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阅读对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阅读对教育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阅读对教育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阅读对教育的重要性

第1篇:阅读对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长期以来,受语法翻译法的影响和直接法的机械训练,阅读活动成了一个辨认文字符号、对词句进行语法分析和字面释义的过程。有些教师认为,英语阅读教学只不过是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向学生介绍语法项目的手段,把阅读的重点放在词汇辨认和语法分析上。学生一旦遇到生词就停下来查词典、找释义,阅读过程断断续续,往往读了后面忘了前面,理不清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不能从整体上理解文童;为应付考试盲目做题,不注意拓宽知识面,不能融会其他课程所学内容及普通常识去预测、判断及推理;过于注重语法分析和字面释义,阅读速度偏慢,不去领会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基调,弄不清弦外之音。实质上,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生成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认为,阅读是思维和语言相互作用的过程,阅读理解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就必须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思维品质培养的模式

思维活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现象。思维在语言的产生、发展和使用中起决定作用,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固定下来,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同其他许多客观事物一样,思维也有许多自身的特性,如问题性、间接性、概括性、人类性、能动性等。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性,自觉地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即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逻辑性和持久性,我们的模式如下。

(一)以“本”为本,挖掘思维源泉。

有人认为,目前的高中英语课文内容长,篇目少,生词集中,复现率低,语法密集,练习单调,不适宜进行阅读理解教学。我们以为目前的教材确实有上述弱点,但其课文大部分选自英语国家的教材和其他出版物,有的是原著,有的是改写本,有的是其他语言著作的英译文。它们都是经过适当删改、精心加工的,其题材和体裁广泛多样,语言纯正,富有思想性、趣味性和启发性。只要应用得当,不失为传授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综合训练的好材料。

课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我们紧扣“理解”和“运用”这两个环节,以课文为基础,适当增加辅助阅读材料,课文教学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规律,形成了这样一个模式:领会―模仿―理解―初用―操练―活用。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领会教师布置的提示性问题,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然后进行模仿性练习,学习有关词、句;教师指导学生找出主题句,弄清段落大意及段落关系,然后设置提示性练习,初步让学生独立运用有关语言点;增加阅读训练,设置专项练习,让学生反复进行有关词、短语、句型的操练,并要求运用所学词、短语、句型表达思想;练习的设计具有交际性,同句教学不脱离课文,课文教学不因同句教学而中断;课文理解以理解词句为辅助手段,词句理解服务于课文理解;教学方法不拘一格,灵活多样,要求读了要理解,读了要欣赏,读了要运用;教学有纲有目,有的放矢,避免本末倒置的题海战术。

(二)创设情境,激发思维动机。

思维动机是激励并维持一个人的思维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同时也离不开刺激的作用,当刺激与个人需要相关联时即会产生思维动机,引起思维活动。阅读活动中的刺激主要来自语言环境,简称语境。语境在从作者到读者,即从表达到理解的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阅读过程中,要在读懂了词、句的字面意义的基础上领会其深层含义,必须有足够的语境信息。借助语境,作者才能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将想要表达的思想准确地传达给读者;借助语境,读者才能准确无误地领会、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特定含义。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文中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具体的语言信息,以引起阅读兴趣,同时创设问题情境,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启发他们理解上下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反复研究,联系实际,自觉运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他们的思维动机,调动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其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启发设疑,激化思维矛盾。

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问是思维的契机,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从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开始,使学生养成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的习惯。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设疑的基本方法,如“新旧知识交叉点法”、“5W1H法”等,还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大家说”竞赛活动,设立“问题信箱”,创办“争鸣园地”,要求学生加强预习,鼓励学生提前思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充分的交流,自己发现矛盾,独立解决矛盾,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或“尖子包干”的局面,通过设疑问难,不断把思维引向纵深。

(四)丰富意义,沟通思维网络。

第2篇:阅读对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阅读能力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

