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对策
一、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
由于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监护不力,导致留守儿童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二、留守儿童表现出的心理问题
(一)性格柔弱内向
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与父母亲疏不同,一遇到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
(二)自卑心理严重
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些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不求上进。
(三)学习心理问题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减除了,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态。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无人骂,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四)叛逆心理突出
有叛逆心理倾向的留守儿童软硬不吃,好坏不听,常对他人抱有不友好的态度,甚至把别人的赞扬也看成冷嘲热讽。把老师、同学的善意批评看作恶意的挖苦,轻则置若罔闻,重则做出报复、破坏的举动。
(五)人际交往能力低下
因为父母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孤独无靠,从而在人际交往中不敢交往、不愿交往。大部分留守儿童不愿意和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显得不合群,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僻自闭,产生交往的心理障碍。
三、形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就可以了。很多家长很少联系孩子,导致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使得他们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与人交往、叛逆等不良的人格特点。
(二) 学校教育不完善
目前,由于学校的教育评价制度不够完善,大多数的学校、老师仅仅十分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显得困难重重,自然而然不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加之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闭,沉默寡言,人际关系十分敏感,极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而作为老师却没有足够的重视,不能给予他们及时的引导。
(三) 监护人的管教不严
大部分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辈监护抚养。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教育现代的儿童是行不通的。在这种教育环境下,许多留守儿童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最后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良心理问题。
(四)社会因素
社会也是影响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社会制度不够完善,使社会上存在大量的不法之徒,他们整天游手好闲,拉帮结派,偷摸拐骗,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诱惑、拉拢,最终误入歧途。
(五) 自律能力差
由于留守儿童从父母那里得不到教育,他们很容易从其他渠道接受并养成一些不良习惯,使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等行为,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导致行为偏差。
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监护人的素质
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能够及时地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教育与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对留守儿童进行细心的观察与沟通,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
(二)强化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及时发现、诊治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充分发挥学校少先队、共青团的力量,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改善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障碍。
(三)加强村委会职能,施以爱心
各个村委会要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村委会要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要定期或不定期的与监护人沟通,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协助监护人对孩子进行管教。
(四)加大法律保护力度
坚决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维护留守儿童的权益,对于侵犯少年儿童的情况给予严厉打击,对于犯罪的,要绳之以法。政府应加强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严厉打击传播不良音像制品的行为,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
五、总述
我们必须要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善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地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现状
调查发现,父母外出打工,51%的小孩与(外)祖父母住在一起,34%的孩子与亲戚生活在一起,11%的小孩与其他人住一起,并且还有4%的小朋友是自己单独居住。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未能达到成功的衔接,因此在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学习、生活上也得不到父母及时有效的引导,心理成长缺少一定的关爱,这不仅给学校教育和社会管理带来严重困惑,更影响到孩子们心理的健康成长。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感情脆弱,焦虑自闭;性格内向,人际交往困难;逆反消极,价值扭曲;胆小懦弱,耐挫力低;不理智,行为偏激。下面将对此进行展开论述。
(一)、感情脆弱,焦虑自闭。据调查得知,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留下年幼的孩子在农村家中,尽管有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顾,但是相比于其他父母在家的孩子,农村留守儿童得到的感情发面的支持和安抚是微弱的。毕竟爷爷奶奶上了年纪,一些旧的观念和旧的传统束缚着他们,因此他们很难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可能在感情方面给孩子的帮助也是微乎甚微的。再者,农村儿童从小就与父母隔离,少则一年见一次面,多则更久,缺少充足的父爱和母爱,所以农村留守儿童在感情方面比较脆弱,自私冷漠,与父母情感隔膜疏远,有的甚至十分埋怨父母。此外,他们还会表现出紧张焦虑,忧心忡忡,患得患失,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二)、性格内向,人际交往困难。以往研究表明,由于缺乏父母的保护和约束,55.5%的留守儿童属于内向型,自卑心严重,胆小怯懦,畏缩拘谨,对人缺乏基本的信任,不愿意与人交流,也害怕与人交往。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他们与爷爷奶奶之间又会存在代沟,因此内心堆积的矛盾或烦恼都无法及时的得到安抚和很好的引导。长此以往,农村留守儿童对社会和他人就更加不信任,安全感缺乏,性格孤僻内敛,不爱与他人沟通交流,渐渐的甚至会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不如人,就更少主动与他人交流了。当一个不愿意与他人交流的人,谁又有义务来主动联系你呢?农村留守儿童的性格较父母在家的孩子来说就相对内向一些,再加之留守儿童本身的自卑心理,总觉得不如人,内心就更加容易产生自卑感和受挫感,因此人际交往困难。
