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品过度包装的现象范文

商品过度包装的现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品过度包装的现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商品过度包装的现象

第1篇:商品过度包装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过度包装;立法;必要性

包装的主要功能是保护产品、方便运输和促进销售。近几年,我国包装行业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丰富的同时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然而一些企业为追求更高的利润,采用夸大包装功能的手段对商品过度包装,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应当尽快建立并健全与包装相关的法律,对过度包装行为进行法制约束,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

一、过度包装的内涵

所谓的“过度包装”,是指超出保护商品、方便运输、介绍或说明商品功能要求的,即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超过必要程度的包装。

(一)过度包装产生的原因

1.法律规范不完善,缺乏行业自律

中国的包装行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受到利润最大化的驱使,往往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过度夸大商品的包装功能,从价值判断上误导消费者。行业自律能够约束行业成员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行业的整体声誉和形象,推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我国包装行业发展时间较短,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难以在行业内通过社会舆论、职业标准等措施,有效监督实施过度包装的企业。

2.消费习性的改变

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开始讲究商品的包装。在商品丰富的社会中,精美的包装,反映了消费者追求高档次的新型消费心态。商品外包装是否雍容华贵,几乎成了人们选择商品时最重要的标准。人们通过包装来了解商品,选择商品,认定商品,消费能力的提高影响着人们的消费习性,改变着人们对商品包装的观念。一些企业抓准了消费者的这一心态,对商品进行过分包装,夸大商品的价值。

3.企业商品促销的需要

在国民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市场越来越开放,商品竞争愈演愈烈。制造商对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作了精心的优化和构思的同时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商品的包装上,豪华包装所带来的视觉冲击使产品快速跨入高档行列,商品售价成倍提高而销售额并不减少,导致许多企业不惜增加成本过度包装,获取暴利。

(二)过度包装的危害

1.浪费资源

商品包装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如纸张、橡胶、玻璃、塑料等等。而这些原材料的制取,又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当中还有许多是不可再生资源。假如对过度包装不加以限制,它对资源的消耗将是惊人的。

2.污染生态环境

首先,在包装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各种废弃、废水、废渣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而商品包装又多属于一次性使用,包装产品的80%最后会变成生活垃圾,对环境再一次造成污染。特别是类似塑料等包装产品,严重地污染了生态环境。据统计,在城市产生的所有垃圾中包装物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其中近75%都是可以减少的过度包装物。

3.误导消费行为

过度包装的费用最终由消费者为其买单,企业实行过度包装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高额的经济利益,但过度包装所产生的商品价值,消费者通常是并不需要的,甚至有些商品的包装超过了商品的本身价值,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更有商家不惜通过降低产品的质量或数量来补偿过度包装的成本,这些做法都将误导消费者购买行为。

二、国内外对过度包装立法的现状

(一)国内针对过度包装的法律现状

目前,我国包装行业的法律不够完善,仅有几部法律、法规涉及到了商品过度包装的问题,如《环境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包装资源回收利用暂行管理办法》。此外地方政府也出台了部分条例和管理办法,如2000年,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一次性熟料饭盒管理暂行办法》;2006年哈尔滨市政府颁布了《哈尔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等等。我国对于产品过度包装的法律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相关法律的规定还缺乏明显的可操作性,仅仅制定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则,这在司法实践中并无太大意义。由于对过度包装的法律责任承担人还尚未明晰,这使得司法执行者在实践中无法有效地对过度包装行为予以规制。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性法规受到地域的限制,无法对其他地方的过度包装问题进行规制。

(二)国外过度包装的立法现状

日本的商品过度包装的现象也曾广泛存在。为制止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做法,日本颁布了《包装新指引》,很好地控制了产品间隙率过大并解决了使用成本较高的材料进行包装的问题。之后颁布的《容器包装循环利用法》,不仅间接地制约了企业过度包装行为,而且促进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德国针对商品过度包装立法科学合理,因而在包装行业一直处于世界最先进水平。《废物回收与处理法案》、《德国包装法令》、《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在包装的回收处理上明确了责任,由此促使企业尽可能地减少商品过度包装或是采用可降解、可再生利用的材料进行产品包装,从而对企业的过度包装行为起到了规制作用。

笔者认为,应该积极吸收国外对商品过度包装进行立法规制的时间经验,以此来加强我过对商品过度包装的规制,以便为商品包装制定出统一的标准。

三、结束语

治理过度包装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我国制定专门的法律来规制过度包装是极其必要的。再者,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极大推动作用。政府部门采用法制手段对过度包装行为进行严格管制必定是一项成功之举。

参考文献:

[1]周斌.从科学发展观看我国对过度包装的立法规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4).

[2]白世贞,郭健,姜华君.商品包装学[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6.

第2篇:商品过度包装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过度包装 产生根源 对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及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竞争日趋加剧。我国企业深刻的意识到商品包装对建设品牌、推动销售的重要作用,包装行业自上世纪80年代起平均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壮大。如今我国的商品包装不仅告别了包装简陋、形象欠佳,在国际竞争中屡屡受挫的被动局面,而且还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包装大国。我国包装行业快速成长的同时,并没有快速的走向成熟。而是由最初的简陋落后,走向了过度豪华的极端。虽然处于倡导低碳节能环保的社会环境、虽然有对商品包装“强制瘦身”的国家标准,虽然众多消费者对此表示反感抵触,但是豪华包装不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大有泛滥成灾之势。

1.过度包装的根源

1.1扭曲的消费心理,滋生商品的过度包装

理智的顾客在选择商品时,更多注重的是商品的实用价值。豪华而昂贵的包装毫无疑问的加重了顾客的经济负担,顾客对此心知肚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顾客自由选择商品的权利,因此商家无法强迫顾客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顾客无人购买过度包装商品将没有市场,没有市场的商品无法获取利润,没有利润的过度包装商品,结局自然是黯然退出市场。但实际情况却是在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多个行业中,顾客主动为商品的过度包装支付额外的费用,豪华包装显档次的昂贵商品,顾客趋之若骛。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现实中大量存在购买者购而不用,使用者用而不购的礼品消费现象。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自居,面子尤为重要。礼品作为承载面子的载体,赠送者和接受者的面子都是通过礼品来体现的,包装豪华、价格昂贵、上档次的礼品,一方面暗含了对受礼者的尊敬,同时也带给送礼者一种自尊。送礼者为得到所谓的面子,甚至会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去追求商品档次。这种非理性的、扭曲的消费心理及行为,使得过度包装之风越刮越烈。

1.2追逐超额利润的商家,推动商品的过度包装。

随着市场的开放,商家要同时面临国内国外激烈竞争的巨大压力。在种类繁多、且同质化严重的商品之中,如何吸引顾客更多的“眼球”成为实现销售的前提,部分商家错误的把商品的价值竞争演变为包装竞争,使包装开始迈向豪华。豪华的包装不仅会对顾客视觉上的产生冲击,吸引顾客的视线,而且会对顾客心理产生暗示商品高档身份的作用,从而诱发人们的购买欲望。豪华包装的商品与普通包装的商品相比,售价成倍提高、利润率大大提高,导致许多商家舍弃商品质量与创新,把有限的资金投向过度的豪华包装,以追逐超额利润。例如:近期五粮液公司推出一款底座和盖头由180g纯金打造,售价为30万的天价白酒,按照金价每克400元计算,这款白酒仅黄金包装的价值就在7万元以上。另一款名叫“沉香”的600克榨菜因其包装内配备一套纯银碗筷,售价2200元而被誉为“天价榨菜”。这些使用黄金白银包装的行为不仅混淆了商品的功能,也扭曲了商品的定价。尽管过度的豪华包装在材料使用上浪费惊人、加重消费者负担,污染环境不环保,但商家认为这与在短期内就可获取的丰厚超额利润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1.3监管法律缺位,助长商品的过度包装

早在2008年,政府相关部门就曾经起草过《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但是由于实际操作中存在执行困难,至今没有颁布。2010年4月1日起开始实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食品和化妆品销售包装层数不得多于3层,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60%。另外,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总和,不得超过商品售价的20%。该规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限制过度包装,以节约自然资源。如今新的国家标准实施已经一年多的时间效果如何呢?由于判定过度包装的标准笼统,例如:商品包装层数不多于3层是指的装饰性包装还是非装饰性包装。商品包装成本不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20%,指的是超过出厂价、批发价还是零售价?同时没有明确的执法监督部门,缺少严厉的惩罚治理措施,因此难以对当前过度包装问题进行有效规范。新国标实施的实际收效甚微。虽然每次重大节日前多部门联合进行“突击式”’的例行检查,暂时起到打压过度包装的作用,但从长远看,仍难以有效解决过度包装的问题。