1.从学生的角度观现状

从学生的角度观阅读现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学生阅读时间受限。经过对学生的抽查,发现学生的课余时间已经被安排得比较充实,已经没有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学习,加之由于家长认为,语文就是母语的学习,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因此没有必要进行额外的课外阅读,所以把学生的课余时间都安排了奥数、舞蹈和跆拳道等特技课程,保证学生不输在起跑线上。(2)学生的阅读范围比较狭隘。学生阅读范围一般情况下都是课本之上的文章,造成这种原因,最重要的是老师没有积极正确的引导,没有及时地引进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2.从老师的角度观现状

从老师的角度看语文的阅读现状,我们会发现由于我国教育改革比较缓慢,因此,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扩展阅读课程概念和意识比较模糊及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在课堂讲解中大多数老师采用识词、组词、读文、回顾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忽略了学生阅读情感的体验。

3.从监护人的角度观现状

家长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新接触的课程,比如,数学或者英文课程,因此,家长对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比较缺乏,究其原因是因为家长不清楚扩展阅读的重要性,世界调查组织对优秀人调查表明,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的人将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成功,小学生自律和自学的能力有限,因此家长没有及时地督促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间接地阻碍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各个学科,虽然每个学科所学内容不同,但是语言文字表达方式是一样的,所以阅读习惯间接促进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定期阅读对于学生来说,会激发学生敢于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单独思考的能力,从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塑造性比较强,勤于阅读有利于塑造学生情感认知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及思想感情表达能力,阅读各种题材的文章对学生的影响并不一样,因为各种形式的题材对学生情感认知和欣赏能力都不一样,比如,叙述类的文章将会提高学生的叙事能力,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明白如何和别人进行沟通,而阅读情感丰富的文章将会增加学生情感的细腻性。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是老师的授课重点与难点,但是定期组织学生阅读,这一方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因为大量的阅读和收集其中优秀的语言和词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被动写作的方式转变为主动写作方式,最终全方位地促进小学生的写作质量。

三、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对策

1.提高阅读的重视程度

了解语文阅读的重要性之后,不仅是老师而且学生都应该提高对阅读重视。老师在完成课程目标的同时应该有针对性地扩展课外阅读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在鼓励的同时应该推荐学生几本好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意识和善于思考的能力。

2.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所以,老师应该积极寻找新的授课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老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模仿文章的情景,建立学生阅读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成为情景设计中的主要人物,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并且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明白文章的主要思想情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科研组织调查显示,一个良好的习惯养成只需要一个月,对于塑造性比较强的小学生来说时间也许只需要一到两个星期,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以下几种方法:(1)培养学生专注能力,引а生静心阅读,鼓励学生认真阅读文章,锻炼学生的专注力,对于文章的选择可以从简短易懂的入手。(2)激发学生的好奇性,结合小学生自身特点进行特殊的阅读训练,老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询问学生阅读情况并引导学生阅读。

总之,随着小学生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要运用各种办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使学生在阅读世界中自由翱翔,飞向更加广阔的天空。

参考文献:

第3篇:阅读对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一、加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原因

随着教育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我国大力推行新课改的形势下,大多数的小学生阅读量还是普遍得不到提高。阅读能力较差、阅读兴趣不佳、阅读意识缺乏等原因,都导致小学生作文的创作水平得不到提高和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中高度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课外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拓宽学生的眼界,为促进学生今后的发展创造出有利的条件。

而课外阅读的质量和知识的储备能够直接通过学生的作文反映出来,使教师对学生有一个全方位的综合评价。所以,小学生作文的水平高低能够直接决定着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的掌握程度。同时,在作文中也能够体现学生的理解能力、看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语文中的课外阅读能力培养不仅仅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考验,更多地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信息的接受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等。在我国当前提倡的新课改教育模式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去进行阅读,通过课外的阅读去获取新的知识和作文素材,使作文能够更加丰富,通过合理的课外阅读使学生能够对小学语文作文产生兴趣,从而养成自觉阅读课外读物和独立创作作文的良好习惯。

所以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升小学生对语文作文学习的兴趣。当前我国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读物选择范围较广,内容大多丰富有趣,能够贴近学生的思维和实际生活,这样的课外读物更加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和对语文作文的热爱。

