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范文

儿童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

第1篇:儿童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范文

小学低年级学生尚属于儿童阶段,心智与心理发展不成熟,在素质教育呼声日高的今天,我国儿童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关键一点是:为了儿童的一切——不论是智力的还是情感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品德的还是人格的。培养健全的“人”是我们最终的教学理想。而要切实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系统把握儿童发展与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从实际出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

心智;心理;素质教育;因材施教

在人的一生中,儿童期是成长最迅速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对以后个人综合能力发展起到奠基作用。探讨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深刻了解学生心理可以为教学工作更好地服务。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以及与儿童教育过程有关的教与学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也是研究如何针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对儿童进行教育的一门学科。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含义如下:

一发展心理是基础

其一,儿童心理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遗传和环境是主要因素。遗传是儿童个体发展的起源,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规定了个体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或什么范围。环境则影响遗传潜能的发挥,良好的环境可以发掘人的潜质,不良的环境可能会遏制甚至破坏人的正常发展。其二,儿童自身的成熟也影响教育在其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只有在成熟期间对儿童进行教育才会收到实效。其三,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个体差异性,个性影响儿童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教育对不同个体的作用效果也受其个性的影响。

二教育心理是根据

教育过程既是教的过程也是儿童学习的过程,主要是对儿童进行影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教育中,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安排、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及课堂气氛的调节等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与教育心理有关。只有掌握教与学的规律和原理,并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教育活动,才能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教育是目的

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最终的目的是在教育中得以运用,为教育服务。所以,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的内容、方法、途径和手段的选择都应本着这一目的进行,不能偏离大方向,更不能为了研究而研究,从而忽视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在实践中应用,所以在学习中应该密切联系实际,在运用中也不能生搬硬套。小学低年级学生与教育心理学不同于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是不同的研究科目,区别主要表现在于研究的着重点不同。儿童心理学主要研究儿童心理的年龄进程,从儿童的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各种环境中去概括其心理发展的规律,而不是单单局限于教育范围内.目的是研究儿童在各种因素交互作用下的心理发展情况,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把儿童作为受教育者来研究,主要是依据儿童心理研究的成果,着限于受教育者心理的综合表现,其目的主要是促进受教育者的能力、人格、品德和知识技能筹备方面的健康发展。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又有不一致的地方,区别表现在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研究在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建立在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框架基础之上的,它直接应用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原理、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中和特定个体上,与教育心理学相比,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由它的特殊研究对象决定的。这门学科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既探讨发展与教育,又涵盖学习与教学;既关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又兼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的主要研究范围:儿童掌握知识、技能,形成某种才能的心理学规律;形成道德品质和个性的心理规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心理规律等,即学与教的心理规律。心理虽然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即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发展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只有实事求是地去研究、探讨,才能发现其规律,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可控性。要做到研究的客观性,首先,就要坚持以实事求是地揭示发展与教育心理规律为目的;其次,确立客现的指标,是保证研究结果客观性和可靠性的前提,指标应该是能观察、测量到的,最好能用仪器来测定、记录和分析;最后,在说明研究结果时,也应一是一、二是二,不能从自己的角度任意取告。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研究时也要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遵循这一原则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明确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儿童,为了有利于儿童发展,研究出的结果必须能在实践中运用;其次,确定研究的形式,儿童心理发展与儿童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所以,选择研究的形式时必须采用活动方式;还有,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应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并不是所有方法对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都适用,另外,选择研究方法还应考虑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最后,检验研究可行性的标准也只有一个——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研究的结果也应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决定了研究的教育性原则。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最终目的是为了儿童的心智健康发展,所以在选择研究方法、安排研究程序、设置研究情境、选用器材时,不能不考虑对儿童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当然,对儿童所做的任何研究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有的可能比较明显,有的可能是潜在的;有的是积极的,有的可能是消极的。在研究之前应仔细分析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的性质及程度,尽量使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如果实在难以克服,而影响又对其发展极为不利,尽管研究很有价值,也不能进行。有时,由于考虑不周,出现不利影响还应设法补救。这也是心理学研究较为困难之所在。有时,当无法对人进行操作控制时,人们只好转而对动物进行研究。但把动物作为对象的研究活动目前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指责,所以,对人尤其是儿童的研究更应考虑其教育性。系统性原则是指把个体的心理活动看作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且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在研究时要考虑研究心理现象与其他心理现象的关系以及影响这种心理现象的因素,并且能够在动态变化中把握心理发展规律。首先,儿童不是处于真空中的,其心理发展受遗传、环境的共同作用。在研究时不能忽视这些因素的影响。如在研究环境对心理的影响时,人们多以双生子为研究对象,比较在不同环境中成长的双生子的心理发展差异情况,目的就是为了使遗传的影响保持一致,使环境成为影响其发展差异的关键因素,避免遗传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其次,儿童心理是一个整体,我们把心理分成各种成分,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然而,各种心理现象之间是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在研究集一种或某些心理现象时,不能不考虑其他心理活动的影响。如在研究被试的记忆时,就应该考虑到智力、兴趣、练习以及其他心理过程的影响,尽量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作用,避免出现自变量的混淆;再次,在解释研究结果时,应注意儿童心理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有共性又有个性。不能用僵化的观点看待研究的结果,从而造成一种刻板印象。对于年龄越低的儿童更应慎重。如儿童的智力发展有早晚之分,有的儿童虽然早期智力较落后,但以后会很快赶超上来,所以,不能根据早期偶尔一次的智力测验结果而定终身。最后,只有抓住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分析推动其发展进程的关键动力,才能发现心理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特征,从而避免台本逐末。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侧重于应用性和社会性。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多面性: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既是自然科学,又是社会科学。说它是基础学科,是因为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要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其研究的结果可以作为教育实践的理论依据,在实践过程中又能不断丰富和完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在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时,不能违的伦理道德。这是和儿童的特殊性相联系的。儿童作为发展的个体,不同于物。人的心理发展有复杂性,在研究时考虑不周到就可能会违背伦理道德,更有甚者,可能会涉及侵犯个人隐私事件,从而招致法律纠纷。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多从被研究者的立场考虑,以避免出现失误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研究小学生素质教育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工作者从事实践活动的需要,更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志海.《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6,16(1):42-44.

[2]范淑杰.对于心理学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应用意义及效果分析[J].中华少年,2016(24).

[3]杨会静.教育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教育,2016(5):12.

[4]刘松艳.刍议我国小学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1).

第2篇:儿童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儿童舞蹈创编儿童心理适应性研究

儿童舞蹈是儿童艺术教育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一件好的舞蹈作品,不仅能使儿童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启迪作用,从而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而目前,一些不顾实际、忽视儿童心理特征、生搬硬套成年人的舞蹈之现象,致使儿童舞蹈园地这块沃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一些污染。因此,要使儿童舞蹈这块园地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富有个性、富有特色,所有热爱儿童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尤其是从事儿童舞蹈创编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把握儿童的心理要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儿童喜欢看、愿意演且具有艺术性与观赏性的作品来。

一、研究儿童心理要求,是儿童舞蹈创编的条件

儿童世界,五彩缤纷,斑驳陆离。在这个世界里,儿童舞蹈则以其神奇的想象、美妙的意境、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把孩子们带进了一座艺术的殿堂,使他们在趣味高尚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得到启示。作为儿童舞蹈的创作人员,不仅要有一颗纯净明亮的童心和对儿童赤诚的爱心,更重要的是要体验儿童的心灵世界,明确儿童的心理要求,善用儿童的视角来洞察生活、观察社会。只有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儿童、认识儿童舞蹈,儿童舞蹈的创作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研究儿童心理要求,极大限度地做好儿童舞蹈的创作工作要切实把握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1.个体性与整体性相兼顾的原则。当前,一些儿童舞蹈的创作有一个明显的倾向就是忽视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有些儿童舞蹈教学、创编人员把眼睛只盯在极少数儿童的身上,只注重其中少数“明星”的培养,而忽视了整个儿童群体活泼好动、爱唱爱跳的心理要求。因此,儿童舞蹈教学的课程设置要坚持面向整体,充分体现儿童舞蹈教学的整体性;在培养“明星”的同时,要着眼于全体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要求,提高孩子们的整体素质。

