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食品包装的发展范文

食品包装的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食品包装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食品包装的发展

第1篇:食品包装的发展范文

1.1新鲜果蔬 新鲜果蔬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是人们生活必须的食品,各个国家都对果蔬产业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我国,果蔬产业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支柱产业,成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果蔬的需求逐步由以往追求数量和价格转变为追求产品的质量和多品种,洁净,安全而有营养。由于果蔬生产季节性明显,需要保藏、保鲜、包装和流通的系统技术来保障其常年的市场流通消费需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我国加入WTO后,给我国果蔬产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国内外市场更严峻和激烈的挑战。我国是果蔬生产大国,但我国生产的果蔬产品由于标准化程度低,给保藏、保鲜、包装带来了技术上的难题;新鲜果蔬采后由于预冷、贮藏保鲜包装等商品化处理及销售等技术环节的缺乏或不完善,产品的生鲜品质得不到应有的控制,特别是一些备受消费者欢迎的名、特、优、精、新、稀果蔬品种因其采后生理、贮藏、保鲜、包装的研究较少,没有得到良好的市场开发。进入21世纪后,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成果和自主研究开发,制定产品质量规范标准和相关的操作规程,已基本形成了新鲜果蔬保鲜保藏包装新的技术体系,如诱导采后看病性,高O2保鲜技术,冰温贮运技术,特殊化学物质应用技术(动植物源可食性包装材料,生长调节物质等)、辐射技术,CAP(controlled atmosphere package)技术,高压技术和微波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开发应用,已大大提升了我国新鲜果蔬保藏保鲜包装技术水平,有效提高了新鲜果蔬产品的安全品质。

1.2鲜切果蔬 鲜切果蔬是一种顺应现代食品消费需求而产生的轻加工食品,具有天然风味且食用方便而备受消费者青睐。果蔬鲜切加工的损伤会诱导酶促褐变,导致变色、变质等质量问题,由于亚硫酸及其盐类等化学药剂的保鲜处理已被美国FDA(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禁止在鲜切果蔬上使用,因此,安全卫生有效的包装保鲜处理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随着保鲜技术的成熟和完善,近年来经过清洗、切分、包装等处理的新鲜蔬菜已经上了大型超市的货架,鲜切蔬菜已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鲜切蔬菜风行于欧美发达国家。长期以来,鲜切菜一直是西式快餐的配菜,由于其具有较高的食品安全品质潜在风险而没有真正走进大型超市;但鲜切果蔬向人们提供的消费方便性和有益于健康的绿色果蔬食物,使鲜切果蔬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并随着原料品质控制,微生物污染和包装保鲜等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而得到迅速发展。

2.食品保鲜包装技术发展方向

生鲜食品极易腐烂变质,其中的微生物、生物酶及食物原料本身的呼吸作用都是导致生鲜食品腐变的直接原因。因此,要加强生鲜食品在加工、配送、销售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达到高生鲜食品安全性和质量要求,就必须从原料、加工直至销售过程中实施质量保全管理,从“温度,湿度,气体,防腐”四个要素入手,通过控制腐败菌,呼吸作用和水分蒸发,来保障生鲜食品流通消费的质量和安全。食品保鲜包装技术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

2.1生鲜食品原料的快速预冷技术 果蔬等产品采后呼吸强盛,离体后往往消耗体内的养分进行呼吸作用,呼吸强度直接影响鲜度。因此,为了使果蔬保持最佳的鲜度品质,必须对其进行及时、快速地冷却、生鲜畜禽屠宰后也需要及时快速地冷却来控制微生物的繁殖。目前可用的预冷方式主要有强制通风冷却、压差通风冷却、冷水冷却和真空冷却等。针对不同品种、成熟度和货架期要求,研究合适的快速预冷方法和工艺参数,从原料入口提高生鲜食品的安全品质和商品的货架期。

2.2生鲜食品的减菌化处理及微生物的控制技术 某些生鲜食品如蔬菜中的叶菜和食用菌含菌量较高,而微生物不仅会使生鲜食品腐烂变质,而且会危害人体健康。研究表明冷藏和冷冻都只能使微生物的活性减低,但都不能杀灭微生物,因此生鲜食品特别是净菜加工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以使微生物数量大幅降低。生鲜食品的传统杀菌一般使用化学杀菌剂浸泡处理,杀菌完成后需要清洗,否则药剂极易残留。采用高压静电所产生的离子雾和臭氧处理,既可达到杀菌保鲜效果,又可以保证作业人员的操作安全,与药剂杀菌相比具有杀菌时间短,不需要清洗,无异味,无卤素杀菌剂残留的特点,安全性好,在生鲜食品加工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消费者对食源性微生物疾病的日益担心和关注,促进肉类食品相关研究的专家致力于生鲜原料肉减灭菌技术的研究开发,正在美国实施的新的肉禽检验法规就说明了这一点。这些法规以及HACCP系统原理的实施,使得肉禽屠宰加工企业加强对肉禽表面的减菌和抑菌技术的开发应用,主要物理减菌和化学杀菌技术:动物宰前冲洗,化学去毛,胴体局部蒸汽减菌,胴体表面加压蒸汽处理,胴体表面的减菌技术包括应用非酸性物质如液氮、二氧化碳、磷酸三钠、过氧化物、臭氧水、山梨酸钾、Nisin溶液对胴体进行喷淋,冲洗等,上述部分技术已在商业上应用。针对熟肉食品,方面水产品和半加工食品的减菌化处理要求,研究新型的含气调理技术(TGCM技术)在生鲜食品加工中的应用。TGCM技术是将食品在包装之前的减菌化加工工艺技术与充氮包装相结合,采取多阶段快速升温和两阶段急速冷却的温和杀菌方式,适合于加工各类调理方便食品或半成品,杀菌后能够比较完美的保存原有的色泽、风味、口感、性状和营养,使每一种食品均可在最佳条件下进行调理杀菌,提高配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3生鲜食品商品化加工技术 配送中心的商品化加工不同于一般食品工厂的深加工,它基本不改变商品原有的特性,仅是以市场需求为目的,通过商品化加工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安全、放心的生鲜食品。如经商品化加工的净菜可食率基本达到100%,并达到可以直接烹调或生食的要求。但生鲜食品往往具有流通速度快,易腐烂,加工周期短等显著特点,因此商品化加工就具有不同于一般工厂加工的规范和要求,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生鲜食品的物性特点,重点研究与质量安全相关的加工技术,加工条件,包装技术,提出系列食品标准化的加工操作规范,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化生鲜食品。

2.4生鲜食品商品化包装技术 为保证生鲜食品商品外观以及贮藏、运输和销售的要求,生鲜食品的包装有时起决定作用,先进的食品保鲜包装技术对于生鲜食品的流通是十分必要的。如对瓜果类生鲜食品,不易压坏的采用小网袋可以降低成本,而对易损坏的则需要用透气性良好的硬纸箱包装,不但可以防压,还可以将代谢产生的对果蔬有害的气体及时排除,增加传热效率等优点。肉类则可以采用冷冻、真空和充气等包装形式。目前国际上先进的MAP和CAP技术在色泽,渗出液,保质期等方面显示出更多优点。通过对不同产品物性的研究,兼顾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等多方面的要求,确定适合冷链流通的不同包装形式,材料,技术方法和参数。

2.5 生鲜食品冷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技术 导致生鲜食品腐烂变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降低温度是一个有效措施,但对于某些生鲜食品可能还不能完全达到要求,必须针对不同的商品研究其在冷链条件下的特殊质量保全技术。目前国际上以低温贮藏为主,通过开发应用冰温贮藏,气调贮藏,减压贮藏,冷温高湿贮藏等新技术,可以解决生鲜食品的贮藏问题。以果蔬为例,重点研究先进的气调保藏和新型的低温高湿库保藏,在冷链环境下结合气体调节,湿度管理,从而达到更好的保鲜效果。对于水产食品,通过研究和开发新的冰温贮藏技术,可大大提高产品的货架期,增加经济效益。

第2篇:食品包装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食用菌; 保健食品; 功能成分; 开发现状; 应用前景; 政策建议

中国食用菌栽培历史悠久,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里,食用菌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在我国食用菌已成为第五大种植农作物,并且我国已成为世界食用菌最大生产、出口和消费国。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13年全国食用菌生产总量达到3140万吨,产值超过1700亿元,出口创汇17.5亿元[1-3]。随着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不断被揭示,其食用价值、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倍受重视。对食用菌中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和利用,开发成具有提高免疫力、控制体重、降糖、降血压、健胃、保肝及预防神经衰弱等保健作用的保健食品,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4-5]。

我国保健食品根据出现时间和具体要求可分为三代产品。第一代产品是针对食品的营养要素和其它有效成分的功能来推断该保健食品的功能或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而不以提供能量为目的的“营养素补充剂”。例如,补充钙、镁、碘、铁、锌、硒、VA、VC、VD、VE、B族维生素、P-胡萝卜素、叶酸、氨基酸、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的保健食品。第二代保健产品是必须经过动物和人体实验,证明具有某项生理调节。目前经审批合格的保健食品中这类产品在市场上占绝大多数。第三代保健产品是指产品不仅需要经过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实验来证明其具有某项生理调节功能,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是何种成分或功能因子具有该项保健功能,明确该因子的化学结构、含量、作用机制和在食品中的稳定形态。目前我国此类产品较少,欧美、日本等国都在大力开发第三代保健产品,我国的保健食品大多数属于第一代或第二代产品,第三代产品仅占不到10%[6] 。

