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光伏产业市场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德古赫特在此间召开的新闻会上指出,欧盟在过去的9个月中对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进行了细致的法律调查。欧盟向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期两个月,从6月6日至8月6日,该阶段的反倾销税为11.8%。欧方期望中欧双方能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找到解决方案。如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欧方将从8月6日起,在随后的四个月时间里,向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征收平均税率为47.6%的临时反倾销税。
德古赫特透露,8月6日开始的第二阶段,欧方向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征收37.2%至67.9%不等的临时反倾销税。他表示,在此期间与欧方配合的中国光伏企业将被征收较低的反倾销税,与欧方不配合的中国光伏企业则将被征收较高的反倾销税。
他还表示,今年12月初,欧盟将最终决定是否向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征收为期五年的反倾销税。欧盟委员会在当天发表的一份声明中指出,欧方已做好准备,愿与中方进行近一步磋商,以期找到解决方案,暂停现行的临时反倾销税。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当天在北京指出:“太阳能光伏摩擦涉及中方企业重大利益,是最大的一起贸易救济案件,资金规模大,涉及就业人数多,对中方影响巨大,商务部会同行业协会和企业全力应对。”
姚坚称,此案涉及中国200多亿美元的对欧出口,占中国对欧出口总额的7%左右,占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的80%左右,关系到中国上千家企业的生存和40多万人就业。如欧委会执意征收反倾销税,不仅对中国企业造成重大影响,也会对欧盟企业造成重大影响。
欧盟向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决定在欧盟成员国内部并“不得人心”。在此前进行的“摸底”投票咨询过程中,包括德国、英国等在内的18个成员国反对征税,仅有4个成员国表示支持,另有5个成员国弃权。不过依照欧盟法律,成员国的意见在现阶段尚不能左右欧盟的决定。
欧洲平价太阳能联盟发言人安德烈埃·迈鲍姆此前曾表示,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无论力度多大,都会对欧洲的光伏产业链造成严重的、不可逆的破坏性影响。
:光伏争端涉及中国重大经济利益
中国国务院总理6月3日晚应约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通电话。
表示,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当前中欧关于光伏产品的贸易争端。此案涉及中国重大经济利益,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严重损害中方利益,也必然会伤及欧方利益,影响中欧合作大局。中方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坚决维护中国的利益。希望双方通过对话磋商解决贸易争端,而不是打贸易战。贸易战没有赢家。
指出,中欧互为重要合作伙伴,拥有广泛共同利益。中欧经贸规模巨大,出现一些摩擦是正常现象。中方愿与欧方在现有双边经贸机制下就有关问题进行沟通,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合理解决方案,共同促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继续发展。
巴罗佐表示,欧方高度重视中欧关系和中方关切,愿努力同中方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贸易摩擦,推动中欧关系和各领域合作向前发展。
中国学者: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自去年9月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双反”调查以来,中国光伏企业和行业组织积极应诉,以避免在失去美国市场后再度失守欧洲市场。然而,欧盟不顾中国的积极态度及其内部存在的反对之声,直接回绝了中方提出的价格承诺方案,执意要对中国光伏产品课以重税。6月4日,欧盟决定向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消息传出后,部分中国专家认为,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欧盟近年来频频对中国挥舞贸易保护的大棒,其结果不仅损人也终将害己。对欧盟这种不断挑起贸易战的偏激做法,中国理应积极采取反制措施,由被动变主动,让其得不偿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欧盟为何态度如此强硬,非要在贸易保护的道路上一意孤行呢?对此,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对媒体表示,欧盟对来自中国产品排斥的态度由来已久,由于欧盟至今没有认可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其可以任意解释中国企业存在所谓的倾销行为,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就是要保证欧盟自己企业的生存和竞争力。而欧洲光伏产品的竞争力无论从哪个方面讲目前都还不是中国企业的对手,所以欧盟只能采取这种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从小的方面看是为了把中国光伏产品阻挡在欧盟市场之外,从大的方面考虑则是通过抑制中国在国际市场的拓展,为欧盟的经济复苏扫平道路,显然是一种以邻为壑的表现。”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表示,欧盟内部通过对华“双反”得到利益的这部分人发言权很大,在决策过程中具有重要位置。而欧盟百姓希望欧洲尽快走出欧债危机的愿望,使得欧盟内部主张对华强硬的人能够得到百姓的共鸣,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专家分析:殃及欧盟实体经济与就业
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的产业,各国在发展光伏产业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利益共同体,任何限制市场的行为在给中国光伏企业带来损失的同时,也将成为欧洲光伏应用发展的障碍,将对欧盟实体经济与就业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德国咨询机构Prognos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对中国企业征收惩罚性关税能为欧洲的光伏产品企业带来一定好处,但它创造的工作岗位,仅能弥补其他方面被削减工作岗位数量的1/5。而3年内仅在德国便可能流失8.4万多个就业岗位,而在欧盟范围内将失去最高24.2万个就业岗位。
“光伏产业是一个长产业链,有多晶硅、电池、组件等产品以及销售、安装、售后等环节,欧盟在这一产业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白明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欧盟如果中断了中国的制造部分将导致光伏设备生产不出来,必然会减少从欧盟进口多晶硅的数量,这对欧盟光伏产业将构成严重打击。
“最终殃及的将是欧盟光伏的消费者。”何茂春认为,欧盟实施“双反”后光伏产品的价格将大幅提高,无疑将增加欧盟光伏产品消费成本,长久来看对欧洲经济复苏是不利的,但是现在欧盟的执政者们只顾眼前而不顾长远利益,这无异于是饮鸩止渴。
专家建议: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
事实上,欧盟近年来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措施已经越来越频繁,就在此前的5月15日,欧盟刚刚宣布将对中国的无线通信网络与关键设备展开“双反”调查。面对日益频繁的贸易大棒,中国企业已经疲于应对,在通过协商难以达成和解的情况下,中国是否应该对欧盟实施反制措施,该出手时就出手呢?
