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生态旅游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态旅游 评估
自从Ceballos-Lascurain.H于1988年在《生态旅游的未来》一文中正式引入生态旅游的概念以来,在生态旅游的概念以及由其延伸的具体实施方案上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而在我国,尽管对生态旅游的乐观估计时有报道,生态旅游也被广泛地认为是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被期望能促进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生态旅游项目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之一就是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识,从而导致缺少一个评估生态旅游贡献大小的明确的指标体系。而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力图初步建立一个对生态旅游进行评价的框架。该框架是基于对生态旅游内涵的正确认识以及对当地居民、自然资源和旅游三者间关系上进行设计。
由于缺乏一个被广泛认同的生态旅游的概念,因此生态旅游和其他旅游方式的区别显得模糊不清。王家骏选择了44个具有代表意义的生态旅游定义来进行分析,将关键词一一选出,按聚类方法将其归纳为6大类11组分,构成了生态旅游定义分类系统。然后根据构成生态旅游定义分类系统的6大类组分的内在联系,参考Edward・S・等人的模型,构建起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模型。这一模型对于我们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有一定的帮助。从这一模型中,可看出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生态旅游既可以促进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大部分的定义仍将生态旅游对象局限在自然生态、自然环境方面,忽视与自然相伴而生的历史遗产、传统社区等文化生态。也就是从旅游资源角度来看,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类:狭义的生态旅游是基于自然资源的一种旅游形式,包括风景、地形、水文特征、植被和野生动植物等;广义的生态旅游资源则把当地的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等人文景观也包括了进去。也就是说,广义的生态旅游还包含了民俗旅游等文化生态的内容。笔者的观点倾向于后者。
笔者认为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认识:从旅游者角度来看,生态旅游是对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同时具有高质量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一种全新体验过程;从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破坏较小,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文化保护为目的的旅游方式;从当地居民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对当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影响较小、并可为当地社区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型产业。总的来说,生态旅游应当以实现当地居民、生态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为终极目标。而这个终极目标的实现必须是以对生态旅游产品的正确规划设计和有效管理作前提的。
生态旅游评估框架的设计
通过上面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旅游应当以实现当地居民、生态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并以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生态旅游评估指标框架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对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资源之间联系的评估;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业之间关系的评估;旅游业和生态旅游资源之间关系的评估;对规划和管理有效性的评估。选择评估因子时应注意其是否具有相关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敏感性等特征。这样才能使设计出的评估体系不仅能够实时监测生态旅游点的状态以及发展趋势,并进行优劣判断,而且还可为管理决策体系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
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在现实中居民和环境间的冲突时常发生,这一情况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来自当地政府一相情愿的保护和开发政策,没有征求和顾及当地居民的意见、想法和利益,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居民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缺乏对生活、生产方式加以选择的余地。持续的环境压力不仅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而且会危及到脆弱的生态系统和旅游业的发展,以至造成不可逆转的灾难性的后果。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地资源之间应建立一个和谐的关系:一方面,居民主动地参于生态旅游点的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从良好自然环境带来的旅游产业中获得回报;另一方面,居民完全可以通过适度的农、林、牧、副、渔等产业从自然资源中获得回报,但同时应避免资源的过度开采掠夺,造成生态系统处于过度的环境压力之下。
对两者关系的评估可从居民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对待资源保护的态度、地方参与资源保护的程度(数量和类型)、当地居民和保护区内员工的关系、对资源的使用频率等方面来进行。
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自然景观(包括风景、地形、水文特征、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等)和人文景观(包括过去和现在)决定了生态旅游点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自然景观连同人文景观同时可以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自然体验和文化交流,这是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同时一个良好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也会加强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环境和文化保护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良好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就是一个生动的环境和文化保护课堂。反过来,对环境和文化保护必须在资金上给予保障,在当地旅游业所带来的财政收入中,必须保证充足的资金返还到环境和文化保护中去,促进旅游业发展与环境、文化保护的良性循环。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生态旅游的开发不能使资源退化,而应当实现一种敏感于环境的发展方式,即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避免超出旅游景点的环境本底,破坏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因此评估生态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要评估生态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贡献率,这可从生态旅游资源是否提供了有质量的旅游经历,是否提供了高质量的环境教育的场所,对现有容易利用的物质改进的潜力如何,对文化生态的体验质量怎么样等来进行;其次要评估旅游业对生态旅游资源所应做出的贡献,这可从旅游业是否对生态旅游资源有意识地进行保护,保护如何,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进行的环境教育怎么样等方面来进行。如果这两个方面的贡献都比较高,说明这两者的关系处于良性的互动之中。
旅游业和当地居民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生态旅游应该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利益,让当地居民加入到生态旅游建设中来,即从经济、心理、社会、政治等多方面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尊重和保护他们的正当经济利益。只有居民对生态旅游有了正确的认识,以及和生态旅游之间建立起这种正向的互动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难题。
在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业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当地居民的经济来源不能完全依赖生态旅游业,应该补充其它的经济形式,使经济多元化。旅游业不仅可以为国家和地方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同时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社会和经济效应。反过来,旅游设施的改善和良好的自然及文化景观会给旅游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并为生态旅游业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与此同时还会增进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从而有利于当地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
要评估旅游业和生态旅游地当地居民的关系,主要要看当地居民是否从旅游业中获利。当地居民从旅游业中获利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由于开展旅游业而提高了的经济收益,在这方面主要看地方居民从事旅游业及其与旅游业相关行业的数量,看地方的旅游业企业或与旅游业相关的企业数量以及当地居民与外来者的比例。二是当地基础设施的改善,这方面主要是评估当地离供应商品与服务的最近城镇的距离,医疗状况,教育状况、邮政、电话和电力供应,道路质量、公共交通状况等。三是社会福利条件的改善。这主要是评估居民健康和教育水平的上升,收入增加的影响,地方居民对旅游者和旅游业的态度,真正的认识或经历地方文化等。
对规划和管理有效性的评估
没有好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开展生态旅游不能成功。因此对生态旅游地的管理机构以及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进行评估是对生态旅游进行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也是能够调控生态旅游地域系统的能动因素,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生态旅游地域结构是否有序及系统是否能够良性循环有决定性作用。而要对生态旅游进行有效管理,首先就必须有科学的管理目标。其次要做好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区要确定区域的游客临界容量。第三还要加强旅游环保工作,加强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加快环境保护法规的建设,加强对国民的环境教育,重视环境质量的监测和效应评估工作,同时还要增加环保经费的投入。第四是要加强对生态旅游经营者的管理,要求经营者慎重选择旅游目的地,精心编排旅游路线,培养游客的环保意识,严格控制旅游团人数,培养好的生态旅游专业领队。
评估能影响生态旅游是否最终取得成功的管理因素的指标,因此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要看管理政策的完善和有效性,这包括了环境保护法规的制订和执行情况,生态旅游规划的制订和执行情况,生态保护区的规定和使用限制如何,对社区的介入的支持如何等。二是要看管理策略如何,是否对生态旅游地的年度资料进行更新(包括物种、旅游者数量、周围社区统计等),是否有社区共享计划以及对旅游者的管理如何(包括对旅游者行为的控制、群体的数量、运载量等)。三要评估保护区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素质,这可从对物种的监控,担当旅游向导、景区巡逻和执法的状况,跟科研单位的合作情况以及跟社区的公共关系等。
通过认识资源、当地居民和旅游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可了解到对生态旅游的评估,其实就是看这三者的关系是否处于一种良性的互动之中,如果三者的关系良好,可见生态旅游地开展的生态旅游是成功的,而发现三者关系中任何两方的关系处于不好的互动时,就可以提醒当地的旅游管理者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使三者的关系重回正轨。这个评估框架也显示了只要通过运用适当的管理策略,在资源、当地居民、旅游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生态旅游既可以促进保护,又可以促进发展。因而这个框架既可以评估生态旅游业的各个重要方面的相互联系,同时又可以评估一地生态旅游的地位。
参考资料:
1.王家骏,关于“生态旅游”概念的探讨,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1):103-106
关键词:生态旅游;教学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256-02
《生态旅游学》是许多旅游院系都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在综合考虑当前这一领域的问题和背景后,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针对现存问题和发展新趋势的课程新框架,现提出来供交流探讨。
一、整合生态旅游教材内容
近十年来,“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中一个时尚和流行的名词,国内一批学者也相继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出版形成著作,成为各相关院校旅游专业课程教材。这些著作中代表性的有:由卢云亭和王建军合著,2001年由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态旅游学》[1],全书共十章内容;由严力蛟所著,2007年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的《生态旅游学》[2],全书共二十章内容;以及张建萍主编,2008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生态旅游》 [3],全书共十三章内容。这些著作内容虽有简有繁,但大致都按照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资源和评价、规划与开发、游客与市场、管理与发展等几个部分编排。这几个部分从前至后的逻辑安排,同时也是旅游专业中几乎对每一种业态教学的普遍体例,学生对每个部分的相近知识已经有较多的学习积累。
因此,根据以上教材,结合其他文献资料,作者安排了以下几部分的生态旅游教材教学内容:第一,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第二,生态旅游资源及其评价,第三,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模式,第四,生态旅游者与生态旅游市场,第五,从当地政府、旅游企业、社区居民、旅游者等多视角的生态旅游管理考察。
二、凸显低碳旅游前沿热点
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已成为中国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2010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更是明确提出,着重在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低碳旅游示范城市试点和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创建四个方面,将发展低碳旅游作为推动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基于当前低碳旅游的实践发展和形势要求,因此在生态旅游学教材内容教学之后,安排了低碳旅游教学内容。除适应实践发展的需求之外,主要还考虑到以下原因: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同是关注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内容上并不矛盾,且后者由于直接应对气候变化趋势,强调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在研究中能够量化、更具科学性,在实践中能够通过节能减排的措施实际推进、更具操作性;目前全国尚无低碳旅游相关专业内容,本院系也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对学生而言是一个知识空白区;作者近两年来关注这一领域,并与人合作编写了国内首部相关著作 [4],该书以汇总国内外相关资料、技术、运作模式和实操案例为目标,既是一个工作指南,同时也是一项探索性的研究工作,适于学生对此领域的初步了解和认识。