在15类按国际标准划分的国际化产业,医药保健行业位于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前五个行业之列,保健食品的销售额每年以13%的速度增长。2010年,我国保健食品的产业规模超过2600亿元,2011年国内保健行业销售额达6500亿元[6]。近几年内地城乡居民保健食品消费支出以15%~30%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发达国家13%的增长速度[7]。

食用菌作为保健食品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营养性方面。食用菌含有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其所含蛋白质平均约占鲜重的3.5%

Symbol~A@4.0%,此外其脂肪含量和热量都较低,其含有的脂肪中有72%为非饱和脂肪酸,是理想的健康食品[8-9]。(二)功能性方面。除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外,大量的研究发现食用菌中还含有多糖、功能性蛋白、三萜、黄酮、多酚、皂苷、核苷等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是保健食品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4,10]。(三)安全性方面。食用菌的安全性在我国长期食用和药用的历史中得到了充分地证实。食用菌是集营养性和安全性于一身的保健食品的优选材料。因此,充分利用食用菌的保健功能是我国保健食品开发的重要方向[4-5,11]。

1食用菌的保健功能

1.1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效

目前国内外对食用菌产品有效成分的抗肿瘤功效的研究越来越广泛。OOI等报道,目前己经发现有超过50种食用菌含有具有抗癌作用的多糖[12]。LUCAS等于1957年首次报道从牛肝菌中可提取抗癌活性物质,随后日本学者相继从草菇、虫草等食用菌中提取了多糖等有效成分并对其抗癌活性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13]。LI等从桑黄中分离出2种蛋白聚糖,在小鼠体内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这2种物质可对小鼠体内的S-180肿瘤细胞产生抑制作用[14]。SARANGI等的体外实验数据表明,糙皮侧耳中提取的两种中性蛋白聚糖浓度为10 μg/mL以上时,可以直接杀死小鼠体外S-180肿瘤细胞[15]。目前食用菌中活性物质对癌症的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有研究表明,多糖并不是直接作用于癌细胞,而是通过产生免疫应答反应进而诱导癌细胞的减少或凋亡[16]。

庄海宁,等:我国食用菌保健食品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

1.2抗菌及抗病毒作用

食用菌中的功能成分对多种病毒如艾滋病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具有抑制作用[17]。JIANG等从蛹虫草中分离出的化合物6,7,2 ′,4 ′,5 ′-五甲氧基黄酮能够抑制HIV-1逆转录酶的活性,对艾滋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7]。LV等从白灵侧耳中纯化出一种蛋白对HIV-1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8]。裂褶菌多糖可提高感染仙台病毒小鼠的存活率,且能有效的抑制病毒的扩散[19]。YANG等从冬虫夏草菌丝体中提取纯化得到的化合物1-(5-羟甲基-2-呋喃基)β-咔琳能够显著地抑制中性粒细胞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及其所释放的弹性蛋白酶,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20]。

1.3降血压、降血糖、降胆固醇、抗血栓功效

食用菌中的多肽具有较好的降血压功能[21],食用菌中的多糖也具有降血糖的功效[22]。GUILLAMN等发现双孢蘑菇、黑木耳等对降低胆固醇和降血压具有显著的疗效[21]。BOBEK等研究表明糙皮侧耳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23]。KANEDA等研究表明香菇中的多糖及麦角甾醇等有效成分能够有效地降低血浆和肝脏内的胆固醇含量[24]。

1.4健胃及助消化作用

食用菌还具有助消化、利五脏的功能,对胃溃疡、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等多种胃肠道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25]。猴头菇多糖对慢性胃黏膜损伤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目前市场上热销的胃乐新胶囊、颗粒和冲剂的主要成分就是猴头菇多糖[26]。羊肚菌具有消食健胃、加强小肠推进和促进排空等作用,并对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7-29]。茯苓对肠道菌群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30]。银耳多糖具有很好的润肠通便的作用[31]。

1.5护肝作用

茯苓多糖与羧甲基茯苓多糖对肝硬化、慢性迁延性肝炎有较好的疗效[32],羟甲基茯苓多糖能减轻肝损伤,还能使肝再生能力提高[33-34]。云芝多糖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35],蛹虫草多糖对肝脏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36],灵芝多糖具有一定预防酒精肝损伤的作用[37],桑黄对肝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同时抑制纤维组织增生,阻止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38-40]。

1.6其他作用

食用菌含丰富的优质膳食纤维,可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抑制脂肪吸收,并改善便秘[41],猪苓、茯苓、灰树花等具有利尿作用,临床多用于利水消湿[42]。部分食用菌还有抗辐射、抗衰老、抗疲劳、修复损伤组织细胞等多种功效。

2食用菌保健食品的现状

2.1食用菌保健食品前沿开发与技术创新现状

“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食用菌项目“食用菌等特产资源高效生产与深加工关键技术与产品”针对野生食用菌资源保育、食用菌优良新品种(菌种)选育、保鲜加工以及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开展攻关。

“973”项目――“食用菌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及调控”设置了食用菌高效利用木质纤维素的分子机制、食用菌子实体形成发育的调控机理、食用菌温度响应的分子机制、食用菌活性物质及其合成代谢的分子基础和食用菌优异种质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等5个课题。

现在国内以食用菌为原料开发的保健食品以多糖为功能因子的最多,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但国家批准的以多糖为功能因子的保健产品均是多糖的混合物,多糖的含量一般低于30%,且质量控制也是以测定总糖的含量来控制产品的质量。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没有规模化的活性因子的生产技术和相应的质量标准,因此研究食用菌中有特殊生物活性多糖的高纯度分离制备技术,是开发出功能因子明确、作用机理清楚的有免疫调节功能的食用菌保健食品的前提条件。

然而我国在食用菌功能因子的制备技术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研究水平较低、开发的产品技术含量低具体表现为:产品的外观不佳,提取物多呈褐色或黑色、易吸潮、重金属含量高、活性成分含量低等。

总体而言,我国食用菌保健食品在功能因子的验证、作用机制、规模化提取和产品研制方面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相关企业必须加大相关技术和产品创新,以开发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第三代食用菌保健食品[1]。

2.2集成示范与成果转化现状

目前国内食用菌保健食品的应用技术研究还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相关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部分具备较强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及辐射扩散能力的研究院所正在发挥着行业领军者和技术创新源泉的作用,例如,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农林科技大学,湖北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等均在食用菌保健食品的开发与产业化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2.3产业模式现状

现有从事食用菌保健食品的产业模式可分为三种。一是作坊式的小微企业;二是企业有生产能力,产品销售采用商销售的模式;三是企业有生产能力,拥有自己的品牌,采用直销模式做得比较好的企业,例如安利、如新、安惠等公司。

2.4食用菌保健食品的原料来源

据统计,我国已报导的食用菌约983种,其中具有药用功效的有500多种,90多种可培养出子实体,另有10多种可利用菌丝体发酵培养,已形成商业生产约60多种[12]。

卫生部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与食用菌相关的菌种有5种,分别是蝙蝠蛾拟青霉、蝙蝠蛾被毛孢、灵芝、紫芝以及松杉灵芝。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食用菌仅有茯苓一种,新资源食品中的食用菌亦仅有蛹虫草一种。

目前,食用菌原料生产离标准化生产存在较大差距,从菌种选育、菇场选址、菇房管理、栽培技术、生产加工到储藏运输及销售,尚未建立完善的食用菌生产安全体系(HACCP)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存在随意收购廉价品的现象[43]。

2.5食用菌保健食品的审批情况

自1996年3月15日卫生部颁布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实施以来,19年间我国批准注册的含食用菌成分的保健食品已达1900余个,约占批准注册保健食品的18%[41]。

在已获批准的食用菌保健食品中,按照功能划分,居前5位的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有助于缓解运动疲劳、有助于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危害、有助于改善睡眠以及有助于降低血脂。其他功能包括辅助降血糖、有助于提高缺氧耐受力、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抗氧化、有助于改善记忆、有助于增加骨密度、有助于促进面部皮肤健康等(封三图1)。

数据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Source: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图1食用菌保健食品按功能分布情况图

Fig.1Distribution of edible fungi-based health foods according to functionality

作为食品的一个种类,保健食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既可以是普通食品的形态,也可以使用片剂、胶囊等特殊剂型。目前我国食用菌保健食品居前5位的剂型分别是胶囊、口服液、散剂、颗粒和片剂,所占比例见封三图2,其中,最主要的是胶囊剂型,占总批准量的57%;普通食品剂型所占比例仅为9%,涉及食品类型的仅包括茶、酒、醋、饮料和粥等;这说明我国食用菌保健食品的剂型和药品的更为接近,食品为载体的食用菌保健品亟待开发。

数据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Source: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图2 食用菌保健食品按剂型分布情况

Fig.2 Distribution of edible fungi-based health foods according to form of intake

食用菌含有多种功效成分,如多糖类、核苷类、多肽氨基酸类、矿物质、维生素、三萜类和脂肪类等[4]。1996~2015年的19年间获得批准的保健食品中,排名前5位功效/标志性成分为多糖、皂苷、三萜、腺苷和黄酮,其他功效成分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甘露醇、蛋白质、虫草酸、虫草素等。2011年2月1日之前申请的食用菌保健食品中在国家保健品数据库中约有11%的未注明功效/标志性成分(封三图3)。

数据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Source: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图3 食用菌保健食品按功效/标志性成分分布情况

Fig. 3 Distribution of edible fungi-based health foods according to functional components

