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创新体系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工会职校;中小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体系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3(C)-0109-03
2010年初,深圳市人大公布了一份“关于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该报告显示,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人才匮乏等问题。专家们纷纷结合深圳市中小企业的现状建言献策。市人大常委、市科协主席周路明首先指出,要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问题,最重要的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曲建主任也指出,目前很多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往往需要自建技术服务平台,这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负担过重。因此,他建议,报告应有这方面的解决方案,如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法定化,为中小企业平摊成本,促进其快速发展。
中小企业对社会和经济的贡献大,充满活力,助其发展壮大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专家所言,如果社会和政府给中小企业多一点支持和帮助,则容易发展成为大企业,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更大。工会职校在支持和帮助中小企业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为它们提供优质的公共教育培训服务,搭建公共教育培训平台,创新职工教育培训体系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通过教育实践,稳定职工农民工队伍,造就中小企业急需的知识型、技能型、综合型人才队伍,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一、工会职校参与中小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必要性
(一)从工会职校的职责要求来看,必须服务于中小企业的职工教育
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企业有依法成立工会的义务。工会在企业中按照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原则,支持企业行政依法行使管理权力,组织职工参加民主管理和监督,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工会具有帮助职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职能。
工会职校是省市各级工会主办的教育单位,工会主要依托工会职校履行工会教育职能。工会职校大都纳入政府编制,属于公办学校的范畴,由工会的性质所决定工会职校是为工会组织、干部、会员和职工群众提供教育服务的公益性机构,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和职工教育。工会职校办学特点是举办的教育活动与工会教育职能、经济发展、职工的学习权发展权结合紧密
(二)从工会职校的办学特色上有承担中小企业职工教育服务的优势
第一,工会职校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来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技术水平,是“面向职工”,“面向企业”的综合性办学力量。一方面以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为主,通过这些教育来提高职工群众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劳动者权益方面的教育、提高职工的民主与法制观念,提高职工自我保护的能力。在新时期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将会对职工群众的文化素质、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提出新的要求。工会职校顺应新形势,围绕提高职工综合素质这个中心,逐步把办学的重点转向职业素质、职业技能、专门科学技术和高等学历教育上来。
第二,工会职校的教育主题上具有独特性,弥补了传统正规职业学校覆盖不到的教育群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工会职校适应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新形势、农民工成为职工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新特点,充分发挥工会职校的优势,扩大教育培训规模,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办好农民工业余学校,开展劳动技能、文化知识、思想道德、权益维护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把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既教做事也教做人,全面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使其成为合格的产业工人;联合普通高校办学、开拓企业教学点,稳定高等学历教育,不断提升企业职工的学历层次;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主力军,这新特点要求工会职校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城市观念和大局意识,促使农民工早日成为合格的产业工人。
(三)工会职校参与中小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必要性
工会职校优势可以弥补中小企业在教育培训方面的缺陷。中小企业大都处于生存、发展时期,在职工教育方面有其本身无法克服的困难和问题,工会职校应发挥专业、公益、公共和组织网络的优势,来提升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水平。工会职校参与中小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当中来,伴随企业一起成长,企业对工会职校有更深地认识和体会,更加信赖和依靠工会职校,不断深化合作办学的层次和内容,为工会职校的职业教育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和就业机会,促进工会职校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壮大。
二、中小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一)中小企业对职工教育培训缺乏足够的认识
部分企业认为教育培训是灵丹妙药,希望通过教育培训能够立竿见影,迅速起到效果,但欲速则不达,教育培训效果不理想,进而减少对教育培训的投入,教育培训投入的减少将进一步降低培训的效果,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还有些企业则认为教育培训可有可无,对教育培训重视不够,职工也认为教育培训只不过是一项福利,参与教育培训也不积极,教育培训很容易变成走过场,教育培训收益根本无从谈起。
(二)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教育培训体系
职工教育培训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从需求分析、计划制定到组织实施、效果评估再到成果转化,需要进行系统的梳理。很多企业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据一份权威机构对中国企业的培训调查报告显示,92%的企业没有完善的培训体系。仅42%的企业有自己的培训部门。中小企业的培训往往是随意而为,想起什么课程或者培训机构推销什么课程,就开展什么培训,不管此类培训是不是企业当下需要的,培训后有没有效果评估,不清楚培训到底有没有效果,改善更是无处下手,这种情况下的培训显然是盲目的,很多培训都是流于形式,为培训而培训,效果自然无法保证。
(三)中小企业的管理体系薄弱
中小企业管理体系的薄弱也将导致职工教育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很多企业的教育培训规章制度很不完善,甚至没有专门的职工教育培训相关的规定文件。从职工的角度出发,企业是否建立职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机制,是否从胜任力模型和岗位任职体系出发建设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是否明确职工晋升标准和绩效考核制度,这些都是职工是否积极参加培训并转化为业绩成果的核心。如果没有这些管理制度和机制,职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将成为制约培训效果提升的障碍。
(四)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的培训管理者
目前,中小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主要由人力资源部或培训部承担,大部分配置一至两名专职人员,但还有很多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由行政部门兼担,也没有专职的人员承担工作任务。中小企业中更缺乏的是专业的教育培训管理者去执行企业培训体系建设、规划并实施企业培训的重任,这也造成了企业教育培训管理滞后,培训效果不佳的问题。
(五)中小企业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
我国目前企业投入的职工教育经费是按照工资总额1.5%计提,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到企业的效益水平、管理者思想意识、资金周转紧张程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只有少数企业足额提取,大部分企业并未按国家规定足额提取教育经费或提取的教育经费没有用在职工教育培训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足够的培训预算投入,要想确保企业教育培训的有效实施,是不可能的。
三、工会职校在创新中小企业职工教育体系的探索
工会职校在创新中小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体系过程中,制定专业的职工教育培训规章制度是基础,丰富教学内容和层次,集合众多教学资源供中小企业选择是主体,核心是打造职工教育培训公共平台,所有的教育教学服务都通过此平台实现。
(一)制定职工教育培训制度模板,搭建教育培训体系结构
工会职校利用工会的组织优势,了解主要行业的现状和特点,分行业制定职工教育培训管理文件的模板。工会职校组织教育专家从专业上指导,最后确定正式版本的规章制度,从而中小企业解决规章制度欠缺和不完善的问题。中小企业在完善职工教育培训的规章制度后,还要相应地建立约束机制,实行“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任职,不培训不提拔”,切实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制度”,“持证上岗制度”,调动广大职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职工教育培训纳入领导责任目标,作为政绩进行考核。建立激励机制,激励不同层次的人才向高级努力,引导更多的人学有所成。
(二)明确职工教育内容和层次,打造职工教育培训课程体系
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要坚持做到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创新教育培训内容,建立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与时俱进的培训体系,做到实际、实用、实效,切实提高职工综合素质。逐步构建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机构一体化网络,形成社会化、多样化的终身教育体系,才能够达到提高职工素质的真正目的。
职工教育培训要分层进行。将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分为五大层次:一是新进员工教育培训。二是基层职工的教育培训。三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四是中层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五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同时还要注重企业文化和道德教育,培养团队意识。通过划分层次才能更准确的确定培训内容。
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对象设置不一样的课程,并编定的课程体系。如基层职工的课程体系分成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等内容,第二部分是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等内容,第三部分则是心理健康、个人管理、学历提升等内容组成。
(三)丰富教学方式和集合社会教学资源
工会职校在区分教学层次和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中小企业职工的实际问题,如工学矛盾、理论联系实际等,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努力做到集中授课与自我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相结合,知识传授和情感体验相结合,岗位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自费学习与单位资助相结合,还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技术和手段进行学习
仅仅依靠工会职校是无法服务好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工会职校应作为职工教育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构建职工教育培训的公共平台,整合其他教育培训机构的资源,让其认同平台的理念,开发出受中小企业和职工群众欢迎的教学课程和培训项目。
(四)通过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工会职校在开展教育培训项目的同时,应该很好地利用工会或政府部门组织的竞赛活动。积极向中小企业宣传推荐社会各界举办的各类教育、技能、劳动竞争活动,指导企业和职工群众参与,达到“以赛促培、促学”的效果。这类活动有由工会组织“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以“工人先锋号”创建的劳动竞赛活动、“安康杯”劳动安全竞赛活动和“职工技术运动会”等以及劳动部门举办的教育竞赛活动有“农民工技能大比武”等。中小企业参与这些活动对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知识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形成梯次合理、素质优质、新老衔接、能够适应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要求的技能人才队伍有很大的帮助。深入开展具有行业特点和性别特点的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引导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参与新实践,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贡献聪明才智。
(五)搭建职工教育培训的公共平台
工会职校充分利用工会组织网络、教育培训体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中小企业公共教育培训平台,其运作模式是“工会组织,工会职校主导协调,中小企业参与,职工群众受益”。平台建设费用由工会组织或政府部门拨付,日常维护经费由工会职校办学经费支出。中小企业加入公共平台不需任何费用,解决了中小企业经费少的后顾之忧。社会其他培训机构经工会职校审核后,也不需任何费用加入公共平台,但向平台内的企业提供教育培训服务时,给予他们最优惠的价格。
工会职校主导公共教育培训平台的建设,设定企业教育培训制度、教育层次和内容、教育方式和手段,同时整合社会其他培训机构的资源,向中小企业提供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管理咨询、免费的普及性课程和成本价的技能课程。社会培训机构协助建设公共平台,开发适合企业的教育培训项目和课程,满足中小企业职工教育培训需要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中小企业成为公共平台的一员,只需承认公共平台协议,整合完善本企业的教育培训制度,建立职工教育培训体系,接受工会职校的专业建议和指导,享受免费的普及性课程,成本价的技能课程和其他课程优惠的服务。
工会职校在创新中小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体系上的探索,是充分认识到工会职校的专业、公益、公共和组织网络的优势弥补中小企业在教育培训上的不足,助企业发展既是履行工会教育职能,又是职校本身发展的需要,通过构建公共教育培训平台,创新教育培训体系,努力成为中小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有力的支持者。
作者单位:深圳市职工继续教育学院
作者简介:李大栋(1979― ),男,梅州五华县人,本科,主要从事职工教育、职业指导;王成辽(1964― ),男,湖北人,硕士,主要从事工会干部培训、职工教育。
参考文献:
[1]靖建瑞.对深圳工会办学问题的再思考.深圳:职工继续教育学院学刊第一卷第二期.
