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生态学定义范文

环境生态学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生态学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生态学定义

第1篇:环境生态学定义范文

A.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

B.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D.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提出并定义

A.E.Haeckel

B.E.P.Odum

C.A.G.Tansley

D.Darwin

3、著有《生态学基础》一书并因此获得“泰勒”奖,被誉为“现代生态学之父”的是下列哪位生态学家?(A)

A.E.P.Odum

B.Haeckel

C.Clements

D.Tansley

4、目前,人们重视、最活跃的生态学研究领域是(D).

A.个体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群落生态学

D.生态系统生态学

5、通常生态学所研究的几个可辨别尺度的部分包括(ABCD)

A.个体

B.种群

第2篇:环境生态学定义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生态学;课堂生态;课堂生态环境

中国分类号:G434

一、问题的提出

2003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拉开了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序幕,但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出现的零碎、重复、无序、低效等问题日益凸显[1],比如课堂中出现的“只见技术不见人”,其典型的教学场面就是:“教师就某一应用软件的功能从头到尾详细介绍、演示,然后再要求学生从头开始演示一遍”[2]。信息技术课堂环境的建设对于教学起到良好的作用,相关的研究中提到:信息技术课多数为上机操作课,“有限的空间和高密度摆放的电脑,使得机房多种污染并存”[3]。基于以上信息技术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很令人担忧,从学校层面到师生层面出现了很多“非生态”的现象,因此构建信息技术生态课堂环境,用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研究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是对传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克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不利因素或环节,是对传统信息技术课堂进行改善。

二、教育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1、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教育生态学,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的交叉新兴边缘学科,于20世纪60―70年代在英美等国家兴起。1932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沃勒(W.Waller)正式在教育领域中提出了“课堂生态学”的概念[4]。1966年英国学者阿什比(E .Ashby)在英国、印度、和非洲大学的比较研究中提出了“高等教育生态学”的概念[5]。70年代,多伊尔(W.Doyle)和庞德(G.Ponder)从“教学研究的一个被人忽视的维度”[6]来倡导课堂生态研究,课堂生态研究的相关成果又相继呈现,教育生态学的创始人劳伦斯.雷克明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个术语。

2、课堂生态的概念

关于课堂生态的概念界定清晰程度,国外的研究比较模糊,相反,国内的界定则比较清晰。作为最有影响的课堂生态学家多伊尔在其提倡课堂生态的研究范式时候,就给出了课堂生态的定义。他认为:“因为学习发生的每一个背景中都包含了一位学习者,一位教师,一个背景和学习的信息……因此,学习发生在一个生态系统之中”[7] 从国内来看,虽然研究者们给出的课堂生态概念的准确性有待商榷,但从概念界定来说,因为明确了课堂生态的属概念、本质特征和构成的因素,所以,对于课堂生态的概念界定还是很清晰、明了的。下面是关于国内课堂生态的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窦福良:“课堂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空内由教室中的学生与其教学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构成的基本系统。由此,课堂生态系统包括教师、学生和环境三部分,三种生态因子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生态学的基本功能―育人”[8]。

沈双一和陈春梅:“课堂教学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教学时空内,以课程教学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9]。

孙芙蓉:“从课堂生态研究对象和内容方面定义课堂生态。课堂生态的研究对象是研究课堂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即课堂内有机体和其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研究的内容包括课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形态以及对于结构和功能的优化与调控”[10]。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于“课堂生态”的界定都基本一致:认为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包括教师、学生和环境三部分,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并且共同构成了了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

三、信息技术生态课堂的组成要素

课堂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了教师、学生和环境。信息技术生态课堂也包含这三种要素,在信息技术生态课堂中,课堂生态主体间、主体与环境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态联系,它们共同使信息技术课堂变成有机共同体。按照人类生态学的环境分类方式,可以把信息技术生态课堂的环境分为三类:信息技术课堂的物理环境、信息技术课堂的社会环境以及信息技术课堂的规范环境。

四、信息技术生态课堂的构建

信息技术课堂是一种特殊的课堂,各要素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假如要使信息技术课堂内部关系发生质的变化,就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建立反观性对话、非对抗性讨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协同开展问题探究,改变单向的知识传授关系,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与老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合作的探究者和平等对话者。构建信息技术生态课堂,实质上就是构建一种和谐的环境来支持教学的开展,也可以说让师生成为平等的生态主体,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最终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

