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范文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

第1篇: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学校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155-01

一、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

1.构建和谐校园

贯彻人本思想,?坚持公平正义,构建良好环境,促进校园和谐。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教育的核心思想,教育的终极任务就是人的发展,包括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心中时刻装着教师和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教师和学生,关心、尊重教师和学生,促进校园和谐。公平公正是校园和谐的基石和核心,没有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就不会有真正的和谐。要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民主、尊重、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

2.建立科学民主、公平公正的运行机制

首先以党的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科学民主的学校管理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把“以情感人”和“以章束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法制、文明、规范、和谐的校园。其次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强化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做到在制度面前一视同仁、人人平等、公平公正,让师生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竞争与合作,通过公平竞争获得自身的利益,实现自我发展。

3.打造环境优美的校园

首先倡导绿色文化,践行绿色行为,绿色校园文化是以“绿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把“绿色”理念贯穿于学校的办学、管理、育人等各项工作中。坚持绿色办公,实行绿色消费,开展绿色行动。其次加强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要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强环境保护的工作。保护自然生态,加强绿化美化工作。要对学校的污水、废气、实验室废物排放和垃圾处理进行综合治理,加强校园卫生工作,打造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的校园。建设资源节约型学校,增强节约意识。从加强教育、强化管理、完善设施等方面入手,开展节电、节水、节约办公用品、废物回收利用工作,培养文明意识和节约意识。

4.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首先开展生态文明的学科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通过专题讲座、学科渗透、主题班会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其次 开展生态文明专题研究。在教师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科研成果。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研究性学习中,在学生中开展环境保护、动植物保护、水资源保护、大气质量保护等课题研究,动员师生广泛参与。再次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学生内在素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如文明行为规范、团结合作精神、文明礼仪习惯、集体荣誉观念等,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文明意识。

5.塑造学校文化特色

生态文明建设完全可以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可以为许多学校提供一个打造学校办学特色的基本方向。生态文明建设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如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抓手。广泛动员、全员参与是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特征。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形成共识,共同践行,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

二、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具体措施

1.提供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政治保障

学校领导要重视生态文明学校建设,把解决生态问题、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把生态文明学校建设摆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作为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理念与指导原则,并结合实际,制订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规划与具体的落实计划。为生态文明学校建设提供相应的政治保障。

2.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构建和谐校园

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抓手。从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文明习惯、文明行为着手,追求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的和谐,生态文明不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制度的和谐,人与课程的和谐。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民主尊重、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构建和谐校园。

3.弘扬生态文化,营造生态文明氛围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文化。进行生态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弘扬生态文化,进行生态文明理念教育。开展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将“绿色”理念贯穿于学校的办学、管理、育人等各项工作中。保护自然生态,加强绿化美化工作。加强校园卫生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功能齐备的校园,营造生态文明氛围。

4.注重生态道德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生态与道德是密不可分的。生态道德决定着学生的生态意识和行为。在品德教育方面,要将生态文明作为学生的基本品德要求,将思想品德从通常的人与人的关系延伸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关爱自然、保护自然、保护生态作为思想品德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生态文明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教育与教学工作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坚持以立足课堂、了解知识、增强意识、提高实效为指导思想,积极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德育教育和专业课教学之中,提高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率,进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5.培养生态化的消费方式,践行生态文明

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大力提倡节约型消费,改变“一次性消费”。反对自私的享乐观,拒绝挥霍铺张、浮华摆阔等消费行为。鼓励从点点滴滴做起,减少或杜绝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陈文斌,覃元理,刘经纬. 论新时期高等学校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使命[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5:6-7.

第2篇: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 永续发展 五维思考 政府职能

对于生态问题,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怀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对实现永续发展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文明理念予以支撑。实践证明,市场经济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是高投入、高能耗的,虽然在改革初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当前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在经济实现跨越的同时,也是发展理念的跨越,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不但要比GDP的增速,更要比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减速”,比发展质量和民生改善的“增速”,为可持续发展理念提供支撑。

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循环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和“循环利用”。其中,“减量化”是指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实现经济的发展目标,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是指在资源的第一次利用之后,通过修补与加工,对资源再次利用,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尽可能地实现经济发展的低能耗。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就是要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因此,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GDP理念需要生态文明呼吁和谐共生予以保障。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是“绿色GDP”,即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指从传统的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所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比起传统GDP的核算,绿色GDP理念倾向于环保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引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本目标是保护和发展生态生产力,建立起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即“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的五维措施