[2]首都职工素质教育课题组.对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发展方向的思考.北京,2007.03.15.
[3]袁恩桢.中小企业的现状与困境绝不可等闲视之.中国经济网(省略),2008年08月12日.
随着人类向21世纪的迈进,世界经济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一一知识经济已经初露端倪。经济学家们预言,以知识为基础,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分配)及应用(消费)的知识经济将在21世纪占据主导地位。
知识经济社会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已渐成共识。为了掌握知识经济的主动权,各国纷纷行动起来,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正抓紧制定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其中最重要的发展战略就是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一国国际竞争力最关键的因素。而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又直接取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程度。90年代以来,美、日国际竞争力的逆转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曾以技术立国取得辉煌经济成就的日本,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增长减缓,国际竞争力下降,在多数科技领域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而注重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重的欧美发达国家,相对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特别是美国,据其国家竞争委员会称,美国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中取得了24个领先地位;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国际竞争力报告也显示,美国国际竞争力已明显领先于日本。这正是美国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强劲经济增长势头的根本原因。面对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日本已经认识到其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的局限性,调整国策,提出了“科技创新立国”的口号。其他许多国家也都制定了相应的科技发展战略,大幅度增加了科技投入。
知识经济浪潮汹涌而至,对于尚未实现工业化的中国来说,既是一个实现跳跃式发展,赶超发达国家的难得机遇,又是一个比任何时期都更加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不对知识化予以充分的重视,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我国政府已着手研究和制定一系列战略措施,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目前,中国的创新能力与国家发展的需要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而且近年来还有拉大的迹象。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开发管理学院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报告,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近年间有所提高,但中国的科技竞争力却明显落后。1996年,中国GDP排在世界第7位,而科技国际竞争力排在世界第28位,是中国国际竞争力8项指标中唯一连续滑坡的指标。中国的研究与开发投入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1995年中国研究与开发总投入(R&D)占GDP的比重仅为0.5%,而这其中用于基础研究的比例又仅为6.1%。中国企业科技投入所占比例不高,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整个国家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效率不高。此外,与教育有关的各项因素,如教育结构、劳动力特征、劳动态度、合格工程师的可获得性等均排在倒数5位以内。可见,要发展中国的知识经济,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也努力实现知识化,必须建立和逐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唯其如此,中国的“九五”计划、2010年远景目标、下世纪中叶赶超中等发达国家的宏伟蓝图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二、税收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申的作用
根据中国科学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骨干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技术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国立科研机构(包括国家科研机构和部门科研机构)以知识创新为主,同时进行知识的传播和转移;企业以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为主,同时进行知识传播;高等院校以知识传播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为主,同时进行知识创新和知识转移。政府的职能将从目前的直接组织创新活动为主转向以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促进各部门间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主。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和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和完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是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税收作用于国家创新体系的着力点主要在创新资源(人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等)、配置和创新制度的建立上。
(一〉运用税收工具筹集财政资金,为国家直接支持国家创新体系提供财力基础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税收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要而筹集的,并且应该用于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支出。作为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生产要素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的性质,且愈接近于基础科学和理论研究,其公共产品的特性就愈明显。这正是政府介入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体系,并在其中承担主导作用的最主要的理由。由于接近于纯公共产品的基础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及知识和信息基础设施、知识和信息传播网络等的提供属于市场失效的范畴,所以应该由政府来提供。运用税收手段筹措资金,通过预算拨款的方式对国立科研机构、科研型高校的基础性研究和战略性研究及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给予直接的财政资助。我国目前科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财政支持乏力,主要原因是国家财政基础薄弱,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均寻求财政支持,给财政支出造成很大压力的情况下,要大幅度提高政府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除了应该坚决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科教的支出比例外,另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进一步完善现行税制,加强税收征管,严格税收执法,减少税收流失,增加税收收入,为国家支持科教提供尽可能充裕的财力基础。此外,还可以考虑改现行的教育费附加为科教发展特别税,专款专用,为国家科技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财政资金。国外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不少先例,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如匈牙利的“科技基金税”、韩国的“教育税”、法国的“学徒和培训税”等。
(二)运用税收政策,激励企业逐渐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力军
在国家创新系统中,企业创新系统是国家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系统的核心。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企业担当着国家创新体系主力军的角色。美国全国用于研究开发(R&D)的经费和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中,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71.10%和79.40%(1993年);法国分别为66.10%和66.80%(1995年);日本分别为66.10%和61.60%(1994年);韩国分别为72.80%和50.40%(1994年)。而中国1995年两项指标仅分别为3l.90%和39.09%。另据统计,1994年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科技投入占当年产品销售收入的1.3%,而发达国家的科技技人一般占其销售额的3%,高技术企业则为5%以上,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则达到10%,有的甚至在20%以上。我国企业创新系统不健全,科技投入不足,科研机构和人员短缺,创新能力薄弱,严重影响了我国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现过程。因此,重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最主要任务,就是重塑国家的创新主体,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建设企业创新系统,使企业真正成为国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税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措施主要有:
1.确定适当的总体税负,为企业投资技术创新、谋求长远发展留有余力。
若总体税负过高,会使研究与开发机构或企业失去科研的动力和能力,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创新活动。应该说,美国90年代以来的经济持续增长与其80年代的两次以减税为基调的税制改革是密不可分的。当然,过低的企业税负也会使国家职能不能正常发挥,从而破坏社会再生产的外部条件:并且,过低的总体税负还会使企业轻易地获得大量利润,感受不到发展科技的压力,这同样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
2.制定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措施,合理分担企业科技投人的成本和风险,增加科技投入收益率,形成良好的税收激励创新机制。
高投入和高风险是科技创新的两个主要特征,而且这种投入和风险还有不断提升的趋势。如何重建政府科技创新成本勾风险的分担机制,是知识经济在源头环节面临的严峻问题。笔者认为,虽然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比科学的、理论的知识具有更多的专有性质,创造者对之拥有某些专有权益,但技术进步的外部效益还是相当明显的。因此,政府对企业R&D投入的税收优惠,与其说是对企业的一种份外恩惠,不如说是对企业创新成本和风险的一种实际分摊。政府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知识应用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1)对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准予当年税前列支,或允许对当年新增的研究开发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税额扣除,甚至还可以采用类似澳大利亚的做法,允许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按实际支出的150%在税前列支,加大激励力度。(2)建立科技发展准备金制度。对有发展科技愿望,但经济实力不足的企业,允许按销售(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发展准备金。该项资金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用于研究开发、技术革新和技术培训等方面,逾期不用,应补税并加收利息。(3)推行快速折旧政策。对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设备以及科研用房等固定资产允许加速折旧。(4)完善亏损结转办法。对科技投入亏损可以允许一定期限的前转,即退还一部分以前年度已纳所得税款。高风险的科技投入,由于其科技投入失败的可能性很大,而失败就谈不上今后产生收益,因此,仅允许“亏损后转”对其意义不大。因此有人认为所得税加剧了科技投入的风险。为了减缓这种风险,笔者认为,允许亏损前转,对非新办企业来讲,可能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5)对“中试”产品免税。一项技术创新通常要经过课题立项和实验室研究、开发研究(即中间试验阶段)、产业化或商品化3个阶段。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中试”阶段,由于投入多、风险大,常常是企业界和科技界都不愿涉足的“无人区域”,需要政府进行协调,如直接资助建立“中试”基地等。在税收政策上,对“中试”产品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和所得税也能起到一定的鼓励和支持作用。(6)对科技成果转让免征或减征营业税和所得税。此项优惠,对研究单位来说,可以增加科研收入;而对科技成果的使用单位来说,则可以降低科技成果的使用成本,因此,对技术市场的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着重要的意义。(7)对科技成果使用实行税收优惠。企业不但是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同时也是知识应用系统的核心,因此鼓励企业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也是使其成为创新体系主力军的重要一环。税收优惠政策可采用如对新产品免征增值税;对购买无形资产的特许权使用费支出允许当年税前列支,对科研单位和企业购进先进生产设备,允许其进项税额从其销项税额中抵扣等。需要说明的是,按增值税原理和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国家的做法,这原本谈不上税收优惠,但在我国尚没有条件全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暂采用税收优惠的形式,先对科技行业中用于科研的研究设备和技术先进的生产设备的进项税额予以抵扣。总之,政府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措施,应该根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形成多税种、多层面、多手段协调作用机制,当然对这一系列税收优惠措施,还应该进行成本一一效益的分析,并使之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运用税收政策,鼓励社会对人力资源(本)的培育和开发