在获批准的食用菌保健食品中,与灵芝有关的保健食品占总数的比例达68%,其次是虫草,约占15%,茯苓约占10%,其他种类包括阿魏菇、双孢蘑菇、羊肚菌、黑木耳、灰树花等(封三图4)。

数据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Source: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图4 食用菌保健食品按原料种类划分的分布情况

Fig. 4 Distribution of edible fungi-based health foods according to source species

目前食用菌保健食品原料来源有子实体、菌丝体、菌核、孢子粉及孢子油等,其中子实体所占比例最高,达40%,孢子粉所占比例为第二,约35%(封三图5)。

数据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Source: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图5 食用菌保健食品主要原料来源

Fig. 5 Distribution of edible fungi-based health foods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raw material

3食用菌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的重点与政策建议

3.1建立国家、行业或企业标准和完善保健品审核体系

建议加强原材料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原材料是食用菌保健(功能)食品研发的源头,必须严格控制,才能为进一步的加工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应该对保健品的农业原料来源的基地进行GAP认证,对从业者进行标准化和安全培训,让从业者必须将标准意识贯穿于每一个生产环节。从菌种选育和生产过程抓起,逐步实施产品加工、质量安全、保藏保鲜和批发销售环节标准化管理,将食用菌原料产品标准化渗透到食用菌保健食品产业化的全过程[44]。

3.2系统建立食用菌功能食品研发的核心技术体系

建议建立食用菌功能因子高通量体外活性筛选模型。第三代食用菌保健食品的开发,必须建立在功能因子明确、生物学功效确证的基础上,因此需要利用现代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技术,建立食用菌功能因子高通量体外筛选模型,以加快食用菌保健食品的开发速度[45]。

建议开发食用菌功能因子规模化制备技术。需要集成现代的富集和纯化的规模化制备技术,研发高效的食用菌功能因子高效制备技术,为食用菌保健产品的开发提供原料保障,为开发功效成分明确、附加值更高的第三代食用菌保健食品提供技术支撑[46]。

建议研发新型制剂技术,创新剂型表现形式。一方面,功能因子要达到稳定、长效等目的,必须研究符合其要求的新型制剂,使现有散剂、片剂、胶囊剂等制剂技术得到完善;另一方面,创新食品剂型表现形式,将食用菌功能因子与食品营养组分完美结合,开发功能性调味品、功能性速食食品等食品剂型,可以提高消费者的适应性[47]。

3.3促进成果转化和加强管理生产加工环节

要以集成规模化高的食用菌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体,将小企业整合为大型股份制企业,推进食用菌工厂化发展。要提高向龙头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和工业化装备水平,提高食用菌产品精深加工的生产工艺与水平。

3.4开拓和培育市场

建议开拓和培育主食化食用菌保健(功能)食品市场。开发食用菌强化营养主食,例如食用菌营养粉、食用菌营养面、食用菌保健米、食用菌保健面包等,简便经济地改善我国人民饮食结构和大量人口亚健康问题,以满足特殊人群日常饮食所需特殊营养需求, 也是食用菌保健食品需要加强的研究方向。

建议开拓和培育新的食用菌保健食品消费人群。目前,保健食品的人群主要是亚健康人群,目标人群比较狭窄。而食用菌原料因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完全可以为不同目标人群提供差异化产品,从而将保健食品的范围拓展到儿童保健、老年保健、中青年保健、防治职业病、孕产妇保健、军事保健、航空航天保健等领域[48]。

建议拓展药食同源目录种类。1996年制定的可用于保健品开发的真菌目录限制了食用菌保健食品开发的速度,因此急需对可用于保健产品开发的食用菌的种类进行新的梳理,为食用菌保健食品领域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王宏杰.我国食用菌国际竞争力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 2011, 50(6):1085-1087.

[2] 中国行业报告网. 2014-2019年食用菌行业发展调研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R]. 1A23696,2014.

[3] 兰良程.中国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5):205-208.

[4] MOON B, LO YM.Conventional and novel applications of edible mushrooms in todays food industry[J]. J Food Process Pres, 2013, 38(5):2146-2153.

[5] 李玉.中国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前瞻[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30(4):446-450.

[6] 黄雄超, 刘h, 姜猛,等. 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3(1):492-493.

[7] 张民, 鲁宗利, 纪凤台.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羁绊与对策[J].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 22(11):64-65.

[8] 韩亚兰, 刘伟, 邓海平.食用菌的营养保健价值及功能食品的开发[J].江西食品工业, 2007, (4):29-31.

[9] GIAVASIS I. Bioactive fungal polysaccharides as potential functional ingredients in food and nutraceuticals[J]. Curr Opin Biotech, 2014, 26:162-173.

[10] ZHANG Y, VENKITASAMY C, PAN, ZL, et al. Recent developments on umami ingredients of edible mushrooms-A review[J]. Trends Food Sci Tech, 2013, 33(2):78-92.

[11] 张俊飚, 李波.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政策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01(5):13-21.

[12] OOI VEC, LIU F. A review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mushroom polysaccharides[J]. Int J Med Mushr, 1999, 1(3):195-206.

[13] LUCAS ERH, MONTESANO S, PEPPER MM, et al.Tumor inhibitors in Boletus edulis and other holo-basidiomycetes[J]. Antibiot Chemo Ther, 1957, 7:1-4.

[14] LI X, JIAO LL, ZHANG X, et al.Anti-tumor and immunomodulating activities of proteoglycans from mycelium of Phellinus nigricans and culture medium[J]. Int Immunopharmacol, 2008, 8(6):909-915.

[15] SARANGI I, GHOSH D, BHUTIA SK, et al. Anti-tumor and immunomodulating effects of Pleurotus ostreatus mycelia-derived proteoglycans[J]. Int Immunopharmacol, 2006, 6(8):1287-1297.

[16] WASSER SP, WEIS AL.Therapeutic effects of substances occurring in higher Basidiomycetes mushrooms: a modern perspective.[J]. Crit Rev Immunol, 1999, 19(1):65-96.

[17] JIANG Y, WONG JH, FU M, et al. Isolation of adenosine, iso-sinensetin and dimethylguanosine with antioxidant and HIV-1 protease inhibiting activities from fruiting bodies of Cordyceps militaris[J]. Phytomedicine, 2011, 18:189-193.

[18] LV H, KONG Y, YAO Q, et al. Nebrodeolysin, a novel hemolytic protein from mushroom Pleurotus nebrodensis with apoptosis-inducing and anti-HIV-1 effects[J]. Phytomedicine, 2009, 16:198-205.

[19] HOTTA H, HAGIWARA K, TABATA K, et al. Augmentation of protective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Sendai virus infection by fungal polysaccharide schizophyllan.[J]. Int J Immunopharmacol, 1993, 15(1):55-60.

[20] YANG ML, KUO PC, HWANG TL, et al. Anti-inflammatory principles from Cordyceps sinensis[J]. J Nat Prod, 2011, 74(9):1996-2000.

[21] GUILLAMN E, GARCíA-LAFUENTE A, LOZANO M, et al. Edible mushrooms: Role in the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J]. Fitoterapia, 2010, 81(7):715-723.

[22] 芦菲, 李波, 索晓敏,等.食用菌的降血糖作用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 31(2):189-192.

[23] BOBEK P, GINTER E , OZDN. Oyster mushroom (Pleurotus ostreatus) accelerates the plasma clearance of low-density an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s in rats[J]. Nutr Res, 1993, 13(8):885-890.

[24] KANEDA T, TOKUDA S. Effect of various mushroom preparations on cholesterol levels in rats[J]. J Nutrition, 1966, 90(4):371-376.

[25] HEO SJ, JEON SY, LEE SY. Utilization of Lentinus edodes mushroom β-glucan to enhance the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gluten-free rice noodles[J]. Food Sci Technol-LEB, 2014, 55(2):627-631.

[26] 杨焱, 唐庆九, 周昌艳,等.猴头菌提取物对大鼠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食用菌学报, 1999, 6(1):14-17.

[27] 孙晓明,张卫明,吴素玲,等.羊肚菌免疫调节作用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1, 20(2):12-13,20.

[28] 吴映明.羊肚菌对小鼠胃排空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9(4):170-171.

[29] 罗霞,魏巍,余梦瑶,等.尖顶羊肚菌对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菌物学报, 2011, 30(2):319-324.

[30] 孙晓雨,崔子寅,张明亮,等. 枸杞多糖和茯苓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增强及对肠道黏膜的免疫调节作用[J].中国兽医学报, 2015, 35(3):450-455.

[31] 陈岗.银耳多糖的功能特性及其应用[J].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1, (4):144-148.

[32] 蒋先明, 石清东.茯苓多糖与羧甲基茯苓多糖的结构表征[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 14(3):40-46.

[33] 梁学清, 李丹丹, 黄忠威.茯苓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0(2):154-156.

[34] 陈春霞.羧甲基茯苓多糖的保肝与催眠作用[J].食用菌, 2003, 25(增刊):46-47.

[35] 宋芳.云芝多糖治疗慢性肝病近期疗效与免疫学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0(7):109-110.

[36] 秦秀丽, 金艳梅.蛹虫草枸杞保健饮料生产工艺条件的优化[J].江苏农业科学, 2014, 42(3):227-231.

[37] 周昌艳, 贾薇, 杨焱,等.几种真菌多糖预防酒精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J].食用菌, 2002, 24(5):36-37.

[38] 张万国,胡晋红,蔡溱,等.桑黄抗大鼠肝纤维化与抗脂质过氧化[J].中成药, 2002, 24(4):281-283.

