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二数学教学建议范文

初二数学教学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二数学教学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二数学教学建议

第1篇:初二数学教学建议范文

新课程;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

一、研究背景

关于学习动机的问题,我国著名教育学者张大均教授认为,学习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以满足某种学习需要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这里的“内部心理状态”,可理解为学习者为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时内心所具备的一种较为强烈的愿望、心理需求以及行为意图.一些国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呈98%正相关.特别是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与其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以及思维水平等,都有重要关系,大量事实表明,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动机是影响初中生学习成效的关键性因素,值得通过调研进行深入分析.

二、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研对象为某市3所中学初二年级和初三年级的抽样学生,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46份,剔除无效问卷18份,有效问卷328份,有效问卷率为94.8%,其中男生176人,女生152人;初二年级168人,初三年级160人;来自城镇150人,农村178人.以班级为单位,整体抽样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在武文学的《高中物理学困生学习动机的实证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问卷基础上,查阅有关资料,结合专家意见与实测进行修订,修订后的问卷共分两部分:首部分为《内部学习动机量表》,共有5题;第二部分为《外部学习动机量表》,共有5题,其中第1题和7题属于测谎题,第7题采用反向计分,其余采用正向五点计分法.

三、结果与分析

1.问卷适用性分析

(1)问卷信度分析

经分析,《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852;问卷整体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863,据有关统计学标准,这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2)问卷效度分析

量表的效度主要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来进行测量,经逻辑分析法和相关系数法测试问卷的效度达到统计测量的要求.

(3)主成分分析

从表1中的检验值中可以看出,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量表的KMO值为0.824,球形Bartlett检验的相伴概率P值为0.000,表明相关系数矩阵和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结合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相关指标值,表明适合做主成分分析.

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进行因子提取,可以得到量化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的两个公因子.前2个公因子反映了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相关变量总方差的76.51%.因此,本文用前两个公因子来对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进行评价.

根据确定的两个主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因子载荷矩阵,对其实施方差最大旋转,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首个公因子在“我总想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我喜欢选择具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任务”等项目上具有较大的载荷(单个因子载荷超过0.5).这些因子的共同特征呈现出引发学习者诱因的因素来自其内部需求或愿望的满足等,可概括为内部学习动机.第二个公因子在“我努力学习数学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我努力学习数学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表扬和奖励”等项目上有较大的载荷(单个因子载荷超过0.5),这些指标的共性在于揭示出学习诱因主要来自他人的认可、评价等外部因素,可命名为外部学习动机.

2.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的总体特征

(1)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总体状况的描述分析

据表2,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总均分为28.35,刚过学习动机总得分中间水平的临界值(量表采用五分记数法,中间水平临界值为27);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在内、外部学习动机上的发展呈现非平衡性,他们的数学学习内部动机总均分为18.11,高于其中间水平的临界值15;而外部学习动机总均分为10.24,低于其中间水平的临界值12.这表明调查群体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均处于中等强度.根据三者的方差数据分析,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和内部学习动机呈现出较为严重的两级分化现象,这要引起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的重视,采取措施实现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2)数学学习动机与各维度的关系

由表3数据可得,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与其内、外部学习动机存在较强的正相关,且在0.01水平(双侧)统计学意义上显著,这表明数学学习内部动机和数学学习外部动机均为影响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且内部学习动机对其影响更为强烈.

3.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差异检验

(1)不同性别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差异

据表4,初中男生的数学学习动机总均分得分29.76,高于中间水平(3*9=27)值,女生的数学学习动机水平低于中间水平值;在数学学习内部动机上,两者表现出与数学学习动机类似的特点,而在数学学习外部动机上两者表现出相反的特点.三者在性别表现上的共性在于初中男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均强于女生,且男女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存在显著性差异.此外,初中男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表现在其外部学习动机(低于中间水平值)和内部学习动机(高于中间水平值)得分均高于女生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原因在于随着初中男生和女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以及学习规律,初中男生对数学学习出现喜欢的特别喜欢,讨厌的特别讨厌;女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自身自律性、对学习的主动性总体上差别较小,表现在学习动机上其内外部学习动机并无明显差别.总体而言,男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强于女生的数学学习动机,这表明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结合男女生的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思维特点来进行因材施教.

(2)不同生源地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差异

由表5可知: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分析得出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初中生其数学学习动机在三者上得分有差别,但是均没有存在显著差异(P>0.05).缘由在于宏观层面,近年来,随着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努力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政策的实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微观层面,农村家庭的父母甚至比城市家庭父母更加重视对孩子教育的投入,他们将命运的改变寄望于子女身上,辅助的调查数据显示,比如在“家长就你感兴趣的数学内容与你交流”“家长督促你学习数学”等内容上,农村生源的初中生选择“基本符合和符合”的百分比分别高于城市生源10.5和6.5个百分点.

