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阅读教学的作用范文

阅读教学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阅读教学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阅读教学的作用

第1篇:阅读教学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网络时代 英语教学 便利性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0-0046-02

英语教学宗旨是使学生在掌握语言工具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与本专业相关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而英语网络阅读正是扩大学生知识面的一条重要途径。网络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扩大词汇量、了解各国文化并跟上时代步伐的良好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上网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一门学校必修课,且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

一、新媒体时代网络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心理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学习者可从不同背景、不同角度出发,在他人帮助下,通过心理加工过程,建构意义过程,这是个体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提出了促进教学的四个学习条件:第一,学习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主体作用;第二,学习情景要与实际情景相结合;第三,注重学习者协作学习、相互学习和讨论;第四,注重教学环境设计,为教育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兴起让英语阅读教学更加快捷方便,具有很大优越性。因为网络,英文杂志书籍、英语国家的电视节目以及深受学生喜爱的英语电视剧、电影离学生不再遥远,鼠标轻轻一点击,这些信息学生都可以了解到。这样运用网络的新型教育模式更加能迎合学生的习惯,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不仅仅把英语当成一门课程,这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这门语言。单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做到这一点。

二、网络环境下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势

(一)网络相对于传统阅读材料的优势

在信息化社会中,要迅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需要大量的、多渠道、多种形式的目标语信息输入。以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满足在信息时代高等英语的教学要求。网络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不再是单一的文字形式。比起传统教学,网络英语阅读增加了图像和动画,使教育更加生动直观。传统教学中需要解释很久的问题,在网络教学中,可能一个动画就能解决,而且形象、直观。网络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网络极大程度地丰富了阅读视野

通过网络学生可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与课堂教学相辅助,老师在教授相关专题内容时,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对应网站进行阅读,这样极大地拓展了阅读视野,丰富了阅读内容。

另一方面,网络能提供更多教材上没有的素材,或者说其所提供的内容比起教材上的内容更广泛。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同时老师也可以对网络英语阅读的内容加以取舍,因材施教,更好地帮助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的训练。

(三)网络平台共享形成开放的阅读平台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坐在课堂上进行纸质英语阅读。而网络则打破了这种束缚,让阅读环境更加开放。只要有网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去阅读。在网络的世界里,学生阅读不受地域、时间和资源限制。而且有些学生面对传统的阅读形式会紧张和尴尬,网络的虚拟性也可以缓解这种紧张和尴尬。轻松的网络阅读环境下,学生可以随时请求教师答疑,与学者进行切磋,这也很大程度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四)网络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传统英语教学主导者是教师,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地跟着教师学习就好了,而网络英语阅读教学的主导者则是学生。如果想在网络英语阅读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传统英语教学老师是知识的灌输者,不管是领读还是阅读写作,教师是主动的,而学生是被动接受的。但在网络时代,利用信息的发达与吸引力,学生可以成为主动者,老师则作为陪伴与引导者。这样能从内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达到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

(一)课前的搜索预习

高等英语教学中采用的教材往往分为多个单元,各单元的编排都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展开的,可以在上新课前,教师需要布置学生搜索并阅读与主题相关的网上资料,有时给出一些参考网址,或给出一些限定范围,让学生自己去搜寻,因此培养学生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以《新世纪研究生公共英语教材(阅读)》为例,教材A的第3单元主题是沙漠和保护环境,因此,教师给出了一些网址,例如探索网站、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绿色和平组织网站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网站了解相关知识和最新动态。每一单元授课前,教师都仔细寻找比较适合学生阅读的网站,给予他们一些参考网址,并且要求学生做课前阅读,然后在自己的学习小组上以简短英语报告的形式进行交流,每单元还会抽选几个学生做课堂报告,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做出适当口头评价或者由学生互相评定。

(二)利用网络平台增强课堂的互动

在网络英语阅读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一个公共邮箱,就相当于一个网络阅读资源库。在公共邮箱中,教师可以分享一些与教材有关的扩展阅读,为学生自主学习指明方向。也可以建立一个官方博客,把教材中的重要部分和一些学习经验在博客里公布,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留言互动,让教学具有双向性,而不只是简单的一方教授一方接受的状态。教师了解到学生的需求,这也更有利于英语教学的开展,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课后可利用网络增加阅读的多样性

在传统教学时代,课后阅读一般只能通过书本和依靠课堂中笔记来完成。但在网络媒体发达的时代,课后阅读变得多样化和无穷尽。学生在课后可利用网络来搜索各种需要阅读的资料,在登陆不同网站的同时,对语言文字也会越来越熟悉,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上网,阅读变成了一件无极限和无穷尽的事情。这样,反作用于教学后,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四、辨证认识网络对高等英语教学的作用

