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进步的必要性范文

科技进步的必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进步的必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进步的必要性

第1篇:科技进步的必要性范文

(1)农业科技中涉猎多个学科,例如植物学、化学、昆虫学、遗传学、育种学、经济学等,所以农业科技的研究需要多领域多学科的专业人员共同合作,解决农业生产前、中、后的各个环节的问题,而且,科技成果的应用,还需要综合配套措施,以确保效果。(2)由于农业科技的研究周期与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周期密不可分,必须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因此研究和开发农业科学技术不可一蹴而就,大多数项目的研究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所以农业科技进步的体现也是渐进式的。(3)要从实践中寻找课题,并且将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所以必须将"科研"、"教学"、"推广"这三个环节融会贯通,共同强化,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整合与共享机制,促进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把项目作为凝聚科技力量、整合科技资源的载体和平台。(4)由于地域性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十分重大,所以农业科技的发展也必须因地制宜,不同地域应该有符合自身特点的农业科技创造。还有就是在地域要求方面,不仅仅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还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民风民俗等特点,没有最好的科技,只有最适合的科技。(5)创新永远是科技研究的主题,在农业科技发展上,增强自主创业能力是农业科技进步的战略基点。

2农业科技进步的意义

(1)我国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农业科技进步不仅能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更能够依靠科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不断拓宽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2)我国面临农业发展资源短缺的矛盾愈来愈突出的局面,所以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也愈发凸显,而这就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来实现。(3)要实现科技兴农,实现农业的集约经营和飞速发展,农业科技的进步是唯一出路。只有大力发展,促使农业科技进步,才能真正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才能真正推动农业发展。

3农业科技进步的机制

(1)健全的机制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公共性、基础性、公益性,是农业科技发展应当遵循的原则,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更加有利于健康、经济、环保以及安全的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推广和实践。(2)在确保农业科技的公益性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龙头企业、科技试验园区等形式来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将科技、经济资源有效地整合,才能够集结优势力量,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优质平台。(3)人才是农业科技进步的根本保障,因此在人才的运用上,农业管理部门和科研单位要有明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做到人尽其才,让科技工作者们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挖掘出自身的潜力,为农业科技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4农业科技进步的举措

(1)通过加强农业生物学研究,结合生产实践和全国各地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等多重因素,有的放矢、因地制宜的开发创新科技,提高农业生物技术水平,对农业科技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各级农业部门借助网络化、咨询平台、远程教育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加强农业信息的交流。先进的农业信息技术建立的各类栽培技术数学模型、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为农业生产提供核心的技术支持。(3)农业资源环境的好坏决定着农业发展的命脉,所以农业科技进步必须在此处得以体现。要加强农业资源环境的建设,一方面要依靠农业科技中的多学科和多种科研成果的整合,另一方面也要依靠有效的行政管理政策。

5农业科技进步的成果

(1)过去30年里,随着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已经培育成功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超过1万个,优良畜禽和水产新品种近100个,促进了农业品质的更新换代,为推动我国粮食产量和肉、禽、蛋、果、蔬、水产等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农业科技事业适应了三农发展需要,为粮食连年增产、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自给自足的基本目标。(3)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也稳步提升,良种推广补贴、农业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等政策的实施,让大批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得到了推广和应用。(4)农业科技进步有效突破了我国农业生产资源约束的瓶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针对广大农村各农户小规模生产的现状,依靠科技提高了农民的种养水平,提高了劳动生产率。(5)国际合作项目提升了我国农业生产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鼓励了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实现了科研、推广、示范、生产、销售的农业经济体系。

6结语

第2篇:科技进步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进口贸易 经济结构 技术进步经济增长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各国的资源、人才、资金和商品等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通,带动了整个国际经济的共同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包括进口和出口贸易)不断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带动国内经济发展(GDP)的“三大马车”之一。

当前,在进口贸易不断发展的同时,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也成为了信息时代的一大特点,并对经济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在经济理论上,经济学家一直在探讨进口贸易结构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一方面,调整并完善我国的进口贸易结构,可以改善进口商品的层次及品质,使我国从进口的优质商品中借鉴并吸收外国先进的技术经验,为科技创新注入新鲜血液,从而促进技术水平的进步。另一方面,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提高国内产品的科技含量,及其自身的质量,从而增强国内商品的竞争力,以此影响并改善进口贸易结构,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尤其是对外贸易)不断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政府忽略了对进口贸易的重视,尤其是没有深刻认识到进口贸易结构与技术进步之间的相互促进的关系,导致近些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出现严重的失衡。为此,本文以实证分析为研究方法,收集各方详细数据,对进口贸易结构与技术进步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与分析。

1、进口贸易结构与技术进步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较大,出现严重的失衡,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由于国内产品的科技水平含量较低,导致商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于是,我国对外的进口商品大幅度增加,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从而造成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严重失衡,贸易顺差不断增大,使我国在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严重制约了对外贸易以及经济建设的进一步的发展。

1.2、政府有关部门对进口贸易没有给予充分的支持及重视

国家有关机构缺乏全局观念,对进口贸易的作用认识不足,过分的重视出口,忽视了进口贸易的结构以及一系列的管理机制,导致我国的进口贸易只是以“关税保护”这样的落后手段来维持进口秩序,不利于进口贸易的发展。

1.3、国内科学技术的进步并没有与经济发展充分地结合起来,忽视了技术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由于分别处在不同的两个领域,导致了其本身具有的相互的分离性和排斥性,再加上政府的技术的推动作用的忽视,造成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能与经济发展充分地结合起来,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2、完善进口贸易结构与促进技术进步应用的必要性

2.1、完善进口贸易结构与促进技术进步应用是改善对外贸易严重失衡的需要

不断完善进口贸易结构,促进技术进步,可以有效地改善市场结构,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改善我国当前对外贸易中的不利局面,减少对外贸易顺差,促进对外贸易的稳定、均衡发展。

