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心理学教育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集体教学 有效性 幼儿园
一、引言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最高要求应该使儿童具有逻辑推理能力和掌握复杂抽象概念的能力,智慧训练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贮存记忆,是培养出智慧的探索者,而不仅仅是博学多才。可见,幼儿教育的最高目标不是单纯地让学生习得记忆,而是让孩子掌握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用简单的逻辑思想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这也就是幼儿的有效教学。有效性教学并不是指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认真,而是指幼儿学习是否掌握最基本的思维能力,通过教师的教学能否学得好以及学到什么。如果学不好或不想学,未得到应有的成长和进步,则可视为无效的教学。
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目标,也是当前幼儿园集体教学所面临的困难之一。在组织幼儿教学活动时,幼儿教师应以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形式,使得幼儿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习得知识,并掌握学习的初级方法。
二、幼儿园集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非智力教育
非智力教育是指智力以外的能力,如人的兴趣、动机、道德、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及动手能力等。现阶段,我国的社会背景促使一些家长和教师过于急功近利,认为只有对孩子进行知识教育是明智的,可行的,而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是无用功,这也决定了知识教育也就成了学生教育的全部,幼儿教育也不例外。一些幼儿教师对非智力因素缺少正确的认识和了解,甚至一无所知。但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相比,是决定幼儿终身素质的根本。可以说,非智力教育的忽视违背了幼儿教学有效性的本质要求,幼儿集体教学的有效性也就不能确保。
2.幼儿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幼儿期是儿童人格形成的萌芽时期,由于幼儿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自我控制与自我辨别能力都很低,但却又很强的模仿性及向师性,对于教师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因此,幼儿园教师的素质水平和个人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以说,幼儿园教师是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是幼儿基础教育的关键力量,其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基础教育的质量。但目前很多幼儿教师由于教育背景不同,存在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如本身知识结构有所欠缺,尤其缺少诸如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和创新教育知识等必要的教育教学知识,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3.课堂提问缺乏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搭建知识、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对于幼儿教学来说,提问的有效性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大多教师在提问环节,缺乏提问技巧,无效提问较多。主要表现为提问的语言不够精炼,问题设计的过于简单,缺少启发性,造成了学生的无效思维、无序思维,极大地影响了幼儿集体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如“小朋友们,你们说这样做好不好”、“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样做,对不对”等,这些问题的设计缺乏技巧,不但不能有效地引发幼儿的思考,还使课堂教学时间在学生盲目的回答中空耗。
三、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加强非智力教育
非智力教育作为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终身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幼儿园的集体教学中,应强化教师对非智力教育的力度。如加强对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动手操作是启发幼儿积极思考,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如教师在教幼儿认识磁铁的时候,可为幼儿每人准备一份磁铁和铁针等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实际的操作,自己发现磁铁中的秘密,无形中不但培养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2.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
幼儿学习作为人成长的启蒙阶段,成人的言行举止与课堂教学相比,对幼儿的影响更大,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学习模仿的对象,其言谈举止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针对幼儿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如一些教师知识结构不够全面,缺少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和创新教育知识等现象,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培训,如在教学实践中,拓宽教育培训渠道,鼓励教师参加以检验为主的幼教技能技巧竞赛,开展观摩课、示范课、练兵课等教学活动,与其他学校建立合作教学,相互交流幼教经验,可选送一些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以拓宽教师的见识,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学习归来后可以起到“以点带面,辐射全园”的作用。总之,只有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才能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在无形中起到了良好的非智力教育作用。
3.加强教学技巧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有效的提问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一些幼儿教师对提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往往容易忽视提问的设计,时常会设计出一些缺乏启发性或过于简单、无效的问题,致使课堂提问较多流于形式。因此,幼教在幼儿集体教学中,应做好问题的设计,设计问题时应充分结合教学活动的目标,遵循幼儿的思维特点,多提开放性及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删除可有可无的问题,发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应有的作用。如在大班上“美食好帮手”这一课时,教师与幼儿一起研究打蛋器,为探究打蛋器为什么比筷子快的原因,在教师操作完打蛋器和筷子打蛋的实验后,教师可这样提问:
教师:小朋友们,打蛋器和筷子哪个好用?
