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公司就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工作计划进行了认真研究,并结合实际对上级公司开展此项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企业现状
我公司以XXXX为主营业务,公司碳排放主要由XXXX运营、企业供暖及职工生活所产生。近年来,我公司紧抓国家环保政策落实和XXX市铁腕治污机遇期,积极推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一是公司按股比累计投资2.17亿元,分批次完成了控股或参股的6家XXX的环保扩能升级改造,实现了封闭式环保型储煤,除XXX站使用装载机装车以外,其它站均实现了快速装车系统装车,有效降低了粉尘污染和装载机等机械设备的碳排放。二是公司所属各公司积极践行蓝天计划,均将燃煤锅炉、燃煤灶具改为空气能供暖或者天然气锅炉和灶具,减少环境污染,降低了碳排放。
虽然近年来我们在节能减排、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仍然存在企业生产耗电量大、耗油量大,下属个别单位对“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理解和重视不够等问题。
二、工作计划
“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正在逐渐掀起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公司要想在新形势下谋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厘清思路,明确方向,把握机遇,积极寻求低碳发展之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加快制定公司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为公司“碳达峰”工作提供根本遵循;二是积极推进公司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远景战略研究,把降碳作为优化公司产业结构,推动生产模式低碳化转型的总抓手;三是要持续挖掘企业节能减排潜力,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加强集装站绿色化改造,着力构建绿色集运体系;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企业植绿造林力度,全面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持续开展大气排放、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实现减污降碳目标。
三、对集团公司开展此项工作的几点建议
1.研究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源和垃圾焚烧发电。太阳能、风能是目前陆地上分布最广泛、利用最普遍的可再生绿色能源。从利用方式上看,生物质能源(薪柴、秸杆、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禽畜类粪便等)与煤炭、石油的内部结构和特性相似,可以采用相同或相近的技术进行处理和利用。建议集团公司结合区域、企业实际,因地制宜,加大太阳能光伏、风能、生物质能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研究及投资,扩大产业规模。
2.改造老旧发电机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议集团将本系统有关单位设备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的老旧发电机组更新改造,降低运维成本、安全隐患和碳排放。
3.整合铁运资源,加大“公转铁”力度。我市煤炭年产量超过4.5亿吨,除小部分以发电等方式就地转化以外,大多数都以公路运输方式销往全国各地,铁路运输量不到2亿吨。针对公路运输煤炭单车运量小、能耗大、污染大的实际,建议集团公司将系统内煤炭外运工作交由我公司统一以铁路集运方式销售,这样不仅能极大地降低运输成本、增加效益,并且能够有效减少碳排放。
4.发展氢能源和储能技术的应用。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二次能源,具有来源广、热值高、能量密度大、可储存、可再生,可电可燃、零污染、零碳排等优点。可通过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及工业副产气等多种来源获取,氢能将成为第三次能源变革的重要媒介。面对机遇,建议集团公司积极开展氢能和储能技术开发应用,重点推进集团系统发电企业在二次能源领域的调度经验实现氢电之间深度耦合互补,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
石头纸
如果告诉你,坚硬的石头能变成轻薄的纸张用来书写,你会相信吗?可能你会心存怀疑,不过现在石头纸这种环保的纸张已经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石头纸也叫石科纸,就是用磨成粉末的石头为主要原料,加上1 5%的聚乙烯和5%胶合剂做成的。这种纸外观看起来没什么特别,但这种纸防水坚固不易燃烧,写上字泡在水里,十分钟后拿出来,用手抹,字不但不会晕开,把水擦干照样可以写字。如果同时燃烧石头纸和一般的纸,一般纸―下子就烧完了,但石头纸的火却慢慢变小,最后熄灭。
由于石头纸的制作过程完全不砍伐树木,不使用水,不排放废水、废气,是一个没有污染的制造方法。另外,石头纸可回收,日晒会脆化成尘土,无废弃物,回归大自然。现在很多笔记本,纸袋,餐盒都用石头纸作为原材料。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使用的便签纸就是这种石头纸。
新能源汽车
不“喝”汽油,汽车就能在路上驰骋,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可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这已变成现实。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也有不少政策扶持,面对高涨的油价,不少消费者也希望能有使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的汽车早日推向市场。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但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
新能源汽车和旧能源汽车相比,零排放或近似零排放,减少了机油泄漏带来的水污染,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低碳信用卡
兴业银行于今年1月28日在全国发行了首张低碳主题的信用卡,这标志着节能减排开始进进入个人消费领域。
兴业银行中国低碳信用卡除具有信用卡的基本功能外,还携手北京环境交易所搭建了信用卡碳减排量个人购买平台,借助这一平台,持卡人可根据个人每年预计产生的碳排放量,购买相应的碳减排量,实现个人碳中和。个人在成功申办中国低碳信用卡后,即自愿承诺卡片激活后的首年购买定额的碳减排量,其中金卡为2吨,普卡为1吨,测算后碳减排量每吨约为35元人民币,购买费用从信用卡账户中扣减,额外购买可另行申请。
这张低碳信用卡在产品设计上也处处体现了低碳和环保的理念。卡片以新型可降解绿色材料制成,减少了传统PVC卡片废弃后对于环境的威胁;采用电子化账单,减少了纸质账单在制作和邮寄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建立低碳信用卡专属网站,为持卡人测算自身碳排放量以及购买碳减排量实现个人碳中和提供便利等。
低碳环保纸家具
北京朝阳区三里屯village南区二层一间店铺内专卖各种纸家具。店铺内摆放着用纸板折叠成的抽屉、储物柜、书架等家具。这些家具棱角分明、摆放整齐,且非常轻便,容易搬动。这些纸家具承重很大,纸书架能站上一个成年人,达到50到70kg的承重。
可是因为纸也取自木材,那么纸家具的环保性从哪里体现呢?店主表示:“首先,纸可以通过结构设计实现与传统家具一样的承重功能,而重量只是传统家具的20%到30%,而且纸可以回收十五到十七次,能循环使用,这也是对自然资源的节省。另外,纸的回收和再利用已经是很成熟的工艺,但是旧家具很难回收,即便是能回收再利用,也会造成高能耗。纸家具是折叠而成,折叠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受力方向达到更多承重效果。”
节能型智能化真空零度保鲜集装箱
新鲜草莓能保存几天?答案是:在自然环境中能保鲜2天;在冰箱中保存7天:在真空、零度、保湿、臭氧环境中保鲜21天以上。节能型智能化真空零度保鲜集装箱就是运用真空,零度,保湿,臭氧等物理方法组合调控技术,实现了各类成熟的水果、蔬菜、禽蛋类食品的较长时间保鲜,而且淘汰了鱼、肉类“冰鲜”技术,实现了“冷鲜”鱼、肉标准,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避免因食品过熟,腐烂,变质所造成的损失。21天的保鲜期,以水、陆运输方式足以运到全国各个地区。
作为无烟行业的汇丰银行同样面临环保重任
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气候和我们居住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关系到整个地球和人类共同的命运,需要整个世界竭尽全力,共同应对。作为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银行也应该用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环保责任。作为在中国创立的银行,汇丰相信,其自身的业务发展与中国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紧密相关。因此,汇丰中国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方式经营业务,尽可能确保银行贷款的项目是负责经营的。
汇丰中国的环保措施及成效
汇丰的环境贷款指引
汇丰集团制定了一系列环境贷款指引,以支持汇丰履行对环境保护的承诺。这些指引涵盖了对环境敏感的行业,并列明了汇丰准备和不准备提供财务支持的领域。自2004年起,汇丰根据国际原则,特别是赤道原则,先后了5项行业指引,分别是森林土地与森林产品、淡水基建、化工、能源和矿产与金属。
在中国内地,汇丰中国积极实施环境贷款指引,并严格遵守国际标准,支持环境保护。2007年3月,汇丰中国进一步加强信贷评估功能,设立全职岗位并特聘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业人士,以加强对银行贷款和客户业务的环境评估与监督,确保其符合国际标准、汇丰集团环境贷款指引,以及中国的环境保护条例。
此外,汇丰中国制定环境监测一览表,以协助银行贷款人员更加全面地评估贷款方案的环境风险,特别针对高耗能与高污染行业,以及汇丰集团环境贷款指引所涉及的其他环境敏感行业。同时,汇丰中国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提高员工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加员工对集团环境指引的了解,并提高员工对技术知识的掌握。
汇丰率先采纳并实施“赤道原则”
2003年汇丰银行就率先采纳了“赤道原则”,在全球范围内对所有产业的项目融资都实行该原则,包括采矿、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林业等。实行“赤道原则”后,银行保证只为那些符合条件的项目发放贷款,即项目发起人能够证明项目在执行中会对社会和环境负责。
汇丰相信,保护环境是确保我们的地球保持长久健康与繁荣的关键,汇丰中国致力于在内部运营与参与方面,推广教育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汇丰深知,企业必须与政府和民众一同分担环境的责任,将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包括降低对土地、水与空气的污染,以及资源的损耗。
汇丰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目标
汇丰于2005年10月成为全球首家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大型银行,比预期提早了3个月达标。汇丰的碳中和计划包括三部分:第一,管理并减少能源耗用量从而减少直接碳排放;第二,购买“绿色电力”,减少使用的电力的碳排放系数;第三,以投资碳排放减免项目,来抵消剩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达到碳中和。
汇丰中国在自身运营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碳中和”计划的实施。汇丰中国装有视频与电话会议设施,以减少出差的需求;使用双面打印机,减少纸张的使用;实施夏季员工商务便装安排,调高空调的温度,帮助减少能耗。
“汇丰气候伙伴”计划助推中国节能减排
2007年12月4日,正值在印尼巴厘岛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全球气候工作制定新的“路线图”之际,在北京,汇丰联合4家全球性环境组织:气候组织、地球守望组织、史密森尼热带研究中心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举行了“汇丰与气候伙伴同行”中国项目启动仪式。中国项目总额为2179万美元。它是于2007年5月正式启动,总捐赠额为1亿美元, 跨度5年的“汇丰与气候伙伴同行”全球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汇丰与其4个合作伙伴将配合中国政府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努力,联合研究机构、企业、政府和市民大众,在森林、淡水、城市、人员参与等方面开展工作,到2011年,预计获得以下成果:
森林:在中国亚热带及温带森林开展“碳储藏库”研究,为了解中国的森林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提供可靠数据;同时,在中国成立地区性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家合作,研究不同树种的生态功能,探索可持续森林管理模式,使中国的植树造林工作和森林面积的增加所带来的生态效益最大化。
