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温室栽培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火龙果;搭架;空间定向;“四度”;柱式栽培法
中图分类号 S66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1-02-76-02
火龙果为仙人掌科的三角柱属蔓生植物,属典型的热带和亚热带多年生营养保健型水果。在北方普遍采用日光温室大棚栽培,实现南果北栽,具有良好栽培发展前景,是一项朝阳产业。搭架是栽培过程中的重点环节,但是人们往往从眼前利益出发,过分强调短、平、快,认为搭架只是形式,技术含量不高,随意性很大,忽视了搭架技术的科学应用,对火龙果温室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具体规范搭架应用技术有助于实现火龙果大棚温室栽培标准化,对普及火龙果温室栽培技术,取得优质高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 搭架的主要目的
火龙果搭架栽培就是通过外部材料的辅助支撑作用,实现枝条“空间定向”生长的栽培技术要求,从而达到科学、适用、优质、丰产的目的,是日光温室大棚栽培火龙果的关键技术之一。它是依据日光温室大棚的构造特点和火龙果生长情况来确定的,主要包括合理的走向和空间构形,最大限度地达到透风通光的目标,从而满足火龙果立体生长的空间环境条件要求。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是有利于植株实现攀缘生长,提供枝条的附着面,以便诱导产生大量的气生根,帮助植株获得大量的氧气,增强枝条的光合作用,促进生长,对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增大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二是有利于枝条下垂生长。火龙果结果部位与枝条长度相关联,结果枝条长度一般大于1.5m,中上部的枝条、枝条顶端和下垂枝最容易结果,因此枝条的长度、数量和良好的空间构形是取得高产的基础,通过搭架引导枝条下垂生长,延长了枝条的长度。三是有利于整形修剪。火龙果属蔓生植物,刺座具有很强的萌芽能力,良好的立体空间结构有助于对植株进行修剪,平衡树势,从而实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相协调,是栽培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四是有利于日常管理。搭架使火龙果整个栽培地域进行合理布局,空间走向合理,这样给施肥、浇水、喷药等日常管理提供了方便。
2 搭架技术的基本要求
在棚室准备栽培火龙果之前,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准备工作,就是筹划好并解决搭架问题。搭架虽然一次性投入相对较大,但栽培方式一旦确立会对今后多年生产管理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搭架一定要讲究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事先要依据搭架技术标准要求,掌握好“四度”,规划并设计好图纸,准备好充足的材料,做到心中有形,有章可循。
一是高度。支撑火龙果下垂生长的支架顶端距离地面垂直距离为1.5~1.8m为好,这样一方面可以保障从顶端生长的枝条下垂生长长度不少于1.5m,有利于结果枝形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农艺操作管理。二是空间支撑角度。下垂枝是依托上端支架以一定角度向下生长的,如果角度过大占用空间也大,如果角度过小易折断或损伤枝条,对枝条自然生长不利,影响通风透光。一般情况上端支架支撑半径是垂直地高度的1/5,如上端设计成圆盘状,那么圆盘半径为30~40cm为好。三是材料选用强度。由于火龙果立地生长时间长(可达20a以上),生长量大,棚内湿度又大,一般选用坚固、耐重压、耐腐蚀的钢筋水泥预制件,不易使用易腐烂的木桩、竹杆之类材料,也不易单纯使用钢材,因为炎热夏季钢材本身易形成高温,这样会对支撑的茎干产生灼伤危害。四是合理的密度。良好的搭架方式为合理种植密度设计和整形修剪提供了基础性保障。火龙果属多年生热带水果,萌芽力强,生长旺盛,并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越长越旺。在日光温室栽培过程中,一开始因为生长较慢,人们加大了密度,特别是“排式栽培法”,以至后期枝条生长杂乱无章。根据火龙果枝条结果规律,及时进行植株调控,以防产生不利影响。
3 搭架的基本方式
目前在北方日光温室大棚主要采用“柱式栽培法”,这种方法也适合复式大棚栽培,使用简便,不仅有利于枝条下垂,使之形成一个有序的并与主茎相隔开的下垂枝条立体生长空间结构,而且增加了透风通光水平,栽培密度也比较合理,管理也方便。也有采用“排式法栽培”,这种方法最大的缺点是建造时比较烦琐。
柱式栽培法是:在棚内按一定距离埋立柱支撑,木柱上方扣一圆盘(又叫支撑圈),柱行距为2.0m×2.5m,立柱顶端圆盘距离地面1.5~1.8m,圆盘直径60cm,立柱长×宽×高为10cm×10cm×200cm,内置钢筋水泥预制,从而保证立柱埋入土中50cm,距离地面150cm;圆盘可设置成“?”形,外边宽度10cm,内置钢筋水泥预制。火龙果苗延着立柱的四周各植一棵,使之攀援根攀附柱子并带领枝条向上生长至圆盘,当枝条生长超过圆盘30cm高时打顶,促使枝条顶端萌芽,并引导侧枝通过圆盘外边缘下垂生长。
排式栽培法是:栽培模式设置成行排结构,每排综列方向是南北向,排与排之间距离为2.5m,每排种植畦上按一定距离(一般是3m)埋立柱,立柱顶部用横杆(又叫支撑杆)连接起来,横杆距离地面1.5m,距离立柱顶60cm处与排垂直方向置100cm长的横杆(等距离分布于立柱两侧),然后把所横杆端头用铁丝连接起来,从而构建一个“伞形”立体空间结构,苗在横杆正下方按50cm株距栽培,并通过竹杆(或其它材料)引导生长置横杆,当枝条生长超过横杆30cm高时打顶,促使枝条顶端萌芽,并引导侧枝延着两边连接铁丝下垂生长。
4 结语
火龙果搭架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农艺操作性,对取得火龙果优质丰产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目前研究不够深入,有关栽培技术材料也未能进行系统性全面阐述,指导性不强,具体实施要求的力度也不够大,因此对火龙果栽培技术的推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虽在这方面作出尝试,意在引导从科学的角度对搭架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引起人们的重视,为火龙果“南果北栽”进行种植推广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冯奕玺.火龙果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及其发展前景[J].云南热作科技,2002,25(3):36.
[2]张义勇.台湾青枣 火龙果北方日光温室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05).
[3]朱白庚.火龙果的栽培方式[J].农家之友,2011(07).