知识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知识的创新和科技的进步,而一切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又最终取决于人,取决于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如果说,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那么,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本)包括具有熟练技能的人员、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员、创造型科研和教学人员、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等则是创新的灵魂,是构筑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根本。建立以教育和培训系统为核心的国家知识传播系统的宗旨,就是要为国家培养具有较高技能、最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在内涵、外延和时间上都将被拓新。除了强调正规的学校教育包括中小学教育和作为知识传播系统核心的高等教育外,还要大力加强职业培训,逐步健全继续教育(终生教育)制度,促进各类专业人员的知识更新与技能提高,以适应不断创新的需要。政府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同时也要利用市场机制,充分调动企业、个人及社会各界对培养和开发人力资源(本)的积极性。
税收方面的激励措施主要有:
1.鼓励民间办学的税收政策。
鼓励民间办学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一条重要途经,在我国现阶段财政困难、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投资兴办的各种学校和培训机构,可对其营业收入和所得予以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的优惠。
2.鼓励社会捐资办学的税收政策。
对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向教育培训机构和科研机构的捐赠,准予其按实际捐赠额在企业或个人所得税前列支,而不必设置允许税前列支的最高捐赠限额。
3.鼓励企业对在职职工培训的税收政策。
为适应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企业培训职工的任务日重。适当提高允许税前列支的职工教育费用的计提标准,已显得十分必要
4.鼓励个人对人力资本自我投资的税收政策。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产学研 构建
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按照区域竞争力来进行分工的方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按照国家的分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区域化的特征,因而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及前沿领域。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含义及其特征
区域创新体系 (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简称为 “RIS”),也称为区域创新系统,最早由英国学者库克提出,是指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且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1。具有以下特点:
1、开放性。区域创新体系像其他开放系统一样,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经常地、密切地与政府及其调控工具、中介服务机构或组织等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
2、系统性。区域创新体系是“基本的社会系统”,强调系统性概念。创新涉及范围宽泛,既包括经济因素,还包括科技和社会因素。创新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创新相关要素的某一个方面。它是由许多的创新行为主体以及主体之间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网络体系。
3、目的性。在特定区域中,创新体系是以服务或支撑区域产业、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战略为主要目标,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功能,以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为主线。
4、层次性。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而存在,是国家创新系统在某一领域和某一地区的细化和延展,体现国家创新系统的层次性特点。
二、影响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因素
1、政府的支持
政府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与企业、高校和研发机构、中介机构所具有的作用不同,政府不直接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而是致力于营造区域内的良好创新环境,一方面,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政策,建立各种基础设施,改善交通和通信环境,提高硬件设施来推动创新环境的建设。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政策,建立健全诸如优惠的创新投入体系,良好的政策支持,便捷的创新服务体系等法律法规,营造一个适合创新氛围的软环境,鼓励企业积极创新,从而推动创新活动的进行。
2、区域智力资本
区域智力资本是符合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要的,个人、组织和区域等行为主体所拥有的,能够在区域网络范围内存在和流动的,具有价值创造功能的知识。区域智力资本通常可以划分为区域人力资本、区域结构资本和区域关系资本2。强大的区域智力资本是促进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高水平的劳动力和大学资源是区域创新体系创建的必要条件。一般情况下,区域智力资本越丰富,创新人才越多,可供选择的范围越广泛,创新人才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也明显增加,从而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也就更强,创新产出就越多。反之,区域智力资本越贫乏,创新人才少,可供选择的范围越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更少,技术创新的能力也就低,创新产出就少。
3、区域创新文化
区域创新文化主要是指符合区域创新体系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规则、制度体系、精神氛围的总和,是“创新、创业、创富”精神在区域文化中的居于核心位置的文化。区域创新文化是区域经济文化的核心内涵3。不同区域由于多种原因,具有不同的区域创新文化特征,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区域创新能力、区域资源整合速度和区域创新系统的运作效率。区域创新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长期积淀,每个创新主体始终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并且最终渗透到创新系统的各个环节,以确保主体之间能够融合互补、交流合作,进而使整个系统的创新功能大于各个主体的功能之和。这对于一个系统的有效运作是至关重要的。总而言之,区域创新文化通过整合资源、协调各主体间的关系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的扩散,从而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的运作效率,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三、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
1、区域创新体系主体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区域创新体系的要素构成及其结构是客观的。作为区域创新的推动“网络”,创新体系主要主要包括企业、公共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及基础设施,它们是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其中,企业是区域创新的主体;高校与科研机构是重要的技术创新源、知识源和智力资本源;政府是区域创新体系中的特殊要素,是联系组织要素与制度要素的纽带;教育培训等中介服务机构是沟通和促进知识与技术流动的重要环节;金融机构是创新活动的资金源;科技基础设施是创新活动的条件支撑系统。区域创新体系各主体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呈现一种非线性的关系。
2、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1)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是给予区域创新体系中产学研各方激励,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按照区域创新的需要,通过分工和交易,客观地为全社会的科技进步而工作,从而实现自利与互利、局部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相互统一。具体而言,第一,要完善有关产学研合作的法律条文,加强对产学研合作的人才、资金、物资、信息的保障,分散合作过程中各方所承担的风险,在分配中以法律、法规、合同等形式保障分配的相对公平等。第二,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机制,这是产学研合作能否巩固和发展的关键和保障。要公平、合理低分配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尽量使每个成员所获得份额与其预期收益一致,树立正确的利益分配指导思想和分配的原则,遵循平等、公平兼顾效率、按劳分配、互惠互利、协商让利、利益与风险挂钩、民主决策、信息透明等原则。
2)建立勇于创新的区域文化。文化对生存于其中的活动主体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区域文化是区域内的一种文化观念和价值准则,是该地区信念和凝聚力的体现。优秀的区域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在组织中构筑起无形的深厚根基,并显现为组织的一种人格力量。从宏观层面看,虽然产学合作体内在的动力可能源于多种力量的推动,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创新文化和合作意识,产学合作的上述动力将难以得到长期和充分的发挥。同时,合作各方如果具有强烈推动科技进步的责任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使命感以及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事业感,合作双方就会以高度的热忱,努力克服一切困难,积极调动一切可动用的资源,将合作推向更高阶段和层次。
3)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信息的流通是产学研合作系统内界面融通的关键,加强信息的交流沟通,减少信息粘滞,是促进产学研合作系统的各个环节的有机联结,消除产学研合作系统各种管理界面障碍,使之不断、有效融合的基础。在产学研合作系统内,沟通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交流、目标追求、文化冲突等方面。具体措施方面,可以通过定期的报告会、调度会、工作例会、小型学术研讨会、教育培训机会,以及各种非组织形式的沟通方式(如网络、联合晚会等方式)加强沟通、消除障碍,及时传达产学研合作系统各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发展方向、以及对工作中的阻力和困难进行沟通,及时提出意见、提供相关信息、调整工作偏差。
4)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关系到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以及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发发展的大局,不能全部依靠市场化运作,必须要加强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尤其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初期,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缺乏主动的合作创新,需要政府通过联合攻关等方式,促进创新体系的形成,提供区域创新环境的制度供给。另外,政府要在区域 R&D 机构建设、区域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企业融资和吸引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等方面为区域企业提供应有的保障。特别是在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制度创新上,需要政府做出更多的努力,为区域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制度供给。但是,要注意的是,当区域创新体系进入成长阶段之后,政府的干预要向服务型转化,其身份也要随其发生变化,从主导者的角色逐渐过渡到服务者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吴芷静.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对策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 商业时代, 2011(9):116-117.