(3)不同年级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差异

由表6可知:初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高于中间水平,初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低于中间水平,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4)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在成绩上的差异

为研究不同成绩类型的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上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4种成绩类型的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见表7.

由上表可知,不同成绩类型的初二和初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以及内部学习动机在0.01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为进一步探究这些差异是如何存在的,对初二和初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以及内部学习动机进行 Post Hoc 检验后多重比较,结果见表8.

从上表可知:在数学学习动机以及内部学习动机上,方差检验的显著差异主要是因为成绩排名在班级前25%的学生与成绩排名在前26%―50%、前51%―75%、后25%的显著差异造成的,即成绩排名在班级前25%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以及内部学习动机与成绩排名在班级前26%―50%、前51%―75%、后25%的学生在此两者上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在内部学习动机上,成绩排名前26%―50%的学生与成绩排名在25%的差异也是引起方差检验显著的因素.结合表9,成绩排名在班级前25%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以及内部学习动机均比其他三种成绩类型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动机水平.该组数据也表明良好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较强的内在学习动机,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结论与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在总体上处于中间水平,且存在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在生源地上并不存在差异,但在性别、年级和学习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为更好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笔者从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数学教学策略、数学学风建设等方面提出以下若干教学建议:

1.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上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面对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所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理应成为数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衡量教学出发点的内在标尺,在数学教学中采取策略实现面向多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激发各层次数学学习者的内在学习欲望,实现每个数学学习者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第2篇:初二数学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优秀运动员;数学教育;困境;对策

一、优秀运动员数学教育的困境

在现有的体育单招体制下,数学科目是四门必考的科目之一,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科目。但实际上,从近几年的体育单招数学成绩来看,该项科目平均分经常是20~30分,这是从事运动员数学科目教学的教师必须面对的“尴尬”现实。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如下:

1.学习时间少

运动员(学生)因为训练、比赛,其数学教学时间远少于相同学段普通学生相应的教学时间,而且,最好的学习时间(如上午)往往都是用于运动训练的,造成学时少(时间不够)、学不好(运动后上课体力精力尚未完全恢复,精神不集中、困顿)的情况;运动员(学生)因为经常要参加比赛,且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学生)比赛时间经常不同,导致运动员学习进度难以统一。

2.学习基础普遍较差

优秀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是运动能力强,数学底子普遍薄弱,如有的就读中专的运动员,小学乘法和除法的基础都没有夯实,讲了中专的知识更不能理解,课堂练习无从着手,有些运动员对数学课基本是放弃的状态;有的运动员初一初二只训练没有学习,直接插入初三班上课学习,学习缺乏系统性,对数学知识一知半解。

3.教学针对性差

笔者任教的中专部,采用的数学教材是普通高中通用教材,而普通高中教材是根据普通高中教育学生基础编写的。很显然,考虑到运动员的实际,这本教材不是很适合学生,与体育单招的高考考纲也不适应。在教法上,一些教师仍然沿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法,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教得艰难,学生学得难受,学习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二、运动员数学教育对策

1.要主动适应优秀运动员数学学习实际

在整体上,对优秀运动员的数学教育要按照体育单招数学考试的大纲要求,不要主观地提高要求或降低要求,不能按照普通高中的标准上课。为了充分高效利用运动员的宝贵学习时间,教材要在精、减、省上下功夫,明确重点。在个体上,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进度差别大,齐头并进是行不通的,我们建议采用分层次数学教学法。分层次数学教学法包括分层次数学教学目标、分层次数学课堂作业、分层次课余数学补差。学生知识基础不一样,要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如教学目标上,笔者在讲授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根据学生实际,划分三个层次的数学教学目标:要求基础最好的运动员(学生)掌握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方法求解,要求基础较好的运动员(学生)掌握配方法、公式法或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中的两种方法求解,而基础差的运动员只需掌握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在作业布置上亦要体现出层次差别。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做法,使数学教学适应了不同运动员的学习实际,让各个层次的运动员都能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来。在教学时间上,教学时间要弹性化。遇上大的赛事年份,及时与各运动中心沟通协调,调整学期长短,避开比赛高峰,减少运动员因赛事造成的缺课。建立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的制度,对于个别落下课程或基础差的运动员,利用他们训练的业余时间“开小灶”,帮助他们尽快赶上学习进度。

