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文明的本质范文

生态文明的本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文明的本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文明的本质

第1篇:生态文明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实践;价值本质;需要

[中图分类号]B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1-0007-03

一、实践:构建价值本质的新视野

古往今来,哲学史上关于价值的认识莫衷一是。从古希腊哲学对“至善”和“优良生活”的追求,到传统中国哲学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价值往往被置于伦理学的研究范畴。到了近代,西方哲学界,无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不管是机械唯物主义还是辩证唯物主义,都从自身的逻辑起点出发,或多或少地对价值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从西方价值哲学的发展演进来看,人们对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两个基本倾向:一是把价值当成主观的非理性主义的产物。新康德主义弗赖堡学派的代表人物文德尔班认为“价值(不论是肯定方面或否定方面)决不能作为对象本身的特性,它是相对于一个估价的心灵而言……抽开意志与情感,就不会有价值这个东西”。[1]他认为价值的知识的命题完全决定于主体的情感和意志,取决于主体的态度,不包含必然性,价值完全是主观的。美国哲学家培里认为,价值是兴趣的对象,使人感兴趣的东西就有价值。另外,还有哲学家将价值定义为完全主观的情感或人格,例如美国伦理学家斯蒂文森的情感主义价值论和美国哲学家布赖特曼的人格主义价值论。二是将价值看作完全客观的先验的存在。例如,德国哲学家舍勒认为,价值的本质是直观的现象或现象学上的直观,它先验地存在着并在感受中给与我们。价值是超验的又是客观的,独立于价值对象和评价主体之外,独立于我们的意志、情感、理智和认识。

在我国理论界,价值的本质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从客体对主体的关系看,价值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相接近、相一致的关系;二是从价值形成的角度看,价值是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三是从价值实现的角度来看,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意义。事物本身无所谓价值,事物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的存在和属性同人们的需要之间有某种一致的关系,并且经过主体的实践活动能够实现这种联系。

在实践中揭示了价值的本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到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实践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也是理解哲学体系的一把金钥匙。的历史唯物主义正是把人类实践及其历史发展作为价值论研究的原初根据,深入到实践结构的内部揭示了价值现象的实质和作用,把价值这个“神秘主义的东西”带回到现实之中,说明价值既不是本体也不是实体性存在,更不是以自身为本体和实体的观念自己产生自己的独立的神秘运动。

任何实践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展开,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目的、手段和结果是推动这个过程不断向前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目的确立以后,主体通过一系列的手段(相应的工具及其使用方式)作为中介环节,最终实现目的,满足自身的需要,获得结果。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主客体之间表现出来了物质交换关系、意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在这里,客体对主体的价值关系是一种客观的关系,其实质是人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实践的产物,是实践活动的内在关系。

如前所述,价值与实践都有两个基本要件:主体和客体。从价值论的视角来看,客体自身性质构成了价值的客观基础,而人们对价值的需要则构成了价值的主观条件。价值的实现既离不开客体的属性,也离不开主体的需要,人的实践“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则是连接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的纽带和桥梁。具体到人与自然的生态实践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客观存在着的价值关系,尽管千头万绪,但总结起来,可分为两类,一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实践活动满足了人类基本生存的需要;二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实践活动满足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

(一)人与自然的生态实践满足了人类基本生存的需要

人与自然价值关系的出发点是人对自然的依赖性,人离不开自然,是自然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时候,首先运用当时自然科学的成就,从哲学高度对人类的起源、人的自然属性进行科学的概括,论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人对自然的依赖性。马克思说:那些“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之一。基于这样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明确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离不开自然界,要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这就明确了人与自然关系上人对自然的依赖性。

从实践和价值关系来看,人不但源于自然,而且只有通过对自然的实践活动才能满足人类基本的生存需要。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起源上看,先有自然界,后有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就存在着。人类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自然界可以不因人的存在而存在,人却不能没有自然界而生存。因为失去了自然界,人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而人从自然界获取生存物质的途径和中介就是劳动。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实现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就是人类的劳动,人是通过劳动和人周围的自然发生关系的。人类通过生产劳动不断地改造自然,支配自然,从而创造了一个“人化的自然界”。[3]而人类在运用工具改造自然界的劳动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改变和推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状况。自然界限定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生存范围,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利用自然,满足了自己的生存欲望,提升了自己的生存品质。同时为了能够持续健康地生存下去,人类还在不断地革新自我的生存理念,净化自我的生存空间,使生存需要的满足进入到理性、科学、健康的轨道。

(二)人与自然的生态实践满足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

恩格斯曾说过:“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因此,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明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4]回顾人类文明演化和人与自然界实践关系嬗变的历史足迹,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人类在支配自己和外部自然界获得更大自由的同时,也满足了人类文明获得长足发展的需要。

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以后,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原始社会,通常把这一阶段的人类文明称为原始文明或渔猎文明。原始人的物质生产能力虽然非常低下,但是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已开始了推动自然界人化的过程。农业文明使自然界的人化过程进一步发展,主要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农耕和畜牧,人类不再依赖自然界提供的现成食物,而是通过创造适当的条件,使自己所需要的植物和动物得到生长和繁衍,并且改变其某些属性和习性。对自然力的利用已经扩大到若干可再生能源,如畜力、风力、水力等等,加上各种金属工具的使用,从而大大增强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也比较缓慢,没有也不可能给人类带来高度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和主体的真正解放。工业文明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的武器以控制和改造自然取得空前胜利的时代。从蒸汽机到化工产品,从电动机到原子核反应堆,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建立了人化自然的新丰碑。从近代科学诞生到本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在只有四百年的工业文明时代内,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在开发、改造自然方面获取的成就,远远超过了过去一切世代的总和。工业文明的人类高扬主体性和能动性,而忽视了自己还有受动性的一面,忽视了自然界对人类的根源性、独立性和制约性,因此,人与自然的实践中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呼之欲出,那就是生态文明。因此,人与自然的生态实践发展的历程,也是不断满足人类自身全面发展,人类文明整体进步的历程。

二、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生态实践中肯定性价值关系的集中体现

(一)人的需要是价值的尺度

人的需要是人对其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需求。它反映的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匮乏状态,可以理解为人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形式、积极行动的内在动因。[7]从需要的特点来看,人的需要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的需要,人可以认识需要、调节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创造需要;人的需要在实践别是在生成实践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人的需要具有丰富性和不断发展的趋势。人们通常理解某事物是有价值的,就表示它能够满足人、阶级或社会的某种需要,成为他们的兴趣、意向和目的所追求的对象。人的需要作为价值的尺度,在理论上成为打开和进入价值王国大门的一把钥匙。在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需要也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论,价值的种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需要来解决。比如说,需要的性质决定“价值质”。人的需要有不同的性质,既有正当的、合理的需要,也有不正当、不合理的需要,由此也决定了价值也有不同的性质,既有正(肯定性)价值,又有负(否定性)价值。

(二)生态实践中人的需要与否定性价值关系

人的需要并非都是天然合理的,都是必须满足的。有些属于正当需要,也就是有利于人和人类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这应当予以满足。能够满足主体的正当需要的客体就是对主体有价值的,不能满足或者有碍于满足主体正当需要的客体就是没有价值或负价值的。但是,人还是有不正当的需要,这种不正当的需要,不仅不应当满足而且要加以限制。因为满足不正当的需要是没有价值或负价值的,相反,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或者限制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则是有价值的。那么,人在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有哪些需要属于不正当、不合理的呢?

一是虚假的需要。所谓虚假的需要就是主体自以为需要而实际并不需要,只是由于外部舆论导向或主体赋予需要物以某种象征而加以追求的需要。比如人类为了装饰或着装的需要,大量捕杀珍稀濒危动物,取其皮毛。这种需要并不反映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只不过是后天形成的一种主观嗜好。不少贵族阶层将穿着华丽的皮草看作个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实际产生的后果是野生动物种群灭绝,生物多样性破坏,导致大自然生态链发生断裂……因此,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对立的不合理、不正当的需要,这种需要所产生的价值显然是否定性的。

二是过量的需要。人的现实的需要有一定的度,超出一定的限度,正当的、合理的需要就变成了不正当、不合理的需要。工业文明的发展必将带来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众所周知,大自然对于污染物如废水、废气、工业或生活垃圾的净化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过度的排放污染物而远远超出自然和人力所能够控制的范围的话,它们的残留物势必会渗入到空气、水源、土壤当中,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灾难。此外,我们知道,人类目前所使用的自然资源分为两类,可再生和不可再生,有些重要资源比如煤炭、石油等因为再生的时间极其漫长,短期内不可再生,为了满足人类短期内物质发展的需要,对于这些资源无止境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势必有一天会导致资源枯竭,使人类发展失去资源基础而陷入难以言状的困境。所以,人的现实需要应该有度,这个度的产生是人类尊重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结果。对于那些违背规律过量的需要所产生的巨大负面价值必须高度警惕。

三是冲突的需要。每个人都有多种需要,构成一个需要系统,正当的需要应是同其他需要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一种需要的满足应该有利于其他需要的满足。反之,一种需要的满足严重干扰和阻碍其他需要的满足,那就可能成为不正当的需要了。这是一个人(或一个集团)多种需要之间的冲突,是一种“内部冲突。”此外还有个人与个人间、个人与集体间,以及集体与集体间需要的冲突,这是一种“外部冲突。”一个人的某种需要如果把它孤立起来,就个人来说可能是无可指责的,是一种正当的需要,但如果把它放在集体、社会关系之中,就有了两种可能性,既可能相互协调、吻合,也可能相互对立、冲突。当个人的需要有损于他人,有损于集体、社会需要的满足的时候,它就可能成为不正当的需要。如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满足本国利益的需要,大肆向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进口廉价的原材料,建立污染物排放严重、在国内被法律明令禁止的工厂,甚至直接出口难以被自然界吸收净化的工业、生活垃圾,造成了国际范围内的“环境不公正”问题。因此,以牺牲他人的需求和利益来获得个人的满足和利益是不正当、不合理,同时也是不道德的,它有悖人类“公平正义”这个基本的普世原则。

(三)生态文明是生态实践中肯定性价值关系的集中体现

从价值视角来看,生态文明是指生态系统(价值客体)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满足人们(价值主体)合理利益和发展需要的变革过程和进步状态,体现为科学的生态思想观念、制度化的生态运作方式和进步的生态实践。这里我们需要重点探讨人类在生态实践中,有哪些合理、正当的需要能给人们带来肯定性的价值关系,因为这些实践目标的更新和科学需要的满足,正是判断人类生态实践是否文明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生态文明社会本身不懈奋斗追求的理想。这些目标和需要因为涉及面广,影响程度深,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但从社会整体功能目标来看,可以将它们分成三个大的类别:

第一,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人类活动系统是地球生物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自然生态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地球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地球的资源储量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一旦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超过了这个承载界阈,自然生态系统将失去补偿功能,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就会接踵而来,人类进行经济、文化、社会、政治活动的自然生态基础就会瓦解。所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是人类共同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构成生态文明社会本质要求的基本目标系统。

第二,实现人与人和谐与全面发展的需要。人与人的和谐与全面发展具有三层内涵:一是全人类的和谐与全面发展。马克思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之说就是这种胸怀,内涵着全球和平与发展及建立公正、公平的国际社会经济新秩序这样一个时代主题;二是国家层面的各民族、各阶层民众的和谐与全面发展。这内涵着社会公正问题:必须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公正公平地创造新生活和享受新生活;三是具体到个体层面的人,一方面要拥有公平地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另一方面要有为社会发展作贡献的素质,要科学地认知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与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层目标,它构成生态文明社会本质要求的核心目标系统。

第三,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联合国在1992 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给“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这个定义内涵非常丰富,包括:首先,“当代人与后代人”是指全人类不论地区、国家、种族、信仰,也不论性别和年龄,既包括当代人之间的公正与平等,也包括代际人之间的公正与平等。其次,“当代人与后代人的需求”,是指健康的、适度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包括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和受教育、医疗保健、文化体育及社会福利等方面的需求。换句话说,人人都能过上高质量的生活,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都能得到卫生医疗保障,都有丰富健康的文化娱乐生活,都能享受社会发展成果。再次,“又不危及后代人的需求”,是指当代人必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反对高消费和高浪费,为当代人和后代人保留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发展资源。最后,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以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和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支撑,确保各项社会事业的文明进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标,它构成生态文明社会本质要求的现实目标系统。

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人与人的和谐与全面发展、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大整体目标体系的统一,从根本上体现了生态文明社会的本质特征和要求,体现了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统一性,体现了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与可持续生态的高度统一性,揭示了工业文明转型的演进方向。这种转型不是某一领域或几个领域的事情,而是整个人类文明系统的一系列变革。在人与自然的生态实践中,以满足以上三种基本需要为目标,将对人类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的肯定性价值,这些肯定性价值既是我们判断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尺,也是我们追求生态文明的集中体现,对于人类未来的生态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6.

第2篇:生态文明的本质范文

(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全球范围内的生态文明理念,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环境保护运动,1995年美国著名作家莫里森在他的书中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并且提议所得税应该以污染税来代替。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导致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以及接连不断的环境恶化和全球范围的气候异常带来的极端气象等诸多问题,而且现代工业文明发展模式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质疑。我们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并且在党的十报告中更是强调有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即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前提就是要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而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离不开对生态文明内涵和制度内涵的探讨。从现实的状况和研究成果来看,分析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对于丰富可持续发展理论并且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原始的“生态”一词的概念,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与存在的状态。环境是相对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与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该中心事物的环境,生态就是各种生物有机体以及环境的相互联系。生态是一个关系的范畴,包括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态环境系统的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而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离不开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

所谓文明是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成果,是人类在实践生活中改造世界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成果,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继承和发展的先进成果。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为特征,高度重视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人文活动与自然活动之间的交错运动、科技效应与制度效应之间耦合效应的文明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自然、社会之间和谐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社会经济生产方式为内涵。生态文明不仅追求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还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而对于制度来说其内涵的研究至关重要。

二、制度的内涵

美国学者萨缪尔·亨廷顿把制度视为一种模式,认为制度有一定的文化意义,说明制度给人提供了某种行为标准和准则。我国学者陈颐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制度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并创造出来的,是决定人们行为的文化现象。而美国学者诺思从经济学的角度给出制度的定义,他认为,制度是人类设计的,构造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约束,在他看来制度是对人的一种约束,制度是一个社会生活中的游戏规则,或者可以说他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种制约。与其他思想家定义制度的视角不同,没有就制度谈制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论著中并没有将制度专门作为一个范畴进行讨论,但在他们的唯物史观中,制度却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贯穿整个社会发展过程。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到:“现存的制度只不过是个人之间迄今所存在的交往的产物”,这句话虽然简短但却抓住了制度的核心“交往的产物”。因此,制度是规范化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结构和国家与个人生活其中的社会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制度更是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共同遵守的规程和行动准则,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依靠制度来约束和衡量自己的行为。

人生活在制度中,而且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关系的制度中,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规范形式,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的产物。制度的产生逻辑是: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生产活动中,人们之间有着交往的关系,而在人们交往实践中,交往主体的交往目的都不同,甚至是对立的,这就有了人们之间的冲突矛盾,为了使人们在冲突中不至于同归于尽,必须把这种矛盾约束在一种规则内。就是说人们在社会生活、社会交往中,必然会有些冲突,而为了解决这些冲突或矛盾必须制定相关规则把这些冲突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即制度。由此可见,制度的产生并非偶然,它是由一定的历史背景和人们日益变化的社会交往和生活环境而产生的,它也正是在矛盾和缓和矛盾的交织中产生出来的。

制度的实践主体是人。无论是社会生活中的个人还是社会生产关系中的集团和阶级都需要某种规则制度来维护和缓和利益矛盾及冲突,而制度建设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一种社会化的表现形式,一定要符合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制度建设必须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也要符合科学标准和价值标准。首先,制度是一种利益分配方式和权利表达方式,制度建设要发挥这种功能,引导约束人们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并合理分配资源,形成公正和谐的社会秩序。其次,制度在限制人的某些行为的同时也在倡导另一种价值取向,并且鼓励人们的这种正确的行为,这必然是有利于社会发展,最终也是有利于整体的人的发展,所以,制度建设的最终目的不是约束人,而是满足人的需求和利益追求。从生态文明视角来看,能否使人类走出工业文明的环境破坏陷阱,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构建生态文明制度规范人类的行为理念和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及其特征。

三、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及其特征

生态文明制度是指以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为目的,调整人、社会、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规范准则的总称。生态制度是把社会发展制度体系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方位,使生态文明理念和精髓与社会制度保障体系结合。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在充分考虑生态系统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完善制度和政策体系,规范人们的社会活动,强化生态文化教育制度、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法制,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相应的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先关制度安排。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既涉及自然资源与环境系统的结合,还涉及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构建。因此,它既要求全新的认识与协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其他制度建设之间的关系,又要求启蒙并推进其他制度建设向生态化方向的变革,还要求以法律制度体系的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实践方案的实施。显然,比起其他制度建设来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更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创新性、探索性。而从最终目标来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因此,要把制度体系的构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途径,即借助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行动。

正确分析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不仅要把握其概念定义,更要准确理解它的本质特征,这样才能够更准确的建立与生态系统相应的生态制度保障体系。但是对于生态文明制度本质的分析不能局限于制度本身,应该从制度存在的更广泛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把握和理解。制度的本质不是自由契约,而是社会整体中不同集团、阶层和阶级的利益关系,一定的制度形成过程就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建立过程,以及维护这种社会生产关系的规则的建立过程。因此,生态文明制度有以下本质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制度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生态文明制度的共性是指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不依赖于任何人的一般规律。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只要社会生产中存在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一定会有生态文明制度发挥作用。而且这种制度不仅适用于所有人,还适用于所有形式的社会生态活动,任何个人以及集团都生存在一定的生态制度的约束下,任何与自然环境系统有关的行为都必须遵守生态文明的一般规律。生态文明制度的个性是指某一具体的生态文明制度形式都有一定的适用时域和地域,它会随着环境和人们的价值取向的变化而变化,任何具体的生态制度都有它特定的生态环境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调整某一生态文明制度适用的某一区域的自然环境系统。

其次,生态文明制度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生态文明制度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包括了各种具体的部分制度。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求我们在这整体的制度体系内,推动各个具体制度形式的合作协调相互促进。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不仅要注重整体制度的完善和推进,也要促进包括生态补偿制度、资源产权制度、环境产权与补偿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环境法律监督等具体制度的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相互制约共同发展。

最后,生态文明制度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生态文明制度对社会和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需要制度来调整,生态文明的成果也需要制度来保护。生态文明制度的科学性意味着要遵循客观规律,生态文明建设以效率为核心,以有用性为目的,以科学的方法设计并建构,追求精确的计算和逻辑演绎,使生态文明制度的每个环节都形成一个逻辑衔接的体系。这种科学性还显示出生态文明制度的设计、建构的方法和原则、由谁实施、怎样落实、怎样监督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并且派出任何个人感情、利益、习惯等主观因素的干扰。生态文明制度的价值性既追求制度对人的意义和价值,更重视制度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价值,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宗旨在于生态文明制度的构建和运行满足人的合理需求,维护、发展、实现人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四、结语

生态文明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旨在为人们行为的规范性、稳定性构建一种扩展的合作秩序。生态文明制度的核心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支撑,也是自然界有续发展的生态化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制度必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制度建设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康目标的实现,最终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春华.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2).

(2)孙洪坤.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3)冯倩.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J].华人时刊(中旬刊),2013(2).

(4)徐民华.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制度建设[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

(5)董焕景.和谐谁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5.

(6)林坚.生态哲学智慧探析[J].学术界,2013(5).

(7)黄晓云.从制度上保障生态文明建设[J].特集: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

(8)张克难.把建设生态文明的点子敲在制度创新上[J].党的十七大《报告》学习体会.

