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科学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多媒体教学具有交互性和动态多维的效果,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对问题的理解;采用多媒体教学,可集中教师的教学智慧与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加规范有序,同时减少教师板书书写时间,而更多地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授,提高了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大大地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是解决高等院校学时与课程内容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
高等院校大力提倡和发展多媒体教学,但在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和教学环境管理等方面缺乏控制,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负面效应,削弱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甚至阻碍教学质量。怎样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设备的各项功能和作用,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每个高等院校在建设多媒体教室和配置多媒体设备之前,必须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从多媒体教学的技术环境科学建设、配置方案、教学设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一﹑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和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规划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往往是根据教学的要求来建设,而无统一规划,并且每个院系都有自己的多媒体教室,这样,一方面造成多媒体教室利用率不高;二是导致多媒体教室分散,管理不便;三是导致设备的不兼容性。
2.设备选型问题
由于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根据学校的规划分期建设,设备的选型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是每一期建设中标的都是不同的设备,教师就必须适应不同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这给管理者和使用者都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3.管理人员配置问题
由于多媒体教室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多媒体教室的分散,导致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管理人员必须相应增加,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校间接成本的投入。
4.设备使用问题
一方面由于多媒体设备众多和操作的复杂性,给教师的使用带来了不便;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对设备操作不当,以及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够,给管理者增加了工作量,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
5.教室管理问题
大部分学校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主要采用的是封闭式管理,即没课的时候不开放。随着多媒体教室的增加,普通教室数量相应就减少,如果采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教室资源瓶颈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二﹑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
1.科学构建多媒体教室环境
在多媒体教室前期建设期间,教室建筑结构要满足多媒体设备的安装对建筑的需求。因此,在设计及建设新教学楼时均要对多媒体教学设备各种接口位置、管线预埋等统一考虑,在设计建筑施工图纸时都要预先标明,并根据采光的方向决定多媒体教学讲台、电动挂幕的位置。设备连接线在装修期间就穿管预埋。
教室光线的效果也需要注意控制。光线过强会影响投影机的投影效果;光线过弱,学生无法记笔记看课本,教师看不到学生的表情,长时间在不适合的光环境中学习,会导致学习者的视觉疲劳,影响教学效果。另外,还要合理设计灯光的位置等,避免各种眩光的影响,保证各个角度的视角需要,必要时增加遮光窗帘。
定期清扫多媒体教室的灰尘。灰尘是电器的最大杀手。机箱外面常常是厚厚的一层,更不用说内部的主板和其他部件了。为了避免部分元件散热不好造成显卡、CPU烧毁和在潮湿季节电路内部短路等问题,应坚持定期使用洗耳球、毛刷子等对机箱内部元件进行清洁。并且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来保障电脑室内部的清洁卫生,尽量减少灰尘事故的发生。
控制多媒体教室的温度。电脑的很多部件都要在一定的温度内才能正常工作。否则,频繁的死机、非法操作、元件的烧毁等将是不可避免的。一般,计算机的摆放不要太过密集,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开放空调,降低室内温度,保持一定的湿度,同时也能够带给人以舒适感。
2.构建人性化使用环境
按人机工程学的要求设计多媒体控制台,计算机显示器的安装角度和控制台的高度相协调,使教师能舒适地看清显示器屏幕内容。控制台盖板打开后,要给教师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中控系统面板尽量简化,通过调整信号连接,让控制台的操作尽量符合多数人的理解和习惯,避免不必要的调整影响正常的使用,当然也可以考虑采用更先进的软件中控模式。要留有笔记本接口和预留电源插口,以备自带笔记本的教师方便使用。统一计算机运行环境,方便教师的课件准备,也利于多媒体设备维护人员的技术维护。我们对多媒体教室中的计算机预装统一的计算机系统,并进行统一分区,对操作系统区和应用系统区安装硬盘保护卡,保护方式为开机自动恢复型,保证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3.科学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强调实用性
多媒体设备的实用有效是我们主要的构建目标,只有操作简单、切换自如、效果良好才能最大化地发挥设备的效益。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应该从设备少而精良、功能齐全、容易管理等方面考虑。(1)少而精,有利于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和发展。所谓少,是指设备配置要少。在满足教师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减少普通设备的投入。所谓精,是指所配置的设备必须精良,质量有保证,并且不易出故障。多媒体教学设备采用少而精的配置方案,能给教师带来极大的方便。不仅减少了教师对设备的操作,而且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2)功能全,才能实现教师的教学构想。首先,多媒体教学设备功能全,体现在教师使用设备时感到十分方便、快捷,使教师的教学构想得以实现。其二,教师在课堂上既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又可以使用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和图片等,很轻松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其三,功能全体现在每个多媒体教室既可独立使用,又可将多个教室连起来使用。教师既可在校园网上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或调出自己制作的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又可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和答疑,以及进行网络教学或者召开网络会议等。(3)易于管理,才能实现管理现代化。首先,在科学的管理思想指导下,采用集中控制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管理模式,使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设备的过程中感到更容易、更方便、更快捷、效果更好。其二,设备少,损坏率就低,减少了设备的维修费用。其三,在少而精、功能全的设备配置方案中,多媒体教学管理人员只需在控制室里操作几个按键便可以管理多个教室。这样既减少了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又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钻研业务或者协助教师制作教学课件等。
4.构建多媒体教学的网络环境
构建多媒体教学网络环境的目的是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传播,通过各种网络服务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有效支持,促进师生互动,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性学习,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多媒体教学网络环境的建设可以成为学生课堂和课外学习的联系纽带,从而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
多媒体网络教室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信息加工、探索和发现知识的环境,也为感情交流和集体协同解决疑难问题创造了环境。可以说是网络技术使得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功能更为丰富,应用更广泛,使其能更有效地支持课堂教学的变革,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开展新模式教学,从而成为高校机房以及现代化教室建设发展的方向。
