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认识范文

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应用;发展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0.029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是与当前科学技术相融合的产物,其并非为单一技术,而是将多种技术整合起来,形成一门综合性学科。自动化是机械设计制造的核心内容,其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机械设计制造的自动化发展提升了生产力,取得了更多经济与社会效益。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现状

当前,尽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我国的应用良好,且有一定成绩,但相比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相对较晚,一些技术仍处于不成熟状态,对于此要想加速这一产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早在建国之初,我国重工业的建设路线就已经优先确立,针对机械设计制造这一产业的自动化发展得到了广泛认可,在历经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在这一方面最终取得良好成效。

由于技术因素限制,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在使用领域上仍存在局限性。在大部分机械制造厂中未能全面的应用这一技术。因技术水平存在一定不足,因此生产的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不合格问题,这不利于其发展和进步。另外,在人才方面,我国缺乏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对于人才交接问题,仍然存在断层情况,缺乏可以真正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提供创新力量的人才,因此表现出技术创新不足问题,进而出现发展滞后的局面。

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分析

2.1 柔性自动化生产技术

这一技术是以产品信息为依据对物料储运系统以及数字加工技术及设备进行协调,使各个加工生产对象更加适应技术的应用。对于这一技术而言,计算机是其控制信息的核心部分,即生产数据的监管由计算机完成,可对生产计划进行动态调整。同时,不同计算机负责监管不同生产层级,最底层计算机运行情况由第二层计算机进行监管,并将监管数据传递给上一层,逐层指令,对生产行为进行逐层调整。除此之外,这一技术储运系统任务是通过工业机器人的形式实现生产物料的储运,对信息系统进行操控。

2.2 计算机综合制造系统

这一系统属于集成制造系统,主要是利用把多个单项辅助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信息分享平台,同时构建标准数据模型,以从全局的角度使机械生产效率得到提升。这一系统包含了先进制造技术,其是以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并与现代先进材料相结合,在电子信息的辅助作用下而形成的技术,机械生产的控制不仅是由新型自动化理论及其管理理论实现,还是由计算机以及传感器等设备完成。除此之外,并行工程通常是集成机械设计制造流程的根本反映,在这一工程中,其强调站主要是从生产需求方面对产品生命周期进行考虑,使研究开发与制造周期尽量缩短,设计与维护减少,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3 自动检测技术

这一技术是以传统仪器、传感器为基础发展而来。通常情况下,机械制造过程中,这一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基本不需要人工干预,如此一来产品效率得到提升。同时在这一技术主要是通过微型计算机进行检测,保证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机械制造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

近些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逐渐步入成熟阶段,其应用优势在多个领域中均有所w现,人们也认识到了其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为其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3.1 多元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作为一项将多种技术融合在一起的学科,伴随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将通过更多、更新的科技手段完善和发展自己,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符合人们生产生活要求。

3.2 集成化

当前,大部分机械设计制造分离了设计和制造,同时也将生产与管理分离开来,伴随工业产业的进步与发展,单纯地机械自动化运行已经不能满足其需求,需要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化生产等内容融合起来,甚至加入机械管理等内容,将这些内容全部转变为高度集成化运行模式,实现一体化、自动化管理,这也是工业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3.3 智能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是机械自动化的一个标准,通常与信息技术共同进步,机械实现智能化不仅可以使生产失误率降低,同时可以保证安全生产,对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均有重要意义。

3.4 节能化

在工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仅在机械产出效率、运转效率方面进行考虑,而是需要从环境保护方面出发,力求工业产业与良好环境两者的和谐共存,这也将成为技术人员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在机械制造材料方面,其生产运转应以节能原料为准,使原材料得到最大程度使用,尽量避免生产期间排放污染物问题,将可用能源重复利用起来,这些均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目标。

4 结语

总之,机械制造业需要循序渐进地完成转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引入自动化技术,这也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应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使生产效率得到提升,还可以使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降低,工业企业则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使我国工业产业落后现状得到改善,加快工业产业的自动化发展与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王博.刍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J].电子测试,2015(13).

[2]赵东寅,张莹.关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的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9).

第2篇: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工业就业

随着社会工业生产的需求加大,越来越多的工科类人才供不应求。有社会学家研究表明我国的大型工业正在发展,企业对于机械设计制造的人才需求量也是在不断的增长的。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育往往集中在理论上面,关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起步相对较晚。当前教育应该融合社会实际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来探究我们的机械设计制造教学,这样学生的就业前景才能得到一个质的提前。我们学生才能成为一个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与我们专业相对口的工作。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专业介绍

先要了解机械设计制造业的就业情况就得先了解一下我们的专业情况。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主要是学习一些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相关理论。它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储备机械工程师。我们的学生需要切实掌握有关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以及设备控制等相关的知识。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们还应该让学生能够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完成自己的设计,能够将我们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到工厂企业之中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际上涵盖了多方面的知识。首先是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例如力学、电学、计算机信息学等等。要想完成一个漂亮的设计需要学生有丰富的人文知识,一定要有自己的创造能力。然后需要熟练的运用制图软件,经过周密的计算设计出自己的作品。作品出炉之后还需要反复进行实验,看看自己的设计是否对于工业生产有一定的帮助,能够创造出一定的工用价值。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对于我们的工业产品是有着自己的重生规划的过程。将我们的创新思维融入到我们的产品中从而使我们的机械设备更加符合我们的商业需求从而为企业带来更高额的利润。