淡水:在长江中下游恢复3000平方公里湿地,大大提高全流域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减少极端气候造成灾害的可能性,以及为入海口饮用水安全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发展可持续农业和渔业模式,在提高农民、渔民收入的同时,减少农渔生产对气候的影响。
在北京、上海和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展节能城市模式研究,提高三角洲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在主要城市协助企业和政府发展节能策略,在中国发展一个志愿性质的“碳”市场,以部分抵消碳排放量。
为近400名汇丰亚太区员工和150名各界人士提供两个星期的专业培训,使他们成为“气候先锋”,为研究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做出贡献,并在各自社区开展节能减排活动;同时,开展各种活动,吸引2000万中国人参与到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的事业中来。
尽管气候变化短期内不可逆转,但是汇丰开创性地通过提高淡水生态系统的适应性与抵抗力,帮助减缓气候变化给人类及其它生物带来的不利后果。
正因为汇丰一贯坚持“环保理念”并把该理念融入到日常经营中,重视气候转变带来的风险和商机,率先达到了“碳中和”目标,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它被评为英国《金融时报》“2006年可持续发展银行”,并登上“2006年气候领导指数”银行业排名榜首。
关键词 碳交易;市场化;法律需求;促导机制
中图分类号 D922.68;X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8-0033-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8.006
碳交易,又称碳排放权交易、碳配额交易、碳信用交易,是指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一国或特定区域,为削减本国或本区域温室气体排放,在总量控制或基准排放水平确定的基础上,以温室气体排放权或排放配额节余指标为交易对象,在纳入交易体系范围内的排放实体或减排主体间进行交易的市场化温室气体减排机制和政策工具。其目的是降低减排成本、促进减排技术研发和实现经济发展模式低碳转型。气候变化背景下,各国政府皆承受着国际减排义务和国内低碳转型的双重压力。碳交易减排机制和制度,由于具有信息成本低、减排效果明确、能激励和促进清洁技术发展等多重优势,被视为一种可持续的长效减排机制 [1]。但碳交易的市场化运行和机制设计,却不可避免受到宏观政策变化的影响,为交易主体和排放实体带来较大的政策风险。同时碳交易自身属于法律拟制的交易形态,需要较高的政策支撑体系和较完备的立法以保护市场预期,以克服制约交易规模扩张的瓶颈问题。本研究认为,国内碳交易形态相较国际碳交易,需要科学解决交易环节的确定性和交易标的合法性问题。通过分析我国碳交易发展态势,碳交易面临的政策风险和瓶颈约束等问题,对我国碳交易市场化运行的环节予以合理界定,明晰法律着力碳交易的关键领域与重点,对发挥法律在政策固化、规则形成、制度推进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构建我国碳交易法律促导机制,增强市场预期和培育市场信心,促进我国碳交易机制的顺利运行和良性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指导作用。
1 中国碳交易发展基本态势和市场潜力
与一般性商品交易不同,碳交易是外部性产品交易,是法律拟制的产物、需要较严格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条件。理论上,只要碳排放权通过立法拟制具备稀缺性和可流通性,碳交易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和不同主体间进行。但在事实上,囿于认识观念、公众意识、技术条件及政策水平等方面的不足,我国碳交易呈现以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减排额开发为绝对主导、并严重依赖于国际买方市场的发展态势。一方面,得益于国际CDM市场成熟的管理机制和运作规程,我国CDM项目批准注册和CERs(清洁发展机制下产生的经核证减排量)签发连续多年居世界前列,交易额更是多年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清洁发展机制下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供应国;另一方面,我国在国际上长期处于碳市场最底端,是国际碳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和CERs市场的低端提供者,交易规则和减排标准的缺位限制了中国全面开展强制性碳配额交易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我国各种类型的碳交易已经初步行动,碳中和、碳抵消等自愿性碳交易开始试水;我国亦已准备在特定区域和领域试行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并将能耗和减排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个地方或行业;碳监测和碳资产经营咨询服务行业也获得迅猛发展,产生了一批以碳市场发现、碳风险防范和碳投资咨询为主业的碳交易服务机构。凡此种种无疑都在表明,碳交易政策缺失、市场需求不足、碳计量监测能力和机构不健全、核证机制匮乏等各个制约碳交易良性发展的瓶颈因素正在逐渐被克服,我国碳交易正处于全面市场化发展的前夜。
1.1 中国碳交易发展的基本态势
1.1.1 碳交易市场潜力和价值得到产业界广泛认可,碳资产管理意识和经营意识、碳风险防范意识普遍增强
碳交易使碳具备了“资产”属性,通过碳交易,使得企业减排行为具有资产管理和价值创造的功能,并能有效防范未来碳强制减排约束下的碳风险和国际市场机制下的碳壁垒,进而引领企业在低碳发展和转型上的更高层次的竞争,促使企业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
1.1.2 各种碳交易形式开始试点,碳交易处于市场化过程中
继我国2009年首例自愿碳减排交易:上海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购买奥运期间北京绿色出行活动产生的8 026 t碳减排指标,成为第一家通过购买自愿碳减排量实现碳中和的中国企业之后,各地自愿交易“碳中和”、“碳抵消”业务活动层出不穷。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推出“企业自愿减排联合行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2010年1月推出“世博自愿减排平台”,广州环境自愿交易所设立公益性的“广州碳中和基金”等等。2010年8月深圳大运会推出“我为大运碳抵消”首次向普通公众推出可自助购买抵消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场馆和赛事中产生的碳排放的交易平台。随着大运会“碳中和”活动的兴起,更多的人参与到自愿减排行列中,各种形式的碳交易众采纷呈。
1.1.3 后京都气候谈判中我国碳交易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旅游业;能源消耗;碳排放;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表明,2012年全球出境游人数达到了13.5亿人次。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所消耗的能源、产生的碳排放等问题,已成为国际相关旅游组织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1]。据世界旅游组织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2012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为1.32亿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29.6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57万亿元。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推进旅游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均对旅游业的节能减排提出了要求[2]。本文在系统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推动我国旅游业的节能减排实践及低碳发展提供科学借鉴与参考。
1 研究进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所带来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引起了相关组织和学者的广泛关注。1995年,第21届旅游与旅行产业大会提出资源管理和能源消耗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领域[3]。此后,一些学者对能源利用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联系、游客在旅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碳排放进行了研究[4-5]。进入21世纪后,学者们对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研究方法与内容取得了突破性进展。G?ssling及其合作者提出系统分析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研究方法,并开展了旅游业生态效率、航空旅行自愿碳补偿、碳中和旅游地、旅游食物管理、区域旅游碳排放测量等多方面的系统研究[6-11]。Becken与合作者从旅游住宿、旅游吸引物和活动、航空旅行、旅游交通方式等多个角度,对旅游业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提出测算旅游业碳排放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关键环节[12-16]。随后,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业的能耗和碳排放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涌现出Scott、G?ssling、Becken、Peeters等代表性人物[17]。与此同时,世界旅游组织先后在2003年和2007年召开两届旅游业与全球气候变化国际会议,指出旅游业既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同时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之一;应加强旅游业碳排放研究,并号召旅游业有责任进行节能减排[18]。2009年,世界旅游旅行理事会确定了到2020年实现旅游业碳排放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25%~30%,到2035年削减50%的目标[19]。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更是推动了旅游业向低碳的转型发展。此后,关于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文章迅速增多,许多新学科也渗入此项研究领域中,逐渐成为国际旅游学界研究热点之一。
与国外相比,国内旅游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研究起步较晚。2007年开始有关酒店能耗的研究[20]。2008年出现关于旅游线路产品和旅游景区碳排放的研究[21-22],并倡导“低碳化”旅游方式[23]。2009年,低碳旅游的理念逐渐升温[24];尤其是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后,学者们开始积极关注旅游业低碳发展的途径,多是以定性研究为主[25-26]。2010年,一些学者开始利用碳足迹定量计算旅游业的碳排放[27-28]。2011年,石培华等首次系统地估算了全国旅游业的能耗与碳排放[29]。此后,关于不同区域旅游业及其各个部门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测算的研究开始增多,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日益多样化[2]。与此同时,学者们从低碳景区、绿色饭店、低碳交通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旅游业节能减排的对策与措施,并扩展至旅游城市(圈)、旅游全行业的低碳建设及节能减排研究[1]。
2 研究内容
2.1 区域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国外学者们和相关组织对不同区域的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进行了测度(表1)。从全球层面上,G?ssling首次计算了全球旅游业的能耗和碳排放量,结果显示,2001年旅游业的能耗占全球总能耗的3.2%,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5.3%[6]。UNWTO-UNEP-WMO的联合研究表明,2005年全球旅游业碳排放总量为1307Mt,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95%[18]。Peeters等的测算表明旅游业引起了全球4.4%的碳排放[30]。从国家和地区层面上,学者们测算了新西兰、瑞典、澳大利亚、瑞士、夏威夷、马尔代夫、荷兰、挪威、以及加勒比海地区国家的旅游业的能耗、碳排放及温室气体排放量[11,16,31-38]。此外,一些机构和学者对旅游业的未来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及情景分析。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05年~2035年,旅游业的碳排放将以2.5%的年均速度增长[18]。而Peeters等预测到2035年,全球旅游业碳排放将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30]。Dubois等用敏感度分析法,预测到2050年,法国旅游业温室气体排放将增加90%[39]。
