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图书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整合;措施
中图分类号:G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199-02
图书馆档案不只是对图书馆自身各个阶段发展情况的客观记录,更有着很大的信息功能与参考价值。并且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与深远意义。所以,图书馆必须加强对档案资源信息的收集与整合,最大限度对其进行开发与利用。进一步让档案资源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给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让其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
一、图书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整合的重要性
图书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整合,可以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众多实践依据,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也能为图书馆日常工作提供相关的实践经验,让图书馆能够更加全面地考虑其日常工作管理模式与开展情况。而且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整合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馆内事业发展方面的研究资料,也充实了图书情报专业发展方面的研究资料。同时也给图书馆对用户进行研究提供了档案资料,使其能够很好地归纳总结,发现其中规律,从而对图书馆新课题申报或研究热点的认知起到重要的借鉴意义,对图书馆业务不断革新与进步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二、影响图书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整合的因素
(一)档案意识薄弱,认知不全面
部分图书馆对档案工作的认知不够全面,并没有将其作为基础工作,对其的整合也不够彻底。许多工作人员通常就只是保存与移交图书馆的档案信息资料,对其整合力度不够强。
(二)缺乏统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对于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现阶段大部分图书馆都比较缺乏这方面统一管理的制度,对这方面工作开展的研究与改进力度也比较小。实际工作过程中更是缺少相关行政部门的监管与指导,抑或是这些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态度不够严谨。部分需要长远保存的档案资料没有根据相关规定报送进行专业保存,馆内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统一的管理制度,使得许多档案发生遗失。
(三)现代化程度低、系统性与完整性缺乏
馆内资料来源通常是上级文件与馆内业务工作,还尚未形成系统的整体。甚至部分图书馆还存在断档或缺档这类现象,部分需要立档的也没有立档。许多图书馆还没有立卷,缺少标引、分类等,更没有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加工。保存、检索等方面对现代化技术的引入还不够充足。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大环境下,馆内档案管理不够现代化,就无法与社会发展达到一致。许多图书馆在经费缺少的情况下,对这方面的投入比较少,档案管理方面的多项工作也就出现了技术引入缺乏的问题。
(四)价值鉴定
档案价值鉴定这方面的专业人员比较缺乏,使得许多图书馆在档案价值鉴定这方面的工作开展比较困难。使得其具体保存价值难以确定,也就无法准确评估出这些资料的保存年限。造成图书馆对档案翔实、真伪程度、价值高低方面未能全面顾及。
三、图书馆档案开发利用与整合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并健全档案系统
想要更加充分地开发并利用图书馆档案资源,那么增加档案保存意识也就成为了其基础保障。增加档案意识,可以让相关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更加清晰地认知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促进档案资源得以全面开发并得到充分利用。
当然,为了方便图书馆档案资源被更加有效开发与充分利用,一定要科学管理图书馆的档案资源,准确将各类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形成检索目录。以此才能更有利于人们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档案信息资源。档案工作也需要明确其分类,严格落实档案的“科学性、一致性、逻辑性”准则,坚持保持档案的连续性。针对图书馆档案的资源管理工作,可以选择使用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把日常事务性档案方面的事宜分配给办公室负责,把业务档案分配给部门负责,然后定期定时地把全部档案再移交给相关方面的档案专员。如此,不但能够增强所有人员档案保存方面的意识,让其认知到档案保存工作的重要性。还能进一步提升各个部门档案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图书馆档案得以更加有效地开发与充分利用。
(二)拓宽资源搜集工作
根据图书馆业务内容与管理流程的整体情况分析,其信息资料基本上可以划分为日常管理档案与业务流程档案。前者包含了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行为规则、会议记录等,后者包含了业务文档、工作日志等。如此也就很好地利用了集中与分散二者相结合的原则。此外,在这些比较常见的文书档案之外,还存在其他载体的档案,比如类似于光盘与磁带这种信息载体,就可以归纳到其他载体档案之类。所以,应该全面、多方位地挖掘与梳理图书馆档案信息资源,使馆内档案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得以有效保障,能够在开发与整合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三)合理利用现代化技术
现阶段,许多现代化技术已经被不断引入图书馆到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之中,使得图书期刊的采访、典藏与编目等全部实现计算机检索与管理。因此,现代化技术在馆内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合理利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其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比如说,可以合理增加电子文档。现阶段档案多是以电子文档与纸质文档并存发展的模式为主。因此,在坚持重视纸质文档收集与整合的同时,加大电子文档的整理与保存力度,才能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益。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电子数据长期保存与归档方面的问题必须予以优先解决。要不断引进新的计算机技术,充分将其运用到馆内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当中,增强档案与数据的管理水平,进一步促进档案资源管理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发展步伐。最终成功建立起电子档案数据库,从而使馆内档案信息资源得以更加彻底的开发,也让其利用更加方便,使档案社会价值得以实现。
(四)档案资源实现共享
由于档案资源自身具有保密性的特点,使其资源实现共享的道路显得比较困难。档案不仅涉及了图书馆业务数据,还涉及到用户个人信息与工作信息。所以,想要充分开发并利用档案资源,还需要注意这些信息的保密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共享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网络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资源多了许多开发利用的途径,也多了许多整合途径。比如,图书馆可以根据档案资源的性质选择比较合适的加工方式与制作方式。然后再传递到数据库与图书馆建立的网站中。以此就能够让更多的用户使用到这些信息,并对信息内容进行定期更新与改进,让更多有需要的用户能够浏览与使用,从而让图书馆档案信息资源被更好地开发利用与整合。
四、图书馆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措施
(一)资源检索网站
可以让相关档案部门组织建立一个检索网站。比如说,建立馆内档案信息资源检索网站的内容以其电子档案目录为依据,再根据时间、地域等众多因素逐渐进行整合与生成搜索记录。与此同时,再创建一个对应的网络链接,让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目录中心连接数字档案的信息与资源。
(二)搜索引擎
建立图书馆档案信息搜索引擎,不但能把让其分散的资源形成一定程度的集成,还能以此作为一种网络化信息资源检索机制。从而给馆藏数据库提供数据与搜索机制。比如,以数据库、委托软件与搜索引擎组成这个系统,在这之中的自动搜索软件可以完成相关信息的检索。再把与之对应的结构储存到数据库中进行备用。而委托软件可以给用户提供帮助,通过界面把数据提供给客户,让馆内的所有用户能够获取充分的数据源。现阶段,国内许多图书馆都开始构建搜索引擎,以此更好地保管信息。搜索引擎可以利用一定的技术对相关档案信息进行搜索与扫描,让其进入到多个数据库之中,供用户使用。然后再为用户设置出统一的检索界面,在该界面中存在多个检索途径,等用户选择检索途径之后,其便能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库的分类检索。这不但能让多个图书馆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同时搜索得以实现,还能使信息资源得以整合。
一、知识经济时代档案资源管理的有效方法
首先,要着眼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变化,实现档案管理由单纯依靠行政指导向宏观管理转变,使档案更好地为参与经济建设提供保证。