2关于就业竞争力和机械设计制造教学之间的关系

学生的实际就业竞争能力和我们的教学是息息相关的。我国的高校教育应该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深化教学改革,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为教学目标。专业教育要就业前景相结合起来的。我们应该由理论转变为实用为主。我们专业的人才教学过程之中应该向社会做一个衍生,明确我们的人才培养方向促使广大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知识。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应该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实践教学,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知道我们的企业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我们的就业竞争力的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来就是一门理论和实际动手能力结合非常强大的一门学科。在我们的教学之中更应该融合更多的实践教学才能让学生掌握专业的职业竞争力,才能在毕业的时候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无论是学生以后想从事设计制造、科研开发以及应用研究等都会具备核心的就业竞争力。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入到我们的实践教学之中,只有真正的参与到实践中才能让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一个提高。

3影响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3.1毕业生自身的素质不过关

(1)学生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在学习专业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该眼观六路,耳观八方,积极寻找创新的灵感。这个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中学习好老师教授的知识,还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来扩充自己的专业素养。(2)学生对于自己的认识不够全面由于我们高校学生更多是的应试教学培养出来的,习惯让老师家长来安排自己的职业。或许很多同学在学习本专业之前根本不了接机械设计到底是学习什么的。只是当时家长要求报这个专业就学习这个专业。自己对于这个专业没有兴趣,在高校学习或许只会为了一纸文凭。这样的同学毕业后怎么能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呢?还有的就是学会了一分却给自己打了十分。才弄清楚了一点皮毛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但是到了实际单位做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会。这样的毕业生我想终究是会被企业淘汰掉的。

3.2企业偏重于学生的学历

在招聘会上很多单位对于求职者会有硬性的要求。我们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也不列外。其实我们专业更加侧重是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有的本科生不见得专业能力就比研究生差多少的。由于传统的观念的影响,很多企业还是认为学历越高学生的素质就越好。过分的偏重于学历终究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的。

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形势分析

第3篇: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机械设计 制造 自动化 发展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机械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相对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机械制设计制造产业仍还处于一种低层次的发展状态,其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水平还有待改善与提高,由此可见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对其进一步探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机械设计的分析

2.1机械设计的初期计划设计

机械设计要进行初期的计划设计,其在工作方面和计算机软件的设计需求分析比较类似,在设计之前要对机器设计的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在分析要求的过程中,对机器应该具备的功能也要进行掌握。以此作为机械设计的基础,然后在设计以及制造过程中要对相应的约束条件进行规定。

2.2机械设计的设计方案

在机械设计中,方案设计是关键的部分,方案也是设计的灵魂,其决定着设计的成败。在设计阶段,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主要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实际和理论之间的矛盾。方案设计不仅仅要符合机器本身的性能,同时,在功能方面也要进行满足。在方案设计方面,对检验人员对机器开发、认识以及创新方面都要进行重视。在设计阶段,主要的步骤可以简单概括为对工作原理进行定义、对机器结构进行确定、对机器运动方式进行设计、对零部件的选取与设计进行判断、对制图进行设计以及对初步设计进行调查。

2.3机械设计的主要技术设计

机械设计中,对技术层面的要求最为严格,在这个阶段要对设计图纸进行校对,同时,要对图纸进行计算,对设计总图和部分草图要进行对比和核对分析。在机械设计方面对每个部分都要进行设计,设计时要进行非常严格的核对,不能出现疏漏的情况,同时,在校对方面也要保证质量。对要进行产品生产的机械,在设计时,要根据产品进行定型设计。

3、机械制造技术的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机械制造技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因大部分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和绝大部分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主要限于CAD 和管理信息系统,底层基础自动化还十分薄弱,数控机床由于编程复杂,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因此,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制造业仍然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结构的差距

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技术引进和赶超型发展战略,加之中国劳动力丰富而资金相对短缺,致使机械制造业的科技开发明显滞后。虽然中国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数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产品比较少。我国械制造业产品的质量虽然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大量的机电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外观设计、内在性能还有很大差距。

(2)生产投入结构的差距

机械制造业作为一般竞争性行业,其竞争状况与效益状况直接受生产投入结构的影响。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研与开发的投入。发达国家为了保持机械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一些大企业的科技开发费用占到其销售额的4%―8%,甚至10%以上。正是科技投入、人员素质、设备投入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使中国机械制造业企业的设计与生产方法落后,自主开发能力差,产品开发周期长,更新慢,新产品产值率低,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3)产业组织结构的差距

中国机械制造业之所以在投入结构上难以加大科技开发投入,直接根源是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大中小企业之间难以形成合理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深层原因是体制约束,条块分割导致的地区雷同与“分散化”倾向,有悖于世界机械制造业日益资本密集化、生产全球化、机电一体化、市场集中化的发展趋势。

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

4.1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和延伸,机电一体化研究的开展和应用,才能有效保障机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撑和动力。

