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际贸易的基本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竞争优势理论 中国 外贸政策
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随着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的发展迅猛,世界的贸易格局和各国的贸易政策都在不断调整,例如制成品特别是技术密集型制成品贸易大幅增加,产业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迅猛扩大,以及一些后进国迅速取得一个又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原本落后于世界的中国外贸,虽然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并已跻身于贸易大国之列,但自身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种种迹象表明,传统的以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的贸易理论已不适用于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飞速发展的贸易现状呼唤新的理论指导,而建立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两个前提下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以其优越性及现实性,在众多理论中脱颖而出。
1 竞争优势理论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经济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概括总结了一国如何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它的研究成果受到西方经济学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是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和资源禀赋理论的超越。他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国家竞争优势的内涵。波特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1 生产要素状况
包括基本要素和推进要素。基本要素是指一国先天拥有的生产要素,如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等;推进要素是指通过投资与发展而创造的因素,如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计人员、科研机构等。波特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只靠基本要素难以维持长久,只有那些拥有推进要素的国家才能保持它的国际竞争优势,因此,推进要素对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最为重要。
1.2 需求状况
本国市场对有关行业的需求状况是影响一国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例如,本国市场对有关行业的某类产品的需求广阔,则该行业就可以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有利于建立该国的国际竞争优势;本国消费者的需求复杂,则会对厂商产生一种压力才会使企业在品质、性能、服务方面尽量努力改进,从而有利于促进成熟产业群的形成,而这些产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过程中才有可能形成国家竞争力。
1.3 相关与辅助行业
一国产业结构的上下游工业、辅助行业应该要了解彼此的活动与需要,协调配合。上游工业的产品有效率,下游工业才会有效率;上游工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有助于下游工业建立国际竞争地位。所以,一国产品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也要关注该国是否具有高效率的相关与辅助行业。
1.4 企业的策略、结构与竞争
不同企业的定位目标不同,相应的企业、生产与管理方式也会不同。各国采用的管理方式必须与本身的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美国公司实行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日本的“终身雇佣制”等都符合各自的国情,这是他们能获得国际竞争成功的原因之一。国内市场竞争程度高的国家,厂商所受压力大,技术改进与创新活动要求迫切,结果有利于该国国际竞争优势的建立。
此外,波特认为还有两个附加因素,即机遇和政府。例如某种科技的突破、技术的创新、石油危机、战争、汇率的变动等都是机遇。一国政府采取的相应的宏观政策,例如维护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金融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等,都将成为影响该国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基本因素。
2 竞争优势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之比较
长期以来,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是比较利益理论,即古典学派李嘉图在19世纪提出的比较成本理论,赫克歇尔在1919年、俄林在1933年提出的资源禀赋学说。比较成本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存在劳动生产率或成本的差异,各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比较优势的产品,国际贸易得以进行。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认为,要素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度上的差别产生了各区域间不同的比较优势,从而较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格局,即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但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传统理论受到了贸易现实的挑战: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中,以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并且强化了其低水平的产业结构,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进—步扩大,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其竞争力却越来越弱。
更进一步分析发现,比较优势是对本国的产品进行比较而言的,不意味着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就具有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的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垄断优势的资源和产品。简单地说,就是有比较优势不一定有竞争优势,除了一些原料生产国,特别是石油输出国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具有垄断优势,以本国拥有的资源的相对优势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虽然能获得贸易利益,但不能缩短自己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实践证明,竞争优势理论相对于比较优势理论而言,在多方面有重大突破,比比较优势理论更符合当今国际贸易的实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超越了传统理论对国家优势地位形成的片面认识,首次明确阐明了国家竞争优势的确切内涵,为从事国际经济,区域经济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2)对于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具有深刻的启示,促使企业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在国际竞争中起至领导作用,并可促进环境预警、营销渠道、技术开发,顾客分析等系统的完善。
(3)有助于增强政府在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有比较强的政策借鉴意义,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自然资源缺乏的日本,却能充分发挥竞争优势,迅速崛起,这对于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战略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4)具有动态化综合性的特征,突出表现在其对国家竞争优势发展四阶段的划分上,展示了不同于以往贸易学说静态分析的动态特色,并且综合考虑了国家、产业、企业的关系,这无疑是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重大拓展。
由此可见,竞争优势理论更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世界经济,而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也使得我国需要竞争优势理论的指导。
3 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是以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来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具体而言,就是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从动态的角度看,各国的比较优势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结构是不能长期遵循的,单纯以我国资源和成本优势来确定对外贸易的结构,最终势必会陷入“比较优势的陷井”中去。而目前我国的外贸发展已经暴露出诸多隐忧,主要表现在:
第一,出口规模难以扩大。2005年我国货物出口额世界排名第三名,继续保持2004年的位次。这一庞大的基数意味着我国如果想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话,几乎等同于每年新增一个中等贸易国的贸易额,显然这是不容易达到的。
关键词:服务贸易专业人才技术创新
一、问题提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日益多元化,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所面临的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最重要的课题是服务贸易竞争力高低已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相关数据,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服务贸易收支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和其它商业服务,而在全球服务贸易量较大的金融、保险、咨询、IT服务、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的高附加值服务行业,我国服务贸易则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国际竞争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本文基于修正的“钻石模型”视角讨论服务贸易关键性要素的优化路径相关问题,以期为此问题的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二、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又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要靠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效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