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围绕以下五个维度进行,即生态意识文明、生态产业文明、 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管理文明。

生态意识文明:确定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价值理念。生态文明理念下人类的价值观念应当发生转变,树立新的自然价值观、资源价值观,建立新的生态价值观念体系。在价值理念上生态文明要求提升全民族生态文明意识,把人看作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要树立“尊重生命、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观。站在统领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与自然的发展,改变工业时代生产主义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利益为驱动的做法,在生产中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融入道德和生态维度的考虑,破除只顾眼前蝇头小利传统观念的禁锢,充分尊重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在自然资源的可承受范围内以经济学和生态学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其传导机制来指导社会生产活动,立足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和谐共生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核心价值。

生态产业文明:确定环境保护与生产发展互利共生的经济生产方式。在物质生产上,生态文明要求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即生产方式的转变是可持续社会的重要特征。一方面,制定生产规划应充分考虑资源的有限性,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工业生产以对自然资源的开发速度取胜,目的在于实现单一产品短期效益最优,只要能够实现眼前的利益,就开足马力向自然界进攻,这实际上是一种“零和博弈”。生态文明下的生产方式应将“互利共赢”置于首要位置,充分考虑资源的有限性,注重自然界的循环周期和再生能力。为避免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和实现清洁生产,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注重对新能源的开发和资源循环再利用的研究。另一方面,用科技法宝让保护环境与生产发展实现互利共生的良性循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借鉴自然资源利用的内在规律,将利用过程重新进行优化整合,使每个环节的废弃物能够作为原料再次进入物质循环利用过程,真正实现零污染、零排放,确保环境保护与生产发展实现互利共生的良性循环,才能完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行为文明:达到最少资源消耗满足人类绿色消费和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生态行为文明要求我们摒弃资本主义发展以来形成的“生产—消费—废弃”的生活方式,转变成有益于环境的适度消费,自觉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首先,生态文明应讲究消费的适度性,人们消费的前提应是自然的可承载力。自然界有其客观发展规律,我们对资源的消耗不能超过其可再生能力,做到既能保证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消费水平与经济水平应相互协调。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从2010年的奢侈品消费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消费额已达126亿美元,仅次于日本13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消费品消费规模与我国的基本国情明显不符,应讲究消费的适度性,有效避免消费与经济失衡的现象;其次,个人消费要适度。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实际情况,拒绝攀比盲目跟风的消费心理。让保护环境成为广大民众的一种行为习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强自身的修养,远离迷茫空虚,自觉抵制享乐主义的诱惑,形成一种节约、健康、绿色、环保、适度的生活消费方式

生态制度文明:构建科学有效的生态法制制度。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离不开制度和法律的保驾护航。首先,立法者应当积极转变生态立法观念,彻底改变重经济效益而轻生态效益、重眼前局部利益而轻长远整体利益、重单项防治而轻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的立法指导思想,确立敬畏生命、非人类为中心的指导理念,重在保护而非利用。其次,应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对现行立法体系进行生态化改造,在立法上确认生态文明、实施生态系统整体化管理,实现由孤立的点线模式向立体多维的复合关系模式转变。制定高位阶的环境保护基本法,废弃只注重污染防治的小环保观,确立系统、平等关注污染防治、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的大环保观,以弥补生态保护的规定欠缺。再次,应树立生态产品保护立法理念,在环境法中确认和保护环境权,包括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安宁的环境等良好生态环境。健全和完善由污染防治法、资源保护法和生态保护法为三大基干的生态文明建设子法体系。最后,对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等传统部门法进行生态化改造,使其与专门的环境资源立法一起握指成拳,形成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整体合力。

生态管理文明:规范政府职能,实施生态环境创新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政府能否将生态管理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能,即能够否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实现生态管理。

首先,推进生态管理体制建设。进一步理顺生态管理体制,明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承担的任务,形成工作合力。针对一些交叉管理、多头管理的事项,形成主要职能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战略格局。同时从考核内容上更多考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节能减排和“富民”的分量,对民生和环境保护方面工作实绩突出的行为褒奖和鼓励,对执行不力的地区实行项目限批、领导班子进行严肃问责。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奠定基础。

