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景点及旅游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 潼南旅游基本情况
潼南旅游业起步较晚,尚处于新兴的发展时期,由于县委、县政府重视旅游业发展,做出了把旅游业培育和发展成为潼南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的决策,确定了利用优势、立足长远、开发建设、滚动发展的开发建设思路。从潼南县整体经济发展战略上看,潼南政府把它定位在4个方面:建设中国西部的绿色菜都,重庆西部的生态明珠,现代宜居城市,以及产业集聚基地。政府景区开发初步启动,运河、东升茶山、青云湖、马龙山森林公园逐步启动开发,双江古镇、大佛寺公园正在落实规划、招标建设,尚昆主席陵园已动工修建。沿江、沿公路线蔬菜生产经济带,如银杏、板栗、大枣干果经济林基地、黄花梨、油桃、冬桃等水果经济林基地陆续兴建、渐成规模,为发展特色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景点观赏性、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组合状况、环境容量、知名度、保护状况、区位交通及开发前景等10项综合指标,经专家、专业技术工程人员及领导综合评价,确定九大景区拥有一级景点22个,二级景点35个,三级景点51个。这些景区景点特征如表1所示。
3 气候舒适度评价概念及方法
3.1 气候舒适度概念
气候舒适度是指人们无需借助任何消寒、避暑措施就能保证生理过程正常进行的气候条件。气候是否宜人是根据一定条件下皮肤的温度、出汗量、热感和人体调节机能所承受的负荷来确定,主要受太阳辐射、最高(低)气温、相对湿度、风力等因素的影响。气候舒适度评价的研究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形成了很多评价方案和专项指标,如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辐射指数等。探究从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对潼南旅游气候进行评价。
3.2 评价方法
4 结论
关键词 智慧旅游 智慧化客流管控 建设智慧旅游城市
我国研究智慧旅游问题的时间较短,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旅游支出在国民支出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学者们对智慧旅游的关注大大提升。总体来说,在对智慧旅游进行研究的这几年时间里,国内的学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国内的智慧旅游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尤其缺乏对于旅游旺季景区拥堵现象的研究及解决方案,针对智慧旅游景区管理的调研及研究甚少。
一、国内部分景区智慧化旅游应用
(一)西安
智慧临潼――二维码:在旅游高峰期来临之际,临潼区在区内的主要景点、公交车体等位置摆放了旅游吉祥娃娃,游客可以用手机扫上面的二维码,进入“智慧临潼”旅游咨询平台,这是临潼推出的一个智慧旅游平台,其中包括吃、住、行、游等各种旅游信息,信息准确度高,给游客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二)九寨沟
第一,景区外交通管制。九寨沟景区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通向景区的只有一条狭长的路口。随着自驾旅游的流行,游客还未到景区就已经开始拥堵。因此,九寨沟景区方面通过线上在旅游主干线及主要路口增设路况探头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测;线下在旅游高峰时,由交警在现场进行车辆分流,包括禁止车辆掉头、停车载客、单行道前进等。
第二,门禁票务管理。实行分时售票、分时进沟的办法,景区每日售票共4万张,也是景区可承载的最大游客量。其中,线上售票需至少提前一天用身份证号进行购买,每日2万张;而线下,在到达景区门口时,会有一面大型LED屏实时更新公布已售票数和剩余票数,方便游客选择规划旅游安排。游客接待高峰期会有分时错峰售票进沟,如分为7时~8时、8时~9时、9时~10时、10时~11时、11时以后等时间段售票。
(三)济南
第一,在人流量比较大的路口设有智慧化信息亭,它设有“智慧旅游”查询、免费手机充电、无线WIFI上网、公交换乘信息查询和ATM银行服务功能。
第二,停车公告牌,同步停车场车位信息。在游客爆棚的景点周围设挂停车告示牌,一个牌子上面有附近4~5个大型停车场的实时车位信息,以方便自驾游的游客及旅游巴士不再为停车难而苦恼。
二、关于智慧旅游在部分地区应用的设想及建议
(一)景区智能票务系统
横向观察国内一些大型旅游景点提高游客办理门票手续效率的重要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智能化的T禁系统。通过调查,总结其表现有二:
第一,为解决游客单方面信息不通畅而引起的游客景区排队买票滞留问题,可以在售票区或景区入口处设置LED显示屏实时更新当日的门票信息。信息透明、同步,解决了游客和景区沟通不良的问题,有效降低了游客因不满情绪而与景区发生矛盾的情况。
第二,智能化门禁系统。传统的人工检票或门票刷码都会增加进入景点的时间。电子票刷码的方法是目前通过调研发现的比较高效率的方式。游客操作简单,景区管理也高效,一举两得。同时,纸质门票的数量减少也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二)景区强制分流及无线覆盖,线上导览
较大的景区常常会出现个别景点大规模拥堵的情况,除去对景区的游览路线及景点不熟悉之外,还有对各个景点的游览人数不清楚的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有两种处理方法:
第一,针对占地面积较大的景区,可借鉴九寨沟等地的做法。首先对游客进行强制分流,进行建议游览路线的安排说明。游船和游览电瓶车由调度中心通过人流监控对入岛和游岛路线进行安排,同时还可以和第三方平台,如百度地图或高德地图合作,通过线上景区内部热力图显示各景点的人流情况,以供游客参考。为降低安全隐患,可以采用摄像头实时监控和人员巡逻结合的方式,通过实时监控,告知巡逻人员重点检查的景区景点。
第二,小景区可参考乌镇与高德地图的合作项目“无纸化导览”的做法,实现全景区无线覆盖,线上路线说明及语音导览。景区还包括语音导览、扫二维码获取景点介绍等,使游客游览的独立性更强,也增加了对景区知识的获取。这样也可以明显提高游客体验的满意度。
(三)针对整个城市的App及微信平台的信息整合
做好以云计算为基础,以移动终端应用为核心,以感知互动等高效信息服务为特征的旅游信息化发展新模式。通常旅游高峰期大量游客的涌入,不仅造成景区拥堵,甚至引起整个城市的交通瘫痪,而且市民日常出行的个别路口及公交站点都会出现拥堵的问题。为方便游客更快、更直观地了解城市及城市的旅游景点,可以借鉴西安等地的做法,研制开发App及开通微信公众号,以更新和完善平台信息。目前很多景点都有相关软件,以此为基础加大信息的整合力度,与各景区及交通部门合作,对城市文化、景区进行介绍,对方位进行标注,实现公交智能化。对“附近”资源等方面进行整合,以实现信息的同步,做好线上线下一把抓,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迅速玩儿转景区,隐形推广城市旅游,提高旅游景点的声誉。
(四)安全问题
可以利用遥感技术、GIS技术、MIS技术等高科技手段,通过针对大气、水质、地质、森林等方面的其他在线监控手段,建立完善的资源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评价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灾害,为风景区的开发和保护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为了防止类似于“上海踩踏事件”的发生,要加强对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及游客自救及急救的知识培训,必要时在客流量较大的地方购置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将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三、结语
随着支撑智慧旅游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完善,全面建设和应用智慧旅游将是大势所趋。传统旅游模式下的诸多问题和弊病也将迎刃而解,其中就包括黄金周“旅游井喷”问题。智慧旅游是解决假日旅游矛盾问题的可行之道,但智慧旅游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相关旅游企业凭借单方能力在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我们期待着一个站在建设智慧城市的高度,以政府为主导统筹各方面资源,以“为游客服务”为宗旨的完善的智慧旅游应用服务体系的建成。
(作者单位为江苏大学)
参考文献
[1] 黎忠文,唐建兵.“数据流动”视角下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基本理论问题探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01).
[2] 许金如.论旅游城市转变旅游增长方式的智慧化路径[J].开发研究,2014(06).
[3] 陈文华,黄俭.我国智慧旅游研究综述[J].商,2014(40).
