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范文

网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第1篇:网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范文

“社会化”似乎是一个很流行、很时髦的词,透过搜索引擎相关结果数量可见一般:百度一下约5500万、谷歌3000万。扩展出来的词有:社会化网络、社会化营销、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营销,甚至还有社会化电商等等(本文在此不讨论概念,未作严格区分)。

很多人口中已经用时髦的“社会化营销”或“社会化媒体营销”代替了土里土气的“网络营销”了,两者等同么?我不太赞同。网络营销是一个总称,泛指所有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营销活动,而“社会化”个人理解只是互联网发展到当前阶段,而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已。也许互联网发展到下一个阶段又会呈现出其他重要特征,比如自动化啥的呢(:,所以“网络营销”在任何时候都是老祖宗,乱不得,不能随意“被等同”,除非改潮换带,呵呵~

二)、社会化,对网络营销活动产生了哪些影响?

社会化的确成为当前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征,只要你是搞跟互联网沾边的,都不得不正视,好好的研究一下社会化对你的产品乃至整个业务运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想想如何变革应对?那么社会化对网络营销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1)、对网络营销从业人员:要求提高了

早前的网络营销主要还是网络广告、竞价排名、SEO、EDM等,这些手段总体来说偏“技术”一点,有章可循,且相对而言见效要快一点。但在社会化影响下,一切可没那么简单;

2)、对进行网络营销的企业:难度提升了、成本增加了

各种社会化网站、媒体越来越多,使得企业的目标客户群体变得更加分散,聚焦目标客户变得更加困难;相应所需人员及相关资源也就要求更多,增加企业网络营销的成本。

三)、企业如何应对?

1)、不要跟风:只用适合自己的网络营销方式

笔者主张,企业网络营销不要跟风,而要考虑是否与自身切合,那么怎样叫与自身切合呢?

一个最主要的标准就是,问自己:你的潜在目标客户群体在那儿吗?营销应该围绕目标客户进行,网络营销也应该始终跟着目标客户走,而不是看什么火就跟着上。当初开心网很火,有企业跟着瞎开心;现在微博很火,又有跟着瞎博。笔者坚决反对这种做法。

另外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是,你是否有相应的资源,或愿意投入资源真正去支持。这里的资源不仅仅是钱,还包括人员,以及时间。笔者认为,通常,企业若能用好3~5种网络营销手段,足矣。

2)、善借外力:积极借助第三方网络营销服务商资源

大量的各种网络营销服务商,比如有的善长事件炒作,有的专注EDM,有的善做博客,专做SEO的更多,现在又有很多帮助做微博的等等。网络营销服务商都各有所长,并且拥有一般企业所不具备的资源,积极利用这些资源,会比自己单打独斗做得更好,还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虽然要付一些费用,但也是值得的。

比如借助EDM服务商强大的电邮营销系统,可以更好的监控效果,加以改进;比如想通过事件炒作扩大企业品牌知名度,如果没有大量的水军力量,可能很难炒得起来。所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网络营销费用预算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网络营销,并不等于免费营销(笔者在一年前《对网络营销的几点总结思考》一文中即已提出 blog.vsharing.com/yaoconggang/A1355408.html),而只是一种投资回报率(ROI)更高的营销途径,并不是完全不需投资。所以,花多少钱并不是关键,关键是看“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算,从而判断是否值得,而这是完全可以量化的。

3)、正确认识:没有万能的网络营销人才

前面讲到社会化对网络营销人员的要求提高了,并不是说要求网络营销人员都得十八般兵器 样样精通,这不切实际。对网络营销人员的要求应该是一专多能。每个网络营销人员都有自己最擅长的一两样兵器,同时对其他的兵器虽然不像最擅长的那样精通,但也有所了解。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门门通,往往等于门门松。

现在不少规模较大的企业,网络营销的岗位分工已经越来越细化,比如:专做竞价排名的(甚至不同的帐户还分开)、专做SEO的、专做某个社交网站的、专做微博的等等,且有的岗位甚至不止一个人,而是一个小团队。

当然,中小企业限于资源不可能达到这个条件,所以都想找一个全能的,啥都会。看到网上不少企业招聘网络营销人员,要求会SNS营销、会竞价排名(还得google\baidu\yahoo\sogou\soso都要熟悉)、会SEO、会博客营销、会事件炒作、会玩微博、会策划病毒营销等等(反正估计把他听过的网络营销手段都列上了,那意思就是会的越多越好);既要会写文案,又要会搞策划,还要会组织实施,还要善于谈判......岗位职责列8条,任职要求达12条......看了让人很无语。

这样的招聘,一看就是不懂网络营销的人写的,可能也代表了企业和老板对网络营销的理解和要求,这样的企业不知道有几个人够要求去,又有几个人想去。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整这么多,且不说这样的牛叉有多少,有你准备出多少价?再说这些企业能用得上?

