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范文

简述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简述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1篇:简述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以人为本;利益相关者;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剧,企业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和多变,资本的全球化流动、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人力资本价值的日益凸显、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变化、各种利益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对企业的影响力逐步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意识显著提高,并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持有越来越高的预期。在这样一个充满着不确定性和机会的环境中,企业必须冷静的分析周围的环境,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转变传统的以最大化股东价值为目标的管理模式,处理好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以人为本管理的理论来源

(一)关于“人”的理论

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是企业以人为本管理的理论来源。马克思首先确定了世界的存在前提,即我们所说的世界是现实的世界,是人的生活世界,而不是离开人的虚妄和抽象的世界。我们必须把人的生活世界作为基点,去追寻什么是现实世界之本。

当我们把视角移向生活世界,人作为世界之本的意识就立即被召唤出来了。人的生活世界包含3个层面,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世界,它们无一不是人类实践和创造的结果。马克思说过,自然是人化的自然,“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割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在人类历史中……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所以人是自然界的奥秘所在,人按照自己的意志、价值、需求重塑了自然界,“作为自然界的自然界,……是无意义的,或者只具有应被扬弃的外在性的意义”,只有人才是自然界的真正之本。而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人的集合,社会之本无疑是人自身,因为人以生产实践而生存自立,而“人本身是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也是他进行的其他各种生产的基础”。在生产中形成的生产关系就是社会关系,“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所以马克思又说:“人始终是一切实体性东西的本质”,“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人不仅是自然界之本,而且也是社会之本。而精神和意识本身就是人高度进化的产物,是人的思维的结晶,它以人的存在为载体,自然也是以人为本的。这样,马克思在哲学史上就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颠覆:他不仅对旧唯物主义的“人是自然界产物”的历史传统补充以“人化自然”和“人化世界”的崭新结论,从而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置人于“本”的地位,而且把对人的理解建立在崭新的实践基础上。

(二)西方人本主义的借鉴

所谓人本主义,是指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想,它萌生于人类自我意识觉醒时期,表现为人的自我反思与体认。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开创者叔本华认为:“对于人应从内心深处去找就可以发现人的最根本的东西,即情感、欲望或意志,而意志最根本的属性就是生存,只有生存意志才是本体。”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强调哲学的重建归根到底是向人的回归,从而致力于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本体论――人学本体论。西方人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主张人是世界的中心和尺度,把人作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最高问题;高度肯定、彰扬人的价值和自由,并以此为理论研究的最终目标;主张从一种先验的规定了的人性出发去说明社会历史和文化现象;强调人的非理性因素在任何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否定和贬低理性和科学因素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主张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创造去实现个人的发展;主张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等等。

无论是对“人”的分析还是西方人本主义对“人”的本体论,都是强调了“人”是一切活动的中心。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经济向信息化、知识化时代迈进,人的能动性对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影响日益明显。这不可避免地对企业管理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企业在实践中对传统的股东利益至上的管理模式进行反思。如何抓好企业发展过程中“人”这个中心,如何做到以人为本的管理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因此,本文将以“人”的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几种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企业以人为本管理的内容和实质。

二、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

(一)内部利益相关者

1、企业的股东。股东是一个企业资金和物质的投入者,也是一个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起着重要的主导和控制作用。股东们的最终目标和根本目的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企业利润。20世纪6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将企业看作是一个投入――产出的“黑箱”受到了猛烈的抨击,很多文献以交易费用、委托-、不完全契约、信息不对称等概念为核心展开论述。股东至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整个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改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兴起的一股公司之间的“恶意收购”浪潮更引发了人们对股东至上逻辑的声讨。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各州开始修改公司法,允许经理对比股东更广的“利益相关者”负责。这种修改引起了理论界的大论战,也促进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践的深化。对于企业来说,建立良好的股东关系,努力承担好对股东的经济、社会、法律等方面的责任,对于吸引投资,扩大企业财源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企业的员工。员工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都要依靠员工们的辛勤劳动和创造力。员工是所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出发点,全面利益相关者管理的成功开展起始于企业员工,成功的关键亦在于企业员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企业的运营同样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保障员工各项权益、促进员工自身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员工对自己的权利问题更敏感,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就要对员工的权益问题高度重视。SA8000的宗旨主要侧重劳工权益的保护,内容依据《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世界人权宣言》等国际条约制定。主要涉及童工、强迫劳动、健康与安全、组织工会的自由和集体谈判的权利、歧视、惩戒性措施、工作时间、工作报酬和管理体系9大领域。通过规定性的条件约束了企业的违规违法行为,促进了企业社会意识的提升,有力地保障了员工的合法权益。

