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交通的意义范文

绿色交通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交通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交通的意义

第1篇:绿色交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氨咖黄敏胶囊;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 R92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2(a)-038-03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paracetamol and chlorphenamine maleate in Paracetamol, Caffein, Atificial Cow-bezoar and Chlorphenamine Maleate Capsules by HPLC

CHEN Yupu, ZHANG Yi, DONG Zhipan

(Jiaozuo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Jiaozuo 45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paracetamol and chlorphenamine maleate in Paracetamol, Caffein, Atificial Cow-bezoar and Chlorphenamine Maleate Capsules by HPLC. Methods: The Shim-Paok CLC ODS C18(6.0 mm×200 mm, 5 μm) column was used. The mobile phases consisted of methanol, 0.05 mol/L phosphoric acid and triethylamine solution (10∶90∶0.02) (adjusted pH to 3.4), the flow rate was 1.0 ml/min and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at 215 nm.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30℃. Results: The linear ranges of paracetamol was at 0.092-4.604 μg (r=0.999 8), the average recoveries was 98.40% with a RSD of 1.53%(n=6); the linear ranges of chlorphenamine maleate was at 4.160-20.800 μg (r=0.999 7), the average recoveries was 99.24% with a RSD of 1.26% (n=6).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fast, reliable, accurate and can be used i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paracetamol and chlorphenamine maleate in Paracetamol, Caffein, Atificial Cow-bezoar and Chlorphenamine Maleate Capsules.

[Key words] HPLC; Paracetamol, Caffein, Atificial Cow-bezoar and Chlorphenamine Maleate Capsules; Paracetamol; Chlorphenamine maleate; Content determination

氨咖黄敏胶囊为感冒类非处方药品,适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疾病,临床应用广泛,生产厂家众多。本实验建立同时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两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为控制药品质量,提供了一种简单、灵敏、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UVIKONXL型紫外分光光度计;AE-240双量程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公司);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LC-10ADVP泵、SPD-10AVP紫外检测器、CS-Light Potrun Analysis数据处理系统)。

1.2 试药

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018-200408,供HPLC含量测定、比色检查用);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047-200606,供含量测定用);氨咖黄敏胶囊(河南天工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90505;河南兴源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903390;郑州康立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90501);三乙胺为分析纯,水为纯净水,甲醇为一级色谱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Shim-Paok CLC ODS C18(6.0 mm×20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三乙胺(10∶90∶0.02)(用磷酸调节pH至3.4);检测波长:215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 μl。

2.2 检测波长的选择

取对照品溶液,在180~300 nm的波长范围内进行扫描。结果在215 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故选用215 nm为检测波长。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105℃干燥3 h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照品0.026 0 g,置100 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另精密称取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0.115 1 g,置50 ml量瓶中,同时精密加入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照品溶液2 ml,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10粒,除去胶囊后,精密称取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120 mg),置50 ml量瓶中,用流动相充分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45 μm的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5 阴性对照试验

按氨咖黄敏胶囊的处方工艺,不加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制成阴性对照品,同“2.4”项下方法制成阴性溶液。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进样20 μl,从色谱上看出,在该色谱条件下,在保留时间(tR)4.6 min与 18.9 min处,供试品和对照品溶液中出现两个色谱峰,而阴性对照溶液未见此色谱峰,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的测定不受其他杂质峰干扰。见图1。

2.6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5.0、10.0、15.0、20.0、25.0 ml分别置于25 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分别准确进样20 μl,按色谱条件测定其峰面积,以对照品进样量(μg)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计算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在0.092~4.604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0 999.75X+2 258 190(r=0.999 8);马来酸氯苯那敏在4.160~20.80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50 007.36X+89.20(r=0.999 7)。

2.7 精密度试验

取浓度为0.92 mg/ml的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与浓度为4.16 μg/ml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照品混合溶液重复进样5次,分别测定峰面积,结果显示,对乙酰氨基酚RSD=0.83%,马来酸氯苯那敏RSD=0.62%,结果表明该法精密度良好。

2.8 稳定性试验

取精密度试验项下的对照品溶液每间隔1 h进样1次,共8次,结果对乙酰氨基酚RSD=1.57%,马来酸氯苯那敏RSD=1.72%。结果表明样品在8 h内基本稳定。

2.9 重复性试验

取样品(批号:090505,河南省天工药业有限公司)适量,按“2.4”项下方法制备样品溶液,依法平行测定6次,结果对乙酰氨基酚RSD=1.62%;马来酸氯苯那敏RSD=1.67%。结果表明该法的重现性较好。

2.10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样品(批号:090505,河南省天工药业有限公司)约0.14 g,共6份,精密称定,加入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36.8 mg、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照品166.4 μg,按“2.4”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色谱条件测定,结果见表1、2。

2.11 样品含量测定

取3批样品各10粒,除去胶囊后,各精取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120 mg),分别置于50 ml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45 μm的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照品适量,用流动相制成每毫升中含对乙酰氨基酚 1.15 mg/ml和马来酸氯苯那敏5.20 μg/ml的溶液。分别进样20 μl,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色谱峰面积,结果见表3。

3 讨论

氨咖黄敏胶囊,临床应用广泛,生产厂家众多,而《国家药品标准化学药品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第三册》中没有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测定方法,无法保证药品质量;而对乙酰氨基酚的检测方法为亚硝酸钠滴定法,终点不易控制,常常误差偏大。本实验经过对多批次样品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表明,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可以控制产品的质量。

从氨咖黄敏胶囊的配方可以看出,对乙酰氨基酚含量远远高出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所以进样量浓度一定要控制好。若浓度过高,则对乙酰氨基酚的峰形易出现平头峰,无法计算,若浓度过低,则马来酸氯苯那敏不易检测到,且误差偏大。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Ⅴ D:28-30.