4)、放平心态:网络营销,不等于见效快的营销

第2篇:网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范文

关键词:社会网络;知识共享;团队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2)04-0022-06

A Study about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Network on Team Creativity

WANG Yan-zi, LUO Jin-lian, WANG Li, ZHANG B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Based on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the paper explored the effect relationships among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social network,knowledge sharing,team creativity by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 samples of 61 R&D teams.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ed: network density had an inverted U nonlinear impact on novelty and utility; those inverted U relationships were mediated by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and knowledge sharing quality;network heterogeneity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work density and novelty.

Key words:social network; knowledge sharing; team creativity

1 引言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环境下,研发团队逐渐成为组织的基本单位以产生和发展创造性想法,并把这些创造性想法应用到新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之中[1]。由于个体不可能拥有完成项目必须的所有相关专长和知识,团队成员需要彼此之间搭建网络以交换、转移和扩散知识以便发展新的技术规则或讨论与产品设计相关的技术问题[2]。最近,已有研究检查了员工的社会网络作为产生创造力的来源[3,4],这个新的研究视角加深了创造性成果是怎么产生的理解,认为创造力就在个体所嵌入的社会网络之中。对于研发团队而言,团队创造力更多地来源于成员间的互动,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网络是如何影响团队创造力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本研究聚焦于团队内的社会关系网络,选取研究者较为关注的“网络异质性”和“网络密度”作为社会网络的衡量指标展开讨论,并将团队创造力定义为新颖性和实用性观点的产生[5],遵从Amabile[5]的建议,试图从新颖性和实用性两个方面考查团队创造力水平,探究是什么机理塑造了社会网络和团队创造力之间的作用关系,以及什么类型的社会网络结构更有可能便利或阻碍团队产生创造性成果,以期为团队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2.1 网络密度与团队创造力

网络密度是指团队成员之间关系的平均强度,团队成员之间互动关系越多,网络密度越大[6]。Reagans & Zuckerman[6]的研究发现,团队内部网络密度越大,团队生产率越高,但在Sparrowe & Liden等[7]的研究中,并没有得到这样的结论,并指出网络密度与创新绩效是否呈现线性正相关的结论需要进一步论证。在密度较高的网络中,成员维持这些互动关系分散了从事创造活动所必需的时间和精力[8]。另外,稠密性的网络通过实施自我和他我之间的相似性,导致成员之间的观点、想法趋于一致,缺少差异化的观点不利于培育创造性想法[3]。稀疏性的网络由于彼此关系淡薄、互动较少[9],导致缺少必要的思维碰撞而不利于激发团队创造力。类似地,Krackhardt[10]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非常紧密的网络结构使得较小数量的创新采用者受到大多数非采用者的影响,非常松散的网络结构并不能提供足够的扩散创新的互动机会,只有中等密度的网络结构便利了创新扩散。在实证研究发面,Leenders, VanEngelen & Kratzer[8]发现团队内的沟通频率与团队创造性绩效有着倒U型关系。综上可知,非常紧密和非常松散的网络结构并不利于提高团队创造力。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a 网络密度与新颖性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

假设1b 网络密度与实用性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

2.2 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

第3篇:网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范文

关键词:网络;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8-0107-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而且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将人际关系引入一种新的结构中。

一、网络中人际交往概况

(一)网络中人际交往的特点

不同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网络人际交往是基于虚拟空间发展起来的。与传统“面对面”模式的人际关系不同,网络人际交往具有一些独有的特征:(1)匿名性。在网络中,交往主体往往以匿名的形式出现,每个人都不需要告知别人自己的真实姓名、性别、形象等。(2)低限制性。网络交往的约束极低,个体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交往对象,突破了现实中身份、地位不平等的局限性,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和无利益冲突。(3)互动中的人格多重化。随着交往过程中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的切换,个体的人格也会表现出多重化的特征。个体在虚拟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往往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格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4)弱联系性。网络中交流双方的沟通联系较弱。网络在打破时空限制的同时也削弱了感情等的交流。交往主体可以随时更换交往对象,可以进行非即时往,个人之间隐蔽性强,这些都体现了网络人际关系的弱联系性,是与传统人际关系明显不同之处。(5)平等性。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际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只不过这种交换不是简单的物物交换,而是一种情感的交换。情感交换永远是一种“增值交换”,它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更加紧密。现实的人际交往由于存在上下级、长晚辈关系,可分为水平交往和垂直交往两大类型。不论是水平交往还是垂直交往,由于交往主体之间的相互知晓性,这使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受道德约束比较大。但在虚拟的网络交往中,情形就不同了,交往主体在心态上都是平等的,且相互间无须承担任何道德责任。

(二)网络中人际交往的信任机制

在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是以血缘、地缘等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关系的紧密性是产生信任的基础。但是,网络匿名性的特征,使网上人际信任的建立机制区别于现实生活。社会学家祖克尔于1986年提出了信任产生的三种机制:首先,是由声誉产生信任。即根据对他人过去的行为和声誉的了解而决定是否给予信任。声誉好的人能够得到信任。其次,是由社会相似性产生信任。即根据他人与自己在种族、家庭背景、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似性程度来决定是否给予信任。一般情况下,相似性越多,信任度越高。之所以如此,是基于以下的信念:相似的社会背景往往意味着有相近的行为规范,容易相互理解,在交往或经济交换中容易达成共识。最后,是由法制产生信任。即基于非个人性的社会规章制度,如专业资格、科层组织、中介机构及各种法规等的保证而给予信任。