2.防治过度包装的对策

2.1培养正确的、和谐的消费观念

我国幅员辽阔但资源稀缺,人民勤劳但并不十分的富有,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城镇家庭可支配收入只有两万元左右。过度包装的商品,并不符合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消费习惯。多是在传统节假日来临之际以礼品形式售出。送礼者的尊重和面子更多的是体现在商品的包装和价格上面。此种送礼方式,一方面使我国传统的“热情好客、礼尚往来”纯粹精神礼遇逐渐消退,待客之道日益沦为物质上的考量。另一方面,在强劲增长的高消费背后,节俭文化的光影也加速剥落,凸显的却是大行其道的畸形消费观。更有甚者,有人假借节日之机,以礼尚往来之名,用天价商品作礼品道具,行贿受贿、权力寻租,灰色交易等违法行为,从而诱发诸多社会问题。这种畸形消费观念,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我们要加大媒体宣传,使大众理解国人好客之道与礼尚往来的精髓,认识到过度包装带来的危害,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从而自觉抵制对过度包装商品的消费。给我们后代的“知礼义”行为规范带来较为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2.2培养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主要通过低成本战略或差异化战略两条途径获得。生产过度包装商品的企业,试图以过度包装作为差异化的卖点,赢得顾客获得超额利润。在短期内,可能企业的收入水平会有明显的上涨,但从长远来看,过度包装对企业的伤害明显。首先,过度包装加重了企业生产成本与商品流通成本,高涨的价格使受众范围大大缩小,如果为数不多的目标受众消费偏好发生转移或国家出台相关限制政策,企业将陷入灭顶之灾。其次,过度包装削弱了企业创新能力。企业的资源有限,投入包装过多,生产与创新的投入必然不足,如果企业不是从产品质量、技术创新上下功夫,而是以外表的富丽堂皇掩盖内在的先天不足。这种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差异化竞争策略,还能走多远呢?因此,企业必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企业运作效率,提升企业的生产质量,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较长时期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和规模经济效益,才能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3建立和完善防治过度包装完善的法律体系

我国关于商品包装法律规制数量众多,但多散见于狭义的法律以及一些零散的行业法规和规章、标准中,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规范包装的法律体系。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尽快建立或完善规范产品包装行为的法律体系。首先明确界定过度包装的判定标准,从包装物的容积与体积、包装商品的空隙比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与产品价值的比例等方面设定限制标准,并在产品介绍中说明,便于顾客监督、执法部门检查。其次建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责任制度,由于畸形消费引发的过度包装,对环境的影响由向生产者征包装税和向消费者收垃圾处理费的方式,双方共同承担。而欺骗性的过度包装由《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规范和调整。第三要加大监督与处罚力度。拓宽顾客对过度包装商品进行举报、投诉、监督的渠道,对举报者进行物质奖励以加强监督。凡出现与标准不附,耗材过多、不利于环保、铺张浪费等行为,即按照一定比例对生产商从重处罚、限制销售,并责令其全额支付处理回收费用。

3.结语

出现产品过度包装,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包装的认识,我们要运用辩证统一和发展的思想,一方面积极发挥包装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更要减少包装给顾客、企业、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尽快采取行动加以有效遏制,以促使包装行业步入绿色健康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张晓文.论植入式广告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包装,2009.02(113-115)

[2]周胜.论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及解决之道 [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9.04(172-174)

第3篇:商品过度包装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 过度包装 商品 美化 功能

1 如何解释包装

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上来解释,百度文库上的狭义是这样解释的:包装(packaging)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所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达到上述目的在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广义上的包装指一切事物的外部形式都是包装。很多人理解的包装仅仅局限在了对日用商品等的包装上面,更宽的看,我们还知道明星的包装或者一个企业家的包装,所以包装的范围是广泛地。

2 包装的作用有哪些

任何一种存在形式都有其作用所在,才能体现其价值存在,包装的作用大致有四个方面的作用,按照其重要存在而分列为:(1)对商品的保护作用,这是包装的最基本作用。一件商品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要经历很多流通,要出厂进入经销商再到分销商再进入超市或其他场所等,在这个漫长的期间,需要经历装车、运输、库存、陈列、销售等环节。另外在储藏运输这个过程当中,还有很多外在因素会对商品造成威胁,比如光线、气体、撞击、潮湿或干燥、细菌等因素。(2)商品的便利作用,指商品的包装能否方便使用、携带、存放等。在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时候,要经历很多搬运、陈列等,一般液态商品的这个作用就要体现得多一点,比如酱油、辣椒酱等,需要对便利作用特别注意,这里举例说一下最近几年比较有创意的商品包装,以前是果冻都是一个塑料小盒子里面盛装,某厂为改观消费者的体验,推出了“可以吸的果冻”,商品采用了软袋的包装,相比塑料硬盒在运输与对商品的保护上面也做得更好,更重要的是改变消费者对果冻的传统印象,商品上市之后取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3)商品的辨识作用,即在包装上注明商品的品牌、厂商、型号、规格等,便于管理人员或者消费者识别出包装里面装的是什么商品。在辨识作用上,目前的设计师也做了不少突破,比如在包装上方采用透明的塑料板进行装饰,这样既美观又可以让消费者直接看到里面的商品,传达得更为直接有效。(4)对商品的美化作用。这个作用可以直接体现出销售业绩。

目前的设计师与厂商已经将包装设计的美化作用提到了前面3个重要作用之前,这是属于不理性的设计意识。我们首先来看美化作用带给了商品或者商家什么?如今连锁业的发展,超市越来越多,人们可以选购的商品琳琅满目,走进超市就有“挑花眼”的感觉,一种商品有数十种包装,所以目前人们在选购的不是商品,而是选购包装,包装吸引着消费者的注意力,然后将注意力转化为购买力。业界认为“每个包装都是一幅广告牌”,优秀的包装能够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包装本身的价值也能引起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动机。在以前商品的销售主要看的质量,以前流传这么一句话“酒香不怕巷子深”,指的是,只要质量好,即使再偏远的地方也能够卖得很好。可是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今天,大家都感觉到“酒香也怕巷子深”,没有一个好的包装来吸引顾客,是不会具有竞争力的,所以导致了现在的商家一味去追求包装的美观性,档次性,而忽略了产品的质量与包装对商品的保护作用,这样就产生了对商品的过度包装。过度包装(Over Package),用专家的话说就是:包装的耗材过多、分量过重、体积过大、成本过高、装潢过于华丽、说词过于溢美等。目前,对商品进行过度包装的现象日趋严重,不少包装已经背离了其应有的功能。股份公司借上市的机会进行适当的包装,有利于塑造更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然而,有些公司为了多募集资金,在改制和发行过程中,不认真挖掘企业的特点与优势,而是在财务数据上弄虚作假,在文字介绍上哗众取宠,冠之以“这个第一”、“那个之最”等,误导投资者。这种现象就被称为过度包装。当然在我国包装与过度包装之前的界定,各个层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异议。在业界有部分专家认为,包装的价值假如超过了被包装的商品价值的1-2倍,就可以被定义为过度包装。另外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出,凡是包装体积明显超过商品本身的10%及以上、包装费用明显超出商品本身价格的30%及以上,就可判定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业欺诈”。可是厂商不这么认为,商家觉得比如酒、化妆品等包装中需要体现一种精神和文化在其中,不应该过分地强调包装的成本,像礼品与保健品等有特殊作用的商品,是需要满足馈赠的需要,体现一种商品独有的高贵气质,这就更不应该强调包装的成本,还有一部分商家认为只要是包装材料达到环保卫生的标准,其形式与价值都并不重要。目前市售的商品中,过度包装的情况广泛存在,无论你怎么去界定,没有监管就没有规范,所有过度包装中以酒、保健品、食品、化妆品尤为突出。中国是礼仪之邦,传统的中国习俗中在多远文化的冲击之下,很多都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可是送礼依然是中国人心中尤为重要的习俗之一。每逢佳节的时候,商场、超市的名酒、名烟、特产等专柜可谓里三层外三层的消费者,大家抢的就是那一份拿得出手的面子,要的就是包装的样式。一件很普通的商品可以拥有不平凡的包装,你可以见到实木雕刻的木盒、金属或水晶制成的精美外盒,里面还衬有精美的绸缎等,更有商家在包装盒中还附赠手表、项链等物品,这样一来二去的昂贵包装,让实物商品变得尤为的渺小。一直以来我国对月饼的过度包装就舆论很多,可仍然铺天盖地,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仍为见其没落消亡的迹象。

鉴于这种情况,我国也已立法限制过度包装,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于2010年3月28日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将于2010年4月1日起实行。新国标强制规定食品和化妆品销售包装层数不得多于3层,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60%。这两条是为了限制包装体积规定的。新国标还规定,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总和不得超过商品售价的20%。同时,针对饮料、酒、糕点、粮食、保健食品、化妆品等过度包装现象较为严重的商品,标准指标要求进行了相应调整。

参考文献:

[1]孙菲菲.论产品包装的功能化设计[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04).