(9)徐斌.制度建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

第3篇:生态文明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世界1;世界2;世界3;生态文明

长期以来,哲学家们为世界的本原问题争论不休,但绝大多数哲学家在这场争论中都承认世界是由物质与精神构成的,从物质存在的本体论来看,理解世界1(物理体态的世界)、世界2(精神状态的世界)和世界3(思想的客观内容世界)内容需要从哲学发展中寻找。1967年,波普尔在《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三个世界”理论[1]。他认为世界至少包括三个在本体论上泾渭分明的次世界:“世界1”是物理世界或物理体态的世界;“世界2”是精神状态的世界[2]。“世界3”是思想的客观内容的世界,尤其是科学思想、诗的思想和艺术作品的世界, “世界3”还包括通常意义的“精神产品”凝结在通常意义的“物质产品”中的部分,即人工世界。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发展, 全球多数国家正在跨越工业化过程,三个世界所表述的内涵本身同时也在发展。国内学者李伯聪将人及人类社会并入世界2。世界3由传统的知识世界也从王克迪[3]所说的“编码文本”或到孙慕天[4]所指的“符码世界”等客观知识世界发展到人工物构成的人工世界。而理解世界1、世界2和世界3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从三者的相互交叉作用中去认识和解读。

首先,在世界1和世界2的关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最为重要,人类社会经过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过程中人类形成了自己独有自然观。

其次,理解世界2和世界3的关系,以自然和人类及其社会演化的视角,从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即世界2通过抽象、加工转化为世界3。

再次,理解世界1和世界3的关系。以自然演化的视角,证实了物理体态的世界与人的思想的客观内容世界是通过世界2建立的。

通过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在世界1与世界2的相互作用。并且人类在世界1的基础上,分别形成了具有世界1“常态”和有别于世界1“非常态”[6]世界2(人类文明形态),丰富了世界1;在世界2与世界3的相互作用中,人类在自身发展进化的基础上,通过世界2将对世界1的认识、观察、抽象并用人类自己的方式固定下来,符号化为世界3――科学;在世界1与世界3的相互作用中,世界1与世界3的相互作用中介是世界2,世界1与世界2在各自演化中发生了冲突,其根源在于世界2与世界3相互作用不当而引起。

三个世界的延伸――新世界3:站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及其生态思想的立场上,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自然观――生态自然观。从自然和人类及其社会演化出发,分析、认识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在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中,找出同时符合二者利益规律科学认识的本质,即如何把威胁人类安全的“非常态”变成可见的状态、可动的状态和可控的状态。建立符合自然演化规律的人与自然统一人类自然观。

随着人类的诞生和进化,人类从没间断过对自身发展和确立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的追求。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不断谋求自身发展及其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并建立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在“两个文明”建立过程中,人类自然打破了生态自然的平衡,在人类不断谋求自身单向度发展的自然生态中,人类自身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其原因是人类建立的工业文明及其形成的自然观是机械论的,机械论自然观认为,自然不是人类的家园,它与人类没有任何精神意义上的联系[5],人也不是自然的一部分,它只有通过征服和控制自然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其实质是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联系,导致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隔离。

人类的能动性与自然的受动性发生关系以来,人类通过自身对生态自然(天然自然,卡尔・波普称之为世界1)规律的认识、经验和归纳建立了人类自然(人工自然,卡尔・波普称之为世界2),进而又建立了包括生态自然在内的人类社会及其文明(卡尔・波普称之为世界3)。这样,自然界构成,即由生态的自然(天然自然)、人类自然(人工自然)组成,即世界1、世界2和世界3。生态的自然是自然中的世界1和世界2的一种交叉互补平衡。但随着人类自身为了追求自身发展和确立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人类不断谋求自身发展及其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及其社会经过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在“两个文明”建立过程中,人类自然打破了生态自然的平衡,其过程是世界2大幅度增幅建立在对世界1资源的索取、破坏。其结果是世界2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世界1增长和修复速度。自然中的世界1和世界2不在是一种交叉互补平衡的生态平衡,而是世界2在无限扩大和世界1无限缩小的单向度发展。归根结低是世界2与世界1的矛盾,需要世界3对世界2与世界1的矛盾调节,并建立新的自然观和文明形态――生态文明。

基于此,马克思进一步看到了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与环境、与生态的矛盾,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类走出人类文明越发展生态破坏越严重的“二律背反”的怪圈,就必须对我们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马克思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生态文明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为进一步发展马克思理论,实现马克思所说的“向自然的复归”,建立生态文明新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需要科学解读,有助于对社会“生态文明”的外延的拓展理解和全面解读“生态文明”深刻的社会寓意;“生态文明”更需要哲学解读,必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纪树立编译.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3]王克迪.信息化视野中的“三个世界理论”[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0.

[4]孙慕天.论世界4[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2).

第4篇:生态文明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陈望衡;环境美学体系;逻辑结构

中图分类号:B8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5)03-0121-006

自工业社会以来,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上个世纪后期,人类的环境意识逐渐觉醒,环境哲学兴起,与之相关,环境美学蓬勃发展。说到环境美学体系,基于种种原因,即使是最早创立这一学科的西方,就笔者的视野,也只有一两部著作差可称得上专著,绝大部分环境美学著作是论文集。在中国,从事环境美学研究较早且成就突出的是陈望衡教授。他出版于2007年的《环境美学》是我国第一部体系性环境美学专著。关于这部著作,笔者曾经撰文作过一些评述。自此著作出版后,陈望衡又发表了许多环境美学论文,他出版于2014年11月的《我们的家园:环境美学谈》概括了他近几年来环境美学的新成果,是一部体系比较严密,特别是现实感很强的环境美学著作,显示了陈望衡环境美学研究的新成就,值得我们重视。本文仅就陈望衡环境美学建构中的逻辑体系问题做一个简要的评述,就教陈望衡教授及学界同仁。

一、生态文明:环境美学的哲学基础

与环境伦理学一样,环境美学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的永恒主题之一。自然哲学曾经开创了古希腊哲学的辉煌。在中国古典哲学中,道家和儒家就人的自然本性问题展开过热烈的讨论。工业化带给人类的生存危机使人们再次聚焦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们从科学技术中探寻工业化的思想基础,于是,追溯到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学传统。在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兴起,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得到强化,迄今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维方式。这种看待自然的方式拉开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在对自然的研究中,建立起人的主体性地位,自然成为无生命的客观对象,无形之中树立起人相对于自然的优越感,研究自然、摆布自然、改造自然使之符合人的需要成为天经地义的信念。

在这一信念的引导下,几百年来,人类对自然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有些是不可逆的,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早在19世纪,就有学者提出了“生态”概念。1927年,生物学家查尔斯・爱顿首创“食物链”概念,认为地球有机物之间存在着一种生命相依的关系,人们进而发现自然界存在一种生态平衡规律,正是这种平衡维系着地球各物种的生命存在与动态和谐。然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漠视这种生态平衡的规律,自认为在这个地球上,人是唯一的主宰、唯一的价值主体,凭借着工业文明所提供的高科技手段,肆无忌弹地掠夺大自然的资源,让地球固有的生态平衡遭到一定的破坏,正如美国前副总统所言,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濒临失衡的地球,人类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环境的概念凸现了,环境的重要性突出了。陈望衡说:“自然与环境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然只是自然,无需与人发生关系,即便与人发生关系,成为‘人化’的自然,也无需接受环境的定性。然而,当我们以环境的视角来看自然的时候,这自然就必须接受环境的定性了。”[1]104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为人从自然获得资源,自然,在某种意义上成为资源的别称;而在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人们格外珍惜自然,自然成为环境的代名词。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为人与环境的关系,或者说人和自然在环境中融为一体。人与他人共存于环境,亦即“世界”之中。自然和人都通过环境这个整体而存在。因此,环境具有存在论上的意义。

陈望衡强调:“自然诚然是自然资源,但还有比资源更为神圣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守护。将自然理解为人的环境时,它作为人类生命之本,其意义远在资源之上。除了其他价值外,还有一个相对比较潜在却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那就是自然具有神性……应该为自然更多地保留一些神秘性。”[2]173“由于自然的无限性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自然神秘的面纱不会被完全揭开,因此,自然对于人永远具有神性的威力。这样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让自然美具有一种神性的光辉。正是这种神性的光辉,让自然美最为迷人、最有魅力!”[1]93自然的神秘性和神圣性就隐藏于环境所构筑的“世界”之中。这种神圣和神秘性的保留,不是与科学对立的迷信,亦非矫揉造作,故意给已被科学揭示的自然蒙上神秘色彩,而是对人的有限性的认知,对思维多元化、存在的多种可能性的认可。我们需要一个现代科学给予的“世界”,也需要其他样态的“世界”,“世界”是多面的。这样,在对作为环境的自然的理解中,人类应当保持谦虚和应有的敬畏之心。“自然的伟大不能不让人敬畏,不能不对它崇拜,不能不对它依恋,不能不对它寄予希求,凡此种种,并没有因为原始时代的结束而结束。”[1]93

陈望衡说自然具有神性之美,目的是强调对自然要存有“敬畏之心”。他说:“有了这敬畏之心,在改造自然的时候,就会多几分审慎,少几分随意,从而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的美。”

关于环境美学的哲学基础,陈望衡在《环境美学》一书中提出生态主义与文化主义的统一,认为环境美既具生态性又具文明性。在其新著《我们的家园:环境美学谈》中,他仍然坚持这一观点,但是,他进一步指出:生态主义与文化主义统一为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生态与文明两者缺一不可。陈望衡说:“离开生态,人生存很困难,这环境当然谈不上美;但是,如果离开文明,‘人’――脱离动物的人――文明人其实就不存在,生态也就没有意义。”[1]52我们的环境应该既是生态的又是文明的,是两者的统一。

那么,这种统一的性质是怎样的?陈望衡说:“这种文明既不强调文明的主体,也不突出生态主体,而是让生态与文明构成一个共同的主体。生态与文明能够共同构成一个主体吗?应该说,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做到。”[1]12这里,陈望衡强调人的主体性作用。他说:“这需要人自觉地调节自己的文明,让文明既符合人的利益,也符合生态的利益,也就是说,既是文明的,又是生态的。概括起来,就是生态与文明共生双赢。”[1]12

陈望衡虽然早在2001年就发表了《生态美学及其哲学基础》,2003年又与王凯合作,写了《深层生态学及其美学观照》,但此后有一段时间他基本上不谈生态美学。从他的《环境美学》、《我们的家园:环境美学谈》等著作及一系列文章来看,他实际上是认为,生态主义不能是环境美学唯一的基础,只讲生态主义,其必然结果是否定人,否定人的主体性,否定人的根本利益。人,作为地球上最高等的生物,早已从自然界脱胎而出,具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首先,他有自己的利益,生态主义的提出,从根子上来说,不是为了生态,而是为了人,不是以生态为本,而是以人为本。其次,尽管人已经在一定程度将地球上的生态破坏了,我们也在批评造成这种破坏的工业文明,但是,工业文明对于农业文明毕竟是一种进步,而且我们现在要建设的生态文明,也只能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进行。陈望衡说:“人类经过数十万年的的演变、进化,也不可能再回到原始状态,人只能在现在这个水平上与自然对话。”[2]59

以人为本的基本立场是不能变的,但是,对这个立场的认识,则有新的发展。陈望衡在新著《我们的家园:环境美学谈》中,强调“以人为本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有前提的,不是没有前提的”[1]61。那么,这个前提是什么呢?就是生态平衡。陈望衡说:“维护好、建设好良好的生态平衡,表面上看,是让利于其他生物,从根本上讲,是让人更好地生存、发展,维护、建设良好的生态平衡,是以人为本的最高体现。”[1]62

原来,在陈望衡看来:“生态美其实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美,而是一种审美性质。”[1]121“生态是环境美的基础”[1]51,但环境美不能等于生态美,任何美,都是对人而言的,是对人的肯定,从本质上来看,美只能是文明的产物,而不能是生态的产物。关于农业的美,陈望衡就明确指出,它是文明的美。自然当其成为人的环境,它就不只是具有生态性,虽然某些自然界,人未必实质性地进入,但人的精神活动已经赋予了它种种文化性,因此,“环境的美既是生态的,也是文化的”[2]69。这种既是生态的又是文化的美如果需要作一个统称,那就是生态文明的美。

