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旅游发展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21世纪一个极为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式,生态旅游在世界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所谓生态旅游,是以自然风光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为主要旅游资源,促进自然资源和当地文化的完整保护,增强旅游者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一些地区政府的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野生动物也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一些地方在开发这一旅游资源时,管理不善,执法不力,不少野生动物遭到乱捕乱杀,有的宾馆饭店甚至以野生动物作为美食招揽游客,使不少珍稀品种濒临灭绝。
(二)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风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我国风景区受到建设性的破坏。由于在景区内开山炸石,砍树毁林,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有的风景区出于经济目的,热衷于旅店、餐馆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修建旅游设施。这不仅破坏了风景名胜、古迹文物的原始景观的文化内涵,也对旅游环境的生态格局和风景结构造成了破坏。
(三)风景区环境污染严重。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一些风景区的水土、大气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噪音、烟尘超过了规定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的生态意识较差,可以说旅游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渣、废物剧增。开办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二、生态旅游存在问题的成因
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那种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做法,必须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开展生态旅游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生态旅游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是由两大原因引发的:一是外在因素,是由于目前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在目前经济水平不高、环保意识较差、国内旅游市场仍处于大众观光、度假旅游阶段,还没有完全具备开发生态旅游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引导旅游者进入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必然引发上述问题。二是生态旅游自身发展中的问题。由于生态旅游概念和实践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而产生的内涵认识不清、设施设备缺乏、专业人才缺乏、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太多的游客会对旅游区的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一)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自然环境是由生态系统组成的,必须保持相对平衡。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对于地上、地面、地下环境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把森林看作单纯的木材生产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夺式的经营,不顾植被具有极为重要的防止环境恶化功能(涵养水源、保护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等等),那么最终破坏森林的恶果将是人类自身的灾难。
森林公园则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以人类、生物和环境的协同发展为原则,以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宗旨,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既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且自身得到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发展构成危害。随着森林公园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产生矛盾,引起土壤、植被、水质和野生动植物的环境问题。另外我国森林公园大都是在国有林区、林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经营方式的转变,这就带来了一个更新观念和提高对森林价值和生态环境的再认识问题。因此,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森林公园建设是保证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新疆生态旅游资源优势
新疆有雪域高原和广袤的大草原,生物多样性很丰富。新疆还具有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发展新疆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资源节约型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对带动新疆的经济发展,增强对外开放意识,扩大对外交流有着特殊的意义。
新疆以其天然淳朴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游客。新疆旅游资源神奇独特,戈壁荒漠中镶嵌着一块块美丽绿洲,象绿宝石。苍茫中耸立的雪山,一望无际的浩瀚的沙海,还有邵神工的奇特地形地貌如雅地貌,旅游者只有置身其中才能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西域之美。
1.雪山冰川。帕米尔高原的雪山巍峨叠障、冰峰冰山神奇险俊非常壮美。帕米尔的山不仅雄伟、壮观、富饶,而且每座山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高达海拔慕士塔格冰峰7745米,是举世闻名的冰山公主;乔格里峰海拔高达8116米,被誉为是雪山王子。当太阳落山,银装素裹的慕士塔格峰在晚霞的映照下,成了一片彩色的世界。
2.美丽的大草原。新疆草原很多,如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等增加巩乃斯草原位于伊犁新源县辖区内,是巩乃斯河系贯通的河谷山地草原,地域辽阔,沟谷众多,是新疆着名的草原,它不仅是新疆细毛羊的故乡而且是伊犁天马的重要产地。这里降水量丰富,四季有充足的水草资源和繁多的植物种类。每年6月至9月是草原的黄金季节,辽阔的草原在蓝天的映衬下尤显华丽。每逢夏季,国内外众多游客来此体会伊犁大草原秀美风光与浓郁的民族风情。
3.奇异景色.克拉玛依魔鬼城风景旅游区位于克拉玛依市所辖的乌尔禾区,景区以魔鬼城的“雅丹”地貌为重点,应在全世界像魔鬼城这样的雅丹地貌为数极少,所以它属我国的一级资源。远古时,这里本是巨大的淡水湖,后由于造山运动作用,变为陆地,原湖区喾的砂泥经常期风雨侵蚀,形成了独特的城堡自然景观,魔鬼城以其独特的景观吸引着中外旅游观光者。魔鬼城一带在地质上属艾里克纪,由白色石美砂岩、灰色砾岩、落层棕黄色泥岩组成。气候特点是四季多风。除了夏季旅游外,基本没有其他人为活动。魔鬼城风景旅游区规划为中心景区、影视活动区和服务接待管理区。中心区以雅丹地貌观赏区为主,以探险区为辅;影视区以西部影视为主,在这里可以欣赏到色彩缤纷的民间活动,如蒙古族群众的那达慕大会、赛马等,让游客领略到西域民族风情。服务接待区是提供游客休息的场所。
二、新疆生态旅游的发展