2.有利于学生对作文素材的积累

作文的内容是否丰富和学生自身知识储备有很大的关系,在小学的语文作文写作时,学生需要有大量的知识素材作为支撑本篇文章的内容。这些内容和素材都是在小学生日常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所以课外的阅读对小学语文作文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使学生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然后把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摘抄到作文素材本上,形成自己的“小知识库”。教师可以通过这个活动从中选出素材e累较好的学生进行表彰,以此鼓励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对作文素材积累的热情,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语文作文的学习,而且还能使教师有效了解到学生的阅读情况,最终使学生热爱课外阅读和作文的写作。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在之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课外的阅读和学生的成绩没有关系,但事实上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在新课标的提倡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课外的阅读对人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小学语文作文课堂就是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支持,课外阅读在语文作文的教学中能够合理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能够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从而使教师在写作的课堂上丰富课堂内容,使学习氛围更加融洽。课外的阅读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知识储备,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加上之前素材的积累,学生的作文水平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

4.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4篇:阅读对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1.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和目的。

生命教育贯穿一个人发展的始终,它主要强调生命的主体性,通过各类形式的活动来强化生命的重要性。从教育角度而言,生命教育主要通过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引导其热爱生命和尊重生命。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在遇到挫折时,敢于面对问题,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和如何利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2.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原则。

开展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生命安全教育的基础在于对生命的尊重。语文教师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时,必须热爱和关怀学生,结合小学生发展特点和自身需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第二,遵循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案例,并联系实际生活中学生可能遇到的生命安全威胁,不断提升小学生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并贯穿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最后,遵循学生个体差异性原则。由于每个小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语文教师不仅需要面对全体学生,还应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生命安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尽量开展形式丰富的生命安全教育,以照顾全体,并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1.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案例对小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

案例教学是小学语文的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比如,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我国的实事,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汶川大地震中人们努力求生、与命运抗衡的一幕,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在选取视频的时候,必须考虑小学生的特点,不宜出现血淋淋的一面,主要突出正面内容,即地震中的人们如何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与生命抗衡,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一段视频的播放作为整堂课的引入部分,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自然地引入到《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告诉学生们生命的价值,达到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阅读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之一。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增强对事物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中,贯穿生命安全教育,引领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提高对生命的认识。如,在学习《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仔细阅读,然后体会文章的主旨;可以采取个别提问式进行生命安全教育:读完这篇课文,你觉得生命是什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组织,然后语文教师整合学生的答案,提出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在有限的生命中发挥出自身的价值,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进行对比式教学,让学生通过阅读两篇关于生命安全的文章,对比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也同时达到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

3.习作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写作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充分利用写作来了解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很多写作素材源于生活。因此,语文教师在教授完有关生命安全的课文之后,可以让学生写关于生命安全的话题,内容和形式由学生自己定,这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其发散思维。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事例来描述自己对生命的见解和感受。小学生视野范围比较狭小,教师可以先通过举例来引导学生,给学生做示范。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生命,升华对生命的认识。

第5篇:阅读对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阅读教育 阅读倾向 阅读观念 分级法

阅读教育是大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收集信息资料、攫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教育包括:阅读书籍的调查与研究、文本的评价与选择、阅读的方法、阅读的过程和管理等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内容。

1 大学生阅读现状和阅读特征

阅读是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方式,大学生的求知欲在阅读教育中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阅读能力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进入“知识经济”的21世纪更需要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对他们进行阅读能力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1 大学生阅读现状

大学阶段是性格塑造、行为养成、观念形成和知识面拓展的关键时期。要想提高自身素质建设,阅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现今,很多大学生都整日在图书馆里“读书”,甚至有些学生常常熬夜“阅读”。大学生的确在认认真真地“读书”,但不容忽视的是他们所读之书大多以应试和放松为目的,而前者尤为突出。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在阅读专业类书籍的同时,对于文学作品类、成功励志类、历史传记类、也颇为关注,阅读内容呈现出多元的趋势。但是,大学生对经典著作的阅读趋势有所下降,整体阅读趋于快餐式,部分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休闲、娱乐、消遣的态度。同时能够进行系统阅读的学生总量逐渐减少。而且,有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课外阅读中英语读物所占比例较多,功利性读书的倾向极为明显,存在赶时髦、随大流的现象。