论文摘要:从创新组织要素结构出发,将区域创新体系模式划分为研究开发主导型、企业(产业)主导型、投资主导型三种类型,并分别探讨了这三种模式的结构与实施过程、特征及成功案例。
区域创新体系的组织要素是创新活动的载体,是创新活动组织和推进的直接承担者和执行者。作为一种行为主体的承载者,区域创新体系组织要素主要包括:企业、公共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区域创新体系组织要素结构是指各类组织要素的组合形式。基于组织要素结构的组合特征,区域创新体系组织要素结构可分为企业中心型、研究机构大学中心型、金融(投资)中心型、政府中心型等几种,由此,可将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相应地划分为研究开发主导型、企业(产业)主导型、投资主导型。
1研究开发主导(中心)型创新体系模式
1.1模式的描述
研究开发主导(中心)型模式就是指独立公共研究机构(包括独立科研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在创新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枢纽。在这一模式中,公共研究机构是区域创新的源头、主要载体和创新成果的供给者,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应用系统。公共研究机构提供的创新成果通过技术转移等中介服务系统传播给企业应用。其结构与实施过程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在研究开发主导型创新体系模式中,其起点公共研发机构的创新,围绕创新成果转移、应用,创新体系各要素、各功能子系统之间有机结合。其中,公共研发机构的创新需求主要来自于研究机构自身的定位和判断而非市场,整个实施过程具有较重的“计划”色彩,市场机制不完善。
1.2模式的特征
(1)线形非网络化特征。由于创新活动各个环节的分离,加上供给主导,因此,该体系模式各要素、各功能子系统之间形成一种围绕创新成果转移、应用的线性体系结构,创新成果供给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卞体间通常是单向交流创新过程中逆向反馈少,难以形成创新网络结构。
(2)“两张皮”特征。由于创新过程各环节的分离,创新成果供需双方职责划分的差异导致双方在资源配置上有较大的差异。公共研发机构主要着眼提供创新成果,重“研”轻“用”,企业重“用”轻“研”,使创新供需双方间既难以实现创新活动目标的集成、创新资源的集成,又难以实现创新供需环节的对接,进而形成双方各自独立、封闭运行的小循环体系。
1.3成功案例
研发主导(中心)型创新体系模式的成功案例主要有硅谷、北卡罗莱纳三角研究园区、英国的剑桥科学园、北京中关村等。这类地区的特点是,区域内科技创新资源丰富,自主创新能力较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机制良好、渠道通畅;在技术商品化、资本化、产权化的推进下,在智力密集区周边,衍生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并逐步聚集形成特色产业聚集,形成区域经济竞争力,与此同时.形成了企业与公共创新机构相互融合的创新体系。
2企业主导(中心)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
2.1模式的描述
企业主导型创新体系模式是指企业在创新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企业是创新决策的主体、创新投人的主体、应用的主体;在创新执行上,可有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可能采取产学研合作等形式。企业主导(中心)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结构与实施过程描述见图2。
由于企业的中心地位,能加速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以产业创新系统为主线形成若干产业创新链和产业群,逐步形成以产业为中心的产业创新系统。由图2可以看出,在企业主导(中心)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中,整个创新过程以企业为中心配置创新资源,创新需求来自市场;大企业的创新带动与创业聚集形成产业创新链,引导区域内外的科技资源、创新要素向区域内流动和聚集,形成逐步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2.2模式的特征
(1)企业居中心地位。即企业不仅是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还是研究开发的决策主体、投人主体,根据企业规模和发展战略,若企业创新能力足够强,创新网络足够健全,企业也可能是创新执行的主体。
产学研结合是重要的推进形式。尽管企业在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但是创新毕竟是个复杂的技术活动,它也不可能囊括所有资源、所有要素,只有充分利用外部知识、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企业创新的效率和成功率才更高,产学研结合是企业主导创新过程的必然要求。
(2)网络化特征。企业的核心优势是市场能力,以市场的技术需求为主线,企业为加快创新进程,往往需要利用其他企业、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的资源开展创新工作,整个创新过程呈现出网络结构。
(3)虚拟的组织形式。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新网络的建设往往在不同的地区同步进行,创新空间布局已经完全摆脱了地域限制,形成异域结构网,创新组织上也比较松散,各主体以定单项目的形式开展,项目的结束时间也就是本创新活动的结束,组织上有相当的虚拟性。如我国广东、江浙很多地区的‘性产制造基地+总部研发中心”产业创新体系,在组织上就是虚拟形式。
2.3成功案例
企业主导(中心)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产业聚集和大企业带动两大发展趋势。产业聚集以区域板块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及企业聚集为先导,因市场需求驱动而形成产业技术创新的压力和动力,从而引导区域内外的科技资源、创新要素向区域内流动和聚集,形成逐步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推动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壮大。我国浙江的块块经济就是这种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典型代表。大企业带动即供应链带动,是产业聚集的特殊形式,表现在围绕大企业的配套技术及产品需求,推动配套企业的区域聚集并开发生产配套技术、产品,形成一种区域内部的供应链市场,从而推动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的特色产业品牌,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如:美国达拉斯以得克萨斯仪器公司为依托发展了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西雅图地区则依靠波音飞机公司而发展了航空业创新体系,湖北十堰因东风汽车公司而形成了特色产业创新体系。
3投资主导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
3.1模式的描述
投资主导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是指社会投资成为创新资源配置的指针和决定性因素,成为创新的主要动力。资本是凝聚创新资源的纽带。在创新体系的构成中,金融等投资机构主要为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资金支持,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研发主导型还是企业中心型模式,投资机构都是作为创新体系的保障支持体系处于支配或是辅助投资地位。因为,在这些模式中,创新投人主要来源于政府或是企业,这些机构在创新投人中通常只发挥一般性金融作用,如借贷、流通等。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传统的状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体系模式正在向以投资为主导的模式转变。
企业中心向投资中心区域创新体系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理论上的表现。哈佛大学PORTER教授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中,总结了国家竞争力的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驱动阶段、贸易与投资驱动阶段、技术与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其中财富驱动阶段是国家竞争力的最高阶段和形式。二是风险投资正成为创新的主要推动力和支柱性体制。风险投资在现代技术革命中发挥如此大的作用,一方面得益于它能有效解决创新的融资问题,但更重要的开创了一种聚集社会资源的有效机制,有力地支撑了这一技术创新的变革,加速社会资本向创新领域聚集,推进技术从“创意”到取得市场突破的加速跃进。
风险投资有利于加速技术变革。一是风险投资给“创意”找到资金,意味着技、术和商务创新将加快。新创意能够迅速地从实验室或工作场所由虚拟的设想转移到真实的世界;二是风险投资为许多同时进行的技术创新提供资助,充足的资源被有效地用于探索各种可能的技术和商务模式,不同的技术路径和新的技术轨道同时接受检验,成功的创新能够更快地被发现并应用,在技术周期的“顶点上”,创意从制图板上跳出来,一夜之间能变成产品;三是风险投资带来的不同技术轨道、路径的竞争迫使大公司改变创新战略,加快技术创新。
3.2模式的特征
(1)投资机构及相关组织、个人成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成果价值实现的中心环节。金融投资机构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创新外围的支撑服务发展到创新方向的确定、创新载体的挑选、创新环节的控制管理、创新价值的实现与退出等等,由间接支持到直接参与,金融投资服务从单一的一般性金融服务发展到投资、担保、管理与会计咨询服务、技术产权交易、上市包装咨询、证券投资等健全的服务体系,成为区域创新的调控者和价值实现者。
(2)技术创新者个人的地位空前提高。技术创新个人不再单纯是创新机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雇员,在投资主导性模式中,创新成果往往股权化,创新者个人因而也成为企业投资人与经营者;创新者的收益也并不仅仅是工资性收人,风险企业普遍采用了股票期权的分配机制。
(3)企业创新功能进一步增强。风险投资催生了一大批新型创新机构和创业者,尤其是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并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创新创业人员加人到创新主体的行列,极大丰富了创新的主体构成,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创新功能,并逐步改变大企业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支配地位。
(4)催生企业新的竞争模式。投资主导型创新体系模式通过社会资本的快速聚集和创新资源的快速聚集,形成了强大的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通过技术的锁定效应,形成了对技术标准、市场的垄断和控制,进而通过技术标准控制下游产品的加工制造,形成了全新的企业竞争新模式。
【关键词】德式;美式;创新;比较
现今在我国,创新是一个高频词非常流行,企业家、政府官员等都在讲,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创新活动,努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同时在国外,德国以工业4.0为契机开展创新,为实现产学研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合作;美国以重塑制造业的全球竞争优势开展智能化创新,特别侧重工业互联网领域。这两种创新方式各自的特性及共性都值得我们借鉴,分析如下:
一、德式创新的特性
1.根本性的技术转化创新。
德国以根本性的技术转化创新为显著特点,特别是将技术创新运用于工业领域,并发展到商业领域,进而创造就业机会,提升经济增长,把创新变成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而不单单是局限于暂时领先的新技术本身。
2.融入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
德国在开展创新活动的同时还力求将新的创新和技术融入传统工业,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把技术创新、思维创新、功能创新注入传统工业的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反馈和修正,达到让传统和新兴这两个产业相互融合的结果。
3.把企业创新放在中心地位。
德国的创新体系中,处于中心的是企业创新,在世界机械制造行业排名中,排在前三位都是德国公司;德国商会、协会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特别服务,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职业资格和专业技能职业培训,提供新产品市场规划等经济政策咨询服务。
4.建立广泛实用的科研院室。
德国的科研院所覆盖网络非常完善,很多的中小企业都建立先进的实验室, 配备高素质的科研人员, 高额的科研经费等,获得技术成果,帮助企业更新理念,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开展创新反馈,使科学研究和实际操作需要相符合。
5.独特双元职业教育和培训。
德国的创新体系有赖于其独特的教育体制, 特别是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开展独特的“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身份是双元,不仅是企业员工同时也是学校学生。企业坚持培训员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及职业能力,促进生产效率而创新,保持竞争能力。
二、美式创新的特性
1.突破性的创造发明创新。
创造发明作为美国首要的竞争力,即突破性的创新,我们都已感受到了美国每一次突破创新带来的社会体验改变。美国政府提出的竞争力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这种突破式的改变,美国在这种技术发明方面确实做得非常好,我们现在使用的手机、互联网,卫星转播,全球定位,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操作系统,计算机语言等发明都来自美国。
2.孤立的产业技术创新。
因为美国传统工业没有成足的发展,他们也没有将发明优势和传统的制造业相融合,导致美国没有具有凝聚力的制造业,而只有单独孤立的技术。同时,美国这样的先进经济体已从减少制造业转向纯服务型经济,在转向服务业经济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失去传统制造业的发展。
3.基础创新占中心地位。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并已前移至基础研究,以占领世界科学前沿的制高点。美国政府认为:基础研究是对未来的投资,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因此,美国政府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特别面向材料、生命、数学等基础领域,资助重点主要为:信息、能源、气候、安全等方向。
4.完善的资本市场激励。
美国对创新的保护、激励、退出制度是无人能及,不仅拥有世界上最成熟完善的技术创新激励场所――纳斯达克证交所,一直被他国模仿从未被超越,实现创新背后的资本完整的从进入到退出的路径,不仅可以让创新成果获得变现的通道,同时也可以通过资本退出机制把创新活动的风险降到最低。
5.推行启发式基础教育。
美国的教育模式是启发式的,学校加强数学与科学等基础教育,在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考试中小学里,学校的责任只是不断挖掘孩子的潜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判断选择、大胆尝试、实践动手,每个年轻人的创意有可能造就新的产业领军人物。
三、德美创新的共性
1.国家政府支持。
两国的每届政府都很非常重视技术创新,积极建设一个完善的国家创新服务体系,政府支持创新创业的战略目标,重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出台一系列战略规划拉动经济持续发展,将建立更多创新公司作为国家的一项战略措施。
2.健全法律保障。
德国激励和保护公平的市场竞争,主要法规有《高科技战略行动计划》《德国2020高科技战略》《科学自由法》《德国工业4.0战略计划实施建议》等;美国防止“市场失灵”出台相关法案,包括《促进创新的竞争力法案》《提高美国竞争力的行动计划》《知识产权实施联合战略计划》等。
3.产学科研协同。
通过大幅增加科研经费、新建一批科研机构,建立多层次、配套齐全的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机构。注重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健全公共科研体系,包括科研机构、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相关研究院等等。
四、启示
我们可以借鉴将自我奋斗的美国国民性格和专注执着的德国国民性格相结合,把美式的创造发明和德式的技术转化创新相结合,运用到传统工业领域。通过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尊重个性发挥,激励人们大胆突破,赋予他们创新的思维和实践动力。通过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的保护手段,减免税收,发展中小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实现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史世伟.德国国家创新体系与德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J].德国研究,2009(1)
