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防治方法范文

化学防治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防治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化学防治方法

第1篇:化学防治方法范文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在化学知识中,许多知识如化学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性质等,都是通过化学实验而获得的。因此,在化学学习中必须学会对实验进行正确的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从而掌握化学知识。那么,如何正确观察实验、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

      首先,应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观察的重点。

      设置课本实验的目的在与实现某一学习目的,实验目的决定了实验观察的重点。只有明确重点观察的内容,抓住本质的现象,才能有效地观察,有效地学习。如在初中化学〈序言〉课的实验,所设置的几个实验都是为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设置的。因此,观察的重点应放在反应前后物质是否发生质的变化,从而确定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如镁带的燃烧实验,观察的重点是镁在燃烧后的产物的性质和镁带有何本质的不同,确定反应是否新物质生成,从而判断该反应是否属于化学变化。而不能仅仅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这一非本质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验的目的——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

      其次,明确观察的要素和程序,全面、有序地进行实验的观察。

对于实验,特别是一些过于复杂的实验,往往存在多个实验观察的要素,实验过程中必须全面、有序地进行观察,才能实现实验教学的目的,从而深入、全面地掌握化学知识。

      那么,如何有序地、全面地观察化学实验呢?

      第一阶段(实验前)——观察要素为:1、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如反应的颜色、状态、气味等);2、反应条件(如是否加热、通电等);3、反应装置(用什么作反应器具、装置有何特点等);4、*作顺序(如何组装实验装置、添加药品先后顺序如何等);5、其他(如药品的用量、实验注意事项等)。

      第二阶段(实验中)——观察要素:反应过程中的主要现象(如是否有颜色变化、是否有气体生成、是否有沉淀析出、是否发光、放热等)

      第三阶段(实验后)——观察要素:1、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新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3、仪器拆分顺序;4、仪器整理等。

      随着实验的深入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要求学生能够深入全面地进行实验的观察,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如果不能全面地进行实验的观察,往往会因为观察的片面性而导致种种问题,如无法获得全面的知识。更为严重的是在实验具体*作过程中,可能回导致失败或危险,如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为向下倾斜,导致试管破裂;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如果不遵循实验前先通氢气一段时间后再后加热、实验后先撤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撤氢气的顺序,必然导致实验失败和危险(爆炸)等。

      第三、协调多种感觉器官。

      实验现象的观察,往往不仅仅依靠眼睛观察来完成。在很多实验中,还需要借助手、鼻等感官。如第一章关于硫燃烧的实验中,除用眼观察之外,还需借助鼻闻(二氧化硫的气味)、用手摸(摸集气瓶感觉热现象)等。只要这样,才能全面获得感性的材料。

      此外,实验现象的观察过程中,还要克服下列不良习惯:1、只注意强烈刺激作用的现象,而忽视其他现象;2、由于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忽略了稍纵即逝的现象;3、只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而忽略对实验*作顺序、装置特点的观察;4、只观察不思考等。

专题二:化学学习中学会提出问题

      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发现问题或能否提出好的问题标志着他的学习水平的高低和能力的强弱。从学生学习化学情况来看,提不出问题或者提不出好的问题,往往成为中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不牢靠、不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不善于善于观察和思考等。由于这些缺陷的存在,导致许多学生对问题视而不见,无法发现问题。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不会提出(发现)问题也就不能主动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水平低下。

      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是在对事物进行全面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正向和逆向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它具有一定的方法和途径。下面介绍中学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些方法,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方法一:逆向思考,提出问题

      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对某些化学事实从反向进行思考,改变某一或某些化学事实的叙述方式,变正向叙述为逆向叙述为逆向叙述,从逆向提出问题。例如,《序言》中提到: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等现象的发生。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从逆向的角度提出“伴随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等现象的发生的反应是否一定为化学变化?”问题。

      方法二:觉察异常,发现问题

      该方法通过观察某一事物或某一过程中的“异常点”,从而有针对地提出问题。由于“异常点”中往往隐含许多问题,于是,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异常之处发现问题。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用容器盛装固体物质,容器的口总是向上的,而《序言》[实验4]中,盛装固体碱式碳酸铜的试管其管口却是要略微向下倾斜,这是为什么?

      方法三:善于对比,发现问题

      化学事实往往存在相同或相异的地方,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对不同的事物或化学事实进行对比,通过比较事物间的不同提出有关问题。氧气和臭氧均为只有氧元素组成的单质,那么,“它们是否属于同中物质?其性质是否一样?”又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氢气必须“早通迟撤”,而酒精灯加热却要“迟到早撤”,这是为什么?能否调换顺序?

      方法四:穷追不舍,刨根问底

      具有某种属性的物质往往有多种,而且某种物质通常具有多种属性(如用途)。课本限于篇幅或其他原因,不可能对有关事物的属性一一加以罗列。学习过程中,应学会穷追不舍,发现问题。如,课本中有谈到“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这里说分子仅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那么,“除了分子之外,还有那些微粒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呢?”

      方法五:联系实际,发现问题

      实际生产生活中存在许多化学现象,其中隐含许多化学知识,学习时,要善于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如“油库为何要严禁烟火?”“干燥的夏天为何常见鬼火现象?”等等。

      方法六:探求因果,提出问题

      抓住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由“果”导“因”或由“因”推“果”。这是常见的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的一种方法。我们知道,元素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用途

      结构 性质 制法

      保存

      于是,学习过程中,抓住“果”(物质的性质或用途)来探求“因”(物质的结构或性质);或抓住“因”推到事物的“果”。如进行氧气用途的学习时,可以提出“氧气为何可以用于炼铁、航天和气焊?”问题。

      方法七:改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出问题

      化学概念包含内涵和外延两部分。内涵所反应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而外延是指概念的对象范围。如“单质”和“分子”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可以表示如下:

      概 念 内 涵 外 延

      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同种元素组成 纯净物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物质化学性质 微粒

      通过改变概念的内涵或外延,可以提问:(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2)“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这两种说法是否正确?