[2]范剑,米振清.氨咖黄敏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52-53.

[3]刘雅静,徐亚杰,孙苓苓.一阶导数一多元线性回归法同时测定氨咖黄敏胶囊三组分的含量[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6):538.

[4]国家药典委员会.化学药品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第三册[S].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50-52,263-266.

[5]赵素珍,宋卫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止泻合剂中葛根素的含量[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0):87-88.

第2篇:绿色交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绿色交通 ;城市建设; 规划设计; 主要指标

中图分类号:U41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绿色交通的定义

中国经历了30年的持续、快速的发展,但也面临着资源、环境、人口的严峻挑战。我们已到了发展转型的关键时刻,城市成为我们这个转型的核心。转型首先应从观念上的转变人手“思考中的城市比亢奋中的城市更有力量”。在思考与转型的过程中,应摆脱传统的思维模式,摆脱路径依赖,实现从粗放向集约的转型、从城市向区域的转型、从外观向内在的转型。紧凑、生态的城市将是未来城市转型的方向。

绿色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应在城市设计过程中落实到城市空间形态上。绿色交通的有效组织,不仅能推进生态城市建设,而且还能促进城市景观的建构。绿色交通旨在通过促进环境友好型交通方式的发展,在满足正常交通的通达、通过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更为高效地利用能源,更为合理地利用资源,使得城市更为适宜居住,满足可持续发展,力争构建交通系统的和谐。

绿色交通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但它又是交通系统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是现在交通可持续发展、交通和谐建设的必然之路。绿色交通其本质,是以最少的社会成本实现最大的交通效率,以最小的能源损耗、最小的环境破坏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是建立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以满足人们和社会的交通需求。它强调的是城市交通的“绿色性”,即保证交通畅通,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交通效率。这些目标的实现,更是仅有交通工具的发展和改变所不能做到的,因此发展综合的、多方位的绿色交通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2.绿色交通的成功实践

2.1绿色交通在国外的实践

西方、英国等发达国家在实现绿色交通方面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政策模式。例如,德国在城市环保交通管理上的策略。包括:优先发展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系统、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结合、城市步行化、优化汽车使用,并概括出德国城市交通管理理念或当代城市交通规划的理念:(1)强调以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主导;(2)强调以人为本(3)强调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性。

国外在发展绿色交通上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1)明确对交通模式的定位。对城市发展的估计不足,对机动化的估计不足,对交通模式可选择性的忽视。将会使得城市交通压力剧增因此建立环境负荷小、运载效率高、运载环境舒适、选择性高、拥有适应城市发展潜力的交通系统刻不容缓。这是引导居民选择合理出行模式的必备的硬件条件。(2)在公共交通体系的建设上,加大公共交通配套服务设备的覆盖率,减少一次通出行距离,在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之余,注重为其他交通模式保留存在的空间。绿色交通不仅仅是公共交通,而应该是自行车交通、步行交通、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模式的综合。

2.2绿色交通与城市形态

绿色交通的有效组织,不仅能推进生态市建设,而且还能促进城市景观的建构。以漳州市角美台商资区中心城市设计为例,该设计以轨道交通站为核心组织城活力区,建构以有轨电车为核心的城市景观轴,实现零换乘的生态型高铁站枢纽,组织轻轨站与山水结合的文化活力景观中心,组织多模式的步行空间系统。从多个方面阐释了在城市计过程中如何将绿色交通体系建设与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城市活力、宜人和特色环境的建构结合起来。

2.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样式创新

四平市站在系统思维和网络循环的角度,以节点的位置和分割阶段为单元,通过创新、规划和梳理,解决拥堵、实现畅通,提高城市效率。特别是四平市在交道口结构设计中进行了大胆有突破性的创新:把现有的平交通口,通过建立直平交、圆平交、跨平交等模式,与立体交通有效结合,形成快速通行的交通系统。具体设计上,如直平交,在周边交通流量大的交叉口,采取绕坊苜蓿叶形分离立体交叉模式。这些创新的模式对我们的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有一定启示意义。

3.绿色交通系统评价的主要指标

基于上述绿色交通系统的发展目标和主要特征分析,本文提出评价绿色交通系统的主要指标如下:

3.1绿色交通分担率

绿色交通方式包括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系统。从环保节能的意义上,步行和自行车比公共交通更具有优势。但是,由于不同的交通方式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当出行距离长、需求强度大时,我们需要依靠机动化的交通方式。因此,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一起,就可以满足任何出行距离的出行需求,共同构成绿色出行交通体系。绿色交通系统发展的第一目标,就是要促进绿色交通分担率的提高,这应该是评价绿色交通系统的第一指标。这一指标适合不同的城市规模,能很好地反映一个城市绿色交通系统发展建设的程度。

定义:绿色交通分担率规划市区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分担率之和。

单位:%。采用居民出行调查数据计算获得评价指标值。

3.2出行距离加权平均值

绿色交通系统建设首先强调交通需求的源头调整。基于我国土地、人口与资源环境特点,建设紧凑型城市、实施混合土地使用、注重职住均衡和公共生活设施配套,是减少城市交通需求总量、缩短交通出行距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按照这样的思路模式规划建设的城市,其交通需求总量和平均出行距离必然小。采用出行距离加权平均值指标,可以度量城市规划的优化程度、合理性和规划方案的实施效果。