2.持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原则。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指出:一切智力活动的形成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阶段,即:“了解当前活动的阶段”“运用各种实物来完成活动的阶段”“有外部语言参加的、依靠表象来完成活动的阶段”“只靠内部语言参加而在脑子里完成活动的阶段”“智力活动过程的简约化的阶段”。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分析儿童智力活动的形成过程,同样对儿童舞蹈的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年级的儿童的学习与表演的内容进行设计编创。从而做到知识的获取和能力培养在有序中渐进。与此同时,要重视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共性与个性,突出重点课程,避免重复,反映不同阶段儿童舞蹈的创编特点,帮助儿童在一定的时限内了解掌握更多、更全的舞蹈知识和技能技巧。

3.先进性与实效性相呼应的原则。儿童无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都是一个迅速成长的时期。儿童从出生时起,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制约影响下,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从一个幼稚无知的个体,渐渐成为一个有思想观点、知识文化的社会成员。儿童这一心理特征告诉我们对儿童实施健康的、先进向上的文化教育十分重要和必要。同样的道理,儿童舞蹈的创编,在作品主题的设置、技巧的安排、动律的设计等方面都应该坚持先进性与实效性相呼应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多地创作出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的优秀作品。只有这样,儿童舞蹈的教育教学、创作编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适应儿童心理特点,是儿童舞蹈创编的基础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对学生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儿童被动学习,求知欲受到压抑,积极性受影响,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儿童舞蹈本是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其基本意图是启发儿童自由发挥,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方式,激发儿童对舞蹈乃至整个学业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儿童进行即兴式地创造活动,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激活儿童的创新意识,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但当前,儿童舞蹈的创作,同样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一味地强调赛事与活动的参与,使创作存在舞蹈“成人化”、舞蹈结构“繁杂化”、舞蹈语言“怪异化”、舞蹈表演“模式化”等现象,因此,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做好儿童舞蹈的创作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契合儿童模仿的心理特征,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喜欢模仿是儿童的本性。儿童不到一岁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到了两岁的时候,能模仿复杂的动作,到三四岁乃至更大的时候模仿能力发展得更快了。与英雄是孩子们尤其是男生最喜爱、最崇拜的形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儿童舞蹈《长大我也要当兵》的创作灵感来源于1998年抗洪救灾中一个真实事件:一个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之久的小女孩,被武警官兵顺利营救了。笔者在语汇设计上运用了大量的军人集合、敬礼、列队等操练动作,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儿童对军人的模仿热情,排练积极性空前高涨,舞台表演生动而成功。

适应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心理学家们认为,儿童生来是好奇的,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来拿。到了四五岁,好奇动作就格外多了,看见路上的汽车来了,他总要停下看看;听见外面锣鼓声响,他也要去看看。柏拉图说过,“好奇是知识之门”,儿童若不好奇,就不会去接触事物,不与事物接触,就明白不了事物的性质和状况了。所以作为一名创作者,要注重培养儿童爱看、爱问、爱思考的习惯。在创作过程中,在舞蹈构图的设计上要极大限度地满足孩子们的表现欲与好奇感,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适应儿童好玩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生来就好动,甚至以游戏为生命。儿童舞蹈的创作必须注意儿童好动的心理要求,用良好的教学方式来使儿童得到充分的运动;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教以健康有益的舞蹈动作。“扬鞭策马”这个词对儿童而言比较陌生,但这种动作对儿童而言并不陌生,充满了游戏性。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笔者创作了儿童舞蹈《耍戏》,表现了一群儿童对京剧中的马鞭由最初好奇,到喜形于色的模仿,再到尽兴尽趣的玩耍这一过程。饶有情趣地把儿童好玩的心理在舞蹈作品中流露得淋漓尽致。

适应儿童合群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喜欢群居,常与同伴游玩,到了五六岁,这个合群心理就发展得更强烈。儿童舞蹈的创作要积极利用这一特点,选择良好的舞蹈题材,编排适合他们心理状态的集体舞蹈,以安慰孩子的寂寞,促进儿童诚恳、忠厚等优良个性品质的发展。舞蹈《拔萝卜》就是笔者根据童谣创作编排的一个舞蹈。庞大的拔萝卜的队伍,符合儿童合群心理特点。孩子们在排练时简直是欣喜若狂。朴实的生活实践与活泼的舞蹈语汇的巧妙转换,不仅教育了学生要热爱劳动,更培养了他们从小就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良好品德。实践证明,儿童对这类型的舞蹈特别感兴趣。

适应儿童好强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做事喜欢成功,所以给儿童所做的事不可太难。太难,使其灰心,以致下次不愿再做而且阻碍其进步。儿童舞蹈的教学、创编人员应创造条件,充分培养儿童表演的兴趣及自信心。通过良好的创作,带动孩子们的积极参与,通过舞蹈的成功演出满足孩子们好强的心理,激发学习兴趣。三、把握儿童心理状态,是儿童舞蹈创作的关键

所谓儿童心理状态,是指儿童在心理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形态。儿童舞蹈题材是儿童舞蹈创作的源泉。因此,我们要把握儿童的心理状态,挖掘和选取能体现审美体验价值与创造性发展价值的儿童舞蹈题材。

选择的题材,要合“童心”。儿童舞蹈的创作编排,要从确定主题入手。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任何一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都对他们有一定的启示,这就成为了我们构思一部作品的素材。儿童舞蹈的选材应始终追寻儿童思维的奇特性,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心理状态中,所想所做的形态中选材用材;在追求主题的新颖性及教育性的同时,依据“求童心,唤童趣”的原则来选材用材。在诸多素材中,我们最常见的是直接从儿童本身的形象中或从儿童本身的生活片段中来选择,再经过提炼、加工,让其成为反映儿童热爱劳动、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主题作品。或者通过拟人化的形象来体现人的思想形象。如:儿童舞蹈《可爱的企鹅》,借“企鹅”表现出可爱、笨拙、滑稽,等等。这些题材符合儿童心理状态,儿童易理解,好模仿,也喜欢表演。

选取的音乐,要合“童意”。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儿童舞蹈的音乐选取要注意曲调明朗、简单、形象化且节奏感强,歌词要顺口、好懂、押韵且富有感染力。这样,孩子们听后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产生想跳、爱跳的欲望。屠洪刚一曲响彻云霄的《中国功夫》较好地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以武强身,顽强不屈的精神。虽然是成人歌曲,但这首歌歌词通俗押韵,琅琅上口,正好符合孩子们好动的心理状态。笔者在《中国娃》的创作中,选取了此音乐。当音乐响起时,孩子们便即兴舞蹈起来,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兴趣极浓。

选用的动作,要合“童趣”。儿童舞蹈的动作应从儿童心理、生理、年龄、兴趣等特点出发,不应过于繁琐,过于复杂。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地适合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尽可能地适应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根据这一要求,在儿童舞蹈动作的选用上应该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美化动作,可以从民族、民间舞中提取动作,可以借鉴中国古典舞蹈或其他与舞蹈艺术有共同之处的一些艺术门类的动作。这些天然宝藏都是我们创作儿童舞蹈的极好素材。《龙舟乐》在创作中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整个舞蹈从舞蹈形态上,首先从稀稀拉拉、散散漫漫的观龙舟开始,再到嘻嘻哈哈、拉拉扯扯的嬉龙舟,进而到整整齐齐、认认真真的赛龙舟为止。这其中的动作大都取之于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动作。从而让孩子们在由散漫到拧成一股绳的动作表演过程中,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会胜利的重大意义。