[39] 张万国,胡晋红,蔡溱,等.桑黄对四氯化碳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房, 2003, 14(5):267-269.

[40] 张万国,胡晋红,蔡溱,等.桑黄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刊, 2001, 19(5):518-519.

[41] 周素娟, 张晓娜.食用菌保健功能及保健食品应用与开发[J].中国食用菌, 2015, 34(1):4-6.

[42] 田婷,陈华,殷璐,等.茯苓和茯苓皮水和乙醇提取物的利尿作用及其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4, 28(1):57-62.

[43] 高虹,程薇.湖北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湖北农业科学, 2008, 47(6):726-730.

[44] 赵义涛,唐玉琴,刘萍.食用菌深加工与功能性食品开发 [J].中国农学通报, 2003, 19(2):109-110.

[45] 邹东恢.食用菌的保健功能与开发[J].西部粮油科技, 2002, 27(6):55-57.

[46] 朱秀敏.食用菌中的生物活性物质[J].甘肃农业, 2011, (2):79-80.

第3篇:食品包装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 抗氧化剂;样品前处理;检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TS2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9-0133-02

抗氧化剂(Antioxidant)是一种能抑制和延缓聚合物材料因氧化和降解而出现的褪色、硬化、丧失光泽或透明等现象的化学添加剂,其用途比较广泛,可作为塑料、橡胶等多种材料的优良防老剂。然而,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在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的使用,使得食品包装材料和食品接触过程中,抗氧化剂向食品中缓慢迁移,从而对人体的健康会产生潜在的危害。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相继颁布了食品包装用材料的卫生法规[3-4],规定了抗氧化剂的最大使用量以及向各种食品模拟物的迁移限量,这无疑要求食品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相关检测技术能够满足社会需求,所以本文从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的样品前处理与分析检测两方面就其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1样品前处理方法

1.1 溶剂浸泡萃取法

食品包装材料大多以聚合物为原材料,其分子链堆砌紧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强,导致聚合物内部的物质不易被溶剂分子溶解从而提取出来。所以对抗氧化剂提取剂的选择,既要考虑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还要考虑能溶胀高分子材料的溶胀剂,所以,一般以混合溶剂为提取剂。孙莹莹等以异丙醇和环己烷作为混合提取液,37℃磁力加热搅拌过夜,对塑料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 BHA、BHT 的进行提取。Molander P等以氯仿为提取液,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低密度聚乙烯中Irganox1076。姜晓辉等采用索氏抽提法对食品与药品用塑料、橡胶包装材料样品进行前处理, 正己烷提取其中的抗氧化剂2, 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 BHT)。

1.2 快速溶剂萃取法

快速溶剂萃取(ASE)的应用涉及环境、食品、制药和聚合物领域。李小梅等选取食品及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常用的抗氧化剂BHA、BHT、Irganox1076为研究对象,经ASE300萃取仪甲醇萃取得抗氧化剂萃取液。ASE萃取条件为:压力为1500psi(10.3MPa),100℃加热5min,静态3min,冲洗体积为50%,氮吹60s,循环2次。林勤保等[11]用快速溶剂萃取的方法对聚乙烯塑料包装材料中得抗氧化剂进行提取,萃取条件:压力为10.3 MPa,萃取温度为105℃,萃取溶剂为异丙醇:环己烷(92.5:7.5),萃取时间为15min,循环2次。Alvaro Garrido-Lopez等[12]使用ASE200萃取仪以异丙醇为萃取溶剂萃取聚乙烯薄膜中得抗氧化剂。

1.3 微波辅助萃取法

李浩峰等将环己烷和异丙醇混合物作为提取剂,微波萃取食品和药品包装材料中的抗氧化剂BHA、BHT和TBHQ。萃取方法:精确称量2g样品于125mL微波萃取瓶中,然后向微波萃取瓶加入50mL环己烷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1:3,V/V)。在室温的条件下,在13W恒定的微波功率下在35s时间内持续升温到80℃,然后在80℃恒温条件下萃取15min,磁力搅拌转速为100r/min。Marcato B等将乙酸乙酯-正己院(75: 25,v/v)混合溶剂作为提取溶剂,提取了PP、HDPE、HECO、LLDPE、Supersoft和PB中的抗氧剂,提取后检测结果表明其中 Irganox 1010和Irganox 168的回收率均在95%以上。

1.4超声提取法

陈皖芳等采用超声溶剂提取包装材料中的抗氧化剂BHT(2,6-二叔丁基对甲酚),首先将样品剪成碎片,精确称取1.0g±0.01g样品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加入10mL异丙醇,密封,在40℃条件下持续超声1h。将萃取溶液转移至50mL平底旋转蒸发瓶中。再将10mL异丙醇加入样品中,再超声30min,两次萃取液合并。朱碧君等以聚丙烯输液瓶中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抗氧剂330为研究对象,将聚丙烯输液瓶剪碎,精密称取2.5g,精密加入乙腈20mL,精密称定,分别超声30min、60min,回流30min、60min,冷却后,乙腈补失重。周相娟等[16]选择正己烷作为溶剂,用超声萃取法萃取食品包装材料中的三种抗氧剂BHA、BHT和TBHQ。熊中强等[17]用环己烷超声萃取高分子食品包装材料样品,考察了超声萃取时间及温度对于BHT、BHA、TBHQ 浸出量的影响。

2 检测分析

气相色谱法(GC)是利用待测物不同组分在载气和固定相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主要是用来检测分子量低及对热不敏感的抗氧剂,如BHT、BHA和 THBQ。

陈皖芳等采用GC-MS法对塑胶包装材料中的BHT 进行定性和定量。色谱柱:DB-5HT毛细柱(15m×0.25mm,0.10μm);升温程序为:初温80℃保持1min,以10℃/min速率升至250℃,保持lmin。结果表明,GC-MS 法测定BHT 可获得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0.999,而且可获得较高的精密度。李浩峰等采用GC-FID法测定了聚烯烃包装材料中BHT、BHA和TBHQ抗氧化剂,色谱柱:Rtx-5毛细柱(30m×0.25mm,0.25μm);升温程序为:初温60℃保持1min,以20℃/min速率升至180℃,保持lmin,以5℃/min速率升至200℃/min,保持3min。结果表明,3种抗氧化剂在5.0~10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在经典的液相色谱的基础上,以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技术。在常用的热稳定性差的高分子化合物抗氧化剂(如Irganoxl0l0、Irganoxl076和Irgafosl68)检测中,液相色谱法的应用更加广泛。

朱碧君等建立了聚丙烯输液瓶中抗氧剂1010、抗氧剂330、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 的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Venusil MPC18色谱柱( 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 100%) ;流速1.0 mL/min; 柱温25℃;检测波长为274nm。结果表明,抗氧剂1010、抗氧剂330、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 分别在0.1029 mg/mL~5.145mg/mL、0.1065 mg/mL~5.325mg/mL、0.1034mg/mL~5.147mg/mL和0.1040mg/mL~5.20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为0. 999。聚丙烯输液瓶提取方法中的抗氧剂1010、抗氧剂330、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的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1.8%(RSD=1.6%),99.4% (RSD=1.5%)、88.5%(RSD=4.5%)及86.5%(RSD=5.3%)。M. S. Dopico-Garcia等[19]采用HPLC法测定了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包装材料中BHA、BHT、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等,色谱柱为SymmetryC18色谱柱(150mm×3.0mm,3.5μm),将模拟物样品分为水模拟样品和脂肪食品模拟样品,根据不同的模拟样品选择不同的流动相和检测波长,结果表明,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在大多数样品中有检出。

3 结论与展望

食品包装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世界各国政府和研究学者都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对其进行研究。我国对食品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的检测研究起步较晚,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食品中抗氧化剂的检测标准,但是在食品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的检测标准还没有明确制定。为了摆脱我国的食品包装在国际市场屡屡遭到技术壁垒的打压的困境,促进我国食品包装产业的快速发展,就要积极拓展食品包装材料的研究领域,努力提高我国食品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检测方法的研究力度,为国家制定相关的标准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熊中强,王利兵,李宁涛,等.气相色谱法测定高分子食品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的残留[J].色谱,2011,29(3):273-276.

[2]N.S.Allen,Chem.Soc.Rev.15 (1986) 373.

[3]颜亦斌.食品包装与食品安全[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4,22(2):50-52.

[4]张双灵,赵奎浩,郭康权,等.食品包装化学物迁移研究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07,28(9):169-172.

[5]李浩峰,李忠海,王利兵,等.包装材料中三种抗氧化剂的快速检测[J].安全与检测,2013(1),29(1):88-91.

[6]孙莹莹.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检测抗氧化剂BHA、BHT的研究[C].江苏无锡:江南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2012.

[7]Molander P,Haugland K,Hegna D R,et al. Determination of low levels of an antioxidant in polyolefins by large-volume injection temperature-programmed packed capillary liquid chromatography [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1999, 864(1): 103-109.

[8]姜晓辉.塑胶食品与药品包装材料中BHT的测定[J].化学分析计量,2009,18(3):65-66.

[9]杨凯,徐向东,夏学超.ASE快速溶剂萃取应用[J].今日科苑,2008(20):85.

[10]李小梅,宋 欢,林勤保,等.UPLC研究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抗氧化剂及其迁移[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0,22(8):980-984.

[11]林勤保,李小梅,宋欢,等.聚乙烯塑料包装材料中4种抗氧化剂向脂肪食品模拟物迁移的研究[J].2010,26(6):631-635.