根据这两种信任机制理论结合网络的特征,有人提出网上信任的产生机制:第一,预设性信任。网上互动的双方彼此相信网络中的秩序规则能够被履行,且对方能承担他所托付的责任及义务,即双方先验地认为他人是可以信任的。这是在网上能够进行交往的前提。第二,由网上声誉产生信任。理性选择理论认为,决定信任的关键变量是能否获得有关对方动机和能力的充分信息。毋庸置疑,这个变量十分重要,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信任家人胜过朋友,信任朋友胜过熟人,信任陌生人胜过熟人。第三,在给予信任过程中进行主观判断。这是信任机制建立的决策性环节。网络交往者根据自己的交往经验和主观判断,对他人的网上交往行为进行主观认定,最终决定是否给予对方信任,并决定是否继续保持同其的交往关系。

(三)网络人际交往动机

网络人际交往过程中“动机”的研究一般从人本主义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出发,主要体现在“摆脱孤独”和“得到社会支持”两方面。首先,“摆脱孤独”是指个体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不能够满足,为摆脱孤独感从而在网络上进行虚拟交往的动机。其次,“得到社会支持”是指通过虚拟交往获得他人理解和支持的需要,特别是精神上需要的满足。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关于这两个动机的例子。一些青少年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忽视了跟孩子的交流,而这些人本身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也不好,因此他们更多的是通过网络结交一些网友,解除自己的孤独感。

二、网络对人际关系的双重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很多研究者展开了网络对使用者人际关系影响的调查。1998年国外学者Kraut和其同事的研究表明,网络的使用与抑郁、孤独和压力成正相关,即网络的使用会导致人们的人际关系产生隔阂。但是,近期的一些研究却表明,网络的使用可以明显地降低孤独和抑郁,增加使用者社会支持感和自尊水平,从而使这种良好的交往模式成功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一)网络使人际关系更加亲密

1.网络交往中自我表露加深。自我表露最早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Sidney Jourard)在1958年提出来的。通俗地讲,自我表露就是对别人敞开心扉。在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我表露可以增加个体与他人的亲密性。自我表露这一行为具备强烈的象征意义,它会给交往的他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你对他(她)相当信任,愿意有进一步的交往。同时,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的自我表露可以激发他人进行自我表露,因此可以增进双方的理解与信任,使得人际关系更加亲密。网络的出现扩大了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由于网络中人际交往特点中的匿名性、低限制性、交往心态的平等性,在网络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的姓名、年龄、形象,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与特定的人交往,网络中不会出现实际生活中的身份和地位的不平等,因此自我表露会更深,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也会变得更加亲密和顺畅。

2.网络交往中不存在“门槛特征”。现实交往障碍中的“门槛特征”,即外貌没有吸引力、容易害羞焦虑等生理个性特点在网络交往中不会出现,交流也因此会变得顺畅。网络有利于消除人际交往隔阂,这里的“隔阂”可能是由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因素引起的,比如家庭环境的影响、文化水平的差异、风俗习惯的不同以及价值观不一致造成的交往不适等等。网络中巨大的信息量可以使人们兼容并蓄,对一些不同于自己的价值观有所了解,人际关系也能够得到促进。

3.网络交往的预设性信任。网络中的人际信任机制较现实中有所不同,网络中的“预设性信任”先验地认为对方是可信任的,先进行交往。这就使得人们交往的范围扩大,也使得人际交往更加容易。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对某一个人并不是很了解,却因为少数人对他不好的评价而对其望而却步,不与其交往,其实如果通过亲自的接触会发现那个人不是传闻中的样子。但是在网络中却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因为人们一开始对对方都是假定的信任,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对对方进一步的了解而渐渐亲密。这种人际交往的信任机制也会影响到现实生活,使得人际关系亲密。信任对象具有广泛性,与传统意义上面对面人际交往的模式进行比较,网络人际交往是通过以虚拟网络为媒介的人际交往模式。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的点对点的局限性,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多样交往模式。因此,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会组成一个群体,群体间的交流促进了人际关系。

(二)网络造成人际关系的隔阂

1.网络导致沟通能力受阻。网络会导致沟通能力受阻,理由是在虚拟网络中使用者不受现实社会中法律以及道德规范的约束,根据自我意愿使用现代技术实现着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目标,这种自由随意性契合人们的心理特点,但过于频繁的网络交往易引起内心的孤独和压抑,会表现为兴趣减退、情绪低落、精力不足、思维迟钝,有的甚至会造成心理障碍,从而降低人际沟通能力。另外,人际互动中的人格多元化是网络中的人际关系特点之一,在网上与他人进行互动的时候,个体的真实身体待在一个私密的空间中,根据自己的意愿塑造自身角色,而角色的改变伴随着人格的调整。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之间,个体两种或多种角色的交替出现,可能会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多重角色之间的差异和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或转换过频时,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