脆弱的西部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在失控的条件下,极易成为旅游的牺牲品。西部开发发展生态旅游,走的是可持续发展之路,对带动经济发展,增强对外开放意识,扩大对外交流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2.增加社会就业机会。生态旅游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它的开发可以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业、餐饮业、宾馆业、旅游服务业、纪念品制造业等。通过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开发,给当地居民创造了广阔的就业机会。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每增加2个国际旅游者或10个国内旅游者,就可新增一个就业岗位。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可大大增加就业人数,减少失业率,减轻社会和政府再就业负担。
3.增强群众环保意识。首先应对生态旅游开发、经营人员进行教育,使他们认清当今旅游发展趋势,在旅游开发和经营中自觉运用生态学原理,推出真正的生态旅游产品,促进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其次加强对游客的环保教育,让他们在旅游中自觉遵守旅游条例规范,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并自觉运用生态学原则指导自己的旅游行为,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资源。
三、新疆生态旅游发展中急待应优先解决的问题
1.自然环境监测和保护自然资源。林业主管部门对比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理。同时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发展变化情况,形成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旅游设施的修建和游客的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给旅游区及其周围生态系统和物种生存繁衍带来种种影响。
2.健全法制和管理体制。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和各项旅游活动,必须有一套相应的法律法规统一规范管理。避免出现过度开发、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资源。根据地方现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按生态旅游的要求,制定管理生态旅游的专门法规和行政规章,把生态旅游纳入法制轨道,确保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3.大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实现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目标,是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从新疆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研究制定科学管理生态旅游的具体办法、技术规程等,不断完善和提高,使新疆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4.积极鼓励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业。通过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可以更好的发挥地方特色和传统,增加生态旅游的吸引力。同时,开展生态旅游业可以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开展生态旅游业,既丰富了新疆地区旅游事业,又推动了经济建设。在保护好环境的基础上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并使其转化为直接的环境保护资金;各民族参与生态旅游的发展,使他们意识到保护环境与自身发展的紧密关系,每一个人都应成为自觉的环境保护人员。
一、转变生态旅游发展观,建立生态旅游城市
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创新发展观,以新的思维理念,从资源开发、旅游市场开拓、市场营销等多个角度发展淮安的生态旅游。优美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大力开发水体旅游资源,开发白马湖、洪泽湖,着力打造从淮安市区中洲公园到淮安区河下古镇的里运河风光带,深入挖掘水文化资源。重视绿化建设,栽花、植草、种树,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花卉节、园艺节,让绿色观念深入人心,把淮安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做成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品牌,从而提高淮安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让“生态家园”的美丽口号落到实处。
二、大力整合生态旅游资源,打造并推出精品生态旅游项目
淮安生态旅游资源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不同的资源有效整合,可以推出极有特色的旅游项目。比如,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可以推出“水体考察生态旅游精品”,利用知名度极高的淮扬美食推出“生态美食品尝旅游精品”,利用金湖的万亩水杉林、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盱眙的第一山开展“森林浴生态休闲旅游精品”,利用采摘农民种植的特色果蔬开展“农家乐生态旅游精品”,利用洪泽老子山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展“温泉养生生态旅游精品”,利用金湖闵桥的万亩荷花、涟水的白鹭节、洪泽湖丰富的鸟类开展“赏花观鸟生态旅游精品”。让“绿水城市、生态家园”的口号成为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努力把淮安打造成“生态旅游天堂”。
三、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大力加强薄弱环节建设
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中,淮安旅游最薄弱的环节就是购物和娱乐方面。尽管开发出了不少特色旅游产品,但是宣传不到位,尽管有一些专门的淮安特产专卖店,但是销售场所分散,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仍然无法满足广大外来游客的购物需求,建议有关决策部门下决心建设淮安“旅游购物一条街、生态美食一条街”。淮安市主城区四水穿城,组织专家深入论证,把“旅游购物一条街、生态美食一条街”沿河道布局,建设富有淮安水文化旅游特色的“水街”。 淮安文化产业不算少,传统艺术也不少,比如淮安京剧、淮海戏、淮剧,但是淮安的娱乐休闲场所相对来说不多,旅游主要是一种文化精神享受,如果游客在淮安旅游中能享受一顿丰盛的文化盛宴,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四、建设特色生态旅游风景区,注重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
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游客需求日趋多样化。来淮安除了游山(第一山自然保护区、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玩水(洪泽湖、白马湖、大运河)等传统活动项目外,可以开发建设特色生态旅游风景区,这些景区要侧重养生、保健、度假、休闲等功能。如建设 “渔文化、水文化、古文化”旅游风景区;建设“中医养生、生态养性、健康养老”旅游风景区;建设“洪泽湖健康养生园”和“洪泽湖水生态养生园”;建设“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生态旅游风景区等特色景区。完善生态旅游产业链,积极开发生态旅游商品、生态旅游酒店、生态旅游美食、生态旅游交通。金湖的荷花是一大亮点和特色,除了夏天开展赏花活动外,在知名度颇高的白莲藕上可以大做文章,藕可以作为农产品销售,藕汁可以做成休闲饮料,藕粉、莲子可以做成旅游商品,荷花二字也可以作为当地艺术团体、商品的名称加以冠名。把荷花、莲藕做成品牌,做成富民工程,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由于淮安地近生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宿迁、盐城、连云港等沿海城市,可以通过区域联合开发出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线路,进一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五、创新生态旅游营销方式,切实提高生态旅游的知名度
在营销方面,淮安生态旅游除了要充分利用好传统的媒体如电视、报刊、广播等宣传手段之外,还要利用网络进行营销,特别是政府网站,要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利用淮安生态资源的优势做好绿色营销,绿色营销体现的是环保效益,传递的是一种健康的消费和活动理念。积极到周边城市或国内大城市举办生态旅游推介会,通过各类平台和渠道,大力推介淮安的生态旅游活动和拓展旅游市场,使淮安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六、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健全生态旅游资源管理措施