多位市场人士表示,新“国九条”中,对欺诈发行上市公司实行强制退市、培育私募市场、扩大资本市场开放等提法让人眼前一亮。
《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上市公司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在确保公众投资者权益的前提下以吸收合并、股东收购、转板等形式实施主动退市。对欺诈发行的上市公司实行强制退市。明确退市公司重新上市的标准和程序。逐步形成公司进退有序、市场转板顺畅的良性循环机制。
发改委正研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
《经济参考报》报道,国家发改委当前正在紧锣密鼓地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研究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目前草拟的首都经济圈总体布局包括“两核三轴一带三重点”,而环首都经济圈或以北京为中心由津冀“8+2”个地区组成,包括河北省的石家庄、廊坊、承德、张家口、保定、邯郸、邢台、唐山和天津的蓟县、宝坻。
所谓“两核三轴一带三重点”,“两核”指京津双核,“三轴”指京津塘主轴、京-保-石拓展轴、京-唐-秦拓展轴,“一带”指沿海经济带,三个重点开发地区包括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工业区。专家表示,首都经济圈区域开发的过程也是资源重新整合、配置的过程,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30家房企前4月销售业绩:19家同比下滑
5月12日,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截至日前,全国30个上市房企了前4月数据,30家企业前4月累计签约额4053.4亿元,2013年前4月这30家企业签约额为3904.5亿元,今年前4月签约额同比下降幅度达到了3.8%。30家企业明显出现了分化,其中19家企业同比出现了下调。中原地产预计后续公布的企业中同比下降的比例将明显增加。
另外在11家同比上涨的企业中,同比成交情况,相比前3月明显放缓,这表明了整体市场依然处于降温过程中。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未来中小型房企将愈发艰难。特别是立足三四线城市的很多企业,下降幅度惊人。2014年市场虽然存在地方政府救市的可能性,但如果信贷不明显宽松,市场难以乐观。
我国光伏产品遭澳大利亚反倾销调查
5月14日,商务部证实,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决定对自中国进口的光伏组件和面板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继美国和欧盟之后,第三个对于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的地区。此前,澳大利亚被中国光伏企业视为规避贸易风险的新市场之一。
此次澳大利亚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是为了弄清中国制造商是否存在低于成本销售的问题。该调查得到了澳大利亚本土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Tindo Solar的支持。该公司一位经理表示,他们将支持任何澳大利亚制造商寻求公平市场价格的举措。
“澳大利亚的市场并不大,对中国光伏行业的整体影响微小。”光伏行业人士表示,如果认定中国企业具有倾销行为,对于个别在澳大利亚出货量较大的企业仍将造成一定麻烦。
中民投或3000亿元进军光伏钢铁船舶等过
剩行业
自创立大会曝光之后,中国民营企业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中民投”)即将注册的消息就在市场上不胫而走。近日有消息称,这家从筹建到高管股东充斥着民生银行背景的投资公司,未来将成为一个包括金融、钢铁、光伏、船舶四大板块的资本运作平台,在对钢铁、光伏、船舶等三个产能过剩的行业进行兼并重组的同时,也将通过土地开发等资本运作手段,打通各个资产环节。
按照此前民生银行的设想,钢铁、光伏、船舶三个板块将各有1000亿元资金,并希望中民投通过数千亿的资金去撬动上万亿规模的资产。
在业内看来,中民投成立或许正好赶上钢铁、光伏、船舶的抄底机会。中钢协数据显示,2014年一季度,重点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688.9亿元,同比下降0.8%;一季度成为进入新世纪以来钢铁行业最困难的一季度;在光伏行业,光伏基础设备产业正存在着巨大的并购机会。
长城哈弗H8再度叫停被指欠缺核心技术
5月8日,长城汽车公告称,哈弗H8因整车品质达不到商品车交付的条件,故决定再次暂缓上市。同时网上有汽车论坛亦爆出各地4S店同时停止接受H8预订的消息。长城汽车内部人士称,目前具体整改时间未知。这是长城自去年于广州车展上宣布哈弗H8上市以来的第二次“叫停”。这次“难产”也让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跌至谷底。5月9日,长城汽车A/H股复牌后纷纷以大跌收市,其中A股跌停,H股大跌近17%。
让业界讶异的是,这次“叫停”距离上月H8重新接受预订的消息仅过去26天。在哈弗H8上市后,就曾有业内人士担心,长城汽车在仍未掌握变速器核心技术的情况下,过度依赖国外供应商极有可能出现问题。H8的两番延迟上市的公告则印证了这一观点。
中国神华千亿煤化工项目被传终止
5月13日刚刚由环保部网站公示拟审批意见的陕西榆林煤化工项目,5月14日下午传出搁浅消息。该项目于2005年开始论证,预计投资超千亿元。
陕西榆林煤化工项目全称神华陶氏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是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和陶氏化学中国控股公司合作的项目。市场分析机构ICIS安迅思的信息显示,陶氏化学知情人士称,榆林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去年就已经不做了,具体原因没有解释;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亦明确称,他们也不会做了,“这个项目彻底结束了”。
七匹狼存货创四年新高募资变相投资房地产
3.95亿元、6.42亿元、5.66亿元和6.57亿元,这是七匹狼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这四年来的存货。从上述数据可见,七匹狼从2011年开始,存货出现大幅攀升。这时的服装业其实已经逐渐暴露出市场疲软的信号,尤其是2012年,更是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服装业最低迷的时期。
在全球气候变化、能源短缺的形势下,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成为全球能源问题的核心,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发电在当今社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由于资金、技术、政策、市场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太阳能发电的相关技术研发创新及其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缺乏投资,资金短缺是太阳能发电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