多媒体教学网络环境的建设与维护需要随时满足教学需要的变化,应改变观念,提高认识。校园整体网络学习环境建设应将多媒体教学考虑进去,为多媒体教学有针对性地准备相应资源,对多媒体教学过程进行支持。新的需求需要网络服务的支持,新的网络服务可以产生新的教学应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服务包括文件服务、Web服务、FTP服务、远程连接服务等,多媒体教学需要全面的服务保障,包括一些传统的简单的服务,多媒体教学的实践者对此会有所感触。在网络管理方面,应及时识别、排除故障,以及恢复系统正常运行,应从网络建设、服务器的配置以及软件系统开发所采取的技术手段等多方面保证网络性能。
5.安装防盗监控系统,确保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安全
多媒体教室仪器设备精密、价格高,也应该是重点监控的对象,以保障教学设备的安全。防盗监控系统的安装,不仅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省去了多媒体教室防盗门窗等设施的费用,还保证了教学环境的整体美。
三﹑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科学管理
1.加强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宏观管理
在准备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教学改革时,首先应做好学校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宏观决策。根据学校基本情况、实际教学需要和经费能力,对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规模、层次等做好决策,避免盲目上马,好大喜功,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其次,要在行动上,一方面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使其能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从各方面给予教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支持。教育教学部门对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宏观管理力度的加强将极大地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2.提高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综合效能,实现全寿命、全周期管理
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阶段,管理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小使用中对多媒体教学设备固有效能的降低,其主要管理内容包括教师和维护人员的培训、使用管理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维护。教师培训的目的是减少因人为误操作而造成设备故障;使用管理是指多媒体教学设备要按照其规定的效能等级使用,不要升级或降级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升级使用会降低其效能,缩短其使用寿命,降级使用会增加使用成本,提高其全寿命费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维护是指按照规定的维护要求实施维护工作,如提供额定的能源、保障规定的使用条件、定期检查、更换备件等等,以保证教育技术装备的正常使用。在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运用全寿命费用、全周期管理的科学思想,能有效地提高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的管理效能,节约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经费消耗,在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教学模式改革的形势下具有深远的意义。
3.强化日常管理,做好多媒体教室的技术服务
(1)及时解决日常使用中的故障
多媒体教室的利用率很高,使用者又在不停地更换,每人操作设备的熟练程度又不相同。因此,日常使用中会出现各类故障,若不能及时处理故障就会对教学造成直接影响。为此,我们增强了多媒体教室的设备维修力量,提高了技术服务的水平,并建立了教室监管系统,以提高维修人员对多媒体教室故障的快速反应能力。一旦多媒体教室设备发生故障,维修人员就能及时处理,尽可能不影响课堂教学。
(2)贵重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
多媒体教室内的设备较多,其中不乏贵重仪器设备。做好贵重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可以延缓设备使用寿命,预防故障发生。例如,定期检查、清理多媒体投影机的空气过滤网有利于投影机灯泡散热,避免灰尘堵塞空气过滤网而造成投影机在使用中自动停机。
(3)常用配件及耗材的供应与更换
多媒体教室的设备故障多数是配件及耗材的损坏造成的,维修人员必须熟悉各种设备的配件及耗材的用量及更换周期,保障常用配件供应充足。有些常用配件的更换交给教师去做可简化中间环节,提高效率,例如,可在多媒体教室控制桌内放置一些无线话筒的电池。
4.完善对多媒体教室管理和使用人员的培训
(1)加强高校教师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技能培训
多媒体教室维修工作做得再好,教师不会用或者不善使用,也不能发挥多媒体教室应有的作用,甚至造成管理人员和教师之间的矛盾,阻碍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发展。高校应该通过培训,调动广大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其掌握新理论、新技术,达到专业知识系统化和规范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重视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的培训
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是多媒体教室管理工作的主要力量,要求他们不仅具有奉献教育事业的思想境界,更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只能简单保管设备的管理人员,将很难适应多媒体教室的发展需要。因此,必须有计划地通过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素养,开拓视野,达到与时俱进的管理工作效果。多媒体教室管理中所需的专业技术比较广泛,涉及电子电路知识、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网络知识等,目前要以此为培训重点,使管理人员能够完成多媒体教室各类设备的管理、保养维护、故障的判断和排除;能进行计算机基本的操作和软件安装;能了解各设备之间良好匹配的条件,并能对多媒体教室设计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及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
5.健全多媒体教室的规章制度
学校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就是规范和指导管理人员及使用人员的行为,确立有利于多媒体教室使用的环境。例如,建立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多媒体教室使用记录登记制度、设备检查维修制度,以及使用人员使用各种设备的规章程序等。通过这些制度使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都明其理,知其行,有章可循,自觉遵守。
一、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现状及问题
在高校的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配套设计针对环境专业基础实验室和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实验室来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环保问题的管理和工作,同时,实验室会配备具体的仪器室、药品室来对实验操作过程中所运用的仪器和药品进行管理和监控。同时,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实验问题和实验污染,需要加强对实验室周边的监控管理、完善包括消防系统、通风系统在内的紧急事故处理系统,针对可能出现的实验室问题进行及时处理。虽然,高校通过一系列的配套设施和手段来加强对实验室的安全和环保管理,然而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由于自身实验操作不当导致的实验室问题仍然存在,造成这一系列问题存在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以及责任意识所导致的。师生之间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需要加强,由于安全意识的缺乏最终所导致的实验室事故比比皆是,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安全观念能够有效地缓解和减少可能出现的实验室事故。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为了防止造成实验室污染的扩散需要尽可能选取试剂最低使用量,来达到减少污染、节约药品的目的。学生需要加强自身安全保护,以及对实验室的污染物进行及时处理,避免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意识。缺乏有力度的奖罚制度,在实验室的安全和环保管理过程中,需要确立和明确奖罚制度,实验室的安全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对于由于不当操作导致的实验室事故所造成的损失,需要进行严厉的处罚。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督促实验室工作人员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还能够起到警示的作用,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明白实验室安全环保的重要性。同时设立奖励制度,对于能够遵循实验室操作规范并严格恪守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奖励,为对实验室安全环保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者进行鼓励。