其次,档案工作者要着限于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积极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推进档案信息的数字化,适应时代要求,为群众服务。我国信息化建设要求的电子政务建设和数字档案馆的兴起以及相继建立,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新挑战。数字档案馆系统工程建设项目与传统档案馆因社会需求和备自的优势得以共存。档案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和档案教育作用的普及化,使档案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好地发挥为大众服务的作用。
三要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的新空间,实现由以前的保管档案为主向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提供研究利用为主的转变,推进档案开发利用的大众化。从档案的形成及其发挥的作用来看,档案具有社会性公益型和经济性收益型两种不同类型的属性,社会性公益型档案就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而言立足于国家政权和全社会之上,在宏观范围内起作用。收益型档案是社会服务部门以及社会团体和个人,在生产经营、业务管理、提供服务、日常社会生活中产生的记录资料,与经济收益有明显联系,是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经营获利、家庭生活等方面的有用资料,是社会资源。将这两种属性的档案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组织管理利用,就能在新经济时挥档案工作的优势。
四要着眼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挤体制的全面完善,实现由计划经济管理服务模式向市场化服务模式的转变,大力推进档案中介服务社会化,创新档案的新功能新作用,由单一的服务方式向多种服务方式转变。
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途径
1、丰富并改善档案信息资源的结构,建立档案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档案部门要加强档案的接收和征集工作,扩大档案的接收范围和征集门类,力争建成档案数量充足,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质量优化并富有特色的档案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2、改进和更新档案利用的方法与技术,加强检索工具体系建设,建立档案目录中心
随着档案数量的急剧增加和现代社会对档案利用频繁需求,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与方法已不适应档案用户的需要和档案信息加工的需要,因此,档案部门必须大力改变和更新档案利用的方法,并尽可能地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缩微技术等。
目前,各级档案部门的档案检索工具种类单一、功能不全、检索速度慢、效率低的现象存在,加强检索工具体系建设和建立档案目录中心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编制的检索工具应力求符合规范标准,馆藏性、查找性、指导性检索工具应配套,并能把馆藏档案的内容特征、形式特征和储存地点揭示出来。各级档案部门应建立档案目录中心,将本地区、本系统保存的档案资料,通过实体分散、目录集中的方法i[集起来,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
3、正视现实,转变观念,拓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服务范围
档案部门要有效的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首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主动服务观念、开放观念、竞争观念、协作观念和市场观念等五种全新的观念。其次是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在继续搞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为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服务的同时,切实关注普通公民的需要,使档案信息更多的为普通公民所利用。(2)要改变单纯依靠档案部门进行档案信息开发的作怯,走联合开发之路,切实增强参与意识,自觉扩大档案部门的社会接触面,根据党和政府各方面的中心工作,结合档案部门实际,有重点的开发档案信息资源。(3)在档案信息的传播手段上,要打破常规,充分利用档案部门信息开发的优势,通过各种有效的传播手段,扩大档案馆(室)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4)要注重档案馆(室)新的社会功能的开拓,积极主动介入爱国主义、国情教育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去,不断扩大档案信息开发工作的社会影响。
4、切实加强现代高新信息技术研究,努力造就新型档案专业人才
现代高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管理以及电子技术处理,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我们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1)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规范化,大力扶植相关理论的研究,如档案信息开发、档案数据结构、档案数据库等。(2)积极推进档案部门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建设。目前,档案部门人员少而馆(室)藏量大,使用计算机对档案信息进行检素、编究、统计,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档案信息开发效益。计算机的使用,为档案信息资源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创造了条件。(3)要努力提高档案信息开发人员的素质。档案信息开发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决定了开发工作水平和质量,而现代的档案信息开发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开发人员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
5、灵活多样,广泛求实,搞好档案宣传工作,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档案部门在宣传《档案法》的同时,还应加大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档案信息社会宣传。首先要加强有关档案价值、作用及利用效果的宣传,使人们知道档案是什么,档案有什么作用,从而激发人们利用档案的热情,引导更多的人利用档案。其次,要加强有关档案利用工作的宣传,宣传如何利用档案,从而引导人们用好档案。再次,要加强档案开放目录或开放档案信息内容的宣传,使人们了解馆(室)档案的内容,引导人们有针对性的利用档案。
6、完善档案的政策与法规,扩大档案利用或开放的范围,改善利用环境
档案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档案法》及法律、法规的规定,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维护公民利用档案的权利,要全力以护搞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第一,档案部门要依法开放档案。第二,要建立健全解密制度,处理好保密与利用的关系。第三,档案部门要积极主动地调查了解社会需求,尽可能开放对社会利用面广、利用量大、利用频率高的档案。第四,提高开放档案的社会效率。简化手续。开展服务,方便利用。要不断完善档案利用政策与法规,从根本上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的档案利用法规体系,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提共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7、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通讯系统水平处于稳步提升的状态,电力系统通讯水平的提高必然伴随着系统结构的复杂,通信资源管理也就面临着新的挑战。现如今多种设备不断完善,更新速度迅速,使得部分通信管理资料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资料错误,部门之间的数据达不到一致等问题,这就很难达到电力通讯系统更新的水平。由于通信资源管理平台不够完善科学,这就对平时的电力调度、信息查询等一系列工作带来了难度。为了防止以上问题的发生,有关部门必须要积极建设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有效地发挥各部门之间的优势,加强对网络资源的管理配置。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
通信资源管理必须要对通信资源进行科学管理与建设,以达到通信网络资源的命名规范协调,使业务流程能够带动整个企业水平的提升。科学的通讯资源管理系统能够最大程度的提供各种视角,将各种设备统一起来,并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资源管理系统中的预警功能和资源统计功能成为建设部门重要的信息来源。由此看来,资源管理系统是通信运营企业的信息核心。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结构及其开发原理
关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充分运用了MapX控件,它的基础是ActiveX技术,是一款可以编程的控件。开发人员在操作时只需使用编程语言就可以得到快速、方便的理想效果。例如,要想获得光纤线路或通信站点,只需在MapX控件下加载到应用程序,而此时只要将程序的初始化功能灵活运用就可以找到想找的。MapX具备另一大功能就是数据绑定,即把数据源放入MapX中处理,它把空间数据与数据库中已有的数据通过数据绑定功能从而形成管理系统界面。在数据绑定时,当用户的数据绑定到地图后,地图就会相应地对应起许多个图层,在图层之中会有一个包含对象的Datasets。
关于硬件设备管理。硬件设备管理主要是为了对通信系统之间的硬件设备进行配置、修改等操作,同时也在为统计分析提供重要的设备数据。硬件设备的发展是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并管理端口实现具体的操作。硬件设备管理包含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传输设备管理、PCM设备管理、交换机管理、VDF架管理等。