4.2智能化

智能化是21世纪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的产品设计,使工程机械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大步前进,提高了工程机械的高科技含量,促进了工程机械的发展随着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用户对工程建设机械也提出了更高的市场要求,预测并根据一定的智能体系排除可能出现的故障是日前机械行业的最新发展动向。

4.3网络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遍布全球,给科学技术、工业生产、政治、军事、教育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我们在进行机械制造的时候要根据实际的网络为主要媒介,通过产品在制造上、材料选购以及市场的开发上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在异地正常进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使得我们在强化管理学习的时候,通过技术信息的交流,使得我们在机械的制造技术上的发展向着网络化、便捷化的方向发展。如机床联网可进行远程控制和无人化操作,通过机床联网,可在任何一台机床上对其他机床进行编程、设定、操作、运行。利用家庭网络可以将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电系统,使人们在家里充分享受各种高技术带来的便利和快乐。因此,机械自动化产品无疑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4.4微型化

国外将其称为微电子机械系统,或微机械自动化系统,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cm3的机械自动化产品,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微机械自动化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但是其功能无一不全,生产技术反而会更加精确 ;同时也减少了企业工厂用地,节约了企业土地资源,原本放一台机械设备的场地可放两台甚至更多,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微机械自动化发展的瓶颈在于微机械技术,微机械自动化产品的加工采用精细加工技术,即超精密技术,它包括光刻技术和蚀刻技术两类。

4.5绿色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不断加剧,资源不断减少,人们呼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倡导绿色环保,绿色产品概念应运而生,这一概念是时展的必然,体现了人们对于环保的重视。绿色产品以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为出发点,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旨在减少生态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设计绿色的机械自动化产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有利于环境保护,产品报废后可以回收利用,节约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4.6人格化

未来的机械自动化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机械自动化的人格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机械自动化产品的最终使用对象是人,如何赋予机械自动化的智能、情感、人性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家用机器人,其高层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另一层是模仿生物机理、研制各种机械自动化产品,实事上,许多机械自动化产品都是受动物的启发研制出来的。

结束语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增强了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现代机械不断走向智能化和人性化,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机械自动化设计制造的重要性,不断创新和探索,不断拓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新发展方向,为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廖雪燕.浅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36)

第4篇: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H12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并不仅限于此,由于其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泛,因此还会不断的完善。在工业建设中,机械设计制造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做好机械设计的相关细节,促进此系统的日益完善,以促进国家经济的进步。

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的设计原则

1、应该满足对机器的功能的要求

机械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以及制造必须应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也应至少具备一个核心功能,并且把信息以及能量进行必要的转换之后这才可以变成人们需要的信息以及能量。机械自动化系统可以把产品以及技术融成一体,从设计、制造直到功能,如此便可以形成一个相对来说完整的机械自动化系统。

机械自动化系统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中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机电一体化产品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来作为产品,同时又包含着设计、制造以及特定的功能这样来满足使用的要求,而且其功能主要是由它内部有机联系的结构来决定的。

2、应注重使用利用先进技术

众所周知各种先进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的重要保证和基础,不管是产品或是系统,它所具备的功能依然应该要以技术为主,这样的话才可以充分的表现出现代机械的人性化以及智能化。

(1)能量转换机械动力机的主要工作是以能量的转换为主,比如水轮机、电动机、内燃机等各种能量转换的机械。

(2)信息处理机械

它是将输入信息同时经过处理后输出所需要的信息,在生产当中常见的信息处理机械主要包括有传真机、计算机等等各种办公使用设备。同时以信息处理为主的机械可以称为信息机,主要是用来传递人们所需的直观信息,如图像、文字等。

(3)各种加工设备

通过加工以及处理过程则会改变其本来的形态,并且可以增加输出物质或者产品的功能,比如说机床、各种加工设备等等现代机械。

(4)其他功能的机械

只有在充分了解机械自动化的主要功能的基础之上,才可以设计出不同的产品以及培养创新思维。不同用途的机械具有不同的运作方式,同时这也有效地说明了机械自动化具有广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根据人们的创新以及设计,而未来的机械自动化内容则将会更加丰满以及完善。但我们要看到这一切依然需要强大的技术做支撑,因此应该做出合理的设计以及科学的规划。

二、机械自动化系统的优势

1、提高了生产效率

产品在生产时,采取了控制自动化和信息自动化,减少了操作中的失误,变得易于控制。机机械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能够及时发现错误根源。自动化控制系统使得设备按照原先规定好的流程开展运作。模拟仿真技术,不断改善生产环节。机械自动化不但完成了操作自动化,并保证了产品质量。以计算机进行控制,能够修改编程,使生产产品富有多样性。由此,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2、便于维修和调整

机械自动化系统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可依据产品需求调试安装设备,生产出所需的产品。调整控制程序能够以多种手段输进控制系统内,不用对机器部件进行拆除。任何一种自动化产品都要确保设备存储的能力,在存储设备中存入每一种型号。再次使用时调出执行程度,保障自动化生产的进行。检测技术可对事故自动修复,确保其稳定性。多数机械利用电子技术,减少了以往的生产开关数量,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工作内容都预先设定过,系统能够进行自动转换和自动循环。现如今,依据被控对象,可自动调整好自动化产品。