2.2、完善进口贸易结构与促进技术进步应用是促进国内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

随着进口贸易结构的完善,进口贸易将会得到合理有序的控制,从而规范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其带动国内经济的进步;同时,再加上技术的进步,改善了经济的发展方式,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3、完善进口贸易结构与促进技术进步应用的具体对策

3.1、努力改善进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充分利用进口商品的技术传递,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较低,一些生产制造设备陈旧落后,再加上法律对商品市场的秩序的制约不完善,导致当前国内市场的商品不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高品质商品的需求,于是必须大量从国外进口。因此,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该调整政策,改善进口商品的结构,以满足国内需求。同时,要加强自身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努力从进口的国外商品中,学习和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从而壮大自身,促进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3.2、大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改善国内商品结构,以技术竞争来完善进口贸易的商品结构

我国应该大力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完善教育体制,培养一代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从而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资力度,完善科技创新的奖励机制,促进科学技术与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的结合,从而改善国内商品结构,以技术竞争来完善进口贸易的商品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4、结论

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对进口贸易结构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研究的探索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让人满意的成绩,但是由于科技水平的落后,再加上当前国情及沟内政策的限制,一些研究分析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我国对进口贸易结构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研究的探索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贯彻落实党的政策及方针路线,加强对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的重视,加大投资的支持力度,努力促进经济体制调整与转型,完善进口贸易的经济结构,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使二者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加快经济现代化进程,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春兰.进口贸易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技术进步视角的实证分析.[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04).

第3篇:科技进步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集约型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的基本含义是:经济量的、能力的扩张与经济结构的转变或高度化。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依靠大量要素投入的增加来提高产出水平的增长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主要依靠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提高产出水平的增长方式。所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是指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我国现阶段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要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1.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由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运行机制和体制决定的。在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或工业化实现以前,通常为粗放型经济增长,而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或工业化实现以后,则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我国建国以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选择了以优先重工业为中心、高积累、高速度的发展战略。随着经济向前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和总量之后,就产生出一系列的问题:经济效益低下;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进步缓慢、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差、附加值低;重复建设现象普遍; 在生产建设和流通等各个领域里资源耗费高、资金周转慢、损失浪费严重、生产能力大量闲置;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等。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目前这种增长方式,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进入一个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化时期,这是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

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适应国际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趋势,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还在进一步加大,国内市场正逐步同国际市场接轨。但目前国际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我国要想占领更多的国际市场,就必须提高我国产品的品质。如果我们不改变当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从较低层次上升到较高层次,我们就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

3.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缓解资金、能源、原材料供给矛盾的良方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如果继续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必将造成资源的过量开采,加剧破坏生态环境。并且财政和银行能用于建设的资金有限,扩大利用外资也需要相应的国内配套资金。只有改变现有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方式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才能有效缓解资金、能源的供需矛盾,使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使企业真正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主体,实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技术进步的动力和压力,在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成果转化工作中真正做到自主决策、自筹资金、自担风险、自求发展;充分考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变化,建立重要商品的国内储备制度和市场风险基金制度,培育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功能,同时也增强国家对市场运行的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财税、金融、外贸、投资等宏观管理体制等等。

2.优化产业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非常突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过快;第二产业(主要是加工业)的低效率过度扩张带动需求膨胀的压力;第三产业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现代化,使产业结构从低级水准向高级水准发展,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有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向第二、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2)产业结构中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3)产业结构中有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3.发展循环经济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依赖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导致资源的约束矛盾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在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如果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必须倡导循环经济方式,坚决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这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又一重要途径。

4.推进科技进步

我们必须坚持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继续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从而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在经济发展中,我们要逐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坚持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实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

5.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第4篇:科技进步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 技术异化;职业技术教育;定位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04-0016-04

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将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教育繁荣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和社会经济发展及科技进步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形式,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其基本职能。然而,在技术理性主宰整个社会、技术异化充斥着人们视野的今天,到底什么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技术教育又承担着怎样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只有阐释和厘清这些基本问题,职业技术教育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一、技术异化给职业技术教育带来新挑战

(一)技术异化的内涵

从远古时期到今天,技术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随着技术在与人相关的众多领域中蔓延和渗透,技术已经成为人类本质的展现方式,技术化生存也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存在方式。然而在层出不穷的技术发明赋予人类改造自然的强大物质力量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技术理性垄断、技术异化的阴影也将人类拖入技术的壁垒中难以自拔。所谓技术异化就是用来表征技术发明的目的和技术应用的社会结果之间相背离的一种现象。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技术异化具有多种表现:从自然层面看,技术异化表现为对自然生态的戕害[1]。从社会层面看,技术异化主要表现为技术专制、技术殖民和技术失业等所引发的人类现实生存的对抗。从人本层面看,技术异化主要表现为人类主体性、个性和生活意义的丧失。在技术社会中,技术的理性化、机械化、标准化、程序化特征不断得到强化,其结果就是人的思维正逐渐被技术程序所取代,人的能力正遭到技术的抛弃。技术化生存方式还导致了人类生活意义的丧失和精神家园的空虚。对功利性的过分追求,使人类只注重物质利益,没有远大理想,精神生活贫乏。

(二)技术异化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挑战

第一,技术异化对职业技术教育存在合理性的反诘。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技术教育,力图通过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发展。于是科技发展和职业技术教育的亲密关系在这里表露无遗:一方面,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其中作为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和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载体的职业技术教育承担着重要角色,其为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现实支撑;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会对职业技术教育不断提出新要求,使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在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向前发展。技术异化很显然就是在以科技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状况。这一问题的出现了传统的“技术至上论”,从而使技术成为批判、反思甚至否定的对象。技术异化也由此成为对职业技术教育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最大挑战。如何看待技术异化现象,如何应对技术异化问题,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面对的现实考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将直接关系着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根基和价值。