由于自身经营管理的特点,商业银行以保证资金安全为第一原则,其投资更注重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商业银行在短期内不可能成为中国太阳能发电项目的主要资金供给者。中国的资本市场、相关政策还不完善,太阳能发电项目融资存在渠道相对狭窄、方式单一的缺陷,尤其是相关的民营企业很难通过IPO、发行债券等方式从资本市场上筹集所需的巨额资金,融资难度较大,因此企业参与中国太阳能发电项目的积极性不高。
2009年,国家第一个太阳能并网发电示范招投标项目――敦煌项目――可以看作相关投资者态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分水岭,也有人称之为中国太阳能并网发电的起点。在此之前,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并网电价高达三四元人民币/千瓦时,投资者对投资太阳能发电并网项目只是持观望态度,而敦煌国家级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的招投标让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的投资者看到了中国太阳能发电市场启动的“曙光”,激发了投资者,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投资太阳能发电项目的热情。但投资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技术瓶颈
中国太阳能发电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技术瓶颈是中国目前太阳能发电产业市场化的最大问题,太阳能发电的高端技术问题导致太阳能发电成本高,影响投资者尤其是民营投资者的积极性。
(二)电网技术水平和电网公司
太阳能发电并网受电网等相关技术问题的限制,如果可再生能源总量超过了目标,政府就没能力收购,这也是影响项目投资和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而且太阳能发电的出力波动较大、可调节性差,增加了电网的不可控性和调峰压力。因此,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否则电网公司并不欢迎太阳能发电的并网。而民营企业与电网公司的关系肯定比不上国营大型发电企业与电网公司的关系,项目建成发电后,电网公司能否真正地保证以合理的并网价格全额如数地接收,这也是民营企业投资太阳能发电项目时担心并慎重考虑的问题。
(三)国内市场及产业链
近几年来,中国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较快,但太阳能发电应用市场及产业链的发展极不平衡。
1.国内太阳能并网发电应用市场
受太阳能发电并网系统设备投资成本高,以及相关政策的影响,中国太阳能发电系统应用仍以独立发电系统为主,太阳能并网发电还没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全国总装机容量占比很小。中国个别太阳能发电产品在国际市场有一定的优势,如太阳能电池总产量居世界首位,但大部分相关产品出口至欧美国家,国内应用市场狭小,发展缓慢,大范围的并网发电目前尚未进入实质性阶段。
尤其是目前还存在“四头在外”的现象:一是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的动力来自国外,二是关键技术设备需进口,三是太阳能发电产业有近80%的原材料从国外进口,四是在市场需求方面,超过90%的光伏电池组件出口至国外。尤其是最关键的两个方面,太阳能发电的整条产业链中开头的提纯技术和结尾的主要市场均在国外,对外依存度高是影响中国太阳能发电项目投融资及产业发展的最大困境。
2.产业链
中国太阳能发电产业链相关投资及发展并不合理。整个太阳能发电产业链的各环节的技术要求和发展并不相同,中国具有较高技术壁垒的产业上游环节的硅材料生产(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下游的系统终端应用尚处于产业幼稚阶段;而中游(属于资本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封装已进入产业成长阶段。由于目前组件封装行业投资少、进入门槛低等多种因素,民营企业投资较多,发展最快,造成中国组件封装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但利润微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这种产业布局会使中国太阳能发电产业未来发展和盈利空间受到限制。而中国研发方面投入不足,核心技术还不完善,中国光伏企业的技术研发创新仍处于低位水平。太阳能发电产业链上附加值低的组装、制造、加工等中下游产值曲线的形状表明:由于中国相关的关键技术还不成熟,加上上游硅材料成本高,使中国太阳能发电价格较高,这是制约中国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的瓶颈,影响投资者投资太阳能发电项目的积极性,不利于中国太阳能发电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需尽快调整产业布局结构。
(四)政府相关政策措施
1.政府投入不足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虽已投资2亿元人民币扶持企业技术的自主研发,但总体上,对相关技术研发及项目投入仍然不足,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2.政府相关法规政策扶持
虽然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把太阳能列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但相关法规政策还不够完善,扶持力度不够,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在政策层面上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政府支持太阳能发电发展的政策受政府财力约束,2009年基于标杆电价的太阳能发电产业,政府补贴已达70多亿元,负担沉重。目前,国家尚未出台并网电价法,针对并网电价的政策还主要是概念性和框架性的。一些地方政府如江苏省2009年试行太阳能发电固定电价。
在相关技术研发方面,德国、美国和日本都是由政府主导相关技术研发,美国除了联邦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外,产业界、企业家也有大量投资,不少州政府有专门的研发项目及相关技术研发计划。中国政府很重视相关技术研发,但地方和产业界等社会投资者介入甚少,需要政府采取相关经济激励政策并积极引导。
3.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投资太阳能发电项目上的“温差”
受“唯GDP论”的影响,地方政府对太阳能发电项目的热情明显高于中央政府,但在核心技术上,地方政府往往更多地考虑自身利益,并不青睐投入大、见效慢的相关技术研发投资,更钟情于能“短、平、快”上马的项目,倾向于技术引进或直接进口,喜欢组装、拼装,只要把基础设施建起来,产业做大,做好地方经济的指标数字,但不一定有好的长期效益和利润,这对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不利,国家需要加强监督和引导。
4.投资与并网电价
截至2010年8月,国内获得发改委批准的光伏电站仅有三个:上海市崇明岛、内蒙古鄂尔多