1.2 大学生阅读特征

当代大学生阅读目的不明确,消遣性阅读表现突出,阅读内容显得很宽泛,虽可以开阔视野但却不利于专业能力的提高。阅读兴趣广泛但不专注,喜欢阅读却没有计划,阅读过程大都随意,对读物价值的判断能力较差,对读物不能有深度的思考,只能是浅尝辄止。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文献信息载体变得越发多样化,不但有传统的纸质读物,又有现代的多媒体资源,这都为大学生的阅读带来了多种选择。网络阅读具有方便、快捷、容量大、信息广等特点,所以广受大学生的青睐,很多同学能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但在那里,大部分上网学习的学生并不是读书或是查看新闻,他们更多的是聊天或者打游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钟情于网络阅读,网络阅读是一种只有广度而没有深度的阅读,会造成大学生阅读能力的下降,不利于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人生观的养成。所以对阅读多样性的合理选择也同样是一门学问。

1.3 社会因素对大学生阅读的影响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中,这就需要更多的掌握更高技能、更有实用价值的高素质人才。但与此同时,高校不断扩招则使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业的巨大压力无可避免。因此,在如此大的压力之下,在校大学生不得不认清现实,努力为就业谋划,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所以大学生们不得不狂啃书本,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掌握和提高就业的素质和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且在社会发展的同时,财富意识也已经逐步渗入了大学生的意识之中。他们注重实际,讲求实效,必须务实。这种情况大多出于两方面的动机,贴补生活和锻炼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为了不断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他们就必然会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阅读材料。这样,社会因素也就迫使大学生阅读,用知识来武装头脑,提高自身。

2 大学阅读教育的重要性

开展阅读教育是信息社会对人们读书学习所提出挑战的基本需要。开展阅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施终身教育以及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2.1 阅读是信息化社会的基本特点

大学生想适应这个信息化的社会、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阅读。阅读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使其具备良好的阅读思维能力阅读选择能力和阅读评价能力以及阅读效率能力。在信息化社会里,需要大学生具备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就是阅读。

2.2 阅读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良好的校园环境构建了一个舒适的学习氛围;积极的校园精神组成了一个激励的阅读环境;多彩的文化活动形成了一个陶冶人的校园空间。阅读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如何能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大学生阅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要求。

2.3 阅读是大学生成才的基本能力

阅读是教育的根本,是大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途径。通过阅读可以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同时阅读课可以使大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学业。高等学校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摇篮,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跨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阅读是学习的基本形式,是传承人类知识经验的重要手段,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础。

3 提高大学阅读教育的措施和几点意见

复旦大学哲学系张汝伦教授曾说“人的素质只靠学习英语和电脑是培养不出来的。人的素质只能靠人文教育来培养,而阅读经典应该是人文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针对大学生的阅读倾向,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采取相关的应对策略。

3.1 分级法

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对于一切都是陌生的,缺乏自学的能力,学习方法也不适应,对他们进行阅读教育,重点在于突破原本固有的阅读观念,改变教育考试中的教科书和参考书模式,探索新的阅读理念。安排新生进行必要的入馆教育,让新生亲身体会图书馆的悠远宁静,以及浓郁的书香,使每个学生心中都能明白图书馆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地位、作用,懂得阅读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意义,从而使新生确立良好的阅读动机。为同学们进行一次讲座介绍学校图书馆中的具体构造和功能。使新生对图书馆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其更加喜欢馆内的环境学习于其中。

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他们已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身心发展也渐趋稳定,绝大多数学生对学好专业知识都充满信心。在阅读倾向上明显少了许多盲目性但面对市场双向选择,毕业自主择业的就业形式使学生将精力放在应付各种过级或证书考试上,大部分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是为了参加各种类型的考试,目的就是取得一些证书以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这也是导致其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原因,所以很难适应当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使得就业更加困难。这就需要高校采取有效形式,培育其自觉拓展专业知识面,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在机制。