该理论通过研究一国的经济环境、组织、机构与政策在产业竞争优势中所扮演的角色,找出一个国家可以维持产业竞争优势的诸多因素,认为国家和国家环境是支撑企业和产业进行国际竞争的基础,一个国家在某一行业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的整合作用,基本要素包括:要素禀赋、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及行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两个辅助要素是指机遇与政府。据此波特提出了“钻石模型”的分析框架。
波特是在反思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解释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的菱形模型,就是“钻石模型”。在波特看来,一国的国内经济环境对企业开发其自身的竞争能力有很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是以下四项: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和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在一国的许多行业中,最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是那些国内“四因素”环境对其特别有利的那些行业。因此,“四因素”环境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来源。这四个因素也是本文所基于的一个立脚点。
二、关于“钻石模型”修正的理论综述
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是在归纳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虽然其重视分析国内要素的培育,但是并没有考虑跨国经济的影响,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有许多专家对“钻石模型”进行了修正,使得“钻石模型”具有更强、更广泛的解释力,如能更好地解释小国、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
Cartwright构建了多因素钻石模型,在保留波特钻石模型中6大要素的基础上,增添了5个新的海外变量:海外要素创造能力、与在海外环境中的相关的和支持性产业的联系、满足海外顾客需求的途径、海外市场的竞争以及该产业在多大程度上有面向国际的目标和结构。他认为这一模型更适用于研究小国经济、出口依赖工业国和以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国的国际竞争优势。
Dunning等引入了“跨国经营”这一要素。认为跨国公司在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作用,外国直接投资可以获得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等,带动本国产业的发展,对本国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本国企业要注重从跨国公司中学习技术、注重通过技术的积累来促进本国企业的发展。
RugmanandMoon等构建了一般化“双钻石模型”,这一模型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不仅来源于国内钻石,也来源于国际钻石。
AnilNail和Zeller等将政府作为第5个关键因素引入,发现土耳其重点产业的成长过程中政府发挥了核心作用,是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
韩国汉城国立大学学者乔东逊也提出,“人力要素”是推动韩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三、基于我国服务贸易实际的“钻石模型”修正
通过对上述“钻石模型”修正的研究成果的回顾很容易发现,不同的专家在考虑一国产业竞争力时考虑的重点有所不同,如果能结合一国的具体国情与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将特定的因素引入模型,则能更好地指导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培育。通过多年的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然而,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必须正视竞争力提升所面临的特定制约因素:经济发展缺乏资金、技术与高层次人才,国内需求潜力巨大但需求层次低等。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国际环境下,在运用“钻石模型”研究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问题时,要充分考虑跨国经济的影响,重视技术创新,重视高层次人才与政府的作用等。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钻石模型”进行了修正:引入了跨国公司、国际环境两个要素,并将专业人才从要素禀赋中提出,作为一个专门的重要要素列出,将政府从辅助要素调整到基本要素中,从而形成了由两个关键要素、五个基本要素与两个辅助要素相结合的新的多要素模型。专业人才是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发动机,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是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得以维持的基本保障,因此,专业人才与技术创新构成了影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四、服务贸易关键性要素质量优化路径
在现在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推动服务贸易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影响服务贸易的各项要素质量,尤其是要做好专业人才与技术创新这两个关键要素的优化。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服务业发展的智力资源支持
现代服务业以技术密集和智力密集为显著特征,其发展不仅需要大量拥有普通技能的人才,更加需要高素质、高技能、有先进理念、敢于创新的高层次人才。建设人才队伍,就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培养、引进与留住相结合。
1.多渠道、多层次培养服务贸易所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能够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精通国际金融、国际运输、国际商法等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和引导高等院校建立与服务贸易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和专业,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基地,鼓励职业培训机构业务开展,加强企业内部培训,通过学校、社会与企业多层次、全方位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在人才培养中,重点要做好人才的结构性需求调查,突出解决当前急需的专业人才,同时还要抓好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各类各层次培训跟踪调查,确保培训的知识与技能是服务企业发展所需要的,避免形式主义。
2.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建立完善的留学人员回国鼓励机制,重点引进一批高层次、高技能、熟悉现代服务业管理的留学人才,尤其是金融、保险、信息、商务中介等行业急需的专业人才,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以带动服务业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力引进通晓国际规则、熟悉现代服务业管理的高层次外国专家,聘请外国专家来我国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研究、讲学任教及工作任职等措施,鼓励各类人才带项目、带技术来我国创业、发展,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支持服务业人才出国留学、进修,接受国外系统服务理论与技能的培训,鼓励中外合作办学,拓宽与海外交流合作渠道。外国语在服务贸易中非常重要,尤其是服务外包中的语音服务、咨询服务等,加强基础外语教育,让更多外国人来我国旅游、度假、工作,让更多人能“走出去”,创造一个良好的多语言应用国家,这将对于我国未来服务贸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加紧完善与人事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知识产权、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合同等,建立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确立高层次人才的核心与主体地位,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增强对人才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做到“人才培养得出,引得进,留得住”,彻底解决服务贸易人才短缺问题。
(二)促进服务贸易领域技术创新,推动技术创新与服务贸易良性循环
汪琦(2006)对美国服务业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的互动演变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美国服务业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是获取和维持其贸易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而贸易竞争优势的获得又对进一步技术创新形成动力和压力机制,并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和市场条件,形成互动性良性循环。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影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首先,思想上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制定服务贸易创新体系时,将服务贸易技术创新置于战略发展的高度。
其次,加大对服务贸易技术研发的投入,优化投资比例。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科技投入增长率应同步于或略高于服务贸易增长率。投入方向上,既要重视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投入,又要重点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同时攻关若干重大专项,既确保持续提高创新能力,又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建立一批研发设计、信息咨询、产品测试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批技术研发中心和中介服务机构;完善科技人才的引进、管理与激励机制,稳定人才队伍。
第四,强化微观主体的技术创新积极机制,鼓励服务业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制,激励创新,并通过减税、补贴等方式激励技术创新活动,形成一个激励自主创新的微观机制。
第五,促进外商投资向更高技术领域发展,吸引世界跨国公司总部与研发机构进入,引导服务业产业集聚,鼓励内资服务企业嵌入其产业链,鼓励员工流动,充分扩大外商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带动国内服务贸易技术进步。
第六,加大对服务贸易领域技术创新的政策扶持。建立专项基金用于新型服务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对服务贸易领域重大技术引进项目及相关的技术改造应提供贷款贴息支持,对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活动应提供研发资助;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服务贸易领域知识产权交易活动,符合规定的应享受创业投资机构的有关优惠政策;在政府采购中,应优先支持采用国内自主开发的软件等信息服务,进一步扩大创业风险投资试点范围。
第七,畅通科技转化渠道,提高科技转化率。深化科技体制转化改革,把科技市场与市场改革联系起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技体制,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鼓励与外国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