定义:规划市区全体交通出行者的出行距离加权平均值。

单位:公里。

采用居民出行调查数据计算获得评价指标值。

3.3出行时间指数

出行时间是一个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效率的综合度量。但是必须考虑城市规模的影响。因为,具有同等交通服务水平时,城市规模越大则平均出行时间越长。为度量和比较不同城市之间的综合交通系统效率,就必须排除城市规模的影响。本文设计的出行时间指数,就是指除去城市规模影响后的不同交通方式出行时间的加权平均值。

定义:规划市区全体交通出行者的出行时间除以城市等效半径和交通出行者总数的加权平均值。单位:分钟,公里。

3.4清洁能源车使用比例

从环境对策的角度看,总体上,我们有单车对策、交通流运行状况改善对策以及交通结构调整对策。也就是说,单车排放降低,环境污染总量减少:道路交通流状况改善,我们会减少汽车起车停车、怠速行驶等不良工况的比重,从而减少排放总量;通过调整交通结构,使更多的人利用公共交通出行,同样会减少排放总量。清洁能源车使用比例就是促进车辆单体对策的指标。

4.绿色交通系统规划设计要点

4.1强调交通规划与城市土地使用的一体化规划

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支撑作用。当城市功能定位、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城市土地使用规划确定后,交通规划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为城市规划的实现提供交通支撑;另一方面,综合交通系统的空间布局、交通方式结构和建设时序等交通系统要素,也将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使用产生极强的影响和引导作用。这两种作用同时存在,交通系统的使命就是对城市的发展同时发挥支撑和引导的双重作用,而实现上述双重作用的关键是交通规划与土地使用的一体化规划。

4.2强调紧凑型城市建设与TOD模式

TOD模式是实现紧凑型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实现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发展、促进人们利用公交出行的重要手段。TOD的核心要点是在公共站点附近实施高强度开发、混合土地使用;提供良好的步行与自行车出行环境:TOD范围内配置完善的生活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等;从而实现短距离出行利用步行自行车,中长距离出行利用公共交通的绿色用地模式和绿色交通模式。

4.3促进职住均衡度的提高与生态城市单元建设

城市交通需求可以分成通勤出行需求和生活出行需求两大部分。实现职住均衡能够使占城市总需求大约70%的通勤出行需求总量减少、出行距离缩短。同时,功能合理、规模适中的生态城市单元将会减少生活出行总量、大大缩短生活出行的距离,使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更方便、更安全、更温馨。

5.结语

绿色交通系统与传统的交通系统明显不同,因此规划设计理念很有大差别。绿色交通系统规划将实现由以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由仅仅考虑满通需求的单一目标向同时考虑资源投入、环境保护和满通需求三个目标转变:由被动满足型规划向需求引导型规划转变:由单纯注重物理设施规划向同时注重改变人的交通行为、实施交通需求管理转变,从而实现安全、快捷、高效、舒适、环保、节能、以人为本的综合交通系统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晓燕.构建绿色交通,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2,(11).

[2]郑方辉,严卓然.城市公交车服务满意度研究[J].市场研究,2005,(8).

第3篇:绿色交通的意义范文

1 铁路发展-“夕阳产业”到“东山再起”

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英国斯托克顿到达林顿间43.5公里长的铁路正式通车,世界交通运输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铁路的出现,以其速度快、成本低、全天候等优势,迅速扩张,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支配了工业国家的运输。当时率先进入工业化的国家无不发起了铁路建设的,铁路得到了爆炸式的发展。

公路运输的机动灵活与门到门,航空运输的高速便捷等优势,使得公路和航空运输快速发展,铁路几乎垄断陆上客货运输的时代结束,铁路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弱化。在其他运输方式的强烈竞争下,铁路运量大幅度下降,经营出现大面积亏损,开始滑入低谷,有些国家甚至拆除了部分运量不大的铁路。铁路一度被视为“夕阳产业”。

世界能源资源紧缺和环境恶化的现实,能源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面临资源枯竭或严重短缺的局面,并且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面对这种全球能源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和巨大挑战,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全球能源紧张,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铁路以其独特的技术经济特征,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电气化铁路技术与货运重载技术快速发展,铁路自身所具有的节能、环保、快捷、安全的比较优势更加突出。由于铁路具有降耗和减排的显著优势,许多国家纷纷把发展铁路作为交通产业政策调整的重点。“古老”的铁路又重新焕发了青春。

特别是高速铁路的诞生和成功,让世界重新审视铁路的价值,开创了世界铁路的新纪元。建设快捷、绿色、节能、安全、方便的高速铁路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浪潮。与此同时,高速铁路的诞生和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提高了铁路在客运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融合了交流传动技术、复合制动技术、高速转向架技术、高强轻型材料与结构技术、减阻降噪技术等多种高精尖技术的高速铁路为世界铁路走向复兴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平台。

2 绿色铁路意义

加快绿色铁路发展,对节约我国宝贵的能源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经济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铁路具有污染小、环保好的优势,优先发展铁路这一清洁环保型交通工具,对遏制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由于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区,主要产业和经济则分布在东部地区,由此形成了由能源与原材料构成的自西向东、自南向北的大宗货流。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需要大能力、低成本的运输方式承担。但由于能力不足,铁路长期以来始终是国民经济发展瓶颈。大量大宗物资由公路承担,不仅能耗高、成本高、效益低,而且出现了耗费大量高级别能源运输低级别能源的不合理现象。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期,基础工业还将会有一个较大发展,对大宗物资的将保持较大的增长需求,铁路货物运量将持续增长。