因此,主要按照该书的内容章节,安排教学内容。第一部分“低碳旅游的基础知识及基本现状评估”解决基础概念和认识问题,重点阐明低碳旅游概念、内涵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初步估算旅游业对降低碳排放的贡献,阐明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优势与意义,并对全球和中国旅游业的能耗状况、节能减排现状及潜力进行初步评估,对中国旅游业碳排放现存问题与降减途径进行分析阐述。第二部分“中国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政策框架与主要措施”解决发展背景及政策体系问题,主要对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五大领域组成的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政策框架进行了介绍分析。第三部分“景区节能减排及低碳化发展的途径与案例”解决旅游景区低碳循环发展问题,阐述了循环型低碳景区的基本概念、发展模式及运行流程,分析循环型低碳景区建设的途径和措施,并以典型案例形式阐述示范低碳景区的发展思路与具体途径。第四部分“绿色饭店节能减排途径与案例”解决餐饮饭店业绿色集约发展问题,介绍了绿色饭店的概念与特征、饭店节能减排的意义、饭店节能减排的基本原理及国内外饭店业节能减排的发展现状,分析通过制订计划、技术控制及制度安排推进饭店节能减排的途径,介绍相关标准、扶持激励等政策措施并对饭店的绿色能源管理进行了案例性介绍。第五部分“低碳旅游城市发展及案例”解决旅游城市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在阐述低碳旅游城市相关概念内涵与主要特征基础上,对低碳化发展的思路、原则、目标、战略和途径进行分析。第六部分“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创建途径与案例”解决旅游企业绿色环保创建和评定问题,简述绿色环保旅游企业的概念内涵与主要特征,介绍绿色环球21、ISO14000等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环境认证体系,对绿色环保旅游企业的创建思路和途径进行重点分析。第七部分“其他相关领域低碳发展”从概念、内涵特征、主要方式、技术和做法等角度,分析绿色旅行社、绿色旅游者、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等相关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问题。第八部分“低碳旅游的融资模式借鉴”解决旅游业低碳发展的投融资问题,主要是介绍并借鉴国内外相关产业和领域在低碳化发展中成熟的融资政策和模式。
三、经由实践提升理论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作者了解到,学生对生态旅游的实感非常欠缺。由于对实际情况认识的欠缺,学生对生态旅游的理解普遍停留在“到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去旅游”或“在旅游发展中要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对生态旅游“保护、发展与分享三者一体”的概念内涵认识不深刻。
为加深学生对生态旅游相关理论和知识的理解,组织了一次全体学生的外出实习。综合考虑交通、安全和实习地点的典型性,选择了北京郊区门头沟的爨底下村和灵山风景区的两日一晚行程。爨底下村是以北京典型的沟域生态为基础、以明清风格的村落景观为特色并提供食宿接待的旅游村,而灵山景区则是以山地生态景观为主要吸引的风景区,二者地理相近、类型有别但都可属于生态旅游范畴。出发之前,要求学生从旅游专业尤其是从生态旅游的视角,对实习地进行综合考察和独立思考,在实习体验结束后,又组织了一次专门的讨论课。课间,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加深了对两个旅游区生态旅游发展的认识:两个旅游区都有良好的生态景观作为旅游吸引,是其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爨底下村以村委组织旅游公司收取门票、投入进出村的道路等设施,而村民以自家的院落参与食宿接待,这一发展模式既保障了公共设施的投入和整体接待质量的提高,又让当地村民充分参与得到旅游发展的实惠。对案例的剖析加深了学生对生态旅游地旅游经济发展复杂性的认识,对生态旅游概念中关于如何保护、怎么发展以及利益分享等有了实际的认识。进一步,通过作者引导,学生对灵山景区建筑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协调、接待服务质量的提高、登山线路的多样化安排以及与爨底下村的资源整合、周边旅游点产品组合等问题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四、小结
总结起来,对《生态旅游学》的创新教学实践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效:通过对《生态旅游学》各版教材的比对和整合,让学生了解了这一分支学科目前的发展现状,对“生态旅游”这一研究领域有了较全面的认识;通过对低碳旅游的教学,学生对低碳旅游的概念、计算和景区、饭店、城市等实践领域的低碳发展有了基本的认识,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学生对此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为此以“高星级酒店的低碳化运营”为题,还面向全校举办了一场开放性的学术沙龙;最后,实习实践让学生走出课堂,一方面深化了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认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其理论深入的兴趣。从对生态旅游这一旅游专业课程的教学可以看出,任何一个学科和研究领域都在随着实践而发展,因此对于专业教学而言,也应该随着时展和实践需求而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2] 严力蛟.生态旅游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0)05-0073-03
综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经济发展活动在不同的理论指导下,会形成不同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对策,自然也会得到不同的发展结果。发展生态旅游在国际上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促进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因此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被广泛地加以推广。[1]世界旅游组织(WTO)早在1997年12月就估计,生态旅游占整个旅游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20%。[2]。我国的生态旅游起步晚、增长快,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盲目开发、无序经营现象还非常普遍。高速膨胀的生态旅游市场、不断退化的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以及复杂而多样化的影响因素等,都迫切需要我们尽快创新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并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体系。
一、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的生态旅游起步较晚,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框架,学科概念不清,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滞后。理论研究中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增长较快,但总体研究水平不高。我国的生态旅游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自1999年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从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所反应的情况来看,自1998年至2008年,以“篇名”含“生态旅游”在全部期刊中进行“精确”查找,共查询到3,248篇文献。11年间增长了12倍多,而同期“篇名”含“旅游”的文献数涨幅仅8倍,可见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研究的重视程度。(如表1所示)虽然我国的生态旅游学术研究开始有了一定规模,但总体上研究水平不高,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对生态旅游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尚显凌乱,缺乏比较系统性和统一严格的学术规范。有研究表明,国内学者提出的生态旅游概念有近100种,但至今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统一的定义。[3] 我国对生态旅游概念的诸多不同提法,反映了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对生态旅游的理解。这一方面能够说明生态旅游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反应了理论界在生态旅游概念认识上的模糊性。
表1.1998年~2008年我国生态旅游研究文献总量表
第二,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尚比较零散,整体性质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不足。生态旅游研究具有很强的学科边缘性和交叉性特征。虽然不少人文、自然等学科,如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都开始涉猎生态旅游领域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大都从本学科的相关理论出发,主要是针对生态旅游的某个社会实践问题进行探讨,其系统性不够,更没有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也有不少理论研究成果落后于实际需要,常常缺乏可操作性。生态旅游学的研究一方面迫切需要更多的相关学科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引进;另一方面也十分需要对这些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整合,构建独特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理论体系。
第三,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仍以定性描述为主,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实验、实证研究较少,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差距很大。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的“生态旅游”文献研究为例[4],在所统计的1994年~2003年间的737篇文献中,定性描述用的最多,占76%;使用数理统计方法的文献数量次之,占18%;用数学方法构造模型的文献较少,占5%;运用“3S”技术采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的文章数量最少,仅占1%。生态旅游的研究要以生态学等学科为重要基础,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生态旅游研究的实验及实证分析也非常重要。国际上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已从概念探讨走向案例研究阶段,因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只有从大量的实践中去总结、探索,才能丰富其理论。虽然我国的生态旅游案例研究也有了一定规模,增长较快,但这些研究缺乏时空上的连续性与整体性。现有的生态旅游研究往往只局限于单一时间或短时间的抽样分析,缺乏长时间的历史跟踪调查。研究空间地域比较分散,缺乏多区域的比较和检验,整体性把握不够,因此很难对生态旅游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发展趋势给出可信性结论。
二、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生态旅游领域的延伸和应用。与其它产业不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更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生态旅游的实践就将是盲目的、无序的。同时,生态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生态旅游学是一门集生态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各种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将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系统科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在生态旅游开发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际应用,为确保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的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就近些年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学科理论及其主要应用领域进行归纳总结(如表2所示),这些学科理论涉及生态、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等多个学科范畴,需要按照系统性、整体性要求对其进行必要的理论综合,以形成用于指导生态旅游实践,并具有本学科独立特点的理论基础。
表2.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框架
三、生态旅游理论研究趋势
借鉴国际上对生态旅游问题研究的经验,同时考虑到国内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国在生态旅游研究上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是:
1.生态旅游研究的理论创新
我国已有的生态旅游研究大多是借鉴相关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或根据国际上生态旅游研究的经验对国内具体生态旅游区所作的相关分析,总体上采取的是“拿来主义”策略。这种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做法在生态旅游发展初期是必要的,但在生态旅游发展一定阶段后,就迫切需要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规范和有效的整合。根据对现阶段我国生态旅游研究的情况分析,生态旅游研究的理论创新需要着重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要严格界定生态旅游的学科对象和范畴,明确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和任务,防止对生态旅游理论的模糊化及泛化;二是要坚持对生态旅游的多视角,多学科交叉研究,加强对生态旅游环境的整体性保护与多功用价值实现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具有整体性质和独特学科特征的生态旅游理论体系;三是要继续借鉴国外生态旅游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成果,并针对我国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实际,通过消化吸收,实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的“本土化”,并不断提升我国生态旅游学科的研究水平。
2.推进对生态旅游评估标准及认证制度的研究
到目前,人们对生态旅游还存在许多片面的和模糊的认识。由于缺乏权威的生态旅游概念和有效的政府宏观规制,近些年社会上“伪生态旅游”招摇过市,大行其道。不少地区的生态旅游并不“生态”,从规划、开发、经营到管理,很大一部分沿用大众旅游的模式。因此,从理论上弄清生态旅游的评估标准,并通过认证制度对真正的生态旅游加以保护,使之与大众旅游相区别就显得非常必要。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除了必要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特色以外,更重要的是对各相关主体和要素的要求。[5] 生态旅游绝不是简单意义的以享受自然为目的的自然旅游,更不是传统意义的规模化的大众旅游。生态旅游具有同这些旅游形式截然不同的特定的尺度和产业发展模式,在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开发、社区参与、景区管理、环境保护和投资赢利方式上都应该有着不同的特点。
国际上,生态旅游标准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认证项目在数量上急剧增加,相关认证体系和生态标签多达上百个。[6] 认证所涵盖的范围从相对简单的旅游住宿的认证拓展到旅游行业的所有领域。这些标准的形成和推广对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在生态旅游的认证制度研究上才刚刚起步,有关生态旅游认证的组织、标准的形成、规范管理、与国际标准的协调、区域差异的处理等问题尚待深入研究。
3.提升生态旅游的实证研究水准
实证性研究方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双轮驱动”是搞好生态旅游研究的基本方向。在我国当前生态旅游的实证研究中,大多是对国内外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与开发实例的一般性介绍和经验总结,其研究水准亟待提高。借鉴国外研究经验,我国在生态旅游实证研究上需要加强的领域是:对有突出价值的典型的生态旅游区进行有针对性的,长期的实证分析;与国内外同类别生态旅游项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通过各因素的细微比较,找出真正的差距;以生态旅游环境的整体保护与综合利用为目标的区域范畴的生态旅游综合实证研究等等。
4.积极改进生态旅游的研究手段与研究方法
生态旅游研究成为当前热门研究领域之一,但尚未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体系,缺乏深入研究的技术支撑。[7] 目前,将传统的生态学科研究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进行生态旅游区调查,对发掘的信息资料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积极开展各国生态旅游及相关领域的交流与比较研究,已成为生态旅游研究的大趋势。我国的生态旅游研究要改变单纯的文献分析、定性描述及简单化的实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注意应用计算机技术、3S技术(特别是RS和GIS)等现代技术手段,并积极借鉴国际上在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上的新成果,同时注意将景观分析法、模式与模型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理化分析方法、生态实验方法等定量研究方法应用到有关研究领域,以提升生态旅游的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邵琪伟.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在全国生态旅游现场会
上的讲话[N].中国旅游报,2006-09-01(01).
[2]钟林生,赵士洞,向宝惠.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3.
[3]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胡卫华.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
刊,2007,22(1):67-71.
[4]全 华.生态旅游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宋 瑞. 关于建立我国生态旅游认证制度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2004(1):56-61.
