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产业转型的基本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发展建议
1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传统的制度体系落后于现有社会环境,不能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
从古代到上世纪,由于生产方式的落后,我国农村的生产力较为低下,因此主要采用小农经济为主的经营管理模式。目前,这种小农经济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大规模作业的要求。另外,我国大量的农民进城打工,剩余的劳动力大多是留守老人或者妇女。从本质上来看,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过去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能适应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定居,导致大部分农田闲置,由于我国独有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周转比较困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以及农业产业规模化的发展[1]。
1.2金融及产销效能低下,制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依据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来看,比较缺少系统的金融体系支持,严重限制了农业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以后的几年中,在我国农业产业会向资本密集型转变,影响后期发展。另外,产销脱节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每个地区对于农业发展的规划不一样,存在不系统的规划,形成农业产出和市场需求严重不符合,影响群众的经济收入,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要加强关注度。
1.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影响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发展
目前,我们国家的农产品生产率比较低,跟每个地区政府对农业产业基本设施投入的力度大小,设施不全面,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不平衡,有重要的关系。另外,农业科技的创新没有达到一定程度,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限制农业产业往更高的层次发展[2]。
2新农村建设环境下优化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
2.1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为优化农业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的保证是农业经济管理提升最基本的条件。建设全面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通过制度改革让土地流动性更好,依据各个地区农业状况,设立全面的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新制度,要符合现在农村经济管理的根本需求。二、把制度改革好,把土地流转的各种项目规范到标准要求,把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进一步推进,把目前的征地制度彻底改革,让城市乡镇规划用地流转管理更加标准。三、通过制度改革,让农业经济发展势力变得更强更大,指引群众自愿把比较空闲的土地承包出去,走向市场,帮助农业产业中发展比较好的企业进行经营发展。在这同时,指引群众向合作社方向发展,让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有更好的发展平台。
2.2完善农业金融扶持体系,优化农业产销机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以此来促进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建立合理科学的农业金融扶持体系,并对农业产销现行机制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优化,以此来刺激农业发展。要做到以上要求,必须要根据当地农业特色发展地域特色农业产业,当地政府应减轻农民压力,优化部分政策,并提供便民条件,把特色农业做成规模化、集成化的高效农业;注重绿色农业的发展,新型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环保,提倡绿色生产,减少农药、杀虫剂等危害物品的使用,让绿色生产成为特色农业的一个生产常态;以发展农业生态价值链,从产出、包装到销售形成一整条产业链,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各大企业合作,推进生态产业链的建设[3]。
2.3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融合水平,为优化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为提高现有的农业经济管理水平,需要做好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与优化,为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最为基础的保障。这需要做到: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包括农村电网、防护网等基础设施,这些设施的建设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为下一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大对水田设施的建设力度,居安思危,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建设旱涝保护措施,促使农田标准化建设水平提升,进而提升农业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农业整体作业的机械化水平,基本的农业操作中,要尽可能的减少人力消耗,采用机械工作提升效率。这一方面除了需要政府的提倡之外,还需要政府大力强化农机市场,对于农民对农机的采购、使用、维护,进行严格把关。切实提高农机的使用水平,从而提高整个农业机械化水平。
3结语
【关键词】互联网 生态农业 创新 发展策略
一、引言
互联网进入我国已经大约有20年时间,无论在经济、社会、能源、农业、医疗、教育和人们的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发展都带来全方位深刻的改变。在经济新常态的基础下,我国当前经济已经进入增速缓慢、结构调整的时期,此时“互联网+”逐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并且我国将“互联网+”的地位提升至国家战略的层面,使其成为我国新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创新驱动发展的代表力量。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快速发展,互联网思维也逐渐延伸至农业产业各个领域。农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了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必要措施。“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能提升农业产业链的整体效率,促进农业与现代化技术的融合,更新农业产业的销售渠道,以及促使农业与现有资金链、物流链更为畅通。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产业资本的关注,国家政策的支持,显示出了互联网时代下的农业即将面临巨大的变化。因此,在这种形式下,我国生态农业产业链必需以现代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来改变以往效率低、耗能高的生产模式。
二、基于“互联网+”的我国当前农业的发展机遇
(一)互联网技术发展促使我国农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
截至2014年底的统计,我国耕地流转面积已达3.8亿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8.8%。伴随后续土地流转进入规范化和常态化阶段,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必然提速,而一旦规模化经营成为主流趋势,势必彻底改变现有的粗放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与传统小农生产相比,规模化经营需要大量周转资金、大批量采购农资产品,需要引进信息化管理,这些都会刺激农业信息化、农业生产资料电商和农村金融的发展。
(二)我国的政策促使“互联网+”农业产业的发展
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农业生态环境受损,耕地、淡水等资源紧张。因此我国必须要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在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人均拥有土地数量偏低的背景下,农业科技进步成为提高养殖、种植效率,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智慧农业”和互联网农业正成为解决我国农业困局的两大新方向之一。
2015年3月,交通运输部、农业部、供销总社、国家邮政局四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协同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加快服务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其意见进一步细化明确了积极推广农村电子商务的相关政策。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引导农村物流经营主体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展业务,推进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公共取送点建设,积极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鼓励网上购销对接等交易方式,提高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普及推广应用水平,降低物流成本。相关规定从政策层面扫清了“互联网+”农业推行过程中最难的物流制约因素。这些都从政策层面为农业互联网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为现代农业产业互联网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新农人”概念出现促使“互联网+”农业的发展
“新农人”概念是指具备互联网思维,以互联网为工具,从事农业生产、流通、服务进行监管与研究的人。根据阿里研究院的数据统计,截止2015年初,我国“新农人”数量已突破100万人,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具备宽阔思维、创新思路以及管理能力,兼具互联网意识,愿意回到农村开创自己的事业,投身 “三农”服务。“新农人”的涌入将大幅改善农村市场的人才层次,并起到非常有效的示范效应,进而逐步带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农业互联网化的发展。
(四)随着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为农业创造出互联网化的技术条件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当前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光纤宽带到村、农村宽带提速工程全面展开,移动网已经覆盖全国342个城市、2055个县及90%的乡镇。农村每百户拥有计算机台数由2009年的7台上升到2014年的24台。通过手机上网的农民数量也在不断提高,截止2014年底,农业部在全国农业系统建设了近40条信息采集渠道,部署信息采集点800多个,形成了60多个行业数据库。覆盖省、地市、县的农业网站群基本建成,各级农业部门初步搭建了面向农业从业者需求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农业从业者提供科技、市场、政策等各类信息。根据CNNIC对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研究调查显示,截止2014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人,占全部网民数量的28.6%,较2013年底增加了188万人。在各类上网终端中,2014年农村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84.6%,高出城镇5个百分点,这意味这在未来的几年内,农村地区将成为中国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来源,手机逐渐成为农村普及互联网和实现信息化的主要平台。
另外,虽然我国的农业生产总体情况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事实上,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探索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而随着相关技术手段的成熟和应用场景的丰富,其技术应用深度和广度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未来发展更加值得期待。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程度的提升以及移动设备的使用率进一步增加都为互联网与农业的结合提供了技术基础。
(浙江海洋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摘 要:随着我国对新农村建设的日益重视,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使得农村与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并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逐渐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休闲农业产业作为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模式,将传统农业第一产业延伸到第三产业,并且其以农业结合旅游的方式,扩展了农业产业链,扩宽了农业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带动性与关联度,为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通了新的思路.本文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体验经济学的视觉出发,探讨休闲农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休闲农业资源;农业经济;产业开发
中图分类号:F3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092-03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旅游的新鲜性、特色性要求越来越高.旅游的主要构成人群以城市人群为主,他们对城市旅游的热情和向往逐渐发生改变,并伴随着旅游行为及旅游风格倾向于生态旅游.在这中背景下,农村特色旅游资源以及休闲农业资源给现代旅游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农村休闲资源开发一方面丰富了旅游资源,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的农村经济产业转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这种社会需求及供求不均衡的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开发休闲农业资源,提升农村旅游经济的市场竞争力与服务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农村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在休闲农业的定义及内涵界定方面,Sharon Phillip与Colin Hunter认为,广义的乡村背景下,休闲农业聚焦三个核心问题,即休闲农产品的运作是否基于运营农场、旅游项目与农业活动之间是否存在本质的关联、休闲农业是否能够体现旅游体验的原生性,这三个核心问题是休闲农业定义的界定标准[1].肖君泽及张永贵等国内学者认为,休闲农业的目的在于增进农村和农业活动的体验,建立在农村自然资源、农业生产特色、农村特色生活上而开展的农业经济生产经营活动.赵国如认为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转型的体现之一,是一种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比如农村旅游、农家乐、采摘园等.