斯和甘肃敦煌,装机容量分别为1兆瓦、225千瓦和10兆瓦。前两个项目2008年通过审批时上网电价均为4元/度。中国第一个太阳能发电并网敦煌示范项目的招投标中,投标者热情开始高涨,最低并网电价投标价爆出了远低于成本价的0.69元/度,最后中标的并网电价是1.09元/度。未中标的其他企业觉得“很难接受”这两个价格,认为报出这样低的价格可能是金融危机低谷时期为消耗库存设备的无奈举动,笔者认为这也是其为了抢得领先优势和声誉效益而“搏出位”的宣传手段。欧洲一些国家打算降低光伏上网电价,但电价下降的幅度远远不及中国的招标电价。
2010年8月10日,中国28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第二批13个特许权项目正式开标,这些项目的建设周期为两年,经营时间为25年,招标仍为“最低价中标”。第二次项目招标的竞争更激烈,共有121家投标企业或联合体入围。投标企业对13个项目的投标价大多集中在1元左右,13个项目上,投标价最低的企业中有12家为国企或有国企背景(甚至一家电力国企包揽了7个项目的最低价),而非国有企业报价总体偏高。
中国当前的电价体系中,使用化石燃料的环境成本没有计入发电成本,这使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和价格显得更高。但并网电价过低也会有如下弊端:投资回报期大幅度延长,直接压低太阳能光伏元器件供货价格,影响供货商的利润。而不少国内光伏元器件生产商海外订单饱和,价格又高,对被国企低价盘踞的国内太阳能发电市场并不感兴趣。中标价低于实际成本对整个产业的发展不利:恶性竞争影响行业竞争格局,不符合市场规律(私有资金是以追求回报为目的,它会促进短时间内的技术、市场突破,但在目前的形势下,民营企业无法与不惜血本的电力国企竞争,行业竞争格局失衡,不利于太阳能发电行业健康、均衡地发展),质量保证及建后正常营运有可能存在问题,妨碍进一步提高相关技术,影响出口以及供货商和投资者的积极性。
太阳能发电行业和相关项目投融资的主要矛盾是较高的成本和较低的电价,要提高投资者的积极性,项目要有一定的投资回报率。所以,不能只是依靠招标电价来推动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根据欧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制定相关的强制并网和固定电价收购法规政策,会对太阳能发电电价的降低和整个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机制为太阳能发电提供固定的高于电力市场的价格补贴,为促进太阳能发电市场和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中国应尽快在各地分别招标试点经验基础上,按照国内太阳光照资源的不同地区范围来制定合理的电价;并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降低成本或给予相对较高的电价,提高太阳能发电的市场竞争力。
5.电力投资、规划及市场
长期以来,中国电力工业的电力规划、电力市场和投资方面的一些问题影响到太阳能发电项目的投资:市场研究不充分,电力供求经常出现较大偏差,缺乏对资本市场、投融资问题以及政策环境的深入研究,政府相关法规政策还不完善。此外,全局规划和整体优化方面也存在不足,电网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从而影响太阳能发电市场的发展;短期行为较严重;对太阳能发电相关技术研发投入和市场开发做的还不够;“金太阳”工程等一些现有太阳能发电项目存在产品质量差,甚至以次充好的问题,使一些现有的太阳能发电项目频繁发生故障,维修费和运行成本上升等投资建设前没有预料到的问题影响了投资者利益。因此,太阳能发电项目投资建设运营方面的相关监詹工作还需加强。
(五)民营企业投资
总体而言,资金是民营企业投资太阳能发电项目最主要的障碍。巨额的初始投资以及太阳能发电项目投资建设运营中的一些不确定性风险,让民企投资者望而却步,对低价投标力不从心。与风力发电相比,太阳能发电项目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投资资金,这正是国有大型企业的优势,而且国有大型企业在政策、贷款上更容易获得支持。参加投标需大量保证金,竞标门槛高,扼杀民企的参与。第二次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招标要求每个标需缴纳500万元保证金,抵押时间为14个月,竞标公司必须有10%项目资本金,并在公司融资方案中保证有30%自有资金。按照这些要求,竞标公司在每个项目中至少应该持有1.33亿元自有资金。除非与实力雄厚的国企联合投标,否则很多民企无法参与这些太阳能发电招投标示范项目。
二、国外相关经验借鉴
(一)加大政府扶持
为加快相关技术研发创新,促进太阳能发电项目投融资及产业和市场发展,国外先进国家的目标一般都是“推进太阳能发电商业化和产业化发展”。政府给予必要的扶持,并且制定相关的经济激励政策和法规条例(即强制性政策措施)。
出台太阳能发电项目的经济激励是为了纠正常规能源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各国的经济激励政策多种多样,从使用的频率和广泛性来看,最常用的经济激励政策有财政补贴(尤其是投资补贴和用户补贴)、太阳能发电并网电价保护、税收支持及金融扶持政策(如政府的直接投资、设立基金、优惠贷款)等。虽然各国的具体措施各有其侧重点,但主要都是在研发、投资、生产、消费这四个阶段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并从法律上保证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这些为吸引投资者及相关企业参与太阳能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效果显著。
在德国、美国等太阳能发电大国,除了政府制定的指令性强制政策,并给予补贴、税收优惠、并网电价保护等经济激励政策外,还通过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太阳能发电产业,并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由于太阳能发电项目所需投资规模巨大,政府的金融扶持对逐步降低太阳能发电的系统成本、吸引更多民间投资、拓宽融资渠道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国际上常用的太阳能发电融资渠道和方式相比,太阳能发电发展专项基金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方式。
(二)拓宽融资模式
近些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开始采用现代新型融资模式――“第三方融资”(又称为“合同能源管理”),由拥有太阳能发电知识、技术和金融能力的第三方,即能源服务公司确保资金来源,为用户提供资金、技术、太阳能发电等一系列服务,每个月从项目的执行中获得利益,能源服务公司可承担包括技术选择、技术及性能风险、项目资金(融资)、建设与运行等多项责任,增加太阳能发电项目对用户的吸引力,有利于政府用少量投资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有效地解决太阳能发电技术的使用推广中所面临的障碍和融资困难,推进太阳能发电市场的发展。
在中国太阳能发电项目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可通过第三方融资,利用能源服务公司推广太阳能发电技术,承担大型或小型太阳能发电厂的融资、建设和运行。
3月27日,素有“液晶之父”称号的夏普在日本宣布,中国台湾鸿海集团将以8.09亿美元(约合52亿元人民币)收购公司10%的股份。“我们需要新的资金来改善经营基础,也需要新的伙伴来帮助我们提升市场,而鸿海集团正是我们期待的、最好的合作伙伴。”夏普公司这样解释出售股份的原因。