2.网络中存在欺骗。虚拟世界一些新的欺诈与其他犯罪行为,抹杀了人的正常感情,让人们的心理出现新的负担,对个体交往过程中相互之间的信任、互助的美德持迟疑态度,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带着戒备心理。在网络人际交往的信任机制中,信任是先建立的,如果在网络上被骗,就会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轻易地建立信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阻隔。

3.网络会导致心理问题。现代人对网络的沉迷,过分地依赖网络,选择网上与人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网络孤独症和网络抑郁症。“人-机”关系对人们现实的人际关系会造成一定的冲击。这种“人-机”交往模式淡化了现实中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远离周围伙伴,变得越来越孤僻,社交功能和交流技巧出现障碍、异常动作以及复杂多样化的行为。网络抑郁症状态下的人们常常情绪低落、无愉或兴趣丧失,出现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的症状,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维迟缓、出现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从而对现实人际交往产生负面影响,使人际关系隔阂。

三、总结

日益频繁的网络连接,一方面易于使人形成共同的经验、话题和感受,相互吸引力增加,人际关系也随之趋于亲密。同时,这种由网络引起的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的不断强化也促使人们逐步由虚拟世界中的交流向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转化。另一方面,也有人因为这些特有的特点而沉迷网络,或在网络中被人欺骗,导致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网络对人际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提高网络人际关系的健康性。如倡导正确地运用网络,积极地引导帮助网民,让其正确地使用网络。另外,可以通过技术、法律等途径保证网络空间的健康与安全,使网络给人带来平等、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德芳,余林.虚拟社会关系的心理学研究及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第4篇:网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范文

网络舆论是在社会中形成的一种舆论宣传,舆论一定程度上会对审判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还应当看到,舆论不仅仅有积极作用,还有消极作用,总之,舆论是作为一把双刃剑,其对刑事审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审判独立性的影响舆论对审判独立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对审判独立的积极影响。在现实司法中,为了保障审判独立,法院往往会承担巨大的压力。而网络舆论则会一定程度上帮助法院抵抗这些压力,当网络舆论对案件事实比较了解,不断的发出要求依法判决的时候,外界力量就很难再去控制审判,进而有利于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第二,对审判独立的消极影响。这一负面影响与网络舆论的积极影响的形成相反,当舆论声音所依据的案件事实不正确,或者有人试图通过舆论影响法院独立审判,进而达到自己个人目的时,网络舆论的倾向将对法院独立审判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

(二)对审判公正性的影响第一,对审判公正性的积极影响。由审判独立引申出的审判价值———审判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种,在实现这两种公正的过程中,网络舆论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防止法官或者外界力量为了不正当目的随意审判,侵害被告人或者被害人的利益,保证公正价值的实现。第二,对审判公正性的消极影响。前面的论述也是建立在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但如果舆论导向不正确时,难免会出现法院无法抵抗舆论的压力,或者其他力量在无法抵抗舆论压力时要求法院作出有失公正的判决的情况,这样将会对社会的公正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

(三)对审判权威的影响网络舆论对于司法权威同样产生两方面的影响:第一,对审判权威的积极影响。行为、规范、刑法与公众认同之间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当司法机关依法作出符合公众预期、符合公民朴素正义感的判决时,民众将感受到司法威慑力,无形中提升了司法权威。第二,对审判权威的消极影响。在强大的舆论面前,量刑随着民众的喜而轻、怒而重,案件随着民愤、民情之声再审、重审,或许可以实现个案正义,但朝令夕改的审判也将导致法律严肃性、稳定性和权威性的丧失。

二、实现网络舆论正确影响刑事审判的策略

随着网民越来越多的通过网络关注政府和司法机会行使职能,每一个国家机关的活动都会受到社会公众的监督和评价,刑事审判是社会公众评价社会价值观念和对社会安全程度进行心理认可的重点,因此,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运用网络的手段监督刑事审判。但是,按照我国宪法,我国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团体、个人的影响,在此情况下应当如何引导舆论对刑事审判进行正确影响是我们应当首先考虑的问题,笔者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两者的协调:首先,要求法院具有接受社会监督的意识,主动接受网络媒体舆论的监督,而不是采取对立的态度,对抗舆论对审判的监督;其次,对舆论声音进行及时整理,舆论的声音并不一定不可取,因此,要对网络舆论的监督情况及时反馈,对有益的部分虚心接受;最后,建立互动机制,对网络舆论的反应进行及时的回应,比如通过程序公开、新闻会等形式,将案件的审理和进度向社会公开,进而有利于公民理解司法机关,接受刑事判决。

三、结语

第5篇:网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政教育;影响;对策

新媒体的发展和运用和时代变化的必然,为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将其运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教育理念的创新以及传播信息的优化等,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一、新媒体的基本概述