关于电路资源管理。电路资源管理时系统的关键部分,主要有传输电路调度、传输电路管理的功能。端口处的相互连接,然后再申请传输电路,就形成了电力通信资源传输。它主要是由电路与传输网中的通道构成的,操作时需要根据现有的手工生成各种业务流程,然后从一定的算法中分析每一条电路的占用状况,从而资源管理部门将会自动的生成电路开通方式单、电路调整以及撤销执行表。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功能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用于资源调度的控制与管理。电力通信资源的调度主要涉及配线资源的调度和电路资源的调度。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通过闭环控制对这两种资源的调度进行管理和控制,使用户可以对资源的调度进行控制,使流程管理具有了一定的灵活性。除此,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对配线资源的调度管理,还使系统能够对网络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向用户提供调度建议;用于电力线载波频谱的控制。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对载波机的频率、载波通道情况、频率占用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和分配,从而实现对电力线载波频谱的智能化、自动化管理;用于报表生成的管理。系统可按照既定的格式和要求,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动态信息进行记录,并结合需要生成日志报表,为电力通信资源的完善和建设提供依据。
我国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现状及前景
最近几年,我国电力通信事业迅速发展,电力通信网络得到了不断的扩展,电力通信的运营逐渐步入正轨,但与之相矛盾的是我国电力通信资源的管理水平仍然较低,相对滞后。通信设备资料不全、数据图纸时效性差、设备运行记录不全等问题仍然严重影响着电力通信资源的管理。虽然我国电力通信市场已经出现了一些资源管理系统,但其适用性往往较差,电力通信运营商难以引进和使用。
今后,强化科研,提升我国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适用性是该领域发展的重要课题。遵循国际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在国际统一电力管理信息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我国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研发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综上所述,强化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对于提升我国电力通信资源的管理水平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对此,电力通信企业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尤其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强化对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实践。
(作者单位:江门市大光明
电力设备厂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孙明朗.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探讨[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1.14
[2]董 强.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0
[关键词]公益性 公益性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模式创新 首都图书馆
1. 引言
本课题第二篇研究论文中,课题组曾将Bilderbeek等人提出的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引入公益性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创新研究之中,提出了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四类创新模式,即概念创新、界面创新、传递创新和技术创新。本文是在上述研究基础之上开展的应用研究,并以首都图书馆(以下简称“首图”)“十二五”期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创新为对象进行案例分析。
“十二五”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第二个三十年的战略发展期的开局,也是北京在后奥运时代正式启动世界城市建设进程的关键五年。“十二五”期间,首图也面临着二期新馆建成这一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从新时期首图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出发,深入系统地思考首图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战略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拟通过对新时期首图发展内部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的机遇挑战进行的分析,基于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提出对“十二五”期间首都图书馆发展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2. 首都图书馆当前的发展现状
2.1 首图面对知识素养相对较高的读者群体
北京是全国的人才高地,拥有丰富的高端人才资源。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北京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占从业人员的21.8%,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首图坐落在北京这样一个高端人才汇聚的高地,拥有一个知识素养相对较高的读者群体,决定了首图满足读者文献服务信息需求的潜力是巨大的,图书馆的发展空间可以积极拓展。
2.2 首图拥有独具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体系
自2001年迁入新馆以来,首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战略期。截至2005年,藏书突破450万册,文献采购加工量跃至每年近40万册(件),年接待到馆读者达300万人次,文献借阅量近250万册。遍及北京地域的首图分馆和星罗棋布的基层送书点,使首图的服务领域得以无限延伸。此外,每年逾千余场次的各种讲座展览、报告会异彩纷呈,特别是举办世界各国艺术展,吸引了大量市民参加。首图打造的“北京记忆”等数字化精品项目已登陆互联网,服务品牌“首图讲坛·乡土课堂”,每周推出一期专题讲座,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服务深入人心。这些都为首都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3 形成初具规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
近年来在市文化局的指导下,北京市各级公共图书馆以构建覆盖全市、服务全民的服务体系为目标,以加强服务创新为先导,以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为平台,通过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图书馆(室)和遍布社区、农村、部队、学校、机关单位的送书点,开展了馆际互借、“一卡通”图书通借通还、流动图书车送书下基层等服务。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市的由市图书馆、16个区图书馆、4个区少儿图书馆、3个县图书馆、276个街道(乡镇)图书馆、2463个社区(村)图书室构成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使得北京公共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覆盖能力不断增强。
2.4 北京的文献信息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现象明显
随着北京城区的日益扩大和土地成本的不断提高,北京地区新近大部分常驻人口分布在周边新城,如亦庄、通州等地,这些区域相比传统的中心城区而言,高学历人才、年轻居民比例较高,但图书馆等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相对薄弱,使得北京信息资源地域分布上存在较明显的不均衡性。此外,北京地区除首图之外的其他重要的文献资源保障机构,包括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以及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图书馆都集中在海淀区。而其他区县的文献保障体系的主要依托力量就是首都图书馆公共服务网络,力量相对薄弱。这种地域分布上的不均衡,带来很多弊端。举例来说,许多从海淀区毕业后留京工作的硕博士,都会流向公司和政府机构聚集的其他城区,比如西城、朝阳等地,而这些地区较为薄弱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能力,给他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的不便作用明显。
2.5 硬件条件不足制约首图未来发展
首图自2001年搬入新馆以来,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其所接待的读者人数连年创新高,目前已达到日接待读者9000人次,远远超过其原来设计的日接待读者3000人次的接待能力。在藏书量方面,首图一期设计藏书量为300万册件,但现在首图藏书量达500余万册件,书库已经饱和。此外,首图地处北京东南部,属于城乡结合部地区,由于没有地铁等交通工具直达,交通较不便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首图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不过,二期新馆将在2011年建成,地铁10号线首图站也即将通车,上述问题都将在近期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首图也将因此而迎来一个全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期。