在旅游活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急功近利和旅游活动的不文明行为,给生态自然环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很多的生态旅游景点都是由于旅游的承载力严重“超标”,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脆弱,整个生态旅游的景点丧失了原来的面目,景点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旅游业的衰落,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衰亡。所以旅游活动对于生态脆弱的环境是一把双刃剑,通过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对于如何发展特殊旅游环保模式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帮助和建议。
二、特殊旅游环保模式
特殊旅游环保模式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这个模式中包含殊旅游、环保两个重要的概念,及特殊旅游环保模式是在旅游发展的基础之上,对于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同步进行。特殊旅游环保模式主要是三个方面来实现,以主动性保护、开发性保护、重建性保护作出建设的重点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于生态脆弱的旅游景点实现开发与保护。
第一、主动性保护。主动性保护主要是指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树立环保的理念,促进开发的旅游保护,还有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有意识的保护景点的生态环境,通过两方面有针对性的主动保护,对于特殊旅游的开发做出基本的实践行动。旅游开发者主要就是指旅游景点的规划师和实践施工人员,这两种人一种是对生态脆弱的景点实现规划,一种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的旅游景点上施工,都是对景点改造人员,开发行为都是和景点的生态脆弱有重要的关系,所以这两种人在实践的过程中树立开发与环保理念十分重要。比如景点规划师,在规划景点承载人数、景点承载力等方面以保护环境为首要条件,将旅游经济增长放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对于基本的景点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施工。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树立的环保理念主要是通过宣传或者景点的环保准则,使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收集好自己的垃圾,投放进垃圾箱,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尽量不要人群聚集,不要破坏植物和生物的生长,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这是对于游客的要求。这些理念和宣传主要是景点开发人员结合景点的实际发展情况所提出来的宣传口号和标语,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脆弱的旅游资源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开发性保护。开放性保护主要是在开发的过程中注意对于生态脆弱地区的减少开发,利用破坏的自然环境引起游客对于生态破坏恶化的重要影响,并将此作为一项新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结合旅游景点的自然环境,对于生态脆弱的旅游景点实现保护,减少这些景点的开发。现代旅游景点的开发主要是优美的自然环境结合人工开发的重要创新实现旅游景点的开发,所以在旅游景点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减少生态脆弱环境的开发。比如说在一个山地地貌的景点开发过程中,有针对性的绕过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保护这些地区的生态脆弱性,将整个脆弱的生态环境包围起来,实现自然环境的自我恢复,减少人为的影响。对于生态环境已经遭到破坏的景点景区,可以将破坏的自然环境做出基本的景点进行开发和管理,这是特殊旅游环保模式中一种创新的开发方式和思路。通过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以满目疮痍的方式让游客领悟环境破坏的可怕后果,让游客从心理意识层面上增加对于生态脆弱环境的保护心理,帮助主动性保护模式的顺利开展,实现对于生态脆弱环境的有效性开发保护。
第三、重建性保护。重建性保护主要是对于旅游景点的限制性保护,现在很多的旅游景点都已经采取了这种保护模式,主要的方式就是对于游客人数的限制,对于游览时间的限制。重建性保护主要是结合生态系统的恢复性特征所采取的特殊旅游环保模式,在进行重建性保护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景区的时间段开放与关闭,实现景区生态的恢复。比如说草原和沙漠的旅游景点开放过程中对于景点的开放有了严格的规定性,草原一般在休牧期会关闭旅游景点,让整个景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这样才能保证景点开发使用的延续性。在景点关闭的时间里,整个景区是处于自然恢复的阶段,牧民也不会再草原上放牧,对于景区的生态环境实现全面化的修复。对于游客人数的限制主要是在旅游旺季的时候,会根据景点的环境承载力计算出可以容纳的最大游客量,保证整个景区的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对于景区的生态脆弱实现保护。人数进行限制主要是保护环境的可持续性,注意要合理的控制游客的旅游量,确保环境的承载力。
三、绿色生态的环保理念实施景点开放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tourism interpret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system on present stage in our country are relatively weak,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interpret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system of scenic spot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Take the Nanwutai religious and cultural tourism scenic are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 analysis, the status and its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interpret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system of the Nanwutai scenic area are described in the article. Putting forward the design concept and system scheme of the interpret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system of the scenic spots,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ligious culture and eco-tourism of Nanwutai scenic.
关键词: 旅游景区;解说标识系统;设计原则;南五台
Key words: tourism scenic area;interpret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system;design principles;Nanwutai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2-0286-04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尤其是“黄金周”假期制度的实施,人们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促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我国各地的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实践中,对旅游景区的解说标识系统建设较为薄弱,导致旅游者在游览活动中对景点方位、游览线路的选择、景点内涵等茫然无措,特别是在缺失景区导游人员陪同讲解情况下,旅游者享受不到满意的游览体验核对旅游景观景物的理解,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质量。因此,构建完善的旅游景区解说标识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从而引起国内外业界人士和专家学者的关注。
