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信用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优势 班级管理工作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对现实的网落时代,感到惊喜忧愁,惊喜的是能利用课件上课,能从网络中传递很多信息。忧的是现在很多孩子泡在网上的时间太多,就是玩游戏,甚至连觉都不睡饭都不吃这种情况不感忧愁吗?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来进行自动化办公和自动化管理,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如果为了把班级的教育工作和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辩证的统一起来,就必须要利用互联网对班级进行网落化管理。
计算机、多媒体和因特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促进了教育管理向网络化、虚拟化、层次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因为班级文化=制度文化+个性文化,其中个性文化是特色,渗透着教师以及学生个性特征,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着力点,所以现代信息技术对班级管理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何遵循平等互动、真诚可信的原则,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天使,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未知数,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但身上或多或少有一些毛病和问题,自卑心理重、学习基础差、纪律观念淡薄、自控能力不强、缺少信心。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全新数字化文明时代,特别是因特网的产生,使得我们很容易获取信息。但是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因此我们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做好我们班级管理工作。
认真收集整理学生流行的信息,才能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学生打成一片,对学生的教育切忌使用尖酸刻薄的语言,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班主任在互联网上建立班级主页和班级管理信息,使学生参与到这个平台上来,给学生创立班级QQ群。学生就会利用QQ跟老师同学之间进行谈心,这样,学生与老师、学生以学生角色很可能会转换成知心朋友,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才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谐相处,为建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奠定坚实的基础。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才会有具体的发明创造的思维方法,形成创新、概括、比较、联想的好习惯,善于把掌握的知识迁移到觉解决问题中去,成为社会优良的技能人才。
为方便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联系学生及家长,申请建立班级QQ群(同学录)及班级博客,通过短信、QQ、博客论坛、电子邮箱多渠道的沟通交流方式,搭建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交流、多层次沟通的网络平台,同时也为最后学期学生的分散实习提供了动态的监控和指导平台,对毕业生进行有效的跟踪反馈。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成因;对策
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有所改善。1998年中央正式提出要“增加向中小企业贷款”。2000年国务院《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入制度和体系建设阶段,特别是我国制定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及融资提供了有力的保护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2007年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成立近三年、截至目前拥有138位成员的中小企业,共有20家公司推出了21个再融资计划,计划融资120.36亿元,其中6家公司已通过非公开发行或发行可转债融资22.92亿元,仅占中小板IPO融资总额的5.67%。不少业内人士指出,中小企业板的再融资能力亟待加强,而深交所拟推出小额再融资豁免制度,将有助于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旧严重。中小企业可以从政府资助、银行信贷、资本市场、融资租赁、产业资金、民间资本等渠道取得资金,这些构成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和内部融资渠道。但是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①中小企业的融资通道过窄。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公司债发行的准入障碍,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据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8月的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即直接融资仅占1.3%。由于我国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备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影响创业投资的退出,中小企业也难以通过股权融资。另外,现在我国极为缺少切实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很多商业银行原来也是面向中小企业的,可由于资金、服务水平、项目有限,迫使它也逐步走向严格,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②缺乏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信用体系。就中小企业自身来讲,固定资产较少,贷款受到限制和自身的信用度的问题,造成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信用体系减少。
③自有资金缺乏。我国非公有制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内源融资,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据国际金融公司研究资料,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我国私营企业资金来源的30%和26%,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不足1%。
2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
(1)中小企业自身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在管理模式上仍停留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上,企业制度更新滞后,与市场环境转换不同步。
(2)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以后,在信贷管理中推行的授权授信制度,以及资信评估制度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制定的,使信贷资金流向国有企业和其他大中型企业的意愿得以强化,而且近两年来,银行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大行业”集中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贷款具有金额小、频率高、时间急等特点,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在商业银行尚未将盈利最大化作为主要经营目标的前提下,这就影响了银行的贷款积极性。
(3)缺乏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的制度和法律。有关的法律法规根本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所有制构成比较复杂,而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按照所有制的性质来制定,这使得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处在不同的竞争起跑线上;另一方面某些法律法规对中小企业也不适用。如《贷款通则》、《担保法》等法律规定的有关企业抵押担保的要求,是多数中小企业很难达到的。
(4)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社会诚信缺失严重,金融市场的利率还未完全放开,直接融资门槛较高,债券市场不是很发达,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等问题,都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宏观层面上的成因。
3对策