3. 首图面临的外部环境
3.1 北京拥有远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的信息资源储量
北京是国家的政治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很多中央机关都设在北京,政府公共资源非常丰富,是全国重要的信息发源地,能够非常便捷地了解全国和全球各行业发展的动态,信息资源很丰富。国家主要的经济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也在北京,很多宏观调控政策、行业发展政策和标准都出自这些部门和机构。很多国际交往和国际交流活动都在北京举行和由北京发起。而且,北京是电信机构的总部所在地,北京的通信基础设施和居民的信息素养在全国名列前茅。随着“数字北京”建设的不断深入,北京作为全国信息交流中心的地位将越来越巩固。
3.2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构想为首图带来发展机遇
北京未来建设世界城市的宏伟蓝图的制订,为首图“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公共图书馆是城市地域文化总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著名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其著作《城市发展史》中,将公共图书馆等服务机构所构成的城市“功能网络”,看作是现代大都市存在并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凭借。城市文化体系在北京发展成熟,需要借重一个比较完善发达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可以预见,未来北京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必然随着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进程的不断深入而获得更加强大的发展动力。
3.3 大型图书馆扎推的现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首图的发展空间
作为首都,北京的图书馆体系比较发达。北京不但拥有国家图书馆这样国家级的信息资源保障基地,而且拥有中科院系统的图书馆和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的重点高校图书馆,其中进人“211”工程的高校就有20
转贴于 多所。从长远来看,这无疑也提高了首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能力,有利于首都未来的发展。但从中近期看,对于首图来说,如此众多的图书馆资源聚集的局面带来得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首图很难像上海、深圳等其他城市公共图书馆那样,在城市公共文化事业中占据当仁不让的核心地位,很容易就获得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和政府重视度。这一局面的扭转,需要首图在新时期进一步发掘自身优势资源,不断提高特色服务能力,谋求错位发展和共赢发展的新局面。
4. 首图“十二五”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创新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首图经过近几十年,尤其是迁入新馆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和较强的专业人才队伍,再加上地处首都北京所具备的一些良好发展因素,有望在“十二五”期间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也要看到,在未来首图的发展道路上,还存在着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硬件条件不足和外部竞争较为激烈等负面因素。因此,“十二五”期间首图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应当在对首图未来发展的内外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制订更加科学的战略导向原则。结合四维度模型的基本理论,本文认为,未来首图应当在以下4个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
4.1 首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创新
4.1.1 与在京总部合作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增强首图资源特色首图拥有地处北京这样一个信息资源高地的优势,随着首图二期的建成和投入使用,首图未来的发展空间将得到很大拓展,应当积极尝试并推出更多更好的服务,快速提升首图的影响力。很多中央机关、国家级研究机构、央企和跨国公司总部都在北京,目前这些在京机构所产生的大量信息资源缺乏一个比较专业和规范的信息收集整合平台,首图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积极尝试。例如,结合近年来北京大力提倡的总部经济发展模式,与市投资促进局等相关委办局合作,推出“总部信息导航”服务,收集全国和全球各行业的发展动态、宏观调控政策、行业发展政策和标准信息,为在京企业总部提供定向信息服务等。
4.1.2 强化首图资源的特色优势,拓展首图服务范围
多年来,首图一直坚持以地方文献等为特色的信息资源建设思路,并形成了独特的信息资源优势。未来首图应当继续坚持特色化、精品化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进一步挖掘首图的特色资源,强化首图的服务优势。举例来说,随着未来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步伐的不断加快,多元化的城市文化体系将成为北京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纽约、伦敦等世界城市公共图书馆无不非常重视多元文化特色的体现,如纽约公共图书馆针对华人较多的特点,专门推出了中文网络门户。“十二五”期间,首图也应当将多语种文献资源建设提上日程,并将其逐步打造成为继地方文献之后的又一个特色资源和品牌资源。
4.2 首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界面创新
4.2.1 推进与市属高校馆业务合作,提高首图服务覆盖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从属于不同的行政部门,两者之间一向是各自为政、自求发展。城市发展在依靠公共图书馆的同时,也应借助高校馆在科技人才和科研资源方面的优势。这方面,国内已有一些先例,如深圳市于2007年3月在深圳大学城图书馆的基础上,将深圳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并入深圳市科技图书馆,此后,深圳市科技图书馆与大学城图书馆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利用大学城图书馆的研究型馆藏体系和大学城内各高校图书馆丰富的资源,为深圳市的企业科技创新、科技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科技文献保障。首图也可以加强与在京高校图书馆,尤其是北京市属高校图书馆的合作,共同为推动城市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2.2 加大专业图书馆建设力度,满足专业读者的信息需求图书馆服务一方面既要照顾到大众的普遍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某些特定需求,而且这些特定需求往往更具有实用意义,更能代表实际生产活动的需要。首图地处北京,拥有专业层次较高的读者群。在新时期,北京需要进一步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这也是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内容。在“十二五”期间,首图应当积极筹划,并在一些专业人才聚集特征明显的区域建设特色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例如在金融人才集聚的西城区开设金融专业图书馆;在先进制造业聚集区的亦庄开设工业设计图书馆,并着重加强在生物医药、汽车、电子信息等专业领域的文献资源建设;在文化产业较为发达的通州区开设文化创意图书馆等。
4.3 首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传递创新
4.3.1 发挥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优势,探索与其他图书馆业务合作
首图目前已经初步建成覆盖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的四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这是首图相比在京其他图书馆的优势。“十二五”期间,应当充分发挥首图的这一优势,积极探索与其他图书馆的业务合作模式,形成互动双赢的发展局面。例如,目前很多在京高校的教职员工居住区与校本部距离较远,这些高校图书馆目前没有提供很好的覆盖到教师社区的图书馆服务。随着未来首图社区图书馆建设的不断推进,首图可以与一些有合作意愿的高校图书馆合作,在这些社区合作建立图书流通借阅点,共同提供首图和高校馆图书的通借通还服务。这样既扩大了首图的影响力,也可筹划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开展其他业务合作项目。
4.3.2 大力推动社区图书馆建设,改善信息资源空间分布状况针对目前首图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空间分布不均衡的弱点,首图应当抓住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和学习型城市的契机,设计并筹划一些项目,整合内外部资源,进一步推动社区图书馆建设步伐。并重点在近年来形成的一些人口聚集区,如天通苑、通州、亦庄等显示度和关注度较高的地区,建设一批精品社区图书馆,快速提升首图的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在具体推进策略上,还可以与博物馆、文化馆等其他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合作,整合文化信息资源,既能更快更好地推进社区图书馆建设步伐,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社区图书馆的利用率和影响力。