      上面介绍七种常见的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的途径,掌握这些途径,将有助于发现问题。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利用以上途径,经常问一问、想一想,努力提高学习能力。

专题三:学会加工

      加工,指的是对所感知的事物通过特殊的思维方法对获取(感知)的饿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是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取得联系,增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加工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高效获取知识的基本条件之一。

      对信息加工的重要方法有:1)类比法;2)比较法;3)质疑等。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学会这些策略,从而顺利实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如何类比、比较和质疑呢?

      第一、学会类比

      类比是根据两类或两个事物之间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识所作出的一种推断。这是加工的 重要方法。它既可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也可使陌生的事物熟悉化,从而实现对新知识的掌握。这种方法在学习中广泛地得到应用。如在高一学习卤族元素极其化合物性质知识时,抓住该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7个,从而类推出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具有与Cl2与及其化合物相似的化学性质 ,从而顺利实现卤素其他元素对应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学习。这里应该注意的是:1)要考虑不同事物之间的可比性。即善于发现事物相同或相似的本质上属性,只有本质上属性相同或相似,才能作出类比;如卤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这一本质属性,为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类比提供基础。2)要注意类比的或然性,正确类比,防止类比的负迁移。换句话说,就是在抓住事物共同属性的同时,也应注意差异性一面。如卤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由于其电子层数不一样,因此其化学性质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不能有Cl2+H2O==HCl+HClO类推出F2+H2O==HF+HFO等。

      第二、学会比较

      比较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易混淆的相关事物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常用的 比较方法有对立比较、差异比较和对照比较等。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和还原、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属于对立的概念,在学习过程中,要抓住这些概念内部间的对立面来比较,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实现记住一个就掌握另一个的一箭双雕的效果。又如对易混淆的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概念,学习时着重从其定义、特征、使用范围等差异面进行比较,抓住各自的不同点,从而掌握四个概念。要学会比较,关键在于对化学事实进行分析,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这样做不仅能揭示事物的关键特征,而且还能更加容易掌握新概念的涵义。

      第三、学会质疑

      质疑就是追问为什么,或者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已有的事物,达到对化学事实的深层理解。能否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往往标志一个人学习水平的高低或学习能力的强弱。要善于质疑、发现问题,必须学会对事物进行全面的观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正向、逆向思维等活动来实现。它具有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常见的途径能和方法有:1)变正向思维为逆向思维,提出问题;2)观察事物的异常点,发现问题;3)对不同事物做对比,发现问题;4)穷追不舍,刨根问底;5)联系实际,大胆质疑;6)探求因果,弄清关系;7)改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出问题,等。

      专题四:学会阅读

      阅读和观察一样,也是感知化学事实、获取信息的重要方法。会不会阅读、研读到什么程度直接影响到所感知信息量的多少、深浅以及学习效率等。如何才能有效地阅读呢?

      第一、学会速读

      速读是一目十行的阅读。它主要是为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较多的信息。通过速读,对课本知识的内容和逻辑结构作粗步了解,并明确所需感知事物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为精读提供“物质基础”。速读的技巧主要有:(1)意群扫描试阅读。这种阅读并不是以字或词为单位进行阅读,而是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掌握化学事实基本意思即可。(2)浏览。即对全文粗略阅读,达到对内容的大体了解或整体认识为目的。(3)跳度。即对自己所要了解的特定内容进行阅读,以便搜寻特定信息资料或捕捉重点。对于速读,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可以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但速读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如跳读,只能获得自己所需的内容,对化学事实的整体概貌无法搞清;又如浏览,无法获取化学事实背后隐含的深层的东西,仅能获取知识的概貌。象采用浏览方式预习《盐类的水解》内容时,仅可以初步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1)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实质;2)强碱弱酸盐、强酸弱减盐的水解情况;3)盐类水解的应用;等等。

      第二、学会精读

      精读一般是建立在速读的基础上的更进一步的阅读。其目的在于研究速读过程中所感知的化学事实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深化对本节知识内容和逻辑结构的理解和掌握。精读的主要策略是学会聚焦。所谓聚焦,是指在阅读时抛开冗余信息和枝节信息,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有效的信息上来。如在阅读《盐类的水解》时,通过速读,明确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盐类水解的实质上。于是,在此基础上把注意力聚焦在这一内容上,深入研究课本中相关段落的内容,从而概括出盐类水解的实质。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对于所有的重点知识如化学概念、原理等的阅读,都必须做到精读。对这些内容所涉及的字、词、句甚至段等都要精研细读,反复推敲,从而掌握所学内容的精髓。如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一种微粒”是概念的外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是概念的内涵。学习时,要特别注意分子保持的是化学性质,而不是物理性质;同时分子仅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不是所有能保持化学性质的微粒都是分子,也可能是原子等,明确这些对化学的深入学习很重要。

第2篇:化学防治方法范文

高中政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112-02

新课标政治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政治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进行政治练习是培养学生政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堂中如何设计有效作业进行训练呢?因此,在政治作业的设计上着眼于当前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了针对性、开放性、时政性、研究性、兴趣性、主体性,建构新的政治作业设计模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转变教学理念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转变教学方式、方法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满堂灌,不给学生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是学习的机器。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是与新课改是背道而驰的。

在新课改中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即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3政治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3.1要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教学活动很好地开展的保证。如果学生拥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那就说明学生拥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学活动也将会更好地开展。

3.2要通过比较,寻找异同,善于找出事物内在的联系。比较法的运用,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启发,使学生更好地弄清那些相关联的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准确地加以运用。