(1)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一切规范化管理必须以规章制度作保证。政府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将其着眼点放在法规、制度建设上,通过制度保障、政策协调和资本市场创新等措施,为克服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为了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抓紧制定《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尽快出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管理等方面的暂行办法,依法推进融资环境的改善。
(2)完善银行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贷款渠道和较为宽松的贷款政策。具体措施如下:①大力扶持和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②参照国外的做法,建立一些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同时,简化借贷手续,及时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③完善金融体系。一是为中小企业定期提供金融政策、利率和金融服务信息。二是预算服务,提高结算服务,提高结算速度,开放新的金融结算工具,加快中小企业资金流通。三是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改善社会形象,降低其经营管理风险。(3)切实加快信用体制建设。①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信用担保体系是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使用率最高并且效果最好的一种金融支持制度,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应鼓励民间资金进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市场,由政府出面组建产权清晰、职权分明、完全按市场规律运作的高效率担保机构,既能体现政府财力作为支撑的组织协调作用,又能发挥市场灵活运作优势。②鼓励发展信用中介体系。建立中介服务机构,特别是信用评级机构,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融资、服务、会计、律师、技术、培训等服务。应该以建立信用记录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为突破口,推进中小企业发展。③中小企业要加强信用管理。中小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是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最重要的微观基础,所有企业间的信用制约关系,首先是依赖每个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和风险防范机制建立起来的。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一是加紧制定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和政策,如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等,这是企业信用管理活动的保障基础;二是要建立信用管理组织或职能,信用管理的职能集销售管理和财务管理于一体,从企业设立审批开始信用管理的职能要纳入公司章程;三是要有信用风险控制与防范机制,尽量避免商业信用违约行为的发生,促进市场秩序运行。
(4)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①中小企业应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陷,想尽各种办法来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规范经营并按现代企业制度,挖掘内部潜力,按市场规律发展经济,重视科技开发和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完善财务管理,提高核算水平,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争得银行对客户的广泛信赖和支持。②在用人机制上,设计合理的工资奖金分配办法,健全职工劳动保险和医疗保障制度,吸引一些优秀的科技、管理人才,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同时,做好职工的后续教育工作,为企业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提供动力。③中小企业要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中小企业在成立之初就要建立自己长远的发展规划。长远的发展规划能够使中小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不会因为近期的利润而裹足不前。同时,详细具体的长远发展规划能够使贷款机构对他们充满信心,改善贷款环境。
(5)构建有效的、多层次的融资系统,从间接、直接两方面同时着手。①直接融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更有效,更大程度的满足多样化的市场主体、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对资本的供给与需求,有利于推动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为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创造条件。有利于中小企业通过多元化渠道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②间接融资。政府应大力发展地方性、民营中小金融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应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组织体系,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金融机构融资提供信息支持。政府应转变观念,由“管理为主”变为“服务为主”,开展“一站式”办公,提高政策和信息的透明度,提高政府办事的效率,彻底改变企业对政府部门“难、繁、慢”的印象,更好地为企业融资服务。
Abstract: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rketing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credit trade becomes one of the main settlements for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Subsequently, the risk of credit selling is increasing. How to control and manage the credit risk,build an effective risk management model is very important for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theories related to credit limit, analyses the way how to decide a customer credit limit, and the technical control method and relevant system after credit selling of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关键词:外贸企业 信用销售 信用限额 风险管理
Key Words: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credit selling,credit limit,risk management
作者简介: 白占林,出生年:1969年; 性别:男; 籍贯:内蒙古;工作单位:中国五矿股份有限公司;职务:部门经理;职称:会计师;学位:硕士; 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在以买方市场为主的市场竞争格局中,信用销售形式越来越成为企业获得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和经营方式,它可以使企业争取客户、扩大销售规模、有效拓展市场份额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然而,我国的企业在信用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严重的缺陷和不足,尤其是我国的外贸企业,面临的是更加广阔、竞争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为了有效地避免信用风险,需要外贸企业切实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一、降低信用风险所必需的基础工作
首先,必须重视信用管理工作,培养信用管理人才。由于信用管理工作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应将信用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保证信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应设置一个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信用管理涉及企业的多个部门和岗位,因此企业的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均应具备足够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以及必要的信用风险管理知识和技术。