2.数学教学要简洁实用,让运动员易学易懂,建立学习信心

数学之美在于简洁,同样的,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要树立简洁实用的标准。笔者在为运动员(学生)备考体育单招高考数学数列内容时,对于平面向量的题目模块,一般建议学生不要死记硬背向量的内积公式,遇到平面向量的选择题或填空题时,尽量利用向量的概念把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准确地画出来,以此来估测两个向量的夹角即可等等。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抓住数学学习的关键,降低了数学学习的难度,增加了数学学习的信心,提高了数学学习的实效,深受运动员(学生)的欢迎。在数学课堂上,努力将数学与鲜活的生活及训练案例相结合,让学生发现数学也有饱满的一面,不再那么干瘪。撇开那些死记硬背的公式,找回数学的真谛,让数学返璞归真。

3.运动员数学教育要发挥教师“魅力”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很多时候当学生喜欢一个教师,他的该门课程的学习也会变得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反之,就会对该门课程提不起兴趣。这其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是会教授知识就行了,还要对运动员有爱、有师德、有较高的个人综合素养等,这样才会使课堂变得轻松,运动员提起精神了,学习就抓上去了。教师应该带着“爱”去教,要用“心”关注他们喜欢什么,厌恶什么,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这样才能换回他们用“心”地学习数学知识,更坚强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4.运动员数学教育要讲究“手段”“方法”

借助微课、多媒体等先进教学信息技术优化资源、创新数学课课堂教学模式。这些做法,提高了运动员的学习效率,实现运动员“乐学”。例如:在课堂上可以让基础好些的运动员循环充当“个性教师”角色来授课,也可以让运动员充当“资深编书人”角色来编辑教材,也可以让运动员在上黑板板演时彼此“纠错”“找茬”。在教授数学时,尽量做到从最初的概念出发,能结合图形的尽量结合图形,着重培养运动员对概念和含义的真正理解及灵活运用能力,而不是记忆那些繁琐的公式,避免产生运动员畏难情绪。另外,教师应尽量让讲授的内容形式鲜活,特别是与运动员训练、生活相结合,增加运动员对数学教育的亲近度,让运动员体会到数学的用处和学习的快乐,以此来提高他们学习兴趣和激情,真正使其达到“乐学”的状态。

三、小结

数学课对于运动员来说,是一门抽象、艰涩的学科,由于各种原因,运动员数学教学实效不佳。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数学教师自身多做改变,以适应运动员的实际,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增加运动员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数学学习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宋玉,蔡小松,曾炜.广西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之初探[J].广西教育,2015(4).

[2]宋玉,蔡小松,曾炜.广西优秀运动员数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运动精品,2015(5).

[3]历丽玉.浙江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8).

第3篇:初二数学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教学实效 素质教育

一、发挥教师教学指导和素质影响的作用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编写教案,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强化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多听公开课,重视学校领导和同事提出的宝贵建议,进一步明确今后讲课的方向。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不断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加大转差培优力度;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应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能动性,变带领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出真正有“素质”的学生。在教学工作中,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所任教的班级成绩突出,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继续努力丰富知识,提高教学能力。

二、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仍然局限于传授基础知识,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试教育的传统理念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某些学校一味将升学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导致教学实践应用环节相对匮乏,导致学生数学成绩日益提高而能力逐渐降低的矛盾,学生间的差距不断拉大,两极分化严重,成绩落后的学生越掉越远,渐渐失去数学学习热情。教师应尽可能保证学生素质与知识齐头并进。在讲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有效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对问题的解决结果,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学生对思维方法的灵活应用。教师必须充当引路人,应该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程度,保证学生充分吸收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素质。

三、做好课后教学辅导和因材施教工作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教师应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我对近年来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坚持认真备课。我不仅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充分运用现有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

四、实现初中数学教学和素质教育结合

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强化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在这一过程中提高探索、思考和动手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渐理解数学思想,了解怎样学好数学。解决问题时从实际出发,在重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的同时,不忽视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做到统筹兼顾,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学好数学。针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应该较多选取课外活动让他们参与,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特别关注那些学习较困难的学生,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让他们学会学习,提高兴趣,达到教师和学校的要求。教师要采用新的教学观念和方式,不能只着重于定义、概念的分析和传达,还要将概念和实践方法同时传授给学生,教会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要多学习,通过观察、尝试,总结出合适的教学方式服务学生。在教学工作中,要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抽象的概念、公式动态化,进行形象化演示,脱离死记硬背的苦海,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极大地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兴趣。在多媒体系统演示下,那些生硬的数学公式、含义定理、生僻的法则和科学的解题方法等都能够活灵活现展现,使学生牢记于心,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达到实事求是、举一反三的目的,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要狠抓知识和素质教育。总体来说,数学教学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包含了非常复杂的工作任务,需要学校从根本上长期努力。这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丰富知识,结合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而不断努力,总结检验教训,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袁红彬.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数学认知结构[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06).

[2]王志华.如何加强初中数学的双基教学[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06).

