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减少碳排放的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议通过的联合宣言包含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反制措施,各国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采用,其中包括:利用法律禁止本国航空公司参与碳排放交易体系、修改与欧盟国家的开放协议、暂停或改变有关扩大商业飞行权利的谈判等,藉此向欧盟施压,要求欧盟停止单边征收碳税,重新以国际多边主义的原则来解决问题。
《莫斯科宣言》的压力的确使欧盟在航空碳税问题上的态度稍见软化,同意有条件暂停航空碳税法规的部分内容,并愿意在半年至一年内与所有伙伴以谈判方式,在国际民航组织框架内进行磋商,就征收航空碳税修改此前推出的规定。
然而,在航空碳税的讨论暂现曙光之际,欧盟委员会刚又提出在本年6月份增加所谓“航海碳税”,并制定征收全球航空和航海运输行业碳排放的税额表。欧盟此举显然是用航海类碳排放税来弥补在航空类碳税方面的让步,增加谈判过程中的筹码。然而当前海运业同样因全球经济不稳定而陷入低谷,很多企业仍面对亏损,欧盟在此时开征碳税,除为未来的碳排放征税谈判带来新问题外,亦必然进一步增加航运企业的负担。
无论是航空类还是航海类碳排放,欧盟无视国际社会意见,一意孤行征收碳排放税项,表面理据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人类的资源和环境。但实际上,以如此急进而欠缺充份讨论的方式勉强推行,很难不令人怀疑这是欧洲为了夺取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话语权,抢占绿色产业发展制高点而采取的措施;继而扩大欧洲在全球低碳技术的出口能力,特别是新兴航空材料、环保能源技术等,同时依靠各国引进欧盟的绿色技术来培育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征收航空碳税也是欧盟新的税收来源,是获得公共财政收入、缓解欧盟各国财政问题的一个新途径。欧盟的单边化航空或航海排放交易体系方案如果顺利实施,将会为欧盟未来在钢铁、电力、炼油、水泥、玻璃、造纸等其他行业中推广实施其他全球性行业减排方案铺平道路,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不能不重视,这些冲击甚至还可能沿着产业链将增加的成本转移到货物贸易领域,令国内商贸领域的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成本费用,导致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生存压力加大。
但是,欧盟单方面的行动,违反了《京都议定书》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更不符合通过国际合作应对气候问题的大势。
当然,通过国际多边机制协商解决碳税问题,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国际民航组织、国际航运组织等框架下引导制定并实施全球统一解决方案,才是避免因碳排放法规引发贸易争端的最佳途径。
然而,在欧盟单边主义模式的僵局下,除了谈判外,我国的应对策略还应包括:一、推广使用低碳排放的新燃料,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价格,增加供应;二、重新规划国际航班和海运航线,力求准确估计航运需求,减少多余航程,合理规避碳关税;三、增加空域容量,减少碳排放量,升级运输设备,提升空港及港口的运营,节省管理成本;四、加快建立我国碳排放税或碳排放交易“限额-交易”制度;五、加快服务贸易领域节能减排自主研发。中国的企业也应该开始思考:身处低碳能源和低碳产业发展迅速的潮流中,如何在低碳技术开发和产业培育方面扮演先行者的角色。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问题。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为了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中国政府已经把降低碳排放强度纳入到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中。中国粗放方式经济模式尤其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使得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国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低碳转型是中国对全球气候变暖、解决能源环境约束的重要途径。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低碳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将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厘清我国金融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碳排放的作用路径有助于更好地发挥金融发展对低碳经济的促进作用。
二、文献综述
近几十年来,金融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首先,金融发展便利了消费者信贷活动,促使家庭能耗品需求增加;对于生产部门,金融发展为企业提供了融资便利,促使其扩大生产规模,导致碳排放增加(Sadorsky,2010)。其次,金融发展吸引大量FDI流入,促进研发投入增加,导致碳排放动态变化。另一方面,金融市场通过降低风险和融资成本,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引进先进技术,为环保项目提供融资,减少碳排放(Tamazian和BhaskaraRao,2010)。此外,产业结构调整是平衡经济发展和碳减排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变动直接决定碳排放。陈兆荣(2011)研究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能减少碳排放量。金融市场作为资源配置部门,能够通过提高资金供给水平、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王定祥等(2013)研究发现中国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而金融规模抑制了产业结构优化。
综上所述,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均对碳排放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金融发展也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但已有文献主要是集中于金融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碳排放两两之间的关系研究。本文基于低碳转型背景,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角度来研究金融发展影响碳排放的作用路径,探讨金融发展在直接影响碳排放的同时,是否存在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间接影响碳排放的中介效应。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与方法
本文引入产业结构调整中介变量,采用中介传导模型分析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模型如下:
其中,C代表各省碳排放水平,用人均碳排放表示;FD表示各省金融发展水平,用金融发展规模(FIR=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GDP)和金融发展水平(FL=金融机构贷款余额/GDP)表示;IS为各省产业结构调整,用第二产业占GDP比重(SI)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TI)表示。根据温忠麟等(2004)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检验各变量之间的中介效应:模型(1)检验碳排放与金融发展的关系,c是FD对C的总效应,若显著则进一步检验模型(2)和(3),若不显著,则停止检验;模型(2)检验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模型(3)检验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的共同影响,如果a、b都显著,则进行第三步检验,如果a、b至少一个不显著,则进行Sobel检验;第三步:c’是FD对C的直接效应,若不显著,则是完全中介效应,若c’显著,则是部分中介效应。此外,ab是通过中介变量IS的间接效应,即中介效应。
(二)实证结果分析
(1)大部分研究认为,林产品碳储量应纳入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报告,因为林产品是一个碳库,伐后林产品是其中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对于林产品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如要减少排放,就必须做到几点,首先对于林产品的利用率应提高,当林产品的二氧化碳储量得到扩大,林产品的使用寿命自然也会延长。其次,比如可以采取合理处置废弃的木产品、降低林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率等等一些积极的手段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可以使一些废弃的木产品的二氧化碳长期固化,形成生态系统之间的排放平衡。
(2)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由于使用了工业产品的缘故,所以如果可以用林产品来替代,比如使用木质产品,减少一些能源材料的使用,就可以减少其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又可以使其中的二氧化碳的固化。
(3)化石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如果可以用林产品替代,就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其中林木生物能源的替代对于二氧化碳的减排也有非常明显的效果。由于对于林业的损毁,一大部分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大气中,而林业资源的再生功能,也可以使二氧化碳重新被吸收。所以增加林业产品不仅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可以长期固化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所以林业是目前低碳减排的重要手段。