国外旅游景区解说标识研究起步较早,研究领域包括解说历史、解说概念、目的与功能、系统构成、解说媒介、理论与方法研究等,并且深入到解说系统的微观部分[1]。国内旅游解说系统研究是近十余年来的“热点”。如吴必虎以北京为例,将解说系统分为向导式解说和自导式解说两种不同类型,并强调自导式解说为最重要的解说形式[2];陶伟等引入国外成熟理论与方法来充实国内旅游解说系统研究,并指出我国旅游解说研究发展的前景[3];唐鸣镝将解说系统划分为认识对象(信息源)、使用者(接受者)、旅游解说(沟通媒介)三个基本构成要素,试图建立一个以人为中心、人景沟通、功能互补、开放型的景区旅游解说系统[4];罗芬等以旅游解说系统的三要素(解说资源、解说受众与解说技术)结合主旨式解说方式,提出了旅游解说规划“七步法”。解决了旅游解说产品从理念到现实操作层面的问题[5];王维正等对解说牌的功能、选址、制作材料、大小和高度设计、文字配置、图示、颜色作了比较系统的探讨[6]。庞丽等提出了基于隐的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设计原则及手法[7];厉新建从经济学的消费技术对旅游体验的影响,分析论述了景区解说系统的必要性[8];李健提出了导向标识系统的3种导航模式:步骤导航、追踪导航和树状导航[9];朱璇从梳理环境解说和游客教育领域的研究脉络和内容角度,指出该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期望为提升该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10];江宁等从游客视角了解对生态旅游的涉入程度,并配合游客人口学属性,统计分析游客对解说服务的满意度,以此制订出有效的解说服务策略,提升生态旅游景区解说系统的满意度[11]。部分作者还探究符合景区自身属性的解说标识系统。如张静提出生态旅游解说系统的节点、路径规划[12];董红梅提出来山岳型风景区解说标牌系统管理要素[13];何喜刚等构建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沿线景区解说系统的目标和体系[14];周可华等利用“双筛法”构建了漂流旅游解说系统[15];王茹等对我国滨海旅游区标识系统进行了设计[16];吴希冰等提出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旅游标识牌体系的构建方案[17],等等。
上述有关景区解说标识系统的研究成果,为旅游景区解说标识系统的规划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案例。应该指出,迄今有关宗教文化旅游景区解说标识系统的研究尚不多见。宗教文化类旅游地的特殊性及其深层内涵,使得该类型景区解说标识系统的规划设计具有其特殊内涵与个性特点。本研究拟就陕西省西安市南五台宗教文化旅游景区的解说标识系统研究和设计进行尝试性探讨。
1 南五台景区概况
南五台景区位于西安市城南约30公里处,最高海拔1688米,为秦岭终南山中段支脉,号称“终南神秀之区”,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因山上有观音(大台),文殊,清凉,灵应,舍身五个山峰(小台),故名“五台山”;又因它与关中盆地北侧耀州区的“北五台”山(药王山)遥遥相对,故名南五台。
南五台景区内旅游吸引物(表1)独具特色,突出表现为庙宇栉比、翠屏叠嶂、峭壁悬崖、林深树密。其自然风景颇佳,是秦岭北坡林木覆盖最为茂密的地区之一,植物种类多,名贵树种多,为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从山下看五座山峰如笔架排列,一览无余,似乎近在咫尺,峰回路转。站在五座台上,西安城市鸟瞰和山前平原景色尽收眼底。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描写长安城市布局的诗句便作于此。景区内文化内涵丰富,在有限的面积上保存的佛教寺庙多达十余处,佛教建筑集中、且密度较大,佛教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可谓四大佛教名山之外的“佛教小名山”。南五台山现存众多禅修寺院,到访之士可以在此参禅悟道。不失为佛教信徒的朝拜之地与游客青睐的宗教文化旅游目的地。
2 旅游景区解说标识系统构成因子
构建旅游目的地完善的解说标识系统,旨在帮助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实现对新环境的感知和体验。有人将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界定为引导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包括景点解说、路径指示、导游线路等)的各种信息的表达和标志的符号[18],或以为景区解说系统是运用某种媒体和表达方
式,帮助旅游者了解旅游景区相关事物和特点,并起到服务和教育的基本功能[19]。笔者认为:旅游景区解说标识系统是运用标识符号,借助图纸、标识牌等介体将特定的旅游信息,传播并到达旅游者,引导游客参与寻找游览目的地,帮助旅游者了解旅游景区的特质和特点,以达到对于游客的服务、教育和景区的管理功能。基于此,旅游景区解说标识系统,应该具有其特定的构成因子和功能从构建解说标识系统的角度出发,游客进入景区所需要的解说标识系统是建立在景区所提供给游客的景区产品(包括旅游景区吸引物、景区活动项目、景区管理和服务等)之上。一个完整的景区解说标识系统应该包括解说标识系统内容和解说标识外形两个方面的若干因子所构成(表2)。
3 南五台宗教文化景区解说标识系统设计
3.1 旅游景区解说标识系统设计的原则 旅游景区解说标识系统的设计,应在内容丰富合理的基础上,兼顾造型美观、醒目,并与景区相协调、符合国家标准。其设计应遵循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原的地方化等基本原则。
3.1.1 人性化原则 构建解说标识系统以满足游客需要、保证游客顺利完成旅游活动为目标。景区解说标识系统的设计不仅传达标识的科学功能与合理结构,同时赋予情感的、心理的、历史文化的、与景区特色和谐的内容,使解说标识系统给人以和谐、温馨之感,充分体现景区对游客的服务和关怀。如景区解说标识牌的大小以能让旅游者清晰察看为首要条件,一般适合旅游者阅读的最远距离为牌面宽度的2.6倍。
3.1.2 系统化原则 应对所设计标识内容进行功能分类,以构建功能完备、内容完整的解说标识体系。对统一类的解说标识从材质、大小、风格等方面进行统一的设计,就不同的标识要在内容和功能方面相互补充,是整个解说标识系统优质化,实用化。
3.1.3 规范化原则 解说标识的规范化主要包括位置规范化、游客能见度最大化、实现有序化摆放、与景区周围环境相协调。标识牌设置于景区交通线的节点等游客必经之地,便于察看。导游路线图应设置在显眼的位置,并能清楚地反映景点位置和游客所处位置等;内容表达具有科学性、准确性,中英文规范表述;突出景点、景观的特色,通俗易懂。给旅游者留下深刻印象,易于记忆。
3.1.4 地方化原则 景区解说标识系统设计,在追求规范标准的前提下,还要从景区的地方特色文化中吸取精华,体现地方特色,传播地方文化,构建创新性解说标识系统。如广西古东瀑布景区就地取材,在游客下山台阶上篆刻广西的各种方言。这种利用当地特有的石刻艺术,增加游览趣味性,传播当地文化的做法很值得借鉴和推广。
3.2 南五台景区现有解说标识系统存在的问题 南五台景区山地面积较大,通过对景区内若干主要景点构成的环形路线上的解说标识系统的考察和调查发现,景区现有标识系统主要包括景区景点的线路标识牌、线路图、景区农家乐接待指示牌等等,基本能够满足游客的游览线路和景区服务选择的需求。由于现阶段我国山岳型宗教文化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研究和构建尚显薄弱,南五台宗教文化景区的的解说标识系统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具体表现如下:
3.2.1 景区主要吸引物缺乏解说标识 该景区最为主要的吸引物是观音(大台),文殊,清凉,灵应,舍身五个台、西林禅院、率兜台、紫竹林、圣寿寺,这些景点上只有简单的导引牌,缺失反映该地庙宇建于何时、供奉何方神圣及其历史价值的标识牌,以及景区最重要的安全解说标识。由于该景区属于山岳型景区,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易产生不可抗拒的破坏。譬如灵应台海拔较高,庙宇为多层结构,遇山顶风力较大时,屋顶的瓦块可能会直接脱落在游步道上,直接威胁游客安全。而景区对此潜在危险没有任何的安全提示标识牌。此外解说标识系统最基本的指引和告诫功能未能得到体现。
3.2.2 解说标识信息内容不充分,吸引物教育功能不足 景区内的指路标识仅限于表示方向及前方目标,缺少反映距前方目标距离及步行所需时间等信息。同时,南五台是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地质遗迹。景区内仅有的几处地质解说标识只是简答的说明岩性,对于该类岩石形成环境和成因条件没有涉及。对地质遗迹的简单标识和解说,无法满足游客的求知欲。
3.2.3 标识牌放置地点不恰当,导向不明确 解说标识系统要导向明确,设置标识的目的是方便游客,能使游客在第一时间找到标识的位置。从山门(五台乡刘村竹谷)到五台山主峰圆光寺约12.5公里,景区在山门口处设有1处景区游览图,在兴隆寺遗址附近有2处景区景点的简单线路引导图。而从山门到主景区的线路上没有任何标识指引游览线路。在景区主要游览区(距离兴隆寺遗址数公里台阶山路)的五座台的游览路线上缺失标识导引图。大多数游客是茫然的走到哪里、算哪里,未能体现景区应有的解说标识的引导作用。况且,路标牌导向不明确,设置欠合理。如在“文殊台”的导引牌,貌似树立在门口,游客顺路而上却并非文殊台,大大降低了旅游兴致。同时。文殊台前的分叉路口也未设置标识牌,给游客导向不明确。
3.2.4 解说标识系统混乱,缺乏统一设计和管理 一般景区的解说标识系统应统一管理和设计,避免给游客带来不必要的误解和混乱。而南五台景区解说标识的实物在形式上五花八门。如在独松阁景点是将吸引物解说内容篆刻于人造的岩壁上,意在说明该处景点的历史原貌;而关于紫竹林寺庙的解说却是用毛笔所书的紫竹林简介。更多的景点甚至没有解说标识。并且景区管理部门对内现有的解说标识缺乏管理,新旧标识牌同时置放在景区内,显得混乱不堪。