其次,强化行政监督。实施最严格的环保准入门槛,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监督和执法工作力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逐步破解河流水质、大气环境质量、污染减排、资源开发、项目审批、环境投诉等薄弱难题;坚持关口前移,动态处理的原则,推行分类监管机制,开展监察专项稽查试点工作,对已通过验收符合要求的企业开展随机抽检。对正在开展环保规范化建设的企业,主要任务是指导和帮助企业发现和整改环保方面的隐患,引导企业自我完善。发挥执法手段的督促作用,推动企业增强治污整改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最后,推进合作治理。三大行为主体协同整合。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倡导包括政府在内的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参与生态环境合作治理。“既然同呼吸,那就共责任”,这不是一句空话。在生态环境治理中,除了做好监测预警、加大执法检查频次、防控力度以外,党政机关应带头在内部采取强制措施,例如为减少机动车排放而停驶部分公务用车等,部分高耗能企业、土石方施工单位等都应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如限产减排、减少作业规模、停止建筑拆除工程等,同时各地方政府应及时向公众生态环境信息,保障群众环境知情权,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积极拓展公民决策参与渠道,为满足群众民主要求提供良好平台,推进引导型政府生态管理职能的民主化发展。

第3篇: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旅游产业;生态文明;生态意识;生态行为;生态制度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9-0164-02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国内外学者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上,基于环境保护的理念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在此把生态文明界定为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分为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产品文明五个方面。

(一)生态意识文明

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种,人是最主要的因素,思想决定人们的行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人们要有生态意识,它指导人们的行动。生态意识包括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建立社会、经济、自然相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选择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观;强化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活环境。对旅游产业而言旅游业的管理者、经营者、旅游企业的员工和旅游消费者具有生态文明意识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

(二)生态行为文明

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思想和观念,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人类应该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类自身的矛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目前游客在景区乱刻乱划、践踏草坪等不文明的行为时有发生;旅游过程中导游与游客、游客与游客之间的不和谐事情也时有发生,据报道刚开园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出现了不文明的行为。由于排队时间较长,出现了游客插队的现象。生态行为文明包括低碳的旅游方式、文明的旅游行为,在旅游过程种的适度消费,旅游服务中体现出生态文明行为。

(三)生态制度文明

生态制度,是指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为中心,调整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制度规范的总称。生态制度文明,反映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完善生态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水平。生态文明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健全程度是衡量生态制度文明程度的标尺。

(四)生态环境文明

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以优美的环境为依托,自然禀赋、生态环境、文化风俗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目前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与生态文明建设不协调的方面:景区旅游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这破坏了旅游景区的协调性和旅游资源的自我修复能力;游客过度践踏草坪;在景区内建造过多的房屋;景区开发缺乏长远规划;过度的商业开发,破坏了旅游资源原有的独特的原始风貌。这些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极大地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生态产品文明

生态产品又称为绿色产品,是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生态产品特点在于节约能源、无公害、可再生,生态产品具有绿色、无污染的特征。对旅游业而言,是指设计和开发的绿色旅游产品:包括设计和开发出的低碳、环保的旅游路线,旅游产业的生态化发展,绿色饭店等。

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文明理念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低碳、环保、绿色、资源节约将赋予旅游业以新的含义。旅游产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现阶段旅游产业生态文明建设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游客在景区乱扔垃圾、在景点乱刻、乱划的现象仍然存在;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旅游资源过度开发、污水排放超标等问题。这些现象提示我们,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行为有待加强,需要培养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良好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但如果过度开发,超过了旅游资源的承载力,其修复过程却是相当缓慢,要付出的代价则是惨重的。目前随着旅游观光人数的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资源遭到不合理开发,众多生态环境问题呈现在人们面前:垃圾堆砌、游客猛增、交通混乱、大气污染、水质恶化、森林资源过度开发、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等。为了更好地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需要转变开发和营运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生态文明理论为其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以生态文明理念促进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措施

(一)实现旅游产业与农业、工业的融合发展

目前,国家提出了全域旅游的战略,全域旅游强调全产业,因此旅游产业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域旅游发展中不仅仅体现在旅游业本身,也体现在与旅游业相关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全产业融合发展。发展乡村旅游体现了旅游产业与农业的融合。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已经从过去以高收入阶层为主转向大众消费,日益成为大众化、平民化的旅游消费,这使乡村旅游拥有更大的市场需求;同时,随着城市污染的加剧,节假日人们希望走出城市,到近郊的乡村景区去休闲,去呼吸新鲜的空气。乡村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优良的空气、青山绿水,特有的乡村文化。在进行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促进旅游产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发展,把旅游业与农业、林业、渔业、牧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有组织地发展乡村旅游。第二,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与工业的融合。比如生产清洁设备,污水处理设备;体现绿色、环保、节能的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二)加强旅游产业生态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旅游产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旅游产业关于生态文明的法律、法规是调整人与旅游生态环境关系的规范,是保护和建设旅游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种,通过完善生态制度,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一,用法律法规约束旅游消费者、旅游管理者、经营者的行为。比如国家旅游局推出的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记录,这对游客的行为产生了约束;第二,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行环境审批制度,景区内严禁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进入;第三,政府制定生态文明导向的旅游发展规划,并将其作为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方面的制度、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旅游产业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使旅游管理者在进行景区开发和管理时应受到这些法律法规的约束,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旅游服务创新