第4篇:商品过度包装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过度包装;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适度包装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138-02

1过度包装的成因与体现

按最近刚刚审批过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的规定,所谓的“过度包装”,是指超出保护商品、方便运输、介绍或说明商品功能要求的,即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超过必要程度的包装。

过度包装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1)包装设计不当、包装体积过大。或许是因为消费者觉得商品包装得越大,里面的“内容”越多、消费起来越显得有“气派”,一些企业便用假厚壁、大盖子、泡沫或其它填充物,随意地扩大包装体积,甚至“虚泡”到商品自身体积的80%乃至以上。如一瓶只有20克重的某品牌眼霜,其精美的包装瓶和外包装盒,不论其重量还是其体积,都达到了产品本身的数倍;

(2)包装层次过多、包装功能重复。不知是出于包装层数越多越显得珍贵的心理作祟,还是其它什么原因在作怪,重复包装、多层包装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甚至不乏“盒套盒”的。如一盒高档茶叶,最外层是手拎袋,里面是一个精美的雕花方形木盒,盒内垫有一层泡沫塑料,并衬有黄色绸缎,绸缎内是两个密封罐,罐内还有一个塑料真空包装袋,里里外外共有五、六层。

(3)包装用料质量偏高、装饰豪华过剩。除普通的木材、纸张、玻璃、塑料、金属外,不少包装物还选用了精美的藤编竹编、精制的陶瓷器皿和名贵的木材与绸缎,锡箔、银箔、仿金箔等不易降解材料也被广泛地使用,有的包装盒表层还进行了大面积的金、银凹版和丝网印刷,装饰得“富丽堂皇”。如一只小小的打火机包装盒竟用了几百元钱的水晶材料来制作;

(4)包装“伴侣”过多、主附商品不明。也许是精美包装的高附加值利润驱使,与主销商品包装在一起的伴侣商品也越来越多,有名烟、洋酒、人参、手表,有啤酒、咖啡、茶叶、茶具,也有金币、银币、玉佩、纪念币,“搭售”的形式越来越多。

(5)方便型商品充斥、一次性包装泛滥。不知从何时起,以“方便”为最大特征的快餐、速食品、方便面、瓶装水、罐装饮料等方便型商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2过度包装的危害令人担忧

越演越烈的过度包装,不仅给社会,而且也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1)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我国的许多豪华包装物都是用原生材料制成的,它们主要来源于木材、石油、煤炭和金属等国内紧缺资源。例如,全国一年生产的12亿件衬衣中,8亿件是用纸盒包装的,约用纸24万吨,相当于包装掉碗口粗的树木168万棵,若全国所有商品的包装用纸,不知一年要砍掉多少树木?一度曾让国人引以自豪的“地大物博”,近年来却频频拉响了资源危机的警报,森林萎缩、土地减少、煤炭紧缺、石油紧张、铁矿石猛涨……,对此,过度包装是否毫无责任呢?

(2)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垃圾,危及生态环境。由于国内的包装废弃物和一次性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率仍然较低,大部分的包装废弃物都与生活垃圾一起进入垃圾收集渠道,变成了城市垃圾的主要来源之一。据测算:有的城市包装废弃物已占到城市生活垃圾的30%,甚至高达60%,有的城市郊区一圈都是垃圾,出现了“垃圾围城”现象。特别是节假日一过,城市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就要比平日增加两三成,这不仅给环卫部门增加了清运工作,也增加了治污的社会成本,而且废弃物与垃圾的填埋,还会占用更多的土地。

(3)助长了行贿受贿、送礼拉关系等歪风邪气。我国是一个崇尚“人情与关系”、“官本位”的思想还很严重的国家,一些购买者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或出于被逼无奈,需要托人“帮助”自己,不得不花大价钱购买所谓的“高档礼品”,与某些“人物”建立和维系某种“感情与关系”。因此,一些“精明”的商家便利用这些特殊需求,让过度包装成为了建立与维系这种感情与关系的载体,让行贿受贿、拉关系披上了一件“行善”的外衣。

(4)增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又鼓励了不正当的竞争。自然,包装越豪华、印制越精美,成本支出就越大。据有关人员测算:有些豪华包装的支出已占到总售价的70%-80%,甚至有超过100%的。刻意地去追求“上档次”的豪华包装,不仅使得许多企业包装成本居高不下,也使得其他同类企业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豪华的外包装上,而不是放在如何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上,企业陷进了不正当竞争的怪圈。

(5)催高了商品价格,又让消费者蒙受欺骗。通过对市场上某些商品几年的包装情况分析,似乎原本普普通通的商品只要套上豪华大礼装,便可迅速飞上枝头成为“凤凰”,而且售价也可随之一路攀升。比如,原本才卖70元一斤的某散装铁观音,一旦被分装在华贵的盒子里,3两就可卖上77元;又如,国家曾明文规定降价的药品,经厂商改头换面以后,便可以更洋化的名称、更精美的包装和更高的价格重新出现在病人面前,至于包装物内的究竟有多少成份、质量如何?普通消费者是很难辨清的。

3提倡简约适度遏制过度包装

“人靠衣裳马靠鞍”,何谓过度包装、何谓适度包装?其界线很难确定,而且也在不断变化着。但是,在资源短缺与生态失衡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瓶颈的局势下,提倡简约适度、遏制过度包装,也是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体现。当然,离不开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1)政府是倡导简约适度、遏制过度包装的导演和管理者。政府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者、引导者,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倡导简约适度、遏制过度包装,同样也需要政府通过宣传教育、立法行政和经济杠杆等手段发挥作用。

①加大宣传教育的广度、力度和持久度。宣传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说服企业和消费者自觉遏制过度包装的最温和、最不易引起冲突的手段。

②制定统一的包装技术标准。《通则》还可考虑扩大规定范围,如把儿童用品、一次性用品、一次性包装物和重复利用的包装物也统一制定规范标准。

③完善相关的包装法规,加强执法力度。遏制过度包装,除了要有统一的包装技术标准这把“尺子”之外,还需要相关法律法规这条“鞭子”。

④加强对包装领域的管理、核查和监督。上一级政府今后在考核下一级政府与官员的业绩时,应改变过去单纯以GDP增长率作为“指挥棒”的考核体系,要把单位GDP的“三废”排放率也纳入到考核范围中去,让基层政府也能关注到生产企业过度包装的问题。

⑤发挥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增加过度包装的成本负担。针对资源断缺和生态环境严峻的形势,相关部门还应对过度包装的制造者和消费者征收高额的“资源浪费税”、“排污税”和“消费税”,提高生产和消费此类商品的成本。

⑥加快改革步伐,限缩错位的消费结构。“买的不用,用的不买”的错位消费结构,不仅能使过度包装长盛不衰,而且两者缀合在一起还能彼此促长。虽然,限制或缩小错位消费结构不能立竿见影,但政府可通过加快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与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使消费结构逐步走向合理。

(2)企业是实现简约适度包装的主体力量和关键。政府在过度包装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只能改变企业与消费者的包装观念和消费习惯,而真正能做到适度包装的应该是各级各类企业尤其是生产企业和包装企业,它们才是实行适度包装的主体与关键所在。

①革新包装技术、探索新型材料。包装技术的进步在企业实现适度包装、绿色包装过程中的贡献率最高、作用最大,企业要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革新防震、防潮、防霉、防蛀和缓冲包装技术;探索新型的节能包装材料,或采用资源丰富型材料替代稀缺材料来制造包装物;或限制乃至取消除特殊用品之外的一次性消费品和一次性包装,开发能循环往复使用的包装物。

②更新包装理念、创新包装设计。过去“傻、大、黑、粗”的包装要改变,如今,过度包装也要“瘦身”,包装的促销功能发挥不一定要体现在包装材料的高档和印制的考究上,完全可以体现在包装结构、包装设计的创意上。

③积极疏通包装物回收利用的渠道。生产企业和包装企业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按照“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探寻多种形式、多条渠道的包装物回收利用途径。如对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空调、电脑等需要送货上门的大件商品的包装物,除改用不易破损的材料外,还可通过押金制的办法,委托零售企业的运送或安装人员顺便捎回,待集中起来后再返还给厂家重新使用。