五、结语

信息技术生态课堂构建的重点是环境与主体之间的交互、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互。环境与主体间的交互就是构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要主体能够适应环境来展开教学;主体间的交互包括学生个体与教师个体间的个别指导、学生群体与教师群体组成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个体与教师群体的交流讨论、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间的小组合作以及教师群体面对学生群体的集体教学等。总之,要从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向多样性的学习方式转变,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地建构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地信息素养,使信息技术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李树培,王荣良.信息技术课程核心价值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3,(3):7

[2]王世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历程与归因[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3]管志毅.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生存状态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4]Waller,W.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1932,p.161

[5]Ashby,E. Universities:British,Indian,African:a Study in the Ecology of Higher Education,1966

[6][7]W.Doyle&G.Ponder. Classroom Ecology:Some Concerns about a Neglected Dimension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Contemporary Education,1975,46(3)

[8]窦福良.课堂生态及其管理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3

第3篇:环境生态学定义范文

文学生态学一词最早出自美国联合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约瑟夫•米克在七十年代出版的专著《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中。这次十分有影响的跨学科交叉尝试,与他个人的教育环境背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态学是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而得出的结论,是研究有机世界与无机世界之间相互关联的科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文学则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地反映客观现实,形象地描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创作感直接来自于作者的想象,是对大千世界万物的感悟、思考和反思。在这个意义层面上,科学和文学之间存在着可以调和的前提基础:科学视角意味着逻辑和证实,对自然做自由充分的观察和研究,作家的文字同样折射和反映隐含某种逻辑的内在联系,并付诸想象中的真实再现。生态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文学及文学批评虽然方法迥异、角度不同,但仍然存在可以相互沟通和共通的可能性。其在所包含的现实关系中,生态学与文学及其批评明显存在着深入的交叉重叠和渗透。从广义上说,生态学与文学之间在社会、历史、伦理和时空,甚至在形而上学等层面上都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它们都将面临同样的问题,尤其是,它们所面对的人与自然关系上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必然被涉入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背景之中。

2.文学与生态学的独特建构

从文学与生态学结合的视角对文学生态学的概念、模式、诗学生态系统、文本重读的策略以及文学生态学可能走向的价值建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本论文的最后,笔者将简单概述在生态批评潮流中脱颖而出的文学生态学的独特建构、文学生态学的研究视域以及文学生态学的局限。生态批评与其说是一种方法论,毋宁说是一个潮流或一场运动。文学生态学则是这个潮流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具有建设意义的学科。格罗特菲尔蒂在1998年主编的《生态批评读本: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中将生态批评界定为“简单地说,生态批评是对文学与物质环境的研究。…生态批评采取地球中心的方法进行文学研究”。这是一个宽泛的包罗万象的定义,宽泛本身意味着这是一场运动,而且不断扩大、延伸的运动。生态批评运动从呼唤环境意识肇始至今,己经进入了第二阶段的学科发展阶段。其话语范围不断扩大,建构方向日渐明晰。

3.文学与生态学的项目融合

第4篇:环境生态学定义范文

关键词:生态 生态批评 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环境

一、生态批评产生的历史源流

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发展,人类变成了世界的主宰。随着明的发展,人类依靠独有科学技术在统治和改变世界的同时,也遭到了大自然报复,鼠疫,艾滋病,流感, 沙尘暴, 热带风暴,我们不知道还会有怎样的劫难等待着人类。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西方文化里有着鲜明的体现,有《奥得赛》式征服自然的英雄凯歌,也有阿卡狄亚式返归自然的田园牧歌;既有对大地母亲盖娅的感恩,也有对文明英雄普罗米修斯的歌颂。始于十八世纪的生态思想,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待自然的态度。前者以英国牧师、自然博物学者吉尔博特•怀特(Gilbert White,1720-1793)为代表,主张阿卡狄亚式的回归自然;后者以瑞士植物学家卡罗勒斯•林奈(Crolus Linnaean,1707-1778)为代表,主张帝国式的征服自然。

虽然人与自然是个永恒的话题,但直到最近两个世纪它才真正受到人类的重视, 因为人类到了必须考虑未来生存问题的时刻了。而这种思考促成了在欧美文化文学领域内生态批评(Ecocriticism)思潮的产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美国学者首先提出生态批评理论。但“生态批评”这一术语却出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学者威廉•鲁克特(William Rueckert)在1978年发表的文章《文学与生态学:生态批评的试验》上第一次使用了“生态批评”这一术语。随后出现了很多类似的术语,如:“生态诗学”、“生态文学”、“环境文学”、“绿色文学”等等。最终,人们保留了“生态批评”这一叫法。