新疆有雪域高原和广袤的大草原,生物多样性很丰富。新疆还具有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发展新疆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资源节约型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对带动新疆的经济发展,增强对外开放意识,扩大对外交流有着特殊的意义。
新疆以其天然淳朴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游客。新疆旅游资源神奇独特,戈壁荒漠中镶嵌着一块块美丽绿洲,象绿宝石。苍茫中耸立的雪山,一望无际的浩瀚的沙海,还有邵神工的奇特地形地貌如雅地貌,旅游者只有置身其中才能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西域之美。
1.雪山冰川。帕米尔高原的雪山巍峨叠障、冰峰冰山神奇险俊非常壮美。帕米尔的山不仅雄伟、壮观、富饶,而且每座山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高达海拔慕士塔格冰峰7745米,是举世闻名的冰山公主;乔格里峰海拔高达8116米,被誉为是雪山王子。当太阳落山,银装素裹的慕士塔格峰在晚霞的映照下,成了一片彩色的世界。
2.美丽的大草原。新疆草原很多,如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等增加巩乃斯草原位于伊犁新源县辖区内,是巩乃斯河系贯通的河谷山地草原,地域辽阔,沟谷众多,是新疆着名的草原,它不仅是新疆细毛羊的故乡而且是伊犁天马的重要产地。这里降水量丰富,四季有充足的水草资源和繁多的植物种类。每年6月至9月是草原的黄金季节,辽阔的草原在蓝天的映衬下尤显华丽。每逢夏季,国内外众多游客来此体会伊犁大草原秀美风光与浓郁的民族风情。
3.奇异景色.克拉玛依魔鬼城风景旅游区位于克拉玛依市所辖的乌尔禾区,景区以魔鬼城的“雅丹”地貌为重点,应在全世界像魔鬼城这样的雅丹地貌为数极少,所以它属我国的一级资源。远古时,这里本是巨大的淡水湖,后由于造山运动作用,变为陆地,原湖区喾的砂泥经常期风雨侵蚀,形成了独特的城堡自然景观,魔鬼城以其独特的景观吸引着中外旅游观光者。魔鬼城一带在地质上属艾里克纪,由白色石美砂岩、灰色砾岩、落层棕黄色泥岩组成。气候特点是四季多风。除了夏季旅游外,基本没有其他人为活动。魔鬼城风景旅游区规划为中心景区、影视活动区和服务接待管理区。中心区以雅丹地貌观赏区为主,以探险区为辅;影视区以西部影视为主,在这里可以欣赏到色彩缤纷的民间活动,如蒙古族群众的那达慕大会、赛马等,让游客领略到西域民族风情。服务接待区是提供游客休息的场所。
二、新疆生态旅游的发展
脆弱的西部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在失控的条件下,极易成为旅游的牺牲品。西部开发发展生态旅游,走的是可持续发展之路,对带动经济发展,增强对外开放意识,扩大对外交流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旅游业是一种复合型产业。据了解,2006年全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10.1738亿元,其中社会投入4.4346亿元,今后的投入将大幅度增加,旅游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性递进,旅游产业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过渡,以提高我区旅游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旅游业健康发展,必须谋求两个方面的统一,即在宏观决策上,要谋求中央与地方的协调统一;在微观控制上,要谋求各行业的协调发展。所以,发展旅游业,必然大大促进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增加社会就业机会。生态旅游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它的开发可以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业、餐饮业、宾馆业、旅游服务业、纪念品制造业等。通过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开发,给当地居民创造了广阔的就业机会。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每增加2个国际旅游者或10个国内旅游者,就可新增一个就业岗位。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可大大增加就业人数,减少失业率,减轻社会和政府再就业负担。
3.增强群众环保意识。首先应对生态旅游开发、经营人员进行教育,使他们认清当今旅游发展趋势,在旅游开发和经营中自觉运用生态学原理,推出真正的生态旅游产品,促进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其次加强对游客的环保教育,让他们在旅游中自觉遵守旅游条例规范,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并自觉运用生态学原则指导自己的旅游行为,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资源。
三、新疆生态旅游发展中急待应优先解决的问题
1.自然环境监测和保护自然资源。林业主管部门对比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理。同时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发展变化情况,形成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旅游设施的修建和游客的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给旅游区及其周围生态系统和物种生存繁衍带来种种影响。
2.健全法制和管理体制。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和各项旅游活动,必须有一套相应的法律法规统一规范管理。避免出现过度开发、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资源。根据地方现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按生态旅游的要求,制定管理生态旅游的专门法规和行政规章,把生态旅游纳入法制轨道,确保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3.大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实现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目标,是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从新疆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研究制定科学管理生态旅游的具体办法、技术规程等,不断完善和提高,使新疆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4.积极鼓励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业。通过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可以更好的发挥地方特色和传统,增加生态旅游的吸引力。同时,开展生态旅游业可以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开展生态旅游业,既丰富了新疆地区旅游事业,又推动了经济建设。在保护好环境的基础上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并使其转化为直接的环境保护资金;各民族参与生态旅游的发展,使他们意识到保护环境与自身发展的紧密关系,每一个人都应成为自觉的环境保护人员。
通过开展生态旅游,提高社区居民及游客的环保意识,保护新疆的生物多样性;促进本地经济繁荣,实现旅游扶贫,进一步增加就业率;建设生态旅游设施,对游客起到环境教育的作用,从而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态旅游南昌梅岭景区发展问题
南昌梅岭风景区在生态旅游发展中有潜在市场,但由于生态旅游资源的珍贵与脆弱,导致了它发展的短暂性。要避免这种情况,就要遵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遵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南昌梅岭景区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旅游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但缺乏合理规划,旅游景点的分块严重,给人感觉梅岭只有一两个景点,从一定程度上是对资源的浪费。因此要合理规划,统一发展。由于资金和旅游管理人员的缺乏,在发展中缺少可行性计划的分析,使得南昌梅岭景区的发展停滞不前。本文在对梅岭景区、梅岭景区生态资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梅岭景区生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共同完善南昌梅岭景区的生态旅游,把南昌梅岭“小庐山”的称号引向全世界。