幼儿1:打蛋器好用。
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打蛋器比筷子好用吗?
幼儿2:时间短,省时又省力(广告词,台下一片哄笑)。
教师继续用手转动着打蛋器,继续问:同学们,你们发现打蛋器和筷子有什么区别?
幼儿3:老师,打蛋器有很多根铁丝。
教师继续追问:那筷子呢?
幼儿4:筷子只有两根。
教师小结:是的,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表扬学生),因为打蛋器由很多根不锈钢丝围合成一个球形,数量远远比筷子多,当然打得又快又均匀了。
可见,教师通过种不断的追问设计,不但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也在提问的过程中,训练了幼儿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零星的、不完整的生活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深化了对事物的认识,无形之中,也提高了幼儿集体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幼儿作为人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在我国当前采取集体教学的形势下,能否提高幼儿集体教学的有效性是确保幼儿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幼儿的集体教学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强化幼儿的非智力教育以及加强教师的教学技巧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工作已逐渐成为广大中小教师的一项新的业务领域。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必然要肩负起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重任。作为心理辅导员的教师,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班主任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教师心理处于健康正常状态,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这是因为:个体心理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状态才易于顺应社会,倾向于与社会保持一致,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包括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品德。从反面看,个体如果处于不平衡的心理状态往往倾向于接受主流的社会规范价值观相悖的观念,对不良规范失去抵抗力从而形成不良品德。班主任在进行道德灌输的时候,如果忽视了每个受教育个体的心理状态,尤其忽视了对不平衡心理状态的疏导,不能使之处于乐于顺应主流规范的常态。学生往往出现各种消极情绪如发呆,走神,沉默甚至抵触。反之,若班主任常能敏感,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甚至有意识的心理训练,才易培养良好的品德。
(二)有利于建立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造成现今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因素主要来自家庭和学校。从家庭方面看,独生子生的现象使家长对子女的管理模式往往是:在物质享受上百般迁就;在学习上百般苛求。前者使他们缺少心理承受力的锻炼而后者又使他们面临压力,这样的管教模式会使青少年无休止陷入心理不平衡之中。同时,父母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又使家庭往往成为渲泄的场所,导致家庭气氛的下降,又加剧了其子女的心理不平衡。从学校方面看,在呼唤素质教育同时,毋庸置疑,相当多的学校还是抱着考分这个饭碗不放。学生的"能力"都量化到分数上,分数竞争激烈,学生对自我价值认识不足,自信心缺乏,难以发挥内在潜力,常处于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心理状态下。在班级管理中,成功的班主任懂得象经营家庭,关心子女一样体察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动用心育的原则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培养;运用心理输导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消费,交际,择业,危机等方面的指导,既能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又能缓解学校教育的压力。在这样的班集体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有做主人的感觉,容易形成上进的,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二,班主任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一)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班主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1,生活辅导,即人格辅导,目的是促进学生建立合理的生活规范,适应基本社交,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班主任对学生的生活辅导主要有情绪辅导和社交辅导。比如班级中常发现这样的学生:自暴自弃乃至厌学;因成绩竞争激烈,互相嫉妒,打小报告;因身体太胖,太矫而自卑久而不合群;因老师批评明里顶撞,暗里忌恨。学生的个体中有好表现,有羞于开口的;有人缘好具号召力的,有老被人欺负成为出气筒的;有讲义气的团体,也有良性竞争互相上进的伙伴。(班主任 )以上这些学生的行为和表现其实可以归因于情绪和社交问题,班主任进行情绪辅导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悦纳自己,学会适时,适度,适宜地渲泄自己的情绪又能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帮助学生学会调解情绪的方式如渲泄,倾诉,转移,自我暗示等。让他们懂得"生活的艺术是驾驭情绪的艺术"。班主任进行社交辅导就是要帮助形成正确的社交心理,学会恰当的社交礼仪;学会克服害羞心理,与别人沟通的方法;学会缓解人际关系冲突,处理口角等等,健康的社交心理有助于班集体的建设,也对学生走入社会有帮助。除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消费辅导帮助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对学生进行休闲辅导,帮助其学会调节学习生活,学会欣赏艺术,亲近自然,以培养良好的品性。
