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机械设计专业的认识范文

对机械设计专业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机械设计专业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机械设计专业的认识

第1篇:对机械设计专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1.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改进的必要性

国家教育部对于高校内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是有着明确的要求的,要求培养出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且能够在生产第一线从事设计制造以及科技开发的人才来,通过这样一种要求就可以看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强调的还是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高校在进行专业教育体系的构造时就要充分的考虑到这样一种要求。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牵涉到机械行业的多个方面,学校在进行教学目标确定以及教学模式构造的时候主要需要以社会的经济状态为导向,也就是说,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综合性人才来。

随着我们国家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进步更是使得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重点工作,尤其是在机械行业内,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更是不断提高,而这样一种要求上的提高主要就表现在综合素质上。教学改革的推进和进行都是希望高校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式都能够适应于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条件,但是到目前为止,相当数量的高校内仍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包括专业设置过于狭窄、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严重以及专业知识面不足等,这都是需要通过切实的工作和努力来改变的。

2.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改进的内涵分析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和应用研究这样三个方面,除此之外,机械行业内的运行管理以及经营销售也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必要素质,总而言之,机械设计行业进行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素质教育,同样关键的就是岗位技能,归根结底,也就是要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实现上述目标就需要在教学环节当中重视基础、丰富教学方向并强化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还需要尽可能准确的把握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基本上就要求学生在机电、数控、管理、计算机、设计甚至是实际操作当中都有相当的表现。尤其是对于应用的强调,更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精髓所在,也是高校培养机械类人才的基本要求和特色所在,只有保证学生经历充足的应用实践才能够保证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表现出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和优秀的创造能力。

3.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改进的措施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教学进行优化和改进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在教学当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倡导参与式教学来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学思结合,总而言之,高校就是需要在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上进行改进来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文当中具体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来对其改进措施进行分析。

3.1. 采用启发式教学

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当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当中,专业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讲解专业领域当中的重难点,与此同时通过知识的辐射来体现该专业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显著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因此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还需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试验的设计与操作,这样就能够在实践当中暴露出理论学习当中未曾意识到的问题,同时也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可见这样一种教学方式的好处和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3.2. 对比式教学

对比式教学主要强调的是国内专业教育与国外专业教育的不同之处,这样一种对比式教学可以从两个具体的方面和角度来进行,一方面是把不同的机械设备或者是机械材料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另一方面则是对比国内外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的表现。对比式教学同样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消化比较抽象的知识,并同时提升自己进行试验操作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3.3. 利用多媒体实现立体教学

在现当代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是必然的选择和趋势,这主要是因为现代信息爆炸且信息的获取方式多样,使得信息必须在经过合理的筛选和处理后进入到学生的视野才能够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在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时,可以按照教学对象所需要的内容来进行独立单元的划分与设计,与此同时还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大量的机械产品照片或者是录像来让学生对于机械产品直观和准确认识,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企业的生产实例来鼓励学生设置课题或者是参与到讨论当中来,这样一种理论在实际当中体现的教学方式更加能够加速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对技能的接收。而立体教学的好处则在于解决了机械结构复杂的问题,机械结构因其较高的复杂性往往平面图十分复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模型和部分零件实物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对比,学生同样可以获得最为直接的视觉感受,加强理解的同时加强记忆。

3.4. 在企业内进行教学

这样一种教学策略就是将课堂转移到企业内去,具体来说,就是在课程快技术的时候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到工厂内去进行专业技能的知识培训,在企业内进行教学一方面是可以让学生走到生产的第一线,就能够对自己在课堂当中学到的东西有更加直观准确的认识;另一方面,企业内有非常过技能纯属且知识全面的人才,这样一些人员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总而言之,就是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企业活动当中去来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和职业技能。

4.结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的优化和改革实际上是随着现代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而进行的,必须根据市场的导向和需求来进行动态改革,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全面且技能纯属的人才,更重要的就是加强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使得学生在将来的岗位上能够更快的进入角色发挥出作用来。

参考文献:

第2篇:对机械设计专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机械设计基础》 网上教学 应用型人才

一、研究的背景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和近机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涉及机械系统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计算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标准、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运用,它的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对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机械、设计机械、生产机械和使用机械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培养当今社会急需的大量应用型人才尤为重要。经过调研发现,目前高职院校的机械设计基础课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绝大部分还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即使部分借助了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学课件不够完善,存在不够直观、不够形象、与学生实际脱节等问题。

2.教学资源不够丰富,查找资料困难。

3.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学生不能随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

5.由于学生多、设备少,大部分学生在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中不能充分联系实际,致使设计不够灵活。

二、研究的目标和依据

主要研究目标是:开发机械设计基础课网上教学系统资源,以期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扩展学生的学习知识面,特别是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联系实际、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使高职院校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主要研究依据有:

1.总结回顾多年教学经验,形成课题资源基本资料。

2.根据当今实际教学体验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改进、丰富课题资源。

3.到企业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使课题资源更贴近生产实际。

三、研究方法

1.经验总结法: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从而揭示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把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