二、生活(居):环境美学的主题

国外环境美学的发展,早于国内。鉴于环境审美与传统艺术审美的差异,他们认为,环境美学的兴起,必然对传统美学的基本观念造成冲击。

阿诺德・柏林特指出,在环境审美中,环境不是外在于欣赏者的对象,而是欣赏者与环境融为一体,因此,环境审美具有参与性或介入性。虽然在传统艺术的欣赏中,也存在主体“介入”作品的情形,即欣赏者对作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创造”,但那是一种主观的介入。环境欣赏中的“介入”,不仅有主观的介入,更有客观介入,即主体客观地融入环境构造之中。因此,环境进入美学视野后,以认识论为基础的传统美学必将遭遇挑战。柏林特认为,传统艺术可以包含于广义的环境艺术之中,因此,环境美学使人们看到建立更具普遍性的“统一美学”的可能性[3],就如从牛顿力学进展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一样。

西方环境美学的建构,大多从环境欣赏与艺术欣赏的差异立论,在这些理论中,审美概念仍然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上,不过这个客体有点特殊,不同于艺术欣赏中的对象。所以,西方的环境美学仍处于分析美学的框架之内[4],它试图以环境审美特殊性分析为切入点,拓展美学的适用范围,成为“更一般的”美学。

遍观西方的环境美学研究,尽管有阿诺德・伯林特的“介入”美学的提出,但仍然以认识论为哲学基础,仍然只是着眼于环境的审美欣赏,并没有脱出传统美学特别是艺术美学审美超功利的立场。而陈望衡的环境美学则与之有根本性的不同,环境,在他的体系中,其基本的性质,不是审美欣赏的对象,而是“人的生存之所、生活之域、精神之依”[1]23。他说:“环境有美,人也欣赏这种美,但这种审美有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它离不开环境的根本功能――生存与生活,环境的审美是生存与生活中的审美。”[1]23“居住”既是人在世界中存在的方式,自然界也是在“居住”中才成为人的环境。环境美是“居住”之本质呈现,从“居住”本身的完美实现获得规定。“居住”之实现,既是人之实现,也是自然在文明时代的真正实现。“居住”之实现过程,不能仅仅依靠观念启蒙来完成,它是一个受到社会存在制约的实践过程。“居住”之实现,是人的欲望生存模式向审美模式的转变,是审美关系之全面建立、审美生活之实现,也就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陈望衡环境美学体系所依托的哲学基础,与存在论和实践唯物主义是相通的。它不仅重构了美学的本体论,而且重构了美学与生活的关联方式,把审美与人的存在和生存实践联系起来,而不是当作纯粹的趣味去理解。

陈望衡的《环境美学》,将居住分为“宜居”和“乐居”两个层次。2010年他发表《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一文,将环境的居住区分为“宜居”、“利居”、“乐居”三个层次。关于“三居”,陈望衡说宜居和利居都是乐居的基础,但是这两种基础是不一样的: “宜居作为乐居的基础,是绝对的,环境越是宜居,越能乐居。利居作为乐居的基础,是相对的,虽然乐居需要优越的物质基础,但并非物质越丰富,就越能乐居。”[1]36关于乐居,陈望衡强调生活质量,而生活质量,他强调文化性、精神性、个体性、情感性。从美学的维度,情感自然是最值得关注的。陈望衡说:“情感的力量是伟大的,它可以创造奇迹。人们在某一座城市能不能定居下来,最终决定的因素也许就是情感。虽然情感是个人的,我们不能让所有的人都爱上这座城市,但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依恋这座城市,喜欢上这个城市。”正是因为突出了“乐居”的情感分量,陈望衡的环境学与一般的环境学区分开来,它是美学。

关于居住,人们会想到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说。海德格尔认为人生就是在大地上的暂时居住,这种暂时性的居住,海德格尔称为“栖居”。在海德格尔看来,“栖居”是人在此世生存的本质方式。陈望衡的“三居”说与海德格尔的“栖居”说,表面上相似,实质上不同。在海德格尔,“栖居”只是一种哲学精神的象征,而陈望衡说的“居”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生存。其次,“栖居”,是暂时性的,海德格尔用此语,明显表现出一种悲观主义情怀,而陈望衡的“三居”说不仅丝毫没有这样的意味,而且相反,它充满着人类建设自己美好乐园的豪情。

三、家园感:环境美的本质

建构环境美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认识环境,而是为了建设环境。建设环境是一个综合工程,环境美学虽是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之一,但它具有全局的总揽性、无处不在的渗透性。道理很简单,我们要建设的环境,只能是美的环境。无需过多的论述,这美不会只是形式美,它还具有最大的功利性,美的环境必然是人们称心适意的生活之所、居住之所。

环境美学的核心是环境美。什么是环境美?人们可以从形式、功能诸多方面作诸多的描述,但是,既然称之为环境,它的本质就是家园,首先是人的家园。

陈望衡说:“人在环境中生活,环境是人类的家,由此派生了环境美的重要特性――家园感。这是环境最根本的性质。”[2]109家园,再实在不过,在日用常行之中,它以最切近的方式构成我们的生活世界;同时它又是最“遥远”的,好像我们始终在寻找它。在美好的家园意象中,我们的情趣活泼而宁静。家园感作为环境美的本质,要求环境建设用最切近的事物去构造最深刻的意象。

何谓家园?陈望衡说:

家,是生活概念,也是哲学概念,是这两者的统一。但是,对于环境美学来说,生活性是基础,“家”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概念。

环境美的根本性质是家园感。家园感主要表现为环境对人的亲和性、生活性和人对环境的依恋感、归属感。[1]57

这里,最重要的是两点:

第一,环境的生活性。生活于环境来说,具有根本的性质,它包括:环境是人的生命之本和发展之托这两个重要的方面,这里,有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个维度的意义。虽然陈望衡用“居”来表述“生活”,实际上它不只是居。不过,从环境作为人的家园来说,居,准确地说,定居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定居,才有家。正是因为这一点,陈望衡非常看重农业文明对环境美学的意义,他说:“‘家’是农业的产物,将环境美的本质看成‘家园感’,那么,我们有理由认定,原始农业实际上是环境哲学包括环境美学的胚胎。”[1]123陈望衡这一观点奇警而具有原创性。

将环境于人的意义定义为生命之本与发展之托,那就涉及现在成为环境问题焦点之一的资源与环境的关系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之地,本兼有资源与家园两重意义。这两者孰轻敦重、孰先孰后,关系重大。长期以来,人类是重资源轻环境的,因为贪欲,拼命地向地球掠夺资源。恶果现在已经出现:原始森林大量消失、诸多物种灭绝、地球变暖、自然灾难频仍、各种难以治愈的疾病不时袭击人类……一言以蔽之,家园遭到严重破坏。怎么办?陈望衡的态度非常明确:“从总体来看,我们不能不从地球获取资源,也不能不将地球作为我们的家。……无疑,这两者是有矛盾的。解决矛盾的指导思想只能是环境第一,资源第二。”[1]24

第二,环境情感性。关于环境的情感性,陈望衡主要强调人对环境的依恋感、归属感。[1]58在论述环境的功能时,陈望衡强调“乐居”是环境美的最高层次,而乐居最重要的是人对环境的情感性态度:“情感的力量是伟大的,他可以创造奇迹。人们在某一座城市能不能定居下来,最终的决定因素也许就是情感!”[1]34而情感,他特别强调依恋感,例如,对这个城市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的眷恋,这是儿子对母亲的那种血肉相连的天然情感。

在对环境精神上的依恋感与归属感这个意义上,陈望衡的“家园”说与海德格尔的“还乡”说似是相同,实质不同。海德格尔的“栖居”意味着人生的暂时性,意味着匆匆而过,“栖居”本身似乎就意味着家园的缺失,意味着某种虚无性。因此,海德格尔提出“还乡”说,要人们去寻找精神家园。可悲的是,还乡之路遥远而又漫长,也许永远不能实现。显然,陈望衡说的人对环境的依恋感与归属感不是这样,与人实在居住在某一个地方一样,对自己家园的依恋感、归属感,完全是实在的,没有不可能,当然也没有悲观。

建设家园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当然不可能由环境美学单独去完成。不过,环境美学作为人类建设家园的重要指导思想,其作用非同小可。陈望衡在论述城市环境建设时,提出“美学主导”[1]189,其实何止城市建设,一切环境建设均应以美学为主导。道理很清楚:按照哲学上真善美三者相统一的原则,这统一只能在美。

四、城乡互动:环境建设新思路

从历史上来看,人类有两大家园:农村与城市。农村这一家园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城市这一家园是工业文明的产物。

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它们的根本不同主要表现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陈望衡说:“人类的农业生产劳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模仿自然的活动,准确地说,是代自然司职。”[1]108换句话说,农业生产创造的是第二自然、人工的自然,比如农作物、牲畜。而工业生产则将从自然界获得的原料改造成自然界完全没有的东西,突出特点是改造自然。在工业文明时代,农业只是工业的依附,不是文明的主体。从文明的特征上,我们可以给城市与农村这样定位:城市――人文的象征;农村――自然的象征。

在环境的建设上,城市与农村如何在环境美学的指导下进行呢?陈望衡提出了一系列很具有创造性的大胆构想。

什么是城市的本质?科特金说:“城市是从自然中分离独立出来的人类家园。”美国城市社会学家帕克说过:“城市作为人类属性的产物,其根本的内涵是城市要符合人性生存与发展,具有人文特色和人文精神。”“城市的本质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5]可以说,人类文明创造的一切精华都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工业文明的精华,因此,城市的本质特性可以概括为人文性。

城市通过崇高之美体现人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战胜外在自然。不仅大量的自然景观被铲除了,而且仅存的也被压抑了。高楼大厦岿然屹立于狂风暴雨之中,桥梁飞越滚滚洪流,车水马龙不停地制造着城市的骚动。城市设施是人类理性力量的表现,它使人感觉到自己独立于自然界,超越自然界。二是战胜内在自然。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人类从自然界走出,聚集到一起,用法律制度、伦理道德、构建人类生活的规范和理想。

