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消费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茶叶消费;消费行为;烟台市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409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健康。人类的饮食活动直接体现着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而饮茶作为饮食活动的一部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易耀伟对厦门茶叶市场消费者行为与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张晓伟、王德涛等对烟台茶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为深入了解当前烟台市茶叶消费情况,于2015年11月―2016年5月对烟台市区,包括茶馆、茶叶市场、茶专卖店等在内的茶叶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现基于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烟台市茶叶消费者。通过偶遇抽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72份,回收率为8600%,剔除无效问卷后得有效问卷159份,有效率为9244%。
根据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进行分类,从性别来看,男性89人(56%),女性70人(44%)。从年龄段来看,0~20岁12人(75%),20~35岁55人(346%),35~50岁62人(39%),50~65岁24人(151%),65岁及以上6人(38%)。收入方面,月收入1000元以下23人(1447%),月收入1000~3000元31人(195%);月收入3000~6000元66人(415%);月收入6000~12000元30人(189%);月收入12000元以上9人(57%)。受教育程度方面,初中及以下11人(69%),高中学历24人(151%),专科学历33人,(208%),本科及以上学历91人(572%)。
2调查对象行为特征分析
(1)消费者饮茶原因。调查数据显示,在159份样本中,82位(516%)茶叶消费者饮茶原因选择了健康因素;57位(358%)茶叶消费者选择兴趣爱好;有36位(226%)消费者选择提神因素;35位(22%)消费者表示饮茶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21位(132%)消费者表示喝茶的目的在于解渴;另外15人表示饮茶是出于其他原因,由此可见,茶叶消费者最看重的是茶叶的健康,其次是茶叶是否适合自己的喜好,另外就是茶叶提神的功能性。因此,茶叶生产者首先要注重茶叶的安全、健康,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的茶饮品;其次,可以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开发不同口味的茶品,迎合消费者的喜好;最后,可以加大功能茶的研发。
(2)购茶地点。在购茶地点上,数据显示,有522%的消费者选择了茶叶专卖店、品牌专卖店;有226%的消费者选择到茶叶原产地直接向茶农进行购买;有201%的消费者到超市、商场、便利店、杂货店进行茶叶购买;有126%的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茶叶,并且这一群体大部分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还有88%的消费者选择到茶叶批发市场进行购买。由此可知,茶叶专卖店、品牌专卖店是大部分烟台茶叶消费者的主要购买地点,可见加强品牌的知名度以及品牌专卖店建设是提升茶叶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3)信息来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调查发现,358%的消费者主要通过网络、电视等电子媒体获得茶叶相关信息;164%的消费者主要通过纸质媒体获得对茶叶的认知;327%的消费者则是通过茶庄、茶馆获得茶叶相关信息,占比最大的则是通过家人、朋友的介绍来获知,占总人数的547%。
(4)消费时所关心的茶叶特质。消费者购买茶叶时关注的因素由重到轻依次为口感(316%),品质(176%)、价格(16%),功能(118%),产地(112%),品种(96%),其他(22%)。可见,茶叶的口感是销售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5)购买行为。我们对烟台市茶叶消费者对烟台茶叶市场价格的意见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大约有61%的消费者认为烟台市场茶叶价格是合适的;377%的消费者认为烟台茶叶价格比较高,其中有308%的消费者认为价格偏高;12%的消费者认为烟台茶叶价格比较低。总的来说,烟台市场茶叶价格比较适中,但是随着未来烟台茶叶消费量的增长和烟台茶叶市场的稳步扩大,茶叶价格也将处于上涨阶段,相关部门应当做好调控工作,促进烟台茶叶市场稳步发展。
3茶叶消费行为分析
(1)生理因素与消费行为相关分析。通过对性别与饮茶频率、茶叶单价、年茶叶消费量进行卡方独立性检验,结果表明,性别与饮茶频率、年茶叶消费量具有显著相关性。男性的饮茶频率高于女性,并且年茶叶消费量也高于女性。通过对年龄与饮茶频率、茶叶单价、年茶叶消费量进行卡方独立性检验,结果表明,年龄与饮茶频率、茶叶单价、年茶叶消费量具有显著相关性。35~50岁年龄段的消费者饮茶频率最高,他们的购买力最强,年茶叶消费量也最高。
(2)社会因素与消费行为相关分析。通过对受教育程度与饮茶频率、茶叶单价、年茶叶消费量进行卡方独立性检验,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与饮茶频率、茶叶单价、年茶叶消费量不具有显著相关性。通过对月收入与饮茶频率、茶叶单价、年茶叶消费量进行卡方独立性检验,结果表明,月收入与饮茶频率、茶叶单价、年茶叶消费量具有显著相关性。月收入越高,购买力越强,所消费的茶叶单价越高,年茶叶消费量越高。
(3)心理因素与消费行为相关分析。通过对茶原因即消费者喜好、兴趣、习惯等进行调查,将饮茶原因与消费行为进行相关分析。通过多重响应交叉分析,发现消费者的饮茶原因与喝茶频率呈显著相关性,而饮茶原因与饮茶种类、年消费金额、茶叶单价不具有显著相关性。同时结果表明,因为解渴、健康、兴趣爱好、习惯而喝茶的消费者,喝茶频率较高;而以提神为目的的消费者饮茶频率相对较低。
(4)烟台绿茶消费情况分析。在所调查的159份样本中,71人(447%)听说过烟台绿茶,66人(415%)不知道烟台绿茶,仅有138%的人表示很了解烟台绿茶。消费方面,55位(346%)茶叶消费者表示消费过烟台绿茶,剩下654%的烟台消费者从未消费过烟台绿茶。另外,在对烟台市莱山区的二十多家茶庄、茶叶专卖店进行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多数茶庄、茶叶专卖店并不售卖烟台绿茶,原因是烟台绿茶售价高,很少有人买,所以并没有售卖。可见烟台绿茶在烟台本地的知名度、认可度并不高。烟台绿茶仍需要加强品牌建设,首先提高本土知名度,提高在全国的品牌认可度。
4结论
(1)提升茶叶品质:充分利用烟台茶叶“叶片肥厚,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含量丰富”的优势,种植方面,打造生态有机绿色茶叶;炒制方面,不断向南方学习的同时,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北方茶叶特点的完善技术,全面提升茶叶品质。
(2)打造亲民价格:在加强生产管理的同时,适当调整茶叶价格,尤其自饮茶类要平价亲民,逐步改善烟台绿茶在茶叶消费者心目中的“高冷”形象,打开烟台绿茶在本地的消费市场。
(3)创新茶类功能:适当研发功能茶,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特殊需求,开辟新的茶叶消费市场。比如,针对学生、上班族的提神需求,研发具有醒脑功能的薄荷绿茶;针对老年人降“三高”,促睡眠的需求,研发桑叶绿茶。
参考文献:
[1]易耀伟厦门茶叶市场消费者行为与营销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4
[摘要]伦理学家们则认为,不断地刺激消费者的欲望和需求,把消费者实际上并不需要甚或是对消费者身心健康有害的商品“潜移默化地”强加给他们,是不道德的。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十分推崇消费主义。消费主义崇尚“消费导向型”经济,讲求不断地、极大地刺激消费,反映在微观经济上,就是要研究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行为,促使人的生活消费。
国内目前的消费道德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围绕着消费的合理性问题展开,还没有从消费体制和消费心理的内在关系出发,深入地讨论消费道德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消费的道德问题,有利于推动人们科学、文明、健康地消费。
一
宽泛地说,消费有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之分。前者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指生产资料的耗费和流转;后者是指生活资料的消耗,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生活和发展需要。就生活消费来说,它是个人行为,源于人的各种需要,但基本前提却是社会的生产条件、分配制度和消费文化。而且,消费也决不是与伦理无涉。