一、南昌梅岭风景名胜区概况和旅游现状
梅岭位于南昌市西郊的湾里区,大约距南昌市中心18公里。景区不仅毗邻昌北开发区、新建县、安义县、永修县。景区还西临鄱阳湖,北与庐山相对峙,占地面积较大,总面积达150平方公里。景区平均海拔248.52米,平原为主,东南平坦,西北西山山脉,森林覆盖率高达71.2%以上,气候温和湿润,全年平均气温约在17℃以下,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内,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森林植被类型是亚热带阔叶林。
南昌梅岭风景区,目前正处于开发状态,开发较为完善的有狮子峰、梅岭主峰景区、神龙潭景区还有几个附近连带的景区,景区生态旅游产品也较为丰富。
1.梅岭主峰。梅岭主峰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太平镇与梅岭镇交界处,属于梅岭山系,植被为毛竹林,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管理单位为国家AAAA级景区。除了拥有天然的,丰富的生态资源之外,历史文化内涵及其丰富。景区内著名的景点有洗药湖、七色彩池、竹林飞车。景区特色项目有:丛林野战、户外拓展运动、快乐向前冲,是生态旅游休闲的佳地。春赏杜鹃、秋采野果、冬观冰凌打雪战活动月是梅岭主峰景区每年的三大活动。除此之外,南昌梅岭主峰景区内有众多的游乐项目,其中包括、射擊场、水上漂、捉鱼、野外烧烤、钓鱼。
2.狮子峰。狮子峰生态景区位于南昌市湾里区太平镇泮溪村,因山峰形状如蹲着的狮子而得名狮子峰,占地面积150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国家4A级景区。景区著名景点有狮子峰、泮溪湖、望狮涧、铁索桥、游乐场等。狮子峰景区是一个以山水文化,乡村游乐为主题,再结合地质考察、水上娱乐、湖滨度假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
3.神龙潭。南昌梅岭神龙潭位于湾里区太平镇太中段与南源乙桥交汇处,距南昌市区约30公里,于梅岭景区腹地,景区类别为风景名胜。现投入开发与经营的景点有:虎啸泉瀑布、潭上潭瀑布、龙吟谷、兰竹溪等。景区除了可观赏到山水风光外,还有攀岩、秋千等娱乐项目,同时还有野炊野营等项目。
二、南昌梅岭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旅游资源粗放式开放、盲目利用。梅岭景区在开发初期,在没有制定科学规划和没有做可行性分析就盲目开发,使梅岭景区资源的发展处于一种高负荷的经营状态。在投资发展中,不顾景区生态环境的承载,盲目建设,造成景区景点的不协调。在投入经营中,没有对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进行评估,对景区生态资源造成破坏。
2.景区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执行不到位。梅岭景区生态旅游资源众多,但其中存在些发展的局限性,使得有兴趣的商家望而却步。而其中的局限性有来自于景区自身,也与国家政府的政策相关。梅岭景区大体上是政府管理,但设置的某些机构确没有太多实权,无法对梅岭景区进行管理活动,也存在多头管理问题。如梅岭整体是由国家风景名胜区委员会管理,但狮子峰是由梅岭旅游公司管理。正因为多头管理,部门之间对相关责任相互推诿以及在招商引资中建议的不合,使得景区的管理效率低下,许多的突发状况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3.生态旅游产品类型单一,缺乏知名品牌。南昌梅岭风景区虽然是国家森林公园,但旅游产品开发类型单一,知名度低,市场的定位不明确。梅岭景区没有利用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与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的联系性。许多景点的开发只是单个的旅游景点,没有对景点内在的涵义进行深入挖掘,没有吸引力,单调乏味。
三、南昌梅岭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完善法律法规,明晰部门职责,杜绝责任推诿。南昌梅岭生态风景区自开发以来,责权不分明。景区相关立法部门应拟法规,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要真正有效的对景区管理,也必须责权分明并下放权力,并实行责任与权利相协调。在对外投标引资的过程中,杜绝利益输送行为。在经营者中标后,时刻强调对景区开发管理法规的执行,遵循“谁污染谁治理”“、可持续发展”、“三大效益(经济、生态、社会)相结合”、“环境协调性”等规划原则。
2.提高各方环保意识,加强旅游管理、环境保护。首先,所有权者应加强环保意识。对旅游发展的管理,从法制上进行规范。其次,经营者要做好对导游人员培训,让导游人员在恰当的时间提醒游客不当的行为,言传身教,用自身的行为润物细无声地引导游客保护环境。最后,对于游客,可在旅行大巴上,导游讲解景区的同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另一方面,在城市放置宣传广告栏,播放保护环境的微广告,使群众树立环保意识。
3.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景区旅行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景区的生态环境,还与景区服务人员的专业程度相关。要提高生态景区的旅行质量与保护生态景区的环境,就得提高游客和服务人员的行为与素质。生态景区管理与经营者应广泛吸收旅游专业人员,可采取和高校合作的方法,给高校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不仅可以节省自身发展的成本,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培养了一部分人才。提高了旅游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的同时,也提升了生态景区的整体旅行质量。
4.提高生态旅游品味,突出品牌竞争。梅岭生态景区发展停滞不前,可能是没有打造出属于自身的名片,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要实现突破可从这几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各景区的区别,让游客有不一样的体验。其次,突出品牌效应。举办活动,打响知名度。再次,南昌是历史文化名城,梅岭景区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也不少,可以利用名人效应把宣传打出去,形成名人品牌,提升知名度。最后,可以深度挖掘梅岭生态资源的文化特色与内涵,利用这些抓住游客的心,从而创造品牌。
5.加强市场营销,完善市场定位。南昌梅岭生态景区在市场营销中,宣传力度不大且不明显,拥有的顾客市场都来自于本市以及本市大学生,所以迫切需宣传,吸引游客。另外可以开发不同的旅游产品针对不同客户。对于学生,可以宣传较为刺激的旅游项目;而对于老年人,则健身休闲为主;对于知识分子,则自然生态考察为主。这样才会给不同人群不同的旅游需求吸引,从而扩大吸引力。在完善市场定位中,应加大生态旅游的建设,扩展生态旅游的承载力,形成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旅游产品。
四、结语
梅岭生态旅游发展不仅依靠当地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还要依靠政府旅游业支持等。只有全方位的研究旅游景点,依靠专业人员,对梅岭旅游景点整体规划设计,在开发中才不会造成对资源过渡浪费。而要做到这些,离不开专业人员的参与。所以在以后的发展中,还要重视对旅游专业人员的培养与挖掘,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永革.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及安义县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1(1):21-25.
关键词: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现状;发展对策;孝感市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9.010
Abstract: Based on the elaboration of th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ourism and its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makes an overall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Xiaoga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ourism and then put forth some sustained development measures.