(三)、逆反消极,价值扭曲。一些农村留守儿童消极逆反,价值扭曲,冲动易怒,叛逆任性,总爱和人对着干,易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男孩子有可能存在暴力倾向。农村留守儿童自小独立孤行,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青春期那段时间,更加不听管教,对监护人的教导不理不睬,非常容易与他们发生矛盾,总喜欢和他们对着干,指东偏向西,说话不礼貌。由于缺乏亲情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难以进行自我认定,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缺乏体验爱和施予爱的能力,难以与周围环境形成良好的关系,因此,在价值上出现扭曲。
(四)、胆小怯懦,耐挫力低。由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的影响,缺乏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农村留守儿童不仅性格方面怯懦胆小,不敢作敢当,没有坚韧的毅力,很容易放弃,耐挫力低。做事情不果断,缺乏主见,遇到问题常常害怕退缩,不能努力去解决。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不是单纯地是由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而引起的孩子情感缺失和心态异常的问题,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下面我将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分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家庭环境因素。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联系,我们调查发现,有50%的孩子平均联系一周一次,有21%不定时与父母经常联系,有20%的孩子每月一次,但是还存在9%的孩子很少与父母联系。农村留守儿童在性格方面比较的内向孤僻,易产生孤独感,特别没有安全感,缺乏自信心。一般孩子都留在家中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监护,爷爷奶奶上了年纪,体力弱,文化知识也积累的不多,对留守儿童的监管心有余而力不足,孩子的心理教育完全被忽视了。
(二)、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天堂,在农村地区,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设施不齐全,条件艰苦,很多的教师都不愿意去那里教书,因此,学校不仅缺乏教师资源,纸质书籍资料也是相当匮乏的,更不用说心理教育方面的资料,也没有多余的资金聘请专门的心理老师,为孩子们上专门的心理课程,做心理辅导。
三、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家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71-0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据2000年五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 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 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据有关网络报道,中国1.2亿农民常年于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千万留守儿童。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49.7%的孩子表示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但也有44.1%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不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
二、从家庭生态系统折射出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的基本元素,它既维护着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所需,又与社会发生必然的联系,对于每一位成员的成长、教育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决策性,儿童是家庭中的未成年人,无论从生活、受教育、个性品质的形成,还是家庭之爱、社会联系等诸方面,都会受到且具有重大意义的影响。立足家庭生态系统,特别是成员以及家庭的周边关系,合理分析其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对于全面寻求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发展留守儿童的智力、品质,培养其成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家庭生态系统结构变化使儿童缺乏温暖
在家庭生态系统中,由于家庭各成员的存在,会使得各成员以及成员之间产生浓厚的情感,特别是父母的相伴,近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父母对于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父母的爱可使儿童产生一种安全感,减少或很少发生内心矛盾,能够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快速、安全地完善与成熟,直到他们长大成人,由此可见,家庭成员的结构性变化具有多大的教育魅力。但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离开家庭,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家庭成员的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儿童对父母的关爱就缺乏亲身感受,内心会变得孤独而寂寞,具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不信任感和自卑心理,表现出孤僻内向、情感压抑、胆小怯懦、敏感脆弱、多疑敌意等性格特点。
2.家庭生态系统混乱对儿童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教育心理家认为,家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系统,是主体、子体无界共存的系统。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家庭中的子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边界要清晰,具有约束与保护的特有功能。具有关资料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中,85%左右的孩子由其爷爷和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甚至少数的儿童独自一人生活,这样原有父母、孩子的主体与个体系统就被打乱,与此同时儿童的监护人也发生了根本转变,这样的家庭难以实施温和、规范的互动家庭模式。由于其他家庭成员的特殊身份和原有家庭生态系统的改变,加上爷爷、奶奶们的过度爱心,使得使留守儿童的自心加重、霸权地位上升、易冲动、处处以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形成,久而久之,再加上儿童的自律性不强等因素,极易偏离健康成长轨道。
3.家庭生态系统功能的紊乱,缺乏有力的家庭支持环境
留守儿童的成长需要特殊的环境,在这个特殊环境中家庭的系统,至关重要。尤其是随着留守儿童的逐年成长,其性格、心理、身体等因素的客观性变化,急需家庭环境的大力支持,如果此时期家庭的主要成员,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这种特殊环境难已得到保障。现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的情感,特别是儿童的情感,需要亲人这个特殊的角色来培养,离开了父母的亲身说教与共同生活,往往会使儿童的情感发生突变。父母任何一方外出打工,都会使得家庭生态系统发生紊乱,当儿童遇到问题、生活受到挫折、生理发生微弱变化、需要不能满足时,这种紊乱的家庭系统环境就会侵蚀到儿童的心理健康,甚至使儿童失去对家庭生态系统的依赖,变得难以接受任何教育。
4.家庭生态系统的规则性破坏,过多地增加了留守儿童的压力
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与其他的儿童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在成人之前基本上是在受教育的环境之中,根本不可能接受到家庭经济的制约或限制,即便是一二次的需求受挫,也不会影响到心理。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其基本的生活、学习经济条件受到限制,不说是生活中的零吃现象,就是学习生活的急需有时受到威胁,使儿童过早地品尝了经济的苦果,在家外出担心其他儿童看不起,上学时难以与其他儿童进行面对面沟通,这样就失去了儿童与外界公平、合理、和谐地交流,天长日久儿童的上进心不强,甚至个别学生从小就学会经济往来,如捡拾破烂等,甚至养成偷盗习惯。
5.家庭生态系统环境的改变,使学生的心理发生畸变
家庭生态系统是一个心理、情感、经济、和谐、成长的复杂系统,任何一方面的影响,都会改变儿童的健康心理,甚至将留守儿童引向企图。外离父母和其他亲人的留守儿童,过度或者短暂失去家庭生态系统的关爱,特别是爷爷、奶奶的过度溺爱、经济的压力,使得他们会远离群体,个性化倾向更加严重,自治力下降,自由活动的空间和范围相对变宽,特别是对于具有好动、向上,易研究、超长发展思维且经济相对宽松的个别儿童,滋生心理畸形发展的意向。如学习目的不明确、逃学现象严重、无节制上网、乱花钱、结识身心不健康的儿童,为进一步教育、培养设置了障碍。
三、家庭生态系统受损后的教育对策
