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景观设计案例分析范文

环境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景观设计案例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第1篇:环境景观设计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绿化道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更是有了更多人文关怀的需要。目前,很多小区的建筑都将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相结合,让小区的绿化覆盖面积达到很高的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十分满足人们的各种休闲需要的。过去的小区建设比较统一化,缺少个性和有特点的建设,绿化水平也一般,如今,这些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所以,对于小区设计师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作为设计者,应该掌握一些重要的小区环境设计原则。让小区的设计既有特色又不违背设计规范。

居住区的设计应该被分成以下几个方面(如下图),下面我们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和探讨。

1、人工环境中的建筑物设计

1.1居住用途的建筑设计

构建小区的最主要的建筑物当然是用于居住的楼房,对于它的建筑应该是重点设计和规划的。首先,要对建筑物进行外型设计,楼的整体形象和单个楼体的形象,尽量让外型设计比较有个性,同时又能保证居住的舒适度。

其次,是建筑物的颜色设计,颜色是容易与其他建筑物区别的代表,若要让小区与周边环境想融合,就需要一个和周边颜色相似的颜色,如果要有一种特例独行的感觉,就需要采取一个相对特别的颜色。比如整体楼体都采用咖啡色,那么整个小区就具有一种独特的浪漫情调。

无论对建筑物采用什么样的造型和颜色设计,都应该遵循协调、和谐、耐重的设计原则,保证居住区的建筑物华而不伪。

1.2建筑小品的设计

除了居住楼体的建筑,还应注重建筑小品的作用。它是给居住区人们提供休息和娱乐的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建筑应该符合具有点缀性、装饰性、美化作用的原则。小区中的凉亭、鱼池、回廊、小桥、漏茶墙、华表、棚栏、花坛、路壁、喷泉以及各种建筑雕塑等都是建筑小品的设计。这些建筑不仅美化了小区的环境,陪衬了建筑楼体,也给居住者提供了观赏和休憩的建筑。

在进行这些建筑小品的设计的时候,首先应该注意迎合人们的空间感受,要有一种安静、祥和的和谐之感,不要显得繁冗、复杂、喧闹。其次,应该保证在小区有限的空间内合理的设置,不要让小品的建设挡住了行走道路,让居住的人们感到多余。再次,要让建筑能融于自然环境中,尽量减少人为建筑的痕迹,给人们自然舒心的感觉。

建筑小品的设计还应该注意利用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美感的情况下,加入人文化的元素,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历史文化的建筑,让人们联想到历史的某个情景,产生无限的联想空间。也可以借鉴和模仿历史上注明的建筑物,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但无论怎么样的想象和设计,最终的目标都是满足居住者的内心感受。

2、人工环境中的道路建设

2.1车道与人行道的设计

居住区的环境设计是不可以忽略对道路的设计的。由于小区内的私家车比较多,如果私家车占用太多空间,那么就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而如果没有车道的设计,又会给私家车的停放带来不便,所以,要掌握好车道与人行道的整体设计。人车分流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将车道和人行道进行分开,减少了私家车对小区环境的影响,但同时也让没有行人的车道上少了一点活力。

所以,应该对车辆进入小区采取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减少车辆在小区内的行驶,在道路旁多设计一些建筑小品,将道路的宽度和线形都进行合理的安排。尽量采用枝状或环状道路设计方式。保证人们在小区内的出入行走都很随意畅通,也保证车辆都按照一定的行驶范围行驶。从整体上保证小区内道路设计的合理。

通过对住宅楼的入口的设计、对小区内停车位的设计、对廊道的设计,尽量设计出一个形态各异的院落空间来。并结合绿化的作用、铺底划分空间、提供人的尺度等等,满足多种功能的居住空间的要求。让道路的设计更有活泼感,既能满足人们的邻里交往的需求,也能满足人们停车和行驶的要求。

2.2道路铺装设计

小区内道路的线路设计定型后,还要设计道路的铺装。道路的铺装首先要考虑到交通需求和气候特点。为了保证交通的方便和安全,路面应该选择防滑、坚实耐磨的材料;为了让人们的运动舒适,可以选择柔软抗磨的路面,这样,方便大人们的跑步、打球的运动,也能防止孩子们在玩耍的时候跌倒受伤。

在铺装的时候可以通过铺砌图的设计给人一种明显的方向感,给人一种区分小区空间的识别感。可以在颜色上进行区分,也可以在材质上进行区分,要人们对自己居住的环境有一个很好的认识,不要感觉到哪里都是一样的,甚至出现误认的错误。

道路的铺装尽量给人们一种空间感,能够在适当的空间中进行随意的交流。采用简单适合的铺设材料,达到一中点缀装饰的效果。让人们行走在路上也有一种休闲舒适的感觉。铺装道路的时候就要注意简洁明快的感觉,在接近园林的地方采用卵石、碎石、青石板等铺装,这样会更能适合园林的情境。

2.3道路合理分流

在对小区内的道路进行设计的时候,应高做到合理分流,避免因复杂的道路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比如车流影响人行、散步。消防、救护的道路方便都应该考虑到,不要让道路十分曲折狭窄,过分追求情调,而影响正常的交通和生活。在坚持安静的原则下,还要让道路具有通达性、安全性、多层次性。