④实行商品销售与商品包装相分离制度。批零、物流企业除了要配合生产、包装企业做好包装物的回收利用外,更要根据客户购物的真实用途,实行商品销售与商品包装相分离的制度,即对供应集团消费的商品,可以要求生产企业只提供简单的大包装,对于普通居民自用的商品,则提供一般包装,而对购物是用来送礼的商品,可以由顾客单独购买不同级别的包装物,由销售企业免费帮助包扎。

(3)消费者是适度包装的最终需求者,也是遏制过度包装的最基本力量。过度包装之所以能长期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消费者对它存有广泛的需求,显然,遏制过度包装不能缺少消费者的热情参与。

①消费者要树立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的健康观念。虽然,眼下“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负债消费”和“个性消费”等观念,在社会上尤其在年轻人中非常流行,但作为一个成熟的消费者,应谨慎地对待这种“提前享受”行为,理性地分析各种条件,树立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的观念,而不能不顾社会责任和自身状况盲目地跟风和一味地攀比。

②消费者在选购和消费商品时,应冷静地结合社会资源丰欠程度、环境状况、个人收支、商品最终用途和性价比等情况,理性地选择那些包装结构合理、用料适当、标识准确、物性纯化的适度包装的商品。

③辨识商品包装与亲情传递间的关系,切不可把表达亲情与包装档次等同起来。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已有越来越多消费者认识到,商品的内在质量是最重要的,外部包装不管如何豪华,只能是“锦上添花”,不能“喧宾夺主”。

第5篇:商品过度包装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买椟还珠,启示,过度包装,危害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这就是 买椟还珠的典故。。这个典故,有人认为:郑国人不识货,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宝珠。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象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来。 这种理解在小学的时候老师教过我们,那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对包装的意识还很淡薄。。当我想到买椟还珠的典故时,就陷入深思:是郑国人不识货还是楚国人太过提高对珠宝的包装?现在,有许多朋友都深有体会,有的产品过分包装,以至于消费者和用户花钱买不到想要的东西,只是买了一大堆包装。不过,还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的包装可以作为艺术品摆放,有的可以作为工具或者用具。

谈到“买椟还珠”,我们需要了解包装的定义和作用。

所谓包装,就是在我国国家标准(GB4122―83)的包装通用术语中,包装的定义是“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措施”。产品包装对产品而言,具有很大的作用,在流通中能够保护产品免受潮湿、压挤、碰撞;减少气温、环境对产品影响;保证产品的质量。产品包装是产品的一部分,适当的包装,能够传达产品信息,宣传产品的功能,在销售过程中引起人们对它的注意,使人们乐意接受此类产品。同时,包装也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功能。商品包装是在人类社会的长期经济生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包装在生产、流通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长,在现代生产中绝大多数产品只有经过包装后,才算完成它的生产过程,才能进入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在现代市场营销活动中,商品包装被冠以“无声推销员”美誉,是宣传商品、宣传企业形象的工具,是商品特征的放大镜、免费的广告。因此,良好的商品包装从商品的生产、销售,到人们的生活始终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现在有许多厂家,过度重视产品的包装,包装费用往往占商品售价的2/3以上,而许多的用过包装物都变成了垃圾,污染着环境。

买椟还珠,我不认为郑国人不识货,而是他有目的的,他要买的就是椟,他看中的是盛珠子的盒子,不是珍珠,因为,盒子的价值比珍珠大了许多。在别人看来他很傻,殊不知楚国人为卖买珠子而过分包装,以至于让人误解他在卖盒子,岂不更令人嘲笑?现在,买椟还珠的现象没有了,但是,买椟弃珠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包装很精美,比卖的工艺品还精美,算起来比买相同的工艺品还便宜许多(因为工艺品也有精美的包装),于是把包装买来,至于包装的是什么,可以不去考虑。

一件商品,不注意包装不行。人是衣裳马是鞍,适宜的包装确实给人以美的感觉,能使商品便于运输、贮存,引起人们的关注,利于销售,增加效益。但是,过度包装也会引起很大的坏处,其危害性有以下几点:

(1)不利于商品的运输、贮存。商品的包装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方便运输、贮存。但是,有许多商品的包装很不方便运输和贮存。现在,特别是食品类的包装,可能是受电视广告的影响,产品质量不怎样,包装质量倒上了新台阶。本来不需要包装盒的用上了包装盒,本来用很小的包装盒就可以的,偏偏用体积大好几倍的包装盒,故意夸大包装尺寸。包装尺寸大了,空隙就多,再用纸板或者泡沫填充。我们走亲串友时也是为了好看,总是拿大礼品盒,一般也就拿两盒,因为包装尺寸太大,多了没法拿。有的食品必须在低温下贮存,有时只能把外包装箱撕开扔掉。有的生产厂家也发现这种不便,为了节约运输成本,他们把外包装箱和产品分离,让商家自己进行包装。这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行为,如果被发现,就会受到处罚。

(2)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和失望。质量差的产品,光靠包装就能畅销?不会的。大家的观点都认为:好的产品需要有好的包装,好的包装能使产品提高档次。但是,做什么都要讲究一个“度”,包装要和产品的质量相对应。包装应该能正确反应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而不是掩盖产品质量的低劣和瑕疵。就象人穿衣一样,漂亮的人穿漂亮的衣服更能彰显美丽,丑陋的人穿漂亮的衣服也遮掩不住丑陋,消费者因为包装精致而买这类商品,等打开包装时发现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消费者就会有很大的反感,他就会向熟人提醒,避免上当。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人得到一件礼物,是一个精致的礼品盒,他打开盒子后发现里面有一个精致的礼品盒,打开这个盒子里面又有一个小礼品盒。他十分欣喜,认为用三个礼品盒包着,里面的东西一定很珍贵,等打开时大失所望,发现里面竟是一块碎石。人们买的主要是商品,而不是包装。虚假包装使消费者对包装内的商品量产生误解,消费者和用户就会对这种商品产生反感和失望,还能畅销吗?

(3)造成环境污染、浪费国家资源。现在有许多厂家采用虚假包装,只注重外表美观,不注重经济,不考虑是否可以回收,不考虑是否对环境造成影响。以白酒为例:有的白酒盒用的是胶合板,有的用白铁皮,有的盒内衬有丝绸,有的衬着泡沫,外包装箱也是印刷精美,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现在这些包装都是一次性的,不进行回收。。有的厂家虽然回收,但是对于回收的包装他们也不再重复使用,回收的目的仅仅为了促销。所有使用过的包装只能成为废品。严重浪费国家的资源,大量包装物的生产,势必造成环境的污染。现在的商品,大都有这么一个通病,有的可以当做废品回收,还有的根本无法进行回收,只能当做垃圾扔掉了。难怪有许多人感慨:东西买的不多,垃圾买的不少。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与过度包装有着很大的关系。

(4)使用户、消费者产生误解。精美的包装,的确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过度注重包装,忽视了主体,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就达不到传达产品信息,宣传产品的功能。有的产品的包装甚至可以当做工艺品,有的产品包装可以当做用具使用,而买这些商品比单买工艺品或者用具还要省钱。包装物是椟,包装的商品――珠宝,就成为了陪衬,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发生。在前些年,一种饮料十分畅销,不是因为这种饮料好喝,物美价廉,是因为装这种饮料的容器是一种款式很好看的杯子,而要买这种杯子所花的钱比带着饮料还贵。这让人产生疑惑:卖的是杯子还是饮料?反正有许多买来后把饮料倒掉的。我们再进一步思考:这究竟卖的是产品还是包装?确实让人很难回答。有人调侃:这个产品免检、那个产品免检,它们都不该免检,最应该免检的是产品包装。

现在,过度包装的现象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过度包装使包装失去本来的意义,使用户和消费者经济上蒙受损失,精神上蒙受哄骗,使国家资源遭到严重的浪费、环境遭受污染。我们既要重视产品包装,又不能只注意包装,而忽视提高产品的质量。现在,有许多地方开始对包装有着严格的要求,上海市曾经下达过文件,要求包装费用不能超过规定的限度。国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也于2005年制定了《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在使用商品的包装时,应当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正确引导消费,商品包装尺寸应当与商品净含量的体积比例相当。不得采用虚假包装或者故意夸大定量包装商品的包装尺寸,使消费者对包装内的商品量产生误解。相信通过实践,经过经验和教训,人们会对包装有着更清新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3]GB4122―83.包装通用术语.