家庭生态系统受损后,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必须打破现行的教育规律,研究其新的对策,也只有面对现实,合理开发有效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启动学校教育特殊功能,才能有效地维护好留守儿童子系统,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1.构建更加和谐的家庭生态系统
家庭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相互联系的系统。尽管它受到家庭主要成员的影响,其环境、结构、经济来源、教育气氛有所改变,但主体性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留守儿童滞留在家中,其家庭和温暖仍然存在,家庭的基本框架没有改变。所以作为家庭的每一位成员,特别是社区的干部群众,与家庭相邻的其他家庭成员,应给予爱的关怀,要通过网络、媒体和进户等宣传手段,教育家庭的其他成员,要树立整体思想,要为社会服务,要维护家庭的整体生态系统性。做到关爱、爱护、教育、引导、说服、行为指示于一体,抛弃个体不规范行为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保持家庭生态的相对平衡。社区等部门要加强对留守家庭的管理教育,深入开展优秀留守教育家庭、和谐留守家庭、模范留守家庭的评选工作,将其纳入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教育之列,定期开展家庭成员教育培养、培训工作。建立和健全留守儿童的家庭档案。优化社会环境的同时,转变对留守家庭的看法,赋予更加和谐的家庭环境。
2.挖掘现有社会资源,鼓励开展留守儿童的系统性教育
家庭生态系统并不是独立的个体,是受外界社会的影响和制约的,外界对生态家庭系统的创建具有促进和完善的作用,因此,社会、社区应主动承担起对留守家庭中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如,深入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鼓励富有劳动力家庭成员、高学历人员等举办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教育园地。家庭幼儿园、社区幼儿园、学校学前教育基地等都是进行心理教育、引导的好场所。这样,留守的儿童会通过集体主义教育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通过园区的教育,政府、社区会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需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有关爱的呵护。政府、社区通过园区的集体活动,培养健康儿童心理的同时,塑造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灵。
3.学校教育要科学化,体现关爱与健康理念
在学校教育中,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老师、同学要经常性与他们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结成对子,吸收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中,生活在集体中,享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幸福,通过活动消除内心的俦独感、自卑感,慰藉他们残缺的情感。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方便的服务条件,如优先安排住宿、减免部分费用、周末用节假日定期组织活动等,将温暖送到留守儿童心中,使留守儿童享受到父母般的温暖与关爱,弥补家庭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和混乱带来的伤害。
4.要成立社会和家庭心理教育救助中心
留守儿童多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的需求远远大于其他的儿童。有条件的社区、学校要仿照汶川“5·12”大地震后心理教育的方法,组织志愿者、高年级学生、年长的老者、社会名人、社区干部等进行心理咨询,定期开设针对留守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心理健康课程,对留守儿童、青少年的显性和隐性和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引导留守儿童正确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帮助他们健康、和谐成长。特别对于那些具有上网、打架、吸烟等不良现象的儿童,多进行说服、关爱教育,使其走向正确的道路,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人格。
5.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纳入社会弱势群体保障系统
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态系统一般是相对失去平衡,正因为家庭生态系统受到了威胁或面临困难,其家庭成员才外出打工,虽然这是一个个体现象,不具备群体效应,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多,社会分工体制的改变,用人机制的不断更新,社会更加和谐,留守儿童的数量也会相对增多。因此,将留守儿童的管理与教育,纳入社会弱势群体保障系统,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关 键 词: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美术心育 策略研究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他们在为城市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为广大农村带来了我国现时期特有的“留守族”和“留守现象”。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征
留守儿童在情绪问题、自卑心理、逆反心理三个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因缺少父母的引导、关爱和教育,心理上大致有以下问题:柔弱无助、自卑闭锁、寂寞空虚、逆反心理,对父母怨恨与情感隔膜。这种现象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刻而复杂的。由于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便形成了留守儿童一些明显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二、美术心育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治疗”
1.美术与心育
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实施途径,不仅要进行美术知识的传授和美术技能培训,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任务。美术教学活动,可以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冲突等精神压抑,使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并获得放松、乐观的心理状态,进而为实现“完整的人”奠定基础,这就是说美术和美术教育同样具有心育治疗作用,同时也为人类治疗心理疾病、保障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美术活动及美术心育治疗模式,为我们从事探索、分享与回馈,促进留守儿童在心理、行为等方面健康发展提供另一种可行途径。
2.美术心育治疗对策研究
美术心育治疗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方法,即利用美术媒介、美术创作来帮助个人或团体达到身心整合目的的一种艺术疗法。治疗的重点在于创作中内心历程的探索,通过治疗的过程、方式、内容和联想,显示出个人的人格发展、人格特征和相关的潜意识。作为一种“非语言的心理治疗”,美术心育治疗可以从他们的创作中了解和排除各种心理疾患,并借助创作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疏导焦虑情绪,改善儿童的心理状态。
(1)美术创作中的心育治疗
儿童在美术创作中流露出他们内在的潜意识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把内心深层次的动机、情绪、愿望投射在作品中。教师要从中细心观察,通过美术作品深入儿童内心世界。一旦发现了学生的不良情绪应该争取多接触他们,与他们达成心理沟通,在充分尊重其个性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隐患,通过自由创作,使内心的冲突投射在作品中,使心灵得到“净化”。我们应该尽可能让这些学生画出心中的恐惧、焦虑和不快,宣泄郁积于他们心里的伤痛。当这些留守儿童表达和宣泄心中的不快时,内心激烈的焦虑能通过绘画宣泄和释放,以维持心理的平衡,从而矫正异常心理。
(2)团体活动中的美术心育治疗
在团体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对留守儿童加以引导,通过团体生活,使他们学习如何与同伴交往及进行各种美术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要融合游戏的竞赛机制,培养他们的个性化审美趣味和敢于尝试的精神。通过手工制作、构建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在合作中形成尊重、关怀、友爱等品质,使他们的能力和人格都得到和谐发展,以达到协调、整合其身心的治疗目的。