[12] Alvaro Garrido-Lopez, Mar?a Teresa Tena. Expermiental design approach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pressurised fluid extraction of additives from polyethylene films [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5,1099(1-2):75-83.

[13]Marcato B,M.Vianello.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by fast sample preparation for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additives in polyoleflns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0(869):285-300.

[14]陈皖芳,穆江华,钱明伟.GC-MS 快速测定塑胶包装材料中的BHT[J].广东化工,2011,38(8):136-140.

[15]朱碧君,胡红刚,李婷婷,等.HPLC法测定聚丙烯输液瓶中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抗氧剂330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12,32(3):416-418.

[16]周相娟,赵玉琪,李伟.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的三种抗氧化剂[J].食品工业科技,2010,31(9):288-289.

[17]熊中强,王利兵,李宁涛.气相色谱法测定高分子食品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J].2011,29(3):273-276.

第4篇:食品包装的发展范文

试图探索儿童的情感与儿童食品包装设计的关系,对情感化设计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儿童食品包装情感化设计的表现形式,对目前国内儿童食品包装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重点探讨了儿童食品包装的发展趋势,希望能给将来的设计师提供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

儿童食品;包装设计;情感化设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9008103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费者自我意识也日益增强,社会不知不觉地步入了“情感化经济”时代。消费者不再只是关注商品的价格和质量,更加关注商品的情感文化内涵,于是,情感消费成为顺应时展的消费新理念,并直接影响着广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作为消费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有着与成年人不一样的独特情感,儿童是情感最为丰富的精灵,其情感对行为具有最直接的支配能力,同时儿童也是最需要情感关怀的特殊消费者。走进儿童的情感世界,将情感化设计理念融入到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是设计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1情感化设计概述

所谓情感化设计,就是通过形状、色彩、材料等设计要素,将情感融入到设计的产品中,在用户欣赏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激发用户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满足。

国际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工业设计家唐纳德・A・诺曼教授在其著作《情感化设计》一书中,通过对人类的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将人类的情感体验分为三个层次,即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通过这三个层次阐述了情感化设计的重要性。本能层次的情感体验和人的第一反应有关。行为层次的情感体验和产品的使用有关。反思层次的情感体验是在本能层次与行为层次作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消费者内心所产生的更深度的认识、理解、情感、个人经历、文化背景等交织在一起,所产生的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这三个层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

儿童食品包装情感化设计应该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从满足儿童情感体验的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等三个层次着手,着眼于儿童内心的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设计出符合儿童身心特点,令儿童愉悦和难忘的包装,让生活充满乐趣和感动。

2儿童食品包装情感化设计的表现形式

本能层次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主要表现在包装的图形、色彩、材料、造型等设计要素方面的设计,这些设计可以直接调动儿童的情感。儿童通过视觉欣赏、触碰、嗅觉等感官方面的体验对食品包装产生第一印象,从而引起相应的情绪,并伴随感官体验的同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对于设计师而言,应该尽可能让所设计的包装在本能层次上符合儿童独特的感官需求,使所设计的包装能给儿童带来愉悦、兴奋、依恋等积极的心理感受,并通过趣味性、美学性使儿童对包装产生一见倾心的感觉。

行为层次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主要表现在儿童使用的过程中,因儿童的参与而获得的一种情感体验。设计师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分析儿童的消费心理,从理解儿童的需求开始,寻找儿童在使用体验中遇到的问题,并且不断发现儿童在使用中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努力找到解决的办法,让儿童在拥有产品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感到关爱,获得心理上的愉悦和身体上舒适,从而更好的满足儿童的使用需求和精神需求。

反思层次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主要表现在包装对儿童的思维、情感所产生的影响。设计师在对儿童食品包装进行设计时,应该紧紧抓住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本能层次和行为层次的情感体验之下,以人为本,在设计中倾注对儿童的更深层次的关心,抓住儿童的情感记忆。

3国内儿童食品包装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在本能层次上,目前在各种便利店、超市的货架上,儿童食品包装琳琅满目,设计的也越来越精美,可惜的是,大部分儿童食品包装局限于依靠视觉上采用生动的卡通形象、卡通造型来吸引儿童,材料也多为纸质包装和塑料包装,缺乏一定的创新性、互动性和情感性。没有从包装的多感官和与儿童行为的互动上找到创新点,无法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更无法诱发儿童的购买欲望。

在行为层次上,虽然市场上的儿童食品包装几乎都满足了其保护商品、传递商品信息的基本功能,可是绝大多数的包装没有从理解和满足儿童消费群体的情感需求和商品的特性方面着手,没有根据儿童真正的需求以及商品的特点和属性进行情感化的设计,难以符合儿童对食品包装的功能需求与心理需求。

在反思层次上,目前国内儿童食品包装设计师对儿童独特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缺乏深入的了解,没有怀着一颗童心去做设计,没有真正站在儿童的视角,从儿童所了解和熟悉的世界看待事物,无法亲近儿童的内心,自然无法引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

4儿童食品包装情感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4.1本能层次的发展趋势

在消费者看到儿童食品包装多姿多彩的同时,食品包装的安全问题还需要一如既往地关注。国内经常出现了儿童食品包装材料和造型的不合理导致的儿童安全问题。比如,包装印刷油墨残留有毒物质污染食品导致儿童食物中毒,包装物损伤儿童身体,果冻包装的不合理导致儿童食用的过程中窒息等。设计师应该遵循近年来提出的绿色包装的设计原则,选择能够促进持续发展的包装材料。针对儿童这个特殊消费群体,在材料的选择上首先应保证安全,例如要选择无毒性材料,包装时不会产生锐利尖角形态,其次要考虑材料的趣味性。无毒、无味、无害的与人类情感最密切的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材料自然是儿童食品包装的首选,如草、荷叶、芦苇叶、藤条、玉米皮等,并且这些材料容易降解,也可以回收再利用,流露着大自然朴实、清新的气息,对儿童的视觉和嗅觉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将材料与色彩、图案、造型、肌理相结合,应该选择与儿童心灵上更接近,情感上也更容易接受的使用起来舒适、有温暖感、凹凸感的不易滑落的肌理材料,尽量避免平滑、冰冷的肌理材料。这样在考虑到安全性的基础上,也增加了包装材料的趣味性,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随着科技的进步,包装的新技术应用和开发,如可食性的包装材料、环保的食品包装印刷油墨等将是以后食品包装发展的重点。如图1所示,是由瑞典的设计工作室Tomorrow Machine利用科学与智能材料设计出的覆盆子冰沙包装,不仅对生态毫无危害,还可以从包装毁坏程度判断内容物的新鲜程度。经过测试发现在一般室温下,包装经过一个月摆放会逐渐萎缩,半透明的特性让装载在其中的内容物,颜色容易透出来,对于辨识非常有帮助。

4.2行为层次的发展趋势

方便化是儿童食品包装发展不容忽视的方面,减少包装的开封障碍是一个明确的需求。每个人都遇到过很难打开的包装,尤其是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儿童来说,力气比成年人小很多,而很多包装的开封设计的不尽人意,导致儿童在开启时很吃力或需要剪刀之类的工具来辅助开启,否则根本无从下手。设计师要考虑到将不难开封的包装与能缩短时间和减少麻烦的包装解决方案结合起来,最简单的解决方案是设计出无需任何工具,儿童就可以轻松开启和密封的包装。既然是儿童食品包装,那么就需要考虑儿童真正的需求,考虑到儿童的手型大小,儿童的力气大小等。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包装尺寸的合理性,摒弃成人的尺寸,以儿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如果以成人的尺寸做出来的包装,必然不能符合儿童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那么儿童在持握包装的时候会觉得不舒适,在这种情况下,儿童肯定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如图2所示,是Benjoy Nutrition食品公司独家使用的防泄漏儿童食品包装。此包装的盖子由两部分组成:外层是可揭除封口,里层是不能被撕去的带划线的薄膜,它巧妙的十字缝设计不仅能让儿童的小指头伸进去取东西吃,并在取用后自动归位,还能防止开口朝下时产品洒出来。

4.3反思层次的发展趋势

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不仅要做到吸引儿童的注意,还要尽量去激发儿童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增加他们的知识,从而能够起到教育的目的,也能够增加商品本身的感染力与亲和力。据儿童心理学家研究,95%的儿童在玩耍、娱乐的氛围中能学会更多的知识。因此,设计师可以考虑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在包装或者配套物的设计中增加各领域的知识,将其与包装进行巧妙的融合。比如把一些游戏性的趣味小故事、有寓意的连环画、需要开动脑筋的算术题等内容印在食品包装上,再比如,对包装盒进行衍生利用,做成小玩具、小拼图等,增加包装自身的趣味性和文化含量,更大程度的发挥包装的教育引导作用。如图3所示,由Matadog Desig设计的儿童食品包装就是如此,当儿童撕开包装,取出零食后,把包装反过来,就能看到包装纸变成了玩具纸。儿童只要按照包装上面提示的折纸方式,将包装纸折叠固定好,就能亲手打造出可爱的纸玩偶来。此包装在锻炼了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启发智力的同时,也使这个低成本的包装对儿童产生了持久的吸引力。作为中华民族的儿童食品包装,在增加知识性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背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包装只有有了地方色彩才会在众多包装中脱颖而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优秀设计元素,设计师应从中汲取先人智慧的结晶,在充分注意儿童食品包装设计各要素的同时,将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以不同表现形式通过不同载体呈现在儿童面前,使他们从小就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将我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5结语