[2]李楠.国家创新体系与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2(1)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系统;机制;目标要素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8-0037-03
一、关于“体系”、“系统”、“机制”、“网络”的研究
随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深入,国内学者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跟进。从现在所能了解和掌握的资料上看,他们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的角度不同,所以,所使用的概念以及提法也不尽同。这些提法,并没有优劣之分和对错之分,只是视角不同,并通过所使用的概念反映出来。
目前,在国内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相关领域的学者中,刘永谋、钟荣丙、夏学英[1]、凌云、王立军[2]等使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概念;叶金国[3]、庄卫民、龚仰军[4]、赵玉林[5]、高百宁、王凤科、郭新宝[6]等使用“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概念;吴永忠[7]等使用“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概念;有的学者将“机制”和“体系”放在一起并用。
由于在概念的使用上存在一些不尽相同的地方,在这里有必要对这几个概念做一个比较细致和清晰的梳理。先来看关于“体系”、“机制”、“系统”、“网络”的定义: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者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是指同类事物按照一定的关系所组成的整体;机制是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者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网络是指由若干相互交错的分支所组成的系统。
通过这四个概念的定义,可以看到它们有相同之处,也就是说它们有相互包含的地方,但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一个内部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不同之处在于:在“体系”的定义中“若干有关事物”与“系统”的定义中“同类事物”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若干有关事物”比“同类事物”涉及的领域和联系的方面要宽。在“体系”的定义中“若干有关事物”与“机制”的定义中“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也有明显的区别。“若干有关事物”的整体比“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覆盖面要大,更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体系”的定义中,“若干有关事物”与“网络”的定义中“若干相互交错的分支”同样也有着明显的区别,“若干有关事物”比“相互交错的分支”,更强调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同时,在“体系”、“系统”、“机制”和“网络”这四个定义中,“体系”定义中的“某些意识”是“系统”、“机制”和“网络”的定义中所不具备的。正是“体系”里的“某些意识”因素的作用,暗含了技术创新主体的主观愿望与技术创新客体之间的对立与统一,也就是说,“某些意识”反映了人的动机。
同志在2001年出版的《论科学技术》中指出:“切实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且可以为全社会的技术进步带来巨大的推动。企业要加强技术开发力度和加大资金投入,大型企业都要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8]。从21世纪初,党和国家就非常重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并突出强调了它的重要作用。同志在 2006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9]。这一要求更加明确和具体。看来,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急迫的问题。
作为企业来说,技术创新活动切实需要一个健全和完善的体系来保证,特别是需要人的积极性、创造性,需要企业家的意识、精神作用的影响和引领。由此看来,使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概念就能够将人的因素、企业家作用包含进来。这样就需要认清“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概念的内涵,避免在理解和认识上的混淆。在概念上的梳理有助于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整体性的认识,也能够更清醒地把握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复杂性。
二、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企业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研究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系统、机制的研究,国内已有一些成果。但所使用的概念并不统一,因此,所提出的定义也是不尽相同的。刘永谋等是从体系的角度来定义的,他认为:“技术创新体系是在企业运作下,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创新资源配置和各类管理活动相关的各种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技术创新活动顺利实现的组织系统和关系网络,以及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叶金国是从系统的角度来定义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通过技术创新,企业能够向市场输送为客户按需求满足的产品,使对应的产品经营系统不断改进和完善,就形成新的高效的生产经营系统,并对宏观经济系统的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叶明是从机制的角度来定义的:“所谓技术创新运行机制,指的是技术创新系统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这个系统在实现其整体功能目标过程中运行的规则和程序”[10]。
上述三个定义有相同或相近的内涵,又有不同的外延。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的。如果在定义中能够把人的作用,特别是“企业家意识和作用”纳入进来的话似乎就更完整了。“企业家意识和作用”是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创新理论中所专门强调的。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也是企业中的人。技术创新实际上是人的创新,这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最显著的特征。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是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按照系统的原则看,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体系内缺少必需的要素,使要素之间无法发生相互作用,整个体系尚处于失去有机联系的状态。二是由于体系内各要素之间处于无差异、功能弱的状态,缺少技术创新等涨落因素的诱因,从而无法使体系实现有序演化。
三、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成要素的研究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大多是从体系功能上的需要角度探讨的,也有从职能角度探讨的。不论从哪个角度研究都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成要素问题,刘永谋的看法是:“企业创新体系包括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和决策系统等四个基本要素”。凌云的看法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应由新技术的投入系统、市场体系的适应系统、研究与开发系统、研究开发的支撑系统、政府宏观管理的政策法规系统、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决策系统等六个基本构成要素”。叶金国的看法是:“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应主要包含研究与发展、生产制造和营销及创新决策等四个系统”。高百宁的看法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不仅与研究与发展部门、生产制造部门与营销部门的协同合作、有效整合,而且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创新内部支撑系统(包括企业经营和企业家精神;研究与发展体系;教育培训与人力资源;资源供应和管理;完善的创新管理工具;创新文化;创新制度)”。赵玉林的看法是:“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由创新主体系统、创新对象系统、创新支持系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付家骥等虽然没有直接谈及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但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支持系统和激励系统。他认为:“技术创新的支持系统包括技术创新的制度条件、企业家的素质要求、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新战略、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等。激励系统包括产权激励、市场激励、企业激励和政府激励等”[11]。
上述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成要素的研究,切入的角度是有一些区别的,所以在体系的结构的构建上也不完全相同。大体上是三种视角:一种是按照功能来选择的;一种是按照职能来选择的;再一种是把两者结合起来选择的。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从功能上选择要素的构成,有利于体系整体作用的发挥。作为一个体系的结构构成,要素本身的功能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决定着体系的进化和整体功能作用的发挥。按照职能来选择体系的要素,容易形成要素之间无差异的,没有规则的联系状态,不利于体系远离平衡,形成新的稳定的动态结构,进而向更高一级演进。采取两者结合的方法可能符合企业的现实情况,是一种渐进式的做法。
从实践看,选择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要素构成不能太宏观,这样不易操作。同时,也不能让一些必需的要素缺位,造成要素之间无法发生联系和产生相互作用。一般情况下,作为一个体系,它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效果。
四、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各要素之间关系研究,基本上有大体一致的看法。刘永谋认为:“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硬件结构,是技术创新得以进行和成功的基础。技术创新的规则系统是技术创新活动得以进行和实施的规则支撑,是整个技术创新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要素。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系统是技术创新体系的血脉。技术创新的决策系统是技术创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凌云认为:“新技术的接入系统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市场体系的适应系统是衍生技术创新的驱动器,研究与开发系统是技术创新体系的主动力,研究开发的支撑系统是研究所、开发部的保障条件,政府宏观管理的政策法规系统是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纵向条件,企业对技术创新意识决策系统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
上述论述的各要素与体系的关系是比较深入和准确的。由于所选择的要素不完全相同,所以就所选择的范围进行了研究。回到体系的要素构成上来说,对于一个完整的体系要求,要素的健全无疑是重要的。从目前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对体系建设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体系无法有效运行,进而影响了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因此,要切实形成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就必须加入关键的要素,使体系形成健全和完善的结构。
五、关于健全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要素的探讨
从目前情况看,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虽然体系的框架构建起来了,但是由于部门自成体系,固守各自的职能,造成技术创新的力量分散,方向模糊。体系内部的系统不够健全,缺少必要的系统是其中问题之一。因此,切实需要构建一个适应创新、系统健全的体系结构。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从健全和完善体系的角度,仅就目标要素作一个探讨。
从系统的观点看,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客观存在着由技术创新各项目标、技术创新各项支持目标、市场各项目标构成的一个“目标群”,它们分散于体系内部或各部门。由于分散,它们之间并没有发生有机的联系,或者说并没有被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种分散状态,在横向上看,几乎所有的技术创新支持各项目标、市场各项都分散于各部门,或者分散于体系内部的各系统。从纵向上看,企业技术创新目标分散于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创新小组和研发人员。导致的结果是,技术创新目标处于被孤立、分割的状态。而且在技术创新目标的选择和确定上,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的企业单纯地为创新而创新,盲目地追赶潮流,把技术创新看成是一场运动。有的企业被动地依赖于政府推动,让搞什么就搞什么,没有自身的创新方向。也有的企业追求“新”,越“新”越好,而忽视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要求。技术创新目标并没有和市场目标结合起来。
现在需要我们关注的是,有必要把这个“目标群”作为体系的一个要素来认识,并通过对这个“目标群”的有机整合,形成以技术创新各项目标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支持各项目标、市场各项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横向、纵向的多目标形成互动的目标要素。
从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上看,如果体系内缺少必需的要素,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会减弱。体系的整体功能作用就会受到限制。而目标要素加入体系,同其他要素相互作用,激励技术创新,整个体系必然会通过要素结构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引发体系本身发生变化,并逐渐远离原来的状态,使体系产生整体。
