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体育运动的理解范文

对体育运动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体育运动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体育运动的理解

第1篇:对体育运动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二线运动队;体教结合;问题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文根据需要,抽取黄浦区浦光中学、大同中学、敬业中学、大境中学,卢湾区向明中学,徐汇区零陵中学、位育中学,长宁区市三女中、建青实验学校,普陀区曹杨二中,闸北区市北中学,嘉定区嘉定一中,浦东新区进才中学,松江区松江二中,宝山区同洲模范学校15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1994年至今的全国20多种主要体育学术期刊的相关文章,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浏览了中国期刊网、维普中文期刊、中国硕博士论文数据库等国内外各大期刊网站。

2.2问卷调查法

根据调查情况,发放教练员(包括外聘)问卷50份,回收45份,回收率90%,其中有效问卷36份,有效率80%;学生问卷250份,回收235份,回收率94%,其中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85.1%。

2.3数理统计法

将收集到的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12.0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以提供量化指标,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二、 结果与分析

1.运动员情况分析

1.1运动员生源地情况

通过对200名运动员的调查可知,83.5%生源地都是上海,其他各省市占16.5%。上海市在部分项目上选材匮乏,但由于上海地区良好的经济区位优势,对于吸引西北、东北地区的人才是有优势的,上海市政府和市体育局在1999年联合发文《上海市二线运动队引进外省市运动员的管理方法》,2001年下发《上海市引进外省市运动员管理办法》,对引进人才进行了规范。上海的发展以及优良的引进政策,使得外省市的生源已占据一定的比例,但这也对本地的生源制造了压力,同时也会带来比如户籍管理、注册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体育管理部门应与有关部门进行磋商,出台相关政策,解决引进后备人才的户口、入学等问题,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从调查问卷来看,大部分二线队运动员是在高中阶段才进行体育训练的,从初中阶段就开始训练的不多,而从小学就开始训练的少之又少。可见,在实施“体教结合”这一政策时,还没有建立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衔接体制。

1.2运动员对训练动机的认识

涉及到运动员对训练动机的认识,占比例最大的是考上大学相对容易(42.5%),这说明运动员都认识到了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对他们多数人而言,像普通的学生一样,高中毕业走进大学的校门还是他们最渴望的。22.0%的运动员倾向于“成为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却只有7.0%的人“进体工队”,看似矛盾,实际上却很有道理。竞技体育的高淘汰率使很多青少年望而却步,很多想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学生宁愿在大学半学半训,也不想选择进体工队,把自己的学业荒废。这必然会对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要使我国竞技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妥善处理好运动员的学习和训练的关系,既保证运动员的训练时间也要保证他们的学习时间,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教练员情况分析

2.1教练员队伍现状

目前上海市业余训练教练员总规模为992人(不含传统校),其中二线教练员人数为198人,试办二线教练员人数为30人,三线教练员为764人。本文调查的教练员,既包括专职的“试办”二线的教练员,也包括学校外聘的兼职教练,从试办二线教练员数量上来看,存在明显不足,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很多学校的试办二线教练员都是外聘的高级教练或者专业队的教练,说明在数量上还存在明显的缺口。对所调查教练员年龄、职称、学历进行统计发现,52.8%的教练员年龄在25―40岁之间,其次41―55岁组占总体的23.6%。从学历结构上来看,本科和大专共有34名,占总数的94.4%,只有1名是中专学历。从工作年限来看,绝大多数教练员工龄在15年以下,百分率达到77.8%。在职称结构上,高级职称者为12人,中级职称者为15人,初级职称者为9人。从总体上来看,教练员年龄结构较合理,中青年教练员占总数的89%;职称结构呈现正态分布,与他们的工作年限相吻合;学历层次也比较高。因此从教练员自身素质来看应该能满足运动训练的需要。

但现代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越来越高,要想培养出优秀的体育人才,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素质外,如果教练员不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收集体育科技信息则很难跟得上运动训练科学化的需要。在所调查的教练员中有23人参加过各级教练员培训班,占总数的63.9%,其中参加过4次以上的有11人,占这部分人的52.2%。

第2篇:对体育运动的理解范文

一、“审美性”是现代体育的重要特征之一

1.艺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审判性是显而易见的。一批艺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完全是以“艺术体育”的面貌出现的。如:冰上舞蹈、花样滑冰、艺术体操、健美操、体育舞蹈、花样游泳等。这些项目与其说是为了增强体质,不如说是为展现运动员的力量、智慧、技巧、身体状况等在内的运动才能,其审美特性是显而易见的。

2.传统的体能项目正向着审美性发展。现代体育的审美特性不仅局限于艺术性较强的一些项目中,就是从传统的体能项目、各种球类项目中也可见一斑。美国职业篮球运动中的神奇传球;运动员们魔术般的运球姿式;抢、打、断、盖所向披靡;善变、突破如入无人之境,令人观之眼花缭乱,一招一式都扣人心弦,这其中的艺术化的技巧、智慧化的独创,以及各种组合变化,无疑朝着审美观念的方向发展,审美性已成为现代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体育审美不可忽视主客体的双重性