国内学者在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测算方面,石培华和吴普利用“自下而上”法首次从全国层面估算了旅游业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结果显示,2008年我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为 428.3PJ,占全国总能耗量的0.51%;排放二氧化碳51.34Mt,占全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0.86%[29]。在省域/地区层面,一些学者利用“自下而上”法对江苏省[40]、江西省[41]、湖南省[42]旅游业的能耗和碳排放进行了测量。一些学者从旅游碳足迹入手,对江西省[43]、舟山群岛[44]旅游业的碳排放进行了测量。此外,谢园方等借鉴 “旅游消费剥离系数”概念,构建出符合我国目前统计口径的旅游业碳排放测度方法[45];袁宇杰等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并从终端消费角度核算了山东省旅游碳排放[46],钟永德等以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为基础,计算了全国旅游业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量[47],详见表2。
2.2 旅游交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主体部分,碳排放量占旅游业碳排放总量的75%,其中,飞机的碳排放量占旅游交通碳排放总量的40%,汽车占32%,其他交通占3%[18]。在新西兰,2001年国内旅游者的旅游交通能耗量占旅游能耗总量的73%,而国际旅游者的旅游交通能耗量占旅游能耗总量的65%,跨国旅行的能耗量是国内旅行的4倍[15];2005年国际和国内游客航空旅行的碳排放量分别为7893Gg和3948Gg[48]。在瑞士,1998年旅游交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旅游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7%,而航空运输占整个行业碳排放总量的80%[34]。在中国台湾的5个国家公园,1999年~2006年私家车的碳排放强度最高,人均碳排放与交通方式的选择和距离远近有密切关系[49]。在极地区域,特别是南极,邮船旅游者每人每天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国际旅游线路平均值的8倍[50]。
国内研究表明,随着旅游业发展,我国旅游交通碳排放碳排放量由1980年的301.5万t增长到2009年的6152万t,其中以公路和民航碳排放量最大;从空间分布来看,旅游交通碳排放量较高的地区主要为我国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51]。更多学者对景区交通的碳排放进行了研究,旅游交通碳排放的比例随景区游客吸引半径的增加而增多[52];距离高和中等的景区对飞机的碳减排敏感度较高,距离偏低的景区自驾车的碳减排效果最为明显[53]。能源结构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是景区旅游交通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而能源强度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则是抑制旅游交通碳排放的有效因子[54]。
2.3 旅游住宿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住宿业的碳排放量占旅游业碳排放总量的21%[18]。饭店在运营期间,空调系统(制冷与采暖)、照明系统、电梯、餐饮服务、冷库、小家电等要直接消耗大量的电力、煤炭、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能源[12,55]。一般来说,规模越大、设施越豪华、服务项目越多的住宿企业,其单位能耗也越大[12,56]。由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业发展阶段不同,新西兰[12]、澳大利亚[57]、英国[58]、新加坡[59]、香港[55]和台湾[56]等区域住宿类型的直接能耗也有较大差异。此外,也有学者对住宿业的间接能耗进行了研究,如针对住宿业运营期间的废弃物处理[56]、水资源消耗[60]、采购运输过程[59]等所引起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从国内研究看,旅游饭店的能耗普遍高于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的平均水平,并且占社会能耗总量的比重逐年上升[61]。空调、热水、照明和机电四部分的能耗约占饭店总能耗的80%~90%[62]。大型饭店餐饮服务的能耗约占酒店总能耗的53%[20];酒店住宿产品的直接能源消耗约占总能耗的60.98%[27]。我国酒店业每万元的总产出需要消耗330.99千克标准煤,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酒店住客的日常能耗量远高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能耗量[63]。
2.4 旅游活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旅游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旅游业碳排放总量的4%[18]。而不同类型的旅游活动的能耗是不一样的,所产生碳排放当量也不一样。在新西兰,空中活动的能源消耗最大,平均为424.3MJ/游客,直升机滑雪的能耗达到1300MJ/游客;而旅游吸引物中的建筑类能源消耗较小,为3.5MJ/游客[13]。在中国台湾澎湖岛,每位游客每次使用动力水上活动的单位能耗和碳排放最高,而每位游客每次参观历史遗址的单位能耗和碳排放最低[56]。在加拿大,北极熊观光旅游业每个季度会产生20892t的CO2[64]。而国内学者还没有专门针对旅游活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研究。
2.5 旅游景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国内外学者旅游景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估算研究较少。Walz等估算了瑞士Davos 景区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供暖、交通等方面的碳排放[65];Bhuiyan等计算了马来西亚东海经济区42个休闲森林景区的碳排放量[66]。从国内研究看,章锦河经过计算得出2004年九寨沟与黄山风景区旅游业的碳排放量分别达309455.66t与146947.84t[22]。李世宏等得到张家界景区旅游者的碳足迹量大小依次为交通、住宿、餐饮、娱乐、游览、购物[67]。周年兴等计算得到2010年庐山风景区旅游者碳排放总量为87475t,而景区内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为 9447t,旅游业使庐山成为一个显著的碳源[68]。
2.6 旅游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缓解与适应
在征收旅游业碳税方面,Mayor等运用旅游流模型测算了四种调整后的飞机乘客税对旅游业带来的影响[69]。如果全球按$1000/t C征收碳税,将会改变人的旅行行为,进而使航空碳排放降低0.8%;对航空燃料征收碳税可能会引起距离客源地较远和较近的国际游客量大幅减少[70]。如果征收温室气体碳税仅局限在区域范围内而非全球范围,那么征税地区会比未征税地区容易失去旅游市场份额[71]。
在旅游碳补偿与碳中和方面,G?ssling等指出旅游者自愿参加碳补偿计划是减少旅游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策略[8]。Smith等从国家尺度探讨了航空的碳补偿计划[48]。Mair的研究发现,航空旅行自愿碳补偿购买者通常为生态中心主义者,但并不是所有的生态中心主义者都自愿购买碳补偿[72]。G?ssling指出“碳中和目的地”的概念应包括“碳中和”、“气候中和”、“碳清洁”、“零碳”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测定―减排―补偿”程序达到“碳中和”,并需要通过国家层面的执行和资金筹措来实现[9]。
除了政策或有关技术手段外,改变旅游者行为方式和公众意识也是旅游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方面。虽然旅游者明白其旅游行为可能会导致气候变化,但是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改变自身的旅游方式,利益相关者还没有加入到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73]。因此,选择适当的旅行方式、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加大交通运输率、延长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平均逗留时间、倡导“慢旅游”方式、提高旅游者的公众意识是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策略[49,74-75]。
国内学者对旅游业节能减排认知的研究,李祝平通过对饭店顾客的消费态度和意愿的调研发现,虽然顾客有一定的绿色消费意识,但并未完全转化为真正的绿色消费行为,而且不同的顾客之间存在较大差异[76]。汪清蓉等的调查表明,公众对低碳旅游认知具有学历、收入和职业差异[77]。周勇等的分析表明,饭店消费者对绿色饭店的支持度很高,但是并不愿为入住绿色饭店而支付较高的价格[78]。吴倩倩等的调查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居民对发展低碳旅游的认知程度越高,越倾向于支持低碳旅游实验区建设[79]。
针对旅游业的节能减排措施,由于旅游业的涉及的部门较多,因此,其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也需要多个部门的合作。石培华等构建了概念性政策框架设计思路,并提出了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四位一体”的减排措施[80]。钟林生等建议从提高旅游全行业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与创新、开发气候适应性强的旅游产品、增强主动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保障机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与挑战[81]。
针对低碳旅游的发展对策,在低碳旅游交通上,吴晨等建议山岳型景区应发展以客运索道和登山步道为主的交通系统,沟谷型景区应发展以电动巴士、自行车道和步行道为主的联动交通系统,湖泊型景区应发展以低碳游船为主,辅之以环湖自行车道和游步道的综合交通系统[82]。李立等对于旅游城市,应科学合理布局城市公交换乘点和公共自行车点,引进城市 BRT、轨道交通等,构建城市的立体低碳公共交通系统[83]。
在低碳饭店建设方面,翁钢民等从加大低碳饭店的宣传推广力度、对低碳饭店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采用低碳经营模式和清洁生产工艺、制订合理的低碳产品价格、积极开展绿色营销等方面提出了低碳饭店的实现路径[84]。刘益根据我国酒店业能源消耗的特点,从酒店设计、能源管理、酒店服务、酒店消费、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了酒店业实现低碳化经营的途径[63]。
在低碳旅游景区和目的地建设方面,李晓琴等参照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选取了经济、环境、运营、技术、管理等5个层面34个指标构建了低碳景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85]。李世宏等从使用清洁能源、加强区域合作、规范游客行为等方面提出了旅游景区碳减排路径[67]。马勇等从旅游目的地的吸引物、设施、管理水平、环境等角度构建了低碳旅游目的地模型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86]。蔡萌等认为营造城市低碳旅游的吸引物体系、设施、体验环境、和消费方式是实现旅游城市转型发展的五个基本层面[87]。
3 总结与展望
3.1 总结
国外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旅游中能源利用问题的研究。进入21世纪后,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已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开展了从不同角度针对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研究。而国内旅游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研究起步较晚,自2009年9月开始,针对旅游业节能减排的低碳旅游的研究逐渐增多,2011年有关旅游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定量研究开始增多,但目前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国外学者通过生命周期评价、碳足迹法、“自下而上”法、“自上而下”法、旅游卫星账户等方法进行了旅游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定量估算与情景分析研究,并识别了旅游交通、住宿及旅游活动的单位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等关键性参数。国内学者集中于从宏观角度定性分析低碳旅游的实现路径、模式与对策,对旅游业的能耗和碳排放的定量估算相对滞后,多运用“自下而上”法,缺乏可信度高的定量计算和数据依据。