第二,技术异化对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拷问。就其根本而言,技术异化不是由技术本身而是由技术的不当运用引发的。所以技术异化所表征的是人的异化,尤其是科技人员的异化。职业技术教育恰恰是以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那么技术异化的频发就是在向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发出预警:到底何为高级技术人才?懂技术是否就是高级技术人才的全部?传授给学生谋生的技术技能到底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最终目标亦或仅仅是教育的起点?关于这一系列问题的拷问直接关系着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更关乎其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第三,技术异化在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的凸显。技术异化在充斥整个社会的同时,也悄然进入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使整个教育过程被技术理性所主宰。于是在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异化现象:职业技术院校的生存权被用人单位的技术需求所掌控。为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整个职业技术教育过程变成了商品生产和输出的过程,学生则成为物化的商品对象。学校完全按照用人单位的技术要求来打造学生,其结果就是职业技术教育过程直接变成了社会技术系统控制学生的中介,技术的标准化、理性化、机械化、程序化特征通过教育活动直接移植到学生身上,从而使学生的身心自由被严格局限在技术的需求之内。在技术理性的统治下,职业技术教育活动正在失去其自主性,学生正在失去个性和创造性,日益成为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眼中的“单向度的人”。如何应对和解决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的技术异化现象,已经成为直接关系到职业技术教育能否健康发展的现实难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将引发职业技术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一系列变化和变革。

二、职业技术教育应对技术异化的定位反思

在如何消解技术异化的问题上,罗素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他指出要想摆脱由于科学技术的应用而导致的困境,就不能单纯地依靠技术的进步,而要靠时代所要求的那些智慧的发展[2]。基于这一点,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对其所承担的社会使命、培养目标和教育过程进行重新定位,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和培养模式,以期对技术异化的消解贡献一己之力。

(一)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定位

价值定位是对职业技术教育存在意义的追问。在技术异化现象不断消解和否定技术社会价值的现实面前,职业技术教育应该认真反思自身存在的意义和自我价值的体现。面对科技发展的困境,职业技术教育需要愈发理性地认识和评价科技的社会价值,以此作为自身价值定位的依据。第一,职业技术教育应为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科技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虽然技术异化现象的频发使人们开始不断反思、质疑科技的价值,甚至提出种种代替科技的新的社会动力,但事实是直到今天这种尝试也没有真正获得成功。所以技术异化并不能否定技术存在的价值,也不能否定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职业技术教育应该始终坚持为科技发展进步服务的理念,培养越来越多的高级技术人才。第二,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为科技进步服务,更要服务社会、造福人类。这一价值定位中包含着对技术异化现象的忧思,更包含着对技术社会人类发展命运的关注。技术异化现象提醒我们:技术仅仅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万能钥匙。基于对技术价值的考量,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就不应该仅仅定位于培养高级技术人才,迎合科技进步的需要。在当今时代,应该认识到技术的进步不仅仅强调技术人才数量的增加、技术发明效率的提高和技术成果的增长,还应当包含对技术社会效果的综合考量,即技术社会价值的发挥。所以职业技术教育应致力于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使命意识、懂得向善、具备反思和批判能力的技术人才来消解技术异化,维护技术发展的合理性,以此来保证科技为人类造福。

(二)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

目标定位是对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方向的思考。面对社会、科技发展的诸多新变化和新形势,相比于传统的技术人才观,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对当今社会背景下高级技术人才的内涵进行重新解读和定位,才能真正发挥培养优秀技术人才的职能。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一直以科学精神的培养为目标,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好专业知识、较强职业技能的服务于生产建设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培养目标使学生只注重于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学习与培养,忽略了技术客观性之外的人的需要和情感,漠视理想与责任,更不关心自身的价值与社会的命运。事实上,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追求真理,更要追求终极价值,帮助学生寻找精神家园。教育是人文精神积淀和传承的主要方式。在职业技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更为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规避和消解技术异化首先就需要从改造技术工作者出发,职业技术教育无疑承担着这一重任。努力培养不仅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更具有健全职业个性和人格、明确价值理想和人文情怀,身肩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的技术人才,这是高科技时代对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传授给学生一定的职业技能仅仅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开始。

(三)职业技术教育的过程定位

过程定位是对职业技术教育过程的考核。为消解技术异化现象,职业技术教育有必要对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环节加以重新设计和定位,其定位的主旨和标准只有一个,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之所以被技术理性主宰,出现技术异化现象的根源就在于错误地把教育过程定位于“把学生培养为适合某种职业的技术从业者”,于是学生从进入学校、进入不同专业开始,就被固定在某种职业技能培养上。在学生被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不断功能化的过程中,学生作为人的个性、主体性需求被抹煞或忽略,逐渐成为一个技术化的工具人,而非一个懂得生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由此可见,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技术再次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全部,也成为人自身发展的障碍。事实上爱因斯坦曾这样描述学校的教育任务:“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3] 纵然职业技术教育以技术教育为核心内容,但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并不能因此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全部。职业技术教育必须摆脱传统的生产式教育,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贯彻到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自由,通过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使学生懂得技术是为满足人的主体性需求服务的,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理性地对待技术发展。

三、职业技术教育应对技术异化的建议

职业技术教育应从技术批判的视角入手,以教育技术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在现有教育模式中,增加和贯穿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树立科学的技术观,提升学生的技术批判能力

在高新技术主宰人类社会发展变迁脉搏的今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强烈,简单高扬唯技术论或消极否定技术价值都无益于技术异化问题的解决。职业技术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一种辩证的、合理的技术价值观,在充分肯定技术社会价值的基础上,理性地认识和评价技术发明、运用过程中伴随着的社会责任问题,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传递给学生,以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能动性,增强学生的技术批判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职业技术教育应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在合理的技术价值观指导下,技术才能真正发挥其正向功能,才能真正为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服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技术人才只有在技术发明和应用过程中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有节制地发展、利用技术,综合考量技术应用所引发的社会效果,才能减少和避免技术异化现象,实现技术为人类造福的价值旨趣。