其次,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外贸企业缺乏信用管理、信用风险控制的业务规程,没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进行信用管理,部门之间在信用管理职责上分工不清,缺少严格和规范的信用政策。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信用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第三,必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信用管理方法和技术。像任何管理领域一样,信用管理具有其自身的规律,需要运用专门的技术知识加以实施。根据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经验和做法,外贸企业应当在客户信息管理技术、信用分析技术、应收账款管理技术方面加强学习和研究,并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的信用管理工作中。
二、信用风险管理理论
对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分析的数学模型可以被分为两类,即预测模型和管理模型。预测模型用于预测客户信用风险变化趋势,预测客户技术性破产的可能性或者违约率,Z评分模型、巴萨利模型和Chesser模型都属于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缺点是目标比较单一,无法灵活使用。管理模型偏重于均衡地解释客户信用状况,估计客户的实力。营运资产分析模型和特征分析模型则属于此类模型。
营运资产分析模型和特征分析模型是我们用于企业信用分析工作的重要模型,在计算客户的信用额度方面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营运资产模型通过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度量客户的实力与规模。特征分析模型使用特征分析技术,综合分析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的三大类特征,评价客户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不像预测模型那样目标单一,可以灵活使用。使用模型对客户企业的信用风险和信用价值进行量化,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决定客户风险的大小,设置授信的最低标准;二是科学地确定授信额度。该模型自1981年起在国外开始应用,在计算客户的信用额度方面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可以使信用管理和销售业务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按照国外的经验,用这种方法计算的信用额度结果比较准确,尤其是对于一些传统行业的企业,准确率更高。
1.营运资产管理模型的计算过程如下:
(1.1)计算营运资产规模
该模型首先考察的指标是营运资产,以此作为衡量客户规模的尺度,营运资产的计算公式是:
营运资产=(营运资本+净资产)/2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该模型在营运资产的计算上,不仅考虑了客户当前的偿债能力而且还考虑客户的净资产实力。用这两个方面的综合平均值来衡量客户风险具有很大的功效。
(1.2)通过相关比例确定营运资产质量
在营运资产的计算基础上,该模型应用四个常用的财务比率进行计算,得到评估值。该评估值作为衡量客户信甩状况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使用的四个比率是: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一存货)/流动负债
短期债务净资产比率=流动负债/净资产
债务净资产比率=负债总额/净资产
(1.3)计算评估值
评估值 = 流动比率 + 速动比率 - 短期债务净资产比率 - 债务净资产比率
在上述公式中我们看到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表示客户的资产流动性,而短期债务净资产比率和债务净资产比率表示客户的资本结构,流动比率越高,评估值越高,资本结构比率越高,评估值越低。
(1.4)找出经验值,计算信用额度时将前面计算的营运资产和评估值加以综合考虑,即可计算出客户的信用限额。计算公式:
信用额度=营运资产×营运资产百分比率
其中,营运资产百分比率是一个经验性的数字,是由评估值得到的。评估值代表了评估的信用等级,在不同的等级上,可给予的营运资产百分比率是不同的。
2. 特征分析模型
特征分析模型是采用特征分析技术对客户所有财务和非财务因素进行归纳分析。特征分析技术将客户信用信息分为三大类特征,18个项目,具体为:
> 客户特征:外表印象、产品概要、产品需求、竞争实力、最终顾客、管理能力
> 优先特征:可获利能力、产品质量、市场吸引力、市场竞争、担保、替代能力
> 信用特征:付款历史记录、资信证明、资本和利润增长率、资产负债表状况、资本结构比率、资本总额
特征分析技术以10分制来评定每个特征所反映的客户资信水平,每个特征的评分由小到大,表示该客户在该项特征方面的好坏程度,对客户各个特征分析评估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对客户的最终信用分析结果。在对各项信用特征评分之后,必须为每个特征选择一个权数,权数的数值范围从0到10,表示该特征在客户资信状况评估中的重要程度由小到大。18项权数之和为100。
利用特征分析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可分为三个步骤:
(1)对每项特征进行打分,某项特征越好,分值越高;
(2)用各项特征的权数分别乘以lO,得出最大可能评分值;
(3)用每一项权数乘以实得分数,并加总得出加权平均分,并以此与加总的最大可能评分值相比,得出百分率。该百分率即可综合反映该客户的资信状况;
根据特征分析模型的最终百分率,对客户信用可做如下评价和分级:
特征分析模型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客户信用分析方法,因其具有全面性、精确性、实用性、均衡性和通俗性等多种优点,成为大多数企业进行客户信用分析的首选模型。
三、设定客户的信用限额
根据我国的国情及现实状况,外贸企业应采用营运分析模型和特征分析模型相结合的信用分析技术,实施对客户的资信和交易价值评估,最终筛选出信用交易客户并计算确定其信用限额。
首先利用营运资产管理模型,确定一个信用风险相对较小的客户群,然后对这个客户群里的客户分别进行特征分析,根据评估值,对客户做信用等级的评定,对于D级的客户,企业应尽量避免与其交易,对于A、B、C级客户,企业可将其列入信用交易的范围之内,但要进一步进行分析以确定其信用限额。
营运分析模型可帮助企业简便、快捷地计算出客户的信用额度,但是用这种方法核定的信用额度并不是绝对准确的,因为其不仅取决于所依据的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且还受其他定性因素的影响。企业可以应用特征分析模型得出的结果对营运分析模型计算出的信用额度进行调整,以使给予客户的信用额度更接近实际情况。
四、建立应收账款监控制度
外贸企业在签订贸易合同并实现销售活动后,就要采用系统的方法和科学的手段,对应收账款回收的全过程进行监控,保证货款及时、足额地收回,降低和避免信用风险。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企业后期信用管理的范畴。
外贸企业可采用账龄分析法进行应收账款管理,根据收回时间对应收账款加以分类,统计各时间段内支付的或拖欠的应收账款情况,对不同时间段内的逾期账款采取不同的对策,并制订有效的应收账款催收计划。
RPM(Receivable Portfolio Management的缩写)即应收账款跟踪管理,其含义是采用信用方式结算时,债权人对应收账款的整个回收过程实施严格的跟踪管理,从而确保客户正常支付货款,最大限度地降低逾期账款的发生率。据国外收帐协会的统计,采用应收账款跟踪管理办法,应收账款回收率在98%以上。
即使外贸企业做了大量的信用风险防范工作,但仍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的情况,企业都应该高度重视逾期应收账款。一般在发生拖欠的早期,应以沟通的的方式来催收,因为早期的拖欠可能并非信用原因所致,有可能是客户资金周转不灵,业务人员应表示理解,以维护与客户的关系。但是一旦拖欠时间过长,企业应视其为危机情况,对客户进行债务分析,及时制定有效的追讨措施。
五、结语
外贸企业为了适应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既能降低信用销售风险,又能不断扩大公司业务发展空间,需要外贸企业彻底更新信用风险管理观念,借鉴国外大公司的信用管理经验,结合本企业实际,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在交易前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设定科学的信用限额,在交易后密切跟踪应收账款的回收,以降低和避免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孟庆福:信用风险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陈斯雯,企业赊销管理与账款追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赵慧,我国外贸企业全程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7.8
关键词: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内控制度
一、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
第一,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办法,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导致对损失的应收账款无法追究责任。货币资金的回收工作与任何部门和个人均无直接利害关系,造成其他部门对“清欠”工作不重视,盲目地对信用不好的企业赊销,应收账款内部管理不力。企业缺乏商业信用意识,导致对方拒付货款;因客户恶意欺诈或销售人员携款潜逃,导致款项无法收回。