3、人工环境中的绿化建设

小区内的绿化覆盖率越来越受到居民的重视。绿化是生态建设的要求,也是保证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小区内好的绿化环境可以净化小区的空气,调节小区内的温湿度,隔离噪音,给人美好的视觉感受。绿化是人们亲近大自然的需要,是人们为了身体健康的必然选择。所以,在小区环境建设中,绿化一定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点。

3.1绿化植被多样化

小区内都有一定要求的绿化面积,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无限的绿化空间是小区设计的完美效果。在对小区内的绿化植被进行选择的时候,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某种植被,应该采用多样化的布置原则。乔木、花灌木可以结合果树,草坪要有,花海也要有,再利用层次划分的设计感,让小区内的绿化景观多而不繁冗,简单而不失情调,实现小区内的无限自然风光。

3.2有创意的设计绿化

绿地是小区内唯一一个与自然十分接近的元素,也是个可塑性十分强的设计元素。对于这个元素的设计,设计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才能,让绿化的设计既有个性又具备深刻的记忆性,同时也符合一定的设计原则。

首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景观重心,根据这个设计的宗旨进行联想设计,比如,设计出一条绿化步行街,在绿化步行街的两旁设计一些供观赏用的鱼池、假山、喷泉。其次,要让绿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层次感,比如,以重心花园为重心,设计小花园,设计道路旁的景观,楼体的周围,楼顶的绿化等等,达到一个完美的整体绿化的效果。

4.具体案例分析

以河南省新乡市地税小区的景观设计为例:

1.对硬质景观的设计

硬质景观是居住区景观的重要内容,包括便民设施、围栏、坡道、道路铺装和雕塑小品等内容。地税小区景观设计中便民设施有每个景区均设置的洗手处、垃圾箱等卫生设施。围栏则使用透空的景观围栏,和小区外环境融为一体,增加城市的绿视率。坡道和道路铺装选择以生态透水型铺装——透水砖为主,辅以卵石路和自然石铺装,木质栈道被限定在特殊景观区域使用。雕塑小品选用充满生活气息的类型,包括动物造型,如水池边的青蛙、草地上的天鹅等。

2.安全控制的设计

安全是住区景观设计中应加倍重视的内容,在以往的住区景观设计中往往被忽视。地税小区中的安全控制包括:道路——防滑设计;健身器材——稳固性设计;儿童游乐设施——稳固性、柔软性设计和高度控制;水景——深度控制;变压器——用电危险标记;植物——防止植物中毒。保证景观优美的同时,保证小区安全,也保证生活在小区内的居民身体健康,身心愉悦。

总结:

建筑物的发展是城市化的象征。人们居住环境的变化也体现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人们的物质需求。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是一个生活问题,也是一个艺术问题,既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在设计中要对自然环境进行分析和考察,在尊敬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人工环境建设。从建筑物设计到小区道路设计,再到小区绿化设计,每一个环节都是重要,不可忽视的。

参考文献:

[1]徐晓红,刘海波.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2]李汉飞.环境为先 巧在立意——浅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2002(2)

第2篇:环境景观设计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废弃工业厂房;景观改造

1.国内废弃工业厂房的现状

废弃工业厂房在城市特别是工业大城市的构造中占主要地块。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产业逐渐向服务业转型,出现了许多废旧工业厂房,工业废弃地。而新的城市规划也有意识地将新建的厂房规划成片,或者移到郊外,则剩下的零散旧厂房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往往和居民区夹杂一起,显得格格不入。并因为长时间的空置,无人管理,渐渐成为破败的景观。

2.废弃工业厂房景观的改造的意义

①开发工业厂房的独特魅力,从文化角度上,旧厂房环境的生命痕迹在改造后得以适当展示,既保护城市的历史文脉的延续,又整合破旧的废弃厂房环境,使得废弃工业厂房和四周环境协调发展。②参照国外近百年的实践经验,可以得出:利用促进保护,将大规模的废弃工业厂房改造和再利用作为城市更新的基本原则,摈弃大拆大建的建设方针,才是为更为经济、节约成本的方式。③废弃工业厂房拆卸的建筑垃圾不可自然降解,重建亦会加剧新的环境污染。改造从生态角度来说,则更为健康。符合保护环境的原则。

3.废弃工业厂房景观改造的原则

①追求与周遭环境紧密相容的原则:从设计基准入手,对废弃工业厂房进行综合分析,从自身扩大到周边的设施、环境。全面规划,强调景观的整体优化原则。②立足于景观和生态,强调整体秩序美、整体优化的原则:旧景观和新景观和谐共生。③强调景观的特色原则:特色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特定的地区的反应。环境景观特色主要反映在当地的生活中,特色是指分布于某一地区而不能在其他地区出现的,具有不可替代的形象、形式。④生态、社会、经济3大效益相结合的原则。⑤保留其内在蕴含的精神原则。在改造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去注意蕴含在工业废弃厂房内部的文化素质和情感元素。这些废弃工业厂房曾经承载着我国经济腾飞的重任,而且其架构上更多地采用了具有当时时代特征的材料、设计,代表了当时的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应该与当代景观元素相结合,给予其更好的展示平台。