生态批评仍然是一种新生的文学批评理论,对它的质疑和诘难从未中断。有人说对“自然”的强调仅仅是一种政治说教。在学术圈内,生态批评依然被看作文学研究的边缘的和怀疑的“子域”。经过多年的努力,“生态文学研究或者称生态批评从二十世纪七十年端,并迅速地在九十年代成为文学研究的显学。”现今,美国内华达大学,弗吉尼亚大学、亚利桑那大学等都变成了生态批评中心,云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生态批评研究者。

二、生态批评的定义

美国第一位“文学与环境教授”彻丽尔•格罗费尔蒂(Cheryll Glotfelty)做出了这样的定义:“生态批评是研究文学和物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问;正像女性批评是从性别意识的角度来考察语言和文学,而通过阅读文本,批评给予人们生产方式和经济等级的认知理解一样,生态批评按地球中心的方法入手来进行文学研究。”格罗费尔蒂的定义确立了生态批评的几大特征:1.生态批评研究的重点是自然(物理环境)与文学乃至文化的关系;2.生态批评是以“地球中心”而非“人类中心”考察文本;这有别于其他文学批评理论;3.生态批评和自然学科的“生态学”密不可分,但生态批评并没有机械借用“生态学”方法或研究策略和数据成果。王诺对此分析的极为清晰:“生态批评家主要吸取的并非自然科学的具体研究成果,而是生态学的基本思想,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生态哲学思想。生态哲学是文学批评的理论起点和依据。”

三、生态批评的旨归

从历史上看,“生态批评”的产生起源于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所以,它本身就带有“问题主义”倾向。生态批评试图打破人类根深蒂固的人本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坚实堡垒,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那么,生态批评的终极旨归究竟是什么呢?

格罗费尔蒂在“1994年西方文学协会”上论述生态批评时说:“生态批评者和理论家探讨诸如此类的问题:自然是怎样在十四行诗中描述的?自然的场景在小说情节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戏剧中所表述的价值观是否与生态智慧相一致?大地的隐喻是怎样影响我们对待她的?作为一个流派我们如何彰显“自然写作”? 除了种族,阶级和性别,“地方”应该成为一种批评类别吗?男人书写自然是否和女人的书写相异? 文化本身是以何种方法来影响人类和自然世界关系的? 荒野是怎样随着时间而改变的?环境危机以何种方式,在何种程度上渗透到当代文学和通俗文化中的?”

格罗费尔蒂的发问基本上对文学生态批评的意义和生态批评学者的任务做了细致描述。带有“问题主义”倾向的生态批评研究的是自然和文学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在自然生态危机的现实中也存在一种生态平衡的问题,自然危机到底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社会生态”问题;自然生态危机给人类的内在世界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涉及到人类内心世界的“精神生态”问题。这些都是生态批评的研究范围之列。

中国学者刘蓓抛弃了人类狭义上的回归自然,倡导广义上的回归,即:以研究文学文本中的生态哲思来达到人内心世界的自然回归。她认为这是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的首要任务。此观点与中国学者曾繁仁的观点不谋而合,曾繁仁认为必须确立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普遍共生的态度来对待自然环境,“态度决定一切”。

四、生态批评的困境及出路

虽然生态批评现今已经是一门炙手可热的文学批评理论,但是,它自身也面临着许多困境;中外不少学者发出了种种质疑:生态批评能否真的完全把“人类中心主义”完全解构?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艺批评有无美学上的价值?它的美学学理又是什么?又如何从生态批评上升到生态美学?生态批评到底在文学批评领域能走多远?生态批评的方法论意义有多大?也有学者不无刻薄地质疑既然生态批评解构的是“人类中心主义”并旨在建立一种所谓的“地球中心主义”,但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发难的却是人类自身,人类真的能够把自己解构吗?

虽然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境,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这一事实却也给生态批评带来了重要的历史切机和出路。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为现下的生态危机寻求出路。生态和环境问题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人们在呼吁社会大众树立一种“生态意识”,重新确立在自然中的 “生态身份”;“深生态”更是倡导人们要“像一座山那样思考”来和诸如山川河流等“自然公民”进行换位思考。人类正经历着一个汹涌的生态思潮时代,后现代之后的人类社会是一个“生态学时代”,文学文化领域中的生态批评也必将随着这个时代的进步从边缘步入中心;从而为人类自己也为整个生态自然担负起它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马 凌:《征服与回归:近代生态思想的文学渊源 》,《外国文学研究》,2003.1。

[2]王 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4]王 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文艺研究》, 2002.3。

[5]Cheryll Glotfelty. What isEcocriticism[J/OL].1994WesternLiteratureAssociation,省略,

2004-04-20.