大四的毕业生,他们几乎已经掌握了所学专业的知识,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要做完最后修读未修完的专业课程的同时都忙于毕业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且面临毕业后如何选择就业方向的问题。因此,他们的阅读既是为了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也是为了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为毕业后的择业搜集、积累资料。在阅读倾向上带有比较明显的实用性和功利性。所以,图书馆应对其毕业设计或论文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献信息检索课,对毕业生的论文和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文献信息检索指导。

3.2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阅读教育是对大学生阅读行为和活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令他们具备良好的阅读思维能力、选择能力、评价能力和效率能力。我们可以在阅读教育中开展对大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研究、知识的教学、能力的训练、阅读态度的培养及阅读活动组织与管理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以提升大学生阅读兴趣。亦要建立大学生读书社团,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他们的自主阅读意识。指导学生处理好阅读经典名著、学术专业和休闲读物、时尚或流行读物的关系。也可以在活动中重点推荐一些阅读书目,特别是引导新生按要求阅读书籍,可以降低阅读过程中的浅尝性,全方面把握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

3.3 建立大学生阅读教育制度

阅读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如若要有效的开展则必须有制度为基础。第一,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成立学校层面的大学生阅读教育工作机构,全面研究、指导、协调全校的大学生阅读教育工作,让新生从第一天起就收到阅读的教育,让阅读融入到新生的生活中去。第二,可以开设阅读教育课程,指导学生正确阅读。这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支持,如加强阅读教育的师资力量,增强教材建设的内容,使专门的研究机构确立目标,研究大学生阅读的心理,从而找出提高大学生阅读的方法。第三,可以建立阅读激励机制,以促进学生阅读。在阅读教育中,可以有目的阅读,例如开设“阅读之星”等方式来激励大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大学生可以自主的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主动性。第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利用广播、校报、宣传栏作为媒介,来宣传阅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引起全校师生的重视与关注,使大家能重视阅读、关注阅读、参与阅读。

3.4 加强图书馆建设

尽管多数大学生具有自主性学习能力,但是部分学生还缺乏理性剖析自身素质的洞察能力,其阅读倾向也是如此。这就要求对大学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意识作出相应的调整,图书馆员不能定位于“管书”、“守摊”的层次上,而该成为知识的加工者和传播者,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图书评介和优秀图书推荐工作,在培养健康的阅读习惯上发挥出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举办读书比赛活动;馆员开展优秀图书导读或评介活动等。图书馆员的指导与推荐在大学生阅读教育中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总之,大学图书馆要加强服务意识,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担当起“知识输出”重任。

4 大学生阅读教育的思考

虽然现在的大学生在以往中小学学习的时候就已经进行了大量的阅读训练,但是根据调查显示,他们的阅读能力仍然较低,以致于很难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大学生学习能力、掌握知识的要求,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更需要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就需要让大学生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它属于读者的意识活动,是读者进行阅读活动的动力。大学生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不一定能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所以必须对他们进行阅读观念教育,使之真正认识到阅读活动的意义,并使他们保持良好的阅读心态,以更好地掌握阅读能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白明凤.大学新生阅读教育之思考[J].贺州学院学报,2010年,26卷(4期):100-103.

[2]马春时.略论阅读的基本原则[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0(1).

[3]赵鹤龄.21世纪的教育:学习时代与关心人类的命运[J].北方论丛,1994(1).

[4]苗春德.宋代教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451.

[5]张明霞.浅谈大学图书馆的阅读教育.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J].2004(2):85-87.