在休闲农业发展动力与社会经济效益的研究方面,Barbieri.C认为休闲农业能够增加农场经营收入,实现农民多样化农业经营的愿望,为农村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农村经济发展契机.Nilsson P.A.K认为,休闲农业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是家庭农场经营的内在动力,并且规模较大的农场更倾向于将休闲农业作为一种经济手段来提高农村资源、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进而增加收入[2].
在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方面,Colin Hunter从旅游与休闲农业间的关联视角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二者关联程度上存在三种形式,即直接关联、间接关联、被动关联.Magnar Forbord在对奥地利、意大利、挪威等休闲农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后,指出了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受到自然因素、政策因素、农业类型、旅游承载力等方面的影响[3].张发民认为政府政策主导的休闲农业不适合长期发展,而以农民、企业、农村经济组织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则是未来我国农村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2 我国休闲农业产业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因素分析
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三农”问题被提出之后,我国对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使得农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其中休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产业模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就总体水平而言,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目前休闲农业产业发展遇到瓶颈.
首先,我国暂未有完善的休闲农业开发政策体系与环境,缺乏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与指导,使目前的休闲农业项目呈现较大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进而造成休闲农业开发与经营效益较差.在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中,有关土地产权的清晰度不够,比如土地的反租倒包等形式;其次,目前的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具有较高的同质性,项目缺乏整合能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类型有限,经营内容与形式较为单一,多为采摘园、垂钓园、观光果园或农家乐餐饮等开发层次与深度不足的模式,过于类同的模式使其缺乏市场竞争优势,对顾客的一次吸引力及二次吸引力不足;再次,目前我国农村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多为小农经济状态的粗放型模式,具有较高的个体性、分散性、自发性与模仿性,使其经营范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此外由于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使得休闲农业项目组织化程度不高,抵抗风险能力较弱;最后,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产业体系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低,经营状态分散,且很少具有区域联系性、依托性与相互促进性.
2.2 主要影响因素
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经济环境因素方面,我国致力于城镇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远景规划极大的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农业战略转型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为更深、更远层次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动力.宏观经济环境展现出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显示,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增长催生了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其中休闲生活已经成为国民休闲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社会环境因素方面,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进而为人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使得他们获得了充足的闲暇时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显示,我国年均法定节间日已达115.3天,为教育体系的学生与教师年均节假日则达到了140天,使得人们对旅游时间及方式的选择更加多元化、自主性,并且目前旅游形式的转变也加快了休闲农业产业开发的需求[4].此外,城镇化进程加快,使得城镇与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使其收入水平、消费支出水平、消费支出结构更加合理,促进了休闲农业资源的开发.
第三,产业环境因素方面,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使得休闲农业产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一方面农业产业发展呈现每年快速增长的趋势,年均增长率持续攀高,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休闲旅游需求越来越大,并且数据显示,在小规模的节假日或者周末,人们进行农村休闲农业旅游的比例正在不断提高,这也极大的推动了休闲农业资源的产业开发.
3 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的经济价值评价
目前的农村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不具有规模性,无法进行清晰的量化分析,因此选取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赋权法、熵值法的综合形式来构建休闲农业资源经济价值的评价模型,然后引入权重分析法进行赋权,最后利用模糊评价法进行模糊判别,最终得出经济价值评价结果[5].
3.1 层次分析法
在有关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中,依据层次递阶结构选取影响因素确定指标集,即B={B1,B2,…,Bm}与C={Ci1,Ci2,…Cim}.然后运用德尔菲法构建比较判断矩阵,对专家的问卷调查及意见进行整体,并对具有指标层间关联的因素进行重要性比较,构建比较矩阵,对专家意见及问卷结果,结合实际情况采用萨蒂的1-9比例标度法进行量化.最后对矩阵一致性进行验证.
3.2 变异系数赋权法
对于不易明确量化的因素而言,变异系数赋权法具有相对客观的评价结果,其主要是根据评价对象各项指标观测值的变异程度进行赋权,通常变异程度越小,指标与客观评价的差距越小,应赋予指标较小的权重[6].变异系数法的计算步骤为:第一步先计算各指标的标准差,第二步计算指标变异系数,第三步,归一化处理指标变异系数,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公式为:,其中wi表示相应的权重系数.
3.3 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
熵值法与变异系数法在确定指标权重反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熵值法的计算中,评价对象的指标值差异较大时,熵值较小,说明其含有较高有效信息量,应赋予较大权重.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的计算公式为:
为使对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经济价值的评价更加客观,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赋权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计算结果来确定指标综合权重,计算公式为:
在确定好指标后,通过对个因素指标的权重计算,能够清晰的评价休闲农业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而为项目开发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因此农村休闲农业资源经济价值评价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4 我国休闲农业资源开发模式构建
4.1 休闲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我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始于2004年,经过十数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个省市已经开发了类型多元、特色突出、经营多样化的休闲农业项目.通过对以往发展进行分析,今后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的经营模式应主要集中在生态观光园、农业主体公园、科技农园、休闲农庄、特色乡镇等模式,并且根据自身特点与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经营开发.
4.2 休闲农业产业化布局模式
休闲农业产业布局是指休闲农业在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与组合的经济现象.吴必虎等人的研究结论显示,在相关数据的支持下,休闲农业产业通常在分布在距城市100公里范围以内,且呈现两个密集带,即30公里以内的最密集地带、80公里以内的此密集地带.因此从这方面看,休闲农业产业化布局主要有四种模式:城市近郊布局模式、城市中远郊布局模式、特色农区布局模式、景区与旅游线路布局模式.根据所在地区的休闲农业资源特点与优势,进行严谨的调查与数据分析,最后科学合理的选择休闲农业产业化布局模式.