旅游产业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涉及到旅游管理者、旅游经营者、旅游企业的员工和旅游消费者。目前,旅游管理者、经营者为最求企业的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污水排放超标;而旅游消费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也有待加强,表现在:践踏草坪、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的行为;因此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加强人们是生态意识,从而产生生态文明行为。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改变服务模式,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第一,国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旅行社、线上旅行商、导游等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培育他们的生态文明理念;第二,经过培训后的旅游从业人员将生态文明理念带到工作中,在旅游产品介绍、旅游合同签订、团队旅游行前说明会、在景区讲解中等环节增加更有针对性的生态文明旅游提示,培养和引导形成绿色消费习惯,提升生态责任意识,引导和鼓励文明、低碳的旅游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物品消耗,选择简约自然的旅游方式;第三,进行旅游产业绿色产品开发,包括设计旅游路线、创建绿色酒店、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等。

(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旅游景区景点品质的提升,这促进游客增加,旅游产业会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在国家提出的全域旅游战略构想下,把一个行政区当做一个旅游景区,旅游由原来的点状发展到面,将实现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实现“处处是旅游环境,人人是旅游从业人员”,这更需要优美的环境做支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使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建立在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上的,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时,要保证人与环境和谐的发展,提升旅游景区景点的品质,推动和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第4篇: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土地整治;土地规划

Abstract: Land consolidation planning as optimizing l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improvement of inefficient use of land, land restoration ecology strategic measures, the rationality, scientific or not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in the prepara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planning for the occasion, to explore the current land renovation planning ideas and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cept through to the various tasks of land reclama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cientific land planning, strengthening the regulation of land plan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role land use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and reclamation; land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301.2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继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上升到政府施政纲领和国家理念后,党的十报告再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战略位置,并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方面要求,而这些举措都与土地整治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中,如何充分利用土地整治治理国土的作用,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全过程,是规划工作者亟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党的十七大、十对我国土地整理事业健康发展提出的新任务。

2 十提出的“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党的十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明确了以生态文明建设牵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这是继党的十七大以后,再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战略位置,也是立足于当前我国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高度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十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中,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同时又与各项建设密切相关,融入各项建设之中的一项重要事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建设又要依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状况和水平。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关系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达到一定层次的产物。生态文明表现为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关系。生态文明的理念与实践,要求人们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懂得人类生存既要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再次,从历史上看,文明的发展与生态状况密切相关,文明的转型往往同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型。当依靠掠夺自然、破坏生态的生产方式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根基时,生态文明的潮流就顺势而出,呼唤和推进着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型,建设生态文明成为鲜明时代精神和人类共同行动。

3 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土地整治是一个由自然因素、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构成的典型复合系统,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1]。土地整理的本质特征是调整人与地的关系,依据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需求以及资源环境的现实状况和科技进步的可能,对人地关系进行的统筹安排。党的十报告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署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四条措施都与土地整治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3.1 土地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因素。

基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适度拓展土地整治的工作内容,使其发挥推动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作用,是党的十七大、十对我国土地整理事业健康发展提出的新课题、新任务。目前我国的土地整治已经由自然性工程转变为综合性社会工程,成为保发展、守红线、促转变、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和基础平台,土地整治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节约优先战略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的土地整治已经整体性地表现出服务于生态建设的特征,而我国土地整治的工作重心已经逐渐转移到更加注重质量和生态上来,引入了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理念。生态文明新要求的提出,将使我国土地整治工作迈上更高的层次。尤其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环境退化的严峻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土地整治的重要内容。未来的土地整治工程不仅是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更深层次上,是维护生态和谐、建设生态文明、保障民族生存安全的举措。

