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光伏产业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光伏产业,发展方向,存在的问题
一、光伏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1.化石能源、核能
集中式的大型发电站都存在一个问题,从发电厂将电能输送给用户的过程将会产生输电损耗,一般会超过电厂输出发电量的10%。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采用火力发电和核能,这种大型发电厂都造成极大的浪费。
(1)化石能源
对于资源缺乏的国家和地区,需要从资源丰富的国家进口煤炭、石油,在运输的过程中将会增加成本,同时也将本国的命脉握在了别人手中。化石燃料在使用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粉尘、硫化物等,特别是煤炭,虽然煤炭相比于石油、天然气储量最多,价格野相对便宜,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是最大的。随着大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的有限性,化石能源的使用会收到限制。虽然目前也采取“煤炭气化”提高燃烧值,“碳捕捉和封存”来降低燃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但无疑这样的做法也会增加发电成本。
(2)核能
核电站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高,核废料的产生不但增加处理成本还会给环境带来潜在的危险。核电站废弃以后还需要大笔的资金处理核电站,所需要的资金接近核电站的建设费用。在提炼核能反应堆原料的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传统能源,也就是说核能发电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并不是不产生任何二氧化碳。另外,核发电的主要原料铀的储量约为475万吨,目前每年消耗约7万吨[1],也就是说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核能还能维持不到70年的时间。
2.其他可再生能源
风能与太阳能一样,存在发电量不可控、不稳定的缺点,另外风力发电机主要以大型为主,除了太阳能-风能路灯外,城市也不太可能建设大型的风力电机。
生物质能的利用主要通过生物质发电,乙醇燃料以及生物柴油[2]。生物质发电主要原料为农作物秸秆及农林废弃物,收集困难,产业化技术水平不高。乙醇燃料主要原料为粮食,就目前我国现状将粮食大量生产乙醇燃料不太现实。生物柴油原料为动物或植物油脂,加工技术还有待进步,另外含油作物种植也面临占用土地的矛盾。
水力发电也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2014年我国水电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9.2%。目前,我国水电开发容量已达到技术可开发量的52%左右,发电量占到技术可能量的40%左右。水力发电修建大坝会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且水力发电储量也不能完成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因此,综合对比各种能源,未来的能源主要是可再生能源,而太阳能储量大、分布广泛,是未来必不可少的一种能源形式。
二、未来光伏产业的发展方式
1.分布式光伏电站将成为主要形式
著名的电器工程学家爱迪生就预言:未来的发电是分散式的,虽然光伏产业发展之初,大多数的光伏科学家也将发展的重心放在大型光伏电站及聚光式光伏电站。上世纪德国提出的“千家光伏屋顶”以及后来的“十万家光伏屋顶”,美国的“百万屋顶”计划,特别是日本的“阳光”计划,在2008年日本个人住房光伏发电量占日本总装机容量的80%以上,成为日本光伏发电的主体。光伏系统由于其独特性可以建设任意大小的发电站,那么未来更多的就是建设中小型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也就是将光伏电站与建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的结合,不另外占用土地面积,维护方便,当地发电当地使用没有输电损耗,可以将光伏组件部分替代建筑材料节省成本,同时光伏系统覆盖在建筑表面还能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降低建筑能耗。
2.行业、企业标准将进一步完善
建立完善且与产业发展适应的光伏产业标准体系是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包括光伏产业基础通用标准、光伏制造设备、光伏材料、光伏电池和组件、光伏电源并网电能质量等多方面。我国目前也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标准,但与国际相比还不完善,另外还需要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做一些相应的调整,以适合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3.光伏电池将趋于多样化
既然未来主要发展方向为分布式的光伏电站,特别是与建筑结合在一起,为了满足发电及建材的双重要求,必然对光伏系统提出多样化的需求,包括太阳电池原材料多样化、形状多样化、颜色多样化以满足人们对于美观、安装维护方便等方面的要求。
三、我国光伏产业未来发展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人才的培养
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比较晚,在2002年之前除了一些特殊领域,光伏还没有作为大规模应用的电源,到2002年底全国装机容量累积只有6兆瓦,因此更加没有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光伏产业大规模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包括改进生产工艺、改进太阳电池结构提高发电效率、寻找替代原材料、系统设计安装、系统维护都需要专业人才。同时由于各企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需要专业的质量检测人员对产品进行检测,让消费者能够买到合格的产品。
2.加大对相关知识的普及、培训
要大规模的普及,必须要让所有人对光伏产品有一定了解,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光伏发展比较好的几个地区以外,人们对于光伏完全不了解,这就需要政府以及光伏从业者提高宣传力度,让人人了解光伏。
3.成本进一步降低
光伏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昂贵”的代名词,虽然严格意义来讲,在2011年就已经实现了个别地区光伏发电成本与化石能源发电成本一致,但要大规模使用光伏电池还需要做进一步努力,可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电池发电效率、提高使用寿命、降低辅助材料成本、光伏系统的合理设计与安装,从整个系统上实现成本降低,从而降低光伏发电成本。
4.相关基础设施完善
光伏材料、太阳电池、光伏组件质量是否合格需要相应的检测设备,光伏发电要及时并网需要完善的电网结构、电能质量检测以及电能合理调节,只有这些基础设施也能够得到完善,光伏产品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光伏发电才能随时发电随时上网,也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安装光伏电池。
5.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协调
要满足全球所有的电力需求,需要安装300亿千瓦的光伏系统才能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而安装数亿光伏系统所需要的面积仅相当于半个法国[1],因此,寻找足够的安装面积并不是问题,真正的挑战是光伏系统发电的不稳定性。一直以来限制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除了价格以外就是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在冬季太阳辐射强度下降的情况下,发电量也会降低。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将太阳能发电与其他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结合起来,包括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水力发电等构成一个综合性混合能量系统,由于它们之间具有互补性,这样的组合不仅会是最清洁的能源结构还是成本最低的能源结构。
四、总结
在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生态环境形势压力下,太阳能光伏产业前景广阔,未来光伏产业的发展更多的是呈现分布式以及多样化的发展方式,我国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要实现大规模的普及作为主要的能源利用形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光伏专业人士一起的努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光伏发电 现状 问题 应用前景
1 光伏发电的发展及现状
早在十九世纪中期,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就通过实验发现了“光伏效应”,证实了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在1954年,美国科学家首次制作完成了单晶硅太阳电池,从此进入了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光伏发电新时代,而作为最基本光电池材料的晶体硅在光伏发电产业中也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更加迅速,工作效率和生产规模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直线下降到3美元以下。在发展中国家的范围内,印度的光伏发电产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有50多家公司从事与光伏发电技术有关的制造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先后出台了包括光伏发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计划,对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生产在欧、美以及亚洲都开始大规模地进行。目前为止,主要的光伏发电技术和产业规模都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盟,其光伏发电市场份额占到了全世界光伏发电总量的五分之四左右。为了成为世界光伏发电市场的领头羊,美国和日本先后出台有关太阳能技术和光伏发电的研究开发计划,如百万屋顶计划和日本的新阳光计划。由此可见,在国际大环境和大市场下,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势头是十分迅猛的。