4.4 首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创新
4.4.1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覆盖能力
首图地处北京这一信息资源高地,拥有网络基础设施良好,居民信息素养较高等独特优势。首图在未来应当更加自觉地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积极寻求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公共图书馆网络的覆盖能力和服务能力。尤其应当大力提升首图公共图书馆网络内部的一体化服务能力。目前,东京公共图书馆网络已经实现了较为彻底的通借通还模式,在任何一所具体图书馆收藏的资源,读者都可以通过网上、电话或到馆的方式进行借阅预约,然后自行指定就近的图书馆获取。如果未来首图也实现了这样的网络一体化服务能力,则会大大提高首图公共图书馆网络的服务覆盖能力,同时借助这样一个独特的渠道优势,首图也可以更加顺利地与在京的高校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等开展网络合作。
4.4.2 继续推进自动借还书系统建设,增强首图服务网络覆盖能力
近年来,首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购置一批自动借还书系统,在重点服务社区开设“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为读者提供24小时的自助借还书服务,并集成了证卡管理、资源查询、预约技术、图书馆宣传等功能,有效提升了首图的服务网络覆盖能力,取得良好效果。自助图书馆建设能够很好地突破目前财政体制下的四级公共图书馆体制束缚,使中心图书馆的服务和功能快速覆盖到城市各街区,实现了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扁平化,将图书馆延伸服务真正落到实处。在未来,随着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步伐的不断加快,首图应当进一步加大城市自助图书馆的建设力度,并借助这些自助图书馆借还系统的建设,将首图的服务网络快速延伸到目前北京信息资源网络厚度不高的地方,并重点关注农民工、下岗职工、城市困难群体等聚集区域的自助图书馆建设。
5. 总结
本文以首图“十二五”期间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例,分析了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创新在我国的实际应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国内其他同类型公益性信息机构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建冬,公益性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创新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1,55(9):10—14.
[2]王世伟,世界著名城市图书馆述略,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63.
[3]李诚,整合地方文献服务城市发展——首都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实践探索,图书馆学刊,2006(1):89—90.
[4]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76—57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强调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给中小学校长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学校快速协调发展,带领教师团队从优秀迈向卓越,实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创新应用。这些已成为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更好地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决定联合举办“全国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数字化校园发展高峰论坛”。本次论坛将紧紧围绕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数字化校园发展的主题,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的提升和数字化校园的创新应用等。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坛主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
承办单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
二、论坛内容
1.特邀领导、专家报告
2.全国名校长报告
3.与会代表围绕“教育现代化与教育信息化”、“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提升”、“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学校发展”等专题互动交流。
三、论坛参加对象
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各协作研究会领导及有关会员单位和个人,各地教育局主管信息化领导、教育科研单位、电教馆(信息中心)负责人;各级各类学校校长,主管信息化的副校长,教科研中心、信息中心主任;学校信息化教学骨干教师;征文获奖作者。
四、论坛时间、地点
本次论坛定于8月中旬在北京举办。具体时间、地点将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省略.cn)上。
五、论文征集
本次论坛将围绕主题举行论文有奖征集活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省略.cn)。
六、其他事项
1.会务费:680元/人(含会务费、餐饮费、资料费),住宿费自理,食宿由论坛会务组统一安排。
2.报名时间、方式:截止时间为2010年7月20日。报名可通过电话咨询报名、邮件回执报名。
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迅速发展,随后与之相关的领域也有了很大进步和发展。信息资源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同时,信息资源在我国高校教育中也有很大建树,高校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我们目前教育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信息资源的规模化、多样化,要求高校信息资源在管理过程中,突破传统模式,对信息资源管理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实现教育教学最大优化。本文通过对高校信息管理的发展史和研究成果,结合现代信息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和现阶段资源信息现状的全面分析和研究,让高校信息资源管理更有效。
关键词:
高校;信息资源管理;高校教育
一、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及理论研究
信息资源管理,英文缩写IRM,是高校教学管理顺应现代信息时代的产物。它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信息资源管理是作为一种应用理论来适应当下信息化规模化的技术应用,同时,也是应对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管理的一种新的挑战。信息资源管理,狭义地讲,就是单纯的对信息内容进行管理的过程;而广义地说,信息资源管理不仅包含了信息内容本身,同时也包括了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载体以及与信息相关的所有资源的管理的过程。就我国而言,信息资源管理的起步和发展较晚,发展初期,在管理内容上有很多缺陷和不足,但是,通过近些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正式进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在信息资源管理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从发展程度上来看,我国的信息技术化工程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已经做出了转型决策,逐步从单纯的信息资源的建设向管理层面迈进,国家政府层面对信息资源管理也越来越重视,提倡资源信息的整合化、管理化。高校的教育,为社会各界培养出了出类拔萃的人才,各个领域的信息资源在高校被创造和利用,因此对高校信息资源的管理在国家层面上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资源信息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信息资源的整合,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在实际工作中,高校的信息资源管理,从管理方向来说,是高校运用现代的企业模式和方法,与高校的教学管理、人才管理等相结合,统筹把握,协调管理,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我国在信息管理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出版了大量著作,例如《信息管理学》(符福恒,1995年)、《信息管理概论》(王万宗,1996年)、《信息管理基础》(岳剑波,1999年)等,这些研究成果涵盖了现代信息技术、文化信息、信息整合、信息资源分析、信息社会化转变等多个方向。这些著作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我国各界对高校信息资源管理非常重视,近十年来,我国高校信息资源管理的学术研究呈上升趋势,并且从这些学术研究成果上看,越来越缜密,越来越深入。高校信息资源的管理,主要是针对各高校的信息资源,大致分为两个类型。文献型和文档型。文献型主要以学校图书馆为主,文档型以档案馆为主。高校信息资源的管理,不单单是对学校图书馆和档案馆的管理,它同时也要结合教师信息、学生信息等多方面,也要从教学信息作出研究。具体来说,高校信息资源管理可分以下几类:(1)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管理。这个方向的管理,主要是整合图书资源,对图书资源进行整体分类排序,建立整体文献资源和部分文献资源的结构,对高校图书馆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将图书进行网络、电子资源的整合分析,建立虚拟图书馆。(2)高校档案馆信息资源的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机构,对教学信息、教师信息和学生信息进行系统的计入,方便以后查阅。(3)高校管理信息的管理。主要是高校传统管理信息的管理,设立专业部门,其中包括财务信息管理、教务教学信息管理、科研信息管理等。这些部门随着数字校园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信息产生出来,管理部门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管理信息资源,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应互联互通,共同做好高校管理信息的管理工作。