2森林碳汇对低碳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的生活都离不开化石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虽然不同的地区的碳排放量都不同,但地区的发展却离不开二氧化碳的排放。这种现状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形成的,由于我国的技术体系还不够完善,所以在碳排放方面还没有取得较大的发展,想要突破原有的技术是具有极高难度的。如果一味执行减排,只会影响到经济的正常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同时也会提升经济运行成本。所以,对于中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对于化石能源的主体局面想要改变就必须提供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才能实现,而就目前来看,这是很难实现的。所以,林业减排是一个极具可行性的方案,这不仅投资少,而且成本也很低,但收益却颇丰,是一项现实性的可选择方案。地球上主要有大气碳库、海洋碳库、岩石圈碳库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四大碳库。
在对碳循环的研究时,可以将岩石圈碳库当做静止不动的,因为尽管岩石圈碳库是最大的碳库,但碳在其中周转一次需要百万年以上,周转时间极长。海洋碳库的周转周期也比较长,平均为千年尺度,是除岩石碳库以外最大的碳库,所以它们对于大气碳库的影响都比较小。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主要由植被和土壤两个分碳库组成,内部组成很复杂,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碳库。而森林地区是碳积蓄的主要发生地,所以对于碳循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林业也成为增加碳汇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国家发改委曾经在2007年对中国造林活动进行过估算,从1980到2005年,中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二氧化碳30.6亿t,森林管理累计净吸收二氧化碳16.2亿t。可见,林业对于二氧化碳的吸收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3森林碳汇的发展难点
通过对林业及二氧化碳减排的分析与研究,可以从中看出,林业减排与增加森林碳汇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也是低碳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点。但是,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森林碳汇的发展也遭遇了一些难点和限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中,对于森林碳汇及相关碳交易都有明确规定:
在《京都议定书》就有这样的规定,开发森林碳汇的土地,必须是从项目基准年开始,过去五十年内没有森林,如果是再造林项目,所用的土地必须是从1989年12月31日至项目开发那一年不是森林,但是在此之前可以有森林。
自身可以完成减排指标的,不可以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可以使用清洁发展机制的国家,与其合作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也需要将符合规定的碳减排量申报,并获得联合国相关部门认可后,才能出售给发达国家的企业。
进行交易的碳信用额必须是新产生的,不可以是现存的碳汇量。
4、减少毁林和优化
关键词:低碳试点省份;工业部门;低碳转型;碳排放;陕西省
1 引言
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潮流正在引发新的国际政治、经济、贸易、技术的竞争,以欧盟、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提出各自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或行动计划来积极应对气候变暖。为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新变化,促进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中国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核心任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1990s以来工业部门占中国能源消费释放CO2 总量的比例保持在66.3%-72%[1],工业部门具有“碳锁定”效应,实现工业部门的低碳化转型,是推进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突破口。中国当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度依赖于能源的高强度投入,经济增长方式具有强物质化的特征,能源利用的强度和规模不可能短期内减少,导致碳排放量持续增加,发展低碳经济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近年来,研究者对经济低碳转型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魏一鸣等采用AWD方法对中国1980—2003年间的能源消费引起的碳排放强度和原材料部门的最终能源消费引起的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原因来自于实际能源强度的下降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变[2]。谭丹等在分析碳排放各行业差异的基础上,指出高耗能、高碳排放工业行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这些行业对碳排放量的有效降低,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3]。王灿等分析了中国1957—2000年间的碳排放的变化因素,认为1957—2000年碳排放理论上减少了24.66亿t,其中的95%归功于碳排放强度的降低[4]。李艳梅等构建因素分解分析模型,表明造成碳排放增加的因素是经济总量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而促进碳排放减少的重要因素是碳排放强度降低[5]。朱勤等综合分析宏观经济多项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对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分解,认为经济产出效应对中国该阶段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贡献率最大,提出节能减排的重点在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6]。曹俊文根据江西省1992—2007年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江西省产业部门直接碳排放强度和完全碳排放强度进行测算和分析,并提出控制高碳排放部门的能源消耗,优化隐含高碳排放部门的中间投入以及合理协调发展低碳排放产业的政策建议[7]。朱华友等对金华市不同产业部门的碳排放量进行分析,并预测未来的碳排放趋势,确定金华市不同产业部门的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提出金华市的碳排放三级控制模式[8]。
通过对文献的回顾,发现关于产业低碳化转型的研究已经有着大量的工作,既有国家和地方等不同层面的研究,又有碳排放特征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但大多数研究对国民经济系统中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考虑不够深入,从而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2010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以陕西、广东、辽宁、湖北、云南五省为低碳试点省份,对发展低碳经济进行有意义的实践探索。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陕西省工业部门的22个细分产业为研究对象,计算并分析各产业的碳排放特点、影响力系数和平均影响力系数,深入分析各产业在工业部门低碳化转型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根据碳排放强度和平均影响力系数两个指标,将工业部门的22个细分产业分成四类,针对不同的产业选择差异性的低碳转型路径,在保持经济稳定性的基础上实现陕西省工业部门的低碳转型,并为其它相似的区域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2.1.1碳排放强度计算
目前中国没有碳排放量的直接监测数据,现有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在对能源消费引起的碳排放测算的基础上进行。本文采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指南2006》推荐的计算碳排放量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9]:
(1)
其中, 为碳排放量, 为能源种类, 为化石能源消费的实物量(万t或万m3 ) , 为能源折算为标准煤的转换系数 (kJ/kg或kJ/m3 ), 指燃料的含碳量(kg/GJ), 为能源燃烧的氧化率,采用IPCC默认值100%, 为 转化为 的系数。
碳排放强度是由能源消耗强度引申出来的,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是衡量经济同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指标,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下降,那么说明该国就实现了一个低碳的发展模式,其计算公式为[10]:
(2)
其中 为 产业的碳排放强度, 为 产业的碳排放总量, 为 产业国内生产总值。
2.1.2影响力系数计算
投入产出分析是对区域各产业之间的经济关联进行定量核算的方法[11]。通常 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且, 。 称为影响力系数是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列向量之和,影响力系数是衡量国民经济内某产业的生产对其它产业的影响程度的指标,影响力系数越大,表示该部门对国民经济其它产业的波及和带动效应越大, 其计算公式为:
(3)
平均影响力系数 是 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与国民经济所有产业总体影响力的平均值的比值, 有三种可能,即 , , ,其中 的产业将会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应该重点进行发展,其计算公式为:
(4)
其中, 为 部门的影响力系数, 称为国民经济平均影响力,是国民经济所有产业总体影响力的平均值, , , 为国民经济所有产业的总体的影响力。
2.2 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数据来源于《陕西省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 和2007—2011年《陕西统计年鉴》,包括工业部门各产业的各种能源消费量、各行业国内生产总值、终端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等,计算碳排放量参考的系数为IPCC公布的《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表1)[12]。
表1 化石燃料能量转化系数与含碳量
Tab .1Energy conversion factor and the carbon content of fossil fuel energy