1.引言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以及国际分工的日益加深,各国的国际贸易特别是国际服务贸易也快速发展。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比,具有产品无形、高附加值等特点,因此各国对服务贸易的关注越来越多。目前,服务贸易增长迅猛,成为各国新的增长点;同时,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新兴服务业不断发展;最后,各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高自身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抓住服务贸易发展的契机,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我国服务贸易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服务贸易总额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竞争力低下。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分析来研究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服务贸易迅速发展,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具有无形、高附加值等特点,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各国应该抓住服务贸易发展的新契机,不断提高本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
2.1在全球的服务贸易中占据的比例日益增加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迅速增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庞大经济体。与此相适应的是,我国服务贸易也快速增长。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达到6043.4美元,成为仅次于世界第二大服务贸易进出口国,在全球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虽然我国服务贸易起步晚,但是增长速度非常之快。从2014年来看,我国服务出口2222.1亿美元,增长7.6%;服务进口3821.3亿美元,增长15.8%,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2.2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持续上升
传统的贸易理论既能解释货物贸易的发展,也对服务贸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各国经济的发展来说,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同样重要,既不能只提升货物贸易的竞争力,而不关注服务贸易的发展,“跛脚式”的经济结构不利于各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化,我国服务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与货物贸易相比,我国服务贸易增长迅速,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但占比仍然较小。我国应努力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使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平衡发展,不断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
2.3服务贸易逆差持续存在,且进一步扩大
从行业分布来看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主要存在于旅游业和运输业。这是因为,随着境外游的不断盛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逆差持续存在,且进一步扩大。同时,随着我国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我国对国际运输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国际运输服务的逆差也没有缩小的趋势。虽然高新附加值服务贸易存在顺差现象,但是顺差额较小,无法弥补我国传统服务贸易的逆差差额。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现象非常严重,且没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如若一直持续下去,势必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理论分析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指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决定了该国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而其又受到四个基本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状况、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两个辅助因素———政府和机遇的影响。本文将以此模型为理论基础,主要从四个基本要素的角度出发,对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分析讨论。
3.1要素条件
要素有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之分,相比于自然资源等初级要素,诸如科学技术、人力资本等的高级要素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一国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也是影响一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起步较晚,目前还主要依靠于自然资源等初级要素,但是随着我国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应不断加大科学技术与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创新能力与人才供给,进而增强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
3.2需求条件
国内需求对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效的国内需求能够促进行业规模经济的形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强行业竞争力。其次,把握国内、国际市场的发展方向,引导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发展,使本国企业成为行业的领导者,率先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与升级。
3.3相关和支持产业状况
通常所说的上游产业即是指本文中提到的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于服务贸易而言,如果其上游产业能够以低成本、高质量的投入,不断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优质资源,促进服务贸易的创新与升级,必将促进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优质的供应商是新技术、新方法传递的渠道,有利于整个行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一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的增强也具有重大影响。
3.4战略结构和竞争
同业竞争对于提升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具有显著作用。首先,同业竞争的过程中,各企业为了获得市场,保持竞争优势,就会加大投入,增强创新能力,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对整个行业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较成熟的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便向海外扩张,寻求更高的利润。经过国内激烈的同业竞争之后,该公司更具有国际竞争力,更容易在国际市场上取胜。
4.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现代物流;国际贸易;影响与发展
现代物流的重点在于物和流两个最基本要素,物是指物质原料,流是指一定范围内的运输流通,物流所包涵得范围十分广阔,覆盖从原材料、产成品的生产到其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由此可以看出,物流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现代物流通过和国际贸易紧密结合而发展国际间贸易物流,使得物流活动和物流构成体得到国际化延伸,国际物流实现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贸易往来,且大部分国际商业通过物流业的延伸服务来获得超额利润。随着跨国贸易和新兴业务的不断兴起和发展,现代物流的贸易形式得以丰富和外延,国际物流呈现勃勃生机。
一、现代物流发展的特点
第一,市场开放且竞争激烈。国际间开展贸易往来,促进了我国市场的开放,部分外资企业趁此机会借助自身的实力和优势,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外贸业务规模的扩张,开放的市场对我国物流等行业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第二,物流企业发展迅速。随着贸易形式的多方发展,物流企业逐步兴起与成熟,大型企业越做越强,小型企业越做越精细,市场定位也更加明确,形成了我国专业物流的服务产业链,在供应物流服务能力方面有了显著提高。第三,物流观念转变快。随着物流业不断发展,物流企业也实现了向“主辅分离、服务外包”观念的转变。即企业物流外包由简单的运输、仓储业务环节扩展到一体化物流模式和增值服务供应,将物流业和制造业完美融合,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创新发展。
二、现代物流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自我国改革开放和入世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我国现在的对外贸易还是很不完善的。由于历史原因,使得我国长期以来存在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和市场分布过于集中等国际贸易问题,这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能力和出口效益造成了很大影响,使我国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要使我国成为贸易强国,还需要从多方面付出努力,同时充分利用好现代物流的促进作用。现代物流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主要有以下重要的影响:
(一)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物流业在成本的降低方面有非常大的空间。现代物流能够充分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通过物流过程中各个功能活动的相互配合和总体协调,达到物流总成本最小化的目标,以此降低国际贸易的经营成本。
(二)扩大对外贸易规模
目前,我国贸易伙伴仍以欧亚和美洲等几个世界主要国家为主,处于过于集中的状态,从而导致我国对外贸依赖度高,不利于贸易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实现国际贸易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现代物流,因此,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也对国际贸易的规模有重要影响,特别是现代物流业中的交通运输网络、口岸物流基地建设、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国际贸易进出易、运输等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为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外部条件。