二、高校信息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和人才的输送方面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对高校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完善的高校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不仅可以使高校信息达到优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教学质量和高校人才的素质;从另一方面来说,又可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及信息资源的需求,进而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程度,践行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
(一)高效的高校信息资源管理,可最大限度地整合高校的信息资源、利用信息资源,做大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信息资源浪费。
(二)高效的高校信息资源管理,从人才基地的基础上拓宽高校信息技术的利用范围,更大限度地加快信息技术化进程,推进人才培养的发展战略。
(三)完善的高校信息资源管理,可以更好地迎合社会发展需求,同时可以创造更好的条件,结合高校知识的输送,创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三、高校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
虽然我国的高校信息资源管理在学术上已有很高建树,但是在实践中仍有很多不足和缺陷,因此,在现实的高校信息管理中,需要我们注意以下问题。
(一)信息资源开发认识不够
在高校管理中,高校的信息资源开发是很重要的,但是往往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单纯地把信息资源开发理解为信息的采集和整理,而忽视网络对现代信息资源的作用,对资源开发认识不够,理解不全面、不彻底。
(二)对高校信息管理建设的投入不够
1.师资力量投入不够。由于高校信息资源管理在我国仍然属于一个理论范畴,大部分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忽视这个管理问题。因此对师资力量的投入就不会有很大的比例,造成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不熟练、专业素质不精练。
2.硬件设施投入不够。高校的信息资源管理,相对教学来说,是一个很繁重的工作,因为对信息资源的认识不够,忽视管理的发展硬件的投入,例如计算机的投入不能及时更新和增加,不能从效率上有效解决。
3.软件设施投入匮乏。忽视高校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对软件投入,例如业务管理平台、网上教学平台的建设不够,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发力度不够,对高校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不够完善等等。
4.信息资源管理滞后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管理是高校在整体管理中的一个重要事项。但从高校教学业务来说,信息资源的管理属于新型辅助教学业务,是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静态组成,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对信息管理的忽视,往往大部分学校更重视文献信息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但是,信息的多样性、复杂性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象,制约了信息资源的管理体系的构建。
5.信息资源开发缺乏有效的合理的规划。高校的信息资源管理,从一方面来说,就是对高校范围内所有跟教学有关的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加工的过程,每个环节不容忽视,都需要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利用高校教学其他管理模式的构建,结合自身弊端,合理地进行规划分析,做到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每个环节进行严密分析和构建。
(三)高校信息资源在内容上不全面
由于我国高校信息资源管理起步较晚,发展前期比较慢,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很难把握信息内容。例如在很多地区,高校信息资源在内容上,都是不全面的,尤其是校园信息的中,单纯地只限于通知、奖励等,信息内容狭窄,信息量少、不全面。在这些信息资源中,很难找到可以对教师、学生有用信息。
四、高校信息资源管理的建设
(一)提高高校管理层对信息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忽视信息资源的管理,尤其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的管理层,对高校信息资源管理理解不够透彻,认识不够多,很容易忽视这个问题,因为,在高校的信息资源的管理上,加强管理层对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很有必要。从中国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情况中出发,教育部门要经常组织高校管理人员培训,加强领导干部在信息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给高校的信息资源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管理方向。
(二)优化整合高校信息资源管理机构
在我国高校的管理上,已经有很多学校设立了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但是,由于教育体制的结构的约束,高校信息资源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模式单一陈旧,没有系统的管理约束,造成管理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衔接不够,缺乏沟通和交流,造成管理机构工作效率低下。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很难做到高效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建立高校资源信息库,配有专人负责,精简信息资源管理部门,明确工作岗位职责等,保证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加强高校信息资源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
我国信息资源管理起步较晚,在管理领域属于新的范畴,很多高校对资源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重视不够,致使信息资源管理成为管理领域一个大大的盲区。各个学校经常会把一些没有专业素养的管理人员安排上岗,造成管理工作的停滞不前,阻碍高校信息资源管理进程,因此,高校应该重视信息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适当组织信息管理人员培训,增强友好院校的经验交流,也可以适当地加入新鲜血液,加强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接轨。
(四)加大高校信息资源管理上软件硬件的投入比
在加强高校管理人员的认识的同时,也一定要加强管理硬件和软件的投入比,在教学财务预算上,增加信息资源管理预算,在硬件上,及时更新管理设备,例如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在软件的投入上,多研究开发教学系统平台、教学管理平台等信息化技术,从而可以使资源管理更加有效。
(五)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结合高校传统管理,建立科学的高校信息化管理模式
高校信息资源的数量巨大,内容广泛,要求在信息资源管理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盲目地投入,要运用现代的先进技术水平,结合高校日常管理,建议一套科学的高校信息化管理模式,给高校在管理上提供技术帮助,运用这些现代化信息技术,更加准确地把握管理方向和管理模式,提高高校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总之,高校的信息资源管理在我国是一个新范畴,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高校信息管理的管理工作,满足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推进高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作者:赵振营 单位:河南中医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健,杜建华.对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06).
[2]王情香.对教学型高校信息资源管理的思考[J].经营管理,2012(04).
[3]何艳鸽,张媛,王凤芝.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若干问题的思考[J].内江科技,2008(03).