在我国能耗和环保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面对日益明显的瓶颈制约,作为最经济、最环保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越发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加快铁路建设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持续发展,绿色铁路重任在肩。

3 绿色铁路的研究

绿色铁路,要求达到铁路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自然的可持续利用。绿色铁路是在原本的铁路环境保护方面上的提升与进步。它不仅仅包括了传统的铁路环保的研究,还包括了一些新兴的概念,比如国土资源的利用、地质灾害的防治,以及运营中的安全性,舒适性,美观性等方面的研究。总之,提出绿色铁路有助于铁路运输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绿色铁路研究,在此主要阐述指标体系与方法体系的研究。对于方法体系的研究,主要可以对不同地区的铁路构建评价概念模型,比如西部山区、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东部平原地区等概念模型研究。除此还可以建立评价实例的研究,比如以京沪高铁为例,对其以绿色铁路的评价对出综合判别。

指标体系的研究,在翻阅了相关的资料与文献后,得出了包括调查研究法、目标分解法、多元统计法的比较与研究。绿色铁路指标的选定原则研究,包括系统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结合原则。对于绿色铁路指标筛选方法研究,包括理论分析法、频度统计法、主成份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的比较和研究。

总之,绿色铁路的研究始终是建议在构建和谐铁路,达到人与自然相互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熊风,杨立中,罗洁,等.“绿色铁路”基础理论研究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生态经济,2007(6).

第4篇:绿色交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绿色物流;环境;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一、 深刻认识发展绿色物流的重大意义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人类在追求自身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对现代人的文明生活构成威胁。现代物流的发展同样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贯彻科学发展观,发展绿色物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展绿色物流是物流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环境壁垒逐渐兴起,为此,ISO14000 成为众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ISO14000的两个基本思想就是预防污染和持续改进,它要求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使其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最小。加入WTO后,我国物流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发展绿色物流将是其理性选择。

2.发展绿色物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传统物流往往是以对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追求物流的高效率,而绿色物流则是以物流技术进步和革新为依托在追求物流高效率的同时逐渐消除物流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是更加人性化的,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物流。

3.发展绿色物流是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取得新的竞争优势,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21世纪,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使得企业为了持续发展,必须积极解决经济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改变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产方式,建立并完善绿色物流体系,通过绿色物流来追求高于竞争对手的相对竞争优势。因此,绿色物流由此带来的节能、高效、少污染无疑为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

4.发展绿色物流是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

物流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中介,是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基本环节。而绿色物流是伴随着人民生活需要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绿色消费的提出应运而生的,通过绿色物流管理来满足和促进绿色消费。

二、目前影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国物流业的起步较晚,绿色物流还刚刚兴起,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影响我国绿色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绿色物流的宣传普及十分滞后

首先,在我们的部分领导的观念中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与时代的步伐存在差距。其次,一些经营者和消费者对绿色经营消费理念仍非常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几乎为零。

2.绿色物流发展的相关法律制度缺失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制定、颁布了不少,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各级政府在制定物流规划的时候只考虑本辖区的利益,只考虑短期利益,忽略了长期效益,导致物流行业无序发展。

3.物流行业发展滞后影响了绿色物流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尚待完善。没有先进物流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现代物流的立身之地,绿色物流就更无从谈起。

4.绿色物流专业人才短缺

有资料表明,现阶段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多由计算机和管理方向专业的人员承担。我国高校对这方面关注程度不高,人才缺口达百万左右,从根本上影响着绿色物流的实施进程。

三、发展绿色物流促进科学发展的思路

绿色物流的发展将成为21世纪物流管理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绿色物流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制订发展绿色物流的政策法规

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订政策法规,在宏观上对物流体制进行管理控制:一是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例如,治理车辆的废气排放、限制城区货车行驶路线、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收取车辆排污费、促进低公占车的普及,等等。二是限制交通量。通过有限的交通量来提高物流效率。三是控制交通流。制订道路停车规则以及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等措施,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配送效率。

2.政府要对现有物流体制进行管理,构筑绿色物流发展框架

政府的绿色物流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l)从物流源头抓起。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来源进行管理。 ( 2)约束交通量。通过政府指导作用,促进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统筹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中心,最终通过有限的交通量来提高物流效率。( 3)约束交通流。主要通过政府投入相应的资金,建立都市中心部环状道路,制定有关道路停车管理规定,采取措施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开展公路、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从而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配送的效率,达到环保的目的。

3.物流企业必须加强管理,采取切实措施发展绿色物流

一是加强绿色运输管理(1)开展共同配送,几个中小型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分工合作对某一地区客户进行配送。二是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这种运输方式以集装箱作为连结各种工具的通用媒介,起到促进复合直达运输的作用。二是加强绿色包装管理。在流通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实现包装的合理化与现代化,实行大型化和集装箱包装。三是加强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流通加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措施:一是变消费者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减少家庭分散烹调所带来的能源和空气污染;二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的污染。四是加强废弃物物流的管理。

4.加快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

我国物流发展滞后,和相关专业人才的缺乏有关。绿色物流作为新生事物,对营运筹划人员和各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因此,要实现绿色物流的目标,各相关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熟悉绿色理论和实务的物流人才,从而加快绿色物流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柳钦.环保:物流管理新趋势[J].中国经济信息,2002,15,23-24.