1、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的被广泛运用的背景下产生的,是一种能够满足人类交流和沟通需要的新的传播方式。与传统的媒体相比,新媒体最为明显的特征,即是将传统的各类媒体的边界逐渐模糊化,消除了各个领域之间或各个国家之间的边界。并且,新媒体的出现,表现出了明显的交互性和时空跨越特征。这些特征使得不同地区的用户或受众能够建立更加真实的联系和沟通。

2、新媒体发展趋势

从目前来看,新媒体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其发展趋势大致有两个方面的体现。一是互动性更强,新媒体具有互动的创新能力,能够将其与各个终端紧密联系,并保证活动过程中的相互配合,进而扩大活动的受众范围。二是融合能力更强,新媒体的融合能力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随着其不断地发展,能够将更多的信息进行融合,进而加快与网络媒体的融合进程。借助共享的网络平台的构建,还能促进部分传统媒体的网络化。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积极影响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得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了解到更多的时事新闻,促进大学生对社会真实认知的形成,也带来了更多的参考信息和资料等。二是促进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创新,传统的教育大多要求学生从关键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而新媒体的出现,将同一事物的更多影响或其他形态展示出来,促使大学生认识到,习惯性的思维并不能完全解决某一问题。

2、消极影响

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有积极影响,必定会有消极影响。一方面,将新媒体运用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其中海量的网络信息为学生带来了不同的影响。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许多辨别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受到影响,或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近几年大学生受到网络诈骗的新闻更是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沉迷于网络世界的大学生,缺乏参与实际社交的热情和积极性,逐渐呈现出交际能力弱化的现象,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新媒体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创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的创新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大学生思政教育需要将新媒体以及其他全新的因素充分运用于日常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首先接受并信任这种教学方式。教育理念的创新,需要教师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从全新的教育角度出发,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紧跟时代的发展。同时,新媒体的运用,对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和和谐课堂的构建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教师要形成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意识,以及掌控教学课堂节奏的能力,以保证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做到教学的张弛有度。

2、丰富教育手段

丰富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合理地融入新媒体等教学元素。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教材的相关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当时的社会时事相结合,制定相适应的教学方案,并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性。只有不断丰富和创新教育手段,在新媒体的运用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才能保证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充分结合,并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的作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优化传播信息

新媒体在包含了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引发了信息泛滥等问题,许多新媒体中都包含了大量的不健康或不真实的信息。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以及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教师有必要对参与课堂教学的信息进行筛选和优化,保证涉及到的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其为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向学生普及辨别虚假信息的能力,以保证学生在网络中获得对学习有用的信息。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效率,还拓展了学生的视野。通过创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手段,以及优化传播信息等方式,将新媒体技术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充分结合,开创了理论教学与媒体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

作者:王艳芸 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甘珣,肖朋.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40:239-240+238.

[2]何群.网络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03:283-284.

[3]路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8:6-7.

第6篇:网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范文

关键词: 网络政治参与 电子政府 完善策略

通常而论,我国普通公民通过相应的渠道与恰当的方式试图改变并影响政治进程的行为称作政治参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向人们的生活政治领域的逐渐渗透,新的政治参与方式——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产生了。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指政治参与主体经由网络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与政府决定的行为,它具有鲜明的特性,并且对当代社会的政治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了解并分析网络政治参与的优势及特点,掌握其对当代社会政治生活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对于完善政策有着深刻与重要的影响。

一、公民网络政治参的积极影响

(一)优化政府管理。

首先,有效地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是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一大优势,进一步完善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完整、准确、及时的信息是政府科学决策的基础。以往传统信息沟通方式,需要建立庞大的人员组织模式,中间的环节繁多而复杂,获取的信息容易发生扭曲失真。由于沟通时出现障碍,决策方面的延误与失误数见不鲜。假设使用网络,普通公民一样可以与政府官员对话并向相关的部门发表意见,政府部门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民意,实现了政府与公民的直接沟通,促进了政治的传导与反馈。使用这种方法,节约了成本,节省资金,同时使政府更直接更全面地了解了公民意愿,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化。

其次,促进政府工作的廉洁性是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另一大优势。公开、广泛、自由的信息流通,成为公民监督国家权力不可或缺的条件。存在腐败问题的官员滥用手中的公共权力,其行为往往在黑暗中完成的,因此透明性是政府及公职人员履行自身责任和义务的必要保证。网络政治参与成为网络监督的新时代标志,通过互联网普通公民可以近距离地了解政府的工作进程,较为全面知晓政府事务,表达自身态度,形成社会压力,实现对政府的制约与监督,拓展社会监督的深度和广度,保障政府工作的高效与廉洁。

(二)推行全新的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的态度、基本看法和情感模式。公民网络政治的发展将塑造出一种全新的政治文化。

第一,网络政治参与提高了公民的民主意识。网络参政的便捷性、开放性,使公民较为轻易地了解政府的非机密信息,有效地参与政治决策。可以大大提高公民的民主观念和民主意识。

第二,网络政治参与培养了公民的政治责任感。交互性是网络自身的一大特性,使公民的本质力量得到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可以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通过参与政治,公民对公共事务了解更为丰富,政治责任感也进一步增强。