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消费对象和消费方式也日新月异、形式多样。但是,一些不合理或有违道德要求的消费现象也比比皆是,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过度消费。按照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漂亮说法,过度消费也叫超前消费;稍带贬义地说,就是透支消费。过度消费的情况有两种,一是超出个人当前支付能力的消费,另一种则是纯粹的浪费。以前者为例,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中,有相当一部分尚欠支付能力的消费者在全额贷款购房的情况下,还将按揭房再次抵押给银行购买第二套房。无疑,这种消费方式最终只会带来社会信用的破产和资源的浪费。
身份消费。贺岁片《大腕》中有这样一句经典的台词:“什么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吗?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事实上,这就是所谓的身份消费,也就是用消费能力来标榜不同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甚至是人格尊卑。可以说,身份消费是一种极不正常的消费方式,它不仅会损害社会的公平正义观,还会扭曲人们对个人社会成就的评价,从而助长等级观念,败坏社会风气。
奢侈消费。世界上有专门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也有特定的奢侈品消费人群。近些年来,奢侈品消费也风靡国内。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报告,截至2009年1月,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达8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25%,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国。虽说奢侈品消费视个人的支付能力而定,但在我们这样一个资源有限、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决不能提倡奢侈品消费。如果奢侈品消费滋长了奢靡之风,还掺进了身份消费的成分,则要坚决抵制。
高碳消费。相对于低碳消费而言,高碳消费是指那些高能耗和不环保的消费方式。在日常生活中,高碳消费不仅和社会的经济结构有关,还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有关。
二
上面提到的这些不合理的消费现象是由许多原因综合而成的,道德缺失则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实际上,现实中的生活消费不是经济学所理解的纯而又纯的物质消耗过程,而是一种内涵着道德理念、伦理关系、精神境界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为此,我们可以从考察消费与人、消费与自然生态、消费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联去把握生活消费的道德内涵。
消费与人的生存、发展和完善。人要求生存、谋发展、促完善,消费一定的生活资料是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从哲学上讲,消费是人和外部世界进行能量交换和精神沟通的纽带,是外部世界的内化方式。同时,在理想的意义上,消费是人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的必要途径和实现方式。通过生理代谢和精神代谢,人不但可以维持生命、积蓄精力、强健身体,还可以储备知识、活化思维、吸纳价值。当然,消费何种质量的生活资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人的体质、心理、素质、能力和品质。换句话说,消费对象和消费方式不仅满足着人的需要,也塑造着人的需要和人本身。所以,在消费对象的选择上和在消费方式的实现上,就存在一个合不合理、健不健康的问题,人的消费的合道德性关键就在这里。
消费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产能的大规模扩张和人类消费能力的急剧膨胀,人们对未来的能源使用前景和自然生存环境产生了危机感。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耗费”和“再生”显然构成了一对基本的矛盾。如果人类的消耗超出了能源和生态的再生速度,那么资源就会逐渐耗尽,自然生态系统就会丧失功效,人类生存便无从谈起。所以,为了维持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活消费必须有所节制,必须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必须更加符合一定的道德价值要求。
当然,我们要摈弃守财奴式的消费观念,主张生态性节俭的伦理取向。所谓生态性节俭,是指在消费品充裕的条件下,通过适度消费来发挥消费的最大作用;而在消费品相对匮缺、不能充分满足消费需求的情况下,使有限的消费品能够得到合理的均衡配用,从而可以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生活幸福指数的节俭。
消费与社会和谐。道德性消费不仅是完善人的消费、推动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还是协调和促进合理人际关系的消费,是和谐消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消费资料一定的条件下,有些人的多消费就意味着另一些人的少消费;有些东西消费光了,别人就没法消费,等等。这说明,消费资料和消费需要之间会构成一对矛盾,不同的消费选择和消费方式会牵动到一定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进一步说,消费行为对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拨动还会影响到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态度,甚至是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
关键词:消费金融;内涵;发展状况;建议
1.研究背景及意义
消费是指利用社会消费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过程,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更是最终环节。而金融指一切资金流通活动的总和,是调剂资金余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把消费和金融这两个重要要素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又一新的概念:消费金融。消费金融作为经济学和金融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其实质是服务于有消费需求的金融资源。目前我国的消费金融还处于起步期,居民的消费金融理念还比较匮乏,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业务的实践经验相对薄弱。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给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中国银监会于13日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明确指明,将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工作,对此类机构采取先试点、后逐步放开的方式,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成都四地各批准一家机构进行试点,成功后再进行推广。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消费金融的发展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的转变,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进而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消费金融能够有效地促进消费需求量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因此,研究消费金融对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一些消费金融体系的相关变革也从城镇开始展开,研究消费金融对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就具有了重要意义。
2.消费金融的内涵
传统的消费金融是指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无论从金融产品创新还是扩大内需角度来看,消费金融试点都具有积极意义。在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适时地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是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趋势和需要。从金融产品的创新看,个人信贷业务是传统银行难以全面惠及的领域,建立专业化的个人消费金融系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居民个体。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今天,百度金融率先将消费金融的含义做了新的注解,丰富了消费金融的内涵,即不仅仅是"借钱消费",更应该是"边消费边赚钱",借助于互联网的高效、便捷和平等,从而实现投资者、融资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赢生态圈。百度消费金融具有"消费+金融"的双重属性,用户不但可以享有高质量个性化C2B的服务消费而且还具有潜在的赚钱机会,其背后的金融模式是"消费信托+资金信托"的双重金融管控模式,用于监管保障消费权益的兑现、对资金进行风险管控、对资金进行保值增值。