【关键词】网络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分析与设计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获取信息的方式也逐渐从手工查找转变为以网络搜索为主要途径。因此,在新时期,基于网络环境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与设计,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档案资料的利用率,为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便捷的途径,从而实现我国档案事业的蓬勃发展。下面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进行了探讨。
1 进行网络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目的
1.1 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
基于网络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一个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了网络化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档案工作人员就可以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完成重复、繁琐的档案管理工作,用户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查阅和使用,档案信息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共享,极大的提高了档案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有效节约了人力资源和成本费用。
1.2 实现档案资源的规范化管理
基于网络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符合当今社会对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利用网络化的自动办公设备,可以在统一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下高效的完成档案资料的归档、整理、编排等工作,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与办公系统的自动化联网,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变得科学化和规范化,档案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2 基于网络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结构设计与分析
2.1 设计原则
基于网络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2.1.1 实用性
实用性是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的最终目标也是根本要求,更是系统开发和运行成功的标志。因此,这就需要在进行系统设计之前做好用户的需求分析工作,基于现有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业务的实际情况,把系统的实用性放在最关键的位置,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
2.1.2 安全性和可靠性
任何一个系统的建设必须要有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保障才能拿到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去运行,因此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必须要以安全性和可靠性作为保障,利用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来保障档案管理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性,明确系统中各功能模块操作者的权限和职能,防止由于权责不明给系统的安全性造成威胁。
2.1.3 先进性和可扩充性
如前文所述,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要求,因此,在进行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时,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网络平台,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先进性。另外,任何一个系统都不可能永久使用,都需要定期进行更新和升级,因此,在进行系统设计时一定要保障系统功能的可扩充性,使其能够很好的适应主流的软硬件平台,保障系统的高效运行。
2.2 设计过程和方法
2.2.1 系统分析
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设计的最基础环节就是进行系统分析,其内容包括对系统运行的具体工作环境和内容做好前期调查工作,完成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分析论证(优势、劣势、改进机会等),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明确系统运行和工作的具体流程,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2.2.2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阶段是整个系统建设的关键阶段,也是对系统分析结果的实施,需要技术人员针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和确切的流程进行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并根据不同业务流程设计与之相对应的功能模块,并完善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
2.2.3 系统实现
系统实现是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最后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是完成系统运行的环境构建、程序设计、系统调试和试运行,试运行一段时间如果没有出现问题则可以将系统交付用户使用。需要重点强调的是要加强对系统运行的网络环境的构建,保障系统能够随时高效地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档案信息服务。
2.3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重点建设项目
2.3.1 建立智能化的检索系统
网络化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方便用户查找和使用档案信息,因此,在进行系统设计时有必要完善智能化的网络检索系统。其设计的根本途径是根据用户需求建立信息导航系统和交流平台,智能化的帮助用户表达自己的信息需求,实现个性化的档案信息服务以及最大化的信息资源共享。用户的档案资料检索流程如图1所示。
2.3.2 建立与各信息系统互联的综合档案信息系统
基于网络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要使其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就需要建立与其他各部门信息系统互联的综合档案信息系统,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集成和共享,保证档案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可以进行文件、档案的一体化动态管理,并加强档案部门与其他各部门组织之间的联系、沟通与合作,保证档案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从而使用户能够通过网络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
综上,基于网络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根本原则,保证系统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完善系统的功能和数据库资源建设,才能更好地为档案信息需求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仇月红.基于网络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
[关键词] 企业 信息资源管理 三维结构
一、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侧重的是提高信息资源整体的综合效益,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而不是设备、技术和方法的复杂性和某个生产要素的单一效益。概括来说,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有:
1.企业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对信息资源进行的综合管理。
2.信息资源管理所强调的是信息资源的战略管理和高层管理,而不仅仅局限于对执行层的管理,要从战略规划和决策的层次上确立信息资源管理的结构。
3.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强调的是对全部信息资源集成一体、统一配置和系统的管理,追求资源配置的全局最优,而不是个别资源要素的局部最优。
4.信息资源已经渗透到企业的各层次、各管理职能,因此对信息资源的管理不仅仅是信息资源主管人员及其下属的职责,而是企业所有人员的工作。
5.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应注重如何把信息资源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研究,使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更加有效率。
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问题分析
1.管理决策层次方面
(1)信息资源管理层次较低
我国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层次相对来说还只是处于集成阶段和数据管理阶段。尽管在理论上提出将信息作为资源来管理,信息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但是在具体实践环节上,还停留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日常数据的处理上。信息还没有真正成为资源,还没有真正实现为企业的决策服务。
(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组织缺位
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缺乏组织性,突出表现在“三无”,即无领导、无机构、无规划。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系列庞杂的工作,几乎涉及企业内所有的人、财、物等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但目前许多企业很难有效地组织人员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不可能为企业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务。
(3)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能力差异
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开发能力、信息分析处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等几个方面。当前我国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着诸如信息搜集的范围较窄、信息开发的深度不够、信息分析能力不强、各种信息难以整合、信息利用率太低等方面的问题。
2.知识层次方面
企业在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错误倾向[2]。比如:
(1)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服务的需求主体单一
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服务主体主要定位在企业领导者、决策者,往往把企业员工排除在服务范围之外,造成企业内部的信息不均衡、不对称,进而也就会影响员工对企业决策的理解。
(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重视对信息的搜集存储而忽视分析利用
企业对信息资源的搜集很多,因为搜集工作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容易显示出成果。而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利用则不足,因为分析利用不但困难,而且难有成绩或成绩短期不易表现出来。因此,许多信息工作人员自然而然的就倾向于对信息的搜集而忽视对信息的分析利用。
(3)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重视内部而轻视外部