目标是组织的首要特征。目标要素在体系内应居于关键地位,发挥牵动和引领的作用。目前,把目标要素作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个要素来探讨,有助于认识目标要素作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个要素的必要性。它是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所需要的要素,是支持、促进体系协调运行,使体系产生整体行为的必要条件和要素;有助于认识目标要素是体系中各系统有机连接的“结合点”。它是体系中实现跨越系统边界,跨越部门边界,实现有效沟通、合作、整合的一个既有效、又实用的“链条”。同时,它又决定着体系的方向和强度,体现和反映着体系的价值;有助于认识目标要素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目标要素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关系、与体系中各要素的关系,从而明确目标要素对于体系的重要性;有助于认识和把握目标要素具有为技术创新实践和整个体系提供认识价值和评价依据的现实意义。具体说,对于企业有效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来讲,目标要素一旦加入体系运行,使体系内部就有了一个“纲”,它可以牵动所有的部门和所有的人员,不仅能够形成完全统一的、协调一致的创新行为,又由于目标的刚性作用所形成的压力和激励,加速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目标要素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全面覆盖,可以解决体系“散”的问题;目标要素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步步紧逼,可以解决体系“软”的问题。目标要素通过阶段性评价,可以解决体系“虚”的问题。总之,目标要素作为体系的一个“纲”,可以起到一“纲”举,万“目”张的作用。因此,目标要素对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来讲是不可或缺的,它使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所以,一般情况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应该由组织系统、目标系统、激励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和创新决策系统等六个要素构成。
参考文献:
[1] 刘永谋,钟荣丙,夏学英.自立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导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2] 凌云,王立军.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 叶金国.技术创新系统组织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 庄卫民,龚仰军.产业技术创新[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5.
[5] 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6] 高百宁,王凤科,郭新宝.技术经济学方法技术与应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7] 吴永忠.企业创新网络的形成与演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9).
[8] .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9]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N].黑龙江日报,
2006-01-10.
关键词:特色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自主创新
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发展县域经济中科技创新支撑机制研究”(编号:201603120305)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29日
一、引言
特色产业是以特色产品、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现代工业、农业技术为依托,以市场经济运行方式为手段,围绕特色产品、特色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形成的区别于其他传统产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不可替代性、可持续发展性和竞争性,且经济效益较高,发展前景广阔,能生产开发满足公众需要的特色产品的产业体系。县域特色产业是基于县域比较优势和县域产业分工而发展的,具有鲜明的县域特征。发展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所在。科技创新对特色产业发展的影响表现:第一,技术因素影响特色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收入;第二,技术因素影响特色产业附加价值的提高;第三,技术因素影响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二、科技创新对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
科技创新作用于特色产业是通过改造特色产业资源禀赋、改进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四种方式实现的。生产要素可以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人工与半技术人工、融资等;高级生产要素则包括:现代化通信的基础设施、高等教育(电脑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各大学研究所等。技术创新可以将初级生产要素改造成为高级生产要素,从而弥补资源禀赋的不足。没有核心技术,再好的资源禀赋也培育不出来世界级的特色产业。资源禀赋相似,一些乡村地区能发展起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打特色产业,而另一些地方则不能,原因就在于技术上的差异。技术创新可以提升特色产业生产设备,从而提高特色产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利润。同时,技术创新还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加快特色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满足特色产品的市场需求的变化。在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今天,新技术一出现,就立刻被其他产业所学习和复制,显得有些落后和老套,因此特色产品竞争实际上是一场技术创新和技术追逐的竞赛。
三、科技创新在支撑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科技创新在支撑河北省县域特色经济发展方面正发挥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在河北省县域特色经济中,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率还不高,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滞后。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完善,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缓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二)科技投入总量不足。虽然许多县市县域特色经济科研经费逐年在增加,但是相比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来说,仍然是不足的。这些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河北省对增加县域经济科技投入特别是科研经费投入仍然缺乏有力的制度化保障措施,使县域特色经济科技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从科技支出来看,目前大多数县域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占省内生产总值比重不足2%,Y金缺口还很大。
(三)科技人才严重缺乏。多数农民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低,农村基层实用科技人才少,而指导型高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研发人才紧缺,又由于基层科技人员的劳动报酬普遍偏低等原因,县域科技活动人员增加缓慢甚至存在科技人员、企业技术骨干和技术工人持续流失问题。科技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四)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发挥有限。河北省大部分县域特色企业的研发力量薄弱,科技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带动能力偏弱,导致一些产业技术含量不高,产品缺乏竞争力。科技创新的主体应该是企业,但目前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比重并不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自主创新主体意识不强,对产品结构持续改进、生产技术持续优化不够重视。只有少部分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产品研发机构;二是目前的许多先进技术主要还是依靠引进和模仿创新。
四、科技创新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培育与引导职能,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地方政府应积极引导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尤其是企业间共性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培育创新文化。应将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有关科研平台、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资助、配套等多种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用于支持企业发展的各类财政专项资金,重点向科技型企业倾斜。如怀来和涿鹿葡萄产业政策优势明显,这大大提高了河北省酿酒葡萄产业竞争优势。为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张家口设有葡萄酒局、葡萄产业公司、葡萄研究所、中法农场,成立葡萄领导小组,由一名副县长或副书记牵头,组织协调各方关系,统一谋划产业布局,理顺长期规划与近期利益的结合,从而使怀来的葡萄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好局面。
(二)加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支撑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以县域特色产业科研为基础,以特色产品推广为纽带,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特征,以人才使用为核心的总体创新体系;是一个在特定县域内与特色产业科技创新相关的组织、机构和实现创新所构成的网络体系;是以服务、提升县域特色产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为目标的新体系。在支撑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中,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星火学校、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农业基地等为创新主体,良性互动,制度、政策和环境相互协调,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协同作用,从而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效集成和合理配置,实现县域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如阜平县按照“政银企户保”模式发展食用菌产业,政府扶持作为产业支撑,不仅使县域特色产业得到发展,也有效地推动了产业扶贫。
(三)完善科技推广体系。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按照“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技术推广思想,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做到了技术要领到户、良种良法到棚,着力培育发展“一村一品”,如满城的草莓、平泉的小蘑菇等。以特色产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带动特色经济科研,推动特色产业科技推广。结合当前各县域特色产业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再加上各地区与周边区市紧密结合的特色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提出县域特色产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
(四)建立和完善政产学研融合互动结合的新机制。可以由县级人民政府直接设立科技顾问团,聘请省内外知名学者,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战略咨询。建立与省内外知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关系。每年举办一次产学研对接会,解决各县特色产业中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强化科研成果转化。由县以上政府设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资金,专项用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在县域的转化。同时,还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县(区)党政科技进步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使之成为县科技创新体系考核保障机制的主要内容,如对县域政府实施每两年一次的科技考核。
(五)全面提高县域特色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的技术保障机制是全面提高县域特色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首先,理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合理确定资金渠道,根据工作需要,逐步提高专利工作专项资金;科技经费和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定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倾斜,把是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重要条件之一;有特色产业的县域要制定知识产权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争取建成具有一定影响的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县市;其次,建立完善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开发、科技对接、科技咨询、科技信息网络等多位一体的科技服务机制,完善科技信息、科技中介、科技融资平台,发展县域特色产业的行业协会。加强各县科技信息网等网络信息平台建设,通过信息平台定期及时科技成果信息,着重加大对县域特色产业科技服务扶持力度,对特色企业面临的急、难科技问题,做到指导及时、反馈迅速。
(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完善科技培训机制。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大多离不开当地农业,所以e极探索科技普及新途径、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必不可少。将县镇集中培训与进村办班培训相结合,加强农民科技培训、造就新型职业农民是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培训工作要切合实际,根据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科学制定好中长期培训规划,有目标、有步骤地组织实施。要充分运用举办科普报告讲座,组织科普知识竞赛、送科技下乡、开展科技咨询、专家学者田间指导、互联网技术、播放科教电影和录像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民传授科学知识。运用报刊、图书、广播、影视、音像、手机短信等传媒,采用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日常科普宣传力度。
(七)建立多元化人才激励机制。应围绕当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的需求,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着力培养本土创新型科技人才。同时,改进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措施,创建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机制、建立吸引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例如,凡引进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所涉及各类保险等社会保险由县域特色产业等用人单位按规定足额补交;提供住房或享有购房优惠政策;对来县域特色企业工作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家属、子女同样享有一定优惠政策,如子女入学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等。
主要参考文献:
[1]罗朋朝.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形成的贡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8.
