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范文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

第1篇: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范文

关键词:数字音频技术;广播电视;优势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广播电视的质量要求也不断增加,数字音频技术的出现,有效地缓解了广播电视工程的压力,改善了传统广播电视工程音质的问题,现阶段,数字音频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工程中,在多媒体通讯、高清电视、调频广播中都多有应用,而且数字音频技术优化了对于音频信息的处理过程,提高了声音的质量,并且对于频谱的利用率更高,还有效地降低了数据传输过程对于功率的需求,减少了对于环境的影响。

1 数字音频技术基本内涵

1.1 数字音频概念

数字音频是模拟信号以及数字信号共同操作的过程,模拟信号中的音频信号作为连续信号,不管是在时间看还是在幅度看,都是连续的。在时间看,音频信号在任何一个时间段的声音信号都存在着无数的幅值,在幅度看,音频信号的幅度数值是实数的。数字信号则指的是对于某个模拟信号进行的采样过程,在某个时间段所采集无数幅值数据中的一个,保持采样的连续性,并且把采集数据的时间以及幅度数据应用离散数字进行表示,这个过程所记录的信号就是数据信号。

1.2 数字音频广播技术概念

数字音频广播技术是广播电视技术以数字音频技术为基础生成的新型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对于数字音频中的模拟信号进行分析,之后在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形成想要的画面以及音频。数字音频广播技术是在传统的广播电视技术上进行了数字化的升级,采用先进的音频设备,来实现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数据压缩、纠错、编码等过程。并且有效地提高了数据传输过程的稳定性,且保留了传统广播电视技术中良好的音质,经过压缩、解压过程的数据并不会出现很大的失真现象,有效地确保了广播电视画面音频的饱和度以及欣赏性。数字音频广播技术现阶段被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工程中,提高了其服务质量,更加能满足人们对于音频的需求,是广播电视工程实现模拟与数字化转化的重要标志。

2 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优势

2.1 广播电视系统中数字音频的应用优势

在广播电视系统中,应用数字音频的部分主要是组网、数据传输以及数据压缩三个。在这三个环节应用数字音频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在数据压缩过程中,音频对于人耳的影响,可以实现对于高音频的调制,有效地减低高音频的强度,减少操作人员受到的伤害。在广播电视系统中应用数字音频技术,不仅减少了数据压缩过程,并且提高了用户音频体验效果,也保证了音频处理过程中才做人员的安全。

2.2 扩展音频轨道中数字音频的应用优势

音轨是广播电视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的音频技术,在现阶段的广播电视工程中,音轨的主要类型有录制音频、数字音频以及节目管理三种,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的成熟,其在扩展音频轨道上也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在音轨中应用数字音频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音乐语言类声乐类节目的声音质量,改善人们听觉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应用64轨的数字硬盘对于节目进行录音工作,还可以在录音的过程中随时进行补录的操作,同时实现了对于音频轨道的扩展,改善了人们对于声音的感觉,提高了对于用户的服务质量。

2.3 存储信息中数字音频的应用优势

和其他的音频技术相比,数字音频技术的优势在于数字技术上,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可以将之前其他音频技术无法处理的问题进行改善。数字音频技术和计算机的原理相似,都可以对资源进行存储和共享,不过数字音频技术的对象是音频资源。除了可以让使用者快速找到所需要的音频资料,还能对海量的音频资源进行分析整理,提高广播电视工程的管理效率。所以,在广播电视的管理工作内容中,数字音频技术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4 音频剪辑精准中数字音频的应用优势

在音频剪辑中运用数字音频技术,能够对其进行精确的高数字音频剪辑,将音频中的声音通过波形图的方式呈现在屏幕上,从而可以实现对声音的精密剪辑,提高剪辑的质量。除此之外,这种方式还能保证在节目中能够更准确、更好地展现音频的效果,保证电视节目的音频质量,为社会民众带来更好的广播电视体验。

3 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发展趋势

3.1 数字调音台

在如今的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调音台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广播电视节目中的核心部分。所以在数字调音台上,不仅要保证原有设备功能的良好发挥,还要能有效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保证节目中不会出现串音、噪音等问题,为社会民众提供良好的服务。其次,要将数字技术加入到调音台的工作中,创新调音台的模式,增加调音台的功能,保证其能满足时代变换下的需求。能适应多个环境,具备个性化的特点,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

3.2 音频嵌入技术

通过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建立了数字音频工作站,除了能够有效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之外,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嵌入音频指的是在视频的传输过程中,音频信号在特定的范围内进行信号传输。所以,嵌入音频指的是将信息嵌入到指定的范围中,在视频传输的过程中,通过嵌入音频能够将声音嵌入在视频资源中,实现视频和音频的同步,能够提高节目的质量。目前,音频嵌入技术主要用于节目的后期制作,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广播电视工程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未来的广播电视工程想要进行可持续发展,必然要将音频嵌入技术进行全面普及应用。并且在广播电视工程的管理中,要将音频嵌入技术作为最基础的管理系统,通过对自身实际情况的预估,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策略。通过音频嵌入,不仅可以对节目进行监督,还能保证视频和音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推动行业发展。

3.3 数字音频技术的未来发展

在我国目前的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音频技术在声音录制和后期制作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提高了节目的质量,并大大节省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科学、合理地发挥了数字音频技术的特点。但是从整体看来,广播电视工程中还存在一些缺点,需要数字音频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进行分析处理。所以想要提高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必然要加强对数字音频技术的研究,提高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旨在为社会民众提供更好的视听效果。

4 结论

数字音频技术作为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依托的信心技术,是具有时效性和多媒体性的新兴媒体传播模式。在数字音频技术的使用中,可以确保信息传播的快速准确性,并且对于大范围的媒体信息鞑ゾ哂泻芎玫男Ч。覆盖面极广,而且互动性很强,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普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广播电视的格局。

参考文献

第2篇: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范文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办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070-02