国外研究目前已识别出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及结构,按照“测定―低碳―补偿”的逻辑主线,基本形成了体系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旅游业节能减排的政策及措施,内容涉及管理、财税、工程、技术、教育、政策等多方面。国内测算旅游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研究较少,特别是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预测和情景分析仍是空白。针对旅游业节能减排的对策与措施以宏观描述居多,缺乏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3.2 研究启示与展望
3.2.1 加强定量测度
按照国外通行的旅游业碳补偿的“测量―减排―补偿”三部走模式,碳排放的测量是制定旅游业节能减排措施的基础。由于旅游产业关联度高,涉及的行业和部门众多,很难将其完全从各个经济部门的统计数据中剥离出来。国外的相关研究常使用类推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选取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指标体系。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自主的碳排放计量体系。因此,为对比分析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区域差异,要科学构建适宜国际上统一的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测度模型。并结合我国旅游业的实际,对不同类型旅游交通方式、住宿形式、旅游活动的单位能耗及碳排放强度等关键性参数展开实证研究。
3.2.2 进行预测和情景分析
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预测与情景分析是衡量旅游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旅游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缓解与适应的决策依据。在我国,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都将会随着旅游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因此,必须强化对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未来情景的动态认识,进行不同情景的模拟及预测分析,为我国旅游业节能减排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3.3 深化研究内容
除了测度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总量的时间变化趋势,要加强对区域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同时,要对影响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机制机理进行研究,为旅游业节能减排提供科学指导。此外,进行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分析,考察主要利益相关者对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以及低碳旅游的认知和行为。要研究如何将低碳发展理念融入旅游业节能减排研究之中,构建旅游业低碳发展模式。并探讨如何从政府宏观规划、旅游企业中观管理、旅游者微观行为三个层面推动旅游业的低碳发展,为制定旅游业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吴普,岳帅.旅游业能源需求与二氧化碳排放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13,28(7):64-72.
[2] 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旅游业碳排放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4):451-460.
[3] WTTC, UNWTO, Earth Council. Agenda 21 for the travel & tourism industry: Towards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 London, 1995.
[4] Tamirisa N T, Loke W K, et. al. Energy and tourism in Hawaii[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7, 24(2): 390-401.
[5] Schafer A, Victor D G. Global passenger travel: Implication for carbon dioxide emission[J]. Energy, 1999(24):657-679.
[6] G?ssling S. Global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tourism[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2(12):
283-302.
[7] G?ssling S, Peeters P, et. al. The eco-efficiency of tourism[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5, 54(4): 417-434.
[8] G?ssling S, Broderick J, et al. Voluntary carbon offsetting schemes for aviation: Efficiency, credibility and sustainable tourism[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7, 15(3): 223-248.
[9] G?ssling S. Carbon neutral destinations: A conceptual analysis[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9, 17(1):17-37.
[10] G?ssling S, Garrod B, et al. Food management in tourism: Reducing tourism’s carbon ‘foodprint’[J]. Tourism Management, 2011, 32(3): 534-543.
[11] G?ssling S. National emissions from tourism: An overlooked policy challenge?[J]. Energy Policy, 2013(59):433-442.
[12] Becken S, Frampton C, et. al. Energy consumption patterns in the accommodation sector: the New Zealand case[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1, 39(3): 371-386.
[13] Becken S, Simmons D G. Understanding energy consumption patterns of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activities in New Zealand[J]. Tourism Management, 2002, 23(4): 343-354.
[14] Becken S. Analyzing international tourist flows to estimate energy use associated with air travel [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2, 10(2): 114-31.
[15] Becken S, Simmons D G, et. al. Energy use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travel choices[J]. Tourism Management, 2003, 24(3): 267-277.
[16] Becken S, Patterson M. Measuring national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tourism as a key step towards achieving sustainable tourism[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6, 14(4): 323-338.
[17] Becken S. A review of tourism and climate change as an evolving knowledge domain[J].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3(6): 53-62.
[18] UNWTO-UNEP-WMO. Climate change and tourism: responding to global challenges[M]. Madrid: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2008.
[19] WTTC. Leading the Challenge on Climate Change [M]. London: World Travel & Tourism Council, 2009.
[20] 高兴,张殿光,等.我国酒店业餐饮服务全过程能耗现状分析[J].建筑科学,2007,23(4):40-44; 69.
[21] ,杨桂华,等.基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云南香格里拉旅游线路产品生态效率[J].生态学报,2008,28(5):2207-2219.
[22] 章锦河.旅游废弃物生态影响评价――以九寨沟、黄山风景区为例[J].生态学报,2008,28(6):2764-2773.
[23] 萧歌. 倡导“低碳化”旅游方式[N]. 中国旅游报,2008-01-11(第十版).
[24] 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154-155.
[25] 魏小安. 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N]. 中国旅游报,2009-11-30(第二版).
[26] 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 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25(1): 13-17.
[27] ,黄继华,莫延芬,等.昆明市四星级酒店住宿产品碳足迹计算与分析[J].旅游学刊,2010,25(3):27-34.
[28] 王怀. 张家界旅游者碳足迹研究[D].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56
[29] 石培华,吴普.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CO2排放量的初步估算[J].地理学报,2011,66(2):235-243.
[30] Peeters P, Dubois G. Tourism travel unde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constraints[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0, 18(3): 447-457.
[31] Patterson M, McDonald G. How clean and green is New Zealand tourism? Lifecycle and future environmental impacts[M]. Lincoln, New Zealand: Manaaki Whenua Press, 2004.
[32] G?ssling S, Hall C M. Swedish tourism and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n emerging conflict?[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2008, 8(2):141-158.
[33] Dwyer L, Forsyth P, et. al. Estimat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Australian tourism[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0, (18): 355-376.
[34] Perch-Nielsen S, Sesartic A, et. al. The greenhouse gas intensity of the tourism sector: The case of Switzerland[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2010, 13(2): 131-140.
[35] Konan D E, Chan H 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Hawaii: Household and visitor expenditure analysis[J]. Energy Economics, 2010, 32(1): 210-219.
[36] Bernard F, Khelil T B, et. al. The Maldives’ 2009 Carbon Audit. Paris: BeCitzen, 2010.