从各种理财"宝宝"们的诞生至2014年9月21日(百度消费金融"百发有戏"平台的之日前),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主要角色仍只是金融机构的"渠道角色",百度消费金融模式将直接以服务实体产业与消费者为使命,揭开了中国互联网金融2.0时代的新篇章,使中国互联网金融从"渠道功能"升华为与金融机构一道服务于中国的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对实体产业"营销+金融"的双重功能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挖掘。
可以看出,消费金融并非特指某一类活动,而应该是与消费者相关的各类金融活动,能从不同渠道和路径影响到居民的消费活动,其目标是为了实现消费者消费活动的便利性和可持续性。
3.消费金融的发展概况
3.1发展起源
我国早在1987年就已经有银行开展大宗物品的信贷业务,这是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萌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2010年起,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的水平,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引发的金融危机等一系列经济问题对我国的经济所造成的冲击巨大,如何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一触即发。央行早在1999年就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允许商业银行开展个人信贷业务,自此,我国的消费信贷业务迎来了春天。
3.2发展推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均GDP呈逐年递增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增加,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意识渐渐改变,家庭的消费正在由生存型转向发展享受型,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同时,国家高度重视相关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大力支持大宗耐用消费品的信贷需求,重视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和完善,消费金融产品的多样化、个人信贷的规模化以及服务体系的健全都将有利于推动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
3.3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消费金融的平稳发展,金融机构对消费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创新的力度正在逐步加强,但是产品的多样化和规模化仍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现实需要。消费金融的产品趋于多样化,主要以信用卡、个人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和汽车贷款、助学贷款和旅游贷款等,几乎涵盖了居民生活的大部分内容。在我国消费金融的业务构成中,最受众人亲A的便是个人住房贷款,比重基本稳定在了80%左右;助学贷款发展平稳;汽车消费贷款逐步暴露出较大的波动风险;其他消费信贷发展也较为平稳,信用卡消费成为一大新的亮点。
由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居民金融消费意识有待提高。受到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影响,绝大多数人仍有钱不敢花,保持着较高的储蓄水平,人们对新型的提前消费的方式可望而不可即。我国居民的理财知识和理财能力有待提高,理财方式存在着较大的约束性和盲目性。居民的消费金融意识较为薄弱,我国未来的消费金融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消费信贷 比较分析
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可能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推出了扩大内需为目标的消费信贷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增加了我国有效需求,拉动了经济增长。实践证明,消费信贷政策是扩大消费、增加有效需求行之有效的手段。我国消费信贷发展时间短,法律政策制度不健全,市场不够成熟和完善,但发展速度快,潜力大。比较并借鉴美国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经验,对保证我国消费信贷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中美消费信贷政策比较分析
1.1 美国消费信贷法律体系的历史演变分析
美国政府通过法律的制定和监管的执行,为其消费信贷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作为消费信贷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有关消费信贷的立法也是最先进、最完善的。
《公信信贷法》(TILA)是消费信贷法案中最早出台的法案,也是最根本的大法,它对贷方向消费者提供的信息披露(包括广告)的内容、格式、语言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在TILA的基础上,1971年开始实施的《公平信用报告法》(FCRA)对信用报告机构征集信用信息和使用者使用信用信息的行为进行规范,防止信用报告机构和使用者超出适用范围滥用信用报告,同时赋予报告对象有核实征信内容等权利。其后为了解决信用卡结账纠纷的问题,美国国会在1974年专门出台了《公平信贷结账法》(FCBA),确立了借贷双方在信用卡信贷市场上的互动关系,而后又出台了《电子资金转账法》(EFTA)以解决代币卡、ATM卡、储值卡等其他电子付账工具在结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伴随着信用卡的日益普及,获得及使用信用卡逐渐成为一种基本权利,为了保障这一权力的公平实施,美国国会于1975年通过了《平等信贷机会法案》,禁止在审批信贷过程中由于种族、性别、国别、婚姻状况等因素产生的歧视。此外,1977年颁布的《社会再投资法案》(CRA)也使银行业务不能避开那些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而1978年实施的《公平崔收行为法》(FDCPA)则是用于规范贷方或崔收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至此,美国的消费信贷法律体系基本完成。
1.2 我国消费信贷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总体经济环境由供给约束型向需求约束型转变,经济增长动力由投资拉动逐步向需求拉动转变。1994年12月12日,中央银行了《个人定期储蓄存款存单小额抵押贷款办法》,允许储蓄机构(自办所、联办所)经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批准后,可办理小额抵押贷款业务。1998年以前,央行先后颁布了《政策性住房信贷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商业银行自营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住房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这几个办法的出台,标志着以商业银行自营性住房信贷业务和委托性住房存贷款业务并存的住房信贷模式基本确立。1996年,央行了《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并于4月1日起执行,规定了信用卡的业务管理规则、信用卡的使用和销毁,以及法律责任等。1998年5月9日,央行颁布了《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允许经央行批准设立的商业银行和住房储蓄银行开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1998年10月,央行下发《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允许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试点开展汽车消费贷款业务,同年,央行颁布《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国内汽车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获准为本集团汽车用户提供买方信贷。1999年2月,央行《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对境内中资商业银行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重要意义、业务领域、职能机构、期限利率和相关服务管理工作第一次进行了全面阐述,明确提出“从1999年起,允许所有中资商业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2003年10月3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并开始实施《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汽车金融业务、机构、从业人员、市场准入及金融监管作了具体规定。作为对1998年《汽车贷款管理办法》的修正和完善,2004年8月17日,央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颁布的新《汽车贷款管理办法》,已于200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自1998年央行出台消费信贷政策以来,我国的消费信贷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尽管近年来增速呈现逐渐放缓的趋势,但1999~2005年年均增长率仍然达到了67.3%,特别是近两年各大银行纷纷推出种类繁多的信用卡业务,信用卡的普及程度大大增加。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相关的法律建设几乎一片空白,目前还没有一部统一规范消费信贷活动和调整消费信贷关系的全国性法律。当前,我国调整消费信贷的规范性文件层次较低,都是以行业规范的面目出现,没有上升到法律层次,缺乏法律约束力,难以有效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利于消费信贷的长远发展。