关键词:温室栽培;温度;光照;湿度;调控技术
收稿日期:2011-08-02
作者简介:卓 明(1963―),男,四川资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花卉育种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S27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9-0088-03
1 引言
温室包括各类玻璃温室、PC板温室、膜温室等。国内外温室栽培技术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其中以荷兰、以色列、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发展最快,我国温室栽培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特别是近10多年来发展迅速,但由于许多栽培者在生产过程中对温室内环境因子调控技术掌握不到位[1~3],造成温室栽培没有发挥出应有效益,甚至亏本。因此,掌握温室内环境因子的调控技术是决定温室栽培成败的关键。
2 温室内温度调控技术
温度与植物生长发育、花芽分化、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同化产物的运输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极端的高温与低温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严重时甚至使植株死亡。土壤温度对作物生育也有很大影响,因为地温的高低直接影响作物根系吸收营养和水分,而且还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采用温室的主要目的是在植物不适于露地栽培的季节进行栽培,因此温度就成为温室环境调控中的一个重要因子[4~6]。
2.1 保温技术
(1)减少贯流放热和通风换气量。温室的散热有3种途径,即经过覆盖材料的维护结构传热即贯流传热;通过缝隙露风的换气传热;与土壤热交换的地中传热。3种传热量分别占总散热量的70%~80%、10%~20%、10%以下。为了提高温室的保温能力,近年来主要采用外盖膜、内铺膜、起垄种植,北方再加盖草席、草毡子、纸被或棉被以及建挡风墙等方法来保温。在选用覆盖物时,要注意尽量选用导热率低的材料。其保温原理为:减少向温室外表面的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减少覆盖材料自身的传导散热;减少温室外表面向大气的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减少覆盖面的露风而引起的对流传热。
(2)增大保温比。适当降低设施的高度,缩小夜间保护设施的散热面积,有利于提高设施内昼夜的气温和地温。
(3)增大地表热流量。通过增大保护设施的透光率、减少土壤蒸发以及设置防寒沟等,增加地表热流量。
2.2 加温技术
加温的方法有酿热加温、电热加温、水暖加温、汽暖加温、暖风加温、太阳能储存系统加温等,根据作物种类和设施规模和类型选用。其中酿热加温利用的是酿热物(比如牲口粪便、稻草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太阳能加温系统是将棚内上部日照时出现的高温空气所截获的热能储存于地下以提高地温,当夜间气温低于地温时,储存于土壤中的能量可散发到空气中。通过太阳能储存系统的运用,温室内地温可提高1~2℃。
2.3 降温技术
当外界气温升高时,为缓和温室内气温的继续升高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需采取降温措施,目前温室的降温主要有以下方法。
(1)换气降温。打开通风换气口或开启换气扇进行排气降温,在降低室温的同时,还可以排出湿气,补充CO2。
(2)遮光降温。夏天光照太强时,可以用旧薄膜、遮荫网等遮盖降温。
(3)洒水降温。在设备顶部设有有孔管道,水分通过管道小孔喷于上面,使得室内降温。
(4)室内喷雾降温。一种是由温室侧底部向上喷雾,另一种是由大棚上部向下喷雾,应根据植物的种类来选用。
3 温室内光照调控技术
植物的生命活动都与光照密不可分,因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目前,温室内的光照仍以自然光照为主,但光照强度一般较弱,这是因为自然光要透过透明覆盖材料才能进入温室内,这个过程中会由于覆盖材料吸收、反射、覆盖材料内表面结露的水珠折射、吸收等而降低透光率[7~9]。如果透明材料不清洁,使用时间长而染尘、老化等因素,其透光率甚至不足自然光的50%。因此,要尽量提高大棚内的光照,使之满足花卉蔬菜等设施栽培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
3.1 合理设计温室结构,提高透光率
(1)合理设计。施工前选择好光照充足的建造场地,设计合理的建造方位和坡(弧)度,尽量减少温室棚面龙骨的数量和表面积;选用透光率高的覆盖材料。
(2)保持覆盖材料表面干净。经常清扫覆盖物表面,减少灰尘污染,以增加透光率,提高棚内光照强度。
(3)减少覆盖物内表面结露。通过通风等措施减少覆盖膜内表面结露,防止光的折射,提高透光率。目前,我国已经研制出不易产生结露的流滴膜,生产时应作为首选材料。
(4)延长棚面光照时间。在保温前提下,尽可能早揭晚盖外保温和内保温覆盖物,增加光照时间。双层膜温室,可将内层改为能拉开的活动膜,以利光照。
(5)合理密植。合理安排种植行向,以减少作物间的遮荫,密度不可过大。否则作物在设施内会因高温、弱光发生徒长。作物行向以南北行向为好,没有“死阴影”。若是东西行,则行距要加大。单面温室的高栽培床要南低北高,防止前后遮荫。
(6)选用耐弱光品种。温室栽培时应选用耐弱光品种,同时加强植株管理,对于高秧作物通过及时整枝、打杈、插架等措施以防止上下叶片互相遮荫。
(7)采用地膜覆盖或挂反光幕(板)。地膜覆盖有利地下反光以增加植株下层光照。在温室内悬挂反光幕可使反光幕前光照增加40%~50%,有效范围达3m。
(8)利用有色膜改变光质。在光照充足的前提下,采用有色薄膜,人为创造某种光质,以满足某种作物或某个发育时期对该光质的需求,获得高产优质。例如紫色薄膜对菠菜有提高产量、推迟抽薹、延长上市时间的作用,黄色薄膜对黄瓜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而蓝色薄膜能提高香莱的维生素丙的含量。
3.2 遮光技术
温室遮光20%~40%能使室内温度下降2~4℃。初夏中午前后,光照过强,温度过高,超过作物光饱和点,对生育有影响时应进行遮光。遮光材料要求有一定的透光率、较高的反射率和较低的吸收率。覆盖各种遮荫物,覆盖物有遮阳网、苇帘、竹帘等;玻璃面涂白,将玻璃面涂成白色可遮光50%~55%,降低室温3.5~5.0℃;棚面流水,使棚面安装的管道保持有水流,可遮光25%,遮光对夏季炎热地区蔬菜及花卉栽培尤为重要。
3.3 人工补光技术
补光有调节开花期的日长补光和栽培补光,日长补光是为了抑制和促进作物花芽分化,调节开花期,如等。而栽培补光主要是促进作物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生长。据研究,当温室内床面上光照日总量小于100W/m2时,或光照时数不足4.5h/d时,就应进行人工补光。因此,在北方冬季很需要这种补光,但因成本高,国内主要用于育种、引种和育苗。人工补光的光源是电光源。对电光源要求有一定的强度。使墙面上光强在光补偿点以上和光饱和点以下。不同作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不同,所以应用时要因作物而定;要求光照强度具有一定的可调性;要求有一定的光谱能量分布和太阳光的连续光谱,可以模拟自然光照或采用类似作物生理辐射的光谱。
4 温室内湿度调控技术