4.3 休闲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
对现阶段我国休闲农业产业项目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休闲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主要有四种形式,即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合作经济组织带动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村集体主导模式.具体模式的选择,一方面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可借鉴类似条件的成熟例子,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胡晓琳.云霄县和平乡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10.
(2)罗燕梅.成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4.5.
(3)余养仕.休闲农业资源基本特征和合理开发利用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12).
(4)李丰玉,董子铭.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J].江苏农业科学,2014(12).
关键词:邮储银行;农业;服务模式
一、海南省农业发展模式概况
根据海南省农业基本情况,笔者从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角度对海南省的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分类,以下几种类型占据主导地位:
(一)个体散户农业发展模式
个体散户农业发展模式是伴随土地而来的,它将集体土地分配给农户自主经营,土地使用权归农民家庭所有。本文所指的个体散户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单户经营规模小,农业机械化程度低;二是未形成聚集效应,当地种植的农产品比较分散;三是没有农业特色竞争优势,这有别于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个体散户农业发展模式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初级模式,虽容纳了大量的就业,但生产效率低,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升级,从目前海南省农业发展的情况来看,个体散户农业发展模式还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海南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特色农产品发展模式
海南省特色农产品的开发是海南农业起步最早,也是海南目前最主要的农业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主要依靠自然资源优势将农业生产进行聚集,农业生产发展的自发性比较强,目前 “一地一品”在海南各市县还是比较普遍。
目前海南特色农产品模式还仅仅处于特色农产品的初级阶段,即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主要依靠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还未形成地区知名品牌,具有地方特色和良好市场前景的农产品未与品牌建设有效结合起来。
(三)专业大户带动模式
本文涉及到的专业大户主要以家庭为单位,与经济组织模式存在本质上的区别。随着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求,专业大户作为一种比小农生产经营更加高效的农业发展模式迅速成长起来,与小农生产经营相比,专业大户模式生产规模更大,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更高,目前专业大户在海南呈数量不断增长的趋势,专业大户地域和行业分布广泛,对于带动农村经济发挥着强有力的示范带头作用,但与农业强省相比,海南省的农业大户带动模式还有非常大的空间。
按照海南当地标准和国内相关分类标准,本文认为作为专业大户带动模式的经营主体应主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生产经营以户为单位,属于家庭经营性质,这有别于合作组织;二是种养殖突出,其产值应占家庭经营总量的70%以上;三是要有相当的规模,种养殖规模需要消纳2个劳动力以上,户均农业产量要超过当地平均水平3倍以上。
二、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金融服务海南农业的主要模式
(一)个体散户金融服务模式
(二)特色农业金融服务模式
特色农业金融服务模式是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针对海南特色优势农产品种养殖业推出的一项金融服务模式,目前实施地区是特色农业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产品聚集地,包括三亚的芒果种植、陵水的鱼排养殖、儋州和临高的渔船捕捞、万宁和琼海的槟榔加工等。特色农业金融服务模式是在个体散户金融服务模式基础上的调整,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单户贷款金额是10万元基础之上适度提升,单户金额一般可达到个体散户金融服务模式的3倍以上;二是担保模式的创新,特色农业金融服务模式突破了联保、保证的担保模式范围,充分利用了客户从事特色行业的优势,比如烟草贷款、槟郎加工贷款等;三是贷款期限突破了1年期,大部分农业种养殖加工的生产周期都在1年以内,当前特色农业金融服务模式针对部分优势特色行业延长了贷款期限,突破了1年的期限,减少了贷款调查的次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农户的贷款使用效率。
(三)专业大户金融服务模式
三、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金融服务发展模式转型研究
(一)积极发展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
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就是通过与农业产业链中位居核心地位的产业化核心企业、农村商品流通企业、农村专业批发市场等经营主体的合作,在为核心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系统分析产业链中不同环节客户的金融需求及内在联系,上下延伸金融服务触角,着力为全产业链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模式。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之所以在邮储银行将来金融服务农业的模式中占据重要地位,主要优势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邮储银行可借助核心企业等核心经营主体批量营销拓展其上下游客户,此种模式为金融机构低成本批量开发农村市场提供了工具,有效解决了金融机构服务海南农业的瓶颈问题;二是通过核心企业稳固了上下游企业和农户关系,在一定程度了降低了市场波动的风险;三是通过对上下游客户和核心企业动态的双向掌握,可以更多的了解链条上相关方的经营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金融机构与贷款主体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四是综合收益高,此模式还可以向核心企业提供资金归集、对公理财等综合服务,提升客户综合贡献度和忠诚度。 (二)探索农户批量开发金融服务模式
从邮储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相对于分散的农户贷款而言的,农户贷款批量开发模式是必然的趋势。邮储银行发挥网点优势,通过与农户有密切关系的第三方合作平台的合作,构建农户贷款增信机制和批发式作业机制,实现农户贷款的集约化经营、精细管理,并在提高农户贷款投放量的同时,实现农户贷款的成本可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
农户贷款批量开发模式主要针对的客户是区域行业内缺乏紧密上下游关系的农产品种养殖户,这类产品的种养殖在区域内未形成有效的规模效应,分布相对比较松散,农产品销售的波动性较大。通过引入第三方平台等方式,概括起来,就是“邮储银行+A+农户”模式,其中A就是因地制宜选取的第三方平台,包括合作组织、批发市场、党政部门(妇联、扶贫办、共青团等社团组织)、信用村等,使当前松散的单个农户开发逐步变批量开发,对于解决当前人力资源瓶颈及信息不对称等制约农户小额贷款发展的障碍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2]。
(三)深化特色农产品金融服务模式
(四)加快新型农业经济主体金融服务模式的拓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方式,在成长阶段、金融需求等方面差异较大,这需要构建服务全面、结构合理、主体多样、层次丰富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下一阶段,邮储银行应在海南省内重点选择一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积极拓展金融服务模式的试点客户,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海域使用权、鱼塘使用权等等的新担保方式,都可以在这些新型农业经济主体中充分利用[3]。
四、邮储银行金融服务农业发展模式转型的保障措施
(一)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从邮储银行金融服务海南农业模式转型的趋势来看,单笔金额的提升及贷款的批量开发是一个重要趋势,在贷款风险方面,对于农户的单个把控也逐步拓展到对产业链条的全面把控,对信贷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实现金融服务农业模式转型的关键。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的素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源头上把控信贷从业务人员的素质,一方面积极选拔优秀人员充实到信贷队伍,另一方面,对于不适合在信贷队伍的人员应及时调整岗位;二是加强信贷人员的培训,主要从业务制度、业务技能和综合能力等方面强化信贷从业人员的培训;三是完善信贷人员的晋升渠道,为稳定信贷队伍的优秀人员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加快涉农产品创新
涉农产品的创新是推动邮储服务农业模式转型的利器,加快涉农产品的创新需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省分行与市县的联动,通过省分行与市县的分工协作,提高涉农产品创新的时效性和实用性;二是加强市场和行业研究,以市场和行业研究为手段,及时掌控市场和行业信息,为涉农产品创新提供有效信息;三是加强产品经理队伍建设,提升产品创新的专业化程度,提高涉农产品创新效率。
(三)优化涉农产品业务流程
【关键词】农民收入 农村经济 经济转型 发展方向 收入结构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农业人口大国,“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长期关注的重点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增加一直以来倍受关注。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农村经济不断地进行着发展模式转型的探索。其大体可以概括为:1978~2003年,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物质基础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2004年以后,以科学发展观重构农村发展新模式。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的实践中总结和形成的中国农村经济四大发展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温州模式、晋江模式,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中不断发展完善,并实现转型升级。