第二,企业为了鼓励销售人员更多地销售商品,常采取销售数量等指标作为考核方式;销售人员与客户也可能就赊销等问题达成私下分成的协议。因此,个别销售员为了达到销售目的或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会私下或过度地采用赊销这一促销方式。在现实中,通过诉讼解决应收账款的问题比较困难,过程较长,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有时成本和效益也不成正比。个别地区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使许多企业没有信心和勇气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
第三,业务发生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经常不一致,也导致了应收账款的发生。由于产品更新快,如不及时将库存“消肿”,日后将变得一文不值。为提高市场占有率,除发动“价格战”外,还采取现金折扣、赊销的方式进行销售,从而忽视了对资金的管理,同时为了扩大市场占有,提高销售额,加强竞争力,大量采用了赊销方式,这是发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市场竞争激烈,竞争机制的作用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对于同等的产品价格、类似的质量水平、一样的售后服务,实行赊销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额将大于现金销售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额。这是因为顾客将从赊销中得到好处。出于扩大销售的竞争需要,企业不得不以赊销或其他优惠方式招揽顾客,于是就产生了应收账款。
二、应收账款形成的对策
第一,企业的内部管理必然是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统一体。信用部门的建立,既控制了业务部门只追求数量、不考虑风险的轻率和盲目,防止坏账的产生,又推动企业使用更灵活的贸易方式寻找商机,扩大业务。信用管理人员熟悉管理的各个环节,他们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确定合适成交条件,实行全过程信用监督。信用部门的建立,使企业真正有可能成立一个创造利润的有机体。
第二,信用调查是取得真实可靠的客户信息的必要手段,也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源头。开展信用调查,不但是收集并处理客户信用信息,而且要对客户信用档案实施动态管理,建立客户信用管理信息系统。信用管理部门对客户档案实施动态管理,目的是随着客户的财务、经营、人动情况,定期调整对客户的授信额度。
第三,企业信用管理的根本目的不是去限制、阻碍销售,而是通过对企业客户的管理,在与客户交易之前,就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也就是筛选有资格享受赊购产品优待的客户进行授信。
第四,信用政策指企业针对赊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而制定的业务管理原则、标准和风险控制方法,是指导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和有关活动的根本依据。制定信用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从总体上控制应收账款可能出现的风险,它是企业进行事中控制的核心内容。
第五,建立针对赊销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是收款控制。销售收入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不得擅自坐支现金。销售与收款职能应当分开,销售人员应当避免接触现款。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和逾期应收账款催收制度。按客户设置应收账款台账。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及时足额收回款项。对于可能成为坏账的应收账款应当报告有关决策机构,以确定是否确认为坏账。发生的坏账应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对已注销的坏账进行备查登记,做到账销案存。收回已注销的坏账应及时入账。加强对应收票据的管理,其取得和贴现必须由保管票据以外的主管人员书面批准。定期与客户核对往来款项,如有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二是岗位分工控制。建立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办理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三是销售与发货控制。建立销售预算惯例制度,制定销售目标,确立销售惯例责任制。建立销售定价控制制度,制定价目表、折扣政策、付款政策并严格执行。加强赊销惯例,对于超出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的赊销业务,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明确规定销售谈判、合同签订、合同审批、销售、发货等环节的岗位责任制、职责权限及管理措施,并严格执行。建立退回管理制度。销售退回必须经销售主管审批。建立完整的销售登记制度,加强销售合同、销售计划、销售通知单、发货凭证、运货凭证、销售发票等的核对工作。销售部门应当设置销售台账。
四是授权批准控制。明确审批人员对销售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审批人员不得越权审批。明确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金额较大或情况特殊的销售业务和特殊信用条件,实行集体决策。未经授权人员不得经办销售与收款业务。
五是监督检查。定期检查销售与收款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定期检查销售与收款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销售的管理情况;定期检查收款的管理情况;定期检查销售退回的管理情况。
三、结论
总之,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保证企业一定收益的前提下风险最小化。企业为了谋求高收益,通过赊销来增加收入、增加利润,但较多的应收账款又使企业面临着较大的风险。风险管理的艺术就在于使风险性、盈利性得到最佳的统一,达到总效用的最大化。而通过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对应收账款全程实行风险化管理,就能使企业在保证一定收益水平的情况下,降低风险水平,保证企业经营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人民出版社,2006.
2、李健.金融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失信惩戒;信用法律;徽商精神;社会责任
“信用安徽”建设工程自2003年实施以来取得了重要进展。截至今年8月底,安徽企业征信系统已收录安徽省银行借款企业134221户,日均查询次数由全国联网运行初期的不足1000次上升到今年8月的2600余次;“信用安徽”网作为全省的信用窗口,几乎辐射了社会信用的各个方面,其诚信公示栏和失信公示栏更是对守信企业和失信企业“赏罚分明”,企业的整体信用意识有所提高。但安徽的企业信用状况仍不容乐观,逃废债务、制假贩假、藐视合同、走私贩私、逃税骗税、做假账伪帐等现象还时有发生,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不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因而探寻企业失信根源,改善企业信用管理,对促进安徽省信用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安徽企业失信的主要表现及其特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界建设初期,企业失信行为不仅在安徽甚多,在全国也比较普遍,但是安徽的企业失信行为特征明显,主要表现在:(1)信息误导。信息误导是指主体故意向公众提供虚假信息或虚假陈述,通过欺骗行为来获取利益。阜阳“毒奶粉”事件就是企业通过虚假广告和不真实的产品说明等信息误导公众的典型案例之一,给公众带来了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损失。(2)藐视合约。在经济活动中,一些企业在对合同对自己不利的时候会千方百计摆脱合同的约束,诚信原则荡然无存。据安徽省企业调查队抽查结果显示,在合肥、阜阳、芜湖等11个城市的调查企业中,有8.9%的企业遭遇过失信行为的侵害,导致直接经济损失2.05亿元。2005年至2006年6月,安徽省高院共受理涉农合同纠纷案件196件,占收案总数的22%。失信导致的合同纠纷案已成为安徽省法院受理案件中的重头戏,其中企业相互拖欠货款现象普遍。2009年6月25日,安徽金汇优超市老板拖欠供赞商200万货款后失踪;同年位于合肥市北二环路上的罗马假日浴场由于不按合同付款,欠下8家供货公司200余万元的货款。已于3月9日被瑶海区法院强制查封;另据安徽省企业调查队景气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第四季度,16.5%的建筑企业反映应收未收的到期货款比上季度增加了3.5个百分点,后因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大了建筑领域清欠工程款工作,截止到当年12月9日,全省偿付拖欠工程款64.93亿元,但偿付率也仅为66.8%。(3)侵犯知识产权。有些企业无视法律法规,通过假冒他人专利,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盗印、抄袭他人作品等行径欺骗消费者来攫取非法所得。2007年安徽新闻出版局在蚌埠查处的一起盗版窝点案,收缴的非法出版物达8万条册之多,成为企业失信中侵犯知识产权的一大典型。(4)融资失信。因为受企业失信的冲击,银行信用也受损严重,中国银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第四季度末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12009.9亿元,不良贷款比例达6.72%,而同年安徽省不良贷款余额为367亿元,不良贷款比例达10.2%,比全国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还高出3.48个百分点,另外,界首市工商银行2005年的不良贷款比例竟高达49.89%。(5)脱逃税款。企业偷逃税款则属于企业直接失信于国家的行为,据合肥晚报报道,2006年6月28日至2008年1月11日,安徽青蓝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安徽瑞法恩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29份,总金额268万余元,虚开税款近46万元,骗取国家税款45.5万元。