2 中美消费信贷机构比较分析
美国消费信贷的主要提供者有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储蓄机构、信用社以及非金融机构等。众多的消费信贷提供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授信机构通过高科技,许多消费信贷决策在几秒内做出,较复杂的家庭资产抵押决策一般在几小时内就可做出,为消费者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具体见表1。
2.1 商业银行
根据美联储统计,自1946年起美国的商业银行就攫取了全美消费信用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截至2005年底,商业银行持有30.4%的总消费信用贷款。但近几年来,商业银行在美国总消费信用贷款总额中的比重有所下降。
2.2 财务公司
美国的财务公司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附属于大型企业的财务公司、由商业银行持有的财务公司以及独立的财务或私人贷款公司。比较着名的大型企业附属财务公司主要有:通用汽车承兑公司、克勤汽车信用公司、通用电器资本公司及福特汽车信用公司。其中,福特汽车信用公司和通用电器资本公司均属全美最大的信用卡提供者。
2.3 储蓄机构
在1980年之前,美国的储蓄机构和互助储蓄银行只允许将其小部分资产投放在消费贷款中,这一限制大大制约了储蓄机构的消费业务。随着法规监管的放松,储贷机构迅速成为消费信用市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其市场份额从1979年底的3.7%达到了1987年的顶峰9.8%。不过到了1998年,其市场份额又跌落至4%,但到2005年底,又涨回到9.8%。
此外,美国的信用社、某些非金融企业,诸如零售商、加油站等也从事一部分消费信贷业务。
与美国相比之下,我国消费信贷的供给方面贷款主体单一。1998年,央行颁布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只允许经央行批准设立的商业银行和住房储蓄银行开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就汽车信贷来讲,1998年颁布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只允许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试点开办消费贷款业务。1999年央行《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允许所有中资商业银行全面开展汽车消费贷款业务。2004年10月3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并开始实施《汽车金融机构管理办法》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经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批准经营人民币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及获准经营汽车贷款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都可以发放汽车贷款。可见,我国开办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主要机构是国内商业银行,其贷款规模占整个市场的95%以上,而汽车集团财务公司等专业汽车金融机构的融资业务刚刚起步,业务量微乎其微。
3 中美消费信贷业务比较分析
在美国,消费信贷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的区分。狭义的消费信贷包括:个人信贷额度、无抵押个人贷款、个人资金周转贷款、房屋整修贷款、学生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债务重组贷款、汽车贷款、住房抵押贷款等;广义的消费信贷除了上述类型外,还包括房地产抵押信贷。美国消费信贷品种丰富、全面、灵活,并且不断创新。美国消费业务的多样化有利于消费信贷机构分散风险,增强盈利性,促进消费信贷的稳步增长。
尽管我国的消费活动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国的消费信贷业务和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商业银行是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的主要提供者,消费信贷业务所占比重小。品种少。我国消费信贷占银行贷款额的比例还不到5%,而美国已经达到了60%。并且,我国消费信贷业务品种少,品种功能单一,住宅、教育等少量品种的信贷业务起步晚,差距大。同时,贷款程序繁琐,利率机制比较僵化,缺乏多样的消费信贷产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4 中美信用制度体系及风险管理比较分析
规范的个人诚信体系是美国消费信贷的基石。美国拥有专门的信用报告机构,主要有两种形式:消费信贷报告机构及调查性的信贷报告公司。消费信用报告机构拥有独立的计算机资料库,涵盖整个北美洲近1 000万个信贷消费者的档案,保持着6亿以上的账目,资料库近10亿字节的资料,每天约有200万信用报告产生,约有1万起消费者查询。这种机构在美国主要有三家,即Experian信息服务公司、Trans联合公司及Equifax公司。调查性的信用主要提供包括消费者性格、声誉、生活方式及其他个人特性的调查性的信用报告,其资料通常来自于面试调查和其他传统方式。
美国的消费信贷机构具有一套严密的风险管理程序。美国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有效利用信用局的个人信用资料,严格把好消费信贷入口关;②充分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及时监测消费信贷资产质量;③强调风险审核与风险组合控制,实现信贷管理的横向制约;④重视信贷文化和风险控制文化的建立与培养,从业务拓展的源头控制风险;⑤实行消费信贷的精细化管理,有针对性地防范各类风险;⑥建立业务自我评估体系,对贷款风险进行预先警示;⑦充分发挥信贷管理委员会的作用,从整体上把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⑧讲究消费信贷风险控制与防范的操作技巧,在具体操作程序上控制风险;⑨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清收不良贷款。
与美国相比,我国消费信贷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消费信贷具有贷款规模小、笔数多的特点,在国内个人和企业金融信用体系没有建立和完善的情况下,银行只能逐个审查借款人的收入信用状况,加上法律体系对失信者的惩戒机制不到位,银行风险管理成本高。就我国汽车消费信贷来说,目前,银行和经销商的消费信贷业务主要依靠保险公司提供的信用保证保险来实现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信用调查往往流于形式。更为重要的是汽车属贬值型动产,折旧率高,易于隐匿和移动,作为抵押物品较难保全,加上我国二手车市场发展落后,回收车辆的处理变现困难,在目前国内汽车价格不断下调的情况下,贷款汽车的现实市值往往低于贷款余额,消费者往往以车抵贷,逃避还款。实际上,没有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无论怎么对高危群体索要高额保费,道德风险都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 黄小军.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J].国际金融研究,1999(5)
[论文摘要]:在信用卡消费时代拉开帷幕之际,新的消费观对传统的消费观势必会有剧烈的冲击,研究生应该在信用卡消费中保持理性,着重培养自己的理财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大学校园内兴起了信用卡申办热潮,各家 银行 在校园内驻点,办起了信用卡代办业务,有的银行甚至在校园内找学生做长期办卡员,在各个宿舍里推销信用卡。本文探讨的信用卡是指狭义的信用卡,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银行卡,而是一种由银行或其它 财务 机构发行的无需预先存款就可贷款消费的贷记卡,是一种可以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其与一般银行借记卡的最大区别在于允许一定数额的透支, 并且能够为这种透支提供一个月左右的免息期。拿笔者所在的大学为例,自2006年招商银行在校内开办了第一个代办宣传点后,在2006~2007年两年内