四、开发儿童心理宝藏,是儿童舞蹈创作的目的

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不仅对儿童教育、儿童医保、儿童文艺等社会实践领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而且对于开发儿童心理宝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同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儿童舞蹈创作要在研究儿童心理的特点及其规律上下工夫,不断吸收世界各民族舞蹈的文化精髓,不断拓宽儿童舞蹈文化的视野,超越自我舞蹈文化的传统。站在开发儿童心理宝藏的高度,极大限度地开启儿童心灵的窗户,拓展儿童思维的空间,达到提高儿童智商的目的。

开发儿童的兴趣,让儿童热爱舞蹈。兴趣,是儿童学习舞蹈的基本动力,是儿童与舞蹈保持密切联系、用舞蹈美化人生的前提。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认为:“兴趣是能力的源泉,教育者的根本是使受教育者产生爱好。”但是,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呢?在儿童舞蹈创作中,要根据儿童好幻想、好奇心强、好提问等心理特征,设计好趣味性多样的教学活动,利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孩子们对舞蹈的兴趣。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到舞蹈的本领,在玩乐中享受舞蹈的美感,在愉快的心境与环境中与舞蹈建立密切联系,并用舞蹈美化自己的童年生活。从而在愉快的舞蹈学习中提高艺术素养,在舞美的阳光沐浴下,不断完善自己人格的建构,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调动儿童的情绪,让儿童热衷舞蹈。儿童的情绪体验非常丰富。儿童心理学家们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成年人能体验到的情绪,学前期儿童就基本上已能体验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加,高级情绪活动也进一步发展。因此,儿童舞蹈创作的工作人员,要着意遴选一些能体现儿童风貌的优秀舞蹈作品,特别是一些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耳濡目染的优秀歌曲、地方戏曲、曲艺、民歌、童谣、民间故事、民间乐曲,以及人们熟知的舞蹈故事、享誉国内外的优秀舞蹈作品等。让孩子们在感受这浓浓舞美的氛围中,调动心理情绪,加深对舞蹈艺术的了解,对人生的热爱,不断营造健康向上的思想情绪。

启发儿童的思维,让儿童热心舞蹈。就思维来说,儿童的思维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孩子在三岁以前,思维是通过实物,伴随着动作来实现的。心理学上称之为动作思维。三岁以后,随着经验的积累,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了,借助物体形象或表象来思考。到了学龄前末期和学龄初期,孩子的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和发展。这个时期,儿童往往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对事物做出直观、具体的概括,能对生活中经历的事物进行正确的推理和判断。因此,儿童舞蹈创作,要注意掌握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教育。要从绚丽多彩、生灵飞动、淳厚幽远、积淀丰厚的文化中寻找启发儿童思维的突破口,使他们能尽情地展开思维的翅膀,飞向蓝天,塑造辉煌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李伯泰,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皮亚杰,傅统先.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3]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朱智贤.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第3篇:儿童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范文

一、引言

维果茨基(Vygotsky,1896~1934),是苏联早期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人,苏联心理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的心理发展观、活动观、内化说、最近发展区理论、心理学方法论等心理学思想,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他逝世时,虽然只有38岁,但他在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病理心理学和艺术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却是很大的。

维果茨基对儿童心理学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提出了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的概念。最近发展区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与并不明显的潜在能力之间的潜能范围。也就是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但可以在成人或更有技能的儿童的帮助下完成的任务范围。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历史—文化学说中促进儿童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核心思想。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变化,本质上是不同时期一系列最近发展区的获得。而下面所介绍的这个“摘苹果实验”正反映了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实验介绍

1. 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要求对学生行为的影响。

2. 实验过程

心理学家将一群学生随机分成两个小组,让他们各自摘悬挂于半空中的苹果。两个小组摘苹果的方法各不相同:对第一小组的学生,研究者让他们一开始就去摘悬挂高度超过自己跳跃能力的苹果;对第二小组的学生,则将苹果悬挂在他们通过努力跳跃就能达到的高度,然后再逐步提高高度。心理学家认为:又红又大的苹果对两个小组的学生的诱惑力是相同的。因此,开始时两个小组学生都非常兴奋,都不断地去尝试,不断跳跃去摘苹果。摘苹果的结果不难想象:第一小组的学生根本摘不到苹果,因为悬挂的高度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跳跃极限,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能力;而第二组的学生不仅摘到了不少苹果,保持着刚开始的激情,而且跳跃能力也有很大的长进。心理学家紧接着让两个小组的学生都摘同样高度的苹果,令人吃惊的是情况大不一样了:第一小组的学生懒洋洋的,他们中的多数人走过场地应付几下,明显失去了兴趣;第二小组的学生则充满活力和兴奋,他们不断跳跃,而且跳跃的平均高度明显高于第一小组。

3. 实验结果

显然,第一小组的学生由于努力未果,形成了不良心态,大都失去了信心;而第二小组的学生由于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显得踌躇满志,信心百倍,获得了较大的进步。

三、实验应用

最近发展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处于某一年龄阶段的儿童,他的最近发展区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变为下一个年龄阶段的现实发展水平,而下一个阶段又有新的最近发展区。要深入理解这个概念,我们需要了解它的理论要点和引申含义。

首先,维果茨基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是: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的发展水平,这是已经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别人的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能够获得的潜力。他认为,明确这种关系是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的前提条件。

其次,最近发展区是由教育创造的,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也是由教学动态决定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发展。就教育过程而言,重要的不是着眼于儿童现在已经完成的发展过程,而是关注儿童正处于形成状态或正在发展的过程。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重要标志。当儿童因缺乏有关知识而不能完成某种智力任务时,一旦获得了有关知识,就可能完成任务。在杨玉英(1983)的研究中,对不能完成推理任务的儿童全都采取了提示法,结果发现,其中一部分儿童在提示的条件下正确地完成了任务。在这个实验研究中,提示对3岁儿童无效,对3岁以后的儿童,提示的作用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这说明解决相应推理问题的能力在年龄较大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而3岁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还达不到所要求的水平。由此可见,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向他们提出难度稍高而又力所能及的任务,从而使他们跳一跳就能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最后,儿童在参与活动尤其是面向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获得了最佳发展,继而不断形成新的最近发展区,体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和独特性。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要依次经过混合思维、复杂思维、前概念思维和概念思维四个阶段,四个阶段各有特点,因此,在每一年龄阶段的儿童的教学都应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和独特内容,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都是具体的和特殊的。

概言之,最近发展区理论注重儿童的主体作用,教师及同伴和社会互动等因素对儿童的知识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教育的社会互动性及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决定性作用。

(选自董奇、边玉芳教授主编的《经典心理学实验书系》之《儿童心理学》)

第4篇:儿童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幼儿;模仿;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259-02

模仿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的大众心理现象。在儿童身上,这种模仿行为尤其常见。儿童一是模仿成人的生活,二是模仿同伴行为。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幼互动,所以研究对象定为“儿童对同伴的模仿行为”。本研究采用自然情境下的非参与式观察记录幼儿模仿同伴的行为,并尝试进行归纳与分析。

一、模仿的定义

关于模仿,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社会心理学》编写组对模仿的定义:“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1]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能看出模仿行为是没有控制性的,是模仿者的自我选择;模仿具有表面性,模仿者只能模仿外显行为,而不能模仿内心;模仿具有相似性,即模仿者的行为与榜样的行为相同或类似,具有相似性。