3.3 南五台景区解说标识系统设计内容 笔者遵循景区解说标识系统规划设计的思路,从南五台景区节点选择、主要吸引物和景区交通设施解说标识等方面进行该景区解说标识系统的设计。
3.3.1 景区解说标识系统节点设计 景区节点是游客相对集中的地方,也是体现解说标识系统功能之处。旅游景区解说标识系统的设计,首先要确定景区节点。根据南五台山景区现有游览道路、游客主要游览景点及主要集散地,确定南五台山景区的主要节点(图1):①景区入口(山门)。该处其服务设施齐全,旅游者滞留时间较长,是最重要的游客集散节点;②圣寿寺景点。位处上山线路的叉口,游客在此分流;③独松阁停车场。其服务设施齐全,是游客会集停留、准备上山的节点;④兴隆寺遗址。属于通达南五台顶峰——观音台和至灵应台、清凉台、文殊台游览路线的分岔口;⑤观音台(大台)。是为南五台景区主峰,是游客最为集中的主要节点。次要节点包含景区的其它主要吸引物(景点)和非节点(原始森林等区域)。
3.3.2 景区吸引物解说标识设计 景区吸引物解说标识包括景点和设施导引图,景区与景观(点)名称或介绍等标识两大方面。景点和设施导引图标示游客所要到达目的景点的名称、方向,从所在地到目的物的距离、游客所处的位置,有时标有到达的方式和途径、所需时间等。南五台景区地形结构复杂,其景点和设施导引图的设计,应将南五台景区视作独立完整的引导系统,贯穿整个景区,串联其他解说标识类型,构成整个景区解说标识系统的空间概念。
通过实地考察,对应旅游者的移动路线构建景点和设施导引图,解说标识牌应放置在景区主要节点。通过旅游者在景区游步道的移动中连续发挥系统的导引作用。
南五台山景区与景观(点)名称或介绍标识,主要设置于景区内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包括其名称、建造时间、构成、游览价值等内容。此部分要重点突出景区的佛教寺庙的解说,向游客传播宗教文化内涵。景区与景观名称或介绍标识主要布置在景区的次要节点之上,介绍景物前、中或最佳观赏地点处。
3.3.3 景区交通设施解说标识设计 该系统的设计包括:一方面是在景区所依托的交通线路两侧设置明晰的导示标识及英汉双解说明,除规范的公众信息说明外,其他如路途中提醒忠告、交叉路口的指路牌示等标识物,应从游客的需要出发加以设置;另一方面是在景区内部为游客设计在最佳时间内的最佳游览路径。还需在西安绕城高速曲江口进包茂高速(西柞段)太乙宫口和从子午大道至秦岭环山旅游路口的环山旅游线路上设计景区外部交通导视牌。
3.3.4 景区接待设施解说标识 该设计系统包括游客来南五台景区入住和到访的各类宾馆、饭店餐饮设施、旅游购物等场所。应采用统一规范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并对设施的使用方法、位置、预定方式等加以说明,以方便游客找到接待设施为出发点。主要设计内容有:通用的图形符号,方向指示,文字说明。设置在景区主要节点上,发挥其服务作用。
3.3.5 旅游景区公益设施解说标识 该部分设计包括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标识、公共厕所标识、一般便民设施标识(医务室、派出所、银行)、针对特殊旅游群体的解说标识等。主要是一些国家规定的图形(如严禁烟火等)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如佛堂内不宜拍照等)。除此之外,部分图标需要中英文对照加以说明。放置在景区的主要节点,方便游客使用。
3.3.6 景区管理的解说标识 该系统设计包括景区环境管理解说标识(如:美丽的心灵需要塑造,优美的环境需要保护、注意台阶等)、安全管理解说标识(如:禁止吸烟等)、旅游宣传解说标识(如:拜佛南五台等宣传语)、景区所属资源级别类型标识(如:世界地质公园标志、南五台国家森林公园)等。这一部分主要设置在景区所有节点之上,提醒游客,便于景区管理。
3.3.7 景区解说标识信息表达方式设计 信息的表达方式或用文字、或用图片,或两者结合使用。文字设计符合宗教语言的解释,易于阅读理解,讲求正确性、统一性,字体大小匹配、符合国家标准文字、图片一目了然。并以还原景区吸引物原貌为主旨。如在观音台的解说标识牌上可以解说:“站在这里您可以观赏到古长安(今西安)城的的全貌、体验白居易笔下“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美景等。在游览线路上设计景区管理安全解说标识就用古人的“登山有道,徐步前行”做为文字提醒。
3.3.8 旅游景区解说标识外形设计 考虑到南五台景区自然原始特性与宗教文化的完美结合,景区本身就是森林公园。其解说标识系统的制作应就地取材,用当地的木材作为制作标识的材料。表现形式统一、色调淡雅、符合景区宗教文化特质。如标识牌示纹饰统一设计为莲花标志,莲花符合佛教教义,佛教解说:必岸(人生苦海)——济度(学佛修行)——彼岸(极乐净土),即从尘世到净世,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如同莲花在污泥浊水中成长,却超凡脱俗,不为所染一样。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之说,这里“花”指的就是莲花,即“莲”的智慧和境界,人有了莲的心境亦体会了佛性。可以使景区的解说标识系统彰显景区佛教文化和教义。
4 结论与讨论
体系合理、内容完整的宗教文化旅游景区解说标识系统是人们认识、了解宗教文化旅游地和丰富宗教文化旅游体验的工具和平台,是保护宗教文化资源、改善宗教文化旅游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合理利用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重要保障。本研究主要从对旅游景区解说标识系统理论研究出发,提出宗教文化旅游解说标识系统构成因子包含旅游景区吸引物解说标识、景区交通解说标识、景区接待解说标识、景区公益设施解说标识和景区管理解说标识5大部分。结合南五台景区实例,对景区解说标识系统进行了概念性设计,促进南五台景区宗教文化旅游及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宗教文化内涵深刻,涉及面广。本研究尽是就南五台宗教文化旅游景区解说标识系统的概念性设计。尚有待对景区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进一步挖掘,更加完善概念性设计方案。并期待将南五台景区解说标识系统的设计方案应用到景区建设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张明珠,卢松,刘彭和,祝小迁.国内外旅游解说系统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8,23(1):91~96.
[2]吴必虎,金华,张丽.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1999,14(2):27~29.
[3]陶伟,洪艳,杜小芳.解说:源起、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J].人文地理,2009,24(5):101~106.
[4]唐鸣镝.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J].旅游学刊,2006,21(1):64~68.
[5]罗芬,钟永德.主旨导向的旅游解说规划“七步法”[J].社会科学家,2008(4):103~106.
[6]王维正,胡春姿,刘俊昌.国家公园[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04~119.
[7]庞丽,谢宝元.基于隐的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1,32(4):4~7(+14).
[8]厉新建.旅游产品特点、消费技术与景区解说系统[J].人文地理,2004,19(2):43~46.
[9]李健.旅游景区导向标识的系统结构及空间导航模式分析[J].中国城市林业,2011,9(1):37~39.
[10]朱璇.关于国内环境解说和游客教育的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2011,25(2):85~95.
[11]江宁,陈建明.从游客涉入角度对生态旅游景区解说系统满意度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5):585-588.
[12]张静,颜磊,颜娟.峨眉山生态旅游解说系统规划设计[J].乐山师范学院报,2005,20(8):78~80.
[13]董红梅.山岳型风景区解说标识系统管理要素[J].山地学报,2008,26(专):40~44.
[14]何喜刚,高亚芳,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型旅游景区解说系统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6):90~95.
[15]周可华,罗明春,陈晓磬.漂流旅游解说系统规划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1):55~59.
[16]王茹,黄安民.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设计-以晋江龙湖衙口滨海旅游区为例[J].襄樊学院学报,2009,30(5):57~60.
[17]吴希冰,张立明,邹伟.自然保护区旅游解说标识牌体系的构架——以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5):655~659.
[18]暴向平,刘建华.内蒙古草原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设计原则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3):67~68.
[19]郭亚军.旅游景区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9~59.