(三)提高市场竞争力
为改变我国产品对外竞争力不强的现状,一方面要增强产品研发能力,另一方面要完善管理,并且要以改善管理来作为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措施。现代物流有许多先进的管理方法可以帮助进出口企业增强对现代开放市场的适应能力,更有效的掌握市场需求,使生产经营的产品更适销对路,提供更好的产销服务和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最终达到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三、现代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反作用
(一)国际物流促进国家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兴起的同时,国际物流也得到了发展。当然,国际物流的发展和完善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国际贸易的促进,同时,国际物流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从侧面促进着国家间的对外贸易,随着更加高效的全球物流网络的建立,跨国公司间的全球性贸易发展也将达到巅峰。
(二)高效的物流是对外贸易发展的保证
国际贸易竞争日益激烈,竞争方式也不断发生转变,低成本产品已成为重要的竞争力。在国际贸易中,物流成本更是所有跨国企业不可忽视地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通过国际物流实现全球采购,将原材料、加工、运输成本统一核算并使之最低,即如何寻求高效率的物流途径,这将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发展方向,因此,高效的国际物流网络是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
结论
现代物流在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深远影响,国外先进的贸易方式通过物流合同、规范等被我国被动接受,并且逐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对外贸易需求的国际贸易规范。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随着改革开放和不断加快的向国际化迈进的脚步,物流业在国际贸易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然而,面对当前我国与这一地位不相符的物流业发展水平得知,物流的内涵和模式还需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谦.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U].商业文化,2008
[2]王贵彬.论国际贸易与现代物流发展[U].物流管理,2007
关键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
1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进入服务经济时代,以有形产品为基础的竞争逐步向以无形服务为基础的竞争转变,服务贸易己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贸易竞争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发展还存在诸多的不完善之处,而贵州又是我国西部地区的欠发达省份,因此贵州服务贸易的发展面临着激烈地竞争和挑战。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研究贵州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培育问题。
2 理论基础
当前被人们广为接受和使用、用来解释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理论是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又称为“钻石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在其代表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的有关分析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主要分析研究了一国某一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以及如何能使该产业保持这样的相对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决定一国某一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有四个因素,分别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撑产业和企业的战略结构及竞争状态,这四个因素之间都具有双向作用;此外,在这四个决定因素之外还有两个辅助因素,即政府作用和机会。以上六个因素互相作用、渗透和支持,构成了竞争优势理论最核心的钻石体系。
3 贵州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分析
本文根据贵州服务贸易发展的实际状况和特殊性,综合考虑各要素的适用性和重要性,对原模型进行了适当修正,建立起新的模型。波特的“钻石模型”中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研究国际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本文所建立的新模型是对波特的模型的延伸和发展,这四个要素在新模型中仍然处于关键地位。“政府”这一要素,在原模型中只是居于辅助地位,但在新模型中,我们把“政府”这一辅助要素的地位充分提升,把它作为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新模型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另外两个辅助要素,分别是国内环境因素和国际环境因素,是因为包括“政府”在内的五个要素,都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下才能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产生影响,因此增加国内国际环境这两个辅助要素十分必要的。这五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是互相影响、协调统一的,只有相互协调好,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新模型如图1所示。
4.1 数据的选取
本文在选取了6个指标来分析影响贵州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具体计算标准为:
(1)服务贸易开放度,以贵州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贵州GDP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2)服务业发展水平,以贵州服务业产出来表示;
(3)外商直接投资,以外商投资的实际流入额来表示;
(4)人力资本,以贵州省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人数来表示;
(5)城市化水平,以贵州城镇人口数占贵州总人口数的比例来表示;
(6)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以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年服务性消费支出来表示。
4.2 对数据的综合分析
根据整理出的数据,通过相关系数分析,上述6个指标与贵州服务贸易出口额的相关系数如表1所示
从t检验值来看,给定一个显著性水平α=0.05,自由度为3(n-2=3),通过查t分布表得到t0.025(3)=3.18,表4-3中所有变量的截距项的t值均大于3.18,即通过变量显著性检验,表明在95%的置信度下,拒绝截距项为零的假设。
从一元回归的结果来看,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服务业发 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与贵州服务贸易出口额的线性相关关系显著,模型拟合度良好,可决系数分别为0.8917、0.8813和0.8652。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度、人力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进口额之间的模型拟合度稍差,可决系数分别为0.6970、0.5323和0.4932,这一点和之前相关系数分析中,这三个变量与服务贸易出口额间的相关系数较低相吻合。
5 贵州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培育对策
5.1 大力发展本地服务业
在保持传统服务业的发展优势的基础上,还要积极推进新兴服务部门的发展。对于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相对优势的传统服务业,政府应当鼓励这些初步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服务行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从而使传统服务行业的优势得以提升。对于目前在国际市场上还不具备竞争优势的服务行业,也可以适当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参与国际工程承包等方式争取一定的市场份额。
5.2 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
城市是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平台,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规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贵州若要发展服务业,必定要加快自身的城市化进程,着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有交通、通信设施等方面,这些基础设施会影响服务部门发展的质量、方式和速度。只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做后盾,服务贸易才能独立的发展。
5.3 培育精通国际服务贸易的高级专业人才
人力资本在服务贸易发展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贵州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就必须大力培育精通国际服务贸易的专业人才,尤其是需要培育既懂得专业服务知识的,又懂得规则法规的复合型人才。依托贵州现有的专业院校、教育培训机构和企业等多方力量,建立人才实训基地,加快紧缺人才的培育步伐。
5.4 积极开展服务贸易的国际合作
贵州可以利用我国与别的国家或地区所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开展服务贸易的交流合作。2007年1月4日,中国和东盟各成员国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政府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服务贸易协议》,贵州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地带,可以以此为契机来开展服务贸易的国际合作,提升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M.E.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译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丁平,徐松.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8).
竞争力的相关理论由来已久, 英国经济学家张伯伦(E.Chamberlin)于1939年提出“竞争优势”的概念,经霍弗和申德尔(Hofer & Schendel)引入战略管理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得到以波特(M. Porter)为代表的战略管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后来(1990)又将其引入国际竞争领域,是对比较优势说的补充和发展,也是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的核心内容,它在战略管理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提高一国竞争力而进行的政策改良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其基础体现为著名的“钻石模型”,它将一国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归纳为四点:
1.生产要素
2.需求要素
3.相关产业
4.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
另外,机遇和政府行为这两个因素也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而一国优势产业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生产要素推动阶段,这一阶段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即是否拥有自然资源和大量廉价劳动力;第二阶段是投资推动阶段,这一阶段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资本要素,即该国是否可以投入大量资本用于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和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第三阶段是创新推动阶段,这一阶段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研究和开发投入(R&D);第四阶段是财富推动阶段,即这些国家或地区将过去的成果累积成为财富后,财富的运用可以再推动增长。波特将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分为三种主要形态,一是客户以旅游方式在他国购买劳务;二是服务企业派遣母国总公司的人员和设备到其他国家提供服务;三是服务性企业通过国外分支机构网点,雇用当地人或侨民,为该国提供服务。他认为,服务贸易给予厂商或国家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可以分解为六个:服务技术要素、服务资源要素、服务管理要素、服务市场要素、服务资本(投资)要素、服务产品要素。
二、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学说基于要素分析,强调自身禀赋在优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而竞争优势基于竞争力分析,强调优势的形成不仅仅依靠禀赋,更重要的是将优势发挥出来,形成真正的竞争力,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贸易实践中取胜。相对于传统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提出从更高的层面阐述了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保持。当某些产业在国际间转移,国际比较利益发生变化时,原先拥有该种产业比较优势的国家可能就会因为固守静态比较优势而失去贸易上的竞争优势。各国只有在国际经济格局的动态调整中,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及资源,在各个层次上进行优势整合,不断创造新生的竞争优势。克鲁格曼(Krugman 1994)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在解释禀赋差异较大的国际贸易方面具有优势,而竞争优势理论在解释资源禀赋相近的国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现象方面具有优势。竞争优势理论更多地适用于那些处于寡头、垄断竞争德市场结构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与相对弱势的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并不贴合。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认为,竞争优势只是比较优势的一种直观表述。早在斯密的《国富论》中就已将绝对优势一分为二――自然优势和获得性优势,显然,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从两个方面分别体现着斯密“绝对优势”的精神。
三、增强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建议
如何增强国际竞争中本国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是各国政府和企业所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飞速发展并迅速扩大的国际服务贸易中形成和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无疑是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之一。
1.知识(Knowledge)和教育(Education)
知识是许多行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巴尼,1991; 格兰特, 1996; 格兰特・巴登 福勒, 2004; 斯彭德, 1996)尤其是相关的服务行业;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就是教育或培训。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要在贸易竞争中获得和保持优势,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要提高
2.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作用不言而喻,企业在经济中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即在于非线性创新。根据波特的理论,一国经济持续繁荣的源泉是这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而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来源于这个国家的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根源于企业由于具有创新机制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各因素互相影响和加强,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
关键词:贸易: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3-0014-05 收稿日期:2007-10-31
一、问题的提出
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最早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准备期间被提出,但在随后的十几年里,贸易与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程度的加深和经济全球化,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始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日益显现出其重要作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推向了更广泛和更深刻的全球范围之中,并逐步向社会各领域渗透。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环境与贸易问题更是近年来国际社会严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20世纪90年代,世界七大区域的环境都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表1),人们感受到生存的压力和危机。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人们不得不从深层次来考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经济学者们普遍认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是环境破坏的重要因素,主张环境成本内在化,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解决获得资金来源。真实反应产品的实际价值,特别是要协调好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对于贸易和环境之间复杂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是探讨贸易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贸易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而较少考虑环境对贸易的作用和影响。
二、环境对贸易的积极作用
(一)环境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开展国际贸易的前提。它使国际贸易得以存在并获得必要的资源
无论是有形商品的贸易,还是服务、技术、信息等各种新型贸易形式,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环境,也都与环境质量密切相关。一方面,空气、水、大气、动植物、矿产等资源是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而这些基本要素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农、林、牧、渔等产品和工业产品的出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是食品、原材料、矿物和燃料的净出口国,这些初级产品占其对外贸易的绝大部分。例如,波利维亚、埃塞俄比亚、加纳等国出口额的98%都是原材料。1992年拉美因水质引发流行性霍乱的头10个星期,就使拉美国家的贸易损失了10多亿美元,这是因环境问题带来贸易损失的典型例子。另一方面,正是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导致了各国比较利益和国际分工的差异。根据H-O理论,各国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会影响各国贸易的内容、规模和结构。从而导致贸易的产生和发展。例如中东出口石油、美国出口小麦、南非出口黄金、非洲需要进口大米等。
(二)环境是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环境质量的改善,意味着更多的居民对环保产品的需求,客观上可以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以更清洁的方式生产,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结构的“绿化”,推动绿色GDP的增长。同时为国际贸易所交换的商品提出环境要求,拓宽国际贸易的内容,改变国际交换的方式,促使国际贸易的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而环境的持续恶化,会导致贸易资源的日益减少甚至枯竭,使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由此可见,环境对出口产品和服务的结构和数量都有较大影响,是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环境对于新的贸易市场的开发有巨大促进作用
近年来兴起的“绿色”战略对世界贸易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首先,随着人们的环境和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不断兴起的绿色消费潮流大大促进了绿色产品的开发,使得绿色产品的国际贸易量快速增长。其次,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清洁生产方式为主导的绿色生产推动了环保技术与设备、环境技术信息支持和环境服务等环保产业的迅速壮大,增添了国际贸易领域的新内容,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创造了巨大的贸易机会。目前,污染环境的产品正迅速失去市场,随之形成的是由环保产品、环保技术、环保服务等构成的庞大的“绿色产品市场”。据世界银行估测,2000年世界环保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6000亿美元,而在1995~2000年间,美国环境服务行业的年增长率超过20%171。表2列出了几个发达国家环保设备贸易在1991~2005年的变化情况。环保设备贸易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环保产品的生产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正逐渐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最终会影响世界贸易格局。
三、环境对贸易的消极影响
(一)环境因素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