[6]刘 蓓:《生态批评:寻求人类“内部自然”的“回归”》,《成都大学学报》,2003.2。

第5篇:环境生态学定义范文

生物学中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生物多样性,生态学术语,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不同学者提出了多种定义。

在《保护生物学》一书中,蒋志刚等(1997)给生物多样性所下的定义为:"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英文为biodiversity 或biological diversity)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对于生物多样性,不同的学者所下的定义是不同的。例如oNorse et al.(1986)认为,生物多样性体现在多个层次上。而Wilson等人认为, 生物多样性就是生命形式的多样性("The diversity of life") (Wilson & Peter,1988; Wilson,1992)。孙儒泳(2001)认为,生物多样性一般是指"地球上生命的所有变异"。在《保护生物学》一书中,蒋志刚等(1997)给生物多样性所下的定义为:"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第6篇:环境生态学定义范文

关键词:GIS;景观生态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Q1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8)33(c)-0040-01

一、景观生态学研究概述

景观生态学的定义有多种表述,但就一般讲,是指反映地形地貌精景色的图像,诸如草原、森林、山脉、湖泊等;或是某一地理区域的综合地形特征;或者是人们放眼所映的自然景色。而生态学中,景观的定义可概括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景观是指几十km2至几百km2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而反映气候、地理、生物、经济、社会和文化综合特征的景观复合体称为区域。狭义景观和区域可统称为宏观景观。广义景观则指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缀块性的空间单元。显然。广义景观概念强调空间异质性,其空间尺度则随研究对象、方法和目的而变化,而且它突出了生态学系统中多尺度和等级结构的特征。强调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想和作用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所在[1]。

二、GIS简介及其发展应用

1、GIS简介:GIS可定义为用于采集、模拟、处理、检索、分析和表达空间数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2]。主要包括①空间数据输入子系统;②数据存储与检索子系统;③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子系统;④数据输出子系统[3]。功能构成包括:①数据采集、检索、编辑;②数据操作运算;③数据储存、组织;④数据查询、检索、统计、计算;⑤数据空间分析;⑥数据实现[2]。

2、GIS的发展应用:GIS的发展经历了开拓发展、巩固、突破以及社会化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建立和数字化信息产品在全世界的普及,GIS已经成为许多机构必备的工作系统,尤其是政府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受GIS影响改变了现有机构的运行方式、设置与工作计划等。而且,社会对GIS的认识普遍提高,需求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GIS的应用扩大与深化[4.5]。GIS的应用领域包括资源管理、资源配置、城市规划和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和地籍管理、生态环境管理与模拟、应急响应、地学研究与应用、商业与时常、基础设施管理、网络分析、可视化应用等各行各业。其中GIS的应用已遍及与地理空间有关的领域。一方面,又可通过失控模型构建,分析空间要素的发展变化,为咨询、规划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持[6]。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高以及面向对象、网络和数据挖掘等主流IT技术的发展,GIS的应用日趋惯犯,已成为城市规划、设施管理和工程建设的重要工具,同时还进入到军事战略分析、商业策划、移动通信、文化教育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其社会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已被公认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

三、GIS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1、研究景观生态系统及其空间格局

一方面,由于地理信息系统中贮存的有关底图文件数据,其加工功能强大,形成完善的人机对话系统,能快速、准确地对遥感图像进行有关处理;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专题信息和专家智慧能对遥感图像进行专题监督分类,其结果以计算机地图形式输出。

2、研究景观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动态

由于地理信息系统中贮存大量专题数据和丰富的程序、模型和方法,利有计算机、遥感等现代技术手段的支持,因而能采用多层次、多因子的区域综合和系统分析,既可以从时间与空间、质量与数量、内部与外部、静态与动态、自然人为等角度综合认识景观的结构和功能,从而进行景观功能模拟和动态预测。

3、进行景观生态设计和景观生态规划

景观生态设计和规划一般都要与具体实践和应用相关联,作为整个设计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综合、系统地对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研究之后,依靠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专题研究模型,加上专家系统,首先对景观生态特征进行评价、然后利用GIS的可视化功能并结合景观设计中的各种应用模型,根据具体的目的要求,对景观规划结果进行模拟显示和分析,为设计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信息。