[6]杨彦锋,徐红罡.对我国生态旅游标准的理论探讨[J].旅游学刊,
摘 要:本文基于对当今国内外生态旅游者的动机和行为的调查,分析比较了国内外生态旅游者动机与行为的异同。研究发现:大多数国内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缓解压力”和“欣赏自然”,而在国外生态旅游者中,旅游动机为 “寻求新的体验”和“了解自然”的居多;环境纯净、风景优美的自然生态旅游地是现今中外旅游者的首选;影响国外生态旅游者选择何种旅游产品的因素主要与旅游地的情况有关,而旅游产品价格、旅行社服务水平对国内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地选择的影响较大;中外生态旅游者的团队在构成上有比较大的差别;导游讲解和导游手册/景区标识牌是国内生态旅游者增进对景区了解的主要途径,而国外游客对旅行社与导游的需求较少;当环保行为与游客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国内游客还是表现出比较强烈的自利思想,而国外游客则表现出比较坚定的环境信念。本文的最后提出了对我国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旅游者;旅游动机;行为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作为生态旅游活动主体的生态旅游者,其动机和行为会限制生态旅游活动的发展[1]。所以对于生态旅游者的动机和行为的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
国外学者一向认为亚洲的生态旅游者与西方生态旅游者不同[2-4]。那么我国的生态旅游者与国外生态旅游者的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些什么样的明显差别?如何去减小这种差别?为了能够借鉴国际经验,针对客观实际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本文对国内外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揭示中外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行为特征,期望研究结果能够使政府、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受益,促进生态旅游在我国的良性发展。
一、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方法。笔者在一些大的旅游网站发帖,邀请自认为是生态旅游者的中外游客参与调查,参与者通过点击链接获取问卷并答题。调查问卷包括中英文两种语言的版本,中文问卷网址为:http:///partners/write.asp;英文问卷网址为:http:///epartner/write.asp。调查工作开始于2007年3月10日,到4月20日结束,共收集到中文问卷296份,其中有效问卷263份,英文问卷203份,其中有效问卷185份。
问卷由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12道选择题,涉及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行为方面。第二部分由2组采用五点量表(李克特量表)法进行打分的陈述题组成:第一组题描述影响旅游选择的各种因素,其重要程度由高到低分别用5到1表示;第二组题是有关对生态旅游的认知的一组陈述句,五点量表的评语等级为完全符合、符合、说不清楚、不太符合、完全不符合,并依次赋以5,4,3,2,1分。答题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个等级,以表达他们对这些陈述句的赞同程度。问卷的最后一部分是关于答题者的性别、年龄等人口统计学特征的问题。
研究采用SPSS13.0和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并对国内和国外生态旅游者的回答作了差异显著性检验。
本次调查对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为“一般的生态旅游者”。这类生态旅游者是大众旅游者,他们喜好偶尔和自然环境接触一下,属于一个大的团队[5,6]。
二、研究结果
1. 中外生态旅游者旅游动机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接近一半的国内生态旅游者进行生态旅游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压力,放松身心”,接近30%的人是为了“欣赏自然”,可见,缓解生活压力,欣赏自然美景是他们最主要的旅游动机。国外生态旅游者的回答则不同。35.7%的人认为“寻求新的体验”是他们进行生态旅游的主要目的,23.2%的人是为了“了解自然,学习知识”。从表1中还可以看到,国内生态旅游者对生态旅游动机的选择比较集中,选择“缓解压力”和“欣赏自然”的比例共占被调查人数的78.3%,而在国外生态旅游者的选择中,各个选项都占有一定的比例,说明他们的旅游需求比较多样。
2. 中外生态旅游者旅游产品选择的影响因素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自然风光的优美程度是中外游客选择生态旅游产品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除自然风光这一项外,对国内游客选择生态旅游产品影响大的3个因素依次是价格(均值为4.22)、旅行社服务水平(均值为4.01)和旅游地服务设施齐全程度(均值为4.00)。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内的大部分生态旅游者对旅游的价格以及舒适程度仍然有较高的要求。而除自然风光这一项外,对国外游客选择生态旅游产品影响大的3个因素则依次是旅游地安全程度(4.09)、旅游地文化特色(均值为4.07)、知名度(均值为4.05)。由此可见,国外游客选择生态旅游产品时比较看重生态旅游产品本身的质量。他们希望能深入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满足寻求新体验的动机,这是国外游客在选择生态旅游产品时对安全程度十分关注的原因。
与国外生态旅游者相比,国内旅游者更倾向于观光、度假和娱乐型旅游项目,因而他们在选择生态旅游目的地时更多地考虑景区质量和价格、旅行社服务水平。
3. 中外生态旅游者行为特征比较
(1) 活动项目
从图1可以看出,国内生态旅游者最为认可的3种生态旅游活动项目是:野外观鸟,占71.5%;植物园观光,占57.4%;田园采摘,占55.9%。这3种生态旅游活动项目代表了国内生态旅游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认知程度。如前所述,国内大部分的生态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是“缓解压力”和“欣赏自然”,而野外观鸟,植物园观光能够提供“欣赏自然”的机会,野外、植物园、田园这样一些地方能够使旅游者“缓解压力,放松身心”。在对国外生态旅游者的调查结果中,探险旅游、森林探险和户外摄影是他们最为认可的生态旅游活动项目,分别占到60.5%、57.8%和56.8%。由此表明,大多数国外生态旅游者更强调通过生态旅游获得个人对自然的体验以及生态旅游对个人意志与精神的挑战。
(2) 生态旅游者团队构成的比较分析
生态旅游者的团队构成形式反映了生态旅游者的旅游习惯、旅游经验、他人依赖性等方面的行为特征。一般认为生态旅游者希望无牵无挂地出游,以最佳的状态溶入大自然。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国外生态旅游者喜欢与他人结伴出游,占41.1%,其次是独自一人出游,占24.3%,与亲朋好友一起的占18.4%,参加旅游团的只有13.0%。相比之下,国内的旅游者更喜欢以旅游团的形式出游,占40.3%,与亲朋好友一起旅游的占30.8%,与他人结伴占19.8%,独自一人占6.5%(见图2)。
(3) 旅游信息渠道选择的对比分析
旅游者在外出旅游之前,首先要收集多方面的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偏好作出选择。针对生态旅游者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进行的调查研究,是生态旅游地进行目的地营销的根据,也是生态旅游地实施形象推广战略的基础。在本次调查中,中外生态旅游者对“在参观前,我会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人文概况”的陈述大多都做了肯定的选择(其中国内游客为74.1%,国外游客为75.7%)。
了解自然、学习知识,也是旅游者进行生态旅游的目的之一,生态旅游者在景区内如何获取信息,能够反映出一个生态旅游者进行生态旅游的内部动因与能力。
从图3可以看出,国内生态旅游者对景区的了解途径主要是导游的讲解,占41.4%,其余如导游手册/景区标牌占24.3%,向当地居民了解占16.3%,网络报刊占13.7%,咨询中心占3.0%。而国外生态旅游者对景区的了解途径主要是访问当地居民,占35.1%,导游手册/景区标牌占25.9%,其余如导游讲解占17.8%,网络报刊占14.1%,咨询中心占5.9%。
(4) 生态旅游者行为对比分析
旅游者对环境的保护行为可以反映他是否是一个严格的生态旅游者[5,6]。严格的生态旅游者对环境的破坏最小。由表3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国内外生态旅游者都具有比较表层的生态行为。如对垃圾的处理,92.4%的国外游客和89.3%国内游客都会将其丢入垃圾箱;77.3%的国外游客和70.0%的国内游客对野生动物都选择远距离观看。这些说明在维持最基本的环境卫生这一问题上,绝大多数旅游者是可以自我约束的。但是,当一些生态环保行为对游客造成不便时,国内外游客的行为就产生了一定的差别。例如,如果景区内没有垃圾箱,64.9%的国外游客选择将垃圾带出景区,30.8%的国外游客选择在景区内集中放置,但是只有39.2%的国内游客选择将垃圾带出景区,而57.4%的国内游客选择将垃圾在景区内集中放置。生态旅游者对环境的责任感,除了表现在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外,还表现在对他人污染环境的行为所作出的反应。对于乱扔垃圾的游客,有较高比例(44.5%)的国内游客选择置之不理,这种现象反映了国内生态旅游者环境责任感的缺乏,同时也反映了部分国人的一个特点,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国外游客的环境责任感要优于国内游客,对别人污染环境的行为有反应的达到73.5%,其中30.8%的国外游客会帮他捡回,让他捡回的有24.3%。其中可能的原因是他们真正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并且政府实施了切实有效的引导与监督措施。
从表3还可以看出,在景区内交通的选择上,有33.1%的国内游客喜欢乘坐汽车,另外17.5%的国内游客希望能够乘坐缆车。同时有33.8%的国内游客希望在景区内能享受到酒店的服务,20.2%的国内游客希望能够住宿旅店。在景区内修建公路、使用汽车以及建造缆车线都会影响到景区的生态与自然景观,但还是有半数以上的游客希望景区能够提供汽车与缆车,这点揭示了这些游客更注重自身的舒适与方便程度,却忽略了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与国内游客相对比,有40%的国外游客选择自行车作为景区内的交通工具,还有12.4%的国外游客选择徒步旅行;在住宿方面,有33.5%的国外游客选择居住在民居,还有29.7%的国外游客希望能够野营。调查结果表明:国内游客中青年群体具有更多的主动保护行为,如在选择自行车或者徒步、选择民居住宿或野营的群体中,青年占很大比例。同时选择“其它”项的很多青年旅游者,在解释时都提到了电瓶车这一交通工具。
在环保标识这一选项中,绝大多数的国内外游客都选择“会按照标识去做”,但是也有一定比例的游客选择了“没有注意到标识”(国内22.4%,国外13.5%)。这说明景区需要在环保标识的制作方面有所改进,使标识更明显。
4. 中外生态旅游者在旅游中的认知比较
我们在问卷的最后设计了一组陈述题,调查国内外游客在生态旅游过程中的一些认识,主要围绕游客在生态景区内的旅游行为、生态意识以及对生态旅游的一些看法(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国内外游客对于“参加生态旅游可以增加生态意识”、“是否愿意参加志愿者活动”、“保持旅游地传统样式生态旅游能够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及“生态旅游的教育意义”等问题的回答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当陈述中的某些活动对游客的旅游会产生影响时,国内外游客的回答就表现出显著差异。例如,与国内生态旅游者相比,国外游客更喜欢去原生态景区;在对污染品的登记方面,国外游客表现为更乐意接受;在对一个旅游地的深度旅游选项上,国内游客表现为不太喜欢,而国外游客更喜欢对一个旅游地进行深度旅游和探索;如果在不利的天气条件下游览是看到他们所感兴趣的自然或人文景观的惟一机会,国外游客和国内游客的选择也表现出显著差异;在遵守旅游地的风俗方面,国内和国外游客的回答也具有显著差异(P
三、研究结论和讨论
1. 研究结论
比较国内和国外旅游者生态旅游的动机可以发现:大多数国内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缓解压力”和“欣赏自然”,而在国外生态旅游者中,旅游动机为“寻求新体验”和“了解自然”的居多。环境纯净、风景优美的自然生态旅游地是生态旅游者的首选,在这些场所中进行观光、休闲、度假是现今生态旅游活动的主流。除了自然风光影响生态旅游者的旅游选择之外,影响国外生态旅游者选择何种旅游产品的因素主要与旅游地的情况有关,如旅游地的安全程度、文化特色和知名度;而对国内旅游者来说,旅游产品价格、旅行社服务水平对旅游地选择的影响较大。
中外生态旅游者在团队构成上有比较大的差别。与国外生态旅游者相比,国内的旅游者更喜欢以团队形式出游,喜欢完备舒适的团队服务。这反映了国内生态旅游者的旅游经验不如国外生态旅游者,并且具有较强的他人依赖性,这也能说明国内生态旅游还不是很成熟,仍处在低水平发展阶段。70%以上的被调查者(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生态旅游者)都肯定在参观前会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人文概况,但是在景区中获取信息的途径却完全不同。导游讲解和导游手册/景区标识牌是国内生态旅游者增进对景区了解的主要途径,他们比较喜欢从旅行社获取旅游信息;国外生态旅游者不太喜欢通过旅行社被动地获取旅游信息,而更多地通过访问当地居民来加强对景区的了解。相对于国内游客而言,国外游客对旅行社和导游的需求较少,他们更强调个人对自然的体验,希望能亲自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独立性和自主性更强。
通过对国内外游客的调查分析和对比研究发现,在维持最基本的环境卫生这一问题上,绝大多数旅游者是可以自我约束的。但是,当一些生态环保行为对游客造成不便时,国内外游客的行为就产生了一定的差别。这主要和我国生态旅游开发得比较晚且产品单一,而国外的生态旅游开发得比较成熟且产品丰富有关。
2. 讨论
旅游者的动机可以反映其旅游需求,这对于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从对国内外游客的出游动机和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国内生态旅游者的行为与“一般的生态旅游者”一致,因此旅游从业部门在原有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国内游客的教育和引导,以期从中产生一定规模的严格的生态旅游者,在国内生态旅游者群体中形成层次,这既有利于我国旅游者生态意识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生态旅游产品的多样化。
上文已介绍了,国内的生态旅游者大多处于一般生态旅游者的层次。在形成这一状态的原因中,除了对国内游客教育与引导的不足之外,国内生态旅游景区的泛化也对层次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在国内生态旅游景区质量参差不齐,管理极不规范,很多景区在规划和管理上远达不到生态的标准,而只是追逐潮流,挂生态的牌,这些给旅游者造成了一定的误解,影响了国内游客生态意识及行为的形成。因此,要从景区入手,规范生态景区,形成生态旅游的认证制度,提高生态旅游产品的质量,这样既能给国内游客一个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也有利于游客生态意识的提高。
从调查数据来看,在未来比较长的时期内,旅游团仍将是国内游客出游的主要方式。那么,旅行社在游客生态意识的提高上也须担负起一定的职责。旅行社应该规范自己的产品宣传方式,不应为吸引游客而随意挂生态牌。在开展生态旅游之前,旅行社应加强自身工作人员的生态意识培训,尤其是使得导游人员能在生态旅游中起到示范作用。对于参团的游客,最好能进行一些生态知识的培训,至少要分发一些有关生态意识、行为规范的书面资料进行宣传教育。在生态旅游者的团队构成方面,国内外的差别还是比较大。而生态旅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行为,自助游将会成为其主要的发展趋势。因此,生态旅游者自身的生态意识和行为水平的提高对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生态旅游者在其旅游过程中,需要将环保落实到具体行为中去。近年来,一些政府旅游机构、旅游研究机构和旅游公司,都制定了生态旅游者需要遵守的准则(如世界旅游组织提出了《全球伦理规范》,美国旅行商协会(ASTA)制定了关于生态旅游的十条“道德标准”,我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也在其出版的杂志中介绍了生态旅游者的旅行要求)。这些准则,都可以作为自助式生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注意与采纳的一些规范。
参考文献:
[1] Meric H J,Hunt J.Ecotourists’ motivational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a case of north carolina traveler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8(4):57-61.
[2] Deborah L Kerstetter,Jing-Shoung Hou,Chung-Hsien Lin.Profiling taiwanese ecotourists using a behavioral approach[J].Tourism Management,2004,25:491-498.
[3] Han K.Restorative effects of natural environments on health[J].Scientific Agriculture,2002,59:209-218.
[4] 肖朝霞,杨桂华.国内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调查研究[J].旅游学刊,2004(1):67-71.
[5] David Weaver.Ecotourism[M].John Wiley & Sons Australia Ltd,2001:43-51.
[6] 杨桂华.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9-66.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Motivation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Eco-eourists
LI Minghui,XIE Hui
(Department of Tourism Management,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1,China)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5-0026-03
2014年5月,在考察河南的行程中曾经指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第一次提及新常态。经济新常态主要体现在中国经济升级模式创新,这为生态旅游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机会,使生态旅游成为改善居民消费结构和文化生活的着力点,成为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因此,积极研究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旅游面临的环境,寻找生态旅游发展的空间,意义重大。
一、经济新常态与生态旅游的概念
经济新常态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的模式,而生态旅游是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概念,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围绕可持续发展进行的。
(一)经济新常态
经济的新常态,实际上就是在经济的增长趋势上打破原有的以成本为主导的持续性增长状态,转变成建立在经济对称结构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状态。其主要的特点就是改变原有经济高速增长的速度,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在经济发展的结构上,不断的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升级,改变原有经济破坏性开采的粗放型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动力上,从原有的要素驱动转变成现在的创新驱动。
(二)生态旅游
最先提出“生态旅游”一词的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它以旅游过程中游人以及开发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主要目的。因此生态旅游可以定义为:以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以保护自然环境不被肆意破坏和开发为主要前提,以保证游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主要的旅游准则为主要依托的一种实现旅游与旅游经济均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方式。
二、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旅游发展现存的问题
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对传统旅游的发展造成了冲击,因此生态旅游应时而生,成为经济新常态要求下的新型的旅游发展的模式。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旅游对经济和环境的发展习惯的影响,我国新常态下的生态旅游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生态旅游与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的矛盾
传统的旅游虽然有利于旅游经济的持续性增长,但是不利于旅游资源的再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新常态提出了“改变原有旅游行业的破坏性开采,要求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于是生态旅游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要求,也是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生态旅游是实现经济新常态下旅游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比传统旅游更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但是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在发展上还不成熟,使得生态旅游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无法满足保护生态资源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导致旅游经济出现赤字。
(二)地区的差异,导致生态旅游的认证标准不统一
经济新常态推动了旅游行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国家也督促各地旅游景区积极改变传统旅游的模式,向生态旅游的新模式上转变。于是,不少专家投身到生态旅游的认证和标准的建立上,以保证生态旅游能在全国范围内的旅游景区中推广,这样有助于国家对生态旅游的统一管理和维护。但是随着生态旅游的迅速发展,形成了生态旅游的多样化,需要认证的数量和制定的标准也急剧增加,加之各个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人们需求的不同,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认证和标准。
(三)忽略了对游客的环境伦理的教育
虽然受经济新常态的影响,我国已经进入了生态旅游的时期,但是从目前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的游客在游览中的表现来看,生态旅游对于游客而言,仅仅只是定义上的转变,无法落实到生态旅游以保护环境和生态景观上的实质中去。这主要是我国在推行生态旅游的同时,忽略了对人们的生态旅游意识的培养和道德的教育,导致我国的生态旅游处于“保护与破坏”同在的尴尬境地。这种对旅游者环境伦理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没有真正理解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在旅游中依然存在破坏生态景观的举动;而是生态旅游景区并未在景区内放置环境教育的导游和标志。
(四)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不成熟
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景区所在地的政府、生态旅游开发和投资的企业、景区、生态旅游中的游客和其他构成生态旅游的相关者。只有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的模式才能实现生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新常态对旅游业的总体要求。但是从目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生态旅游的发展来看,由于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还处于初期的阶段,对生态旅游的经营和管理模式的建立还不成熟,因此无论是政府对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保护和检测,还是对生态旅游策划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上都未建立完善的体系。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生态旅游经营管理模式还不成熟,无法适应经济新常态对旅游行业经济和环境两者之间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旅游的目标和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
经济新常态是国际为了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可持续性发展而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的模式,生态旅游是经济新常态对旅游行业发展的根本要求。研究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旅游的目标和实行措施,有助于生态旅游在我国的顺利开展。
(一)生态旅游的发展目标
目前虽然流传着许多不同的关于生态旅游目标的版本,但是总体来说,生态旅游的目标不外乎以下几种:(1)维护景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生态旅游约束了景区开发者对景区的肆意开采和对自然景观的破坏,约束了有人在游览的过程破坏环境的行为,保证了景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2)保护景区生态物种的多样性。景区生态物种的多样性是大自然的馈赠,是景区可观赏性景观之一,但是很多景区的开发者却忽略对生态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最终由于景区的扩建,导致生态物种的种类减少。然而生态旅游注重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保存了物种的多样性。(3)增加了游客对旅游景区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为了实现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有些景区在游客进入景区的岩土,都会放置环境保护的提示语,增加了游客对自然保护的意识,让游客自觉的参与到环境保护的政策之中,促进了生态旅游的发展。(4)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经济新常态的根本要求就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因此生态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旅游业及当地经济的新常态。旅游景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当地居民能够自觉的参与到生态资源的保护中。
(二)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
经济新常态是社会的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旅游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经济的新常态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改革目标。根据以上对生态旅游的目标分析,可以看出生态旅游能促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即实现旅游经济的新常态。因此,各国家和地区都比较重视生态旅游的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1.立法保护生态环境。我国是法制国家,国家利用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因此法律在公民的心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在西方的其他国家,很早就有了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法律条例,旨在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公民们已经习惯用法律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制定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有利于在公民心中形成强烈的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使他们能够自觉的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中去,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2.制定生态旅游的发展计划和战略。根据经济新常态对生态旅游的发展要求,制定适应性较强的生态旅游发展计划,以便满足游客在生态旅游中的需求,使游客亲身体会到生态旅游的益处,自觉地遵守生态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要求,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文明旅游。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能够保证生态旅游的顺利实施,能够让生态旅游的参与者更清楚生态旅游的真正目标,具有很强的可宣传性。因此,国家或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保证生态旅游在全国范围内普及。
3.加大生态旅游的宣传力度。宣传是目前传播某种新思想和政策的重要手段,因此,可以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制定吸引力较大的关于生态旅游的公益宣传广告。或是通过一些视频的制作,向人们讲述生态旅游的重要性。目前,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国家都针对生态旅游做出了不同的宣传广告和口号,比如英国的“绿色旅游业”和日本的“游客保护地球”的宣言。因此,要想实现生态旅游的发展,切实可行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
4.重视当地人的利益。有些旅游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是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比如有些水边的旅游景区,他们水下生物的多种多样而闻名,但是当地的渔民却以他们为经济的主要来源,居民的大量捕捞就会造成水下生物种类的减少,不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政府应该注重当地居民的利益,积极的开展增加当地居民经济的项目和方法,以提高居民的收入,这样他们就会自觉的参与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中,避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5.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对旅游景区的管理是保证生态旅游的根本措施之一,比如每天限制游客进入景区的数量,这样就避免了景区因为客流量较大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加强景区的垃圾和污水的管理,能够加大对景区污染物的净化,保护景区的环境。景区可以对每一位进景区进行观光游玩的游客都免费赠送一本“生态旅游指导手册”,加强对游客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的培养和教育,让游客加入到景区管理者的行列,以便于对景区的管理。
四、结语
经济新常态下的生态旅游是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提倡的一种旅游形式,我们所生存的地球资源有限,目前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我们必须调整原有的经济发展和旅游的模式,积极开展经济新常态下的生态旅游,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姗姗,张吉立.以大庆农科所为依托
发展大庆农业生态旅游的研究——以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例[J].江西农
业学报,2010,(8).