2.资料法:通过系统学习、收集、鉴别、整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

3.问卷调查法:采用无记名的方式问卷调查,进行个案研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东西。

4.跟踪调查法:对部分毕业生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具体的追踪调查研究,形成设计步骤和方法。

四、研究内容及步骤

1.开发机械设计基础CAI课件和编写电子教材。两项工作交叉进行,相互补充。电子教材编写是在参阅多部高职高专教材,吸取其各自优点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添加多个实例编写而成,而课件制作又以电子教材为基础,紧扣教材大纲要求,添加易于学生接受的动画和现场视频实例,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而成,它使课堂更加形象、生动,也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发机械设计基础资料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包括:机械制图标准;公差与配合标准;形状与位置公差标准;表面粗糙度标准;常用工程材料;零件结构设计工艺性;连接与紧固;带传动和链传动;减速器和变速器;齿轮传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轴;常用电动机;常用低压电器;液压传动;气压传动与控制等。其中搜集了机械设计所需的各种资料数据,师生进入网站就可以非常方便地查阅,同时也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编写电子教案。电子教案编写根据教材和大纲要求,区分重难点,精选课程内容,合理安排学时等设计而成,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导意义。

4.选择、制作大量机构运动动画。机构运动动画包括各种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机构、齿轮系传动和螺旋传动等。这些动画形象直观地展示了机构的运动情况,使学生学起来感到轻松有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丰富了学习内容。

5.试题库建设。试题重在用于检测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当今高职高专学生应用能力检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6.虚拟实验室建设。虚拟实验室建设了五个项目:一是零件展览室建设,包括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轴、键连接、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弹簧等零件;二是常用机构运动模拟动画建设,有泵、冲床、发动机、内燃机、颚式破碎机、缝纫机、机械手、牛头刨、抛光机、曲柄滑块机构等;三是几种机构组合搭接建设,包括摇块机构、导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等;四是齿轮加工模拟建设,包括模拟插直齿、插斜齿、滚直齿、滚斜齿、仿形法加工直齿、斜齿等;五是减速器拆装模拟建设,包括直齿、人字齿、蜗杆、锥齿、两级减速器拆装模拟等。

7.虚拟设计室建设。虚拟设计室建设项目包括螺纹连接、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轴、键连接、滚动轴承设计等。

8.工程案例建设。工程案例包括挖掘机、飞机起落架、内燃机、起重机等50个工程案例。将这些案例视频用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看到大量实际生产案例,产生很多对日常生产和生活的联想,增强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9.机械设计基础网上教学平台建设。包括开发机械设计基础网上答疑系统和网上考试系统。网上答疑系统使学生很方便地与老师进行在线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根据课程学习要求,网上考试系统设计开发了五套网上测试题,试题形式全为单选题,学生可方便、快速地进行自测,及时检查学习效果,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五、研究的意义

笔者针对教学现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开发设计机械设计基础网上教学系统,该系统教学课件形象、生动、贴近实际,可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资源丰富,使用方便,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能实现网上答疑和自测,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总之,该系统设计适应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和生产实际,对目前的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基础课教学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也将对培养国家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邱宣怀等主编.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葛中民主编.机械设计基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1.

[3]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第3篇:对机械设计专业的认识范文

论文摘要:《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内容广,难度大,涉及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缺乏耐心和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解读,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期望为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提供一些帮助。

[中图分类号]:TH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7-0000-0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机械传动知识、常用机构、轴系零件等,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机械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各种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所需的基本训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日后从事机械设计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在近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高等工科院校中近机械类专业一门主干课程,在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理论课程,其概念较繁杂,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所以教学过程中必须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然而当前教学中确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1.机械设计基础教学重点

机械原理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掌握运动副的分类和表示方法,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图解法绘制盘状凸轮机构、齿廓啮合基本定律、设计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基本尺寸以及轮系传动比的计算等。本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比较抽象,如机构自由度计算中虚约束的判断、平面连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的判定、滚子半径和基圆半径对凸轮轮廓的影响、渐开线性质等。这些内容学生在学习时既看不到,又摸不着,使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实验教学也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意识、检验知识的重要手段。实验内容主要有:常用机构、机构运动简图绘制、齿轮范成实验、机械零件现场教学、齿轮减速器拆装等。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多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学生只需按照实验指导书所列步骤进行,缺乏主动参与意识,这样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课程体系的调整,《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不断更新,学时逐渐缩短。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机械学科的发展,本课程需要向学生讲授的内容越来越多。由于该课程涉及知识点多、难度大,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致使学生对各章节之间的教学联系缺乏清晰的认识,学习效果差。而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满足于给学生讲道理,以为道理讲清了,任务就完成了。这样的教学过程完成后,学生仅仅简单地记住了一些名词术语或要点,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仍然没有质的提高。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现象,不能很好地解决该课程的重点、难点。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对教学方法的改进迫在眉睫。