能源种类 净发热值(kJ/kg或kJ/m3) 缺损含碳量(kg/GJ)
煤类能源 原煤 2.09×104 26.80
油类能源 汽油 4.31×104 20.00
煤油 4.31×104 18.90
柴油 4.27×104 19.50
气类能源 天然气 3.56×104 15.70
为将投入产出表和能源统计资料衔接起来,以2007年《陕西省投入产出表》和2007—2011年《陕西统计年鉴》中的工业分行业终端能源消费量统计数据和能源平衡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的部门划分,使二者的行业分类口径调整一致,将陕西省工业部门合并为22个细分产业,其中采掘业包括4个产业,制造业包括15个产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包括3个产业。
3 结果与分析
3.1 影响力系数和平均影响力系数分析
以陕西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计算和分析工业部门22个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平均影响力系数(表2),得出以下结论:(1)影响力系数最大的5个细分产业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影响力系数分别为2.15、1.98、1.98、1.88、1.87,它们对国民经济的其它产业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2)影响力系数最小的5个细分产业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工业,影响力系数分别为0.78、0.85、1.17、1.22、1.29,它们对国民经济的其它部门的影响力水平较低。(3)平均影响力系数最大的5个细分产业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平均影响力系数分别为1.42、1.31、1.3、1.24、1.23,它们的平均影响力系数均为大于1,同时这5个产业也是影响力系数最大的5个产业,说明这些行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起到较强的带动效应和影响力。(4)平均影响力系数最小的5个细分产业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工业,平均影响力系数分别为0.52、0.56、0.77、0.81、0.85,它们的平均影响力系数均小于1,同时这5个产业也是影响力系数最小的5个产业,但这些产业均属于能源和资源的加工利用产业,其自身发展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2 碳排放强度特点分析
通过对2006—2010年工业部门的22个细分产业的碳排放强度分析(表2),得出以下结论:(1)平均碳排放强度最大的5个细分产业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为4.29吨/万元、1.63吨/万元、1.08吨/万元、0.91吨/万元、0.87吨/万元,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为历年来碳排放强度最大的产业,这些产业均属于高强度的资源利用和消耗行业,能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2)平均碳排放强度最小的5个细分产业为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分别为0.02吨/万元、0.02吨/万元、0.02吨/万元、0.02吨/万元、0.03吨/万元,这些产业均属于提供保障性供给的产业和制造业。(3)工业部门的各产业碳排放强度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仅有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3个细分产业呈现上升趋势,上升幅度分别为25%、3.39%、0.38%。(4)碳排放强度降幅度最大的5个细分产业为金属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金属矿采选业,下降幅度分别为93.24%、89.17%、75.48%、65.04%、61.36%。(5)碳排放强度变化幅度最不显著的5个细分产业为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变化幅度分别为0.38%、3.39%、16.13%、21.84%、23.20%(图1)。由于工业化过程尚未完成,陕西未来经济增长依赖重化工业的发展格局仍将维持相当长的时期,工业结构仍将持续重型化,这就为陕西省未来的工业实现低碳转型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结合以上分析,陕西省工业的低碳转型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历年来碳排放强度大的产业要作为减少碳排放的重点产业;(2)历年来碳排放强度小的产业要继续保持健康的低碳排放状态;(3)碳排放强度呈现增加态势的产业要进行重点关注,要作为减少碳排放量的突破点;(4)对于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大的产业要分析下降的原因,为其它产业的减碳化提供经验和借鉴。
图1 陕西省2006-2010年工业部门22个细分产业碳排放强度比较 单位:吨/万元
Fig. 1 The contrast of carbon emissions of the industrial sector in Shaanxi province in 2006-2010
3.3 工业部门的细分产业分类
不同产业的碳排放强度和影响力系数的差异反应了各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和减少碳排放任务中的作用不同。工业低碳化转型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考虑减少碳排放,还必须考虑维持国民经济的稳定性。为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在选择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结合陕西省2007年碳排放强度指标,对陕西省工业部门22个细分产业进行分类,其中,以2007年陕西省工业部门的平均碳排放强度为0.61吨/万元作为分类临界值,以平均影响力系数等于1作为分类临界值。根据影响力系数与碳排放强度两个指标,将陕西省工业部门的22个细分产业划分为以下4类:
(1)平均影响力系数高,碳排放强度大的产业,(平均影响力系数大于1,碳排放强度大于0.61吨/万元)。主要包括: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这类产业均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也是传统意义上的高碳排放产业,与其它产业的经济技术联系度大,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其最终需求的增长将会大幅度拉动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增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产业具有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作用。
(2)平均影响力系数高,碳排放强度小的产业,(平均影响力系数大于1,碳排放强度小于0.61吨/万元)。主要包括:纺织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这类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强度也较低,是工业部门中应该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
(3)平均影响力系数小,碳排放强度大的产业,(平均影响力系数小于1,碳排放强度大于0.61吨/万元)。主要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这类产业对能源的依赖性强,具有强物质化的特征,降低这些部门的碳排放量对于控制整个工业部门的碳排放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平均影响力系数小,碳排放强度小的产业,(平均影响力系数小于1,碳排放强度小于0.61吨/万元)。主要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业及烟草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这类产业对劳动力需求大,尤其是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源的投入只是生产或服务活动的辅助条件,因而碳排放强度较低。
4 工业部门实现低碳化转型路径
为实现到2020年陕西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5%左右的目标,需要出台针对工业部门低碳化转型的具体政策。首先,从源头控制碳排放,尽可能的使用碳密集度低的能源,有计划地扶持风电、水电、太阳能及生物质能项目,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其次,鼓励节能减排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有效发挥先进技术在高碳排放产业生产过程中减少碳排放的作用。第三,加强末尾环节控制,规范工业部门的碳排放标准,运用碳税,价格补偿等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发展和应用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技术[13];建立行业间的碳交易市场,以经济杠杆的作用引导工业企业向低碳方向发展。第四,推进工业部门的“减物质化”发展[14],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实现:(1)通过先进技术的采用和生产工艺的升级,减少生产过程中不必要资源消耗;(2)通过生态设计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资源流动的速度和消耗;(3)通过提高资源和产品的回用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新资源的消耗。考虑到经济系统内部存在复杂的产业关联,为保证国民经济系统的稳定发展,避免工业部门在低碳化转型时产生连锁反应和波及效应,结合工业部门22个细分产业的分类选择具体的减排路径:
(1)对于平均影响力系数高,碳排放强度大的产业:首先,其生产规模保持在既能满足国民经济长足发展的需要、又不会由于其过度发展造成能源浪费和不必要的碳排放产生的合理水平上。其次,选择若干经济关键产品,制定产品碳排放标准,引进先进技术,通过低碳排放要素投入替代高碳排放要素投入,着重降低这些产品的碳排放水平,以点带面地降低整个经济的碳排放水平。此类产业是重点关注和实现低碳化的产业,应该重点推行低碳化转型,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
(2)对于平均影响力系数高,碳排放强度小的产业:首先,依据产业发展规律及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目标,提高该类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既优化产业结构,也有利于降低节能减排的压力。其次,对该类行业进行资源整合,规范该类产业的发展方向,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步伐,增加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此类产业是推进经济系统稳定发展,实现工业低碳化转型的突破口。