1.消费自主性大。研究生在信用卡消费中在 经济 独立意识、消费者权益意识方面体现出其消费自主的消费观。在经济独立意识方面,研究生们认为自己已经成年了,在自己消费多少、消费什么商品方面拥有绝对的自主权,不需要向家人汇报、解释自己的信用卡消费情况,家长也不会对其消费行为有太多担心,除了少数家长反对、不知其子女使用信用卡外,其他家长都对子女使用信用卡消费的行为持信任态度。而大多数研究生在现在没有经济收入的情况下,也表明自己会适量消费,不会消费过多后,向家里要钱。
2.享受型消费为主。在使用信用卡消费的这些研究生中,享受型的消费结构成为他们的主流。一方面是有pos刷卡端的商户一般都是对于学生来说消费层次比较高的场所,研究生们在这些场所消费时也是消费几百块的高档商品,或是服务;另一方面,从小在 市场 经济背景下长大的当代研究生,他们有着自己的消费需求,对生活质量十分重视,要求消费物有着个性化的特点和高质量的品质,享受型的消费能在满足他们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其精神需求。
3.传统消费观和现代超前消费观并存。虽然六个研究生在开卡时都很重视信用卡的透支功能和预借现金功能,认为信用卡为其提供了一个预备救急的小金库,在需要钱时不用四处去向别人借钱,能够以信用记录做担保,方便及时地提供给自己需要的金额,使自己解决资金紧张或是早点购买到自己心仪的商品。
4.研究生的现代信用观尚未形成。照理说当代研究生是在全球化、市场化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其消费观应该受到现代消费观的影响,他们应该对国际化的信贷消费有基础性的了解,在信用卡消费过程中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有遵守信用的自觉性,避免失信行为的发生。但是 调查 结果却显示,现代的信用观还未在研究生中形成起来,在笔者调查的六个研究生中他们对自己信用卡的信用情况都是忽视、不关心状态,甚至反映出有欠款,损伤信用也无所谓的态度,所谓的信用契约中所应该履行的义务在他们脑子还未有清晰的概念。
5.理性消费观占主流。大多数研究生表明在信用卡消费中,信用卡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是很微弱的,他们不会因为办了信用卡就利用其透支和分期付款功能随意消费,增加自己的消费次数,在消费时他们还是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经过衡量后来决定是否购买相应的商品和服务。
即使有过偶尔的冲动消费,但总体来说研究生的消费行为过程还是经过了一定计划的。而且他们都是在了解信用卡基础消费功能的基础上,接受信用卡作为一种新的、方便快捷的、现代的消费方式和手段,并不是盲目使用其带来的消费权利的增加。
[关键词] 消费价值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一、导论
当今中国社会,青年消费群体和中年消费群体是社会生活中最主要的两类消费者。据2006年国家统计局的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国人口中,15岁~59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68.70%。因此对这部分人群消费行为的研究尤其重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划分,青年期通常指18岁~3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购买潜力巨大,在整个消费活动,特别是时尚消费品消费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年消费群体是指35岁~60岁的消费群体。这类消费者,是家庭购买的决策者,购买商品更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实用性,消费行为较为稳定、保守。
二、消费价值概述
中、青年消费群体表现出不同的消费行为,是源于消费价值的取向不同。价值给消费者提供态度或行为的指导性方向。价值研究强调消费者追求的目标。由于消费者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不同的,产生的消费行为就有差异。对消费者价值观的研究,学者常采用价值观量表(LOV)的衡量方式。在LOV中对价值的衡量包括:自我实现、刺激、成就感、自我尊重、归属感、受人尊重、安全、快乐与享受、与他人关系融洽。
三、青年消费群体的消费价值
在吴绍宏的研究中,通过对广州中山大学本科及硕士学生的调查,显示出这类青年人对个人价值观的重视程度如下表示:
该调查显示,被访者整体上最重视“自我尊重”,第二是“受尊重”,第三是“与他人和洽相处”。另一方面,被访者的中间倾向结果反映出,最重要的前三项是“自我尊重”、“与他人和洽相处”、“被尊重”(平均数分别为1.40,1.92,1.69)。
在青年人对自我尊重价值的追求中,“个性化”的概念表现尤为突出。在对“个性化”物品的消费过程中,他们关注的不是物品本身的初等功能和使用价值,而是关注和“个性化”物品之间的心理动态关系。体现自我意识是青年人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需求。他们更多地喜爱能够体现个性和自我价值的商品,往往把所购买商品与个人性格、理想、身份、职业、兴趣等联系在一起。青年人希望形成完美的个性形象,追求标新立异,强调个性色彩,而不愿意落入“大众化”,“与众不同”的消费意识较之“追求流行”更为强烈。
四、中年消费群体的消费价值
中年是身心成熟、稳定的阶段,生活、工作形态相对稳定。中年消费者不仅掌握着家庭消费的决策权和购买权,同时左右着未独立子女及老年人消费的决策权,在消费活动中处于重要的决策位置。由于家庭的需要,他们的消费倾向较为务实,对商品性能价值的需求大于对情感价值的需求。对家庭的看重,往往牺牲了对个性的追求。
有关中年消费者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中年消费群体存在如下消费价值取向:(1)求质量。52%的中年消费者把商品的质量放在消费决策因素的首位。(2)51%的中年消费者注重商品的实用价值,不过分挑剔商品的款式、外观和色调。(3)求方便。32%的中年消费者注重商品的便利性,包括实用便利性和维修便利性,购买商品时对售后服务更加看重,对商品的附加价值更为关注。(4)求价廉。27%的中年消费者以价廉作为购买目的,他们在观念上保持着俭朴的传统,对外在个性化方面的要求不高。
中年人在社会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自我价值得到公众的认可。此时,他们更喜欢稳定的生活和可预测的事物。他们的消费行为往往围绕家庭和事业进行,消费态度趋于保守,追求实用的消费价值,对性能价值的需要超过了情感价值的需要。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占消费群体主流的中、青年消费者,由于其所处时代背景的差异,导致个人认知和自我价值追求的不同,产生消费价值观念的差异,从而表现出各异的消费行为。对于不同价值追求的消费群体,商家只有提供有针对性的商品和服务,才能更好地满足和吸引目标消费群体。
参考文献:
[1]Jagdish N Sheth and Banwari Mittal著,罗立彬译:消费者行为学:管理视角(原书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9
[2]John C.Mowen and Michael S.Minor著:消费者行为学简明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第一版
[3]刘玉方:转型期青年学生价值观念的新变化.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第三期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旅游消费的专门研究较为少见,主要的工作是附带在相关专题或系统研究中进行的。从国外100余年的旅游研究史来看,尚未找到专门系统研究旅游消费的著作。从近期研究动态来看,也未将注意力摆在旅游消费的系统研究上来。从国内的旅游科学研究情况来看,旅游消费的系统研究已经起步,但从严格意义上来看,相关学科所作的工作更多。
旅游消费的研究,已有工作大致可从两条线索中追溯:一是从消费经济学的角度,二是从旅游科学研究中附带或从其他相邻科学角度所从事的专题研究。
1.从消费经济研究中产生的旅游消费研究成果
从消费经济角度探讨旅游消费问题,在我国是尹世杰教授最先敏锐地感觉其意义,并率先倡导的。还是在80年代初期,尹世杰教授就指导研究生从事过这方面的研究,同时他也认为董辅@①较早就具有旅游消费经济思想,主要是旅游资源价值问题和旅游资源开发保护问题的研究。实质上,在80年代就有从基本理论研究入手进行探讨的,如龚晓宽、宋维真的研究,但是总的说来未形成体系,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另外,主要从消费文化的角度,涉及了旅游消费的研究,1994年底,由《消费经济》杂志社首先发起的消费文化的讨论中,就出现了许多观点,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旅游消费的研究,如尹世杰教授认为消费文化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人们精心创造的实物生活资料和精神文化产品,以及富有创造性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消费行为;周淑莲等则认为与旅游密切相关的茶文化、酒文化、服饰文化等是消费文化在消费品上的表现,风俗、风格、地方特色等是在消费方式上的表现。这些认识,与国内国外旅游文化研究的范畴有十分类似之处,当然,也是各有侧重。值得指出的是,消费文化对旅游文化的较细致的研究也有成果,如梁琦对生态旅游消费的研究;近年来兴起的闲暇消费研究,也有不少涉及了旅游消费问题,如曹茉莉的工作;从旅游消费的分析入手进行部分预测的研究工作也有开端,如池进的工作。
2.从旅游科学进行的旅游消费研究的成果