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电子科学与技术在信息、能源、材料、航天、生命、环境、军事和民用等科技领域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必然导致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这种产业化趋势反过来对本专业的巩固、深化、提高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从人才的社会需求出发,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行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探索,并详细介绍了培养方案的制定情况。

一、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

目前,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主要面向长三角地区庞大的微电子、光电子、光伏和新能源行业,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的。但是也应该注意到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的分布不均,分类较细,且发展变化较快。另外,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结构具有多样性,既有劳动密集型的大型企业、大公司,更多的是小公司和小企业;既有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更有合资、独资的外企。因此,社会需求与本专业毕业生的供需矛盾还会继续存在。

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

本专业培养具备微电子、光电子领域的宽厚专业基础知识,熟练实验技能,能掌握电子材料、电子器件、微电子和光电子系统的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开发和设计技能,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该领域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光电材料及器件、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工程技术人才。并且结合我校“大工程观”人才培养特色,依据“卓越工程师”教育理念下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原则,培养适应微电子和新兴光电行业乃至区域社会经济建设需求的工程技术型人才。

三、本科培养方案制定的思路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参照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以及专业下设微电子、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两个本科培养方向的思路制定。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工程能力,使毕业生能满足长三角地区微电子、光电子和新能源行业发展的需求。微电子方向的课程设置专注于电子材料与电子器件、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方面,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方向则偏向于光电信息、光电材料与光电器件方面。

四、本科培养方案的改革探索

要实现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并结合我校学科发展方向和特色,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对省内外几所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调研,最终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1.培养方案的模块化设计。在设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整体框架时,根据“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和培养工程技术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下,专业培养方案分人文与社会科学、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三个模块,下设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两个专业方向。学生在前两年学习相同的课程,到大三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方向,选修各自方向的专业课。由于两个方向的不同培养要求,因此在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方面设置限选模块,每个专业方向必须修满相应的学分才能毕业。

2.改革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为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因此,在保留了原有电子信息类专业通常所开设的电子类课程外,增加了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如EDA技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物理光学、应用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等课程,删减了原先与物理类相关的一些课程,如物理学史、原子物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等,并删减了一些计算机软件类课程,如C++程序设计、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专业基础选修课程分方向限选模块,两个专业方向对应有不同的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3.优化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整个专业教育中的主干部分,微电子方向的课程设置紧紧围绕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设计方向,开设有集成电路设计、微电子工艺原理与技术、工艺与器件可靠性分析、半导体测试技术、现代电子材料及元器件、集成电路工艺与器件模拟等课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方向围绕光电材料和光纤通信方向,开设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检测原理与技术、太阳能电池原理与技术、光纤传感原理与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等课程。另外专业课程里面还设置有专业实验,通过加强实验环节,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

五、与省内外专业人才培养的区别

具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各大高校分布在不同的地区,服务于不同的区域经济,这就要求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区域化、差异化。我们分析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徐州工程学院这五所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高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不仅使我们能学习到其他高校的先进办学理念、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也可以发现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定位。各个学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据自身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区域经济要求确定专业的发展定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人才培养定位于能从事电子元器件、电子电路乃至电子集成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浙江工业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光通信、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设计等方面的人才。苏州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在培养能够在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与系统等领域从事各类系统级、板级和芯片级研发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南京理工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是突出光电技术和微电子与信息处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以光电成像探测理论与技术及微电子理论与技术为专业特色。徐州工程学院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定位在培养能从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而我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于服务长三角地区半导体和新能源行业,培养能从事集成电路设计与开发、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发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2.课程体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学生设计、开发电子元器件、电子电路系统、电子集成系统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通信电子电路、EDA技术、薄膜物理与技术、电子材料与电子器件、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原理和应用、现代DSP技术及应用等专业课程。浙江工业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学生设计、开发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的能力,开设了电路原理、模电数电、通信电子线路、集成电路设计、光纤通信原理、光网络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等专业课程,以及电子线路CAD实验、单片机综合实验、通信原理实验、通信电子线路大型实验、微电子基础实验、半导体器件仿真大型实验、集成电路设计大型实验等实验类课程。苏州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学生设计与开发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与系统,从事各类系统级、板级和芯片级研发工作的能力,开设了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电子线路CAD、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VLSI设计基础等专业课程,以及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信号与电路基础实验、电子线路实验、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验等实验类课程。南京理工大学培养学生从事光电子器件、光电系统和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应用的能力,开设了信号与系统、光学、光电信号处理、光辐射测量、光电子器件、光电成像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技术、显示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半导体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线路、电视原理等专业课程。徐州工程学院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学生设计与开发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能力,开设有信号与系统、光电子学、光电子技术、激光原理与技术、光伏材料等专业课程,以及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等实践性课程。我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设计与制备能力,开设有半导体物理学、半导体器件原理、MEMS技术、微电子工艺原理与技术、薄膜材料及制备技术、工艺与器件可靠性分析、集成电路工艺与器件模拟、EDA技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检测原理与技术、太阳能电池原理与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等专业课程,以及近代物理实验、专业实验等实验类课程。

3.人才培养特色。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是注重集成电路设计、系统集成方面能力的培养。浙江工业大学的人才培养注重光纤通信、集成电路设计方面能力的培养。苏州大学的人才培养注重电路与系统设计、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方面能力的培养。南京理工大学的人才培养注重光电技术和微电子与信息处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以光电成像探测理论与技术及微电子理论与技术为专业特色。徐州工程学院的人才培养注重光电材料与器件方面能力的培养。我校的人才培养注重电子材料与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开发、集成电路设计方面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鹤鸣,范红,施伟华,徐宁.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探索[A]//电子高等教育年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7-20.