(二)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科技伦理意识

为消解技术异化现象,掌控技术开发和利用的合适尺度,科技伦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科技伦理是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一个重要领域。科技伦理观主张以“关注人的生存、人的现实需要,维护人的权利和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科技发展的合法性根据,在保护和促进科技健康发展的同时使科技更好地为人类造福,而不是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科技的发展过程中,伦理能为科技发展提供价值导向,科技则会因为道德的评价和约束而减少盲目性。通过建立和完善科技伦理能够更好地对科技研究和利用加以向善的引导,使其符合人类的利益需求,科技伦理问题也由此成为21世纪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重视科技伦理的必要性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应将科技伦理意识纳入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体系中。在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方案中,增加科技伦理相关课程的设置,以实现培养有伦理道德意识的技术人才的目标。

第5篇:科技进步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字】灌区管理 改革 具体思路

一、灌溉管理改革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农业也相应的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自动化种植、收割,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农业自动化不断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而相应的在农业发展的同时,水资源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生产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大,但是我国的灌区管理水平较低,灌区的管理改革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部分灌区管理工程得不到资金的支持,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灌区设备使用的设备落后等问题。

(二)管理制度落后

部分灌区因为管理理念和制度比较落后,缺乏改革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因此导致灌区管理水平低下。

(三)缺乏相关专业管理人才

部分灌区缺乏相关管理人才,在灌区的管理上得不到专业技术的支持,或是部分灌区专业管理人缺乏创新精神,固步自封,不能够很好的促进灌区的管理制度改革发展,导致管理水平较低。

二、新时期灌区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一)加快灌区改革是新时期农业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产量和灌区水之源两者之间紧密相连。

(1)灌区要保证能够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对粮食多产量、多品种、高质量的需求,因此灌区的改革可以保证粮食的安全。

(2)农业的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因此水之源短缺,一旦干旱或是缺水,就会导致灌区发展,从而影响灌区对农业的供水,导致农业的上产产量下降。因此,灌区应当进行改革创新,使灌区有更加强的应变能力,为农业经济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加快灌区改革是巩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的需要

虽然在“九五”以来,国家已经非常重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也相应的逐渐增加了投入,这项措施为解决灌区设施配套不齐,或是年久失修等问题带来极为重大的帮助,而在投入过程中,工程状况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变。但是现状在改变的同时,不少人也比较担心花费了巨额新建的设施到底能支撑多久这一问题,如果不同时对现存的不合理的体制与机制进行改革,那么之前花费巨额国债续建配套的成果可能巩固不住,因此,从事灌区管理的工作人员对这一极为严峻而现实的问题必须予以重视。

(三)加快灌区改革是目前摆脱灌区困境的根本出路

一直以来,我国的灌区就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了,在建设初期存在资金短缺、设计标准低、施工设备不完善、施工质量差等问题,在建成之后存在产权模糊、管理者权利、经营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技术落后、职员队伍不稳定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大多都是因为灌区管理的机制不完善而造成的,因此想要摆脱灌区管理目前所面对的诸多问题,加快灌区改革是目前摆脱灌区困境的根本出路。

虽然近几年年,部分灌区已经对灌区改革给予高度重视,在改革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纵观全国,很多地方对于灌区管理重建设、重工程、轻管理的现象还是很多,还有部分地区简单。照搬其他部门的做=做法较多,对灌区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甚少,对改革缺乏深入研究和思考,要想扭转灌区管理的这一现状,就需要增强改革的紧迫感。

(四)加强灌区改革是跟上全国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

我国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以来,出台了一系列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改革措施。从全国的改革发展情况来看,科研、教育、社会保障、卫生等行业的改革成果较为显著,反之国有灌区改革明显呈落后的趋势,对于改革的成效也并不显著,部分灌区的管理还停留在十几年的水平上,因此灌区管理应当奋起直追,不然将会成为时展下的落伍者。

三、灌区管理改革思路及策略

(一)改革灌区责任制度

在灌区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对原有陈旧管理制度进行新理念的改革,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扩大和完善灌区管理的合理工作分配,并且鼓励灌区人员解放陈旧思想,实行改革创新。

(二)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经济

在灌区管理改革中,无论多么高科技的现代化设备,都必须结合当地灌区的实际情况,结合灌区管理制度和设备的需要,做到因地制宜,发展区域性经济。

(三)加快灌区科技进步和创新

灌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的发展,因此,只有将灌区管理发展和科技进步不断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找寻适合灌区发展的管理制度,真正的促进灌区管理改革。灌区改革的相关人员应当进行实践探究、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为灌区管理服务。

(四)提高灌区管理人人员自动化操作水平

灌区引进现代化的机器和设备,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操作、维护。因此灌区在引进现代化设备的同时,还有注重对于相关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提高。才能将设备和技术进行结合,提高灌区管理水平。

(五)按成本计收水费,实施节水灌溉工程

灌区应当向社会和用水户进行灌溉供水及灌排技术服务的商品属性进行宣传,实行有偿服务,按供水成本进行收费,增强用水户的自觉性、积极性。

(六)灌区渠系维修与维护

部分地区灌区,由于当地存在法治观念相对较弱,认为破坏严重等现象,部分灌区的损坏、老化、失修等现象严重。甚至还有部分地区是灌渠、水闸等年久失修,导致排水沟堵塞严重,大大降低了排水能力,因此灌区管理应当十分注重灌区渠系维修与维护。灌区管理可以培养相关的专业人员对灌区渠系进行维护,以保证灌区的排水正常,提高灌区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灌区灌溉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要想保证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灌区管理的改革应当加快脚步。

灌区管理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认清我国当前灌区的发展现状,不断健全灌区管理机制、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实行节水灌溉工程、加快灌区管理创新步伐,因地制宜的制定改革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龚孟健. 大中型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02:17-19.