那么儿童的模仿就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幼儿受到同伴行为的刺激,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同伴相仿。

二、幼儿模仿行为的类型

儿童的模仿行为是丰富多彩的,根据不同的维度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一)从模仿的对象角度,可以分为对个人的模仿和对群体的模仿

1.对个人的模仿。案例1:乐乐说:“你看你看。”嘣,冲着自己的头打了一拳。亮亮也嘣嘣地假装打自己的头。两个人开心的笑起来。

2.对群体的模仿。案例2:跑跑在操场上玩玩具,看到别的班孩子在老师的组织下,玩包包剪剪锤。他脚底下也不由自主的,小幅度的学着包包剪剪锤的动作。

(二)从模仿的内容角度,可以分为对语言的模仿和对动作的模仿

1.对语言的模仿。案例3:教师让一半孩子练习新学的早操,一半孩子坐在小椅子上休息。毛毛坐在椅子上,听着儿歌,笑着念儿歌,但是歌词被他改掉了。他把“见到老人要问好”,改成“见到老人要大便”。李家豪和王欣跟着一起笑,李家豪说:“看到大树撞上去。”三个人一起哈哈大笑。

2.对动作的模仿。案例4:教学活动中,老师弹琴,孩子们唱歌。朱槿文坐在第一排,他用手在老师的椅子上打着节奏。甜甜做在他旁边,看到后,也用手在老师的椅子上打节奏。他们两个会心地笑着。

(三)从模仿者的主观状态角度,可将模仿分为有意模仿和无意模仿

1.有意模仿。有意识模仿是模仿者有动机、有期望的模仿,即使他不甚了解他人行为的具体含义,也感觉模仿这种行为对自己有好处。[2]案例5:教学活动中,老师让小组操作数字卡,给数字找出相对应的实物。李明哲很快就动手操作起来,佳佳看着卡片发愣,然后看李明哲拼一个,自己跟着拼一个。

2.无意模仿是模仿者在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意义的情况下,不知不觉的仿照别人的行为。这种模仿大部分是由于生活在一个特定情境中,长期受某人的影响和熏陶,不自觉的模仿他人。[3]案例6:曹天意把自己的水彩笔盒子竖起来,用嘴吹,想把它吹倒。乐童看到后,也用嘴吹自己的水彩盒。

(四)从被模仿者的知觉角度,可将模仿分为被模仿者知觉和被模仿者不知觉两类

1.被模仿者知觉,指自己的动作被模仿以后,自己是知道的。案例7:美术活动中,教师让孩子们画出自己三年来在幼儿园学到的本领。聪聪画了自己跳绳,美佳看到聪聪画了跳绳,也画了跳绳。聪聪皱着眉头对美佳说:“你干嘛学我?!”

2.被模仿者不知觉,指自己的动作被模仿了,但自己是不知道的。案例8:老师叫小朋友们去小便洗手。乐乐在去盥洗室的途中,用自己的手使劲拍打旁边的桌子,发出很响的声音。佳佳在乐乐的后面,看后也学着他的样子拍,并且自己很兴奋的笑着。

三、儿童模仿行为的主要特征

(一)儿童的模仿以无意模仿为主

“成人的行为主要是由意识到的动机所指引,儿童的行为动机一般是没有意识到的,也没有按重要性构成系统。儿童的内部世界仅仅是逐步获得确定性和稳定性的。”[4]儿童的模仿行为,并没有明确的动机,只是在特定的情景和氛围中做出的冲动型的行为。

(二)被模仿者大多是没有行为期待的

蒂博特等人按照沟通者之间互相依靠、相互联系的情况,将人际沟通分为假相倚、非对称相倚、反应性相倚和彼此相倚。认为大多属于彼此相倚。但儿童互动中,假相倚的情况很多,即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即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经常的表现就是,做完动作就走开了。被模仿者在行动时,并不顾及对方的反应,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自己的动作,不期待对方会做成什么反应。[5]

四、幼儿模仿行为的原因分析

“考察一种社会现象的成因,必然要涉及与这种现象的发生发展有关的各种因素。”[6]对于幼儿模仿行为来说,其背后的原因纷繁复杂,基于我们对每一个幼儿模仿行为事件整体的考察,主要从儿童自身心理方面的因素来考察。

(一)幼儿行为受游戏动机的激发

儿童行为的动机有两类:一类是对成人世界的兴趣和渴望像成人那样行动的动机。另一类是游戏动机,它们与游戏过程的兴趣相联系。这些动机在游戏活动范围之外,也感染着儿童的全部行为,形成了学龄前独有的特点。幼儿可以把任何事情都变成游戏。[7]

从对整个模仿行为事件的分析来看,儿童往往觉得对方的行为好玩,有意思。他模仿这种行为其实是在游戏,体验其中的快乐,模仿过程往往伴随着双方愉悦的心情。比如案例3中,一个幼儿把“见到老人要问好”,改成“见到老人要大便”。两外两个幼儿觉得很有意思,所以也学着改。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行为完全是在游戏情境下进行的。

(二)儿童早期行为具有冲动的特点

早期儿童行为的突出特点是在当时产生的情感和愿望的影响下,不假思索地行动。唤起这些情感和愿望的,首先是直接围绕着儿童,进入其视线的事物。[8]学前初期儿童的大部分行动和早期童年一样,是在各种各样原因引起的情境性情感和愿望的影响下产生的,儿童自己也不清楚是什么力量使他去完成某一行动。直到学前晚期,儿童才对自己的行为有明确得多的意识。[9]

如案例8中,乐乐用力拍桌子的声响,极大地刺激了佳佳,于是佳佳不假思索地也用力拍桌子。幼儿情感不稳定,仍有易变、易冲动、易“传染”的特点。

(三)维持与被模仿小朋友良好关系的动机

“建立和保持与成人及小朋友良好的相互关系的动机,在学前儿童的行为中有巨大意义。儿童特别努力去追求那些他喜欢的和在班上人缘好的小朋友的同情和喜爱。”[10]

模仿别人往往是寻找共同点的一种方式。如果一个幼儿做出某种行为,另一个幼儿也跟着做出某种行为,往往双方都会很开心,有助于维持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如,案例4中,朱槿文和甜甜的座位是靠在一起的,两个人是好朋友,甜甜模仿朱槿文敲老师的椅子后,两个会心地笑着。

(四)一部分言语模仿是无意义的重复

皮亚杰把自我中心语言分为三个范畴,其中之一是“重复”(无意义字词的重复)。儿童为了感到说话的愉快而重复这些字词和音节,他并没有想到要和什么人说话,甚至他在讲一些有意义字词时,也是如此。[11]

学前儿童有说话的欲望,当他听到一个幼儿说话,他也本能的模仿、重复对方的语言,这属于一种单纯为了说话的愉快而模仿、重复。比如,一个幼儿在回答老师问题时,说:“大灰狼有点坏!”另一个幼儿听到了,也跟着说:“大灰狼有点坏!”

同伴群体为儿童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对象,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模仿可能是影响同伴的一种重要方式。从幼儿园到10岁,模仿似乎随年龄增长减少了,这或许因为儿童越来越懂得尊重别人而不直接模仿了。[12]

既然在学前儿童中,模仿是经常出现的一种行为,那么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就要关注所有孩子的日常行为,要防止不良行为在孩子身上的出现,如果发现有的孩子身上有不良的行为,一定要及时纠正。

参考文献:

[1]《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252.

[2]《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253.

[3]汪新建,孙丽丽,杨桂华.社会心理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462.

[4]《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200..

[5][苏]B.C.穆欣娜,著.儿童心理学[M].陈帼眉,冯晓霞,史民德,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13.

[6]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41.

[7][苏]B.C.穆欣娜,著.儿童心理学[M].陈帼眉,冯晓霞,史民德,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93.