3.3抓住政治学科自身所拥有的特点,认识到政治学科的个性,找到真正适合政治教学的方法。

4在政治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教师的幽默语言不但可以打破课堂的沉闷气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使师生感情更加融洽。对多媒体和网络这些现代的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也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兴趣的效果。

4.1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把课本当作主要的载体,使政治教学能够围绕教学大纲,变得更加系统化、科学化。要科学地使用教材,新教材的编写往往以生活的逻辑为主线,以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为基础,针对学生发展的需求,在社会生活的主题中阐述理论观点。这样学科知识变得生活化,更加贴近了学生,也贴近了生活和实际,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政治的教学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不仅如此,教材内容的呈现方法是以凸显观点和关注过程为特点,提高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很好地利用教材可以让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3篇:化学防治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方式方法

高中美术是作为素质教育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在高中的教学中不可缺少,但是很多高中往往为了升学率忽视了美术的教学,美术的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在高中美术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情感体验以及美术创新精神,通过美术具体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美术教育中有所发展。美术课程的改革不仅是改革美术教学的内容,也是改革美术教学的过程和方法。高中美术老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采取相应的美术教学方法,提高高中生的美术综合素质。

一、优化课堂教学意在提高学习兴趣

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一步增强美术的吸引力。现在在美术课堂教育中,可以利用各种新鲜的元素来进行课堂气氛的创新。改革教学的模式是必然的,因为我们必须结合时代,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从而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取得更好的效果。往往美术教学比较复杂,容量也比较大,所以动画就显得很重要,学生需要直观面对画面才能够引发对美术的兴趣。以往的美术课,都只是教师在照本宣科,对于学生的实践和直观演示都不够到位,所以学生仅仅能够记住理论性知识,不能够完善操作。小的图片也不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面对。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结合信息化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用文字和图片以及动画结合的形式来进行。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看得清,心里也就有数了。教师在语言上应该更加生动,才能够营造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对美术课充满期待和好奇,无形中就提高了成绩。

二、创建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的地方。在课堂上,教师的心理能够和学生的心理形成某种程度上的共鸣,就能够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美术学科本来就比较重视学科的审美,因此交流和共鸣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教学的内容来说,教师需要不断去演示和表达自己对于作品的看法和意见,并且能够做到让学生接受,这样的相互作用才能够保证教学的流程是完整的、具有实践意义的。此外,现在的美术教育手法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也就是说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也就是能够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形成动力。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激发兴趣,自主参与”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教学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不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展开工作,完善教学的力度和系统性。老师并不一定完全要依赖书本,可以进行自发式的拓展,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空间去展开自己的思考,营造出一种互动的学习气氛。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需要因地制宜地采取教学手段,让美术课成为一种放松身心的课程。这样时间久了,学生不仅仅对美术学科产生了兴趣,也会养成发现美和热爱美的性情,能够在大自然中找寻到美的素材,这对于学生美术素养的锤炼是有着决定性意义的。所以,要放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他们舞台和画纸,让他们能够将自己的视角展现出来,完善对美术学科的认知,不断拓展自我提升的空间。

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在每班树立和发挥板样的力量,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有些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技术能力达不到一定的水平,而身边的板样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因他们看得见,信得过,说服力强。学生在高中阶段好胜心里较强,在板样的激励下,他们能利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反复修改自己作品种的不足之处,有时一画就是半天,画得好的同学不但能积极努力的完善自己朝前冲,在静物摆放、出外参观写生等方面,能充当老师的得力助手辅导其他同学。前面的学生在跑,后面的学生在追,整个年级学生出现你追我赶现象。

三、组织美术课堂,有效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随着心理和生理上的发展,文化知识的增加,对美的感受、对美的判断,即审美情感和审美态度逐渐成熟起来。给予学生适当的空间,发挥其自主性;给予学生实践的空间,发挥其能动性。在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是经常遇见的学习方式,特别适合共同完成一件作品或研究性学习。通过同伴的共同努力,确定目标、制定方案、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求问题的答案或结论,这一合作过程,既是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过程,更是学生之间能力、情感、心理不断调整互补、互动的过程。在学校运动会班徽的制作过程中,同学们显露出极大的热情和创作才华。各班先选出总设计师,由他来挑选组织班级设计团队,然后设计制作,一次次实验,一次次的重来,终于给大家展示了构思奇特的视觉盛宴。

四、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成长

第4篇:化学防治方法范文

一、重视实验教学

化学跟别的学科不同的,它是以实验作为基础。通过现象看本质,从感性升华到理性,这是化学实验课的一个重要特点。许多结论、定律和原理都是通过实验得出来的,通过实验,不仅加深了同学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掌握了一些物质的化合生成及性质、一些实验仪器的使用和保管等知识。而化学反应中的各种实验现象亦是丰富多彩的,使同学在兴趣中获取了知识,如焰色反应、银镜反应等,都会给同学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所以,必须引起重视,为学生上好化学实验课。

二、尝试模块教学

教师在上课时,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实行启发研讨性的施教和学习。在教学目的中,根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要领,通过启发诱导,而不是靠生硬的灌输。由教师提出问题,各小组展开讨论和争辩,同学们各抒已见,寻求问题的答案,然后由老师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实践表明,这种学习方法,有利于促使学生动脑思考开发智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尤其能使所获得的知识深刻而牢固。

三、采用梯式教学

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把他们分成阶梯型的好中差不同层次进行组合。在发挥基础优良学生的引领作用的同时,强化对基础较差同学的施教,让这些同学从提升基础知识学起,多下气力,适当增加课时,强化学习训练,使他们能尽快赶上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同学,然后再按学进度学习。这相当于给学习基础差的同学补课,不让他们掉队;另一方面也是对学习优良的同学也是一种鼓舞和促进,有利于提高整体学生的学习水平。