4、研究全球性问题

景观生态学经过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门涉及生物圈,地理圈和智慧圈等领域、把人类和环境统一起来进行综合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它力图为协调人类与景观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对于这样一门全球性科学的研究,单一学科、传统手段与方法已无能为力,而GIS对此则大有可为:首先,有全球性的资源与环境大容量数据库;其次是综合了各有关学科专家的智慧;第三,有先进的信息网络支持,可将在物理上离散的各地数据库、模型库联系起来共享;第四,处理数据的速度相当快,能在自然过程的形成时间之内模拟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并提出对策。

四、结语:GIS现如今已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支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同时也会把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

作者简介:栾毅(1986-),男,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黑龙江工程学院2005级测绘系本科生,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李博等.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陈述彭,鲁学军,周成虎.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3,6-7

[3]江东.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4

[4]王庆华,郝伟.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1):28-30

第7篇:环境生态学定义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2102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生态旅游

从生态旅游概念被提出,距今已经有31年了,就目前其概念界定还是模糊。国际生态旅游学会提出生态旅游是游客有意识的到目的地旅游,实现了解当地文化、自然等知识,这种旅游活动除了尽可能维持当地生态系统、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对当地自然游憩环境负有责任之外,还肩负着使当地经济繁荣、使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同时尊重并维护当地居民群体的传统文化使其保持完整性。这个定义在传统定义上增加了居民收益内容,而当地居民是旅游规划中不可或缺的考虑对象,本文也采取此定义。

1.2 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规划作为旅游规划的分支之一,以生态旅游资源为依托,运用旅游规划的原理和方法,它要求从整体出发对生态旅游活动空间进行合理布局,是生态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的法律依据,是生态旅游区社会、经济、环境效应和谐的指挥官。

2 国内研究进展

相比较国外,我国的生态旅游规规划起步较晚,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于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紧接着1995年与1996年分别在云南西双版纳和湖北武汉召开了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后又有1999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这时生态旅游正式成为了被广泛倡导的一种旅游形式。

2.1 生态旅游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生态旅游规划具有协调性,即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决定了生态旅游规划必须以生态原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为指导思想,而规划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保护,影响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规划是否合理,决定了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刘玉安(2006)以典型生态旅游区石河子为研究对象,认为实现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突出旅游特色、营造良好的交通等服务环境、旅游宣传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保护游客利益。

2.2 生态旅游规划原则、理论与方法研究

旅游规划中要遵循市场导向、资源依托、法律监督、宏微观相结合等原则,生态旅游规划除了要遵守这些一般原则外,还要充分考虑生态旅游本身的特点,遵循保护先行与适度开发原则、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原真性原则、各方利益共享原则、环境教育原则。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规划原则的研究大体差不多。康宏成(2010)对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也进行了总结,认为要遵循适度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性原则、自然与文化的原汁原味原则、各方参与原则、服务设施生态化原则、环境教育原则。

生态旅游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生态旅游规划除了一般旅游规划基本理论外还有众多符合其自身发展规律的理论来指导,其中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生态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是最为重要的。申利(2004)阐明景观生态学是生态旅游规划的主要理论之一,分析了在景观生态学指导下旅游规划的过程,肯定了规划结合自然环境的旅游规划的景观生态学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科学技术方法被运用到生态旅游规划中,典型的如GIS(地理信息系统)因具有强大的图形数据采集、空间数据可视化和空间分析功能,为生态旅游规划中提高工作效率与其科学性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在生态旅游规划中受到广泛的应用。刘芳(2009)认为GIS的应用必将给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旅游市场分析、开发空间规划以及当地环境保护监测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薛达元(2014)采用GIS对黔西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分析黔西南州旅游资源特征,规划该州生态旅游发展方向和特色。

2.3 生态旅游规划实证研究

生态旅游规划的实证研究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对自然保护区、乡村旅游地区、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区的规划研究方面。刘佳静(2008)以福建莱溪岩风景名胜区为例,将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贯彻到风景游赏规划的实践中。王志臣(2012)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面临的管理体制不顺、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遭到破坏、布局不平衡、缺少规划等问题,并就宏观层面国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对单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规划的编制进行了探讨。张念萍(2014)概述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几个基本类型,并分析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乡村生态旅游规划设计内容和发展战略。刘晓明等(2013)对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对新农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原则作了归纳和总结,同时讨论了新农村生态旅游规划的要点。此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学者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旅游规划进行了研究,李吉来(2013)认为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生态环境的建设很重要,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做到既尊重当地生态环境,又提高城市与乡村生活品质。魏文波从文化与生态结合的视角出发,以生态学旅游理念为基础,以民俗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吴妍(2008)认为民族旅游规划要充分体现民族性和现代性,要以保护为前提,在此前提下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同时注重民族旅游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