由于温室内土壤的蒸发和植株的蒸腾作用,使空气湿度明显高于露地。而湿度是影响温室栽培作物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湿度调控一是地膜覆盖。温室内覆地膜可使覆盖地面蒸发大大减少,从而达到保持土壤水分,降低空气湿度的目的。控制浇水,尤其在寒冷的季节,应推行滴灌或暗灌,不仅有利于降低室内空气湿度、抑制病害发生,还能起到减少热能损耗、提高地温的作用。通风降湿,通过通风,可调节改善室内的湿度状况。但在通风降湿的同时,也降低了室内的温度,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要以保温为主,尽量减少通风次数与时间;春季则要适当加大通风量,以协调温室内的温度与湿度,缓解温度与湿度矛盾。另外,大型设施在进行周年生产时,到了高温季节还会遇到高温干燥、空气湿度不够的问题,要注意加湿。加湿的方法有喷雾加湿、湿帘加湿和温室内顶部安装喷雾系统,降温的同时也可加湿。
5 温室内气体调控技术
5.1 温室内气体的种类
(1)CO2。对温室作物影响最大的气体是CO2,它是作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其含量直接影响到设施栽培作物光合作用的进行。空气中CO2的浓度一般为340~350mg/kg,远低于光合作用的适宜浓度(600~1 200mg/kg)。而温室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其中CO2主要来自大气,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呼吸活动、有机肥料的分解也可以释放一些CO2,但由此而来的CO2远远满足不了作物生长的需要,如果不及时补充CO2,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光合产物数量少,供应养分不足,导致植株生长缓慢,产量低,品质差,花畸形、果多,落花落果严重。因此,对温室大棚设施补充CO2,是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的主要途径之一。
(2)O2。土壤中的O2对作物影响较大,作物地上器官呼吸所需要的O2可以从空气中得到满足,根系需要的O2要从土壤中获得,缺氧时根系易腐烂,当土壤含氧量低于5%时,根系就不能进行正常的吸收活动,甚至会使根系窒息而死亡。
(3)有害气体。温室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有毒气体对作物产生毒害。如温室中施入未经腐熟的鸡禽粪等有机肥,再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甲烷,另外大量使用碳酸氢铵、尿素等氮素化肥,也会放出甲烷、二氧化氮。燃煤或燃烧沼气加温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乙烯等气体。质量不好的农膜还会产生氯气,这些气体如果不及时排出便会导致作物中毒。
5.2 温室内气体调节技术
(1)人工使用CO2肥。利用强酸和碳酸盐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碳酸,碳酸在常温下很快分解生成水和CO2,目前在冬暖大棚广泛应用的是稀硫酸和碳酸氢铵的反应,产生CO2。此法操作简单、安全,费用相对低,其反应速度随反应物浓度和外界温度的增高而加快,但要注意温度过高而引起碳酸氢铵的分解,产生氨中毒。或用燃烧沼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无烟煤、丙烷、煤油等碳氢燃料的方法生成CO2。此法生产CO2气肥有2个较大的缺点,即虽经过滤但仍会放出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及成本较高。或用干冰填埋法。在大棚内每1~2m2挖一个坑,坑内埋入少量干冰,使CO2缓缓的释放到大棚里。这种方法释放量大、使用方便,但成本过高、劳动强度大,且因CO2气体密度大,从地面向空气中释放比较困难,不利于作物吸收,无法做到定时定量,有降温效应。或用瓶装液态CO2法。瓶装液态CO2是化肥厂、酒精厂等企业的副产品,是比较理想的农用CO2气源,且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很容易控制、方便安全,具有其他CO2气源所不具有的优点。还有生物法。在保护地内高架作物下堆放食用菌袋,既可生产食用菌,食用菌呼吸放出的CO2又能被植物利用。
(2)通风换气。通过通风,在排出有害气体的同时,补充CO2和氧气,但这种方法只能使CO2浓度最高达到大气水平。
(3)改善土壤氧气供应。增施腐熟的有机肥,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覆盖地膜,既能保墒又能保持土壤疏松透气,但地膜间垄沟要定期中耕。
(4)其他调节办法。选用含硫量低的煤作燃料,选用合格农用塑料膜,每次施肥后几天内要加大通风量,减少有毒气体对作物的危害。
6 温室内肥力调控技术
6.1 温室内施肥特点
禁用挥发性化肥,不能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多施有机肥。施有机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还能防止盐类积聚,并且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CO2可供作物光合作用需要。少施容易被土壤吸附的硝酸钾、氯化钾、硫酸镁等化肥。
6.2 施肥技术
(1)有机肥。有机肥一般作基肥,多在耕前撒施。为提高肥效,种植行距较大的果蔬时最好集中沟施,注意分层施用并与土混匀。
(2)氮肥。氮肥是速效肥,一般用作追肥,分期施用,施用时埋在地下5~10cm为宜,尤其是在温室中不能施在地表,以免发生氨气危害。如果采取膜下暗灌技术可随水追施。
(3)磷肥。为了提高磷肥利用率,磷肥应集中深施,也可集中分层施用。颗粒磷肥比粉末磷肥效果好,有效磷含量高。
(4)钾肥。钾肥多作基肥和定植肥,可集中沟施,对于浅根性作物还可洒在地表,与表土掺匀。
(5)微量元素。多数土壤不缺乏微量元素,但温室内连作严重,常导致土壤中微量元素吸收障碍或缺乏。不同作物对微量元素缺乏的敏感性不同,生产上应根据作物种类的不同及生长发育表现,决定是否缺素。微量元素多进行叶面喷施,喷施浓度通常是0.2%~0.5%。钼、铜的实用浓度应适当降低,叶面喷施在傍晚进行最好,药液不容易风干,便于叶片吸收。用液量为375~750kg/hm2。
参考文献:
[1] 陈青云,李成华.农业设施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2] 古文海,陈 建.设施农业的现状分析及展望[J].农机化研究,2004(1):46~47.
关键词:日光温室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培育壮苗;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625文献标识码:A
番茄又名西红柿,属茄科,为一年生蔬菜。原产南美洲,我国各地均普遍栽培。番茄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不仅口味好,而且营养价值高。日光温室番茄反季节栽培因其采收期长、产量高、品质好、收益大而发展得越来越快。
1品种选择
适合于日光温室栽培的番茄品种,应具有比较耐低温、耐弱光、早熟、品质好、抗病性强等特点。春茬品种有佳粉十五、佳粉十八、东农708、新粉906、新粉936,金棚一号、中杂106号、欧粉一号、金粉早冠。
2培育壮苗
2.1浸种催芽
一般日光温室可在上年12月中旬~次年1月上中旬开始浸种催芽。每亩日光温室的用种量约50~75g,用50~55℃热水装入清洁的容器内,水量为种子体积的6倍左右,把种子放入水中,用小木棒搅动至水温降至25~30℃之间,再浸泡6~8小时。
放在25~30℃的地方进行催芽。催芽期间要经常检查,以保持种子有适宜的氧气和水分;每隔6~8小时翻动一次种子包,一般经2~3天即可发芽。
2.2床土配制与苗床管理
2.2.1床土配制
利用肥沃的大田地土壤。取4~5份,与3份腐熟马粪或草炭加上2~3份优质农家肥,混合过筛掺匀后播种或分苗用,每立方米的床土可加磷酸二铵1~1.5kg。为防治番茄苗期病害,在配制床土的同时,用50%的多菌灵进行床土消毒。
2.2.2苗床的修建与管理
在日光温室内选择温度、光照较好的部位,做成深30cm,20~25m2的苗床供播种和分苗用。床底铺5~6cm厚的乱稻草或碎柴禾踩实,浇透水,再铺上10cm厚的鲜马粪,踩紧,如马粪过干可浇少量水。床面上扣小拱棚,几天以后马粪发酵,再踩一遍装上已配制好的床土待播种用。