四、拓展实习教学

所谓实习教学,就是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是造就实用型技术人才最有效的途径。在教学中,不仅要把校办实习车间的实习搞好,更要经常组织学生到有关企业和单位去开展实习活动。通过实习操作,让学生经风雨见世面,就能把理论变成活知识、真本领。同时,还可以聘请化工企业和有关单位的管理、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不定期来学校授课。因为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请他们参与教学和实习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五、强化记忆教学

在化学专业课教学中,应该把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作为重点烙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深化到他们的理解之中。因为该周期表是化学知识之本,是学好化学课的基础和入门的向导,许多化学知识均与它有关联或能从中获取答案。所以,必须强化对元素周期表的记忆教学。另外,对于一些重点化学知识,要采取巧妙的方法使学生加深记忆。笔者在初中读书时,化学教师为了便于学生记忆一些金属的化合价编了顺口溜:

一价金属钾(k)钠(Na)银(Ag);二价金属钙(Ca)镁(Mg )钡(Ba)锌(Zn);三价金属不太多,先记老铝(Al)它一个。

这顺口溜押韵上口,好记好背,堪称是搞好化学教学的上乘之法。如今30多年过去了,笔者仍记忆犹新。

六、运用鼓励教学

第5篇:化学防治方法范文

关键词 快乐式学习模式;教学幽默;愉快合作;激励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快乐教学,让教学过程“活”起来,让教学主体“乐”起来,是贯彻新课程理念、克服传统教学弊端、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新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培养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当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并不是开放度越高越好,只有适时合理的开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才是高效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分化难点、抓住关键、启发点拔。教师可采用幽默的语言、动人的情境、直观的实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实施“快乐教学”法,将教学建立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会学、爱学、乐学的初中化学教学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主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追求学习快乐成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有机会亲历的探究化学过程,使初中学生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体验学习化学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且使学生确立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与技能,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提高自己的化学素养。

一、应用教学幽默,调动快乐学习的气氛

1.形象的比喻“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的快乐学习气氛

单纯的知识记忆,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厌烦、且记忆效果也不好,不能使知识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平添一些故事或形象的比喻,这在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快乐学习气氛。例如:在讲解“催化剂(触媒)”时可以讲讲生活中的媒人的作用:媒人加快双方的认识速度,但媒人本身的性质和质量没变。在讲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时可以讲讲生活中因人而异的饭量问题:吃饱的人不一定吃得多,没有吃饱的人不一定吃得少。这些与实际相联系的例子能使学生豁然开朗,将知识化难为易,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2.利用实验游戏化调节课堂的快乐学习气氛

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在本质上是体现教与学的整体过程,如果在一节化学课上,在适当的教学环节设计一个有趣的或游戏化的实验,可以让学生体会化学实验的趣味性,从而调节课堂的快乐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上由被动变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改为喷泉实验,在测量溶液酸碱度时,可以让学生测定自己的口水。再如讲解“大气污染”可以设置二十个联想题,每题分别给出四个提示语和联想结果的字数,让学生分组竞赛,让他们能根据这些提示积极展开联想,看看谁能先提出正确答案等等。这种游戏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游戏热情,让他们开动脑筋挖掘已有知识加以应用。

3.帮助学生优化识记材料,增强快乐学习的趣味性

记忆规律表明,有意义材料比无意义材料遗忘较慢。化学教学中有许多缺乏逻辑联系、难于识记的材料,如元素符号与名称、化合价等等。教学中可以采用“谐音”、“顺口溜”或“口诀”等方法,赋予那些枯燥的化学材料以人为的或有“逻辑联系”的意义,从而帮助学生变死记为巧记,实现了由“枯燥式”向“快乐式”的转变。

二、利用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延续快乐学习气氛

课堂教学是中学教学的主要形式。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所以我们有必要把一些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来,特别对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学科来说,这点显得尤为突出,那么课外活动课就能起到很大作用了。好的课外活动课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课外活动课是对课堂教学知识的具体运用,对学生加深理解课堂知识有很大帮助作用。其次,课外活动中可以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精神。学生把这一精神带到课堂学习中来,那将会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当然,课堂教学也为课外活动提供理论指导,所以说,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同时丰富多彩的化学兴趣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九年级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气氛中获得和巩固许多化学知识。

第6篇:化学防治方法范文

一、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观察,是一切真知灼见的来源。五彩缤纷的化学物质和变化万千的化学现象,无处不在,随时可见。要使学生观察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指导 学生观察从三方面着手。1、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观察态度:教师必须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这样观察出来结果,才具可靠性,才能达到全面周详,敏锐精确的程度。2、明确观察目的。要使学生明了,观察本身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做好充分知识准备,按照物质变化的具体特征和规律进行观察。3、掌握观察程序: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掌握使学生掌握“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这一顺序进行观察。对物质的观察,一般遵循“整体一局部一整体”。以此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给学生预习方法

预习活动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课内预习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情况,修正自己的教学内容,保证授课更顺畅,更有针对性,而且预习过程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自学过程。所以教师应把预习指导活动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起来。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使学生在预习中学会学习。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的方法,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保护提问的积极性。学生从找不出问题到产生问题是一大进步;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认识能力就会提高。在预习中不仅要求学生勇敢回答老师提出来的问题,能质疑问题,而且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安排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预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例题,检查学生理解和使用上的偏差。在预习这一过程中,学习的主体始终是学生,老师好像是路标和拐杖,关键时刻给学生以指示和扶持。其效果比仅由老师讲、学生听好多了。

更重要的是,课堂上引入预习的教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学生会逐渐地学会如何把握教材内容,如何提出问题和抓住重点,如何概括总结等。这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学会这种学法,学习能力会大大提高,最终可以摆脱老师这个拐棍自己列提纲,总结知识,掌握知识。