从旅游科学的角度研究旅游消费现象,已有较多的成果。主要工作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旅游消费供给与旅游消费需求的研究。旅游消费供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地的规划和区域旅游开发两个方面,可以说近20年来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是最丰富多彩的,仅90年代以来从地理学角度进行的研究,相关论文就多达千余篇,论著和教材达30余部。据统计分析,1980~1993年旅游地理论文的63.6%为旅游资源与区域开发内容。旅游供给的研究有过以国内国外两种对象的研究,面向国外旅游市场的研究,如谢彦君的工作;面向国内的研究又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的和旅游资源非常优越的旅游地的开发研究,这是主要的;另一类是旅游资源不是很优越的旅游地的开发研究,这是一个重要的有希望的新研究领域,如许春晓的系列研究。从旅游科学角度研究旅游消费需求的专题论文较为缺乏,谢彦君作过国际旅游市场对中国旅游消费需求的研究工作,但旅游经济学中的旅游消费研究以及旅游市场研究等领域,就是为了揭示这一类问题的。值得一提的是牛亚菲在这方面的突出的有特色的工作,将旅游消费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特征研究推向地域空间,将旅游地与旅游市场的空间组织模式及动态平衡关系揭示了出来,并以大城市为中心分析了不同地域的旅游供需关系。
②旅游消费力与旅游消费关系的研究。关于旅游消费力的研究,国内一般用人均GNP水平与旅游消费关系来探讨,并已成为一个经典范式。许春晓提出“四力诠释”(资源吸力、城市挤力、收入动力、时间助力)观点,细分了形成机制;旅游消费力的实证研究,往往与其它研究夹在一起进行,常见于其它标题下的论文之中。对于旅游消费关系的研究,近年来成为热点,一方面,继续对旅游消费的正面影响给予充分肯定和更加深入的研究,甚至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措施研究,如蔡雄等和陆林的工作;另一方面,对旅游消费的负面影响,旅游开发对旅游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冲击的研究,这一课题近年来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有不少研究成果,如全华等的工作。
③关于旅游消费模式的研究。首先是旅游消费的行为模式研究,率先工作是陈传康教授指导的硕士生研究课题,之后又有许多更深入的研究,如吴必虎等的工作以及曾尊固教授指导的陆林博士的工作;其次是旅游消费组织形式的研究,目前对团队和散客两种形式都有较多的研究。现代旅游业最初的旅游消费都是力图通过团队形式去组织的,进而在90年代以前大多把研究注意力放在团队组织上,有一批成果,如阎纲的工作。自90年代始,旅游消费观念明显的变化,散客市场迅速扩大,研究工作随之出现,如李海瑞和向才德的工作。更有人开始了自助式旅游的研究。
④旅游消费水平和旅游消费效果的研究。旅游消费水平高低的研究,确实是一个少有人深入的研究领域,目前的工作还停留在旅游消费的人均花费分析及其原因探究上,这些工作也较为分散,可见于旅游开发的现状描述和前景分析的研究工作中,如刘德谦的工作;当然,对旅游消费群的扩大速度及其旅游消费总需求的研究,也可在一些对旅游业发展的预测性研究工作中见到,但也不深入。主要工作如苏敬之和石建国的研究。关于旅游产品的精细化以适应提高了的旅游消费水平的研究,有两方面工作比较突出:一方面从旅游地的形象定位角度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如陈传康等的工作以及李蕾蕾博士论文的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对旅游产品加工和包装的研究,如马永立和王晓云的工作。关于旅游消费中审美情趣高尚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研究,近年来虽有人涉足,如陈光照的工作,但尚不多见,是一个应加强的研究方向。关于旅游消费效果优化的研究,集中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和战略研究,如谢彦君、沈兵等的工作;对于旅游地开发后各种关系的调查及其协调途径的研究,有部分成果,如李海瑞的工作。
⑤旅游消费结构的研究。旅游消费结构研究主要分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是旅游消费结构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有旅游消费的类型划分和层次认定,如陈传康的工作;旅游消费结构的形成机制研究,如李中的工作;也还有旅游消费结构的研究方法的探索,如卫海英的工作。第二是旅游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和发展趋势研究,专门研究较为少见,多夹于旅游市场分析和区域旅游开发的有关文章中,如陈传康的许多区域旅游开发研究就涉及这类工作。
二、旅游消费研究的近期热点
鉴于旅游业迅速发展和旅游消费研究的现状,1997年6月,在尹世杰教授的倡导下,由《消费经济》编辑部和湖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湖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国首次旅游消费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了30余篇论文(主要论文由《消费经济》陆续发表),到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及湖南省社会科学界的代表,湖南省政府及旅游局也派了代表,会议汇集了旅游管理职能部门的主管领导、旅游实业家和经济、哲学、旅游、地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大会的主要论文和讨论的热点问题,反映着旅游消费研究的近期热点。
1.旅游消费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
以尹世杰教授《略论旅游消费》的发言为主线,就旅游消费的作用、当前我国旅游消费的主要问题、如何提高旅游消费质量等进行了具体的讨论,同时引发了旅游消费概念、对象、内容的讨论,如彭明朗教授提出了对旅游消费的初步定义,并划分了旅游消费的几种类型,其余专家也各持己见,因没有这方面的专题论文,未能深入而形成相对一致的看法,肯定了旅游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的说法;翟辅东教授《旅游消费问题浅议》的发言,对旅游消费形成条件、特点、存在问题及引导途径进行了论述,研究生黄芳《浅析旅游消费有关特点》一文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些理论问题的讨论特别热烈,在以下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旅游消费作用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人的发展有很大作用,赞同其具有经济性、闲暇性、异地性、文化性;旅游消费问题有基础设施、环境污染、软环境落后、产品类型少等;旅游消费质量的提高途径要针对问题采取措施,特别强调了服务质量和旅游消费者素质提高两方面的作用。
2.关于旅游消费趋势的讨论
以许春晓《与湖南旅游消费趋势》的发言为引子,对后湖南旅游消费趋势,湖南旅游发展的新机遇及其旅游消费趋势下的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特别是旅游消费趋势问题,引起了观光旅游的命运、旅游消费热点演替问题的深层次探讨;讨论后基本同意旅游消费趋势为旅游消费供给和旅游消费需求开始转型并渐渐趋向平衡,旅游消费力增强且旅游消费关系进一步改善,旅游消费模式将现代化并且旅游消费内涵化将明显,旅游消费水平提高而且旅游消费效果将优化,旅游消费结构将变化,具体是观光旅游形式、自然风光旅游产品消费份额将下降,商务、度假、生态等旅游形式和文化旅游消费份额将上升,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观光旅游还将占大份额,自然风光旅游产品还是主体。梁琦通过对中国国际贸易中旅游业份额的增长趋势的分析,谈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3.关于旅游消费和文化消费问题的讨论
以赵学增教授《旅游与文化消费》的发言为主线,认为旅游是文化消费的基础形式之一,旅游管理的核心是文化管理,并就旅游的文化内涵和特征作了深刻论述,认为其有复合性、情景文化、本性复归、路上文化、移植文化五大特征;郑炎博士等也就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4.关于旅游消费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
以曾坤生《生态旅游消费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言为代表,既强调旅游本身的发展,也强调旅游资源的保护,认为生态旅游的发展为中西部发展提供了机遇,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莫一心研究员就《发展旅游业,促进持续发展》作了发言,重点就发展旅游业与转变消费方式作了论述,特别指出了旅游消费者素质提高的意义;柳思维教授和刘醒夫研究员也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谈了湖南的战略;徐飞雄《关于旅游购物品消费的几点思考》就旅游购物品消费的特点、消费水平的意义及其提高途径作了细致的研究。
三、旅游消费研究的近期主攻方向
1.学科基本理论建设
由于旅游消费的专门研究还不是很普遍,不是很成熟,夹于旅游学科中的旅游消费研究又注重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而旅游消费基本理论问题未被提到应有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和研究。而今,这一工作就显得紧迫而又艰巨起来。因为旅游消费研究的独立发展,已迫切需要基础理论的指导了。
学科基本理论的建设,对旅游消费来说还是开头,故而急需解决以下问题:①旅游消费的基本概念问题,包括旅游消费的定义、内涵、外延,旅游消费活动的特点;②旅游消费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由于旅游消费问题的研究具有综合性和边缘性,并且目前的状况是学科相关研究走在前头,自身系统理论研究尚为起步阶段,故而明确旅游研究对象和内容,实质上是明确自身与相邻学科的界线,守住自己的阵地;③旅游消费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或相对独立的学科,都应该有十分切合解决自身独特研究内容需要的有特色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论的形成有两条途径:其一是借鉴相邻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应用筛选,精选出适合者;其二是创新研究方法,根据旅游消费研究的特点,设计出一套新方法。