第4篇:初二数学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选择能力

1.相关概念界定

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是指初中生对数学学习过程所出现的信息积极、主动、有意识地进行筛选,并通过加工和吸收,能监控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选择对数学学习产生的影响,并能主动调节自己行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以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它包括对数学信息的吸收、加工等,也包含对自己信息选择的监控、调节等元认知,这种选择能力在整个初中生的数学学习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强弱也体现在思维是否灵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数学学习选择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会运用不同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突破口和切入点,这正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选择能力强的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进行有效的尝试、比较并作出选择,以尝试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推理方法,这是学生思维过程灵活的具体体现。“有能力的学生能够容易地毫无困难地转到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上,即从一种心理运算迅速地转变到另一种心理运算。”

2.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现状

2.1缺乏反思

根据调查显示,初一学生缺乏主动反思的意识,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对数学学习活动中的选择进行反思过。访谈中我们发现少数的初一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反思主要依靠外界教师的督促和提醒,遇到问题学生才能对已知条件的运用,解题思路有效性的预测,对推理和证明过程的合理判断等进行反思和重新认识。及时是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他们对数学学习中所做选择的反思很差,很少去考虑“为什么应该这样”的再认识。

个别成绩很优秀的学生能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体现了数学思考方法能够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是数学基础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归纳、概括、提炼和抽象。体现了初中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反思有助于揭示问题的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初中学生数学思维品质。

2.2计划性不强

在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各个要素中,计划性是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表现最差的,由此可见,计划是学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学生在问题解决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计划性、有效程度的预见性不强。我们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集体测试与访谈中发现,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很重视问题解决中目标性,思路很清晰,环环相扣,不会盲目的去选择解题策略。他们在解题前都会心中有数,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有清晰的思路判断解题的基本答案等。一些同学表示“一拿到题就知道会不做这个题目了,并且知道怎么做。”但是拥有优秀的计划能力的学生较少,大部分初中生对所选择的解题策略缺乏预见性,表现出明显的盲目性。

2.3自我判断能力差

初一的内容相对简单,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数学能力估计过高,对缺点和局限性认识不够。当我们测试和访谈时,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数学学习判断能力的评价是优或良。但实际做题时却表现的思路混乱、繁琐,有的甚至离题万里,对自己解题思路认知不足、判断不清,不能客观、准确的评价,甚至对自己答案的正确与否无从判断。可见,初一学生的数学自我判断能力较差。初二、初三的高年级,学生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提高,比较客观、准确。但学生在集体测试和访谈也表现出两极分化现象,即优等生与中等生,中等生与学困生的数学学习选择能力呈现显著差异。

3.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培养策略

能力培养历来是教育关注的重中之重。本文进行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研究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和数学素养,这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教学目标之一。

3.1帮助初中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基本的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完善课程标准的一个核心话题。学生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开发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学生的智力是在应用已有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学生能亲身感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这可以促进学生的正确思考。

3.2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

提高学生的困难应对感,即培养学生克服数学学习困难的数学自我效能感。有研究指出,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消除学生的焦虑感和恐惧感,培养学生对待数学学习中挫折和困难的良好态度是初中数学重要的情感目标。如如,在讲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这个定理的证明经历了数学家长期、艰难的探索。很多次遭遇失败,但百折不回。以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树立自信、坚定的意志品质,以提高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在数学学习中勇于探索,敢于克服困难的信心。

3.3促进初中生数学解题策略的优化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了新的数学知识或解题方法后,仍然习惯性的用旧知识或较繁琐的解题策略解决问题。例如,初二学生在学习了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后,仍然选择先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再做差。有的学生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学习之后,不会直接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解题。“学生在学习一个新概念之前,必须具备与之相关的准备知识,它们会成为支撑新概念形成的依托。”[2]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保证学生对相关的旧知识能够掌握并灵活应用,成为学生掌握新的解题方法的基础。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练习题说明新旧知识点和新旧解题策略间的联系和区别,并阐述与旧的相比较,新的知识点、解题策略的优势,以此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新的解题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参考文献:

第5篇:初二数学教学建议范文

我试着给他讲了数学王子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哲哲听后,很佩服高斯的聪明才智,然后慨叹一声“原来数学还有这么好玩的故事呀”。这声感慨让我意识到,或许真正的问题出在他在学习数学的认知态度上:缺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动机。

再进一步想到,如今的数学教学。缺少历史眼光看数学学科,更多的是在讲授知识点,类似于古代某些将领打仗,只局限于一城一池的争夺,而没有把所教的学科特点统筹考虑,没有让学生看到所学内容的学科定位,更没有赋予学生高屋建瓴的大局观。

其实,任何学科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是冷冰冰的知识,而是有着诸多好玩的人与事,有着独特的、有趣的、堪称奇妙的发展史。