Key words: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ourism; production situati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Xiaogan city
生态农业旅游在我国是近些年才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它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也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有机地附加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的交叉性产业,是当今旅游新需求的必然产物[1]。农业生态旅游是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作习、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开发类型。
1 生态农业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生态农业旅游是20世纪首先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是生态农业与旅游结合催生的产物。“生态农业旅游”一词首先出现在世界旅游发达的欧美国家。在国外,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已开始了生态农业旅游。意大利在1865年便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专业协会。该协会的主要功能是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体验农业野趣,与农民同吃、同劳作,或者在农民家中住宿。这实际上标志着农业与旅游业已经结合成为一个新型的产业。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兴起的这种生态农业旅游,之后逐步扩展到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20世纪70―80年代,日本、韩国、新加坡陆续成为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热点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也开始进行生态农业旅游的探索性研究和开发。
我国生态农业旅游起步较晚。国家旅游局推出“1998年华夏城乡游”为主题的旅游年活动,拉开了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序幕。2006年确定以“中国乡村游”为主题的旅游年,主题口号是“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2009年的“中国生态旅游年”,倡导“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这些举措有力地助推了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相继出现了以农家乐、度假村、野营地、休闲农村、生态农业观光园、教育农园、民俗文化村、乡村俱乐部等多种形式的生态农业旅游。全国生态农业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消费方式。
2 孝感市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现状
孝感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十一五”期间,孝感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迅速,旅游功能明显提升,综合效益显著提高,成为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促进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旅游创建力度不断加大
2006年《董永传说》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国家旅游局授予孝感市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13年中国民协授予孝感市为“中国孝文化之乡”称号。旅游名镇、名村创建及“农家乐”升级达标工作积极推进。2010年6月,湖北省政府授予汤池镇为湖北旅游名镇、孝昌观音湖熊畈村为湖北省旅游名村。还有7个村被列入全省旅游名村创建单位,即孝南肖港镇小周村、汉川翥夂许家村、应城汤池镇洪河村、云梦下辛店镇泗洲寺村、安陆烟店镇碧山村、大悟新城镇江冲村和双峰山大砦村。“农家乐”创星工作开始启动,到2010年底,全市星级“农家乐”达到102家。
2.2 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末,孝感市已有2A级以上旅游景区13家。其中,4A级生态农业旅游景区4家、3A级景区5家,2A景区4家,2011年新增4A级生态农业旅游景区1家;省级旅游名镇1个;省级旅游名村1个;星级农家乐102家。
“十一五”期间,孝感市累计接待游客2 710.5万人次,年均增长22.4%;实现旅游总收入154亿元,年均增长21%。2013年,全市接待游客1 4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84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6.8%。
2.3 旅游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期间,孝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2008年,孝感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制订了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成立了孝感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孝感市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研究并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市财政安排旅游专项资金用于旅游业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通过招商引资,开发旅游景区、星级宾馆、生态观光园等项目24个,投资规模80多亿元,其中“十一五”期间完成投资38亿元。天紫湖、观音湖、嘉沦河、白兆山、钱冲银杏谷、大悟白果树湾新五师司令部纪念馆等生态农业旅游景区相继建成。5年来,市、县两级政府投入3亿多元改造旅游基础设施。
2.4 旅游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市场开发成效显著
为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孝感市政府出台了《孝感市一日游管理规定》和《孝感市旅游业管理办法》,批准成立了孝感市旅游执法大队和旅游质监所,一套班子两块牌子。通过新一轮机构改革,全市县市区旅游工作机构得以健全,工作力量得到充实和加强。
围绕开拓武汉旅游市场,组织了一系列宣传促销活动。先后组织参加了3届华中旅游博览会,连续2年以孝感市政府名义在武汉举行了大型旅游宣传推介会,开展了“武汉万人游孝感”活动。加快与武汉黄陂区、东西湖区的景区联动和市场对接,着力抓好融入工作。围绕提升孝感旅游知名度,积极开拓境外市场,2次参加省政府组织的“台湾湖北周”活动。先后参加了在昆明、烟台、重庆召开的国内旅游交易会。此外,组织指导汤池温泉、双峰山等景区和有关企业,开拓河南省信阳、南阳,以及省内宜昌、襄阳、荆州等城市旅游市场。
3 孝感市生态农业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3.1 宣传营销不够充分[2]
从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实践来看,对自身旅游资源的宣传和营销以及对景区宣传的广度和深度都还做得不够,对于不同的客源群体、不同的市场群体没有采取相应的宣传策略。甚至 ,本地的一些市民对本市的一些生态农业旅游点还不是很熟悉。 有些景区在宣传的过程中只注重风景的宣传而忽略了当地文化与风景的有机融合,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全市还没有一个综合性的旅游专业网站。
3.2 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有待改善
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无论是游客乘坐公共交通还是私家车出游,良好的交通条件都是他们考虑的首选。如孝南区杨店镇,交通历史欠账多,虽然近几年交通状况有明显改善, 但还是相对滞后,公路等级较低,公共交通落后,难以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的需要。
3.3 具体产品服务雷同,缺乏特色和品牌化[3],创新性不足
生态农业产品单一,缺乏精品,不能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难以提高重游率。生态农业还局限于传统的生态农业模式,经营的项目绝大部分都是农家餐饮 、垂钓、观光 、休闲,模式和格局都大同小异,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农庄之间不能有效地实现协调发展。产品没有品位和特色,许多项目都是由生产性项目改造为观光农园,项目功能单一,缺乏创新与特色,尤其是可供游人参与的农业生产活动和娱乐活动较少,对本地的民俗、文化内涵开发不充分,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缺乏吸引力。生态农业缺乏现代化、市场化理念,农业科技支撑和引领的核心作用没有突显,农产品还在产品价值链最低端,农产品附加值不高,“ 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的区域联动机制尚未形成 ,精品乡村旅游线路还需进一步提升。