3.2 生态文明是土地整治的最终目标。

我国十余年来的土地整治历程证明,土地整治单纯追求面积增加,缺乏对生态因素的重视和考虑,不注重生态保护,将对项目区及周边区域的水资源、土壤、植被、大气、生物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诸多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只为生产目的进行土地整治与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土地整治作为人类社会走向文明进步路途上的工程手段,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规律,必须从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实施,在生态环境容许限度内进行操作,将追求生态文明作为终极目标。在土地整治规划与土地整治过程中,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贯穿于土地整治的始终,从生产能力可持续性、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工程设计合理性和运行管理机制的科学有效性等方面对土地整治进行全面评价。

4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方法

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规划编制,关键要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在规划上加以落实。要在规划实践中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实现发展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不仅要包括结构调整和空间形态布局的规划,更要重视形态层面以外的软性规划;还应当体现当地的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有机融合的布局特点。既要寻求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又要统筹兼顾,促进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达到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2]。《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包括三方面: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的统筹区域土地整治,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和提高耕地质量为目标的农用地整治,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和城乡发展为目标的农村建设用地和城镇工矿用地改造[3]。围绕《规划》确定的工作任务,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探索规划编制的思路和方法。

4.1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统筹全域土地整治。

把生态景观因素引入各级土地整治规划中,在战略层面上,落实好土地整治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途径。构建生态良好的土地利用格局,因地制宜调整各类用地布局,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空间格局。在城乡用地布局中,将大面积连片基本农田、优质耕地作为绿心、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景观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环境。土地整治规划开展并整合土地利用布局和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景观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网络、水土安全和乡村休闲旅游等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国土生态安全。坚持整体论、系统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从区域整体、土地生态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加强生态建设,积极发挥土地整治整合资源、整合部门的优势,整体推进土地整治,将土地整治的范围向全域转变[4]。

4.2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农用地整治。

规划的大尺度注重生态板块和生态网络体系构建,中尺度强调景观多样性保护,小尺度加强土地整治的生态功能提升。做好主体功能区、林业和农业等相关规划的衔接,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实践的操作性。注重耕地、草地、天然林等基础性生态用地的保护工作,加快建设以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森林、草地和基本农田等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在土地整治过程融入整体观念、全局观念和系统观念,充分考虑土地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相互关系,将景观生态、生态美学与土地整治原理与方法相渗透[5-8]。做好土地整治生态景观规划,将土地整治的重点转向以土地为核心的生态保护,达到提高农地永久持续生产能力、优化农地生态结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态平衡的目标。探索农用地保护与生态建设结合新机制,坚持保护耕地红线,进一步强化土地生态建设,统筹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地,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空间,在保护资源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4.3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统筹规划乡村土地利用,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维系和提升地域景观特征,挖掘乡村景观美学和文化价值,保持农村特色和风貌,保护具有历史文化和景观价值的传统建筑,加强乡村景观特色保护。推进村庄土地整治,加强散乱、废弃、闲置、低效利用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加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综合考虑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和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建立适合本地种植、养殖等农副产品基地,合理安排乡镇企业布局。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农村的循环经济、绿色产业、休闲观光农业,创新农村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文明新农村。

4.4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工矿用地整治。

以旧村庄、旧城镇、旧厂矿、城中村等低效利用的存量建设用地优化整合利用为重点,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处理好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全面推进土地、水和能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按照不同国土空间的特点,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行城镇体系、产业发展以及人口的合理布局。合理确定城市用地规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利用河流、山体等自然形态作为城市建设用地隔离绿化带及生态缓冲区,构建山水相容的空间结构,充分发挥山体绿化对过滤空气、防护污染、调节城市温度、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9]。充分挖掘现有工业用地潜力,促进产业更新升级,引导工业集聚发展,突出特色项目的生态产业发展。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推进绿色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合理安排各行各业用地。

5 结语

土地整治不仅是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更深层次上,是维护生态和谐、建设生态文明、保障民族生存安全的举措。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与实施,需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其中,让土地整治行为进一步明晰方向、理清思路,落实土地整治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真正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成为建设美丽中国过程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韩霁昌.生态文明是土地整治的终极目标[J]. 中国土地.2012,4:46-47.

[2] 姜广辉,张凤荣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和整理[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4:60-65.

[3] 贾文涛.土地整治有了新目标——《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解读[J]. 中国土地.2012,4:12-14.

[4] 李晓兵.转变利用方式 建设生态文明[J]. 中国土地.2010,11:19-20.

[5] 李典友.我国土地整理中的生态学问题与对策探讨[J].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1-33.