在液晶电视逐渐取代显像管电视的产业趋势中,夏普凭借先进的液晶屏制造技术跃居为全球液晶彩电市场的冠军。但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长久发酵、2011年日本大地震、海啸、福岛核污染危机等因素造成的国内外市场低迷,以及前期对液晶十代线的巨额投资造成严重经济负担,在内外因的双重夹击下,夏普在2008年失去液晶行业领头羊地位后,在2011财年出现了公司1999年历史上的最大亏损额――2900亿日元(约合223亿元人民币)。
在海的这一边,郭台铭在近些年也感觉颇为不顺。受跳楼、侵犯劳工权利以及代工低利润等问题困扰,他的鸿海集团长期坚持的纯代工模式日益受到质疑。苦寻转型之道的郭台铭曾经选择渠道作为切入点,在2009年提出“万马奔腾”计划,目标是在“未来三年,斥资100亿新台币(约合21亿元人民币),在中国开10000家3C连锁店”。但到了2012年,不到300家的门店数量远低于预期,还有多家店面因亏损严重计划关闭。
因此,业界普遍认为这一结盟对双方都有好处。有分析师指出,“这次交易将使夏普在液晶技术开发中的优势达到最大化,鸿海也可以受益于夏普先进的液晶面板技术。同时,还可使两家公司在与韩国三星电子的竞争中更有底气。”
此前有行业数据显示,排名全球液晶面板第五的夏普联手第三的鸿海后,市场占有率将提升至20%,紧逼排名第二的三星24%的市场份额。
各取所需
“液晶显示时代,面板占据成本的60%以上。”基于这个比例,夏普凭借全球第一条6代和8代生产线,开启了液晶彩电的辉煌时代,在2002至2007年之间夏普实现了利润的9倍增长,成为液晶平板时代当之无愧的领导者。
此后,随着韩国LG、三星,日本索尼、日立、松下、东芝,及中国台湾的友达光电和奇美(鸿海)生产线的相继投产,面板利润开始被摊薄。2007财年统计后,夏普营业利润出现了6年来的首次下滑,下滑幅度为1.5%。
2009年10月,代表液晶生产线最高的10代线于日本大阪正式动工。这条预计投入3800亿日元的生产线,被业界认为是“夏普决意在大屏幕液晶面板的生产竞争中独占鳌头”的布局。但从现在看来,10代线成为压倒夏普的重要因素之一。
市场研究机构NPD DisplaySearch指出,“对于夏普而言,找到合适外部资源以解决沉重的财务负担并提高十代线产能利用率是非常重要的两大课题。”2011年7月,夏普时任社长片山干雄交出了和中国台湾鸿海集团组成联盟作为答卷。
郭台铭的鸿海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因代工组装所有iPad和大多数iPhone产品而全球闻名。
“我认为将日本公司的品牌及技术与我们的生产速度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可加强我们在竞争日益激烈环境中的地位。”郭台铭如是说。有来自日本的产业分析师则进一步挑明,“夏普将提供给奇美电子液晶面板的节能、高效等独创技术。”而后者正是鸿海饱受质疑的纯代工模式最迫切需要的。
液晶红海
NPD DisplaySearch数据显示,来自韩国的LG和三星是目前全球前两大液晶面板供货商,它们在2011年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27.9%和24%。与之相对的是,以夏普、索尼、松下为代表的日系液晶生产企业全面陷入亏损。
对此,业界人士承认日企衰败有不可抗拒的外因影响,但也认为更多问题则是源于自身。NEC中国公司董事长国岛矩彦曾坦言,“日本企业有很多自己的技术并没有成为一个共同的行业标准,有与世界脱轨的感觉。”
国岛矩彦所言正是夏普落得今日局面的原因之一。在夏普液晶面板风光无限时,这家公司拒绝向其他业者出售面板,而原因只是“夏普液晶面板是最好的液晶面板。”自负的夏普为这个决定付出了代价。随着三星索尼合资建立的7代线和8代线继续放量,夏普在2008年将冠军拱手让人。
“三星电视已完善了上下游垂直的整合,而LG Display显示持续在广视角、3D面板、高分辨率及规模经济上保持领先。”NPD DisplaySearch分析指出。2011年年末,随着索尼以约合9.4亿美元的价格,把生产液晶面板的合资企业股份全部出售给三星,韩国企业在液晶面板领域已经全面超越了日本。目前全球五大液晶面板生产企业中,夏普以倒数第一的成绩位列LG Display、三星、台湾奇美、台湾友达光电之后,成为日本企业硕果仅存的代表。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本刊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夏普在很多项新面板技术上仍具有优势,为此苹果在iPhone和iPad产品上都广泛使用夏普屏。
正是因为日本企业还在核心技术上持有优势,日本媒体对此大多采取支持的态度。《日本经济新闻》就发表文章说,“亚洲的威胁并没有到兵临城下的时刻,而是日本正在被亚洲的增长抛弃,从这个意义上说,投入亚洲的怀抱,挽回增长的夏普、三洋是正确的选择。”
代工转型
不管夏普是抱着何种想法接纳鸿海,但入股夏普对鸿海来说是个了不起的标志性事件。为了表示对此次合作的重视,郭台铭亲自前往日本签约。
有分析人士指出,郭台铭有不得已的苦衷。作为苹果iPhone智能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的制造商,虽然实现了鸿海五分之二的销售,并在过去五年实现了年复合增长率为20%的营业收入,但代工的利润只有可怜的2%。
更让郭台铭头疼的是,随着内地用工成本的提升,不得不提高工人的工资。在代工利润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经营成本随之增加。
关键字:工业园区;地方政府;入驻企业;规划建设
Abstract: Since 2008 the United States outbroken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re had a downturn i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 which caused great loss to China who dependent on foreign export. Therefore at the moment, we should clearly realize that it is urgent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and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us a economic stimulus plan a 4 trillion RMB issued be the nation,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s new park construction has also arised.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rgues that carrying out park construction should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within his abilities, position reasonably and select carefully. Local governments, design institute, participating enterprise is the key,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public supervision is a favorable measure to promote the ope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dustrial park.