中国农村经济转型现状
自2004年以来,中国开始尝试实行农村发展新模式,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开始逐渐进入由农业支持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和由城乡分割向城市带动农村的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经济转型携着农民生活共同经历了一个持续发展、不断创新的历史发展过程。农民收入也伴随着农村经济转型在数值、增速和结构上显著变化。
图1 2008年~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农民人均纯收入总体增长,农村经济转型大势所趋。通过对中国农民2008年~2012年人均纯收入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见图1),中国农民人均收入由2008年的4761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7917元,5年间增长了31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在总体上的不断提高,正是中国不断尝试农村经济转型的成功表现。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缓慢,农村经济转型任重而道远。然而,通过对中国2008年~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进行分析,又能够发现(见图2),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由2008年的8%持续快速增长到2011年的11.4%以后,又下降到了2012年10.7%。
图2 2008年~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
中国2008年~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整体上相对缓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纯务农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运来在国新办新闻会上指出:“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的回落主要是由农产品价格增速放缓,部分农产品价格甚至出现了下降所带来的。”2012年的上半年,我国农产品生产价格虽然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5个百分点,但是增长趋势明显回落,致使农民在生产经营收入中的获利减少了将近10%。其中,减少幅度比较大的是生猪价格以及养猪给农民带来的收益,这一态势使得畜牧业现金收入同比下降了将近3个百分点;第二,“入世”使我国农村经济走出去,我国农产品面临到了趋于市场化、国际化的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使得农民收入也受到了其农产品有无市场竞争力的影响;第三,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差距的不断拉大,使得很多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投入方面力不从心,以致农村发展相对缓慢,农村市场陷入启而不动的被动局面;第四,我国经济的新转型时期也是我国农村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越来越要求科技辅助农村经济向信息化、知识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而在当下,由于农民素质的欠缺,造成了农村高素质劳动力的供求失衡。总之,由上述因素可见,农村经济转型和加快促进农民增收的态势不容乐观。
农村经济转型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结构趋向多元化。2008年以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中,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较高,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10年,农民家庭的工资性收入甚至超过了家庭经营收入。与此同时,在家庭经营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约占家庭经营收入的78%~82%。这其中,种植收入约占第一产业收入的20%~40%,养殖收入约占第一产业收入的12%~35%。相对应地,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只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18%~22%。
概括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可以发现,第一,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在工资性收入中,来自外出务工的收入约达到45%。由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仅仅靠农作物收成无法维持生活,因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很多农村青壮年选择了放弃土地经营而外出务工,举家外出的农村家庭也比比皆是。据统计,近几年来,农村80%的青壮年以外出打工为主,以种地为辅;第二,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国家大力实施一些惠农政策,继续提高稻谷、小麦等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和土地资源的利用,使得农村第一产业始终占据农业主导地位的同时,直接提升了农民家庭的经营性收入。另一方面,我国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这又间接地提升了农民家庭的经营性收入;第三,财产、转移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补充。2013年中央1号文件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方面给出了具体指示,这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提供了坚实保障。与此同时,近几年来国家对于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则为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增长奠定了稳固基础。
总而言之,中国农村经济转型使得农民人均纯收入整体趋势呈持续稳步增长态势,农民收入的内部结构也得到了一定优化。但是应该说,这其中仍然存在一些潜伏性的问题,在当前,制约农民持续增收的障碍,关键就在于农村经济转型仍然存在问题。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农村经济转型正处在重要的关键期。
农村经济转型的未来方向
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全面拉动经济。资源型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是指因地制宜,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本村内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森林、牧场、湿地等等,从而带动与该资源相关的行业的发展,发挥辐射作用,全面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贵州省六盘水市是国家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素有“江南煤都”之称。该市盘县红果镇的煤炭探明储量为7亿吨,而且红果镇的煤质量高、品种齐全,开采难度较低。这使得红果镇成为了国家大型国有工业企业盘江煤电(集团)公司机关的所在地。1995年,红果镇被国家体改委等11个部委批准为全国57个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与此同时,红果镇享有国家、省级多项优惠政策。1999年4月29日,红果镇成为盘县政府办公地,遂成为盘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4年,红果镇财政总收入完成5243万元,其中本级财政收入完成2327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316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47元;2009年,红果镇全镇财政总收入完成4.6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22元。
以区位优势为根基,辅助支持经济。区位优势型农村,是指靠近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的农村,其经济发展模式一般有如下特点:能够为大城市提供辅配套支持;能够从大城市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得到发展机遇;能够利用到大城市的陆路、水陆等交通优势。
贾家山村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辛家沟镇的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城郊村,距青宁高速公路入口处3公里,佳吴公路贯通全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是吴堡县典型的人多地多的黄土高坡村。贾家山村深入挖掘城郊区位优势,主动接受城市辐射,积极服务城市消费,努力将区位优势升华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和对项目的吸引力。借助于区位优势,该村积极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首先,利用土地广、退耕还林面积大的优势,着力发展养殖产业;其次,改造原有低产枣园,新增加种植核桃园、大棚种菜,建设小杂粮基地;再次,发展小杂粮基地和发展运输业两者齐头并进。据统计,目前全村有运输业大户80户,有大型车辆50辆,每年可创收700余万元。通过以区位优势为根基,该村真正做到了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在2010年,该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了9113元。目前,全村更是已经形成了“养殖业、种植业、运输业”三大特色产业构成的产业体系,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万元,实现了增收致富的发展目标。
以企业为龙头,放眼民营经济。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以企业为龙头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以本地区历史上的从商传统为基础,借着改革开放后国家及当地政府在政策上的扶持,传承并充分发展这种从商的传统,形成民营经济占主体地位的一种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温州农村“七山一水二分田”,土地资源稀缺,国家投资很少,因此要取得发展,只有靠自身的努力。由此,温州农村产生了一种靠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而不依赖国家投资的重商不重农的经济发展道路。民营经济是温州农村的顶梁柱,民营经济起步早、发展快、比重高、贡献大是温州农村经济的重要特点。特别是在电商企业飞速发展的时代,温州农村结合现代市场的需要,适时地引入了网络技术,家家户户做起了网上买卖,形成了著名的淘宝村。到2007年,温州农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48元,温州农村的民营经济增长方式基本完成了向质量型、集约型的转变;到2012年,温州农民的人均现金纯收入达到8526元,同比增长11.5%。