(3)对于平均影响力系数低,碳排放强度大的产业:首先,加强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革,加强生产管理,淘汰技术落后的企业,促进产业升级。其次,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减少重复建设,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建高碳排放项目上马,制定产品碳排放标准,抓住关键产品降低碳排放。此类产业是重点推进减少碳排放的着力点,对实现工业部门低碳转型有重要的推进意义。
(4)对于平均影响力系数低,碳排放强度小的产业:首先,在传统主流工艺基础之上优化生产方案,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和流程设计等来降低碳排放强度。其次,通过实现物质回收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使物质的利用、能源利用和生态效率都能够达到最优化,实现资源多层循环利用。该类产业与国计民生有着重要的联系,应该规范这类产业健康发展。
5 结论
减少碳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低碳化的重要路径。为实现陕西省工业部门的低碳化转型,需优化能源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加强低碳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加强末尾环节控制,提高碳回收,推进工业部门的“减物质化”发展。此外,根据工业部门22个细分产业的分类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实现路径:优化发展平均影响力系数高,碳排放强度大的产业;重点发展平均影响力系数高,碳排放强度小的产业;约束发展平均影响力系数低,碳排放强度大的产业;规范发展平均影响力系数低,碳排放强度小的产业。
参考文献:
[1] Zhang M, Mu H L, Ning Y D, et al. Decomposition of energy-related CO2 emission over 1991–2006 in China[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9, 68(7): 2122-2128
[2] 魏一鸣,范英,,等.关于我国碳排放问题的若干对策与建议[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1):15-20
[3] 谭丹,黄贤金,胡初枝.我国工业行业的产业升级与碳排放关系分析[J].四川环境2008,27(2):74-84
[4] 王灿,傅平,陈吉宁.清洁发展机制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8(3):357-361
[5] 李艳梅,张雷,程晓凌.中国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0,32(2):218-222
[6] 朱勤,彭希哲,陆志明,等.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9,31(12):2072-2079
[7] 曹俊文.江西省产业部门碳排放特征及减排途径[J].经济地理,2011,31(12):2111-2115
[8] 朱华友,苏阳,沈美丽.基于碳排放控制的区域产业转型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7):124-128
[9] IPCC. 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R].IGS, Japan: the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Programmers, 2006
[10] 艾明晔,毕克新,李婉红.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动态演进及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1):48-54
[11] 刘起运.投入产出分析[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
[12] IPCC. Climate Change 2007: Synthesis Report[R]. Geneva, Switzerland, 2007
内容摘要:中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潜在优势。本文通过对这些制约因素的比较分析发现,这些因素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是不同的,进而明确和理顺各制约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找出阻碍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最后基于此提出低碳经济发展的现实可行路径。
关键词:低碳经济 制约因素 比较分析 关键因素 路径选择
目前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与困难,涉及人口因素、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经济发展阶段、能源强度、技术水平、碳汇、消费模式、政策机制等诸多领域。本文通过对这些制约因素的比较,发现这些因素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进而明确和理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分出主次;找出阻碍中国目前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对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低碳经济制约因素比较分析
(一)人口因素: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艰巨性
人口增长可以从两方面带来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一是人口增长必然导致更多的能源需求,如住房、交通等;二是人口增长还会造成土地使用的增加、森林面积的减少以及更多的木材消费,所以人口增长会带来CO2排放的增加,人口增长1%会带来近1.28%的排放增长量。相对于其它国家来看,中国的人口增幅较小,人口贡献率逐渐下降,但人口基数庞大毕竟是一个客观存在,并且带来CO2排放的性质也不会改变,这也是中国减排的一个重大的不利因素。发展经济、减少贫困、满足就业、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仍然是中国面临的最大任务。中国不会以降低人均收入或减缓经济增长来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因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艰巨性。要想这个因素的贡献率从正变为负将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能耗的工业比重偏高且调整难度大
处于同样规模、总量和技术水平的经济,如果产业结构不同,其碳排放量和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可能相去甚远。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比重大致为1∶5∶4,能耗高、污染重的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很突出,低耗能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约30个百分点。在工业内部结构,钢铁、有色、建材、化工和电力等高耗能行业发展过热,导致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
要在短期内实现产业结构的有序进退,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结构调整,存在很大难度。这是因为,首先,中国的高能耗工业部门大都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经济要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都还有赖于这些产业的基础性支持,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客观上决定了调整经济结构的难度。其次,就业压力和税收压力较大,导致政策实施效果存在滞后期。相当一部分工艺和装备落后、环境污染重的中小企业的关停并转受到地方利益的保护,难以及时地关停并转,部分地区仍存在突出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问题,要彻底淘汰这些落后产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尚需时日。
(三)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必然会产生较高的碳排放强度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中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长期制约因素。这是因为当前调整能源结构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第一,受资源禀赋的制约。从能源结构来看,虽然可再生能源开发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但是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65%左右仍为煤炭。在中国已探明的能源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种“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煤炭为主,而且这种以煤为核心的能源结构在现在以及以后相当长时期内都很难改变,这是减排的重大不利因素。第二,受资金、技术的制约。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商品能源中化石能源的市场成本最低,也决定了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最高。
(四)经济发展阶段:中国所处发展阶段导致对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
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给发展低碳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从发展低碳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一个不利因素。因为我国在快速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而发达国家已经过了这一阶段,他们的经济贡献率可以降到一个较低水平,但是中国为了实现现代化,不能跨越这一阶段,以牺牲经济增长来实现CO2减排。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在一个比较长时期内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