[关键词]江苏;外籍人士;生态旅游
一、引言
2011年4月,《江苏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创新生态旅游方式,确保生态旅游品质,培育生态旅游意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市场,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与广阔的发展前景。[1]江苏是全国七大重点旅游省份之一[2],拥有非常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步入新世纪,随着江苏国际化进程和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选择来到江苏工作生活。
通过问卷调查和口头访谈,我们了解到,外籍人士对生态旅游颇感兴趣,然而,苦于语言交流等因素的制约,他们对于江苏生态旅游资源的相关信息知之甚少。涉外旅游服务领域的潜在需求与现有服务的不平衡,预示了涉外生态旅游服务的巨大市场。因此,我们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逐步探索,搭建起一个名为Agritainment的江苏涉外生态旅游网站,旨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为外籍人士提供生态旅游服务,在给江苏生态旅游景点提供涉外服务资源的同时,提高我校在旅游服务行业的知名度,也为大学生创业积累经验。
二、江苏涉外旅游平台的特色及运营情况
1.重视网站素材选取,在内容设计上优化服务内容选择
为了方便外籍人士浏览和搜索信息,我们将平台做成英汉双语网站,解决了外籍人士因语言障碍而无法了解“最中国”的旅游信息。在江苏省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中,我们着重选择了富有代表性的著名生态旅游景点“国际第一慢城”――桠溪,“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园林之盛”――瘦西湖等进行宣传推广。平台在条目安排上突出地理位置、人文历史、交通方式、门票价格、服务宗旨、联系方式等项目,外籍人士也可以通过平台所的图片、游记、视频和游客点评等资源,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感知,充分掌握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信息。此外,每一个景点条目下面都设有问题求助留言板、电子邮箱、联系电话,通过这些联系方式,我们及时对外籍人士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帮助。
2.注重旅游资讯提供,在景点推介上突出涉外服务特色
在平台搭建过程中,我们从方便外籍人士理解接受的角度出发,对旅游景点提供的旅游资讯和相关资料进行翻译,并在其中丰富和完善了景点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我们致力于将服务延伸至平台外,即给旅游景点的相关宣传资料提供翻译服务,并协助建立景区景点的英文网站或双语网站。此外,我们利用商务英语翻译课中所学“标识语翻译”的相关知识,帮助景区规范其景点名称的双语命名。我们希望通过网站平台和景区景点完善的涉外旅游服务,为外籍人士提供多样化的旅游资讯,丰富旅游信息资源,建立起与旅游景点稳定的客户关系,将其逐步推向国际市场,提高景区景点的国际知名度。
3.珍视游客意见反馈,在实际运营中探索服务需求完善
我们始终贯彻提供优质涉外旅游服务理念,在搭建平台前,围绕旅游服务需求这个中心,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对外籍人士进行广泛的问卷调查,征询外籍人士对生态旅游景区提供的涉外旅游服务项目的意见建议;在网站建设过程中,结合外籍人士的旅游关注点,选取预期受欢迎的景区或景点进行着重介绍;网站运营过程中,注重征集外籍游客对生态旅游景点以及Agritainment网络平台的意见反馈,通过认真分析外籍人士的反馈意见,对旅游资讯进行不断完善,使之既能满足客户需求,又能对我们的平台和生态旅游景点资讯提供针对性的参考。
三、江苏涉外旅游平台搭建与运营过程中的不足和对策
1.平台服务内容和语种尚有局限性
在搭建平台过程中,我们侧重对生态旅游景区的资讯构建,因而,虽然网站上有较多实用的生态旅游景点的信息,但仍缺乏一些外籍人士可能使用到的关于旅游景点附近的餐饮、住宿、娱乐、健身等相关信息。今后平台可以借鉴去哪儿,携程,途牛等旅游网站的经验,朝景点住宿餐饮一条龙服务的概念努力和完善。此外,作为涉外生态旅游网站,我们的受众不仅有母语为英语的外籍人士,还有母语为其他语种的外籍人士。那么,在今后的网站完善过程中,我们将加强其他语种旅游信息的开发。我校外语系设有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应用德语和应用法语专业,若此项目发展良好,并得到校方的大力支持,将来可以拓展到与日语、法语等专业合作,选出一批对生态旅游感兴趣、并有志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学生进行网站的运营管理,搭建多语种生态旅游服务平台。
2.对Agritainment网站的推广和宣传不够
由于时间和经验等因素的制约,我们主要是向在无锡的外籍教师(如我校和江南大学的外籍教师)以及部分南京高校的外籍教师介绍和推广我们的网站,而在江苏的外籍人士群体非常庞大。今后,我们要将把网站的推广和普及作为首要任务,利用电子邮件、广告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地将宣传范围推广至除江苏、南京以外的其他在高校工作的外籍教师以及在苏的外资企业工作的外籍人士,提高网站点击率,让江苏省的生态旅游资源真正在外籍人士中得到普及。
3.与生态旅游景区的联系和合作力度有待加强
目前,虽然我们与一些景点已经开展了平台外的合作,但是合作的力度还是不够,并且与网站上所列一些其他景点的联系还不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大调研力度,走访各大生态旅游景点,与景区管理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涉外服务需求,帮助更多景点建立他们的英文宣传网站,并将这些网站链接到我们的平台上来,提高Agritainment网站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结语
通过涉外生态旅游平台的搭建,一方面为外籍人士提供了生态旅游方面的信息,宣传了江苏的旅游文化,让更多的外籍人士了解江苏,热爱江苏,吸引更多的外商来苏投资、生活。另一方面,为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语言特长,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条件,也为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今后大学生自主创业奠定了基础。在项目实施今后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抓住机遇,逐步将Agritainment――江苏涉外旅游平台打造成外语系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一个实训基地,并充分借助平台的宣传优势,探索出涉外旅游服务的创新模式,进一步促进江苏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左源.浅析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及发展策略[J].中国经贸,2014(7)
[2]陆素洁.迈向支柱产业的江苏省旅游业[J].江苏经济探讨,1998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老年旅游 候鸟式旅游
按照国际通行的“60岁以上为老年人,占人口比例达到10%以上即开始进入老龄时代”的标准,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4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中国已经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激发老年旅游市场商机
老年旅游又称“银发旅游”,是以对旅游主体老年人具有强烈吸引力的自然风景和人文特色为客体,兼顾医疗保健等功能的旅游。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老年人正在改变传统的“重积蓄轻消费”的观念,“银发旅游”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70%的老年人有出游愿望,其中17%的老人经济比较宽裕,出游意愿强烈。我国老年出游人数占旅游总人数的20%以上。长期以来到中国旅游的国际游客中,51岁以上的游客占到30%左右,65岁以上的游客占到5.8%,且呈上升趋势。在未来30年间,每年的老年旅游者将保持7.3%的持续增长,老年人已成为旅游市场中潜力巨大的消费群体。
二、人口结构变化条件下旅游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一)老年旅游业面临的问题
1、传统的旅游产品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目前我国旅游市场上的旅游产品大多数是为年轻人设计的,特点是行程满、节奏快、花费多、体力支出大,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虽然市场上也存在一部分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旅游产品,但这些产品品种单一,难以满足老年旅游者轻松、自在的休闲式旅游需求。
2、旅行社对开发老年旅游产品热情不高
由于老年人出游不确定因素多,风险较大,特别是老年人受身体条件限制,随时可能出现突发状况,旅行社面临的风险较大。此外,旅行社还要为老年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和配备随团医生,这些使得老年旅游产品的成本增高,利润降低,导致很多旅行社开发老年旅游产品的热情不高。
3、旅游景点门票和综合旅游费用相对偏高
我国的旅游景点基本上对70岁持老年证的老人才实行免门票优惠,而且目前执行规定的只是一些公益性质类的旅游景点。而大多数景区以商业开发为主,暂不向60岁以上老人提供门票优惠,只有少数景区对本市户籍的老人实行门票优惠。这些使得老年人出游门票优惠制度有名无实,从而使得大多数旅游景点的门票和综合旅游费用相对于一般的老年人群均偏高。
4、老年旅游市场缺乏新概念旅游品牌
说起老年旅游,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夕阳红”,如夕阳红专列、夕阳红老年团等,夕阳红俨然已成了老年游的代名词。“夕阳红”品牌的泛滥折射出目前老年旅游市场缺乏新概念品牌,各旅游经营主体只有打造高质量、富有特色的旅游品牌,才能使我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老年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1、“候鸟式旅游”悄然兴起