第三,网络参政还有助于塑造公民的独立政治人格。使用网络参与政治,更多的公民可以更直接、更自由、更方便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表明政治情感,表达自身愿望、支持和批评,对形成独立的政治人格有重要的意义。

(三)推动政治社会化发展。

社会政治成员在特定的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实践与政治生活逐步获得政治能力与知识,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思想与政治心理的过程称作政治社会化。公民的参政行为是最普遍最有效的政治社会化方式。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便利的利益表达方式,使网络参政的主体对政治参与表现出更为积极的参政心理,因此有效提高了普通公民的政治社会化水平。

二、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消极影响

(一)导致“参与爆炸”的可能性增大。

虽然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是公民的广泛政治参与,但历史发展的经验证明,当政治参与超过政治体系的限度时,政治体系的有效性就会被相应削弱,政治体系的合法性继而会被动摇。所以,网络彰显的价值观是个人自由主义的极端表现。

(二)导致非理性参与扩大。

公民理性政治参与的基础和前提是拥有相当数量的客观信息。但网络信息容量无限性和网络信息可操纵性都难以保证公民所获信息的客观性。在网络上,任何个人和团体都可传递政治见解和政治信息,不计其数的网络信息每天在传递着,相当数量的普通民众并不具备驾驭这些信息风暴的能力,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消化,造成盲从、失去理性等问题。作为一种崭新的媒体,网络信息缺少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是互联网的一个致命缺陷。数以万计的信息、真假难辨会降低普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导致非理性政治参与扩大化。

(三)导致非法政治参与扩大化。

网络上,由于成员身份被虚拟化、电子化了,并结合匿名性和隐蔽性,个体网民以“隐身人”的身份在穿梭网络之中,放纵自己的行为,摆脱现实束缚。某些不满现实的恐怖组织、宗教组织在网络上散播谣言,有目的、有计划地侵入国家的军事、政治决策部门,破坏计算机和数据保护系统。进入21世纪,网上频频发生此类非法的政治参与,并呈扩大化趋势。

三、完善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

(一)加快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路径的建设。

网络政治参与为越来越多的公民所使用,对现有的社会政治制度的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为此就要求各级政府加快体制创新,完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路径。要求从政府加快网站建设,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等多个方面入手,促进“电子政府”的发展,真正的架起一座畅通的“电子桥梁”。

(二)完善网络政治参与秩序建设。

要使网络政治参与秩序不断完善,降低非规范性的网络政治参与现象,网络立法势在必行。只有加快网络立法的步伐,制定完备的网络政治参与的法律法规,构建完善的网络法律体系,才能依法打击网络犯罪,打击利用互联网从事非法活动者,从而维护正常的网络秩序。

(三)健全网络规范,加强网络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生活已经渗透到千家万户,加强网络教育,健全网络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加快健全网络规范体系的步伐,贯彻公平、公正、诚实、守法的网络理念,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网络法律意识和网络道德修养,使网民能够自觉地来规范自己的网上言行,以积极、端正的态度参政议政,有秩序地参与公共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

[2]沈远新.信息化条件下的社会政治保存[J].政治学研究,1999(3):16-18.

[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第7篇:网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范文

关键词 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大学生作为当前新媒体应用最为广泛的群体,其思想、生活、学习都在受着新媒体的影响。同时,新媒体应用的日益普及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对新媒体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相关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1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1新媒体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由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具有使用便捷、形式多样、信息量大以及覆盖面广的特点,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新媒体这个更为广阔的平台达到即时、即地的教育目的,不用像传统的课堂教育一样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因此,从这一层面上来讲,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要积极构建一个广阔、科学的教育平台。在这样一个教育平台的使用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新闻,也可以随时随地发表相关的评论,进行相应的交流。

1.2新媒体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高效的互动平台

新媒体的应用与发展使得每一位媒体的使用者都具有信息生产者与信息分享者的双重身份,在这样一个平台下,大学生不但可以推动信息的广泛传播,也可以发表属于自己的言论与观点,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的信息发表属于自己的评论与心声。这种每个人都是意见表达主体的平台可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良好的互动,实现信息的及时分享与交流,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互动。

1.3新媒体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课堂传授为主,学生的学习往往缺乏主动性、课堂教学也缺乏趣味性。而新媒体的利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无论是提供即时在线交流的QQ,还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交流平台微博,远程教学的兴起以及多媒体课程的丰富,都极大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多样化。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获取相关的信息,学习相关的知识。

1.4新媒体提高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新媒体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一方面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以更大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的自主参与;另一方面,新媒体手段的即时性与相对独立性更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对孤独、迷惘的倾述,进一步缩短了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也能从网上的相关信息了解到学生当前的思想状态,进而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促进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2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2.1新媒体的错误舆情对当代大学生有误导作用

由于新媒体舆论的普遍性与大众化趋势的发展,加上大学生刚好处于一个好奇心比较重、容易受社会舆论影响的阶段,非常容易因为跟风而受到网络上的一些错误舆论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恶意传播的不符合我国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舆论,更是给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