1. 运动员既是审美的主体又是审美的客体。体育运动既然是主体人的活动,它的审美性便不同于艺术类的绘画、音乐、雕塑等等,以及其它非主体性的审美对象。由于体育的主体是运动员,运动员既是审美的对象,又是创造和审美的主体。体育主体的运动员,以及运动形态和运动过程,既是审美对象,本身又具有审美意识,其运动自然带有个性化的理解。

2.体育运动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感。审美客体的观众在欣赏体育赛事过程中受到鼓舞,产生审美感受,即美感。对于这种类美感,茅盾先生曾有一通俗的解释:“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看到某些自然物或人造的艺术品,我们往往要发生一种情绪上的激动,也许是愉快兴奋,也许是悲哀激昂,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总之我们是被感动了,这样的情感上的激动叫做欣赏,也就是,我们对所看到的事物起了美感。”这虽然是指艺术品的欣赏,但对于激烈的体育活动仍然适用。体育是一种以个体和人格精神的展现为目的的活动。各类精彩的体育比赛正是因其自身的审美价值,而成为审美文化的一部分,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感。

3.运动员应重视体育审美体验。运动员既然是审美的主客体,更应重视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是主客体交互作用、发展运动的审美形式,也是最后成为体育艺术作品意蕴的内容。

三、体育审美是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

1.体育审美具有自然美的功能。人的身体之所以属于社会文化存在,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它能通过人们的一定活动发生社会变态(即“社会化”);第二,它一旦被纳入社会关系体系中,便开始履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并为各种形式的人类活动所利用。而体育运动正是通过身体锻炼与运动竞技两种方式,对个体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施加积极性的影响,以局部的作用,取得身心整体改善的效果。正像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之一顾拜旦先生所说,奥林匹克运动是人性最完美一面的结合。

2.体育运动具有社会美的功能。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要求日益迫切,不仅满足自然实体的美,而且要追求精神生活的美的享受。如前所述,体育运动能引人入胜,激起人们的美感,满足人们的美学需求,实现人们的美的享受。社会生活中,人们把体育喻为展示一个民族精神的橱窗,以及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发展兴旺的标志,使体育运动具有了社会美的功能。

3.“健全的思想寓于健康的身体”。古希腊的哲人为我们揭示出的这条深刻道理,是体育运动的精髓。现代体育运动脱离了功利性的追求,使参加运动的人在身体运动的审美享受中,得到幸福感,得到心灵的满足。体育运动绝非仅仅局限于运动场上的竞技与较力,其中,无处不蕴含和闪现着运动美和人体美。但人的身体能力与人的心理、道德、审美等素质又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人的身体是一种生物性的存在,亦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存在。

第3篇:对体育运动的理解范文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对天津市郊区部分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首先,部分学生对于阳光体育的了解不足。其次,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不明确。此外,学校领导和老师对于阳光体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使目前天津市郊区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状况令人担忧。

关键词 阳光体育运动 天津市 郊区 中学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天津市郊区部分中学学生对阳光体育内容和意义的了解程度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新理念知识略微了解,而对“阳光体育运动”非常了解的同学则仅占到11.1%,同时有13.2%的同学竟然对阳光体育的概念完全不了解。这充分说明我们在“阳光体育运动”普及的过程中对其宣传的力度远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天津市郊区部分中学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动机情况调查分析

学生运动动机的分析研究可知,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为了通过体育考试和其它,只有20%的同学选择了通过阳光体育的运动锻炼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个人能力,同时有29%的同学将参加“阳光体育”作为缓解紧张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这说明在学生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片面认识到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不能端正自己的学习动机。

(三)天津市郊区部分中学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锻炼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在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学生中83.2%的学生运动时间不足1个小时,远远不能达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的要求。,每周锻炼三次及以上的同学占到总数的92.1%,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同学还是可以保证每次阳光体育运动的出勤率,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具有比较好的动员潜力。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选择了下午锻炼,在相对充裕的时间段进行阳光体育运动,可以很好地调整自身身体素质,缓解学习压力,放松精神。在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时候很少有专业指导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学生大多处于自由活动状态。

(四)天津市郊区部分中学学生喜欢的“阳光体育运动”项目情况调查分析

通过对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项目调查发现,对于项目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在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中篮球、羽毛球和乒乓球据前三位分别占调查总学生的57.4%、47.9%、46.3%。而需要特殊场地的有氧操等运动项目则受到冷落。因此相关部门要在运动场馆的建设上加大投资力度,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让学生主动积极参加到“阳光体育运动中”去。