2,学习辅导
根据心理工作者的观点,学生的学习有三个问题:能不能学——智能问题;愿不愿学——态度问题;会不会学——方法问题。班主任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对后两者加以辅导。
①学习态度。学习态度的教育更多地贯穿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但班主任的优势在于活动课和班会课上,通过有目的地对学生训练,能起到对学习态度教育的补充。在科学的心理训练原则和方法指导下,班主任对于纠正学生偏科和偏师现象还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根据和谐原则制造乐学互助的活动课,班会课气氛;根据兴趣原则配合科任教师完成刺激兴奋点的巩固练习;根据成功原则,对不同程度学生担出不同训练目标等。
②学习方法。班主任工作中一个难点是如何纠正学生上课走神,讲话,抄作业,考试舞弊等学习习惯问题。这些问题仍可以归因于心理问题,辅之以科学的指导和训练,就能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就医脚的被动局面。指导策略是:在低段,根据学生个体基础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复习计划,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等,具体到帮助安排课外学习学什么,如何学;在中高段,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帮助其学会制定计划和目标,学会学什么,如何学,何时学,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对症下药,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一,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可开展"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制定了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系列监督机制,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两极分化的局面。
其二,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可开展"我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共同创作班歌,唱班歌,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让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赛等。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变得热情,开始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整个班集体开始形式较强的凝聚力。
2,心灵沟通,进行适时的心理疏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至胜法宝"。
其一,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总是擅长于利用个别谈心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还可以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课进行针对性强的集体辅导。形式有专题讲座和心理训练课,前者适合于学习方法的辅导;后者有助于全体参与解决某个情绪,行为问题。
其二,笔谈——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从实践效果来看,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想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笔谈比个面谈更加行之有效(特别对于一部分特殊生而言)。
三,班主任承担心理健康教育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班主任要将自己定位成一个心理导师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容易偏离心理正常状态从而导致不适应行为或心理健康问题的时期,如上所述,青少年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离开心理问题。不成功的班主任往往是警察式的或保姆式的,对学生的问题缺乏预见和对症下药的方法;而成功的班主任把自己看成一个引导者而非学生的对立面,对于暴露出的问题不是忙着呵斥和禁止,而是能透过看本质,懂得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心理输导。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心理导师,是班主任承担心理健教的必要条件,也是班主任师德提高的必经途径,因为要做到这种角色转换,就要求班主任站在一个比学生高的位置。只有悦纳学生,才能教会学生悦纳自己,只有不断锻炼自己的人格,才能做到悦纳学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体罚和变相体罚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培育人和塑造人的目标。(二)班主任的自我心理健康知识亟待提高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牲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此外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利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不出现失误。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这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首先,师范学校的心理课程须完善,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让每个师范生都有系统的知识和实践的机会,毕业须持证(现行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证)上岗。其次,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理教育要成为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位教师都具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保证学校多渠道的心理教育环境。再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不断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向新女性推荐“潮流职业”:公共营养师、小语种导游、家居配饰师、时尚买手、玩具设计师、调香师、家庭护理师,抓住机遇,新女性随时能跻身职场新贵。