3、降低安全隐患

运用机械自动化,首先要确保生产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前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状况。每一个环节都需设置监控设施。生产设备运作过程中出现故障,可自动诊断和报警。机器运转时,倘若出现过流、过载、短路和过压的电力故障,可将其转换至新工作模式,并及时把电路切断。机械自动化,可减少大型设备事故的发生。机械自动化设备内部也有着较多电子元件,能够代替易摩擦部位和可动构件。如此,在机械生产过程中也会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机械生产变得更为可靠。

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

1、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多种技术的交叉所形成的一门综合技术,现代化机械设备离不开机电一体化技术。

2、模块化

机械自动化产品种类较多,因此在研发时的各种需求则相对比较复杂,许多新产品的开发和发展都离不开标准单元的利用,各类产品单元需要进一步模块化,才能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3、网络化

网络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许多机械自动化产品利用网络技术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因此机械自动化产品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亦是一种必然。

4、人格化

机械自动化产品的人格化主要是指赋予机械自动化产品以人的智能和情感,使其充分智能化和人性化。此外,还可以模仿各种生物机理研制出机械自动化产品。

5、绿色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产品概念应运而生。绿色产品是指那些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极小的产品,机械自动化产品的绿色化则主要体现在对环境无污染,并可以进行二次回收和利用。

6、智能化

计算机辅助技术CAD的出现,使得其图形工作能力能够服务于设计工作。将CAD技术和人工智能进行结合,能够促使CAD系统有着更好的创造力。由于现代机械具有集成化和智能化的特点,CAD技术只能与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相结合。这样才能促进计算机的系统集成。计算机已经成为了当今最常用的设计工具,用计算机技术构建一个整体性的模型,可以对机械产品的工况进行描述。利用智能化的方式进行处理,可以为机械产品提供最佳的设计方案。

7、微型化

20世纪80年代末,机械自动化开始向微观领域发展。微电子设备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更新。小型的机械自动化产品,耗能少、灵活性强,广泛应用在军事、医疗科研、生物技术等高端领域。机械自动化向微型化发展,重在微机械技术。加工微机械产品,要采取精细加工法。在超精密技术内,主要有蚀刻和光刻两种。机械自动化还将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向微米和纳米的领域进军。

8、生态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由此诞生了绿色生态的理念。机械设计制造的绿色设计,是最大化的利用资源获得新型的绿色产品设计。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以产品环境属性为主,既满足环境的需求,也要确保产品的经济性和基本功能。所谓的绿色产品,既要有特定的使用功能,也不能对周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人们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会走向生态化的发展道路。现代机械设计注重生态化,既能够减少资源损耗,也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使用质量。

结束语

我国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不仅要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还要借鉴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寻找高效率、低成本的自动化技术。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既要提高生产技术,也要全面普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要沿着生态化、智能化、微型化、系统化、定量化的方向发展。明确这样的目标,我国机械自动化才能走上高效率、高质量、高速度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罗碧龙.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2(17).

第5篇: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3+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需求

作者简介:黄小璜(1968-),男,江苏常州人,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陈勇将(1982-),男,江苏盐城人,常州工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机电系统精密控制技术。

基金项目:2015年常州教育重点改革创新项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3+4’中高职衔接模式”,主持人:黄小璜;2015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5JSJG115),主持人:李俊生、潘雪涛。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6-0086-03

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业劳动队伍中,高技术技能人才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严重地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和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传统的学徒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地方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正规学制系统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4”中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模式,即学生通过中职3年的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学习,平时考试成绩达到本科学校的要求,并通过第三年的转段考核,就可以直接升入本科学校进行4年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成为未来的工作现场技术工程师和技师“双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一)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状况,主要包括人才结构现状、人才需求的数量与质量、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对学校教学的意见与建议等。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设定为制造业企业一线工人、技术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含研发部、制造部、车间主任等)、技术负责人、人力资源负责人、营销人员。本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共发出83份,收回72份;其中国有企业4家,占此次反馈问卷的5.9%,外资和合资企业25家,占此次反馈问卷的35.3%,民营企业43家,占此次反馈问卷的58.8%。

(三)调查结果

1.机制专业毕业生需求数量逐年递增。企业近三年对机制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状况中,逐年递增的有42家,占58.80%,基本持平的有30家,占41.20%,数据及其分布如表1。

2.机制专业毕业生相应技能证书被看好。对企业关于机制专业毕业生获得数控操作技能证书的态度展开的调查数据如表2所示,其中企业对机制专业毕业生获得数控操作技能证书看好和较看好占主流,无所谓和不看好仅占小部分,这可能是因为调查企业的岗位的不同,对待操作技能证书侧重不同。

3.研发、操作与维护岗位需求度较高。企业对于机制专业毕业生最需要的岗位调查数据(其中包含多选)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企业对机制专业毕业生最需要的岗位是产品研发和设备的操作与维护,部分企业对产品销售岗位占有一定比例,根据问卷反馈,少数企业对机制专业毕业生的技术储备和工艺设计有需求。