(五)能源强度:能源强度高、能源利用效率低是碳排放强度高的关键因素
当前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最重要途径就是降低能源强度、提高能源效率。这是因为:首先,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既是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中国的巨大需求。因此,降低其碳强度,成为中国提高产业竞争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其次,如前所述,在目前中国的能源结构下,强制要求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是不现实的,因此,低碳经济就是要全力提高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使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逐步降低。
降低能源强度、提高能源效率的空间也非常大,具有很大潜力。在能源效率方面,从煤开采到运输到发电,再到用电,煤的热量仅仅使用了不到1/4,造成大量能源损失浪费;从单位能耗来看,目前,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通过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必将大量减少碳排放。在交通和建筑类领域,研究表明,当建筑、空调、照明等方面采用先进技术时,可以使新建大型公共建筑降低电耗 60%以上。
(六)技术水平:低碳技术缺乏、能源转化效率低导致经济发展具有高排放特征
中国目前能源生产和利用、工业生产等领域技术水平落后,缺乏低碳核心技术与先进技术,尤其在碳减排技术、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碳固定技术和碳替代技术等领域技术落后,多数能源仅一次利用,利用效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就煤炭而言,大约80%的煤炭产量为直接燃烧利用,其平均利用效率仅29%,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存在和先进技术的严重缺失,使得中国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呈现高排放特征,陷入所谓的“锁定效应”,这将极大地增加中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成本。从可行性看,发展低碳能源技术、二氧化碳收集储存技术研发等已纳入我国“973计划”、“863计划”等科技支撑计划。如果加大投入,可以实现这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七)碳汇: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低的现状使增加碳汇成为减排的重要途径
增加碳汇以提高对温室气体的吸收也是减排的重要途径。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森林面积虽然只占陆地总面积的1/3,但森林植被区的碳储量几乎占到了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每增加1%的森林覆盖率,便可以从大气中吸收固定0.6亿-7.1亿吨碳。
中国拥有增加碳汇、减少碳源的基本潜力。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工林最大的国家,但是中国人均的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仍为世界平均值的1/6和1/8,排名世界100位之后。我国正在积极为全球气候变化承担义务,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到2020年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因此,通过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和增强碳汇潜力,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八)消费模式:通过增强绿色消费意识、改变高碳生活方式能减少大量碳排放
中国正处在资本密集型工业化阶段,居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能源密集度高的基础设施、居民住房和高耗能的耐用消费品,如汽车的投入和消费增长快、规模大,因而碳排放非常高。生活方式不改变,碳排放就降不下来,所以消费者行为非常关键。
中国在不影响甚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改变高碳生活方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在消费领域节能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具有巨大潜力。首先是交通领域,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控制私人汽车无节制增长,能减少大量的CO2排放。其次是建筑领域,中国城乡民用建筑面积约为400亿立方米,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CO2,建筑能耗已占总能耗28%。为此,通过加强建筑节能技术和标准的推广,开发低碳建筑,也具有很大潜力。
低碳经济发展的现实可行路径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一方面,目前要发展低碳经济,人口因素、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经济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是极大的不利因素,而且这几个因素对 CO2排放的推动作用在短期不可能发生根本性改变,其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控制难度都很大;另一方面,中国在降低能源强度、提高能源效率、发展高水平的能源技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加碳汇、改进消费方式等方面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应放在优先地位,并作为主要途径和政策扶持重点。
(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
目前,中国单位产品能耗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45%,通过各种技术改进,温室气体减排的潜力很大。要坚持把提高能效作为核心,不断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率,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逐步脱钩;加快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研发技术,大力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等新能源,逐步提高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二)加强能源技术领域的研发力度与国际合作
目前,我国需要通过自主创新,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碳捕获和碳封存技术、能源利用技术、减量化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恢复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生物技术、绿色消费技术等,有效发挥先进技术在节能中的特殊作用,促进清洁生产和清洁循环利用,提高能源附加值和使用效率,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加强与发达国家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生物固碳技术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关键技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加强消化吸收和创新,实现低碳技术发展的跨越式进步。
(三)推进碳汇生态建设
增加碳汇有三个领域:森林、耕地以及草地,通过植树造林、草原修复、湿地保护、土地利用调整和海洋管理等措施,可以发挥森林碳汇潜力,改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外,通过改变耕种方法,减少耕地,可以降低农地产生的二氧化碳。草原也是二氧化碳的天然吸收器,保持和增加草原碳汇的关键在于防止草原的退化和开垦。
(四)倡导合理的消费模式
一是普及低碳知识,增强低碳意识。加大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力度;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增强公民绿色消费意识,引导公众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倡导节约资源、使用节能产品,推动经济社会向低碳社会转型。二是强化社会低碳消费支撑系统,制定消费价格和消费税收等政策。对于消费者行为,要有相应的经济政策措施,对奢侈浪费加以限制。
(五)构建促进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并支持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
第一,在政策机制方面,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国家有关部门应调整税收政策,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支持低碳经济的税收体系;第二,支持技术创新,发挥政府在扶持和鼓励开发低碳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第三,建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监管和处罚机制,确保低碳经济法律各项规定的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任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J].发展研究,2009(2)
2.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关键词】碳生产力;低碳经济;途径;含义
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国际社会逐步认识到,要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发展低碳经济,世界已经进入了低碳经济时代。各国虽然都认识到了发展低碳经济紧迫性,但还没有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带来的影响。因此,各国应结合国情,科学的、合理的发展低碳经济,来应对全球的气候变化。
一、碳生产力分析