二、建立健全的实验室安全和环保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安全和环保管理制度是保障实验室工作能够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其中,作为实验室而言,其工作的核心目的就是在安全合理的前提下开展科研工作的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在实验室安全方面根据实验仪器以及实验药品分别制订了不同的管理制度,以及对实验室的卫生制订了相关要求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同时,针对可能发生的实验室事故,做出了应急处理和规范,制订了突况下的紧急预案,确保在意外发生时能够正确地采取应对措施并对问题进行解决。加强实验室安全环保的落实工作,设置专人管理看管,以便加强对于实验的安全和环保管理。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实验室安全的规范管理和排查,因此,可以通过开展定期检查的方式来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对仪器设施的正常使用进行考核,保障实验室管理的规范性。
三、加强安全、环保教育及培训安全、环保教育的推广和普及
对于提升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及学生的安全环保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对此,有关部门可以定期开展讲座和安全教育培训来加强对于工作人员和学生的教育,使其明确安全环保意识在实验室操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定期组织人员开展全方位的安全检查。对于不曾有过实验经历,或初次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对其进行统一实验室安全教育课堂,来进行安全教育的培训,用以提升安全意识,对于那些存在着一定危险性的实验而言,在实验开始之前,更加需要着重强调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对于实验安全教育无法达标的学生和工作人员,拒绝其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来将安全意识明确至学生的意识深处,提升实验安全的保障。
实验室的安全环保工作的有序开展是实验室能够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同样也是实验教学能够进行的先决条件。在高校进行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实验室的管理也需要进行创新和发展,通过加强监管能够显著的降低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实验事故的发生,相关制度的完善是实验室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
作者:张惜嘉 单位:江苏大学
参考文献:
[1]孙艳.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v.31;No.213(6):169-171.
关键词:林业资源管理;生态环境;关系
在建国初期为了有效地提升我国的经济水平,部分地区对资源的开发远远超出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同时也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林业资源也没有幸免。林业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环境组成部分,对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影响着我国经济以及人类的活动。通过对林业资源的管理和合理保护不仅能够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同时还能够保证林业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进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要注重加强对林业资源管理的合理化开发,提升林业资源的管理效率,为人类的生存环境保护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森林资源管理现状
1.过分注重眼前利益
我国森林资源一般属于国家所有,因此,在进行管理的时候,通常是由国家相关部门实施管理。但是,在具体工作中,管理部门只注重眼前利益,为了追逐经济效益,以牺牲森林资源获取经济增长,对森林资源进行滥砍滥伐,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森林资源的消耗速度明显高于种植速度。因此,难以实现生态林业建设目的,森林资源损失浪费现象严重,不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一直以来,森林资源管理多是依靠政府方面出力,仅仅单凭政府方面的能力,难以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因此,必须加大对森林保护的宣传,号召更多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然而,由于对于森林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不够,因此,社会公众的森林保护意识并不强,如果仅仅依靠森林管理部门实施管理工作,工作效率低下,不仅制约了生态林业建设和发展,而且造成森林资源破坏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林业资源管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加强林权管理,提升林业资源涵养水源的作用
我国一些地区受当地地质以及地貌的影响,林业资源会遭受严重的破坏,进而造成水土流失,威胁生态环境的发展。林业资源本身具有保持水土以及涵养水源的作用,通过林业资源的恢复、补植等手段能够使水土流失的情况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改善,使得整体地区的生态环境水平都得到提升和维持,所以必须要注重对林权的管理,进而保证林业资源涵养水源作用的发挥。
在林业资源管理过程中,林权管理以及采伐的权限设定等是对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的最佳手段。由于部分地区的地理环境受限,交通不通畅,所以经济的发展会相对落后,而经济水平低也使得当地的居民更注重眼前的利益,通过对林业资源的砍伐获得经济报酬,改善经济环境。而由于林业资源的过度开发,也使得该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越来越重,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形成经济和生态的恶性循环。通过林权管理和采伐的限制工作开展,有效的制止乱砍滥伐的情况。而且通过法律的约束能够更好地规范当地人对林业资源破坏的行为,为当地生态环境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2.林业管理趋于科学化和规范化
从当前林业管理现状来看,在不久的将来,森林资源的管理方法会逐渐趋于完善,生态环境也会逐步优化,同时林业管理工作也会科学化和规范化。在此基础上,林业将会采用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利用综合性的林业发展模式,促使林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使林业产业的结构趋于合理。因此,林业部门要加强林业建设,这样不仅实现了林业部门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为人类创造了更适宜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因此,林业管理在未来发展势必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国家应重视森林资源,并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使得环境保护与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深深刻印在人们的思想中,让社会公众参与到森林保护工作中,大大提高了林业管理工作效率。
3.提升城郊林业管理,减少工业污染
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对地区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严重的污染,使得当地的水、空气等被污染和破坏,林业资源能够有效地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同时释放空气,对大气环境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被誉为大自然的肺。同时林业资源也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速,有效地降低空气中的含尘量。通过对城郊地区林业资源的合理规划以及原有林业资源的合理保护,能够将城市的生活区域与工业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对工业环境的污染進行阻断,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4.跟进林业资源保护同步措施,提升林业资源保障物种多样性的作用
林业资源中不仅有林木,同时还包括一些野生的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等资源,这些物种都依附于林业资源生存,由于过度的砍伐,不仅林业资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同时也使得很多物种失去生存的环境。所以在林业资源保护中,不仅要注重对林木的保护和恢复,同时也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保证其他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比如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捕杀和采摘的限制等,进而保证物种的多样性。
三、结语
一、营造融洽的师生情感