3.4 经营管理水平较低 ,服务质量不高[4]
很多旅游经营项目都是个体经营性质,实行的也是家族式管理,缺乏必要的培训,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不足, 在经营管理上不够规范,在服务质量上不到位。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方面,与游客的要求相差甚远。服务员大多数是自己的亲戚或在本地招聘的员工, 基本上没有进行过健康检查,用餐设施很少经过卫生管理部门检查和实行严格的消毒制度。
4 孝感市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4.1 加大宣传营销力度
无论是生态旅游的景区还是旅游产品,都必须要靠宣传来扩大知名度。没有宣传,即便是再好的旅游景点也只能是“养在深闺无人问”,如果宣传工作做得好 ,那就是“一举成名天下知”。要以“董永故里,孝文化名城”为主题,以汤池温泉、双峰山、天紫湖、观音湖及白兆山等4A级生态农业旅游景区为标志性产品,塑造和推广孝感旅游对外新形象。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宣传:在交通要道上增加宣传广告;与旅行社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加强售后服务,建立顾客档案,在特殊节日发卡片邀请,采用淡季降价并对重点游客赠送礼品等方法;或推出会展游、商务游、假日游、休闲游等改变以往的以观光游为主的旅游模式,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有针对性地在互联网、电视、报刊、杂志等相关媒体上开辟专题、专栏、专版,开通微博,全方位宣传孝感市旅游产品,向游客发放旅游宣传册;发挥音乐作品《 孝感》、《孝感我的家乡》、电影《天仙配》、《欢天喜地七仙女》等对孝感旅游业的推介作用 , 以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制作孝感市生态农业旅游网站,并设立网上预订系统,完善网络营销渠道,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加强电子商务网站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5]。建设旅游信息查询平台、互动平台,每个景区将自己的旅游点制作成电子宣传册,把电子宣传册置于生态旅游网首页的醒目位置,配以背景音乐,这样游客在到景区之前就可以通过网站进行前期的相关了解;顺应互联网、物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发展趋势,拓展信息终端,加快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与周边地区举办旅游景点联谊会、洽谈会,借此机会宣传本地景点,扩大景点影响力。
4.2 资源共享,突出特色
生态农业旅游必须充分体现自己的特色,什么是特色呢?高文化附加值就是特色[6]。要注重文化品位,发扬地方文化特色,挖掘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内涵,并将其合理地与城乡经济文化交流融合。
要尽快改变当前生态农业旅游低、小、散的现象,要根据本地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特色,延长农业产业的产业链,围绕“高、新、特、优、雅、奇”几方面努力打造特色休闲品牌。借鉴广西灵山荔枝节[7]的成功经验,精心策划“中华孝文化旅游节”、“中国银杏节”、“孝感杨店桃花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旅游节庆活动,力争将其中一些活动打造成全国的旅游节庆品牌。
4.3 以管理为核心,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工作
要将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引入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中,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技能。一方面要积极引进策划、营销、经营、农艺、花艺、公关礼仪、导游等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加强与劳动部门合作,大力培训本企业从业人员,努力提高管理技能、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要扎实搞好环境卫生和餐饮卫生,提高厨房、餐厅、卧室、浴室、 厕所及公共娱乐场所的卫生质量,对厨房卫生和餐厅卫生进行定期检查[8]。
4.4 大力推进旅游路网建设
要大力发展旅游交通业,提升旅游公路等级,解决景区的可进入性问题。连接主要旅游景区的公路,形成整体合力,产生市场凝聚效应。修通双峰山―孝昌观音湖―大悟龙潭湖的生态旅游公路,提升双峰山至黄陂木兰天池、孝昌观音湖至黄陂清凉寨、安陆白兆山至应城汤池温泉公路等级。加快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建设,城际铁路是连接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之间的轨道交通,是游客进入各地、各景区的快速交通工具。要尽快完成汉口火车站至孝感城区汉孝城际轨道列车的建设,并逐步延伸至云梦县、应城市。高速铁路要利用石武高速铁路和武荆高速铁路的建设,让游客能顺利通过高速铁路交通到达孝感旅游。要完善景区内部交通,景区内部交通要以车辆环行道路建设和游客步行道建设为主,让游客能方便地游玩。
4.5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要充分利用国家的“中部崛起”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湖北省政府把孝感市建设成“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战略,发展孝感市的生态农业旅游业。
4.5.1 加大政府投入 要设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 重点用于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宣传推广、旅游人才培训、旅游公共服务、旅游重点项目引导性投入和对旅游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
4.5.2 实行税费优惠 对投资规模在5 000万元以上的新建旅游景区(点),其门票收入征缴的营业税地方留成部分,按第一年至第三年全额、第四年至第五年50%的基数标准,由同级财政予以奖励。对旅游企业上缴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允许企业在缴纳所得税前扣除。旅游企业宣传促销费用和旅游商品生产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用,纳入企业经营成本。旅游企业在注册登记、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属市本级财政收入的,按规定标准的50%收取。落实水电气价格政策,经营服务性收费从优收取。星级饭店实行与一般工业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同价。
4.5.3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对从事旅游商品开发、旅游饭店经营、旅行社以及旅游运营业务的旅游企业,凡符合贷款条件的,担保机构应优先给予担保,银行机构应优先给予信贷扶持。
4.5.4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将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列入全市重点项目的重大旅游建设项目用地计划,按报批程序由市专项安排。非政府单项投资额达到1亿元以上并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旅游建设项目,配套费等规费可由市财政按50%的比例奖励给项目单位。
参考文献:
[1] 喻红林,路娜,邓楚雄. 基于AHP的新疆博湖县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1):84-87.
[2] 李霰菲.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探析――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J].北方经济, 2012(10):52-53.
[3] 王洁佳,陈巍.国外农业旅游及发展实例分析[J].世界农业,2013(5): 99-101.
[4] 张青,田家林,徐立岗,等.南京市休闲农业旅游现状分[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20):107-108.
[5] 林惠恋.农业旅游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及策略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3(16): 2-3.
[6] 侯敏,何杰,宗如菊.我国创意农业旅游发展初探[J].新农村,2012(4): 21-22.
Abstract: Shaanxi is rich in ecological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ecological sports tourism in Shaanxi Province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investigation, logical analysis and so on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measures of increasing publicity, paying attention to professional talent, establishing special sports tourism brand and so on.