第5篇:绿色交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绿色廊道;遗产廊道;昆明;文明街

1.遗产廊道概念及研究进展

遗产廊道作为线性文化景观,可以是具有文化意义的运河、道路以及铁路线等,也可以指通过适当的景观整理措施,联系单个的遗产点而形成具有一定文化意义的绿色通道。[1]由此可以看出,遗产廊道是由绿色廊道发展而来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绿色廊道的概念在美国逐渐成熟,[2]我们通常可以将绿色廊道理解为绿色的、中至大尺度的线性开放空间。遗产廊道的构成要素包括:遗产实物和潜在的连接这些遗产而形成廊道的景观元素。

俞孔坚认为遗产廊道是服务于一种新型休闲方式的生态基础设施,这便是以遗产和乡土文化景观休闲活动为核心内容的休闲方式。关于这种休闲活动,他认为以下因素是关键性的:(1)保护遗产;(2)遗产休闲:亲近自然、亲近地方历史的游憩休闲方式;(3)非机动车出行。[3]

2.文明街概况及现状

文明街历史街区指现昆明市盘龙区华山南路以南,正义路以西,景星街以北,五一路以东大约占地21公顷的地域。街片内共有文明街、景星街、光华街、甬道街、市府东街、文庙直街6条主街道,有东卷洞巷、西卷洞巷等15条巷道,占旧城面积的3%。

现存的传统风貌建筑主要分布于文庙直街、文明街两侧地区,其中大部分已年久失修、结构破损严重,保持相对完好、质量较优的主要位于文明街两侧。现状中,光华街路宽约12m、文庙直街路宽约12m、云瑞东路路宽约11m,均为汽车单行线,文明街路宽约12m、甬道街路宽约8m、景星街路宽约12m,均为步行商业。内部巷道大部分成曲折枝状小巷,宽约118~310mm,仅能供自行车、行人通行。片区内停车场地严重缺乏。

通过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文明街历史街区具备了营建遗产廊道的条件,包括遗产点(历史建筑及构筑物)、历史道路等。

3.对文明街遗产廊道营建的几点建议

遗产廊道作为一种线性景观廊道,它的营建应当以下几项保护原则:(1)整体性原则;(2)真实性原则;(3)风貌完整性原则;(4)高效性原则;(5)均衡性原则;(6)动态性原则。[4]

3.1遗产点的建设

文明街片区内的遗产点包括整个遗产廊道内的历史建筑及其构筑物。对它们的保护,笔者认为应当从形态保护、更新修复、恢复重建三个方面来入手。

在形态保护方面,可以针对现有遗产点的不同现状情况,采取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

①保养和修复

对于己经维修好遗产点,不对其进行整体结构的变更,只进行日常的保养,比如:文庙、抗战纪念堂。对于年久失修但现状质量较好的遗产点,只进行一定程度的维修保养,不对其进行整体结构的变更,比如:胜利堂两侧弧形建筑。对于现状较差的遗产点,在保持完好性的基础上进行局部修复,并保留原有整体结构。此措施对于建筑的保养和修复主要集中在交通组织、开窗、内外装修与设施。

②改造

根据新功能的要求重构空间,常见的包括化整为零;或者通过垂直分层、水平分隔等设计手法将内部结构划分为符合功能要求的小空间,从而化零为整;或者通过建筑间封顶连接、加连廊等设计手法,将相对独立的建构筑物连接成可流通的连续空间。对建构筑物局部拆减、局部增建、局部重建,从而适应新功能,提升环境质量。

在更新利用方面可以开发文化旅游,充分利用云南大普洱茶文化和特色民居建筑作为重要的旅游景点和特色文化展示;也可以结合原建构筑物,设立主展厅、纪念馆等,比如像抗战纪念堂前面的弧形建筑也可以作为展示文明街乃至整个昆明发展史的展示馆使用;或者可以对原有建筑进行内部改建、空间重组,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成为众多中小型创业企业的新聚集地,给它们注入新的活力,这一点可以借鉴北京798艺术区的经验;改造为独具特色的商业设施,如餐饮、茶楼、酒吧、舞台剧场等;像文庙这类已经形成一定社区氛围的可以改建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或者其他配套设施。

对于重要性突出并且遗存完整性较弱的遗产,应当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结合现存建筑、景观和环境的特点和价值,进行行恢复重建。

3.2游览路线的建设

文明街片区游览线路的建设主要是内部交通的构建。对于片区而言,巷道文化是该区域内的一大特色,所以游览线路的构建应该在原有巷道的基础上,结合绿色廊道的构建,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游览线路,以吸引更多市民的眼球。同时片区内分布有景星公园、纪念广场、五华公园、文庙公园,这些大的绿块可以作为绿色廊道中重要的景观节点,通过道路绿化系统将几个节点串联起来,以道路绿廊、景观节点组成网络,连接遗产、城市公园绿地和附属绿地,组成以历史建筑为背景的城市绿色廊道。

重点完善文明街历史街区内部遗产廊道道路交通体系,形成层次清晰、快慢结合的完整旅游交通网络。突出徒步观光、自行车观光等慢行交通方式;在原有道路基础上改造,结合历史建筑和构筑物的建设修整两侧植被。加强对街区内交通方式转换及静态交通的管理。道路的旅游线路规划,在原有道路和土地基础上改造,拆除、整治沿路建筑,结合景点和设施建设,局部可适当拓宽。设置自行车租赁点,设置自行车道、步行道等慢速交通道路。局部地段发展电瓶车观光,轨道观光等特色交通方式。

结合区内游览路线,合理安排各段遗产廊道的出入口、人流疏散和停车区域。园林建筑的设置应体量小且分散布置,并且以具有地域特征的轻盈明快的现代建筑为主调,要注意与遗产保护区的协调性。铺装材料应选择与当地风格相协调的建材,区内雕塑小品应体现昆明历史文脉的特点,从而起到保护遗产、构造城市景观特色、体现城市文化氛围的作用。进行绿色廊道建设时,尽量化整为零,通过分散式处理,为运用植物景观措施进行景观恢复创造条件。

4、结语

昆明是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如今保留下来的文化古迹却少之又少,而文明街历史街区可谓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所在。本文给出文明街历史街区遗产廊道的营建的几点建议,以期保护这些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遗迹。

参考文献:

[1]Z u be E.Greenways and the US National Park System.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5,33(1-3):17-25.