第3篇: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范文

【关键词】光电科技 通信 能源 光电跟踪测量 系统

由光的作用产生的电叫光电,是以光电子学为基础,综合利用光学、精密机械、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各种工程应用课题的技术学科。其信息载体正在由电磁波段扩展到光波段,从而使光电科学与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扩展至光信息获取、传输、处理、记录、存储、显示和传感等的光电信息产业方向。

目前,关于光电领域的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精密检测与光学成像方面。以光子计算机为理想代表的光波应用是光电最吸引人的地方,但是要达到这一目标,还需时日。

一、光电涉及的范围

光电行业在近展的涉及面也逐渐扩大,其中,在光通讯、激光、光电显示、光学、太阳能光伏、电子工程、物流网等领域发展的比较明显,并逐渐向更广的空间渗透。

二、光电效应

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一般来说,金属表面在光辐照作用下发射电子的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光波长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方能发射电子,即极限波长,对应的光的频率叫做极限频率。临界值取决于金属材料,而发射电子的能量取决于光的波长,与光强度无关。事实是,只要光的频率高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亮度无论强弱,光子的产生都几乎都是瞬时的,不超过十的负九次方秒。因此,光是由与波长有关的严格规定的能量单位(即光子或光量子)所组成。光电效应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发现,对发展量子理论起了根本性作用,在光的照射下,使物体中的电子脱出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

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打效应。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外光电效应。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内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里,电子的射出方向不是完全定向的,只是大部分都垂直于金属表面射出,与光照方向无关,光是电磁波,但是光是高频震荡的正交电磁场,振幅很小,不会对电子射出方向产生影响。

三、光电跟踪测量

光电科技是结合光学、电子与电机的尖端科技,近十年来技术突破发展迅速,随着产品不断的推陈出新,其应用层面扩展至通讯、信息、生化、医疗、能源、民生等工业,光电产业已成为众所瞩目的明星产业,未来随着光电在通讯、网络、多媒体等扮演核心技术角色,可以预见21世纪将是光电的世纪。

光电测量系统是采用光学原理采集飞行目标信息,经处理得到所需的弹道参数与目标特性参数,并获取飞行实况图像资料的专用测量系统,是导弹测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电跟踪测量系统主要包括两大部分:跟踪系统和光电测量系统。但是由于对系统的作用和功能要求不同,不同种类的光电跟踪测量系统,其组成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类的光电跟踪测量系统,由于用途不同,要完成的测量任务的差别,其组成也会有所差异。

四、光电跟踪系统的发展

光电跟踪测量系统,在导弹和航天器的试验中,已成为有多种功能和高精度的跟踪测量手段,国外的导弹航天靶场很重视靶场光电跟踪测量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其设备的型号品种多、数量多、测量精度高、更新换代快,使用的光波波段有紫外、可见光、红外;测量平台除了陆基光电跟踪测量设备外,还有舰载的、机载的、星载的;作用距离有近程几百米、几千米的,远程几百千米到上千千米,还有几万千米光电深空监视系统等。

据20世纪70年代初统计,美国太平洋导弹靶场的光电跟踪测量设备有近100台(其中电影经纬仪23台、电影望远镜3台、机动光学跟踪架11台、高速摄影机及其他类型光电跟踪测量设备60多台)。大西洋导弹靶场的光电跟踪测量设备也不少,仅次于太平洋导弹靶场。白沙导弹靶场是世界上光电跟踪测量设备配置最好的靶场之一,光电跟踪站达110多个。

在跟踪运动目标能力方面,国外靶场光电跟踪测量系统的提法上与国内有所不同,一般只有跟踪角逮度、角加速度和跟踪精度;而不区分工作角速度、工作角加速度与最大角速度、最大角加速度。

我国早期的靶场光测仪器是KT-50电影经纬仪(苏联造),以及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第一台光电经纬仪,电影经纬仪,目前它们在靶场光测仪器中已被淘汰。最近几年来,根据导弹航天飞行试验的需求,我国研制了多种系列的光电跟踪测量设备,并对早期研制的光电跟踪测量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和完善提高,可基本满足飞行试验任务的需要。我国自行研制的靶场光电跟踪测量设备,其总体性能和主要技术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并具有一定的特色。但在精密跟踪、自适应技术应用、激光雷达、远距离目标探测、目标物理特性测量技术及其自动化程度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需要加强这方面的预先研究和试验,加速新技术和新测量体制在光电跟踪测量设备中的应用,研制更好、更先进的靶场光电跟踪测量设备。

综上所述,今后光电跟踪测量系统应向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高测量精度、高可靠性、远距离实时测量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耀,等,光电图像处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余明,陀螺稳定光电跟踪平台伺服控制系统研究[D].计算机技术与运用;2011.

[3]严洁.光电跟踪系统信息处理技术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

[4]李楷,姚红萍,光电跟踪仪目标捕获过程控制技术研究[J].激光与红外,2009.

第4篇: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范文

关键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167-02

一、研究背景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下简称光电专业)是由教育部在2012年9月下发文件将原属于电子信息科学类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与原属于电气信息类的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5个专业统一整合后而成的[1],因此,不同学校的光电专业渊源不同,特色各异。我校的光电专业源于2011年设置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初期建设主要依靠大学物理教研室的师资和大学物理实验室资源,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理论课程比例较大,应用型课程不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不足,不利于学生的就业竞争。

光电信息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随着合芜蚌自主创新产业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安徽光电产业迅速发展,从而使光电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快速增加。特别是生产加工类企业,对具有光电专业背景、熟悉光电原理和行业发展的技术管理人才需求旺盛。

随着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对比企业对光电人才需求的状况,以前的培养方案存在与就业市场脱节,重视理论及系统性,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不足。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近年来,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兄弟高校的成功经验、认真吸取企业的建议、接受光电教指分委指导,逐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及建设思路,初步形成有特色、能满足地方光电企业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了“光电子技术”、“光通信与信息处理”两个专业方向,构建分层次、模块化的“平台”+“模块”式课程体系。建设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课程设计及企业实习等实践教学体系。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