1959年我国成功研制出首个具有实用价值的太阳能电池,并于1971年成功应用于我国第2颗人造卫星中。1979年我国开始实现单晶硅工厂化,在此之后引进了国外光伏发电产业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初步形成了属于我国的光伏产业。而在进入2000年以后,由于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和国际市场的驱动,我国的光伏产业迎来大发展,光伏发电技术和产业日益增多,光伏发电技术渐渐应用于通信、交通、天气、偏远地区等不同领域.太阳能电池的使用率也逐年提高。尽管我国的光伏发电水平从总体上来看同国外比较还有一定距离,但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
2 我国光伏发电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上游产业污染严重
虽然太阳能源和光伏产业属于绿色无污染的能源产业,但利用太阳能的上游产业和硅材料的相关生产和加工会对环境带来很大的污染。例如太阳能薄膜电池制造时会伴随四氯化硅和氯化氢等废气污染物。特别是四氯化硅,如若处理不当,极有可能会变成某些酸性物质,从而对土壤带来污染和破坏。我国将大部分目光放到了光伏产业的优点优势上,对太阳能制造引起的相关消极影响却缺乏有效的重视和监管。
2.2 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
我国拥有众多光伏发电企业,且产业化产品中出口份额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但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企业在大部分时间内只重视自身企业的发展和利润,忽略了同类企业之间的团结和协作,往往无法团结对外,这就导致了当我国光伏产业面临国际带来的反倾销危机压力时,无法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造成这种局面很大的原因在于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缺乏统一的组织或者协调机制,去管理光伏企业之间的利益纷争,仅仅只靠少量的光伏产业协会显然无法满足光伏发电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2.3 对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尽管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电池的成本已经减少了数十倍,但同传统发电手段相比价格依旧过高,这也成为制约光伏发电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想要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就必须依靠本国政府的大力扶持。但我国政府针对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仍有所欠缺。在美国,采用太阳能光伏产品的家庭会获得政府一定数额的补助。在法国和印度,使用可再生资源的企业项目都会享受减税免税的优惠,而在我国,此类针对光伏产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手段仍需出台和完善。
2.4 部分群众的认识不足
光伏发电虽然并非近几年的事,但对我国大部分人,尤其是偏远地区人民来说是个新事物,因此不可避免地在推广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和困难。很多人缺少对光伏发电的足够认识,或多或少存在着不信任的态度,这也反映了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光伏发电产业缺乏有效宣传与指导,导致消费者认识不足。
3 光伏发电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
光伏发电是人类目前研发的新型能源中最可靠、最有代表性的发电工艺,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光伏发电必定会代替传统发电方式,成为发电方向的主流。欧洲光伏工业协会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到2020年,全球光伏组件产值每年能达到40GW,系统的总装机容量接近195GW,届时光伏发电的产量会占到全球发电量的1%左右[1]。而到2040年时,光伏发电的比例会快速上涨到21%左右。世界能源组织研究结果表明:光伏发电为世界总发电带来的贡献呈飞跃式发展,从2000年的0.01%,到2020年的1%,到2040时比例会达到五分之一左右。
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都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也急需透过传统的手段,寻找新的解决办法。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利用,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未来发展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道路上,我国应采取上网电价均摊方式,通过降低光伏产业成本来促进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技术成熟后进而过渡到取消法规,使其真正成为切实具有竞争力的新型发电技术,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我国光伏发电发展过程中,要建立具有先进水平的国家级太阳能光伏研发中心,并根据我国国情建立不同的产业基地,例如在我国西部成立硅材料生产基地,而在东部沿海地带建立太阳能电池产业基地,在加大光伏发电研究的同时还要积极研发应用光伏的系列产品,包括光伏建材、光伏家电、光伏灯具和文具等。在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同时,要加强学习和吸收其他新型发电产业优势,通过开展独立光伏电站、城市并网光伏电站和风光互补电站的建设和示范来大力培育我国光伏发电市场。
4 结语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会更加主动和高效地利用好光伏发电产业的优势,为光伏发电创造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要:近年来,江西省光伏产业快速发展,但是因为其对外依存度非常高,因此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光伏产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了对应国际金融危机,很多国家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并启动了光伏产业在我国江西省的经济市场。这就为江西省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本文主要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下光伏产业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有关对策。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光伏产业;江西省
引言
自国家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市场大大萎缩,江西省光伏产业也出现资金链断裂、订单减少等现象。江西省光伏产业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因此在金融危机中江西省光伏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本文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下江西省光伏产业的现状,并提出了有关的对策。
1.江西省光伏产业的现状
江西省关顾产业从2005年开始起步,逐渐形成了以新余为主产地的生产能力。江西省光伏产业在发扎期间,建立了原料生产到太阳能配套产品的完成产量链,同时拥有了优秀人才的工作队伍,因此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大规模的经济市场竞争力。在国际金融危机下江西省光伏产业的发展从无到有,经历了很多改革,获得了位居全国首位的成就,占全球光伏产量的四分之一。
江西省为了促进光伏产业的规划实施,对光伏产业的发展给予电力保障、优先安排用地、融资等扶持措施。同时,江西省还加大了对外开发的政策,招商引资,同时还支持江西省光伏产业的结汇,使各个企业都支持光伏产业建设公用与自用的保税仓。这样可以科学有效、适时的建设光伏产业综合保税区。总之,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环境下,江西省光伏产业的工作人员剪钉信心、应对挑战、政府坚持导向不变,因此江西省光伏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江西省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瑕疵”:
(1)光伏产业的汇率调整,损失严重。在2008年,欧元汇率大幅度下降,贬值的速度超过美元。并且在2008年第四节度,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下降率超过了百分之二十。江西省光伏产业从2006年开始,为了避免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带来的汇率损失,将产品由原先的美元结算改为了欧元结算,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欧元的贬值给江西省光伏产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2)江西省政府扶持力度还不够。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光伏产业中期处于缺乏经济竞争力,需要依赖江西省政府的扶持。光伏产业的投资与供电成本比较高,因此需要依赖优惠的价格与财税政府的扶持。但是目前,还没有指定比较完善的光伏发电扶持的政策,有待于政府制定发电上网的具体措施。但是,目前我国江西省还缺乏光伏发电、上网等项目的考验。
(3)光伏产业短期的产能过剩,组件价格直线下跌。光伏产业在美国上市之后,就有大量的政府、民间朝着光伏产业的发现发展,导致其产能就会集中爆发。但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江西省光伏产业面临着供过于求的压力,短期之内产能过剩并且其组件的价格直线下跌。因此,刚进入经济市场的江西省光伏企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2.光伏产业的解决对策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江西省光伏产业面临着很大的机遇与挑战,从形式上分析,江西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研究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为了鼓励光伏产业资源的整合,促进我国光伏产业专业化的产业配套,形成江西省光伏产业的整体竞争力,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具体措施为:
(1)政府政策。首先,江西省政府充分发挥其财税政策的作用。江西省政府应该定期进行一定资金来建立光伏产业发展的专向基金,可以采取资金投入、贷款等方式,来支持江西省光伏产业的发展。其次,江西省尽快全面启动光伏产业的市场,进一步研究与完善有关投资的财税价格。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江西省光伏产业的推广,使光伏产业的经济市场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复苏。因此,尽快启动江西省光伏产业经济市场已经迫在眉睫。另外,江西省政府还应该通过收购、参与股权等的形式进入国际光伏的市场,这样可以有效扩大其江西省光伏市场的领域。江西省政府还可以支持与鼓励光伏产业向下游领域延伸,为江西省光伏产业领域提供更好的机遇。同时江西省政府还可以简化有关光伏产业的投资,外汇管理等手续,同时还应该建立光伏产业的导向资金,支持江西省光伏产业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2)金融政策。首先,建立适合江西省光伏产业的金融环境,与江西省各个政府之间密切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光伏产业在集群内建立担保机构,才能使江西省光伏产业的融资能力大大提升。其次,强化光伏产业链金融,创新信贷产品以及服务模式,与光伏产业的下游企业相互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相互结合的融资模式,同时还可以为光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另外,江西省政府还可以充分改进光伏产业的外部环境,发挥货币信息贷款政策的导向作用。同时还应该建立风险投资的机制,主要由各个政府的资金作为引导资金,鼓励、吸引资金进入江西省光伏产业的集群,从而充分发挥风险的投资体系。目前,针对江西省光伏产业推出的机遇,江西省光伏产业可以通过分析风险的投资来开辟新的发展渠道,尽快帮助江西省光伏产业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而拓宽光伏产业的规模与经济市场。总之,金融支持的措施,可以使江西省光伏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3.结语
经上述论证,推进光伏产业新能源的发展不仅可以解决能源紧张的问题,还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复苏。江西省光伏产业技术得到突破,就会想信息产业一样得到迅速的发展,并且该行业的发展也会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行业。因此,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下一个经济增长的主要行业。因此江西省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光伏产业,积极通过金融对策促进江西省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推进江西省广业产业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光伏产业占领下一个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党的“十”胜利闭幕,会议文件有不少新的精神。其中,一个亮点就是建设美丽中国。据此,我们从如何建设这个角度,来讨论十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我们想以光伏太阳能产业的困境和出路来具体讨论这一问题。
1.发展光伏太阳能,建设美丽中国
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既有很强的针对性,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自从发明了钻木取火,人类就脱离了动物界,随着石化能源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世界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到了今天,人类也面临着能源和生态危机的威胁。
与现有各种能源相比,光伏太阳能有着无比的优越性。石化能源终将枯竭,且污染严重,中国对外油的依存度已达57%;核能巨大,但核电安全是个大问题,切尔诺贝利和日本大地震的灾难令人毛骨悚然;水电取之不竭,但生态破坏问题难以解决,三峡大坝的争议和长江上游梯级开发的问题已经相当突出;风能也有条件限制,且高大风塔的安装和维修也有不少困难。而太阳能取之不竭,没有污染,且安装使用十分方便。这就使得太阳能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主要能源来源,也是世界各国争相发展光伏太阳能产业的根本原因。
2.光伏太阳能产业的发展
近十年来,中国的光伏太阳能产业走过了一条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道路。仅以无锡尚德为例,2001年1月,由施振荣博士创立,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外商独资高新技术光伏产业,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系统工程、光伏应用产品的研究、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2002年9月完成第一条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安装,最初的产能只有10MW,2005年达150MW产能,成为全球四大太阳能生产基地之一,2007年达470MW,2010年达1000MW,成为世界三大太阳能生产商之一,2011年9月28日,尚德成立10周年庆典,同时第四批项目竣工,产能达到2400MW,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企业,最大的太阳能面板制造商。其生产技术和质量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光伏产业的先进水平,是中国首家通过TUV、IEC、CE和VC等国际权威认证的光伏企业。现有两个研发中心,五大生产基地,位于无锡、洛阳、青海、日本长野及上海,拥有职工2万多人。
3.光伏太阳能产业的困境
然而现在,光伏太阳能产业却遇到了巨大困难,陷入了危机。其原因有二:
一是政府主导下的盲目发展。自从政府把发展包括光伏太阳能在内的新能源产业作为产业发展方向以来,各地政府蜂拥而至,大干快上,原来从事纺织、家具、电子、地产和传统能源行业的投资者,纷纷涌入,绝大部分都是低水平进入,缺乏自主创新。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10.7GWp,中国5.2GWp,占世界总产量的48.7%,2010年占50%,全球15.8GWp的产量中,中国达8GWp。2011年全世界光伏应用市场只有2900万千瓦,而中国的产能最低也在3000万千瓦以上。可见,盲目发展,产能过剩,是光伏产业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
二是世界市场风云突变。2011年10月,美国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发起“双反”调查,2012年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做出终裁,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倾销幅度为18.32~249.96%,同时接受了14.78~15.97%的补贴。11月7日,美国国会国际贸易委员会进行投票做出终裁,对中国出口美国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征收高额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
与此同时,9月初,欧盟宣布对中国光伏电池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且调查范围正在扩大。
据前不久报载,印度也对中国的光伏太阳能产品发起“双反”调查。
问题在于,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及其组件95%的市场在国外,其中欧美市场占70%。欧美的“双反”调查就使中国的光伏产业陷于灭项之灾。现在,95%的多晶硅企业和50%的组件生产企业已经停产,不少已经破产倒闭,一些相对较好的企业也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就以无锡尚德为例,其上市的发行价是每股15美元,融资1.97亿美元,最高时,每股92美元,现在跌到了1美元,市值从上市初的49.22亿美元,跌到现在的1.49亿美元。如果在规定期限内不能改变,就要摘牌下市。
4.光伏太阳能产业的前景
从一个方面看,光伏产业遇到了严冬,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光伏产业还是初升的太阳,正处于萌发的春天。
光伏产业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根据来自美国和欧盟的预测,2050年欧洲光伏装机9亿千瓦,美国6亿千瓦,而中国的目标是2030年达到10亿千瓦,比2011年的制造能力增加30多倍。
光伏产业的技术经济前景也一片光明,低成本、高效能、规模化光伏发电前景看好。光伏发电的成本已经从2008年的4元/度,降到目前的1元/度,2011年8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法”,制定了1元/度的上网电价;专家预测2017~2019年光伏电价有可能达到与平价上网和常规能源竞争的水平。光伏发电的设备也大幅降价,逆变器是把光伏太阳能发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上网的重要设备,3年前的市价是6~8元/瓦,现在已经降至0.4元/瓦以下。
5.光伏太阳能产业的出路
现在,摆在政府和企业家面前的大问题是,光伏产业怎样走出严冬,迎接春天?我们认为,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真正弄清楚并加以解决。
首先,国有化还是市场并购?
由于光伏产业是在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很多地方政府都插手光伏企业,因而,一出问题政府就出手相救,而救助的办法是国有化。2012年10月末赛维宣布,公司与江西恒瑞新能源公司签署了股权购买协议,后者同意购买此次增发前赛维发行在外的总股本约19.9%的股份,股价为每股普通股0.86美元,按照赛维总股本1.34亿美元计算,此次股权转让总价2300万美元。由于新余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恒瑞新能源40%的股份,显然这是一条国有化的解困途径。在此之前,东营光伏太阳能有限公司转让了51%的股份给东营市国资委。目前,国有化也是无锡尚德的选项之一。
不仅如此,不少论者也支持国有化的选择,认为四大国电公司实力强大,资金雄厚,国有化不仅可解光伏产业的燃眉之急,而且有能力支持光伏产业进一步发展。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国有化虽然是光伏产业摆脱目前困境的一个途径,同时也会进一步加剧光伏产业的危机,是阻碍光伏产业长期发展的最大障碍。一是四大国电公司也都在搞光伏产业,其投资大大超过尚德,为什么搞不过尚德?其实,在这个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领域中,国电的低效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二是国电公司在传统能源和发电领域是龙头老大,依靠传统能源和发电,其日子过得很好。在饭碗里还有饭吃的时候,他是不会花代价和力气去找一个新饭碗的。三是国有化的结果必然会压缩民营经济和市场竞争的空间,不利于企业家精神和才能的成长。
我们认为,光伏产业陷入困境,也是其调整的有利时机。既然前期盲目发展,投机盛行,现在破产倒闭一批是必然的和必要的。没有死,何以有生?与此同时,通过市场并购,使一些好的企业做大做强,是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
其次,财政补贴还是金融支持?