从上述种种现象可以看出,安徽企业失信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所涉层面广;(2)金额大;(3)负面影响不容忽视;(4)失信惩戒不力。企业失信影响社会公众及银行对企业的信心,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和高效融资,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了重大损失,不利于安徽信用体系的整体建设。
二、安徽企业失信的成因分析
1 道德建设缺位和道德教育失误导致企业守信意识淡薄
我国是在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经济建设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过多地强调整体利益,压抑和忽视了个人的合理利益。在道德教育缺位和利益诱惑下,市场主体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容易发生扭曲,走向反面。安徽省在转型时期一味的追求经济增长,激增了部分企业不顾一切手段创效益的可能性。未接受过现代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理念教育的经营者,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忽视或损害了他人和社会利益。相当一部分企业生产者热衷于快速在短期内获利,不愿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导致各种失信行为的产生。
2 失信惩戒力度不够
我国的信用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在立法、执法、信用监管方面还都存在改进之处,已有的涉及诚信的法律,如《民法通则》、《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刑法》,对当前的企业失信行为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在全国信用体系规划指导下,安徽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的《安徽省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安徽省价格监督检查办法》等对企业失信的警戒作用也依然有限。正因为失信的风险小,机会成本低,却能带来诱人的利润,才致使企业在守信和失信的经济选择中,守信处于劣势,失信却大行其道,正常的经济信用秩序遭到破坏。
3 企业内部普遍缺乏基本的信用管理制度
从总体情况看,安徽企业很少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或人员,这首先易导致因授信不当使合约不能履行,以及授信企业对履约计划缺乏管理而使违约现象频繁发生;其次又会因对合作客户信用状况缺乏了解而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据有关方面对安徽省合肥市107家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7.3%的企业从未参加过企业信用管理的学习或研讨。70.1%的企业根本没有建立信用管理的有关办法或制度,87.9%的企业没有成立独立的管理部门,这其中甚至包括一些全国知名企业。
4 信用中介组织发展滞后
虽然安徽省信用中介组织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总体呈现规模小且散的特点。安徽省对征信数据的开放和使用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这给信用信息的采集带来很多困难。信用中介组织难以依靠商业化、社会化并且公正、独立的信用调
查、征信、资信评估等方武,来提高自己所掌握的信用信息的可靠性和权威性。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加之社会信用需求的不足,导致其经营步履维艰,不能很好地发挥对企业信用行为应有的奖惩作用。
5 政府失责是企业失信的重要诱因
安徽省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失信于民,上行下效,产生一系列负面连锁反应。一是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有失公正,地方保护主义使安徽省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所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规范无法得到落实。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信用安徽”的建设。阜阳民企正邦化工涉民事租赁合同一案,最终以企业因地方政府失信而心寒撤资告终;二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工作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的多变和不确定性使经济主体对未来缺乏稳定的预期,倾向于牟取短期利益。从安徽宿州78位商户拒绝为政府失信行为“埋单”一事可以看出,最应该遵法守法的政府却充当了违法的主角,随意变更或撤销自己的行为,违背了政府应当遵守的“行政信赖利益保护”原则;三是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工作缺乏公开性,透明度不够,使这些政府部门的形象和公信力大大降低。对整个社会信用的发展起了反面的示范作用;另外,对于部分企业的失信行为相关部门始终没有依法行及时的协调、干预和处理,也让事态一步步恶化。
三、完善安徽企业信用状况的几点对策
1 优化企业信用环境
把诚信建设摆在社会道德建设的首位,力争在全省形成“诚信至上”的文化氛围,为建立安徽省诚信体系奠定社会伦理基础。通过新闻等媒体手段大力宣传信用企业。打造企业信用品牌,展示企业信用品质,以此发扬守信者的诚信道德操守,鼓励守信者的守信行为。同时曝光失信事实,在奖惩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拓展,优化企业信用环境,不断提高道德惩戒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2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培养企业生产者以正确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理念,强调其社会赋予的经济、伦理、慈善等职责,促进企业建立自己的诚信社会责任机制,向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主体发展。这就要求企业承担并履行好经济责任的同时,要在遵纪守法方面作出表率,带头诚信经营,加速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支援社区教育、支持健康、人文关怀、文化与艺术、城市建设等项目的发展,包括大力发展绿色企业,增大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定尽职尽责。
3 重塑企业“徽商精神”
徽商以“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为理念,以会馆为纽带,以“合志同方,营道同术”为宗旨,互相帮助,相互提携,形成了良好的团队精神,在商场中造就了集体优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徽商始终以诚待人、以信服人,改善企业信用状况就要重塑安徽企业“人宁贸诈,吾宁贸信,终不以五尺童于而饰价为欺”的徽商精神,将诚实守信作为一种经营规范,再造徽商诚信品牌。此外,还应积极开展信用评级,通过促进企业利用外部资金发展自己。加大对社会资金、金融资本的吸纳能力,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社会知名度,进行信用品牌展示,达到转变企业经营方式的目的。
4 严格市场退出机制
积极实施《安徽省征信管理办法》,争取通过省人大立法的方式完善信用法律,逐步出台安徽省的《信用信息公开法》、《商业秘密法》、《消费信用保护法》、《商业信用报告法》等有关法律。同时应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失信的法律惩戒。市场退出机制越完善,退出的难度越大,就会迫使参与信用的行为主体千方百计维护自身信用。因此进一步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培养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就要求政府工商注册部门要严格市场主体的市场退出制度,加大失信成本,积极促进企业建立现代信用管理制度,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使不遵守信用原则、破坏信用关系的失信者退出市场。
5 健全信用中介组织