(一)合理定位,优化课程体系

地方高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培养适应光电信息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以适应光电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校企合作修订了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5个层次。在新的培养方案中,保证数理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合并调整压缩了物理理论课程,增加了应用型课程的比例,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开设了,光电信息物理基础、物理光学、应用光学、信息光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子技术,光学系统设计、光纤通信原理、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等。

(二)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强化实践教学

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需要有良好的实验教学条件的保障,用好现有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振兴计划项目支持实验室建设。2013年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实验平台建设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同年获批该专业获批安徽省振兴计划新专业建设项目。

在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的基础上,独立设立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从2012年至今,依托项目资金等共计投入760多万元用于购置各类光电仪器设备,组建了基础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子技术与检测、光通信与信息处理技术4个实验分室,建设了光学系统设计与制作、光电创新设计2个实训室。经过4年的实验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先进的、开放的实验教学环境。

1.有机整合、独立开课,构建模块化实验教学体系。打破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独立分块,实验从属于理论的传统实验教学体系,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实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独立开课,构建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2]如独立开设了基础光学实验、光电子技术实验、光通信与信息处理技术实验、激光原理与技术实验及课程设计等。

2.改革教学内容,优化基础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在整合基础实验、独立开设模块化实验课程的同时,开设足够的高质量的综合性、设计性的课程设计项目,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工程、社会应用紧密联系,开设有光学系统设计、光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光电检测课程设计等,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通过暑期小学期实践教学,积极引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结合企业生产项目,实施暑假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真正贴近企业,贴近市场。

(三)设立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竞赛活动

学校积极实施因材施教的探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了大学生科技文化与创新创业学分,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学生自愿报名组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创新创业项目。学校积极支持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实践及竞赛活动,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全省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及学校组织的光电设计竞赛中都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通过竞赛,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促进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3]从而也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三、思考与建议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在4年的建设实践中,有教训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培养光电企业真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重要n题。

首先,科学合理地设计和更新教学内容,淘汰过时的内容,将企业生产的实际问题与理论结合,特别是体现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实验教学项目、课程设计及各类设计、光电设计竞赛的项目上。

其次,建设具有特色的专业实验室,建设好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立稳定企业实习基地,推进实验及实训的项目化教学,通过企业技能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针对就业岗位针对性学习,提高就业竞争力。

第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专业设计软件的熟练使用也是企业技术人员的重要方面,而我校利用课程教学、暑假实践等对学生进行了单片机类教学,Matlab仿真等软件课程教学,但还缺少光学系统仿真设计等训练。因此,我们进一步建设光电仿真设计实验室,将加强学生专业设计软件使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在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科技新学分部分,以强化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一项长期工作。校企合作,创建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必然会培养更多适应社会、企业需求的光电技术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海明,尚可可,等.地方高校工程应用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物理与工程,2015,(2).

[2]谢嘉宁,陈国杰,等.地方高校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08).

[3]朱进容,黄楚云,等.光电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Local Colleges Opt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of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CHENG Rong-long1,LI Yi-de2,WANG Li1,GONG Hao1,FU Yuan-xia1

(1.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Bengbu College,Bengbu,Anhui 233030,China;

2. School of Physics and Materials Science,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39,China)

第5篇: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范文

就业方向 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光电仪器、精密仪器的设计、制造及经营等工作。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中从事基础研究和教学工作

推荐院校 清华大学、重庆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

光电信息工程是以光电为主,光、机、电、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的宽口径的学科。主要围绕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应用及相关的支撑技术。重点是光电传感、测量与控制、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自动识别、光通信、光电制导等技术,培养相应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第6篇: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范文

Abstract: There is more emphasis on scientific research than teaching in current universities. In fact, teaching and research reinforceeach other. 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most universities focus 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underestimate teaching. Some methods on reinforc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mutually are provided based on teaching of optoelectronics-related courses in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itial teaching results show several methods on integra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into teaching can improve the training of the talents of the photoelectr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anwhile, the teaching process has brought a lot of inspiration to the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To a certain extent, we obtain the improvement 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关键词:教研相长;方法;例子;光电子类课程

Key words: reinforc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mutually;methods;example;optoelectronics-related courses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0-0172-02

0 引言

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钱伟长院士在谈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时说:“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教学是科研的前提和基础条件,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层次的关键,二者相互支撑、相辅相成。但是,当前对于大部分高校来说,教学和科研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过于重视科研。本文首先简单分析造成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原因,然后以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的光电子类课程教学为例初步探讨教研相长的具体实现途径。相应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其他工科专业教师中推广,以帮助他们在教学方面和科研方面都取得好的效果。

1 重科研、轻教学原因分析

目前造成大部分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1 与大学教师所处的大环境有关

“目前社会上有很多人认为,我国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主要是科研水平低、师资差。包括时下流行各种“高校排行榜”,也多以科研为主要指标”[1],而教学的实际效果对于学校的综合排名则无足轻重。如,时下流行的“武书连2015中国734所大学教师学术水平排行榜”[2]。那些科研搞得好、综合排名靠前的高校,其知名度也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学校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力争在科研上有所突破。作为高校一分子的大学教师自然也不可能置身世外。

1.2 与我国现行的职称评审制度有关

目前我国大学教师的职称评审,实际上主要依据的是科研, 包括有没有科研论文、论著,有没有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如评讲师、副教授、教授要多少篇论文,什么级别的论文,论著要有多少字,什么级别的立项和成果等。教学在职称评审中虽然也受重视,作了许多规定,但大都显得笼统模糊,而且缺乏可操作性。教学水平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对教师职称的评审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1.3 与学校的实际情况有关

有一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几乎很少主持或参与科研工作,这在淮海工学院非常普遍。不参与科研工作则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除了不能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也不利于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提高[3]。这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这些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还有一些承担行政工作;同时没有良好的科研团队,形不成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而不能提供有效的科研条件让他们从事科研工作。