第6篇:商品过度包装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精准化;食品包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TS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83-01

随着现代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在对食品进行挑选的同时,食品包装也成为消费者重要选择对象。然而,当前市场上的食品包装设计大多雷同,没有依据不同食品属性进行相关设计。好的食品包装不仅使本身食品的味道优良,同时也要通过对食品包装的设计引导消费者去购买商品,这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食品包装提出的新要求。

精准化设计就是在食品设计的过程中细致表述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各项内容,准确地提取食品包装中相关影响因子。通过精准细化的数据分析,发现当前食品包装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精准化的设计方法能为食品包装设计带来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当前我国食品包装设计出现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食品包装需求量不断增加,消费者开始期待有更多的选择。基于此,当前市场上的食品包装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食品包装设计雷同,缺乏精准化设计方法的指导。当前市场上充斥着大量食品包装设计雷同的现象,食品包装应跟随受众群体和食品属性的不同而调整设计因素的变化,以创新的方式寻找最优的设计点,而当前市场上的食品包装大多雷同,导致食品包装缺乏新意,无法抓住消费者眼球,继而导致消费群体的流失。因此,食品包装要在精准化设计方法下进行设计。

(二)食品包装设计缺乏对受众偏好的精准化数据分析。在现代消费观念的驱动下,仅仅只是设计已无法满足市场对于食品包装的需求,未经市场调研分析下的食品包装设计将缺乏精准化的数据统计,与市场联系信息的不足可能产生盲目设计的不良影响。系统地收集、分析和提交数据报告,为食品包装的营销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对食品包装设计进行精准化的数据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三)食品过度包装无法实现功能性和经济性的统一。最近几年来,某些企业为追求高利益,过分夸张食品包装的功能,损害消费者利益,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消费者依赖夸张的包装判断食品价值,给人以虚假感受,长期以往对企业自身形象的塑造不利,同时也损害消费者利益,最终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精准化设计方法下的食品包装,应根据理性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合理进行配置,实现食品包装功能性和经济性的统一,最终实现高品质的食品包装设计。

二、精准化设计方法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在本文中,精准化设计方法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主要是指数据收集、信息反馈以及移植重组三个部分。

(一)数据收集。将市场调研数据进行分类,提炼平面各元素的设计因子,对文字、图形和色彩进行描述选择,让受访者根据个人感觉在这些对应的量尺上给食品包装进行评估,最后针对文字、图形和色彩的量表分别进行汇总,以此用数值的方式来表示人们对食品包装各元素的感觉程度,得出精准化的数据信息,为之后的信息反馈和移植重组提供参考依据。

(二)信息反馈。在食品包装众多设计元素里面,明确和食品包装本身的相关度,并确定最终使用的设计元素。设计好问卷之后,选取调查者,通过调查、回收问卷,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得出文字、图形和色彩等精准性的市场调研信息,通过饼状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图等不同形式的表格汇总,将此统计结果反馈给设计人员,成为设计参考的重要来源。

(三)移植重组。整理反馈的信息应用于包装设计中,通过对收集信息的“再分析”和对食品包装的“再设计”,从而给受众更高层次的审美和情感体验。也可以通过将市场调研的数据结果作为设计元素移植到食品包装中。通过将精准化设计方法运用到食品包装设计中,从而探索食品包装设计的新出路,通过综合运用图形、色彩、构图等语言,结合少量的文字信息,将枯燥的文本清晰直观地表达出来,使信息传递更加高效。

三、结语

在现代消费社会中,食品包装的作用日益重要,人们对食品包装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将新的设计方法运用到食品包装设计中,创造出给消费者以情感消费的感知力,让食品包装设计焕发出新的活力。在食品包装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均衡各部分的关系,迎合相应的食品属性,在优化各方面的前提下,设计出具有最能引导消费者的食品包装设计,让食品包装设计焕发出新的活力。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简心怡(1994-),女,江西省宜春市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5级设计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第7篇:商品过度包装的现象范文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包装不仅成为产品一个最重要的识别元素,同时还成为品牌文化和消费体验的重要载体。未来,在新产品要素竞争中,包装所代表的品牌文化与价值体系将会越来越为消费者所重视。 中国白酒包装的三大历程

白酒行业30年突飞猛进的发展,为白酒包装的繁荣培植了丰沃的土壤。产品包装是第一生产力,白酒作为特殊的快消品,其包装一方面要遵守快消品特有的快速更替原则,一方面承载着千年的饮酒文化,一方面还必须适应行业特有的营销投入模式,因此,白酒包装的发展为我们呈现出其独具特色的一面,成为我们需要认真面对的话题,也是从事白酒行业的企业与商家必须了解的营销元素之一。

一、白酒包装发展第一历程——“朴素时代”

与所有的行业发展一样,白酒包装发展同样离不开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环境的的巨大影响。

八十年代初期,计划经济时代的分配制度下压抑的需求被激发,市场经济推动着人们的生活走向一个缤纷灿烂的世界,国有体制下的白酒企业也迎来了第一轮增长浪潮。刚刚进入新时代的人们,似乎并没有太关注物质表面的包装,因为物质本身的吸引力早已远远超越了包装,人们更多的是关注酒质,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的第三至五届名酒评选即是这一时代白酒竞争的一个缩影。

在那个年代,朴素的意识形态在现在看来却是弥足珍贵,笔者在这里称之为“朴素时代”,即白酒包装发展的第一段历程。

二、白酒包装发展第二历程——“正装时代”

时间跨入90年代。新时代里越来越多的人富起来了,越来越大的钱等着人们去挣,“致富”、“下海”成了这个时代的关键词之一。

白酒行业也随之迎来了“正装”热潮。随着五粮液在90年代初对厂房和产品进行全面包装,茅台也开始尝试对包装进行“正装”变身。而这一时期的包装,明显比“朴素时代”多了几分新意,五粮液、剑南春、洋河大曲等,尽管都还是玻瓶,但在瓶型、材质、色彩上已经探索出了新的样式,这些经典的瓶型流传至今。

而在90年代后期,白酒行业迎来了第二轮增长的高峰,如果说第一轮增长潮是因为原始消费需求释放的话,那么第二轮增长则要概括为“政商务”消费需求的释放,中国人的面子文化在其中产生了巨大的效应。

在这一时期,不仅仅五粮液捕捉到了这一商机,此外还有这一时代的全国知名品牌,如山东秦池、孔府家酒,以及清香鼻祖山西汾酒、陕西西凤、江苏双沟、安徽古井、江苏洋河等等,全国上规模酒厂在包装上可谓“百花盛开”。

这一时期,刚刚进入政商务时代的白酒包装,既延续了80年代的朴素风格,同时又在内瓶、外包装的材质与瓶型上做出了极富创新,极有意义的尝试。

这是一个“正装时代”,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

三、白酒包装发展第三历程——“缤纷时代”

九十年代末以来的白酒包装,在价格提升、材料创新、消费导向、差异化品牌营销的前提下,已呈现出“五彩缤纷”的一面。乳玻喷涂、哥窑陶瓷、彩玻工艺、三维镭射、水晶瓶盖、金属拉丝、实木体等等新工艺、新材质均得到了广泛应用。

盘中盘先锋小糊涂仙的包装,来自台湾的设计师让消费者们眼前一亮,而同样依靠盘中盘起家的洋河蓝色经典,其包装的色彩、材质都标榜了“时尚白酒”的身份。同样在包装上创新的当属山西汾酒“青花30年”的包装,采用景德镇陶瓷,而瓶身的“汾”字均是手工绘成,这就使得每一瓶青花包装都是唯一的。

因此,笔者在研究白酒包装的发展历程中,发现了一个规律,即差异化的包装是品牌生命的基础,也是品牌引领时代的保障,那些经典品牌的背后,一定有着一个独具特色的经典产品包装。例如五粮液、剑南春在90年代的差异化包装,酒鬼酒、水井坊、舍得、洋河蓝色经典在21世纪初的包装,以及山西汾酒的独特青花瓷包装,都已经或者将来会成为一个时代的里程碑。

白酒品牌如果能细心研究白酒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自我的品牌个性,在探索中尝试差异化的包装形式,将助推企业更好地面对竞争,甚至助推企业引领时代的潮流。

中国白酒包装发展的四大趋势

对中国包装的30年历程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好的指引未来之路,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对白酒包装趋势作出一些判断,因为“历史总是会重演”。

趋势一、中国白酒包装发展趋势之一——个性化

包装的个性化实际上已经得到了很多历史的验证,经典品牌的背后都有着个性化的经典包装。未来在白酒行业,还会进一步延伸出更多的个性化产品包装,这都源于区域文化的不同,以及次高端价位和资本运作下的区域老名酒的共同演绎的新一轮增长潮。

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和茅台、五粮液的提价,次高端价位留给全国名酒的机会逐渐显现。汾酒、剑南春、郎酒、泸州四大全国名酒即将开启一个新的次高端名酒时代,而资本主导下的地方老名酒,也在房地产和资本的并购大潮中重新被注入活力。

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因此新材料、新工艺等可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与应用。同时,区域文化和品牌文化的差异性又决定了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更倾向于差异化的品牌运作。