由于盲目发展,产能过剩,又遇到国外“双反”,市场缩小,所有光伏企业都出现了现金流断裂,流动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给予支持,帮其解困是必要的。但是,是动用财政手段支持,还是动用金融手段解困是可以讲究的。国有化就是运用财政手段,加大财政补贴也是运用财政手段。国有化不是好的选择,加大补贴也不利于增加其摆脱困境的压力和激励。最好的选择是,通过金融市场,增加银行的授信和贷款,解决流动性问题。为了释缓银行的忧虑,保证贷款的安全,政府可以给予贷款贴息和担保。这样,企业就会有压力和动力去提高技术,改善经营,奋力脱困。
再次,是补贴生产者还是补贴消费者?
保护幼稚产业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选择,而保护的办法之一是财政补贴。然而补贴给谁却大有讲究。如果是补贴给生产者,不仅会遇到国外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而且其实施也会遇到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是遍撒胡椒面,还是选择性补贴?遍撒胡椒面,效果肯定不好,而且有违调整的原则;选择性补贴,补贴的对象就很难确定,补贴的多少就更难;更大的问题是,这是一个设租寻租的好机会。
这里有最近的一个例证。2012年以来国家拿出256亿元支持节能惠民工程。5月23日,国务院首次确定把太阳能热水器列入节能惠民工程,6月1日,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公告,通知全国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申请首批节能惠民补贴产品,补贴额度40亿元。为了获取政府补贴,一些企业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合谋造假骗补。皇明太阳能与日出东方的争议就是一例。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在京举行新闻会,呼吁有关部门撤销江苏质检局和日出东方的质检资质以及双方联合伪造的质检报告,国家质检局已经介入调查。
补贴消费者不仅能够真正实现节能惠民的目的,而且能够真正启动内需和扩大消费。因为,补贴给消费者,由消费者进行选择,就会把货币选票投给生产技术高、产品质量好、有自己品牌的企业。这是市场选择,而不是政府指派,它会促进和发展市场竞争,而不会发生企业的弄虚作假和官员的寻租腐败行为。
复次,如何开拓国内市场?
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光伏产品出口受阻,开拓国内市场成为必不可免的选择。如何开拓就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只要看一看我们的城市和农村,屋顶和墙壁上有多少太阳能电池板,就可以了解国内市场在什么地方。由于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以后要发电,因而,既是一种消费行为,也是一种投资行为。如果政府能够对居民的这种投资——消费行为进行补贴,使各家各户愿意投资安装,并安装得起,将会创造出巨大的国内需求,启动巨大的国内投资和消费;如果我们的电网设施能够解决居民太阳能发电自用后剩余电力的上网问题,居民除了用电以外,也就有了投资的额外收益,其投资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增加。
那么,补贴的钱从何而来?2012年,政府财政拿出256亿元,用于购买家电、汽车、家具的补贴,现在家电、汽车和家具市场销售冷清,如果把这些钱用来补贴居民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效果大不一样。按照功率计算,1平方米太阳能电池板150瓦,一天6小时一瓦发一度电,一瓦需要投资10~15元。如果财政补贴70%,即补贴7~10元,个人出资3~5元,那么,即使拿出256亿元的30%补贴安装太阳电池板,就可以安装7.68~10.97亿瓦,就可生产7.68~10.97亿度电。如果在最近5年内,我们每年都能够拿出这么多资金以至更多,那么,就可以为光伏产业开辟出巨大的国内市场。
不仅如此,笔者刚从新疆出差回来,新疆、的光照非常充足,每年国家的援疆、资金数量不少,还有各个省市的对口支援资金,数量达数百、数千亿元,而当地的老百姓有的还在烧柴。如果把这些资金的10~20%用于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使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能源都用上电,不仅会为光伏产业开辟出很大的市场,而且能够改善少数民族的生活条件,还会真正促进家用电器销售。
此外,新疆、甘肃等地有大面积沙漠无法利用,如果能够安装大规模太阳能电站,然后西电东输,也许比输油、输汽要有利得多。
最后,政府如何进行政策支持?
光伏产业走出困境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但支持和帮助的最好办法不是国有化,也不是财政直接补贴,而是制定和实施一套有效的政策,促进光伏产业市场的发展。而我们的问题恰恰在于政策滞后,光伏产业发展已经10多年,我们还没有一套可实施的政策和标准;国内市场启动迟缓,正如有人调侃,光伏太阳能产业是“中国人生的孩子,靠外国人养大,现在是该抱回来的时候了”;光热利用标准缺失,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出现了很多荒唐的事情。且不说前述节能惠民补贴方式的错误,就是操作程序也是颠倒的。6月1日通知要求企业申报,而据以进行审报审查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效能限定值及效能等级》是8月份颁布,9月份实施的。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少吗?
因此,制定一套可操作实施的政策和标准是当务之急。
一是制定一套光伏太阳能的相关标准;二是打破两大国有电网公司的垄断,制定和实施太阳能发电上网的支持政策,特别是解决居民太阳能发电上网的有关问题;三是制定有关太阳能电价的政策;四是制定一套可行的补贴办法和补贴标准;五是凡是国外企业进行倾销和补贴,政府应当支持发起“双反”调查,保护国内光伏产业。
关键词:秦皇岛 太阳能 光伏产业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K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a)-0217-02
秦皇岛市位于环渤海地区,年平均气温11 ℃~12 ℃,气候条件好,阴雨天少,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大于24000 h,太阳的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米4kW时以上,具备利用太阳能的良好环境,因而有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有利于太阳能产业的建设和发展。
1 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形势
太阳能产业链的结构主要包括上游、中游和下游三大环节。目前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太阳能产业结构,但还不成熟,需要逐步完善。
首先,在上游产业领域。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出现了迅猛发展,涌现了江苏中能、江西赛维等一大批优秀太阳能光伏企业。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从刚开始的十几家企业迅速扩展为上百家企业[1]。然而,随着市场发展,上游产业布局进入加速淘汰,自2012年初开始,在“双反”压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内外夹击下,国内多晶硅企业的倒闭潮不停升级。由于中国对美国、韩国产多晶硅的“双反”制裁出台,以及国内光伏下游行业的回暖,整个多晶硅行业的供需平衡才逐步恢复。这也导致多晶硅行业成为整个光伏上下游产业链中洗牌最为充分的,至2014年上半年开工的企业有15家,总产能16万吨。
其次,在中游产业领域。由于建设周期短、技术门槛低、接近市场、利润较高等特点,吸引了一大批中小企业开始进军光伏行业,据统计,至2011年底光伏电池制造企业超过500家。由于当时国内下游产业市场尚未启动,造成严重产能过剩,95%以上产品只能出口。但随着2012年初美国和欧盟对我国光伏电池及其组件展开反倾销调查,光伏电池制造业受到严重冲击,产品价格下降,企业利润严重下滑,1/3的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以及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后,整个光伏电池制造行业进行重新整合,才逐步恢复稳定。
最后,在下游产业领域。由于很长时间内的光伏产业不协调发展,国内大部分光伏企业,都集中在多晶硅片、光伏电池、电池组件等中上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导致下游产业发展缓慢。只是受国外市场需求拉动,在珠三角、福建、浙江等沿海城市从事光伏产品生产,出口太阳能灯和太阳能计算器等单一产品,且受产品价格和市场空间的限制,国内太阳能光伏产品应用化程度不高。随着近年来整个光伏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中上游产品价格的下降,下游产业迎来了重要发展契机,特别是在政策鼓励和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国内光伏产业下游电站出现迅猛增长。但是目前,光伏应用产品形式还比较单一,国内市场有待进一步拓展。
总之,随着2012年国内光伏企业普遍陷入困难的种种磨砺,随着2013年国内光伏企业结构的不断整合,整个光伏产业业正逐步走向理性发展的道路。
2 秦皇岛市太阳能光伏产业现状