Key words: industrial park; local governments; participating enterpris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工业园、产业园、集聚区、制造基地等战略规划国内外由来已久,当前我国又一轮的规划建设已经兴起,国家出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多重因素考虑下,决定对园区建设加以推广,其目的是提升各地资源优势、产业特长,从而引进一些符合要求配对企业,加强协作,形成集群,打造各自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有效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增加地方就业、居民收入、财政税收等,促进社会稳定繁荣。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是战略规划制定者,起草者,设计单位是受国家规范引导、约束,同时也是产业战略方针制定的参与者,智囊团队,服务者,他承担了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概念性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设计。地方政府是产业园区的甲方,邀请设计院规划,政府各部门及相关领域专家评审规划成果,吸引入园企业,考察企业实力,督促具体项目落实,包括施工进度、质检、验收,直至企业投产运营。企业在政府规划文件下发,结合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自身企业特点,考察各个对口园区,包括政策,成本,区位其他相关企业等相关因素,选择项目落户地点,建设厂区,开展生产研发,逐渐发展壮大。由上述层面分析,园区规划建设主导的因素主要是政府、设计院、入园企业。当然,也受到当地居民、土地、施工、监理、材料供应、区位资源、交通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然而,伴随大规模的园区规划建设,也相应出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
1、 政府对园区建设缺乏因地制宜,地方政府都想在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中分一杯羹。园区规划在各地方纷纷出现,上至地市,下到乡镇,面积规模从几平方公里到几十平方公里不等,不论山地县市、丘陵地区,还是缺乏资源的平原农业区,大搞工业园,征用农田,拆迁房屋,扩宽道路,增大绿化。很多园区建设不能量力而行,好大喜功。
2、众多地方园区定位雷同,结构相近,在招商引资、企业发展上已经造成恶性竞争,园区吸引入园企业混乱。由于各地产业园区众多,人才、资源、区位、交通等参差不齐,导致有的产业园区入园项目数量多、技术高,有的恰恰相反,甚至引进项目都存在困难,园区之间的“贫富差距”集聚拉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了相互竞争企业入驻,纷纷提出优惠政策,包括减税、七通一平,企业入园条件宽松,入园企业与总体规划的园区定位不符合,食品加工企业入驻机械产业园,服装生产企业入驻新能源产业园,有的更是差异巨大。产业集聚区内未形成企业间相互发展的有机结合,企业之间缺乏紧密联系,产业集聚名存实亡。
3、园区规划定位缺乏国内外市场研究分析,盲目发展,不顾市场潜力,急剧扩张。电子产业园区、食品加工园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光伏产业园区、服装产业园区、机械制造园区、船舶产业园区、化工产业园区、风电产业基地、仓储物流基地、汽车零件制造园、钢铁制造基地、半导体研发产业园区、建材加工产业园等不胜枚举,出现了很多产能过剩的行业,他们却很少注重研发而继续扩大。
4、设计单位水平对园区规划定位影响深远。国内有众多设计单位,各自实力参差不齐,园区规划设计是关乎国计民生、区域未来发展的大方针,设计院设计水平、能力的对区域定位发展至关重要。园区规划是区域规划的一部分,它涉及很多产业领域,科学的规划需要对产业有深刻的理解,不单单是规划图纸方案,还有相关产业当前国内外市场的研究,包括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国内和周边国家经济产业结构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对未来入园企业产生重大影响。事实上很多设计院很难做到这一点,他们不是产品生产的实践者、管理者,还有相当多规划单位缺乏对世界主要国家产业规划历史、潮流的深刻理解,纯粹感性的规划设计方案不足以担当振兴地方的智囊,反而会使得区域发展定位出现错误。
5、园区发展成为个别企业”圈地运动“的幌子。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工业用地购地费用相对低,像西宁周边一些工业园内购地费用仅2万/亩,沿海地方每亩几十万元。然后,相比较每亩几百万的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低廉,转换用地性质个别企业非法投资一个渠道。因此,一些房地产公司以产业扩大为名,成立工业企业子公司,比如饮料加工,还有一些工业企业成立地产子公司,然后低价获得园区用地使用权,通过非法渠道变更土地使用性质,工厂变住宅,赚得高额利润。甚至通过转让土地获得丰厚差价。
6、园区建设成为标准厂房的“麦田”。当地一些企业购地后大规模建设标准厂房,吸引沿海企业入驻,收取租赁费,分红等,有的直接建好标准厂房转手倒卖。园区不像规划中远景的园区,而规划也只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最终规划没有为当地发展做出有利的引导,反而成为投机者“合法牟利”的渠道。这才是园区规划建设最大的悲哀。
7、园区吸纳了很多产业低端企业。尤其是内地园区引进的项目有些并非高技术、有潜力企业,而是在沿海面临原料成本增加、人力成本较大的落魄企业,而内地园区优惠政策、廉价劳动力和原料成本成为低端企业残喘的温床,这些企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当地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但是它们始终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淘汰的对象。
以上种种现象对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有严峻影响,必须杜绝,同时,我觉得以下建议会对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具有有益帮助。
1、政府对于园区规划建设一定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众多,区位,交通,地理,气候,人才,资源,政策,现有企业等都有很大的影响,不一定每个地方都要建工业园区,养老、旅游、度假、文化、饮食、音乐等服务业及软实力也能推动经济发展,服务业是未来社会就业发展的主要载体;
2 、入园企业应科学考察,严格筛选,评定其对当地经济、就业、环境卫生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污染严重,低端、附加值低、落后的企业在当今经济发展中就应该被淘汰。严惩虚假圈地、倒卖工业用地、转换用地性质的投机者和违法操控人;
3 、园区规划建设对设计院应提高门槛,涉及地方政府,国家产业升级,经济振兴大计的方案定位必须接受社会各界的参与,集思广益,接受大众、舆论、媒体的监督;
4、政府、规划团队、评审团队应更多的学习国外先进的园区规划、建设、管理、监督机制,着眼市场,充分调研,科学分析,合理评价。随着经济全球化,对国外产业结构学习、经营研究更加重要;
5、提高园区建设标准,打造未来“智慧园区”,“绿色园区”,“节能环保生态园区”,占领信息化、新能源、、物联网时代的先机。
一、加大价格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1、进一步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实行服务业用水、电、气与工业同价,及时研究落实上级支持金融、物流、信息服务、工业设计、商务会展、教育培训等生产业发展的价格政策。对经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批准的在建物流园区、道路运输场站和物流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项目,减半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和道路临时占用费,免收征地管理费。完善油运、气运价格联动机制。出台实施服务价格管理办法,规范服务价格行为。扎实开展价格评估机构和人员资质认定工作,促进重要专业服务市场发展壮大。