[2]S earns.R.M.The evolution of greenway as an adaptive urban land-scape form.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33(1995).65-80.

[3]俞孔坚等.快速城市化地区遗产廊道适宜性分析方法探讨――以台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5,(1):69-76.

第6篇:绿色交通的意义范文

一、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和时间

2012年,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节能攻坚 全民行动”,活

动时间为6月12日至18日。

二、节能宣传周指导思想及总体要求

当前我市正处于确保完成 “十一五”节能目标的非常时期,面对严峻的节能形势,以节能宣传周活动为契机,营造节能攻坚、全民行动的良好氛围。按照5月5日国务院和省政府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坚持把节能工作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作为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今年我市节能宣传周活动要紧紧围绕“节能攻坚全民行动”的主题,把倡导节能、低碳、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作为宣传重点,遵循公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面广、与媒体紧密结合、活动集中紧凑等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宣传活动。

各项活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把节能与企业增效、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把节能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以达到宣传国家和省有关节能方针政策,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推进节能全民行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节能舆论氛围的目的。

三、主要活动及工作要求

围绕“节能攻坚 全民行动”的主题,通过各种形式的节能宣传活动,传播节能理念,普及节能知识,调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力求宣传范围更广、影响更大、效果更好,形成更加浓厚的节能减排社会氛围。具体安排是:

1、2012年6月7日前向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委上报我市节能宣传周活动方案。

2、成立市2012年节能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组成单位由市经委、发改委、教育局、科技局、环保局、财政局、建设局、交通局、农业局、统计局、广电局、商务局、国资局、质量技术监督局、总工会、团委、妇联等组成。并于6月13日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的节能宣传周专题会议,对宣传周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各成员单位根据节能宣传周专题会议要求,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3、2012年6月11日前将我市宣传周活动方案发至各县区、重点耗能企业。各县区及重点耗能企业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制定公

众参与度高、有社会影响力的宣传实施方案,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宣传活动。5、节能宣传周活动期间,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播出、刊登倡导节能低碳生活的公益广告,并以新闻、专刊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节能宣传;手机信息利用中国移动短信平台发送节能宣传信息。

6、节能宣传周活动期间,商务部门进行高效照明产品及节能产品展示。

7、节能宣传周活动期间,经委、统计、昭阳区重点耗能企业召开能源管理负责人座谈会,在六月下旬举办一期全市重点企业节能培训。

8、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宣传我市的能源形势、政策、规划,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有关工作部署,宣传能源资源节约的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9、教育部门要在中小学开展节能知识宣传文化活动,营造崇尚节约的校园文化。

10、科技部门结合科技活动,积极开展节能、低碳技术宣传,运用多种方式推广先进的节能、低碳新技术。

11、环保部门要积极宣传节能减排对改善环境的重要意义及先进典型案例,促进减排责任的落实,引导企事业单位加大节能减排环保投入,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12、建设部门大力倡导低碳绿色建筑和节能小区,积极宣传节能环保型建筑和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和成果,积极宣传《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及建筑节能相关政策,加强建筑节能技术培训,普及建筑节能基本知识。

13、交通运输部门要大力宣传交通节能成效,推行节能驾驶和操作,鼓励交通运输企业采取节能低碳的生产方式,倡导公众绿色出行和低碳交通消费模式。

14、农业部门要继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农村行活动,大力宣传和推广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技术与产品。

第7篇:绿色交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低碳环境 低碳城市规划

1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

进行低碳城市规划,首先要明白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规划方向上是一致的,都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在城市建设上进行改进工作,但是两者却有着明确的差异性。对于生态城市规划来说,城市规划工作的重心是放在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等方面,是让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划需求,而对于低碳城市规划来说,城市规划的工作更多关注的是全球气候的变化问题,重在减少碳排放的需求,在此可以看出,生态城市的覆盖面是比较广泛的,可以说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包含着低碳城市的规划内容,所以要进行低碳城市的规划一定要明确低碳城市的意义。

2低碳建设的基本要求

想要实现低碳城市的规划,则必须清楚的了解在城市规划中,如何进行低碳建设,了解低碳建设的基本要求。读者认为,要在低碳环境下进行城市规划,则必须清晰的对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以及低碳建筑做出相应的研究分析。

所谓低碳产业,笼统的说包含两个方面,其一表示本身产业生产的特征就是低能耗、低排放的产业类型,可以说是绿色环保的产品生产产业,其二表示的是产业在进行生产过程中大力引进低碳生产技术的产业类型,在此新能源产业则可以对其进行充分的展示。对于国外来说,各个国家对低碳产业都做出了相应的诠释,比如英国提出的《低碳产业战略远景》,其中主要包含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引进可再生能源、低碳汽车研发利用以及低碳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比如新加坡对低碳产业的努力方向,包含城市新型建筑的研究利用、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利用、生物能电力的研究利用以及实现产业低碳发展的研究等方面,这些发展方向的提出为低碳产业的发展尊定了坚定的基础。