秦皇岛光伏产业的发展历史起始于2000年成立的奥瑞特科技有限公司[2],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组件封装设备研发和生产,现已位居国内同行业龙头地位。近年来,在市、区重点的扶持下,又出现多家从事太阳能电池研发、生产、销售、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又有奥瑞特科技有限公司和博硕光电设备有限公司太阳能组件封装设备研发和生产,使秦皇岛市成为全国光伏封装设备的主要生产基地。但秦皇岛市的光伏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待解决。
2.1 光伏产业链发展不平衡
从整个光伏产业链来看,秦皇岛市太阳能组件封装设备生产属于中游企业,已经颇具实力。但是作为硅原料提纯生产的上游企业明显发展不足,而硅原料价格占据太阳能电池成本的70%以上,这对秦皇岛市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生产企业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另外,秦皇岛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具有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而作为光伏应用产品的下游企业,由于产品单一,且没有被大规模普及应用,成本居高不下,企业发展陷入困难。
2.2 科技支撑能力弱
目前,只有少数龙头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很强的研发和设计能力,企业处于良性发展循环。其它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技术水平不足,企业产品缺乏竞争力,投入研发资金有限,自身处于艰难发展中。
作为光伏产业上游的硅原料生产要求技术很高,国内也只有少数大企业掌握生产技术,秦皇岛市的上游企业还处于研究探索当中。
作为光伏产业下游的应用产品设计要求技术较低,但利润相对也不高,导致企业规模小,缺少技术人才,产品开发能力弱,一直难以持续发展。
2.3 政府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经过这些年的政策扶持,太阳能组件封装设备研发和生产已经成为秦皇岛市光伏产业特色,但由于产业布局、人才引进、资金分配等方面考虑不足,形成一枝独秀,导致光伏产业链发展不均衡。
首先,没有重视下游光伏应用产品的推广。秦皇岛市位于渤海地区,光照充足,地形以山区为主,非常适于光伏产品的使用。但目前光伏产品以太阳能照明为主,形式单一。并且只在市里部分区域被使用,而在山区和农村并没有被积极推广,没有形成规模,限制了相关众多小企业的发展。
其次,没有重视中游产业均衡发展。中游产业包括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生产装备等各个方面,产业配套不齐全,没有形成优势。
最后,没有重视上游产业发展推进。虽然上游产业由于技术含量高,研发资金投入大,以秦皇岛市现有情况难以独立发展,但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与国内实力雄厚的企业共同合作,提高本市光伏产业竞争力。
3 秦皇岛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对策
首先,完善秦皇岛市产业结构。充分发掘秦皇岛的地理优势,大力推广光伏产品的使用,促进众多小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实现“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产品销售”的良性循环,从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设计更多样性的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秦皇岛市现有的光伏产业优势,进一步均衡发展中游产业,实现太阳能电池、组件、设备等齐全配套,为下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有实力的上游企业来秦皇岛市投资办厂,实现硅片提纯生产,为中游产业发展提供原材料。
其次,积极促进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秦皇岛市高校资源,开设相关课程,培养产品设计和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加强校企联合,推进太阳能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最后,关注企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上游产业的硅原料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例如:四氯化硅为制造多晶硅时产生的副产品,是一种有毒的物质,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我国目前对于四氯化硅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相对薄弱,如果回收工艺不成熟,这些有害物质极有可能外溢,存在重大的安全和污染隐患[3]。中游产业的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中,也会涉及到化学品的使用,所产生的废气排放出去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下游产业的光伏应用产品生产中,会出现一些加工废料,若是处理不当,同样会污染环境。另外,随着光伏产品的推广应用,随着产品的升级换代,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废旧产品,进而催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秦皇岛市在大力发展绿色太阳能产业,完善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还需要时刻重视节能环保问题,监督企业生产,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 结论
太阳能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是未来能源利用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国内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确出现一些突出问题。一方面是只重视产业建设,没有考虑市场的供求平衡,造成供过于求,产能过剩,出现众多企业亏损倒闭;另一方面是没有重视下游产业的发展,没有重视国内光伏产品的应用推广,造成整个光伏产业结构不均衡,使我国成为最大的光伏产品出口国而不是应用国。秦皇岛市在发展光伏产业时需要借鉴这些经验和教训,充分考虑本地区具体情况,合理发展太阳能产业。
参考文献
[1] 王鸿飞.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8):840-843.
关键词:太阳能企业 持续发展 制约因素 改善 分析
1 太阳能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资料统计显示,早在2004年我国整个太阳能行业的产值就已经超过130亿元,全国太阳能热水器的销售量已经突破1200万平方米,数字是最明显的象征,由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太阳能企业发展的速度之快,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利用太阳能为资源来为生活添加便利。
1.1 目前光伏产业的挑战与机遇 通过调查分析,2007年和2008年的上半年,是太阳能发展较好的阶段,但是,2008年金融风暴发生之后,各个行业的生产都受到严重的打击,经过行业内外一系列的调整,发展,新能源产业逐渐进入了比较好的发展阶段。然而,光伏发电,也就是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企业,在经历机遇的同时,也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然而,与风力发电不同,光伏市场总在变化着,2007年,太阳能发电依靠着西班牙的支持,2008年依赖着德国的支持,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到2010年,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另外,谈到光伏产业的发展问题,产能在暴涨,而装备全部是用钱买来的,到12年底,预计是1500万千瓦,如果按这样的趋势发展,中国的产能业水平将接近60%到70%,这就会导致这样一些问题,诸如原材料的价格会上涨。
金融风暴是一场危机,同时也潜伏着百年不遇的机遇。对于光伏产业在这个阶段里,广泛的吸收国际的光伏专业的人才,并购国外的优质的资产,提升光伏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在此阶段,将光伏产业在短时间内做大、做强,在金融风暴的关键时期,会使中国的光伏产业迅速蜕变,在未来的世界新能源里占据到一定的地位。这无疑是一场不容置疑的机遇。另外,在国民看到传统行业的产业结构面临危机的同时,也在感受着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更能够实现在经济方面、环境上、就业上的胜利,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将会改变世界对中国制造的负面印象。从各个方面观察,再通过各个数据显示,光伏产业很可能会引领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引领着世界经济走出困境,重振力量,使各个行业恢复到健康、持续发展的正轨上。与经济发展本身具备的规律和周期一样,对于光伏产业而言,金融危机的影响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里逐渐消失,变为正的能量,世界的光伏产业市场不会消失,会永久存在的,政策也在不断推动着产业的发展,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不仅仅要考虑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也要考虑光伏产业的市场成长的强大动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关注光伏产业时,焦点无疑是对于光伏产业的发电成本,发电成本也是光伏产业实现电通天下目标的关键要素。中国的光伏产业在金融危机发生后,摆脱了以实用硅为主的缺乏理性的模式,逐渐进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由于产业技术的创新越来越多,这将会加快产品的升级,从而提升效率,光伏发电的成本也会在未来逐渐降低。发电成本是人们对光伏产业关注的焦点,更是光伏产业实现“电通天下”目标的关键要素。金融危机促使中国光伏产业由此摆脱拥“硅”为王的非理性模式,步入良性发展的健康轨道。产业技术创新将加快产品升级、效率提升,光伏发电成本有望快速下降。假若光伏产业的成本降低,那么光伏产业的发展空间也就更大了。