4.案例分析

岐江公园是将国外工业时代遗址改造理论介绍到国内的一次很好的尝试,本文借助岐江公园这个例子,对这方面的景观设计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4.1公园概况

岐江公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区,园址原为粤中造船厂旧址,曾是中山人最为骄傲的国营企业。公园由粤中造船厂旧址改建而成,获得了全美景观设计大奖(2002HonorAward,ASLA),是工业遗产保护项目的杰出代表。

作为一个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上讲,场地上有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植物群落,以及与之互相适应的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从人文元素上讲,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船坞、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变压器及各种机器,甚至水边的护岸,厂房墙壁上的“抓革命,促生产”的语录。正是这些“东西”渲染了场所的氛围。

4.2公园设计理念

4.2.1返璞归真。(1)自然系统和元素的保留:原有其自然资源,例如水体和部分驳岸都保留原来的形式。为了保留江边十多株古榕,同时要满足水利防洪对过水断面的要求,而开设支渠,形成榕树岛。(2)构筑物的保留:对船厂原有的钢结构、水塔等有特色的建筑进行保留。一个红砖烟囱和两个水塔,也就地保留,并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3)机器的保留:大型的龙门吊和变压器,许多机器被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成为丰富场所体验的重要景观元素。

4.2.2增减相宜。原有场地的“设计”毕竟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艺术性来讲,还需加以提炼。中山岐江公园在设计上可谓集百家之长:首先利用原有的岭南园林的特色环境;其次,在整体格局上借鉴了西方传统几何式园林,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的手法加以调整。通过增与减的设计,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产生新的形式,其目的是能更艺术化地再现原址的生活和工作情景,更戏剧化地讲述场地的故事,和更诗化地揭示场所的精神。将原有和新增加的巧妙地结合到一起。

4.2.3再生的设计。A材料的再生:包括大量乡土野草的使用,钢材的使用;B形式语言的再生:包括工业设计中的直线,方形,米线结构和重复的秩序;C空间的再生:为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和生理及心理再生提供空间;D精神的再生:最终通过上述3种再生设计,讲述故事,深刻城市的记忆,创造现代精神。

通过设计,在这11hm2的土地上,设计师们不仅保护了中国近代史的生动画面,再现了中山市市民往常生活的工业时代,也赋予了这些工业遗产以当代意义与价值。公园建成后所得到的各项大奖,说明了该作品总体上是成功的。

第3篇:环境景观设计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自然生态,园林式人居环境,成本,整体性,人文,考量,郊野园林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前言

随着建设生态型、节约型园林绿化城市的呼声日益高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再现自然成为园林景观建设的主旋律。当前,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使得人们对环境的建设日益重视。人们生活富裕了,也自然对健康与生活品质有了进一步的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希望拥有自然生态与宁静舒适的居住环境的愿望也日益迫切。以我国文化为主题的注重山水环境的中式楼盘越来越得到人们期待。人们生态园林式的居住观,给小区绿地环境设计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也向小区绿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自然生态园林式人居环境营造模式案例分析

以浙江乐清芙蓉国际花园景观设计为例 创造一个自然生态园林式的人居环境,不只取决与设计师或者施工人员,还是业主。设计是脱离于自然同时还依赖于自然界的原样。与其他景观设计相同,人居环境的建设和创造的步骤包括:策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几个层面。各个环节都应按照自然法则操作,且每个层面必须按照科学的规律步步为实的展开。

2.1策划

园林景观项目的策划是景观工程的最前期阶。项目策划理念应该新颖、独特,但也要给景观设计、施工、养护提供可操作的平台。策划的错误,将会导致项目运作全过程的不顺畅甚至整个项目的失败。景观设计的概念规划与策划是发展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与潜在购房者(在这方面要做到有一定的难度)一起互动的过程。四方互动,才能使建筑和景观能融化在社区整体风格之中。同时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的整体风格,包括与建筑景观的呼应和谐,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环境的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同时结合自然生态的软质景布置形式,营造舒适明朗的园林式人居环境,自然园林式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同时结合自然生态的软质景观布置方式,营造自然繁茂满目葱茏的园林式人居环境。

2.1.1项目概况

项目总体规划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筑与景观和谐搭配。该项目为超高层商住一体式楼盘,基地不大,占地面积仅为2.4hm,建筑密度27%,容积率为2.299,绿化率高逾40%(景观设计调整之后),集中绿地4200㎡左右,通过整体性景观的营造,立体呈现出和谐的景观效果,形成“人在景中住,景在居中行”的康居生活图景。

芙蓉国际花园地处浙江乐清市芙蓉镇的核心地块,地块东侧紧邻该镇最大的商业街-芙蓉街,南面与该镇的交通枢纽汽车总站相邻,北面有该镇唯一自然河流芙蓉溪缓缓流过,西靠雁荡山余脉,气势颇佳。地理位置可说极其优越。景观设计汲取自然、时尚与人文艺术完美融合的精神气度,在社区内规划尽显规划师人文关怀的自然景观空间、商业生活设施与人文艺术小品。