[37] De Bruijn K, Dirven R, et. al. Travelling Large in 2008.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Dutch holidaymakers in 2008 and the development since 2002[R]. Breda, the Netherlands: NHTV Breda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NRIT Research and NBTC-NIPO Research, 2010.
[38] Aall C. Energy use and leisure consumption in Norway: an analysis and reduction strategy[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1, 19(6):729-745.
[39] Dubois G, Ceron J P. Tourism/leisur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orecasts for 2050: Factors for change in France[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6, 14(2):172-191.
[40] 陶玉国,张红霞.江苏旅游能耗和碳排放估算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1(8):151-156.
[41] 焦庚英,郑育桃,叶清.江西省旅游业能耗及CO2排放的时空特[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10):105-112.
[42] 赵先超,朱翔.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的初步估算及脱钩效应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3,22(1):166-175;129.
[43] 王立国,廖为明,等.基于终端消费的旅游碳足迹测算―以江西省为例[J].生态经济,2011(5):121-124;168.
[44] 肖建红,于爱芬,王敏.旅游过程碳足迹评估―以舟山群岛为例[J].旅游科学,2011,25(4):58-66.
[45] 谢园方,赵媛.长三角地区旅游业能源消耗的CO2排放测度研究[J].地理研究,2012,31(3):429-437.
[46] 袁宇杰,蒋玉梅.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旅游碳排放核算―以山东省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3):1-5;8.
[47] 钟永德,石晟屹,等.中国旅游业碳排放计量框架构建与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78-86.
[48] Smith I, Rodger C. Carbon emission offsets for aviation-generated emissions due to international travel to and from New Zealand[J]. Energy Policy, 2009, 37(9):3438-3447.
[49] Lin T P.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transport in Taiwan’s national park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0, 31(2): 285-290.
[50] Eijgelaar E, Thaper C, et. al. Antarctic cruise tourism: the paradoxes of ambassadorship, “Last Chance Tourism”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0, 18(3): 337-354.
[51] 魏艳旭,孙根年,等.中国旅游交通碳排放及地区差异的初步估算[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2):76-84.
[52] 包战雄,袁书琪,等.不同游客吸引半径景区国内旅游交通碳排放特征比较[J].地理科学,2012,32(10):1168-1175.
[53] 肖潇,张捷,等.旅游交通碳排放的空间结构与情景分析[J].生态学报,2012,32(23):7540-7548.
[54] 李伯华,刘云鹏,等.旅游风景区旅游交通系统碳足迹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南岳衡山为例[J].资源科学,2012,34(5):956-963.
[55] Deng S, Burnett J. Energy use and management in hotels in Hong Kong[J].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02, 21(4):371-380.
[56] Kuo N W, Chen P H. Quantifying energy us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loads from island tourism based on a life cycle assessment approach[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9, 17(15): 1324- 1330.
[57] Dalton G J, Lockington D A, Baldock T E. Case study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renewable energy supply options for small to medium-sized tourist accommodations[J]. Renewable Energy, 2009, 34(4): 1134-
1144.
[58] Taylor S, Peacock A, et al. 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UK hotels in 2030[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0, (45): 1389-1400.
[59] Wu X C, Rajagopalan P, Lee S E. Benchmarking energy use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Singapore’s hotel industry[J]. Energy Policy, 2010, 38(8): 4520-4527.
[60] Nadim C, Adrian C, Robert B, et al.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the hotel sector of Barbados[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1, 19(2): 231-245.
[61] 焦健,刘蕾,等. 酒店行业低碳实践―中国酒店行业绿色、低碳、节能行动最佳案例调查报告[R]. 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2011.
[62] 魏卫,袁靖靖,等.饭店业低碳技术扩散障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粤港澳饭店业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2):66-71.
[63] 刘益.中国酒店业能源消耗水平与低碳化经营路径分析[J].旅游学刊,2012,27(1):83-89.
[64] Dawson J, Stewart E J, et. al. The carbon cost of polar bear viewing tourism in Churchill, Canada[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0, 18(3): 319-336.
[65] Walz A, Calonder G P, et al. Regional CO2 budget, countermeasures and reduction aims for the Alpine tourist region of Davos, Switzerland[J]. Energy Policy, 2008, 36(2): 811-820.
[66] Bhuiyan M A H, Bari M A, et al. Measurement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or Eco-tourism in Malaysia[J].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12, 12(17): 1832-1838.
[67] 李世宏,钟永德,等.张家界旅游碳排放计量与减排路径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3):120-124.
[68] 周年兴,黄震方,等.庐山风景区碳源、碳汇的测度及均衡[J].生态学报,2013,33(13):4134-4145.
[69] Mayor K, Tol R S J. The impact of the UK aviation tax o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nd visitor numbers[J]. Transport Policy, 2007(14): 507-513.
[70] Tol R S J. The impact of a carbon tax on international tourism[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07, 12(2): 129-142.
[71] Koetse M J, Rietveld P.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and weather on transport: An overview of empirical finding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09(3): 205-221.
[72] Mair J. Exploring air travellers’ voluntary carbon-offsetting[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1, 19(2): 215-230.
[73] Weaver D. Can sustainable tourism survive climate change?[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1, 19(1):5-15.
[74] Simpson M C, G?ssling S, et al.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in the tourism sector: Frameworks, tools and practices[M]. UNEP, University of Oxford, UNWTO, WMO: Paris, France, 2008.
[75] Buckley R. Tourism under climate change: Will slow travel supersede short breaks?[J]. AMBIO, 2011, 40(3): 328-331.
[76] 李祝平.旅游饭店顾客绿色消费行为研究[J].旅游学刊,2009(8):34-39.
[77] 汪清蓉,李飞.公众对低碳旅游的认知、意愿及行为特征分析――以佛山市为例[J].热带地理,2011,31(5):489-495.
[78] 周勇,林伟聪.住客对饭店绿色运营措施的感知和期望研究:以广州中高档饭店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9):43-51;8.
[79] 吴倩倩,郑向敏. 我国低碳旅游政策的认知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常州・春秋淹城旅游区居民为例[J]. 旅游研究,2012(4):32-39.
[80] 石培华,吴普,等.中国旅游业减排政策框架设计与战略措施研究[J].旅游学刊,2010,25(6):13-18.
[81] 钟林生,唐承财,等.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J].中国软科学,2011(2):34-41.
[82] 吴晨,李东和,等.旅游景区的低碳交通模式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8):747-750.
[83] 李立,汪德根.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对旅游景点通达性影响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3):166-172.
[84] 翁钢民,刘岩.低碳饭店的实现路径:基于环境成本控制视角的研究[J].生态经济,2011(1):131-133.
[85] 李晓琴,银元.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旅游学刊,2012,27(3):84-89.
[86] 马勇,颜琪,等.低碳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4):686-689.
[87] 蔡萌,汪宇明.基于低碳视角的旅游城市转型研究[J].人文地理,2010,25(5):32-35;74.