(一)教师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并不强

网络教学的开展要求教师有良好的现代信息技术素质和应用能力。教师应学会利用网络的搜索引擎及时广泛地收集整理课程所用的阅读素材,同时也要学会如何运用网络将这些英语阅读素材向学生展示出来,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复制粘贴。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学会如何存储信息,形成资源库,供教学时检索、复制。随着网络教学的普及和扩展,教师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影响着教学效果。如果能恰当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

(二)在网络的世界里,信息是众多杂乱的,往往缺乏系统性,有时候难以辨别信息的真假

如果缺乏教师正确指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迷失,丧失判断力。这不仅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另一方面,网络使学生更自主地学习,但如果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会使学生偏离正轨,找不到目标。因此教师要根据教育部门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要对网络内容进行筛选整理后再编辑进教案,让学生有选择地吸收,而不应该让学生在网络中放任自流,找不到方向。

(三)网络英语阅读教学虽然可以提高课程教学的互动性,但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现实生活中,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反而被拉大了,因为缺少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这样面对面的交流看似并不重要,但事实上,学生可以从老师的语言、表情、动作中获取信息,例如被得到肯定、赞扬等。这其实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很大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吴佳琦.英语专业课堂多媒体使用状况调查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5).

[2] 周亚菲.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大学教育.2013,(1):18―19.

[3] 熊惠.网络阅读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3):119.

第2篇:阅读教学的作用范文

一、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之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景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受单一的教学手段的限制,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不免表层化、抽象化。此时利用互动反馈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探究热情,逐渐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达到文章内容具体而深刻的理解。

如《将相和》一课的导入,笔者在课上提出:廉颇看到蔺相如职位比自己高,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非得给他难堪不可!”蔺相如被封为上卿凭的到底是不是一张嘴?1.是。2.不是。(正确答案是:2.不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做不仅检查了学生最为基本的预习情况,并且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些理解课文大意,喜爱历史,对蔺相如人品、功绩有所了解的学生,一定会对廉将军的出言不逊充满激愤。教师及时追问:蔺相如被封为上卿究竟凭的是什么?为了给蔺相如,请你默读课文,画出最能说明问题的句子,在书上做批注。从而激发了学生继续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在强化重点,化解难点之时——帮助学生把握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教学重点的突破、难点的解决一直以来都是教师花费心思最多的地方。通过互动反馈系统,在选择当中细化了难点,降解了难点,突出了难点,优化了课堂,以往几个环节能解决的问题,现在一个按点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井》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3-7自然段在段式结构上的相同点,体会作者依据文章中心选择材料的写法。在分析完课文的第二部分后,想一想作者在写井水清、甜、凉的特点时,有什么相同之处。教师启发,学生总结:1.首先用一句话概括写出事物的特点。2.然后通过事例具体表现事物特点。3.最后写出了作者的想法或感受。学到这里学生对于井水的三个特点是通过具体事例写出来的这一难点,有了一定的感性体会,但是还没有形成理性的认识,这时教师设计按点:“水是那样清,那样深,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叶子。”(《珍珠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了很清的特点。2.直接写作者所看到的,通过写石头、沙粒、树叶这些事物写出了泉水很清。(正确答案:2)通过与《珍珠泉》作比较学生一目了然,把两种不同的写法区分清楚了,教师接着追问:为什么同样是写水清却采用了不同的写法?点拨:请你结合中心想一想。《珍珠泉》主要是介绍泉水的特点。《井》不仅介绍它的特点,更多的还要体现井水给我的童年带来的甜美和欢乐,这是课文的中心思想,所以选择了这种写法。由此可见:写作的方法依中心而定。

三、显示过程,启发思维之时——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发展能力,与媒体最大效益地结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感知才能形成表象,然后才能获得知识。但是,在语文教科书中,即使文章再生动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也只是文字符号,有许多现象甚至是学生无法直接感知的。这就必须借助形象思维才能再现、重组形象,进而理解语言符号。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所以此时利用互动反馈系统,将学生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与现象,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在脑海中建立与课文中语言文字符号相对应的表象,更好地理解语言。

如《鲸》一文在讲到须鲸与齿鲸的区别时,教师让学生充分自学抓住这两种鲸的特点后通过按点选一选:出示两张图片——一张须鲸的,一张齿鲸的。让学生进行选择,选一选哪个是须鲸?为什么?至此,学生对于须鲸是有须无齿,齿鲸是有齿无须有了形象地了解。

这里之所以能实现教学的优化,是因为利用互动反馈系统与传统的多媒体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感性材料,在帮助学生形成了表象的同时又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可以看,还可以选,使学生在主动探究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了同步的提高。