2.1.2景观设计主题----幽静、雅致、清丽

纯自然的景观主题为居民创造一个与时间流动的心灵游戏空间和高品质的生活社交空间。别具风格的现代建筑,以及思想四溢的主题雕塑小品及特色场地设施,在绿色掩映的空气之中弥散着自然与人文的气息,悠然生活的情境如画展开。设计方案从绿树成荫的主入口,到郁翠葱茏平坦开阔的组团中心区域,体现半私密性曲径通幽的小尺度宅前花园,社区的集中绿地与40%的绿化率无不在为追求人与自然的良好结合提供理想的场所,力争创造一个自然生态的园林式人居环境。

2.2园林景观总体规划

崇尚自然生态、崇尚园林文化是近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随着自然生态的不断升温,开发商和设计师们开始不再机械地搬用西方式园林模式。甚至开始在园林式居住环境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设计师根据各地方区域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并且通过建筑与景观设计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与地域特色。

2.2.1总体规划设计不宜过于复杂

宅前屋后的组团绿地中,若是内容多,形式多,建筑地坪多,后果就是绿地减少。一个优秀的人居环境,在总体规划方案则必须简洁大气,整体感强。同时在细微之处显品质,在细部仔细推敲。以简约大气的整体布局方式结合山水自然生态的园林式造景手法,营造符合中国传统审美习惯与园林式庭院居住情结的人居环境。

2.2.2园林四要素互相交错咬合

万变不离其宗,设计亦如此。园路,绿地,水系,地形四个要素的合理设计与布局,是营造园林式环境不可或缺的部分。这四个要素应呈自然状的交错穿插,和谐融合。空间组合灵活多变,空间开合变化由地形,植物,建筑等元素共同组合,相互吻合,互为整体。

2.2.3景观设计目标

合理利用资源,打造高品质、经济的景观环境;结合建筑高度与量体,创造多层次、多视点及多重空间体验的户外环境;透过景观的营造,塑造住民的乐活精神享受;特色的小品、雕塑、设施的引入,打造颇具艺术氛围的景观空间,提高住民的修养和气质。

2.3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原则

居住区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供观赏为主的视觉景观设计,更主要的是住民日常生活,扩大社交圈子的场所。满足安全、刺激、认同是人的基本需求是必需的。所以生态设计观应该全面贯穿到整个设计的各个分项之中,在最终实现景观整体的自我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使景

观的效果发挥到最大。

2.3.1居住区景观设计以建设成本生态为考量

居住区景观不同于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项目,投资成本可以相对宽松。开发商是商人,以盈利为最终目的,他投资房产并建造景观,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推销他的产品-住宅。所以对小区环境的要求既要景观好,还要投资不及成本控制好的设计容易获得业主的青睐。在芙蓉国际花园整个项目当中通过以下的方式来控制建设成本,既能最大保证整体景观效果,又替业主节省开支。

(1)建设重点分区少。如何帮助业主控制成本,作为景观设计师来说非常的重要,很多时候方案创意的优秀,俗话说,好钢使在刀刃上,在有限的投资情况下一定要合理的分配,把使用频率最高的场所用较多的费用去建设,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样既能保证业主的投资花的妥当,又能保证设计师的设计创意。

(2)材料分区,材料的控制,不仅仅可以帮助业主节省成本也可以帮助设计师本身强化对材料的选择价廉物美,景观表现力好的当地有的材料可以大量使用。

(3)灯光的控制,景观灯光的设计对景观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夜间的效果,不仅仅起到照明,保证住民安全的作用,还能营造出温馨的氛围。但是灯光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容易产生浪费。所以要适当进行设计,使用灯具尽量选用节能灯具,选取泛光照明的方式,保证景观效果,又节约能源和长期的运营成本。

(4)水景的适当设计,水景在景观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有水而活,水是精神所在,是景观设计的点睛之笔。但是由于水景运行需要长期的维护成本,费钱费水费电还要人工,所以设计时是设计师打动业主的杀招,也是业主售楼的亮点和卖点,但也是最大的软肋和硬伤。因此,在该项目中,设计师只在主入口广场设计了旱喷广场,这样可以就可以选择使用的时机,也有利于降低成本。

2.3.2居住区景观设计以景观整体性为考量

居住区景观设计光靠亮点是不够的,如何保证景观的持久性才是居住区景观设计最大的挑战,只有提高景观的整体性才能打造出高品质的生活空间,令人感到舒适和惬意。而要做到这点,就需对整个小区做全面的分析和规划,“生态”的调整才能改善整个小区环境。

(1)交通动线的调整,小区的交通动线是小区的基本骨架,在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但是规划师、建筑师们设计的动线,只求方便车辆沟通内外联系基本功能要求,而根本不顾对景会产生什么影响,对步行的居民使用是不是方便。而景观设计师会从景观的角度出发,寻求既能保证基本沟通的要求,还会照顾到景观的效果,方便住民的使用,求的最大的环境空间。