无疑,这种人文之美,是城市的宝贵财富,是需要珍惜的。但是,当今的城市,更多的是欲望的表现。现代城市无节制地扩张,触目是钢筋水泥的森林,难觅野性生灵,城市环境美的两大因素之一――自然严重缺失。对此,陈望衡极为敏感,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针对当时城市建设普遍挖山填湖毁林的现象,他著文《要将山水纳入城市》。2001年,着眼武汉市城市建设的实际,他在长江日报发表《森林,我们爱你》,在中国率先提出建设“森林型山水园林城市”的主张。在《环境美学》一书中,他将山水园林城市看作“人类理想的居住环境”,并认为“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是城市建设的方向”[2]410。在新著《我们的家园:环境美学谈》中,他将山水园林城市分成了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生态森林城市三种类型。其中,关于森林城市的建设,他提出“必须恢复生态性地造林”。他特别提出:“要极为珍惜城市中任何一处原生态的树林、芦荡、湖水、沙洲,当然,更要珍惜对这个城市尚有好感,也曾视此城市为它们家园或客栈的各种野生动物。残害野雁、天鹅、乌鸦、浣熊、松鼠这样的事,只能是让人类蒙羞。”[1]88

陈望衡指出,农业环境具有特殊的审美性。因为“农业转变的环境在人类的居住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1]108。他认为,农业景观是自然与人文统一的另一种重要表现形态:“就水稻仍然是自然物来说,它是自然;就水稻是人劳作的产物来说,它是人文。”[1]109农业虽然也是“人化自然”,却主要不是依靠抽象手段对付自然,它保留着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感性联系,更具审美意味。农耕时代诗歌鼎盛,亦源于此。农业环境的审美特性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农业体现了“人的生命与自然生命的对话以及这种对话的艺术性”[1]110。这种对话是充满感情的,是生命之间最本真的交流,“超出了功利的目的”[1]111。第二,农业劳动是美的源泉。“在所有的劳动中,唯有农业劳动,它的肢体活动是最全面、最丰富的,活动量的调节也是最为自由的。……它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1]112因为农业劳动以大自然为背景,具有天然的节奏感和舞蹈的韵律美。

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环境是最具人性的审美环境,它的最大优点就是保留了比较丰富的自然景观包括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与人工的自然景观,这是它远胜城市的地方,如果要说它比城市的美有所欠缺的话,那主要是在现代文明设施与生活方式上较城市为弱,但这并不重要,也不显得突出,事实上,城市中有的,农村一般也有。现在可怕的是,工业文明进程中的城镇化对农村的吞噬。陈望衡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目前的城市化基本上是按照城市的模式改造农村,实际上是消灭农村。在这种背景下,陈望衡强调新农村建设中,首要的是突出农村特色。什么是农村特色?那就是它拥有远较城市丰富得多的山林、草地、河流、水面,而且多是自然原有的,不是人工的。陈望衡说,新农村建设一定要注意突出这一点。“与这个问题相关,农村建设要充分注意与自然山水相结合,依山傍水,显山靓水,突出人与自然的亲和性。”[1]125

基于城市环境与农业环境各有对方所需要的优点,因此,城镇化不应是一边倒地城市化,而应是城乡互相吸收其优点同时又各自保持其特点。关于城镇化,陈望衡创造性地提出“尝试城乡互动的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城市乡镇化,乡村城市化”[1]200。所谓城市乡镇化,陈望衡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建构社区群落概念,将城市划分成更多的相对松散最好不联成一片的小区,有点像乡村群落,让人们拥有更多的生活空间,让紧张的生活节奏变得慢一些。二是让自然更多地进入城市。三是让部分农村功能及景观进入城市。陈望衡的城市乡镇化的构想,也许有些不实际,但其精神是值得城市建设者参考的。关于乡村城市化,主要是文明化,即接受城市先进的生活设施与先进的生活理念。归结起来,“城市化实际上是城市与农村的双向化。这种双向化是双向优化,即城市取农村的自然亲和性,农村取城市的现代文明性”[1]202。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不能按城市的模式改造农村,也不能用农村吞并城市,而是要让它们优势互补,建设文明性与生态性相统一的山水园林式的城市和农村。

陈望衡的环境美学体系具有明确的逻辑结构:生态文明――环境美学的哲学基础;生活(居)――环境美学的主题;家园感――环境美的本质;城乡互动双向优化――环境建设新思路。陈望衡的环境美学,紧贴我国当前环境建设的实际,具有非常可贵的实践品格。它的重要价值不仅在于发展了美学理论,而且对中国环境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事实上,诸多地区的建设者从陈望衡的环境美学中获得启发,并且已经将其运用到我国城乡建设的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陈望衡.我们的家园:环境美学谈[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2]陈望衡.环境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邓军海.环境美学:是什么与为什么[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1):5-8.

第5篇:生态文明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 生态思想 生态文明

生态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

生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对现实社会的理性思考。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下半叶,以人类运用技术控制和改造自然为特征的工业文明时代到来,英国率先开启了工业革命,从此使人类生产由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化生产进军,它打破了数千年来以自然生产力为主导的农业文明体系,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提高。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工业文明一些内在的弊端不断显现出来,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等废品给新兴工业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描述到:“到处都是弥漫着浓浓煤烟”,“肮脏的大杂院”,“难看的城市”,生活富裕的资本家会为自己建造花园式的别墅,然而工人们不得不生活在混乱、肮脏、令人发呕的环境当中。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思想的基础就是建立在人和人之间及人和自然之间的对立的社会现实之上,是从工业革命时期开始的。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在亲眼目睹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重大危害之后,分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所导致的近代环境污染的发生过程、涉及领域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等一系列问题。马克思披露: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为了减少成本,占用工人的劳动时间,让工人在条件非常恶劣的环境中工作以榨取劳动价值。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用生产技术去剥削并向自然无限制的索取,在对自然造成严重破坏的同时,也危害了人类的生存环境。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快速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更加恶化。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制度的层面上批判了资本主义现有的生产方式,使我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意识到环境问题的根源。

生态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对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马克思早期受黑格尔的影响,黑格尔的思想秉承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特点,对自我意识比较重视,认为自然是“绝对精神”自我异化的产物,力图用自我意识来解释自然。即“自然是作为他在形式中的理念产生出来的。①”对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主要集中于对其抽象的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黑格尔抛开人及人类社会的抽象谈自然,认为自然是抽象思维的自我丧失,把自然界引向客观唯心主义的深渊领域。而这种理论在黑格尔的理论中永远无法得到解决,只能陷入无休止的循环论证之中。而马克思却成功地解释了黑格尔理论的缺陷之处。马克思曾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②”。

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思想的继承与批判。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思想强调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精神的客观实在。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神秘主义同样表达了不满,但是这种批判却具有不彻底性,因为费尔巴哈仅从感性直观的角度理解自然。费尔巴哈的功绩就在于使自然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理论中解放出来,重新对其赋予了自然的唯物主义地位,但是,费尔巴哈的自然观同样具有局限性,即始终站在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旧唯物主义立场上看问题。

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对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进行的无情批判,费尔巴哈过分强调自然对人的先在性和决定性,却抹杀了人对自然的能动的反作用。在费尔巴哈眼里人在自然面前只能是消极的、被动的,他不理解人不仅仅是“感性的对象”,而且还是“感性的活动”。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这种割裂唯物主义和历史联系的观点进行了批判:“感性的人”只是一种“具有纯粹自然性质的类本质的人,它作为空洞的原始主观性,不是能动地、实践地而是被动地、直观地同自然的客观性相对立”。马克思以实践论的人化思想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思想。马克思明确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③马克思克服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非实践性的缺陷,创立了科学的生态思想理论。

生态思想的核心:人与自然

以前的生态思想都是对纯粹的、天然的自然界的看法。在列举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给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以及环境恶化带给人类自身的危害之后,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污染的发生过程、涉及领域及其带来的危害等一系列问题,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因此对自然界、事物,就不能“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突破了那种纯粹的、自然的传统观念。在他们看来,自然界的物质系统演化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及其活动,正确地阐明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所应有的和谐统一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自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以系统方式存在的,自然界在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了人类,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因此需要合适的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界是优先于人类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自在的物质世界,那么自然界的规律就是这个物质世界天然就有的,不是人类创造的。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而不是存在于自然界之外或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不仅人的物质生活离不开自然界,而且人的精神生活、创造活动也同样离不开自然界。恩格斯指出:“人首先依赖于自然”。马克思指出:“人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总之,人的一切,包括人的肉体和意识,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人的本质等,都与自然界密切联系。

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的生命之源、衣食之源,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需之物,人类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脱离自然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提供的生产生活资料而存活下去,破坏自然环境最终也等于破坏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保护好自然环境就是保护好自身。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类具体地、历史地放在自然之中来阐述人和自然的关系,为人类正确认识自身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人类存在于自然界之内,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自然界的凋零衰败会造成人类生存的困难,而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则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人类必须尊重和保护自然,只有自然界和谐发展,人类的文明才能生生不息得以永存。

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应保护自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提出“人创造环境”的思想。人和动物不一样,动物是被动性的存在物,人则是主动性的存在物,人类具有能动性。主张依靠积极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在他们看来,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应该是健康的、合乎人性的。“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的关系”。人是自然存在物,依赖于自然界,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自然存在物,这是由于人不是消极地适应自然提供的现成条件来维持自己的生存,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造自然条件以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马克思指出: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物”,具有“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一方面,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变而来,并依赖自然界而生存;另一方面,人又把自然界当作自己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人与自然的这种互为对象、互为作用的关系,是人与自然辨证关系的最基本特征,必然以人的实践作为中介才能建立起来。

人与自然之间进行合理的物质变换。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马克思论述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是我们理解人类史与自然史相统一的关键。人与自然相统一,一方面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改造,人将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自然上,依照自己的内在尺度进行生产,使自然成为人的产品;另一方面表现为主体与自然客体的双向运动,自然客体主体化,人在“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通过劳动实现的。人类通过劳动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改变了自然的面貌,使自然向着更适合人生存的方向变化。

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倒不如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这表明了劳动与物质变换的关系,首先劳动是实现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前提条件,其次劳动是人类生活永恒的自然条件,劳动的永恒性意味着物质变换的永恒性,劳动终止了,人与自然物质变换也将终止,人类将不复存在。

如何实现“美丽中国”

生态思想是人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对当今中国的生态文明发展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在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政府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将努力建构生态文明作为着重建设任务提到议程上,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探讨:物质生产层面、社会制度层面和思想观念层面。

思想观念层面。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首要的就是要实现人的生态意识的觉醒。十报告中指出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一个理念”,这就是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

生态文明思想观念的核心要素,是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的生态化思想。在价值观念上,要破除把经济价值凌驾于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之上的工业文明的价值观,也要破除那种认为工业增值大、农业增值小的观念。在思维方式上,要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或生态失调作出充分评价,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要打破工业化的思维方式,不能只为经济利益而不考虑生态问题。在思维方式上,公众参与也是保证政策科学性的重要前提,社会公众均享有参与环境资源保护的权利,平等地参与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并有权对政府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和单位、个人的环境资源的利用行为进行监督。