三、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在初中阶段,这一方法的确立,对以后的学习,乃至终生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1.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的基础,教师进行操作的目的,是让学生观察领悟,进而通过学习达到熟练掌握。

2.学生实验严格要求,对学生实验每次实验前严格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明确实验目的,懂得原理,以及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时要求学生严肃认真,操作规范,协作完成。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对出现的一些事故均不回避,而是面对现实,让学生反复思考共同讨论,直至分析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及以后的对策为止。

3.创设实验。在做完课本中的实验后,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创设几个实验,如:保护环境,改进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理论联系实际,可由一名程度好的同学独立完成,也可由多名同学联手进行。改进后的实验,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进行评论,其次是老师讲评纠正错误,肯定成绩,最后师生结合,发挥群体效应,设计出最佳方案。依此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四、教学生学会思考

思维能力及其发展直接关系着智力水平及其发展。思维的方式有具体思维、抽象思维、批判思维、发散与辐合思维、辩证思维等。教学实践中,老师要将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掌握思维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教学中老师可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机会,剌激、鼓励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问题。例如经常在教学中提出一些包涵为什么、如何进行、否则怎样及要求解释、比较批判或找出因素、关系、用途等类的问题,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自觉性。同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现代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认知、情意和心理操作领域的首要教学目标,其核心是发散思维能力。教学中,老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另外,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逻辑性、批判性等方面、教学中要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测试、操作等活动反馈的信息及时地点拨、引导,使学生能够从自己的错误中总结教训,从正确中提炼出更为优秀的思路和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

第7篇:化学防治方法范文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学科的根本,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要方法与手段;实验又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重视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那么农村中学如何有效进行化学实验教学,下面谈谈我的看法,与同行们共勉。

一、化学实验――认识物质与制备新物质的方法

现代的化学家几乎已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从本世纪末开始,化学已经成为一门中心学科。那不仅是因为化学在农业发展、资源开发、环境整治中的巨大作用。更重要的是现代新技术包括电脑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超导技术,乃至纺织业、建筑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新材料的开发。没有新材料就没有新技术的发展。对新物质、新材料的大量需求,使化学家有了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

二、注重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一招一式要规范。比如萃取操作中的振荡,是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而振荡容量瓶时,则要求盖好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匀。前者要注意左右手的位置,后者则要注意食指的功能。托盘天平的使用可分解为以下四步加以练习:①调整天平,②称量物上盘,③称量和记录,④天平还原。

单项练习过关后,再连续进行操作。还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某些关键性的单项操作上,如轮换进行固定砝码、改变药品质量、固定药品量、改变砝码的正反练习。

基本操作既要准确、稳定,也要一定的灵活性。在练习用滴管向试管滴加溶液时,滴管要垂直,滴管口要悬在试管口上方,而在制Fe(OH)2时,吸有NaOH溶液的滴管却要插入二价铁盐液面以下再挤压胶头。

综合实验,仪器装配要合理。以制取气体为例,装置连接的原则为:①先主后次,②先下后上,③先左后右,④先验纯,后装药……还要对实验操作、装置等进行概括、归类,寻找出规律。如制气要几套装置?洗气装置有几种?有几种收集气体的方法?

漏斗有几种,各有什么功能?量器有几种?使用温度计的规律、可燃性气体实验时注意事项等。这样做,也为自己顺利实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化学实验的观察与思考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对于培养观察能力,启发思维,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会在实验中进行观察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科学需要思考,“学而不思则罔”。做一个实验不能只简单地观察一些实验现象就满足了,而应当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即在观察了实验现象之后通过思考进而理解有关概念或原理,掌握物质变化的实质和规律,这样的知识才是完全的知识。

四、学生积极有效参与是实验教学的核心

(1)学生积极有效参与化学实验教学,确保实验教学三维目标的最大化实现。①积极参与实验,要求学生情绪饱满,兴趣浓厚,而不是敷衍了事,应付式参与实验。主动积极参与实验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使实验顺利完成并取得成效。②有效参与实验是学生自我动手、动脑,思维活跃参与实验,这样能获得实验策略,探究现象之后的本质,使学生创新素质与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2)学生真正参与实验。在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真正参与实验,有效与积极参与的和谐统一,能使实验探究在培养学生三维目标中最优化。①让学生真正实验,即设计实验,动手实验,体验实验,分析结果。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联想学生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实验后如实写出实验报告。②重过程、重体验。在实验中应注重学生实验的过程,注重学生的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寻找结论,又引导学生感受实验,体验过程,发挥独特视角与个性化理解。③实验设计应关注学生兴趣。

五、做好典型实验,让学生触类旁通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学化学就实验内容来说可归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有关制取实验;②有关性质实验;③有关生活实验;④有关概念定律阐明实验;⑤有关定量计算实验。而每类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都有规律可循,因而应做好典型实验,由典型实验引导、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如:制取O2可运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两种方式,就使气体的制取实验的有关设计、操作、思路培养练习掌握内化。处理好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实验后注意实验的归纳反思,使实验目的更清晰,效果更优化。学生能触类旁通,将知识技能内化。

六、教学中启发学生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废弃品进行实验仪器简装

第8篇:化学防治方法范文

关键词:茶叶;化学成分;样品制备;优化方法

在生物学研究领域,指纹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完善,也逐渐得到了大家普遍关注。代谢组学在近年来的兴起为该技术继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Fiehn等人在进行植物样品标准化处理上,将其代谢物做到了“全提取”生成1HNMR谱,将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结合进来,以此来分析所得1HNMR谱。本文以“代谢物指纹识别”作为研究思路进行筛选。1HNMR具有快速、获取内容丰富等特点,PCA能够对大量信息展开整体性分析。因此在本文研究中,引入此方法既简化了操作步骤,又保证了最大程序获取和利用内涵信息。