积极借鉴国内外的理论成果。总结实践经验,在全省成立各种行业内部组织,构建各行业内部信用体系、中介组织,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明确征信数据的开放和使用,通过赋予信用中介组织一定合理权限的方武,提高其信息采集的时效性、可靠性和权威性;在全省信用建设试点城市――合肥的带头作用下,做好全省企业信用准入制度安排和信用等级的评定工作,促进安徽省总体企业法人及社会团体自觉守信、诚信经营,强化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
关键词:中小企业 应收账款 管理方案
一、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忽视对客户的信用调查
客户的信用对于其应收账款能否及时偿还或者违约有着极大的影响,这就要求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注重进行客户信用调查,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应收账款发放与管理。目前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发放中,对于客户的信用调查并不充分,企业不会主动的对客户的信用情况,以及影响企业信用情况的财务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往往为获得市场销量会采取扩大赊销数量和期限的方式进行市场竞争,这就使得企业的应收账款发放与赊购方的信用并不完全一致。
(二)企业对应收账款核算不规范
应收账款管理以应收账款的核算为基础,必须具备准确及时且全面的应收账款核算基础才能够确保企业及时的对应收账款进行催收,并开展其他应收账款管理。目前中小企业只对应收账款设置总账,没有在总分帐基础上,对信用客户的名称及往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没有做到及时分析核对并处理相应信用账户的应收账款。一些中小企业尚未构建严格的坏账核销制度,当发生坏账时,会计处理方法不当,则财务部门无法对应收装款账款定时清理,引发较多账外债权。
(三)缺乏有效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对于企业应收账款的综合管理效果影响较大,目前中小企业对于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机制不足,尤其是在销售合同的基础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问题,缺乏对赊销业务量较大的合同的全面审核,使得赊销业务扩展中应收账款规模过度扩展。例如,逾期账款的回款额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在同客户签订合同时要有书面的协议,按照合同的要求合理保障自身的权益 。而中小企业大部分业务人员不按公司规章制度办事,与长期合作的客户并未形成书面的合同,只是达成口头上的协议,这往往会导致大额的逾期账款形成。
二、完善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
(一)健全客户信用制度严格赊销审批制度
在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中应该加强对赊购方的信用管理,以信用管理为基础进行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能够提升其控制效果。中小企业在与客户签订合同之前,应制定客户信用档案,对客户开展资信调查。通过资信调查,制定信用档案。在档案中,企业应该详细注明客户的资信情况,发展前景,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行业的风险程度等等。对客户的偿债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明了客户信用情况下,选择与信用高的客户签订合同,对于有不良记录的客户和长期没有付款的客户需要不再配送货物,以免造成更大经济损失。从源头上减少发生坏账的可能。
(二)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
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催收,企业必须成立专门的应收账款跟踪管理小组。例如,财务部门通过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清楚客户的信用度及回款时间。一旦货款逾期还未收回,财务部门应该提醒跟踪小组,重点对经常拖欠货款的客户加强催收密度。这样,可以及时挽回逾期账款变成坏账的可能,同时还可以对未逾期货款加以监督,以防发生新的拖欠货款。此外,为提升应收账款催收机制的效果,中小企业应该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监督机制,注重对销售人员的业绩考核,可将回款额和回款率作为考察指标之一,对已有坏账损失,根据相应奖惩制度,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销售人员需要根据中小企业对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制度,针对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从销售环节减少坏账损失,加强欠款回收。对赊销者偿付能力、经营状况进行追踪分析,及时了解赊销者的现金变动情况和持有量,并重点考察挂账时间久、金额大的客户。
(三)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当前中小企业的风险控制机构缺失,风险应对能力不足,这一问题是需要在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管理能力时必须解决的。中小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赊销审批机构,落实权责明确的审批及风险管理办法,确保对每一笔应收账款进行责任人负责制管理,以便及时回收账款降低坏账损失等。中小企业还应根据自身管理方式及特点,对不同级别的人员给予不同金额的审批权限,对于超出权限的部分应报告上级决定,对于金额特别巨大的,应该由企业各部门协同决定。企业还应该定期进行应收账款的回款质量考核,由财务部门负责当月汇众,对应收账款的发展变化趋势及明细进行分析,为监督审核部门提供更全面数据资料。
(四)建立定期与客户对账制度
针对目前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较大不足,构建定期报告制度,形成企业内部各部门对应收账款的协同管理,以及与赊购方的定期对账,才能够更好的降低应收账款的过多坏账损失。一方面,销售合同的签订、审核,销售人员和收款、开票人员、发货等等职务不得是同一个人担任,各部门只能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行使权力,不能从事与自己部门无关的事情,严格做到岗位的相互牵制。另一方面,企业必须由财务部门和应收账款的独立管理部门为基础,每个月定期的与赊购方进行往来账务核对,对于应收账款的金额与期限进行确认,并对临期账款启动催缴机制。
参考文献:
[1]王侠.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
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成立重庆市创新驱动战略实施领导小组,建立长效工作协调机制,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形成部门分工协作,区县、园区联动的推进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尽快制订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营造促进科技创新的法制环境;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决策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重庆市科技顾问团专家的作用,对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重大科技项目立项、重大科技成果评价、科技资源配置提供咨询、论证和建议。
保障科技经费投入。健全和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市级和区县财政科技经费支出比例实现法定增长要求,并根据财政增收状况保持持续增长。市、区县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不得低于1.5%和1%。各级政府要将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有关科研平台、基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维护。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综合运用贷款贴息、股权投入、风险补偿等多种手段,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和杠杆作用。
深化项目管理机制改革。完善科技项目评价机制,建立评价专家责任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规范全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开发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平台,实现科技计划项目储备、指南、申报、立项、验收一体化、规范化管理。试行科技计划项目后补助制度,加大项目审计和监督机制,确保财政科技投入专款专用。加强项目、资金等关键环节监管,实行科研项目资金信息公开制度,市级科研项目资金均应在专项资金管理平台公开管理办法、申报指南、审批程序等。建立财务审计验收、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科技报告制度,财政性资金支持的科研项目应按规定提交科技报告并作为对项目承担者后续支持的重要依据。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级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加大对区县、园区科技考核在实绩考核指标中的权重,把实施科技创新工作业绩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考核、评估、使用的重要依据,形成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具体、考核有力的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制度。各区县要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重要任务,成立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制订政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对科技创新工作绩效考核成绩优秀的区县、部门、园区,市委、市政府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