物质生产层面。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主导产业是生态产业,即以生态化为目标的农业、工业、信息业与服务业。其核心是维护“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产业―生态农业。它的生产过程是由自然界再生产过程(自然生产力)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社会生产力)交织在一起进行的。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也指出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作为公共产品的良好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安全食品等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各级政府理应成为第一生产者、提供者。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改变旧的发展观,树立新的发展观―科学的发展观、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而协调发展同样是为了人类发展。科学发展观还强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蕴涵着人类社会代际之间要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环境,以满足人类社会对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

在自然界再生产过程中,一方面要遵循生态产业运作的自然规律,生产设施和生产流程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社会经济规律,联系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通过调查研究、定量分析、综合考虑之后,选择最佳方案。

社会制度层面。政府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科学执政理念对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掌握着公共权力和庞大的公共资源,政府所主导的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民众的意识倾向,在这种价值取向支配下的公共资源分配决定了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

生态文明是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的社会制度体系。应从经济、政治、法律、伦理、教育等方面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为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相应的法规与机构,以协调和解决在环境保护中人与人的关系。

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如政府出资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机构与组织,将环保指标纳入政府政绩考核当中;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建立有效的制衡监督机制,树立正确的环境立法理念等。

【作者分别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德]黑格尔:《自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6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8页。

第6篇:生态文明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 天人合一;生态观念;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b95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5-0170-04

天人合一思想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特色,它所讨论的内容,遍及自然、政治与道德诸多方面,各家各派,各时各代,都有关于天人合一的议论被提出来。〔1〕先秦唯物主义的天人关系论,以荀况坚持“天人相分”、“天道可知”、“天命可制”而达到最高的理论成就。但这一成就包含着内在的矛盾和缺点,过分强调“天人相分,主张“不求知天”。〔2〕“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渊源于春秋时代。春秋末期,郑国子太叔称述子产的言论云:‘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把‘天地之经’与‘民之行’统一起来。”〔3〕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天与人相互敌对的观点,讲求天与人的统一。 ‘人’与‘天’的关系重心从‘天’移到‘人’,《荀子?天论》:“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汉书?司马迁传》曰:“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易传》、《中庸》和《五行》的共同趋向是把‘人’与‘天’的关系重心从‘天’移到‘人’,但似乎并没有把‘天’、‘人’绝对分离。〔4〕“从自然界到人,朱熹把它打通了。天人共理,天人一贯,天人相通,他比秦汉的天人合一的神学目的论前进了。”〔5〕道教则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关系思想的精华,并将其发展成为具有自己特点的天人观,形成、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观点和学说。

一、“天人同源”“天人同气”的生态文明机理

“天人同源”。天人合一关系的形成是建立在宇宙生成与演化论基础之上的天人观,这种天人观表达了天与人同源同根之思想,其本质是天与人在宇宙生成与演化过程中具有其相同生成之根源,这个根源乃为天人共同来自于宇宙生成与演化之源。唐五代时期的《太上化道度世仙经》认为:“天地与人元同一根,天地万物皆禀其一气而成形,以五行为主,用之本也。”〔6〕“一根”“一气”是天地人具有同源性的重要体现,其“元”所表达了乃为天地人之“源”,宇宙生成与演化之始。这种“元”代表了天人在宇宙生成与演化开始所具有的同根同源之性,天人由同根而生,同气成形,其“根”代表了天人起源之同生,其“气”代表了天人演化之同形。五代时期强名子注解《真气还元銘》认为:“三才者,天地人为三才也,同源是三才,同居混沌之源。”〔7〕

“天人同气”。天人合一思想从宇宙起源上做了系统及全面的论述,并表现为“天人同气”的特殊形态。道教认为:“混元既分,天地得位,人与万物各分一气而成形。动者禀乎天,静者法乎地。天地之间最灵者人,能养人之形者唯气与神。神者,妙万物而为言;气者,借冲虚以为用。至人之言,莫先乎气;至人之用,莫妙乎神。我先生得至人之道,见生死之机,常味于无味,用于无用,为于无为,事于无事。知神气可以留形,故守虚无以养神气。”〔8〕《上清黄庭内景经》中对于“天人同气”同构合一之思想做了如下论述:“二十四真出自然。天有二十四真气,人身亦有之。又三丹田之所,三八二十四真人,皆自然之道气也。”〔9〕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所确定的一年内二十四节气,称之为“二十四气”,即“天有二十四真气”;人身也有之,称“二十四真”,为人体二十四部位的总和。

二、“天人合化”“天人同心”的生态文明理念

“天人合化”。在天人关系的运动和演化过程中,天人关系表现了生态系统变化的运动特征。表现为天人关系的重要形式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宇宙演化运动在天人关系上的反映。“人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宇宙永恒的大化之中,从有限中体现到无限,达到身心和宇宙合一的绝对自由境界,实现了天人合一的原则。”〔10〕这种“天人合化”〔11〕的运动形式,既

表现了宇宙“生化”运动对天人关系的影响,也体现了道教在天人和谐关系发展动力上新的认识与见解。《黄帝阴符经解》中对于天人关系的这种合化的内在机制做了具体的分析,认为:“天地育万物也,或生或杀,万物又盗天地而不生不杀,人盗万物而生而杀,人又盗万物以资养,是天地人递相交取而成三才者,轮转和合也,故天地万物与人而成其变化。故曰三盗既宜,三才乃安。”〔12〕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天地人三者关系由于“递相交取”“轮转和合”等宇宙运动而“成其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表现为“三盗既宜三才乃安”;天地人“成其变化”具体表现为天地人相互之间的“育”“生”“资”“养”“盗”“杀”等生命运动变化形式,其内容是其天人合化的重要运动表现;天地人相互之间存在着“递相交取”“三盗既宜”“三才乃安”之关系,使天人合化运动成其为循环持续运动,从而形成了“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13〕之循环持续运动生态之关系。

“天人同心”。天地人与道具有“实同”之属性,其根源在“人心”,‘人乃天’意味着人就是天,按照天理和天命修行,人心和天心就会联成一体”。《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认为:“道者,天地与人实同,其根在人曰心。”〔14〕道教将天人同心思想最终归结到“道德”标准,认为只有天人同心才能“成德”,德之标准体现在天与人心之合,即天人同心观,并将这种“三合同心”认定为天地人所具有的“德”之属性。“天地人备,天地人三合同心,乃成德也。一事有不和,辄不成道德也。”〔15〕《伊川击壤集?天人吟》中对于如何发挥“心”在天人合一关系中的作用时认为:“天学修心,人学修身,身安心乐,乃见天人,天之与人相去不远,不知者多,知之者鲜。身,主于人心,主于天心,既不乐身,何由安。”〔16〕这里表达“心”具有的作用,即“身安心乐”“乃见天人”,要实现天人同心之目的,就必须使人之“心乐”,因为人身具有“主于人心”“主于天心”之特点,只有“心乐”“乐身”才可以实现天人之“同心”,实现天人合一、天人同心之目标。《西升经集注》中曰:“体与道合是身之虚也,心与天同是心之无也,身虚而万物自至,心无而和气自归,故虚无者,无为之至妙也。〔17〕这里“体与道合”“心与天同”是天人合一、天人同心思想的具体体现。天人合一、天人同心之关系,其本质乃为宇宙万物之基本属性。金代刘处玄在《黄帝阴符经注》曰:“天人者,人性通于天也。合发则心尽于物也。”〔18〕说明天人同心乃为“人性”与“天性”之通,其基本之属性乃为“心尽于物”,人之心能动地反映了天人关系中宇宙万物所具有的基本之属性,天人同心不过是这种天性与人性之“合发”而已。”“天人和合”的生态文明途径

“天人合同”。 天人合同既是道教天人合顺的目标和追求,又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必然环节,是道教天人合一生态的重要内容和本质体现。“天人合同”是宇宙运动而天人合化之结果,又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前提或“预合”。从“天人同源”开始,经过“天人同化”“天人同气”“天人同命”到实现“天人合一”需要通过“天人同心”“天人合顺”“天人合同”来完成。其本质思想反映了具有生态自然意义上的天与人关系的“和合”而“为一”,使人与天为一“和同天人”,天人关系变得更加亲密无间。战国时期《鶡冠子》认为:“万物无以成类,百业俱绝,万生皆困,济济混混,孰知其故,天人同文,地人同理,天文地理与人同焉。”〔19〕就是这种天人合同生态思想的重要体现。

“天人和合”。 天人和合思想将天与人放在同等相合为一的基础之上,认为天与人具有和合为一之属性,这种和合为一是天人合一关系的前提与条件,其具体表现在:“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其得于天也,既生此人,则天亦在人矣。”〔20〕“中国哲学中所谓天人合一,有二意谓:一天人本来合一,二天人应归合一。天人关系论中之所谓天人合一,乃谓天人本来合一。”〔21〕“人与天一也。”〔22〕要实现天人和合之目的,还必须做到天人之平等:“天人齐等,无有高下。”〔23〕天与人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并无有高下的前提下实现天人关系的和合为一。《金丹真一论》认为天人和合还必须做到:“天人共爱”〔24〕这种“共爱”是天人和合的又一重要条件,其内容表达了天人之间应当具有的和谐、尊重、责任与相互奉献。《洞玄灵宝自