记得上初二时,我的化学老师第一课就开明宗义: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的学科。化学与物理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产生。听后,顿时有茅塞顿开之感。所以当老师让我们列举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着火,化学老师表扬了我,并纠正在化学上这种现象叫作“燃烧”。意想不到的是,因为这一回答,我当了两年的化学课代表。

特级教师华应龙在讲授《神奇的莫比乌斯带》一课时,赋予数学更多的活力和童趣。课堂上,他像变魔术一样,让不容易理解的数学现象、原理变得鲜活起来,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一下子感受到了莫比乌斯带的神奇之处,进而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讲课过程中,他还讲了莫比乌斯带由来的故事,让学生大呼过瘾。

就像美国媒介理论家尼尔・波兹曼说过的,“我建议所有新学科都作为历史课程来教学。这样一来,甚至是刚入学的儿童也能逐渐懂得,知识并非一成不变的事物,而是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阶段,有其过去,也有其未来”。

对于许多小学教师而言,此种要求或许过于“高端”,但我以为,真正优秀的教师不在所教年级的高低,不在所教的学科是“主科”还是“副科”,而是是否具有一种高屋建瓴的视野,把学科的味道讲出来,赋予学生历史的学习眼光,让孩子在课堂上能将思绪延伸到学科发展的源头,发现学科与生活之间的生动联系,产生“我要学下去”的冲动。相对而言,这样的老师太少,这固然跟老师个人的素质和能力有关,但更多的与老师自身的教育经历有关。他们的老师就是这样教的,学科的横向与纵向都没有打通,就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

好的老师能把一节课变成一场魔术盛宴。虽然每一堂课不见得都是魔术课或见证神奇的时刻,但我仍希望每个孩子都遇到站在高处且接地气的良师。所谓高处,是这门学科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方法、内容,乃至整个学科的来龙去脉,他都记在脑子里;所谓接地气,是他能深入浅出,化繁为简,把枯燥的知识变成有趣的故事、生活的帮手。一节课45分钟下来,学生兴趣盎然,意犹未尽,有种豁然开朗的顿悟。

第6篇:初二数学教学建议范文

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为了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业务学习

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 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三、教学研究 .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学期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 、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 、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3 、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自己执教二节公开课,尤其本学期,自己执教的公开课 , 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给我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数学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本年度外出听课 12 节,在校内听课 32 节。

4 、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教材挖掘不深入。

2 、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 、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 , 合作学习 , 缺乏理论指导 .

4 、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5 、教学反思不够。

1 、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

2 、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 、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

第7篇:初二数学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对策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第一,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原因。在我任教的两个班级中,对数学不感兴趣或兴趣不强的占到大多数。原因是初二接触的科目太多,八门是考试科目,难以适应。每门科目的任课老师齐抓共管,太多的作业要完成,学生就会挑选不用动脑、容易抄写的先完成,久而久之,数学基础就会比牢固,越来越觉得难,继而放弃。有的为了应付家长和考试,宁愿死记而不求活解,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初中阶段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但有些学生自制力差,明知数学的重要性,有不能约束自己,特别对于农村留守儿童不能及时与家长沟通,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第三,思维方式不适应数学学习的要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而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如果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会跟不上集体学习进程,导致出现分化。

二、应该采取的措施

1.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监护人”

学生时期的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农村孩子的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低下,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常以教师的评价为准绳。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许,是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接受教师的数目反馈是十分重要的。而另一些学生则需要教师与他们面对面的谈话,以此强调他们哪方面做得好。有效的教师反馈应该运用建构式的语言给学生以明确、清晰的建议。而这种建议只能于对学生一个学习点的改进上。

2.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屡屡失败,就会对学习丧失信心,失去兴趣。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在学生取得成功时及时给以正确的评价,及时给以表扬,这样更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激起学习数学的动机和愿望。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增进而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让成功走进每一位学生。要根据数学基础性强的特点,对学生分层要求,尤其对差生更要创设一些使他们成功的机会,使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举行数学游戏,讲数学笑话,设计生活中几何图形,让学生更贴近生活,找到数学与生活的切入点,激起学习的欲望。让学生交流、辩论,在相互合作中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体会数学带给他们的快乐,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

3.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大多数学生在数学上花费的时间不少,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这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首先对学生进行自学训练,让学生结合《建构式生态课堂学习指导》中每节课自学指导的重点、提示、注释,还有练习和点评,进行自主学习。然后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提供可以操作的、切实可行的学法。学生通过“学法”到“仿法”,最后到“创造方法”,使学生渐渐获得适合自己特点的数学学习方法。