[8][苏]B.C.穆欣娜,著.儿童心理学[M].陈帼眉,冯晓霞,史民德,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14.

[9][苏]B.C.穆欣娜,著.儿童心理学[M].陈帼眉,冯晓霞,史民德,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93.

[10][苏]B.C.穆欣娜,著.儿童心理学[M].陈帼眉,冯晓霞,史民德,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94.

第5篇:儿童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认知发生论;发展;心理学;教育

Shallow the meaning talk cognition of Piaget occurrence theory on education

Wei Feng-ying

【Abstract】Switzerland child psychology Piaget's cognition occurrence theory is 20 centuries development psychology top most the theories of authority.This text synopsis analysis how on education usage skin second hero cognition occurrence theory.

【Key words】Cognition occurrence theory;Development;Psychology;Education

认知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层面 ,而从教育的观点看,认知发展则是最重要的一个层面,因为教育上一向重视知识的教学,而知识教学的心理基础,就是认知发展。所谓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知以及面对问题情景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始自20世纪30年代,但他的研究成果被心理学家们肯定却是在60年代。他是对个别的儿童(主要是他自己的三个孩子),在相当自然的情景下,细致的、连续的观察记录他们对事物处理时所表现的智能性反应,从而分析儿童们的智能表现与其年龄的关系。皮亚杰对儿童心智活动的解释,与当时其他心理学家有异;他认为儿童的思维或心智活动异于成人,儿童随年龄增长而产生的智力发展,并非表现在他的知识在量上有所增加,而是在思维方式上产生了质的改变。换言之,儿童不是具体而微的成人,不同年龄的儿童,采用不同概念看待事物,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皮亚杰所采用的质变重于量变的研究趋向,可以说是近年来教育心理学家所重视的质的研究的滥觞。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事实上也就是他的智力发展理论。其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包括认知结构与基模、组织与适应、平衡与失衡。按皮亚杰的解释,婴儿出生不久,就开始主动运用与生俱来的一些基本行为模式来对环境中的事物做出反应,从而获取知识。这种以身体感官为基础的基本行为模式,可以视之为个体用以了解周围世界的认知结构。皮亚杰将这种认知结构称为基模(或图示)。对儿童的智力,皮亚杰从儿童智能表现与行为表现背后智能性思维运作两个 层面进行研究。皮亚杰的最大贡献是他的解释是根据对儿童认知行为的精密观察而获得验证。为了解释儿童内在心理历程,皮亚杰采用组织与适应两个概念来说明。所谓组织,指个体在处理其周围事物时,能综合运用其身体与心智的各种功能,从而达到目的的一种身心活动历程。适应一词,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解释,与一般心理学上稍有不同。在一般心理学上,不是将之解释为个体使身心活动与其环境维持和谐的状态(生活适应),就是将之解释为个体的感觉因刺激过久而致敏感度减低的现象(感觉适应)。而皮亚杰的理论中,适应一词则指个体的认知结构或基模因环境限制而主动改变的心理历程。一种历程为同化,指个体运用其既有基模处理所面对的问题,即使将新遇见的事物吸纳入既有基模之内,也是既有知识的类推运用。适应的另一历程是调适,是在既有基模不能同化新知识时,个体为了符合环境的要求,主动修改其既有基模,从而达到目的的一种心理历程。根据皮亚杰的解释,个体能对环境适应,那就表示他的认知结构或基础的功能,能够在同化与调适之间维持一种波动的心理状态。皮亚杰称这种心理状态为平衡或失衡。

皮亚杰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发现自出生到青少年的成长期间,个体的认知发展,在连续中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皮亚杰按各阶段个体基模功能特征的不同,分为四个年龄段:感觉动作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形式运算期。各时期质变并非跳跃式的改变,而是连续中呈现阶段现象;对不同各体而言,各期特征的出现,具有很大的个别差异;四个时期的前后顺序是不变的,所有儿童认知发展都是遵循四个阶段的法则进行的。

皮亚杰对儿童认知思维的研究,虽然一向被定位于发展心理学研究系统之内,但事实上,就皮亚杰理论中所探讨的问题及其采用的研究方法而言,他在整个心理学的体系中,均具有划时代的贡献。其理论确认儿童心智成长的内发性与主动性,确认了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与普遍性;确认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成长速度不一。

如何配合学生们智力上的个别差异,实施因材施教,一直是学校教育上希望解决的问题。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自60年代传播开来以后,因其理念符合学校教育的需要,故而广被采用于学校教育的改进。

任何一种心理学理论,在教于上是否具有实用价值,要看这种理论构建的过程,施教科目的性质、受教学生的条件、教学中师生活动的情形等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定。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而言,在理论上的启示性,大于在方法上的实用性,其目的只是探究儿童在自然情境中对其周围环境中事物认知的心理历程。皮亚杰当时所观察的,只是儿童自己在对环境探索中学到的知识,而不是在别人指导下学习知识。换言之,皮亚杰的研究,本来并没有考虑教育的手段与目的的问题。皮亚杰对儿童自己经探索而获得知识过程的解释,也未采取“因教育而学习”的观点,而只是从生物生长的观点,解释个体因适应上的需求,而以同化与调适的交互作用而改变其基模,从而扩增其知识。皮亚杰本人从未强调他的理论是教学理论,他一向称自己的理论为发生认知论,其用意即在于此。

在教学理论上,皮亚杰的理论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传统教育中,都是由成人自己根据自己的经验去选择知识,组织知识,而后按照成人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教儿童去学习知识。这种倾向成人中心的教学策略,在家庭教育中如此,在学校教育中也是如此。皮亚杰研究儿童教育最大的贡献是,经由实证的观察实验,证实了儿童的思维方式与成人有别,而且在发展过程中的婴儿、幼儿、儿童、青少年各个阶段也不相同。思维是人类了解环境吸收知识的主要心理过程。儿童在环境中自行吸收知识时,其思维方式既然不同于成人,成人在提供知识要求儿童学习时,自当配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否则,在教学结果上,很难获得预期成效。纵使近年来心理学家对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有所批评,但皮亚杰理论中所提示的了解儿童始能来教育的基本原则,在教育心理学上是绝对正确的。

第6篇:儿童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儿童;心理发展;连续性;阶段性;教育启示

心理的发展是指身心的生长和变化,如同一条蜿蜒的长河,时而会激起奔腾的波涛,时而会静静地流淌,如此循环往复,循规变化。心理的发展不是“旋转门”,而是“螺旋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心理和生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不断地变化。心理的发展除了依靠生理结构机能以外,更重要的是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在儿童的各个年龄阶段,心理是怎样发展变化的?按照什么原理或规律发展变化?儿童心理发展的这些规律在教育上具有怎样的意义?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了探讨。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心理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以被分解为一个个小的不连贯的阶段。无论是可观察到的行为还是潜在的生物发展过程,都以一系列小的、互相关联的、可测定的数量增减的形式出现。心理发展的顺序是固定、呈阶梯形的。在各个年龄阶段,心理的发展有一定的秩序,并且可以作出预测。因此,心理的发展可以用客观的词语作出描述、解释和预测,用数学手段进行测定,用增长曲线和轨迹的形式描述出来。我国研究人员以皮亚杰学派的认知作业任务如数概念、守恒、序列、类包含、分类和比例等测查儿童,以探讨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不同文化环境中儿童认知表现上的差异。研究表明:儿童认知发展呈阶段性,并且阶段的顺序是不变的;儿童在完成各种守恒任务时经过不同的发展水平,显示出一定的顺序性;具体运算阶段各项守恒实验通过的顺序,在不同地区和民族中大体是一致的。