上述几种情况造成科研与教学分离,更难做到相辅相成,共同进步。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自然无法去改变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也无法撼动现有的职称评审制度,但从大学教师的自身职责来看,我们不仅需要承担教书育人的工作,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同时做好科研与教学是每一位高校教师的职责所在。因此教学和科研孰重孰轻,如何处理好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关系以及如何把自己的科研和教学很好地结合,对于教师自身非常重要。

2 教研相长途径初步探索

本节从普通高校教师角度出发,探索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如何把科学研究应用到教学实践,以做到教研相长。下面分别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提高三个方面,以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光电子类课程教学为例探讨教学相长的方法和途径。

2.1 专业建设方面

目前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的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仅有7年的历史,虽已初具规模,但课程体系与专业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以光波为信息载体的检测、控制技术、仪器系统、精密测试等内容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重要内容。

根据相关专业领域教师的科研基础,本课题组首先对电子工程学院的光电子类课程(光电子技术基础、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等)实施了教改研究,包括课程体系与教学大纲完善,加深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即将教师的科研新成果融入理论和实验教学,并利用教师科研条件进行直观教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

如,电子工程学院建有自适应光学实验室,是相关任课教师的科研平台。自适应光学技术是一门可以让光波适应外界变化而被能动控制的技术,也可以理解为光学中的自动化技术,集科学性和工程性为一体。相关专业学生已经学习过自动控制原理,对常规的液位、流量等过程控制非常熟悉,但对“光波”这样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该如何完成控制呢?学生们非常好奇。通过分批次带领相关专业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光电成像校正实验,学生既加深了对光信号传输、光电信息转换及光电检测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又巩固和拓展了以前学习的自动控制相关理论知识的应用,学习到了教材中没有学到的内容,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反馈非常好。

对于一些不具备实验条件的重点实验内容,由于实验条件比较苛刻,部分光电现象在实际实验中不明显,难以观察;另外也因为实验仪器有限,学生无法通过实验观察到所有的实验现象。针对这种现状,利用了科研过程中获得的数值仿真能力,帮助学生实现虚拟实验。

2.2 人才培养方面

通过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新形势下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注重因材施教,将学有所长的学生引入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通过教学改革,重点突出相关专业中的光电检测方法、光电系统研制与工程应用的能力培养,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使之成为应用型和创新型高级人才。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除了实践书本知识外,还能在科研小组中学会分工及团队协作,为将来攻读研究生或进入相关企业累积经验。

本课题组已承担和参与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通过光电检测和光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已有相关专业的多名学生主动要求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喜欢编程的学生让他们完成实验平台的软件建设,喜欢摆弄光电子器件的学生让他们完成硬件平台的搭建,爱动脑筋的学生让他们直接参与到教师科研课题的实验,和相关教师一起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解决它们。通过相关科研项目的训练,将科研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科研素养。

在2013-2015期间,多名相关专业学生有了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经历之后,积极申报各级创新项目。目前,已有多个光电子之创新项目获得校内立项。同时,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已有多名毕业生进入光电专业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如太原理工大学物电学院、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等,开始了他们人生新的篇章。

2.3 提升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方面

教师一方面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关注本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又通过教学工作,学习最新研究成果并有意识地积累未知问题、认真思考教学过程中学生所提出的疑问,进一步激发科研热情,并帮助了科研选题。

教学内容的主体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但是,课堂教学除了围绕基本理论和概念进行外,还要注重科研成果和科技最新发展动态的渗透。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的概况及其发展动态,开阔视野,启迪思维,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且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基础知识不仅仅是概念理论和公式,更是实际应用中的产品和解决实践问题的手段,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抽象的理论知识。

如,教师分别在每学期开始和结束时举办了激光和光电子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或相关专题讲座,既提升了自身的业务能力,又达到了教书育人的效果。开学初的专题讲座有助于引领学生对光电子技术领域的兴趣,讲座的内容从围绕人们把光波作为一种载波进行信息传递开始一直到现阶段的激光通信、激光武器等。讲座结束,学生对光电子技术充满了好奇,这为学生学好光电子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期结束时专门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以及近期比较热门的激光3D打印技术从原理到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一次专题讲座,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又如,基于光电子类课程涵盖知识面广、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特点,针对一些典型知识点,为加深学生理解,设置专题讨论课,鼓励学生课前主动查找相关文献,让学生事先做好研讨准备,写好研讨提纲。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让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学期过程中,这样的专题讨论课进行了2次,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了相关教师的科研很大的启发。

专题讲座和讨论形式的授课方式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好,学生评教均在90分以上,学生深受其益。课题组教师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充分认识到要通过高水平科学研究苦练真功夫,又要通过钻研教学规律来加强组织教学的能力,从而真正做到科学研究和教学育人互相促进。

3 结束语

“教研相长”虽是一个老话题,但目前社会大环境中面临的“重研轻教”现象使得我们有必要对这个老话题展开新的研究。如何加强教学与科研的联系、在科学研究中如何开展教学活动以使得科研成果能够支持教学改革、并使得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是每一个高校教师的职责。本文以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光电子类课程教改为例,分别从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实现教研相长的一般化途径。改革的结果表明以上为今后存在这方面困惑的青年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志峰,杨婷.“重研轻教”不可取(关注“朱淼华现象”)[N].人民日报,2005-11-28(11).