1.2 针对耗能行业现状分析 目前,能耗最多的行业无疑是建筑行业。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大规模的建筑的发展,这就导致我国的环境严重受到污染,城市中拉闸限电、燃煤燃气等都非常紧张,但是,国家要发展,企业要发展,居民要生活,这些都会消耗大量的能源,我国的发展已经在能源的短缺中受到限制,由于这些原因,我国的经济发展对能源的消耗使用量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可再生资源也就成为了代替不可再生资源的重要使用源头,这对于大规模的,充分的利用太阳能提供能源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对于建筑业这个能耗大行业,在全国中,建筑耗能量达到约30%-50%以上,政府也对建筑业提出了相应的能耗指标,而针对建筑行业节能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无疑是利用太阳能。倘若使太阳能与建筑行业很好的结合起来,利用太阳能为建筑节能,实现太阳能供电、供热、制冷等行为,则实现建筑零能源供给也大有可能,这些项目值得建筑行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电成本是人们对光伏产业关注的焦点,更是光伏产业实现“电通天下”目标的关键要素。金融危机促使中国光伏产业由此摆脱拥“硅”为王的非理性模式,步入良性发展的健康轨道。产业技术创新将加快产品升级、效率提升,光伏发电成本有望快速下降。尚德目标则是在2012年,提前实现1元/千瓦时的目标。当光伏发电成本与火电持平,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光伏市场将具有无限的成长空间。
今年十月,美国对我国光伏产品作出“双反”的终裁,这将会进一步推进我国对能源结构加快调整。在短期内快速发展国内光伏发电,或许是我国光伏产业走出困境的一条道路。
2 制约太阳能企业发展的因素及改善措施分析
随着太阳能行业的迅猛发展,产业发展也逐渐出现了一些行业的弊病,正如不同的家庭,有各式各样的房子一样,各个太阳能企业的需求也都各不相同,有的用户是刚加入到太阳能技术产品的使用中,对于新接触这个行业的经营者而言,对这一领域并不是很了解,经验也少,企业对于这类创业型公司,都会给予指导,帮助客户明确目标。多数情况下,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建设一个生产车间和安装车间的生产设备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倘若确实技术人员的引导,则发展起来还是很困难,因此,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也是制约太阳能企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了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之外,技术未得到更新也是其重要的制约因素。随着太阳能技术领域的不断发展,太阳能企业也不断增加,但是有些企业则缺乏最先进的技术水平,机床和设备生产厂家在新的领域可以开发,从汽车工业制造领域获得的自动化技术的经验,在太阳能工业领域也可以发挥,有些公司就已经制成了成套自动化解决方案、自动化工作站和成套太阳能电池板模块生产线,并把其机器人产品的经营方向转移到了更加经济的、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生产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领域之中。有些公司也能为太阳能技术领域的用户提供有关拉丝、硅晶体接种和切片的专业技术和设备。利用这一硅晶片加工和切割的关键技术,也使其具备了提供生产硅晶片关键设备的能力。因此,采用新技术,对于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若没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先进的生产车间与技术,创新的思维,则企业要想持续发展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太阳能领域不同于其他的生产型企业,这些技术问题更不能忽视,在太阳能领域的增值技术中,采用创新型的设备和技术,也会成为重要的解决方案,会为太阳能的发展更有利。
仍然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例,由于缺乏创新,太阳能热水器仍然运用传统的一成不变的结构,在一些问题上,例如太阳能产品无法很好地实现光电、光热一体化,假如在阴天下雨的时候,太阳能的缺点就暴露了,它不能很好的利用诸如热泵能源调配等其他热源来结合在一起,使不管是阴天还是雨天,都可以照常使用太阳能来加热水。太阳能热水器不能做到高效率的利用太阳能,实现光电、光热对太阳能的追踪等。
我们都知道,创新在一个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企业能否快速、稳步的发展,创新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太阳能企业而言,同样使用创新的思维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领域,可以克服许多太阳能应用所存在的弊端。创新将克服太阳能应用所存在的诸多弊端,创新将打破产品之间的同质化,使其根据不同需求而更具个性特点。此外,还要采取诸如加强技术革新,加快合理电价的确定等措施。
3 结语
以上内容便是对太阳能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能源的紧张,各个企业一定要重视太阳能资源的运用,科学发展,进行创新的思维培养,提高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欢怀,陈晓辉,包欢乐.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文化培育研究[J].企业活力,2011(04).
[2]张莉.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探讨[J].咸宁学院学报,2008(04):56-67.
[3]刘帮成,姜太平.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J].可持续发展,2000(3):23-25.
关键词:新能源;产能过剩;破解途径;河北省
河北省的太阳能、风能发电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始于国家发改委在2005年末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该目录中发改委积极鼓励使用以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虽然经历了持续5年的快速增长期,但这种盲目无序一味追求速度的发展,与发展的实际目标不相适应,直接导致产能过剩。以这期间表现最为明显的光伏制造业为例,由于供过于求,2013年9月以来,河北省有将近五分之四的停产光伏生产企业,而真正满负荷生产的开工的企业也仅占少数。更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省内50多家光伏企业,能获得对欧洲市场出口配额的仅仅3家,分别是英利、景龙、巨力。这意味余下的40多家中小型光伏企业面临的就是失去欧洲这个最大光伏市场的局面。[1]
为严控产能过剩,加强光伏制造业管理,推动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从2014年1月15日开始,河北省对省内光伏制造企业的主要产品产销存实行月报制度。[2]这并不是说要遏制行业的发展,而是说要控制行业内低水平产能的扩张,在合理有序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我省光伏产业在产量方面虽然很高,但是核心技术并不是在自己手中,在光伏制造关键技术方面的研发滞后,很多关键技术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光伏产业只是河北省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缩影,风电等行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新能源产业在我省是仅发展了几年的新兴产业,为什么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破解途径有哪些,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无疑能够极大程度上推动我省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河北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