2.2新媒体的不良信息对当代大学生有污染作用

新媒体的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是个机遇又是个挑战。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给大家提供了信息共享的便利,另一方面,大量的不良信息也在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以及价值观起着一定的负面作用,尤其是对于那些鉴别能力相对比较差的学生来说,这些不良信息更是腐蚀着他们的思想。另外,新媒体的利用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缺陷就是,当前不断涌入的大量西方思想也导致了不少庸俗、丑陋思想的进入,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大的冲击。

2.3新媒体的虚拟交流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新媒体以及网络媒体的发展交流的虚拟性在给广大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倾述与交流平台的同时,另一方面,这种虚拟性的交流也影响着学生的现实交往能力,一部分长期沉溺在网络交流中的学生往往难以在现实的交往中应对自如,进而影响了其现实生活的交流能力,一定程度上也给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3结语

由以上可以看到,针对当前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我们既要认识到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方面,比如,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提高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等,同时也不应该忽略其带来的消极影响,比如,错误舆情对当代大学生有误导作用、不良信息对当代大学生有污染作用等。笔者认为,只有对其进行全面的认识,才能促进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为合理、科学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若菡.运用新媒体做好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工作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2(39).

第8篇:网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商业

对于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来说,虽然现阶段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方说在商业模式下,有很多的人没有办法适应,导致大量的潜在客户流失,这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另一方面,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商业模式中,对利润是有一定要求的,如何既满足人们的要求,又满足商业模式的盈利,这是现阶段的一大难题。由此可见,现阶段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并不是特别容易经营的,鉴于这样的情况,需要良好的解决其中的问题。本文就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进行一定的解析。

1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分类

1.1 内容类商业模式

内容类商业模式是指内容提供商通过对用户收取信息、音频、游戏、视频等内容费用盈利,典型例子如:付费信息类、手机流媒体、UGC类应用。这种商业模式在现阶段的应用比较广泛。该模式下内容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所有内容目录下的内容服务都可以收费。用户愿意支付费用的项目包括视频下载、游戏下载、音乐下载、电子杂志订阅等,每个收费的网站都会提供一部分免费的内容或免费的时段。

1.2 服务类商业模式

服务类商业模式是指基本信息和内容免费,用户为相关增值服务付费的盈利方式,移动IM、手机网游、移动导航和移动电子商务均属于此类。在现阶段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中,服务类的商业模式可以说是用户比较关注的一个商业模式,主要原因在于,用户在这个商业模式上的花费较多,而且要求也很多。就现阶段的情况而言,服务类的商业模式发展较快,能够在短时间内满足大多数的用户需求,使得服务类商业模式快速的成长。但面对用户群体的不断增多,服务类商业模式的弊端逐渐的凸显出来,虽然移动导航和移动电子商务一类的服务可以良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毕竟没有办法满足所有用户的不同需求,因此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就出现了一些矛盾和分析,对服务类商业模式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及主要问题

2.1 发展趋势

对于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来说,虽然现阶段呈现的是“三足鼎立”,但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朝向复合化的方向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三种商业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着重偏向一种商业模式进行发展,那么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一定会有不利的一面,另外对于众多的用户来说,也不会产生太大的积极影响,就现阶段的情况而言,用户的需求是,需要将三种商业模式进行良好的、有效的结合,从而达到一种优化配置的境界,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另外,复合化的发展,可以有效的弥补三种商业模式之间的不足,对于将来的发展也有很大的积极影响。

2.2 主要问题

在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发展中,呈现出了一些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广告商业模式充斥着大量的骚扰广告,对用户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而其他两种商业模式,在本身方面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加强,由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频率加快,必须在效率方面有所提高。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要起到的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没有办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就会起到阻碍的作用,尤其是广告商业模式,必须进行严厉的整顿,现阶段的用户对其已经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怨言,如果再不进行整顿,看不到效果,那么将会对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

3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发展建议

3.1 对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的建议

在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发展的过程中,内容提供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他们需要对商业模式的内容负责,只有积极向上的内容,才能良好的促进商业模式的发展,鉴于这样的情况,必须严厉打击现阶段的一些非常不堪的内容,使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内容充满正能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其次,在服务提供商方面,需要加强服务,主要原因在于,现阶段的服务让很大一部分人非常的不满意。无论是态度还是效果,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这就使得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出现问题。综上所述,对于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而言,需要不断的进行改进和深化。

3.2 对移动运营商的建议

移动运营商可以说是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根本因素,只有进行一定的优化才能更好的促进商业模式的发展,尤其是在技术方面,现阶段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技术方面进行一定的优化,可以使移动运营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商业模式而言,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在将来的发展中,也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在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需要对用户进行大量的调查,这样才能得到有效的数据,在将来的发展中,才会稳步的前进。本文对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进行了一定的解析,相信在将来的发展中,一定会获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维国.移动互联网的行业特性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07).