Review 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of Tourism Industry
TANG Zi1,2,3, BI Ke-xin3
(1. School of Tourism and Cuisine,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arbin 150076, China; 2. School of Environmen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3.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
一只探索市场的产品
据介绍,中建投的这款信托采取了常见的信托+有限合伙模式,信托公司主要是作为出资人,而基金管理则通过相关机构来运作。产品的优先与劣后比例3:1。优先级受益人预期基础收益是9.5%/年。同时,该产品具有一定公益属性,每个优先级投资者将获得经认证的减排量购买证书和碳中和证书。
而这款产品初期的投资策略将集中在配额及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市场交易上,重在建立交易仓位,通过价差获利。具体的盈利模式为低价买入CCER,高价卖出配额,以CCER置换配额盈利;或者是在买方确定的前提下进行配额、CCER的低买高卖获得投资收益。
所谓配额,就是政府给企业分配的规定时间段的碳排放额度,这个额度与企业实际排放的碳量存在差额。如果排放超出已有配额量,就需要购买配额,如果排放减少而拥有了多余配额,则可卖碳获利,这些就可以放在碳市场进行交易。
还有上面提到的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计算的话,一单位CER等同于一公吨的二氧化碳的量。政府允许企业购买一定比例的其他减排量来等同于配额进行抵消,因为CCER是一种用以鼓励减排的补充机制,与配额相比使用范围受限,因此通常来说CCER价格会低于配额价格,使得企业可以以更低成本完成履约。
根据我国的规划,全国会成立七个碳交易试点,分别为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湖北、重庆,这些试点共纳入各行业企业2000余家,涉及配额总量约12亿吨。
信托的盈利就在于,即便企业的配额合适,它也可以选择卖出一部分配额,再购入等量的更加便宜的CCER来实现抵消,买卖这些所获得利润,就可以实现盈利。有报道称,目前大部分市场价格分布在20元至30元区间内,深圳、北京市场价格相对较高,为40元至55元间。在CCER抵消方面,抵消比例均规定在5%至10%的范围内。
市场信息还很模糊
这么看,未来的市场是相当广阔的,但是实际操作上还有很多麻烦。
我国的碳交易目前还在试点阶段,试点阶段规定碳配额是企业从政府免费获得的,具体应该发放多少,实际应消耗多少,并没有一个公允的数据作为支持,这就存在一个供求并不明确的问题。过量的发放的配额,尤其是试点前段时间,是很容易发生的。而一旦配额数量过多,那么碳交易市场上的不平衡,就会导致价格蒸发。这是个完全政策导向型的市场,优势在于政策风向,风险也在于政策风向。
提出碳交易较早的欧盟也在为这种状况烦恼。目前,过度供给和市场衰退导致当前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供大于求,多余碳排放许可已超过20亿吨。本来是为了有效引导和控制企业碳排放,保护环境,但是现在欧洲碳减排趋势在逆转,毕竟每吨7欧元的碳交易价格还远不能影响工业界行为而产生显著的减排。
而英国尝试了碳拍卖,因为减排本身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比如发电肯定会排放二氧化碳,要减少排放量,就会涉及技术的变革,但这些变革不是免费获得的。英国的碳拍卖上,拍卖者会选取出价最低者的标准化拍卖形式,鼓励企业以高于成本价参与竞拍,只有在公司竞标价和成本相等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碳减排的最大化。虽然一次拍卖是成功的,但是企业的参与程度却无法控制。
这就是为什么金融机构不愿意碰这个模糊的领域的原因,所以此次信托的出手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新”就是风险
由于环保领域的特殊性,信托产品往往对任何一方都是“价格不菲”的。
此次中建投的涌泉1号按照招募书的规定,9.5%的基础收益率再加上行业通行的3%-4%的产品管理成本,该款产品的融资成本达到了近13%,相比市场常见的一般信托产品来说,融资成本较高,对信托公司是一大挑战。
关键词:低碳经济体系;技术创新;碳交易;低碳城市;全民意识;政策体系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3-0034-04
一、低碳经济体系的提出
低碳经济是在人类社会面临日益加剧的全球气候变暖压力下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来代替化石能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能源消费方式,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三低)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高)为基础,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的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其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低碳经济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与当前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也有密切关系。
伴随着人们对低碳认知的不断深入,低碳经济的发展日益蓬勃,对低碳经济体系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低碳经济体系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碳交易为手段,低碳城市建设为核心,全民意识的提高为动力,完善的政策体系为保障的全新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经济概念,它伴随着低碳经济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伴随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二、低碳经济体系的构成
(一)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体系的基础
所谓低碳技术创新,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的创新模式,在宏观层面是以低碳发展为创新方向,在中观层面以节能减排为创新方式,在微观层面体现在能源、交通、建筑等各行各业的技术创新。
应对气候变化,走低碳发展道路,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大趋势,而对于中国经济来说,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当前很多领域的碳排放量都要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因此,在解决未来温室气体减排的气候变化问题上,技术进步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其作用超过其他所有驱动因素的总和。这就要求中国政府和企业各司其职,不断促进各个领域高能效、低排放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与以获取经济利益为单一目标的传统技术创新不同,低碳技术创新是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前提下以促进自然生态平衡协调、节能减排、社会生态和谐等为基本目标,以降低大气中CO(h2)含量为最终目的的。随着全球极端天气的频频出现,因气候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记录不断刷新,低碳发展已经被各个国家提上议程,谁能在低碳技术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谁将占领未来低碳发展的制高点。因此未来发展低碳技术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谁掌握了先进的低碳技术,谁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决定着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和前途,是低碳经济体系的基础。
(二)碳交易是低碳经济体系的手段
所谓碳交易是世界各国为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效应,减少全球C0(h2)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1992年5月9日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通过了《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名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C02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CO(h2)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
碳交易把气候变化这一科学问题、减少碳排放这一技术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这个经济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以市场机制来解决这个科学、技术、经济综合问题。需要指出,碳交易本质上是一种金融活动,但与一般的金融活动相比,它更紧密地连接了金融资本与基于绿色技术的实体经济:一方面金融资本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创造碳资产的项目与企业;另一方面来自不同项目和企业产生的减排量进人碳金融市场进行交易,被开发成标准的金融工具。碳排放量就是通过碳交易这一经济手段实现其金融价值,使得其能够在不同国家和行业之间进行流通。
碳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发展低碳经济的正确选择。低碳经济发展是一种通过实体经济的技术革新和优化转型来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的经济发展模式。如果没有市场机制的引人,仅仅通过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或强制行为是无法达到减排目标的。而市场机制的引入,会形成强大的激励和惩罚效应,国家和企业在进行相关决策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其环境影响,CO(h2)的排放量必将成为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这就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因此,碳交易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
(三)低碳城市建设是低碳经济体系的核心
一、文献综述
(一)关于发展低碳农业重要性的相关研究
沃里克基于对二氧化碳、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提出必须改变当前的农业生产方式,改为发展低碳农业。[1]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都倡导结合当地作物和自然资源特点,选择适当路径发展低碳农业。弗赖鲍尔等研究了欧洲农业生产和土壤固碳能力的问题,认为农业对增加土壤碳库作用潜力很大,应全力促进现代农业向低碳农业的转型。[2]伴随着世界范围内低碳农业的逐渐兴起,我国学者也展开了低碳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如,王昀界定了低碳农业的含义,认为低碳农业就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排放最少温室气体、获得最大收益的经济模式,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调整农业结构、建设现代农业、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3]李晓燕、王彬彬认为,发展低碳农业是低成本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和快速步入农业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4]罗吉文认为,低碳农业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其发展有助于缓解人类能源、气候危机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5]
(二)关于低碳农业实现路径的探讨