企业对其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信息比较熟悉,也就能够较清楚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哪些信息是没有价值的,这些有价值的信息的利用产生的效果往往比较明显、快速;而企业外部的信息十分庞杂,不但搜集困难,整理分析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分辨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对这些信息的利用也很难立竿见影。
3.信息层次方面
目前,我国企业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偏低。在我国,企业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处于粗放管理阶段。大多数企业缺乏有效利用信息的手段、方法和机制,对信息资源无法有效地提取、集成,决策人员面对大量的未经过筛选的信息总会感到无从判断,久而久之信息资源就成了摆设。另外,经验决策也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正处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管理阶段,还没有建立起对信息资源进行统一协调管理的管理体制,对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管理还处于无序状态,缺乏统一规划,这使得信息投资产生不了应有的效率和效益,造成信息资源很大程度上的浪费。
三、“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的提出
卢泰宏教授提出的“三维结构”是有关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精髓。“三维结构”是三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中,即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经济管理和人文管理,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背景,即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种管理模式的集成构成了信息资源管理的三维构架,如图1所示 。
卢泰宏的“三维结构”主要是针对国家信息资源管理的结构进行分析的,是对宏观信息资源管理范畴的划分,从不同角度展开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平面结构,但层次性表述得不够[4]。
本文在对卢泰宏教授的“三维结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1.“技术维”改成“知识维”。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离开了知识的支撑,企业是难以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生存的。对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企业往往比较注重对知识的获取和整理,再先进的技术,也需要知识的支撑。因此,本文把“技术维”改成“知识维”。
2.“经济维”改成“信息维”。卢泰宏教授的“经济维”要求重视在信息活动中的经济因素,如信息的成本、价值、信息商品的价格等。显然,“经济维”体现的只是信息的经济特征。对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来说,经济特征正是企业信息资源与其他信息资源的不同之处,企业往往需要深度地挖掘信息资源隐含的经济特征,而企业的信息意识是企业信息资源的经济特征能够得到发挥和应用的保证。信息意识即有效地发现自己的信息需求,并有寻检、判断和组织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维”要求企业从信息的含义及相关特征出发,重视信息活动的环节、规律及信息意识,更好地体现了信息作为资源的特点。
3.“人文维”转变成“管理决策维”。卢泰宏教授的“人文维”体现了对宏观信息资源管理的划分,由国家制定相应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措施,从而营造出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的良好环境。而对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来说,企业获得信息和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充当两种角色:一方面通过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决策的科学性来充分发挥企业的所有资源;另一方面这种调整结合其他两维的活动来配合企业对信息资源的管理。
四、“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的应用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可直接应用于企业管理中,企业日常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管理分别对应于企业的微观管理、知识的获取与整理、信息的意识及活动等。
1.知识维的应用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企业对于知识的搜集和管理也是目前各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应围绕以下一些主要内容展开: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的宣传;建立知识网络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享;驱动以创新为目的的知识生产;积累和扩大企业的知识资源;将企业的知识资源融入产品或服务及其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中。
2.信息维的应用
在以往的信息资源建设中,我们形成了厚重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极大规模的用户覆盖能力和对信息化建设的高度认知感,出现了建设水平高、应用水平低,硬件与软件投入比例失调等问题。一方面,企业要培养员工的信息意识、提高员工的信息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合企业中的各种系统,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系统环境来对各种系统进行整合,产生无缝的连接。从而提高企业信息活动的效率,更好的利用信息资源。
3. 管理决策维的应用
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管理和决策的基础之上。企业应根据实际,建立符合本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改变目前存在的信息资源管理缺乏组织性,无领导、无机构、无规划的局面。同时,科学的决策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合理的决策支持系统,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五、结论
在网络日益发达的环境下,信息资源也处于“爆炸”状态,只有对企业有用的、能够被企业利用的资源才能称得上是有用的资源,才可以转化为对企业有利的知识。因此,在大量的网络信息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然后将其转化为知识,这其中始终离不开有效地管理和决策。本文正是基于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及对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中的三维,不是孤立的单独个体,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在实际应用中,只有将三者结合,统一应用于企业的管理中,才能使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王伟: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探讨[J].市场周刊(管理探索).2004(10)
[2] 罗卫 王庆良 刘卫欣:网络环境下企业信息资源创新管理策略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7(7):59-60
[3] 卢泰宏:国家信息政策[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7-27
首先,当今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技术管理,在信息资源管理中强调更多的是战略性管理和高层管理,而不是执行性的管理,因此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结构应从战略规划和决策的层面上来看。其次,企业信息管理工作注重信息的统一性管理,资源的全局最优化,而不是个别的资源优化。此外,在当今信息网络发展迅猛的今天,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更加注意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的效率。在企业中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并且信息资源不再是少数管理者的职责,是全体员工的责任。
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层次较低。
当前我国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层次比较低,仍然处于集成阶段和数据管理阶段。虽然我国企业也将信息资源管理放到了理论层面上,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处于原始的信息系统建设或是数据处理上。信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成为资源,同时也没能为企业做出真正的决策。
2、管理能力差异。
一个企业在信息资源管理上的能力主要包括了信息的收集、开发和处理等几个方面。但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信息资源管理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像信息收集的范围比较小,开发能力比较弱等问题,都影响着企业的信息管理能力。
3、信息管理忽视外部管理。
企业在自身信息管理中对内部是比较熟悉的,很清楚哪一部分是有价值的,哪一部分是没有价值的。对这些有用的价值在利用上往往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效果。而对企业外部的信息管理就没有清楚地了解,再加上外部信息复杂,收集困难,使得信息价值的辨别工作十分困难,想要这些信息产生效果也是十分困难的。
4、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低。
我国很多企业对信息资源管理并没有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利用信息的手段和方法上都有所欠缺,对信息资源也无法有效地提取,并加以利用,使得信息资源成为了摆设。此外,在信息资源的利用上,很多企业由于正处于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发展阶段,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统一管理机制,因此使得信息技术和资源管理呈现出了无序的管理状态,使得信息资源无法真正地发挥作用,也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三、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措施
1、知识经济应用。
在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已经成为了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所谓知识经济也就是建立在知识之上的经济,要想真正促进企业发展,就一定要重视起知识的支撑作用,否则企业是很难在现代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中,企业通常比较重视对知识的获取,然后才是技术支持,因此企业一定要将知识放在首要位置上。对此可以建立起知识网络,来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或者开展知识交流活动,将企业知识与产品和服务融入企业管理中。
2、管理决策应用。
对于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来说,企业获得一切知识和信息都是为了帮助企业进行管理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仅要通过管理方式和科学的决策来将企业的资源有效地利用和发挥,同时也要不断地结合其他的措施来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进行配合性的管理。企业的所有活动都是建立在企业的管理和决策上的,对此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方式,将原本没有结构和规划的管理局面进行彻底的改变。此外,科学决策对企业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依照企业情况来建立科学的决策系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有利的决策支持,促进企业的发展。
3、信息资源应用。
在信息资源的建设中,常常出现建设水平高而应用能力低等现象。对于这些问题,首先企业应不断地培养企业员工信息意识,使员工能正确地认识信息资源。企业可以建立起统一的数据库或者系统环境,来对各种系统进行整合,实现无缝连接,进而提升企业对信息的利用率,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