本文从情感体验的三个层次分析了国内儿童食品包装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将情感化设计理念融入到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必要性。也从这三个层次探讨了儿童食品包装的发展趋势,本能层次以材料的安全性为例,行为层次以开封的合理性为例,反思层次以知识性等为例进行探讨,只是提供一个思考方式,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此来表示设计师可以从情感体验的三个层次来思考儿童食品包装的设计,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着眼于儿童内心的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从而突破现阶段儿童食品包装单一、乏味、毫无感情的设计,设计出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真正激发儿童情感的食品包装,这也是情感化设计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唐纳德・A・诺曼(美).情感化设计[M].付秋芳,程进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唐纳德・A・诺曼(美).设计心理学[M].梅琼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第5篇:食品包装的发展范文

食品包装的迅猛发展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食品包装也是最能体现各个时代科学水平、生活水平、设计水平和文化背景的。越是发达的国家,商品的包装率越高,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一面镜子。改革开放后,我国食品包装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同时,它也是高技术、高智能的产业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及包装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样式越来越多,技术性也越来越强,这给我们从事包装设计的人员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也是时展的必然所在。

一、现代食品包装新概念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食品包装就与之相随。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为储存食物和水,用泥才烧制的各种陶器、用兽皮缝制的袋子、用藤条编制筐子等都是最早的食品包装原形。现代的食品包装是指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容器和包装技术,把食品包裹起来,以使食品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保持其价值和原有状态。食品包装是以食品为核心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食品科学、食品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包装技术、标准法则及质量控制等一系列问题,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食品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特殊商品,其营养与卫生极其重要,但又非常容易变质,所以食品包装的主要目的是必须保证食品作为商品在贮运和流通过程中的卫生质量及品质和风味。食品包装作为产品的附加物而成为商品的组成部分,和商品是不可分割的,在现代市场策略中占据了显著的地位。同时,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能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它已成为企业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超市中起到了无声售货员的作用。食品包装的形象直接反映品牌及企业形象,它为创名牌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竞争中,它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二、新的生活方式与现代消费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食品包装

现代社会生活离不开包装,包装的发展也深刻地改变不口影响着现代社会生活。现代食品包装设计受到现代新产品、现代消费、行销竞争的发展和现代传播文化、时代精神的影响。首先,是现代产品的品种、品质、品位都有了不断的发展,出现了许许多多新型的产品,食品日趋向系列、方便、安全、休闲及有益身心健康,形式也日趋轻、短、小。在国外,有些大型超市的商品品种都在十万种以上。产品的不断发展,对包装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新课题,促使人们不断去研究开发。其次,是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日趋成熟,消费能力的提高,使每一个消费者都有了独立的消费意识,对消费市场不再盲从,具有独立享受生活的能力。消费观念是直接受文化思想和消费教育影响的,时代的发展带来了今天大众消费生活的新需求。人们的文化水平、价值观念已产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作为社会主要消费群体的中青年,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的消费需求,从物质到精神,文化性的软消费在不断提升,日益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现在我们已进入了新的消费时代。现代人除了一般日常的消费外,更多地追求“旅游消费”、“休闲消费”、“保健消费”、“礼品消费”等。人们在食品上更加讲究质量、情趣和品位,在吃的同时,又能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大量的营养食品、方便食品、速冻冷藏食品、保健食品、绿色食品及各种中、西快餐的不断涌现,给今天生活在快节奏的都市青年及上班族们带来了无尽的方便和实惠。另外,大量的国外食品的引进,充实丰富了国内市场,同时也给我们包装设计师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要更加重视设计,使商品结构更加合理,使人们能充分享受高科技带来的舒适和方便。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现代食品包装的层次

1.现代工艺的发展

每一次新的改革,都是高科技的进步成果。不断追求更高更新的科技含量,使食品包装上一个新的台阶。

高科技、高智能的生产设施,将不断推动包装工艺的发展,新的工艺流程、自动化、电脑一体化的应用会给食品包装提供更多、更新的设计构想。现代新型高超的印刷、制版技术给包装的各个环节提供了实现完美效果的保证,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更加紧密,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科技的突破,对现代食品包装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设计师要能熟悉新工艺、新技术,并能充分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成果为现代食品包装服务,运用电脑设计手段,追求更加精致、完美,并具有文化内涵的包装设计。

2.现代材料的发展

包装材料是指用于制造包装容器和构成产品包装的材料的总称。它的种类包括木材、纸、纸板、玻璃、金属、塑料、纤维织物及各种辅助包装材料。它的基本性能是保护性、安全性、加工适应性、便利性和商品性,还包括资源特性、经济性及可回收利用性。食品包装是系统工程,包装材料是基础。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的材料不断诞生并被利用,包装材料从天然发展到合成,从单一发展到复合,材料的互相渗透已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和必然。它代表的是一个新时代的文化信息,一种新生力量在生活中的体现,使得现代食品包装的行列里又增添了新的家族,使包装文化的美感具有了时代感、流行性和普及性。一种新材料的出现,会使一种包装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标记,如金属箔包装,被认为是高品位、高品质具有时代感特征的包装材料,所以,新型的一些休闲小食品都采用这种包装材料。

新材料的开发,不仅有更高的科技含量,更加科学合理、安全可靠,也更加注重有益健康和无害,更加追求材料的细腻、光滑、柔韧、富有特色和肌理,也充分考虑环保、再利用等方面的因素,有些材料能摹仿自然材料的特性,替代传统材料的作用,并能达到包装食品的最佳效果。

作为一名现代设计师,要掌握新材料的特性,并能准确地把握各种材料的美感,巧妙地应用这些材料,使包装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四、现代设计思想的发展使现代食品包装设计有了新的空间

时代的发展使得现代设计思想早已发展到不局限于艺术设计思想的发展。广泛开拓设计思维,确立现代化包装设计的正确理念,树立符合时代需求的设计思想和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消费观。现代科学的新发现,边缘学科的介入,人类对自身价值和周围生态环境的认识,文化思潮、心理学、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早已超出了预想的范围,设计者要充分发挥、利用发散的思维,走在时代的前沿,寻找独特的设计风格,把握时代美感,对未来的市场具有前瞻性和判断力。

1.现代食品包装与环境保护

随着认类受教育面的不断扩大,对环境的保护也将从包装事业开始起步,降低成本,重复使用,减少污染,可持续发展,将成为21世纪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资源的消耗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生态的两大热点问题,而现代包装与它们密切相关,包装制造所用的材料大量地消耗着自然的资源;在包装生产的过程中,一些不能分解的有毒物质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数量巨大的包装废弃物也是造成环境的重要污染源,这些因素助长了自然界的恶性循环。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每一种物质的形成都需要漫长的时间,森林的大量采伐已严重破坏地球的气候和生态平衡。包装业对资源的需求量巨大,所以我们作为一名包装设计师来说,要身体力行,从我做起,在设计包装时,力求精而少,合理简洁,防止过分包装和夸张包装。目前,市场上有些包装盒越做越大,而里面盛装的内容物却很小,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给消费者造成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在设计时,尽量应用高科技的复合材料以替代玻璃、金属等材料,如牛奶、果汁饮料类包装采用纸塑复合材料和无菌包装技术,大量节省了包装能源成本,同时,又较好地保持了食品的风味和质量,并赋于了它时代的美感。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到处可见,我们城市将会被塑料等包装废弃物所包围。所以,面对这严峻的事实,我们应尽量在设训食品包装时,解决好产品和包装的合理定位,避免华而不实的包装,尽量采用高性能包装材料和高新包装技术,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包装用料和提高重复使用率,降低综合包装成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使产品包装与人及环境建立一种共生的和谐关系,不断开发可控生物降解、光降解及水溶性的包装材料,在推出新型包装材料的同时,同步推出其回收再利用的技术,把包装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2.建立绿色包装系统已成为我们共同的课题

在大力推广绿色食品即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同时,绿色包装的新概念也不断地被人们所重视,它是指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包装,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包装。研究和开发绿色包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包装市场的竞争热点。

绿色包装的技术系统,应该解决包装在使用前后的整个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研究和寻找理想的绿色包装技术,对不同的商品要开发研究相应的绿色包装制品和方法。倡导绿色包装的实际意义,在于促使建立和完善包装资源的回收和再生系统,使包装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大大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安全、更舒适。

今天,人们在追求反朴归真、回归自然的设计风格。从自然出发,顺从自然发展的规律,开发自然之美。在视觉上、感情上引导人们回归自然,呼吸自然的空气,充分发掘出自然中的本质的美,并能在包装设计中充分体现出来。

第6篇:食品包装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 食品科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Preliminary study on reform of teaching of Food Packaging

Xiao Qian1, Wu Weiguo1, Luo Aihua1

(1.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410128, Hunan,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and significance of Food Packaging in food science system is introduced. Moreover, the features and practical problems in teaching of Food Packaging are analyzed. During teach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 were reformed. We increase the safety of food packaging as well a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food packaging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ontent, and promote the in lectures, case teaching new teaching methods. Therefore,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urse on food packaging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food packaging, teaching methods, reform of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2

食品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食品离不开包装,它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环节,与食品加工、储藏、流通与消费等诸多环节密切相连。包装的好坏直接影响食品的质量、档次和市场销售。与此同时,包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是商品化及工业化程度的测定仪和风向标。近年来国家重点发展农副产品保鲜、保藏和深加工行业,要求所使用的包装材料和容器保鲜性能好,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真正保证新鲜果蔬的原汁、原味、原貌,这些都将给食品包装行业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前景。