“候鸟式旅游”是指老年人像“候鸟”一样根据不同季节,选择气候适宜的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并逗留较长的时间。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期间,老年人除了进行旅游活动外,还可根据其兴趣爱好参与各种文化交流活动。随着老年人消费观念及居家养老观念的逐渐改变, “候鸟式旅游”正悄然兴起。
2012年7月15日上午,由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旅游专业委员会和宁波联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中国东南养老基地授牌仪式在厦门市悦华酒店隆重举行,由宁波联盛集团投资的该养老基地将涵盖休闲、养生、旅游等功能,未来将主打“旅游度假牌”,推广“候鸟式养老”。
2、寓闲于养、生养结合的医疗旅游初见端倪
“医疗旅游”是将旅游和治病、疗养结合起来的一种旅游形式。旅游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游览区进行治疗。近十多年老年人口不断增长,但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我国老年人口患病率仅在近5年又增加了18%,这说明老年群体对医疗保健旅游具有强烈的需求。因此,在经济发达、医疗技术先进、生态宜居型的城市发展医疗旅游极具潜力。2009年上海市医疗旅游产品开发与推广平台起步,该平台于2010年6月16日正式投入运行,填补了我国在国际医疗旅游方面的空白。
三、基于人口老龄化的旅游业创新思考
(一)旅行社应转变思路,开发针对老年人的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
一是配备随团医护人员。旅行社应针对老年人群的特点进行线路设计和配备随团医护人员,旅游线路设计要短而精,旅游景点精炼且特色鲜明。二是要采取灵活的促销策略。吸引老年人参团旅游,旅行社除提供独特的产品和合理的价格外,还要采取灵活的促销策略。如利用特殊节假日(如重阳节、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等)推出“家庭旅游套餐”,呼应我国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引导子女与父母同游。三是加强与有关单位的联系。旅行社应采取多种方式与企事业单位的老干部管理处、老年活动中心、旅游景区等保持密切的联系,利用适宜的时机推出众多价廉物美的优惠活动。四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如今上网也已成为老年人喜爱的了解旅游信息的方式之一,旅行社应充分利用电脑网络建立健全老年市场预订系统。
(二)景区、景点应多考虑从设施和服务上便利老年群体旅游
未来20年中国将迎来加速“老龄化”的高峰期,面对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国情,我国各地旅游景区应多考虑从设施和服务上便利老年群体旅游。旅游景区、景点的交通要畅通,旅游标识系统要完善,旅游厕所要基本达标,并方便老年群体识别和使用,满足老年游客的基本需要。
关键字:旅游开发;盈利模式;项目评估
一、来自旅游业相关概念的项目盈利问题界定
旅游开发项目(包括建成项目)的盈利模式因为旅游业的特殊性而不同于一般实业投资项目的盈利模式,特别是在环境以及旅游项目所在地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压力下,对旅游开发项目的盈利模式进行评价将是项目评估和可行性研究工作必须涉及的领域,因为这些压力的到来在通常情况下同市场因素一样影响着项目的盈利。
在开始讨论前我们将根据对下列概念的界定来展开:
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实质就是一种经历(体验)EXPER-ENCE,即旅游者对旅游资源以及相关有助于丰富其体验的服务在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的下互动结果正是旅游产品,对旅游者的服务本身就是旅游经历(体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服务人员以及相关设施,以及服务人员,服务环境,氛围对服务品质具备巨大的影响力。
旅游开发以及:旅游开发在本文指对特定时间空间内的旅游资源投入资本以使旅游者(潜在旅游者)获得一种完整,全面经历的投资行为。
旅游开发项目:在本文指对旅游景点,景区的乃至小型旅游目的地的开发项目,意在通过提供旅游产品――经历(体验)而获得收益的事业投资。
旅游景点(景区)定义:一个指定的,长久性的,由专人(机构)管理的为出游者提供享受,消遣,娱乐,受教育机会的地方。(MIDDLETON.1988)。
盈利模式:涉及旅游开发项目投资,收益商业模式的所有经济关系和利益相关者的运行机制的综合,是各种盈利方式在实践过程中的有机结合构成的一个获取收益和通过市场手段实现利益分配的商业架构。
从这五个基本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旅游者对经历(体验)各个方面的综合需求是旅游开发项目获得盈利的基础。而经历(体验)本身作为一种旅游者与相关因素互动所获得的结果是旅游开发项目必须认真考虑的特点,这意味着从满足旅游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需要寻求与旅游开发项目以外的所有有关旅游者经历(体验)有关的因素纳入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视野。
在此基础上,我们知道对投资项目的评估(可行性分析)过程中,除了要对市场前景进行分析之外,对项目的盈利能力分析也是决定项目评估结果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对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分析偏重于有关财务数据的分析,对项目如何获得现金流的的盈利方式以及这些盈利方式所组合而成的盈利模式本身关注不够,同时在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概率分析)过程中也缺乏对项目商业盈利模式和现金流稳定性的相关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旅游开发项目的评估(可行性研究)对项目风险和项目盈利能力的评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盈利模式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带来旅游开发项目在建成之后的营运过程中困难重重。那些在经济效益分析过程中表现好的旅游开发项目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却不如人愿。上个世纪末在中国大陆各地兴建的许多主题公园类旅游开发项目在今天的衰落似乎可以证明这一点。
在旅游开发项目的评估过程中通过对旅游开发项目可能的盈利方式和盈利模式的整体进行分析显得非常必要,在现有的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系统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研究视角来考察项目的盈利方式以及在此方式之上的盈利模式将有效避免旅游开发项目的经营风险。
二、来自旅游开发实践的盈利方式分析
在界定了本文要讨论的几个基本概念之后,我们还要引入下面几个有关旅游经济的研究结果以帮助我们看到旅游开发项目的盈利方式:
1、旅游开发项目是需要大量资本投入的实业投资项目,并且这种资本投入有可能影响旅游项目所在区域的经济以及文化,甚至产生经济溢出效应。
2、一般条件下,旅游景点(景区)要达到的规模经济效益不大可能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
在旅游开发现实的现实中,通过提供旅游者想要购买的经历(体验)而在景点,景区收取门票,提供相应有助于经历(体验)丰富化的服务等似乎是旅游开发项目主要的盈利方式,而在事实上,旅游开发项目通过获得投资在旅游开发项目所在地的经济溢出效益同样可以获利。
上海在本世纪初新增了一个集聚旅游吸引力的景点(景区)――新天地,其主要的旅游吸引物是:旧上海的石库门风情。这个景点是不收门票的开放式景点,但是投资方却通过出让围绕旅游者的消费能力所带来的盈利机会获利(新建商业服务设施,出售出租商铺,提供社区公共服务),在三年不到的时间内将景区的规模扩大一倍以上,并使该景点成为集聚上海都市旅游魅力,吸引旅游者(包括本地消费者)前来休闲,购物,娱乐的重要景点景区。开发商(投资方)在整个的开发过程中按照规划对整个景点(景区)建设,然后将有助于提高旅游者丰富体验(经历)的服务设施出租给其它投资商,其它投资商的介入再次增加了旅游景点(景区)在该地区的经济溢出效益,开发投资商通过房地产业务获得了整个景区投资的溢出经济效益,该案例可以称得上是都市旅游景点(景区)开发项目的经典案例。
在综合了一般普遍意义上的旅游开发项目盈利方式之后,我们结合上海新天地的开发例子可以得到旅游开发项目盈利方式大约有这样几种:
1、提供初级体验的(经历)的机会出让,比如:出售门票,提供有助于丰富体验(经历)的相关服务;比如:提供餐饮,住宿服务
2、出让围绕旅游者(潜在旅游者)的消费能力所带来的可能的收益机会;比如:旅游区内的招商,获取资本投入后在旅游项目所在地溢价收益的其它商业开发;比如景区,旅游目的地的房地产开发。
3、出让,出售具备知识产权特点的商品,比如:玩具,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等。提供保证旅游景点景区内居民可以市场化的公共服务,比如:供水,供电等。
综合以上几种盈利方式我们可以看出,旅游项目的盈利方式实质是:通过整合旅游景点(景区)内的旅游资源,提供相应的服务获得收益是盈利的第一层次,其次出让伴随着旅游者到来可能的商业机会,第三,对旅游开发中的资本投入所带来的经济溢出进行的辅助开发或者服务提供。旅游开发项目的盈利模式就是这六种盈利方式的混合,而游客以及潜在游客的消费能力正是能否获取资本投入溢价的关键。
现在我们回到旅游开发项目的交付(产出物)――经历(体验)上来,作为消费者的游客在旅游景点景区所追求的旅游经历(体验)和景点景区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形态,相关服务设施,服务人员,氛围,环境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能否获得消费者(游客)购买这种体验(经历)的并不全是旅游开发项目的交付结果所能决定的,更加复杂的是,旅游者为了提高自己经历(体验)的品质,具有对经历(体验)和相关服务的互动要求,这使得旅游开发项目的软付物(氛围,个人服务等不依赖物质设施的相关服务,以及可能的伴随者旅游者消费的商业机会)是难于控制的。这一困境使旅游景点景区(建成后的旅游开发项目)在提供旅游者经历(体验)的时候需要深度合作才能保证盈利的稳定,美丽的风景和恶劣的服务对旅游项目的盈利简直是一个恶梦。因此旅游开发项目的盈利模式设计对项目盈利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旅游项目的盈利模式与利益相关者博弈均衡