2、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完善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价格调控措施,积极研究推动农产品补贴制度、储备制度和价格安全带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促进农产品价格在合理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坚持优质优价,认真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提高农产品品质。加强农产品成本、价格、供求信息,运用价格调节基金扶持特色农业和绿色、优质农产品及畜禽产品生产,扶持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加大涉农价格与收费监管力度;建立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行为。规范农村电费、水费等生产性费用,严厉打击各种涉农乱涨价、乱收费行为。认真实施鲜活农产品整车合法运输车辆“绿色通道”制度,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
3、积极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降低价格与收费门槛,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价格环境。对于国家和省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的矿产资源、自然垄断行业、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和其他公共服务领域,实行与国有资本一视同仁的价格与收费政策。尊重和保障民营企业的定价自。对列入政府定价目录的商品和服务项目,参与经营的民营企业享有平等价格权利;对于实行市场竞争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严厉打击价格垄断、低价倾销等价格违法行为,防止恶性价格竞争。继续抓好取消工商“两费”政策的落实,加大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收费政策清理和整顿力度,建立完善面向民营企业的收费明白卡和许可证管理制度,减轻不合理负担,促进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4、引导和支持企业进行结构升级。加强对经济运行宏观成本以及企业用水、电、气成本分析,开展成本调查,适时公布社会平均成本数据。向企业提品价格信息,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行情调研、成本核算、价格台帐、价格决策、明码标价、定期审价等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加强原材料结构、产品结构和经营方向调整。建立完善科学的成本项目和指标体系。加强对政府定价商品和服务项目的成本审核,指导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的价格信用体系,组织企业创建“价格诚信单位”,开展价格信用认证工作,增强企业价格自律意识,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和引导作用,积极培植工业经济新优势
5、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区域发展新优势。围绕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促进高效生态经济、海洋经济发展建设为重点,认真研究制定相关措施,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形成机制改革,引导优质资源加快聚集、合理配置。开展重大基础建设项目建成运营后的价格和收费标准测算评估工作,研究采取事先出具价格收费意见书、评估报告等方式,引导资本投向节能环保产业、城市公用事业、电力、路桥等重大建设项目。对征地、拆迁涉及的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用开展客观、公正、合理的价格认证,保障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6、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全面清理整顿涉企收费,取消不符合收费管理规定的收费项目,降低过高的收费标准。对社会团体涉企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进行合理性审查,规范涉及行政许可和限制进入的资产评估、验收等中介服务以及具有垄断性的经营服务收费;扎实开展涉企收费检查和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收费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7、促进工业转调创新。对省确定的重点技改项目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和海洋开发、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价格与收费政策上予以倾斜,减免用于购置生产经营用房的交易费和产权登记费。对属于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自主创新项目,根据前期开发费用高、市场风险大、成本稳定的特点,在试销、推广期间实行区分科技含量高低、按质论价的支持性价格政策。对符合国家环保政策、产业政策并具有产业优势、带动性强的企业,优先推行大用户直购电试点,促进企业进一步转调做强。
8、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落实国家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补贴政策,逐步加大补贴力度,2010-2012年风力发电上网电价争取上级按上网电价每千瓦时0.7元的标准执行。
9、鼓励制药企业自主创新。争取上级价格主管部门对制药企业生产或进口分包装的专利药、首仿药等,以科学合理的期间费用率、销售利润率定价,促进新型高效药物的研制和开发。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鼓励将具有临床疗效优势和特色的中医专科专方、经方、验方研制开发为院内成方制剂;对特色制剂、受保护的中成药、处方保密药、民族药以及重点鼓励发展的医药项目和先进制药技术产品等,适当放宽期间费用率和利润率控制标准,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10、推动增强企业定价能力。加强价格监测网络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在我市农产品物流园市场研究编制市场价格指数、重要商品价格。把省以上名牌产品纳入价格监测范围,逐步增加监测品种,扩大品牌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市场定价能力,并引导优势资源向相关区域、产业聚集,提高产业集中度。
三、统一和完善价格与收费政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1、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探索制定城市公交与乡村客运一体化的运营模式与价格政策,促进城市、社区、乡村快速交通模式的形成。配合上级简化固定电话本地网城区营业区取消城区通话费,逐步取消普通公路收费。
12、实施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价格政策。根据城镇建设实际,科学及时核定交通客运、供水、垃圾处理等公用事业价格与收费标准。会同有关部门合理确定征地统一年产值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及地面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促进耕地保护,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加强城镇建设过程中的价格与收费监管,全面清理建房用地、审批等环节收费,对农民建房办理土地审批、建房许可证规划、设计等手续实行优惠政策,严肃查处以撤村并点为名向农民违规乱收费行为。研究规范农村社区医疗、物业、停车等方面的收费,积极为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创造条件,促进现代城镇体系建设。
13、积极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整治汽车购置、上牌、年审、检测等方面的收费,规范汽车维修行业和二手汽车交易市场价格秩序,建立和规范机动车停放保管服务收费。合理确定政府定价的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实行有利于吸引团体游、节日游的门票价格政策,坚决查处旅游服务环节的各种乱收费、乱加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净化旅游价费环境。配合上级清理减少移动电话资费套餐,降低通信费用。加强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价格监管,整顿规范市场价格秩序。认真落实明码标价制度,倡导价格诚信,让群众明白放心消费。