第6篇:阅读对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重要性;教学研究;阅读技巧

 

一、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 在阅读的教学中,学生应该重视个人的精神层面的学习,从不同的书籍中获取到对不同的事物的了解,学习到各种的知识,同样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这就要求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可以在文史类、说明类等不同的知识体系中,学生的阅读水平的提升,教学大纲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中可以看出阅读是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高中阅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认识,提升学生阅读水平,掌握知识获取的有效的方法为学生在以后的自我学习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样阅读的教学在高中阶段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不应该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教师不能仅仅是讲解教材中的内容,不能将课程内容局限在教材中,应该不断的更新知识, 采用多种教学的方式来实现学生的知识的积累,同样应该采用一些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方式, 来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在阅读水平有所提升后,才能在阅读中深刻的认识到文章的含义,认识到文章的主旨,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的速度,同样提高了解题的质量。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唯一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认为阅读是高考的一个部分,是需要攻克的一个重点的难题,在对学生的阅读水平的教学中,主要是将关注点放在了学生对解题能力方面,忽略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身的发展。

 

(二)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得不到重视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常常是以自己的经验来代替学生做出了答案或者是代替了学生的思考, 学生自己的思想和意见根本来不及表达,虽然这种教课的方式可以大大的提高课堂的效率,但是,学生自身对文章内容的含义了解很少。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和文章作者之间的一种心灵的碰撞,教师替代了学生,就会让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和作者之间的感情,没有自身的体验和感悟,这样就不能起到提高阅读水平的目的。 长时间这样下去也会让学生自己产生对阅读的厌烦。

 

(三)多朗读少默读

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早读课程,让学生来复习文章。 这种课程一般都是要求学生出声读书。随着学校教育的改革,在阅读这一方面,要求也逐渐的发生了变化,不再硬性的规定学生朗读和阅读的出声方式只是要求学校培养这种默读的习惯。

 

(四)忽视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很多的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 对一些阅读的技巧很看重,但是对阅读文章中的内容并不关注。 在语文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各种思想教育大都是一种技巧性的,得分技巧教育,忽略了语文课堂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教育的有效性,忽视了阅读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导致了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

 

三、提高学生阅读技巧,培养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尊重自身的知识的构建和学生个性的养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自身的阅读的方式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和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的去体验作者额度情感,提升阅读的质量。要想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支撑着学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是学习的重要促进力。单纯的将语文作为一个语言文字的积累是很枯燥的,必须要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才会愿意、主动去学习,才能提升教学的质量。

 

(二)教师讲课手段多样化

语文课程的教学大都是进行传统的教学方式, 这种方式相对死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新颖的感觉,如果是采用多种教学的方式,采用电子的图像、歌词、音乐等来完成对一首诗歌的讲解,这样就会让学生加深对这首诗歌或者是文章的感悟,就会体验到更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实现了个性化的阅读。

 

四、结束语

阅读的能力和阅读的水平都关系到学生在未来社会中是否能够自主学习,是否能不断的提升自我。 因此,高中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坚持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教学。 让学生拥有独立的阅读的能力,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并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教育的根本目的性就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育工作者在研究语文阅读教学时要始终贯彻这一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陈兵.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三部曲”[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 年 11期.8

[2]赵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 年 10期.8

[3]戚小丽.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J];新课程(教师版);2007 年05 期.8

第7篇:阅读对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阅读;英语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57-01

上海的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决定了其外语教育必须达到世界一流的先进水平。英语已是上海的第一外语。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点英语,学好英语。如今,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已成为用人单位评判应聘者是否合格、是否会被录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然而,虽然英语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但是多年来有关管理机关、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其教学质量一直不够满意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好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的定位问题和培养具有实用英语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但是人们在判断一个人实用英语能力高低时往往将重点放在口头表达方面,这便导致了英语实用能力讨论的两大缺陷:(1)忽视书面语交际能力的研究;(2)忽视理解能力的研究。作为语言交际两大方式之一,书面语交际能力应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这不仅因为现代社会生活对书面语交际能力有着更为迫切和现实的需要,还因为书面语交际在本质和方式上有着重要的差异,它应该成为交际能力重要的一部分来加以研究。社会提高了“听、说”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这就放弃“读、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新情况又进一步巩固了阅读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不仅从数量和规模上,而且还从质量上、层次上、样式上对英语阅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阅读是学习者获取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者作为读者和文章作者相互交流的言语活动。外语阅读能力与听、说、写能力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Stern的经典图形来看,阅读教学在第三象限。横轴的左极表明“读”归为接受语言既理解语言的范畴,与“听”同为一类。