【关键词】 货贷企业; 赊销; 应收账款; 风险
赊销活动是企业营销的一种手段,有利于企业的长远经济利益,维护持久的客户合作关系,但也存在现实的财务风险。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但与此同时,在相当一部分货贷企业中,账款拖欠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货贷企业发展的一大顽症。目前我国货贷企业产品赊销比例远低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但与赊销比例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坏账率、平均账款拖欠率以及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比率远高于对方,每年都有巨额的应收款成为坏账。因此,如何加强信用风险的管理与控制,避免赊销坏账就成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货贷企业赊销所带来的风险
赊销又称为信用销售,是一种“先给货,后收款”的销售方式,即允许客户在拿到货物后的一定期限内支付货款。赊销是国内货贷企业,特别是小型货贷企业常用的销售政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赊销行为将会越来越多。虽然赊销具有增加销售、扩大市场占有率以及减少库存,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等功能,但是赊销也存在大量弊端。以一家国有货贷企业为例,其年销售额12.5亿元,应收账款高达10.5亿元,其中仅逾期1年以上的账款就达4.2亿元。初步估算结果表明,该企业每年在应收账款利息和呆账坏账上的损失就高达1亿元。具体来讲,货贷企业赊销所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直接引发企业财务危机
企业通过赊销不断扩大销售,而赊销的背后就是不断上升的应收账款,很多企业在具有良好的盈利状况下,因应收账款管理不善而面临财务危机。不合理的应收账款的存在,使营业周期延长,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致使企业现金短缺,影响工资的发放和原材料的购买等,直至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二)降低企业效益
由于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不一致,发出商品开出销售发票,货款却不能同步回收,而销售已告成立,这种没有货款回笼的入账销售收入,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损益、销售税金上缴及年内所得税预缴,如果涉及跨年度销售收入导致的应收账款,则可产生企业流动资产垫付股东年度分红。企业因上述追求表面效益而产生的垫缴税款及垫付股东分红,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进而导致企业经营实际状况被掩盖,影响企业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的完成,无法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
(三)银行企业关系恶化
由于企业应收账款规模过大,造成企业互相拖欠,“三角债”急剧膨胀,连带银行借款无法及时偿还。银行呆账加大,银行企业关系恶化。
(四)企业涉及诉讼风险大
大量的应收账款可能会涉及诉讼,使企业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在我国,法律对商业信用的保护乏力,诉讼结果执行艰难。债权一旦涉及诉讼,收回的可能性极小,潜亏的可能性很大。
二、防范货贷企业赊销风险的措施
(一)建立与完善信用管理
首先,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须特定的部门或组织才能完成。企业对赊销的信用管理需要专业人员大量的调查、分析、专业化的管理和控制,因此设立企业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是非常必要的。其次,要对不同的客户给予不同的信用标准。企业要在对市场用户资信程度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去判定客户的信用等级,然后以此决定是否给予信用优惠。一般地,评价客户的信用等级通常取决于客户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资本、抵押品和经济状况等五个方面。企业要对拟赊销的客户的这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确定赊销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率来评定其信用等级,进一步考虑对客户一定时期内的可以赊销的最大限额,并建立赊销客户信用等级档案。企业只对信誉好的客户给予赊销待遇。
(二)建立与完善应收账款管理责任制度
在赊销管理中,要落实内部催收款项责任,明确清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将应收款项回收与企业各业务部门的业绩考核及奖惩挂钩,在经办人、责任人调离或换岗时,应查明其在任期经手的货款清欠情况,或者对其在任期间的应收账款和投资项目进行审计,真正落实“谁经办、谁催收、谁负责”原则,从而提高应收账款收回率,加快企业的资金循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实现企业的效益目标。
(三)建立应收账款的监控体系
1.赊销发生监控。一般销售业务要经过接受顾客订单、批准赊销信用、按销售单供货、按销售单装运货物、向顾客开具账单、记录销售、收回资金这样一个业务流程。赊销监控主要发生在接受顾客订单、批准赊销信用、记录销售和收回资金流程。在接受顾客订单流程,顾客的订单只有在符合管理当局的授权标准时才能被接受。
2.信用部门和销售部门进行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从赊销过程一开始,到应收账款到期日前,对客户进行跟踪、监督,从而确保客户正常支付货款,最大限度地降低逾期账款的发生率。通过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保持与客户经常联系,提醒付款到期日,催促付款,可以发现货物质量、包装、运输、货运期以及结算上存在的问题和纠纷,以便作出相应的对策,维护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同时也会使客户感觉到债权人施加的压力,使客户一般不会轻易推迟付款,极大地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
(四)加强事后管理
1.资金回笼实行动态考核。应收账款以开票天数为单位,资金回笼实行动态考核。为增强营销人员的责任心,企业将应收账款的流动性和实际成本相结合,资金回笼考核按天计算,资金回笼天数从开票之日开始计算到资金划入企业账户为止,并相应制定《资金回笼动态考核管理办法》。只要考核到位,奖罚的销售费用全部兑现并落实到个人,就可以极大地调动营销人员回笼资金的积极性。
2.加大清欠力度。随着应收账款账龄的增大,呆账的数额也随之增大,为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把呆坏账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企业要成立专门的清欠队,负责追索和催讨应收账款账龄超过能够承受最长天数以上的呆坏账,经催讨无果的,通过司法途径予以解决。
3.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企业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积极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金制度。企业有了应收账款,就有了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应收账款余额越大,坏账成本越大。不仅如此,还会造成资金成本和管理费用的增加。因此应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调整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该计提的减值准备要按要求全面计提,以使企业的资金风险最小化。
总之,只要货贷企业采用有效的措施,赊销的信用风险就是可以防范的。在现阶段“走出去”的国家战略下,尚不成熟且缺少跨国经营经验的我国货贷企业不可避免地也要接受各种挑战。我国货贷企业要真正做大做强,就必须在困难中经受考验。要批判地借鉴西方国家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式,并结合我国国情与企业实情,建立完备的信用管理体系,制定自己的应收账款管理政策。
【参考文献】
[1] 段琳.加强企业信用销售风险管理[J].商业时代,2007,(5):35-36.
[2] 刘雪莲.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J].广东蚕业,2005,41(4):32―35.