分析或者设计盈利模式的目的在于保证旅旅游开发项目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保证项目有稳定的收益,在排出市场因素之后,项目的盈利能力在于项目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程度。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合作其实就是一个有关合作各方的利益博弈,合作可以把蛋糕做大,但是要蛋糕一直大下去的条件就是:合作各方知道自己的那一片蛋糕在那里,并且其大小是他自己所期待的那样。
按照博弈理论,所有旅游开发项目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在谋求旅游开发项目所带来的利益过程中,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个体行为都在按照:选择优势策略,排除劣势策略,争取个人(组织)最大利益这个程序做出自己的决策和行动,直到所有利益相关者达成一个均衡。但是这个均衡不一定是最合理的,有时候甚至是最不合理的。在现实中,使旅游开发项目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在这场利益博弈的同步行动中达到或者接近纳什均衡,并在这种均衡上建立旅游开发项目的盈利方式,将其整合成为盈利模式将是可行的,也是最稳定的。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将引入这样一个旅游开发案例:云南丽江地区宁蒗县的泸沽湖景区开发过程中主要景点;落水村作为样本。在该景区内以旅游开发利益密切相关的人群有:地方政府,本地居民,游客。
泸沽湖的景区开发基本上没有获得较大的外来投资,其作为旅游资源核心的:母系氏族走婚制度对现代社会的旅游者极具吸引力,在几乎没有获得资本投入的情况下,大批的旅游者开始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涌入景区,景区的本地居民以各自拥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开展旅游接待经营(提供以旅游体验相关的服务),随着这种简单的盈利方式获得的收益变为实际的经济利益,本地居民之间为争夺游客的竞争开始了,又由于所能提供的旅游服务高度同质化,于是:宰客,拉客等有损于游客利益和游客经历(体验)的行为相继出现,旅游垃圾开始影响景区的氛围和景观,加之进入旅游区路途遥远,进入景区的游客增长速度放慢,游客对旅游景区的评负面价开始出现,这时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景区内主要的旅游景点:落水村在原有村民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相应的旅游管理机构,统一管理:猪槽船游泸沽湖,篝火晚会两项旅游服务以及相应的垃圾清理,景区道路维护等公共服务,人员从村民中选出,因其参加提供服务获得报酬,而旅游食宿的提供则还是由各个摩梭家庭独立经营,收益归地方所有。而地方政府负责进入景区的道路等公共设施的修缮,和治安等服务,所以景区的门票收入归地方政府。这样一个相对稳定的,利益明确的盈利模式,这种模式使利益各方都获得了自己在现有状态下的最佳利益。所以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相应的拉客,宰客想象几乎杜绝。
按照博弈论的观点,这时景区内和旅游开发所带来利益密切相关的各方在博弈过程中达到了一种纳什均衡,即任何一方所提出的利益分配方案都不能超越现有的利益分配而被各方重新接受。这时整个景区的盈利模式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在现有条件下,所有的市场预期的利益都能够通过盈利模式变成实际收益。
另外,如果以此例以上海新天地的景区开发相比较,由于几乎没有资本注入,泸沽湖景区的开发也就没有带来什么经济溢价,因此相应的盈利方式不可能在现有的盈利模式中表现出来。
关键词: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071-03
一、景区标识系统概念阐述
旅游景区标识系统是引导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包括景点解说、路径指示、导游线路等)的各种信息的表达和标志的符号。它是以书面材料、标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语音等无生命设施、设备向游客提供静态的、被动的信息服务。形式多样化,包括牌示、解说手册、导游图等,其中牌示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内容一般经过精心挑选和设计,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对景区标识系统的研究,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主要成果集中在景区标识系统的概念构成、标识系统的构建和改善上,这为景区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整体来看,国内的研究较国外晚,主要是在国外理论的基础上对具体的景区进行了实际的规划构建 。另外,在对标识系统的规划类别上,学者们将标识系统进行了不同的分类[4]。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发展较好的湿地游,从对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标识系统现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将其标识系统分为景点标识、路径标识、设施标识及安全警示标识四类。
二、杭州西溪湿地旅游标识系统现状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的西部,现实施保护的西溪湿地总面积约为10.08平方公里。西溪是国内唯一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和文化湿地于一体的罕见湿地,也是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由于公园面积较大,笔者选择了公园内几个主要景点的环形路线,对公园的标识系统进行调查,发现公园标识系统的设置具有一定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选材合理,放置方式多样
由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面积较大,以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为主,因此,合理的旅游标识系统会对游客的游览活动提供直接的引导作用。从旅游标识系统的选材上来讲,标识牌的制作材料最好就地取材,既节省成本,又能与景区的环境相协调。西溪湿地标识的制作材料大多以木材为主,金属类为附属,只有需以图表显示的时候加以玻璃、乙烯基化合物相结合。同时,在标识的放置方式上,采用了蹲式、躺式、悬挂式等形式,使标识系统在无形中成为公园的旅游吸引物,增加了公园的吸引力,提高了游客的游览兴致。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对公园标识的选材和设置方式的满意度都很高,满意度分别为86%和81.6%,远远超过了不满意的人数比例。
2.设施标识牌造型、色彩变化多样
旅游标识的造型、色彩应根据景点的不同性质进行相对应的变化。该公园景点之间沿途道路上的垃圾桶全部是天平模型,以杠杆支撑,两边各一个石质材料的桶,桶上面还分别有两个青铜金属制成的铲子样式的桶盖,增加了无数的趣味性。而在休息区,垃圾桶就又变成了平时大街上放置的木质材料垃圾桶。另外,旅游接待中心的标识采用鲜明的黄色绸缎材料,高高悬挂于接待中心建筑顶部,色泽突出,导向明确。这也成为游客对设施标识的满意度最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根据抽样问卷调查,23个游客最满意设施标识,满意度达到了46%,其次为安全警示标识,游客满意度为28%。
3.统一语言文字记载,图文结合、字迹清晰
西溪湿地的所有景点标识牌上都采用了中、英、韩、日4种语言,比起其他的景区,这确实是突出之处,给来此旅游的境外游客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木质标牌上面的文字都采用阴面雕刻的形式加以记载,可以防止由于时间久远导致的字迹模糊、脱落现象。而且,在解说标识上采用图文结合样式,符合游客的审视角度,经调查发现,在25个喜欢解说标识的游客中,有72%是由于图文结合而喜欢该类标识的。
三、目前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标识系统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关于旅游标识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旅游规划也正处于发展与探究的阶段,旅游景区的标识系统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通过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实地调查,发现该公园标识系统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标识牌放置地点不恰当,导向不明确
标识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游客,因此,必须要让游客在第一时间能够找到标识的位置。然而,在公园售票口前的停车场处,却找不到停车的标识。后来才发现这个标识设置在竹林旁,完全被竹叶所遮盖住了。同时,路标牌设置的也不合理,“深潭口”的路标牌看起来哪里都有,很容易给游客一种进入迷宫的感觉,减少旅游兴致。而且,矮路灯标识设置的太矮,很少有游客往下看,这样刻在路灯的距离标识就很容易被忽略掉,起不到引导作用。同时在从西溪草堂返回的途中,会经过一条三叉路口,但是在这个交叉点却没有标识牌,因此很容易让游客迷惑,不知该走哪条道路。标识最基本的作用是要导向明确,公园内虽然有各景点的线路引导图,但是,图中的线路太烦琐,而且方位不明确,很难让人清晰而且快速地分辨指示方向。游客对公园的路径标识的满意率仅为18%,由此可见,公园标识的路径引导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
2. 解说标识信息内容不充分,科普含量低
公园内指路标识仅侧重于表示方向及前方目标,缺少表示出距目标的距离及步行所需时间。虽然矮路灯上有距离标注,但是这对游客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矮路灯并不是在各个沿途道路上都有的。同时,湿地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随着湿地旅游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了解湿地知识,但是湿地公园内关于解说湿地知识的标牌很少,只是简单地介绍湿地的定义,无法满足游客的求知欲。在不满意解说标识的26个游客当中,认为由于解说内容设计的不好从而导致对解说标识的不满意所占的比例最大,占到了58%。
3.标牌受到损坏,管理力度不够
在湿地的大多数景点,标识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的都不错,但是也有一些景点,标识受损严重,尤其是位于游船码头休息区的位置示意图,由于它是游客进入公园内的第一个位置示意图,也是了解其他景点分布的一个必要的途径,游客经常用手来触摸图示线路,时间久了,示意图上的景点间的线路以及所刻的景点名称就被摩擦脱落了,这种情况也同样发生在西溪草堂位置示意图上,图上的“游船码头”的标识点已完全脱落,看不到了。另外,表示景点间距离的沿途金属小矮路灯,也有明显的锈迹,影响周围景点的美观。