图标:语言四项技能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这说明了,听、说的重要性反而从质量上、层次上、样式上对英语阅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同时根据克拉申可理解输入理论:人们习得一种语言,必须通过理解信息或者接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也就是说,克拉申认为感受性语言行为如听和阅读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只要提供足够数量的可理解语言输入,其他包括语言技巧的提高和语法知识的获得就会随之产生。英语教学中,为了正确流畅地使用语言,教学应该立足于一定量的语言输入。也就是说大量的听和阅读的输入,才能有说和写的输出。就目前我校教学条件――语言室缺乏,进行大量阅读输入,其优势相对是最方便、最自由、最独立、最简单易行的操作形式。同时,由于我们职业学校学生的特性――许多学生羞于开口并担忧在使用语言过程中产生错误,所以在启发他们开口的同时更应该尊重他们需要时间上的适应和在字面理解上的需要。

因此,我们英语教学还是应该坚持重视阅读的重要性。对于这一点,从我国的一些知名学者和专家观点、呼吁中都可以看出阅读重要性。现转引如下:

许国璋(著名英语教育专家):“学外语,要眼尖,耳明,嘴勤,手快。只要多读,多记,多讲,多写。自有水到渠成之日。光学几句干巴巴的英文不行……不要总是把阅读的目的放在提高英文上,阅读首先是吸收知识,吸收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吸收了语言。”

熊德(著名英语教育专家):“要从阅读中学到好的、地道的英语,我们不妨读细一点,甚至对好的句子、段落加以背诵。但阅读不应该只限于写一些漂亮句子,更重要的是得到知识,不仅是专业知识,不仅是专业知识,而且是广泛的人文知识。这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

“用英文思维是许多英语学习者都希望达到的一种境界,因为这是用英语流畅地表达思想的基础。从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中,我体会到坚持大量阅读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对于初、中级英语学习者我特别推荐英语建议读物,读的材料要浅易,故事性要强,读的速度尽可能快一些,读的越多越好。这是学好英语屡试不爽的一个好办法。”

“要提高英语水平必须依靠不间断的大量阅读,而阅读又必须做到精泛结合,默读与朗读相结合,有了扎实的读与写的基础,听说跟上不是不难的”

我国老一辈外语专家葛传先生也曾说过:“讲到学习外语目的,我认为该考虑到各人的工作需要。好多年前,我国曾也有不少人提倡听说领先。这个学说根据的似乎总是先有说后又写,先有听话后又读文。不论哪个孩子,都是先学话,后学问,理论上或许是这样,但事实上恐难于做到。我国儿童有多少天生就有以英语为母语或第一外语的父母呢?在教学上多花些训练听说固然必要,但我国人在工作上用得到英语的恐怕读和写要比听和说多,而且读比写更多,我的不很科学的想法是:其余皆其次,阅读最为先。”

上述专家的观点也正好印证了多数英语学习者的尝试和经验:没有阅读,英语学习寸步难行;有了阅读,英语学习节节提高;阅读越少,进步越慢;阅读越多,进步越快。当然笔者强调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不是说听说教学不重要,而是强调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中,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读”是其它三项技能的基础,学习者可以借助阅读大量的各种英语文章来提高学习者的时文阅读能力,培养英语思维,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对英语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提升世界文化意识,为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中职英语课堂上,阅读教学应该与听说教学并驾齐驱,因为一定的阅读能力其实也是真正提高听说能力的基础和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葛传, 英语教育往事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2]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第8篇:阅读对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养成教育

在小学教育中,语文学习是一门基础课程,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就是要促进学生对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与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就在于养成教育。下面文中从小学语文学习养成教育的内容入手,就如何促进小学语文养成教育重要性的发挥进行了论述。