儿童的身心发展按照一定顺序展开,如身体发展是从头部到下肢、由中心到边缘。心理的发展也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分化到逐渐分化的顺序。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这是因为,身心的发展是受许多稳定的因素支配的。例如,人类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发育是有一定过程的;语言的发展和知识的深浅也是有一定顺序的;学习、求职、成就等生活事件和活动形式的变化也有一定的时间性。例如,婴儿身体发展遵循“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婴儿动作发展的顺序是从头到脚、从中心到外周、从大肌肉到小肌肉。儿童的认知发展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片面到比较全面、由浅到深、由绝对到相对、由自我中心到脱中心化的过程。再比如,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是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逐步展开的。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儿童的身心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从渐进性的量变到跃进性的质变的过程。整个发展过程表现出若干连续的阶段,不同的阶段,表现出区别于其他阶段的典型特征和主要矛盾,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划分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是与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相联系的,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以认知发展作为划分标准,代表人物为皮亚杰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分为下述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1岁半、2岁);(2)前运算阶段(1岁半,2岁~6、7岁);(3)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5岁)。

(二)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的标准,代表人物为柏曼

柏曼(L.Berman)主张以内分泌腺作为划分的标准,将心理发展分为:胸腺期(幼年期);松果腺期(童年期);性腺时期(青年期);内分泌的全盛期(成年时期);内分泌缺乏时期(老年期)。

(三)按说作为划分的标准,代表人物为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认为,按照力比多(libido)主要投放的身体部位,儿童发展可分为:(1)口唇期(0~1岁);(2)期(1~3岁);(3)前生殖器期(4~5岁);(4)潜伏期(6岁到青春期前);(5)生殖期(青春期)。

(四)以人格特征作为划分的标准,代表人物为艾里克森

艾里克森以人格发展为基础,将心理的发展分为:信赖对怀疑(0~1岁);自主对羞愧(1~3岁);主动对内疚(4~5岁);勤奋对自卑(6~12岁);角色统一对角色混乱(12~20岁);亲密对孤独(20~24岁);繁殖对停滞(25~65岁);完善对失望 (65~)。

(五)以主导活动作为划分标准,代表人物为列昂节夫

列昂节夫主张以游戏、学习等在某个阶段起主导作用的活动来划分。分为六个阶段:(1)直接的情感交际活动(0~1岁);(2)操作实物的活动(1~3岁);(3)游戏活动(3~7岁);(4)学习活动(7~11岁);(5)社会公益活动(11~15岁);(6)专业的学习活动(15~17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划分的标准各有不同,但在实际年龄阶段的区分上是相近的。在生理、智力、个性、教育和生活诸方面发展各有其特点,我们以身心发展的各种指标,综合地来划分各自的年龄阶段,但同时又要看到内在的一致性。

三、心理发展的动力理论

心理发展动力是指心理发展由什么决定的。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大体可以归为两类: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究竟什么因素起决定作用,这依然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一)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英国的高尔顿(F.Galton)。遗传决定论者强调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过程,与外界影响和教育无关,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至多只能促进或延缓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

(二)环境决定论

这个学派最早的代表是美国的行为主义者华生。环境决定论者重视教育和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但是他们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解放前环境决定论在我国也有一定影响,如郭任远先生就持这样的观点。他在1929年出版的《心理学与遗传》一书中明确提出:“一切的成形都是环境的刺激所使然,不是为遗传所预定。具有某种特殊反应性的生殖细胞在什么环境就变成什么,就有什么行为。他种生物是这样,人类也是这样。个人之所以为个人,完全是社会环境所造成,生长在什么社会就变成什么人。”

(三)二元因素论

二元因素论的代表有德国的斯特恩。他在《早期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合并原则”。他说:“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的天赋本能的逐渐显现,也非单纯地对外界影响的接受或反映,实为内在的品质及外在的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

吴伟士(R.S.Woodworth)提出“相乘说”,认为人的心理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他说:“遗传和环境的关系,不似相加的关系,而较似相乘的关系。一个个人,并不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而等于遗传与环境的乘积。”决定心理的发展不能说遗传和环境哪个更重要。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五十年代的著作中,对这一相互影响的类型和性质作了更细致和深入的分析,把儿童发展的因素归为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及内部机制的平衡化,更突出了发展主体在相互影响中的作用。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不仅可以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而且可以发生改变,进行控制。

因此,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它们共同发生作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可控和可变的。

(四)生态系统论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对环境影响作了详细分析,认为自然对人的发展是一个主要影响源,强调在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发展。同时他承认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影响着人的发展。

微系统是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包括家庭、托儿所、幼儿园、学校以及与同伴群体和社区玩伴的交往等。儿童不仅受微系统中人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同伴的行为。中间系统是指微系统如家庭、学校和同伴群体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如果微系统之间有较强的支持性关系,儿童的发展就可能实现最优化。 外层系统是指儿童和青少年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影响他们发展的社会系统,如父母的工作环境、家庭的收入、学校的整体计划和学校的收入等。宏系统是发展所处的大的文化或亚文化环境和社会阶层背景。它实际上是一个广阔的意识形态,它规定如何对待儿童、儿童应努力的目标等。

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从静态分析的角度而言,将之分为两大类即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前者包括遗传素质、机能、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主观能动性;后者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从动态综合的角度而言,主体自身的活动是影响并直接实现身心发展的综合性、根本性因素,或者说,活动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现实性因素”。内外因的矛盾构成了心理发展的动力。

四、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辨析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的矛盾运动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着矛盾一个一个地产生和解决,心理不断产生量的变化,在量变基础上产生质的变化,质变中又包含着量的变化,许多小的质变常常成为一个大的质变的量变准备。例如,婴儿在出生后几个月,只能自发地发出一些简单的音或音节。但在这不断自发发音的基础上,成人有意识地发出某个音让婴儿模仿,九个月后婴儿就能开始模仿发音了,这就是一个质变。思维的发展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两三岁的儿童在外界影响下能产生一些思维活动。如看见一个布娃娃,她就抱起来边用手拍边说:妹妹要睡睡,咿呀咿呀,不哭,不哭。这种思维我们称之为直觉行动思维。由于记忆中所保存的外界事物和联系的形象越来越多,在量变的基础上,儿童可以在没有外界刺激影响下依靠记忆中保持的形象来进行思维,这样就产生思维活动的一个质变,于是形象思维产生了。在这一基础上,由于形象及其联系积累越来越多,还由于语言产生、发展起来,并与这些形象发生联系,儿童逐渐从主要依靠形象进行思维过渡到主要依靠语言来进行思维,于是产生了新的质变,抽象逻辑思维便产生了。

心理发展矛盾运动过程中的质变,决定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各个发展阶段和其他阶段在质上相区别的一些心理特点,或更确切地说,一些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点,我们称之为心理的年龄特征,由于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矛盾运动过程,质变是在量变基础上产生的,不能把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划分看成是绝对的、无联系的或突变的。心理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看到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的同时,必须看到它的连续性。下一阶段的一些特征在上个阶段末尾已开始萌芽,而上一阶段的一些特征在下一阶段开始时常常还留有痕迹。就同一发展阶段说,开始和末尾也是有很大变化的。例如,我们说形象思维是幼儿期思维的特点,但在幼儿期初期还留有上一阶段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另一方面,在幼儿期末尾则已开始有抽象思维的萌芽。

五、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启示

在遗传、环境、教育和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儿童的身心发展表现出一些规律性的特征,教育具有引导和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要从实际出发,遵循规律,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教育要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

教育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就是教育学中所谓的“量力性原则”或“可接受性原则”,它所指的是教育的内容、方法、进度等要从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儿童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使儿童能够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技能等。