教书育人是一项触及灵魂的工程,知识的琼浆只有通过教法和情感等载体,才能流入学生的心田。赞可夫的心理实验表明,教师的良好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的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在特定情境下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而且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认知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情绪上的共鸣。教师上课和颜悦色,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心理相融,情感共鸣,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提高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应是一个情感丰富的角色,应具有驾驭情感的能力和恰当运用情感的艺术。教师走进课堂时稳健的步履、微笑的表情有助于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以饱满真挚的情感授课,情绪高昂,全身心投入,注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提问、评价,学生就会在一种受教师尊重、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下学习。一旦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即使一流的教师也只能教出末流的学生,这是人所共知的。所以,和谐的情感氛围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以言激情、以景生情、以情动情,还要注意对学生情感需要的激发、调动的满足,而且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难度,对学生情感活动的性质和强度进行调控。总之,要让学生愉快,教师必须首先愉快,一个愉快教师的感染力能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
二、拥有赏识的激励机制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知心朋友的关系。学生的学习质量取决于师生间的双向努力。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知音”,才能因材施教,真正做到“知其心,救其失也”。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应对有创新或有不同观点的学生首先给予肯定,对有创新的学生给予高度的赞扬,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性的评语,尤其要注意多为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教师在教学中可开展课堂抢答、分组比赛、学生演示实验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对学习的乐趣有荣誉感、成就感,让他们品味,体会成功的滋味,使他们形成“我能学好”的良好心理状态,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去感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的愉悦。所以,赏识是活跃课堂心理环境的催化剂。清代的颜元先生便深谙“适时夸奖”的教育之妙,他留下的“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长”的至理名言仍然值得今天的教师好好深思、咀嚼与体味。
三、注重兴趣的引导培养
教师尊重学生、以平等人格对待每一个学生是创设和谐氛围、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我在教学过程中处处尊重学生。例如,在化学课上,我总是根据问题的难度择人而问,学生各答其所能答。这样一来,学生有兴趣,课堂氛围和谐,从而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其智能得到充分发挥,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此外,化学知识和科技发展是紧密联系的,教师在教学中适当介绍化学研究中的新领域和发展前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液晶、高温超导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高效太阳能电池、大功率燃料电池等的生产与研究,使学生感到有很多需要研究探讨的新问题,现在学好化学,将来能大展宏图。教师让所教的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学氯气时,介绍洁厕剂和去污粉混用的后果;学到氧族元素,介纠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这些具体例子,都能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四、养成机敏的学识素质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用来行使权力与发挥其领导作用的行为方式,其不同的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心理环境的形成并产生不同的结果,在此首先对课堂管理进行探讨:并根据课堂的精神环境,课堂的物环境两方面来探讨良好课堂心理环境创设。
课堂精神环境是指教师在课堂中以自身品格、知识、情感、修养以及对学生态度所形成的一种环境,也直接影响课堂的心理环境,也应该进行创设和调控。
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靠平时逐渐培养起来的,爱是一种付出,不妨从下面的小事做起。在路上相遇时,不要只是学生问候你,你也要主动问候学生;找学生谈活,不要只是你一个人说,也要让学生说。
其次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人格、知识、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精神状态都是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从而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个形象。这个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心理、行为、情感,从而形成不同的课堂心理环境。因此就要求每位老师都应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对人真诚、严以律已、宽以待人、朴素大方)高尚的人格,(学科要精钻、思维要缜密、兴趣要广泛、 知识要更新、多才要多艺)渊博的知识,(心情要快乐、表情要丰富、动作要潇洒、精神要饱满)饱满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从而创设出良好的课堂心理氛。
人的心理现象,实质就是脑与环境相作用的产物,任何一个微小的心理活动的变化,都只是脑对环境中某种刺激的一种反映[1] 。同理课堂物环境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从而不同程度的影响师生的精神面貌,教学情绪和教学质量。课堂的物环境包括课堂的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和非语言技术环境。
课堂的自然环境是指课堂外部的环境,包括噪音、阳光、污染、集市等。如:美国心理学家科恩、格拉斯和章格对纽约市的一幢近高速公路的居民楼里儿童的学习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生活在噪声较大楼层的儿童和生活在噪声较低楼层的儿童,其阅读成绩和听觉辨别能力要糟一些。次研究表明,长期的高噪声可能会给人们智力发展带来消极影响。教室外是繁华的街道,学生从窗口能看到街上的景象,能听到噪声,也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的人为环境是指教室内的环境,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包括:学生人数,座位编排,教学载体,室内装饰,学习时间安排等。如:座位编排方式是影响课堂心理环境的物环境因素之一;不同的排列方式具有不同的空间特点和功能,从而影响师生交往、人际关系。教学载体是指教师上课时采用的教具、挂图、多媒体、黑板等;教具挂图能增加教学的立体感,多媒体课件能让学生身临其境,黑板用不同的色彩书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非语言技术环境指教师上课时的表情、声调、姿态、眼神、手势和中止。在许多时候非语言技术所表达的信息比语言更准确,更艺术。教师在讲话中突然中止授课,能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会主动收集教师要表达的信息,而进行自我调整。如遇到某学生扰乱课堂纪律等行为时,中止授课效果特佳。但中止授课要有一个中心任务,不能随便中止,中止时间也不能太长,达到目的即可继续讲授,以免把大多数同学的注意力引向课堂内容之外。不要在一节课内反复使用中止授课。
综上所述,小学课堂心理环境的创设、课堂教育管理,是提高和培养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小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从而进一步使学生更有效、更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现代心理学全书》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环境管理学 应用
[作者简介]彭诗言(1974- ),女,吉林吉林人,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生态经济。(吉林 吉林 13201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北华大学校级课题“资源与环境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04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157-01
目前,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实践教学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同时,教学活动的组织设计无法解决知识传授与学生素质及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因此,创新经管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成为必然。体验式教学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学习氛围中去感知、理解、领悟整个教学内容,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领受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实践性较强的环境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验式教学与环境管理学