第7篇: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范文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目前,在光通信、光电检测、光电照明、光学元件与系统、光伏产业、激光技术、光学设计、光学材料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社会的发展和贡献不可估量。作为高校,除了科研、教学,还要服务于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些不仅体现在科学研究和教师兼职方面,也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上。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同光学、机械、电子、材料、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多学科的知识息息相关,但也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十分有必要结合当地企业的发展,调整学科的发展、人才培养计划,为地方经济服务,加强科学研究,引领社会的发展。三峡大学地处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宜昌,经济活跃,交通方便。现在高铁开通后,宜昌到武汉的时间已经减少到2小时左右。随着国内光电照明、太阳能、光电显示产业如火如荼地发展。宜昌太阳能、光电照明等光电企业也有较大的发展,如中国南玻集团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已累计投资20多亿元,专门从事高纯多晶硅材料、太阳能硅片及电池片生产的大型制造企业)等等一大批光电企业。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光伏产业、节能照明、LED、光学冷加工等方面。这些光电企业有着旺盛的人员需求,对本专业产业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出台的《宜昌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至2015年)》明确提出,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发展方向要围绕光电子产业核心技术开发,抢占背景光源行业技术创新制高点,加快液晶照明灯、LED背光源及照明产业化。围绕太阳能技术开发,加快太阳能热水系统产品系列开发及产业化。[8]由此可见,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光电子相关产业会得到快速发展,这些都为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结合本地进行产业人才培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根据三峡大学理学院发展的需要,结合产业的蓬勃发展,产业人才培养措施如下:

    改革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巩固专业思想教育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需要学生在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在光电子技术、光通信及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并成为在电光源、光学设计、光学材料、光纤通信等专业领域中的一个或两个方向具有特色的人才。毕业生能在光信息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设计、集成及开发、制造、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要加强几何光学中的光学设计、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光电检测技术、机械原理和设计等课程的实践环节,同时要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了解社会发展的动态,密切了解光电信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掌握一些主流软件的应用。另外,为了使培养方案切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我们广泛征求本地企业的意见,积极邀请了相关企业参与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加大力度开展实验教学,开足基本实验,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开展创新实践要加强实践的教学,更新教学设备和教学内容,加强电路设计和光学设计方面的实践教学,充实实验室设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完成相关实验。另外,创新实验室的设立为学生创新实践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虽然这个方面的工作才刚开始,但是已经受到学生的积极评价。

    拓展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提升专业技能在目前联系的实习基地基础上,增强与当地光电企业联系,经常参观了解企业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同时能争取进入相关企业实习,锻炼培养专业能力。我们已经同宜昌劲森光电(主要从事液晶背景光源、CCFL液晶民用照明及LED民用照明开发、制造、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中船重工388厂(光学冷加工、光电系统)、匡通照明(LED封装)等相关的光电企业建立了实质的合作关系。陆续有学生进入上述企业实习,一些优秀的学生也相继进入这些企业工作。教师参与了劲森照明新型节能灯具的开发。与匡通照明组建了联合的工程试验中心,投入1000万元左右,很快试验设备就将到位。这些不仅仅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反过来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为本专业的学生实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实习基地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与生产企业进行有效地沟通,制订实习项目,并且跟踪学生对实习的反馈,建立有效的实习效果的评估体制,保证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得到实质的训练。学生实习基地的进一步拓展一直是迫切的需要,多方位多角度的实习训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刻了解产业界对本专业的要求,反过来会激励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欲望。

    人才培养与科研开发相结合人才培养能力与科研能力息息相关,科研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信心。在横向科研项目上,尽可能让部分能力强的学生参与进来,直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证明,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及其有效的手段。比如学生的毕业论文有些涉及到大坝光纤传感、节能灯设计等实践性很强的课题。鼓励学生申请学校针对学生的创新基金项目,虽然经费不多,但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随着相关科研能力的快速提高,可以预见未来的几年内,伴随着学生进入实验室,至少有一部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人才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加大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依托相关的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一方面要努力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本专业的教师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轮流、定期到相关企业进行培训或者兼职工作一段时间,力争在3~5年内实现所有专业教师都有在相关企业工作的经历。另一方面,要聘任(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本专业专兼职教师,到学校指导教学、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甚至可以参与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这种指导可以是单独的,也可以是合作形式的。只要是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教学,这种合作的形式是灵活的。

第8篇: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范文

第七届“光博会”以光通信系统设备、激光及激光应用、光电显示及半导体照明、光学器件、太阳能光伏、消费类光电子产品等领域为重点,突出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协助企业突破核心技术,加强企业国际交流,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完善产业链的特色和功能;配合主题鲜明的高规格论坛和互动性强的高效买家活动与境内外专业人士开展技术交流,就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趋势展开讨论,为中外客商搭建交流与合作平台,实现双向互动、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

主要特色及亮点

第七届“武汉・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是东湖高新区自去年12月8日被批准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举办的首次光电产业盛会,光博会随着“武汉・中国光谷”的建设应运而生,可以说是“中国光谷”这片土地孕育了光博会。在博览会规模效应成倍增长的趋势下,“光博会”为境内外来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合作和发展的多元化平台。

本届“光博会”主要特色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光博会”国家级展会的名片特征更加明显。筹备工作启动后,我们在第一时间上报了商请国家工信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知识产权局、中科院、工程院等七部委继续担任第七届“光博会”主办单位的函。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国家七部委专门回函或致电,同意按惯例继续担任“光博会”的主办单位。同时,鉴于本届“光博会”新设立了地球空间信息展览专区, 7月份,国家测绘局正式来函明确从本届开始共同担任“光博会”主办单位,另外,中国最大的展览公司中国展览集团也与我们共同推进“光博会”向市场化转型,因此国家贸促会也加入到本届“光博会”主办单位的行列中,至此, “光博会”主力单位增至9个国家部委。

二是“光博会”国际化程度更高。第七届“光博会”的支持单位新增美国国际光学工程学会、英国皇家物理学会等6个行业组织,总数增至20个国际协会机构,包括美、德、英、俄、意大利、法、新西兰、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这些机构不是单纯的展会冠个名字,他们将在当地邀请展商、观众,切实做事,全面提升展会的国际化程度。

三是“光博会”市场化运作的氛围更浓。武汉新的展览中心面积达40万平米,将于明年正式开馆。阮成发市长要求我们率先在国家级大型科技展会上探索中部地区市场化运作展会的特色路径,为全市展会经济大发展先行先试。所以,今天“光博会”筹备启动之初,就牢固确立了推进光博会向市场化转型的办展方针,在“光博会”市场营销和运营管理引入市场机制,并与中国展览集团合作,在展商邀请、广告投入、买家组织、配套服务等方面,全方位推进了光博会向市场化转型。