[2]刘美平.论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城乡的
生态消费[J].中州学刊,2015,(2)).
作者简介:嘉丹(1983-),女,四川广元人,助教,硕士,从事旅游管理教学与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rise of the domestic eco-tourism, and the expanded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nature reserves, China's eco-tourism management, there have been a series of problems. It mainly reflects in government, regulatory agencies, tourist management, commun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the disharmonious situation of China's eco-tourism and eco-environment. It seriously hinders the progress of eco-civilization building. On the basis,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path of China's eco-tourism management, resolved the problems.
关键词: 生态旅游管理;现状;路径选择
Key words: eco-tourism management; the status quo; path selection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3-0288-02
0引言
生态旅游是20世纪为适应人们“回归自然”和保护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随着目前全球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共建“生态、和谐”世界的愿望的强烈,生态旅游成为当下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与必然趋势。2002年,联合国将其作为生态旅游年的做法更是将生态旅游推向了一个新的。生态旅游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壮大,并掀起了一股全球性的生态旅游热潮。
众所周知,生态旅游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经济价值,另外,通过生态旅游宣传环境保护的思想,具有教育价值,可以说生态旅游是集多重功能与价值于一身。我国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生态旅游的概念之后,生态旅游在国内发展也比较迅猛,但是由于基础比较差,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不够重视等原因,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将严重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本文基于此进行探析,首先介绍了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然后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发展生态旅游管理的新的路径选择。
1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
1.1 生态旅游的定义生态旅游是指“利用区域固有的自然、历史、文化等资源进行旅游观光活动;在旅游过程中不对资源形成损害,而对其进行适当的管理和保护;在地域资源健康存续的基础上实现对地域经济的波及效应,从而形成资源保护+观光旅游+地域振兴三者融合为一体的旅游形态”,可以“给旅游者提供一种持续的、具有魅力的、亲近自然的机会,并能做到保护资源,使得地域居民有安定的生活”。
1.2 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笔者认为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生态旅游管理的特点与原则;生态旅游管理的任务。
从生态旅游管理的特点来看,生态旅游具有能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需求及其他需求的各种特征。旅游者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系统地了解自然生态及地域文化等知识,尽情地领略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激发起热爱自然的情感,从而提高了旅游者对保护自然的认识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其他需求这里不提及。鉴于生态旅游的独特性,其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区域管理与环境容量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与政府介入相协调的原则;通过信息传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生态旅游管理的任务是从国家与地方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出发,制定和颁布生态旅游发展的政策和法规,贯彻国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协调和平衡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问的矛盾,避免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环境建设的盲目性,规范生态旅游发展。维护生态旅游区的生态安全性,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制止环境质量的有害变化是生态旅游管理的核心目标。
2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生态旅游热的兴起一般是伴随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而进行的,随着生态旅游开发的强度不断加大,生态旅游规模不断扩大,在生态旅游管理方面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到了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笔者根据生态旅游管理所涉及的五个层面,认为目前我国生态旅游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宏观决策管理层面,缺乏科学的管理决策目前,我国生态旅游管理法规制度并不健全,缺乏国家层面宏观的旅游战略。在我国,生态旅游一般都以自然保护区为主,国内唯一一部关于自然保护区的法律仅有199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并不能满足当前问题的解决及旅游的管理,导致科学管理决策缺乏。另外,自然保护区管理实行行政主管与业务主管相分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容易造成管理决策的不统一,也极容易造成尤为政绩或直接收益过度地开发旅游资源。如浙江天目山、江苏盐城湿地等生态旅游区均存在这样的问题。
2.2 旅游区管理机构层面,缺乏对生态旅游内涵的理解,对其开发缺少科学规划我国开展生态旅游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但是旅游管理机构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并不充分,对生态旅游内涵的理解也不透彻,这样直接导致管理机构在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缺少科学的规划。很多数旅游区重产品开发和销售,轻环境保护,重利益轻生态,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也违背了生态旅游的本质。而缺乏科学规划将会造成旅游开发的过度或不当开发现象,同时也会造成生态旅游管理的不规范。最后,管理者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对生态旅游管理的意义也是十分重要的。据笔者统计,截止到2006年,我国生态旅游区管理总体文化水平比较低,有近三分之二的管理人员只具备高中及以下学历,另外接受培训的管理人员比例也不大。
2.3 旅游区与社区关系层面,缺乏有效的参与机制,冲突日益明显旅游区的开发与经营和社区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两者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到生态旅游的实现。目前,旅游区与社区之间缺乏有效的参与机制,互动比较少,且互动随机性比较大,规模比较小,性质多为自发。社区居民通过提供服务及出售特产从中获益。缺乏有效地机制让社区参与到旅游开发经营活动中,同时缺乏一定的利益分享保障机制与生态补偿机制。另外,两者在旅游区内关于土地权属、资源利用方面冲突日益加剧,很大程度上区内居民的利益被限制或者剥削,这些因素也极大地阻碍了生态旅游管理的有效实现。
2.4 旅游区与游客关系层面,教育功能尚缺,管理不到位生态旅游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普及环保理念,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然而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区大部分在游客的科普宣教方面不到位,另外管理方面也存在着缺陷。据统计,我国生态旅游区采用标识牌进行宣传的占66%,采用宣教中心的占40%,采用专业导游占30%,这些数据显示,生态旅游宣传教育功能目标的实现还有很大的差距。旅游区与游客之间关系不和谐还表现在对游客行为的限制和管理不够到位,目前在开展旅游活动的生态保护区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保护区制定了游客行为规范守则,这不能说不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2.5 旅游区与生态环境关系层面,两者并不和谐我国生态旅游管理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问题便是旅游区与生态环境十分不和谐,发展生态旅游目的在于宣传环境保护理念,而旅游过程中却造成了环境的破坏,这显然违背了初衷。对于监测是否造成了环境破坏国内技术并没有达到有效性,包括开展的旅游活动对野生动植物的干扰、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等。一般而言,旅游区的旅游活动不同程度商都将给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据统计,有大约七成左右的保护区展开了监测和调查,但是技术并不达标,对于深层次的各种指标分析,还不能有效进行。国内仍有三成左右的保护区尚未开展监测,仅从感性角度判断旅游活动给保护区带来的环境影响,缺乏科学性。
3加强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路径选择
随着低碳经济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宣传,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旅游管理也显得具有丰富的价值和内涵。上文可知,目前我国生态旅游管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路径加强我国生态旅游管理:
3.1 政府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在宏观层面上推进生态旅游建设政府必须要在宏观方面加强推进生态旅游管理。将生态旅游上升为国家策略的高度,在制度方面,成立从上至下的生态旅游管理机构,相互协调,共同推进。另外要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让所有人都认识到生态旅游的重要性,提高旅游相关主体对其的认识和重视,营造浓厚的保护和发展当地生态旅游的氛围。笔者认为日本推进生态旅游管理的对策可以借鉴,日本在2004年提出推进生态旅游五项政策,其中便是制定通俗易懂地宣传生态旅游的基本理念与方针,另外便是开设网页为生态旅游管理提供帮助。
3.2 旅游管理机构要重视“生态开发”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旅游管理的中心工作在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开发是否可行,开发价值评估等都是旅游管理机构必须重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管理机构应该要树立“生态开发”理念,避免盲目开发与过度开发,应从系统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来考虑旅游业的开发与管理。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要考虑到当地资源承载力,具体而言,需要因地制宜、把握适度的原则,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旅游价值功能,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共赢的局面。
3.3 管理部门合理规划并协调好生态旅游承载力与游客行为笔者认为,任何一项管理都离不开合理规划,因此必须要做好旅游业开发与管理的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不管是从环境影响评价方面还是资源开发建设方面,要做好科学设想,科学设计。如在武夷山保护区,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必须考虑到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等,避免盲目性。此外要协调好旅游区承载力与游客行为的关系,承载力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游客自身性格特点、资源配比、社会经济财富发展水平等。众多复杂的关系决定了当地承载力问题必须成为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中重要的指导方针。
3.4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管理和服务人才生态旅游管理的关键还在于要有高素质的创新型管理人才。如果缺乏这类人才,那么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管理只能是空谈,故笔者认为要加大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管理服务人才,要求这类人才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必须对生态学知识和旅游学知识了解比较透彻,另外也要熟悉旅游管理方面的运作。只有从人才方面大力投入,才能为生态旅游管理不断提供新的血液,才能更好地位生态旅游发展献智献策提供保障。
总之,我国生态旅游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长期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必须明确生态旅游管理丰富的内涵,树立“生态旅游,生态开发”的理念, 从长远和战略的高度来审视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与生态旅游管理的文化培育。
参考文献:
[1]王潇.生态旅游承载力的思考[J],生态经济.2009,(10).
[2]李庆龙.生态旅游承载力问题的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04,24(3).
[3]王昌玉.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原则及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05,(4).