时尚买手:与喜欢逛街无关
职业阐述:买手(buyer)作为职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说法,买手指的是往返于世界各地,时时关注最新的流行信息,手中掌握着大批量订单,不停与供应商联系,组织商品进入市场,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的人。
推荐星级:
薪金调查:主要靠提成和业绩,一个普通的时尚买手年薪基本在7万元左右,多的可达到十几万元。
需要提醒的是,喜欢逛街并不说明就能成为时尚买手。因为时尚买手的工作与个人喜好有很大区别,前期需要市场分析、调研数据分析等多方面的准备,在体力、精力上都得付出巨大投入,绝不像外表看着那么光鲜。
资质验收:目前只有少数培训机构提供“时尚买手”培训,课程包括:时尚买手发展及运作模式、服饰买手采购管理实务、买手与品牌运营、采买策略等。
专家点评:目前,国内有3种可能成为买手的方式,一是本身比较喜欢服装行业,有一定的资金积累,成立公司品牌,在这种商的形式下,很多时候品牌经理就是买手;二是学习国际贸易、品牌管理、奢侈品管理等相关专业或有国外有关买手的教育背景;三是从事服装设计、陈列设计、市场销售等工作的人,转型成为买手。
国外行情:目前国际一线、二线品牌通常都有自己的“时尚买手”,这项工作的内容除了选购,还包括货品陈列、销售数据分析、售后跟踪服务等。国外一些大学设有买手课程,开设的课程包括买手战略、流行趋势分析等。
亲子教师:帮助父母正确培养孩子
职业阐述:亲子教师主要是促使父母提高自身素质,帮父母更了解孩子,以平等的态度和孩子沟通、互动,从而达到令婴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的目的。
推荐理由:在我国,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正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关注,随着政府一系列倡导和推动0~3岁早期教育的政策出台,在促进亲子教育市场发展的同时也会出现亲子教师的紧缺。一直以来,温柔耐心、心思细腻、周到细致的女性都比较适合此类职业。
推荐指数:
薪金范围:月薪5000元左右。
资质验收: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关于亲子教师的资格认证考试和培训,多为一些早教机构自行推出的培训项目。
专家点评:我国每年新出生人口2000万左右,面对这一社会现状和育婴人才职业技能培养的社会需求,加上人们对孩子教育的普遍重视,现在父母对孩子的关注早已不仅限于吃好、穿暖。因此,这一职业的从业人员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
职业链接
育婴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一种新兴职业,主要工作是0~3岁婴幼儿的照料、护理和教育,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婴幼儿的饮食、睡眠、动作技能、智力开发、社会行为和人格发展进行教育训练。
家庭教育指导师: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证,专门解答家庭教育方面的疑惑,矫正一些家长的错误教育方式,服务范围从十月怀胎到临终关怀。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每300人就拥有一名家庭(亲子)教育指导师,据有关机构预测,我国今后几年内至少需要50万名家庭教育指导师。
小语种导游:语言+性格优势造就旅游职业新贵
职业阐述:具备任何一门小语种资质的职业导游。一般需先具备导游资格,再考国际小语种导游资格。
推荐理由:旅游行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中国对导游,尤其小语种导游需求增大。小语种导游将出现前所未有的热缺局面。女性若考取小语种导游证,则更是“物以稀为贵”。
推荐指数:
薪金范围:国内游导游年薪3万~4万元,外语类导游、特别是小语种导游年薪达6万~8万元。
资质验收:很多培训机构开设了旅游英语或导游英语培训。小语种导游考试需经笔试和口试,笔试时,英语类和日语类考生考试科目为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导游业务、导游基础知识和所报考的外语;其他外语语种类考生考试科目为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导游业务和导游基础知识。
口试考“导游讲解能力”和“导游规范服务能力与特殊问题处理及应变能力”。
专家点评:北京市旅游局的一项预测结果也显示,至2010年北京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总量将达到65万人左右,而目前从业人员为34.6万。旅游行业人才资源(指中高层管理人才)2010年将达到7万人左右,而目前仅有3万多人。导游人才尤其小语种导游人才缺口也极大。提醒女性,小语种导游对于语言方面并没有像翻译或者教师要求那么严格,但毕竟是学习一门外语,并非能通过强化培训一蹴而就。建议有意学习小语种对导游感兴趣的女性,在明确了自己的目的后要有一个长远的打算,至少需要1年的时间进行语言的学习和准备。
家居配饰师:女性更易带来温馨家居
职业阐述:家居配饰师盛行于欧美发达国家,多为追求家居品位和细节品质的上流社会客户提供设计服务,负责艺术收藏品和家居配饰品的采买、搭配和陈列。
推荐理由:目前,我国配饰市场尚处于空白状态,家装市场对这类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
推荐指数:
薪金调查:目前,样板间家居配饰设计费约为2000元/平米,私人约为80~120元/平米。以此来计算,家居配饰师的月薪约为3000~10000元。
作为家居配饰师,需要具备品位、文化底蕴、生活经验,了解并满足消费者个人的不同喜好,女性感受性强的特点,是从事家居配饰设计职业的重要优势。
资质验收:2006年,中国商务部颁发《陈列设计师资格条件行业标准(装饰类)》。但目前只有一些学院和家装协会提供短期培训或讲座。
专家点评:企业在招聘时,会比较关注家居配饰设计师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和技能:是否毕业于国内知名美术院校,美术科系、服装设计等专业出身,对色彩、美术理论有一定认知;是否具有手绘图的技能;是否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积累。建议在平时逛街时,多注意流行趋势、从街头橱窗的设计中学习和寻找灵感,多浏览国外的专业书籍、网站,从模仿开始。