4.企业青睐机制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在调查中,企业对机制专业毕业生能力要求调查数据(其中包含多选)如表4所示。从表4中可以看出,企业对机制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很重视,同时对学习、沟通、解决问题、计算机能力等也较为看重,创新、外语、职业道德、文化素质等也成为人才筛选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4”人才培养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逐步增加。传统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由于缺乏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持续学习能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而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较强,却由于缺乏足够的专业技能训练,导致操作能力不足,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高级技术型人才的缺乏已经逐渐成为了制约我国企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瓶颈[1]。因此,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4”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必要的大胆尝试,以期培养出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高实际操作能力,满足社会发展的机制类高技术技能人才。

(一)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传统的职业教育过于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形成,对专业基础知识要求不高,往往停留在“必须、够用”的程度。通过调查发现,企业比较看重学生的专业基础与专业技术能力。相关行业专家也认为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扎实,理论分析能力要加强。通过对以往毕业生的调查也发现,专业理论知识对他们的工作影响较大,占43.01%,如表5所示。因此,“3+4”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在课程设置时,一定要注意保证机械制图基础、机械原理、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工艺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常见机械加工设备等专业基础知识,让学生具有较宽泛的专业基础知识,以适应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需要。

(二)贴近生产实际,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机械工程实践性很强,如车床操作、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车间现场工艺设计、产品质量检验等岗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实践能力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一项核心技能,是培养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对以往毕业生的调查也发现他们更看重在校实践能力的形成,具体如表6所示。因此,“3+4”在设计培养方案时应注意:一是设置长学时的课程,训练学生具有扎实的识图、绘图能力。二是加大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学时投入和学分占比,配合课程设计,训练学生分析能力。三是中职阶段应加大对各类实习和技能的考核,使学生获得多维的感性认识、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四是本科阶段要充分保证一整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培养学生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三)关注核心能力,考虑学生整体发展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可分为一般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一般职业能力也称为核心能力或软能力,包括与人交流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有调查显示企业最看重毕业生的工作态度,如责任心、敬业精神、工作主动性等,其次就是毕业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和与人交流合作等核心能力[2]。如今,非专业能力在学生的整体、长远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核心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善于与人合作,处理好与同事、领导的人际关系,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够对技术进行创新,发挥自己的潜能优势。在对企业进行调查时也发现,企业除了看重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其次就是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因此,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4”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时不仅要使学生学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并具备在新环境中不断学习、创新、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准确定位目标,把握学生发展方向

根据行业咨询和调研,企业对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的技术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机械创新设计、机械设备操作与维护、数控机床编程、机械设备质量检验上。企业需要一大批不仅具有技术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系统集成能力,而且能够懂工艺、会操作、能维护的高技术技能型生产一线技术人才。此外,企业对毕业生的非专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3+4”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学生发展方向。可以按照以实践导向,以校企合作为支撑,专业与课程相互衔接的思路,突出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其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基于“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满足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与机械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主要培养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能够在机械行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机械设备维修、数控加工编程、机械行业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6篇: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认识范文

    一、建设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

    只具有专业知识而不具有实践能力和只会动手而专业理论功底不扎实都是不能适应本专业的生产实践需要的,因此建设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种结合不是口号,不是空话,而应落实到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中。这种结合,是认识事物,掌握规律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这种培养,是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不是学校单方面的培养义务,而应与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共同努力与合作,使其能实现资源共享,培养综合的高素质人才。这种培养,应把传统的学校课堂教学与企业、科研院所实践相结合,应当把学校的专业教师教学与企业一线员工、工程人员与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实践指导结合起来,应当把学生的学习环境从教室扩展到生产一线和科研实验室,让学校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的检验,也让在生产一线实习中的种种问题能得到理论上的支撑和应征,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客观真实的实用性技术和能力。

    二、培养具有本专业特色的优秀人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专业性极强的工科专业,这就要求我们要培养具有本专业特色的优秀人人才,以适应市场的需要。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核心课程设计。核心课程是学习本专业开设的必不可少的基础专业,这包括:力学、机械工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子电工技术、PLC应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液压传动技术、控制工程、材料成型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机电拖动技术、CAE/CA设计、MATLA应用技术、模具设计技术、模具加工技术、数控加工原理、机械制造技术、金属工艺学等。这些课程的开设与实践共同构成了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

    2、结合市场和企业需要有侧重的课程设计与安排。以上核心课程的设计是本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的需要,但还应结合市场和企业需要有侧重的进行课程设计与安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机与电的有机结合,但二者是有主次之分的,应坚持以机为主,机电结合的专业课程设计模式。在课程安排中,机械类课程所占课时应达到65%以上,而电类课程则应控制在35%左右, 而其他的课程,诸如公共课,应减少其所占比例,增大专业课的学时。这样的课程设计与安排是出于以下考虑:现实生活中的机电一体化要求该专业学生具有机与电的双方面的知识,并将其融会贯通、有机结合,纯机械类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但是,在企业的岗位设置中,却没有专门的机电岗位,而是将其分开设置的,这就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结合职业岗位的需要,坚持以机为主、机电结合,促进学生的就业。