(二)教育要依照儿童的身心发展过程,循序渐进

儿童身心的发展不仅是渐进的,而且是遵循一定顺序的,每个阶段之间是不可逾越、不可颠倒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发展的条件。教育工作者要遵循这一规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开展不同的教育活动,同时更应该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序列来施教,做到循序渐进。

(三)教育要抓住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及时施教

所谓关键期,是指儿童身心某一方面的发展最适宜形成的时期。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地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观察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是否已经到来,然后以恰当的教学内容和训练,运用最优化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和技能上的训练,对促进儿童身心的发展,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育要遵循系统论的观点,综合运用教育资源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儿童周围的一系列环境系统都对儿童发生相互作用并影响儿童的发展。艾里克森指出,儿童各阶段心理危机的产生和危机的解决都与环境作用密切相关。教育者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从儿童心理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从儿童身心因素与外部环境的制约性与协调性出发,把家庭、社会、学校和个人诸因素综合起来,整合教育资源对儿童实施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

第7篇:儿童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范文

一、以儿童心理特点和儿童心理学为基础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心理活动形式主要是注意、感知、理解、记忆和思维等几个心理过程的产生和发展。“注意”是小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基础。但是小学生,即使是五六年级的学生,也会出现注意不稳定或注意范围狭窄的现象。在缺少语言环境的外语学习中,这些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努力促使其向有意注意发展,并使其逐步养成有意注意的好习惯。小学英语教师要研究和熟知童心,了解儿童心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尽量采用直观教学和其他受小学生欢迎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努力把课教得形象生动,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排除分散他们注意的各种干扰因素。

就小学生的记忆而言,占主导地位的是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无意识记这一规律,采用听听、说说、唱唱、玩玩、等符合儿童心理和年龄特征的方式,呈现和操练新的语言材料。

二、童心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原则和特点

(一) 童心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原则

1. 播种“爱”的原则

童心教学法主张“爱”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得以有效组织并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教师要把“爱”的 阳光照耀在每个学生的身上。在学生得到真正爱的同时,他们也会把自己最真诚的爱毫无保留地回报给老师,从而尊重老师,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局面就会形成。这时,师生关系就会极为融洽,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改善。

2.激发童趣的原则

童心教学法认为:激发童趣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情景表演、唱歌、游戏和朗读等活动,使他们产生乐趣,由此自然地引起他们对所学材料的无意注意,并进一步转比为有意注意。

3.探求童真的原则

童心教学法课堂教学的实践使教师们感到小学生最可爱之处是性格天真、感情挚真、操练认真。为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尽量采用实物、模型、图片、投影、录像及体态语等手段,力求情景逼真,交际仿真,游戏当真。这种“真”的效应有利于小学生正确地感知语言。这也是小学英语学科达到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切入点。

4.塑造童心的原则

童心教学法主张把塑造“童心”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动”便是童心的主要标志。小学生在课堂上“动”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教师要博采各种教学法和教学流派之长,为己所用,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二)童心教学法课堂教学的特点

遵循童心教学法的四个原则,我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且方法各异,呈现出以下特点:

1.以传递信息为目的

现代外语教育理论指出,语言学习是传递信息的交际过程,是接受、汲取、贮存、加工和输出信息的递进过程。生活在母语环境下的幼儿,天天不断地感知大量信息,但未必能全部吸收,而是经过反复刺激,日积月累,逐步习得。儿童学习外语也一样,要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科学地创设语言环境,让其尽可能多地感知语言信息。要答应吸收和输出的质和量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在教学中坚持以传递信息为目的,在可接受性原则答应的范围内,尽量多地将英语语言信息传递给学生。而每堂课中传递的大量英语信息只让学生听得懂或猜得出,有些信息只要求学生听后能形成“条件反射”,让学生做到四会的则比较少。

2.以听说练习为主线

遵循语言学习听说是第一性的、读写是第二性的这一规律,初学外语者一定要把听说练习放在第一位。对于小学生来说,听说练习尤为重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自始至终突出听说练习,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有:教师说,学生听;学生说,师生听;以听说组织warm-up练习;以听说复习旧知识;以听说“呈现”新的语言材料;通过听说练习实现每课的教学目标;用听说迁移知识,总结和巩固新学内容。总之,童心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始终抓住听说练习这条主线,高效地组织各项教学活动。

3.以学生活动为载体

现代教育学主张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童心教学法力主把每节课中至少30分钟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只起一个导演、裁判或帮手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具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和组织才能,当好指挥,做好示范,引导孩子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各种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角色表演、猜谜、唱歌、游戏、朗诵、绕口令和小组竞赛等活动中唱主角,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通过这些活动练习学生传递语言信息,培养学生初步的英语交际能力。

4.以优比心理为杠杆

第8篇:儿童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范文

儿童作为人类主体中最具可塑性、创造性、教化性的新生力量,他们的成长、发展情况关系着社会整体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取向将会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因此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是关系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标志。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儿童在多元社会结构下的弱势特征愈加明显,在缺少人文关怀和社会保护的机制下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也越来越突出。

一、儿童心理问题的日常表现

1.过度焦虑

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儿童在日益紧张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经常表现为焦虑和紧迫感。一种是情境性焦虑,面对考试、比赛等竞争性的活动,他们会担心考不好怎么办、拿不到第一怎么办等,整日忧心忡忡,无法安心学习。另外一种是机制性焦虑,即身体和心理机能面对紧张事务的时候会自发地感到害怕、紧张等,这种焦虑是可以通过外界环境的安抚以及肯定给予孩子更多自信,再者通过多次锻炼与适应,是可以避免的。[1]

2.自我封闭

由于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思潮多元化、社会现象复杂化、社会关系网络化,这些变化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带给儿童一定的不利影响。他们无法辨别一些现象的本质,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表现出冷漠、孤僻、逃避,喜欢独处,与外界缺乏交流与沟通,从而产生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3.自私行为

现在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他们是“小皇帝”“小公主”,爸爸妈妈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很多孩子习惯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在学校他们依旧摆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不愿服从老师管理,不愿帮助其他同学,没有集体归属和集体荣誉的意识,我行我素,自私自利。

4.攻击行为

现在很多对儿童开放的影视节目都带有打斗的场面,对儿童心理的发育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加之儿童的模仿能力促使他们把这些拳打脚踢的所谓功夫搬到现实生活中。有些儿童乐于搞恶作剧或者动手欺负其他同学,被其他同学奉为老大,自我感觉良好,这种不良行为不加制止,将会增加其暴力倾向,在其以后成长发展的道路上埋下一颗炸弹,随时可能危害到他人和自己。

二、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儿童这一群体由于年龄尚小,明辨是非的能力还很缺乏,对周围事物和关系的梳理以及把握程度不够,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的调节以及控制能力差,很多儿童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得到矫正和治疗,将会对其后期性格和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弊端。

1.遗传因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就人类而言,遗传是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递给下代。脱氧核糖核酸(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的神经系统的特征等。[2] 儿童的智能和性格通过遗传也是可以继承和发展的,父母的遗传基因不同,导致孩子的智商、情绪、性格产生差异,这是大家一致认可的。一些精神病的遗传更加直观有效地说明了遗传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因此在儿童心理研究中对遗传因素的考虑是不可或缺的。