以市场为导向,狠抓特色经济。所谓“特色”,就是优势和专长,就是市场竞争力。农村经济发展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对于不同的农村地区来说,畜牧业、养殖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旅游业等等都可能成为特色产业。
一是畜牧业特色经济。“一户两头牛,日子不用愁;一户三头牛,一年一层楼。”这是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平甸乡肉牛养殖专业村—者甸丫口村的著名顺口溜。多年来,该村以调整结构为主线发展畜牧业,逐渐打破了“养鸡为买盐、养猪为过年、养羊为零用”的传统观念。截止到目前,该村5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有18户,100头以上的养羊大户有16户,万只以上规模的蛋鸡养殖户有3户,土鸡存栏10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有6户,畜牧业已成为该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主导产业,成为该村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2012年,该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2.2万元,畜牧业人均收入达356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
二是生态农业特色经济。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它从系统理论思想出发,在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辅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管理手段,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因地制宜,有组织、有规划地进行农业生产。这种农业生产模式把无机农业和有机农业充分结合起来,顺应自然,运用生态学的原则来管理和建立一个在生态上能够实现自我维持,在低输入的经济上具有可行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小陈庄村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吕河乡的东南部,是河南省的生态农业示范村,截至2008年,该村共有耕地面积282亩。10年以前,小陈庄村从养猪起步,逐步建立起养猪—沼气—种菜、种果、种粮—养鱼—养猪的生态循环链。到2008年底,小陈庄村用于养猪建圈的固定资产投入达到230万元,建猪舍500余间,年存栏、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产值达到420万元,实现利润70万元。而猪粪便用作沼气和农家肥,可使全村年节约能源和化肥费用33672元。该村创建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占耕地面积的36.15%,人均蔬菜纯收入达3037.4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1.43%。截至2004年,该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40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农业示范村。
三是旅游业特色经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白楼乡许楼村是天下第一陵“太昊陵”的所在地。许楼村最大的优势就是旅游资源丰富。许楼村把旅游作为优先发展的龙头产业来抓,强力实施“旅游立村”战略。全村把旅游行业作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并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对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不仅专卖泥泥狗和布老虎,还增加了一些其他商品,花样繁多、琳琅满目。而且,该村所销售的商品在种类、数量和质量等方面不断得到改善,既有胡辣汤料、汝阳刘毛笔等具有周口特色的商品,又有地方特产、儿童玩具及保健用品等旅游产品。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还带动了该村旅游商品的生产,开办了泥人制作工厂和泥泥狗加工企业。而在加工方面素有“活化石”之称的泥泥狗,已然成为了该村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2008年,以加工泥泥狗为主业的农户占全村总农户的68%,通过加工和销售泥泥狗实现年收入390万元,同比增长27%。2009年,太昊陵一个月的门票收入就突破了2000万元。
一、从社会结构全面转型的高度思考
在研究中发现,从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角度,从郊区都市型农业的角度,从郊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角度来探索郊区现代化,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北京郊区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但是仍然不能概括郊区现代化进程目前和今后发展阶段最本质的特征。郊区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新问题和新矛盾,都在反复证明社会结构全面转型这一趋势的客观存在和不可逆转,并正在逐渐上升为主导地位,成为郊区现代化进程今后要面临的主要矛盾。
在近郊,是一个农村逐渐被城市化的进程,是原有农村社会怎样溶入城市社会的问题,甚至连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都离不开这种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城中村”现象的大量存在,恰是农村社会结构转型中遇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在远郊平原地区,真正依赖家庭经营农业的农户在迅速减少,大批农民转入二三产业和城市、城镇。而农地的对外租赁、社会资本和外来劳动力的进入,正在改变着农村的社会结构。在没有二三产业支撑的一般农村地区,当地农业人口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减少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
这种变化甚至在远郊山区也已经显现出来。由于农业生产功能的拓展和为城里人服务的度假休闲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改变山区农村社会结构的直接动因;青年人口的下山进城转移,恰好与城市人进山度假休闲甚至长期居住成为明显反差,这种双向流动正在冲击着山区农村的传统社会结构。
最近成为议论焦点的郊区小产权房问题,实际上也是郊区农村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极具代表性的矛盾焦点。从政策法规层面看,有一个合法不合法的问题;但是,从郊区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层面看,则折射出转型中的深层矛盾。在已经发生城市化、城镇化转型的地区,一方面是资本人格化的开发商的利益巨额增长,农民却被排斥在外;另一方面,农民的权利意识正在迅速觉醒,开始自发地(甚至“违规地”)分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巨大利益。所以,在郊区的一些区位、交通和环境条件较好的农村,小产权房的出现就成为一种必然现象,并对现行政策法规和制度安排造成冲击。这既是农村社会结构转型的直接表现,又成为农民对以资本为主导的城镇化转型的一种对抗和矫枉过正。
郊区传统的、封闭的、完全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农村社会正在进入有史以来最后也是最深刻的变革之中,这正是郊区的城市化、城镇化进程。这一进程必然使郊区农村面临全面转型,使传统农村分化为不同类型,有的被城市扩展所淹没,有的发展成为新型小城镇,有的演变为城乡混合型城镇化社区,有的演变为以现代农业为主的新农村。在这一进程中,其中有一大批没有特色的一般农村,要经历由人口减少到集体经济萎缩的过程,最终会通过一定途径和方式被整合,从而完成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所以,如果仍然立足于郊区近4000个行政村“村自为战”的思路,研究他们怎样调整产业结构,怎样发展都市型农业,怎样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是从这些农村正面临全面的社会结构转型的角度,不是把产业结构升级与社会结构转型统一起来考虑问题,在更大的范围内考虑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就不可能抓住主要矛盾,也就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
二、郊区农村社会结构全面转型的动力源来自特大城市(北京)不可遏制的扩散效应
这就是郊区自身的城镇化进程与大城市郊区化进程合流的趋势。这种合流的主导力量是城市功能和产业向郊区扩展和转移,使郊区快速演变为城市主导型的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在远郊区县中,顺义区最具这一社会结构全面转型的典型特征。首都大型工业项目在顺义的布局和区属国有控股企业的发展,使顺义区已经进入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阶段,全区农业劳动力就业已经下降到12.4%以下,城市化、城镇化进程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城乡一体化格局正在初步形成。近年来,由于新城发展和产业带动,仅城乡结合部已有11个村整建制拆迁转居,3.4万农民融入新城,社会结构转型一次完成,农民开始城市新生活。
郊区农村的产业结构升级、都市型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等,都是由城市的功能、产业和经济的特点所主导、所决定的。郊区的产业和功能也越来越成为城市总体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不可分割的整体。
所以,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型,意味着郊区农村的产业、经济和社会结构全面转向城市主导型和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体制目标,而实现这种转变的主要措施是城乡统筹。这种城乡统筹是全方位的,并不是单方面。既是产业的、经济的,也是社会的、生态的;既有公共财政向郊区的倾斜,又有规划、土地利用的城乡一体化安排;既有城镇体系的规划,又有产业的规划、村庄布局的规划;既有城市职能部门向郊区的延伸,又有郊区农村主动的适应和对接。所以,只有突破城乡分割的惯性思维方式,按全市一盘棋、一体化的思路来研究问题,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三、从农村社会结构转型需要出发进行改革和体制、制度创新