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河北省可供开发的主要有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和地热能等新能源,这些新能源中尤以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可供开发的价值最大,这也是河北省太阳能和风能的装备制造企业能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成为国内新能源基地的主要原因。具体而言:全国范围内除开西部省份,河北省可供开发的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年太阳辐射总量在5000兆焦耳/平方米以上;而在风能方面,根据初步探查的结果显示我省陆域风能资源大约有7400万千瓦的储量,张家口、承德坝上地区和沿海的沧州、唐山、秦皇岛地区是风能资源较为集中的分布区;地热资源方面,已探明的浅层和深层地热资源总量大约相当于五百亿吨标准煤,在国内位居前列,全省可采地热资源量相当于94亿吨标准煤;生物质能方面,因为河北省属于农业大省,除去用于薪柴、还田、造纸等的用量之外,还有将近1200万吨的废弃量,加上全省林地面积7100多万亩,可作为能源林资源2100万亩,林木枝条年可利用量200万吨左右,总的能源储量也很可观;在水能和潮汐能方面,全省共计有205亿立方米的水资源量,有条件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同时河北省紧邻渤海湾,潮汐能的开发利用方面也有天然的优势。渤海湾是我国近海海流能较好的区域,适宜潮汐能开发利用。[3]
二、河北省新能源产能发展过剩的情况分析
近十年来,新能源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从其产业生命周期来看,新能源产业仍处于成长阶段,理论上看是不应该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的。产能过剩一般出现在产业生命周期的成熟期。从总体上说,新能源产业市场开发与产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是导致河北省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具体而言,因行业不同,原因也不尽相同。河北省新能源产业之所以会在成长阶段即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受欧债和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光伏产品外销国际市场受到阻碍,国际市场缩水导致部分企业甚至遭遇停产或倒闭。而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的风机制造业,也受限于滞后的上网发电情况,出现较为突出的“弃风”问题,造成风能资源极大地浪费,这也是直接导致“未熟先衰”状况发生的一部分原因。
河北省的光伏产业主要的发展模式依然是以传统的两头在外,主要靠产品加工制造为主,并没有真正的掌握核心技术。部分企业之所以能取得国际地位,靠的是迅速扩大的企业生产规模。这样的弊端就是经不起冲击,一旦市场出现危机,企业将面临极大的风险。光伏产业现在主要还是靠政府补贴扶持发展,河北省光伏产品主要出口欧盟市场,但是欧债危机导致欧盟国家政府削减补贴,为了保障其国内企业,开始对我国实施“双反”调查。此外就是河北省虽然拥有全球近一半的光伏产品生产能力,但是国内的市场却没有发展,也缺少国家政策的支持。几乎所有的光伏企业都盯着国外市场,没有在发展的初期做好国内的市场开发和产品营销,导致生产的产品与实际应用存在较大出入,市场基础并不牢固。而从光伏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上看,河北省的光伏企业较之于国外同行也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的研发投入低;第二,省内太阳能光伏专利前10位的专利权人主要是大学与自然人,而国外专利权人以企业为主;第三,专利产出质量不高。例如,英利集团共有专利1176项,发明专利368,授权专利共777项,在国内同行业中位居第一,发明专利占授权专利的比例47.36%,而美国通用电气共有7747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为7564件,实用新型专利有95件,外观设计专利为88件,发明专利占授权专利的比例为97.64%。这也说明,河北省的光伏产业空有生产规模世界第一的名头,实际上仍然是处于行业链条的低端环节,仅能从加工制造方面获取收益,核心收益以及新能源产业对国家和社会的其他助益依然被发达国家获取。
河北省风电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内市场,其目标是建成国内风电领域的“三峡”。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单兵突进、“后援”不足等的问题。风电产业的产能过剩,更多的原因应该算是体制造成的。例如,电源建设与输电规划不协调导致风电建设过快,却没有能与之匹配的电力外送线路,电力外送受限。此外,由电网收购风电再分配给用户的用电模式又严重地影响了风电的就地消纳,全额保障性收购名存实亡。2013年,河北省新增风电并网容量68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775万千瓦,同比增长近10%,并网容量在全国排在第二位。喜中有忧的是,河北弃风电量28亿千瓦时,排在全国弃风电量的首位,弃风率16.59%,据估算,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14亿。[5]另一方面,不均衡的企业利益补偿,忽视了输电企业的利益,导致其没有足够的创新动力去消纳不规则可中断电源的技术,也是导致电网消纳风电的能力较低的重要原因。从现阶段来看,全网占比尚不及2%的河北省新能源电力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三、相应的政策建议
站在一个行业发展的长远角度看,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势必会经历初期的无序、自由化阶段,逐渐向成熟期的行业体制和配套机制健全、注重技术进步过渡,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河北省新能源行业要更加注重拓展需求,扩大内需,推进战略合作,切忌盲目过度发展,而是应该从总体上做好规划,从而保证河北省的新能源行业发展健康、有序、可持续。
第一,针对新能源产业的整体发展,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不能违背科学发展规律一蹴而就,必然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甚至与过程中会走不少弯路。具体而言,政府部门应该根据我国当前的国情以及河北省的实际情况,对新能源产业和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予以引导,一步步打开市场,避免盲目扩张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从而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针对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资源的研发与应用,政府应当做好协调、指导和重点攻关工作。长期以来,河北省包括新能源产业在内的很多产业都面临着企业各自为政、相互交流不够的问题,直接导致低端重复研发现象十分严重,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且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所以,在新能源技术联合攻关的同时,政府需要通过制订相关标准留下足够的市场空间给那些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产品。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更应该发挥好“有形之手”的宏观调控作用,从而与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一起发挥作用,推动新能源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6]
第三,突围国内市场作为战略重点。欧盟是河北省光伏产品的主要产品市场,所占比例接近9成,但当前的现状是欧洲市场受欧债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光伏产品市场需求整体低迷。而其他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如非洲对光伏发电“用不起”,中东则无大量需求。这样的状况下,河北省光伏产业的出路唯有开发内部需求,亦即国内市场,从而摆脱对欧盟市场的依赖,重新焕发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活力。比如将新能源产业布局与国家电力规划相结合,使新能源发电有渠道进人电网;政府给予政策性补贴,鼓励终端用户使用清洁能源;拓展新能源利用方式和途径,提升市场需求空间。
第四,大力推进战略合作。在推动省内新能源开发利用时,也要时刻关注国内外的新情况和新趋势,加强与国内外的优秀企业之间的战略交流和合作,在新能源开发利用、装备制造、科技创新等方面谋划建设一批具有影响力、带动力和竞争力的重大项目。对于行业的准入条件也应该逐步放宽,积极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参与进来,鼓励本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只有这样通过与外部的不断竞争,才能推进河北省新能源行业更具有生命力,取得更大的发展。
另外,对行业准入标注加以明确并严格执行。以光伏产业为例,要从企业的规模、技术参数、能耗比、投入产出,尤其是在环保性等方面建立起统一完善的标准来衡量新入行的企业,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因门槛低造成的蜂拥而入现象,也能有效的规范行业的发展秩序,提高行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作者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基金项目: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民生调研专项课题(课题编号:201301178)
参考文献:
[1]省经济信息中心青年经济问题研究小组.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EB/OL].