采取不同的方式让留守学生融入生活,如激励和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美术展览、美术兴趣小组、校园美化活动等,增加学生交往、协作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增强群体意识。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信任、爱心、责任感等社会性情操内容得到极大扩展,学生之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研究表明,在实践中进行团体治疗有很多优势,当事者在活动中宣泄潜意识,取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可以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心理活动信息便于引导和治疗,当事者在活动中不知不觉获得了治疗,从而让他们获得稳定的心理支持。
(3)艺术活动评价中的美术心育治疗
信心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一种重要品质,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美术心育疗法提倡从表现性评价和档案夹评价两方面来实施。
在美术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发现留守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实施适度的鼓励性评价,维护和强化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使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高度融为一体;通过激励,帮助他们树立在美术活动中的自信心;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学生作业或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还应调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的积极性,从多方面、多角度完成表现性评价。
美术活动档案夹评价是一种在学生美术学习全过程中,重视学生自主评价的形成性评价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成为对自己美术学习历史具有思考评价能力的人。美术档案夹的评价特别注重学生艺术学习的探索过程,注重学生心理与教学活动和艺术实践的有机联系,学生自身就是艺术档案夹内容和形式的决策者和建设者。
通过制定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夹,在学习美术的探索过程中,注重学生心理与教学活动和美术实践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美术学科的主体性发展。而美术活动档案夹评价的主要意义就在于留守儿童作为档案夹创造、开发、评估的参与者,使他们能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从而使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得以提高。
结语
美术这种安全的自我表达方式不仅有助于儿童宣泄情感,更有助于提升其独立性和满足感,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从美术创作、团体活动、艺术活动评价三个方面探索消除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培养与增强留守学生的自我调节、自尊、自信等良好的心理,使其焦虑、自卑、偏激等心理得到矫正。因此,渗透美术心育艺术治疗的方法能够进入留守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其达到心理上的完善,能有效地减少留守儿童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提高留守儿童与周围环境相处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陆春燕,张威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摘要: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是否健康,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但留守儿童自身身心发展的不成熟、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失衡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新时期,我们应发挥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的作用,形成合力,一起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家庭
当前,我国的各方面发展都取得巨大成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新时期,我国的现代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但他们的子女因为财力、物力等不足被留在农村上学,进而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便产生了。文章中的“农村留守儿童”具体指农村地区父母一方或双方进城务工而被长时间(6个月)留守在家乡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需要其他人照顾的年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6-16)的农村儿童。相对于农村非留守儿童而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心理问题是重要的一个。在新时期,留守儿童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茁壮成长、家庭幸福;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建设。所以,我们有必要分析新时期留守儿童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探索其产生原因,进而综合发挥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在新时期,通讯技术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使得外出父母与留守儿童的联系和见面机会比以前相比变得频繁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甚至较少留守儿童比父母在家时表现得还要好:他们学习勤奋、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坚强独立,有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在新时期,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有:
1.情感孤独
王玉琼等研究发现,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心智不成熟,渴望与父母在一起,在情感上依赖父母。但与其他儿童相比,留守儿童不仅与父母的情感沟通较少;而且由于“代沟”以及知识层面、情感等方面的差异,与监护人之间沟通较少。因此,这些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孤独失落、紧张焦虑,情感上很孤独。
2.情绪易变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照顾,情绪易变。他们很容易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甚至别人的一句话或喜或悲,反复无常、多疑敏感,并且有强烈的焦虑,以致同周围的人关系紧张。同时,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过早地思考一些对他们而言太过沉重、太过成熟的人生问题,从而在情绪方面更加敏感。
3.嫉妒、憎恨、仇视心理
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于是羡慕他人能够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中的一些经常思念自己的父母,久而久之,发展到嫉妒、憎恨别人,产生仇视心理。
4.道德意志薄弱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父母道德上的言传身教,道德意识不高。监护人中不乏爷爷奶奶等长辈,更加宠爱、溺爱孩子,易导致他们产生非道德行为。再加上这些留守儿童还是个孩子,他们缺乏对外界信息等的判断,缺乏是非意识,这就内在地决定了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意志薄弱。
二、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新时期,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村儿童自身存在的因素,又有来源于政府、家庭、学校、社会等的外在因素。
(一)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内因