公共营养师:400万工作机会虚席以待
职业阐述:主要针对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进行营养检测、营养指导、营养宣教、营养管理的专业人员。公共营养师岗位培训分初级、二级、中级和高级四个层次。目前,多从业于大型社区、学校、幼儿园、医院、连锁超市、营养食品企业、美容院、健身会所、酒店、私人家庭等。
推荐理由:营养成为都市大众的热点话题,公共营养师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颁布的国家新职业,我国对公共营养师的需求超过400万。
推荐指数:
薪金范围:目前,营养师月收入约在5000元左右。高级营养师达15000元左右。
资质验收:2005年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与北京世纪英才学校共同开展了“公共营养师”岗位培训,经过考试合格后颁发劳动保障部的资格认证。2008年3月将开始新一轮培训。
专家点评:随着百姓对于营养健康的关注,营养师将成为大多数有需求人群的健康顾问。正在审议的我国首部《国民营养条例(草案)》规定,所有的幼儿园和学校,甚至社区都要配备专业营养师。
国外行情:在发达国家平均300人拥有一名专业营养人员,女性营养师占2/3比例。在美国,大中小学的餐厅要求配备营养师。法国,则流行私人营养师上门服务,提供营养监测报告,为私人设计营养方案。
玩具设计师 :对女性有无限可能性的职业
职业阐述:指从事玩具产品和玩具类儿童用具创意、设计、制作等工作的人员。工作内容包括绘制创意草图,设计功能模块,绘制设计图,编制生产工艺流程等。
推荐理由: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玩具第一生产大国。2005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将玩具设计师列入新职业,使之成为备受关注的职业新星。
推荐指数:
薪金考察:目前高级玩具设计师的年收入在8万~10万元。
作为全球第一玩具生产大国,我国有八千多家企业从事玩具制造,但大多没有自主品牌。国内很多企业已着手进行玩具的自主创新开发。现在市场上玩具设计师的人才缺口特别大,应有40万人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资质验收:目前国内有天津科技大学、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所高校设置了相关专业,学生需要一年多时间才能取得初级玩具设计师资格,并可继续申请中、高级职称。其职业标准分设计员、助理设计师、设计师、高级设计师4个级别。凡是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均可参加培训或考试,取得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专家点评:我国国内玩具制造业的最大缺陷是缺乏专业设计能力和自主品牌的市场拓展能力。这就为玩具设计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机会。女性做玩具设计师,可充分发挥出性别的职场优势。就长期职业前景来看,玩具设计师可成为企业家,建立自己的玩具设计、制造公司,或者在一个运行良好的玩具生产厂家得到全职职位,还可进入工业设计、家具设计或在图形、动画上发挥水平,对有事业心的女性而言,这是一份有无限可能的职业。
国外行情:在北美,玩具设计课程很少,玩具设计师一般要先取得工业设计或电脑设计的学位或文凭,再学习社会学、商务、市场营销和管理课程来拓展教育程度。美国人认为,玩具设计师对孩子的理解和关爱最重要,所以要熟谙儿童心理学。
调香师 :鼻子就是事业和财富
职业阐述:是指使用香料及辅料,进行香精或香水配方设计和调配的人员。是以敏锐的嗅觉为职业基础的工作。鼻子就是事业和财富。至少需要分辨并记住3000~4000种气味,还要有扎实的记忆力和准确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力。
推荐理由: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香料香精需求量增加很快,对调香人员的需求也逐年增多。女性如有敏感的嗅觉和纤巧的手则更易从事此业。
推荐指数:
薪金考察:调香师收入和工作年限密切相关,工作10~15年,收入一般在25万~40万元/年;20~25年,40万~60万元/年;30年以上并具知名公司从业经验,一般在80万元以上,国际顶级调香师年薪约100万美元。
目前,我国从事香料香精生产的企业近千家,调香人员约5万人左右。在现有调香人员基础上,我国对调香师的需求正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递增。
资质验收:调香师属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第九批新职业之一,参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可获相关证书。该职业资格共分三级:助理调香师、调香师、高级调香师。目前全国只有上海一所学校设有调香师专业,全国这个行业的公司都是向这所学校招聘人才。
专家点评:除了时尚领域,香精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酒类、卷烟、化妆品、洗涤用品、牙膏、医药、饲料、环保、纺织、纸张、皮革、塑料、涂料等各类产品中。在调配高级香水、空气清新剂、化妆品香精时,“艺术”二字占有更大的分量,调香师的艺术修养决定了其作品的境界。
国外行情:在国外,有些调香师与服装设计师相近。例如有客人想做西服,助理调香师会根据其形象气质、穿衣场合、订做预算,制定西服的设计要求,再把要求转达给服装设计师,由设计师画出服装图样。调香师要不断闻各种产品的味道,以确定客户想要的香型。
家庭护理师:新的就业契机
职业阐述:介于家政服务与专业护士之间,主要是照顾家里或住宅式护理中心的孤独老人、母婴护理、伤残人士、长期病患者等,亦提供心理咨询,聆听病员的困难,指导病人家属有关营养、清洁、卫生细节等服务。
推荐理由:医护人员已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单纯护理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多元化护理模式发展。这种以家庭为护理场所、以现代护理为指南的护理工作为更多医护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就业契机。
推荐指数:
薪金考察:一般根据从业者的医学护理经验和家庭医疗保健经验而定,刚入职时月薪2000~3000元,此后会有增加。
资质验收:据此职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设有《CETTIC职业培训证书》。从业者可先参加相关考试。一般家庭护理师需了解多种医学知识背景,包括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心理护理学、生物化学、精神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皮肤护理学、传染病学、健康评估,及政治学、哲学、法律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工作 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246-03