农村社会结构转型需要大量的体制创新和组织创新。如农业产业化组织体系的建立,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的发展;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中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改革,使原来集体经济组织改造成为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现代企业组织;探索建立用股份制产权制度,建立跨村级的在更大范围内的联合机制,解决在乡镇或更大范围内土地等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农民土地承包权有组织的权益化和流转集中,政府鼓励进入城镇二三产业的农民离土转居,用城镇社会保障置换转移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在农村旧村改造和村庄整治中,农民宅基地和存量建设用地与城镇化社区建设集中置换,形成农村现有建设用地集中开发的利益机制;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探索连接、兼顾城乡的过渡型行政管理体制等等,都需要放在城市化、城镇化这一农村社会结构全面转型的大背景下研究、试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农村社会结构全面转型的发展阶段,乡村两级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对于劳动力转移、人口减少、集体经济逐渐萎缩的村,今后在整治、合并以及土地关系调整中都离不开村级社区组织。在这种社会结构转型完成之前,村级组织是不可能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所取代的;而乡镇一级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则日显重要,决不能采取简单的弱化式的改革措施。如朝阳区绿化隔离带地区是以乡为单位规划的,由于打破村庄界限,有的村基本都是绿地,没有产业发展用地,产业用地相对集中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以乡为单位配置土地资源和统一安排城市化以后农民小区的集中布局和产业发展,矛盾就会非常尖锐。实际上,就是没有绿化隔离带问题的其他农村地区,在这种城市化、城镇化主导的社会结构调整转型中,一样离不开乡镇一级统筹安排和组织运作。所以,要顺利实现这种全方位的社会结构转型,就必须认真研究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条件和体制、机制、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
四、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和经营体制
关键词:数字农业;数据;人工智能;农业生产
1数字技术助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1.1物联网
物联网在农业生产环节适用较广,依据物联网的农业提升方案,通过实时采集并分析处理现场数据,实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收益、减少损耗的目的。智能大棚、智能浇灌、精准农业等各种依靠物联网的应用将推进农业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可以用来解决农业生产环节的一些问题,建设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场,实现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双提升。
1.2大数据
万物互联在促进众多设备联入的同时,还会在云端形成大量的数据,而提取这些通过物联网产生的大数据中隐藏的重要信息就必须依靠人工智能,物联网最重要的农业价值就是对形成的海量的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处理,从而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各环节的质量。
1.3人工智能
在种植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增加粮食产量、避免造成浪费。在养殖方面,依靠人工智能能够有效预防畜禽疾病的发生。人工智能能够缩短农业研发进程,帮助培育出更好的农作物基因,生产出更安全、更有效的化肥。
2中国数字农业面临的问题
2.1对软件重视不足
不管是政府还是农民都容易将数字农业与农业机械化的定义混淆,数字农业和农业机械化的本质差别在于,农业机械化是依靠农机装备来替代人力作业,而数字农业是指依靠数据来控制机械,实现自动化作业和智能化调节,没有数据和软件来控制的物联网,本质上还是工具,与机械农业没有实质上的区别,掌握软件平台才能真正实现大数据、智慧农业和数字经济。
2.2数据利用化不高
数据是数字农业的根本保证,当前政府同企业在数据采集上合作频繁,但是往往没有明确的利用化方向,缺少必须的数据运营手段,对采集数据的正确筛选、处理分析和建模应用等领域的工作跟进不够及时,数据的采集与利用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不断通过采集的数据产生农业价值,才会形成长期有效的数据来源渠道。
2.3数字经济发展不足
目前我国农业电商的模式是通过数字来驱动市场经济,但这种方式在市场推广营运、产品特性突出、物流运输等方面有很多明显的缺点,如果农业电商的经营方式以数据为基础,利用市场资本来反向驱动农业数字经济,一些问题的处理就变得简单许多。我国数字农业技术的利用基本上都是在农业生产阶段,数字农业的信息化和经济化水平不高,数字经济创新突破的同时,也将带动“全产业链”的农业大数据快速提升[2]。
2.4数据服务产品化不强
随着数字农业的发展,农业数据服务企业越来越多,但数据产品的服务能力完全依靠于所采集的数据质量,一些企业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服务水平不足,导致产品市场化受阻,只有通过持续积累高价值的数据,不断增强数据产品的实用性,让数据产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开拓巨大的农业数字化市场。
3未来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
3.1数据定制化供应
数据资源是数字农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当前我国数字农业具有数据采集费用较高的问题,随着数字农业优势的显现,数据采集的组织成本会慢慢下降,同时农业物联网持续升级换代、公共数据的利用不断开源、数据分析者的信息化水平逐渐增强,数据采集的综合成本也逐渐减少。今后农业数据服务企业将会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定制化数据供应系统,并且数据库里以往采集的高价值数据信息,将会随着企业的数字化服务能力提升而持续汇入到产业链中,通过交换、融合或再生来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数据服务的数字化驱动。
3.2国产数据模型得到发展
实现数据价值是数字农业最困难,也是最终的根本目标,硬件设施可以从国外买到,但对于后台系统国外却对我国严防死守,所以必须掌握实现数据价值模型的核心技术。目前国与国之间的科技力量竞争不断加剧,引进科技成果的壁垒持续增高,同时国内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存在很大差别,因此不能直接套用国外的数据模型。我国不断鼓励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农业数据模型的跨界合作正在逐步深入,所以农业核心数据模型的自主研发在今后一定会实现。
3.3农业机械智能化加快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智能化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数据驱动”,“中国制造2025”明确要把“智能制造”作为今后的努力方向。顺应时展,海尔等一些国内的制造企业已经逐步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从而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机企业也必须通过数据来对农机装备赋能,适应数字农业的发展要求,完成从农机制造商向农机服务商的转型升级目标[3]。
3.4产业链向虚拟化方向发展
由于农业生产各环节数字化水平的逐渐提高,数字化驱动的农机智能与商业智能同农业生产经营联系越来越紧密,数字农业产业链将慢慢走进网络世界中,通过互联网进一步实现农业数字化的映射,数字农业产业链虚拟化会慢慢消除农业信息不对称,提高产业整体效率,促进数字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3.5供应链金融普惠化
近年来,供应链金融高速提升,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已达到14.98万亿元,供应链金融是农业产业提升的重要环节,可以改善资金流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良好发展。依靠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一系列科技手段,数字农业会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逐渐融入到农业产业体系中,为供应链金融普惠化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农业产业虚拟化的同时,会使其变得更加透明,信用责任也更容易得到保证,因此金融风险的量化管理也变得不再复杂。
3.6数据安全更加重视
不管是地块的信息数据,还是企业的经营数据都能直接表现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或企业的当前情况,数据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有被泄露和乱用的风险,所以保证数据安全也是农业数字化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存储和使用数据的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数据所有权的保证也会随着法律的不断优化而彻底解决。
4数字农业的发展领域
4.1智能农机装备
智能农机装备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通过物联网和信息化技术可以达到最优的农业实施方案,从农作物耕种收等各个环节来降低农业成本,实现农产品增产增收,从规模化种植角度,能够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良性循环[4]。
4.2智能灌溉
提高浇灌效率和避免水资源浪费是农业良好发展的根本要求,可以依靠建设可持续和高效节本的智能灌溉系统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目前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利用空气湿度、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和光照度等参数进行精准的计算,从而根据用水需求来进行智能化控制灌溉,大大提高效率且降低成本。
4.3农业无人机
无人机在农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进行农作物生长情况检测、农业摄影、农作物植保和牲畜管理等。农业无人机可以提高监测效率、降低监测成本,同时还可以采集大量的数据传输至后台。
4.4智能温室
智能温室可以连续不间断地测量温室内的各项环境数据,包括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光照度和土壤湿度等,当这些重要的参数超出设定的正常范围时,系统会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做出自动响应,将这些参数的误差进行校正,从而使温室的环境保持在农作物生长的最佳范围内,极大地降低了人力和物力成本。
4.5收获监测
收获监测不只是针对农作物产量这一个指标,而是对收获环节所有可能影响最终收获量的因素进行监测,包括粮食含水量、粮食饱满度、粮食破碎量和总收获量等。对在收获监测中获得的实时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处理,可以辅助农民做出正确的决断,从而降低成本,增加产量。
4.6土壤监测系统
土壤监测系统主要用来监测和改良土壤综合性能,避免土壤退化,此系统可以监测土壤的大部分重要参数(包括土壤紧实度、蓄水保墒能力、土壤温度等),从而防止土壤板结、土壤侵蚀等。
4.7农业管理系统
农业管理系统可以为农业工作者和相关企业提供数据收集和管理功能。得到的数据被存储和分析从而为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农业管理系统还可以用来建立农业数据模型。其优势包括为使用者作出重要决策时提供了理论数据支持,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综合管理能力。
5互联网巨头布局数字农业案例
5.1阿里巴巴:盒马村