第8篇:环境生态学定义范文

[论文摘要]开展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应理清环境、生态、环境生态、生态恢复、生态建设、生态工程等与之相关的一些概念及科学内涵,避免概念上的混乱。我国的生态工程与国外的环境生态修复和生态恢复有较大差别,将生态学应用于农林水等生产领域,是我国生态工程研究与实践的突出特点。流域生态修复是今后生态修复的发展方向,水土保持工程是建设项目生态修复的主体;当前亟待开展生态修复机理、生态修复潜力、生态修复指标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战略思指导下,水利部提出了“加强封育保护,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水土流失防治新思路。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启动后,各地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配套,积极开展封山禁牧、轮封轮牧,努力探索和总结生态修的技术和经验。生态修复已为水土保持工作者所熟知,但其学涵义及有关问题尚待明确和研究。现对生态修复的若干关概念、理论及有关问题作一讨论,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1 生态修复相关的重要概念和理论

1.1 环境与生态

广义上讲,环境是人以外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如现代人居环境即为广义的环境概念;狭义上讲,环境是影响有机体生长、发展和生存的外界物理条件的总和。生态系统简称生态,是有生命的主体(包括人类)与无生命的客体的总和。研究有机生命体与无机环境关系的科学称为生态学,研究生命体以外的无机环境的科学称为环境学。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离不开环境学和生态学,而后者尤为重要。

1.2 生态环境与环境生态

生态包括环境,“生态环境”的说法是不科学和难以理解的,可以牵强地理解为与生命体最密切相关的环境。我国所谓的生态环境实际就是生态,准确地讲“生态环境建设”应为“生态建设”[1]。生态修复是对生态系统的修复,故不能称为生态环境修复。

环境虽然是无机的,但完全从无机角度理解环境是不完整的。特别是自然环境,本身是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的整体状况,只有应用生态学原理研究、认识和理解环境,才能更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这就是环境生态学。环境生态作为概念不易理解,但环境生态学无疑是科学的,他对生态修复理论和技术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1.3 干扰与生态演替

自然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如火灾、水灾、泥石流、虫害、大风、人类活动等,改变着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这些事件称之为干扰。干扰可分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干扰促使某一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旧的环境和物种破坏了,新的环境和物种又会产生,并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其相对稳定。在没有严重干扰的情况下,自然生态系统会定向地、有秩序地由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这称为生态内因演替。演替的结果,最终会出现一个相当稳定的生态系统状态,这称为顶极稳定状态。每一演替阶段有其特定生物群落特征,顶极稳定状态的群落称为顶极群落。干扰常使生态系统受损并改变,称为外因演替。生态系统正常演替总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而干扰使演替进程发生变化,严重时,如人类大规模活动,则使生态系统向相反方向演替,这称为逆序演替。生态修复就是使扰生态系统的逆序演替转向正常演替[2]。

1.4 生态稳态与生态阈值

生态系统不是绝对平衡的,而是永恒地发生着演替,旧的平衡打破了,新的平衡就会产生,当演替到顶极状态时,在很长时间内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即稳态。生态系统动态平衡中的稳定状态,称为生态稳态。稳态生态有相当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在干扰作用下虽不断地振荡和变化,但只是量变;当干扰严重并超过其调控能力时,系统将发生质变、崩溃,而走向逆序演替,甚至不可逆演替。稳态生态抵抗干扰的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称为生态阈值[2]。只有研究生态稳态和生态阈值,才能确定修复生态系统的类型、区域、难易程度、时间周期,并确定合理的修复指标。

1.5 人与自然共生理论

人与自然共生和和谐相处,是人类对“自然改造论”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不是其对立面,脱离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必然损害人自身。人与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互利互惠的共生现象。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共生的基础之上。F.Vester基于共生现象的研究,总结了人类系统与生物系统之间生物控制的8条规律。据此研究,生态学家提出了以最小能量输入和最小物质消耗以保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的生态设计原则。这也是生态修复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 国外的环境生态修复与生态恢复

修复的本意是对错误和缺陷进行纠正的作用或过程,修复最早从污染环境治理角度被定义为:借助外界作用力使某个受损的特定对象部分或全部恢复到原初状态的过程。环境生态修复起源于环境修复,生态恢复又受环境生态修复的影响。