“新常态”是经济学领域的词汇,2012年,北京大学黄益平教授将“新常态”引入中国经济发展的语境中,为之赋予了中国语境下的深刻内涵。但是,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特定阶段而论,“新常态”却渐次超越了经济领域而具有普遍意义。在“新常态”渐趋流行的语境下,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倡导“万物平等、和谐共生”价值观的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成为环境治理领域的新常态。在“人们生态觉醒”的环境新常态视域下,一贯倡言践行的“生态旅游”面临哪些困境,当如何突破而获得新生?凡此种种,无疑是值得慎思的重要课题。
一、新常态视域下生态旅游的内涵阐释与显性特征
某种意义上而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沉痛代价的,“社会生态环境恶化的表征不断常态化,环境的承载能力已达临界值”[1],局部地区甚至超过了可以承受的最大阈值。在新常态视域下,生态旅游也被注入了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内涵。
“生态旅游”一词最早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提出的。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局颁布实施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认定》(GB/T26363-2010)对生态旅游进行了定义,即指“以生态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而以生态环境与资源为目的取向开展的一种不仅可获得一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而且又能进一步促进人类认识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旅游活动”[2]。此概念突出了旅游活动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前提下,借助生态优势继而尽现发展优势、经济优势,让游客尽情地访问、鉴赏、享受自然美景和地域文化,突显了认识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活动主旨和意趣。遗憾的是,在征服自然、确保经济高速增长的作用力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促进发展的最佳平衡点始终难于寻觅,生态旅游也是虚有其表而缺乏应有的实质内涵。
随着“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新经济观、生态平等新价值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资源观等观念的重新确立,“绿色、循环、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万物和谐、互动共生”的包容性发展成为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新常态”。而新常态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在实现经济增速略微放缓、增长趋于平稳、增长动力多元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力促经济、政治和环境等方面的提质增效,其终极指向是创设“天蓝、地绿、水净”的和谐家园,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日益提升,国民幸福感显著增强。社会步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旅游不再是一味地满足旅游企业、旅游者等旅游活动主体的需要,而是在坚持尊重自然当头、保护环境优先原则下,满足游客“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不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性提高,进而赋予生态旅游以尊重、顺应自然和采借地域文化知识为价值取向,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的深刻内涵。
相较以往,新常态视域下的生态旅游特征尤其鲜明:其一,尊重、顺应自然被置于相当突出的位置。基于“以人为中心”发展思维束缚,自然成了人类支配、奴役的对象,重索取而轻回报,甚至某些地方对自然的践踏和破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然而,时至自然重要性凸显的今天,“自然资本代替人造资本成为稀缺要素,环境成为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要素”[3]。重现蓝天、延续人类必须给予自然以尊重,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适度地改造、利用自然。以自然资源、地域文化为重要吸引物,以环境资源和文化完整性展示和保护为目标的生态旅游更是如此。其二,“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明显让位于保护环境优先。由于观念上的偏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发展才是硬道理”被人们恶意地曲解为“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结果在带来GDP增长的同时,自然生态却趋于恶化。涸泽而渔的旅游资源开发显然与“新常态”视域下的生态旅游理念是背道而驰的。生态旅游旨在旅游自然的渐进开发、永续利用,给人以美的享受,资源、环境保护应当放在第一位,绝非传统思维中的经济发展优先。其三,在欣赏自然、愉悦心境的过程中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解”。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实现“两个和解”(即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和解)是马克思的生态价值取向。生态旅游秉持生态保护优先的价值理念,旨在借助人们亲近自然、认识自然、“回归自然”的机会,充分发挥自然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功能,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态观念、环保意识,逐渐摆正人与自然的位置,理顺彼此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解”。
二、新常态视域下发展生态旅游面临的问题
1995年1月,首次生态旅游学术研究会在西双版纳召开,标志着我国生态旅游正式启幕。然而存在于旅游经营管理中的现实困境却成为制约生态旅游稳步有序推进的桎梏。推进生态旅游的实践活动中,高扬生态旅游却“只是打着‘生态’二字的幌子进行泛滥式的游生态”[4]是其间最大的伤痛。此话尽管尚显夸张,然而也并非虚妄空论之语。基于此境,清醒认识新常态下生态旅游的困境是探寻发展生态旅游的策略和路径的重要前提。
(一)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品设计中,生态理念尚未充分融入
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5]就是要在全社会倡导珍视自然、呵护环境的生态价值观念,这是需要认识和适应环境“新常态”。但是,在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过程中,许多旅游经营者及管理者往往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生态旅游总是被视为掠夺资源的一块“遮羞布”,只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近期效应和经济效益纳入其间,而对资源循环利用及可持续利用程度、远期的环境影响评估的关注不足,“大规模地打造景观,无论是在景观选址还是在新修建筑中,都呈现出对自然的过度改造利用和资源掠夺”[6]。而在旅游产品的设计方面,从产品营销的角度而言,对包装略加渲染也在情理之中,但抛开原生态的包装和设计则明显有悖于旅游资源开发的初衷;在民俗技艺的表演活动中,“迎合游客的兴趣随意改变内容、形式与时间安排等而逐渐世俗化,导致了民俗资源的‘庸俗化’”[7]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
(二)过渡消费导致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不堪重负,生态系统失衡
生态旅游是在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借助旅游资源去追求意趣、陶冶情操、享受生活,但是攀比消费的观念和高碳的生活方式却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而这种不良现象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都有所体现。首先,自驾游旅游者数量的攀升给景区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威胁。随着经济条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驾车旅游成为一种时尚。然而,自驾出游不仅增加了社会成本,而且尾气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对环境质量、旅游资源的破坏也是不可低估的。其次,旅游食住中的享受型消费方式造成资源浪费、水体污染。在旅游活动中,便利、卫生、快捷、安全的消费环境是广大游客的基本诉求,而为了满足游客诉求,酒店宾馆往往提供以一次性洗漱用品的透支消费和新奇食物的诱导消费。多项调查表明,一次性洗漱用品的使用率不高,绝大多数成了生活垃圾,直接排入自然环境中。再次,旅游经营者坚持经济利益优先原则,游、购、娱等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经营者以获取最大利润为根本动机,利用游客游玩、购物、娱乐等项目活动,经营者采用多种手段诱导游客消费虚拟景观、虚假商品,不仅没有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反而是对生态环境的又一次破坏。
(三)关于生态旅游的法律条款基本上是鼓励性的,法律威慑功能难于彰显
我国涉及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较多,其中涉及生态旅游或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规范性条款也占有一定比例。但是,所涉条款带有较强的弹性和较大的模糊空间,且鼓励性条款偏多而约束性、禁止性的条款较少。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主席令12届第3号)为例,从“国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有效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国家倡导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包括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要求和措施”等诸多条款来看,“鼓励、倡导、应当”等词语或是鼓励性的,或为准许性的,而非禁止性的,况且就破坏性的旅游资源开发行为或非环保的旅游消费方式的惩戒措施又带有一定的模糊性,缺乏相对明确的惩罚性条款。现行社会大环境下,倡导并践行生态旅游,增强旅游活动主体科学利用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鼓励性条款固然相当重要,但禁止性条款也是必要的,以提高法律的威慑功能和约束力。
三、新常态视域下发展生态旅游的策略与路径选择
为免于“旅游使旅游成为不可能”[8]的悲剧发生,秉持环境生态理念,自觉践行生态旅游是必由之路,也是新常态下人与自然和解、携手迈向未来的关键。
(一)加强旅游行为监督
在旅游活动中,旅游企业、旅游经营者、旅游者等旅游活动主体都具有趋利性的一面,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旅游活动成本,酿成生态环境“公地悲剧”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而旅游管理者作为其间的中立者、协调员,却与之不同。在此层面上,旅游管理者在推进生态旅游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旅游管理者应当对生态旅游进行正面引导。根据旅游形势发展需要,适时出台生态旅游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对选择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市场拓展等活动进行积极宣传和正面鼓励,并给予适当的生态补偿。同时,对打着生态旅游旗号却行以破坏生态环境的欺骗性旅游行为进行行政性约束,对社会影响极为恶劣、群众反映尤为强烈的消极旅游行为甚至可以借助法律武器进行适度惩处。
(二)坚持生态优先、环境为要的原则
不容置疑的是,“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是旅游资源有效利用、循环利用的的最佳手段,而寻求保护与发展的最佳平衡点则是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中首先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不再是强调经济高速增长的一条腿走路,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五位一体”、均衡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应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为前提,对旅游资源合理利用。因此,在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过程中,在考虑经济回报率的同时,更需要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旅游资源持续开发进程中,要秉持“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的理念,尽可能展示旅游资源原貌,突出旅游资源的本真效应,“真实的自然环境条件可以使旅游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的支撑意义”[9]。与此同时,就旅游景区的各类景观、生态环境、环境容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寻求保护与发展的最佳平衡点,使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当地经济的发展高度融会贯通”[10],这才是符合高水准生态旅游目标要求的旅游资源规划开发。
(三)注重生态环境教育
在生态旅游观念的指导下,旅游者应当选择相对科学、健康的旅游消费方式,摒弃甚至抵制高碳、奢侈消费。[11]纠正不健康的旅游消费心态,树立健康消费理念,首先,需要对旅游活动主体加强生态环境教育。从过去的强调经济高速发展向注重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常态”转变的过程中,一方面部分旅游经营企业及旅游管理者依然沉浸在追求GDP增长的睡梦中,“经济先行、资源跟进、环境让路”的思维惯性难于在短期内消除,另一方面由于广大旅游者长期浸润在“重经济、轻环保”的思维意识中,科学的生态观念尚未形成,需要借助生态旅游的教育功能给予适当引导,在树立生态平等观的同时有效提升其环保意识。其次,积极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重拾节俭消费观念。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出游驾车、住宿上星、餐饮提档”成为旅游消费的一种时尚,而此消费方式恰是破坏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杀手,对景区周边环境影响是不容低估的。绿色消费旨在旅游者出游时尽量减少私驾的次数,倡导自行车旅游、徒步旅游,在亲近自然的活动中寻觅原生态,领悟“回归自然”的真谛;低碳生活意在旅游活动中尽量减少一次性消费用品的使用,旅游活动中倡导节俭、朴实的观念,做到绿色出行,生态消费。
(四)加强法律法规中刚性条款的制定和建设
一、生态旅游的涵义及必要性
(一)生态旅游的涵义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墨西哥生态学家谢贝洛斯拉•斯卡瑞在1983年以西班牙语的词汇“Ecotourism”首先提出(Fennell,1999),并在1986年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确认,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拉斯卡瑞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出于研修、欣赏和享受风景及当地的野生动植物和文化特征(历史遗存和现有特征)等目的到相对未开发过或未被污染过的自然区域去旅行”(Boo,1900,14页)。我国学者也纷纷从不同角度进行定义,如明庆忠、李宏、武友德(2001)从生态学角度出发,认为“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理指导,以保护资源,特别是保护生态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促进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资源与环境的管理水平为基本特征,寻求旅游业发展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杨桂华(2004)从可持续性旅游和责任性旅游角度出发,提出“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性发展为宗旨,以大自然为基础,以生态美景观为吸引物,同时实现为游客体验、了解、认识、学习、欣赏、研究生态景观而展开的旅游享受,对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和文化负责,保护生态旅游赖以开展的生态、社会及经济环境的旅游活动。”笔者认为,生态旅游是以大自然为基础,以生态学思想和可持续发展为理论指导,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资源为取向,强调生态可持续性,同时实现为游客体验、度假、求知、欣赏、研究而展开的旅游享受,以提高游客生态环境伦理素质并切实为当地社区做出贡献的旅游。
(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必要性