《食品包装学》是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具有课时少(湖南农业大学安排20个学时)、课程知识点多且零碎、与其他课程交叉较多、实践性较强等特点[1]。如何在较短的授课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食品包装方面的知识,为将来更好的从事食品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这是急需要考虑和探讨的问题。笔者经过近几年对《食品包装学》课程教学过程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旨在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1.更新教学内容、构建食品包装学完整的教学体系

食品包装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各种食品包装材料的应用性能,以及各类食品包装的技术与工艺,并达到可根据各类食品的不同特点选择包装材料与进行初步的包装设计[2]。目前,常用的食品包装学的教材为章建浩主编2010出版的《食品包装学第三版》,该教材涵盖了各种的食品包装材料应用性能,以及各类食品包装的技术与工艺等基本知识[3]。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食品包装技术理论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如果仅仅按照教材的内容照本宣科,不介绍学科的前沿知识和最新动态,可能会出现理论知识严重落伍,既不能体现本学科的前沿知识,还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使用了Robertson教授主编2012年出版的《Food Packag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第三版,以及Han教授主编的《Innovations in Food Packaging》等书籍的部分内容。在原有的内容的基础上增添了食品货架期与包装材料和技术选择之间的关系[4],以及现在食品包装关注的热点内容:如可食用、可降解食品包装,活性和智能型食品包装等研究[5]。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更新,部分中英文对照PPT的制作,这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食品包装学的教学体系,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专题讲座、案例教学

与传统的章节讲述法相比,使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教师在备课时不是按章节去组织教学内容,而是在保证实现教学目的前提下按专题去组织教学内容,因此专题讲座所涵盖的信息量大、学术性强、形式生动活泼比较吸引学生。考虑到本专业开设的《食品包装学》为20个学时,笔者安排了两次专题讲座(每次讲座为2个学时)。由于,笔者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发现教材的部分内容如:常用的食品包装的技术与设备,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而在第一次专题讲座邀请具有丰富的工业化生产经验的教授,介绍国内外主流食品包装的技术与设备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消化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消化的知识点。第二次专题讲座关于未来食品包装的发展趋势,主要介绍了目前食品包装材料、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案例教学是以真实案例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运用,丰富课堂内涵,激发教、学双方的活力和效率。《食品包装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内容与应用息息相关。采用案例教学,可以强化基本知识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食品包装材料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时,引入2013年“酒鬼酒”中增塑剂超标的问题,在课堂中解释该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现在的一些解决措施。

3.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被动为主动学习显得尤其重要。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根据相应知识点,展示图片或者视频,增加上课生动性,增加学生听课程度,给予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空间,提高课堂知识收获效率。例如在介绍包装食品的质量变化及其控制时,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引入知识点。让学生充分了解到食品包装学的意义,激发学生探索学习食品包装学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开端。笔者把课前预习作为一项准则来认真实行,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前预习的重视程度。此外,预习过程,对于提高任课老师的上课效率也是有益的,其原因在于学生对所学内容在上课之前,做到了心中有数,缩短了理解与接受时间。

实践出真理,唯有不断将理论付诸实践,才会不断进步。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性采用刻板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有的学生可以摸索出应对考试的方法,却对知识内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传统方式教育出来的学生,虽然具备专业知识,然而创新力不足,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维也有待加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在讲述食品包装的商标时,学生可以去超市观察,结合社会上出现过的真假商标,进行自己的判断。另一方面,相应程度上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容小觑。例如第十二章在讲述食品包装设计时,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动手实践,设计食品包装。其一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其二在实践过程中,更易发现问题,明白学生自己的不足。自己设计食品包装整个过程,是一次思考的趣味之旅,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包括食品包装学的作用、包装材料选择、包装食品质量变化及其控制、包装设计理念的渗透。

4.改革考核方法

教学效果的好坏离不开成绩考核,成绩考核在教学环节当中是不可缺少的,它是实现教学目的一种手段,运用得当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的考核方法以闭卷笔试为主,不仅难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客观评价,而且也不符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笔者采用课堂现场考核、设计食品包装作品及课下论文写作,各占总成绩的20%,40%和40%的方式进行考核。课堂现场考核侧重于检验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食品包装作品的设计可以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撰写课下论文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巩固课堂教学成果。这种考核方法有助于学生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真正掌握食品包装的技能。

5.结语

食品离不开包装,21世纪食品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食品包装质量的竞争。食品产业作为一个高智能、高科技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各国投入比重不断加大。目前发达国家食品技术日新月异,以利用高新技术为特点的产品层出不穷。具有巨大的国际市场和强劲的竞争力。而我国食品包装的系统研究比较晚,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有不断加强《食品包装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才能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真正培养出合格人才。

致谢:

本论文感谢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等农林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20120167)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韩春阳,孙炳新,刘天植,张佰清.包装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包装学报,2011,3(2):87-89

[2]陈志周,于志彬,迟建等.《食品包装学》的探索与实践[J].包装工程,2004(3):202-203.

[3]章建浩.食品包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第7篇:食品包装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食品包装领域;应用研究

前言:在当今社会中,机械自动化以其卓越的优势,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从而极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机械自动化指的是在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中,按照指定的程序,能够实现自动化的运行,无需人为的干预和控制。在机械自动化当中,通过机械的方式,生产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和运行。在我国食品包装领域当中,由于起步较晚,相关的技术研究较为落后,因而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将机械自动化应用其中,能够更为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推动食品包装领域的发展。

一、机械自动化在食品包装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从我国当前的书品包装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存在着一定的畸形状态。我国食品业市场目前正处于“一强多极”的格局,一些大型食品企业拥有国有化背景,具有垄断性的优势,资金也十分充裕。在此环境中,很多中小食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极大的压力。这种发展模式对我国食品包装行业的发展具有不良的影响,因此,近年来,已经开始了对这一领域的改革与优化。在诸多中小食品企业中,逐渐开始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从而使得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然而,我国目前在机械自动化领域当中,相关的技术和不够成熟,在价格、技术等方面都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优势[1]。这样,对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十分不利的。而且,我国对相关机械设备的研究和制造起步较晚,相比于其它国家更为先进的技术,不具备市场竞争的优势。

二、机械自动化在食品包装领域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食品包装领域当中,由于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很多相关的机械设备仍处于较为初级的状态,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同时,由于我国关于机械自动化技术中的产品性能、产品质量、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研究,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因此,很多大型企业更加倾向于选择进口设备,使得我国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除了技术水平不足之外,在机械自动化领域中,相应的创新能力也较为不足[2]。相比于该领域中的一些先进国家,我国的机械自动化设备无论在品种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达不到其技术标准。目前,国外应用在食品包装领域中的机械自动化设备就有多达六千余种,不但设备数量和种类角度,而且在性能、质量等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优势。此外,我国机械自动化在食品包装领域中的应用,还缺乏统一的规划,因此存在着很大的生产力分散的情况。

三、机械自动化在食品包装领域中的应用策略

在我国当前的食品包装领域当中,所应用到的生产机械设备种类较为繁多,其中很多设备都具有一定的自动化控制能力。机械自动化在食品包装领域当中的应用,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加便利的操作机械设备,从而简化不必要的生产环节。对于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省,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都具有十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食品包装领域当中,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不过,针对机械自动化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食品包装领域中,应当采取相应的策略,加强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从而推动食品包装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一)自动识别技术

在食品包装的过程中,对于生产原料的质量,系统应当进行自动的分析识别,从而将不合格的产品剔除出去。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应用到自动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在利用计算机技术、光学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对自动识别体系进行有效的构建。该技术在机械自动化当中的应用,使得由人为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有效的提高了食品包装的质量,也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3]。

(二)运动控制系统

机械自动化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就是运动控制系统。通过对运动感控制系统的应用,在食品包装的机械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能够更加精准的检测产品的运动位置,同步化产品的运动速度。在食品的灌装和包装环节中,对运动控制系统的应用,从开始进行食品包装工作的时候,就应当对其运动的速度和位置进行精确的控制,从而实现精确定位。目前,运动控制技术在我国食品包装领域当中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安全监测系统

对于食品包装领域来说,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安全方面的问题。食品包装企业要想得到更加良好的持续发展,就必须确保生产安全[4]。在过去的食品包装生产当中,主要是根据加工机械的规定参数,来对食品包装安全进行监测和判断。不过,仅仅利用这种参数,有很多问题是无法判断的,例如食品的自身属性、包装过程、以及生产原料的质量等,而这些问题都会对食品包装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食品包装安全监测系统拥有了充分的技术保障,从而可以更好的对食品包装生产进行监测和管理。例如,利用机械自动化当中的安全监测系统,能够在食品包装生产过程中,对异丙醇、二甲苯等有机溶剂的残留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确保食品包装的安全。

结论

机械自动化技术是工业生产领域当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工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食品包装作为与人们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领域,除了生产效率以外,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更为重要。而传统的食品包装生产不但效率低下,而且无法有效的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对此,机械自动化的应用,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使食品包装领域得到更为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刚,郑文杰. 机械自动化在食品包装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与企业,2014,18:148+152.

[2]毛仕龙. 机械自动化在食品包装领域中的应用探讨[J]. 山东工业技术,2015,07:41.