3.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改进措施

3.1改革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是集中用两周的时间要求学生就某一课题进行设计,完成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机构运动设计、通用零部件工作能力设计和结构设计等内容,设计性内容和计算量比重较大,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将课程设计的内容分解在理论教学的各个章节中,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而到最后课程设计就比较简单了,提高理论学习的积极性,综合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机械设计基础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机械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要并注意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相适应,以更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3.2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要充分利用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的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学生对各种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在各种机械中的实际应用有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引入CAI教学课件展示各类机构的运动过程,呈现不易观察的零件内部结构与动态特征,演示实际加工机床的运动与加工过程等,使学生的视觉活动和听觉活动有机结合,变枯燥的结构内容为形象生动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增强教学效果。使用挂图、投影仪等则可省去部分在黑板上画图的时间。

3.3加强实验教学

要有效利用实验教学,由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以配合课堂教学。比如在讲解四连杆机构时,运用模型做课堂演示,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听讲,能使学生很快弄清曲柄、摇杆等构件之间的实际运动情况,理解了死点、急回特性等重点知识。另外,带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是很好的教学方式。它可以使学生对机械的运动情况观察得更仔细、更充分,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为此,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手参加实际操作。为积极创造条件做好实验,任课教师应与试验人员密切配合,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认真做好准备、讲解、指导及批改实验报告等工作,提高实验的质量和效率。

3.4加强实习教学

实习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可以结合专业实习来进行。具体来说就是在专业实习前,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拟出实习思考题,让学生带着机械设计基础问题去实习,启发学生自己动脑去发掘尚未掌握的知识,寻找尚未知晓的事物。例如,在齿轮传动机构拆装实习时,可通过对传动齿轮的装拆和齿轮侧隙的测量进一步理解中心距可分性原理,再通过讲解,启发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充分分析,热烈讨论,去理解该原理的现实意义,即生产实际中齿轮的装配虽不按标准中心距安装,但仍然可使传动平稳的道理。因此,《机械设计基础》任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专业实习时,认真加以引导,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应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适应企业需求和岗位需要,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创新、总结和完善,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徐锦康,周国民,刘极峰.机械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第4篇:对机械设计专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 自动化 教学难点 对策

中图分类号:TH122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素质教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在社会背景下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将教学质量摆在首位,培养专业性的人才。以最优的培养方案和教育资源配置为前提,不断完善教学形式,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最好的人才,并提供最好的教学模式,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向国内品牌专业进军。在教学的前提下,以培养专业性人才为己任,注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同时,将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相结合,实现将知识转换成动力,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专业知识的教学上,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上,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复合型人才,注重探索与创新,为本专业培养出社会上需要的人才,实现技能与现实的统一。

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难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对学生技术与知识都要求比较严格的专业,在教学中,教师秉承的是机电合一以及机电一体化的技术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常常会将社会高科技复合技术与本专业的专业知识相结合,以渗透学习为主,技术指导为辅,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在对机电一体化研究的同时,强调分析应用能力,不仅拥有强大的理论知识做后盾,更是培养学生的具体操作实践能力。因此,要做到很好的教学,使学生实实在在的学到东西。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首先,学科知识较抽象,学生缺乏空间感且动手能力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习中,教师在教授学生机械化制图时,上课时带来的都是实物模型,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研究与观摩,同时要是再将其全面的轮廓以一种正确的方式投影到平面上,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对模型产生认知,最后再将这种立体投影展开,变成一个平面。学生就必须有相应的想象力对模型产生三种认知:具体模型的立体认知、模型投影的立体认知、平面模型的认知。这三种认知需要学生有立体感知力,并在平面图形中形成整体的立体图形思维,因此,在机械化绘图的学习中,对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的要求就很高,需要学生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读图能力,实现图形的立体化。

其次,学校安排课程时,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学习比较分散。大学课程的教学比较分散,常常在第一学期的时候,学校教授的大多是比较基础的课程,比如制图等,也没有学习专业的软件。到第二学期的时候学习英语、计算机、维修等课程,也没有学习实质的专业课程。当第三学期真正学习软件的时候,由于时间相隔就,第一学期学习的画图等知识,学生已经遗忘,这样的教学形式完全不合理,无法真正学习到知识,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在教学中,学校可以将软件的学习与机械化制图飞学习放在一起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还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同时,直接实践学习,做到融会贯通,在实践中摸索学习理论知识,将知识在实践中融化,真正做到复合型人才,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提供的相应对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教学中遇到一些问题,学生要更好的进行学习,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形式,以最优的教学模式来教导学生,促进教学培养最好的学生。

首先,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社会科技三维造型软件来辅助教学。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习中,学生的立体感不强,教师可以利用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科技手段来辅助自己的教学,用现存的道具来辅助教学。比如让学生多进行立体模型制作的比赛以及对模型的模拟比赛。比如用橡皮泥来制作自己想象的东西,或者教师给定一定的模型标准,让学生对比制作,增加学生的空间感与设计感,帮助学生解决立体感不强的问题。同时,可以运用社会上存在的科技手段来教学,比如运用三维、二维软件来引导学生学习。教学中,运用绘图软件,将课本上以及资料上的二维图形,按照模具显示,直接绘制。同时根据投影的成像,进行转换、改变角度,进行修改与设计,并进行真实的模具制作。通过这些软件以及亲自制作,让学生感受到三维空间的乐趣,并感知三维空间的具体形态,理解三维空间的形成,实现制图等的精确性。