阿里巴巴数字农业事业部始终将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作为战略目标,力争尽快建成1000个高效规模化的数字农业示范基地。从去年开始,阿里巴巴数字农业事业部更是全面加紧了对盒马村的布局和建设,以希望先于其它企业完成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的战略任务。盒马村并不是指某一个村落,而是所有为盒马种植农产品的村落的统称,盒马村模式是新时代农村转型升级的一个标杆,根据订单情况,针对不同的村落,因地制宜地发展数字农业,让种植户和销售企业直接对接,从而使优质的农产品快速入城,同时将城里的优质资本引进村落,形成良性循环。通过阿里巴巴建设的“产—供—销”一体化平台,让原本分散孤立的村落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现代数字农业产业链的一部分,种出更优质的农产品,让农民获得更大的收益。依托阿里云技术和淘宝电商平台,盒马模式帮助农业产业的种植端和销售端实现了数字化的升级,盒马利用其强大的销售汇聚能力,解决了小农户难销售的问题,改变了以往小农生产模式产销散乱的面貌,帮助农户降低了风险,开拓了销售渠道,提高了销售效率。据有关新闻报道,截至2020年底,上海、江苏、海南等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已经建立盒马村,盒马村模式为我国数字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5.2京东:京东农场
从2018年开始,京东农场便逐步进行数字化农业的试验,京东农场广泛同全国各地的高标准农场开展合作,共同建立更高品质的农业生产基地,全面实行农作物标准化和规范化种植,从源头开始建立农作物全程可视化追溯性模式,让农作物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性得到保证,全面提升京东农场的农产品质量。其建立的“京品源”品牌,拥有产销一体化的全套服务体系,对京东农场的农产品在品牌、品质、供应、产销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支撑。根据有关新闻报道,京东农场进行了广泛的战略布局,截至2020年底,其已经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7个示范农场。从农产品的种植、加工、运输,到供销的各个阶段,京东农场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赋能,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的产销模式,为数字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5.3华为:联手北大荒,助力数字化转型
技术实力雄厚的华为,一直希望利用其技术优势,帮助传统企业进行转型升级。2019年8月,华为同北大荒农垦集团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内容,双方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彼此会充分利用行业地位和自身技术为另一方提供全面的帮助,贯彻取长补短、互惠互利的原则,在人才培养、平安垦区、智慧农业、华为云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密切合作,携手探索数字农业的新发展模式,全面开展北大荒集团的转型升级。华为除了和北大荒合作以外,还将利用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及5G技术与袁隆平团队共同打造“互联网农场”。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化质量;红兴隆管理局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149
[中图分类号]F323.213;S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2-0-01
垦区城镇化和通常的乡村地域特征是不同的,我们要逐渐掌握垦区城镇化的基本规律,是非常有理论研究价值的。垦区以水土为基本发展资源,实施专业化的农业生产,因此垦区经济发展有别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垦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持续的粮食生产,维护国家的粮食生产安全。垦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垦区与城镇化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我国农垦区目前发展的根本。针对我国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性,根据垦区城镇化与区域差异性,从垦区城镇化的推动力角度,研究垦区城镇化的基本规律,从理论角度归纳垦区城镇化发展方式,为研究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规律打下基础。
1 红兴隆管理局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1.1 土地营养流失严重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红兴隆管理局已经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了204.2亿千克商品粮。在维护国家粮食生产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80年代,在双层经营模式体制改革后,大幅增加了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但是土地属于国有资产,只追求效益不注重土地保护的生产方式十分突出,导致土地营养流失严重,给红兴隆管理局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危机。
1.2 地理位置分散影响引资
和我国别的地域的乡村城镇化发展来比较,红兴隆管理局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对自身有益的条件,同时更有阻碍自身城镇化发展的不足,依据地理位置来分析,红兴隆管理局的小城镇较为分散,同大城市以及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较远,吸引外资条件不足。其它一些实施城镇化发展的地区和大城市或国家经济发展的先行区距离较近,凭借承包这些地区的产业转移、吸引外资等方法,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发展水平较高,使这些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快速向城镇化方向发展。
1.3 产业链处于建设阶段
近几年以来国际市场发生了金融危机,红兴隆管理局以粮食销售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受到了粮食市场单价降低的较大影响,管理局和职工的经济都蒙受较大的损失,使得一些职工不在从事粮食生产。红兴隆管理局求则思变把农业进行产业化发展,顺利的度过了粮食市场所带来的困难。2011年,红兴隆管理局依托市场需求,根据农业产业发展特点,将农业产业发展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发展方式,建设并投产了“农业产业链综合示范区”,在红兴隆管理局的管理下,发展了和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相关的八条农业产业链。
2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解决土地营养化问题
红兴隆管理局提出了强化黑土地水土流失防止治理办法:第一加强科学农业生产。努力推动秸秆还田,多使用农家肥,培养土地肥力,改善土壤环境,科学对待黑土地。第二依据国家相关的农村土地规定,在农民土地经营使用权不更改的前提下,积极寻找适合东北黑土地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的方法。通过集中管理黑土地,为完成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实行科学的农业生产制度,为提升红兴隆管理局粮食产量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第三积极推动东北黑土地农业水土保持农业生产工程。
2.2 创建招商引资新模式
创新招商模式,有将重心、有规划地进行招商引资,利用红兴隆管理局自身独特的产业优势、园区优势,创新定模式。红兴隆管理局已经初步打破12个农场各自为战的发展模式,以红兴隆管理局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区”,科学规划“一区七园”,立足于“农”的产业特色,建设13个工业产业聚焦区,这样的园区对于招商引资将起到推动作用。创新引资渠道,对于国企、民企以及外企都要积极争取,三条引资方式共同推行。将招商方向确定为五九七农场的“粮食银行”仓储加工产业;以五九七引进果汁和罐头加工、红红兴隆管理局的肉禽屠宰和白酒酿造以及八五二农场的杂粮和山野菜加工等为基础的食品加工产业;以红兴隆管理局为中心的全网商贸物流建设产业;以北大荒精神为依托的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方面大力招商,完善、发展已有产业,争取新的产业项目,为建设现代化的垦区完成招商工作。
2.3 完善产业链建设
为应对城镇化发展的困难,红兴隆改变了以往农场独自发展经营的方式,以红兴隆管理红兴隆管理局属的黑龙江省级经济开放区为核心,根据农业产业特点,建成了多个产业聚集区,根据垦区生产能力设置库存量,设定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尤其重视经济投入大的重项目。未来发展中红兴隆管理局应完善五九七农场建设的加工稻米、粮食烘干、物流运输于一体稻米产业链,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引进、销售、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米业、肉业、饮料业、酒业等食品产业链。未来5年中,推进管理局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3 结 语
红兴隆管理局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历经六十年的发展,城镇化建设初具规模,本研究通过对红兴隆管理局城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初步提出了适宜的发展对策,但还存在不足之处,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逐步完善,为红兴隆城镇化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建立.黑龙江垦区小城镇发展类型及功能[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一、乡村社会面对城市化的召唤:现状与问题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城市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组织方式转变的过程。
城市化总是与乡村社会相关联。在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迁。二元经济体制导致中国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在中国的体制下,一种称为“半城市化”的现象产生了。“半城市化”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农村流动人口虽然进入城市,也找到了工作,但是没有融入城市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系统,在城市的生活、行动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疏远乃至不认同的感受,处在“半城市化”状态。具体表现为:一是非正规就业和发展能力的弱化。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得不到法律和制度的有效保护,经常受到市政管理部门的清理和追赶;报酬低,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得不到正常的休息保证,更享受不到法定的节假日休息权利;就业不稳定,缺乏职业经历累计和晋升的保证机制。二是居住边缘化和生活“孤岛化”。政府只允许农村人口进城工作,而没有从体制上接纳他们,流动人口也没有能力租住或购买体面的住房,他们的居住条件是非常“边缘化”的,往往居住在城市最简陋、环境最恶劣、区位最差的房子里。三是社会认同度差。其一是他们要么对城市社会不认可,或者不被城市社会所认可。更多的情况是他们不被城市认可。其二是对农村社会逐渐失去了认可或者不被认可。在这一点上,更多的是他们不认可农村社会。其三是逐渐转向对自己群体的认可,或被自己群体所认可,在这点上认可与被认可同时存在。[1]