2.3播种技术
播种时采用撒播和条播,撒种要均匀然后覆盖3~4cm过筛后的细土。一般每10cm2播种面积有3~4粒有芽的种子。播种之后,扣上小拱棚增温保湿,以利于幼苗出土。
2.4苗期管理
播种后室温控制在24~28℃,出苗达70%时,将室温降至白天20℃,夜间15℃左右,防止幼苗徒长。
待幼苗长到二叶一心时应及时分苗,分苗后应加强温度管理,以促进缓苗。白天温度可控制在25℃左右,土温控制在20℃左右。
在定植前7~10天应加强对番茄幼苗的低温锻炼,以适应定植后日光温室的环境条件,这时白天应适当通风,温度保持在16~18℃,夜温控制在7~10℃。
2.4.1水分管理
番茄苗期要求一定的湿度,其管理特点是在保证幼苗生长的情况,控制灌水。为此播种前要浇足底水,分苗前只需分层覆盖过筛的潮湿细土保墒,而不进行灌水。
2.4.2光照条件
苗期管理上一定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条件,即在保证日光温室内温度够用的条件下,白天尽量打开所扣的小拱棚,夜间盖上。
在生产上,应及时间苗和分苗,创造良好的育苗条件。
间苗:苗出齐后要及时间苗,使子叶充分展开,保证幼苗有一定的营养面积,防止徒长,一般2~3cm间距较适宜。
分苗:一般在二叶一心之前进行为宜。分苗时要选择晴天进行,分苗后要有几个晴天以利于缓苗。
日光温室番茄的壮苗标准:日历苗龄70~80天,生理苗龄为株高25~30cm,8~9片真叶,茎粗短,紫色带绒毛,80%~90%以上植株带有花蕾。
3及时覆盖整地,适时定植
3.1整地施基肥
首先平整地面,每公顷施优质农家肥7 500~12 000kg,草木灰1 500~3 000kg。将其2/3撒施与地面,深翻耙平,做成宽85~95cm的平畦。畦中间开沟,把剩余的1/3粪肥施于沟中,搂平。定植时每埯二铵10g作为口肥。
3.2提早覆盖、多层覆盖、增温保温
当地温稳定通过8℃时,进行定植,先将地膜按行距打孔取土,将土放在畦的中央,然后施入口肥,搅匀,将育好的苗子去钵后栽苗,浇足定植水。
4田间管理
4.1整枝打芽
番茄一般采取双干整枝方式,即除留主干外,再留第1花序下部最壮的1个侧芽,形成结果侧枝,其他叶芽全部摘除。可视植株生长状况,适时打顶。
4.2水肥管理
植株进入生殖生长盛期,需水、肥量大,要增施钾肥,协调N、P、K比例,促进植株对N、P肥料的吸收利用,及时追肥灌水,要保证三肥四水。第1次追肥时在第1档果的膨大期,第2次追肥是在第1档果采收期,此时植株挂果最多,要重施追肥,第3次追肥是在采收旺期。
4.3搭架、引蔓
一般在番茄第2档花序开花时用小竹竿搭矮“人”字架进行绑蔓,且要拉腰杆,使植株枝叶充分发展。
5病虫害防治
5.1番茄晚疫病
可选用72.2%的普立克水剂800倍液
5.2番茄叶霉病
可选用70%叶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3番茄脐腐病
可叶面喷施1%的氯化钙。
5.4番茄早疫病
可选用72%的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
5.5温室白粉虱
用杀虫烟剂。
5.6红蜘蛛和潜叶蝇
可选用含齐螨素的爱福丁。
5.7蚜虫
可选用1.8%的虫满克乳剂2000倍。
椒温室栽培获得高瞻远瞩产的基础是育苗技术的落实。
一、育苗期确定的依据
彩色辣椒属喜温性偏高温、不耐寒蔬菜,要求生长过程必需有适宜的环境条件,据我们试验观察:彩椒种子发芽适温为20-30℃,低于10℃或高于35℃时发芽均较低;幼苗需要较高的温度,但在20%左右时有利于培育壮苗。为此,育苗期的确定一是根据当地海洋性气候特点明显,阶段性气候条件必需适合各品种生长发育的条件要求;二是产品上市时间保评高价位、高效益;三是定植时间与产品上市时间的理论推算与实际生产相一致。我们根据彩椒的品种特点和实践,冬春茬温室大棚彩椒种植改普通辣椒的“立秋”(8月7日前后)为“小暑”(7月5日前后)育苗。品种之间可适当调整:彩椒果实由绿转色的品种,如桔西亚、黄欧宝、麦(卡)考比等品种可适当提前至6月底或7月初:果实颜色为本色(白色、紫色、黑色1的品种,如白公主、紫贵人等品种可适当推迟至7月中旬至8月上旬播种育苗。
二、培育壮苗的技术规程
彩椒不耐寒冷,品种间差异较大,据观察较耐低温约有黄欧宝、麦考(卡)比、紫贵人等,桔西亚、白公主等品种抗寒性较差些。在大棚中,当温室低于1℃时,植株即出现冷害现象,叶片变白呈水渍状。彩椒为浅根性作物,不易再生不定根,前中期结果的花芽分化在苗期,因此,培育适龄壮苗对提高前、中期彩椒的经济产量的作用极大。
(一)壮苗标准
彩色辣椒种子的发芽势及幼苗长势除白公主品种较弱外,其长势和综合抗性及植株长势均较强,其适龄大壮苗的长相标准为:苗高25-30厘米;茎秆粗壮墩实;单株10-15片展开叶,叶片肥厚,叶色浓绿具光泽;根系发达呈乳白色,无病虫害:植株普遍进入现大蕾期。
(二)苗床设置
1、苗床。苗床上营养要丰富,每平方米土中需加入腐熟捣碎的有机肥50-80公斤,磷酸二铵2公斤,草木灰15-20公斤适当加入微量元素。播种前用50%多菌灵、菌敌或用50%甲基托布津按每平方米150-200克拌匀与苗床上一起过筛填入育苗床。
2、作畦。根据温室大棚面积和彩椒品种数于确定苗床作畦多少,宽为1米,将处理的营养均匀撒入畦面,一个品种为一畦。
(三)播种
1、种子处理。选择饱满充实、色泽鲜亮、无病虫的种子晾晒8-12小时后用1%高锰酸钾浸种20-30分钟后钝化病毒,清洗干净,淋去种皮上的水分,装入湿布袋中置于25-30℃下催芽。
2、变温处理。将已吸足水分的种子先置于25%下处理15-18小时,再置于30℃下处理6-12小时,若种子已扭嘴可降温至10℃左右。
3、播种。采用撒播法,每10平方米苗床均匀撤播200克左右,播后用潮润细土覆盖1厘米左右,播后盖地膜保保墒提温。
4、温度调控。在种子长芽出苗过程中,苗床温度应维持在昼间25-30%,夜间15-18%,当种子大部分顶土出苗时揭下地膜改为低拱棚防芽网覆盖薄膜,避高温加盖遮阳网。
5、管理。育苗期正处高温、多雨期,苗床防止南泣灼种和烧苗,防止大雨拍苗。
三、育苗期的管理
培育壮苗是温室栽培获高产的总目标,其彩椒植株必须适应当地温室栽培12月一2月份的低温要求。因此,苗期管理的目标应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彩椒植株茎、叶、根的生长及营养积累水平:二是花芽分化的质量;三是生长期大温差气候的适应性。
1、温度控制。搭阴棚适当放风,使苗床温度白天保持22-25℃,夜间12-14%。
2、覆土。苗床出现龟裂应及时用湿润细土填缝,可起到苗床保墒,防止子叶“带帽”出土,有利于胚轴部位形成侧根加粗生长。
3、间苗。育苗期正值高温,幼苗生长速度快,易徒长,通过间苗可扩大幼苗营养面积,改善幼苗群体的光照条件,可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在齐苗进行,淘汰弱苗和子叶不全及生长势弱的幼苗,第二次在第1片真叶展开按3厘米×?3厘米留苗。
4、真叶期管理。彩椒幼苗出现第一片真叶后进入常规正常管理、苗床保持在昼间25-30%,夜间14-18℃,重点防止夜间温床温度过高引起徒长而不利于培育壮苗和花芽分化,2-4片真叶期遇高温和干年要洒浇水增墒降温,通过遮差等措施调节昼夜温度。
5、分苗。当长至2-3片真叶时,幼苗生长旺盛,进入花芽分化的前期,如不及时分苗极易造成徒长,延迟花芽分化,分苗后保持温度和湿度,加快根系伤口愈合。因彩椒根系的再生能力差,分苗最好一次。
关键词:99草莓栽培注意问题
1、该品种与其它草莓品种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1 一是休眠期浅、早熟性好。这个品种是以“幸香”为父本,“章姬”为母本杂交育成的优质大果型草莓品种。无论是花芽分化时间、发育进程、开花座果等方面均比目前已栽培的所有日本品种早且质量好,在宽甸9月初定植,10月中旬加温,12月末即可成熟上市。宽甸气候较寒冷,如在温室内加一道防寒膜,可提前半个月上市,其经济效益更为显著。
1.2 花序连续抽生能力强、总产量高。每个花序花朵总量虽不多,但花粉量大,授粉受精好,座果率高,基本无畸形果,若加强果实管理,全生育期亩总产量一般可达3000~3500kg,最高亩产可达4000kg。
1.3 品质优香味浓,口感好,品质优良。果实成长圆锥形状,果子里和外颜色都是一样的,鲜红色,着色一致,外形美观,富有光泽,畸形果少;酸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为11.8%(一代果达到14%以上)。