(2)室外临时停车位和消防等高面的调整,室外临时停车位和消防等高面,都会占据不少基地面积,尤其是在开发面积不大的小区中,会让可供景观建设的面积减少,而且因为功能的使用限制,一般情况下连基本的绿化都都不可以有,所以只有通过良好的创意和一定的技术手段才能尽量消弱这些不良的视觉感受,甚至把这些不好的因素转化为不错的景观形象。

(3)植栽设计的重要性,植栽是大部分景观设计的血肉,是景观效果得以体校的重要载体,也是改善小气候环境的最大功臣,为住民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和诗意的环境。选择当地适应性强的释放负离子丰富的植栽作为骨干材料,植栽配置注重层次的变化、质感的变化和季相的变化。并通过植栽营造不同的空间。并构成自然的系统,引入其它物种,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完美景观环境。

2.3.3居住区景观设计以体现人文生态为考量目标

优美的环境景观给人以写意的精神享受,还要提供给住民增强体质、加深亲人感情、融洽邻里关系、交朋结友参与社交互动的空间,把死的环境变成生活的舞台和剧场,成为人与自然沟通,人与人交流的理想之地,所以要合理的进行景观功能分区,适当的安排设施和活动交流的场地。

3.自然郊野园林景观在人居环境中的应用

自然郊野景观在人居环境中的实现形式宿根花卉是大自然给人类最美好的恩赐,它们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增进健康,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和美的启迪;它也是自然郊野景观的形成要素。自然的花与绿草的环境能使人们感觉干净、轻松、愉悦和舒畅。人们对园林景观审美要求的提升,使野生花卉在园林景观中大放异彩,人居环境也是其中之一。

4.总结

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在小区景观建设中应本着“以自然生态为基础,以整体品质为目标”的设计理念,而不仅仅“以人为本”,充分利用小区内的有限组团绿化空间,实施绿化、造景,力求营造“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缓坡清流、阳光草坪、生机盎然”自然生态的园林式人居环境。

通过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人居环境的绿色空间及自然生态效应,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和谐统一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2]黄晓鸾.《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第4篇:环境景观设计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道路;桥梁;建筑学;初探

1国内外道路桥梁建筑学研究综述

1.1国外研究现状

在道路桥梁景观设计方面,国外对此的研究较早。美国的景观设计着手重心在于剖析直线路途和安全设想、景观美学和环境维护的关连,并在设计中开始使用这类削减对原有地貌破损的理论思想。其公路方面的景观设计主要是基于公路线形和地形,结合风景名胜区的实地调查,使用线性模型对公路方案进行线性空间的美化优化,并且使用了透视图法来观察、衡量拟定建设的道路与周围自然景物的配合程度。为了更好的研究完善公路景观设计,除了泡沫板模型和专门用于自定义的模型,还加入使用了人工透视光学投影原理。目前,动态连续透视法和全景透视法是目前公路设计方案中线形设计和几何设计的重要试验方法。在高速公路环境设计中,德国在生态护卫,养护治理,种植计划等方面都留下了不少的珍贵体验,并为大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美国博士w•杜尔学者的想法是让高速公路和景观两者的整体设计相互配合,并对其周边生态环境的破损率降到最小值。日本成立了“全国SF绿色法律协会”,在公路设计方面,编制了“景观设计”系列章节,据了解,日本国家的公路绿化工程经常是配合边坡综合整治一起进行的,概括了完整的一系列边坡绿化的工程方法和技术要领。在名神高速公路的设计中,德国的建议被日本的Toure博士采用,融入景观设计,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反映了当地的文化景色,而且具有时代感和和谐感,具有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自然美。加拿大等国在公路建设别重视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比方说在公路建设中遭遇湿地等环境问题,常会选用根据公路建设中所占湿地面积的数目,必在邻近地带抵偿同等数目或更多数目的湿地面积的方案,以确保该湿地生态功能不受公路建设的影响,并采取各种措施,来鼓励公路企业或社会团体作出一些贡献,把以示表彰并写有单位名称的公示牌建立在有贡献的公路边。法国也十分重视公路建设和生态维护,并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把取土场巧妙的转变为两个生物栖息地,使其成为尊敬自然环境的经典之作,并获得"RUBANVERT”奖。

1.2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高速公路所关联的环境设计相当一段时间内停留在对安全、功能以及经济的考量上,景观设计只是植树种草,仅此而已。近年来,随着国外景观设计的发展,它已由普通绿化发展到景观格局,咱们的环境设计也渐渐重视公路绿化的整体性生态学功能、交通附属设施功能、景观美化功能等的联合,与自然熔于一炉。但由于起步阶段还存在文化关注和生态渗透不足。从研究内容来看,现有公路景观或仅限于植树种草,忽视其文化特征,或注重景观的视觉效果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华中科技大学的《孝襄高速公路景观生态工程研究》,其研究内容着重沿线综合环境的改善及生态环境、人文生活元素的保护,在不影响公路基本运输职能的情况下,构建具有一定社会、文化、民俗意义的制度体系。特别是高速公路雕塑景观的研究,解决了现有的高速公路雕塑景观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针对孝襄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区位下位置、色彩、内容及形式的设计指引原则。相对于现有设计成果,本课题设计思路具更系统、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其设计过程对于其他高速公路雕塑景观设计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此外,它的设计理念相当重视景观生态体系被生态因素所带来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很多高速公路都是在工程主要体系确定后再进行环境修复和景观设计,它是一种被动的工程修复措施。而该研究经过对高速公路建造过程当中生态因素的剖析和探究,将生态修复与工程设计与景观设计相结合,选取生态方法达到环境系统主动修复效果。再次从研究手段上,他们选取的利用视景仿真技术来建立景观方案评价系统的思路大大提高了景观方案评价的直观性和科学性。选取普通的PC机而非采用工作站作为工作平台,选择常见的CAD设计图纸而非卫星航拍图作为源数据,建模过程简单方便且不影响建模的精度。由此可见道路桥梁的美学和景观研究已经历了一个长的时期,是时候该建立道路桥梁建筑学学科体系了。