(五)天津市郊区部分中学体育教师情况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指导教师中、大专学历占到45.7%,本科学历水平教师达到31.4%达到了较高的层次,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指导教师中参加专业体育训练四年的老师达到了42.9%,六年及以上的达到了45.7%,说明他们从中学就开始接受较为专业的训练,运动直接经验丰富,专业知识精深,能够很好地控制锻炼过程,确保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

(六)天津市郊区部分中学体育教师周教学任务及工作量调查情况分析

通过访谈发现教师除了正规上课之外,还需要课外指导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及体育专项训练,其中14节课时量以上的老师占到总调查人数的65.7%。说明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任务量的繁重,不能合理的给教师更多时间来指导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二、结论

(一)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动机情况。1.调查发现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动机有所偏差,很多学生只为提高中考体育成绩而不得已参加体育锻炼,忽视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等方面的重要意义。2.调查发现,教师51.4%是被学校安排来指导学生,在额外指导同学的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报酬,降低了教师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情。

(二)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锻炼的基本情况。1.在参加锻炼的学生中83.2%的学生运动时间不足1小时,远远达不到国家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的要求。2.每周锻炼三次以上的学生占了92.1%,保证了运动的出勤率;56.1%的同学选择在下午锻炼,只有5%在运动的时候每次都有老师指导。

(三)教师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基本情况。指导教师中,大专学历占到45.7%,本科学历占到31.4%,达到了较高的层次。

(四)学生喜欢“阳光体育运动”项目情况。学生喜欢的项目中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居前三位,而需要特殊场地的有氧操则受到冷落。

(五)影响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理解不深刻,学校场地设施不够完善,需要室内场地的体育项目在郊区开展较少。

三、建议

(一)学校加大阳光体育宣传力度。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从而推动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和体育文化健康和谐发展。

(二)各地政府、教育部门要保证体育经费的投入。各地政府、教育部门要保证体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场地条件,器材设施,保证学校有计划有重点的增置体育设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参考文献:

第4篇:对体育运动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体育健身意识体育参与行为次坞中学教师

一、次坞中学教师体育锻炼的意识

(1)次坞中学教师对体育的认知缺乏。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健身,还能健心。中学教师面对着巨大的职业压力,不仅需要身体上的放松,更需要心理上的放松。而教师又是社会上文化层次较高的人群,他们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如果连教师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那么社会上的其它人群就更加显而易见了。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三方面展开调查,从而了解他们对体育这三方面重要作用的认识。结果显示,次坞中学教师对体育的认知缺乏,从而影响他们在体育运动方面选择。对体育运动的态度不明确。在认识上还不够,他们还停留在健康长寿等一些较浅的认知中,从而运动目的性也不强。

(2)次坞中学教师健身目的的调查与研究

随着体育项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响应,但是不是所有的体育项目都会被人接受。但人们的健身目的是否会存在差异呢,因此通过问卷得出结论。

调查发现健身目的前三位为:健康长寿,消遣娱乐,防病治病。青年教师还是以娱乐为主,中老年教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遣娱乐和健康长寿。这说明次坞中学教师在健身认识上还不够。体育是一项内容相当丰富的活动,但次坞中学的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更应该加强思想上的认识,通过体育活动使自己获得更多的乐趣。

(3)次坞中学休闲方式与体育行为的比较。次坞中学教师的健身行为与休闲方式还存在差距,他们认为看电影报纸等休闲活动远远胜过参加体育运动。对待体育运动的态度不容乐观,喜欢体育运动的人数又相对较少。

(4)对待体育运动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次坞中学教师“非常喜欢”或“喜欢”体育运动的有47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5.3%,持“一般”态度人数为19人,占总人数的33.9%,“不喜欢”体育运动的有5人,占9%。其中男性对体育运动的态度较女性更为积极。这一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的中学教师的体育态度总体上来说是积极的,但他(她)们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还要进一步强化。

二、次坞中学全体教师体育参与行为的现状

(1)次坞中学全体教师的体育参与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体育参与的标准包括三方面:每周运动三次以上;运动时间30min以上;每次强度为中等强度以上即心率在110~130次/min以上。达到这个标准的才能称之为体育人口。体育人口能反映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及亲和程度。

次坞中学全体教师的体育参与行为的情况为:每周参加体育运动在三次以上的占7%,每次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占4%,每次强度在110~130次份的占7%,而同时具备三者的为3.5%。也就是说,他们是体育人口的仅3.5%,而96.5%都是非体育人口。他们每月用体育消费也很低。

(2)次坞中学全体教师体育参与在性别上有差异。①男女教师的体育参与类型有差异。由表5可看出,男教师偏向参加技术性高的体育项目,如球类,占93%。而女教师则偏向于参加技术性低的项目,如登山,散步,跑步等等,占89%。男教师参加的体育项目由于技术含量高,使得体育参与更加富有趣味性,他们也更乐于参加体育锻炼。女教师从事的体育项目技术含量比较低,以致显得趣味性缺乏,又因为缺乏同伴他们不愿意一个人去锻炼。②男女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也有很大的差异。调查显示,男教师参加体育项目比女教师要积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根据个别访谈可知,一般情况下,女教师做家务多于男教师,男教师的应酬比女教师多,此外还受兴趣爱好,对体育技能掌握程度,个人思想观等等方面的影响。