所谓低碳能源,笼统的说就是绿色环保的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目前世界各国主要关心的问题。对于低碳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世界各国都做出了相应的成绩,比如丹麦的风力发电,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风力资源利用国家,利用可再生能源风进行电力的转换,为丹麦提供了充足的电力资源,比如德国的太阳能发电以及光伏发电,利用可再生资源进行电力资源的转换为德国提供了高达百分之三十四的用电量,可以说低碳能源的利用是取之不尽、用之环保的可再生资源。

所谓低碳建筑,笼统的说就是指可持续建筑的建设,就是指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最大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尽可能的使用微型发电,尽量使用生物能源等,严格按照低碳建筑的相关规定进行建设。我国对低碳建筑也做出了相应的工作,最初《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文献的提出,其次《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文献的提出,最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文献的提出,对绿色建筑的等级和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做出了详细的要求,对我国低碳建筑的建设做出了严谨的规划。

3低碳城市的规划探讨

对于低碳城市的规划,我国同济大学的潘海啸教授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并且得到了一定的成绩,最后得出了区域规划、总体规划以及详细规划三个层次的低碳发展模式。对于低碳城市的区域规划发展模式,中心问题是区域公共交通导向走廊式的建设,对于低碳城市的总体规划发展模式,中心问题是绿色交通的空间结构化建设,对城市段路径实现土地混合建设,实现城市低碳交通,对于低碳城市的详细规划发展模式,中心问题是市民居住环境的小区规模建设,将居住环境空间较大的街行区尽量减少,避免汽车等大型交通工具的通过,使得城市实现以“11路”、自行车为交通工具的区域交通模式。

当然,对于低碳城市规划的实践探索,我国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其中低碳城市的建设工作主要围绕的是生态规划进行摸索实践的。比如深圳市的低碳城市实践探索就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在提出《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之新城市规划》文献之后,深圳市对低碳城市的建设具有了一定的理念基础、建设方向,在光明区进行了一系列的交通系统改革以及绿色建筑规划等工作,于二零零八年三月份“绿色建筑示范区”成功展现在市民眼前。在这之后,天津与唐山也相继响应,《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唐山曹妃甸生态城规划》文献相继出现,对低碳城市规划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天津在进行低碳城市规划过程中,主要围绕的工作是绿色建筑问题、绿色交通问题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利用,并且在绿色交通环节中对GDP碳排量也做出了一定的限制,唐山在进行低碳城市规划过程中,主要围绕的工作是空间结构的低消耗、低排放等工作,并且针对性的对能源利用制定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根据以上低碳城市规划实例,笔者认为,要想做好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其一要明确低碳城市的理念地位,将其作为城市发展规划的一项重大工程,比如昆山市的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昆山则直接将低碳城市作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并且也制定了相关的文献资料―《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文献中对低碳城市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划分析,比如居住环境的公共交通走廊的规划、城市交通枢纽服务业的建设、城市周边用地的混合发展规划以及城市减少碳排放的交通法则改革等计划;其二要从能源利用的方面下手,首先要明确低碳能源的研发与利用,不断的研发新的清洁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其次要从能源的利用效率下手,不断的引进先进的能源利用技术,加大能源利用效率的控制;其三要做好生态环境的城市建设工作,加大绿色环境的占地比例,让城市绿色覆盖率达到顶值,增强二氧化碳等碳气体的转化城市功能等。

4结束语

对于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来说,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多数城市只是停留在城市规划理念的炒作上,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更别说是低碳城市的建设了,所以在此希望我国能够重视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明确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意义,建立一套具有可操性、广泛性的低碳城市规划体系,并且将其正式的编进城市规划编制中,使低碳城市建设脱离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路立田,野张良.天津城市规划低碳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城市规划》.2011年z1期

第8篇:绿色交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 绿色交通

一、绿色交通的内涵

绿色交通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理念提出来的一种全新的理念,是以缓解交通拥堵、降低环境污染、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为目标的协和式交通运输系统。它强调的是城市交通的“绿色性”,即减少交通拥挤,减轻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绿色交通的本质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以最少的社会成本最好的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其主要途径就是减少个人交通工具的使用。绿色交通是解决当前交通发展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发展绿色交通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绿色交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随着城市交通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在不断加剧,交通运输的发展与有限的城市资源承载力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各大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绿色交通应运而生。绿色交通可以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交通的基本保障,而可持续发展交通是可持续发展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具体体现。绿色交通只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才会具有生命力,可持续发展通过绿色交通的实施得以实现。绿色交通和可持续发展交通在实现人和物的移动的同时,还必须满足经济的可行性、财政的可承受性、社会的可接受性和环境的可持续性的交通发展标准。

三、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城市交通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汽车尾气中油海气体对大气的污染;而是交通带来的噪声污染;三是不断增加的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其中最主要的是交通尾气和交通噪声污染。交通尾气污染具有滞留性,对人体的危害具有长期性,容易致癌。交通尾气的排放浓度既与车辆本身的制造水平有关,也与车辆的运行状态有关,交通流量越大,大气中的汽车尾气浓度越高。另外交通控制、路面宽度、道路两侧建筑物的高度、植被面积等也都会影响交通尾气的浓度。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激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污染源。