农村留守儿童,一般都处于青少年期,生理、心理发展不成熟。艾里克森把整个人格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他认为人生每个发展阶段都存在一种“危机”,人生是一个链条,环环相扣,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本文所说的“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发展的第四、五阶段,会出现的危机是产生自卑感和角色混乱。同时,农村留守儿童在道德发展过程中,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差,离不开成人的监督与引导。这些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存在的因素是导致他们存在心理问题的内在因素。
(二)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外因
1.政府关注不够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政府特别是乡镇等基层政府往往关注于从宏观上解决问题,如发展经济、宣传文化、修建住宅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硬件。但作为政府,却对祖国花朵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关注,在资金、心理辅导等方面都投入很少。很多农村都没有修建适合农村留守儿童玩乐的设施,也没有设立专门机构或组织专门人员对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存在缺陷
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下一代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
而留守儿童面对的是不完整的家庭,缺乏家庭教育。如,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会缺失父爱或母爱,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孩子形成完整的人格;寄养家庭中的孩子,会因为各种隔阂、不适,不会及时地与他们宣泄自己的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感到孤独、焦虑;而与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相处,更会因为老人的宠爱、溺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孩子的心理成长。这些都暴露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3.学校教育不平衡
在中国的学校教育的发展长河中,“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一直影响着学生、家长和老师。在此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学校的教育并没有真正贯彻“素质教育”,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从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成长。很多学校都没有自己专门的心理辅导中心、心理老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这些都会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4.社会氛围的不良影响
留守儿童是处于学龄期的孩子,生理心理还不成熟,社会不良因素,如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以致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作品很容易影响到不设防的孩子们,此时家庭监督力度不强或失控为他们的不良倾向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再如,受农村“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留守儿童会逐渐产生焦虑、厌学情绪。如此这样,内部心理的不成熟、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会阻碍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
三、新时期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在新时期,交通更加便利,通讯技术更加发达以及网络更加普及,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充分利用这些便利条件,同时规避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齐抓共管,一同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政府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需要政府特别是乡镇等基层政府发挥“领头羊”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所以,政府首先应做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让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让务工人员愿意留在家乡发展,这可以从源头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其次,加强对“留守子女”父母和监护人的培训。通过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解决儿童心理问题的意识,获得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加强与子女的心理沟通。再次,加强农村社会组织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为儿童提供玩乐的地方,促进其身心健康。
(二)家庭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给予儿童成长关怀、各方面教育的关键地方。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我认为家庭主要应做到:首先父母应通过电话、网络视频等增加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了解儿童的各种需要,特别是精神需要,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其次,如果条件允许,父母应尽量常回家看儿童,以减少儿童的孤单情绪。最后,父母应加强与学校老师、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儿童不愿与自己分享的事情与需求,从而针对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三)学校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学校主要应做到:首先,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持续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其次,向当地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再次,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感恩”、“亲情回馈”等主题活动,加强父母与留守儿童的沟通机会。最后,加强同辈群体之间的沟通,树立榜样典范。学校既可以在学生之间开展一些集体活动,让留守儿童自己体会集体的温暖;也可以在留守儿童中选取表现优秀的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树立学习的榜样。
(四)社会应该采取的主要对策
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社会各团体都应贡献自己的力量。首先,留守在家的妇女可以组成一个“妇女援助团”,凝聚集体的力量,帮助监护人照顾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其次,留守在家的教师、艺术者等可以组建一个特长培训班,从而拓展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减少其孤单情绪。再次,大学生、社会青年等可以利用节假日等去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他们可以开展义务家教,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也可以通过举办文艺晚会、野炊等集体活动,减少他们的孤单情绪。
总之,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农村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农村留守儿童在儿童中占重大比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中的重要一个。我们应该综合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一同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社会科学部)
参考文献:
[1] 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EB/OL].http:///edu/2010/10-06/2570146.shtml
[3]李潮海.辽宁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素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3).