2.学科应用理论建设
现代科学的发展都是围绕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的。旅游消费要加强研究的呼声,也是在旅游业日益壮大,旅游消费现象日益普及,旅游消费课题日益增多的时代大背景下提出的;旅游消费研究必须面向实际问题,立足应用研究。当然,作为指导应用研究的应用理论,是一不可缺少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目前急需解决以下几大问题:
①旅游消费的发展规律与预测方法研究。旅游消费的发展变化,其总体风格是与社会文化心态的变化密切相关的,其变化速率是随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提高而同步的。而总体风格的具体形成机制与结果,变化速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水平,还是很难建立精确的数量模型作中长期的预测。这又是一个意义十分巨大的工作。
②旅游消费对旅游开发影响与供需平衡研究。旅游消费会拉动区域旅游开发,这已是定论,但具体作用机制及过程尚未清楚;现今多数学者主张的旅游开发适度超前理论,也未找到这个“度”,以致旅游界在供需之间难于找到平衡点或适度点。
③旅游消费的引导方法和措施研究。旅游消费的发展在方向上存在着合理与不合理,在速度上存在快与慢,特别是在一些旅游消费习惯不普遍的地区,往往经济发展已到了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水平,但是没有旅游消费的引导就是不能很好地发展。
④旅游消费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旅游消费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互动关系,旅游消费的水平依赖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长,旅游消费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对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意义尤为重大。深入探讨这种关系十分必要。
3.旅游消费的典型现象研究
①典型现象的调研。任何学科的实证研究都十分注重典型现象的研究,典型现象的调研,为实证研究积累样板,为理论研究提供素材和证据。这种典型旅游消费现象,是全国范围出现的各种富有代表性的各类型事象的研究。
关键词:网络消费者;信息质量;系统质量;服务质量
1.1消费者态度的定义
态度是我们对于所处环境某些方面的动机、情感、知觉和认识过程的持久体系,是对于给定事物喜欢或不喜欢的反应倾向。长久以来,消费研究者相信所有的消费者在做出一个购买决定时都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和行为阶段,这些阶段从觉察到评价(偏爱、对信息的态度)到行为(购买),再到最后的评价(采用或拒绝),这一系列过程反映了消费者的态度。消费者态度是指消费者通过学习,对一定客体所产生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它可以看作是一种行为准备。消费者行为学将态度定义为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1.2网络消费者态度研究现状
Shim,Eastlick&Lotzet al.(2001)通过对美国15座大城市的2000名互联网使用者进行调查,应用结构方程构建影响互联网用户对信息搜寻以及在线购物意向的理论模型。实证证明: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已有网上购物经历对信息搜寻以及在线购物态度意向均有显著正向影响。Menon& Kahn(2002)研究在某一消费环境中的经历可能对消费者行为造成的影响,尤其是考虑在消费环境中让消费者感受到的愉快、鼓舞等经历对重复购买的重要性。
Sandra& Bo(2003)从风险角度出发,发现很多消费者仅仅利用网络收集信息,而在网下实施行为,并分析了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提出了网上购物风险的本质以及各种风险与网上购物行为之间的联系,将网络购物的风险分为金融风险、产品风险、心理风险及便利损失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用于解释风险与购物行为之间联系的模型。
Lee(2006)从消费者特质角度出发,研究其对态度的影响作用。消费者特质包括冲动性倾向、便利为导向性以及风险意识。
国内学者黎志成和刘枚莲(2002)在对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模型。作者认为电子商务具有传统贸易方式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网站设计的风格、网站的方便可行性、产品的类型和特点以及企业形象都是消费者网上态度行为的影响因素。
查金祥,王立生(2006)基于预期不确认理论和服务质量衡量理论,建立了一个购物网站服务质量、顾客期望与网络顾客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结构模型,将购物网站服务质量分为八个维度,并以当前网络购物主体之一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样本,对模型进行验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感知的购物网站服务质量和顾客自身对网站的期望共同决定其对购物网站的满意度。
孙扬(2006)在总结以往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将理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相结合,从消费者的感知视角出发,对网上购物渠道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力图找出我国网络购物市场现有的优势和不足及其对消费者网上购物意向和行为的影响;同时对社会因素和消费者个人创新性的影响也做了详细探讨。
1.3信息质量的含义及其对网络消费者态度的影响
网站信息质量是衡量网站内容的一个重要指标。高质量的信息可以帮助用户比较网上商店的产品,增加用户的购买乐趣,做出更好的购物选择。对网站内容评价的大部分研究都强调信息质量的重要性,在网站内容中最被频繁衡量的指标就是内容和内容质量。
关于信息质量的定义目前并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更多的研究从信息质量的测量维度出发对其含义进行界定。
Doll和Torkzadeh(1988)建立了计算机终端用户满意度的量表(EUCS),提出了关于信息质量和易用性的五个测量维度。
Lin及Lu(2000)认为信息系统质量是技术接受模式针对网站使用上的外部变数,并且提出信息系统质量是由信息质量、响应时间及系统取得能力等三个构面所组成,并且探讨这三个构面将如何对网站使用者的接受度造成影响。其研究以网站使用者的使用态度修改科技接受模式,结果发现网站质量影响感知易用,感知易用影响感知有用,感知有用影响态度。
黄兆震(2000)探讨消费者网络购买意愿,研究结果显示:购物网站的信息机制和消费者网络购买意愿呈现正相关,亦即网站的信息愈丰富,消费者愈喜好网络购物,但消费者对网站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认知,却会造成负面的效果。
1.4系统质量的含义及其对网络消费者态度的影响
系统质量也是一个重要的网站特性评价指标。Peter B. Seddon和Min-Yen Kiew对成功信息系统模型(D&M IS Success Model)中的系统质量进行界定,认为系统质量的评价应当包括:系统是否存在瑕疵,与用户交流的相容性,信息的分类,易用性,反应速度,稳定性。
Ranganathan和Ganapathy(2002)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进一步对网站系统质量的内容进行补充,认为系统质量应当包括设计,安全性和隐私性。
Ahn et al总结了前人研究,指出网站的系统质量是对网站在信息传递和操作使用中的表现,既包含了操作的效率,也包含了视觉呈现,进一步对网站系统质量的测量维度进行设计,主要包括:设计,导航,反应速度,安全性,稳定性,功能相关性。该测度实际上用系统质量的概念对网站操作使用要素和设计要素进行了综合和概括,从而避免了网站操作使用和设计评价中的相互覆盖,同时在系统质量的测度指标中,可以更清晰对网站的操作使用和设计的各方面进行评价。
Ahnetal(2003)从网站特色来探讨网站特色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作用。作者提出网站特色(包括三个方面:系统质量、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对用户的态度以及科技接受度会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系统质量包括:设计风格,导航,系统响应速度,系统安全性,功能,多媒体,个。研究证明购物网站的系统质量对于消费者感知易用和感知有用都有显著影响。
黎志成和刘枚莲(2002)在对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模型。作者认为电子商务具有传统贸易方式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网站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网站设计的风格、网站的方便可行性、产品的类型和特点以及企业形象都是消费者网上态度行为的影响因素。
1.5服务质量的含义及其对网络消费者态度的影响