普雷维什和辛格首先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问题。后来又有经济学家对此进行基于不同样本和时间序列的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贸易条件恶化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和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以环境进口附加税的征收为例,来分析这个问题。
环境进口附加税是指进口国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的产品除了征收一般进口关税外,额外征收的一种环境税。它把用于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费用计算在进口商品的价格之中,从而符合环境成本内在化的趋势和要求,同时也符合“污染者付费”原则。但环境进口附加税常常被发达国家作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用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贸易,以达到保护本国相关产业的目的。目前,由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其消极影响占据了重要位置。
我们以大国情况为例,用一般均衡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探讨一国征收进口环境附加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大国情况是指进口国政府对某种进口产品课征进口环境附加税对该进口产品的国际价格有较大的影响。如图1,OA为自由贸易条件下A国的出口品x的贸易提供曲线,OB为外国(B国)的产品Y的贸易提供曲线,OT为均衡的贸易条件。此时。A国的OC(X)与B国的OH(Y)交换,两国福利水平最高,因为两国的贸易无差异曲线U1U和K1K相切于P0点,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设B国的Y物品价格由于资源枯竭上升t%时,因Y物品的国内价格上涨,国内价格比率为OT2。于是,A国对Y物品的需求下降,并使国外供给减少。由于A国是大国,需求减少,导致国际市场Y物品供大于求。相反,国际市场上x物品求大于供。x价格相对上升,Y物品相对下降,于是改变了国际价格比率。假设外国提供曲线不变,A国提供曲线向左移动,其移动的幅度等于对进口物品价格上涨的大小。假设价格上升率=P1Nna。提供曲线移至OA1交外国提供曲线OB于P1点。此时A国x物品与B国Y物品的交换由原
来的Oa的x与aN的Y相交换,转变为Oa的x与aP1的Y交换,贸易条件改善(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从国家经济的立场解释,但消费者的购买价格比率为OT2斜率)。A国征收进口环境附加税的效应简单归结如下:贸易量下降,贸易条件A国改善,B国恶化。也就是说,环境恶化的国家不但贸易量下降,而且贸易条件恶化。而这里的B国(环境恶化的国家)一般是发展中国家,他们的环境恶化和贸易条件恶化相互加强,使他们在国际分工中更为不利,也不利于世界整体贸易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环境恶化可能会导致贸易减少、甚至个别产品“无物可易”的局面。
(二)“绿色壁垒”影响贸易
一国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借口,对外国商品制订过分高于国际公认的环保标准以限制或禁止国外商品进口,即为绿色壁垒,其实质是一种新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常见的绿色壁垒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绿色关税制度,主要是进口环境附加税。即一国借保护环境之名,对另一国生产的某些认为可能会污染环境的进口产品课以进口环境附加税。这是国际贸易中早期常用的一种绿色壁垒形式。
2 绿色技术标准制度。为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各国往往制定各种严格的技术标准。若各国制定标准的程序和严格水平不同,则可能导致相互冲突,从而使技术标准成为壁垒。
3 绿色标准制度。由政府或民间团体授予的、附于产品或包装之上,用来证明该产品从原料准备、生产制造过程,到销售、消费或报废和循环利用的各个环节均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如国际标准组织颁布的ISO14000系列环境标准、欧盟的CE标志等等。在国际贸易中若将获取环境标志作为市场准入的条件,则对一些没有获得标志认证的企业,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因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较弱而没有实施绿色标志制度,将会构成绿色壁垒。
4 强制禁止进口制度。由于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环境标准。进口国可对出口国的生产设备进行检查,可以以进口产品的生产制造环境、方法不符合本国标准为由。强行禁止某些产品进口。
此外,绿色壁垒的存在形式还有绿色包装制度、绿色检疫制度、绿色补贴制度、环境许可证和配额制度等等,这些绿色壁垒对贸易的作用或直接或间接,但其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可以预言,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环境重视程度的加深,“绿色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出现将趋于频繁,并成为影响贸易活动的一种有效工具。
(三)环境因素导致世界贸易结构进一步失衡
我们首先按照污染密集度来对污染产业进行划分,划分情况如表3所示。采用1981年和2005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数据来计算各污染产业的RCA系数的变化。从而分析环境因素导致的世界贸易结构的变化。RCA系数即显示比较优势系数,该系数定义为:国产品贸易量占国贸易总量比重与世界k产品贸易量占世界总贸易量比重之比。用公式可表示为:
年都有所下降。而同期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污染产品的RCA系数有所提高。也就是说,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的重视和一系列环境措施的实行,世界贸易结构有所改变,改变的总体趋势则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结构的进一步失衡。那就是: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的污染产品越来越少,发展中国家生产和出口的污染产品越来越多。
四、结论与评述
关键词: 标准化; 对外贸易; 国际标准
标准化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ISO/IEC GUIDE 2:1991)。其本质是在于通过对标准化对象“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其目的是在“统一”的基础上“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标准化活动是一把“双刃剑”,直接到贸易中技术壁垒的形成和消除。一方面它是取得出口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促进商品出口,成为国际市场上的通行证;另一方面它也能限制商品进口,成为一种非关税壁垒。因此正确认识标准化的“双重”作用,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标准化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一)促进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标准代表着一定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不同国家间商品的交换、人员与信息的交流以及运输的实现等,都是建立在标准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标准有当代国际贸易的基本要素之称,成为国际市场上的共同语言。国际贸易中的绝大多数商品都有公认标准(包括国际标准),符合这些公认标准的商品和服务在国际(或区域)市场上可以畅通无阻。许多国家和厂商利用标准化特别是国际标准化活动作为商品促销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标准化大大地促进了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议(WTO/TBT)中指出:“国际标准和符合性评定体系能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便利国际贸易做出重大贡献。”
(二)消除贸易障碍。由于各国各地区的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要求不相同,以及各国各地区技术水平和技术发展政策上存在的差异,使得各国各地区各行各业就同一产品和服务上制定的标准必然存在着差异。同一产品或同一服务,一个国家一个标准或者一个区域一个标准或者一个一个标准都是正常现象。如何减少这些差异,需要各国、各标准化组织以及联合国中许多专门机构之间进行协调,特别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协调,否则,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就难以实现。协调的结果是各国或者多数国家或地区之间就同一产品和同一服务采用统一的标准(如国际标准或区域标准),这样就能减少跨国交易中的困难,消除贸易自由化中的障碍。因此标准化是沟通国际贸易和国际技术合作的技术纽带,通过标准化能够很好地解决商品交换中的质量、安全、可靠性和互换性配套等问题。
(三)保护进口国市场和消费者的利益。标准的保护作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标准往往成为市场准入的决定性因素,成为保护国内市场的重要工具—形成一种非关税壁垒。在国际贸易的实践中,进口国家利用进口商品没有达到某项标准而将其拒之于国门外的例子屡见不鲜。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大为盛行贸易技术壁垒主要是因为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定出非常苛刻的技术标准,而多数发展家又无法达到这些标准而造成的。另一方面,这种保护作用又能阻止低品质的、不健康的、不安全的、对用户不利的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保护着国内消费者的利益。
(四)作为解决贸易争议的依据。贸易双方交货的品质、包装等有许多是通过公认标准或国际标准来规定的。毫无疑问,在国际贸易的实践中,交易的双方难免会产生争议,如果对产生的争议进行仲裁,那么极有可能以这些标准作为仲裁的依据。因此标准为解决国家间贸易纠纷创造了公正的条件,为维护国际市场的正常秩序提供了基本准则。
二、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标准化现状
截止2002年底,我国共制定了20206项国家标准。其中,强制性标准2789项,推荐性标准17417项。从标准的结构看,产品标准6048项,占29.9%;标准8240项,占48.8%;基础标准3848项,占19%。三者共占国家标准总数的89.7%。此外,我国共有行业标准34300项,地方标准12580项,企业标准约86万多项。在国家标准中,已有8931项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占总数的44.2%。从1993年起,我国开展了对采用国际标准产品实行标志制度。至今有关部门已公布了6270多项采标标志,共组建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60个,聘请27200多名委员。商品条码成员总数已超过4万家,50多万种商品采用了商品条形码标志。全国累计有8000多家企业持有8200多张带有国家认可标志的质量体系谁认证证书,8600多家企业持有35000张产品认证证书。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衔接配套的标准体系。