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官员纳蒂娅•西尔拉芭认为,土壤包括天然草原是一个巨大的储碳库,发展有机农业能够实现土壤固碳,抵消掉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4。刘瑞峰等研究认为,有机农业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向低碳农业的转型。[6]哈钦森等基于对加拿大农业生产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农业碳汇的作用机理及其可行性,认为农业碳汇模式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首选模式。[7]我国学者翁伯琦等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低碳农业的重要路径。[8]陶良虎具体提出了四种低碳农业发展模式:节地、节水、节能的立体种养模式,三品基地模式,循环农业模式,休闲观光农业模式。[9]罗吉文认为,应该充分发挥低碳农业的多元化功能,发展有害品投入替代模式、节约模式、清洁模式、循环模式、产业链模式、农业观光休闲模式等多种低碳农业实现模式。[10]黄璜建议建设农田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农业区域系统和植物系统以实现固碳减排的发展模式。[11]李晓燕和王彬彬提出了将节碳固碳行动与以碳汇交易机制、农民合作组织订单机制和农民利益共享机制为主的利益连接机制相结合的低碳农业发展路径。[12]
二、低碳农业经济理论
(一)低碳农业的内涵
结合中外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低碳农业是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兴起的,以二氧化碳当量为基本度量指标,以低碳农产品为主导、以碳汇产品为支柱架构而成的低碳农业生产体系与产品结构,强调在生产链条中凸显二氧化碳低排放与高固化特质,旨在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改善农业小气候环境、保障消费者健康,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目标的全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范式。首先,低碳农业是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为综合目标的全新农业发展方式或新兴经济学范式。以往学者常常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唯一标准或目标,来判断某种发展方式是低碳的还是高碳的。这种认识容易误导实践界,使实践界产生生产力低下的自然经济农业也是低碳农业的错误认识,从而在农作物增长指标约束下踌躇不前。低碳农业并不排斥经济效益,而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低碳农业要确保农产品数量安全、农民收入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其低碳属性,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实现农业小气候环境逐渐和谐、生物多样性相对稳定等生态目标,以确保社会正常运行与可持续发展这一终极目标。由经济目标、生态目标与社会目标三者组成了低碳农业综合目标。只有在三者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低碳农业,任何一个目标都是不可或缺的。其次,低碳农业以低碳农产品为主要生产成果,旨在增加碳汇。以碳汇产品为新兴产品的低碳农业有别于生产中不断增加碳源的传统高碳农业。一方面,低碳农业以生产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农产品为主要内容。低碳农产品是指在原材料采集、生产环节、运输过程的全寿命周期,即从土壤到餐桌的整个过程均能做到尽可能减少碳排放、达到碳当量标准要求的农产品。另一方面,碳汇产品是低碳农业的特殊产品,包括林业碳汇、水业碳汇与草业碳汇等。当前,最直接、最能看到实效、最有利于实现经济目标、生态目标与社会目标三赢的项目,就是碳汇产品的生产。最后,低碳农业的生产链条凸显了二氧化碳低排放与高固化特质。在低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碳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会降低,主要采用如生物肥、生物农药等替代物,会提高含碳产品的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效减少碳源。同时,在碳汇产品生产方面,低碳农业会通过提高二氧化碳固化与埋藏效率,以增加碳汇或碳库。
(二)低碳农业的特征
低碳农业与人们比较熟悉的循环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农业发展方式。低碳农业的独有特征在于:第一,低碳农业具有“三性”特征,即低碳农业发展的全球性、外部性和长期性。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客观上具有世界范围内时刻逸散循环的特点,所以低碳农业在发展范围上具有全球性,其发展成果具有收益共享的外部性,在发展时期上具有长期性。“三性”特征加上很多不可再生资源在分配上的“零和性”,必然引致低碳农业发展中不同时代的人类即当代人与其后展权的争夺,以及同一时代各个利益集团间的碳博弈。这在客观上要求发挥政府职能,加强低碳合作,引导低碳市场,推进碳交易。第二,低碳农业具有综合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大农业综合协调发展的“三化”特征。低碳农业不仅涵盖传统的以种养业为主的小农业,而且是包括林业、湿地、草地甚至海洋等领域的综合大农业。低碳农业是以生产低碳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模式,要求在产、供、销及其垃圾处理等各个环节实现产业化发展。低碳农业的发展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与动力,只有依靠各种低碳科技的发展创新与推广应用,才能最终实现低碳农业的现代化。第三,低碳农业具有可衡量、可报告、可检测的“三可”特征。[13]“三可”特征被认为是低碳农业区别于其他环保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由于低碳农业具有可衡量、可报告与可检测的特征,低碳农业在目标制定、成果衡量、质量监测上才会有切实依据,使其发展阶段可知、发展成果可查、发展质量可测,成为一种优于其他农业生产方式的可量化、有抓手的发展方式。
(三)低碳农业符合农业演化发展规律的诉求
环境气候变化存在其自然周期性。尤其应注意的是,根据气象学的研究,除了人为因素导致气候变暖外,从自然气象规律的角度讲,目前世界也正处于一个自然气温明显波动上升的阶段。[14]因此,人类正面临着严峻的气候变化危机。从农业生产方式的生态影响看,人类的发展进程必然会经历一个由低效低碳到化学高碳,再到高效低碳的过程。在原始社会,由于认识自然的能力低下,人类对自然界充满了敬畏,只能顺应自然,依靠刀耕火种、畜力人力生产,对环境干预很少,属于低效低碳的农业生产。到了封建社会中后期,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深入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逐渐开始试图征服甚至肆意掠夺自然。伴随着化学和机械工业等高效生产方式的普及,人类在不断破坏生态系统的基础上累积着物质财富,结果导致的各种形式的“自然力报复”威胁着人类生活,使社会与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气候瓶颈。[15]
随着人类灾难意识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倡导发展高效低碳农业。低碳农业不仅具有生态功能,而且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可见,低碳农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是当前自然气温波动上升这一客观阶段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变化及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步提高的必然趋势。而在我国,无论是出于对世界环境保护的责任,还是为了实现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应当选择低碳农业的发展道路。
三、我国低碳农业实现模式的选择
目前,我国低碳农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障碍。首先,存在生产习惯约束。经过长期的化学农业生产,一方面,农民对现有农业生产方式产生了路径依赖,短时间内很难转变;另一方面,土地和动植物对化肥、农药以及饲料的依赖在短时间内也难以转变。其次,存在土地分散经营问题。在我国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分散的农业生产导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形成规模效应,难以形成农业生产者之间统一的低碳行动,不利于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再次,存在农业劳动力素质障碍。农民的低素质、短视性和逐利性不利于农业的低碳化发展。最后,存在低碳技术困境。国内低碳技术水平不高,仍面临很多核心技术难题,且国际间还存在低碳技术合作壁垒。因此,必须基于我国国情,采取多样化的低碳农业实现模式和路径。
(一)以碳排放最小化为目标的产业链互动模式
产业链互动模式是在农业的低碳发展中充分重视包括产、供、销以及农业垃圾处理在内的产业链上所有环节,实现从土壤到餐桌的全程低碳。首先,实现农产品生产源头的低碳化。借鉴有机农业和生物农业、绿色农业的经验,发展低碳农用机械,开发绿色生物肥料和杀虫剂等低碳农用品,实现农用品的低碳升级。在农用品的生产过程中,通过改进工艺水平,以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其次,实现农产品生产过程的低碳高效。如,通过区域土地监测和土地治理,针对土地营养状况进行肥料调配,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改进灌溉方法,采取滴灌技术,减少灌溉中的用水消耗,提高灌溉效率。再次,实现农产品加工、深加工和运输阶段的低碳升级。农业生产是初级生产,需要通过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加工、深加工才能提高其附加值。而在农产品加工中,应该采用低碳的生产技术,杜绝过度包装,同时采用低碳的运输方式。此外,应建立健全碳足迹认证体制,通过碳足迹排查和碳标签注册等方式,对每一个进入消费领域的农产品进行碳足迹考量,规范低碳农产品认证体系,努力通过“低碳高价”驱动农业生产主体主动加大低碳农业投入。最后,做到农业废弃物处置合理化、垃圾资源化。农业是人类直接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生产部门,其生产中存在很多转化损失。这些损失一部分是无法避免的,但也有些是可以通过转变生产方式使其最小化的。如,可以通过开发秸秆饲料、秸秆还田和秸秆发电等技术,使秸秆得到合理处置,从而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
(二)以碳捕获为方向的碳汇农业模式
农业虽是碳源部门,但也具有碳汇功能,而其碳汇属性也是发展低碳农业的潜力和空间所在。因此,应充分重视森林、湿地、海洋和草原等碳汇能力的发挥。首先,通过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和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生态涵养功能的复杂系统,也是强大的碳储库。应当通过还林、还草,充分发挥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以二氧化碳的游离形式存在的碳素固定到植物中,从而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实现碳素向自然生态系统的还原。其次,做好碳森林建设规划,最大限度地实现森林碳汇效应。碳汇森林的建设是一个相对长期的项目。在碳汇森林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和林木品种差异,根据区域特点,种植碳汇水平高、经济和生态效益好的林木品种,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灌溉方法与合适的种植间隙,以提高单位土地的碳储能力,使森林碳汇成效最大化。最后,发展森林旅游,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对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通过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氧吧,开发生态农业、森林休闲度假和疗养等旅游项目,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同时,赢得社会效益,充分发挥森林的多重功用。
关键词:低碳旅游;碳足迹细分;碳足迹测算;碳足迹标签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246-03
收稿日期:2013-09-28
作者简介:王文慧(1976-),女,河南鹤壁人,讲师,硕士,从事旅游酒店管理研究。
一、低碳经济、低碳旅游、碳足迹的基本概念与联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已经成为全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在这一背景下,2003年,英国政府在其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生态经济。这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使社会由高能耗、高消费、高发展的现状回归到理性低碳文明之中。