第6篇:科技进步的必要性范文

【摘要】本文在分析河北省财政科技投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和其它省市的先进经验,对河北省财政科技投入模式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共创财政科技投入工作的局面。

财政科技投入是指在财政支出中用于支持科技发展和创新的经费。财政科技投入是科技事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支撑条件和基本保证,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增加财政科技投入是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增强综合国力的一项战略性措施。而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是对科技资金的投入。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的今天,科技资金投入不足,将严重制约一国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应重视科技资金投入问题。随着公共财政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必然要求各级财政在公共财政框架下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的经费支出体现出效益原则。近些年来,河北省财政科技投入总量保持稳步增长,投入结构逐步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但河北省的现有财政科技投入仍然延续着原来的传统模式,与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相差甚远。为适应公共财政体制的需要,河北财政应建立公共财政科技投入模式,这是确立财政科技投入法定地位的需要,是提高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率的需要。

一、河北省财政科技投入现状分析

(一)投入总量

从河北省情况看,2001年到2005年,河北省GDP由2001年的5577.78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0116.6亿元,年平均增长16.04%;河北省财政支出由2001年的514.18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962.2亿元,年平均增长16.96%,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整个财政运行状况良好。

从河北省财政科技投入总量来看,增长比较明显,由2001年的53.9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97.8亿元;从财政科技投入占河北省GDP的比重来看,2001―2005年期间,增幅并不是很明显,2001年为0.9663%,2005年为0.9667%,仅增长0.0004%,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波动;河北省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由2001年的11.53%降到2005年的10.16%。

表12001-2005年河北省财政科技投入以及强度

单位:亿元

(二)投入结构

2001年到2005年河北省的财政科技投入累计达354.4亿元,其中科学事业费累计投入13.862亿元,占3.9115%;科技三项费累计投入30.1265亿元;占8.5007%。

从不同预算科目占河北省财政科技投入的结构来看,科学事业费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由2001年的2.3647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3.34亿元;而科技三项费的变化随机性较大,最高年份为2005年的7.4044亿元,最低年份为2002年的4.8715亿元。

表22001-2005年按预算科目分河北省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变化单位:亿元

(三)投入方向

从科技三项费的投入行业结构来看,2005年,投入最低的部门为教育部门,仅为0.0268亿元,而科技部门的投入也并不是很多,为1.0978亿元。

表3 2005年河北省科技三项费按行业划分 单位:亿元

二、河北省财政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投入不足,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还不完善

1.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尚不健全

近年来,河北省的财政科技投入总量虽然持续增长,但是占河北省GDP的比重却没有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在河北省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大幅度增长的前提下,财政科技支出占河北省GDP的比重却只从2001年的0.9663%增长到2005年的0.9667%,几乎持平,总体上没有符合科技进步的要求。

2.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科技领域的体制仍然存在,科技成果产业化缺少相应的资金来源

特别是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风险投资总额少,投资机构少,回报机制和退出渠道不健全,影响和制约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

3.少量科技经费有挪作他用的现象

对国家科技经费的使用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全过程的有效监管,并完善对其使用效果科学的、公正的评价。

(二)科技经费多头管理,使用分散

财政科技投入按预算科目可以分为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和科研基建费等。在实际操作中,科学事业费由财政部门管理,科技三项费用由科技部门管理,科技基建费由计划部门管理。即使在一个部门,各个科室也分别掌握了不同的控制权。也就是说,多个部门共同导演了“财政科技支出”这场戏,这种管理体制既降低了工作效率,又增加了运行成本。同时,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政府科技投入资金政出多门,往往使项目重复和支持不足现象同在,成果研发和成果应用分离,投入不足与浪费低效并存,这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

(三)财政科技投入中存在着越位、缺位现象

“越位”的主要表现在:财政直接向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包括技术改革、挖潜革新、科技三项费用等拨款贷款、对应用性科研的投资或补贴、直接干预企业的财务活动,审批财务决算和费用预算,下达考核指标;“缺位”则表现在:政府投入的科学事业费尚不能适应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科学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由政府承担的投入严重不足等方面。

(四)现行预算科目设置不够科学

目前,财政科技投入预算内科目包括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科研基建费和其他部门事业费中安排用于科技方面的经费,这样的预算科目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歧义。比如“其它部门事业费”中安排用于科技方面的经费,国家科技、计划、财政、统计等部门以及全国各省、市、区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持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同时,在财政核算上,因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或没有科目,实际上很难进行完整准确的统计,导致目前的预算科目设置难以直观地反映科技投入的总体状况。

三、河北省建立公共财政科技投入模式的总体构想

(一)建立公共财政科技投入模式的必要性

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科技投入存在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必然产生由于市场不完善而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这也就决定了政府财政职能应主要定位于弥补“市场失灵”,即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在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下,作为财政支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财政科技投入,源于对政府财政职能的准确定位。这就要求对财政科技投入模式进行区分和界定,从而制定合理的财政科技投入模式,来矫正科技作为公共物品以及由于市场不完善而导致的“市场失灵”。

2.提高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率的必要性

公共财政体制的定位要求财政科技投入要以最大的效率提供公共物品和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当前财政资金总量有限的情况下,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过去原有的财政科技投入模式下,由于管理机制等原因,导致科研项目短期化、分散化、小型化,使财政资金捉襟见肘。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下的科技投入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顺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公共财政体制下河北省财政科技投入模式的总体建议