四、在提供事实,建立经验之时——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实施知识“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往往上课一开始,学生状态平静,这就需要帮助学生在自身与教学内容之间,建立起能够互相沟通的渠道,使学生的学习心理活跃起来,而利用互动反馈系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如何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如何使知识不仅仅是单一的灌输,如何巧妙地启发学生自己探究、思考,互动反馈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如学习古诗《山行》一课时,在解释诗句的意思后,提出这样的问题,笔者设计了按点:全诗哪个字是文章的文眼,最能表达出作者的心情?1.愁,2.寒。(正确答案:1.愁,江枫渔火对愁眠。)在学生与教师一起分析答案时,教师追问:作者为什么会愁?学生一定在此时非常想知道写作的背景,这比起上课开始就告诉学生要好。当学生得知诗人落榜、远离亲人的遭遇后,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孤独、愁闷的心里。拉近了诗人与学生之间,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种选择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得每一名学生都不能做听客,“逼迫”他们去一探究竟,在教师的引导下挖掘文章的背景,从而拉近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五、在欣赏审美,陶冶情操之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利用互动反馈系统对朗读进行评价,体现了此系统“反馈”的最大优势。“美感仿佛可以摸得着”是艺术鉴赏的佳境,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和美的意境,使其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与美感体验,并通过朗读表现出内心的体验。每个学生朗读的水平不同,对文章的体会不同,全班学生对于其评价是最直接、最有价值的。让学生在朗读的氛围中相互评价、鉴赏,同时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

如《鼎湖山听泉》一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我从众多资料中剪辑了几句“那像小提琴……”指名朗读,按点打分,分值为:A、3分,B、4分,C、5分。并且配有各分数段朗读的打分标准,这一标准同时也是学生努力的方向。并配上抒情的背景音乐,帮助他们在感受、审美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总之,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确定互动反馈系统的最佳作用点,发挥其强大的评价、反馈、检测、练习功能,找到语文阅读教学与互动反馈技术的最佳作用点,让语文阅读教学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更高效进入佳境。

参考文献:

[1]张国良.课堂创新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龚春燕.创新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3篇:阅读教学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图式构建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其认知发展理论中指出,图式是主体内部一种认知结构的单元,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激发性,能够引起新事物、新信息的加工处理。由此可见,图式是潜藏在主体内心深处的一种识记与理解的技能,它能够帮助学生理顺文本的条理,提高学生理解篇章的主旨,强化学生处理信息的意识,对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发展学生的阅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重视基础知识积累,优化语言图式建构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工具性课程,具有词汇量大、语言点多,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文学性与文化融的学科特征。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英语是令大多数学生“头疼不已”的一门学科,尤其是英语阅读教学,一方面由于初中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发展时期,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还不成熟,对外语阅读文本的理解能力较弱;另一方面,由于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系统化英语学习,特别是英语阅读学习的启蒙阶段。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积累,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增加基础阅读的练习量,为学生构造语言图式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授冀教版初中八年级Lesson 49 Let’s LearnGeography!这课时,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通过PPT呈现了多种学科的相关图片,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快速写出这些学科的英语名称(允许学生使用字典或电子词典)并在其后补充相关词组(Chineselesson:poet/Geography lesson:map/Music:song等)。随后,笔者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以速读的方式,快速找出文中与学科有关的单词、词组,并做标记,邀请学生说出自己所画内容,并组织学生一起判断是否正确、并猜测其大意。在这个环节中,笔者以“头脑风暴”法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对于本课主要学习内容的关注,教授学生速读的阅读方式,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学生语言图式的构建奠定基础。

2. 丰富知识外延拓展,促进内容图式建构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对外界事务充满好奇,个性鲜明,有主见有思想。而英语阅读作为考察学生英语综合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要求学生应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储备与多元的社会文化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阅读材料的选用与拓展,扩大学生的英语阅读量,促进学生内容图式的构建。

在教授冀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Lesson 6:My Friend这课时,笔者考虑到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敏感时期,也就是俗称的青春期,这阶段的学生处于自我同一相对角色混乱的人格发展阶段,渴望得到同伴的肯定与交往,对朋友较为依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以“Friend―How to introduce a friend?―My friend”为线索帮助学生构建了阅读学习的准备图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切身感受,谈谈对friend一词的理解(中英文皆可),随后,笔者结合PPT与相关视频,补充英文中用来形容朋友的词汇、介绍朋友的惯用句型以及一些有关友情的英语阅读小卡片,以此拓展学生对于这个图式的内容储备,帮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图式网络。

3. 重视整体教学探究,做好结构图式建构

笔者以为,如果说积累基础知识与拓展知识储备是奠定学生图式构建的前期准备与动力基础,那么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与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整体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教学探究性活动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构建图式,主动以图式为记忆单位、以图式为线索,进行有效阅读的最佳推力。

在教授冀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Lesson 3 Are You an Athlete?这课时,由于本单元主要围绕奥林匹克运动会展开,因此,笔者引领学生初步阅读全文后,根据文本的实际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个小组探究活动――画图式,创对话。在这个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以4人一组为单位,结合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出属于本小组的对话图式,并两名代表,根据所画图式,尝试呈现对话,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进行再造性想象与创造性发挥,可以引导学生以采访、日常对话、报告等形式呈现本组的对话,以此发扬学生语言实践的个性化与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为学生的阅读实践积累经验。