四是此届光博会市场运作以来,不断在提高参展效果上深耕细作。“代邀买家”服务、特邀买家计划、权威高规格论坛、主办单位支持单位的扩大等成绩一步步让企业相信武汉光博会能给他们所期待的参展效果。

大会主题:特色鲜明

去年12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支持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也是继中关村后全国第二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和指导下,省、市和东湖高新区迅速行动,推进示范区建设全面展开。今年“光博会”召开之际,恰逢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年来的“收关“阶段,这正是一个国内外共话创新的大好时机,正是一个向社会各界汇报一年建设成效的重要平台,为此,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这一主题:

一是设立了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特色展区。以政府首台首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最大LO0S高清可触控显示屏,采取人机互动的方式,从建设概况、工作机制、政策支撑、人才引进、先行试点、未来愿景等方面,综合反应一年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情况。

二是设置了首届“中国光谷创新论坛”。主要以“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为指导,根据“武汉・中国光谷”的发展需求,综合运用国内外的前沿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世界各国高新技术科技园区的发展规律以及“武汉・中国光谷”发展管理模式。

三是集中展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区创新产品。武汉・中国光谷”是中国光电子产业最大的集散地,也是中国光电子领域创新最为活跃的区域。届时,高新区参展的高新区企业将展出一批最新技术成果,有些是列入了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且已投放市场的,还有一些最新成果首次“亮相“,比如激光电视、多点触控系统等产品,均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展览规模:历届之最

受展馆条件的局限,今年“光博会”展览面积2.5万平方米,根据区域内容和功能设置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特色展区、国际光电子专业展区、地球空间信息专区、采购洽谈及配套服务区4个展区,相比2008年第六届“光博会”1.5万平方米净增了1万平方米。截止目前,参展参会企业共有1800余家,其中参展企业388家,省外参展企业占64%,省内参展企业占36%,境外参展企业占33%。参展企业中包括激光和红外光电领域的大族激光、IPG、DILAS、华工科技等;光通信领域的邮科院、长飞等;半导体照明及光伏领域的艾格;光电显示领域的海信、天马TFT;光学及光学元器件领域的扇港、莱特巴斯、南通振华;消费类光电子领域的海信、多普达等知名企业;以及俄罗斯、欧盟、加拿大、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光电子企业。

由于武汉的科技实力雄厚,光电子企业集中,再加上东湖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示范区带来的政策效应和“中国光谷”品牌,因此“光博会”受到如此多知名企业的厚爱。

论坛与研讨:精彩纷呈

本次展会将会举办7个主题论坛和3个国家技术交流会,它们分别是:首届“中国光谷创新论坛”、首届“智慧城市2010年高峰论坛”、第三届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POEM2010)、第九届生物医学光子学与成像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届武汉国际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高层次人才峰会、第八届“武汉・中国光谷”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论坛、“三网合一”技术高峰论坛、全球采购(武汉)论坛及洽谈会、2010俄罗斯激光技术及项目专场推介会。参加这些论坛的代表中有众多重量级的嘉宾,他们中有诺贝尔奖得主、美国艺术自然科学院院士Aaron Ciechanover、丹麦工程院院士Jesper Moerk、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Valery Teuchin、美国科学院院士Qian Xu、美国工程院院士C.P.Wong、中国工程院院士牛憨笨、范滇元、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钱逸泰等国内外32名院士;美国奥罗拉影像科技有限公司CEO Olvia Cheng、俄罗斯激光协会会长伊万・巴里斯维奇・科夫斯等158名企业家和知名人士。可以说,本届“光博会”展览与论坛交相辉映,国际化、专业化、前瞻性特色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体现。

这些重量级的专家掌握着行业最前沿的理论、技术,代表着整个光电子行业的发展方向,他们的到来无疑是“武汉・中国光谷”一次接受洗礼的盛会。同时还因为他们在国际相关行业的影响力,使光谷、光博会参与国际交流有了更直接的桥梁。所以,这些专家的到会,肯定将给“武汉・中国光谷”带来不一样的思维和活力。

观众组织:针对性强

考虑到本届大会知名企业齐聚,需要更多更好的买家和专业观众来实现贸易、技术交流。因此,本届会议强调专业性的前提下特别专注参展商的核心客户群,根据参展商的行业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邀请买家和专业观众,联合专业机构开展“一对一“的参展商买家服务,以参展企业提供数据和自身数据为邀请基础,加大配对力度,同时,坚持在全国钢铁系统、电力系统、城市建设系统中开展大规模的采购商邀请工作,效果显著。比如全球采购(武汉)论坛及洽谈会就是主办方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合作探索的一条集聚采购商的新路径,将以论坛为载体组成光电子经理采购团与展商结队举办洽谈会。

此外,为保证“光博会”的顺利召开,主办方在如何确保做好展会服务工作方面相当用心,除了做好观众登记方式的优化工作之外,还采用二维条码信息采集技术,结合全球最大LCOS触控屏所带来的全新体验,让与会来宾感受光的气息,感受科技的震撼。

LSI宣布推出针对数据中心视频处理的高性能加速器

LSI 公司日前宣布推出Axxia 媒体加速器,这是一款旨在加速新一代富媒体服务视频处理能力的PCI Express卡。该款基于业经验证的LSI SP2704 StarPro 多核媒体处理器的加速卡以及配套提供的软件,专门针对企业和数据中心视频应用进行了优化,使 OEM 厂商能够为服务器平台添加高性能视频处理功能。

这款多功能可编程平台提供了全系列语音和视频编解码器及框架,能支持以网络为中心的SVC-HD编解码器等最新型视频应用。加速卡配套提供的软件兼容于LSI媒体处理器系列产品,使 OEM 厂商能够无缝从采用 SP2700 处理器的 Axxia 媒体加速器解决方案升级到未来的LSI媒体处理器,同时还能保护现有的工程投资。