四、改进的建议与方案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存在的问题在其他景区同样存在,虽然旅游标识在旅游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相关旅游人员对其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还停留在一般水平,从总体上来讲,缺少与国际水平看齐的意识,因此,在以后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旅游标识系统的规划、设置管理。
1.明确解说标牌的内容,合理放置标牌
解说标识系统属于动态标识,其主要目的是让游客了解景点的典故、概况、特色,因此,在表达上要求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内容的设定上一定要包含景区环境的基本概况、景点设施情况和文化内涵,将有利于游客了解的内容标注上去。同时,应该注重标牌的放置情况,比方说放在交叉路口比较显眼的位置,即将到达目的景点的主干道处以及代表性景点的必经之路,总之要让游客在第一时间清楚地明白自己下一步将通向哪里。对于西溪梅墅―西溪草堂―出口之间的三叉路口应该再增加设置一个标明出口的标牌,以便对游客加以引导。如图1所示,公园内在②、③处都设有标牌指示,但是在①处却没有任何的标识牌,虽然①处的岔道最后和主干道相汇于休息处,但是依然有必要在此处设立三个标识牌,一个指向西溪草堂方向,设置西溪草堂方向指示牌,另一个指向休息处方向,设置出口方向指示牌,这样就有利于从水阁方向返回的游客直接找到出口,避免走上岔道多走冤枉路。再一个标牌设置成厕所标牌,指向岔道厕所方向。
2.正确地选定标识形式,规范设计标识牌
旅游标识的形式方面,要考虑到应与当地的景点特色相符合,在保持当地原始的生态美的同时又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相融合,注入情感的、心理的、历史文化的因素,使旅游标识具有人情味,富于生命感,和所处环境与资源特色相一致。标识的尺寸应依据具体地点而定,距离以能看到为宜,原材料可以就地取材,选用木料、石材或其他材料,在文字书写上也有一定的讲究,标牌内容要简练,文字要均匀,避免用单一的印刷形式表现,正文、段落之间有足够放入空隙,便于游客阅读。同时,最好能够图文结合,以便于游客理解。
3.管理维护标牌系统,及时进行评估反馈
任何设施设备都要靠管理人员的维护和保养才能使用的更长久,旅游标识更是如此,因为它所处的场合比较特殊,很容易受到来自自然及外界的损坏,一旦如此,就会影响景点的美观以及游客的游兴,因此,这就要求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在日常的管理中,时常四处巡逻,及时修复或更换受到破坏的标牌。同时要对标识有一个统计与分类,以便于制作出更多适合景区特点的标识。另一方面,要及时地进行必要的评估反馈,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作必要的修改,最后定稿,由专业人士及单位生产实施。同时也要对当前已经放置的旅游标识进行评估,比如,设计一些调查问卷发给游客,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于游客”为第一原则对标识进行整治修改。
五、结语
通过对杭州西溪湿地公园的标识系统的分析调查,发现西溪湿地现今的旅游标识系统在外观造型、放置方式、选材方面还是较为合理的,其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挥。但是,湿地公园的标识系统还是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在国内其他景区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因此,解决好这些问题便成为今后景区管理者应该关注的事情。要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旅游有关管理部门应提高对旅游标识作用的认识外,还应该设计出规范完整的与旅游景区环境相适应的旅游标识。同时,在景区的管理过程中,应该不定时地对景点标识系统进行游客满意度调查,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使其更加方便于游客。
参考文献:
[1] 张立明,胡道华.旅游景区解说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86-87,123.
[2] 王丽梅. 旅游景区标识设计浅析[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6):81.
[3] 于曦颖. 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内部旅游解说系统的改善[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6): 554-556.
关键词:江西红色旅游;新媒体应用
一.新媒体营销的概念及意义
“以新媒体、新营销、新旅游”为主题的2012中国旅游新媒体营销大会在温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新媒体是新技术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被称为“第五媒体”。旅游新媒体营销的发展将使得旅游形象的传播理念发生改变和更新。
二.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与概况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省区交界地带,区位偏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历史和自然遗产,形成独具特色的江西旅游资源特征。但是,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发展,传统的旅游产业正在发生变化,江西红色旅游也随之发现系列问题,活动形式单一,主题项目单调,缺乏娱乐性和互动性;景区开发层次不高、重复建设严重、宣传力度不高、整体形象散乱等。
三. 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的改革方式
(一)红色旅游资源整合规划改革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总共有242处著名景点,景点繁杂,线路过多加上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的落后,导致资源不能整合归纳。笔者以为,借助政府的科学规划和综合性协调,提炼经典线路,跨区合作构建湘鄂赣、赣浙沪、“中央苏区”三大红色旅游协作区的总体布局,打造几条经典线路带动周边景区发展才是江西红色旅游的突破之处。
(二)红色旅游景区的品牌特色突显改革
旅游品牌的定位是所有工作的基石,而品牌定位的出发点之一就是要找到事物的本质,红色旅游虽属于传统旅游项目,但在快节奏发展的旅游环境下,除了弘扬文化,也需要起到调节生活、舒缓压力的作用。江西省红色旅游是全国第一个提 “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品牌发展概念的领头者,但在旅游品牌的传播问题上,精准性和实效性成效不足。当今的旅游景区品牌传播要把握两个核心:内部核心和外部核心;内部核心是指景区拥有的旅游资源,外部核心是指景区的旅游精神和情感诉求,两者必须实现融合性传播。在这两个核心的基础上,可有以下几点改革方式:第一、整体景区的品牌形象改革,让人们对整个旅游品牌有统一的深化认知。第二、各景点的文化情感诉求传播,寻找标杆旅游资源,并对其进行包装,以红色旅游文化的景点资源形成对红色旅游品牌理念的承载。第三、景区针对细分人群的传播诉求改革,细化出公家、个人、学生、党员、老年人群或家庭群等,实施针对性的传播,提炼不同卖点。
(三)红色旅游信息平台的建立
建立江西红色旅游信息化平台对于红色旅游中包含的旅游咨询、旅游服务、旅游宣传、旅游网络营销、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管理、旅游企业宣传等方面的问题可迎刃而解。有载体、有平台、有渠道,则能将信息平台打造的更具实用性,互动性及沟通协调性。
(四)红色旅游活动的布局
红色旅游的项目属于传统旅游项目中饱含历史文化内涵较多的活动项目,因此形成文化产业内涵,让“江西红色旅游”以更开放、更友好地形象迎接各地游客,则需加强红色旅游活动的布局。丰富多彩的红色旅游活动,高峰论坛的红色旅游举措,用“江西红色旅游的品牌”传递红色文化历史,趣味红色文化的故事,生动红色革命的典故,才能真正传递“江西佬表”对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热忱,带动江西旅游经济的发展。
(五)红色旅游资源的新媒体应用
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精英媒体、大众媒体和个人媒体。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江西红色旅游的媒体形态还一直是以传统媒介的形态为主,不管是应用还是传播都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互动性,构建新的江西红色旅游整体形象,应用在新的媒体传播渠道上,是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任务。新媒体这个时代背景,旅游品牌的塑造和营销传播需要新的策略和方法。第一、新媒体发展下,红色旅游品牌形象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平台加大信息的“分享”量,利用这类平台搭建品牌形象的传播渠道可达到单一传播到循环传播的效应。第二、新媒体发展下,红色旅游品牌形象传播用植入式隐性传播策略,利用“微电影”、“微视频”等模式,传播红色旅游地区的景色、人物、民俗、风情等,例如“天仙妹妹”、“天梯爱情”等微视频事件都反映出新媒体的应用前景。第三、在媒体平台众多的时代,利用游戏心态传播文化理念已不是新鲜事,红色旅游品牌形象传播用游戏式的植入传播方式不但能让人理解历史也能吸引受众的关注。把历史事件、人物、及景点以新的形式结合到传播平台,可以更好地给受众以直接感受和体验,从而心生向往。
四. 结语
江西红色旅游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影响力、辐射力与日俱增,“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旅游品牌成为全省对外开放最响亮的一张名片。乘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更大力的推广红色文化,使江西红色旅游产业更健康、稳定、协调方向发展是江西旅游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1]庄东泉.深度开发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刍议[J ]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