三、结论

(1)次坞中学教师对体育的认知缺乏,从而影响他们在体育运动方面选择。对体育运动的态度不明确。在认识上还不够,他们还停留在健康长寿等一些较浅的认知中,从而运动目的性也不强。

(2)次坞中学教师的健身行为与休闲方式还存在差距,他们认为看电影报纸等休闲活动远远胜过参加体育运动。对待体育运动的态度不容乐观,喜欢体育运动的人数又相对较少。

(3)次坞中学教师对体育方法的理解不够,认为更多的是强身健体,却忽视了社会适应等重要的心理功能。运动项目的选择可以很丰富,但因为时间等种种原因,参加体育运动却成了一种奢侈。

第5篇:对体育运动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高中;终身体育;意识

高中作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阶段,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这一问题已经越来越被重视。本文通过对高中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进行探讨,为提高我国高中体育教学效率,培养高中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起到一定的参考。

一、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意义

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增强人体质,还能愉悦身心,使人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长期坚持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的身体健康水平与思维活力要远远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所以是否具备终身体育意识,对人们工作与生活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高中是学生体育教育的关键阶段,是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树立正确体育运动观念的黄金时期,因此培养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能促使学生在今后人生中坚持不懈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对保证其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与学生对高中体育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高中体育教育一直为文化课让路,不但错过了培养学生养成体育运动习惯、树立正确体育运动观念的黄金时期,也造成了我国高中生身体素质水平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学生今后工作学习与生活中身体健康素质的提高,在这一背景下,积极对高中生进行终身体育运动意识培养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针对高中体育教学水平不高的现状,要有效培养广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重视高中体育教育,从教学氛围、教学内容与方法三个角度进行创新与改变。

1.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培养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关键在于培养高中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而良好体育教学氛围无疑是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的前提条件,融洽的体育运动环境能够使学生身心愉悦,进而放下压力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从有趣的体育运动中感受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最终达到激发和培养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兴趣的目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观念,避免采用刻板灌输的教学方式,或自由活动的教学形式,应当与学生建立朋友般新型师生关系,构建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兴趣与爱好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引导与交流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规则与理论知识的学习,在与学生进行游戏化的互动实践教学中,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达到高中体育教学的目的。

2.设置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教学效果,为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教师在进行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时,应当发现学生特长,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导向,因材施教设计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内容。例如,在进行竞技体育项目教学时,教师应设计大球类项目、小球类项目、田径类项目,如具备相应条件的学校,教师还可以开展水上项目与器械项目等教学内容,并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特点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项目分类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参加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优势,快速掌握所参加项目的技巧,进而对所参加体育项目产生成就感,形成长期参与该体育运动锻炼的欲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3.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体育自主锻炼能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方法是保障,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无论进行理论教学还是在实践教学中,都应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制定体育教学方法。例如,在足球理论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化教学工具,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比赛锦集的方式,针对具体实例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足球运动规则和原理,并掌握体育运动中的自我保护动作要领、体育运动技巧与战术视野等理论知识,利用生动鲜活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枯燥理论知识的兴趣。在理论教学中,教师不应局限于理论学习,应通过实践演练使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重新理解与认识足球运动理论知识,使学生加深对足球运动的了解,发现足球运动的乐趣,提高学生自主参与足球运动的能力,进而强化其终身体育运动的意识。

综上所述,终身体育运动意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要抓住终身体育运动意识教育的黄金时期,正确认识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第6篇:对体育运动的理解范文

摘要为了进一步了解辽西地区各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情况,本文从体育教师、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受重视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辽西地区中学师生阳光体育运动

如今,中小学生的健康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抓好“学生体质健康”这一基础工程,针对目前学生从学校到家庭、从教室到书房,单一的、缺少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方式,为了号召广大青少年走出教室、走到阳光下、走向操场户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出了“阳光体育运动”。如何正确解决好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是全民族素质提高的关键,也是“阳光体育运动”这个活动的终极目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辽西地区以阜新、锦州、葫芦岛、盘锦的中学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2.问卷调查法:体育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在设计上采用了封闭式和开放式相结合回答方式。

二、辽西地区中学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现状

阳光体育运动是号召全国亿万青少年都参与进来的声势浩大的活动,它所覆盖的范围极大,涉及各级各类的学校。学校体育是“阳光体育运动”的最主要开展空间,是这个活动的基础。

对辽西地区中学体育课课时达标情况的调查中发现,辽西地区中学体育课开课率100%,高中符合标准的比例均接近或超过90%,初中的符合标准比例小于高中。究其原因,体育课课时调整前,各学段的周体育课时均为2课时,而调整后,初中的周课时有所增加,高中的周课时保持不变,在学习压力负担严重的现状影响下,初中增加体育课时,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高中的体育课时达标情况好于初中。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学习压力增大的影响,各学段仍存在体育课课时量低于标准的情况。