[6] 刘勇,吴次芳,岳文泽等.土地整理项目区的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效应[J]. 生态学报.2008,5:261-269.

[7] 吴克宁,郑信伟,吕巧灵等.景观生态学理论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06,12:300-302

[8] 安晨,刘世梁,李新举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6:68-74.

第5篇: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重要性;举措;高职院校

一、生态文明概述

生态文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观念,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是人类社会继续下去所必须选择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类型,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的,应顺应时代要求,主动引入生态文明理念,探索生态文明教育模式。

二、生态文明教育进高职的重要性

(一)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是高职院校顺应时展的

客观要求

“生态文明”理念早在2007年就写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社会的建立离不开生态文明的教育。高职学生是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能否拥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观念,能否具有良好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素质,将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因此,高职院校应顺应时展的客观要求,开展并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创建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生态文明。

(二)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是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帮助高职学生拥有良好的生态意识及生态道德素质,让学生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观念,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激发其对生态文明的认同和对生态环境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另外,生态文明是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它涵盖了人文、社会历史、自然和思维等方面的知识,对拓展视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有着良好的教育功效,因此加强这方面教育将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自身发展。

(三)开展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统一。和谐社会的建立必须依靠生态文明的支撑,生态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和谐进步意义深远。高职院校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成为先进文化的载体,自觉创造和传播先进文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四)开展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是可持续发展内在要求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生态恶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生态恶化已严重制约我国社会可持续进步。通过开展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让高职学生懂得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是生态文明的本质,它表达了一种“公正”的伦理意蕴;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让高职学生认识到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社会整体的进步;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帮助高职学生塑造正确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生态文明教育进高职的实现举措

(一)构建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

1.将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列为公共必修课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将“环境生态学”“环境保护”等生态学课程列为公共必修课,让学生在系统学习中充分认识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2.将生态文明融入思想政治课程中

学院在思想政治文化教育课程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生态文明理念,弘扬生态文化精神,陶冶生态道德情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生态世界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消费观。

3.在专业课程中增加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学院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要首先学习和掌握生态文明教育理论,并做到言传身教,把每门授课课程所包含的生态文明知识渗透给学生,这样才能真正把生态文明理论与各门专业课教学结合好,将学生培养成具备良好生态素养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通过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带动生态文明教育

1.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构建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形成浓厚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地受到积极影响,唤起他们深层次的环保意识,逐步提升生态道德情感。

(1)生态物质文化。生态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的景观设计、绿化美化、建筑创意、设施建设等。学院引用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管子的“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理念,将“树木树人,知行合一”定为校训,并立石为训,筑池植草,打造校训石生态景观区;将我国传统的“阴阳调和”“天人合一”的观念融入校园景观的设计中,使学生感受到浓厚的生态文化气息。

第6篇: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范文

那么,建设生态文明有哪些重要性呢?

第一, 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维护和改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使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为此,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第二, 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同时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道,构成了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政治保障、精神支撑和生态条件。如果对自然资源过度索取,对生态环境污染破坏,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将破坏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创造一个符合人们内在需求的环境,使人获得稳定感、安全感、满足感和充实感,从而促进人的身心更加平衡,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更加和谐。

第三, 建设生态文明是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均资源紧缺,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等重要战略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和1/3,水、大气、土壤等污染严重,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碳等主要污染指数已居世界前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加之气候变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与消费模式,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支撑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为了完成十提出的四项任务,我们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两点:

第一,转变发展理念,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设生态文明,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政绩观,充分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要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要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干部考核任用制度,把对干部的基本考察和政绩考核统一起来,把政府自身考核与人民群众满意度考核统一起来,对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履行职责、落实政策好的给予奖励,对因决策失误、监管不力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严肃追究责任。

第7篇: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范文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为实现这一目标,无极县委县政府决定以生态文明为抓手,大力推进农村面貌的改造提升,让农民自愿改变长期形成的不健康、不生态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1 无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无极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是河北省粮食主产区。全县辖6镇5乡,213个行政村,总人口5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9万人。

当前,无极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近年来,无极县委、县政府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组织实施了造林绿化、污水治理、垃圾处理、村庄整治等重点工作,全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农村人居条件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1.1 农民的生态观念缺乏。虽然农民有改变自己生活环境的愿望,但观念比较落后,他们的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意识比较薄弱,不能较好地处理经济与环境、家庭卫生与户外卫生、个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等问题,这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一个较大的思想和精神障碍。