2道路桥梁的建筑学设计实践

2.1道路桥梁建筑线形学

2.1.1平面线形要素

平面线形由直线和曲线组成。两点之间直线线段最短,直线的特点是里程短、乘坐平稳舒适、视距较好、营运经济节能。汽车动力学要求直线不能过短,短线易形成"断背曲线”,不利于道路行车。作为一个结果,最短的直线长度不小于6倍的距离相同的曲线,曲线是不小于2倍的速度之间的距离,是中国的“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要求。然而,从驾驶员的生理方面和道路的美学方面都要求线不能太长,长线不仅会产生单调的景观,并且在车高速行驶下,会使司机产生嗜睡,引起“隧洞视”视觉效果,对道路交通安全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我国在设计道路上不采纳较长直线也是很有必要。所以道路中最长直线的长度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或车速距离的20倍。圆曲线是道路中最常用的一种线形,但曲率变化及其与客运专线的结合,与车辆的离心力动力驱动轨迹不完全适应。所以,在直线和圆曲线间添加一条用于缓和的弧线,用于让汽车能够平稳过度,更能补充其线形美观。在我国,选用回旋曲线当作缓和曲线,回旋曲线的最大特点是转弯半径在线上任意点是随曲线长度变化的。

2.1.2纵面线形要素

纵面线形应适应地形条件,设计为连续、平滑的线形,应避免频繁的起伏出现在短距离内,避免行车全程中看不见中间的直线凹槽,所以应使用大半径竖曲线,小坡度,避免边坡组合中的长坡大坡度。设计曲线半径、坡度和坡长合适合理的纵面线形,以满通安全、舒适和道路美观的要求。

2.1.3横断面线形要素

由马路边分隔的路、车道和中心地带,肩部就叫道路横断面。车道是特意为车辆提供行驶道路的部分。根据中国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可知:就车辆速度来看,当车辆速度为20km/h的车道宽度应设计为3m;当车辆速度为120km/h的车道宽度应设计为3.75m;行车带两侧还应设置0.5~0.75m的路缘带;在有设置条件的道路上,例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中央分隔带的作用一是能分隔对向车辆行驶,防止行车干扰,让驾驶员很有安全感,二是依据研究得出:当中央分隔带的宽度达到12.2米时,就能够减弱车前灯眩目、噪声和气浪的干扰,当宽度达到18米时,中央分隔带就能形成很美的景观。路肩是道路沿线的道路安全设施的用地,能支撑路面,并能提供位置给临时停车的车辆,绿化土路肩对景观环境也是一种锦上添花。

2.1.4线形要素

的组合在满足汽车行驶动力学的前提下,思考如何满足心理方面和视觉方面的舒适、连续及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的方案就称为线形因素组合设计方案。各线形要素的最好组合:一是平、纵线形组合应该在视觉感官上能很好地引领司机的视野,并维护视线的不间断性;二是平面、垂直面的对准技术指标应平衡尺寸,使线条在心理上、视觉上平衡;三是平曲线与竖曲线要彼此吻合,且前者应该长于竖后者。一个优秀的线形组合不仅具有优美的美学效果,而且能增加了车辆的安全性。相反,在设计时要避免以下的组合:一是凸竖曲线和底底的竖曲线,不得插入小半径的曲线,而不能与曲线的拐点相反;二是直线上的纵剖面应避免靠近,远看中间的直槽,应采用大半径竖曲线,避免大坡度,直线不能插入短竖曲线;三是缓和曲线不应和小半径竖曲线彼此堆叠。

2.2道路桥梁环境与景观学

2.2.1道路桥梁建筑美学

在道路、沿线立交、隧道、桥梁和人工建造物,以及道路规划设计通过形成区域文化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后的绿化、景观和环境保护是道路环境保护设计中的道路环境和景观设计;在道路环境设计中运用环境科学技术美学原理,适应自然环境的发展,开创出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环境。道路环境与景观设计的特点应结合自然环境、道路结构、经济条件、接触运动特征、视觉思维和心理效果,运用景观与绿化设计,适应性强,建造一组与自然景观相容的建筑物。不仅能使机动车自由行驶,还能满足司乘人员的视觉和生理需要;它不仅有利于沿线自然风光的优美开发和自然景观的覆盖,而且更适宜于道路建设环境和周边自然景观,使人文景观良好整合,营造一个安静、干净、优美的环境,让道路变成一种艺术景观,成为一个华丽、宏伟的沿线公园。