体验式教学主要是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科学地设置一些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感官体验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依赖为自主地对所学科目与授课教师共同交流、共同分享,借助授课教师的理论引导及相关知识的归纳总结,使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也就是说,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手段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能够快乐、主动地进行知识体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关注度的上升,各国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急需一批具备环境管理专业素养的人才,使得“环境管理学”作为管理类和环境规划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中国各高校陆续开设。但是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手段进行改革。
体验是体验式教学的核心,在环境管理学科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需要授课教师尽心设计教学内容,努力营造教学氛围,尽量将学生带入各种模拟的甚至是真实的环境管理情景中,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快乐地获得学习成果。这对于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
二、体验式教学对环境管理学课程的重要性
体验式教学是强调学生能动性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这对于实践性较强的环境管理学课程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1.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创新能力。体验式教学不仅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参与来激发其学习兴趣,而且着重强调授课教师通过各项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走进社会。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行动上的参与来体验理论知识,进而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拓展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力。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自主性,营造学生自主思考的氛围,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哪怕是会走弯路,也要努力去完成整个教学活动,通过体验—分析—总结—再体验—再分析,以失败积累其成功的未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整门课程的总体把握,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力。
2.可以提高教学内容的严谨性,符合学科性质。环境管理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多学科交叉课程,对于经管类学生而言,突出其实践性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内容上,协调“一个生活现象”“一节课”和“一门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尊重教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恰当地引入前沿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走进社会,通过主动地观察、比较和归纳去构建并丰富自己的各方面知识结构,进而通过与团队互动、与教师沟通对自己的设想做出正确评估及修正,进而提高教学内容的严谨性。
3.可以提高教学方法的科学性,符合学生认知需求。体验式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它强调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注教学的过程性,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实践的方式将理论知识融于社会实践中,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案例、社会实践调查、项目实践等多种体验方式,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融化、吸收、理解并创造性地应用到其他学习生活中,既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又拓展了学生知识技能和社会技能。同时,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作为网络应用的主流群体,其知识来源渠道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中,授课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理论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自身的感知、认知去体会和验证所学知识,这也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认知需求。
三、体验式教学在环境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 财务管理;教学模式;改革
财务管理是经济管理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讲解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具体应用,包括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该课程知识覆盖面广,具有政策性强、可操作性强、公式多等特点,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吃力,兴趣不浓。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改变这种现状迫在眉睫。
一、传统财务管理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教师方面
1. 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教学手段落后。目前的财务管理教学虽然注重了内容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教学方法仍旧呆板。传统的教学模式为 “一言堂式”的教学,即教师讲、学生听,以教材为中心,理论知识传授偏多,实践环节很少,案例教学重视不足。同时缺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感性认识,由于学生没有进入财务管理工作“现场”,缺乏实践经验,无法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有深刻的认识,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死记硬背,教学效果不佳,学用脱节。
在教学手段上,教学设备简陋,主要教学手段仍是“黑板+粉笔”,这种教学手段弱化了上课的效果和老师的热情,枯燥的公式和单调的文字无法吸引学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需要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在大学校园里,盛行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因为教师科研成果直接与职称、待遇挂钩,从某种意义上挫伤了教师从事教学的积极性。教师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一味地追求科研上的成果,而忽略了教学上的改进和提高,从某种意义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师素质和师德有所缺失。
3.考核教学效果的手段不科学。财务管理是会计职称考试和CPA考试的必考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许多高校都鼓励学生参加这类考试。受这一因素的影响,教师在考核这门课程时,更多的还是在乎卷面成绩,忽视了学生创造能力,违背了开设财务管理课程的初衷。导致都是以分数和是否通过考试为标准来评判学生学到知识的多少和教学质量的高低。
(二)学生方面
1. 学习知识不够灵活,缺乏融会贯通能力。学生在学习中,把该课程理解为独立的若干单元,人为地割裂章节之间的联系,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财务管理涉及了许多学科的知识,是理论实践并重的学科,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融会贯通能力,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现在多数学生缺少的就是这种能力。同时,学生在思想意识上把财务管理等同为“公式”,认为只要记住了公式,能够解题就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融会贯通能力相对欠缺。
2. 缺乏对财经法规制度的认识。财务管理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要进行管理就必须熟知各类财经法规制度。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目前只开设了《法律基础》、《经济法》、《税法》等课程,而忽视了财务法律法规的教育,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行业财务制度》等在教学计划中却没有,学生基本都是自学,造成财经专业学生不了解会计、财务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局面。
(三)教材方面
1. 教学内容不合理。我国财务管理理论很多来自西方国家,由于我国的财务管理环境和理念与西方国家有较大的差别,由此造成财务管理理论脱离实际,学生对财务管理缺少感性直观认识,使财务管理课程内容抽象,难以理解。同时大量的公式和数据计算影响教学效果。如在资金活动中需要计算K、NPV、PI、IRR等指标,内容枯燥,导致学生学习没有兴趣,缺乏主动性。所以财务管理往往被看作是财经类专业中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
2.学科内容需要协调。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财经类专业很多课程都存在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如投资中时间价值计算,在《管理会计》、《投资学》、《财务管理》等课程中均存在。如果教师没有协调好,就会存在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存在,造成人力时间的浪费。