三.完善和加强生产实习中的管理

生产实习中的管理主要是生产实习教师队伍的管理、对学生的组织和考核。实习指导教师对生产实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针对原先生产实习指导老师少,学生多的情况,学校进一步加强了生产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要求年轻教师积极参与到生产实习教学工作中,由于年轻教师很少有时间到生产第一线去,自身的实际生产经验不够丰富,因此在实习时一般安排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老教师和年轻教师组合带队。为了避免年轻教师对实习过程不熟悉不了解,影响学生的实习效果,在实习前,没有带过实习的教师事先与领队教师到实习厂方进行必要的学习和参观, 熟悉环境和有关人员, 了解生产产品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流程。这样既能够更好地在实习现场指导学生,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年轻教师的专业素质。

生产实习教学的基地在校外,与学校相比,社会环境和人员接触相对来说更为复杂,这

就要求我们对参加实习的学生要严格纪律、严格考勤,加强实习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实习任务能够圆满完成。对学生的管理主要从几个方面来抓:一方面每次去企业生产实习前,邀请在对应实习企业工作的往届优秀毕业生与实习学生面对面交流工作体会,提高对企业的认识,了解企业文化, 增加学生对生产实习的兴趣和热情,调整好对待实习的正确态度,另外需要对学生进行必须的生产安全教育,学校在实习动员大会上需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进入实习工厂后,工厂安排人员进行生产安全教育。另一方面实习成绩明确规定由考勤、实习笔记、实习答辩等几方面综合评定。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生产实习规定的纪律要求,按时到岗,不无故缺勤和早退,带队教师做好考勤工作,及时掌握学生的实习状况。实习笔记可以反映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问题的解决和思考,是学生对实习情况的真实记录,在实习结束后提交给老师。实习指导教师认真批阅,并统一组织实习答辩,结合考勤、实习报告及答辩成绩等不同的权重比值,综合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

四. 结论

在现代教学中,科学技术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元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也不例外。要想在现代社会中立足,就必须不断的进步,本专业的教学也是一样,必须不断改革创新与进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教学上遇到很多难题,很多人也在不断的探索,寻求更多更好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难题,也期待更多的人投入进来研究与分析,寻求更好的教学经验与方法,让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不断进步,让学生的学习也更加轻松,学生也会更加感兴趣,将会学得更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曹志坚,陈关龙,马培苏.机械工程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6):7-8.

[2] 郑夕健,罗继曼,袁从启.基于项目的工程机械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2(2):33-36.

第5篇:对机械设计专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机械设计 课程改革 教学

在机械类专业的教学中,机械设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学习机械专业课程的时候,学生需要学习工程材料、机械原理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原理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逐步掌握机械设计方面的原理。在经过大量知识的学习储备之后,学生可以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机械设计方案,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优化教学内容和体系

在进行机械设计教学的时候,课程通常以机械的零部件为教学对象,课程内容丰富,对于初学者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了减少学生在入门过程中的困难,可以采取自学与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学的主要内容针对难点知识,例如零件的耗损设计等;自学的主要内容针对的是相对容易的知识点,例如机械零部件的选择原则等。为了保证学生自学的效果,教师必须进行随机抽查。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机械课程学习的时候,可以加强对机械设计基本概念、基本设计方法的教学讲解,使学生形成系统而完整的知识链。对于一些耗时较长,但作用非常小的知识,可以适当进行删减,保持课堂的平衡。教学过程中,教学应当密切联系实际。针对具体的案例进行教学时,可以增加创新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后的练习中,教师也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课后温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采用先进教学手段

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增加讨论式的学习方式。在讨论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讨论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对于齿轮转动的设计,在满足前提条件的状况下,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然后选出优秀的作品,并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相互评价,自我评价。除了以上的方法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还可以使用以下教学方法。

1.现代教学法

在进行机械设计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提升教学的质量。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能够使教学更形象化、趣味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更为深刻。

2.网络教学法

为了使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可以构建网络机械设计平台。在网络机械设计平台中,学生可以使用网上习题、网上答疑等资源。同时,教师还可以把最新的机械设计理论上传至网络,供学生下载学习。

三、加强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发展是学科进步的灵魂,对于机械设计专业来说,创新发展是其发展的原动力。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新能力。

1.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机械设计的课程中包含机械零部件的识别课程、机械性能的实验课程和机械创新课程。通过观察机械零部件,学生能够形成对机械部件的感性认识。在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之后,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通过机械性能的实验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到机械原理、机械的运动规律等等知识,加深学生对机械的感知,并培养其动手动脑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可以自行进行实验项目,自行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并付诸实际行动。

2.开放实验室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验室可以面向教师和学生全天开放。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完全可以由于一时的灵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验证,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6篇:对机械设计专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机械设计 教学理论 教学实践

机械设计课程是一门老课程,人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也存在传统的习惯和间题。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简称机械设计专业)是一个新专业,人们具有许多教学创新的机会,却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和做法。这种情况促使作者在教学研究中注从理论上探索设计教育与设计教学的规律,三年连续写出数篇论文。从局部的、具体的教学问题开始做深入的理论分析到从总体的教育规律和策略方法出发做系统的理论研究,取得了认识上和观念上的飞跃。