碳生产力是指每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GDP总量。碳生产力是单位GDP产出碳排放量的倒数,可以用来衡量一个经济体消耗单位碳资源所带来的相应产出。这是从绝对量上考虑的。也可以从相对指标角度分析,即: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速度小于经济产出的增加速度,则可称其为低碳排放。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数据,2005年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水平最高的是挪威,为5656美元/吨(二氧化碳),美国为2104美元/吨,发展中国家中印度为1998美元/吨,中国为956美元/吨。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非常贫穷的小国,如乍得(Chad)的碳生产力达到107527美元/吨,为全球最高。阿富汗和马里分别排在世界第二和第三位。
由于碳生产力取决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两个指标,所以收入水平的高低和碳生产力的大小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可见,作为衡量低碳经济发展状态的指标之一,碳生产力指标比较适合经济发展水平(或人文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之间对比,碳生产力指标无法考核一个国家(经济体)的人文发展水平以及奢侈排放情况。
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资源分布的不同,碳排放特征也不同。应该用碳排放弹性指标(碳排放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比值)和碳生产力来综合反映,才能有效判断一国家碳排放的合理性。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因此碳排放弹性指标中的GDP增长率应为正,而且GDP增长率要大于碳排放的增长率。这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应为之努力的方向,最终进入GDP增长或相对不变,碳排放增长率为负(也就碳排放逐年下降)的阶段。
二、低碳经济含义
低碳经济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人文发展潜力达到一定水平为目标的经济活动。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就是使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蒋金荷、姚愉芳在《人文发展潜力与碳排放需求空间的定量分析》中将人文发展潜力定义为“满足人们的基本性需求,保障像样的生活质量水平。基本性需求即维系基本生存所需的生物性需求,包括营养、住房、环境卫生、医疗保健、基础教育等内容;生活质量包括收入、期望寿命、受教育水平等”。即“每一个社会个体或群体均享有发展权益,包括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权益,可分为维持基本生存必需的基本性需求和提供非物质内容的享受性需求”
三、对低碳经济的认识
要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从多方面认识低碳经济。
1.低碳排放不一定就是低碳经济、碳排放增加不一定不是低碳经济
世界上有很多不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单位GDP的碳排放很低,但这些国家和地区生产水平很落后,化石燃料和商业化能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很低、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也非常低,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比相差甚远,所以,这种低生活水平带来低碳排放不是我们要追求的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是使我们走向贫困,应该是要在保护环境气候的前提下不断的富裕。
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水平非常高,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和全球的平均水平。能不能说他们不是在发展低碳经济,答案是否定的。比如欧洲一些国家,城市的生活水平很高,同时碳生产率也很高,但碳排放水平已经呈现出回落趋势。所以说,这应该是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
2.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从现在做起
为了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制定的目标,全世界必须尽快实现大气环境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不再升高。发达国家具有巨大的历史责任,其当前较高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碳生产力水平,也为其低碳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世界必然是低碳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时,必须考虑经济增长同时相对降低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从未来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延迟行动,必将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损失。
3.低碳经济并不意味着高成本
使用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能会帮助节省成本,并且不需要很高的技术。比如,农业生产活动会留下大量农业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这些废弃物会释放二氧化碳,加剧全球变暖。而现在有人通过在无氧状态下不完全燃烧农业废弃物,不仅使木炭存在形式稳定,肥沃了土壤,还具有碳储存功能。
4.发展低碳经济不应区分产业,也不追求绝对的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没有行业限制,没有主次之分,只要是产生碳排放的地方,就应考虑低碳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范围内每个国家、每个行业、每个产生碳排放的地方在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要追求绝对低碳,要在满足一定目标的低碳和相对的低碳上下功夫,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应如此。
5.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中国家同样要重视
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各国应当根据各自国情和能力开展“共同但有区别”的行动。发展低碳经济、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或者实现社会经济的低碳化,本质上是应对气候变化中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核心内容。所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同样担负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责任。
四、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1.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球能源需求必将持续增长。目前,世界人均能源消费量约为2.5吨标准煤,而经济发达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费在6吨标准煤以上,美国的人均能源消费达12吨标准煤。如果世界各国都达到这个标准的话,按目前的人口数量和技术水平测算,全球年消费能源将达400亿吨标准煤,按目前探明的化石能源资源看,最多可使用上百年的时间。即使不考虑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这种主要依赖化石能源的经济和社会体系也不能持续,开发利用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势在必行。
2.提高能源效率,做好能源运行管理
能源效率是指单位能源消费产生的经济价值或物品产量,与生产、加工、转化、使用等各环节的技术和管理密切相关。目前,从每个行业来看,都有提高能源效率的潜力,挖掘这些潜力的出路是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和综合利用。提高能源效率是涉及面很广的复杂系统工程,既要有先进实用的技术,也要有推广应用先进技术的市场环境。这要求从思想上重视能源效率的提高,并切实落实到行动上。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不仅与能源生产环节有关,也与能源运行管理方式有关。所以只有做好能源运行管理了,才能更好的提高能源利用率,才能做到节能减排。
3.优化能源利用方式,全面实现电气化
应该根据本地区自然资源(尤其能源)的特点,加大清洁能源的投入,选择适合本地区的能源利用方式。一是要优化电源结构,合理配置各类电源机组,更加重视具有调节能力机组的建设,特别是燃气机组和抽水蓄能机组,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二是要研究经济适用的储热技术,在供热体系中配置必要的储热装置,提高热电联产机组的运行效率;三是要适当推广电供热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调峰填谷,把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更好地利用起来,真正实现节能减排。
全面实现电气化是解决我国能源清洁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更是解决广大农村能源问题的重要出路,对于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在能源的选择上能用电的就尽量用电。
4.追求低碳生活
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量人人有责。所以我们要追求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先是从国外兴起,是在生活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这股风潮也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5.加大现代物流的发展力度
物流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是由于物流本身是能源消耗的大户,也是碳排放的大户;另一方面是因为发展物流又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如整合资源、优化流程,信息化、标准化可以实现节能减排,先进的物流方式可以支持低碳经济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低碳经济需要现代物流的支撑。所以应加大加大现代物流的发展力度。
参考文献:
[1]潘家华,庄贵阳等.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4.