2.1 环境修复与环境生物修复

环境修复是对被污染的环境采取措施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到未污染前的状态。早期的环境修复主要采用工程技术手段,以后采用物理和化学手段。1972年美国尝试采用微生物生命代谢活动降解管线泄漏造成的汽油污染,1989年对Exxon Val-dez油轮泄油造成污染的阿拉斯加海海面进行修复(阿拉斯加研究计划),从而出现了环境微生物修复技术,后来出现了环境植物修复技术,最终形成了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环境生物修复被定义为利用生物生命代谢活动降解被污染环境的污染物,并使之无毒化和无害化。

2.2 环境生态修复

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态学家H.T.Odum提出生态工程概念,受此启发,欧洲一些国家尝试应用研究,并形成所谓“生态工程工艺技术”,实际属于清洁生产的范畴。随着生态学与环境生态学的发展,90年代美、德等国家提出通过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来修复污染环境的概念,并通过选择特殊植物和微生物,人工辅助建造生态系统来降解污染物,这一技术被称为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该技术至今还不成熟,国外的环境生态修复也只是对轻度污染陆地的环境修复,最典型的事例就是通过湿地自调节能力防治污染。这与我国的生态自我修复有很大差别。

2.3 生态恢复

第9篇:环境生态学定义范文

关键词:近自然理论;限制因子原理;森林演替理论;生态位理论;封山育林

进人21世纪,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水患频繁发生、水资源短缺的地域迅速增加、生物多样性衰退等现象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而森林质量下降是导致上述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严峻现实,我国有效地实施了6大林业工程。封山育林作为6大林业工程之一,因投资少、技术简便、适用性广等特点成为天然林保护与恢复的重要技术措施。

1 封山育林的概念

封山育林是培育森林资源的一条十分重要途径,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有封山育林的习惯,2000多年前就有实践和记载:《吕氏春秋·审时篇》“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天即环境,环境哺育的植物才是最适者;《管子·轻重已篇》:“毋斩大山,毋戮大衍”,就是不要破坏生态环境;《齐民要术》中有“顺天时,量地力”之说等等。封山育林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中的定义为:以封禁为基本手段,促进森林形成的措施,即把长有疏林、灌丛或散生木的山地、滩地等封禁起来,借助林木的天然下种或萌芽逐渐培育成森林。随着封山育林研究的深入,封山育林被定义为通过研究森林顺向演替规律,采取积极的人工干预措施,促进其顺向演替,使森林植被从初级向高级演替阶段发展。封山育林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封山育林单指在无林地(不包括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部分非林地上育林、育灌、育草;对人工造林(含飞播造林)、现有林分进行封禁的保护措施称为封山护林;广义的封山育林还包括封山护林。

2 封山育林的理论体系

2.1 近自然理论

近自然林业起源于德国。近自然林业的核心在于,要考察现有的森林,对在考察中的森林加以细心缓和地调控。由此可见,森林抚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普及森林抚育时,必须明确其另一个核心思想认识,森林抚育是在总体过程上把握森林。要在周围环境中,并结合周围环境来培育全部生命物质。近自然的森林抚育特别重视适地的树种选择,生命物质的结构及其功能,以便在抚育中利用一个树种或树种总体所预期具有的反应能力。近自然林业的全部因素都是森林抚育的组成部分。从生态上看,干扰森林,可理解为森林生态系统中闯入了外来者,它要损害森林生态系统。尽管我们需要它,其作用还是妨碍性的。因此,不论干扰是物理式的、方法论式的或是技术式的,这些外来者都要抱着抚育的想法“植入”进来。这样自然的反抗才会弱一些,费用才会低一些,生态上的妨碍性才会柔和一些,物质成果才会更有利一些。

2.2 限制因子理论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有时又称为生物的生存条件。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

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它就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子。系统的生态限制因子强烈地制约着系统的发展,在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同时有多个因子起限制作用,并且因子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

我们在封山育林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影响封山育林成果的各种生态因子,找出其中的关键因子,对其进行人工措施,改变其限制作用,才能得到预期的封山育林效果,而且,明确生态系统的限制因子,有利于封山育林的设计,有利于技术手段的确定,并可缩短封山育林生态恢复所必需的时间。