4. 结束语

总之,图式建构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图式构建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灵活运用,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富学生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图式,以此提高学生阅读与理解的水平。

第4篇:阅读教学的作用范文

摘 要:本文从阅读教材与构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关系的角度,探讨教材使用、编写对英语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作为一门外语,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基础,更应该以英语语言为载体,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个性、品德,实现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Join In 教材的分析解读,认为该教材渗透多元智能论的理念,同时还严格遵循人类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来设计教学内容及活动,语言生动,地道,贴近儿童心理及生活,是适合于少儿英语学习的教材。基于Join In 教材,在构建阅读教学模式时,本文提出将教学模式与教材进行优效配置,有助于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并提供了可参考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Join In 教材;可持续发展;《英语课程标准》

一、阅读材料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语言教学的两个基本问题:怎么教和教什么一直是语言教学中专家们争执的焦点。随着语用学,语篇分析,社会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开始质疑“语言教学理论是教学方法的理论”,越来越多的语言教学工作者将语言教学的重心由怎么教转移到教什么。语言交际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怎么教必须以教什么为前提。可见,阅读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观点促使英语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应怎样设计适合孩子实际情况的英语阅读材料,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个性、品德,实现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语言教学中,学生、教师、教材构成教学的新三角,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动态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是组织者,教材是课堂教学活动依据的主要资源。教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授和学习的方式,教师作为教学的执行者,其教学行为都必将受到教材编写思想的影响,

在中国的外语教学环境下,教材中的语言学习材料主要是有着完整语境的课文篇章,不但为教学和学习提供必要资源,而且能创造语言的用法和使用相互联系的环境。

适合的阅读材料可强化语言的可理解性输入。而根据语言教学的规律来看,从语言的输入到语言的有效输出,需要对教学设计的精致化处理,必须有相关教学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语言输出。

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中介环节,教学模式的设计就要充分考虑到阅读材料和教材的使用。

教材是教学思想的载体,教学模式实施的平台和依据

目前,武汉市大部分小学包括乡镇地区使用的Join In 教材,从该教材的编写设计中,英语教师从中可以作为平时教学设计的参考和借鉴。

二、对Join In 教材的解读

Join In 教材以多元智能论作为编写的主导思想

a)正契合并体现了新课标的任务双重性,即突破学科本位的思想,通过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尊重学生的差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语言实践,并能逐渐了解自己,认同自己,悦纳自己、从而自尊、自信、自强,他们的智力、个性得到全面开发,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b)教材中各种外显的语言活动设计(“Let’s……”活动)充分表现出教材的理念与意图:参与、合作、民主、平等、快乐、发展。学生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参与“做事”的体验中,提高语言技能,丰富情感,培养能力,智力、个性得到全面开发,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c)教材充分注重少年儿童的认知系统心理机制的开发,遵循语言学习的自然规律来设计安排语言学习活动。教材中有大量的图片故事,朗朗上口的chant,引人入胜的play

结论; 教材的编写除了渗透多元智能论的理念,同时还严格遵循人类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来设计教学内容及活动。

基于Join In 教材的主导思想和突出特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实践、参与、和创造

②注重小学生稳定兴趣的培养、实施兴趣教学、寓教于乐、寓教于做

③遵循语言教学规律,满足少年儿童在语言学习中表现出的天性“go for meaning”

④从语言功能或意念出发组织教学,

⑤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内容意义的理解是第一位,语言形式等是第二位。

⑥课堂教学活动化、教学活动任务化、任务活动主体化

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变的阅读教学活动形式和不同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达到课标的二级要求,并为初中学习打下基础。

对于这套建立在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上Join In教材,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a.英语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不仅要完成传统阅读教学中传授语言知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而且要深化课文的内涵和拓展课文的外延,把课文空间范围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教会学生认识社会、认识生活,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立的品格,发展学生的人性。

b. 阅读教学的多元目标是:提高学生适应各类语体、文体的阅读能力(直接目标);磨练和开发学生智力中的阅读思维加工能力(间接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写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潜在目标)。

c.阅读教学策略上,以阅读能力训练为中心展开教学。阅读能力是以阅读智力为主干,以阅读知识为先导,以阅读情趣为动力的立体结构因此阅读不仅要训练学生的阅读感知力、阅读理解力和阅读鉴赏力,而且要培养学生阅读迁移力和阅读创造力因此教学不仅要抓“文义的具体化、简约化、系统化”,而且要抓“阅读心得的言语化、灵活化、实践化”而且阅读能力训练要渗透阅读的人文精神,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d. 阅读教学设计,要求以任务推动学习,以任务贯穿学习。设计任务时,应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一举多元智力理论,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胜利条件、兴趣和个性、社会经济文化背景、语言基础、学习方法等差异,同时把握深度、广度、跨度、精度、密度、角度等,特别要把握难度。