一、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工作国际化的实行背景
国际学院是红河学院的二级分院,自2007年成立以来,积极加强国际教育与交流,以下为2011年国际学院国际教育与交流的实际情况:
国际学院积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多渠道、多形式加强与境外高校及教育培训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拓展交流渠道,提升交流层次,深化合作内容,对外交流工作取得开拓性进展,巩固各类境外教学实习基地。在2011年共派出教师4人次赴越南、泰国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参加学术研讨会和短期学习。聘请来校进行讲学、访问、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等方面的长短期外籍教师6人次。
境外专业学习。根据泰语、越南语人才“1+3”培养模式,提出新的国际教育合作培养模式,进一步促进了我校国际化建设。越南语、泰语2个专业学生在完成部分基础性课程学习后,于2011年11月赴境外学习。2011级43名泰国语专业学生分别派往泰国西北大学和甘烹碧皇家大学进行为期8个月的专业学习,2011级越南语专业学生46人派往越南太原大学进行为期1年的专业学习。另有22名对外汉语专业、泰语学生以SAP(国际课程学习)模式到泰国北清迈大学、泰国瓦拉亚隆宫皇家大学学习。
境外实习、实践。2011年,国际学院三个本科专业(对外汉语、越南语、泰语)学生的实习实践工作平稳开展,境外实习实践工作也持续开展,境外实习形式,实习实践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2011年12月,2008级72名学生(即2012届毕业生)中有36名学生进行了境外实习,其中前往越南进行汉语教学实习的学生共1批次1人;前往泰国进行汉语教学实习的学生共8批次34人;前往美国进行汉语教学实习的学生共1批次1人。境外实习人数占学生总人数比例达到了50%;2009级对外汉语和泰语专业共有9名学生进行了境外实习,即前往泰国进行汉语教学实习的学生共2批次6人,其中4人前往泰国北清迈大学,2人派往泰国佛统地区中小学;2010级共有7名学生进行了境外实习,即前往泰国北清迈大学进行汉语教学实习的学生共1批次7人。
留学生工作稳步发展,特色显现。2011年国际学院长短期留学生人数与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教育部批准的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开始招生,录取2011级汉语言专业学生1人。先后有泰国北清迈大学汉语交换生、玛哈萨拉堪大学汉语交换生、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医学院汉语班以及越南雄王大学汉语学习班等短期留学生汉语学习团组共计92名留学生到国际学院学习汉语及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院制定了规范的教学及日常生活管理规定,建立了班主任、教学管理员与任课教师协同合作的管理机制,并安排语言生活伙伴,作为交换生的课外学习、生活辅导员,使汉语交换生的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与国外院校合作交流和留学生教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平台。
国际学院在学生工作管理上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并结合本学院的特殊情况,不断加强学生工作国际化。
二、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工作国际化的重要意义
“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杜威极力反对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反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主张解放儿童的思维,以儿童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儿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在做中学”。在我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上,可以借鉴杜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并非一味地依从学生,当今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娇惯、家人的宠爱,致使他们什么事情都凭感情行事,喜欢我行我素,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叛逆心理很强,有的甚至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工作管理者应坚持原则,站在学校乃至社会整体的高度,倾听学生的想法,找出问题的根源解决问题,给学生正确引导,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切实利益为工作重心。在红河学院国际学院大力开展国际合作项目,走国际化道路的环境下,加强学生工作国际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要求
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取得长足发展,正式融入世界经济圈,中国与各个国家之间联系也日益紧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中国大学以国际化为背景,向着多方向、多领域、多层次的轨道发展。国际化已经影响并渗透到了中国大学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工作、教学科研、人员交流等各个方面。在此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必然要顺应国际化趋势,科学分析国际化带来的新问题、新情况,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目的,走进学生生活,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站在学生角度分析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二)满足国际形势下大学生的成才需求