二、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教学的特点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发展起来。由于多媒体技术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联想思维,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这是其突出的优点。
三、基于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更新
(一)教师方面
1. 完善实践教学和丰富教学手段。
完善实践教学:①积极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教学案例基本上来源于企业管理的实践,并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把教材上分章节学到的理论知识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同时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②组织学生到企业实地参观。由于学生对资金活动缺乏形象直观的了解,要增加学生对生产经营过程的感性认识,用所学理论知识来分析现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实地参观学习,了解财务管理就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企业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在分析时应注意找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弥补学生实践知识的不足,从而完整地掌握财务管理的精髓;③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是在学生学了财务管理课程之后开设的一种专业性实践教学方式。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根据需要开设了18课时的实验课程,效果非常好。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单项实验和综合试验,综合试验如将财务分析、融资方式的选择、投资决策、股利分配等内容综合在一个案例中,让学生去分析、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案例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查阅参考资料的能力,比单纯的理论教学效果好得多。
丰富教学手段:由于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到很多的案例,板书浪费时间,效果肯定很差。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张嘴,这种单一的传统教学手段不太适合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而且很容易给人一种枯燥感,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选择地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尤其应该把多媒体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手段引入课堂,因为课件使用简捷,节省板书时间,丰富的图片、录像、动画能在感官上刺激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更好的发挥高科技的优势,为教学增色,是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2.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的岗前培训和后续培训制度的建立。教师都必须持证上岗,没证的必须经过培训。所以岗前培训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同时学校应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教师制订不同培训规划,以办学习班、学术讲座等形式完成后续培训。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教学水平进行检查和考核,采取相应的措施鼓励教师去进修,如学校应有目的地选派教师进修、学历深造或参与社会实践,实现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和知识结构的完善。要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尽快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只有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才能保证授课质量的提高。
另外,应该改变现行的教师考核政策。学校始终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所以高校的首要任务也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其次才是进行科学研究,因此学校要改变现行的教师考核政策,适当提高教学在教师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同时教师在投入科研活动中,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校对教师的付出应该给予支持、尊重和鼓励,从而保证教师的教育工作充分建立在科研的基础之上。职称评定时,要对那些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3. 更新考核方式。在全球竞争的态势下,应该更新考试的观念,改革考试方式。考试方式的改革既包括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成绩的评定。鉴于财务管理课程的特殊性,在考核环节,可采用闭卷考试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方法。在考试形式、内容上可以更加多样化,如可增加以公司实例撰写分析调查报告等,可以是单个学生独立完成,也可分组进行,合作完成。期末成绩由试卷成绩、平时课堂表现、案例分析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几部分构成,并确定合理的分值比例,突出财务管理实践性强的特点。
(二)学生方面
1. 加强学生对财务管理知识的理解,增强融会贯通能力。财务管理是一门与国家财政、税收、财务、会计法规等密切相关的政策性很强的课程,财务管理涉及了多学科的知识,是理论实践并重的学科,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改变学生的传统认识,加强实践教学,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增强学生对财务管理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的认识,把财务管理作为一个整体,全面提升学生的融会贯通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强化财经法规的学习。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在现在高校当中忽略了财经法规的教育。而我们知道一个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要能经营、懂管理、会理财,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聚财、用财、生财,合理避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应该强化财经法规的学习,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财务通则》、《行业财务制度》作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系统了解财经法规的规定,对全面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有积极的作用。
(三)教材方面
1. 教学内容的改革。财务管理课程是财经类的一门专业课程。近几年来,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在财务理论与方法上也进行了许多重大改革,在企业投资、融资等方面纳入资金时间价值、资金结构、资金成本等基本概念,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财务管理内容的更新,具体在:1)资本筹集向知识资本筹集延伸;2)无形资产的内容更加丰富。知识经济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其内容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商誉和人力资源;3)改变现行的财务成果评价指标,重点评价物质资本的效益性。
2.调整学科内容,消除重复交叉现象。从财务管理教材内容看,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针对财务管理与某些学科存在重复交叉问题,避免人力和时间的浪费。应该对财务管理的内容做一些调整:财务管理主要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所以应当以资金活动为主线来设置内容,即包括筹资、营运资金管理、投资、分资四部分。将成本管理的内容归入成本会计中;将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归入管理会计;将长期投资决策、存货控制归入财务管理,从而突出财务管理课程的特色。
四、结束语
当代社会科技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周期快,教育应从重点传授和储存知识转向寻求获得知识的办法。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在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教学则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自主学习, 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传统的财务管理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在此背景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应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陈静.浅谈财务管理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高教论坛,2005(5):102-104.