1实验步骤

1.1仪器以及试剂的选择

核磁谱仪;数控超声波清洗器;天平;数据处理软件;氘代甲醇;重水;3-三甲基甲硅烷基-2,2,3,3-四氘代丙酸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重水缓冲溶液,pH值控制在7.4,取部分加入TSP-d4作内标基准试剂用。

1.2具体过程

根据参考资料以及多年工作经验,本次实验采用的预处理方法是超声提取。采用四个样品分别是晒青毛茶(编号为T1)、宁洱困芦山古茶(编号为T2)、普洱茶(编号为T3)以及人参乌龙茶(编号为T4)。分别取出4种茶叶,研磨成粉末并过筛处理;取定量粉末浸泡于配置好的溶剂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控温超声之后,将其冷却离心处理,在核磁管中加入400μL上清液,取10μL基准试剂加入其中待测。这样做能够使体系pH值保持恒定,并且能够提供内标参考峰。

1.3获取1HNMR谱

选取脉冲序列,其中谱宽设置为6000Hz,弛豫延迟设置为2s,混合时间设置为150ms,采样点数32K,扫描次数为256次,得出1HNMR后,利用Fouier进行变换、相位以及基线校正,将甲基质子信号峰值位移定位成零,化学位移定标,整个实验步骤都在恒温状态下完成。

1.4PCA

该方法是一种数据线映射方法,实现了对多元变量数据的统计处理。它能够最大限度将原有信息保留下来,把样本从高维空间状态下映射到低维空间状态下。PCA思路:利用少量变量解释原始数据中包含的大量信息,对相关性较高的变量进行处理,转化成不相关或者独立新变量,我们所说的主成分指的就是这些新变量。PCA的本质就是数据降维。在实验中引用PCA,以此实现对1HNMR的数据分析,为设置实验条件提供科学依据。为了保证PCA与数据要求相符合,我们首先要处理1HNMR谱。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对甲基质子峰积分面积进行设定,为1;然后利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单位设置为20Hz,把1HNMR谱图划分为多个小区,每个小区均等,将各个小区相对积分面积值进行获取,对残留水峰区和残留质子峰区数据进行删除处理;再次对所得数据进行转换为ASCII文件,将其输出,通过EXCEL做归一化处理,并对数据格式进行转置。该步骤完成之后,输至PCA专业软件中进行分析,最终结果以“载荷图”和“得分图”体现出来。

2结果分析

2.11HNMR谱图

为了便于进行PCA分析,需要进行指认归属的位移区段,对不同条件下样品的物质含量进行了考察,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够将最佳制备条件提取出来。首先有针对性地对T1提取物1HNMR谱指认,凭借核磁共振对部分信号进行了确证。将其划分为4个区段。通过对图1进行观察,我们能够观察到下列信息:I区只包含甲基质子信号,这样在进行后续处理时,就有了保证。Ⅱ区信号强度相对适中,分布也比较均匀,信号之间出现分离,以便于指认。出现的信号主要是饱和烷基质子。茶叶中包含的大量糖苷、咖啡因和糖等质子信号都体现在Ⅲ区中,通过图1我们可以看出,该区内的信号总体来说较强,具有严重的谱线重叠,该区中有很多信号不能直接指认。Ⅳ区信号非常分散,而且共振谱线之间的强度差异十分明显。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发现,该区信号对茶叶品种极为敏感,容易识别的信号有氮杂环、芳香环、和烯烃等质子。

2.2优化提取条件

在设计预处理方法时,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分别是调整了溶剂的配比、样本量比例、提取温度和时间。具体步骤是将上述四个条件结合起来,分别获取四种茶叶的1HNMR谱图,依次进行预处理和PCA分析,得出分别对应的主成分得分图以及载荷图,共四组。在这里,由于篇幅限制不将图进行一一列举。通过得分图能够发现制备条件的变化对样本点分布产生了哪些影响。其分布取决于PC1、PC2得分。而得分受到位移区段的影响。这样一来,就能够得知制备条件的不同会对哪些成为提取量产生影响。具体制备条件如下:

第一,溶剂配比。提取剂极性取决于溶剂配比,对提取到的物质提取量多少也有着直接关系,以指纹谱形式反映出来。等量称取经研磨过筛处理的茶叶样本共10份,分别加入1000μL以氘代甲醇和提取剂,提取剂体积分数从10%以每次增加10%为准,直至100%为止。在超声下进行30min提取,样本量比例为12。通过前文所述方法得出10个样品,对10样品依次编号。在第一、二主成分空间上将样品1HNMR谱图进行投影。

第二,提取剂的用量。提取剂用量对提取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以70%的MeDo为提取剂用量,在40℃超声条件下进行30min提取,然后进行筛选。对T1样本进行平行称取,共6份,每份重量控制在100mg。误差不超过0.1mg。依次加入提取剂,提取剂量从600μL以每次200μL递增,最高提取剂量为1600μL,共产生6个样品,依次进行编号。

第三,提取温度。温度控制在整样品的整个制备过程中非常重要。将经过研磨过筛处理的T1样本进行平衡称取,共6份,每份质量控制在83.3mg,误差不超过0.1mg。参照上一步骤加入提取剂,分别置于温度20℃、3O℃、40℃、50℃、60℃和65℃下,进行30min的超声提取。共产生6个样品,依次进行编号。

第四,提取时间。经过研磨过筛处理的T1样本进行平衡称取,共5份,每份质量控制在83.3mg,误差不超过0.1mg。参照上一步骤加入提取剂,置于温度为60℃的条件下进行下超声提取,提取时间从10min以每次10min递增,最长时间为50min,共产生5个样品,依次进行编号。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以下分析:在上述4个条件中,样品最大的制备条件是提取剂的配比;然后是提取剂量。关于提取温度和时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通过对上述4个制备条件的综合分析,最终决定本次实验制备条件:提取剂是70%MeOD,提取剂用量是12,提取温度和时间分别是60℃、20min。