2.社会环境

人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就与这个世界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儿童经过了婴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心智逐渐开始对自我意识进行感知,也就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开始一定程度的自我理解和把握,但还不能够足以掌控自我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而儿童身处其中的大环境就弥补了儿童自身心智不成熟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儿童心理状态的发展进程。家庭、学校、同伴关系、大众传媒与社会文化等共同构建的社会环境为儿童心理认知和对自我行为的掌控力的增强提供了广阔而坚实的外在空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在儿童开始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关键时期,父母的教育程度、个性特点、教育方式等形成的家庭环境是儿童心理成熟的加速器。与家庭相比,学校乃是儿童成长的第二个家,儿童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除了身体的健康成长,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校作为一个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教书育人的机构,不仅教授儿童各项社会必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还把特定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传递给儿童,为其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儿童来说,有太多的未知事物和领域等待他们去发掘,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新鲜感和好奇感,同时也带来一定程度的惶恐和畏惧,出于自我保护和自我占有,他们不愿意接触社会其他事物和群体,因此同伴关系的好坏对他们的交往能力和开放性格的培养至关重要。儿时的同伴和友谊是他们童年时期最宝贵的经验,将对以后的性格和心理产生很大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加速到来,儿童接触社会的方式和手段丰富多样,网络成为当今社会联系与沟通的重要工具,同时他们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儿童的成长发育是不利的,如何利用大众传媒的及时有效性,避免一些低俗文化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之间传播成为当今社会问题的重心。儿童心理的良好健康成长和培养需要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需要主流的意识形态的监控和指导,需要家庭、学校、传媒等社会角色的相互协调,共同努力。在儿童心理出现问题时,应依靠多方力量、多种方法对其进行纠正,这就涉及儿童问题心理及行为的矫正学。

三、对儿童问题心理及行为矫正

一个人的意识决定其行为方式,因此如果儿童心理出现了问题会直接影响其行为特点和行为方式,对儿童心理的塑造和培养离不开家庭、学校、同伴关系、社会文化等多方外在因素,那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同样是这几方面的因素没有协调到位所造成的结果。儿童的不良行为是其心理动态的直接体现,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治疗和矫正同样要从家庭、学校、同伴关系、社会文化出发,以儿童为中心,运用科学而温和的方法和措施,对诸如自闭行为、攻击、过度依赖行为、逃避困难行为、精神分裂行为、多动行为等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从而找出对付这些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的对策。

1.家长注重教育方法,身教与言教并重,培养儿童健康向上的心态

家长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取向,并且这种影响通常会伴随其一生,一旦错的教育方式对儿童心智成长造成不良结果,这种结果也往往是无法修复的。因此家长应该身教结合言教,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方向和榜样,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运用正强化和负强化手段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模式和行为动机,消除儿童不良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家庭土壤。正强化就是当孩子出现目标行为之后,设置某个刺激,从而鼓励这种行为再次发生,反之,通过消除孩子不喜欢的待遇达到提高该行为目标发生的概率就是负强化。爸爸妈妈作为教育者,这两种方法是最常用的,对孩子的正确行为给予鼓励和赞扬,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大有帮助,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为得到荣誉而不懈努力、增强其面对困难和挑战的信心和决心,鼓励孩子持之以恒地坚持好的行为习惯。负强化有时会和惩罚相互混淆,其实很简单,负强化是用于增加目标概率的发生,而惩罚则是用于减少目标行为的发生概率。负强化同样是塑造良好行为,而惩罚则是为了消除不良行为。[3]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除了运用上述方法,还要注意言而有信、制定家庭行为规则等,避免溺爱、家庭暴力、专制强压等剥夺儿童的正当权益、滋生儿童不良心里的行为。

2.学校因材施教,摆脱儿童的消极控制,提高教育的理智性

学校是对儿童进行规范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水平、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都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成长。学校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4]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智成熟及接受能力,摒弃对孩子的控制和灌输手段,积极主动地调整、改变与学生的互动。同时怀着深厚的情感与真诚的态度,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儿童的性格特点,同时热情而又严肃地提出对他们的希望,使孩子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教师的谆谆教导。教师是学校中与儿童关系最为密切的群体,亦师亦友是帮助儿童打退消极心理、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的最佳模式,真正走入孩子内心,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3.运用心理疏导,提高儿童明辨是非和融入社会关系的能力

社会是儿童成长与发展的大舞台,为个人能力的提高和强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很多能力的形成单靠家庭和社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在与他人的交往和沟通中,才能培养服从、分享、竞争、协作等意识,胜任多种社会角色的演绎。社会相关组织和部门应广泛建立儿童交流的平台,完善儿童公共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少年宫、游乐园等,多组织一些技能大赛和集体活动,为儿童智能和心理机能的增强提供更多机会。在这些活动中,儿童与外界的交流增多,对世界的感知和熟悉程度增加,对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更加明确,对自身更加严格要求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4.运用政策和法律,对社会媒体和信息传播予以规整,同时提高儿童对外界不良诱惑的抵抗力

大众传播媒介信息来源广泛,因此良莠不齐,使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与现实世界脱节。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加大对大众传媒的规范与整顿力度,加强对网络市场的监管与控制,防止未成年儿童进入公共网络场所。应该充分发挥传播媒介的宣传作用,对儿童、家长和教师进行儿童心理知识普及教育,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征,通过生动的图片、电影等形式开展儿童心理知识讲座。[5] 组织儿童看一些青少年犯罪的纪实片,提高儿童对社会诱惑和危害的警惕,增加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儿童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方面,这一特殊群体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对心理问题突出的儿童应该综合这三方面的因素找出其心理问题的根源与相应的解决对策,严重的儿童应该在心理医生的专业心理辅导与治疗下,配合家庭、学校、社会的集体努力,为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社会保障,为儿童充分融入社会道德与理性的轨道铺好道路。

(作者单位: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蒙自,661100)

参考文献:

[1]董珍玉.让每一个少年儿童拥有健康的心理[J].科学时代,2011(1).

[2]何先友.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9篇:儿童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范文

林崇德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的心理学界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展的一场理论讨论。他说,那次讨论了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问题:是遗传重要还是环境重要?如何通过儿童的主体性实施一系列的教育?整个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来说到底起什么作用?使儿童发生了哪些变化?在儿童发展过程中,除了考虑年龄特征之外,怎么才能根据儿童的个别差异问题进行因材施教等等。这些讨论,一直影响着我国的教育事业,影响着我国的儿童健康成长。

探寻和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始终是每个心理学家的基本工作。

林崇德教授指出,中国心理学家最关注的是儿童的智力发展或者说认知发展。中科院心理所、北大、北师大以及地方院校,围绕认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智力发展的关键期问题,智力发展的可塑性问题,以及围绕着数学语文等学科进行的研究,使我们看到,一个人,不仅在接受知识,而且同时也在发展智力、发展能力。中国科学院的刘范先生领导着全国儿童认知发展协作组所做的各项研究,为我国的小学教育改革,尤其是小学数学改革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儿童小学入学年龄做过大量研究,根据这些研究结果,现在入学年龄定为6岁。后,刘静和先生根据以“1”为基础的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辩正思想改革了小学数学的教材与教法,编写了《现代小学数学》,实验学校遍布全国。北师大的发展心理研究所的“学习与发展”研究,目前已在全国26省市全面展开,主要从语文、数学两方面辅导学生,培训教师,受益学生达20多万。

现在我们经常讲“德育优先”。中国的心理学研究工作并不比外国人的晚,并且注重把传统的研究如孔夫子的知、情、意、性与现实结合起来。如章之光教授和李伯黍教授,都对中国儿童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做了大量工作。为了更好地使德育工作深入下去,一些心理学家还进行了儿童社会性的研究工作,对同伴关系、依恋、攻击等等做了大量研究。

林崇德教授指出,人群里有正常的、有超常的,也有低常的,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要。那么,对人的培养也要按照不同的需要进行。中国的心理学家在这些方面都有探索。

在超常教育方面,查子秀先生所领导的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的工作,对小学和中学的超常班、大学少年班的人员筛选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在低常教育方面,茅于燕教授在对弱智儿童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开办了新运弱智儿童养育院。张宁生教授等人在积极探索着聋、盲、哑儿童的问题与教育机制的同时,努力把盲、聋、哑人送入了大学,最后培养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