1.4 果实硬度好。品种果形大,每个果实约重15g左右(一代顶果较大,平均重50g,大果达100g以上),99草莓果实硬度适中,不同采摘期和不同栽培方式平均硬度为0.21kg/m2,耐贮运性明显优于“章姬”与“丰香”,有利于运贮和销售。
1.5 该品种虽然综合性状优于其他品种,但该品种也有个缺点,就是果梗易感染红梗病,靠果实处果梗易弯曲,造成畸形果且果实不易膨大。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综合管理。
2、栽培99草莓应注意的问题:
2.1 选栽优良脱毒种苗
选择品种是关系到草莓高产栽培的重要条件,要在安全可靠的草莓苗繁育单位引进脱毒、品种纯正的优质草莓苗,考察和评价品种外观、内质、抗性、丰产性四项。种苗还应注意需低温时间,即“深休眠”还是“浅休眠”性。
2.2 生产田选择优质种苗直接定植或假植
栽培99草莓最好经过假植育苗后再适时定植于生产田中,以达到提早成熟、提高产量的作用。由于99草莓花序连续抽生中等和结果有明显的间歇期,经假植育苗植株个体生长发育健壮,根茎粗度大,花芽量多,结果多,提早成熟,且产量高。假植时间宽甸地区应在7月末,9月初定植在温室里,假植时间一个月。
2.3 提早定植、加温
宽甸地区日光温室栽培定植时间可在8月下旬~9月5日之前,比其它品种栽培要早,可提前上市。扣棚膜加温时间一般在10月8号左右,12月下旬果实成熟方可采收。
2.4 合理控制果实负载量
99草莓每个花序的花朵数一般在7~10朵,在花蕾彼此分离期一般每个花序留4~5个花蕾,其余花蕾尽早去除,以减少营养耗损,待开花座果后,依座果情况、植株功能叶片的多少以及同期花序和接续花序的生长状况综合确定留果量,一般每个花序留果量在3~4个,这样果实大、质量好、下果快、综合产量、效益也高。
2.5 加强肥水管理
与其它品种不同,该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果实连续采收期达6个多月,常规的肥水管理满足不了该品种自身的生长发育需要,要加大基肥施用量,一般亩施腐熟有机肥8000kg以上,提倡尽量少用鸡粪,最好用猪粪、牛粪等有机肥。每亩可施含钾高的巴田复合肥25kg,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均衡供给所需营养;从果实膨大期开始适时追肥,应选用含N、P、K及微量元素的全营养肥料,结合灌水冲施,每次每亩可用德国产狮马牌冲施肥lkg,间隔15天一次,也可选用巴田牌复合肥冲施,一般每亩每次用10~15kg,间隔20~30天一次,共3~4次;其次就是根外追肥,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或狮马牌叶面肥即可,每隔20天左右喷施一次增加植株营养。
2.6 强化植株管理
管理过程中应及时去除老、病、残叶和果实采收后的花序,集中带出棚外,擗叶及去花序柄时一定不要过于用力,以免松动根系,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根茎的提升,要及时给根茎周围培土,促发新根产生。
2.7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关键词】安祖花;鲜切花;标准化生产
1 前言
安祖花(Anthurium andraeanum),又名花烛、红掌、火鹤花,为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革质,花为掌状佛焰苞花序。具有明亮蜡质光泽,肉穗花序圆柱形,花姿奇特美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于1853年在拉丁美洲哥伦比亚的热带雨林中被发现,1876年传入欧洲,法国植物学家安祖以自己的名字将其命名为“安祖花”。1940年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引种、培育和生产,20世纪70年代传入中国。
安祖花是国际上流行的高档切花材料,是世界名贵花卉之一。为目前较为珍贵的花叶兼用的观赏植物,其花色鲜艳,花姿奇特,花期持久。并且瓶插寿命可达一个月。在全球花卉生产中,安祖花切花的栽培面积达到5km2。以上,销售额逐年提高,仅次于热带花卉兰花,而国内安祖花栽培面积不足50hm2,在花卉行业属于面积较小单种花卉栽培,还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近几年来,随着花卉业的不断发展安祖花在我国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名贵花卉之一。
国内安祖花以设施栽培为主,除云南、海南、广东以外的其他地区均采用玻璃温室栽培,以高密度种植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云南、海南以及广东的气候相似,栽种方式基本相同,采用露天、遮阳网棚式栽培,冬天需要加温。河南、北京、上海、黑龙江等地区还需要对空气加湿来保证安祖花的品质。因此制定一套标准的设施生产技术能对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2 生产设施
2.1 基本设施
在自然条件下,安祖花生长在高温高湿较阴暗的环境中,不受极端气候的伤害。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安祖花生产及贸易基地,其全部采用现代化电脑环控(温度、遮光、二氧化碳浓度等)的玻璃温室栽培(图1,图2)。种植安祖花切花的温室种类很多,但其基本结构和功能相似,主要目的均是最大可能地创造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最适环境。
一般情况下,空间越大的温室,对温度、湿度的调节缓冲能力越好。据调查,华东地区的玻璃温室空间达到5000km2,大的达到10,000km2,且全程采用现代化电脑环控栽培。为了保证室内的温度不至于过热,要求温室的通风透气性良好,且要达到一定的高度(5~5.5m)。在生产过程中依据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和实际经济情况选择不同的温室来种植。依据调查将各地区的温室使用情况大致划分如下: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可选择塑料大棚或目光温室:西北和华北地区选择可调控温度和湿度,及通风效果好的日光温室,但成本较高:西南地区可适用成本较低的塑料大棚及荫棚。
2.2 辅助设施
2.2.1 风机―湿帘降温系统
在温室的横向处,一侧安装风机(图3),一侧安装湿帘(图4)。湿帘上有水流下,风机向外抽风,以此来实现降温,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空气湿度。另外在温室的上方还增加了一些内循环风机(图5),以达到更大的降温效果,现在多数的温室均以此方式来实现降温。
2.2.2 加温装置
安祖花为喜温植物,热量要求高,采用管道加温可使温室均匀受热,避免煤灰污染,整洁卫生,但缺点是热能耗费比较大,成本高。(图6)不同地区应根据具体的情况保证冬季生长的最适温度。
2.2.3 水处理系统
安祖花对水质要求严格。经过处理的水可用于灌溉和喷雾系统。不仅解决了水质问题也保持了叶片和花的整洁(图7)。
2.2.4 灌溉装置以及肥水供给系统
安装喷灌和滴灌系统(图8,图9),喷灌在灌溉的同时还可以取到降温和增加湿度的作用,但是耗水量大,对水压要求高,价格昂贵。
2.2.5 遮阳系统
遮阳系统采用进口或国产75%遮光率的银灰色遮阳网,以防阳光直射。遮阳系统安装可分为内外两种。内遮阳冬季保温效果好,但夏季降温效果相对较差(图10):外遮阳夏季降温效果较好,但夏季光照过强,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发育不良。
2.2.6 计算机和检测仪器
计算机和温室环境自动控制系统连接。检测仪器有PH、EC值测定仪,温度测定仪等(图11,图12)。
2.2.7 虫害防治设备
防虫网、电子杀虫器等一些物理防治系统。用来监测和、控制温室内害虫的发生(图13)。
2.2.8 库房和生产加工区
每公顷(10000m2)的太温室需要600m2的附属建筑,仓库、包装车间、工人房等。
3 品种的选择