[2] 郑毅. 完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 .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23-27.
【关键词】网络学习环境;高职英语;课堂管理;策略
引言
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互联网技术已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及学习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网络技术革命浪潮下,我国教育领域也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逐渐被应用于高职英语课堂管理之中。传统的英语教学不仅迎来崭新的发展生机和环境,而且也面临着不可预测的挑战和冲击。在国家强调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探索网络学习环境下高职英语课堂管理,并推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一、网络学习环境概述
针对“网络学习环境”的定义,截至目前尚未形成一致的共识。少部分学者认为网络学习环境是在学习过程中融入网络因子,即利用网络技术来查找相应的教学资源,继而引入到实际教学中;也有些学者则将网络学习环境界定为基于网络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平台、网络资源和学习支持体系;还有学者指出网络学习环境是运用多媒体软件来增强课外师生互动的一种现代化技术。笔者在结合上述定义的基础上,总结出网络学习环境的概念,即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为支撑,具有充足教学资源的、影响教学活动的物质因素及人文因素的总和。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积极调动学生的合作意识、管理意识、探究意识和主体意识,保证教师、学生、网络三方之间的和谐与发展。
二、网络学习环境下高职英语课堂管理现状
1.教育理念亟待革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及课程改革的发展,网络技术的运用已在我国各中小学广泛普及,而大多数教师也一改往日的封闭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从而促使教育资源相互交流与发展,同时也有效提升教学成效。但由于高职院校自身存在系统单一性和思维惯性,部分英语教师未能追随现代化教育理念,依然沿袭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继而在教育观上出现错位与偏差极爱,最终导致网络学习效率不佳。
2.教学模式单一化
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拓宽了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但很多英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比如“一言堂”、“满堂灌输”等模式占据主流。此外,很多教师潜意识中的“网络课堂环境”仅仅是依靠PPT等软件来展示教学图片及文字,尚未倡导自主学习理念,也没有将交互式、分层式教学等模式进行有效地开发与应用。
3.网络设施建设落后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因受到地域、资金、制度等因素的限制,广泛存在多媒体平台建设滞后,进而造成网络学习平台、教学软件等严重欠缺,甚至在有些高职院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上仍然使用磁带录音机,学生只可以听录音而无法看到真实的画面,所以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网络学习环境下高职英语课堂管理策略
处于网络学习环境下,我国高职英语课堂管理既存在新的发展机遇又迎来巨大的挑战。而高职英语课堂管理的核心在于吸收传统教学与网络学习的养分,即不仅要积极引导高职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实施个性化学习方案,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树立全新的网络教学理念
传统式高职英语教学通常运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但这一教育观念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当今网络时代,革新高职英语教学理念成为重中之重,必须利用网络技术来推动英语教师加快转变观念,提倡从主讲者退回指导者角色,并强调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从而构建“以生为本”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2.明确自主学习的本质目标
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始终是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目标之一。而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便捷性为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提供前提条件。教师可通过课前设置好问题情境,或者采取问题导向方式,进一步指导学生运用网络来获取所需的知识,并且适当地开展英语学习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及自主性。
3.革新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
网络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突破传统高职英语教学的时空限制性,师生可利用网络来实现课内外的实时交流与互动,这也无形之中为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评价方式上带来便捷。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全面性、迅速性以及便利性等优势,对教学过程进行检测与指导,及时掌握学生的一举一动,寻找影响学习的各类因素,从而开展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网络不仅是传递知识的载体,而且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源头。因此,在当前网络学习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师必须加快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将网络技术运用于英语课堂管理之中,最大程度上地发挥网络学习优势。
【参考文献】
[1]王东鸽.网络学习环境下高职学校英语课堂管理策略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5(04)
关键词:神经外科;护患关系;积极心理学;维护