e. 阅读教学方法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来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提倡“讨论式阅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把阅读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实行“师与生、生与生“的多项交流方式。

f. 教学过程中,要求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愤,营造一个和谐、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建构式生对话、共同发展的“交互式”教学活动方式。与学生分享理解,寻找真理,共同开发“体验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的学习方式。

g. 阅读教学资源上,要求以课内阅读资源为核心,开辟课外和校外阅读的立体课堂。利用练习本、音像制品、电视节目、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资源,编制多套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文体兼备、信息密度大、语言知识丰富的阅读教材,创设真实交际情景,扩大阅读容量,增加知识密度,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各种墙报)

h. 阅读教学测试上,形成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书面与口头相结合,重点应放在阅读理解的准确型和阅读新的表达的创造性上,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多元智能来进行语言学习,并通过英语阅读教学来开发、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开放心态、彰显个性,解放创造性。

三、构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从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我们看到由于教师对阅教学理解上的偏差以及客观上学生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时空受到一定的限制,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所谓的阅读教学并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而由此也阻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语言教学主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我们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来框正我们的基层教学。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中介环节,它不仅将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更加具体化,同时也可以使教学理论得以补充和完善。通过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我们可以在深层次上思考阅读教学,教学中有意识地、主动地接受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要领,为阅读教学实践提供指南和参考。

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发展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实就是教育的最朴素宗旨: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朴素的宗旨正契合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基于学生发展,关于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它应该是我们所有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所有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最大的目标。

构建小学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必须对有助于发展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应该让学生在意志品格、思维、个性、心智的都得到了培养和发展,并最终内化成自身的素质,最终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一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也是衡量阅读教学模式实效性的重要指标。

按照以上达成的共识,基于Join In 教材,在构建阅读教学模式时,我们将教学模式与教材进行优效配置,从而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在通过对现行教材(Join In)分析以及对新课标的透彻解读,结合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遵循认知规律,依照语言习得理论和多元智能论,制定出以“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原则的,让不同英语水平,智能各异的孩子自身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可持续发展的阅读教学模式或体系。

根据Join In 教材的特点,以及阅读教学在小学英语课程中所承担的多元任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总体教学模式上采取:以故事搭建教学平台,进行整体教学。也就是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课文(或图文)为阅读教学材料,帮助学生完整理解故事大意、语言形式、篇章结构和修辞方法,在处理各个部分时达到局部不离整体,整体寓于局部之中。其教学模式是:整体部分整体。

在确定整体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设计并构建出与教材相配置的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以此加强阅读教学模式的适应性,提升其实效性。

①根据学生学习内容的阶段行,采取分段教学模式,有低段的感知领先模式;中高段的主动参与模式。

②根据阅读教学的多元目标,构建出对应不同课型的阅读教学模式:基础课阅读教学模式,拓展课阅读教学模式,研究课阅读教学模式。

上述教学模式实践探索的共同特点是:遵循认知规律,运用整体教学的原则,从整体入手,总体的模式是:整体感知-表层理解-循环加深-整体推进-深层理解。这一模式是语言教学的核心理论:“内容意义的理解是第一位,语言形式等是第二位”,指导教学的具体体现,也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需要把握的原则:意义领先、形式聚焦,这一原则对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上观点是通过武汉市高教处课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材料和教学模式的实效性研究》(于2012年7月结题)研究过程中,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深入调查和研究,找到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结症,有针对性地设计和构建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模式的适应性,进而提升其实效性。经过一线教师的实际操作,得到老师们的认可,并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英语学习乃至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阅读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阅读应该从小抓起,它承载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还有成长的教育。当前,少儿英语阅读教学也从益智培养提升到情商的培养,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还将继续关注英语教育中这一块新开垦的园地,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小学和培训机构为英语阅读教学和少儿的英语学习提供有益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龚海平“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3期.

[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第5篇:阅读教学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阅读教学 教师 引领作用

一、培养学生对话的态度和习惯

亚里士多德说过:“谁在倾诉,也就随之听到了更多的东西,即那些不可见的以及一切人们可以思考的东西。”文本是阅读的主体,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在阅读对话中,读者必须向文本敞开自己的心扉,用心倾听文本在向他诉说什么。只有在这种真诚的交往中,在这种彼此相互尊重的氛围中才能真正理解文本的真实含义,也才能对文本中蕴藏的深刻内容做出合理地解释或判断。在阅读教学的讨论环节中,孩子们在拿自己的阅读心得与其他同学交流时,经常会各持已见,甚至争得面红耳赤。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告诉学生,他们之间的讨论和对话目的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而是要在交流中,实现共同进步。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对话态度,教师在引导时可以通过鼓励或批评等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