我国标准化工作已从传统工农业、工建领域向高技术、服务领域扩展,基本上满足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和其它国民活动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我国的标准化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现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等同、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相对数量还太少,大多数标准没有参照国际标准来进行制定、修订工作。迄今为止,我国只有10个标准被ISO采纳为国际标准,仅占ISO国际标准总数的0.7%,因此在国际标准面前我们只能受制于人;二是标准化水平不高,许多现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比,其质量指标和要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同国外先进标准的差距更大;三是标准制订的周期长,滞后性较为突出,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需求。已有的标准无法满足国际市场对进出口商品提出的新的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一些标准老化,农业标准未形成体系,服务业标准极少,难以满足当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发展要求;四是标准的数量不足。新产品开发速度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因此一些新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国家标准严重缺乏,受制于人;五是多数企业的采标意识普遍淡薄。我国的采标工作基本上停留在靠政府推动状态,只有少数先进企业采标意识较强,自觉地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等等。这些原因直接导致我国产品档次低、国际竞争力差。三、必须大力加强我国对外贸易中标准化工作
,一些国家把进出口的标准化工作作为加强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和品质管理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标准化和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能力,保证进口商品符合国内生产使用安全、卫生和环保的要求,保证引进技术设备,符合本国标准体系和计量制度的统一的要求,增进对外技术合作和对外贸易往来。如英、美两个“英制”的国家近年来为扩大商品的出口,也不得不花费高昂的代价来推行国际单位制(公制)。许多跨国公司为使自己的产品“国际化”―在世界各地都能通用,也不得不首先采用国际标准。
在我国大力加强对外贸易中的标准化工作,实施标准化战略,是符合世界潮流、努力提高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一种必然选择。标准化战略有利于提高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冲破贸易技术性壁垒,促进商品出口;有利于加快我国、商品与服务同国际市场接轨;有利于加快生产技术的更新速度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改进商品和服务质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转变观念,重视对外贸易中的标准化工,加大对标准化工作的投入。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的主管部门到各企业,都必须认识到标准化工作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各类外贸企业,要强化标准化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以《产品质量法》和《标准化法》为主体的有关法规文件,严格依法经营。对不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项目就坚决不上,达不到要求的自动停产。
我国目前标准化工作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标准化的投入偏少。如我国高新技术研究项目一般不安排标准的研究经费,这直接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目前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引导着世界标准化工作的潮流,是与它们在标准化研究方面大量投入有关。如2001年德国标准化的投入达到7.7亿欧元,产生了160亿欧元的效益,这意味着德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是标准化创造的。因此,我国政府、企业有必要加大标准化研究费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自己的技术标准体系。
(二)认真研究和积极推广使用国际标准。国际标准是世界各国协调的产物,它反映了国际上普遍达到的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水平,成为国际级别上的协调标准和处理贸易纠纷的重要基础国际标准,有取代国家标准的趋势,因此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本国标准,已成为WTO对各成员的要求,直接构成国际贸易中的主要条件。同时积极地推广采用国际标准,能够及时地了解国际先进技术,提供技术改造的方向和目标,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廉价的技术引进。目前,世界上约有近300个国际和区域性组织,制定标准或技术规则。其中最大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ISO、IEC、ITU标准为国际标准。此外,被ISO认可,收入KWIC索引中的其他25个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也视为国际标准。
(三)注意不断追踪国外先进标准和先进的技术成果,及时研究、搜集各国技术限制法规和技术标准,调整本国产品的质量指标。国外公司标准和行业标准经常修订,一旦有了技术上的新成果,即制定成标准,供生产直接采用,滞后时间短。标准对设计、生产、使用中出现的变化,反应迅速及时。在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过程中,如果坐等标准正式颁布才开始采用,滞后时间很长。应在国际标准制定过程中密切注意其动向,不失时机地进行跟踪。其是直接采用,缩短滞后时间;编制过渡试行标准,跟踪国际标准的变动,包括以国际标准制定过程技术活动的跟踪,而且是全过程的跟踪。
(四)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工作。开展国际认证是一项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标准化工作。按照国际贸易趋势,一国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需要获得“白色通行证”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绿色通行证”—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认证。通过国际认证的企业和产品,意味着在国内外有良好的企业信誉,相当于获得了进入别国市场的“钥匙”,成为国际市场免检产品,其市场竞争力不言而喻。因此,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工作,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从而增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主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工作。一些国家和地区由首先立足考虑国内标准,而转向最大限度地控制国际标准,即将本国的技术法规、标准纳入国际标准。他们致力参与ISO、IEC各种技术活动,特别在国际标准制定、修订方面,积极争取承担起草工作,以保证国际标准充分体现本国利益,或将他们的本国标准纳入国际标准,积极倡导在世界范围内采用,以保护、发展自己的产品。为保护民族,让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日本以“制定标准者控制市场”为出发点,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以求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争取领导地位。欧洲国家承担TC/SC秘书处工作的在ISO和IEC分别占66%、54%。他们在产品的研究开发阶段针对新的开发研究成果,制定欧洲标准,并努力将其推荐为国际标准,力争贸易上的主动。美国积极强化落后于欧洲的国际标准化活动,无论是承担TC/SC秘书处的数量还是对国际标准的提案数都急剧增加,特别是新承担了通信与系统间的信息交换JTC1/SC6等重要领域的秘书处工作。目前的国际上所采用的国际标准有大多都是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或者是发达国家的大企业的企业标准转化而来的,充分地反映了发达国家的利益,这显然不利于包括在内广大发展中国家。因此,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跟着采用国际标准,应积极主动地参加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活动。这样做不仅能让我们跟踪国际标准动态,而且还能使国际标准充分反映我国的意见和合理要求,扩大我国的影响。对我国的先进标准(将我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科研成果及重大的技术变化及时转为技术标准),以及具有中国国情特点的文化、传统工艺品、名品的标准等,都应积极地向国际组织推荐,争取纳入国际标准。只有这样变被动为主动,才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
(六)重视培养国际标准化人才。国际标准化人才的外语水平高,有渊博的知识,是该领域的技术或标准化的专家。他们掌握整个国际技术和经济状况的动向,知道自己所属企业、产业在国内及世界上的竞争能力与位置,以及与该技术有关的国外企业和产业的动向,懂得该领域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有关国家政府的政策策略等;他们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充分向有关各国和各企业的专家说明采用日本标准提案将会给世界上带来的好处。这样的人才可通过MOT的研究和来造就。MOT比MBA增加了很多技术要素。在美国,设MOT硕士课程的院校已超过100所,欧洲和亚洲各国近年也加快了创建这种院校的步伐。可我国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因此为了有效推进国际标准活动,我们应注重培养熟悉ISO/IEC国际标准审议规则并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
(七)大力宣传对外贸易中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标准化工作的意义,引起全特别是企业的重视。对按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的企业和达到这些标准的产品,要集中进行宣传报道,并实施各种优惠政策。
[]
[1] 刘耀威. 竞争优势新要素(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7.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教学理念;教学程序
本文为兰州商学院2012教学研究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28日
《国际贸易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国内外高校的经济管理学的教学板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式”为主,对高校培养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很难适应。研究型教学模式通过设定研究主题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较好的尝试。本文基于该课程本科教学的实践,拟对《国际贸易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加以探讨。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研究过程中学习,注重发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学习、研究、实践和思维能力和创新品质的培养为最终目标;同时,该模式可大大促进高校教学和科研结合、实现教学相长。对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认识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是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容。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支配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创建的一种教学模型,因此运用该模式必须首先明确其基本要素,包括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策略的整体、系统的操作等。所以,很多学校如清华、北大、浙大等在尝试研究型教学模式时首先对这些关键问题予以解决。本文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就从这几方面入手。