因此笔者可以断言,在次高端和地方老名酒的复兴过程中,会诞生出更具个性化,可以引领潮流的经典产品包装,实际上汾酒和红花郎、珍藏级剑南春已经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而双沟、三井、渝州老窖等地方老名酒也在积极寻求个性化包装的突破。

趋势二、中国白酒包装发展趋势之二——高端化

自从盘中盘模式开始探索,酒店渠道被置于重要的地位,白酒的价格就进入了上升通道,“提价”成为了白酒行业的关键词之一。

中高档产品开始谋求放量,而日益提升的社会收入、政商务消费需求,又助推了白酒的不断涨价。另外,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在进一步抬高白酒的营销成本,企业对包装的投入也越来越大胆。

在2005年之后,许多区域强势品牌为了谋求在更高端的价位进行“占位”,开发出极为高端的包装,紫檀木、红木、工艺玻璃等包装点缀其间,成为白酒包装的风景。但风景毕竟是风景,这些超高端包装大多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太大的效益,原因在于消费市场的需求还不能支撑。盘中盘模式引领的是中高档白酒的量能,更多的是渠道的推力而非品牌力。更高端的白酒消费依赖的主要是品牌力,区域品牌的品牌力由于历史积累的原因,没有足够的高度支撑高端价格。同时我们看到白酒行业的品牌运营还太粗放,不足以在区域品牌中塑造出高端品牌。

但是,二八法则中的大多数区域二线品牌,并没有享受到盘中盘模式带来的盛宴。这些挣扎在中低档白酒市场的品牌,被新的资本主导之后,将会重走强势品牌的道路。白酒包装的高端化将是全面的高端化,以满足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

趋势三、中国白酒包装发展趋势之三——新材料、新工艺

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得益于整个社会生产资料的提升和生产力的进步。将简单、实用、成本低的新材料导入白酒包装也将越来越成为积极的尝试。例如乳玻喷陶的新工艺,包装效果可以达到陶瓷的完美效果,甚至色彩比陶瓷更为亮丽,同时避免了陶瓷瓶漏酒的缺陷,可谓珠联璧合。乳玻喷陶也被大量应用在中高档产品的包装上,如古井贡酒的淡雅系列和五粮醇的淡雅系列,剑南春的珍藏级包装也采用了乳玻喷陶的工艺。

此外,凹凸、烫金、烤花、玻璃雕刻等工艺的进一步完善,相信会有更多可以量化的、成本较低的新材料、新工艺用于白酒包装,企业也应积极探索新材料和新工艺带来的进步,而不是自我封闭。

在新材料和新工艺层面,还有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就是包装的绿色化、环保化和低碳化,过度包装将会引起中国政府限制和社会关注。随着消费者应理性消费,中国社会将会形成一股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气,开始形成杜绝虚荣、铺张浪费及贪污腐化之风。

根据2010年4月1日起实施的标准GB23350-2009《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来看,此标准对于饮料、酒、糕点、粮食、保健品、化妆品及其它食品的包装空隙率、成本及层数都分别做出了明确的限制说明。把结构当中的空隙率强制为不大于60%,包装层数强制为不能超过3层,成本不能超过商品零售价格的20%。

趋势四、中国白酒包装发展趋势之四——文化力

实际上,在过去的白酒包装之中,“只见奢华不见文化,只见表面不见里面”的现象非常严重。一些白酒企业只知道为包装加入奢华元素,堆砌豪华概念,殊不知这种苍白的概念诉求早已脱离了品牌文化本身。一瓶白酒在脱去豪华包装之后,剩下的“什么都不是”。

因此,笔者想借此来重点强调白酒产品包装的“文化力”。五粮液对“五粮”元素的应用直观地表现出了品牌的概念;红花郎、蓝花郎、新郎酒等“郎”系列的产品,无一不展现出“神采飞扬,中国郎”的品牌内涵;洋河蓝色经典的蓝色包装,与其品牌诉求“男人的情怀”相得益彰;区域名酒板城烧锅酒的“龙印”也是一款经典的包装,瓶型的龙印造型很好地诠释了产品概念,龙印的文化力也在包装中得到了寄托,使龙印产品自开发起一直长盛不衰。

第8篇:商品过度包装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无印良品;功力;理念

中图分类号:J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153-01

一、当代设计的异化

人们最初是以造物的方式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设计是指造物前的预先计划行为,那么设计的责任就是规划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蓝图,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而现在的设计却扭曲设计的价值观,将设计引入另一个方向:“设下计谋”,将设计演变成了手段,危害社会和人类的文明。商品市场以经济为主体的趋利动机削弱了道德精神,设计异化现象此起彼伏,有些产品过度包装,如茶酒的外包装随着价格变高而不断华丽,颇有“买椟还珠”的味道,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二、无印良品体现出的设计伦理

无印良品是日本的杂货品牌,英文名“MUJI”,其含意为无品牌的优良商品。在八十年代初期,日本经济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市场低迷,经济萧条,对于当时生活拮据的人们来说,都想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由此日本设计师田光一中(Ikko Tanaka)提出“最适合的形态展现产品本质”的构想,尽可能的简化产品又不影响其功能,降低成本满足当时人们的需求,与他人合作创立了无印良品。

(一)无印良品之理念:润物细无声

1.大音希声:无品牌

“无印”在日语里意为没有花纹,引申为没有商标,“良品”则是品质优良。老子曾说过:“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印良品中“无印”的概念借鉴了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看似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内涵却十分丰富。在品牌文化泛滥的时代,无印良品反其道而提出“无品牌”概念,极力淡化人们的品牌意识,创店以来坚持不用形象代言人,而是将设计重心放在商品的品质上。现在我们的设计大多数以商业经济利益出发,许多品牌通过明星代言、平面广告、专家推广、各种宣传活动等形式进行品牌大力推广,强调品牌认知度,吸引更多消费群体来消费。无印良品在这复杂的消费环境中,仍能保持自我,将设计投入到产品功能上,在品牌设计与产品设计中达到平衡,这也更好地发挥了设计者自身的价值。

(二)无印良品之产品:出水芙蓉

1.无印良品之色彩纯净

无印良品的产品所用的色彩是对朴素之美的追求,主要就是黑、白、灰,以及透明色和木材天然的颜色,使得产品更贴近自然,简朴无华,充分营造了无印良品返璞归真的氛围。香港设计师欧阳应霁在《设计私生活》书中提到,在消费爆炸、名牌泛滥的浮躁时代里,无印良品的简单干净是非常美好的。当今商品市场竞争激烈,各商家都为了吸引顾客的眼球,在色彩上尽量以鲜艳夺目为主,或者向当季某一种流行色靠拢,人们被这些艳丽的色彩或单一的色彩刺激着,长久下来就会产生视觉疲劳,甚至会反感。在无印良品商店里,不会有鲜艳夺目的色彩,它的设计也从不追随当季的流行色,永远只运用几种纯净的色彩,却仍能保持一种时尚感,给人们的视觉带来恬静的享受和内心知性的满足感。

2.无印良品之材料天然

无印良品在材料上一直提倡环保,在材料选择方面坚持采用原生态材料,大量运用再生纸、麻、藤、木材、棉等材料制造产品,为了消费者的健康着想,严格规定了不能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材料。无印良品在生产过程中要求对材料进行最低限度的加工,这样做既能保持原生态独特的美感,又能减少在加工过程中的浪费,有利于地球生态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都会报道关于使用对人体有害材料进行生产的产品,谴责商家贩卖良心,维护消费者权益,但这样的现象一直都存在。面对材料的危害,我们可以效仿无印良品,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环保标准,提高企业自律性和设计者的社会责任感,让设计回归到环保健康之路。

3.无印良品之造型简约

无印良品的产品追求一种简约素雅的风格,韩非子说过:“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候之珠,不饰以银黄。自质之美,物不足以饰之。”简而言之就是好的东西不需要过多的装饰。 无印良品在功能上与外观上保持了无印良品简约无华的一致风格。产品的造型简约而雅致,找不到任何品牌标志和装饰图案,只有简单的指示文字,却能感受到它优良的品质,在功能上更加注重细节,操作起来非常人性化,如电饭煲盖顶上巧妙的设计了一个放置饭勺的位置,热水壶设计了曲线嘴方便倒水。无印良品的产品追求造型简约却不平庸,也不会为某一特定的人群进行设计,而是为了能让产品适合于不同生活环境以及不同的人群,会设计的尽量简约,使用起来也会尽量的简单。

4.无印良品之包装精简

无印良品的在设计过程中一直努力把握节制的度,在包装上力求极简的形态,这样更加凸显了商品本身的价值,在包装上不会设计复杂的图案或者艳丽的色彩,只剩下素材和商品详细的文字说明,精简的包装可以省去很多的不必要的工序 。