二、让学生掌握对话的方法

科学知识日益丰富,教师不可能在几年的时间里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形势的变化,教师的作用也在发生变化,原来主要是教给学生知识,而现在需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如何根据需要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阅读中的对话是自由的,但也是有规则的,教师有义务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规则。

1.不可将文学作品等同于现实。不同的文体表现生活的方法和手段各不相同,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尽管新课标淡化文体教学,但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明确各类文章的文体特征,以便学生在以后的阅读学习中能够触类旁通,自觉主动地解决问题。如在阅读《愚公移山》一文时,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质疑:愚公移山破坏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损害生态环境,移山是下策,不如搬家。在阅读《鹬蚌相争》一文时,更有的学生提出了鹬的嘴巴已经被蚌咬住了怎么还能讲话等问题。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学生没有考虑到文章的文体,如果学生清楚地掌握了寓言的写作特点和表现手法后就不会出现类似的想法了。

2.要关注文本的时代背景。要深入解读文本,就要全面了解文本所处的时代背景。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老师提问:“你最欣赏本文中的哪个人物,说明理由。”绝大多数孩子表示欣赏孩子,但也有少部分同学表示要向骗子学习,因为骗子只骗皇帝和大臣,是“义骗”。此时教师要补充必要的材料让学生明确文本的创作背景,让他们深入理解文本的主旨。安徒生在文章中讽刺了三类人:皇帝,骗子和随大流的群众,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但他们的从骗之举却也没有丝毫高尚的目的,即使他们骗的是坏人,但也无法让他们成为好人。在明确了以上背景后,学生就会对文本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就不会再犯学习骗子这类低级错误了。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教育引导者,同是也是一个读者,即对话者。通常情况下,教师作为沟通学生与文本的桥梁,其认知水平、思想深度及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可以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相对学生而言,教师是成熟的阅读者,学生与成熟的阅读者对话,无形之中就会提升认知水平。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不是简单地交流阅读结果,而是要彼此共享自己与文本的对话过程。相对文本来讲,师生是平等的,但由于理解能力不同,成功的对话就表现为师生动态互补和多层次的互动。

四、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第6篇:阅读教学的作用范文

教学过程,准确地说,应该是促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变化过程。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生本身 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教学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否主动地投入, 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成为学生素质能否全面提高的关键。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 为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一、优化教学氛围,使学生乐学

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首先必须使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习。 为此,教师要善于调控自己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这是因为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 的情绪表现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其情绪良好,可以使全体学生心旷神怡,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而不良情绪却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导致教学中学生角色的附庸化。所以教师一进课堂,必须抛弃杂念,甩 开烦恼,集中精力进入角色,事事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用和蔼慈祥的目光覆盖全 体学生,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的、关注的,在这样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产生情感的迁移,从 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综观许多优秀课的实例,无不说明了优化教学氛围的重要性。请看一位教师教学背诵古诗《草》的片断:

师:老师要求小朋友回家后把这首古诗《草》背给家里人听,他们一定会夸你能干。如果你回去背给奶奶 听,该怎么说?我来当奶奶,好吗?

生:奶奶,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古诗,题目叫《草》,我背给您听,好吗?

师:(扮奶奶)我孙女儿真乖!草,干吗不写花要写草?

生:因为野草顽强,不怕风吹雨打大火烧,头年死了,第二年又会发芽生长。

师:噢,怪不得要写草。(生背)

师:什么叫“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

生: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

生:不是,是“一岁一枯荣”,意思是说每年冬天的时候好像枯死了,春天又会旺盛地长出来了。

师:噢,孙女儿真能干,这么小的年纪就会背古诗了,奶奶真高兴!(众笑)

课文背诵是语文的常规训练,形式比较单调、枯燥,学生往往是带着被检查的心态,惴惴不安地接受训练 。这位教师将它作为模拟家庭生活中的一件趣事来处理,气氛活跃,师生平等,学生毫无心理压力,在这样的 教学氛围中,学生自然会乐学,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灵活运用教法,激学生想学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实践也证明:学生对某门 学科有了兴趣,才会自觉地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 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 教材为载体,以训练语言为主要内容,以灵活运用教法为手段,以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一可化静为动。根据小学生好动的特点,教师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进行动态处理,变静为动,让学生 画一画、做一做、听一听、看一看、演一演、想一想等,积极参与,主动获知。二可变单为众。千课一法是造 成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文制宜、因人制 宜、因需制宜,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常有新鲜之感。如:理解词语的方法,如果都要学生查字典理解, 学生必然感到枯燥,教师可因词而异,有的可采用词素解词法,有的可用近义比较法,有的可用演示法,有的 可用联系上下文或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解决等等。在具体阅读时,也要避免“千课一面”的模式,因课因人而宜 ,有的可直入重点,中间突破;有的可篇末入手,逆推导读;有的可抓住一点,辐射全文。这样,变单为众, 从而形成生动活泼、有情有趣的学习气氛,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三、注重学法传授,让学生会学