二是研究型教学模式中的两大主体,即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很多进行这方面研究的人只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强调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性,以类似科研的过程进行学习。但实际上作为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也需围绕“研究”进行活动。首先,研究性教学首先要求教师的教学以研究性为主,在教学中运用科研思维与方法进行教学;其次,教师也应提高“研究”水平,对专业领域的前沿动向加以研究,以实现对学生更好的引导。
三是研究型教学模式适应的学生层次问题。作为研究型教学其核心在研究,因此必然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研究的精神,不仅是传统的知识接受者,更是知识的探究者,在研究中学习、成长。所以,很多人认为研究型教学更适合研究生的教学。但是作为研究型教学在应用过程中它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这也是本科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所以在本科生以课程内容为基础的前提下,教师和学生的研究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研究和探索问题,研究型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本文重点研究本科生的研究型教学问题。
二、《国际贸易学》课程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课程性质的必然要求。国际贸易学是国际经济专业的一门传统课程,探讨了国际贸易的发生的原因,分析国际贸易形态的决定以及贸易利益在贸易参加国之间的分配等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涉及国家之间经济交往和贸易往来的问题层出不穷。因此,面对动态变化的国际经济现象,要求学生能应用所学理论对其进行解释,并不断关注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这是本课程性质的必然要求。
(二)教学内容陈旧。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主干课程《国际贸易学》,教学过程按照传统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安排,然而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国际贸易问题不断出现,世界贸易格局也在不断调整,因此必须根据国际经济理论的最新发展和现实环境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这些都需要深入开展国际贸易相关问题的研究。
(三)教学方法单一。传统国际贸易学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多以单向传授理论模型为重点,进而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的发挥。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侧重于主要知识点的讲解,教学方法单一。比如:在讲授贸易理论时,教师直接把理论的含义、理论的模型、理论的评价告诉学生,然后要求学生理解、记忆,缺乏与学生思想的交流碰撞。因此,需要根据课程知识特点进行创新,引入新的方法。
三、国际贸易学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针对当前国际贸易学教学模式的不足,本文对国际贸易学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根据一种教学模式应该包括的基本因素,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树立研究型的教学理念。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首先应树立研究型的教学理念。对于研究型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的方法,更是一种教育的理念。首先,研究型教学,是强调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教学,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灌输,不仅仅是进行知识的传递,而更多的是注重在探索和研究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其次,实施研究性教学同时涉及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学以研究性为主,将科研成果教学化,教学活动科研化,在教学中运用科研思维与方法进行教学;对于学生,须主动适应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以类似科研的过程进行学习。教师要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研究的环境,以便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实现“教学相长”。
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对于师生双方都提出新的要求。对于教师而言,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下,必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驾驭整个教学过程,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将教师对教材的再创造性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学生而言,多年来他们已经习惯自己在课堂中的从属地位,而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必须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渐形成“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培养其积极探索与研究的潜力。
(二)形成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育中最基础的部分,研究型教学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不同的教学模式决定了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研究型教学要求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授课内容进行选择、补充、重组和整合,形成系统化的、与时代同步的知识体系。因此,国际贸易学教学内容应体现出国际经济发展的动态的特点。因此研究型教学中不仅仅是前人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同时要求在教学中引入学科前沿知识。
实施研究型教学:第一,通过鼓励教师进行科研创新,使教师能在某个知识点上取得突破,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以更好地影响和感染学生;第二,通过鼓励学生去探索和发现前人尚未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提出新思路、新方法去解决问题,可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本科生的创新能力。
(三)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施国际贸易学研究型教学模式还要采用多种方法推进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在课堂教学中研究型教学模式下,适用于国际贸易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很多。
例如,以比较优势理论为题,让学生研究我国某产品的比较优势,撰写研究论文。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利用图书馆、资料室和互联网查阅资料,搜集资料,开展专题研究。另外,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由教师对其进行研究的方法进行指导,并鼓励他们在研究中提出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可以综合灵活应用,与简单讲授相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同时,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下还要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根据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要求,应增加教学手段,如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师生在难点解疑、作业辅导、学术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互动。还可以将学生的科研成果在平台上展示,这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提高了学生进行科研的积极性。另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聘请资深的国际贸易专家或对外贸易管理部门的专家及其他高校的专家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
(四)创设便于调动学生研究积极性的课堂教学程序。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当中平铺直叙的就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进行讲解,老师讲,学生听,往往令同学失去学习的热情。进行研究型教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灵活调整教学顺序,构建以学生为主新的教学程序:
1、教师设问,学生解答。教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如何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和通过实验来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收获往往比事前预想还要多。
2、学生提问,教师引导。提前由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在课堂当中针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提问。教师应掌握数倍于学生的背景材料,对学生的提问不是给予直接回答,而是要进行适当引导,使学生参加讨论,讨论结束时由教师总结,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适当的评点和概括,引导学生择善而从。这样的教学程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便于调动学生思考和研究的积极性。
(五)改进常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是对学生学习的检验,传统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考核系统应是一个多样化、过程式的综合评价系统。首先,应改变传统考试的出题思路、出题形式,以便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其次,将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与课外作业成绩纳入评价系统之内,增加对学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活动状况的评价。在这方面,就需要对学生平时的课堂互动情况做好记录,对课堂参与、课程论文、论文宣读、答辩等内容进行量化考核。最终考核的目标应该都是为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不是单纯考核学生的记忆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高虹,刘惠琴.从基于问题的学习看研究型课程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