第9篇: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范文

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紧紧围绕我市“三大支柱产业”和“五大板块经济”发展格局,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强科技创新,突出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为主攻方向,组织新材料产品创新及其产业化,并以新材料为基础带动相关产品群的拓展和延伸,形成一批新材料原始自主创新的企业研发核心机构,培育一批驾驭新材料研发的高层科技专业人才,建立起具有区域特色的丝绸纺织、光电缆、新型建材、精细化工等新材料科技创新载体,建立、健全我市为企业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提供社会化科技服务功能的中介机构,全面提升我市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我市经济、科技综合实力,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到期末,培育对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战略意义的新材料骨干规模企业10家,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新材料产品20个,争取全市新材料产业年产值达到10亿元,建设好国家丝绸星火密集区和国家火炬计划光电缆产业基地,按期建成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建设省光电传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重点任务

(一)大力培育五大重点新材料产品群

大力培育新一代纺织材料、光电子材料、纳米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和精细化工等五大重点新材料产品群。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产品。积极开发面向丝绸纺织、光电缆等支柱行业的高性能、多功能、高感性新一代纺织材料及面料,满足高档服饰和工业装备需要。研发具有战略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光电子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新型建材和精细化工材料。

1、新一代纺织材料

重点围绕高档服饰和工业装备的需要,开发高性能、多功能、高感性新一代纺织材料。培育新型合成纤维、新型后整理技术的真丝绸、特殊性能装备用纤维、生态环保型纤维等具有高附加值特征的新一代纺织材料集群。积极培育具有电磁屏蔽、超净化等功能性电子装备纤维的产业化能力。加快超细旦海岛纤维、竹纤维、三GT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等绿色环保型新产品规模化生产,争取获得专利20项。

2、光电子材料

重点围绕通信行业开发数据、信息传输、存储和处理器件所需要的关键材料,培育光纤预制棒、特种光纤、关键光器件等以光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光电子材料产品群。重点突破光纤预制棒、特种光纤、光纤放大器、透明功能陶瓷光开关、激光打印机、光电导鼓等10项规模化生产技术,争取获得授权专利10项。

3、纳米材料

重点围绕化工、电子、医药产业,培育各类具有良好表面特征的纳米粉体,以及纳米技术应用材料,加快突破纳米涂料,纳米改性工程塑料等重大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技术以及医用高分子材料等,取得专利5项。

4、新型建筑材料

重点发展高性能、低能耗、低污染、可循环再生利用的生态新型建筑材料,优先生产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的新型建筑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无碱玻纤织物技术装备及高性能、低环境负荷的水泥及混凝土制备工艺技术。规划年产100万平方米生产能力的绿色建材企业群,争获专利5项。

5、精细化工材料

重点开发功能性、专用性、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应用性能,优先发展农药中间体,生物农药及生态剂型。染料方面重点发展高固色承纤维染料、超细纤维染料、高档有机颜料,以及天然纤维不皱整理剂和整理剂阻燃、防水、拒油、防污等功能性助剂。食品添加剂方面重点发展营养、功能兼备的高档次食品防腐剂、食用天然色素、绿色食用香料、营养代剂等,规划每年取得专利3项。

(二)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

1、开展创新性研究

依托亨通集团博士后创新中心、永鼎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机构,鼓励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部分骨干企业,以新材料开发、应用为核心,适当进行前沿性研究,组织实施新材料领域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高技术研究计划等项目1—2项。

2、推进产学研结合

鼓励企业与省内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技术合作,承担攻关项目。在新材料领域以科技计划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组织产业化攻关、星火、火炬等各种计划项目5--10项。

3、加快建立企业研发机构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对上述新一代纺织材料、电子材料、纳米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等五种重点新材料,目前已研发出产品的骨干企业,应建立企业技术研发机构。重点建设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光电传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在这两个“中心”内,建立面向全省的新材料分析测试部门,为全省本行业产品测试、人才培养和标准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三)加快建成国家火炬计划光电缆产业基地

按照《国家火炬计划光电缆产业基地实施方案》,加快该基地的建设,并把该基地建设成我市光电子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带动光电缆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引导和鼓励该基地骨干企业继续研发光电子新材料产品及其延伸新材料,拉长光电子新材料产业链,做大做强光电子新材料产业。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该基地新的骨干企业研发与光电子新材料相关学科的其它新材料产业。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实施的组织领导,研究分析我市组织实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工作的状况,及时指导我市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工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的相互配合工作。继续加强研究用科技政策来引导和鼓励企业研发新材料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帮助企业解决在技术创新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二)加大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工作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力度。加大对新材料项目的科技经费支持,尤其对一些原始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新材料,不仅在研发创新中要加大科研经费支持力度,而且在产业化过程中要给予较大的资金支持或政策优惠,协助新材料研发企业做好技术、研发条件和人才等各方面的配合工作和综合科技服务工作。

(三)开展科技合作交流,加强新材料开发产学研一体化工作。积极组织企业参与新材料技术创新的科技合作交流,定期举办由行业协会组织的本行业新材料现状及研发的研讨会,引进国外最新材料成果及动态信息,跟踪国内外新材料先进水平,及时掌握新材料竞争态势。组织企业参加各类高层次的高新材料技术交易会,引进高科技人才和先进成果,研发自己的新材料产品,对接最新科技成果,组织和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联合开发新材料,以有效解决目前我市一部分企业缺乏自主研制能力的问题。

(四)加大对新材料技术创新的投入。开发新材料是产业结构调整获得高效益、经济发展谋求高速度的较好途径,是攻克技术难题的关键。因此要敢于加大科研开发的投入力度,建立起我市正确评价和激励新材料技术创新机制。企业应确保技术创新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一定比例,专门用于研发新材料、新产品,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考核制度,激发科技创新的热情。市科技局拟划出部分科技三项经费,专门用于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示范工程,而且额度应逐年加大,确保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材料企业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