据统计,我国每年在月饼包装上的花费高达25亿元,包装的费用平均占成本的30%以上。这些数据不得不让我们震惊,庞大的金额花在了不切实用的包装上。企业和设计者的趋利动机削弱了道德精神,助长了社会上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同时也让生态环境付出惨痛的代价,这时候的我们更需要冷静下来,重新思考设计的价值取向,将产品包装调整到适合的度,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同时,将整个市场的品味带回正轨。

(三)无印良品之平面设计:无亦所有

1.无印良品之电视广告设计

对于广告的作用,已成为商家必要的推销商品的工具, 大部分品牌的商家会请明星代言拍广告。还有些广告为了博得消费者购买欲望,出现了欺骗行为,如某些护肤产品,为了在画面里展示产品一种夸张神奇的疗效,利用一些软件功能将体验者的皮肤进行处理。 无印良品自身很少做广告宣传,也没有请代言人,在广告里也不会出现商标和品牌信息,它的广告更像是商品最真实的说明书,实实在在的将商品安静的呈现在顾客眼前,画面直观、纯净、清新。广告自始至终都看不到品牌信息,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简约干净、轻松舒适的生活方式。

2.无印良品之海报设计

原研哉(Kenya Hara)在2003年设计的“地平线”系列的宣传海拔,其中一个海报是,一个人孤寂的身影,像地平线上一个小点一样伫立在那里,是地球与人类的终极组合,什么也没有,同时又是一切。”充分体现了无印良品这个品牌“无即有,空能容”的精神。我们平常所见的商业海报传达的信息量都很大,就想通过某一条信息能带来潜在的消费者,画面大多成为了文字的背景,而无印良品这一系列海报看似什么也没有,就连地平线的存在也是似有似无,但在某种自然层面上却能引起共鸣,尤其是那些生活在都市里,物质和精神压力特别大的人们,能在这张海报里找到了一种自然、宁静、轻松的感觉,这与无印良品产品的简约自然的感觉又是一致的。人们看到海报上无印良品四个字,就会主动想了解更多关于无印良品的信息。

三、结论

无印良品在物质欲望膨胀的市场环境下,遵循设计伦理,不为欲望而设计,能协调处理好物质利益和道德的关系,宛如一股清泉,给予当代设计很多的借鉴与思考。通过分析研究,可以了解到设计伦理对维持设计道德规范、保护生态环境、稳定社会价值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重建设计伦理对设计和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原研哉(日),朱锷(译).设计中的设计[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2013.

[3]欧阳应霁.设计私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4]周勋初.韩非子校注[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第9篇:商品过度包装的现象范文

一、发展循环经济九大重点领域

围绕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生态城市和生态乡镇、努力倡导绿色消费、建立完善政策法规等九大重点领域,结合浙政发〔**〕39号、浙政发〔**〕40号文件的有关工作意见和要求,由省发改委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研究提出各领域的发展计划、发展重点和发展举措并组织落实。

二、落实循环经济“九个一批”抓手

(一)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1.工作目标。以冶金、电力、医药、石化、造纸、建材、轻纺等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量较大、污染较重的行业为重点,选择100家企业作为省级工业循环经济首批试点单位,全面推进清洁生产、能源节约、原材料节约和废弃物综合利用。

2.工作内容。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他绿色认证,使示范企业在2007年前完成ISO14000环境认证,或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并组织实施。推动企业围绕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以下简称“四节”)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技术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创建废水“零排放”企业,2007年示范企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5%以上,固废处理率达到90%以上。督促和帮助示范企业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并在**年前完成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或计划制定工作。定期公布“四节”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产品导向目录,加强对示范企业的源头管理,对项目的原料使用、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产生与处置等进行分析论证。加强对重点用能、用水企业的监管,对示范企业实行万元产值能源、主要原材料、水资源等消耗和“三废”排放量的统计监测。

3.责任单位。以省经贸委为主,省环保局等部门参与。

(二)建设一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1.工作目标。对全省拟保留的以工业为主的园区(开发区)全面实施生态化改造,通过产业链延伸、资源综合利用、土地集约使用、废物集中处理、热电能源共享等模式,在2007年前建成10个左右不同类型的生态化改造工业示范园区。

2.工作内容。引导园区开展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建设和完善园区道路交通、物流配送、信息通信、供热、供气、给排水、废物处置等基础设施,实现园区公共设施统一规划、集中建设、集成管理和集中供热、供气。引导园区进行产业升级换代,通过引进关键链接项目和循环使用内部资源,拓展或延伸产业链,逐步形成生态产业链,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杜绝污染严重的项目,园区内所有企业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70%以上企业必须于2007年前完成清洁生产审核或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积极开展园区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园区环保设施联建共享,实行雨污分流,污水统一纳入城市管网或进入园区污水集中处置设施进行处理并达标排放,2007年前截污率达到80%以上;加快建设固废集中处置或收集中转系统。

3.责任单位。以省发改委为主,省外经贸厅、环保局等部门参与。

(三)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1.工作目标。建设粮油、蔬菜、茶叶、柑桔、特色小水果、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养殖等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使之成为效益农业的集聚区、安全农产品的生产区、休闲农业的观光区和现代农业的先行区。至2007年建成50个左右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2.工作内容。推广标准化生产、设施栽培、生态养殖、立体种养、休闲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生态农业模式,示范园区必须结合实际选择一种或几种模式,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在示范园区广泛使用光、温、水、肥、气等调控设施与设备,统一配置泵站、农电、库房、保鲜库等设施,统一规划建设田水路林网,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广应用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推广一批肥药减量增效、沼气、太阳能利用、节水灌溉、秸秆还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等项目,畜禽粪便利用率达到80%以上。

3.责任单位。以省农业厅为主,省林业厅、水利厅、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参与。

(四)建设一批绿色建筑和绿色社区。

1.建设一批绿色建筑。

(1)工作目标。结合贯彻实施国家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从规划、设计、施工、使用和管理等各个环节抓好建筑“四节”工作,2007年前,建成一批既有建筑改造、绿色建筑新建示范工程,全省50%以上的新建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达到节能50%以上的设计标准,绿色建筑实现节能65%以上。

(2)工作内容。推广应用新型节能墙体、保温隔热屋面、节能门窗、遮阳和楼梯间节能等技术与产品,供热采暖系统调控与热计量和空调制冷节能技术与产品,太阳能、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照明节能技术与产品。推动公共建筑、生活小区和住宅节水、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建设,既有建筑改造示范工程实现节水30%以上,新建绿色建筑必须充分使用中水、雨水和河道水。从控制大户型城市住宅、高档住宅小区、超标准农村住宅和宅基地使用等着手,合理确定绿色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优化户型设计,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逐步提高建筑土地利用集约度。在绿色建筑中广泛推广使用粉煤类、建筑垃圾等废弃物生产的再生砖和高强钢、高性能混凝土。

(3)责任单位。以省建设厅为主,省环保局等部门参与。

2.建设一批绿色社区。

(1)工作目标。围绕垃圾分类拾拣、污水入网处理、太阳能利用和绿色消费等内容创建绿色社区。2007年前,创建50个左右省级绿色社区,争创10个国家级绿色社区。

(2)工作内容。积极开展社区环境整治,改善社区各项公共卫生设施,加大社区绿化建设。提倡良好生活方式、绿色消费模式和节约用水、用电,实行垃圾分类放置,引导使用布袋子、菜篮子等可重复使用器具,减少“白色污染”和一次性制品使用,推广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倡导室内空调温度提高(降低)1—2度。按照“四节”要求建设和管理绿色社区,推动太阳能照明系统、中水回用设施和垃圾分类收集设施为主的社区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建设。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教育宣传活动,在绿色社区设立环保专窗,定期组织环保活动,力争参加活动的人次占社区总人数的30%以上。

(3)责任单位。以省环保局为主,省建设厅等部门参与。

(五)建设一批“四节”示范工程。

1.建设一批节能示范工程。

(1)工作目标。建成一批节能示范工程,带动全社会节能工作,全民节能意识明显提高。至2007年,全省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达到38%,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1.14吨标煤(当量值),比2004年下降15%;主要耗能产品综合能耗进一步降低,累计节约用电100亿千瓦时。

(2)工作内容。围绕国家公布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研究提出我省实施方案和分年度实施计划,其中**年启动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产、余热利用、建筑节能、政府机构节能、绿色照明、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7项工程。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节能,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节能系统改造,对其中年综合能耗5000吨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全面实施能源利用监测(审计)。以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企业用电大户系统节电节能改造、政府机关和公共场所节电为重点,推动全社会节电节能工作。执行国家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组织实施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能效标识,鼓励使用节能型家用电器,推广使用节能灯等绿色照明产品,至2007年底累计推广节能灯具600万只(套);实施“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在城市新增太阳能热水器70万平方米,农村新增75万平方米。按国家关于创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试点省的要求,推进大中型水电和风电基地建设,发展小水电和太阳能发电,实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建设10个左右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工程。

