化正在对建筑、管道、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危害,导致地表收缩而变得凹凸不平,从而产生一些地坑,对铁路、高速公路和房屋等建筑造成损害。在多年冻土区内出现岛状融区,县、区、林业局址所在地周围和河流两侧,现已出现融区扩大的趋势。
2 大兴安岭生态保护方面的建议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多样性,保护天然林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和病虫鼠害的发生,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通过生态恢复(封育)、生态修复(污染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生态重建(造林、矿区复垦、河流两岸植被重建)工作,努力实现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和生态资源良性循环。
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完善生态保护政策;调减森林采伐量;重视森林管护与保护,改善森林防火和管护设施;促进森林资源培育;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建设;开展退耕还林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力度,积极支持林区以煤代木、以气代木、以电代木的民用替代能源项目。
2.1 加快培育后备森林资源
全面停止大兴安岭林区的非保护性采伐,进行必要的以提高森林质量为目的的抚育采伐和更新采伐,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森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火烧迹地恢复等森林经营活动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加快修复天然林生态系统,加快培育后备森林资源。
2.2 积极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将大兴安岭林区作为全国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重点区,加大中央财政的补偿力度。重点支持生态保护和涉及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在资金分配情况和资金使用效果评估中,重点考核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并按照绩效考评结果,实施适当奖惩措施。
2.3 要积极推进林区开展森林碳汇经济试点
研究出台鼓励林区发展碳汇经济的政策,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工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2.4 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建立由国家投入为主的稳定、长期的资金来源渠道,提高管护费用标准,加大资源管护、林政执法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提高资源管护效能。
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立法,逐步完善生态补偿标准,加大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态补偿的财政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