[2]戴定一.物流与低碳经济[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21):24-25.
[3]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R].研究报告,2008,12.
[4]何建坤.发展低碳经济,关键在于低碳技术创新[J].绿叶,2009,1.
[5]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M].气象出版社,2007.
“碳关税”成为国际政治经济主导权的博弈筹码
“碳关税”是指国家或地区对高耗能产品进口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别关税,即对来自碳排放较高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该理念最早由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提出,倡议欧盟国家对未遵守《京都议定书》的国家征收商品进口税。2009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和“碳关税”的相关条款,完善希拉克的“碳关税”理念并付诸实施,随后这项提议得到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认同和响应。欧盟宣布2012年1月起对出入欧盟的国际航班征收15%的航空碳排税。
“碳关税”的实质是在当今世界低碳减排的发展趋势下,欧美发达国家企望抢占低碳战略制高点,利用“碳关税”向中国等新兴发展国家施加环境压力,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遏制新兴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维护现有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并逐渐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困局。“碳关税”不仅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也违背了《京都议定书》有关“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当前形势下提出实施“碳关税”,将会扰乱国际贸易秩序。2009年7月中国表态坚决反对。
美国提出和实施“碳关税”政策,试图以低碳绿色产业带动经济复苏并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虽然美国的货物贸易长期处于逆差,但服务贸易顺差却保持国际领先地位。1993~2006年,美国服务贸易的顺差一直在600~800亿美元间波动,但到2008年,美国服务贸易的顺差上升到1443亿美元,近年来迅速提高了低碳、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比例。美国提出2020年和2050年的碳排放水平要分别比2005年的水平降低14%和83%,主要是依托于美国的经济、科技实力和低碳产业布局。美国将借机完成本国碳排放产业的革命,从而成为全球低碳产业的主导者、规则制定者、定价权控制者。
开征“碳关税”,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是稳赚不赔,但对于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将为碳排放付出额外代价。随着发达国家基本完成第一、二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欧美发达国家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口的低附加值、高能耗、高碳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过程包含了大量的化石碳。
“碳关税”理念的国际局势已演变成欧美发达国家与新兴发展国家之间的博弈。
WTO一般例外条款(GATT)中第20条规定,“允许WTO成员国在某些情况下采取基于环境理由的贸易限制”。这为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提供了依据。当然,“碳关税”正式开征前10年内,世界各国将通过协商最终确定“碳关税”征收的对象、范围和标准。这10年的时间也将成为世界各国低碳战略利益博弈的白热化时期。
开征“碳关税”对我国外贸出口影响巨大
目前,我国没有开征碳税和能源税,但2009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增加比例已居世界首位,达到75.19亿吨。由于我国在《京都议定书》中没有承担有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我国向美国和欧盟出口的高含碳产品,必将会成为“碳关税”的课税对象。“碳关税”对我国外贸出口将产生以下主要影响。
一是增加我国高碳产品出口的成本和国际市场价格,削弱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结果显示,以10美元/吨的“碳关税”测算,我国的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化工、轻工和纺织等高碳产业,其碳税将近110亿元,占贸易额的1.28%。
二是引起我国制造业出口额下降。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承接的主要是发达国家的高能耗、高碳的重化工业和低端制造业的产业转移。目前,美国、英国和新西兰等国市场已经开始在纺织品服装上使用“碳标签”。全球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宣布,到2012年沃尔玛将实现95%的商品供应商必须获得社会与环境标准最高评分。一旦开征“碳关税”,进口商选择产品,特别是选择用于政府项目或社会公益的大型项目的产品时,必然要考虑供货商在生产过程中对碳排放的控制情况。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指出,2020年在排放权可交换且通过公共转移支付和排放交易抵消减排的成本情形下,减排将致使我国工业出口下降11.7%,远高于世界工业出口的平均降幅1.9%;而美国和欧盟的工业出口却分别会增幅5.0%和6.5%。另有研究显示,若以中国工业品出口的隐含碳排放量为基础,如果征收30美元/吨的“碳关税”,将致使我国工业品出口量减少3.53%。
三是“碳关税”将致使中国高耗能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因此我国将调整改变出口商品和贸易结构。目前,我国钢铁、火电、水泥、玻璃、石化等高耗能产品单产能耗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向世界出口高碳产品的增长迅速,2004~2008年间,中国钢铁、化工产品和纺织品出口占世界总量的份额分别从5.12%、2.68%和16.98%上升到12.09%、4.65%和26.08%。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也将会促使我国对企业的能源消费征收碳税,这将改变我国企业生产投资结构,出口产品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将不存在。从目前已有的“碳关税”的计算上看,“碳关税”是一种基于交易的间接关税,其主要计算规则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规则,每加仑石油可排放约20磅的二氧化碳。因此,对每吨二氧化碳征收100美元的关税,就意味着对每加仑石油征收1美元的关税。化石燃料价格的上涨,必定提高我国高耗能产品的生产成本。据估计,一旦“碳关税”全面实施,中国可能面临约26%的关税,出口量将会下降21%。
中国应对“碳关税”的策略建议
根据累计碳排放预算的不同分摊情景进行推算,我国的碳排放量将在2020~2030年之间达到峰值。我国尽早达到碳排放量峰值,并形成拐点的途径是力争与世界低碳科技革命并驾齐驱,避免被动应付。
应对“碳关税”我国首先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在全球低碳经济转型大趋势下,我国面临的环境压力和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并存。以清洁能源为代表的低碳经济是我国转变高能源消耗和高碳排放产业、实现经济结构升级与转型的机遇。建议放宽能源优惠政策领域,尽快培育和扶持新能源产业。加强节能减排与清洁能源技术攻关,攻克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氢能与燃料电池等非化石能源领域的关键技术,增加清洁能源的供给,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
【关键词】 低碳;能源;经济