【摘要】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因融资困难,一直难以壮大。而制约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科技企业的产权不清晰、政府财政支出比重小、企业缺乏完善的法规约束以及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由此,应通过明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权、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法规、健全信用担保体系而提高中小科技型企业的融资能力。
【关键词】 中小科技型企业 融资困境 制度约束
中小企业是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力量,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以及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将更加体现,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小科技型企业是以创新为主体的企业,它既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高科技产业实现产业化、商品化的有效载体,更是国民经济增长的源泉。但是中小科技型企业一直面临着融资困难的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壮大的阻力。
一、我国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的现状
1、融资结构不合理
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采取内部融资方式,其资金中的96%来自于个人积累、亲戚朋友借贷等自筹形式。外部融资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严重失衡。银行贷款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主渠道,80%的外部资金来自于银行等金融机构。
2、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由于受到政策的优惠较少,科技型中小企业通常难以获得贷款,即便得到银行贷款,信用贷款很少,多采取抵押或担保的方式,因此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而且中小企业在得到贷款之前还要提供信用评级、财务审计等报告,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筹资费用。
3、融资成功率不高
科技型中小企业因发展的长期性或者产品的无形性,能够用以抵押的固定资产数量较少,使其获得银行贷款的成功率并不高,反而具有相当的难度。统计显示有68%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认为从银行获得贷款有困难;14%的企业感觉银行融资很难;只有18%的企业认为比较容易得到银行的贷款。
二、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1、企业产权不清晰
当前我国科技型企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很多中小科技企业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在企业所有权上一般界定为所依托的学校和科研机构,实际操作中可能在科研人员共同开发的技术所有权上产生分歧,使得所有权缺乏明确的主体。
2、政府的市场意识不浓厚
因为政府出资方式多为无偿拨款,使得科技型企业的行政依赖性强,参与市场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政府科技投入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杠杆拉动效应,科技投入效应不显著。
3、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
首先,中小企业自身风险过大而又不具备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达不到银行要求;其次,是信息在资金需求和供给方之间的不对称使得金融机构获取信息不符合成本效益观;再次,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意识不强,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的统筹协调机制来规划金融资源,为科技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4、信用担保体制不完善
目前信用担保机构规模较小,全国有多家担保公司没有达到规定的注册资本额,而且担保费用太高导致与商业银行的合作不协调;再则缺乏评价中小企业信用等级的有效量化指标和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信用担保机构实际操作与政策上脱节较严重,担保企业违规操作频繁发生,没有建立专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资信评级机构和专业队伍,增加了信用优良企业的融资难度。此外,我国信用担保机构运作不规范,也缺乏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因而难以控制和分散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风险。
5、金融创新机动力不足
当前全国各省市缺乏比较健全的金融创新机制,多数成长中的科技型企业,商业银行提供的仍然是传统业务。虽然引进了专利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金融商品,由于成立时间非常短暂,这些业务的范围很狭窄,也尚未全面展开,而且服务对象基本以各省的技术开发区为主,影响力有限。
6、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法律环境欠佳
完善健全的法律体系是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我国在2000年9月和2002年6月分别制定和通过了《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但是缺乏专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法、信用担保法、知识产权质押管理办法。而且“机构重叠、多头管理的局面提高了企业的交易成本,致使扶持科技企业的政策措施难以落实”。
三、解决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1、强化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
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方面下功夫。深化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明确法人产权主体和终极所有权,引入社会公众股东和法人股东,可以通过员工持股、法人持股、人力资本入股、公开上市等方式实现产权的多元化。
企业融资风险内部的控制与防范要确定合理的融资结构,同时融资结构与资金需求结构要匹配。选择恰当的融资时机和融资方式,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融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
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完善各省市的产权交易所功能,积极推动中小科技型企业通过转让企业资产、出让一定股权等方式以获得资金,从而成为中小科技企业产权融资的坚实平台。继续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提供低息和免息贷款、提供担保等方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进一步扩大政府的政策性基金规模,吸引地方政府、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投资,弥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匮乏。
3、尝试中小企业互助融资机制的建立
互助融资虽然是意大利金融业的一项创新之举,但是其在我国的运用却屡见不鲜,虽然国内对于中小企业互助融资尚没有相类似的政策,但是并没有影响到其在国内的开展。深圳市在2007—2008年通过“银、协、企互助融资工程”为中小企业融得资金9.788亿元;由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各级政府都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例如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税收减免、利息补贴和风险补偿。但是由于财政资金有限,这些扶持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互助融资为这些扶持政策提供了释放杠杆效应的平台。政府对互助组织的注资或拨款可以吸引大量中小企业的资金注入,而贷款额度又对担保资金产生了成倍的放大效应,可以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的扶持政策应该向互助融资方面倾斜,从而撬动更大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所属企业对互助担保组织注资或者以财政补贴的方式直接对其拨付,带动中小企业加入到互助融资组织中来。同时可以对互助公司或者互助组织贷款银行的税收进行减免,激励互助融资模式的开展。
互助融资对中小企业融资以及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国内外都已经被广泛认同,在国内也已经初现成效,但是其效果的有效发挥必须依赖完善的制度,包括国家对其制定的宏观政策、市场运行和互助组织内部管理制度。我们需要从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互助融资机制出发引导组织行为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4、完善企业融资外部环境
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在《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等特征而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法》,为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积极培育信用担保体系。信用担保体系可以从信用信息平台、信用管理及失信制裁角度予以完善。当前我国大部分省市、地区已搭建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完全由政府管理,因此未来要加强信用信息平台的非政府机关的监督,避免政府垄断信用资源。信用管理主要是针对中小科技企业的审批过程,应注重信用类型、信用风险控制与防范的能力的评价。失信制裁可以起到震慑作用,这项工作具体应由各级地方政府联合工商、税务、银行、宣传等部门,对不讲信用、破坏信用的行为实施联合制裁和曝光。也要发挥司法及公安部门的作用,加大金融违约案件的执行力度,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建立我国信用体系中,政府应从法制上加大对中介的违规处罚力度,同时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社会舆论监督,建立中介机构的信用记录档案,定期公布,从而保证中介机构的公正性和独立性;同时,可以建立会计师事务所的定期相互轮审制度,并由证券交易所审计部门不定期抽查,建立他们的信用记录档案,定期公布,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确保中介机构的公正性,预防融资风险。
(注:本文得到湖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湖北省创新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的调查与实证研究:科技金融创新视角》(2011dea018-2)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邓立志:企业融资风险控制问题初探[j].经济论坛,2008(3).
[2] 王蕾:浅析企业融资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明[j].商业研究,2005(13).
[3] 王玉荣、李军: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小企业板的经验数据[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