综合设计教育理论研究的内容有:

(1)运用拓扑理论的基本概念,构筑人类设计思维的拓扑模型,从而得出培养设计人才的实质内容和必由之路,使之成为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

(2)运用系统理论的基本方法,建立高校设计教育的策略进程,从而澄清了各门课程的分工联系,确定了机械设计专业的教学进程和机械设计课程的边界、联系及教学秩序。

(3)运用信息理论的主要论述,分析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的本质、质量、数量、通道和空间,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课程教学的荃本建设。

(4)运用耗散、突变与协同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创造性设计思维的内部因素、外部条件、观念更新和行动指南,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根据设计教育理论确定的设计教学规范.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改革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必然引导教学水平的大幅度的提高。这种以科学理论为依据,以大量生产实践为基础的教学研究取得了预期效果。根据“实体概念集合是设计思维空间的支柱”这一原理,坚定地在机械设计课程中引进认识实习。进行实习基地课程建设和组织教学,这样从根本上解除了长期存在的由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和实体概念所带来的一系列的教学间超,并使学生提离觉悟,开始树立工穆愈识和生产观念,参加这一教学活动的青年教师也得到锻炼和培养。同理,在机械设计专业生产实习中,作者着重地进行实习基地选择和课程建设,针对所选的现代大工业厂矿的特点,不断地改革传统的实习内容和指导方法,大大提高了机械设计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

在实习教学的基础上,作者担任一系列课程的教学任务,其中有机械设计、机械概论、现代设计方法学和机械设计学等裸程。在系列课程的讲授方面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l)口绷粉设什知识传授,培养设计能力,

(2)充实大t设计实例,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实际提高到理论的认识;

(3)调整完善讲授的系统,使之规范,消除内容零徽、多杂的现象;

(4)用现代设计的概念和方法有效绝更新教学内容,

(5)总结出“讲授法十则”进行课程内容的讲授,并在机械设计课程中采用课内系统讲授与课外集体质疑讨论(每周1次)的方式文替进行教学,取得极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研究了设计方法学、机杖零件学习指导和自学笔记、现代设计方法学简明教程等5种文字教材和齿轮传动电视教材。这些教材在内容、形式和编制技法上都有所创新,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教学中,作者肩挑起培养学生创新设计思维的重担,加强创新设计思维的教育。为此,除编写讲义、教材外,还设计了概念设计表格图册,用来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组织和进行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的专用教室的建设,这样解除了长期教学环节多、教具重和电化教室分徽带来的困难。这种专用教室因其功能多、占地少、经费投入低、效益面宽、利用率离等特点,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经过以上综合地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工作,使得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为了对设计作业做系统的组织和指导,把学生的设计能力一步一步地提高到不同层次的高度,作者多年来做了大量的设计教学改革的试点.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做了习题的改革、作业的改革和课程设计的改革,形成新的作业的系统,并开拓了20个新课题,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在机械设计学和设计方法学课程中,指导学生做概念性设计作业;在专业课程设计中指导学生做结合生产实际的技术性设计;在毕业设计中指导学生做较大系统的全程设计及单项优化设计等公学生最终达到的设计水平,无论在难易程度、熟练程度、图面质量、思维能力以及知识的全面应用等方面都能达到优良的水平。

几年来,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内容丰富、全面、系统,有所创新,教学实践效果始终保持优良,成效显著.成果的取得是由于党的教育方针正确、组织的领导、行政的支持、群众的帮助和师生共同的努力的结果.其中,作者出于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和创业精神,把近代数学及现代科学理论引入教学研究,把生产实践与理论教学、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水平。我校在夯实专业基础课的同时,特别注重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不断地在提高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这一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上下功夫,经过我几届毕业学生的工作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愿与同仁共享,文中不妥之处还望指出。

参考文献:

[1]徐泳龙;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J];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2]陆笑容;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与能力培养[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1期

[3]于晓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8年12期

第7篇:对机械设计专业的认识范文

一、数字化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教学改革的作用

1.适应社会和就业的需要

从对上海的企业调研和毕业生反馈的信息看,当前大部分机械制造业的企业基本上实现了三维数字化设计和制造,其中国内大中型企业和研究院已全部实现三维设计,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普遍采用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来完成工程设计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此,转变教学观念,注重知识及应用的与时俱进,已成为培养机械行业人才要求。把数字化设计引入到机械设计能力培养当中,使学生掌握更现代的设计方法,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促进机械设计能力的提高

在我校学生在大学一年级主要学习《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等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二维绘图和识图能力;而在高年级的专业课程中,直接讲授三维数字化设计软件的工程应用,难度大、效果差。在大二期间,将数字化设计结合《机械设计》《现代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不但可以为学生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基础,降低专业课程的学习难度,而且能对机械设计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数字化设计改变了传统课程设计作图多、任务重的缺点,设计结果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3.利于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各高校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等学校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改革内容。机械创新设计作为一项“卓越计划”培养机械类专业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的联系、积极探索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特征的新型课程模式。将数字化设计引入到机械创新设计培养当中,对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为数字化设计优势十分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设计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借助数字化设计软件把自己的工程设计想法通过三维实体设计表达出来,激发学生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的欲望,进而促进其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教学改革的思路