1.发展生态旅游,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广东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但近年来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不生态”现象,全省多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当地有关部门违法占用,大搞开发区、度假区,开发房地产,使生态环境和风景名胜资源遭到人为开发建设的严重破坏。被誉为“广东喀纳斯”的广东英德长湖景区的林木正遭受无序的砍伐破坏。长湖景区是英德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部分,林木资源为当地林场所有。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林场对林木资源无序开发,直接造成动植物数量和种类的大幅减少,旅游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同时出现风景区内大量违章建设和不适当的开发,如白云山的某山庄违法占地达2万多平方米,丹霞山不顾禁令大建大型开发区,西樵山的7个自然村居民住宅堆到半山腰,星湖景区处处可见休闲山庄疗养院招待所,使地貌和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广东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粤北地区,森林、温泉、植被资源相当丰富,仅乳源县就有华南最大最美、唯一原始森林留存地———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最大野生红豆杉主题公园———南方红豆杉森林公园等等。优美的生态环境自然会吸引大量游客观光,超负荷游客量和传统的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忽视生态效益的旅游开发模式肯定不能满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广东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必须走生态旅游道路:以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为主要旅游吸引物,达到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普及生态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旅游目的。从而,有力保护粤北山区珍贵的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确保当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
2.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广东省的旅游势态良好,2010年全省旅游总收入3804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23亿美元,增长速度均超过20%。主要以珠三角为中心的旅游业发展势头较好,仅广州市的旅游总收入就达1254.61亿元,同比增长26.21%,但相比之下拥有浓郁民族风情、良好生态环境和大量温泉旅游资源的粤北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粤东等各地区。面对粤北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窘况,被称为“无烟产业”的旅游业无疑是其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生态旅游更是民族地区维持生态环境和摆脱贫困的首选之路。首先,粤北民族地区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天然优势。浓郁的民族风情、优越的自然环境形成的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如自然生态之旅就有平地天险———广东大峡谷、乳源温泉、粤北西湖———南水湖、广东最高峰———石坑崆等;人文生态之旅有千年古刹云门寺、必背瑶寨等。其次,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能容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开发生态旅游既是地方政府拉动经济发展、培育地方产业的途径,也是当地老百姓自主发展经济的一种有效模式。
3.生态旅游能有效保护民族地区文化真实性旅游业的发展能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过程是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双向交流的过程。旅游不仅能使旅游者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还能使旅游目的地居民接受新信息和新鲜事物。旅游过程中,外来旅游者会将自己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文化和习俗带入旅游目的地,对当地的社会文化带来影响,当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都发生改变。一方面,文化古迹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除自然环境因素中大气污染、山地灾害、水体侵蚀、虫蚁蛀蚀等因素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外,更多是人为因素对文物古迹及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如开发建设中没有保护好少数民族物质遗产;少数游客不遵守旅游区管理规定乱刻乱画,致使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遭到破坏。另一方面,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甚至建筑都受到外来游客文化的影响。在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开发过程中,由于包装过度,很容易破坏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真实性和淳朴性。与传统旅游模式不同的生态旅游则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模式,这些责任不仅是满足旅游者在实际旅游中亲身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更是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完整保护旅游目的地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确保民俗文化资源的真实性,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乳源县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旅游资源分析
乳源瑶族自治县属广东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地处粤北山区,南岭山脉南麓。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设置乳源县,历史悠久。因县北有溶洞产钟乳,洞中有源泉流出,故名乳源。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乳源瑶族自治县,隶属广东省韶关市。
(一)乳源县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乳源县总面积2299平方公里,境内风光秀丽,民风淳朴,被誉为“世界过山瑶之乡”、“世界红豆杉之乡”。乳源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按照大南岭生态文化旅游区的定位,挖掘人文特色,加大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力度,强力打造广东省旅游强县,2008年7月底通过省创强验收,成为广东省第十个旅游强县。2010年,由国际旅游管理协会、中国国际品牌协会、中国县域经济协会主办的“2010中国旅游精品国际推广盛会”在首都北京国际饭店隆重举行。乳源县作为广东省唯一一个县级旅游县参加了此次盛会,凭着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生态旅游资源,浓郁的民族风情及独特的旅游文化,经过各专家组评审团综合评审,被授予“中国最佳民族生态旅游名县”荣誉称号并颁发牌匾。随着乳源县投资生态旅游的资金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加强,尤其是每年在珠三角、红三角、港澳地区和武广沿线城市举办形式多样的旅游宣传推介活动,乳源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旅游人数和收入大幅度提高。特别是乳源县被授予“中国最佳民族生态旅游名县”荣誉称号后,2010年旅游人数和收入分别为186.24万人和116215.45万元,同比增长32.22%和50.67%(见表1)。
(二)旅游资源分析
乳源县的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乳源县全县有山地2153042亩,植被森林资源丰富,是华南地区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强县。同时,该县的地质结构以石灰岩、砂岩、页岩等沉积岩为主,最老的岩石大约有7亿年的历史。特殊的地质结构造就了乳源县丰富多彩的峡谷岩穴、温泉景观等(见表2)。2.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乳源县是必背瑶族的聚居地之一。瑶族同胞主要聚居在必背、游溪、东坪3个镇。必背瑶寨是乳源民俗风情观光的好去处。必背,原叫“鳖背”,位于乳源县城东北约50公里的大瑶山腹地。必背瑶族属过山族,是瑶族的一个分支,是旅居美国、泰国、法国、缅甸、老挝等地的瑶族发祥地。游览必背瑶寨,可以欣赏迷人的瑶山风光,观看欢快热闹的瑶族歌舞,领略古老的民族风俗,品尝独具风味的瑶家美食。必背瑶寨依山而建,有别致的树皮房、竹房,尤其吊脚楼别具一格。瑶区除瑶语外,客家话也通用。瑶胞穿戴自己刺绣的彩色图案服饰,男女能歌善舞,以山歌传情示爱。他们热情好客,用甘甜的瑶山茶、清香味美的竹筒饭和自制的瑶家水酒待客。歌谣是瑶族人民口头文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瑶族音乐、舞蹈与民间歌谣一样,起源于劳动与宗教。现在,瑶族的长鼓舞、铜鼓舞已搬上舞台,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民间保留的传统体育项目有扳手腕、摔跤、气功、上刀山、武术等。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至十五日为乳源过山瑶的“十月朝”节,又称“十月社”,是乳源过山瑶庆丰收的传统节日。乳源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除了千年瑶寨以外,有千年古刹云门寺。它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宗之一的“云门宗”发祥地,创建于五代后唐(公元923年),是全国重点寺院。还有被称为古代“高速公路”的西京古道、东华寺遗址、双峰寺遗址、瑶山情韵———黄龙景区等。
三、乳源县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2010年至2011年的田野调查和与当地有关部门的访谈,认为乳源县生态旅游开发存在以下五方面的问题。
(一)对生态旅游的认识有待提高
生态旅游必须以生态保护作为前提,并注重普及保护自然环境和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知识。它是高层次的新型的旅游活动。对开发者及游客提出的要求很高。虽然我国对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但是对生态旅游的实践研究才起步,开发者没有足够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盲目开发和过度开发,导致我国很多生态旅游景点并没有体现生态旅游的内涵。乳源县虽然把发展生态旅游写入了政府规划纲要中,但由于交通不便,对外开放交流受到很多限制,缺乏发展生态旅游经济的经验。目前乳源县生态旅游开发的重点仍局限于发挥其旅游功能并侧重于追求经济效益,对生态旅游在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启发智慧、知识教育等方面的功能认识不到位,发展生态旅游的专业化、科学化程度不够。对发展生态旅游与促进经济、环境、社会的和谐认识不全面。
(二)生态旅游市场竞争激烈
广东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很多,如粤东南潮汕文化、海滨风光森林旅游区;粤西海滨风光、果林休闲森林旅游区;粤中休闲保健、综合旅游观光区等。上述地区都将生态旅游确定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并已取得一定的旅游经济效益,但是也使生态旅游的竞争更加激烈。在生态旅游开发方面,面临吸引投资和人才方面的竞争;在生态旅游经营方面,面临游客市场份额的竞争。由于旅游者对生态旅游目的地选择增加,将导致生态旅游市场进一步细分,对乳源的生态旅游发展带来了挑战。由于乳源瑶族县与连南瑶族自治县和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同处粤北且都是瑶族同胞聚居地,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山同脉,水同源,人同俗”的同质性,在旅游产品开发上难免存在一定的同质性,势必导致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因此,如何实现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差异化战略,开发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不易被模仿的生态旅游产品,形成核心竞争力,是乳源县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目前,乳源县的生态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以自然观光产品为主。除了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绿洲———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广东最高峰———石坑崆、南方红豆杉森林公园、平地天险———广东大峡谷等为垄断性观光产品外,像温泉这样的旅游产品很容易被模仿。部分旅游产品目标市场定位还不够准确,特色还不够鲜明,旅游产品对于民族历史文化资源挖掘还不够深入。乳源县是世界过山瑶之乡,古老的民族独特文化以及过山瑶神秘的宗教、婚姻、节庆等信仰习俗对游客更有吸引力,而且具有不可模仿性。但是,目前除了必背瑶寨的民族歌舞晚会以及自然观光游览外,其他的民族文化资源还有待挖掘,比如乳源瑶绣产品的开发。虽然目前当地旅游部门已认识到过山瑶文化是乳源县今后旅游发展的持久动力,但是仍然存在关注很少、投资力度不强的问题,大部分还是集中于观光型产品的开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乳源县的旅游产品吸引力。
(四)存在自然和文化生态脆弱区的问题
自然生态脆弱区通常是指那些抗干扰和生态恢复能力较弱的地区。这些地区通常是脆弱生态系统分布地区,或多种要素相互作用和转换的地区。文化生态脆弱地区同样具有两方面的特征:系统自身的抗干扰和恢复能力弱;处于不同文化圈的交接地带。乳源县正是这样一个自然与文化生态相对脆弱的地区。乳源县地处粤北山区,水力资源、植被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全县水能可开发量为52.86万千瓦,仅国家级的森林公园就有两座,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动物有76科,196属,275种,生态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以恢复。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当地是以瑶畲为主的少数民族交汇区,其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等都与广东其他的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有明显差别,而与相邻的连南排瑶既有差异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处于较为脆弱的文化生态区。因此,乳源县当地自然、文化生态的开发和保护的任务还很艰巨。
(五)旅游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乳源瑶族自治县内旅游管理人才相对匮乏,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尤其是从事旅游规划设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较少。管全县旅游业的县旅游局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正科级事业单位,赋予行政管理职能,事业编制12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3名,正副股长3名,内设人秘股、质量规范与管理股、资源与市场开发股三个职能股室。县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是直属县旅游局的正股级事业单位,事业编制3名,其中所长1名;乳源瑶族自治县南方红豆杉森林公园旅游管理处是归县旅游局管理的股级事业单位,事业编制3名,其中主任1名。同时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知识结构不够完善,专业水平较低,讲解技巧不够娴熟,且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此外,各类专业旅游人员缺乏,如导游、旅游酒店管理与营销人才、国际化人才严重缺乏,难以满足旅游发展需求。乳源的地接旅行社有3家,星级酒店只有2家。专业人才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全县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因此该县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必须将旅游人才的培养列入重要议程。
四、完善乳源县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完善乳源县生态旅游的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提高开发者对生态旅游认识,实现旅游可持续性与国外相比,我国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时间较晚,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引入生态旅游理论,因此,许多旅游开发者对它的认识较浅,仍然受到传统旅游开发的影响,盲目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乳源县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要加强对开发者的生态旅游知识培训,用科学的理念指导生态旅游发展和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开发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兼顾生态和旅游。生态旅游开发前,开发者要深入调查研究和全面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并在此基础上,科学确立景点(区)接待量的上限和下限或门闽值,在技术和资金等有所保障的前提下,选择有利时机介入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善待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保护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原有风格,尽可能减少对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生态旅游开发后,要定时进行对生态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的审计,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跟踪观测与研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保持生态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生态旅游产品规划,提升核心竞争力