然九天生神章经注》认为:“天人一惯之妙,天与人无二理,吾之心即天地之心,吾之气即天地之气,既乘一诚,此感则彼应。”〔25〕

四、“天人同乐”“天人合德”的生态文明目标

“天人同乐”。天人合一的美好愿望与目标是“天人同乐”,天人同乐既是天人同愿之归宿,又是天人和谐生态观的理想追求, 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美好代表,体现了天人合一“诚融通”关系的最佳境界。“逮天人之乐,自然之妙也。”〔26〕天人同乐既是天人关系的完美结果,又是新一轮天人关系的开始,标志着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天人关系循环持续健康的发展。道教天人同乐思想对于促进天人关系和谐的发展,实现天人之间各个方面的合作与协调,发挥人在天人关系中的主观能动性,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宋人林希逸在《南华真经口义》曰:“天地之德则可以与天为徒,故曰与天和合者也。和合也,大本大宗,即是赞美自然之德,与自本自根意同,均调天下,则与人合,亦犹尧曰:子,天之合也;我,人之合也。既曰天和人和,又曰人乐天乐。”〔27〕“时行则行,时止则止,自然为物所尊奉,故美配天者,唯朴素也。与天和者,天地以无为为德。故明其宗本则与天地无逆也。与人和者,顺天所以应人。故天和至而人和尽也。天乐适则人乐足矣。”〔28〕“故元气乐即生大昌,自然乐则物强,天乐即三光明,地乐则成有常,五行乐则不相伤,四时乐则所生王,王者乐则天下无病,蚑行乐则不相害伤,万物乐则守其常,人乐则不愁易心肠,鬼神乐即利帝王。”〔29〕天人同乐是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体现,要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天人同乐。只有在天人同乐中才可以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使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完善。道教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与演化既是对天人关系形成与演化等宇宙起源生成规律的独特的认识;又体现了道教中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望与现实要求。其指向应当是多维度或多层面的,开展道教天人合一生态文明研究、对于实施生态文明规范约束机制建设和推动生态文明实践,实现真正意义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天人合德强调天与人关系和谐共生的生态本质,天人之间的彼此尊重和相互理解,以及天人共同具有的生态道德,是道教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想和伦理要求。天人合德的本质内涵强调天与人所具有的共同的“道”之本质属性,强调天与人及其相互关系的自然而然。“‘道’与‘德’原本为一,只因‘化始’和‘生成’万物的不同状态,或生、或息,从而呈现出‘即二常一’和‘即一乃二’的不同表现形式。”〔30〕天人合德之属性乃为天人所具有的“道性”,只要合“道”乃为合德。其内容具体表现在天人合德所具有的持续性、运动性、生态性和可连续发展性等方面。道教天人合德的自然本质与生态属性不但强调以“天”为中心,即“天德者,自然之道。”而且特别强调以“人”为原则,即“道与德同,天与人一”。强调天人合德对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素质,建设生态文明,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天人合德是道教天人和谐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教“天人合德”“万变定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的天人关系之一。

天人合德强调并规定了人与天之和谐共融的生态伦理原则,是道教“天”与“人”相互交融的最佳选择。《周易参同契注》认为:“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乎?”〔31〕人与“天地”“日月”“四时”“鬼神”合其“德、明、序、吉凶”等是道教天人关系的最佳选择。表现了天人所具有的“和谐”生态伦理关系。金末元初《黄帝阴符经心法》曰:“天地有自然之道,人有自然之性,物有自然之用,皆不可离。是故设教制礼立法,垂之万世,使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不失其序,万物不失其用,各正性命保太和。和非故为之,皆因其自然而然也。至静之道即自然之道也,无声无臭,视之不得见,听之不得闻,惟诚明默识者解乎此,岂律历之所能契哉?”〔32〕南宋禇伯秀在《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中认为:“天地均于不为而自化,万物一以自得而为治,天下异心无心者,为之主也。以德为原,无物不得,得而不

,所以成天,无为则任自然之运动,自然而为君,非邪也。”〔3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中又认为:“天德者,无为之化;出宁者,为而无为。日月照、四时行,皆自然运动无为之者。故昼夜有常而无差忒,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君天下者,所以体之以立德,而民莫不归;弘之以化物,而物莫不从也。”〔34〕《道德真经集义》认为:“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谓之圣人也。”〔35〕天人合德所体现的是“与四时合其序”,道教认为时空运动具有本然之“序”,其在天人关系方面表现为“合德”,即合宇宙运动之“序”。这种“序”即是指天人要符合宇宙运动所具有的规律,又表示人天合和生态运动之序。张岱年认为:“天为人之所本,人为天之所至。”强调人对于“天”之本然本性的尊重和友好。为此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一要树立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二要唤起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三要坚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为此,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和实现“天人合德”的生态文明理念和伦理要求。 “天人合一”思想强调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从“天人和谐”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认识道教天人关系,注重生态道德,是道教与现实社会相结合的必然选择。道教的天人和谐思想具有生态文化特征,它摒弃了“反自然”性质,抛弃人统治征服自然的思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提出了“天人感应”、“天人同构”、“天人合德”与“天人合一”等生态伦理文化思想。并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要求赋予道教天人和谐思想以生态建设的含义。体现了道教对于天人关系发展变化的美好愿望与追求,也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所在,在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庞朴.一分为三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77.

〔2〕萧萐父,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纲要〔m〕.外文出版社,2000.200-201.

〔3〕张岱年著,邓九平编.张岱年哲学文选(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269.

〔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1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56.

〔5〕任继愈.天人之际〔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10.

〔6〕道藏:第11册〔z〕.405.

〔7〕道藏:第4册〔z〕.879.

〔8〕〔9〕〔26〕云笈七签〔m〕.中华书局,2003.771,250,2126.

〔10〕胡孚琛.魏晋神仙道教《抱朴子内篇》研究〔m〕.人民出版社,1989.204.

〔11〕道藏:第7册〔z〕.776.

〔12〕〔14〕〔18〕〔32〕道藏:第2册〔z〕.762,819,808.

〔13〕道藏:第1册〔z〕.821.

〔15〕〔29〕太平经合校〔m〕.中华书局,1997.392,14.

〔16〕道藏:第23册〔z〕.568.

〔17〕〔35〕道藏:第14册〔z〕.592.

〔19〕〔20〕道藏:第27册〔z〕.211,738.

〔21〕张岱年.宇宙与人生〔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75.

〔22〕〔28〕道藏:第36册〔z〕.689,662.

〔23〕〔27〕〔33〕〔34〕道藏:第15册〔z〕.272,773,359,399.

〔24〕道藏:第24册〔z〕.158.

〔25〕道藏:第6册〔z〕.469.

第7篇:生态文明的本质范文

漓江,一个极为富有诗意的名字,它用那凝翠泻绿, 清澈明丽的江水孕育了周边锦绣的环境,为生活上的生态文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此,它被人们称为自然的‘母亲河’。可是,有些人却‘恩将仇报’,用自己那毫无素质的举止将原本风光荟萃的漓江变得浑浊混淆,污泥飘散,跟原来的漓江截然不同,可谁也不知道漓江的‘痛苦’,只是一直执迷不悟的破坏环境,漓江的水也因此而更加搅浑 ,把周遭的生态环境与文明遭到了许多不应该丢失的损失。

的确,现在的社会已经逐渐进入繁华的脚步,可是身边环境却遭受到了不同的‘待遇’所以,这给每个人都敲了一回‘警钟’,让人们明白了保护漓江环境的重要性,文明的一切也都依靠着漓江的环境,漓江的环境差,就代表人民的文明低,漓江的环境好,就说明人民的文明高,两者都有着相同的本质,有着不可断开的关系,保护了漓江,就像是打造了生态文明,然而,有些人却只说不做,嘴上说得天花地乱,可却还是无动于衷,这种人的做法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嘴边说是没用的,实际行动才是真正的目的,所以,我们要将嘴和行动放在一起,真正的保护漓江。

漓江,自然的母亲河啊,让我们一起保护漓江生态环境吧!

第8篇:生态文明的本质范文

    论文摘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化解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也有助于完善生态文化体系。佛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与现代生态伦理思维相一致的思想颖拉,认真挖掘佛家思想中蕴含着的生态伦理观念,对于丰富生态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要羊重生物的生存权利;要扩大对生态文化的宣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念。

    佛教起源于古天竺,进人中土并获得发展大约是在公元1世纪。随后在中国获得巨大发展,并与中国的玄学融合,因此形成了佛学的中国化。中国佛教作为世界著名宗教之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佛家的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思想,这些思想虽带有朴素的直观性质,但却彰显了人类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不断在人类道德演进过程中被认同,进而铸就了人类生态伦理的智慧。

    一、佛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概述

    (一)万物一体的生态和谐观

    佛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主张“万物一体”,即人与自然之间是没有明显界限的,生命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佛家认为,生命主体和生存环境作为同一整体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切现象都处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因果联系中,一切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离开自然界,生命就不可能存在,因此,“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法界通融”。佛家把人与世界的关系看成是心与世界的关系,即“一心二门”。“一心”即宇宙之心,天地之本,是世间的物质和精神等一切现象的本质,也是众生本来具有佛性的依据,这一表述带有哲学本体论的意义。“二门”即“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前者是说心具有无量的本有的功德,能产生人世和出世的善因果,它显示出心本性的一面;后者是说人世和出世的一切现象是真如本体的相和用,它显示心表象的一面,这与儒家“天人合一”的观点是相通的。

    (二)众生平等的生态价值观

    佛家认为,生命对人类和一切动物及植物都是同样宝贵的,人类因其具有思维和意识而成为生命界的主人,但并不能因此而伤害他物,小至尘埃,大到整个宇宙,同处于同一生命河流中。而且,佛家是从佛的内在性承认众生平等,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特别是禅宗,不仅肯定有情的众生有佛性,无情的草木也有佛性。“有情、无情、皆是佛子”,“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所有生命都潜藏着佛性,都有可能达到“佛”这一生命的最高境界,故宇宙万物的存在及其差别都是虚无的、不真实的,一切现象都具都共同的本质。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即本性上的平等,所以,自然界一切生命都值得尊重。

    (三)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

    佛家的慈悲在强调保护自身生命的同时,更强调对其他生命体的关怀,甚至放弃自己的利益,保护其他生命体的权利。它从非人类中心和万物平等的立场出发,主张善待万物。佛家对生命的关怀,最为集中地体现在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上。在佛法上,“与乐”叫做慈,“拔苦,”叫做悲。佛教教导人们要对所有生命大慈大悲,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佛家倡导的“慈悲”心怀以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要求人们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以平等心对待众生。“诸恶当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在佛教中首恶是杀生,这里的杀生不仅意味着对人的生命的伤害,而且也包含对所有生物的伤害,不杀和不伤害的戒律规定着人与动植物的关系。珍惜生命是佛家的第一要求,为此,佛家要求佛徒素食、放生。

    佛家把世界万事万物看成是一个统一整体,人与自然万物相辅相成、和谐相处,世界万事万物处于不断循环中。人对自然既要合理利用,又要积极保护,这对于解决  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更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代价值

    近年来,中国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危机已成为当前乃至将来制约中国发展的阻碍。严峻的生态环境状况促使中国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化解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

    党的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也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生存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无数事实表明,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就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完善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借鉴中创新。从发掘和整理文化遗产人手,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进行去粗取精和总结在深人研究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并使之具有科学性、时代性。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融人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尽可能的创造出日益丰富的生态文学作品,充分展示大自然的魅力,激发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动员人们投入到保护地球家园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中去。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理想,又是一种战略。作为理想主要是指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作为一种战略则注重国家的政治民主,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他蕴含着关于社会建设和发展理论的真理性和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外部支持和环境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佛家生态伦理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佛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内核上是相通的,都是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佛家中关于生态环境的智慧是值得借鉴的,探讨佛家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时代性的意义。