1.2 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总体来看,无极县绝大部分农村的生产生活垃圾都未进行过任何处理,直接把处理的责任推给了大自然。大部分农村无排水与垃圾处理设备,污水、雨水随地势顺流、渗透,村内垃圾随处可见,形成了“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农村独有现象;厨房、厕所、暖气的改造提升程度不足,不利于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和良好生活行为的养成。虽然在各方面上级均有配套资金,但只是一个补充,主要资金来源还是要靠农民自筹,投入的不足也阻碍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1.3 农村原有农房建设的不合理性,以及屡禁不止的“两违”现象,严重损害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浪费了生态资源,也增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本。

1.4 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危害。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农民逐渐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等化学品,结果导致土壤的有机质、矿物质含量减少,土壤肥力降低,对大气、水、生物等也造成了一定污染,进而形成严重的面源污染。

1.5 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成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绊脚石。

1.5.1垃圾的处理方式不科学。对生活垃圾,大部分农民以不在院里污染为主,污水就直接泼到街里,垃圾则扔到街边或者离自己家远一点的死角处;对生产垃圾,大多是随意乱扔在农田道路,或者堆积在村口。

1.5.2自由、松散的畜禽养殖增加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治理难度的增加。目前无极县95%以上的农村都有专业养殖户,由于没有专门机构管理,这些养殖户对鸡或猪产生的污水是任意排放,污气没有相关处理,粪便或低价卖出或直接堆放在养殖厂附近,附近居民虽有意见,但由于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忍受。

1.5.3利益至上,难以管理。对自己有利的就做,不利的就不做,甚至反对,如在绿化方面,村里要绿化门前的小街道、大街道,如果不让个人出资,那基本上每户都同意,也有不少出力干活的,但若要个人出钱,那就会有相当多的人不同意。在田间地头的绿化,虽然村里承诺树归个人所有,但大部分农民以影响庄稼生长等为由,不愿绿化,个别人还趁农忙时节把绿化的树木连根拨起。

1.6 部分农村两委班子、村干部没有尽职尽责,延误了相关政策的实施。有的村两委班子不和谐,上级布置任务时,下面互相推托、扯皮;有的村书记村长能力不强,团结不了大多数群众,找不到稳定农村、发展农村的路子,影响了党群关系;有的村干部“公心”不够,没有把为农民服务的理念放在首位,一味追求自己的“成长”等。作为村班子成员,不尽心尽力地工作,那在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上也必会拖后腿,成累辍。

2 建设美丽乡村的对策建议

建设美丽乡村,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依托,必须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多管齐下。

2.1 重引导,培育生态文明理念

人民群众有了生态文明理念,才会有符合生态要求的生活和生产行为,才能推进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为此我们要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根据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充分l挥电影、网络、广播、电视、宣传栏、农民健身小组等媒介的作用,以人为本,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小品、顺口溜等形式,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生态道德教育。倡导人们追求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追求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既节约资源又环境友好的生活,注重生活质量而不是简单需求的满足;倡导人们从自己做起,不断影响周围的人,不断改善生活的环境。

2.2 抓源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城市的污染转移,使农村在招商引资方面处在了 喜忧参半的境地。因此,在招商引资上,县委政府要抓实环境关口,宁肯舍弃千万投资,也不能给环境带来压力,无极县正在这样做。在产业发展上应该从源头抓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做大做强蔬菜、粮主导产业,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其次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观光农业,结合无极独特的地域特点、文化特色,发展具有无极特色的农业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2.3 重实践,提倡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搞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无极全体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继续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所以我们必须身体力行,上行下效。一要大力提倡资源节约与清洁生产协同推进。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等节约型技术使用,建立清洁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生产生活源头抓起,减少外部投入品使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实现资源的节约和清洁生产。二要大力提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推进。通过循环的方式,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把废弃物变为农民所需的肥料、燃料和饲料,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物的去向问题,大大减少农业生产的外部投入,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发展。

第8篇: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范文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89-01

摘要:

建设生态文明是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生态文明关键是改变领导者的政绩观、生产者的生产观、消费者的消费观,实现思想与认识水平的生态化;建设生态文明保障是政策和法律体制的生态化;建设生态文明要重视生态文明教育。