[4]朱卫红.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37.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家庭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掀起了农民进城务工的浪潮。然而,现实条件的制约使进城务工的农民无法带其子女进城就读。于是,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便由此产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心理状况上都有异于同龄儿童。现阶段,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成社会关注的焦点,亟待解决。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至少有6100多万,占全国儿童的五分之一。父母长期外出务工,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极少,使留守儿童长期缺乏教导与关爱,导致其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相关心理问题的产生。其主要表现为认知偏差、亲情匮乏以及个性发展极端化等等。留守儿童问题的日益严峻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解决问题刻不容缓。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1、认知偏差
多数儿童进取心不强,自制能力弱、对理想的追求浅薄。部分留守儿童因为年纪小而不理解父母进城务工的行为,逐渐对父母产生隔阂与怨恨,致使亲子关系面临僵局。另外,缺乏家庭教育的他们在思想认知上缺乏引导,难以树立正确的三观。
2、亲情匮乏
在留守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长期缺乏沟通,导致相互间的亲情淡漠,在一定程度上致使留守儿童成为“父母双在的孤儿”,亲情的教育功能几乎丧失。部分孩子也由此产生了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亲情的匮乏使孩子逐渐疏离父母,从而缺乏安全感和对家庭的依赖感,人际交往方面也有一定的障碍,往往容易产生焦虑和紧张等情绪。
3、个性发展极端化
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了个性偏激、极度敏感和自我封闭的性格特点。农村留守家庭的父母,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常常采取家庭暴力式的教育方式,给孩子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并使其个性发展为两个极端,一种是暴戾型,即性情暴戾,叛逆冲动。另一种则是怯懦型,即性情怯懦、易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从根源上来讲,是长期的城乡发展差距的结果。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从而实现农民就地就业,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2、加强对监护人的教育
农村留守家庭的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用日益重要,因此,政府应加强对监护人的教育。首先,政府应培养监护人对子女的养育意识,使其明确其抚养义务。其次,应加强对监护人的教育,使其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自觉的教育意识,通过教育使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精神与心理进行教导与管理。最后,监护人自身应积极接受教育,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负责。
3、培养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
1)自信心的培养
由于隔代监护的缺陷,留守儿童学习的自觉性普遍较差,从而导致其成绩的落后以及自信心的缺失。因此,监护人应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密切关注儿童的心理状况,产生问题应及时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与疏导,时常鼓励孩子,并辅导孩子的学习,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2)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形成的。“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子间的沟通与交流,大多有较为严重的自闭心理。监护人应多与他们沟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引导。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其产生的相关儿童心理问题愈发突出。因此,重视由社会发展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对于改革教育体制、推进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张梓亭 徐宏丽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再良,王哲,皖西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11.27(3).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学校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8—0055—03
随着我国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在农村形成了一个急需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一般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半年以上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由祖父母、亲戚或其他人代为抚养的,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6岁以下的未成年孩子[1]。
一、留守儿童现状
据统计,在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全国留守儿童已达到2290万人,农村地区则集中了87%的留守儿童[2]。2005年,中国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大约5800万人,增长速度非常快,比2000年人数增长一倍多,其中l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约4000万人,占全部农村儿童的28。29%[3]。2011年对贵州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九年义务教育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
这三个县留守儿童的平均比例为25。44%,但实际上在三个县的农村中小学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比例远高于此。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心理现状,选取了以上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的6所农村中小学,发现6所学校每个班的留守儿童均占每班人数的40%以上,有些班级的比例甚至高达80%。然后随机选取了341名少数民族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女生189名,男生152名。其中一年级24名,二年级35名,三年级34名,四年级31名,五年级49名,六年级47名,七年级43名,八年级46名,九年级32名。
二、农村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
对留守儿童的调查结果表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相分离,缺乏亲情的关爱,处于爱的缺失状态,从而引发了一些心理问题,再加上其临时的监护人多数为祖父母或亲戚,他们本身年龄偏大、自身受教育程度偏低、缺乏责任心,与留守儿童缺乏沟通与交流,这加重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如王东宇、林宏等调查研究认为,福建省的中学留守儿童中有30%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4];黄爱玲的调查也认为留守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打架、违纪等不良行为,甚至会出现偷盗、勒索等犯罪现象[5];华中师范大学周宗奎等研究表明,在父母外出务工后留守儿童表现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情绪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和自卑问题,女生比男生突出,而年龄越小的儿童表现越突出,尤其是小学生的表现最为明显[6]。赣南师范学院郧欢和张焊东的调查发现,近60%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有65%的留守儿童不愿意与代养人进行心灵沟通,有近20%的儿童表示痛恨自己的父母[7]。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随机抽取的341名农村少数民族留守儿童进行调查,主要涉及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最近一年来的心理状况。结合以往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研究总结出农村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六类心理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阐述。
1。性格柔弱内向、孤僻自闭,遇到问题容易自责,存在自卑心理障碍
根据此次调研统计发现,91。26%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这些临时监护人年龄相对较大、文化层次极低,绝大多数都是文盲,甚至很多监护人听不懂,更不会说汉语。这样的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他们只能满足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需求,在留守儿童生活或学习上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根本找不到能给予他们帮助的人[7]。甚至于还有极少数留守儿童根本没有临时监护人,生活中完全需要自己照顾自己。再加上留守儿童很难与父母达到心灵上的沟通,无法正常满足爱的需求,导致情感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并时常感到孤独、寂寞、无人理解,内心充满恐惧,柔弱无助,渐渐趋向自闭,从而导致相当部分的留守儿童性格柔软内向,孤僻自闭,遇到问题容易自责,存在自卑心理障碍[8]。
2。缺乏安全感