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代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古人也曾指出:“授人以鱼,只供一餐 ;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 的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法指导一般有:注重学习过程,概括学法;教师典型示范,展 示学法;举一反三,迁移学法;紧扣教材特点,指点学法等。就教材和学生而言,学法的传授要因课而异,因 人而异。不同体裁内容的课文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应从教材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年级的要求和学习语文的 方法体系,制定一个有系统、有层次、有重点的学法指导计划,把学法变成学习过程中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具 体步骤,切不可机械、随意、图形式。如:学习同类课文和段落相似的课文可用迁移式。像《可爱的草塘》一 课,学习“草塘”一段,师生共同将写景学习方法归纳成“读课文——抓特点——明写法——相画面——悟情 感”五步,然后让学生运用学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学“小河”一段。以后碰到写景文也可用此法迁移 。有的课文,学生一下子不易说出用某种方法学习,教师可用“教后悟法”,即结合总结课文,帮助指导归纳 学习方法;有的课文可结合教学,抓准最佳契机,画龙点睛,留有余地地点拨学习方法等等。总之,学生在教 师的引导下,通过读、圈、划、议、评等掌握学习方法,主动求知,让学生自己会学。

第7篇:阅读教学的作用范文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丰富学生的阅读量,课外阅读为这一过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外阅读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事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课外阅读也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相关知识的巩固和掌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课外阅读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由此可见,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浅析是非常重要的。

一、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单纯的讲授课本上的知识和阅读内容的话学生会感觉课堂教学非常的枯燥和单一,学生并不能很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师的知识讲解上。而对于课外阅读的内容则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学生感兴趣阅读内容的选择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更高[1]。

例如,教师在讲解《母鸡》这一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内容。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通过课外阅读来激发学生对《母鸡》这一教学内容的兴趣。这一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出了母爱的伟大,因此,教师在选择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应该与母爱有紧密的联系,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对母鸡所表现出来的母爱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的教学工作一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课外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培养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对学生日后的更好学习以及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单纯的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学生的知识面较窄,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和阅读课外阅读内容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对教学的内容有更好的掌握,对培?B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例如,教师在对《这条小鱼在乎》这一教学内容实施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根据文章的中心为学生选择适当的课外阅读内容。教师应该让学生在阅读课外阅读材料的过程中体会到与教材中教学内容相同的中心和表达方式,让学生可以自己去分析和掌握文章的中心以及重点内容,让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让学生日后的阅读学习更加的顺利和高效。

三、课外阅读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积累大量的文学素材。小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不仅仅需要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发现和挖掘,同时也需要通过阅读过程积累,而书本上的阅读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需要,因此教师就应该为学生选择课外阅读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就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阅读机会,为学生选择更好的课外阅读内容,为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提供基础和保证,为学生的更好写作提供基础和保证[2]。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完成“描绘一处最喜欢的景物”描写的习作过程中,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在让学生写作之前阅读与描写景物相关的课外阅读内容,让学生积累一些描写景物的有没词汇和句子,让学生有足够的素材积累,以便学生可以更好的完成习作练习,避免写作内容的空洞,可以说课外阅读对写作素材的积累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第8篇:阅读教学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阅读教学;方法;阅读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251

阅读对于语文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俗地说,通过不断的阅读,不需要教师的解说,学生读到一定的程度,自让而然也就理解了其中的意思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培养学生多读多思的学习品质,就能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初读课文,感受大意

认识生字,理解词语,了解句意应该是学生初读课文时要解决的第一步过程。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把那些学生容易读错的字找出来,通过查字典标上正确读音及意思,把那些难理解的句子画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对于句子较长,学生读起来有困难的,就把正确的断句方式指导学生画下来。在低年级的教学中,遇到几个较长句时,我通常将他们写在黑板上,引导学校正确阅读。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很快就把句子连贯、正确地读懂了。

为了使学生理解有关句子,还要抓住句子中一些关键词语。比如,表示时间、地点、形状、动作、颜色等变化的词语,通过对这些词的反复读多思考,才能正确理解句子意思,体会当时的场景。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要不断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在读中巩固了旧知识,获取了新知识,总结了阅读的经验。这样,就达到了初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的目的。