关键词:生态文明;消费模式

1在工业文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以我国为例,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国土面积的1/3左右受酸雨影响;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日益突出;全国沙漠和沙化土地总面积达174.3万平方公里;全国共有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4000至5000种[2]。我国目前经济社会面临如此严峻的生态问题,是大自然对人类不断的“报复”,这些正是工业文明局限性的表现,也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挑战,要求人类做出新的选择,开辟一种新的文明。在人类历史上,文明的每一次变迁都是人类以其特有的主观能动性,在不断与生存困境的斗争中实现的。

随着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应运而生。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生态文明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这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所得出的结论。生态文明是以基于符合生态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它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观念,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其具体内容包括为实现这种和谐建构的技术、组织、法律、制度、意识、以及实际行动。

2在我国,一方面,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非常少

另一方面,生产和消费方式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资源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凸现。生态文明的崛起将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模式、价值观念的革命。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建设生态文明要体现在从商品的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体现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2.1产业结构领域。 在产业结构领域,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努力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用生态产业取代“黑色产业”,形成生态化的产业结构与发展机制。具体来看,一是切实减少甚至淘汰资源消耗大,经济效益差,污染排放物多的“黑色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型企业和产品,形成绿色产品群,产业链,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3]。二是加强基于生态与环保标准的绿色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力度,努力攻克关键技术,在产业发展和生产环节中节约资源,节能降耗减排,降低原材料消耗达到资源深度开发,循环利用。三是加快环保治理技术装备的标准化、系统化、成套化、产业化的实现步伐,尽早实现环保设施运营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

2.2增长方式领域。与人类文明相对应,人类的经济增长方式沿着“粗放式—集约式—循环式”的轨道转变。建设生态文明一定要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制定经济、社会、环境发展规划,把节约资源、保护和发展生态产业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采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式增长方式,将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和破坏降到最低。

3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靠政策的引导和法律的保障

在我国,政府的职能与法律主要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对人与自然及环境的规定较少,这与自然资源和环境做为公共财产的基本属性偏离,因而要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优化和完善政策与法制建设,即实现政策和法律的生态化。

政策和法律的生态化是重建一种限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新的体制,不仅约束社会关系,而且约束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形成系统的良性制度与友好关系。其具体内容应包括:(1)在政治制度上,政府应重新认识和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新的工作职能与内容,完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注意参与自然管理,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作为制订政策、计划和战略的前提。(2)在经济制度上,各经济主体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从整体上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从长远来看,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容量,制定不同地区的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不同经济政策。(3)在法律制度上,法律约束的范围必须涵盖人与自然关系,即生态立法,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自觉的调控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4)在政绩考核评价中,要体现和贯彻生态文明的观点。同时,设立一套对官员的环境考核和问责制度,由高耗能和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经济增长是不鼓励的,应追究责任。(5)公众的监督应成为一种机制,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4]。

4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因而要加强生态文明理念与习惯的教育,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人才的培养。学校要重视普及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作为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程。在大、中、小学课堂,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切实去体会保护大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掌握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方法,从而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应加大对林业等相关高等院校的经费支持,加大对生态人才的培养,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实现技术与手段创新[5]。

建设生态文明更需要公众的支持,需要社会的宣传使之不断深入人心。各负责部门、各环保团体、传播媒介可以通过开展生态传播活动、开办生态传播的专业性报纸杂志、增加和生态直接相关的电视节目、加强绿色网站建设等方法,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从而使人民群众把生态环境保护变成一种迫切的、自觉的行动[6]。

参考文献

[1]朱孔来.论生态文明[J].管理科学文摘,2004.10:23-24

第9篇: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范文

亲爱的同学们: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文明的摇篮;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即将迎来崭新的绿色文明,这一文明最核心的就是人与自然和谐与共。我们的渭河和所有江河一样是整个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天水人民。渭河是我们赖以生存、不能离开的母亲河。但由于长期以来的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变,我们的母亲河水量在减少,污染在加剧。保护好母亲河,就是保护天水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为了响应团市委提出的“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号召,同时为唤起和提高母亲河周边居民的环保意识,,激发大家保护母亲河、打造活力天水的热情,我们特向全院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一、保护母亲河,争做绿色理念的传播者。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带头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自觉关心生态环境,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和法律法规,努力带动家人,影响大众,在全社会倡导和树立保护母亲河意识、保护生态环境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母亲河、保护母亲河的良好氛围。

二、保护母亲河,争做生态环境的扞卫者。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带头树立惜水节水意识,自觉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要带头作到不乱扔废旧电池,不乱扔白色垃圾,不向河道倾倒垃圾和废弃物,同时注意发现和勇于监督举报非法排污、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利设施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