4.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第8篇:初二数学教学建议范文

教学教研是指:即教育研究,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以教育理论为依据,用教育科学方法对学科教育领域的实践和理论进行有意识的探索活动。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数学教研员个人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研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一:紧张而又繁忙的一学期工作就要结束了,数学组的每位教师都是以认真、务实的态度忙于期未的收尾工作。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面向全体学生,引发学生的内在机制,使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进行学习,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早已为大家达成共识,我们组从三方面改变教学理念:(1)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2)注意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我们的具体作法如下:

一、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为了节省老师的备课时间,发挥每位老师的特点,同仁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本学期数学组采用了集体分节备课,每位老师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风格再进行修改,在教学上体现出自己的个性,教案力求符合下列要求:

1、教学目标应有: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教育目标,确定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通过引导与规范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学设计应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教学目标和本校的学生特点安排教材,要深入理解教材,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及不同的教法。

3、课堂模式百花齐放。

二、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从发展的要求看,就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数学,具备在未来工作中科学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考虑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本学期重点是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的要点是怎样听课、怎样做作业和怎样复习,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必须给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了能上好每一节课,根据我校硬件的优势、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马秋梅老师一学期制作了23个课件,是全校之最,为了上好一节课,新教师刘舒曼、许庆红都主动向老教师请教、取经,这两位教师进步的都很快。

三、课后辅导

批改作业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件繁重的工作,每天都要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来批改一百多本作业,采用的形式是统批、面批、学生互批、讲评等,每位老师还都利用中午午休及下班后的时间针对学习成绩差、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特别是刘舒曼还利用休息日给学生义务补课,记得快邻近期未考试的一天,我发现吃中午饭最晚的几位老师中有六名是数学老师,他们的工作态度令人钦佩。

四、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教学案例是改进教学的抓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中介,本学期以备课组为单位,做一个教学的案例研究,六年级的课题是《弧长》、七年级的课题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每个案例都是按“三实践、两反思”的原则进行的。通过这个活动,让全组教师都投入到教研活动之中。通过这次活动一方面要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累反思的素材,调整、优化自己的教学决策和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下学期工作的设想:

1、全组走出去听课(听上海市区名手的课或青浦区名手的课);

2、利用本校的资源---信息技术,每位老师上一节录像课,通过自己观察自己的录像课查找差距和不足;

3、每个备课组搞一个课例研究;

4、青年教师多上公开课,机会留给年青人;

5、七年级搞学生错题档案袋、好题档案袋,目的是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成绩;

6、休息日开提高班、补差兴趣班等。

数学教研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二: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伴随着新年脚步的临近,即将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有几分充实、几分忙碌,也有几分感慨……本着“为学生服务,要自己提高”的理念,全体老师们发扬优秀教研组的传统,兢兢业业的工作。现将这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常规工作管理:

从整体优化出发,加强教学工作的五个环节的管理。为进一步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功能,我组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明确树立集体质量意识,信息资源共享,认真落实了集体备课制度,由备课组长负责制,抓好备课过程中的各环节。各教师的教案都较为规范,质好量足,在学校的教案检查中大部分教师教案优秀。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所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时时考虑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本学期重点是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的要点是怎样听课、怎样做作业和怎样复习,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必须给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中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学生满意度100%。全体教师在精选习题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批改工作,力求做到及时反馈矫正,讲求实效,学校作业抽查情况显示本组全体教师作业批改情况良好。各年级都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分层教学,培优补差。七年级抓好起始阶段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八年级抓好基础教学,培养数学素质;九年级多角度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二、教研活动:

坚持每周进行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事先都经过精心准备,定内容、定时间、讲实效,多次组织学习教育理论和本学科的教学经验,充实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精心安排好青年教师的汇报课及其他教师的示范课抓好评教工作,对公开课严格把关,要求每一节公开课前都经过备课组的老师多次的研究和修改,每堂公开课后,全科组的老师都有进行认真的评课,我们科组的老师对评课向来非常认真,从不避丑,不走过场,不管你的资格有多老,你有多年轻,大家能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对有研究性的问题、有争议的问题都能畅所欲言,尽管有时争论的很激烈,但道理是越辩越明的,大家都确的通过争议都很有收获,以此推动本组的教研氛围。尽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十分繁忙,但老师们仍十分重视教育科研,有多位教师的论文获奖。

三、教研组建设的设想:

1、新课标学习与钻研还要加强;

2、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效果方面还要考虑;

3、全组走出去听课;

4、“培优、辅中、稳差”的方法方式还有待完善。

5、青年教师多上公开课。

数学教研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三:一、工作目标:

开学初,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组的特点,经过全组教师的热烈讨论,确定了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明确树立集体质量意识,信息资源共享,把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工作要点有:(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2)抓好本学科各项教学基础工作,从整体优化出发,加强教学工作的五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查)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积极开展教学科研,用教育科学指导教学。(4)组织公开教学,开展听课和评课活动。(5)关心培养青年教师,使之早日成为教学骨干。各备课组长在优化过程、减轻负担、提高质量的前提下,提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初一抓好起始阶段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初二抓好“平几”基础教学,培养数学素质;初三多角度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围绕目标,教研组有计划,有内容积极展开工作。