数字化设计应当是根据数字化设计本身的特点及其在机械创新设计的应用特点来进行,不能简单地增加设计软件使用操作教学内容,或在原来的课程体系中再增加几章独立的、自成体系的数字化设计教学内容。而应结合数字化设计和机械设计能力培养的特点,对整个课程内容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

(1)以工程素质教育和实际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数字化机械设计课程内容体系。主要包含数字化设计基础,数字化设计理念、流程及特点,数字化设计工具简介,数字化设计实务训练等类型的课程内容。同时探寻建立数字化设计与传统设计教学内容之间,以及与其它数字化设计课程之间有机的联系。

(2)机械设计中传统设计教学内容应做相应的改革,使数字化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真正融合到机械设计的教学与实践当中,最理想的方式是能够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熟悉和掌握数字化设计工具,这样机械设计能力的培养的才能够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

三、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

1.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在授课时,应淡化对理论公式的推导,加强对工程应用的讲解,如齿轮的强度计算,螺纹连接强度计算等;对一些非重点章节,如链传动、进行引导性的讲解;对难度相对简单的章节,如联轴器、离合器与制动器、弹簧等,可以采用教师简单概述,让学生课下与结合思考题自学方式。这样可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教学压缩到96学时左右,留出大约20学时对数字化设计进行讲授。在数字化设计教学当中,不追求难度和深度,以使学生能够完成课程设计为目标,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教授学生如何利用软件自带的帮助文件和用户手册,独立进行软件功能的自主学习。在课程的安排上,采用每两周2学时的上机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模仿课堂的例子,并安排一定量的课外习题。这样使学生长期不断地学习,便于学生提高实际设计能力。

2.课程设计环节的数字化设计应用

对于机械设计能力培养中重要实践环节――课程设计,将三维数字化设计代替传统的二维作图是改革的一个重点。目前,我校课程设计题目一般采用通用机械传动装置设计,以齿轮减速器设计为主。学生在两周的设计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的设计方案的分析和计算、零件设计装配图和零件图的绘制、设计说明书的编写等任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学生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反复设计。由于课程设计时间较紧,大部分同学在进行零件强度设计后,直接进行零件图和装配图手工绘制,往往忽略设计的整体性,草草地画完所有图纸,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将数字化设计引入到课程设计后,学生可以应用设计软件参数化功能,对原零件图和装配图进行特征修改,使零件结构的变化直接在三维视图中展现。然后,利用三维转二维图纸的功能生成工程图,并进行必要的视图表达修改和标注。这样就大大节省传统二维作图的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设计”,从而可以提高课程设计质量。

3.机械创新设计研讨课的开设

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包含应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理念、敏锐的创新思维、基本的创新技能和优秀的创新人格。研讨课有效地探索了研究型、合作式、自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学思结合、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育思想,促进了在教育思想观念方面的深刻变革。目前,我校已开设“产品开发与现代设计”研讨课,和机械设计类课程中创新设计研讨课,教学效果显著。

4.问题驱动启动式教学方法

针对机械设计和数字化设计实践性均较强的特点,强化理论课和实践课案例教学,注重问题启发教学内容的精选和问题的设计,着重讲清工程设计案例问题是什么、工程设计案例问题的背景是什么、工程设计案例问题的性质是什么、工程设计案例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什么等内容。使所学的知识更加具体,并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活跃学生的创新思想。

四、数字化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教学实践的注意事项

1.不断加强数字化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

数字化设计基础课主要是根据机械类专业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讲授有关数字化设计的软件、图形图像理论、设计与造型方法,设计特点等共性的知识,使学生形成一个清晰的数字化设计框架,能够在大脑中实现数字化模型的构造。

2.强化“设计”理念

机械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产品化,其设计应当是为产品及其生产而设计。在课程教学改革时,需要不断强调的就是设计。机械类专业数字化设计的核心是设计,而不是绘图。教改应该始终按机械设计基本能力教学为主、数字化设计学习为辅的教学思路进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字化设计方法,并能独立进行简单数字化设计。对于机械类专业学生而言,最需要的是在数字化设计工具的帮助下,获得对整个产品从概念设计、结构设计、生产加工到市场推广的全面控制能力。这种设计能力的培养就能够与CAD、CAE、CAM乃至虚拟设计与虚拟制造系统相衔接。所以,在机械设计课程中强化设计的理念,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数字化机械设计不仅可以用计算机技术来绘制各种各样的装配\\零件设计图,尤为重要的是它可以辅助进行动力学和运动学仿真、有限元分析、装配检查等功能分析;可以有效地将机械设计各个设计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各个阶段的设计成果为其后的设计制造过程直接使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