2.3 森林演替理论

森林的发展和衰败变化都有它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就是森林演替。按森林演替的性质和方向,分为森林群落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影响森林演替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方面。目前引起森林演替的原因,大部分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如原有森林群落遭到人为干扰破坏,就会发生逆行演替。若人为干扰强度大,并反复产生,就会使林地自然环境恶化,最后出现荒山,裸地。这就是森林群落逆行演替的规律。相反,如原有森林群落遭到一次或两次破坏,只要停止继续破坏,或经过人为封禁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就会产生进展演替。这就是森林植被群落正常演替和发展的自然规律。这个自然规律的关键,就是要制止森林继续遭到破坏,使之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封山育林就是认识和利用这个自然规律,把遭到破坏后留有的疏林、灌丛和荒山迅速封禁起来,除了使它免遭继续破坏,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外,又施加人为的补植补播,防止火灾等育林措施,来加速森林群落进展演替过程,从而达到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发挥森林多种效益的目的。

2.4 生态适宜性原理和生态位理论

2.4.1 生态适宜性原理。生物由于经过长期的与环境的协同进化,对生态环境产生了生态上的依赖,其生长发育对环境产生了要求,如果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生物就不能较好地生长,因此生物产生了对光、热、温、水、土等的依赖性。这就是生态适宜性原理。植物中有一些是喜光植物,而另一些则是喜阴植物。同样,一些植物只能在酸性土壤中才能生长,而有一些植物则不能在酸性土壤中生长。一些水生植物只能在水中才能生长,离开水体则不能成活。因此种植植物必须考虑其生态适宜性,让最适应的植物或动物生长在最适宜的环境中。

2.4.2 生态位理论。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关于生态位的定义有多个,它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人而进行补充和发展的,美国学者Grinell于1917年最早在生态学中使用生态位的概念,用以表示划分环境的空间单位和一个物种在环境中的地位。英国生态学家Hutchinson于1957年发展了生态位概念,提出n维生态位。他以物种在多维空间中的适合性确定生态位边界,这样对如何确定一个物种所需要的生态位变得更清楚了。Hutchinson生态位概念日前已被广泛接受。因此,生态位可表述为:生物完成其正常生命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位置,即用某一生物的每一个生态因子为一维,以生物对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性为指标构成的超几何空间。

2.4.3 生态适宜性原理和生态位理论在封山育林中的应用。任何由乡土树种组成的森林群落都是经过长期的物竞天择形成的最优植被组合,生存条件是最适合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各个树种在生态位上避开竞争,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和资源,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维持生态系统长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而封山育林就是要恢复这样的森林群落,因此,利用生态适宜性原理和生态位理论来指导封山育林工作,能够加快封山育林进程,少走弯路,加速我国森林恢复的步伐。

2.5 生态平衡理论

在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内部能量和物质输入输出基本相等,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结构和数量上保持稳定,具有复杂的食物链关系及符合能量流动的金字塔营养层次,这时即使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生态系统也能自我调节以恢复原来的稳定状况,这就称为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它靠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这种调节能力来自系统内部的负反馈机制。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这种自我调节机制来自系统的食物链和营养结构,通过它可以实现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人工生态系统中,则需要通过人工调控来实现这种稳定。但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外来的压力或冲击超出界限,调节就难以奏效。改变了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营养结构关系就会使某些生物数量急剧减少、生产力衰退、抗逆性减弱,最终可能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封山育林就是为了减少外来的压力,使其不超过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范围,利用系统的反馈机制实现自我调节,维持系统的稳定。

2.6 生态系统结构理论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组分与环境组分组合而成的结构有序的系统。所谓生态系统的结构系指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和各组分间能量、物质、信息流的方式与特点。具体来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3个方面,即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

建立合理的生态系统结构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功能。而封山育林形成的是混交林,多为乔、灌、草结合的混交复合层林分,是一种结构合理的生态系统,能够实现物种之间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的流动,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同时,封山育林能够增加物种多样性,进而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

2.7 生物多样性理论

生物多样性是近年来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一般的定义是“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按此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形式的多样化,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多种相互作用,以及各种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生境与生态过程的复杂性。

一般地讲,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是保护了地球上的种质资源,同时恢复生物多样性会增加生态系统功能过程的稳定性。具体说来,生物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能够增加高生产力种类出现的机会和能量流动途径、提高抗干扰性和资源利用效率。正是基于这些,生物多样性理论成为封山育林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在封山育林中,应最大限度地限制封育区内的人为活动,减少甚至不再进行破坏,使封育区内物种尽快恢复,增加其物种的多样性,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并且,加快恢复与地带性生态系统相似的生态系统。同时利用就地保护的方法,保护自然生境里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人类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8 森林植物的自然繁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