随着低碳理念的出现和发展,低碳旅游也应运而生,成为旅游业对低碳经济的响应方式。低碳旅游是在旅游业中改变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观念,以低污染、低能耗的方式供给旅游元素,同时要求旅游者自发地履行低碳消费行为方式,二者相辅相成,使有限的能源在旅游循环系统中有效地传递流通,以得到最大化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促进低碳经济和低碳旅游发展的进程中,碳足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是指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转化的碳消耗量,此处的“碳”是指木材、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中所含有的碳元素,在经过燃烧后会向大气中排放导致温度提高的二氧化碳,现在泛指温室气体排放框架中所有的温室气体。通过碳足迹的计算,即对服务或商品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测度与衡量,企业可以确定自身在经营过程中的碳消耗量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而寻找在产品设计、生产和供应等过程中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机会;政府则可以确定旅游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对于温室效应产生的影响作用,并通过企业的节能减排举措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
二、碳足迹研究的成果
业界对于碳足迹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涉及碳足迹的细分研究、碳足迹的测量估算方法研究、区域碳足迹研究、贸易中的碳足迹研究、家庭生活中的碳足迹研究、碳足迹计算器研究以及碳足迹标签制度研究等,其中以碳足迹的细分以及计算方面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鉴于篇幅限制,本文主要以碳足迹细分、碳足迹计算以及碳足迹标签制度方面的部分研究成果为依据,探讨低碳旅游的发展方式。
对于碳足迹的细分方法,不同学者以及研究团体有不同的看法,在各类研究成果中,法鼓环保团体和法鼓大学的观点对低碳旅游发展方式最具借鉴意义,他们认为,碳足迹的应用层面可以分为个人碳足迹、企业碳足迹、产品碳足迹以及国家或者城市碳足迹。个人碳足迹是个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所导致的碳排放量;产品碳足迹是单一产品制造、使用、废弃等阶段过程中,因燃料使用所导致的碳排放量;相较于产品碳足迹,企业碳足迹主要包括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以及非生产性活动如管理活动、销售活动、投资活动等方面的碳排放量;国家或者城市的碳足迹,着眼于整个国家或者城市的总体物质与能源的消耗所产生的排放量,着眼于间接与直接、进口与出口所产生的排放量的差异分析。
对于碳足迹的评估测算,也有若干种研究方法,其一是生命周期评估,即以产品的生命周期为导向,分阶段评估测算碳足迹及碳排放量;其二是利用碳足迹计算器,从人们日常生活的角度,依据他们的实际消费和交通形态等去测算地区或者国家的总体碳排放量。具体而言,碳足迹计算是把有关人类活动发生程度的信息(称作活动数据或AD)与量化单位活动的排放量或清除量的系数(称作排放因子或EF)结合起来,其基本方程是:排放=EF·AD[1]。例如,在能源部门,燃料消费量可构成活动数据,而每单位被消耗燃料排放的CO2的质量为排放因子。
对于碳足迹标签制度的研究显示,碳足迹标签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碳足迹绝对值的标示,要求厂商进行完整的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盘查并将总量标示于产品或者包装,第二类是碳足迹减量相对值的标示,除标明碳排放,还要求企业提出减量承诺,标签也强调与传统产品比较时该产品所减少的排放量。
三、碳足迹研究对低碳旅游发展方式的启示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旅游产业是一种绿色产业,旅游业对于生态的破坏作用远远小于工业,其对于地球温室效应所产生的影响也较小,但实际并非如此,有这样一组碳足迹测算的数据:短途飞行一次,排放CO2500kg;长途飞行一次,排放CO2800kg;使用电脑20h,排放CO2250kg;居住酒店时使用电视机、吹风机等电器、24小时使用中央空调,排放出的CO2会更多……[2]这足以证明:旅游业是主要的碳排放部门。因此,旅游业应当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推行低碳旅游发展模式。但是,低碳旅游的推广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政府对于低碳旅游的支撑和保障等多方面内容,我们必须依据世界范围内碳足迹研究的相关理论,探索低碳旅游的发展方式。
(一)碳足迹细分方法启示下的低碳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
根据法鼓环保团体和法鼓大学对于碳足迹的细分及其测量方法可以看出:国家或者城市的碳足迹测算受到产品碳足迹的影响,而产品碳足迹中的碳排放量则取决于个人及企业的碳排放。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低碳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政府是低碳旅游经济发展的引导者及规划者,旅游者和旅游企业则是发展低碳旅游具体的执行者。
从宏观层面上,政府必须站在战略高度层面上思考旅游发展规划问题,改变旅游规划的传统思路,建构促进中国低碳旅游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及体制机制,从制度层面将低碳旅游标准化和制度化,并且对旅游目的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建立旅游标签制度,进行综合体系认证,以加快整个旅游产业进入低碳旅游的步伐。从微观层面上,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切实引导企业和消费者共同自觉履行低碳消费与生产行为,实现低碳旅游经济发展的目标。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两个角度展开微观层面的引导工作:
在企业层面上,政府应当从资金、政策、土地等方面加大对旅游景区低碳项目建设的扶持力度,建立适合低碳旅游发展的市场体系和政策体系,激励景区和旅游企业加快推进低碳旅游方式。进一步发展壮大绿色环保企业,支持旅游景区景点、宾馆饭店、旅游运输等旅游企业利用新能源(如绿色电力)、新材料,调整交通和酒店建筑结构向低碳化方向演进。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引入低碳旅游指标对旅游景区景点及相关企业进行常规考核与管理。在企业装备方面,政府应当敦促旅游景点及旅游企业采取低碳设施与设备;另外,对于积极采取低碳发展模式的旅游企业,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给予补贴,鼓励其表现和示范效应,以便推动低碳旅游生产的发展。在这方面中国政府可以借鉴美国政府的先进经验,对于购置可再生能源设备及低能耗设备的旅游企业给予抵税或者减税的奖励。反之,对于高能耗、碳高排放、高污染的旅游企业,则可按照其开发利用资源的程度和污染破坏资源环境的程度征收碳税等环境资源税。
在消费者层面,政府应当在全社会氛围内宣传低碳旅游的理念,培育旅游者的低碳旅游消费意识,大力宣传和倡导生态、健康、绿色的低碳旅游方式,并且对旅游者及其旅游全过程提出明确的要求,即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低碳社会的建设。旅游者在这样的宣传氛围下,也应当根据自己旅游行程的具体安排以及可以借鉴的碳排放量标准,准确计算并且控制自己在食宿行等各环节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并且通过植树进行“碳补偿”的方式减弱自身旅游行为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碳足迹测算研究启示下的旅游碳足迹估算
准确测算旅游碳足迹有助于旅游目的地明确旅游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为其制定减排目标提供依据,从而有助于低碳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推行。旅游碳足迹被定义为“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旅游者及旅游企业对于碳的消耗量”。根据碳足迹测算研究的相关成果,我们可以得出两种碳足迹测算的思路:
1.站在企业角度,以产品的生命周期为导向的测算方法
以产品的生命周期为导向计算企业的碳排放量,需要考虑企业在不同阶段各种物质设备对于能源的消耗量。以酒店为例,酒店产品的生命周期主要包括建设期、装修期、运营期和运营后期,其中建设期碳足迹主要考虑酒店建筑或者运营设备建设与采购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如建筑材料生产、运输、施工以及施工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等;装修期碳足迹主要考虑酒店建筑物内外装修(包括卫浴等设施)中所消耗材料的生产、运输、装修过程及装修废弃物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运营期碳足迹主要来自酒店运营期内各种能源和物质消耗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酒店建筑物及设备在运营一定时间之后终将废弃,因此,运营后期的碳足迹主要是考虑建筑拆除过程和废弃物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与之类似,交通运输企业与旅游景区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可以从建设或采购、运营及运营后几个阶段展开测算。
站在企业角度测算碳足迹时,旅游产品与服务中各种物质设备的总数量、设备的使用频率及其对于能源的消耗量(如交通运输企业中交通工具的座位数、宾馆酒店的可供床位数、旅游景区的设备数量及其各自的能源消耗量)与各自排放系数的确定是旅游产品碳足迹计算的关键。
2.站在消费者角度,以其具体消费活动及交通形态为依据的测算方法
以旅游者的消费活动及交通形态为依据测算旅游碳足迹,则需计算所有旅游者的碳排放量,根据旅游者的所属地与其旅游目的地来划分,站在消费者角度进行的旅游碳足迹测算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客源地法,即计算某地或某国所有公民在旅游过程中的碳排放总量。例如,某个中国游客周游世界所产生的碳排放就应该属于中国的排放。这一方法存在一种争议,即这样的跨国旅程也给旅游目的地国家带来了经济收益,排放量理应由目的地国家来分担,由此,中国地区的碳排放量会被高估。
另一种是目的地法,即计算在旅游目的地产生的所有碳排放。例如,一个美国游客在中国度假,那么其往返航班所造成的排放均归中国。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也有美国方面的旅行社和航空公司等都会从该游客的旅行中受益,所以也应当对排放承担部分责任。同时,按照这一方法,中国要为美国国民的生活方式造成的碳排放买单,显然不合情理。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需要通过协商运用一定方法对目的地国家进行碳补偿。
相比较而言,第二种计算方法更能够反映出旅游目的地旅游业所带来的碳排放,因为该方法可以排除本地居民外出旅行造成的碳排放。
基于统计角度分析,由于旅游企业的数据相对更容易收集,因此,在旅游业,政府从企业角度估算旅游碳足迹的方法更具实用性。
(三)旅游碳足迹标签制度的设立与应用
由于从旅游企业的角度估算旅游碳足迹更具操作性,因此政府应当在旅游企业界建立旅游碳足迹标签制度,测量旅游企业经营各个阶段时期的碳排放绝对值,同时,对旅游企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且根据评价结果要求企业提出减量承诺,为此,政府要设定碳排放基准年,建构考核旅游企业碳减排绩效的技术经济指标,做出旅游业碳排现状的科学评估,对旅游业相关的交通运输企业、住宿餐饮企业、休闲娱乐企业、旅游商品销售企业、旅游景区等制定科学、完善、操作性强的评定标准,进行严格评定分级,在上述各类企业中旅游者最集中的层面或空间,科学提出旅游业的节能减排规划指标,遵循低碳、微排、优区位原则与减排、微排、中和的技术经济途径,建设一批高等级低碳旅游示范区,引领中国向低碳旅游的发展方式转型。
四、结语
旅游不仅是要享受健康的环境,也有义务创造健康的环境。在环保理念日趋盛行的今天,低碳旅游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政府、旅游企业及旅游者应当在减排的大背景下,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进行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按照前述思路,展开低碳旅游的生产消费活动,把人类对低碳所寄予的希望全部融入整个旅游过程当中,真正实现政府、旅游企业及旅游者在经济发展中的“三赢”。
参考文献:
[1]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A Manual for the Preparers and Users of E co-efficiency Indicators [M] .United
Nations New York and Geneva,2004.33-85.
[2] 邹统钎.绿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4):43-47.
[3] 罗芬,钟永德,王怀採.碳足迹研究进展及其对低碳旅游研究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10,(3):105-113.
[4] ,黄继华,莫延芬,杨桂华.昆明市四星级酒店住宿产品碳足迹计算与分析[J].旅游学刊,2010,(3):27-34.
[5] 汪宇明.倡导低碳旅游,推进发展方式转型[J].旅游学刊,201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