    三、注重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

    专业课程的设置、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都是为了适应生产实践的需要,因此只有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更多的接触实践,而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书本知识的学习,理论脱离实践,而应该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更多的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比重,这样才能避免学生走向社会后发现理论知识难以或者无法灵活自如的运用到生产实践中,避免学习与工作相脱节。实践性教学并非没有开展,而是广泛开展却收效甚微,分析其原因并对其进行改进才能真正发挥实践性教学的应有作用。以往的实践性教学仅仅在于演示与验证的低档运行阶段,学生真正需要的实践课程是综合性强、自主设计、自主完成的实践项目,这样才能真正将课堂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夯实理论知识,提高实践素养。实践课题的设计不应脱离实践,而是源自生产、科研的第一线。

    四、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设施建设

    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直接途径,优秀的教师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专业思维的启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教师的重要作用,除了引进该专业优秀教师外,还应主动加大力度进行教师素质的提高与培养,对教师进行培训,使其专业知识的宽度与深度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想结合的能力进一步加强,自身素质与培养学生素质的能力有机结合起来。让老师到生产一线进行工程实践,参与企业和科研单位的研发工作项目中,提高自身实践素养。

    学校应当加大力度提供设备保障,继续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硬件条件,为学生实践提供物质基础与实践场所。加强与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建立产学研的合作关系,既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又能满足企业招工的需要,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第7篇: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机械;电子认知实习;改革

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多少上,更重要的是其实践动手能力的强弱上。如何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动力实践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是目前各高校须重视的一个课题[1]。电子实习是高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作为电子实习的入门实习课程,电子认知实习旨在为电子类专业学生即将开始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或是培养非电子专业的学生对电子领域有一定的了解。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电子信息类学科优势突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大学[2]。本文针对目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电子认知实习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该专业的电子认知实习形式及内容进行探讨。

1 实习教学现状

学生在学习完专业课后,只是机械的掌握每门课程的课本内容,最大的目地是通过考试,没有从整体上清楚认识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并且,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应用存在较大的脱节[3]。实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各个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实习内容根据科技的进步不断地改变创新,实习是学校与社会的桥梁。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主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随着市场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极大需求,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综合能力强、知识面宽的机械电子人才,所以,电子认知实习就成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习的一个重要部分。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类专业的电子认知实习是在大一的第一个学期进行,实习时间为2天,而机械类专业学生的电子认知实习是在学习电工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后的大三第二个学期初进行,实习时间为7天,实习内容大致与电子类的相同,都是完成一部收音机的安装、焊接及调试,让学生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集成块等)的识别、作用及质量检验;了解电子产品的装配工艺,包括SMT工艺和手工焊接工艺;了解收音机的接收原理,收音机天线接收无线电台电波,然后经过放大、解调,还原为音频电信号,送入喇叭音圈中,引起纸盆相应的振动,就可以还原声音,根据调制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FM和AM收音机;了解电子产品整机的装配过程及掌握使用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来进行收音机的检测和调试。机械类学生花7天的时间与电子类学生花2天时间做同样的事情,多出的时间让学生感觉无事可做,而且,在讲解收音机的接收原理时,涉及到通信原理这门深奥的课程,其中的专业名词机械类学生是听都没听过,让学生理解更是难上加难,这严重打击了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习的效果很不明显。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实习教学进行了改革。

2 实习教学的改革措施

2.1 改变实习形式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办了教学实践部,其中有金工实习中心、电子实习中心、电路实验中心和计算机中心,专门负责学生的实践教学。学校教学实践部相当于一个小工厂,从产品设计,生产到调试,都可以完成,并且都有专门的老师进行指导,为学生创造了很好的实习环境。

首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内的资源,结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专业性,在电子认知实习中加入与他们专业相关的内容,让电子和机械相结合,更接近企业的要求,也更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我们可以把收音机的实习改成遥控小车,让学生花一天时间到金工中心去加工较简单的零件,如小车车轮和螺钉等,回到电子实习中心再进行整车组装。由于学生已进入大三的学习阶段,专业知识丰富,也已完成了金工实习的内容,生产简单的零件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这样既可以节省实习所用器件的成本,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其次,由于学生学习及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不同,同样的实习内容,学生完成的情况各不相同,有些学生在课堂内完不成规定的实习内容,因此,可以开设第二课堂:利用课堂外的时间开放实验室,提供实习工具,由值班的老师负责辅导,那些课堂上完不成任务的学生或者想多学些知识的学生可以利用开放时间继续完成任务或学习,保证学生都能完成实习任务。

2.2 丰富实习内容

目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所有专业的学生关于电子认知实习课程的内容都是焊接、装配和调试一台收音机,我们应该结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自身特点,在学生学习了电工学的基础上,改变实习内容,让学生在7天的电子认知实习期间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

首先,把组装收音机的内容改成无线遥控小车的设计、零件加工、装配和调试。无线遥控小车是上世纪提出的一种新型小车,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生存能力强等优点,在玩具、军事侦察、污染严重的恶劣环境作业中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无线遥控小车系统包括手持摇控部分和车载电机控制部分,两部分都采用STC89C51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手持遥控器发出控制命令,小车完成相应的动作,如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加速和减速等。由于学生毕竟不是电子类专业,对单片机及编程知识不怎么了解,所以对该系统中的较复杂的部分,如小车车体、遥控器外壳、小车电路原理设计及单片机编程等可通过在校外企业定制或由教学实践部几个中心的专业老师联合制作,学生只需完成小车车轮和螺钉等简单零件的生产,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识别电子元器件并学会检测元器件好坏,掌握SMT和手工焊接,最后进行整机安装和调试。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又能令他们对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的单片机等电子类知识有深刻的认识。