三、体育教师、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程度

体育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亿万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促进者,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对活动的认知直接影响着阳光体育运动的贯彻和落实。本文针对辽西地区中学学校体育教师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进行问卷调查,在问卷中您知道“阳光体育运动”吗?调查中,回答“从未听说过”的体育教师为3.7%,听说过,但不是很清楚体育教师为41.4%,“稍微了解”的体育教师为32.9%,“很清楚”的体育教师为22%。

从问卷调查结果中了解到,尽管国家对阳光体育运动采取了极其巨大的宣传力度,尽管各地对阳光体育运动也大张旗鼓地动员,但真正知道并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学生比例却不大,仅为8%,听说过,但不是很清楚的学生也只有37.8%。稍微了解的学生11.2%,从未听说过阳光体育运动的学生则占到了43%,即约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不甚了解.在本文对学校是否经常向学生宣传阳光体育运动,选择“不经常”和“从来没有”的分别占调查学校的41.5%和38.4%,而经常宣传的只有20.1%的学校。以至于有很大部分的学生就从来没有听说过,阳光体育运动,“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就不感到意外,而通过电视、录像、广播、等媒体的手段来宣传体育事宜就更是少只又少。

由此可见,辽西地区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不够。阳光体育运动还没有真正走进师生的心中。所以说体育教师、学生对阳光体育的认识与理解状况也将是阳光体育运动在辽西地区中学全面,顺利,有效实施的主要困难之一。

其次,由于中学生心理发育还不成熟,更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良好的体育锻炼,能够形成心理定势,处在该环境中的学生在耳闻目睹、潜移默化中就会逐渐地有趋同感,从而影响到体育的行为。因此,面对现实,有关学校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采取措施改进目前的不良状况,把阳光体育真正的落到实处。

四、结论与建议

体育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亿万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促进者,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要重视对体育教师的能力的培养,加强体育教师安全知识的学习,加强业务素质提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加强中学体育教师、班主任和体育教练教师的培训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辅导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情况作为教师的一项考核指标。以满足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对师资的较高要求,各级政府及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如单位投资、社会赞助等,还可以自力更生自做设备,以解决体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大力增加对体育设施器材的经济投入,为广大学生提供质量保证、设备良好、数量充足的体育场地和健身器材,为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应特别重视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玩在学校,学在学校,乐在学校”,让学校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确保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2005年全国学生休质与键康调研结果[J].中国学校体育.2006(10).

[2] 何志文,杨大宁.从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透析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16(1):77.

[3] 姨建江,梁强.中小学生体质令人堪忧[J].了望新闻周刊.2005(6).

第7篇:对体育运动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阳光体育;开展策略

小学在小学校园中积极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模式,其目的在于将小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愉快地参与体育锻炼,从体育活动中获得能量,让小学生养成快乐运动的习惯,进而受益终身。

一、影响小学阳光体育运动有效开展的因素

学校领导和家长的态度。当前依旧有很多学校领导与学生家长对于孩子参与体育活动并不关注,他们觉得学校本来设置的体育课程已经可以满足孩子们的体育锻炼需求,并无必要再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很多家长和学校领导都错误地将阳光体育运动理解成是针对班上身体素质较差的孩子进行的体育锻炼活动。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目前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健康存在思想误区,只有当疾病缠身之后才会重视“健康”,这种看法让人们不注重日常的体育锻炼,而导致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出现代沟,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偏激的情绪。这种社会价值观念违背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反而会揠苗助长,导致孩子的身心发展都受到影响。