(二)外部利益相关者

1、政府。政府是公众法律和道德的代表,是企业的一个核心利益相关者。政府通过税收和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对企业行为进行约束和管制。政府不仅制定企业的各项游戏规则,而且通过竞争者、金融家、购买者、供给者和监督者等方面作用来影响企业。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企业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更多地关注企业内部环境、人员管理、员工的社会福利等。企业应按照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向社会提供安全的产品,这种产品既符合生产工人的安全需求,也要符合使用者安全需求。照章纳税并承担政府规定的其他责任义务,接受政府依法干预和监督,不得有逃税、偷漏税行为以及非法避税等行为。

2、顾客(消费者)。顾客是企业的上帝。只有顾客满意,企业才能发展。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是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关键问题,因此如何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是企业所要长期重视的问题。企业是顾客养育的,坚持以顾客为中心,持续不断地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重视客户并服务客户,把客户关系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资本予以高度重视和珍惜。在企业外部想方设法为客户提供解决问题的全套方法,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在企业内部,树立下个工作交付的对象就是客户的观念,尊重、支持并服务于下一个对象。

3、供应商。供应商是企业生产所需一切原材料的提供者,也是企业供应链的首要环节,企业搞好与供应商的关系无疑是提高供应链效率的关键。因此建立双赢的伙伴关系是企业的最佳选择。首先企业要对供应商进行分析,选择优秀的供应商,同时建立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减少投机行为,促进重要生产信息的自由流动,建立协作小组,共同解决供应过程以及制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后要保持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对供应商的激励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就不可能维持良好的供应关系。搞好良好的伙伴关系才能达到最终的“双赢”。

4、社区。社区对企业的发展极为重要。企业应该适当承担改善社区关系,促进社区发展的责任。因为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一定的社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因此,重视社区利益,搞好邻里关系,也是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应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可能,积极关心和支持发展社区的文化教育事业、福利事业,关心和赞助社区的慈善事业,关心和参与社区有关社团活动,同当地政府、居民、公共团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并通过自身事业的发展,为社区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繁荣社区的经济生活,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5、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企业生存的自然条件,它通过企业的实践活动成为企业生存的构成要素并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良好的自然环境能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反之,则制约企业发展进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企业掠夺式的发展导致自然资源急剧减少,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土壤退化、全球变暖等问题不仅仅已经开始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而且还对子孙后代的生存构成了威胁。因此如何维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采取积极的行动加以落实。

三、以人为本的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大“道”

现今,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人、依靠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企业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要做到以下方面:

(一)明确定位企业目标

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且要把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和履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为创造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市场、社会和资源环境而努力,这既是实现企业长远利益最大化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对企业提出的基本要求。

(二)努力塑造先进企业文化

对外诚信服务,合作共赢。诚信是企业对政府、社会、员工、顾客以及债权人的承诺。承诺得到社会认同后,诚信就会变成企业的财富;对内以人为本,关爱员工。

(三)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要立足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制订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建立信息披露机制,有效进行监督管理;对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法律制裁;充分利用社会舆论和道德压力。

四、后记

在对“人”的分析和西方人本主义对“人”的本体论的指导下,我们了解了企业以人为本管理的内容,揭示了企业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因此,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内外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相联系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与外因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此,如果我们把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看成是企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那么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就是企业发展的条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同时依靠内部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即需要内部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的力量,缺一不可。

企业只有实行以人为本,履行社会责任,搞好与内外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抓好“人”这个中心,才能达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奎良.“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J].哲学研究,2004(5).

2、郭小丹.马克思人的本质观与西方人本主义辨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5).

3、张洪波,李健.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基于整合视角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3).

4、王朝晖.论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J].特区经济,2006(12).

5、田虹.从利益相关者视角看企业社会责任[J].管理现代化,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