一、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养成教育的内容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进入到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学习中的很多好习惯还需要慢慢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阶段学习中必须要注重对养成教育的重视。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养成教育包括了很多内容,如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在语文学习中对工具书的使用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质疑问难习惯的培养;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注意力集中,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勤于动笔的习惯,在读书的时候把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及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出来或是在读书时遇到优美的语句记录下来;多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课外阅读的习惯,自觉地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从而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等。这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都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促进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养成教育提升的措施

(一)明确养成教育的意义,对学生进行反复教育

要使得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养成教育效果得到有效地提高,那么就要对学生明确养成教育的意义,使得学生真正明白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今后的学习的重要性。而且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使得学生明白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不断地坚持才能实现的。为了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反复地教育,使得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从思想上做好长期坚持的准备。例如,在小学语文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时,往往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按照要求对汉字进行笔画正确地书写,可是在课堂之外,却往往为了省事在书写时走捷径;在对工具书的使用习惯中,在上课时学生们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对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进行查阅,可是在课下阅读时,却很不容易自觉地去做。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写字习惯、使用工具书习惯的重要性,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查阅工具书习惯,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养成习惯。

(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的进步,学习效果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与生活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营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营造一个平等、_放式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

(三)养成教育的形成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坚持不懈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其学习习惯形成的一个关键性的时期,如果在小学阶段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会使得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中养成教育的开展,必须要严格要求,坚持不懈。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有着很强的可塑性,但是也正是因为学生年纪较小,所以自制力就会较差,因此,养成教育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

(四)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中要将养成教育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因此,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中,要将养成教育贯穿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目标化,制定出每一个学习阶段的养成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从而促进养成教育的实现,将学生的养成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另外,在养成教育阅读习惯的培养时,要注意的是阅读不仅限于课内阅读,更要重视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来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第9篇:阅读对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阅读;语文;能力

许多名人名家都强调过阅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老话也经常表明要想出人头地就要通过读书,读书人懂得许多道理,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我们现在的教育都是重视卷面分数,一张语文试卷分为基础知识、阅读理解、文言文理解、古诗赏析这些部分,掌握阅读技巧,不仅能提升阅读理解这块分数,对其余部分也有很大的作用,可以说,阅读在语文方面如同掌握大局的人一样。但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在课上没有积极主动思考,通常都是被动地随着老师一问一答。(2)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创新思维,特别是资历深的老师,没有及时更新知识储备,依旧选用老套路传授学生知识。(3)重视分数高低,轻视对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时期,对今后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研究怎样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主要提出以下几点。

一、教师及时更新知识以及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考

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比如,你半个月前刚了解过时事新闻,在这段时间没有去关注,等你再去接触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的脚步不会因为你的停住而驻留,而是在不断发展的。运用在教学方面也是如此,掌握好各方面的知识,跟随时代的脚步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老师了解传授现代化知识的重要性。还有,老师在学生阅读理解方法的时候对提问技巧掌握不够,其实最致命的一点就是,在回答问题时用标准答案来束缚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正所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语文是一门思考性学科,太过标准化的模式会束缚学生的发展。而且老师上课的主要内容尽量能脱离课本,毕竟之后的考试也不会出现课本原题,可以通过一些让学生开动大脑的题目来培养学生解题策略。

二、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一个好的习惯养成对日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相对而言一个坏的习惯则有可能使人误入歧途。阅读能使人进步,不再相信迷信以及神话色彩,能够知道正确的知识和科学道理,阅读不是你通过一两天或者一个月这样较短的时间可以看出效果的,日积月累的阅读能够直接在你自身看到阅读给你带来的魅力。因此,学生要在日常学习中逐渐养成阅读习惯,具体的做法就是首先从自身兴趣出发,以适合小学生阅读为前提,在刚开始阅读的时候,不能选择篇幅过长的书籍,这样会导致阅读时间过长,从而失去对这本书的兴趣。不过,对于小学生而言自主性正是大部分学生所缺失的,因此,有必要在作业上进行设计,老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购买或借阅的形式得到指定的课外书,在每天布置家庭作业时指定一本书阅读,提出跟书本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从书中解答,这样使学生对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更加清楚。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拓展阅读的重要作用,真正地扩大学生阅读的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