生态旅游对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的作用已日益显现,全国各地纷纷推出自己的生态旅游产品。乳源县要实现在众多生态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加强生态旅游产品规划。首先,合理整合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打造以感受过山瑶民族文化和观赏自然风光并重的旅游精品体系。进一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加强民族古村落挖掘保护。对必背口村、必背大村、桂坑尾村等瑶族古村落进行规划和保护工作,大力发展“瑶家乐”旅游项目,使其与必背瑶寨景区浑然一体,形成过山瑶民族风情旅游精品。其次,大力开发瑶族刺绣、手工艺品等民俗商品。瑶族刺绣多用于服饰上,如衣服、头巾、腰带、围裙、小孩的帽子;还有挂包、伞袋等都绣有各式各样的鲜艳夺目的图案。它能够真实反映出瑶族的历史、经济、家族、宗教、生活等。除了刺绣,还有雕刻、长鼓和花鼓制作、银饰制作、竹编、线织、纸塑醒狮、棕编等手工艺品也是独具特色。最后,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充分发挥乳源森林、水等自然资源丰富和污染少的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扩大香竽、巴西果、竹笋、有机稻等特色农业基地,加快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不仅带动群众增产增收,也有效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三)引导社区参与,促进生态旅游和谐发展
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是解决生态旅游脆弱区的重要途径。生态旅游开发的对象不仅是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同时也包括这些资源所在的社区。社区的文化、生活、生产方式等人文景观是生态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它与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成为互补资源。然而,许多旅游开发景区在带给旅游投资商丰厚的经济效益以及给政府带来源源不断的税收的同时,忽略了当地社区的利益分配,社区生活水平甚至存在下降的问题。由于社区的利益被忽视,出现了开发商、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利益冲突,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生态环境的保护难度。因此,乳源县的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需要积极引导当地社区的全方位参与。首先,一旦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形成以经济收益为基础的激励机制,他们就会主动保护自然资源、环境和当地的传统文化,进而提供更好的生态旅游服务,形成良好的循环系统。其次,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能有效减少居民对有关生态旅游项目的反感情绪和冲突行为,最终把生态旅游嵌入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系统之中,促进生态旅游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社区生态旅游 影响因素 问题 管理建议
区别于一般旅游方式,社区生态旅游特殊性极为明显,其将部分社区内容融入生态旅游发展中,并强调将社区居民作为主体,使居民能够主动参与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活动中。尽管近年来社区生态旅游发展速度较快,但单纯从管理角度看,管理模式带有明显的滞后性,社区、旅游区管理机构二者很难进行融合,这样便造成社区生态旅游被忽视,更无从谈及提升社区旅游管理水平。因此,本文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社区生态旅游的相关概述
关于社区生态旅游,其概念并未在学术界中被统一界定,但综合近年来社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看,其实质是以生态旅游为基础的高级形式,强调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其中,确保社区中人文特色、自然特色得以展示的基础上,注重对区域民俗文化、居民利益给予足够的保障。当前旅游业快速发展背景下,社区生态旅游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其可满足较多游客在旅游方式方面的需求。从社区生态旅游的特征看,其以旅游行业为基础,并将重心转移到社区中,这样围绕社区使旅游向周边扩散。同时,在社区生态旅游中,要求将社区居民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使社区旅游发展中居民积极参与其中,以此达到生态旅游发展的目标。由于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本身是继生态旅游后的高级旅游模式,且无论从发展模式还是管理模式上看,都与传统生态旅游不同,所以其未来如何发展,必然成为旅游界以及大多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影响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因素研究
1、从外部影响因素角度
不可否认,近年来社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取得较多突破性的成就,但在管理方面仍受到较多外部因素影响,包括生态旅游者以及非政府组织等。以生态旅游者为例,其本身作为旅游的需求者,关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旅游活动中是否能够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这就要求生态旅游管理中应保证基础设施、旅游服务、旅游项目等都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可见旅游者对社区旅游管理影响极为明显。再从非政府组织角度看,其与政府、旅游企业不同,侧重于在管理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咨询、沟通以及建议等服务,且可有效监督评估当前旅游发展的趋势,是旅游管理的重要“辅助者”,所以非政府组织能否发挥其基本功能将会为管理带来较为明显的影响。除此之外,对社区旅游管理的因素也表现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如在政治环境方面,管理活动中需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使管理模式与整个发展大环境相适应;而经济环境方面,不同区域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对管理活动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假若社区能够在管理模式上不断完善,很大程度将为居民创造致富的可能;再如社会环境方面,管理活动开展中需充分考虑到社区居民的民风民俗、价值观念等,若管理模式未能与这些社区社会特性相结合,很容易造成管理活动失败;从技术环境看,生态旅游管理的关键在于有相关的技术作为保障,如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太阳能技术的运用,其不仅可帮助社区有效管理旅游活动,且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
2、从内部影响因素角度
社区生态旅游,其在构成上主要以社区居民、旅游企业以及区域政府等为主,三者任一一方存在问题如居民参与意识不强、政府管理缺失等,都会影响旅游管理的有效性,要求三者能够相互配合进行管理与决策,这样才可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另外,对旅游管理模式影响的关键性因素也表现在社区素质方面,其中的社区素质主要指社区中所有主体的素质。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区域政府素质的影响。旅游管理中,政府需充分发挥其在农业、林业、环保以及宗教等各方面的管理职能,并做好旅游管理中人员的配备以及相关管理体制的构建等,若这些管理体制、人员配备不完善且职能缺位,便会影响管理的有效性。第二,旅游企业素质问题。从现行较多关于旅游企业的形象问题方面看,“鼠目寸光”、“利欲熏心”等常被用于形容这些企业,尽管评价并不全面,但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旅游企业负面形象将会影响管理有效性,所以在实际管理活动中,旅游企业在环保意识、经营素质以及责任意识等方面都需不断提高,确保发挥其在游客中“教育者”与“服务者”角色功能,以及在社区居民中的“合作者”角色功能。第三,社区居民素质。社区生态旅游发展下,强调以居民作为主体,这样居民是否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民主意识、生态意识以及较高的文化程度,将会对管理效果起到明显的影响。
三、社区生态旅游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社区居民主体地位的缺失
区别于一般旅游模式,社区生态旅游强调旅游活动主题确定中应以社区形式为主,而其实现的关键在于社区居民主体性的发挥。然而从现行社区生态旅游发展情况看,整体经营与管理模式仍局限在传统旅游模式方面,社区居民在旅游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尊重。例如,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部分居民参与过程中仍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真正进行决策管理的仍以政府部门或旅游企业为主,居民的决策权、参与度都不明显,完全与社区生态旅游理念相背离。另外,对于较多参与意识不强、决策与管理能力较低等问题,政府与企业未做好相关的教育与引导工作,难以使居民主体意识得到提升。由此可见,现行社区旅游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便体现在居民主体地位缺失方面。
2、地方性人文理念的缺失
区域发展旅游业,是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然而需注意的是社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对于社区文化、社区环境都会带来较多不可避免的冲击,严重情况下将使地方区域文化特色发生改变,影响文化多样性发展。这就要求在社区旅游业发展中,应兼顾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确保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满足文化发展需求。但事实上,真正能够做到保护区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的行为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在于发展中人文理念逐渐丧失。例如,社区居民在生态旅游开发前在民俗民风上极为质朴,然而在生态旅游快速发展下,大多居民为获取经济利益,完全投身于旅游活动中,开展较多旅游组织与经营等活动。尽管社区居民这种主动参与行为值得肯定,但长期置身于外来文化影响下,社区原有的习俗传统、本地文化都可能面临消散情况。因此,现行地方性人文理念的缺失成为生态旅游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旅游管理模式不健全
旅游管理模式是否合理将决定区域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目前大多社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便表现在旅游管理模式不健全方面。首先从旅游企业竞争管理角度看,旅游企业为保证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便采取低价策略,这种方式很难使旅游企业利润得到保障,而因利润的降低,企业往往从服务质量方面进行成本控制,这样整个生态旅游的发展将处于恶性发展状态。另外,从旅游产品管理情况看,不具备较强的创新力。需注意的是社区生态旅游一般旅游模式不同,其强调游客、居民共同参与到旅游活动中,但目前旅游企业为游客提供的产品仍集中在“观光”层面,所安排的旅游行程较为固定,何种形式下将社区生态旅游完全趋同于传统观光形式上,这样社区生态旅游的价值由此丧失。
四、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相关建议
1、社区生态旅游管理中区民的参与
针对现行旅游管理中存在的弊病与影响因素,在实际管理中首先应注意鼓励社区群众参与其中。社区居民本身在角色定位中便应为旅游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无论在经营管理或决策方面,社区居民都有相应的权利。因此,为使社区居民这些效益得到保障,社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应充分考虑到居民的意见,确保旅游发展方向更为明确。另外,在社区生态旅游发展中,为使居民积极参与经营管理活动中,应进行居民交流平台的构建,可将相关的制度与旅游发展政策等利用平台进行,而居民也可在平台中将自身的意见与建议反映出来。尤其需注意的是若居民对社区生态旅游发展意见较大,相关部门需做好协调处理工作,确保对民心实时了解,才能避免旅游管理中有更多矛盾纠纷问题存在。
2、利益分配制度的构建
利益是否得以合理分配,是决定社区生态旅游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社区生态旅游发展中,需在利益分配制度上进行不断完善,如相关的利益补偿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同时,区域政府为使居民利益得到保障,也可引导居民利用旅游产业带来的机遇,开展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另外,区域发展生态旅游中,可对社区居民、旅游企业提供相应的信贷服务,使企业与居民在旅游项目的开发上得到保障。另外,社区生态旅游发展中需不断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但现有居民因知识文化素质较低,很难接受这些管理知识,更无从谈及将管理理念用于实际管理活动中,因此,社区管理工作中可考虑引入相应的引导机制,这样才可满足旅游管理要求。
3、居民旅游意识的强化
生态旅游发展中,对于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也提出较高的要求。从大多社区居民综合素质现状看,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多在外地谋生,而留在社区中的多以年纪稍长的人群或儿童为主,所以在文化知识水平方面并不高,尤其在旅游知识方面更加匮乏,很难参与到生态旅游管理活动中。因此,在社区管理活动中,相关部门应适时做好引导与培训工作,保证社区居民充分了解旅游知识。另外,社区居民在生态环保意识方面也需不断加强,这样在游客到社区旅游过程中,社区居民会将社区的传统文化、生态环保理念向游客传递,以此为游客带来更良好的体验。
4、旅游管理模式的构建
为提升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水平,需在管理模式上不断创新。区域可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合理选择政府管理、社区自主管理或委托管理模式等。首先,对于政府管理模式。其主要指社区生态旅游发展中涉及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开发、保护以及管理等,都由政府主导完成。政府管理模式的应用本身有一定的原因,如旅游的拥有者便为国家,所有旅游区的管理主体也应以政府为主。再如旅游区发展中较多的项目都由政府制定,这样在项目管理中也要求有政府部门参与其中。目前,较多区域在应用政府管理模式中,政府部门多会指定专门的旅游公司进行管理,这样整个经营管理活动更趋于专业化,管理效率相对也较高。
其次,在社区管理模式应用下,其主要指为社区生态旅发展中涉及的开发、经营、保护与管理等工作主体以社区居民为主。一般社区居民在参与经营管理活动中对自身的利益极为关注,这样在活动中将表现的极为积极,所以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同时对于社区中的生态旅游资源,社区居民了解较多,对于社区自然内涵、人文内涵较为熟知,因此在经营管理中可保证管理活动的有效性。
最后,委托管理模式的应用。这种模式主要针对生态旅游的某个项目或所有的项目,由政府部门将其委托给具有一定资质的企业。从这种模式的的优势看,其强调经营管理权、所有权的分离,有利于整个管理效率的提升。综合来看,区域在旅游管理方面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保旅游管理满足社区生态旅游发展要求。
五、结论
有效的管理模式是影响社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实际提升旅游管理水平中,应正视社区生态旅游的基本内涵,立足于影响社区旅游管理的因素与当前管理中存在的弊病,注重完善相关的利益分配机制,提升社区居民旅游意识,并根据实际发展情况选择旅游管理模式,这样才能真正推动社区旅游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姜伊灿.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管理分析[J].品牌,2014(06):17-18.
[2]仝利娜.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管理问题与加强措施[J].商,2015(31):81.
[3]刘秀青.基于居民感知的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比较研究[D].广州大学,2012.
[4]李刚.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社区参与互动模式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
[5]赵微.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
[6]龚克.桂林喀斯特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战略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7]付恒阳.旅游对景区生态的负面影响及景区生态保护研究[D].长安大学,2014.
[8]张冬云.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管理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1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