四、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14、推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配合上级逐步建立规范输配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电价分类结构,适时理顺电力价格;推进发电企业竞价上网试点,完善分时峰谷电价政策,实施居民用电阶梯式电价,促进合理用电和节约用电。建立反映供求状况、市场价值和稀缺程度的油气价格形成机制,科学合理制定我市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车用天然气价格和居民用燃气价格,建立上下游联动机制。规范城市供水定价成本项目,完善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的水价形成机制。
15、按照上级规定,加大差别电价政策实施力度。进一步提高差别电价标准,对限制类企业执行的电价加价标准由现行每千瓦时0.05元提高到0.10元,淘汰类企业由现行每千瓦时0.20元提高到0.30元。认真落实超标准耗能加价制度,对超过限额标准10%以内、10%-30%(含10%)、30%-50%(含30%)、50%-100%(含50%)以及超过1倍的,加价标准分别为每千瓦时0.02元、0.05元、0.10元、0.20元、0.30元。加强电价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不执行国家上网电价、脱硫电价等政策的行为。
16、积极推行差别水价政策。适当提高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加大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和季节性浮动价格政策落实力度;健全取水许可证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对抽采地下水的加倍征收水资源费;对已完成一户一表计量用水的居民用户,实行居民用水阶梯式价格政策;对造纸、漂染、电镀等高耗水行业中的落后产能研究实施差别水价政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7、建立和完善促进环境保护的价格机制。尽早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排放一方污水提高0.3-0.5元,并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垃圾处理、医疗废物和工业危险废物处置收费政策,尽快调整垃圾处理费征收标准,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饮用水源地达标率。健全完善环境监测、机动车排气检测等价格与收费政策。
五、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价格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8、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2012年前,对校舍安全工程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免收,属于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按照规定标准的30%-50%收取。加大教育收费规范力度,严禁违规出台新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稳定各级各类公办学校收费标准;逐步实施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加强民办学校、幼儿园和高校收费管理,规范各类学校学费和住宿费标准,规范中小学服务性收费、代收费和民办中小学收费管理,鼓励降低或取消高中阶段择校费,积极支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9、深入推进医药价格改革。结合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合理调整医疗服务项目政府定价范围,理顺医疗服务项目比价关系,规范医疗服务收费行为,推进公立医院药品加成、设立药事服务费及医疗服务定价方式改革。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推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策,达到非基本药物零配备,严禁私自购进药品和擅自提高基本药物零售价格;规范药品招标和流通环节价格行为,加强医疗器械购销价格管理,减轻群众看病负担。
20、完善住房价格政策。研究制定商品房价格明码标价制度,支持限价房开发建设;严格审核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和廉租住房租金,对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棚户区改造项目,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整治房地产开发建设中的规划、人防、消防等收费,以及供电、供水、供气、通信、有线电视等配套设施建设收费。加强商品房价格和涉房收费监管,依法查处在房地产开发、销售和中介服务中的价格违法行为。制定物业服务等级收费管理办法,规范物业服务收费行为。
21、扎实实施惠民价格政策。实施鼓励就业和再就业的收费政策,对失业人员、军队退役人员、残疾人、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依据有关规定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政府部门向劳动者提供就业政策法规咨询、就业培训、职业培训信息等服务项目实行免费政策。规范诉讼、仲裁、律师收费。强化价格监督检查,发挥好价格政务热线、“12358”价格举报热线、民生价格投诉热线等渠道的作用,维护群众合法价格权益。认真实施好对困难群众减免价格鉴证费用政策,扎实开展涉案价格鉴定、涉税价格认定以及价格纠纷调处工作。完善和实施好物价上涨与提高困难群众生活补贴和保障标准联动机制,安定困难群众生活。
22、加强和改进垄断行业价格监管。规范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和公益企业的定价成本构成,强化对价格水平、人均工资、劳动生产率等有关指标的监督,严格成本约束。认真履行价格听证、专家评审、集体审议、价格公告等政府定价工作制度,科学合理地制定价格与收费标准。清理涉及居民用水、用电、用气、有线电视、殡葬等垄断性经营服务收费,加强供电、供水、供气、消防、防雷等行业的工程安装维修价格监管,并协调有关方面尽量引入竞争机制,支持企业单位自主选择服务企业和产品,防止垄断行业借垄断优势强制用户接受相关高价商品及服务并牟取超额利润。
六、推进价格体制机制创新,保障价格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3、推进价格管理体制和方式改革。坚持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坚决放开适宜竞争的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根据“三网”融合试点情况,配合上级研究探索电信、有线电视、互联网相关服务收费方式改革。针对不同行业、不同消费群体的特点,探索阶梯价格、差别价格、价格上限管理等价格管理方式,增强价格措施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推动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行价格政策评估制度,及时化解不安定因素,强化跟踪调查和定期清理,增强价格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4、创造稳定有序的价格环境。制定出台价格监测预警办法,建立健全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实时价格监测体系,提高价格预测预警水平。进一步完善价格异常波动工作预案,巩固完善好价格调节基金制度。积极探索反价格垄断、反价格欺诈、反暴利等市场价格监管方式,加强对市场价格预期的引导,提高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和舆论引导手段调控价格的能力,为转方式、调结构创造稳定有序的价格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