二、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开展策略

1.提高体育活动趣味性。以体育游戏为主的体育活动不但能够提高小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实现体育活动内容从竞技性体育项目向竞技与娱乐性体育项目结合方向发展。目前,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出现孤僻、不合群的个性问题,因此在体育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可以通过趣味性的合作体育项目来培养学生的这些精神,不但可以让更多的孩子感受体育的快乐,还能够让他们的身心得以共同发展。2.弘扬传统体育运动。大部分传统体育活动不受规则的约束,活动器材设备也非常简单,不受场地和人数的制约,普及性很高,也非常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我们可以把学生喜欢的一些传统体育活动(比如说跳竹竿、抖空竹、踢毽子、投沙包、转呼啦圈等)引入到校园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之中,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这些活动少了些硬性的规定,多了些想象;少了一些束缚,多了一分自由;孩子们在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感悟到传统体育蕴含的意识与精神,从而起到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3.引进现代娱乐体育项目。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具有时代气息、具备鲜明时尚元素的体育活动项目越来越多,小学学校领导也应当与时俱进,紧随时代潮流,把现代化的新兴体育项目引入到校园中,让孩子们能够参与的体育活动更加丰富,让孩子们能够紧跟时展脉搏,主动了解现代科学知识。把现代化的新兴体育活动项目纳入到阳光体育活动之中,比如说街舞、轮滑、斯诺克、跆拳道、攀岩、拉丁舞、花式自行车等,为阳光体育活动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学生更乐意参与其中,享受体育活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4.加强制度贯彻落实工作。为确保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按照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制定具体措施细则和制度方案,组织本校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根据学校特点,分类实施,并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人,要求全校加强沟通,扎实有效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另外,我们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合理的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制订了“每天锻炼一小时”“我运动,我快乐”等活动实施方案,为保证阳光体育活动的常规性、制度性和实效性,学校每天由分管主任和体育教师进行检查。5.加强重大赛事互动性。此外,应加强重大赛事互动性,以奥运会、全运会等为代表的大型体育赛事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加强与此类赛事的互动性,一是要做好引导工作,强化学生对相关赛事的认知,引导学生形成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尤其是在学生参与观看体育赛事或者与体育明星接触,能够有效地提升体育锻炼对他们的吸引力;二是要积极争取参与机会,鼓励动员学生参与一些基础性项目,比如说鼓励学生争当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提升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三是组织好学生现场观看,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赛事营地,近距离接触他们喜欢的运动。6.加强组织区域竞赛活动。积极组织区域竞赛活动和片区比赛,其中要包括精品竞技项目,以及面向全体学校、全体学生的普及类、趣味类项目。比如说由县级体育局组织辖区内各小学开展田径、乒乓球、手球、棋类等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或者在学校、社区组织一些学生自选项目,比如说球类锻炼、踢毽子、打沙包等体育游戏,让学生可以走出教室,走到阳光下,快乐地享受体育活动。通过区域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竞赛的热情,进一步拓展学校参与区域活动的覆盖面,让学生们充分享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与快乐。

总之,阳光体育运动模式丰富了体育课程内容,其先进的理念也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和谐愉悦的体育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加乐于运动。虽然前路还有重重阻碍,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但相信随着社会各界的努力,阳光体育运动必然会在小学校园中得以顺利实施。

作者:何坚强 单位: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第8篇:对体育运动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阳光体育 阳光体育 中职学校 现状 对策研究

阳光体育运动自开始施行以来,经历起步、发展的过程,其开展形式得到了发展,由单一的课余体育锻炼活动到各种赛事的竞相开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由于起步晚,物质基础薄弱以及中职学生体育素质的个体差异等原因,阳光体育运动在激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增强阳光体育运动吸引力、感染力和课余体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方面存在矛盾。

一、中职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

1 . 阳光体育运动的本质理解和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不足。

1.1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形式陈旧,缺乏创新元素,与中职学生个体自我实现发展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通过调查,目前中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形式是原有课余体育锻炼方式的"变式",而没有将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需求融入中。

这种"新瓶装旧药"的改变并不能满足阳光体育运动关于满足学生全面提高健康素质的要求,只是名称的改换而非实质内容的创新。

1.2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创新形式贯彻不力。早在阳光体育运动开设初期,教学一线的体育工作者对阳光体育运动进行了研究,提出许多好的开展形式。但是,由于管理的脱节,以及在中职学校落实过程面临的现实问题,使得这些好的开展形式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最终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因此,改善以我国的教育制度的层级式管理,增强中职学校体育教育支持力度,成为彻底改变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模式创新的制度保证。

1.3中职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必要的激励和保障机制。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开展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形式创新为内容,以实践创新为有段,以稳定阳光体育运动有序稳定的开展为目的的阳光体育运动系统研究,创造一种适合中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发展水平,满足中职学生课余锻炼需求的新模式。

1.4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形式结构单一,学生参与方式和学习方式单一。这种单一的开展形式,造成了学生参与课余锻炼的单行思维模式和机械锻炼模式,不利于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方法,更不利于学习方法的改进。

2.师资力量匮乏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指导教师不足,有些教师身兼数职,因而顾此失彼。有些项目虽然被"请"上阳光体育运动排名榜,却苦于没有相应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参与进行指导,使得很多项目尤其是新兴的开展面临"关停"的危险。

3.体育场地设施落后

在调查中看一般中职学校都有篮球场、田径场、和排球场,只有40%的学校有室内场地,而各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多以传统项目为主,这些教学内容的开展对体育设施的依赖程度相当高,容易造成体育教学场地的拥挤,体育教师在器材使用上也常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这对教学正常实施造成严重的障碍,更谈不上保障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开展。

二、对策研究

1. 必须从当前中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出发

阳光体育活动在中小学中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了,而在中职学校层面上,由于评价监督制度的缺乏,导致中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不到位。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本质理解和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不足。

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素质持续的下降,而在全国中小学轰轰烈烈开展起来的阳光体育运动确处在被遗忘的角落,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课也是极不感兴趣,只有一部分爱好体育锻炼的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