当代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极强,表现欲望较强,随着国际合作进程的加速,他们在国际化舞台上参与竞争和施展才华的愿望日趋强烈。有在国外学习、生活经历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国际学院仅2011年就派出111名同学去国外学习,还有107人到国外实习、实践。每年还有一批国外交换生到国际学院学习,目前有5名专门学习汉语言学专业的学分学生。在这样一个国际化氛围比较浓厚的学院,国际学院的学生的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对国际化舞台神往,对国际化综合素质有很高的需求。面对这样一批学生,国际学院学生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国际化背景下的学生特点和人才发展需求,不断改进完善学生工作的理念和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为他们成长成才的国际化素质培养提供和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可能。
(三)利于我校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
成为国际化的院校是红河学院一直以来的发展目标,国际学院在学校目标的引导下在不停地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教学和实习)。国际化给国际学院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增加国际学习生活的经历,同时,也给我们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便捷的交通发达的通讯以及蓬勃发展的新媒体为大学学生工作管理的国际化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条件。国家对高校学生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开展国际化的学生工作开了方便之门,加上学生工作国际交流活动日益频繁所以在学生工作的理念、方法和途径上的创新,对我校更好地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是很有帮助的。
三、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工作国际化的方法途径
(一)调整学生工作管理理念
红河学院近年来一直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管理工作也越来越朝向“服务型工作”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以学生的和谐、完善的发展为管理之本。在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利益为出发点,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坚信学生的发展才是学校发展的前提。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管理与被管理者、领导与被领导者、主导与跟从)的观念,在学生工作管理上让学生由被动转向主动,由接受者转向参与者,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身心成熟,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管理工作者更加贴近学生、更具有亲和力和说服力,能够真正实现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加强学生工作管理者队伍
高校的学生工作管理者队伍对国际化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国际化新形势的影响下,学生工作管理者应具备国际化视野。在高校国际合作项目快速开展下,高校的学生工作管理者只有具备国际化的视野才能真正吸收和利用国外大学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在学生工作管理者的队伍建设上,可以引进具有留学背景的人才,尝试引入在国外大学有学生管理工作经验的外国教师队伍,提供相应的经费扶持没有留学经历的学生工作管理者参加出国培训、进修。这样的队伍建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外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能更多、更快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为出国学习、实习、实践打下感情基础。这样,学生在出国前就对国外的学习和生活、别国的社会和文化有个基本了解,在出国前也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对出国后所面临的文化冲击也能减至最低,能够在国外愉快地学习和生活。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队伍的建设也要从人员结构、职称待遇等方面入手,改善队伍结构,提高相关待遇,让工作人员把学生管理工作作为自己潜心研究的专业,立志从事的职业和乐于奉献的事业。健全考核、激励、反馈机制,努力激发学生工作队伍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优化学生管理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都具有刚性化、统一化,特色不鲜明的特点忽视了各学校学生的特点,阻碍了他们的个性发展。高校在制定学生管理制度时是以学校为中心,并非是以学生为中心。高校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应该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特色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优化学生管理制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扩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自主的精神。在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上要尽可能避免“禁止”“不准”“不许”等字眼,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为学生服务的观念”。用实际行动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各方面的关怀,从而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制定出符合校情、体现学院特色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四、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工作国际化的具体实施