(二)交通结构不合理

目前,国内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很不合理,在市民出行方式中,公共交通方式比例低,据统计分析,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公交分担率在6%~25%之间,自行车交通与其他非公交机动车交通占50%左右,步行占30%左右。在各种出行方式中,公共交通方式的道路利用率最高,小汽车的道路利用率最低。公交出行选择率低,导致了整个城市道路利用率较低,造成城市交通拥堵。

(三)城市交通的基础建设落后

首先,从道路网的结构来看,由于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比例与密度不合理,交通问题的改善就缺乏必要的基础。其次,交通的配套设施不足,随着城市机动化进程的发展,小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加,城市停车场数量严重不足,分布也不合理。因而导致部分车辆占道停车,加重了交通拥堵。再次,城市中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求,众所周知,公共交通是实现绿色交通最有效的交通方式,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公共交通,特别是大运量的公共交通工具建设不足导致了交通结构和出行方式选择的不合理。

四、推进我国绿色交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优化公众出行结构

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为了确立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政府应主导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切实保证公交路权优先,整合线网、场站、运力等资源,科学规划和建设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规公交系统,充分做好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换乘,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共交通的高效、便捷、准点、和舒适。选择商业环境较好、服务设施密集、交通压力较大的地区,建设人车分离的步行街系统,优化行人和自行车交通。同时,倡导“自行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逐步健全自行车道路系统、完善自行车租用和存放设施、提高自行车道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通过实施车辆配额制度、阶梯式停车收费制度、高峰时段道路收费制度等有效调控小汽车拥有量和使用量,从而保持城市整体交通效率。

(二)加强对车辆尾气和噪声污染的控制

(1)对尾气污染的控制。有研究资料表明,汽车怠速和加速行驶时尾气的排放量是匀速行驶排放量的5倍以上。因此,可以在交通管理中采取诸如尽可能设置平面交叉路口、在需要设置信号的路口采用自动信号控制系统、在需要控制排气污染的区域设置禁止超车标志和控制车流密度等措施。另外,要加强汽车排放污染控制管理,制定完善的地方性管理法规,对机动车污染排放严格管理,确保排放达标。

(2)对交通噪声的控制。首先要合理控制交通流密度大、中城市建设环城道路,减少穿越市中心的车辆,从而减少城市闹区的车流密度;其次,可以控制小型机动车的使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再次,合理设置交通设施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人间的隔离设施,通过减少混合交通来减少由于车辆频繁加速、制动所产生的噪声。

(3)推广绿色交通工具。通过税收优惠、贷款优惠、补贴等鼓励政策,建立公益行业车辆燃油共担机制,提高机动车燃油品质。严格在用机动车排放管理,在现已实施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与强制维护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升级排气测试方法,加大机动车尾气超标惩罚力度,同时通过严格执行汽车报废标准。同时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联盟,构建由政府牵头、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公共研发平台,不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等的研发投入,出台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和维修的配套鼓励政策,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天然气加气站、电动汽车充电站网络建设,为广泛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创造充足的条件。

第9篇:绿色交通的意义范文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治理责任

城市公共交通是为公众提供出行服务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和重要民生工程,是城市交通文明和绿色出行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无数经验表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了“蓝天工程”、“蓝天雷霆”等大气污染专项治理行动,加快黄标车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公司有150余台黄标车需淘汰更新,任务十分繁重,对此,我公司高度重视,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交通局的部署要求,第一时间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和黄标车淘汰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公司总经理和分管技术工作的副经理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技术、大修等部门负责人和各运营分公司经理为成员,采取了分头联动、密切配合、部分维护、重点治理、定期反馈等方式,确保了公交黄标车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多策并举推进,突出治理重点

2014年以来,我公司通过政府出资、世行贷款及企业自筹等方式,先后购置了新能源和清洁环保公交车300余台。截止目前,我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占到公交车总数的64 %,经有关技术部门测算,全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290余吨,不仅有效促进了市民出行环境和城市空气质量的“双改善”,还为我市实施环境治理“三大工程”、打造美丽焦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采取了以下五项措施:

一是立足企业实际,全面开展黄标车治理。治理工作初期,鉴于我们没有能力一次性全部更新黄标车辆的实际情况,为避免出现群众乘车难问题,经请示上级同意,公司制定了逐步停驶、分批淘汰的工作方案,建立了黄标车治理工作台账,对全部运营车辆进行专项治理、逐台排查,缩短保养周期,加大维修力度,提高车辆综合性能,减少冒黑烟情况的发生,凡检测不达标的车辆严禁上路;另外对部分老旧车辆进行了提前封存,严格办理报废手续。目前已圆满完成了黄标车的淘汰任务。

二是争取上级政策,大力引进新能源车辆。2015年,公司争取和筹集资金,首次购置了100余台纯电动公交车,并同步对场站变压器进行升级改造,新建充电桩23个,开启了公交“零排放”的先河,有效缓解了黄标车停驶后运力不足的问题;此外,积极争取市财政资金,购置了一批CNG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更新了运营车辆,构建了我市第二条节能环保公交专线,圆满完成了这项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民生工程。

三是加强场站治理,杜绝道路扬尘。在各公交场站进出口和停车点采取了硬化地面、垫铺石子、专人洒水降尘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公交车进出场的道路扬尘。

四是丰富宣传载体,加强绿色出行引导。公司以节能宣传月、公交宣传周、无车日等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并通过LED显示屏、公司网站、公交站点的宣传版、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制作并公益广告,大力宣传城市公交对减少空气污染、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意义,倡导市民自觉选择绿色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