2. 有完善的制度做保障

要在制度上确定"阳光体育运动"是全校各部门齐抓共管的一件大事,建立起有学校领导直接负责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层层落实。在制度上确定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场地、器材和经费的投入。将体育运动竞赛定期化,常态化,用制度来保证"阳光体育运动"持续的开展。

3. 要有充足的时间保障

首先要保证每周体育课的课时数,确保学生能够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确保科学有效的早操或者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时间。保证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是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保障,也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权利。

4.要有充足的人力保障

指导教师还要多动脑多思考,在阳光体育活动中多穿插些趣味项目,如花样跳绳、2人3足跑、运球跳绳跑、加速跑、时代列车等,如果学生不太适合激烈运动,可以进行太极拳、慢走等慢项目,使不同的同学都能参与其中。体育课上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育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要有科学的指导,可以使中职学生在安全有序的体育活动中选择自己乐于活动的方式和活动内容,亲身体验体育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对体育的兴趣,让他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一方面可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可使学生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5 .要建立阳关体育专项经费

学校要加强阳光体育运动专项经费投入,设立专项经费使用制度,配备完善场地器材设施,服务于阳光体育的顺利有序的开展,保障学生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的持续进行,使阳光体育运动顺利开展下去。

6 .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制度,根据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设置,有计划地安排好测试的项目及时间,以检查、巩固和提高学生锻炼的成果。针对学生身体素质中薄弱环节,如耐力、柔韧和男生上肢力量等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帮助学生顺利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以上等级。

7.成立体育社团

成立"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对社团进行监督、管理和日常活动检查评比。健全体育社团制度,提高体育社团管理水平,把体育社团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当中,对体育社团开展的效果进行评价监督,实施组织与个体的评价与奖惩措施,促使体育社团良性发展。

三. 小结

阳光体育已成为学校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成为增强凝聚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有效载体,要动员所有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操场,走到阳光下,走进大自然,积极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真正让同学们在运动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尽情释放自己的青春活力。让体育运动特有的魅力在中职校园里延伸,让中职学子们,在体育的天空里,培养人格,提高素养,成人成材。通过体育锻炼,磨炼顽强意志,自觉养成乐观向上、知难而进、不怕挫折的精神品质,努力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让学生拥有阳光的心理、阳光的身体。

参考文献:

【1】张笋.沈纲,高校体育运动模式的系统设计与实施一直面"阳光体育运动"的反思阴,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6,23(3):105.108

【2】张玉昌,阳光体育运动对高校体育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185):92-93

第9篇:对体育运动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高校体育教学

一、引子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民族传统体育在历史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朵娇艳的花朵,绽放着五彩的光芒,不同程度的反映着各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与风俗习惯,带动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使人民的身心健康,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人民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民族传统体育属于我国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内容丰富多样,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有较高的竞技性与娱乐性,人民非常喜欢这种锻炼活动。我国目前高校体育教育充分利用我们身边的自然资源,把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融入到我们的体育教育中去,充实我们的高校体育课堂,能够丰富我们的高校体育课堂,降低经费的支出,激发学生的运动激情,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民族精神的洗礼。更重要的是弘扬了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使我们的接班人具有良好的素质。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与意义

1.养生、健身的作用

从古代到现在,人民一直都在探索健康长寿的方法,因此,许多健身的方法与养生的方法层出不穷。例如战国创建的“导引之术”,是专门针对养生创建的,汉代有《导引图》,其中有图例,还附有文字说明。汉代的华佗被人们称为神医,他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五禽戏”。宋代许多养生的学士经过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八段锦”被创出,从上肢起,然后是腰、腹、背、下肢,进行全身的锻炼,这种方法与人体的运动规律相符。体育运动形式多样,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中比较突出的以健身为目的的运动是武术、太极拳和气功。武术运动中包含比较突出的情感色彩,崇尚人与自然的关系要达到和谐。通过对武术的练习,人们不但提高了身体素质,在练习过程中还能陶冶性情,提升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太极拳讲究内外协调,能够锻炼练习者的意志与性情,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能强身健体与抗老益寿。气功的练习能够使人的阴阳达到协调,精气神达到平衡,内守不外泄,有强身健体与祛病延年的功效。

2.表演、娱乐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不再单单要求物质的富裕,对精神追求也提升了。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如今,在表演、娱乐方面也是占有重要地位的。我们对一些传统体育运动的开发,使其向着表演、娱乐的方向发展。另外一方面,传统体育运动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理与精神需求。参加这些传统体育运动能够把深邃的思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普及到民间,参加传统体育运动学生会感到自身融入到了极深的文化底蕴中,带给自己的是强大的愉悦感,例:丢沙包、丢手绢、跳竹竿等。这些活动的艺术表演性与健身价值较强,在社会的广泛推广有表演与娱乐效果。