有数据表明,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电话与父母保持联系,而其中53。5%的留守儿童通话时间不超过3分钟,64。8%的留守儿童在10天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联系一次,8。7%的儿童甚至不与父母联系,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9]。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每每遇到问题都只能自己试着解决,这对于一个未成年人来讲是很残酷的一件事,使他们感到了不安全感,心理常常处于紧张状态。
3。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焦虑较严重
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父母的监督和关爱,而其监护人绝大多数文化水平极低,无法在学习上帮助留守儿童,导致大多数留守儿童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焦虑较严重。不少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本身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关注较少,对孩子在学习上没有严格的要求,使得留守儿童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纪律性,取得不了理想的学习成绩,最终得不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以至于很容易产生厌学或逃学情绪以及一系列的不良心理和行为。
4。情绪的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较差,缺乏耐挫性
祖辈监护人由于精力有限,又缺乏教育的能力,对留守儿童普遍过分宽容,甚至放纵,对他们的不良习惯和行为采取容忍的态度。在外务工的父母绝大多数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也低,不能理解和孩子沟通的重要性,也不懂得怎样与孩子沟通,使不少孩子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再加上很多父母一味地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容易使孩子产生偏激、霸道、冷漠等情绪,行为表现上更加冲动、易怒和任性。
摘 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留守儿童长时间和父母分离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倾向,孤僻心理与交往障碍,逆反心理和行为偏差等。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家庭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功能的弱化等。应采取优化家长的管教水平,建立积极的亲子依恋关系;强化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建设等措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1]。“心理健康”是指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功能[2]。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许多农村父母外出打工,留下子女由家里老人或亲朋照顾。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未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而产生不少心理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倾向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觉得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他们自惭形秽,怕被别人瞧不起。有的父母把孩子托给亲属,孩子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认为自己不是这家庭中的一员,觉得自己比这个家庭中的人低一等,说话小心翼翼,做事思前想后,怕做错或做不好招别人责备。
2.孤僻心理与交往障碍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内心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信任感,容易对周围的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害怕与人交往,逃避各种活动。
3.逆反心理和行为偏差
因缺少父母的管教,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对人际交往不信任。大多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差加上心理空虚转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如抽烟喝酒、逃学打架,早恋等。同时由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他们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对孩子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儿童养成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
1.家庭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
留守儿童大多接受隔代教育,即由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担任临时监护人。由于体力、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临时监护人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无法尽到对孩子全面的教育责任。留守儿童父母长年累月在外打工,不能很好地与子女维系亲情、沟通思想、鼓励孩子上进。他们往往以为给留守孩子买了几件衣服,交清了学杂费,寄回了充足的生活费,就是自己关爱孩子的全部。而很少注意孩子思想在想什么,内心真正需要什么。许多留守儿童在心底对父母失望,认为父母是遥不可及的,暗示出父母在留守儿童心目中的地位和情感已逐步淡化甚至消失。
2.农村基层组织功能的弱化
由于农户家庭的相对独立,农村基层组织的功能也由原来的直接组织和领导农村经济社会活动,转变为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的数量被减到了尽可能少的程度。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村级组织的作用越有限。在走访调查中,笔者问及一些村干部对留守儿童问题有何对策和想法时,他们的回答是“我们只考虑为农民抓票子,没去考虑为农民带孩子”。因此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无论是从职能上还是从实际功能的发挥上,相当大一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发挥的作用不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只能是听之任之。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优化家长的管教水平,建立积极的亲子依恋关系
家庭教育是伴随人一生的终身教育,其与生俱来的天然性、亲子沟通的情感性、潜移默化的渗透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亲子依恋关系的建立,是亲子间情感互动的产物,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因此,对于留守儿童的父母来说,应多给孩子理智的关爱,爱而不溺、严而不厉,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激发其积极向上的愿望;父母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
2.强化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努力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建和谐向上的教育环境,并给予留守儿童特别的关心和爱护。首先,学校要加强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学校要深入每个班级,摸清每个班的具体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记录留守儿童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等个人情况,使教师能有针对性地掌握留守儿童真实情况。再次,要建立心理健康援助制度。聘请心理辅导教师,定期开展心理咨询,以预防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引导留守儿童度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3.加强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建设。
加强农村的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和教育作用。社区是一个人际十分熟络的社会,也是留守儿童的主要社会活动场所。社区对留守儿童及其父母都比较了解,这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有很大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同时社区又是监督留守儿童可能产生不良行动的最好场所。留守儿童尽管缺少亲情,若社区能使他们感到温暖,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代偿亲情。因此,应该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给农村社区以监护留守儿童的责任和权力。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开展一些有利于培养他们心理素质的活动,做到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留守学生德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D-38)子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其中绝大部分是青壮年劳动力。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他们的未成年子女却留在了农村,每年与父母相见的时间甚少。这些在成长的道路上缺乏家庭温暖,没有父母照料,被留在农村的孩子,被我们称为“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基本有这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父母双方在外打工,孩子留在农村交给祖父辈监护,也就是隔代抚养。二是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由另一方在家抚养孩子,类似于单亲抚养。三是把孩子寄养于亲戚朋友家。四是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年作出的一份调查表明,留守儿童中56.4%与留守的单亲生活在一起,32.2%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4.1%和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0.9%被寄养在别人家里[1]。