二、精读课文,体会语言的美感

新课标指出,语文阅读要“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注重情感体验”。汉语言文字的理解非常富有弹性,想象创造的空间很大,特别具有灵动性,认识了它的这种特点,就要汲取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字精华,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朗读,在读中感知、在感知中领悟、在领悟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同时要注重语言的不断积累和运用。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在“读”中悟意,力求再现文章的情境、感情,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与当前“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的教学思想一致。很多语文教师在介绍语文阅读教学经验时,主张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在精读中领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阅读,同时“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我县已在全县中小学中全面推广经典诵读、古诗文背诵、师生读书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无疑顺应了时代的要求,顺应了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新课程标准各学段目标与内容要求,通过阅读童话、寓言、故事、叙事性作品、诗歌、说明性文章等,扩展学生阅读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诵读优秀诗文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根据语文教材编排的特点,几乎在每篇课文后都安排了说的内容,通过读说结合,实现语言表达的迁移,反过来验证和巩固阅读的效果。

三、采用形式多样的读法,进行科学阅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读的次数多并不能代表学生阅读的效果好,要想实现在读中感知、在感知中领悟、在领悟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的阅读效果,必须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法,方法使用得当,才能读出新意,读出美感,才能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因此,读的方法科学了,读的形式多样了,读的方式能够符合学生年龄特点,阅读教学才能真正体现它的价值。

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使我深深体会到:针对不同群体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价值。针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教师范读、指名读、教师领读、集体认读等方法;针对中年级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特点,可以采用默读、轻声诵读、大声朗读、互听互读等方法;针对高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理解能力较强的特点,可采用浏览、默读、速读等方法。

在不同的阅读方法中,又可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形式:低年级学生可以采用分组读、接力读、师生赛读等阅读形式;中年级学生可以采用分组赛读、小组接力读等阅读形式;高年级学生可采用配乐读、表演读等形式。不同的读法与形式可以根据阅读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穿插使用,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尝试参与不同的读法与形式,即使采用个别读,也要尽量做到人人有阅读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

四、阅读要有针对性,要有目的地进行阅读

不同学段有不同的阅读要求,同一学段的不同课文的阅读要求也应该有所不同,但无论怎样的阅读要求,也不能放任学生随心所欲、毫无目的地进行阅读。在多年的阅读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在课文的阅读教学中不管是初读课文,还是熟读课文、精读课文,在每一个环节的阅读中,如果对阅读的要求不明确,学生读的次数再多,阅读的效果也不明显。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在每一环节的阅读中,学生明确了阅读要求,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及思考的能力才有所提高。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松鼠》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阅读教学环节。

(一)初读课文,提出阅读要求

默读课文,解决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用横线标出不理解的地方。检查阅读效果,采用指名分段朗读,认读生字词,粗知文章大意,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二)熟读课文,提出阅读要求

轻声诵读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说说从哪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检查阅读效果,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反馈。

(三)精读课文,提出阅读要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精彩句段与你的同桌及全班同学分享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复述你喜欢的段落。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阅读的目的性增强了,加强了阅读方法,对每一环节的阅读理解、感悟、思考有了清晰的认识,进一步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

总之,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朗读,在读中感知、在感知中领悟、在领悟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充分体会汉语的语言美、音韵美、节奏美、意境美。

参考文献:

第9篇:阅读教学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阅读 小学英语教学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战略方针,培养有知识、有能力、会学习、能应用的全面发展人才,英语教学应始终贯彻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因为听说读写在英语教学中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及早地强调“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呢?

1、尽早教会学生查阅英语字典。阅读英语文章会遇到生词或熟词新义,因此查字典是很重要的学习技能。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购买适合他们使 用的字典,教会他们查词典,确定词义 ,扩大词汇的方法和技巧等,如:+前缀或后缀,形容词变副词,动词变名词等,为开展英语阅读创造条件。

2、运用“视读”阅读法。养成正确的视读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关健,是正确的英语阅读能力的组成部分。所谓视读就是只用眼睛接受信息,不要念读、唇读、指读、重读等,要指导学生善于抓句子中的关键词,逐步加大视距,捕捉重要信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做具体指导,使学生们早日养成正确的英语阅读习惯,不断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3、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老师”。所以教师应该根据英语教学的需求,根据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选择内容好,趣味性强,知识性强,信息量大,语言难度相当的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启发学生动脑思考,使学生养成愿学、会学、乐学的好习惯。

4、将精读与泛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1)泛读教学:泛读指的是学生自己独立阅读。泛读要求阅读量大,范围广泛,读速较高,所以教师要教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如:把握段落大意、抓住关键词、指示词等掌握文章结构、人物的活动、情节的发展等,另一方面通过泛读进一步复习,并吸收语言材料,如:词汇、词组、成语、句型、语法等。这些知识的获得是以老师的精讲为基础的,又是对课内知识的延伸。2)课外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与爱好,独立地、大量地、广泛地进行英语阅读。英语教师应对国内外适合阅读的英语课外读物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并及时向学生介绍推荐,读的量越多,越有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英国著名语言学大师韦斯特指出:“通过阅读学会阅读。”同时鼓励学生选购英语读物,并相互交换阅读,更大限度地发挥读物的作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