    (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念

    现代生物学和生态学证明:人与自然是同质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其他生物一样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从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视角着眼,从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角度出发,合理利用自然界,加强环境保护,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更助于我们用整体的理念审视自然界,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佛家追求“常、乐、我、静”的境界,倡导“清心寡欲”的朴素生活方式,强调“修行”的戒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使人类的要求和欲望得以净化和控制,使人类不断适应环境和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建立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基础,只有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人们才能更好的实践。

    (二)要尊重生物的生存权利

    每一种生命形式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发挥其正常功能的权利,都有生存和繁殖的权利。生存权是生命体最基本的权利,这种生存权对于万事万物是平等的,而且这种平等要求生物之间彼此尊重。佛家的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它启发人们通过参悟万物的本质来进行认知。万物统一于佛性,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一切生命既是其自身,又包含他物,善待他物即是善待自身。佛教正是从善待万物的立场出发,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生态伦理成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炼内容,生态实践成为觉悟成佛的具体手段,这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的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客观上为人们去保护自然,发展生态文明,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界和睦相处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要扩大对生态文化的宣传

第9篇:生态文明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营销;湖北农机;绿色政策

[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4-0077-03

党的十七大、十吹响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号角,“十二五”规划又描绘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发展蓝图。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省在首个生态文明建设文件《关于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目标。农业机械影响着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和物质状态。一方面,农业机械改善了农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条件;另一方面,也对生态环境带来噪声、油料和废气污染。如何发挥、巩固农机对生态农业的促进作用、抑制其破坏作用,“绿色营销”理论与实务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1生态文明与绿色营销

1.1生态文明内涵

生态文明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理解,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部分,它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并列构成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广义的理解,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类型,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们在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各种弊端后提出并且努力建设的一种文明形态。周生贤的“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时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1]是前一种理解的代表;廖才茂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能够自觉地把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纳入地球生物圈系统的良性循环运动。它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是后一种理解的代表。目前,赞成广义理解生态文明概念的学者越来越多,把生态文明看成是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社会文明形态,认为这种文明形态能够获得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和最大化。相反,狭义上的生态文明单纯地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割裂了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既不够全面,也难以实施[3]。

1.2绿色营销内涵

肯・毕提(Ken Peattie)认为,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别、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4]。国内学者对绿色营销的认识比较统一,核心思想是指企业在经营中要保护地球资源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再生资源。绿色营销是在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下,企业从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产品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全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达到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企业的可持续生产、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方面的平衡[5]。

绿色营销在营销观念、营销目标、经营手段上与传统营销有很大不同。营销观念上,绿色营销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道德;经营目标上,绿色营销强调推动生态经济的实现;经营手段上,绿色营销看重营销组合中的“绿色”含量。绿色营销符合人们对绿色行为的需求,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助于维护社会长远利益,从而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指出新的路径。

1.3生态文明与绿色营销的关系

生态文明是绿色营销的目的之一。绿色营销以保护生态为前提来选择和确定营销组合策略,其最终目的是在化解环境危机的过程中获得商业机会,在实现企业利润和消费者满意的同时,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存共荣[6]。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能够获得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最大化,因此,绿色营销在满足消费者绿色需求、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直接目的的同时,也有利于实现社会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成为绿色营销的目的之一。

生态文明对绿色营销提出文明形态的规范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包括三个层次: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实践生态文明行为[7]。绿色营销内容结构同样包括三个层次:营销理念、营销制度和营销行为。生态文明的三个层次与绿色营销的三个层次对应并提出了规范要求。理念上,生态文明要求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绿色营销就是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追求经济和环境的良性发展,体现了生态文明观念层次的规范要求;在制度方面,各类环保组织、环保机构制订了大量刺激绿色生态经济的激励政策,颁布体系完善的环保法规,规范约束了绿色营销活动,对污染环境的行为给予监督处罚;在行为上,生态文明倡导循环经济模式,推行清洁生产,适度消费,摒弃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行为模式,而绿色营销就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实行清洁化生产,通过引导和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湖北农机绿色营销势在必行

2.1湖北农机绿色营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是高级社会文明形态。它要求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实现增长,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生态经济建设之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任何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都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生态经济能否实现最终取决于企业是否从事绿色经营,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接受绿色消费。企业是绿色营销的主体,消费者是绿色营销的对象。可见,要推动生态经济建设,就必须发挥绿色营销的作用。绿色营销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动力,进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湖北农机绿色营销是绿色营销理论在农机行业的应用,生态农业是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湖北农机绿色营销和生态文明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同样符合这一“内在要求”。

2.2湖北农机绿色营销是贯彻农机工业产业发展政策的需要

“十二五”相关规划为湖北农机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确定依据。2011年,《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和《农机工业发展规划(2011―2015)》同年,明确提出“以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这意味着我国工业发展导向、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等方面的战略构想更加成熟、科学,调整和优化结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未来工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方向更加明晰、发展定位更加准确。农机工业作为我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力量,毋庸置疑地也要朝着这个方向转变。

2012年6月,湖北省人民政府的《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更加具体,明确提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技术先进、科学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原则”“开展补偿性更新报废试点,逐步淘汰污染重、效率低、能耗高的老(旧)农业机械。引导和促进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使用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要求的农业机械”“大力推广普及以秸秆还田、播种、施肥、镇压、机械栽插、联合收获为代表的机械化增产增收技术,以适度耕种、节水灌溉、油菜精(少)量播种、水稻种植为代表的机械化轻简栽培技术和以化肥深施、高效植保、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为代表的机械化环保技术[8]。”这些政策要求所蕴涵的环保、节能、节水、废物综合利用等产业导向正是绿色营销概念的本质和践行方向。

3湖北农机绿色营销的困境

3.1湖北农机企业缺乏实施绿色营销的积极性

从资本的本性来看,企业经营的目的在于利润最大化且注重短期利润,经营决策时对远期利润的考虑是有限的,尤其是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表现为对宏观的、长远利益的生态环境因素的忽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企业的“经济人”特性决定了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信奉“低投入、高收益”原则,因此,农机企业会想方设法降低成本、提高收益,而绿色营销通常会大大增加企业的成本,如治理环境的成本、节约资源的成本、搜寻绿色信息的成本、绿色教育的成本、申办绿色标识和环境标识的成本等。由于农机绿色营销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农机企业对绿色营销的投入会增加未来产出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收益预期,所以,等待和观望是大多企业的行为选择。

每个企业都是经济生态环境一分子,当只有一个企业选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其他的企业依然选择传统经营模式时,就会产生绿色营销的外部性。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决定企业行为的关键性因素是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尤其是价格信号。对企业主体来说,生态环境因素是企业的外生变量,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无法通过价格机制得到反映,即一方面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损坏无须企业自身补偿;另一方面企业行为对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也不能通过市场机制得到回报。这就大大降低了农机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积极性。

3.2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不足

按照市场营销学的定义,需求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乘积,没有支付能力的购买意愿只是欲望而非需求。足够的绿色消费需求容量是绿色产品市场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倘若没有一定规模的绿色消费需求量,实施绿色营销将无利可图。因此,绿色消费需求是农机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动力。

湖北农机市场对绿色农机的消费严重不足。第一,消费者是通过对绿色食品或绿色农产品的关注延伸到对绿色农业装备的关注,因此,可以把绿色农机消费看成是绿色农业消费的衍生消费,由于经过了一个传递中间层级,产生了能量衰减效应,对农机的绿色消费需求关注度降低;第二,农机的购买者多为农民个体经营者,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他们购买机具的关注点是价格和投入产出比,不太考虑机具的材料使用,是否对大气、农田、庄稼产生污染。况且,就算农机产生了大量污染,由于分布的乡村阡陌间,不像城市人口密度大、污染集中,也不会引发关注。既然客户没有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厂家和商家就没有必要生产、经营绿色产品。在当下湖北农机市场上,还未见有哪家企业以产品的“绿色”为卖点。第三,农民的购买力有限。现在的农机产品的价格动辄几千元、上万元、十几万元,抑制了农民的购机需求。如果厂家增加“绿色”含量,势必进一步抬高产品的价格,从而降低销量,降低绿色市场容量。

4湖北农机绿色营销呼唤绿色政策

4.1制定强制性农机绿色营销标准,为市场经营活动划定生态边界

自购机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湖北农机制造业发展迅猛,但小、散、乱现象十分突出,产业集中度低,资源耗费严重。为遏制这种态势并避免因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对整个产业造成的冲击,政府部门应该尽早出台农机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绿色营销、绿色推广、绿色使用的整个价值链的绿色标准,达不到标准的项目不立项、不审批,达不到标准的产品不鉴定、不推广,坚决用绿色门槛挡住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进入业内。如设置厂房的绿色设计标准、生产过程的清洁标准、能耗标准、拖拉机的油耗和尾气标准、插秧机的物耗标准等,只要有了这些标准并严格执行,就能够限制一批非绿企业争资源、争市场,为绿色农机企业留出成长的空间。

4.2建立生态文明发展的利益激励机制,促进农机绿色营销

一方面,政府应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支持农机企业绿色营销活动和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通过绿色法律、绿色财政、绿色税收、绿色保险等对绿色企业进行资金和政策上的规范、扶持,如给予生产节水、节肥、节种、节能、环保、精准农业装备及保护性机具的农机企业减免税收、提供优惠贷款、增加财政投入,建立各级政府的环保基金等,支持与鼓励这类农机企业积极参与绿色营销活动;另一方面,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加大对污染环境的惩罚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给环境带来损害的农机企业提高资源税和环境税征收税率,并用征收所得建立绿色开发基金、绿色技改基金、对参与绿色营销的企业给予补贴等,为绿色营销的发展积累资金。

4.3建立农机绿色营销考核体系,推行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制度

按照党的十精神,绿色GDP应当是新时期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政府应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结合湖北农机工业的现状,科学、合理地设定农机绿色营销指标体系,并严格执行这些考核体系,把环保和绿色营销的指标纳入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是农机主管部门的考核体系,把环保目标责任制与经济目标责任制合为一体,作为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命、晋级提升的重要标准。强化政府环境责任,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规范行政管理行为,建立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制度[10]。对行业普遍存在的高耗能、高污染现象,重大农机污染事故等问题,要坚决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HJ1*4〗

参考文献:

[1]周生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J].求是,2009(22):30.

[2]廖才茂.论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J].当代财经,2004(9):10-14.

[3]廖福霖.关于生态文明及其消费观的几个问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1.

[4]孙克俭.绿色营销研究:内涵、现状与对策[J].对外经贸,2105(5):111.

[5]魏明侠,司林胜,孙淑生.绿色营销的基本范畴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1(6):89.

[6]于伟.生态文明在营销中的体现――绿色营销及其SWOT分析[J].科技创业,2008(1):35-36.

[7]杨立新.论生态文明建设[J].环渤海经济隙望,2008(1):37.

[8]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EB/OL].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