当今世界,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气候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应对不断恶化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国期望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从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到2007年的“巴厘岛路线图”再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协议》,这些国际协议或者公约证明了人类已经认识到了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并期望通过国际合作积极寻找应对气候变化的良方,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京都议定书》为通过国际合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开了一个好头,但是美国以承担减排义务影响本国经济发展为由而拒签,使得《京都议定书》遭受严重的挫折,国际谈判在解决国际气问题上举步维艰。在此背景下,英国于2003年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概念。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立即成为经济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热点名词,由此引发了对低碳经济研究的热潮。世界各国都开始纷纷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对于低碳经济的含义,迄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说法,目前低碳经济被广泛引用的定义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朝高能效、低能耗和低排放的模式转型”。
Yoichi Kaya教授在IPCC的一次研讨会上的报告中提出Kaya恒等式,通过一种简单的数学公式将人口、经济、能源消费等因子与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联系起来,具体表述如下二氧化碳排放量二人口x人均GDP x单位GDP能源消耗量x单位能耗排放量Davis等分析了美国1996―2000年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原因,认为能源结构调整不是主要原因,天气变化才是主要原因。Greening等采用Divisia Index De Composition的方法对10个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成员国家的生产部门、货物运输、居民们终端服务部门、私人交通的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生产部门能源强度下降是其 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能源价格等一些因素也会对碳排放强度有很大的影响;货物运输部门碳排放强度的增长主要是受交通模式向碳密集型模式转变的影响,燃料价格及对购买交通工具征税等措施都不能有效的减少能源消费;居民终端服务部门的终端能源消费结构、发电的燃料构成、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影响各不相同,但是终端用能方式对其下降却是起了相反的作用;私人交通部门能源强度的下降对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影响较大,但是未来仅仅依靠降低能源强度的政策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能还是不够的。
关键词:人力资本 产业结构 碳生产率
一、引言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巨大的增长,但是与此同时能源消费量在在持续不断的增加。化石能源的燃烧大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据WRI2009年的数据显示,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排放大国。为了应对国内外关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压力,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宣布要将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少40%-45%。同时,在2011年提出的十二五计划中,中国承诺将碳排放强度减少17%。产业结构与碳排放量,人力资本与碳排放量的关系以及被广泛研究,但是找到碳排放量、产业机构与人力资本三者之间的内部机制对有效的减少碳排放量是非常有用的。
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人力资本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投入要素。舒尔茨认为劳动力变成了资本,通过知识和技能可以将人力资本变成经济财富。在舒尔茨之后,Hirofuni构建了包含受教育的人力资本的经济模型,Romer考虑到知识会影响产出从而将知识引入到了生产模型中,最后Lucas将人力资本的概念进行了拓展,提出了人力资本外溢的概念。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不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证层面都已经被证实。但是,相似的,人力资本对环境状况也是很重要的。Cole在他的研究当中很清晰的用英国和中国的样本论证了人力资本对环境的关键作用。Zhou也构建了实证模型研究了人力资本与碳排放直接的直接效应。除了人力资本之外,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量的作用已经被很多研究证实了,因为第二产业是二氧化碳主要排放者。综上所述,许多研究都证实了人力资本与环境质量直接存在关系,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关系以及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关系,所以探讨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与碳排放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很关键的。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在我们的实证模型中构建了以产业结构为中介变量的计量模型,被解释变量用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所产生的GDP测算,解释变量为人力资本存量(HC),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测量的人力资本存量来代表,中介变量是产业结构(TL),用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总产值的比例表示,控制变量为FDI、R&D以及能源结构(ES),样本使用2003-2011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bias-corrected bootstrap来检验中介传导作用的存在,进行了实证检验。
三、结果分析
中介区间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在我们的回归结果中,除了在中部样本外,人力资本存量通过产业结构促进碳生产率的提高。R&D和ES都与因变量碳生产率正相关,FDI与碳生产率负相关,但是不显著。中介区间的结果如表显示只有在全国样本的测试中区间为(0.0592,0.3338),不包括零,表明在全国层面存在中介现象。也就是说,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可以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同时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提高碳生产率。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鉴于以上分析,产业结构只有在全国样本起到了中介传导作用。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加强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与碳生产率之间的联系来达到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双重目标。政策制定者应该集中采取措施引导人力资本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他们可以通过调整不同产业人力资本的工资来达到该目的。
第二,鼓励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呗证明是提高碳生产率非常有效的途径,政府应该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节能部门与低排放产业。政府可以给予符合条件产业例如减税等优惠措施。
参考文献
[1]]Lucas R E.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8,22(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