3.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数字化机械设计相对降低了机械设计的理论难度,学生对相关数字化设计软件学习兴趣将会大幅提高,甚至有些同学会主动“开快车”,在数字化设计软件学习上花掉太多精力,忽略了对机械设计理论知识学习。所以,任课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数字化设计软件和机械设计理论学习之间的关系,做好协调工作。

4.随着数字化设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教师还可以适当扩展讲解运动仿真和CAE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机械设计技术的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8篇:对机械设计专业的认识范文

1.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的发展现状

随着计算机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机械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计算机技术将科学技术与机械理论结合在一起,增强了机械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了积极适应不断现代化的科技发展需求,机械制造业也进行了一些必要的革新,比如开始对机械设计方法进行重新规划,开辟新思路,形成了一系列的机械设计新方法。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我们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便利和重要性。因此也说明了机械设计方法进行革新的必要性。计算机技术辅助机械设计的方法得到普遍应用,从而促进了机械设计的智能化发展。目前的机械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机械设计方法的改变是大势所趋,即设计领域逐步多元化,不断扩大设计人员数量并且提高设计人员的技术素养,设计对象也更加系统化。由于市场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较快,使产品的设计更加有序,对设计也有了一个新的衡量标准。现代化的机械设计是由传统的设计方法加以转化而来,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机械设计中,不仅可以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而且提高了机械设计水平,保证了设计速度的同时也能保证相当的设计质量,使得机械设计变得更加高效。现代化的机械设计大胆地引用了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和机械设计人员的密切合作,更好的为机械产品设计服务,将产品、零件、机械的变化以动态数据的形式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来。具体一些来说,计算机技术的机械设计方法主要有优化设计、仿真模拟、AUTOCAD分析等,根据不同的设计采用相应的计算机技术,使机械设计更具有针对性,真正实现科学化设计。

2.现代机械设计对计算技术的需求

相对于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机械设计,传统的设计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缺陷和漏洞,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的机械制造业发展需求,无法准确高效地完成设计工作,常以静态假设为基础,不能适应动态设计要求,设计的成本比较高,信息反馈的周期相对较长。而现代的机械设计主要以计算技术为主要的设计工具,为机械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能够对机械制造过程进行有效的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机械设计,使机械设计趋向集成化、智能化发展,在复杂的设计过程中,从动态角度出发,精确的分析产品性能,以满足市场竞争和用户的需求。AUTOCAD技术方向是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的主要体现,AUTOCAD技术使机械设计过程逐步实现自动化,使机械设计更加高效。机械设计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不断的发展。

3.探讨AUTO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优点和缺点

3.1优点

第一,充分利用人类的思维程序。与人的思维相适应在机械设计师进行设计工作的时候,一般都是需要先进性构思,然后再通过各种形式来进行表达的,由于在其脑海之中,产品的形状是立体的,设计人员可以将主要精力集中于产品设计方而,与创新意识相符,便于设计工作的连续进行。第二,便于进行设计及修改工作。借助三维AUTOCAD软件,不但能够进行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工作,而且可以以周边零部件具置以及形状为主要依据进行零部件设计工作。既能够使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工作开展更加便利,又能够有效防止出现,还能够借助资源查找器还可以将零部件造型的整个过程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第三,机械产品的技术含量得以提升。将机械产品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并借助AUTOCAD技术以及CIMS对生产进行组织,从而推动了机械产品设计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能够实现计算的便捷性,从而促进设计效率的提升:实践中所需的数据,可以根据储存的信息修改设计的结果,节约了大量的时间,避免了设计师进行重复劳动。

3.2缺陷

第一,AUTOCAD技术并没有全而应用于设计的领域虽然AUTOCAD技术的出现使我们脱离了传统的绘图方式,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当前,许多利用AUTOCAD软件的公司和单位并不是为了设计而运用它,更多的是用它来获取效果图,这使得AUTOCAD的作用大打折扣,对AUTOCAD软件的应用缺乏整体性和目的性。第二,AUTOCAD技术缺乏专业的人才。虽然运用AUTOCAD软件的人很多,但其中真正掌握AUTOCAD技术的人很少,大多数的设计人员在运用AUTOCAD软件的时候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技术训练。因此,不能充分运用AUTOCAD软件的功能,在设计零件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缺陷。况且,现如今AUTOCAD的功能会越来越多,操作AUTOCAD软件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想要真正的掌握AUTOCAD技术会变得更加困难。

4.计算机技术在机械领域的未来前景

计算机技术的前景依然广阔,AUTOCAD技术在将会集智能、绿色、集成于一体,系统实际操作的便利性和实用性也会相应提升,成本价格也会逐渐减少。所以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设计中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过去以及未来,设计、制造、施工以及生产和工程管理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为进一步提升促进工作效率,需要将AUTOCAD和CAM进行有机结合,朝着实现AUTOCAD、CAM一体化的方向大步前进。

5.结束语

在机械设计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同时,还可以节省设计时间,确保机械设计的精确性,做到了机械设计的高效性和信息数据共享,同时也改正了一些传统设计上的不足,是市场竞争的优势力量和用户的最佳选择,保证了机械设计的质量,也促进了机械制造业的科学合理的发展。

6.参考文献

[1] 张超,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机械设计教学中麻用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05).