1.完善机制,削弱对河北省财政科技投入的制度性制约

(1)投入增长机制

近些年来,河北省在财政科技投入及其增长方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法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根本上说,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长的机制仍有待完善。应当通过并颁布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把财政科技投入增长率与同时期的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率以及GDP增长率挂钩,将对财政科技投入“量”的要求纳入法制轨道,形成法律上的约束和规范,以真正实现其制度性增长。

(2)功能放大机制

在确保财政科技投入逐年稳步增长的前提下,要以财政投入为引导,来不断吸引社会资金促进河北省的科技进步。实现科技投入体系的多元化,采取创立政府发展基金、科技风险投资市场等筹资渠道来吸引和促进社会资金对河北省科技的投入。

(3)监督调控机制

首先,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这样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凡需要花费财政科技投入经费的科研仪器、设备、工程及其服务都要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根据政府采购规划,通过招、投标的形式,严格遵照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程序,保证采购项目预算的规范执行,进而从根源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其次,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财政科技投入经费的使用实行财务监督。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要求所有财政资金都纳入该体系进行管理,其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其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单位或项目承担单位。

2.健全管理体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1)建立信息化、现代化的科技管理制度,以加强对财政科技资金的统筹管理

①建立功能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科技计划体系。对外联动(与外省在区域共性技术上实行项目共建,优势互补);对上衔接(熟知国家计划,能及时掌握国家已经开发了哪些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究确定地方研究重点领域和技术,避免重复研究);对下指引(对各地市州科技计划要整体布局,加强指导,突出区域优势);对内整合(省级各部门之间资源整合,各有侧重,用项目库沟通信息,省科技领导协调小组统揽全局)。

②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对河北省财政科技投入资金的使用加强宏观指导,对重大科研计划进行统筹部署,构建功能完善、要素齐备、富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2)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在新材料、生物制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领域内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确保每年的财政科技投入中有一定比例是用于产、学、研结合的资金,并且按一定速度保持逐步递增;支持科研院所、高校,根据其产业特性和自身特点,以技术入股、进驻、合建等形式,与企业建立工业性试验基地、中试基地、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孵化器,从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通过科技体制改革,形成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性研发中心。

3.调整财政科技投入预算科目,使之与公共财政体制下的财政科技投入模式相适应

建立在公共财政支出框架下反映科技活动特点及其支出特征的,具有较强归纳功能的预算收支科目体系。科技投入预算科目的设置应符合财政预算管理要求,方便科技和行业主管部门及研究机构的使用,有利于进行统计和比较。在省级财政科技科目中设立研究与发展经费科目,以保证其在省级财政投入中的地位,确保省级财政用于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省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

(1)科学合理地设置科技经费的支出科目

应将反映政府科技投入的类级科目归纳为“科技事业支出”和“科技基建支出”两类。鉴于“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事业费”两类科目在支出内容和管理上具有共性,建议将二者归并为“科技事业支出”类。包括自然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科学两大科学体系的研究活动支出;其款级科目在支出内容上也可以包容原两类科目中政府用于社会公共科技活动及科技事业发展的各项支出,既能反映政府部门所属科技机构的支出情况,又能反映政府对各种所有制形式的机构、团体和个人开放的各类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的支出情况,从而在不影响现行财政部门预算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科技经费支出科目体系。

(2)科目设置要符合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

反映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情况,在项级科目上标识或在科目内容中加以说明,可以反映项级科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属性。如自然科学与技术经费中的第 1 至 3 项级科目用于反映基本支出,即科研管理和研究机构的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而其他科目反映项目支出,即在科技活动的不同阶段各部门机构管理和使用的各类科技计划和项目经费。

(3)科目的设置要与统计口径相衔接

科目的设置要有利于财政科技支出的统计管理,方便省内和国内进行对比分析。财政科技投入总量可以通过“科技事业支出”和“科技基建支出”两个类级科目统计完成;财政科技投入中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科技服务经费和科技教育与培训活动经费分别通过相关项级科目内容统计,从而使财政科技投入的相关统计相对准确。

4.积极推进科研体制改革,完善人事、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

(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资金资源配置效率

科学界定财政科技经费的供应范围并且逐步优化其支出结构,采取科企联合、自我转化、同类合并等形式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开放式管理,逐步减少财政拨款的科研单位数量,培养一支精干的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继续采用定额包干等经济手段鼓励人员分流。通过拨款机制改革,对认定的非盈利性科技机构的公益性单位,通过以改养人为办事、改机构支持为项目支持的方式,加大对项目的支持力度,保证其资金的合理有效供给。

(2)建立科学的科研院所管理制度

健全“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型科研机制;建立权责明确、政事分离的组织管理制度;建立科技人员的收入与经济效益或工作业绩挂钩的分配制度;建立固定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人事制度;有条件的科研院所,可试行理事会领导、由科技人员代表组成的监事会监督、院所长负责的新型管理制度,使科研院所成为享有充分自、实行科学管理的法人。

(3)逐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第7篇:科技进步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农业技术;技术推广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了全部力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样需要科技的支持。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增长的重要源泉,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农业推广作为农业技术进步的中间环节,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1 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

要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关键在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但科学技术只是潜在的生产力,只有把它转化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即进行推广,才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是科研成果的继续和再创新的环节,是联系科研、教育及生产的纽带,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手段。

农业技术推广是指把国内外的先进农业技术措施和科技成果,采取一定的方法推广到广大农民的生产实践中去的一系列工作。它是把农业技术这个潜在生产力变成实现生产力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是发挥农业技术作用的前提条件,是整个科学技术进步的中间环节,是联系科研和生产使用两个环节的桥梁,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农业后劲,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保证。目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着许多问题,没有技术人员的推广,农业技术就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就不可能发挥它应有的巨大作用。