第9篇:网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范文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 政治稳定 民主建设

中图分类号:D6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8-0145-01

一、网络政治参与对社会政治稳定的积极影响

网络政治参与和社会政治稳定具有相互的作用。网络政治参与有利于公民表达自己的倾向和意愿,对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政治稳定为公民通过网络政治参与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可以引导其往正确,健康的反响发展,尽大的发挥网络政治参与的作用。

1.网络政治参与有利于我国民主建设,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基础

民主意味着提高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程度,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是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已经进入发展民主的重要阶段,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过程中有序的发展公民政治参与有着重大的意义。网络政治参与扩宽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在两会期间公民网络问政成为一种重要的渠道之一,代表委员们开通微博,将第一时间自己的意见与想法。公民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代表委员们交流,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公民可以及时的了解政治动向,政策发展方向,更加有利于深化具体公民的知情权,充分的保证了公民当家做主参与国家日常事务管理的工作中来,也有助于我国民主政治的的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

2.网络政治参与有利于监督提高我国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

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带动其成为思想文化,舆论导向的放大器。过去政府的信息,政府指定政策的流程很多公民都不太了解,互联网的出现,解开其神秘的面纱,使得政府部门办事程序、法律依据都有章可循,便于公众的监督。当前,很多社会问题的最先曝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都是在网上,网络的特性使得网络监督比现实生活中已有的监督方式更为直接、迅速,更能引起广泛的注意。在政府与公民的交流中,政府及时了解公民的意愿,发现民生的难点,热点问题,及时的改正并采取措施,提高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

3.网络政治参与有利于民众的情感宣泄,方便政府了解民意,化解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的政治稳定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社会的矛盾也逐渐复杂化。从我国网民人数的直线上升,以及接二连三轰轰烈烈上演的网络事件,我们看到了世界上鲜有的对互联网的中国式狂热,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部分群众尤其是社会的草根阶层在中国社会转型时代所遭遇的困顿和挫折,看到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不满和期待。人们的心理压力需要以一定的渠道缓冲,社会情绪需要以某种方式宣泄。互联网的直接性、开放性和平等性为各个方面和各种利益的代表发表意见、反映呼声和诉求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证。因此,从某一角度来说,网络参政也可以充当社会情绪和社会心理的调节器和缓冲阀。政府通过对公民的正确引导,有效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保证了社会的政治稳定。

二、网络政治参与对社会政治稳定的消极影响

网络社会是一个需要规范和引导的参政领域 ,它既有促进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扩大公民参与体制内民主的途径等积极正面的作用,又难以避免无序化发展运行的缺陷。

1.网络的隐蔽性,虚拟性使得部分公民失去自律,言论不负责任

由于网络媒体本身有着非理性、情绪化的内在缺陷,在人肉搜素、博客等刺激下,网络群体化事件已逐渐给网络语言增加了无尽的谩骂与调侃,在网络参政议政方面则表现为部分网民对社会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的评议过激。在互联网这个没有边界的媒介平台中,一条网民出于泄愤或“别有用心”而的信息引起轩然大波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不但可能让某个行为主体在不经意间跌入“被侮辱和被损害”的陷阱难以自拔,对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也造成巨大威胁。

2.网络参政可能导致“政治欺骗”

政治欺骗是指为了谋取政治资本或私利而采取的混淆视听、引导公民或舆论支持自身利益与要求的欺诈行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个人或团体,有意利用网络散布欺骗性信息,动用网络“媒子”炒作有政治目的的信息,在合法而民主的网络“公示”中渗入有利于个人或团体的倾向性的内容,最终将公众诱引进自己设定的政治框架。“十万水军”这种现象,是网络“公关公司”为了商业等目的进行的网络舆论炒作行为,我们也要谨防它们涉足政治领域。防不胜防的网络参政圈套,是当今网络民主政治的毒瘤,需要我们擦亮眼睛认真辨别,这也是网络参政必须扫除的障碍。

三、引导健康的网络参政的对策

1.构建健康网络政治参与文化,提高网民政治社会化水平

只有当社会主流政治文化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价值观时,才能产生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的认同和支持,才能构建健康的政治参与氛围。加强网络政治文化建设,是创设网络参政环境的必然要求。因此,要不断强化公民的信息素质教育,倡导和营造一种参与型政治文化氛围,鼓励和引导通过网络参政实践,习得网络参政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政治社会化水平,以优良的网络参政素质,应对网络参政带来的新变化,从根本上维护网络参政的正常秩序,维护社会的政治稳定。

2.加强网络管理技术,有效调控网络参政行为

科学技术是网络管理的重要保障,加强网络技术创新,不但能够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而且可以对网络参政行为实施有效的调控。具体来说,一是创新网络安全技术,维护网络安全和网络参政健康发展。二是创新信息过滤、甄别、追究技术,实现网络信息内容甄别和内容管制科学化。三是创新防火墙和过滤软件等技术手段,有效拦截境外及非法组织内容的流入,强化网络服务商管理

随着经济政治科技的不段发展,网络参政日益成为影响我国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网络参政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利用其有益的一面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同时也要规避其不益的一面保证我国的政治稳定。

参考文献

[1]张庆胜 《庶民权利与社会公正:当代网络舆情的现状与走向研究》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