品种的选择要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受市场欢迎、产量高、植株健壮、抗逆性强、花瓶期长、花型花色漂亮,适应性强、适宜本地区栽培的品种。常见品种有‘Evita’(‘爱复多’)、
‘Tropical’(‘热情’)、‘AleX’(‘阿里克丝’)、‘Joy’(‘欢乐’)、
‘Glorla’(‘光辉’)等,其中以红色的品种最为畅销,红色品种以TropicaI和Evita最受市场欢迎。常见的品种有红色和粉色,其次是黄色和白色品种(图14)。
4 前期准备
栽培前十五天密闭温室,可用敌敌畏烟雾或百菌清烟雾密闭熏棚,或将室内温度提高到50~60℃,维持8~10天,进行灭菌杀虫。及时清除温室内的杂草、青苔,减少病虫的滋生传播。栽培前对安祖花生产温室及其配套设施,特别是温室地板和苗床应每年定期喷施杀菌剂,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
5 播种繁殖
安祖花须以随采随播形式种植。为避免果皮果肉腐烂发霉而影响种子的发芽率,播种前应去除果皮,洗去果肉。用纯沙催芽法播种,将种子点播在干净的河沙中,播种深度为0.4~0.7cm,一般14天左右就可发芽,长到5~6片叶时,移栽至基质中进行假植栽培。现在栽培多以组培苗移植,优点为生长整齐一致,病毒少。种植方式现代化大温室多采用盆栽、槽栽和床栽等。
6 栽培基质
要求有良好的保水性与排水性,保肥力强,支撑能力强,水、空气维持一定的平衡。推荐使用珍珠岩:椰糠/泥炭土=1:2的基质配方,小块颗粒必须在2-5cm之间。理想的基质环境pH保持在,5.5~6.0,EC保持在0.8~10mS/cm之间。
7 定植
7.1 定植时期
大型温室栽培可周年种植,但尽量避免极端温度季节。华北地 区(北京、河北等地)每年的3、4月和9、10月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最为适宜,为最佳的定植时期。
7.2 定植密度
定植密度为每公顷12-14万株,定植不宜过深,不宜将心叶埋在花泥下,生长点应露出基质表面。种植前用600倍的普力克进行蘸根,防止根部病害,同时又能刺激根的生长。防止伤口感染和其它病害,以及人为的交叉感染。
8 栽培后管理
8.1 温湿度管理
最佳温度为白天晴天20~28℃,阴天18~20℃,夜间18℃以上。极限温度为14℃和35 cC。相对湿度要求白天晴天大干50%,阴天70%~80%,晚上低于90%。一般情况下,温度低于14℃,就会发生冷窖,温度高于35℃时,会造成花芽败育或畸变。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通风设备来降低室内温度,也可通过喷雾系统来降低温度,这样既可增加湿度又可以保持植株干燥,同时还能降低病害的侵染机会。在冬季,温室中气温低于17 oC时,使用暖气管道进行加温,防止植株冻害,使其安全越冬。
8.2 光照管理
影响产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照。最佳光照度为15000~25000Lx。如果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使得同化产物的减低;当光照过强时,植株生长缓慢,发育不良,一些品种色泽暗淡,更严重时可能出现叶片变色、灼伤或焦枯现象,可通过遮阴网来进行光照调节。
依据不同生长阶段对光照要求的差异,进行有效的调整。营养生长阶段对光照要求较高,可适当加光,促进生长;开花期间对光照要求低,可适当遮光,防止发育不良,色泽暗淡,影响观赏。
8.3 肥水管理
安祖花对盐分较为敏感,规模化生产应使用经过处理的纯净水进行定期灌溉,使水质达到其生长的基本要求,降低盐分在基质中的积累,且基质的PH值需控制在5.5~6.5之间。夏季可2天浇水一次,气温高时每天浇一次水:秋季一般4―7天浇水一次,供水量一般为夏季每周20L左右,冬季每周7L左右。人工浇水一定要均匀,有经验的工人来操作较为恰当。
安祖花通常采用根部施肥。因为安祖花的叶片表面有一层蜡质,不能对肥料进行很好的吸收,且此方法还可以保持叶片和花朵的干净整洁,所以对安祖花进行根部施肥比叶面追肥效果要好。依据不同的基质、季节和植株的生长发育时期定期定量的施用液肥。施肥时间因气候环境而异,一般情况下,在8:00~17:00施用:冬季或初春在9:00~16:00时进行。秋季一般3~4天为一个周期,如气温高,可视盆内基质干湿程度2~3天浇肥一次。
8.4 田间日常管理
8.4.1 拉线
当植株生长到一定高度的时候,需要在栽培床两边拉线,防止植株向两边倒伏,减少走动过程中对花和叶的伤害。
8.4.2拔出杂草
定期拔除栽培床和地面的杂革,避免水肥的浪费,同时还能减少病原物的寄主。
8.4.3 定期修剪老叶
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定期修剪老叶增加植株之间的空隙,利于通风,增加更多光照,避免病虫害蔓延,降低植株发病率。且叶片太多花芽难以露出或产生言花,茎弯曲,损伤花芽和花朵。通常修叶每株应保留4~5片功能叶。但是不同的品种剪叶次数和保留的叶片数量不同,应视具体品种而定。9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安祖花切花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其中搞好化学防治之外的工作非常重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温室的温度控制,搞好环境卫生,避免生产区人员、作业工具的流动等。
2)加强温室的管理,经常通风,及时清理病叶和病株。非生产人员严禁出入,如要进入必须按要求进行消毒。
3)生产过程中严格按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
杀虫剂和杀菌剂一般在早上或傍晚喷施,钢制剂容易对安祖花造成伤害,应尽量避免使用或少用。细菌病主要有细菌性疫病和枯萎病,主要采用1.5%的农用链霉素防治。真菌病害主要有炭疽病、根腐病等,80%代森锰锌、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加75%的百菌清800倍液防治、50%克菌丹等。每隔7~10天用药一次,一共2~3次。虫害主要有蓟马,红蜘蛛等,用20%的绿威乳油等防治。
10采收
可根据佛焰苞下面的花茎是否挺直坚硬或通过花瓶期测试最佳收获时期。同时结合市场情况,适当调整采切时间和采切量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采切时尽量将花茎切至最长,但注意切花时植株上应保留3~4cm的茎。剪切下来的花枝应尽快放入盛有净水的水桶中。每个步骤中应注意减少损伤并及时消毒。
11分级
分级标准参见GBT/18247.1~20OO《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一部分:鲜切花》。
【参考文献】
[1]摩文波,张宏达广东蕨类植物区系的特点[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4,2(3); 1-11
[2]段代祥,陈贻竹,叶华谷,等广东省乳源县野生维管植物资源调查[J].广东林业科技,2005,21(1):48-51
[3]胡军民,安祖花[J].中国花卉园艺,2002,5(23):50-51
[4]李政红,郭涛,李中勇,国内外安祖花生产及科研概况[J]温室园艺,2009:60-61,
1认识黄瓜新品种 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 品种进行栽培
2学会嫁接育苗 并知道嫁接育苗的好处
3掌握黄瓜的栽植方法 学会如何 整地 做畦 定植
4学会黄瓜各个时期栽培管理及防病
【学习重点】
嫁接育苗及黄瓜各生育时期管理
【学习难点】
黄瓜嫁接技术及管理. 通过实际操作,初步培养动手能力。为黄瓜栽培打下基础。
【我来学习】
黄瓜品种繁多,适于保护地。露地等多种栽培方法,易于全年生产,全年供应。由于黄瓜种植的利润较高,价格相对稳定。因此,黄瓜的保护地栽培面积会进一步增加
一、课前预习:(预习本节内容)
二、课内探究导学
【知识点一】:认识新品种
1、 考考你 :我们吃过很多黄瓜 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品种吗?