第9篇:对机械设计专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职业;机械设计基础;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33-01

基于项目驱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应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为指导,开发全新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设立基于职业工作过程、体现职业特点的项目,完成真正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课程改革。

所谓项目教学,就是以项目为主体,根据项目来选择、组织教学内容,并将学科结构的内容融入到工作过程的结构中,学生在完成项目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因此,项目的选择就变得尤为重要。对职业教育而言,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建立和发展,那么根据职业工作活动,将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的实际工作过程作为课程核心,将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课程内容,就成为我们项目选择的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由于各专业的职业工作活动有着各自特定的工作对象、工具、组织等,因此,课程项目的选择应因其专业的不同而具体设置。笔者就模具制造专业做了一个初步探讨,根据模具制造的职业活动特点,总结其与本课程相关联并有意义的职业行动情境,结合本门课程的具体要求,从教学的可实施性出发,笔者认为可设置以下课题。

1)冲压设备的定期检修、日常保养及维护。由于曲柄压力机等冲压设备,几乎涵概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所要求掌握的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因此,既可满足本课程学习的要求,又具有典型的职业特征。项目又根据不同的阶段和内容分为若干子项目。

2)典型模具的设计、制造、安装及调试。选择具有较复杂运动机构的典型模具,针对运动部分构件的设计、制造,并通过模具装配及试模,学习机械传动在模具设计及制造中的应用。

3)冲压生产中输送带的设计、维修及保养。当然,项目的选择是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然而如何进行具体的教学实施,却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课程改革的若干问题。

1基于项目驱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应充分体现“职业能力”的开发

现代职业教育将职业能力的开发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视职业教育为职业能力开发的过程,并将基本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一划分涵概了现代工作体系对劳动者素质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人生存、发展和进步所必备的能力条件。因此,也是我们在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中始终都应遵循的重要的指导思想。我们的教育是为学生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工作者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所有课程的教学都应考量对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全面培养和教育。

所谓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和与其相应的知识。模具制造专业的学生通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后,应掌握常用机构及通用零件在模具生产和制造中的应用,通过参与并完成对冲压设备的检修、维护及保养等项目规定的工作任务,掌握相关的职业工作技能,及机械设计实验技能和设计简单机械及传动装置的能力。

所谓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模具制造专业的学生通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后,应能够按照任务要求制定涉及设备、材料、标准等方面的具体工作计划;在接受新任务时,学会查找资料与文献以及取得有用的信息等;正确分析并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独立学习新的技术和方法、并正确评估工作业绩等。

所谓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模具制造专业的学生通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后,应在完成项目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锻炼与同学间友好相处的能力、在小组工作中的合作能力、交流与协商的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培养认真、细致、诚实、可靠的工作作风。

2基于项目驱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应充分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

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应追求学习与工作的一体化,在课程结构上摈弃学科结构系统化的原则,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由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再经过教学整合形成“学习领域”,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教学。

如何由职业活动导出切实可行的“行动领域”,对《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的性质而言,确实比较困难。对模具制造专业来说,我们认为冲压设备的定期检修、日常保养及维护是学生将来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行动能力,但此行动如何经教学整合成一系列能够实施并完成的项目任务,最终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和完整的“学习领域”来实现教学,却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下面是笔者作的一个初步探讨,例如在项目一中,曲柄压力机的传动系统是,电动机通过三角皮带把运动传给大皮带轮,再经小齿轮、大齿轮把运动传给曲轴,由曲轴、连杆、滑块所组成的曲柄滑块机构,将旋转运动转变成上模部分的上下往复运动,与下模闭合完成冲压工作;其操纵系统则是由铰链四杆机构控制离合器、制动器,完成对滑块的运动和停止的控制。我们据此将整部机器分成几个功能模块,带传动、齿轮传动、铰链四杆机构、离合器、制动器、轴与轴承、螺纹连接等。结合部件的检修、维护和保养等工作任务,并加入测绘、分析、校核等学习性任务,将学习分成阶段性的系列子项目,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当然,每一个子项目都需要通过详细的职业工作过程、职业情境、行动领域、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的分析,以设计出合理的课程方案。在项目二中,我们可将具有四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传动等结构功能的典型模具作为项目任务。在项目三中,我们可将冲压生产中的输送带等作为项目任务。进行拆装、测绘、分析、机构动作设计等工作,使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就对模具结构有所认识,给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基于项目驱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应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

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的实施应以行动为导向。教学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行动,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学习行动的参与者,而不是被灌输的对象。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应以职业工作中体现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独立地计划、实施和评估学习行动为方法,以师生及学生之间的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在行动的过程中获得相关职业活动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正确的引导。按教学项目,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具体的工作任务,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互学互助、齐心协力,共同研讨,独立完成工作任务。

总之,我们的教育应着眼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存空间,使学生不仅获得胜任职业工作所必备的专业能力;又具备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掌握新方法的方法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社会能力,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较好的社会适应性和行为的规范性。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2]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曾霞文,徐政坤.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1.

[4]徐政坤.冲压模具及设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