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的发展,人们对于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护患关系中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不断爆发出来的矛盾冲突也在提示我们不得不面对着一个问题:护患关系如何改善?医疗体制方面的探讨有很多,作为护理行业中的个体,更迫切的是改变护理理念,调整护理方式,完善护理各环节中的每一个方面[1]。神经外科的患者病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安全隐患多、容易发生差错、病程长、预后差,而且医疗费用高而更易发生纠纷,这些特点注定了神经外科护患关系面临着比普通外科更高的挑战。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理念,能全面应用到护理的全过程,从而对神经外科护患关系的改善起到推动作用。
2 关于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一股新的思潮,其创始人Seligman提出要重点研究人们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和美德出发,也就是研究人性中积极的方面,同样重视培养人的积极品质[2]。其研究表明,积极乐观等正面情绪不但能帮助个体消解压力,增进个体的身心健康,而且还能调动个体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在神经外科的患者护理过程中,护士最需要的就是这种积极乐观的品质,以及能给护士支持感的组织环境,进而在积极的个体与积极的环境中间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让护患关系得到改善。
3 积极心理学在神经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3.1 积极心理学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管理中主要的议题即为人力资源管理,①在护士招聘中,即可运用相关量表,测量应聘者的积极品质,关注那些具有乐观、博爱、关心他人、热情、精力充沛等品质的个体,此种类型的个体更能适应环境,更会调节、稳定个人情绪,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同时这种良好地工作状态也能感染触动和辐射影响其他个体,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室氛围和积极的护理环境。②在护理管理的岗位培训中,除了专业技能,还要有针对性的对护士进行积极体验及良好品质与乐观向上的心理培训、干预和引导[3]。具体可采取教会护士自我调适,学会自我放松来缓解压力;开展团体活动,让护士学会欣赏他人,欣赏自己,同时更好的应用这些能力,有效帮助护理工作的开展;引导护士关注生活、工作中的积极体验,学会爱和处理关系,学会感恩,不断培育、培育护士的积极品质。③在日常管理中,管理者也要以一种鼓励、欣赏的态度关注每一位护士的优点和合乎期望的行为,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多些赞赏与激励,少点批评和指责。在引导、规范护士工作行为的同时,要设法保持护士对工作的积极体验,维护她们对职业的愉悦、自豪和满足的积极情绪。
3.2 积极心理学在入院护理中的应用 ①营造热情温暖的氛围。特别是在患者如愿初期,护士应当面带微笑,应用热情、友好、积极地言语表达,这种积极的态度对患者也能造成积极地暗示,从而消除或者减轻患者的不安心理,感到被接纳,进而调动患者的积极回应。②应该无条件的尊重患者。要将患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人去对待。要对患者现状、价值观、人格、权益的接纳、关注和爱护,接纳患者的优点和缺点[4]。同时,无论患者的社会经济地位高低、经济好坏、脾气、年龄等,都应该一视同仁,也应该相信患者能够适应住院环境,配合医护人员解决自己的问题。③要积极地关注患者。积极心理学倡导培养研究人的积极品质,这就要求能关注到人的积极品质。积极关注既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又保障患者安全,在这些护理过程中,还要始终关注患者积极地品质。不同的患者身上有不同的积极品质,可以是积极地思维活动,也可以是积极地情绪情感体验;可以是积极地生活习惯和方式,也可以是积极地遵医行为;还有的是积极地认知方式和积极地意志品质,或者表现为良好地人际交往技能和积极地社会支持等。护士能对患者进行积极关注,也能使患者克服自卑心理,增强治疗的信心,鉴定生活信念,与护理人员一起制定护理计划。同时,关注积极不代表忽略负面,要能针对患者的实际问题客观分析,鼓励患者利用其自身积极资源,帮助患者从困境中走出,减轻或者消除痛苦[5]。
3.3 积极心理学在护士自我调解中的应用 首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能让护士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而平和的心态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这种心态是一种身心和谐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护理工作的效率也最高。这种平和的心态和态度也能感染患者,调动其内在潜力,积极与疾病抗争。事实证明,一个积极进取的护士,在工作中越热情,越主动,就更能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也进而能获得个人更高层次的发展。②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能帮助护士学会欣赏、宽容和感恩。患者在安慰护士不要紧张的时候,我们心怀感激,感谢患者的理解和支持;调休的时候患者总会询问护士,护士更应该心存感恩。这种积极地互动中,护士工作的价值得到肯定,也就容易得到幸福感,工作中的烦恼和倦怠也更容易摆脱。③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让我们保持乐观和自信,要能看到事物可控的一面,同时积极向上的情绪也能感染患者,形成良性循环[6]。工作忙碌时,就要意识到自己增长了智慧,积累了经验。工作轻松时,更要体会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每一刻宁静。患者的每一个微笑,同事领导的每一句赞美等等,每一个微小的成功都能让我们感到自豪,自信和乐观正是在这种自我的积极暗示中形成的。
4 讨论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从护士自身角度看,不能积极面对工作,面对自己,也就不能发觉患者的积极品质,不能营造良好地护患关系。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下,不仅要关注患者的问题,同时要注重发现和激发患者积极地心理品质与人格特征,只有患者自身积极因素的更多体现,才能说明患者问题的减少,进而良好地护患关系才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常建芳,张瑞星,李付华.积极心理暗示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4.
[2]周宁.积极心理学在护士自我心理调适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30):121.
[3]徐娅霞,李小光.积极心理学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4):70-71.
[4]江雪华,申荷永.积极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杂志,2007,15(3):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