2、 我来做一做:观察桌上的不同品种黄瓜 体会品种的特点并解决下列问题
(1):各品种黄瓜特点有哪些?通过观察、学习讨论后我知道:
A:津春5号黄瓜: 植株长势强,____好,产量高。抗________病。对水肥要求高,适宜温室各茬栽培。
B:白刺1号黄瓜: 耐低温___光。节成性好 ,几乎节节有瓜
C:雪中情黄瓜:抗_______病。
D:春优5号黄瓜:前期产量高,抗____病,耐低温弱光,适于____茬和____茬温室栽培。
3、 思考:根据本地区气候特点,秋冬茬和冬春茬应选用什么品种黄瓜进行栽培较好?
【知识点二】:学会嫁接育苗
1、 我猜想:果树嫁接可以保留果树的优良品质,那么 黄瓜嫁接会有什么好处呢?
2、观察相同生育时期的同环境下的黄瓜植株和嫁接黄瓜植株图片并进行比较
3、结论:在相同管理情况下 黄瓜植株的枯萎病 嫁接黄瓜植株没的枯萎病。
4、思考问题:嫁接有几种方法?目前普遍推广的南瓜砧木的靠接法如何接?
A:我来学一学:阅读教材22页、23页内容,结合观察下图 我完成了思考的问题
B:我来练一练
(1):利用老师提供的南瓜砧木 和黄瓜接穗 嫁接刀 嫁接夹 我完成10次 实物嫁接
5、接下来面临的问题是:嫁接的10棵植株怎么管理?
我来学一学:阅读教材23页、24页后我知道:嫁接完成后应立即将嫁接苗移到____.移栽用____开一条浅沟,用水壶沿沟浇水,水渗下____时,摆放嫁接苗。移栽后,应该遮光保湿,嫁接10——15天后,切口愈合,将接穗____剪断,俗称断根
呵呵!真高兴,我学会了黄瓜育苗的嫁接技术了,你也来祝贺我吧!
【知识点三】:掌握栽植方法
1、 我思考:苗育好了,是基础。怎么把苗栽好呢?
2、 我来学一学:阅读教材24页后 我知道:
A:整地做畦 定植前施腐熟的有机肥每亩5000㎏、硫酸钾20㎏、四元素复合肥50㎏、然后______地,再起垄 浇水 覆膜。
B:定植方法:
【知识点四】:加强栽培管理
1、 我思考:定植接下来应该怎么管理呢?
2、 我来学:阅读教材25页后我知道:
(!).缓苗期管理:定植__________天浇缓苗水,以后中午不出现_______不浇水。上午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 下午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__℃ ,前半夜控制在_______℃,后半夜控制在___________℃ , 最低不低于_________℃。
(2).初花期管理:缓苗后及时吊蔓,去除______及卷须,适当_______,,夜间温度保持在___℃以上,地温保持在______℃以上。
(3).结果期管理:a水肥管理:每隔________天浇1次水,结果盛期每3天浇一次水。随水施肥。b.温度调控:上午控制_________℃,下午控制在________℃,前半夜控制在__________℃,后半夜控制在_____________℃。c.光照调控:选透光好的薄膜,经常擦洗。d.植株调整:将黄瓜主蔓按顺时针方向缠绕在__________上,随时摘除植株下部的_______,适当___________。
【知识点五】:防治病害 :人得病要看医生要治疗,黄瓜得病怎么办?我要当黄瓜的医生!
a)我学医生:阅读教材25页,我知道:
(1).霜霉病:霜霉病是温室黄瓜最常见的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叶背病斑表面长出浓密的___霉层,因此黄瓜霜霉病也叫___病。目前常用______防治。
(2).灰霉病:温室黄瓜普遍发生。病菌大多从____开始侵入,使花瓣和蒂部呈____状。很快变_____,萎缩____,,并长出灰色____层。
防治用:________等药剂。
(3).练习 组内互相提问 评分
三、课堂回顾 小结你的收获和疑问
四、我学习,我快乐
1.我知道的新品种有________________。
2.嫁接育苗可以有效地预防黄瓜的_____________病,常用的嫁接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等。最普遍的 是采用南瓜做砧木的________法。靠接操作:a 最佳时期_________。B 砧木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接穗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d.嫁接______________。嫁接后的管理_________________。
3.栽植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栽培管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香椿;日光温室;高效;栽培技术
收稿日期:2011-04-02
作者简介:王继成(1962―),男,江苏邳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S64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5-0156-02
1 引言
香椿,属楝科,阳性树种,落叶乔木。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香椿幼芽、嫩叶具有独特清香,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为蔬菜之上品,古时多作贡品。我国香椿名菜较多,如香椿炒鸡蛋、香椿拌豆腐等均为驰名佳肴;盐渍香椿四季可食,为南北方皆食用的土特产。香椿分布于全国20多个省,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之间是香椿分布的中心地带,但过去多为零星的四旁栽植,未能很好发挥其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山东和江苏邳州等地农户采用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培育香椿,即使寒冬腊月春节前后,香喷喷的嫩椿芽照样上市,而且十分走俏。本地生产的香椿远销上海、南京、济南、徐州、无锡等大中城市,是大有发展前途的木本蔬菜。
2 露天育苗
2.1 品种选择
作为日光温室栽培的常用品种有绿油椿、青油椿和红光椿。前者发芽早、产量高,但商品质量不及后者。
2.2 播种育苗
香椿于3月底4月初播种,播前催芽。按行距30~35cm,进行条播,播后覆土2cm,用种30.0~37.5kg/hm2。播后,畦面上覆盖薄膜,以增温保湿,待幼苗顶土时,去掉畦面薄膜。当苗木达6~8片真叶时,于傍晚带土分苗移栽,行距50cm,株距25cm,亩株数5 000株,移栽后浇水,用草帘遮阴,缓苗后去掉草帘,并注意通风。
2.3 移植或留床育苗
在露地按行距60cm,株距30cm,亩株树3 700株。选择2年生粗壮苗木进行移苗栽植,为日光温室栽植提供苗木保证。
2.4 苗期管理
幼苗或成苗栽植初期生长缓慢,管理以松土除草为主,追施少量氮肥促苗,6月上旬到7月上旬,结合浇水追施氮肥,每亩施尿素150~225kg/hm2,8月中旬以后,停止肥水管理,防止徒长,为提高苗木的木质化程度,可喷施3%磷酸二氢钾溶液。
2.5 温室内整地施肥
温室建好后,拣出土壤中杂物,。每亩施足腐熟有机肥2 000~3 000kg及复合肥50~60kg作基肥,每亩施硫酸亚铁2~4kg拌土消毒,深耕25cm,耙细整平,以备栽植。