关键词:陕西;生态体育旅游;发展
Key words: Shaanxi;ecological sports tourism;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9-0205-02
0 引言
陕西省有着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陕西省生态体育旅游的开展提供前提条件。在境内有诸多闻名于世的山脉,比如秀色可餐的骊山、四季如春的翠花山、巍峨险峻的华山、得道修行的终南山以及六月仍会积雪的太白山,这些独有的自然条件均可结合景观建设,应运而生相应的强身健体运动,像开发攀岩登山、徒步行走、猎奇、悬空蹦极、露地野营、生态探险、山地极限运动、滑雪滑翔滑草等体育旅游活动。陕西省水流以秦岭为界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北有无定河、延水,西有嘉陵江,南有汉江水,中有渭、泾、洛三河以及丹江等河流,这些水系为陕西省生态体育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地理环境和物产资源优势。像游泳、皮艇漂流、单人多人划船、团队赛龙舟、跳水、泅渡、钓鱼、气功等体育休闲旅游。陕西省人文环境历史优越,承载了周秦汉唐等13个朝代,西安市曾享有世界的十三朝古都的美誉,浓厚的文化氛围与千百年历史交织孕育出驰名中外的古迹名胜,陕西省境内有世界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富有传奇色彩的大唐芙蓉园、象征的大小雁塔和法门寺以及演绎历史的华清池等。旅游景区可以加速促进体育旅游,可将游客游和玩相尽发挥,让游人参观景致的同时可以进行民族体育活动锻炼,从而促进生态体育旅游发展。
1 陕西生态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陕西省现有体育旅游场地数据如下显示:大型攀岩场所15,野营训练场15处,户外摩托训练场地15处,大小型滑雪场13处,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3处,水上运动场(馆)120余处。陕西体育局尝试开发新的生态体育旅游产业。陕西省杨凌水上体育休闲中心陆续开发了新的体育旅游项目,如水上摩托自行车、牵引滑水、卡丁车、单双人自行车、沙滩游泳、草场骑马、狩猎射箭、高空极限蹦极、回旋过山车等多种体育游乐项目。而在历史悠久的长安城(今西安市)通常利用古都城墙举行国际城墙马拉松赛,现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知名马拉松比赛,打破了在道路上奔跑的界限,开创了城墙长跑越野的丰碑。宝鸡市利用特有的节庆活动,如“太白古道登山节”、“关山草原旅游节”和“古凤州生态民俗文化旅游节”等,让体育运动爱好者与景区联合打造,组织并举办了登山徒步行走活动,开发了自行车越野活动,举行了休闲垂钓比赛和狩猎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特色体育旅游项目。安康市利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进行“龙舟赛”,开发出了群众乐于其中的生态旅游专项活动,龙舟赛以水上竞技与民俗表演相结合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竞技精神和进取心。铜川市利用本地气候条件进行冰雪旅游资源开发,打造冰雪旅游特色旅游品牌,结合冰雪体育和人文景观游是目前陕西省最大的冰雪旅游项目。
2 陕西生态体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生态体育旅游硬件设施建设落后
陕西省生态体育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秦岭北麓和南麓。新修环山旅游线路和高速公路,交通状况有了大的改善,然而相应的饮食住宿、游玩出行的综合性配套施不够完善,阻碍了陕西生态体育旅游的发展。因此,陕西生态体育旅游发展应根据本区域地理条件和资源供给能力完善相应的旅游配套设施。
2.2 生态体育旅游地区发展不平衡
由于陕西省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因素,关中地势平坦,陕北陕南依山而建,造成了交通道路的不均衡发展,加之政府财政投入体育旅游基础设施的专项资金有限,导致目前陕西省生态体育旅游热点地区出现不均等分布,陕南陕北贫乏,关中地区集中。然而事实上陕北地区的黄土高原生态体育旅游丰富,却开发发展缓慢,极大地浪费了特有资源,因此应充分发挥陕北红色特色体育旅游资源。
2.3 资源开发深度不够,项目无特色。
生态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不仅仅要讲究数量,也要讲究质量,更要注重挖掘特色。决策者必须对体育旅游要有足够的认识程度,让合适的体育活动内容与旅游很好地融入,才能更具吸引力和挑战性。依照实际状况而言,我们的开发还停留在“大众型”旅游活动的层次,缺乏生动鲜明特色。长此以往会缺乏吸引力,影响当地的体育旅游经济的发展。
3 开发陕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一、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在国际上,生态旅游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生态旅游在中国还处在发展阶段。在我国的旅游行为过程中,存在重"游"轻"旅",重人文轻自然,重物质轻精神,重物质产品轻知识产品,重消费轻环保等现象。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基础阶段。实际上,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已经带来较严重的不良影响,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从生态旅游的基本目标--环境保护来看,环境破坏严重
生态旅游的开发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严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由于开发不当造成生态系统破坏;第二,游客的过渡进入超过环境承载力造成的破坏;第三,景区内的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2、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旅游只是一枚标签
在生态旅游开展中,很多地方没有认真研究开发的可行性,而是把生态旅游当成了一种标签产品和市场上招徕旅游者的幌子,以迎合旅游者回归自然的心理。而有些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有意的曲解生态旅游的含义,使生态旅游成为市场炒作下换汤不换药的假产品。而这样的结果则不仅对旅游者产生误会,还严重损坏了当地的声誉,造成环境的永久性破坏,有悖于发展生态旅游的初衷。
3、从旅游者进行环境教育方面来看,旅游者满腹抱怨
生态旅游区缺乏必要的环境教育设施,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许多导游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能很好的把地质地貌的形成、动植物的分布及保护生态系统的意义等知识传达给旅游者,而是死板教条、牵强附会,甚至胡编乱造,达不到让旅游者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致使旅游者满腹牢骚。从现阶段生态旅游区的开展来看,仍以观光为主,旅游者的体验并没有做得很好。
4、从社区参与的角度来看,当地人尚未真正参与其中
在生态旅游开展地区,社区参与仅仅是卖一些旅游纪念品,这种无组织的半参与形式又导致了市场的混乱。有的不法商人还给旅游者留下了极其恶劣的印象,没有促进生态旅游地的发展反而破坏的了景区的声誉。同时,很多生态旅游区尚未建立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体系,使当地人缺乏相应的知识而难以参与其中。
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协调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利益分配
在我国直接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主要有四个利益主体:一是参加生态旅游活动的旅游者;二是目的地生态旅游区的社区居民;三是生态旅游区的管理部门;四是生态旅游区经营的企业。了解每个利益主体的目的并合理划分各个利益主体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生态旅游区发展的利益驱动体制,协调各方的利益,是我国生态旅游实践的关键所在。
2、加强生态旅游立法,统一规划,合理开发
由于生态旅游区涉及生态系统脆弱敏感地区,因此要加强立法。在现有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的立法基础之上,迫切需要建立有关生态旅游监管的法律。在生态旅游的管理方面,则应该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
在生态旅游规划过程中,要注意聆听各个利益主体的声音,并在规划中得到协调。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针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
3、建立生态旅游区从业人员的培训体系,吸纳当地社区居民参与
生态旅游区的培训体系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第一,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人员包括景区环境管理的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以及生态旅游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可以采取生态旅游专家、旅游专家的定期培训班、讲座等形式,丰富和提升管理人员的知识素养,便于生态旅游区的管理和正确决策。第二,一般工作人员的培训。对生态旅游区的规范要求和操作规范进行培训。可以采取建立旅游专科院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等形式,或者对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来完成。第三,当地社区居民的环保知识教育。 可以采取宣传知识栏、电视、手册小指南等形式。同时将生态旅游区环境教育与当地民族文化、风俗结合起来进行宣传,便于当地居民接受。
4、加强旅游者管理,进行生态旅游的环保知识教育
目前,大多旅游者都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因此需要对公众进行良好的教育,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接受生态学教育,既不减游兴,还能有效提高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从而自觉地保护旅游地的生态环境。根据生态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的状况和综合开发程度,利用门票等经济手段分区规划、线路设计等技术手段对旅游者进行合理引导,使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合理布局,以达到不破坏景区内生态系统的目的。利用景区内的宣传栏、画册以及导游的知识引导对旅游者进行环境教育。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营造一种氛围使旅游者受到教育。
5、建立生态旅游专家指导和规划的辅助系统
聘请专业机构和专家担任生态旅游区的顾问,提供专业指导和咨询服务。从生态旅游区的前期规划到实践开发至各个阶段的管理不断为生态旅游区的发展提出建议,定期为生态旅游区的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环境情况报告。
参考文献:
[1]陈瑞,许军让,刘军波,等.浅谈我国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4):384.