(一)更新管理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高校国际合作项目的快速发展,使学生对各种思想、文化的接受和选择有了更广阔的空间,而大学生还处在成长阶段对形势的认识、对是非的判断能力都相对较弱,这就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在理念上与时俱进,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一直都把学生作为管理的对象,通过制定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来“管”学生。使学生处于服从和遵守的地位,忽视了学生个体的需求。“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在学生工作管理中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的利益为本,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和谐的人文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的日常学生管理工作,让学生明确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对学生的合法权益应予以维护,在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管理时要从“为了学生的一切”出发,懂得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解学生的差异,宽容学生的错误,注重学生的参与,更多地给学生以信任和激励。在管理上多一些柔性少一些刚性,尽可能地提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检查、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在管理中强化服务意识把管理作为一种服务的手段,要更多了解、关心、爱护学生,把握学生成长的需求,从而建立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完善的服务系统,增强学校对学生的服务功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二)建立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工作体系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完整的学生工作服务体系是学校部门完善的一个标志,也是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的基本保障。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稳定、专业的学生工作队伍,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是实现学生工作管理理念创新之本。必须健全学生工作队伍培养机制,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和出国交流,给他们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开阔国际视野,加强国际环境下学生管理认识,自觉把学生管理创新理念与学生管理工作实践相结合。
在加强学生工作管理者队伍的同时也要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培养学生骨干直接管理学生为其打造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础环境。尤其是在国外学习的班级,基本上要靠学生干部进行班集体管理。所以,一支积极向上、凝聚力强的学生干部团队的建立至关重要,他们的作用不是学生工作管理者能够取代的。学习回国的班级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自我管理的主动性上都有很大地提高,是与他们的功劳分不开的。通过优良班集体建设,班级全体学生能形成良好的学氛围和行为习惯,学会自觉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三)培养国际化的管理视角
高校可组织学生工作队伍到世界发达国家一流高校进行实地考察,在情景式、体验式、交互式的考察过程中,更加清醒地理解,准确地认识差异和差距,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针对性。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工作的经验,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化能力的工作队伍,可以更加有力有效地带动了学生工作的整体发展。
我们在进行学生工作管理时一定要放开眼界,立足学校,结合国际化的环境,提升学生工作的国际化水平。高校学生工作在国际化的交流中,既要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和成果,也要符合国情校情及学生的特点,寻找最有效的结合点。
总之,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工作国际化是一项需要抢抓机遇、长远谋划、整体推进的工作。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吸收借鉴世界发达国家高校学生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学生工作从根本上调整工作思路,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明白学生工作国际化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实现育人目的为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国际交流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建香,王云海编.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工作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广婷,周亚夫.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比较与启示[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3]李青合.构建现代大学生管理制度:基于学生观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11(9).
[4]王传中,彭启智.加强学生工作国际化 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