其次,增加电路设计内容,利用Protel99SE软件设计简单的电路原理图和PCB图。Protel设计系统是一套建立在IBM兼容PC环境下的EDA电路集成设计系统。而Protel 99 SE 是由早期Protel 版本发展而来的基于Windows95/98/2000环境下的新一代电路原理图辅助设计与绘制软件,其功能模块主要包括电路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板设计、可编程逻辑设计等。它采用数据库的管理方式,是一款非常好用而且实用的电路设计软件,也是企业里最常用的电子设计工具,学生掌握它的使用可以更好更快地适应以后的工作。

最后,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基础的电子实习后,增加单片机的编程控制设计环节,可以几个同学一起完成,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在一周的时间,完成了机械的零件加工、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电路设计软件的使用、器件的焊接、遥控小车的组装和调试,这是企业里产品生产的一个完整流程,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束语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不一样的电子实习内容,是培养不同类型专业合格人才的要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电子认知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让学生对电子类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结合自身的专业使其发展成为综合能力强、知识面宽的高级人才。随着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电子实习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适合不同专业的电子认知实习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崇霄,刘艳东,张云,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综合实习的改革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8:168.

第8篇: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造和自动化;发展规划;完善

查阅相关资料可知,大部分学校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发展规划都很注重师资和硬件设施的建设、特色专业的打造、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知识的融合,以及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并通过制定一套创新精神的培养课程体系,以培养面向未来世界,把握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强,基础扎实,具备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基础知识,能够从事机械开发、设计、应用与设备运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然而,很多出来就业的学生,大部分都会面临动手能力差、设计设想难等问题。虽然,在各大高校的发展规划中都会将这些问题作为重点,但是这也暴露了这些发展规划的落实情况。学生认为在实践教学中提到的问题要不就是太皮毛;要不就是太前沿,既没有足够的时间消化知识,也不能缺乏实践演练克服。因此,就会让他们在就业中面临较多的问题。

接下来,笔者就综合这些发展规划谈谈自己的完善措施:

1.建立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体系

很多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都会面临一种就业的迷茫感,虽然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是寻找专业对口的相关工作,会少去很多相关方面的烦恼,但还是会面临一些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比如上面提到的实践操作与设计设想的迷茫感,尽管毕业了学生们还是不能自信的肯定自己的能力。

因此,在学生刚进入学校时就要让他们树立一种目标意识,这种目标意识的建立,不仅仅包括大学四年的学生生涯如何度过,还包括一种专业自信的建立。而这种自信的建立是基于对专业的了解,以及对学生本人能力了解的基础之上的。要获得这种了解,则需要学校对学生能力进行专业测评,如通过采用观察-调查与累积记录法、学生-能力评估法等进行分析,来了解学生的各项能力与心理素质等。通过这些科学方式的评定,了解学生,同时再通过现代化的指导手段,以信息化、网络化、远程化的网络系统为载体,广泛搜集供求信息,甚至应用自助式、菜单式、即时化的辅导课程软件、各种测评软件和职位供需资源的共享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专业,从而更加清晰与明确自己未来的实践目标。从而也能减少学生在实践工作操作中的压力,提高他们的职业自信心。

2.注重知识的梯度设置

理论知识是学生实践应用的重要指导之一,尽管所有规划都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但大部分都是通过师资力量的打造等方式,这些方式的确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有极大的作用,但是吸收理解知识的是学生。

因此,在规划中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除了掌握工程图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机械控制、机械制造技术等等这些专业的课本知识之外,还要多对他们进行课外知识的延伸。但是,很多学校一提到课外知识的延伸就会想到联系世界级顶尖技术等等,或者直接拿各大难题给他们思考,尽管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种很大的锻炼,却是一个优点脱离学生能力情况的做法。

毕竟大部分学生只是普通人,要想在他们的专业基础上对他们的能力有所提高,只能是按部就班,否则就无异于拔苗助长,不仅消磨了学生的专业积极性,也不利于他们实际能力的掌握。

所以,知识的梯度设计非常重要。除了专业课程重点与教学设计内容的合理结合这一基础教学之外,还要针对每个时期的学习重点进行课外拓展,定期安排课外拓展训练,根据学生以及市场需求,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比如在学习机械设计的相关内容时,要结合每个阶段的任务开拓他们的视野,除了让他们认识到别的优秀的作品,重点是要引导他们学会那种思维与创作方式,建立相关的模拟训练,让学生从模仿中了解作者的思路,而不是一味的知识展示。

只有这样,学生的方法才能不断增多,能力才会不断提高,课堂上才会从“走形式的看”向“听懂学会” “懂听会学”转化。也只有这样,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

3.结合理论加强实践创新训练

机械设计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是一门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课程,是一门由理论指导,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的学科。尽管有很多学校都为学生们投资打造了先进的实践教学中心、工程实验室、校园工厂等,但是,这些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仍然不高,学生实际利用只是在课堂中才有机会接触到,除了面临这种接触少的问题之外,接触时的操作过于简单也是一个很中重要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很难得到锻炼。很多企业在聘用人才的时候都更加倾向于有实际工作经验者,就有这部分的原因。