2 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科技成果本身在农技推广中的缺陷 目前在农业科研、生产实践中,农业技术自身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有:一是技术的无效性。农业科技成果往往是一经鉴定就大功告成,至于该项技术农民是否需要,能否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往往考虑较少,甚至不做考虑,结果往往导致技术的无效性。二是同类技术(产品)较多,此消彼长。近年来由于较多的重复研究,在生产实践中出现了较多的功能作用相近甚至相同的农业技术(产品),一方面给农民带来了众多的信息冲击,使其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另一方面,由于竞争激烈,部分技术(产品)由于价格、效果等诸多原因未经大面积推广应用就被扼杀在“摇篮”里。

2.2 资金不足,对农业技术推广缺乏必要的支持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和资金支持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足够的物质和资金上的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才能持续的进行下去,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实现预期的目标。而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由于各别领导对农业技术推广缺乏清晰的认识,不能给予积极的配合和必要的物质与资金上的支持,挫伤了推广工作的积极性;而在政策上的一系列措施,又影响了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热情。同时,由于乡镇财政困难,农技推广人员的工资难以保障;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减少财政支出,借机构改革之名,把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当作企业单位对待,盲目“断奶”。

2.3 农技推广体系机制僵化,不适应现代生产力农技推广的本质是通过沟通及其他相关方式组织与教育农民,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观念,传播农业新技术,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的能力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在科技因素进入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民应该是该过程的主体,但我国尚未确立以农民为本的推广思想,也没有形成自下而上的推广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然是由政府运行的,行政色彩过于浓厚。农民盼科技如饥似渴,却因为渠道不畅而使得许多先进技术等到推广时已不再先进,甚至根本没有推广就束之高阁了。究其实质,是因为推广过程的中间环节过多而造成了成果效益的层层流失。

2.4 农业科技推广队伍配置不合理、职业素质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能力较低,缺乏积极性,意识认识不足,这些都影响和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我国目前还缺少必要的农业技术人员,在人才的储备和分配上还有着严重的缺陷,被分配到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的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都较低,对一些推广中的专业问题难以解决,造成了推广队伍的积极性不高。在推广过程中由于意识上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出现了推广速度慢,取得效果不理想,服务意识不到位,服务质量差等诸多问题,降低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效率,严重的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近年来,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很少进行知识更新培训;队伍进人少,尤其进专业人员更少,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趋于老化,技术职称水平普遍偏低,农技推广人员业务水平亟待提高。

3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对策

3.1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制度创新 确立农民对技术需求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采纳农业新技术的自愿性。农民是农业经营主体,也是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市场主体。今后要注重建立农民参与选择推广技术的机制,改变目前的技术供给状况。农业技术成果转让和推广人员的工作还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没有有效的利益诱导机制,许多推广工作也就难免流于形式,不能让农民满意。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机制的完善,关键在于解决推广主体的激励问题,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如支持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有偿服务、可订立“超产提成、减产赔偿”合同;通过股份制等市场化手段创国人科技示范园区,展示名优品种、高效生产模式,带动农民跟进。

3.2 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否顺利实现最终还是取决于推广人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让他们在充分认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价值的基础上,加强对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他们都成为“专家”,可以更好的解决推广工作当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作用,加快农业技术推广的步伐,尽快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的价值。

3.3 完善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安排和保障在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会涉及各个端口,产生巨大的影响。农业技术推广能否最大化的发挥其作用,一方面在于农业技术推广需采用正确的方法、推广手段需适当,另一方面也需政府、社会各群体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和保障。在支持和保证农业技术推广方面,政府可以出具相应的政策,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深化;政府也可以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促使农业技术推广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政府可以增加对农民的义务培训,促使农民更加迅速的接受农业技术推广。完善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安排和保障,最大化的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优势,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3.4 加大投入,建立监督机制农业技术推广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为了确保农业技术推广能够持久、稳定的推广下去,除了上面我们所谈到的几点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要对农业技术推广加大投入力度,包括资金的投入、物质的投入以及人员的投入,只有加大投入力度才能确保农业技术推广不会因资金、人员匮乏等人为原因而中途夭折。另外,为了确保资金的投入能够到位,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能够各尽其职,还应建立监督机制,对资金的流入、人员的工作情况等进行监督,才能保证物尽其用,人尽其职,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

第8篇:科技进步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税收制度 体系

建立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调节经济运行,保护环境和生态,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从税收制度上寻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我国也是当务之急。所谓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税收制度体系,是指有利于经济发展、污染防治、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社会全面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它不是一个单一的税种,也不仅是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税种,而是一整套系统的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的有机集合。税收立法要体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税种、税基、税率、纳税人、纳税对象等税收要素的设计也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一、构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税收制度体系的可行性

(一)立法时机有利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定推行税收改革。这一任务的提出,预计我国税收制度将会进行一次大幅度的改革,在新一轮税收制度改革过程中,为我们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新的税收制度中,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税收立法的目的之一提供了一个有利时机。

(二)立法基础有利

一是有比较广泛的社会基础。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纳入了全国和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之中。在公众方面,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断加强,对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合理利用资源、社会民主、公正、社会进步的要求不断高涨,公众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二是有比较完善的税制基础。

(三)立法效率可行

从经济意义上看,收费和征税没有本质上的差别,都可以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但从效率上看,征税效率要高于征收费用;征税比收费更具有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统一性,该收的税一定要收上来;征税可以克服收费的随意性,拖欠和拒缴现象,可以解决各地征收标准不一的问题。同时,征税还可以防止政出多门,可以减少机构重叠以及部门和地方利益的干扰,从而节约征收成本。

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税收制度体系的基本特征

(一)促进经济发展

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十分紧密,经济决定税收。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速度决定和制约税收规模、结构和速度。同时,税收对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构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发挥税收“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调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要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通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的安排,有效地调控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使税收自动地产生抵消经济波动的力量,维持社会总供求的大体平衡,促使经济稳定发展。其中,要特别注意克服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产业结构低度化、高新技术产业滞后的现状。