2.2.2道路桥梁环境学

环境设计应立足道路绿化,以达到防治污染,水土保持的目的。根据其功能可分为绿化环保设计和改善绿化设计两大类。(1)保护环境绿化设计。绿化的环保设计大多是通过绿化种植来减少噪音、减少扬尘、水土保持和稳定边坡。在刮风下雪的地区公路沿线,种植防护林;在经过有学校、医院、疗养院、居民区的道路沿线,种植绿色植物以防噪、防气体污染;还要在路基弃土场,绝缘堆坡体等地带进行绿化,提高水土保持的稳定性。(2)改善环境绿化设计。通过进行绿化种植来改良视觉环境,促进出行安全性是改善环境绿化的重点设计目标。在小半径的竖曲线的顶部,水平线的曲线向左转动,将水平曲线中的树或树排成一行,作为车辆行驶标志;在隧道洞口的外端,种植大树作为光影适应种植,使驾驶者驶出隧道后更好适应光线的急剧变化;分离区之间,主线和辅道或平行的路之间,种植灌木用于在夜间的防眩栽植,使驾驶者不受对向车流的灯光影响;在道路或立交出口端的低路堤和无围栏,种植宽度密集的灌木或小树作为缓冲种植;当景观沿线,缺乏变化的地形,这是很难确定位置的网站,它是适当的植物树木前进的道路上,形成一个明确的植被鉴定,设施的位置,作为标识种植;至于对于任何有碍于视觉景观的建筑物,最好种植中低树木来进行遮蔽。(3)道路桥梁景观学。道路景观,包括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各种建筑、公园、宝塔、寺庙属于文化景观;江河、草原、湖海、大川、高山、森林等属自然景观。道路景观设计的界说是指道路线形和道路构造物有雅观的造型并且能与周围环境相和谐统一,形成美观的画面,进而创造一个景观优美,出行安全、舒适,便捷、经济,并且能保护道路沿线动植物生态系统稳定的道路环境。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是确保司机的可视性要求,建立一个区域性的视觉系统,让司机可以预测接下来的道路方向和道路情况;道路设计要与自然景物相互配合,把设计的道路及其设施都纳入到景观范围内,显示出区域美感,打消自然景观中的各类阻碍,让道路景观的全部组成部分,形成即统一而又有特色的建筑群体;保障使用者的道路功能、美观及便捷经济与心理视觉的统一性。道路景观设计的方法是将景观设计部分按照道路工程划分,结合区域环境或行政区划,实现点、线、面、整体的协调;应使道路路线平、纵、横截面合理组合,确保道路的线条流畅、视野开阔;还应考虑充分利用栽植绿色植被和人工建筑来补偿,改善景观沿路段的区域环境,使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道路及道路上的互通式立交、桥梁、隧道、管理设施和服务区等作为不同景点,策画时应把握线路的线形条件与架构物线条的相互配合,把握比例,形成韵律,注意对称,运用色彩。道路路线线形应以曲线为基础,保持连续性均衡性;在道路的起点上,大的建筑结构,建筑的末端,应注意形状和色彩,防止视觉障碍;道路侧有对视觉产生冲击的场所时,应该采取工程措施或进行绿化对其加以遮蔽或改良。

3道路桥梁建筑学案例分析

京珠高速公路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大型公路工程的美学整体设计,并且,长江公路大桥在设计中占主导地位,影响了京珠高速公路沿线的美学景观,而它也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在未来的武汉市形成一个新的文化景观。这就是一个道路桥梁建筑学的典型案例。

3.1从整体考虑美学设计

北京—珠海高速公路的重点工程是武汉军山长江公路大桥。为了保证美观设计的效果,有必要从整体感出发,合理设计和布置,使其方案清晰化。在北京-珠海高速公路美学设计的总体定位上,军山公路桥梁是美学设计的重点。

3.2桥梁工程与美学设计相结合

美学设计是一个领先的设计,在项目实施前,桥梁就应该设计出一定的形象效果,并在建设的同时实施设计,以确保最终的审美效果。

3.3突出美学特色,美化大桥设计

根据桥梁美学设计的特点,重点突出了斜拉桥的特色,展现出武汉军山长江公路大桥雄健刚劲的风貌,显现出大桥高耸优美的形象,体现湖北中部崛起,奋发图强的精神。

3.4美学设计使景观与环境互相协调

在武汉军山长江公路大桥的美学设计中,不仅处理好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关系,让大桥的整体形象和周边自然环境相配合,更构成了长江上又一个崭新的人文景观。

3.5美学设计标准适中,功能齐全,经济适用

道路桥梁的美学设计应该结合其功能性和适用性,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适中的景观工程标准,并应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实施其美学的可行性,在提高路桥造价的基础上,实现最佳景观。

4结论

在现代道路建设与桥梁建设中,道路和桥梁的设计仅满通功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兼顾人们的视觉需求,展现城市的风采特色,传播人类的文化积淀,也充分体现了对现代美学设计、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诉求表达。建设道路桥梁建筑学学科,就是完善道路桥梁的学科与建设体系,以建筑学、建筑美学、环境生态学、景观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结构设计原理为基础,把道路桥梁的建筑结构、建筑功能、建筑材料和建筑形象在设计和建设之中紧密的结合起来,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二十一世纪,通过研究道路桥梁建筑学,在道路、桥梁结构中势必会格外注意建筑艺术的造型,看重景观的设计和道路桥梁的美学理念,侧重生态环境的维护,要达到环境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完美融合。在二十世纪桥梁建设的发展基础上,描绘出二十一世纪宏大壮丽的新蓝图,道路桥梁建设技术必将会取得更新、更大、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秋环.我国桥梁景观设计发展的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4(19):360.