因此,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依旧是不变的主题。除了建立先进的教学实践中心与平台、加强与企业合作关系的建立之外,学校应该给专业学生开放部分实验工作室,但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鼓励措施,比如有创新性成果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此外,学校还应该多多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一般学校都会与企业制定一定的实践合约,企业给学校提供一定的实践平台,这对于学生与学校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除了让学生了解到真正的企业生产流程,锻炼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之外,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做留心观察,通过适当的评奖评优,调动他们的动手实践积极性,同时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能力。

对于实践操作能力优秀的同学还可以提供更加优秀的平台,比如与其他优秀院校的合作性项目研发等机会,这些都是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性创新活动的重要手段。

结语:虽然,市场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学生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学生的能力还是企业决定录取与否的关键。国内相关方面的教学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只要我们相信自己,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与实践环境,不断巩固与完善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发展规划中的内容就一定会创造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杨晓东,杨卓娟.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体系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 2010(08)

[2] 朱高峰. 创新人才与工程教育改革[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06)

第9篇: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技能训练;实践教学;二维工作台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266-02

一、引言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而传统的机械设计、机械制造专业在这场新技术革命中面临着冲击。为此,国家及时调整了专业设置,将原来的机械类专业统一调整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一大专业。它实际上是将原来的机械类主要课程与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机电结合的学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机电一体化设备以及生产过程自动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科技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因此,对制造行业中的机电技术提出了许多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培养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性的人才是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关系到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和竞争,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标准。我校从06教学计划开始,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了教学时间和内容,技能训练就是新增的较重要的一项实践教学。目前关于技能实训的内容、方法等还没有成熟的、可借鉴的先例,因此本文进行了有意的尝试。对于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来说,虽然液压原理、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单片机技术等若干课程都有附属于理论教学的实验教学,但是这些实验教学内容绝大多数是相对独立的、验证性的实验,缺乏综合性和创新设计。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而实训教学条件建设却没有跟上这个步伐,实践教育环节出现了明显的弱化和软化现象。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析、轻综合;重个体、轻协作,缺乏基本的技能训练,培养的学生素质不高,实践能力较弱,社会适应性较差。

二、技能训练目的、内容和方法

1.技能训练的目的和意义.技能训练是在学生修完除毕业设计外全部理论和实践课程之后的一次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的不同,课程设计主要是对所学课程的加深理解和具体应用;认识实习、金工实习和生产实习等属于基础训练,目的在于增加感性认识,培养动手能力,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生产实际,提高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为专业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打基础;专业技能训练是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主要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的。其目的和意义在于:(1)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和就业打下基础。

2.技能训练内容.我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大三下学期分成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及模具等四个教学方向,本文的实训内容是针对机械电子教学方向设定的。实训题目:平面运动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内容包括:(1)结构设计;(2)控制系统硬件设计;(3)控制系统软件设计;(4)系统安装调试。

3.技能训练方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主持下根据选定的题目,集体讨论确定整体方案;之后任务分工,每项任务的实施方案、方法和步骤,分别由学生各自独立完成。指导教师只给出实训方向,技术指标等,协助学生完成训练任务。同时要求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参加技能训练,按要求独立完成各项训练任务,并写出实训报告。学生利用教研室、实验室的实验设备、装置、测试仪器等条件,结合训练题目,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安装、调试、排除故障,小组学生之间相互协作。

三、技能训练时间安排与要求

1.技能训练时间安排。整个技能训练安排在两周时间内完成,大致的时间安排如下:(1)准备工作:阅读有关参考资料,明确设计要求和工作条件,了解设计或控制对象,拟定设计计划(2天);(2)设计方案论证及相关的设计计算(2天);(3)绘制相关图纸(2天);(4)软件编程(0.5天);(5)系统安装与调试(2天);(6)编写设计说明书(1天);(7)答辩(0.5天)。

2.技能训练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训练,应完成以下内容:(1)设计方案论证及相关的设计计算,二维工作台滚动丝杠螺母机构的结构分析、选择与设计计算;工作台步进电机的选择与硬件配置;选择合适的单片机,搭建硬件电路,进行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编程实现工作台的运动。(2)绘制相关图纸.平面运动工作台装配图、硬件连接图等。(3)软件编程.软件框图及编程。(4)系统安装与调试.硬件控制板制作、硬件系统连接、系统调试,并达到设计要求。(5)完成设计报告.按指导书中要求的撰写内容、顺序,完成设计报告。(6)考核.主要从两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1)设计与计算能力;(2)实践动手与调试能力。

四、实训效果

通过四届共260名学生的实践,技能设计训练得到如下教学效果。

1.通过技能设计训练,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到结构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当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学生从方案确定、图纸设计、硬件制作,直到样机调试,全部要亲自动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和就业打下基础。

实践证明,综合设计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将自己所学应用于实践,使得大学四年所学的课程得到融会贯通,对自己所学方向得到深刻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设计训练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启迪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进入21世纪以来,面向社会发展、面向工程实践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普遍发展趋势。为此,我们要积极探索,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着力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永海,隋秀凛,杜海艳,李建英,郭华.机器人方向综合设计训练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