[2]罗玉明.河南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
【关键词】 创新 企业技术联盟 国家创新体系
一、企业技术联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国家创新体系包括以下要素: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主要从事知识应用活动;公共研究机构(研究型大学、国立研究院所、非赢利研究机构),主要从事知识生产活动;教育培训机构,主要从事知识传播和扩散活动;金融机构,主要为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政府机构,制定有关政策,为创新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环境;中介机构,为创新活动提供辅助支撑要素。可以说,国家创新体系就是一个由企业和其它各种机构组成的庞大技术联盟。
企业技术联盟是指两个或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互相联合,致力于技术创新的行为。是企业联合进行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组织形式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十九世纪末开始,企业逐渐走上了一条联合之路,从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到现代企业联盟,西方工业化国家的企业联合经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企业之间每一次联合的升级,都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的联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形式的变化,又都促进了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调整和资本主义科技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变化和科教事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企业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企业联合全面进入了一个以技术联盟为中心的战略联盟阶段,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能。西方国家政府也一改过去的反垄断政策,转而支持企业的联合,并以此为基础去构筑其国家创新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和新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依赖在产品和生产工艺中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但对单个企业来说,依靠自身的力量来生产所有相关的知识,或把新知识应用于创新产品或工艺中已经越来越困难。为减少风险,缩短市场化时间,企业必须专业化。因此,为保证在创新过程中取得成功,企业更加依赖于其它企业中的互补性的知识和技能。创新不再是单个企业的活动,它需要一个积极寻找过程,去开发新的知识和技术支援,并将其应用于产品和生产工艺中。从互补能力和不同企业组合中获得的协同作用,对环境依赖性应对的必要性,都是这种合作关系发展的推动力,并增加了参与者的创新性和竞争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间的技术联盟出现迅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企业通过合作,实现人力资源与技术储备的互补,形成新的技术资源、规模经济与协同效应。
二、我国企业技术联盟的落后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制约
我国企业技术联盟无论在规模还是水平上,跟国外企业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尽管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进行技术联盟的情况越来越多,但国内企业之间的联盟却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企业技术联盟总体水平的落后已直接影响到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创新投入的增加
在任何一个国家,技术创新体系都主要由以下主体构成,即政府、研究机构、高校、企业等。但从技术创新的投入来源看,则主要来自于政府和企业。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一直就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企业建立技术联盟的一个重要考虑,正是为了扩展技术开发资金的来源。而且通过对技术联盟进行投入,也能更好地发挥政府技术开发资金的使用效益。而在我国,长期以来政府一直成为技术投入的主体。由于财政收人有限,整个技术创新的投入自然受到很大影响。
2、影响创新的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企业自身实力的弱小和企业技术联盟发展的缓慢,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仍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在国外的大多数情况下,政府的技术创新投入只是一个信号,一种导向,或是一种支持,目的是要吸引更多的私人(主要是企业)投资。具体实施者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更是处于中心的位置,它既是科研机构和高校研究经费的重要来源,也是高校和科研机构技术的具体实施者。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不足,已严重影响到了其它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而影响了整个国家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
3、影响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
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技术创新项目(甚至包括一些国防项目)都是由企业来完成的,当然这有发达国家市场机制完善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发达国家的企业创新能力强。随着新科技发展的日益升级,单个企业(包括大型跨国公司)进行技术创新的成本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因而才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技术联盟的形式。技术联盟的出现,反过来又大大促进了技术创新的升级,因而得到了所在国家的大力支持。而在我国,单个企业的力量普遍弱小,技术联盟又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水平提高的难度可想而知。
4、直接影响我国技术创新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国家开放的核心是企业的开放,科技领域的开放更主要是指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这种联合,主要是实力相当的企业之间的水平型联合。从实践来看,今天国际领域的技术合作,主要是发生在发达国家实力相当的企业之间。由于国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弱小,一方面影响了国外企业与我国企业进行技术联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即使有国外企业愿与我国企业进行技术联盟,由于实力相差悬殊,也主要是低层次的合作,并且我国企业只能处于被动地位,无助于推动我国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及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三、推进企业技术联盟,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企业技术联盟建设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应通过推动企业技术联盟,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转变传统竟争观念,形成良好的企业技术合作氛围
我国正在全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以竞争为基础的,但它并不排斥合作。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完全意义上的竞争越来越被合作竞争所取代。在市场经济中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本身就集中体现了一种合作的思想。既要求各级政府、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还要求各级政府之间、高校之间、企业之间进行合作。企业之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难度也更大。但强调合作,也并不是否定竞争。只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竞争已具有了全新的内涵。它不再是原来意义上你死我活的简单竞争,而是合作竞争。在今天,大部分成功的经营是建立在其他人成功的基础之上的。美国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的例子最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微软公司推出更加强劲的软件为英特尔公司芯片销量的提高创造了黄金般的机会。而另一方面,当英特尔公司推出运行速度更快的芯片,微软公司的软件才变得更有价值。
2、完善企业技术联盟的市场机制
企业技术联盟是一种在市场中形成的经济组织形式,是介于市场与公司之间的交易方式。它首先是一种市场行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首先要彻底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坚决按市场规律办事,树立起技术创新中的成本效益观念;其次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国有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一直是我国技术开发的主要承担者。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再次,要加快技术市场建设,建立起从技术投入到开发、保护再到转让或转变成生产力的一整套完善机制。最后,要加快金融市场建设力度,特别是要尽快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市场沩企业技术开发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要借鉴国外经验,加快我国“二板市场”建设进程,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广阔的筹资空间。
3、实施有助于推进企业技术联盟的宏观经济政策
(1)运用计划手段促进企业技术联盟建设。通过制定技术联盟攻关和产业化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战略,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通过支持长期的、高质量的技术开发合作,协助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从而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对一些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科技价值的综合性、奠基性战略工程和项目,政府应当出面协调企业,集中财力、人力协同攻关;鼓励企业技术联盟参与重大高新技术项目的制定。(2)制定政策引导企业进行技术联盟。通过制定与实施相关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政府可以引导产业相关度较高的企业组成技术联盟。比如对某些领域组织技术联盟的企业进行财政补贴、财政资助或给予减免税;提供政策性贷款;或者对某些产业的企业技术联盟实行倾斜政策等。日本企业研究经费中政府负担的比率仅占2%(1986),欧美企业研究经费中20%~30%由政府提供,日本取得的成效反而超过欧美,最重要的原因是日本政府将R&D 资金大幅度地向联盟倾斜。(3)为企业技术联盟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法律环境。OECD的研究同时表明,组织和管理失效通常也是影响技术吸收的主要原因。国外发达国家经过实践总结,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政策、法规,如美国制定了《史蒂文森・威尔德勃法》、《联盟技术转移法》、《国家合作研究法》等一系列法规,用于规范约束技术联盟的行为,保证了技术联盟的顺利发展。我国近年来制定了一些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如《专利法》、《商标法》、《技术合同法》、《著作权法》等,为企业技术联盟营造了初步的法制环境。今后还需进一步完善有关技术联盟的法律,以更好地确立企业技术联盟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钟书华等著:中国企业技术联盟[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 陈佳责主编:战略联盟.:现代企业的竞争模式[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区域创新体系;作用;参与机制
我国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重大战略抉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然选择。《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进一步提出要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RIS)是国家创新体系(NIS)的基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这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区域竞争力、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保证。
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目标和活动定位,使得地方高校也可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发展中大有可为。地方高校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必然与其自身所在区域有着更紧密的联系,是区域内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人才培养、知识创造、积累与传播的重要基地,是传播科学精神、科学道德以及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程中担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1.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
区域创新体系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在生产体系中引入新要素,或者实现要素的新组合而形成的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网络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涵:第一,区域创新体系包括主体性要素、资源性要素和环境性要素,这些要素或要素的组合必须进入本区域的生产体系。主体性要素是指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大学、中介机构等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某些主体性要素可以缺失;资源性要素是指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人力和知识资源;环境性要素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主要是指科技基础设施,软环境包括市场环境、社会历史文化和制度环境。第二,区域创新体系的不同结构决定了其多样性。由于主体性要素可以有缺失,因此,区域创新体系可以是网状或链状结构。网络的不同结构和形态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制度安排、政策法规、基础设施水平和创新文化氛围共同决定了不同区域创新体系的多样性。第三,该网络的直接目的是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目标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2.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决策实施以来,各地区纷纷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统筹规划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技发展计划顺利实施,基础能力建设得到加强,科技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稳步向前推进。首先,科技投入增长较快。2007年研发经费支出保持较快增长,研发投入总量已进入了世界前列,总额达到3710亿元,增速为23.5%,占GDP的比重达到1.49%。其次,科技计划的顺利实施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以黑龙江省为例,2006年987家工业企业全年研发支出97.54亿元,当年实现新产品销售收人324.15亿元。