[2]陆蓉,何秄僷.道路桥梁景观与环境和谐评价体系研究[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4(01):021.

[3]刘朝晖.公路环境与景观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柯鹏程.道路桥梁建设路线线形规划[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3):008.

第5篇:环境景观设计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城市住宅区

详细规划设计 应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0065-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推进,当前城市建设呈现出复杂性、社会性、文化性、技术性等复合特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于2011年将城市规划学列为一级学科,使得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由主要培养“工程型人才”的目标逐步向“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实践型人才”、“社会型人才”的“四才”体系变迁,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教学面临新的任务。

一、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设计课程在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作用

课程设计部分是针对学生所学的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理论课程而安排的一个综合学习和训练阶段,是由建筑设计向城市规划设计过渡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对城市建设的认知思维由注重单体建筑转向对城市建筑群体空间组织、城市运行的宏观把握。

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使学生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相关的规范和设计要求;培养学生详细规划方案创作、图纸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区专题调研,培养学生调查分析问题、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调研报告撰写能力。课程安排为80个课时,集学习、深化、拓宽和综合为一体,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调查分析能力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检验,同时也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参考。

二、目前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低年级的基础课程过于重视物质空间教学训练,在社会经济空间的扩展方面认识不足

现阶段很多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在一、二年级时主要是进行建筑学基础训练,重视的是单体和局部,对城市的综合性、复合性认识不足,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衔接出现断层,需要相当长时间来适应。这从对城市居住区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和规划设计中得到体现,大部分学生缺乏宏观思维,着眼点多在细节,如住宅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停车位方面,很少放在整体布局、交通组织、公共场所规划上。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较难掌控整体布局,方案制定速度慢。

(二)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实社会现状有出入

理论课中的组团—居住小区—居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模式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社会的房地产开发中比较少见,商品房一般以“地块”为单位开发,规模达不到小区规模却仍然冠以“某某小区”名称,使得学生在做实际案例分析时容易模糊了“小区”的规模和概念,进而在设计时影响到如教育、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的完善程度。

(三)学生缺乏对规范的正确认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要求是居住区、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在课程开展之初才学习、了解规范在规划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各种“要求”和“数据”往往知之不详、理解不够透彻,设计中或者过分受到规范的束缚,或者不能灵活运用,缺少灵活应变。

(四)片面追求高档环境建设

从学生选择的调查案例来看,受当前社会的影响巨大,学生选择的案例90%以上是高档小区,对老城区内稍旧的小区和经济适用房小区关注非常少。规划设计作业方案追求高档环境的建设,突出环境景观创造、标志性节点等,配建设施布局对居民日常使用方便性、舒适性考虑不够,反映出学生对城市规划的公共性、政策性等内涵理解和了解不足,对城市社会问题如老年化、保障房建设要求等关注较少,还没有很好建立城市规划的公共价值取向,人文关注不够,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引导。

简而言之,在从建筑设计转向规划设计之初,学生普遍缺乏城市空间概念、公共价值观、社会人文理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帮助他们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知识技能和树立良好的城市规划设计的公共价值观。

三、项目教学法的引入

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学习困难。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教师成为向导和顾问,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的这些特点契合了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设计课程的教学,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围绕居住小区规划这一设计项目展开,设计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完成,可以将每个阶段的任务设计为若干子项,过程简单明了,学生按照任务逐个进行,既能够掌握住宅区规划设计的知识,又能充分锻炼综合能力。

四、引入项目教学法的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教学内容设计

项目教学法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教学任务,建立一套较明确的教学任务要求和成果体系,将各项要求分解成各种子任务,强化课程设计过程的控制和各个阶段的评估工作,根据课时和难度的考虑,常常以居住小区规划为教学项目。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各种资料,按照任务要求完成即可,教师则以此测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专业设计能力,培养城市规划专业综合素质。教学安排见表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规划方案中增加对老年化、社会公平等社会需要的反映,兼顾房地产开发和公共价值取向进行详细设计,提高方案的可行性。

从教学效果看,引入项目教学法后,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各个设计阶段思路清晰,学习兴趣提高了,城市规划设计能力和职业道德、公共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锻炼。

在我国市场经济影响和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新理念、新形态、新需求、新功能在冲击着传统居住小区规划理论的方方面面。在这一背景下,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即理性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还应该具备正确的职业道德、公共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这种综合能力的形成需要在教学过程当中逐步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晶,吴晓,姚玲玲.论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11(6)

[2]蔺宁.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高教论坛,2009(12)

【项目支持】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1JGA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