根据2005年中国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大约5800万人。和2000年的2000万数字相比,2005年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
1.情绪消极。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容易产生沮丧、孤独、焦虑等不稳定的情绪,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黄爱玲在《“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一文中,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情绪不平衡的占42.4%,其中焦虑的26.3%,抑郁的24.2%。四川省心理学家游德良对井研县门坎小学近400名留守儿进行心理调查后发现,这些孩子中近八成存在心理问题,其中106人存在焦虑心理,107人有抑郁症状,88人属易怒性格[1]。李宝峰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等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而抑郁、敌对已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
2.认知水平较差。儿童对于公众的道德价值观念和主流的行为模式地学习,最早来自父母。学到的价值观念将内化为他们的思维方式,最终转化为行为准则。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外界十分敏感,同时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没有积极引导,导致认知水平较差,甚至出现偏差。这种偏差,具体表现在自我认知和价值观上,对应的如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烈和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有资料显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在认知上偏差程度高于单亲外出打工的,而父母皆在身边的儿童在认知上比前两种情况要好。
3.内心失衡。黄爱玲在《“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一文中,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心理不平衡的占28.3%。留守儿童缺乏足够的亲情,得不到同龄儿童应有的温暖,在心理上有失衡的倾向。有的自闭,不愿与人交往;有的虚荣攀比,父母会用金钱补偿留守儿童在情感上的缺失,在有充足经济来源的前提下,留守儿童用物质来掩盖自己的自卑,在攀比中,获得较多的自信心;有的逆反或者仇世。留守儿童的自卑和错误的价值观,导致他们把得不到的亲情的原因归结于社会和金钱,对社会充满敌意,做出一些逆反的行为。
4.人际交往障碍。留守儿童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对生理心理以及人际交往方面遇到困扰和疑惑,然而父母常年在外,使得他们得不到帮助和引导,内心的烦恼得不到解决,进而导致他们缺乏基本交流的能力,以及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大多活在自我保护和摸索碰撞的世界里。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相比较与家庭完整的儿童,在心理上有落差,觉得家境不如别人,父母不如别人,没有其他孩子讨人喜欢,进而沉默寡言,封闭自己,在人际关系上不和谐。
以上的各种心理问题,归根结底,根源在于亲情的缺乏。心理学认为,儿童对父母有着强烈的无可替代的依恋,人们出生以后最早接触的是父母,在长期的生活和感情交流中,父母给了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满足了他们的情感需求。这个过程中,子女对父母慢慢由“依”到“恋”,形成了所谓的亲情。这种亲子关系使得儿童获得心理上最坚强的支持力量,内心充实安全,使得他们面对外界的时候,有基本的安全感。然而姚芸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中调查显示,家长出外后半月或一个月才能与孩子交流一次的占到60%,甚至一年节日见一次的也占到10%。有关数据显示,“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
三、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1.家庭方面。第一,父母应当尽量避免一起外出。如双方都外出,最好把孩子安排在所工作城市,一起生活。如果留守儿童由他人或者一方监护,父母要经常给儿童写信,打电话,加强和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保障上。除了衣食住行外,更需要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以及思想情况,留意其心理变化,给予正确积极的疏导,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安全感。留守儿童父母应该摆正工作和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同时社会也要体谅农民工的艰辛,给予他们更多的便利,减少他们工作压力,使他们有更多精力关爱孩子。第二,家长应该主动加强和学校的联系。如工作有变动,联系方式有变动,应及时通知学校方面。随时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情况,以便掌握心理变化,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疏导。第三,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多和孩子团聚。对于寒暑假,最好把子女接到身边,给他们机会体会家庭温暖、父母关爱以及工作的艰辛。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等场所加强亲子关系。这些场所也需要针对他们减少相应的收费。第四,加强监护人的监护责任感。监护人也要随时向留守儿童父母以及学校反馈他们的情况,在监护过程中倾注更多的亲情和关怀,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一点,父母在选择监护人时要做好沟通,监护过程中要加强和监护人的联系。
2.学校方面。第一,“教育部门应加大力度解决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入学就读的问题。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能在城市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权利,免除不合理收费,使农民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2]使农民工子女有平等机会进入公办学校接受教育,这个需要政府在户籍制度方面针对这些特殊人群,稍作调整。对于那些随父母进城的孩子,教育部门也可以加大教育投入,成立专门的民工子女学校,这样家庭既不用担负民办学校的高额费用,孩子们又有着相似的经历和相近的学习成绩,能避免心理上的落差和环境的不适应感,比较容易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集体的归属感。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教师配备以及课外辅导、校车接送等方面更有针对性。第二,在农村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学校。教育机构增加教育投入,添加教育人员以及教育设施配置;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为留守儿童配备一定数量的监护老师和心理老师,在生活和学习以及心理上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第三,建立留守儿童和民工子女档案。以班级为单位,学校应调查留守儿童和民工子女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姓名、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父母工作所在地、家长联系电话、监护人情况、监护人联系电话,要把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状况、思想表现等随时通报给其父母以及监护人。第四,开设心理辅导课和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定期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安排班主任学习心理知识,以便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帮助解决。
3.社会方面。第一,留守儿童和父母交流见面,社会可以为之提供更多的便利。比如农村当地政府可以探亲,城市可以为农民工及其子女提供一些免费的亲子活动日。第二,社会加大宣传和舆论监督,呼吁全社会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成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小组,通过有组织有规模的方式,来传递爱心。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十分突出,最根本的原因是亲情缺失,同时也有教育缺失,监护缺失的因素。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监护也主要是学校监护和家庭监护。对于未成年人,亲情、教育以及监护都离不开家庭,学校也负担着部分的教育和监护,而学校和家庭必然离不开社会,所以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联系,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温暖的成长环境,解决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的隐患,这不是哪一方的问题,需要整个社会对他们倾注关爱,更需要有关部门给出具体的措施。这是可持续发展、以人文本、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扩大,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随之增长。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解占彩.农村“留守儿童”成因及对策浅析[J].经济论坛,2007,(9).
[2]杨晓玲.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J].中国市场,2007,(2).
[3]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82-83.
[4]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2):177-179.
[5]姚芸.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第25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
[6]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7]黄雪松,刘克纾.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对策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