2.3分析样品

以前文所述4种茶叶作为样本,凭借指纹测试考察了的预处理方案的可行性。经过研磨过筛处理的4个样本进行平衡称取,共3份,每份质量控制在83.3mg,误差不超过0.1mg。样品数量为12,分别进行标记。每一个样品都要进行3次平行测量,一共得到了36张1HNMR谱图,经过转化之后,一共获取了36组样本。对全部样品进行PCA分析,并得到了投影判别图。发现4组样本数据点之间的离散非常明显,而且每一类样本都出现了聚类现象。由于上述测试所得到的效果非常好,因此,对预处理效果考察借助离散因子就可以体现出来。通过表1我们可以直观看出,除了T4样本以外,离散因子均不超过10,该样本虽然离散因子较大,但是也控制在了90左右。除此之外,根据表1能得出下列结论:(1)单一样本的聚集度较高,预处理方法的稳定性非常高,同时,具有良好的重现性;(2)两个样本的数据点之间呈现高度离散现象,即使T1和T2两个样本属于一种性质,与单一样本相比,离散分子的倍数超过33倍。由此可见,原始数据中含有能对样品差异进行充分反映的特征信息。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本次预处理方法非常可靠的结论。在本次预处理方法下可能产生的偏差要远远小于样品自身内源差异。因此符合指纹技术要求。

3结语

本文以超声提取作为提取方法,这一方法在实验室研究中十分普遍。该方法不仅简单、便于操作,而且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因此,对于普及指纹技术及其数据也是十分有利的。除此之外,在提取剂方面进行替换,本文所采用的提取剂不仅操作起来更为简单,而且对实验过程中由于转移导致的样品算是和污染做到了保证,同时对实验重现性也做到了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赵蕊.欧阳捷.杜树山.耿珠峰.许美凤.邓志威.茶叶化学成分指纹识别中样品制备方法的优化[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1).

第9篇:化学防治方法范文

【关键词】手绘插画 造型能力 形式风格 夸张变形

插画俗称为插图,在中国,它已经遍布平面和电子媒体、商业场馆、公共机构、商品包装、海报、影视演艺、企业广告甚至贺年卡片等领域,只要与美术有联系的绘画制作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其应用范围涉及各个领域。中职学生学好插画,这无疑对他们以后的就业有着极大的帮助。插画主要分两大类,一种是传统的文字插画,是一种表达文字内容的画种,不单独存在,而是与文字并排行走,具有说明、装饰、美观的作用,这是区别于其他画种最有特点的地方。而现代插画已不局限于此,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一些杂志上、CD盒、书籍封面甚至一些带有广告宣传作用的海报都是插画的范围,但它并不与文字段落一起出现,这些插画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宣传,这是第二种:具有宣传效果的插画。在现代科技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它也分两大表现方式——手绘和电脑绘画。在懂得使用电脑绘制插画之前,学会手绘插画才是先决条件,这是重要而不可缺失的必经之路。中职生如何才能够系统地学好手绘插画呢?“领悟”不是教师所能给予或替代的,而是学生个人的努力及其艺术修养不断提高的结果。但是教师可以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思索与揣摩本质问题,抛掉那些使其头脑负担过重或容易被诱离要点的因素,引导学生逐渐进入艺术境界。插画教学也是如此。笔者从三个方面去教导学生,让学生掌握手绘插画的画法,获得手绘插画的知识。

一、打好基础是学好手绘插画的关键

(一)从造型、比例、透视开始学习

在美术绘画中,造型能力为基础,只有打好扎实的根基才能创造出更好的作品,美术之路才能走得更远。插画的表达形式多样,也和漫画有相似的地方,可以是写实的,又或者是简笔画、漫画的形式。学生在基础阶段使用简笔画或者漫画的表达形式会更加容易入门。插画的内容包括人物、背景、静物、风景等,需要样样精通,学好插画关键在于打好造型基础。打基础有以下几个步骤:

1.几何素描造型训练。先从方体、圆形、结合体等几何体开始学,只有通过对几何形的理解才能把一些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更容易地描绘出来。学生在初学阶段对几何体的造型、比例、透视较难以掌握,容易画得变形,所以需要大量地练习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比学习,修改。

2.简笔画的学习。它与漫画相似,相对容易掌握,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笔者布置学生画一张比较简单的人物插画,针对出现的问题,发一些五官、头部、脚、手的资料给学生参考。其次,绘画过程中学生发现手是比较难画的部分,笔者利用人体结构的知识讲解,用图片赏析和绘画示范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关节的构造。

3.速写的训练。利用简单的线条对人物场景做出简单的概括训练,丰富自己的图库资料。

通过这些基础训练后,在人物画绘画中出现困难,特别是背景,或者表达内容方面的困难,笔者都一一做出示范和评讲,学生能更快地理解和接受,解决问题,在以后进行设计创作时就容易得多,从而打下扎实的手绘插画基础。

(二)临摹名作,吸取精华,建立风格

临摹是插画学习中最有效、最快捷的学习方式之一,当学生已经拥有基础造型能力时,在临摹过程中学生有能力理解每一张画的内容,学其精华,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把别人好的东西吸取后转化为自己的风格。插画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不论报纸、课本、杂志还是挂历、图书、广告等随处可见,可以随时随地学。笔者让学生准备一本大概16开大的笔记本,利用照相机、手机、电脑上网的收集方法,来收集粘贴自己喜欢或者有意义的插画,把插画都归好类别。

学生在写生的时候有两个地方比较难掌握,一是人物,另一个就是场景或者背景的描绘,通过临摹学习的方法问题就容易解决多了。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学习画人物的,他很喜欢报纸上刊登的漫画,其中有知名漫画家黄滨的作品。他学习黄滨的漫画,临摹人物的造型动态背景,通过模仿学习,特别是在处理线条效果时最有收获。从开始的断断续续、没有重细之分、罗罗嗦嗦,变得稳重有立体感、线条流畅、配色统一,学起来有自信心和自豪感。