3 温室内栽植
3.1 香椿苗准备
把在温室外育的香椿壮苗,一般高度3m左右,在10月下旬严霜来临前,当苗木开始落叶时进行短期假植促进休眠,使叶片营养回流到茎和芽中。假植前先将苗木浇透水,使之充分吸水。然后将苗木刨起,刨挖时尽量多保留粗壮侧根,并将根部土壤抖掉。假植方法,首先是假植地点的选择,应选择在温室北面背阴潮湿的平坦地,挖宽1.0~1.2m,深0.4m左右的沟(东西方向),沟长根据苗木多少而定。在沟内打泥浆,然后把苗子斜植沟内,边放苗木边培土。假植完后再灌一次透水,并在苗木上盖一层草帘或玉米秸。一般经10~15d时间,叶片全部脱落,苗木休眠期完成。气温降至3~5℃时将苗木移栽到温室中。
3.2 香椿苗的栽植
3.2.1 篱式栽植
香椿苗于11月中旬定植在日光温室内,定植前,做南北向畦,宽1.5m畦埂,并把20cm畦面土起出,把苗木按高矮顺序排在沟内,高苗在北,矮苗在南。一般当年苗,约栽150株m2左右;2年生以上70~150株,栽好后覆土浇水,待水浸透后,再撒一层干细肥土,以保持土壤水份,降低空气湿度。
3.2.2 倾斜栽植
利用香椿苗萌芽力强的特点,选择粗壮的3m高大苗,将苗木倾斜栽植使苗木与地面成45℃,一般苗木方向东西向,稍部向西,栽植苗木,分布均匀,使整个枝干都萌发椿芽。每亩栽植4 000~6 000株。产芽量较高。
4 育苗管理
4.1 水肥管理
建立稳定高产椿芽基地,必须加强肥水管理,日光温室内苗木栽植后,通常先靠自身的营养先生根,再发芽。所以施足基肥后,不进行追肥,栽后立即浇一次透水,3~5d后即可覆膜,覆膜后应逐渐提高室内温度,要求白天25~30℃,夜间12℃以上,芽萌发前,晴天要向树干及芽喷水。栽后30~40d,当顶芽萌动后,要适当降温降湿,使室内温度保持8℃以上,相对湿度60%~70%。采芽期白天室内温度18~25℃,夜间9~13℃.为提高香椿芽的商品品质,应尽量增加光照。一般在芽长4~6cm时,喷施1%的尿素水溶液或磷酸二铵溶液,每采一茬芽要采收前3~5d喷1次。或采前追施一次速效氮肥,采收时再追施1次,以促进侧芽萌发。温室内不必经常浇水,如果需要浇水时,应以喷水为主,喷水量要小,以叶面滴水为止,不要喷得太勤太多,一般以中午喷水为好。
4.2 椿芽的采收
覆膜后40~50d,香椿芽可长至15~20cm,此时即可采收上市。顶芽长到12~15cm时整个掰下,采收顶芽后上部4~6个侧芽迅速萌发;侧芽长到15~20cm时,基部留2~3个叶及部分侧芽,将上部芽用剪刀剪下。保留芽基部叶及部分侧芽,以利制造养分供应嫩芽生长。倾斜栽植和篱式弯弓栽植,主干上萌发很多芽(农户叫刺),采芽时,每隔15cm左右留一个主芽,每株留18~20个主芽,其余的芽全部采收。芽过短采收时,产量低;过长采收,则品质下降。一般5~8d即可采收一茬。采收的椿芽应及时上市,亦可扎成小把后将基部平齐放在清水中2~4h作短期保存,或用保鲜袋密封保存,销售。采量大时可进行腌制或制成脱水香椿芽。一季可采椿芽10~15次,效益相当可观。
4.3 移出复壮
4月上旬后气温升高,露地椿芽上市,此时室内椿芽质量差,价格低,不再采收上市,当外界气温稳定在14℃时即可拆除薄膜炼苗3d,把苗移至大田栽植,行距50cm,株距25cm,栽植后应立即平茬,浇足水后加强中耕除草,及时追肥浇水继续培养健壮植株,以便再行生产。如此更新复壮,苗木可连续利用3~5年。
参考文献:
[1] 刘文明,闻宁丽,顾 暄.香椿日光温室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9):114.
[2] 江 涛,李 茜.香椿日光温室高效栽培技术[J]江苏绿化,2000(4):28.
关键词:日光温室;春茬;平菇;番茄;间作
日光温室菇菜间作目的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有限的空间内使蘑菇和蔬菜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从而达到共生栽培的目的。李叶英等[1-2]对此都有研究,笔者在北京地区进行此类模式栽培,一方面是核实技术上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从观光采摘创意农业上入手,探索一种新的栽培模式。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番茄品种为中研988,该品种为高秧无限型粉红果,叶量中等,耐高温、坐果性强、对湿度要求范围较广。平菇品种为春秋009,该品种耐热性强、生育期较长,由江苏天达食用菌研究所提供。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大兴区农业技术示范站科技园区日光温室内进行,试验地面积为467 m2,土壤为中壤土。2012年12月25日播种育苗番茄,2013年2月26日定植,定植苗株高15 cm,4~5叶1心。2013年3月21日菌棒入棚,该菌棒已经发好菌,部分菌丝已经基本走透。另设番茄单作和平菇单作对照。
试验地做0.7 m宽东西向小高畦,每畦长20 m,南北畦间距1 m,东西畦间距0.5 m。定植番茄1 700株,株行距为50 cm×28 cm,为提高遮阴效果,选用交错定植方式。平菇入棚4 000棒,整齐码放于畦北侧。番茄单作温室栽培方式、定植密度同间作,平菇单作温室菌棒摆放方式及数量同间作。
全生育期共浇水5次。底肥为有机肥3 000 kg、波美浓(江苏绿港公司自行研制的冲施肥)水溶冲施肥(氮∶磷∶钾为20∶20∶20)50 kg,同时施入10%噻唑膦1.5 kg、6%多菌灵1.6 kg。田间采用日常管理措施,每株番茄留5穗果,每穗留3个果。菌棒每日8∶00和17∶30喷水,每次喷水约0.2 m3。单作温室肥水管理同上。
在强光照时可适当覆盖遮阳网并对平菇进行少量洒水,一方面降低局部温度,还能对平菇进行少量补水。对病株(食用菌)要及时摘除并做无害处理,使用黄板、丽蚜小蜂等综合防治方法,避免使用药物。
1.3 调查项目及方法
1.3.1 温、湿度调查
定植后45 d每间隔10 d于早8∶00测量温室内温、湿度,同时调查番茄和平菇的病害发生情况。
1.3.2 性状调查
定植后85 d随机选取10株番茄和10簇平菇调查其商品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菇菜间作对温、湿度及病害、产量的影响
间作过程中2种作物生育期对温湿度需求有差异,平菇出菇所需温度较低、湿度较大,而番茄生长过程中所需温度相对较高、湿度适中。因此在春茬试验中既要控温也要控湿,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湿度不断增加,调查结果显示番茄和平菇均有不同程度病害发生(见表1),影响了2种作物的产量,和单作相比分别减产14.7%、12.5%,见表2。
2.2 菇菜间作对2种作物商品性的影响
菇菜间作因管理方法迥异,相互间有一定负面影响,番茄需要通风透光,还需施用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而这些往往对食用菌造成不利影响。由表3可知,番茄定植后85 d,商品性差的番茄、平菇分别占总调查量的50%、40%。
3 结论
此试验中虽番茄与平菇口感较好,间作方式可观赏性较高。但根据试验所得结果表明,由于间作作物对温、湿度要求较高,操作管理及天气条件等因素导致番茄与平菇均发生病害,且产量未达到预期效果,所以该间作模式在北京地区春茬不建议采用,可在秋冬茬生产中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