【关键词】新能源;金融支持;第三方融资
一、新能源产业金融支持现状及困境
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往往能带来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但同时,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的估测,从投资的需求规模和资金的投入规模来看,新能源行业将会有巨大的资金缺口。
首先,新能源产业缺少扶植政策。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依托于政府的激励政策,如补助、税收、低息贷款等。我国各级政府虽然已经转变认识,但对新能源行业的投入十分有限。有必要制定政策积极引导,扶持企业健康发展,解决新能源企业资金短缺的难题。
其次,新能源企业缺乏融资能力。能源产业的主要推动力是国开行和商业银行贷款,其他融资模式所占比例较低。新能源行业对银行贷款过度依赖,融资渠道狭窄,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市场体系尚未形成,资本市场不完善。新能源行业中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远远落后于新能源产业的进步和发展。在投资主体方面,政府专项资金必不可少,同时应该引进外来资本作为重要补充,与国际大型能源企业的合作不仅能缓解资金短缺,还能提升技术水平。大型国企和民企也应介入其中,在填补资金缺口方面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再次,贷款发放方向需要转移。目前贷款主要发放于矿化能源,这加速了矿化能源的消耗与枯竭。循环经济最大限度的应用了有限的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加大对其的支持力度。能源产业金融支持的重心应该由传统能源行业逐渐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行业转移,最终应该形成以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行业为主导的永续发展模式。并且我国新能源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在取得商业银行贷款方面没有大型企业顺利,相对处于弱势地位。
最后,新能源行业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由于国家政策尚不明确,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不确定,新技术容易对刚投资的技术产生冲击,从而产生较高的风险。前期投入高,投资周期长和没有相应的风险保障机制对新能源企业的融资过程产生重重阻碍。
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正在火热进行中,在进行新型城镇化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将会消耗土地及各种资源,西方国家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总体而言节能环保和工业协调发展,我国也应尽量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高新科技企业不仅能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而且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太阳能小镇将光伏技术和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可以给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以及小城镇的建设带来一些启发。
二、太阳能小镇金融支持现状及困境
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可再生能源中发展最快的是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所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有望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新能源行业。近年来,许多太阳能企业希望通过太阳能发电占领农村市场,但都由于成本过高没有成功,太阳能小镇缓解了一部分难题。
太阳能小镇模式以光伏产业为纽带,融合政府、企业、农民三方利益,将农民的自用土地及耕地流转给企业,由企业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依托光伏科技大棚项目,推广“棚顶光伏发电、棚下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特色现代设施农业。光伏技术和新农村建设结合在一起,一、二、三产联动,形成光伏产业链条,拓宽盈利渠道,并且与大型能源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不仅解决了发电的上网问题,而且获取了大量的前期投资,同时还有了资金、技术等全方位的保障。
几乎在所有新兴科技项目建设过程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便是融资困境。金融配套服务设施为西方国家光伏产业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由此可见金融服务的重要性。融资能力是开发商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目前种种现象表明光伏产业融资需求难以满足。
大棚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补助和企业投资。国家重点扶持的是风电方面,对于光伏发电等其他方面缺乏重视。具体政策包括光伏建筑一体化补贴、农业清洁能源补贴、度电补贴、当地财政补贴等等。但国家有限制地发放补助的指标,并不是所有项目都有补助。企业投资方面,新能源行业的前期投入过高,比如光伏发电,光设备每亩成本大约为60万元,以此算来,万亩棚的前期投资需60亿,且七八年才能收回成本,一般企业难以维继。民企在投资大,回收期长的项目上存在着承受能力的限制等问题,因此项目只能选择中央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存在着融资渠道狭窄的瓶颈。
三、光伏产业第三方融资模式创新对我国的启示
光伏产业的项目前期投资大,回收期长,必须有完备的金融支持来保证光伏产业良性发展。目前单纯依赖于银行信贷的融资方式远远不够,需要探索更多的融资方式。虽然一些金融机构、国企和一小部分民企参与了新能源企业的投资,但资金数量较少,对于外来资本的引资力度不够。个别企业发行过短期债券但在融资中所占比例很小,期货和保险等金融工具基本没有被利用,甚至一些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经验基本为零,新能源产业急需拓宽融资渠道。
从国外对光伏产业金融支持的案例来看,德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政府补贴,在国家层面推出系统性政策;美国根据地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发展模式,传统的融资模式包括大规模电网系统购电协议模型和中小型业主所有制模型。典型的第三方融资模型包括租赁模型和购电协议模型。租赁模式中,用户不需要支付前期费用,只需按月或季度支付租金。购电协议模式是指用户在屋顶安装光伏系统,以固定的价格购买屋顶装置所产生的电能。另外,金融市场竞标式融资模型是企业在融资平台进行融资,并与用户进行后续结算。分散投资社区化融资模型是以社区为单位,通过社区化融资平台来综合和吸纳分散的个体投资者。
目前中国光伏产业融资依然以银行为主,并且投资项目局限于国家扶持的大型项目,而对于中小型项目或未被国家列入示范工程的项目,则由于回收成本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等原因很难融资。另外,国内光伏发电市场不够成熟,法律体系和行业结构不完善,导致一些尝试做第三方融资服务的公司信用评级很低,投资商没有信心对其进行投资。依照国外经验,第三方融资模式的创新金融支持在未来应该是主要的配套金融产品。借助第三方融资方可以让使用者免于交纳初始系统的安装费用,仅支付后期使用费用,这种第三方融资模型对我国光伏产业的金融支持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为了解决融资难题,国家应该首先加强补贴政策,除了大中型示范工程项目,尤其加强中小型光伏发电项目。这样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第三方融资模式才有可能逐渐发展起来,进而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其中,使中小型光伏企业融资越来越顺利,有利于光伏装机的规模化和跳跃性增长。同时还要尽快实现“平价上网”,降低发电成本是在居民用户中发展小型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保证。
以政府激励政策为基础,光伏企业可以尝试发展成为第三方融资商,为用户提供租赁模式或购电协议模式,在融资平台上进行融资,以社区为单位为分散的投资者提供社区化融资模式,加快光伏产业发展进程。通过融资,企业可以盘活现有资产,获取更多资金来进行电站的建设,形成良性循环,滚动开发。第三方融资公司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光伏企业负责屋顶电站的研发及安装,发展新客户,双方发挥自身优势,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得光伏企业可以长期运营电站,突破融资瓶颈。
欧美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比中国早很多,可以借鉴其政策法规和融资模式,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创造出适合我国市场的新型融资模式。我国和西方国家各方面背景不同,不能简单套用和复制其融资模式,中国光伏产业的金融支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高小琼.加快推进金融与新能源产业互动发展[J].中国金融,2010
[2]蒋先玲,王琰,吕东锴.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路径分析[J].经济纵横,2010
[3]梁猛.节能减排的金融支持之道[J].中国金融,2009
[4]中国人民银行新余市中心支行课题组.以金融创新促光伏产业集群式发展[J]. 中国金融,2009
[5]马晓微.能源部门融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能源,2010
[6]顾海峰.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理性建构研究[J].上海金融,2010[7]郑婧渊.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8]严长德,孙杨.科技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国际经验及启示[J].金融纵横,2007
[9]张钢.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金融经济,2007
[10]李正雄,杜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问题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5
去年1O月,美国SolarWorld公司联合其他6家生产商的一纸“双反”调查申请,将我国的光伏产业推上了风口浪尖。同时,光伏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也开始映入公众视线。
先是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接着又挨了美国“双反”的大棒,产品80%出口欧美的我国光伏业遭遇重挫,纷纷进入调整的阵痛期。
梦魇并未结束。今年5月17日,经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认为我国晶体硅光伏电池组件及组件生产商或出口商在美国销售过程中存在倾销行为,倾销幅度达31.14%-249.96%。有消息称,欧盟也将于6月底启动对进口中国的光伏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
至此,这个贴着新能源标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年少轻狂后,开始步入了一个发展的低潮。
粗略估算,我国光伏产业从真正兴起也只有五年时间,5年里一个行业就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超的地步,发展的速度之快着实让人震惊。
近几年,除了太阳能光热企业纷纷上马光伏项目,连做毛巾等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企业也不断介入,以期攫取新能源产业的一桶金。
有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光伏产能过剩为10GW,其中8GW来自中国。预计今年产能过剩将上升到惊人的22GW。
出口的受阻,过剩的压力,让这个只有5、6岁的产业像一个不知道犯了什么错而挨打的孩子,孤独无助。
其实,光伏行业发展到今天,出现诸多问题并怪不得别人,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
山东省商务厅的一份调查报告为该省的光伏产业做了深刻剖析,也点在了全国光伏产业的相同要害之处。
报告分析认为,该省光伏产业是典型的“两头在外”的哑铃型,市场在外,原料在外。其中,90%的市场在外,以欧洲市场为主,美国市场大约在10%。近年来,欧洲主要市场下调光伏发电补贴,令需求增长放缓,光伏组件价格降幅达四成,是对光伏企业利润造成重创的主要原因。
而美国的“双反”,无疑又给身受重创的光伏行业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这样一个两头受制于人的哑铃型产业,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得不让人深思。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近期也发出预警,提出要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现象,避免新一轮的产能过剩。
做财经新闻十余年,笔者已经看多了跟风上马的产业现象,多数从业者也都领教了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魔力”,但跟风仍在进行。
光伏的跟风更是盲目的,没有建立在提高技术、降低成本的角度,不仅要靠政府补贴来发展,成本更是传统发电成本的数倍。
最近在长沙召开的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年会上传出消息,到2015年,我国光伏企业的发电成本将下降到0.8元一度。即使到了2015年我们达到这个成本,仍然是目前民用电价的1.5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