场景表达一般都比人物简单,概括性强,不能抢了画面主角的地位,如果有人物时它只能充当配角,这是学习时要注意的。笔者同样采取发资料的形式,先让学生临摹,然后找一些比较简单的风景写生,如课室的空间或者校园的一景。临摹使学生学到别人的优点,改掉自己的缺点,别人的风格慢慢转化为自己的风格,手绘插画进步很快。

二、学习宣传插画和文字插画两个主要类型

(一)培养学生运用夸张、变形、视觉冲击力强的绘画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要达到宣传人人皆知、过目不忘的效果,插画就必须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培养学生运用夸张、变形、视觉冲击力强的绘画表现手法来吸引观众成为重要而直接的手段。拟人法是常用的一种手法,惯用在动物或者静物、景物上等,具有幽默感。例如,一位学生在参加“校园控烟插画比赛”活动中,他把宣传的重点位置——“校园”紧紧扣住,对象是“学生”,打击的对象是“烟”,画面中地点是在教室门口,结合拟人手法,把烟和人结合在一起,表情动作夸张,一只大脚的视觉冲击力强,颜色简单统一,表达的意思清晰明了,再加上标语,整个插画起到了校园控烟宣传的效果,作品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图1)。内容与标题紧贴,视觉冲击力强、夸张的表现可以达到宣传的目的,插画在其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二)读懂文字内容,提高理解能力,确保不偏题是学好传统文字插画的前提条件

插画,望文生义,它是用以增加刊物文字的趣味性,使文字部分能更生动、更具象地活跃在读者的心中,所以学生必须很清晰地把重要的内容表现在画面中,如主角、地点、背景、做什么等内容。但从学生的大部分作业来看,作品大都出现内容偏题、主角不清晰、背景含糊等问题,这对于一幅插画来说是失败的,它失去了插画的本质作用。所以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抓住内容主次的学习显得尤其重要。

学生学习过程中通常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文字内容讲述的是一位中学生看中了一部手机,由于自己没钱而偷了妈妈的钱去买手机,这种行为被妈妈发现后表示反对与他一起到商店退还手机的情形。学生在画面中表达了主要人物妈妈和儿子(图2),地点是商店的柜台,还有配角店员。人物造型和画面效果都比较清晰,但是气氛出现了错误,从画面表达来看,母亲不像是批评儿子表达不满,反而更多的是对店员的不满,这样就把文字原意表达错误了,出现偏题的现象。确保文字原意是先决条件,如果原意都偏题就背离了插画的性质,起不到说明的作用。笔者给学生修改后(图3),只是把母亲与儿子的位置互换一下,画面表达的内容就完全不一样了。

第二种情况,内容是8个抢劫犯抢劫两个少女的财物,一位年轻男子相救,与歹徒搏斗被刺多刀后不幸身亡的英雄故事。这个故事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常会出现两处错误,一处是:画面表现的内容很多,包括公安、救护车也出现了,人物多达11个,导致画面凌乱,无法说清楚事情本意(图4)。另外一处是:画面表现两个女孩在回忆讲述故事,而不是直接表现男子英勇救人,表达变得婉转而不直接,使得事情的严重性减弱,让读者无法感受歹徒的凶残和男青年的英勇(图5)。这样只要内容稍有偏离插画就失去作用,经过修改,把女子回忆的内容全部放大直接表达歹徒和男青年的搏斗,删除原文没有提到的内容,显现事情严重性,画面内容变得明了易读。所以抓住文字重点,正确表达内容是插画的前提条件。

三、了解手绘插画的形式与风格,确定自己的风格发展方向

手绘插画的形式多样,有线描、黑白、水粉、水彩、丙烯等。中职生的插画学习还处于初级阶段,刚开始学的时候可以采用黑白线描,这两个形式掌握以后就可以采用水粉、水彩等去表现,其中水彩还可以采用水溶彩铅笔来作画,因为这种材料比较容易表达想要的效果,所以比较适用于初级阶段。黑白与彩色两个世界虽然各有风格,但一味地追求黑白而没有一点色彩,作品也会枯燥无味,所以设定彩色形式方向会比黑白画更有发展空间。现在流行的韩国、日本、美国等一些外国插画家一般都采用彩色绘画,而且使用非常广泛。

设定绘画风格发展方向同样至关重要,台湾漫画家几米的作品,无论青少年还是中年人都特别喜欢看,特别是人物风格过目不忘。大脑袋小眼睛的个人风格是后进漫画家的模仿对象,在许多杂志的插画中都能看到一些他画风的影子;还有蔡志忠、庸等漫画家,由于风格富有个性,人物设计幽默、让人难忘,这是大批年轻人喜欢他们的原因。要想在茫茫画海中有所突出,设定自己的风格是势在必行的,树立风格的成功,就是得到读者的肯定,慢慢成为历史中的辉煌和经典,这就是个性风格的魅力所在。

插画的重要性早已远远超过了“照亮文字”的陪衬地位,它不但能突出主题思想,而且还会增强艺术感染力。学生在通过掌握以上的学习方法后,把手绘插画与各行业联系起来,融会贯通。正是因为它的适应性强,中职学生学好这门技艺可以在以后的就业道路中拥有更多的选择,为自己的道路做好铺垫,强化基础,最终在这个行业里取得成就。

参考文献:

[1]甘正伦.基础素描[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9.

[2]丁一林,胡明哲.当代素描教程[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4.

[3]唐平,杨瑞洪.简笔画 [M]. 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

[4]徐海鸥.插画艺术[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

[5]费越.广告创意插画表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