二、组风建设:

我们初中数学组每位教师有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谨治学,讲师德,图进取,有民主、竞争、团结、高效的组风。如初一备课组的教师为了抓好起始年级学生的思想品质,提高数学成绩,培养良好习惯,他们新能结对,集体备课,老教师无私奉献,新教师虚心好学,集思广益,通力合作。组内三位教师上汇报课,全体教师都能当好参谋,提出建议;初二年级班级大,学生多,课程难,他们辅导学生非常耐心,遇到问题总是共同探讨,经常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非智力因素,努力缩小落后面,教学效果较好;初三毕业班的教师惜时如金,分秒必争,他们经常一起研究提高数学复习课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交流从前带班的经验。初中数学组形成了一个团结勤奋,锐意进取的战斗集体,充分体现了教研组的整体功能。

三、参加教研活动情况:

我们组的教研活动的开展是经常的,每次教研活动事先都经过精心准备,定内容、定时间、讲实效,多次组织学习教育理论和本学科的教学经验,充实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开了一堂校级公开课,一堂校级汇报课,组内教研 课六次。教师经常相互听课、评课、交流,教研气氛浓厚,每位教师听棵都在10节以上,新教师18节以上,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四、积极组织课外活动:

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课外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行了构建数学模型、开放习题教学的讲座,建立了初三数学竞赛辅导小组,初一、初二数学兴趣小组,发挥学生特长,推进素质教育,在活动中讲究计划性、知识性、科学性。

第9篇:初二数学教学建议范文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将初中几何证明教学总结为四个阶段的教学模式:其中,第一阶段教学都是针对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而设计,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如逆向思维能力差、对条件和结论混淆不清等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数学能力。

[关键词]

几何直觉;规范语言;变式教学;一题多解

第一阶段――以实验几何为主,逐步向说理过渡再到简单的推理

这一阶段主要在初一、初二上学期,这一期间以实验几何为主逐步向说理过渡再到简单的推理,在教学中分组活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从实验结果中观察、归纳、猜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觉。要注意学生培养学生对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三种语言的转化,熟记几何术语,提高使用几何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如图1在进行平行线的性质教学时,教材使用了猜一猜、量一量、拼一拼、看一看得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结论,用符号语言表示为[a∥b,∠2=∠3]。例如:如图已知a∥b,那么[∠2与∠3]相等吗?为什么?

解:a∥b(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3](对顶角相等)[∠2=∠3](等量代换)

第二阶段――初二到初三阶段从简单推理向证明过渡

在初二刚接触一个新内容时,笔者先采用分点式(西南师大数学系陈重穆教授在内地版几何教材中提出的)表达,在利用综合式表达,最终实现几何语言的规范性。

例如:图2,已知AB=CD,AD=CD,[∠1=∠2],求证:BE=BF。

<F:\TM\中小学\2015\3期\t3q-30.tif>[图2]

“综合式”证明:连接BD,在ABD和CBD中

[]AB=BC,AD=CD(已知),BD=BD(公共边),

[][ABD]≌[][CBD](SSS)

[][∠]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而[∠]1=[∠]2(已知)[][]ABE≌[]CBF(ASA)

[]BE=B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以上两个阶段已在初一、初二完成。

第三阶段――初三阶段逻辑证明形成的重要阶段

这一阶段学生已经学完图形的性质,大部分证明题都是综合题,是几何证明的难点,在教学中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课前准备:加强师生情感,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克服学生对几何证明的畏难情绪,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4人一组),实行生帮生。并要求准备笔记本和改错本,收集一些典型的错题。

其次是课堂教学:

1.在初三几何证明一、二、三中,大部分知识是已经学过的图形知识,我先将已学的相关性质和判定做总结归纳,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再将一些重要的定理进行证明,在这期间可结合证明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得出结论,使学生达到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2.培养学生划分几何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将文字叙述的命题改为符号语言,并画出图形。由于学生在证明几何问题时总是分不清问题的题设和结论,因此会划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解决问题的保证。将文字语言图形化,符号化的意识应贯穿几何教学的始终,这样,有利于为几何证明的学习建立良好的基础。

3.强化分析过程,逐步加大题目的难度。学生不能解决几何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不会分析,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去想,在几何证明教学时,多在分析问题上下功夫,力求教会学生分析方法,提高学生几何知识的有效性,如在证明三角形全等的题目中,应指导学生认识到哪些是已知的可以直接用作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那些需要变为三角形的边角后才能使用。判定中还缺什么条件应当怎样进行推理,防止学生把所有的条件都写到一起,等学生有了推理能力后再适当地加大难度。

4.是进行变式教学,使学生在变式中找到问题的本质,体会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例如:图3已知在ABC中,如果[∠C=90°],[∠A=30°],

AB的中垂线分别交AB,AC于D、E。

求证:BE=2CE。

变式1:把已知条件[∠A=30°],

与AB=2CE互换,命题成立吗?