与半城市化相对应的是,今天的中国乡村越来越陷入衰败的困境。中国乡村社会受到来自城市的强势挤压,经济文化以及其他社会资源占有的失衡导致农民强烈的失落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剪刀差持续扩大,社会政策上的不公平使农民产生被边缘化的感觉,农民成为没有“劳保”、“老保”的“二等公民”,“孔雀东南飞”导致的农村空巢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伦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凡此种种都表明,城乡不公平是当今中国最大的不公平,乡村社会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以应对城市化浪潮的挑战。
二、城市化语境下的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三个基本估计
进入21世纪以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农业和农村正经历着深刻变化。对城市化语境下的农村、农民和农业,我们有三个基本估计:
1.农村的命运
中国正致力于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中国将着眼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快破解城乡二元体制难题,努力形成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政府正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业和农村流动,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切实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完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设置,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村是城市的温床。在未来社会里,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将不复存在。95%的农村将聚集在数千人口规模的城镇。个别聚落虽然人口规模小,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地位也城市化了。与“大部制”改革同步,中国近期正在广大农村推动村庄合并,“大村庄制”将与“大部制”一起,成为中国未来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实行村庄合并的“大村庄制”,对于加速农村城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起好步”、“开好头”的重要作用。村庄合并的真正意义,还在于推动中国农村由村民自治迈入“社区化管理”,令农村变成城镇,农民变成市民。[2]
2.农民的命运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兹曾说,21世纪之初影响世界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的信息化,一是中国的城市化。2007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了45%,已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经济发展的轴心转向了城市。
21世纪工农业差别将趋向消失,二元结构解体,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将不复存在,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人们将能得到平等的对待,生存在小城镇的则是农业生产者。农业生产者在全社会的比例大为减少。正如约翰·奈斯比特所说:在传统农业时代,90%的美国人生产100%美国人所需要的粮食,而在今天,3%的美国人生产120%美国人所需要的粮食。茅于轼也认为,“现在我国大约有六亿城里人、七亿农村人。在未来的三五十年中,将有大约六亿人要进城,农村只需要一亿农民就够了”。[3]
3.农业的命运
21世纪,农业不会因城市化和工业化而消失,只是农业生产采取了现代化的作业方式而已。人的生物性需求决定了农业存在的必然性。在三次产业中,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中国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中国将十分重视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国持续多年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努力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经营,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农业龙头企业。
三、乡村社会的诉求和应对
基于上述三个基本估计,笔者认为,在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中国,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将非常艰巨。但是只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统筹城市和乡村社会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就有可能实现城乡一体化。
第一,发挥新型城市化道路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统筹功能。城市化不只是一个由农业向非农业转化的过程,更是一个通过结构变动、人口素质提高、城市功能增强、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实现社会经济资源合理配置、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新型城市化是“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和“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相融合的城市化,但起主导作用的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其显著特征是,在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下,周边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的城市化转型。从我国的国情看,社会经济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二是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三是空间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四是文化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可以发现,这四大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从不同方面体现出新型城市化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统筹功能。[4]
第二,搞好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县域经济并举。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和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发展小城镇。200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继续发展小城镇和县域经济。2008年8月13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该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和2020年,城镇化率将分别达到48%和58%。在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以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发展上,小城镇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搞好小城镇建设,要与发展县域经济结合起来。要以工业化为龙头,以产业集群和专业镇为载体,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使工业化更多地惠及农民。要从实际出发,选准和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培育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结构。要理顺和规范乡镇财政体制,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政权运转的财力保障机制。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第三,要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了一个全方位、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第四,要积极推动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城乡协调发展内在包含着城乡制度统一和权利平等的诉求。根据目前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逐步进行诸项改革:一是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通过给予农民工准市民待遇到市民待遇的逐渐过渡,最终形成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二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机制,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发展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三是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5]要缩小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要合理配置城乡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总之,21世纪城市化语境下的乡村社会变迁的趋势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将不复存在,农村逐步变成城镇,农民逐步变成市民。二元结构趋于解体,工农业差别日趋缩小,中国农民生存状态彻底改观历史时期已经到来。但农业不会因城市化和工业化而消失,只是农业生产采取了现代化的作业方式而已。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和乡村社会的区别在未来社会中转化为大中城市和城镇的区别、居民从业结构的区别。
参考文献:
[1]王春光、王芳.农村流动人口“半城市化”现象堪忧.中国信息报,2007.10.10.
[2]中国正推动村庄合并“大村庄制”成未来政改新目标.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1.30.
[3]黄胜利.以更科学高效的方式推进城市化.中国经济时报,200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