[2]陈瑞, 何磊, 许军让,等.关于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4):303.
[3]陈瑞,刘军波,许军让,等.浅谈我国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3):314.
[4]谢文平,李轩,赵琨,等.汉中市旅游消费结构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279.
[5]刘军波,范亚静,张姣,等.关于不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若干问题--以汉中为例[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277.
[6]刘田天,乔凡梅, 袁婷玉,等.汉中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与研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264.
[7]赵丹莉,陈小丽,李晓萌,等.以商洛为例谈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问题[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265.
[8]邱晓艳,王沛,刘田天,等.论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258.
[9]李琰,秦婉君,,任睿,等.谈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其保护[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281.
[10]孙莹,王芬,王沛,等.汉中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256.
[11]李耀战,邱晓艳,,孙莹,等.汉中旅游评价与结构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255.
[12]高优仙,刘文静,唐玲娣,等.对农家乐的理性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9):302.
[13]谢艳凤,李耀战,吴琳,等.浅谈旅游与区域的发展[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8):34.
[14]秦婉君,任睿,石全平,等.汉中旅游环境问题及其保护[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8):29.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 症结 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a)-0180-02
1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定义的分析
旅游产业可持续性发展是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其本质是以开发旅游为目的的可持续性发展示,伴随着民众对可持续性发展更加地了解,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从概念上与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之间的区别混淆,造成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定义的错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是以不破坏原有的优质生态人文环境以主旨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旅游人员对优质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旅游者得到更深层次方面的生态人文体验,从心出发回归自然,全身心得到净化,提升旅游者的心理水平以及调整更加平衡健康的心态。
2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2.1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概念理解的泛化
当今生态文明旅游产业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是现在旅游业的重点开发内容,各个传统与新开发的旅游景点的建设、开发、规划、设计中都添加了自认为的“原生态自然开发”的旅游概念,打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幌子,只重视眼前利益,而忽略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意义是贴近人与大自然,保持自然保护区原有的生态环境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旅游者与政府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环境保护与教育的宗旨,旅游业的开发只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有重要意义,失去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内在强调的保护、可持续性的内涵。
2.2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人才的断层和规划的落后
我国旅游业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传统旅游开发之间的区别从本质上划分不清,其特征与性质理解不全面细致,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工作不深入,没有建立起相关的科学理论体系,使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进度缓慢,因此,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人才培养是必要的,如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专业知识的培训,对自然保护区人文生态保护的培训等一系列的旅游开发流程,以及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项目以科学为依据,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的规划与建设的深入调查、研究等各项工作,避免开发商以经济效益为目的随意粗暴的开发,使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资源上遭到不可修复的、严重的破坏,开发相关产品不全面深入,宣传力度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2.3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者社区有效参与度低
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保持人文生态环境造福于当地社区,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意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建立在保持增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对未来旅游经济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及各相关机构参于的积极性与相关的利益,尤其是偏远落后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当地政府对生态旅游开发资金的不足,一心想思变求富的及个人政绩利益下对开发商不正当开发不断地做出让步,而疏忽带动当地居民共同参与开发及建设。
3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对策
3.1 科学规划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线路
自然保护区旅游线路制定应利用实际考察与相关部门对保护区的航拍影像相结合,利用立体镜观察自然景点与实际考察结果相结合的方法来科学合理的确定具体的自然保护区旅游线路。
3.2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落实
对于不同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地区的环境各自拥有不同的特殊状况,当地政府应当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相关法律,来完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规章制度。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相关保护自然的相关立法现在有虽然有许多,但一旦出现问题各相关部分没发明确的分工责任之间的相互推卸,未能及时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针对以上政府应对相关单位建立起分工明确细致划分,相互监督举报等良性的管理制度,才能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全方面的有效管理。
3.3 对游客开展宣传教育
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宣传教育工作,应首先在旅游者住宿餐饮区建立起一个专门针对该旅游区内国家保护动植物及有害植物及害虫标本照片资料的展览馆,并标注其名称及所属科目、特征等信息,并重点标注有害植物与害虫有生活习性及危害并说明防治方法,并针对防治害虫采用以物治物的思想,利用害虫的天敌鸟类,来控制其数量与危害程度。通过专门宣传展览,提高旅游者对自然保护的意识,及自身安全的保护意识的加强,了解到自然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3.4 进行杂灌改造
对自然保护意识的缺乏,林区采伐基本上都是皆伐的方式,容易造成水土的流失,应在采伐地植树造林,防止下层的小乔木和灌木及杂草疯狂生长,使高乔木生长缓慢稀少,逐渐演变成了典型的灌木林在冬季增加易燃危害,在雨季增加因水土流失行成山洪泥石流的安全隐患,对此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植树造林,栽种生长速度快树冠较大的高于灌木的乔木苗,栽植密度以3~5年能将整个灌木林地覆盖为宜,还有就是旅游线路远离灌木林,防止对消防工作带来的潜在危险。
3.5 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发展筹资,加强科技投入力度
发展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相应的管理规划人员及最先进的科学研究,但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而言单方面依靠国家及地方政府或单纯依靠市场是不现实的,应动员当地居民、开发商、政府及各方面组织共同开发管理,资金的投入和相关人员技术的开发建设,所以,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离不开科技的支持,而科技的发展则需要所有人员提供的大量研发资金的推动。
4 结语
此文中针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定义,症结及对策等各方面做了深入阐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是一项利国利民,能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利于旅游产业的长期持续性的发展,并可以同步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政府旅游经济及旅游经济的有效管理手段。
参考文献
[1] 赵希勇,闫金娟,马建章,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适宜性尺度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野生动物学报,2016(12):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