第8篇:食品包装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 食品包装 食品标签 问题

食品包装的材料、包装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食品包装学发展成为独立于食品工艺学的一专门学科。这门学科日益受到重视,成为有关食品各类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必修课。按照国家教委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及农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课程应系统地介绍有关食品包装材料、工艺技术、机械设备和设计方法,并反映近年来世界各地在食品包装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

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教师要力图把一些食品包装的基本理论讲解的清晰易懂,从而使学生通过理论教学,能够掌握食品包装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包装方法的原理,学习和理解有关食品包装的材料运用、包装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包装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应介绍近年来世界各地在食品包装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

基于上述认识,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包装学”课程进行了教学研究,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在调查走访中,了解食品包装,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从食品标签入手,带着问题,在逛超市中学到知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能力目的。

1.通过各种方式,或走访食品厂,或逛超市,调查了解常见食品的包装。

比如,面包的包装,先让学生调查有几种包装形式,然后引导总结各种包装形态的优缺点,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再查阅有关资料介绍发展历史。通过调查学习认识到面包通常是采用软包装材料裹包的。主要包装材料有如下几种:

(1)蜡纸。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面包开始采用蜡纸裹包。蜡纸是最经济的包装材料,在自动裹包机上也有足够的挺度,封合容易,能有效防止水分的散失,其缺点是透明度不好,而且折痕容易造成漏气,引起面包水分散失和发干。

(2)玻璃纸。1920年前后玻璃纸就开始作为面包的裹包材料。后来改用涂塑玻璃纸,解决了半防潮性和热封问题。1930~1955年,面包基本上改用玻璃纸包装。但是,玻璃纸的包装成本比蜡纸高得多,比较适合用作高档面包的包装。

(3)塑料薄膜。国外50年代开始采用聚乙烯薄膜包装面包。聚乙烯薄膜包装成本比玻璃纸低30%左右,但是,厚度较薄的薄膜的机械操作工艺性能差。聚丙烯薄膜透明度优于聚乙烯,而且挺度较大,机械操作工艺性能也好。不过,单纯的聚丙烯在-17.7℃时就会脆裂,而且热封困难。到1962年,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三层共挤材料出现,进一步满足了面包包装的需要。

(4)目前,大约90%的面包都采用聚乙烯塑料袋包装,其优点是,可反复使用,方便,面包的货架期较长,而且不需要捆扎,可采用热封或塑料涂抹的金属丝扎住袋口,也有采用聚丙烯塑料袋扭结袋口包装面包的。更讲究一些的是采用铝箔/纸复合材料或铝箔/聚乙烯复合材料。这类包装材料不透明,但可以保护面包中维生素B1免受损失。

经过这个过程后,从食品包装原理学总结出面包包装的要求主要是保持面包水分,防止老化和防止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侵染以及防尘。

2.联系实际,从食品包装技术应用及生活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提供一定的基础。

通过调查,学生了解到果蔬保鲜的包装方法:

(1)塑料袋包装

要求使用的薄膜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对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透过性适当,并有一定的机械加工性能,无毒副作用。大部分果蔬可采用此法包装保鲜。

(2)浅盘包装

将果蔬先放入浅盘中再进行裹包或装盒,浅盘主要有纸浆模塑盘、瓦楞纸板盘、塑料热成形浅盘等,包装时采用热收缩包装或拉伸包装固定产品。这种包装具有可视性,有利于产品的展示销售,消费者对内装产品一目了然。芒果、白兰瓜、香蕉、番茄、嫩玉米穗、苹果等都可以采用这种包装方法。

(3)穿孔膜包装

实施穿孔膜包装时,穿孔程度应通过实验确定,一般以包装内不出现过湿状态下所允许的最少开孔量为准。由于薄膜穿孔,这种方法很难再有气调作用。

(4)简易薄膜包装

对果蔬实行单个包装时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即用塑料薄膜对果蔬进行简单裹包拧紧,只能起到有限密封作用。

收回调查资料后针对其中穿孔膜包装进行重点讲解,用密封方法包装果蔬,在条件不适时包装内易出现厌氧腐败、过湿状态和微生物的侵染。因此某些果蔬的保鲜需用穿孔膜包装,即在薄膜上按要求刺穿一定数量和直径的小孔再进行包装,以避免袋内二氧化碳的过度积累和过湿现象。许多绿叶蔬菜和果蔬适宜采用此种方法,这样加深了对打孔膜保鲜包装贮藏方式的理解。

3.调查几种食品的标签,与国标规定的对照,看存在什么不足,应如何改进。比如,按照标签标准规定有必须标注的内容,推荐标注的内容,为提高学生能动性,可留课后作业:调查几个附近食品厂家的标签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规定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注的内容有: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固形物含量,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或/和保存期,贮藏指南,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特殊标注内容。当包装容器的最大表面积小于10cm2时,除香辛料和食品添加剂外,可免除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或/和保存期、质量等级、产品标号。产品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已明确规定保质期或保存期在18个月以上的食品,可以免除标注保质期或保存期。进口食品可以免除原制造者的名称、地址和产品标准号。推荐标注的内容是批号、食用方法、热量和营养素。经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食品,必须在食品名称附近标注《辐照食品》;经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任何配料,必须在配料表中加以说明。

食品包装学的授课中,联系课程理论通过逛超市或走访食品厂家,学到食品包装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从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食品标签入手,既让学生了解食品保藏的基本知识,又通过调查实践掌握了常见食品包装的形态,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能力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志周,于志彬,迟建,等.《食品包装学》的探索与实践[J].包装工程,2004,25(3):202-203.

[2]张平安,艾志录,赵秋艳,等. 食品包装学的多媒体教学[J].现代食品科技,2005,21(2):145-147.

第9篇:食品包装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产品包装英语设计规范化使用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上开始使用外语词汇作为包装手段。尤其是食品包装上的外语词汇,不仅方便了外国人对商品的选择,促进了我国商品的出口和消费,在宣传上也体现了时代潮流,迎合了大众的消费心理。

近年来,随着英文包装的泛滥,许多英文词汇的运用开始变的随意和混乱,用词和语法使用不规范、随意套用外国商标等现象时有出现,这大大降低了中国商品的市场价值,对我国的广告宣传也造成了消极影响。

1 食品包装英语规范化使用的重要性

从消费学上来讲,商品的包装就是一种无形的品牌,而英文的使用就和品牌的商标一样重要。作者看来,品牌商标是所有关于该产品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元素的组合。这其中,英文作为被人们广泛认知的国际性语言,其表达的准确性与规范性至关重要。

从消费心理学上来说,中国当前的消费者对于国外产品的认可度更高,食品包装上使用英文包装或者英文广告可以提高消费者消费的潜在欲望,提升品牌的价值。一旦产品包装上的英文使用不规范或者出现“冒用”、“套用”的现象,会降低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评价,影响企业形象。所以,食品包装在使用英语进行创新的同时,必须要保留一定的语言规范性。

2 当前市场上商品包装中英文使用的现状

2.1 名称翻译错误

在许多超市中,我们都能看到进口商品或者国产商品为了追求视觉效应,在食品的外包装上使用英文字母,但是这些产品的单词选用不是很准确,而且有时出现的是浅显的翻译错误。

2.2 专业语法错误

产品对于产地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尤其是食品产品,必须明确指出原产地和生产日期以及原材料等。但是当前市场上对于这些细节的翻译,还存在不足。比如对产地“虎门”,有的厂商直接采用翻译工具提供的单词“tiger door”,像这种单词,正确的语法应该是音译,即:“Humen”。再有就是许多特殊意义的词语:比如“开封”,有的产品表达成“Open it and help yourself”,这句话讲的是:免费自用,完全不符合语法和翻译规则。正确的应该是“Ready to be served”。

2.3 发生错误的原因分析

经过作者调查,出现食品包装英语混乱使用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机器翻译。指的是许多设计者使用谷歌翻译或者百度翻译来进行词语转换,导致语言性错误。第二,审核不严。对于英文的使用,食品包装袋的制作者没有认真审核,或者生产者本身的英语底蕴不足,导致出现英语使用混乱的状况。第三,故意混淆,模糊产品。这种属于通过对产品包装的复杂化来欺骗蒙蔽消费者,以达到产品销售的目的。

3 如何加强食品包装中的英语规范化使用

3.1 充分理解商品包装再设计

商品包装一次设计,是使用视觉平面设计来进行产品的整体包装。比如:食品的包装形式,材料和主题形状颜色等。商品包装再设计就是指在一次设计的基础上为包装添加文字、图案、色彩等设计元素。作为包装的设计者,必须要了解英文的使用目的和使用效果,结合产品的特点进行规范化使用,提升产品的形象,推动产品进入市场。

3.2 掌握基本的商务英文使用规范

食品包装中的英语属于商务英语的一种,它的翻译方式和语法结构与普通的对话和学术性英语有所不同。所以,食品包装中使用的英语必须符合简短、精要、吸引性等特点。所以设计者在使用英语的时候,除了要兼顾商品的属性和广告效应,还要懂得一定的商务英语使用规则,对于像食品产品的单位、固定用语等词汇一定要专业,这样才能提升产品的整体价值。除此之外还要对中国的地名专有翻译进行了解,对于英语翻译的地名与汉语拼音翻译的地名区别使用。

3.3 加强对广告的审核,减少英文使用的低级错误

最后就是要加强对食品包装中的英语的审核,厂商作为设计者和使用者,要提高对产品包装的重视程度,仔细检验英语使用是否规范。减少低级错误的出现和浅显的语法错误。

此外,我国的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食品包装方面的审核,实行不定期的抽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产品限期整改或更换包装。利用行政手段帮助市场规范产品包装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应当加深相互之间交流的程度。英语研究人士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食品生产者和广告设计者规范商业英语的应用,在提高食品包装中英语使用专业程度的同时,为我国商品经济发展做贡献,为中外交流拓宽便利之门。

参考文献

[1]张琳.市场营销英语[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