(二)促进社会发展

构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以税收作为重要的切入点,可以促进人们“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也可以增强人们监督“税款”使用的积极性,调动人民参政议政积极性,推动社会民主进程。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要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社会文明方面做出贡献,税种、税目等税制要素的安排,都要有利于促进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救灾防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它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原材料和自然环境条件,还直接和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必须体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要求。要按照“谁污染谁纳税”的原则对污染物、废弃物产生、排放的单位和个人征收污染税;从税收制度上体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人人有责;通过税收制度变革推动环境、生态保护由事后管理转向事前管理,提高环境、生态保护效率和效益。

三、构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税收制度体系的途径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它不是一种自动形成的社会机制,而是一种需要由政府、公众和社会各界共同讨论协商制定,最后由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制度的设计和安排,要受到观念、利益、技术、程序等多因素约束。构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握以下重点工作:

(一)树立全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目标。只有加大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才能提高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价值准则、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依靠广泛的社会成员、社会力量的参与,坚持走群众性的/可持续发展0道路,我国可持续发展事业才有可靠的基础。

(二)总体设计、分步实施

税收制度体系怎样设计和安排,决定于制度功能的定位。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积极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税收制度体系最基本的功能。构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要紧紧围绕这一基本功能,在1994年税制结构的基础上,统筹规划、统一设计,选择时机,逐步推出。

(三)克服利益障碍

建立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税收制度体系是一项注重长期利益的战略措施,它通过税收制度的创新对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不同环节中的利益,对各种不同经济形态的利益,对中央、地方、部门、企业等各种不同管理层次的利益进行分配和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9篇:科技进步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现状运行机制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当今社会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这种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言,科技项目的有效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在当前我国科技项目管理的研究中,已经集中在一些专业的机构上,充分利用各个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管理,能够提升其科学技术的研究水平,因此,确保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高效运行也就显得极为必要。

1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现状介绍

基于当前我国现阶段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运行状况来看,虽然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发展趋势的必要性,但是因为起步较晚,相应的配套机制也不健全,所以相对应的运行现状也并不是特别理想,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研究管理的角度较为单一。结合当前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运行和应用来看,其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单一性特点,这种单一性主要指很多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往往集中于工程科技项目的管理,而对于科学技术研发项目的管理和涉及并不是特别的丰富。从这方面来看,其不仅表现在具体管理职能部门的单一性管理上,而且对于当前一些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到管理中来的具体项目来说也是如此。当前绝大部分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理的项目都是工程科技项目,很少有科学技术研发项目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管理。这两方面都体现出了单一性特点,也就限制了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发展及其管理水平的提升。

(2)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具体运行机制不完善。虽然当前我国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大体结构和运行制度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具体到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有效的落实,保障各项管理工作及其相应的研究能够高效进行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清晰地体制,各项管理运行细则不完善,这也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很多问题,这一问题也表现为科技项目管理需求和实践操作的差异性,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对于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对项目全程监督管理机制来说,难以实现较为系统全面的监管,往往仅仅针对一些较为关键的要点和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但是对于全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细节却缺乏足够的关注,这也是这一机制欠缺的主要体现。

2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运行机制完善措施

结合当前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具体运行状况来看,为了有效的促使其在实际管理中发挥出最强的积极作用和价值,还必须要重点从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运行机制上进行研究,其具体的完善措施和手段有以下几项:

(1)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进行传统职能的解放和优化,对于原有职能机构承担的相关项目日常管理进行分离,从这些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好地提升宏观其管理效能。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加强相关项目的具体管理和监督控制。但是这种政府职能的转变并不是单纯的降低政府在科技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也并不是要求政府撒手不管,而是更加倾向于宏观管理和监督层面,促使其能够在主导科技项目研究进程的同时,使科研项目管理更高效。

(2)提升管理的专业性。基于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运行机制发展而言,还需要从专业性以及规范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切实提升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才能够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尤其是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应的管理专业化需求也越来越高,必须要对科技项目管理的高度重视,从专业化和标准化方面进行优化分析。对于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中的从业人员而言,同样需要重点加强指导和约束,促使其能够在管理实践操作中体现出较强的价值,由此可见,切实保障实践方面的管理专业化是比较核心的一点,也是最为基本的一个要求,要促使相应的管理机制具备着可操作性效果,尽可能的避免管理漏洞或者是不符合实际状况问题的出现。

(3)提升专业机构管理能力。具体到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运行过程中来看,要想保障其能够有效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和缺陷,必须要首先从专业机构的管理能力入手进行分析,这种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能力主要就是由各个管理人员以及具体的一线人员决定的,由此可见,加强对于人员的建设也就显得极为必要。在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人员组建过程中,必须要优化选拔机制,确保相应的选拔机制能够较好的适应于当前的科技项目管理工作,根据该项目的具体要求来构建恰当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如此也就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该机构的运行可靠性和水平,这种选拔机制的优化必须要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充分运用竞争方式来提升管理人员的能力,最终提升整个机构的专业化能力和水平。

3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发展而言,其已经成为了今后科技项目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这也是当前很多国外科技研究机构的管理机制,为了促使其在我国能够发挥出较强的积极作用,除了要加强专业机构的完善之外,还需要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参考文献:

[1]刘娅.英国非政府部门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机构运行机制[J].中国科技论坛,2015,04:148-154.

[2]侯小星,香小敏,陈志聪.专业机构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2015,25:28-29.

[3]骆光林,余向平,陆江东.浙江省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现状和发展思路[J].科研管理,2008,03:145-151.

[4]黄锦成,杨颂阳,阮付贤.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监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02:91-94.

[5]郭红侠,赵功强.宁夏科技创新管理运行机制相关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06: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