3.经济、实效的作用

我国的历史悠久,传统体育运动是经过前人的不断实践才得以保留到了今天,很适合人们日常健身与娱乐。这些活动不要求太专业的场地与器材。有一些活动需要的场地与器材是非常简单的,可以根据自己制作。有的设备简单,不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甚至有的可以就地取材。这些运动项目不仅省掉了不必要的花费,还使人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有利于人们身心的健康发展。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我们在开展传统体育运动的时候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把当地的资源合理利用,做到经济、实效。

三、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

1.体育经费投入不足、场地器材缺乏

新课程的推广,素质教育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我们国家为此颁布了一些有利于体育教学开展的文件与法规,这促进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开展。但是我们在执行与贯彻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即表面上看到的很热闹,投入多少钱,修这个,建那个。却没有实际的行动,依旧停留在了表面的工作与长远的规划上,宣传力度欠缺,具体实施不到位,资金投入不够。现在,我国用于体育教学的经费还是相对比较少的。因为各个地区的经济有差异性,学校教育的经费欠缺,学校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就导致了应该有的场地、器材不能及时到位。经济的不发达,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较强的阻碍作用,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没有明确的改革目标,教学内容不能吸引学生,教学方法陈旧

我们都知道,学校体育教学的最高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素质,而从这方面理解,就是要让每个学生树立起终身进行体育运动的观念,培养的学生要有高尚的品格,拥有综合的素质,强身健体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在学校进行体育运动的目的是培养他们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聪明智慧,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升。这只是我们理想的目标,体育运动在我国存在的时间已经不短了,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多年,但是我国的体育教育的现实却是让人失望的,不管是教学目标的落实,还是教学内容与方法,都没有表现出新的面貌,教学内容还停留在以前,还是以竞技体育为主,教学方法也没有太大的新鲜感,培养目标没有体现出多样化。这些运动项目对于学生来说,重复太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重视学生民族文化心理的需要与兴趣爱好的培养,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高受到影响。分析原因是我们的教学思想太陈旧,不能认识到以技术为中心的旧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对新课程的体系没有本质上的认识,导致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陷入了盲目性与随意性。学生到毕业时觉得没有收获,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四、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意义

1.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及发展

大多数的学生对目前传统体育的认识比较缺乏,以武术为例,学生对武术的了解大多是从武打片开始的,认识到武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够保护自己。而对于武术的文化内涵却不知道多少。武术看重神形兼备,内外兼修,身心俱练,有比较强的含蓄之美,展威武之姿。另外,还有民族舞蹈、养生与一些娱乐项目,学生通过学习这些项目,能加深学生对传统体育的理解。这对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爱传统体育的人越来越多,传统体育的后备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大,这样,我国的传统体育就会得到很好的传承。另外,民族体育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必将扩大观众的规模,群众的欣赏水平也随之提高,有了更多的关心、关注、赞赏、批评,民族传统体育就会发展、成长。

2.有效地推动学校体育的改革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些现代体育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比较高,而且这些体育项目要求学生要反复进行练习才能达到要求,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达不到健身的目的。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中,不需要太复杂的场地与器材,练习有趣、简单,学生对此能产生极大的兴趣。这些运动项目的优势是简单有趣、接近生活,活动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在学校能够较好的开展,能够解决学生们在参加体育活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锻炼的积极性容易被激发出来。

3.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学校是人才的摇篮,也是体育运动的基地。高校是传播知识的地方,我想,如果我们能把传统体育运动从传统的模式中分离出来,让它融入高校的体育教学,让它的生命力长久保持下去,得到不断的传承与发扬,就能够很好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五、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途径

1.高校的体育教学一方面要对现代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我们要在体育教学中大力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此外,我们还要广泛地宣传,让我们的学生们对自己国家的光辉历史有所了解,多加练习,熟练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让近代的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不断发展。

2.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的项目种类繁多,我们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推广。

如武术、踢踺子、打陀螺,碰拐、丢手绢、大秧歌、推铁圈、踩高跷、扳手腕等直接搬进体育课堂。教材内容要循序渐进,不断深入。如武术、踢踺子等等项目可以当做是基本的教学内容。有的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如丢手绢、碰拐等等,打陀螺、推铁圈等等可以在分组轮换的时候进行练习。我们有如此多的选择融入日常的体育教学,会使体育教学变得绚丽多彩,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熟练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达到使其树立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意识的目的。

3.我们对于将传统体育项目引进高校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要重视教材的编写工作,我们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讨论,写出操作性较强的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

让教材有新意,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基层,接近实际,将教学方法推陈出新。另外,在高校运动会上,要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纳入其中,这样更能推动传统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校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亚琼.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02(2)

[3]毛景宇.高校开展武术运动的意义和作用.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4]赵文,胡小明.发展民族体育的思考.体育与科学,2000(3)

[5]韩英甲,王焕波.试析在高校体育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必要性.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2)

[6]魏志刚.优秀体育教师必备的素质和能力.现代教育科学, 2011(12)

[7]刘昌亚,邰崇禧,陆彩凤,雍明,刘爱霞.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创新.搏击(武术科学),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