在对电商网站特性的评价中,网站服务质量是被许多研究者强调的因素。网站服务质量通过影响消费者的线上购买体验,越来越成为决定电商网站成败的因素。
Parasuraman et al(2005)在其电子商务网站的核心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中指出电子商务网站的核心服务质量的评价应该包括:效率,义务,系统可用性,反应速度,赔偿,交流。该评价体系被许多研究者用于电子商务网站的服务质量评价中。但是该测量体系中的一些指标比如系统可用性概念过于宽泛,与网站系统质量和感知有用性在概念上相互覆盖。
关键词: 教育的消费性价值 消费方式 幸福感
肖伯纳曾经说:“幸福是人类存在的终极目标”,人类生产、生活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幸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曾说:“学校教育的经济价值就在于它能造福于人。”
一、教育的经济价值概述
教育的经济价值包括生产性价值和消费性价值。前者主要是通过收入为实现主观幸福感提供经济基础和可能,而包括健康、消费技能、消费方式等内容的教育的消费性价值,却直接影响到消费目的能否实现进而影响主观幸福感。
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却存在着很大误解,教育过于重视对学生生产能力的培养,对教育的消费性价值没有充分了解,更谈不上发挥教育的消费性价值对主观幸福感的积极作用。随着物质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已深入人心,消费对人的幸福感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教育的消费性价值就理应成为教育理论界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教育改变人们消费的方式(网上消费和信贷消费)来探讨教育的消费性价值如何增进人们的主观幸福感。
二、核心概念界定
1.教育
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各种社会力量办学两种方式,本文是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的有目的地、有系统地、有组织地,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与社会力量办学的培训班辅导班等所谓的教育是相区别的。
2.教育的消费性价值
指通过教育投资获得的非货币性回报,包括纯当前消费效果、消费行为、预期消费收益、储蓄报酬、健康、家庭管理及对家庭生活的其他影响、教育塑造的感情特征等几个方面,也可被视为属于“消费者行为新理论”的范畴。
人类的消费活动过程不完全是一种本能行为和自然过程,它首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阶层、一个群体,以及具体的个人,其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内容的背后都深刻地隐藏着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这个阶层、这个群体乃至个人的精神风貌和素质烙印。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影响人类的消费活动。人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方式不是物质进步的消极自然物,而是有目的的文化教育的结果。对此,有人做过专门探讨,认为教育在人的消费活动中具有增值功能(表现为教育可以通过提高生产力水平而丰富消费资料和通过教育而增加个人收入及消费能力),导向功能(表现为教育可使消费者学会消费、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心态),调节功能(表现为教育能够调节消费支出的范围和比例,促进消费结构合理化)。
3.消费方式
就是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一定的生产关系下,消费者与消费资料相结合的方法、途径和形式,既包括消费的自然实现形式,又包括消费的社会实现形式,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更侧重于研究消费的社会实现形式。
4.幸福感
在心理学领域,主观幸福(Subjective Well一being,简称SWB)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专业术语,是指参与主观幸福评价的个体,根据他自律的标准来对其生活质量予以整体性的评价(Diener E)。这种幸福可以通过问卷来获得,以此获得关于个人对其生活满意度和幸福度的指数,在每个人所显示的指数的过程背后是一个认知性的过程,就是他在与其他人、过去经验和将来的期待进行比较后而对幸福所做的评判。
三、教育产生的消费方式的改变对人们幸福感的增进
以下内容以网上消费和信贷消费这两种消费方式为例来研究教育的消费性价值对人们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教育的消费性价值如何增进人们的幸福感。
1.网上消费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消费方式,网上消费就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型消费方式。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网上消费正日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消费方式。据样本调查,51%的本科及以上的教育群体对网上消费持赞成态度,远远高于初中及以下群体的24%。不同于传统消费方式的见货付款,网上消费提供给消费者更多的资讯和类比信息,同样的货品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消费更从容;足不出户的购买方式还可以省去车马劳顿之苦,提高购买效率,而且这种购买方式价格比较优惠;最重要的是网上消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任何需要的时候都可以实现购买和消费。网上消费以方便快捷、商品丰富、价格实惠、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等特点,弥补了传统消费方式的不足,日渐受到消费者青睐,为日常生活注入新鲜活力,这些都是实现主观幸福的重要条件。
但是许多消费者仍然受传统购物观念的束缚,不少消费者坚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传统购买心态及对加上新事物的不信任感,这或多或少制约了网上消费的发展。但这都不能阻止传统消费方式向网上消费方式转变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传统经济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上消费人群的不断壮大也会最终带动整个社会消费人群的观念转变,这为实现社会整体幸福感提供可能。
2.信贷消费
目前,我国正处于消费结构的升级期,商品价值的实现因人们支付能力的制约而受到阻碍。为了有效解决消费者的有限购买能力和日益丰富的商品及劳务销售之间的矛盾,改善人们的生活,促进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推出消费信贷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消费信贷是指金融或商业机构向有一定支付能力的消费者调剂资金余缺的信贷行为和信用关系,一般发生在需要长期积累而又长期消费的大件商品的购买中,如汽车和住房等。如图1所示,消费信贷,可以使预算约束线向右移动,即通过消费信贷可以增加其可支配收入,从而使预算约束线与更高位置的无差异曲线相切,提高了自身的效用水平。
图1 消费信贷对消费者效用水平的影响
在图1中,AB表示消费者在借贷前的预算约束线;A′B′表示借贷后的预算约束线;I1、I2、I3表示无差异曲线。通过消费信贷,当期支付能力增大,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相切于E′点,消费者所获得效用水平大于原来的最大效用组合点E(X
图2 消费信贷对耐用消费品消费数量的影响
如图2所示,消费者在获得消费信贷后,将该笔钱全部用于耐用消费品Y,预算约束线从AB移动至A′B′,新的效用最大化组合E′中非耐用消费品X的数量没有变化。
四、结语
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提高人们生活的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高质量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选择的消费方式。网上消费和信贷消费等消费方式对实现人们的满足感、幸福感有重要影响,可以使消费者通过适当的途径、经济的方法和有效的形式获得日益丰富的消费内容,从而不仅在生存需要,而且在享受和发展需要等各方面实现和消费资料的充分结合,获得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得到身心的愉悦和满足,最终可以极大地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和幸福感水平。
因此,学校教育应该改变以往的观念,不能只是培养人的生产价值,还要努力帮助学生更新消费观念、合理消费行为、提高消费水平、调整消费结构,使人科学合理地实现消费,教育促进幸福的经济价值才能真正得到实现。当然消费方式也只是教育的消费性价值的一部分,情绪的培养和健康的改善及所有从学校教育中得到的满足都属于教育的消费性价值,都能够从中获得幸福感。
参考文献:
[1]王冰.教育的消费性价值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研究“伊斯特林悖论”的新思路[D].2009.
[2]王冰.“伊斯特林悖论”新解——对教育的经济价值之博弈分析[J].教育科学,2009,25(1)
[3]杨晓霞.关注学生的教育消费性收益[J].江西教育科研,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