变式2:在ABC中,如果

[∠]B=2[∠]A,AB=2BC,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5.及时了解学情,充分收集反馈信息。学习几会导致不少学生的弱化,他们本来就听不懂,需要看老师和同学的过程,时间一长就出现了抄袭。为避免这种现象出现,对中下的学生的作业进行面批,对其进行学法指导,而对于不能及时批改的作业,把他们分成7个小组,每组每次抽一人交换批改,再要求他们将每组的信息收集起来,教学时就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提问。

第四阶段――复习阶段

在这一阶段,平时讲的一般都是历年中考题或是与中考题类似的题:

分割中考题,抽取基本图形划归题目类型。

不但要注重正向思维的培养,还要注重逆向思维的培养,如在认真读完一道题后,不知道从何入手,可引导学生从结论出发,例如,要证明某两边相等,那么可以结合图形可以看出只要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要证明三角形全等,结合图形和所给的条件,看看还需要什么条件,证明这个条件需要做什么辅助线,这样思考,就会找到证明思路,再把过程写下来。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初三的复习中题目繁多,有一部分同学今天做了明天忘,出现搞题海战术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渗透。第一轮复习要注意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形成,概念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萌芽阶段,在每一部分复习完后及时小结,形成知识的网络,再次提炼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在专题复习阶段,对某一类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专门设计一些练习,以强化这一思想方法。

注重反思,利用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①在上课时教会学生如何反思。如在讲解下列题目时可以这样处理:

例:图4在梯形ABCD中,AB∥CD,[∠A=90?],AB=2,BC=3,CD=1,E是AD中点。求证:CE[]BE

证明:

如图5,过点C作[CFAB],垂足为F,因为在梯形ABCD中,AB∥CD,[∠A=90?],

所以[∠D=∠A=∠CFA]=90[?],所以四边形AFCD是矩形,AD=CF.BF=AB-AF=1,在RtBCF中,[CF2=BC2-BF2=8].所以AD=CF=[22].

因为E是AD中点,所以DE=AE=[12AD]=[2]

在RtABE和RtDEC中,[EB2=AE2+AB2]=6,

[EC2=DE2+CD2=3],[EB2+EC2=9=BC2]

所以[∠CEB=90?],所以CE[]BE

以上参考答案的证明过程无可挑剔。但是下面的证明方法似乎更具一般性:

证明:如图6,取BC的中点F,连结EF,

因为AB=2,DC=l,BC=3

所以中位线[EF=AB+DC2=2+12=1.5=BC2]

所以BEC为直角三角形.所以CE[]BE。

证明过程没有用到[∠A=90?](直角梯形)这一条件。当然,还有以下证法也没有用到[∠A=90?]这一条件。辅助线如图7所示。

证明:延长CE,与BA交于F,

因为在梯形ABCD中,AB∥CD

所以[∠]DCE=[∠]AFE

因为E是AD中点,所以DE=AE,在DCE和AFE中

[∠]DCE=[∠]AFE,DE=AE,[∠]DEC=[∠]AEF

所以[DCE?AFE(ASA)]所以CE=FE,CD=FA

因为AB=2,DC=1,BC=3.所以FB=FA+AB=CD+AB=1+2=3=BC,

所以BFC是等腰三角形,所以CE=FE, 所以CE[]BE。

②督促学生在课后进行反思。每节课后留给学生思考回顾,并要求学生把当天的知识总结在家庭作业前。在每次的作业或试卷发下来后将错题收集在错题集中,并把错的原因和正确的解答写在后面。

③每学完一节,或一章,要求学生做出这一章的知识结构图,并带领学生回顾本章中的主要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适当地加强相关的练习。

利用精心准备的小试卷,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解题质量。

在中考前复习期间,先告知学生第二天的复习内容要求学生先回去复习该部分的课本,然后在讲课前发放之前准备的相关内容的试卷,一般有6至8题,(主观客观相结合),要求学生在12分钟内完成,然后相互小组交换批改,收集问题。再结合问题继续复习相关知识。这样,既能加强学生课后复习的监控力度,又能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质量。

事实上,不管是在哪个阶段,有一些方法都是相通的,只是在某些阶段一些方法比较突出,另一些方法起到辅助作用。

[参 考 文 献]

[1]陈应明.“分点式”证明是几何证明的良好途径[J].数学教学通讯,19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