(3)责任单位。以省经贸委为主,省发改委、建设厅、农业厅等部门参与。

2.建设一批节水示范工程。

(1)工作目标。围绕城市节水、工业节水、农业节水、海水利用等建设一批节水示范工程,带动全社会节水工作,逐步推行节水技术,显著提高全社会用水效率。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5%以上,其中重点行业达到75%以上;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04年下降20%以上。

(2)工作内容。研究制定关于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性文件,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和工程技术措施,建立一套节约用水的体制和机制。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2007年供水管网漏损率比2004年降低2个百分点;建设公共建筑、生活小区和住宅的节水、中水回用设施。结合实施“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以改造灌区骨干渠道,建设防渗防漏工程,推广喷、微灌技术为重点,建设一批节水灌溉系统示范工程,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65,排灌泵站装置效率达到55%以上;开展丘陵、山区和干旱地区雨水积蓄利用工程建设。加大高耗水企业和重点用水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海水、亚海水利用,建设一批海水利用工程,至2007年海水淡化能力达到2.5万吨/日以上。

(3)责任单位。以省水利厅为主,省建设厅、农业厅、发改委、经贸委等部门参与。

3.建设一批节地示范工程。

(1)工作目标。建设一批节地示范工程,带动全社会节地工作,建设用地利用率、耕地质量和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空心村”和宅基地闲置现象明显减少。

(2)工作内容。严格执行**省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结构性调整,清理、处置闲置土地,从建设用地供应、使用、监管等各个环节着手,有效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开展农村土地整理,清理整治“空心村”和闲置宅基地,开展农村宅基地复垦,整治废弃矿山、盐田和道路,继续实施“沃土工程”,提高耕地质量和集约利用水平。积极鼓励零技改用地和厂房加层,引导工业项目向园区和标准厂房集中,提高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和产出率,至2007年每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率年均提高10%以上。深化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加快推进墙体材料革新,有计划强制关停和淘汰粘土砖瓦窑,至2007年,累计关停和淘汰粘土砖瓦窑50%以上,盘活和复耕土地2.5万亩,新型墙体材料产量达115亿块标砖,应用比例达到42%以上。

(3)责任单位。以省国土资源厅为主,省发改委、经贸委、建设厅等部门参与。

4.建设一批节材示范工程。

(1)工作目标。建设一批节材示范工程,带动全社会节材工作,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或利用率高的原材料,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有效杜绝过度包装等行为。

(2)工作内容。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从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的全过程推动企业原材料节约,提高材料利用率。推广使用可回收可分解材料、高强度和耐腐蚀金属材料,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建设一批替代材料、可再生材料和低耗材料生产项目。以解决月饼过度包装和搭售问题为重点,控制产品过度包装;月饼包装成本不得高于出厂价格的25%。继续贯彻实施《**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办法》,巩固和拓展散装水泥市场,至2007年全省水泥散装率达到65%以上,年均提高4%以上。

(3)责任单位。以省经贸委为主,其他相关部门参与。

(六)扶持一批政府鼓励使用的绿色产品。

1.工作目标。建立绿色产品扶持政策体系,绿色标识食品、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制度得到广泛推广。至2007年,形成一批政府扶持和鼓励使用的绿色产品。

2.工作内容。制订节约型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优先选列使用再生材料生产的产品、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或ISO14000认证企业的产品,优先采购清单所列产品;采购招标时,在采购文件注明产品节能要求,评标时对节能产品给予价格分10%以内的加分。建立完善绿色产品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激励机制,开设“绿色商场”、“绿色超市”,拓展绿色产品市场。广泛推广绿色标识食品、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制度,建立绿色产品信息数据库,规范绿色产品信息行为,开展绿色产品推介活动。

3.责任单位。以省财政厅为主,省经贸委、发改委、环保局、机关事务局等部门参与。

(七)建设一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工程。

1.工作目标。重点围绕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有产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在2007年前启动或实施22项循环经济科技示范项目,并推广应用到100家以上的企业和项目。

2.工作内容。以推动企业内部物质循环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绿色化学化工技术、无害化处理技术等为重点,实施一批企业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工程。以新建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集成技术、现有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技术和企业副产品的多级利用技术为重点,建设一批企业间产业生态链的集成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工程。以中水回用、垃圾处置、废旧家电处置技术等为重点,建设一批各类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技术开发、应用示范工程。以生态农业开发、畜牧业废物处理、秸秆还田等为重点,建设一批生态农业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工程。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开发和推广技术,氢能的开发技术等为重点,建设一批新能源开发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工程。

3.责任单位。以省科技厅为主,其他相关部门参与。

(八)建设一批废弃物处置和回收利用项目。

1.工作目标。围绕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工作,建设一批废弃物处置和回收利用项目,建立完善重点废旧物资回收制度。至2007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2004年提高10%以上,全省废旧物资免税销售总值达到550亿元,年均增长5%以上。

2.工作内容。以冶金、电力、医药、石化、造纸、建材、轻纺等废弃物产生量大的重点行业为重点,开展粉煤灰、煤矸石、硫石膏和冶金、化工废渣及有机废水综合利用,建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和热电联产项目。以再生金属、报废汽车、包装物、废纸、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利用为重点,建设废旧物资综合回收利用项目。建设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设施,推广垃圾堆肥和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建设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污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项目。以废旧电池、荧光灯、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为重点,建设危险废物安全处置项目。加强尾矿回用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3.责任单位。以省经贸委为主,省发改委、环保局、卫生厅、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参与。

(九)制定一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1.工作目标。研究制定促进能源、土地、水资源、原材料节约,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清洁生产等方面的地方法规规章,出台关于能耗限额、取水定额和土地集约利用、城市生活用水、建筑节能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和政策措施等。

2.工作内容。制定法规规章:研究制定节约能源实施条例,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废旧家用电器回收、拆解和利用管理办法,商品包装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在国家出台循环经济促进法后,拟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条例。

制定标准和计量规范:研究制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工业示范园区、农业示范园区、绿色社区评价标准;制定分行业、分领域的能耗、水耗、污染排放和限制产品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建立再生利用品标识制度;建立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四节”的标准要求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规范;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限制有害物质使用的标准化建设;完善计量体系,在环境监测、资源保护、法定评价等领域加强计量监督。

制定价格政策:实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和企业用水超定额加价制度,全面开征城市污水处理费,近期达到省定最低征收标准,逐步推行按污染程度计费的办法;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推进中水回用;加大实施峰谷电价力度,对高能耗行业中属于淘汰和限制类的项目严格实行差别电价;试行地价与工业投资强度挂钩制度。

制定财税扶持政策:对节能型企业、行业和绿色产品的推广应用进行适当补助和资助;继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建立大宗废旧资源回收利用收费或押金制;研究对垃圾发电、污水处理企业的税费优惠政策;开展资源规费、环境规费研究,完善生态环境效益补偿机制。

3.责任单位。法规规章制订工作以省发改委、经贸委、法制办为主,其他相关部门参与;标准和计量规范制订工作以省质量技监局为主,其他相关部门参与;价格政策制订工作以省物价局为主,其他相关部门参与;财税扶持政策制订工作以省财政厅、地税局为主,其他相关部门参与。

三、实施100个左右循环经济重点项目

(一)项目选择范围。依据九大重点领域和“九个一批”抓手,选择100个左右能在2007年前后基本建成并发挥效益的循环经济重点项目,主要包括重点的节能工程、节水工程、园区生态化改造工程、清洁生产项目、清洁能源建设项目、再生资源回收项目、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项目、生态物流中心、海水淡化项目、脱硫除氮项目等。

(二)项目选择条件。项目既包括部分在建或已审批项目,也包括一部分尚处于前期工作阶段但属于循环经济类的项目。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年限、资金方案、实施单位等基本条件要明确,需相对独立可操作,并且对发展循环经济具有示范作用。对新建项目,要按照省政府关于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

(三)项目实施主体。在各市和省级有关部门申报推荐的基础上,由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项目进行汇总筛选。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的责任主体是各市、县(市、区)政府和部分省级单位、省属企业。

(四)支持保障措施。列入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并完成前期工作的,优先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并在用地指标和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

四、建立“991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组织实施机制

“991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由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循环经济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织,省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和指导、协调、督查、考核工作。

省循环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确定的工作职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进一步细化落实“九个一批”抓手,制定相关领域示范工程的考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