3.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创新经费支出分布不均。在2007年3710亿元的研发投人中,东部地区为2696亿元,占全国的72.7%,中部和西部则分别只占15.4%和11.9%。其中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6个地区研发投入合计2240亿元,占当年全国研发投入的60.4%J。各地区经济实力的差距直接导致研发投入的巨大差异,进而对各区域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造成影响,从长期来看必然会加剧地区发展的不均衡。
(2)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工业企业创新调查表明,2007年黑龙江省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合作方式中,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独立开发分别占74.8%和70.0%,选择与其他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合作研发则分别仅占25.2%和21.4%。这说明黑龙江省地区产学研结合仍不够紧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3)创新人才匮乏。企业发展必须进行技术创新,要求有一批掌握先进科学技术高层次人才。黑龙江省所调查的987家工业企业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技术人员仅占企业人数的9.1%,91.4%的企业家认为,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是阻碍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主要原因。
二、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超过78%,但相对于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而言,地方高校具有先天的劣势。教学方面,生源质量低、办学经费少、师资力量差,使之难以培育大量精英人才;科研方面,科研队伍层次低、科研投入经费少、研究方向不固定,使其很难开展高水平研究和承担国家级科技攻关任务。但是作为区域创新体系三大要素的重要组成,地方高校具有全国重点高校不可替代的优势,应更加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地方高校与全国重点高校一样,应主动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正确认识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有助于地方高校的教学、科研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同时也为制定正确的区域发展和高教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1.主体性要素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区域科技进步的主力军
地方高校是参与技术创新活动不可或缺的行为主体,是解决区域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主力军。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区域社会经济效益和提升地区竞争力。地方高校主要致力于提高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07年全国研究与发展机构总数2万多个,其中隶属于地方高校的为1846个;全国各类高校研究与发展项目20万项,其中地方高校承担项目11.4万项,占5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总额49.7亿元,地方高校为13.1亿元,占26.4%;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255项,地方高校为29项,占11.4%;全国各类高校获省级科技进步奖3388项,地方高校为2293项,占67.7%。在科技成果方面,地方高校占据了较大比重,其中出版专著、数量分别占当年高校总数的70.5%和55.4%。
地方高校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决策咨询和科技服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层次和水平,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持。2007年地方高校技术转让合同数达到3157项,合同金额3.9亿元,实际收入达到5.1亿元,分别占当年高校总数的45.9%、37.1%和40.7%。通过探索建立产学研联盟的新机制,地方高校在不同程度上、通过不同方式与地方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高校通过对外合作与交流的窗口,发挥其教学、科研及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充分利用咨询、合作创新、技术与成果转化以及高新技术催生四种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衍生新的高新技术企业,促使企业更好地发挥区域创新主体的作用。
2.资源性要素中人力资源主要培养者,知识创新的主体
科技创新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根本,而地方高校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承担者。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互动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高校既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又是知识创新的源头,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产出优秀人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产出创新成果。高校多学科综合交叉,知识生产和传播相结合以及高校自由的学术氛围,决定了高校是先进文化和创新知识产生与传播的基地,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优良的学术环境。
高校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在探索真理、繁荣文化、促进学科交叉攻克重大科学技术和关键材料与设备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产生了大量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包括文化、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各地区利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推动地方高校通过开展引智工作,加强创新学科建设。通过资助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聘任长江学者、遴选支持高校优秀创新团队和新世纪优秀人才,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和拔尖创新人才在引领学科发展、完成重大科技任务等方面的作用,为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重大问题,提供技术手段和科学储备。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培养了大量的学士、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的人才,这些人才不同程度地参与科学研究,并在科研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未来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后备力量。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多层次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了长期的、可持续的人才保障。3.环境性要素中先进文化引领者,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地方高校不仅培养了大批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而且取得了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提供了多样化的社会服务。高等学校的开放性及包容性,使其与社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从国内到国外,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国际交流的桥梁。地方高校充分发挥其人才、学科和环境优势,利用其智力集成、创新思维针对地方社会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对策,成为实施公共管理、制定地区发展政策的智囊团和思想库。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目益紧密的合作正为崛起的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地方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机制
1.理顺地方高校与其他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
传统体制下的政府对创新体系各主体实行计划配置,虽然有助于重大科技目标的实现,但很难发挥产、学、研、介等单个主体的积极性。随着改革的深化,计划机制的作用在减弱,但现有的创新中介机构和支撑服务体系较为薄弱,无法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区域创新体系主体性要素所处外部环境不够理想,如人才的流动受到社会保障体系和人才政策的束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受到融资体制的限制、政府科技信息等公共产品供给的缺失,导致区域创新体系互动机制的缺位。
建设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合作创新平台。加强高校与地方合作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就是建立地方高校与地区龙头企业长期稳定、互惠共赢的产学研战略联盟,构筑合作创新平台,将高校优势科技资源系统地注入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实现产学研合作由短期合作、松散合作、单项合作向长期合作、紧密合作、系统合作的转变。高校应瞄准地方科技创新需求,注重有组织、跨学科与省市共建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承接省市委托的重大科技项目,推动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完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与地方共建大学科技园,引入更多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成果,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光电、信息、软件及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急需的项目成果进行培育,力求使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及应用研究项目实现产业化。
2.理顺地方高校内部科研管理机制
地方高校应突破传统的科技管理体制框架,建立适应服务地方需要的科技管理体制。在科研人员管理方面,对工作在第一线的科研主力设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方式,不拘一格用人才,发挥科研骨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决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在科研项目管理方面,建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评价体系,不以项目级别论英雄。对横向课题和纵向课题实施相同考核标准,对应用性研究和基础性研究给予相同地位,对从事应用研究人员和从事基础研究人员给予相同待遇。突出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在大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将专利和专有技术及其科技成果转化效益作为评价应用研究的主要指标。在科研交流与合作方面,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3.建设立足市场服务地方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地方高校应突破学科传统布局,以支持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为目的进行学科布局的调整。一方面,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应明确所承担的育人责任,注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依托地方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征和当地文化资源预测筹划学科建设,合理设置专业,很好地为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另一方面,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联系,与地方龙头企业或新兴行业联合设置课程,使课程设置满足企业创新需要。培养人才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定向性,能培养地方上留得住、用得上的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实现复合型、应用型、创造型三者整合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
4.建立校地合作双向互动的服务机制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方高校相辅相成。立足地方,面向全国,以人才和科技创新力量推动区域经济社会进步,树立校地合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地方高校应加强科技服务,普及科学,推广先进技术;应有意识地建立以自身为龙头,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为依托的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应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出发,切实解决当地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在地方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骨干作用。同时,高等学校要承担起帮助中小企业改造传统技术、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的职责,帮助中小企业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