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

第1篇: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广西传统村落;园林改造规划;现实意义;思考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196-01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号召使得新农村建设成为必然趋势,由此引发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使得一些传统建筑物被规划为现代化的建筑,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号角下开始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广西传统村落作为我国典型的传统村落,约有18万个自然村,但传统村落仅存277个,其中69个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长期研究古民居建筑和传统村落保护的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原副院长朱涛担忧,“古村落是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区完整的古村落所剩不多,纳入国家和自治区保护的更少,这意味着我们的农耕文明和历史文化遗存正大量遗失”。为了保护地区古村落,进行传统村落的园林改造就具有了现实意义。

一、广西传统村落园林改造与规划的现实意义

1.保留民族特色,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社会在进步,民族文化需要传承,只有民族特色与时展融为一体,才能使社会继续发展。民族装饰有他自己的符号语言,能激荡人们的灵魂,触发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并感悟到种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哲学及审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道”的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像世界其他民族一样,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时代的不同,出现很多新的社会要求及社会条件,人们都是很有必要思考、研究和探索具体传承与发扬传统的具体方法。广西传统村落不是静态的,它该是发展的,除了它自身拥有着的传统特色艺术风貌,它该融入到现代装饰中,既装饰现代环境又使自己得到了传承。

2.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现。现代化节奏的加快使得广西一些农村环境恶化,其实桂林的好多村庄本来有很好的自然环境,但是由于现在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些村庄也开始承受它们无法承受的环境压力,村庄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环境卫生以及农业、工业、生活污染方面面临诸多问题。生态文明是从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视角层面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园林建设是提高群众对环境满意度的重要载体,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举措,因此,传统村落的园林改造建设也是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

3.农耕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型,农民追求现代生活方式。信息时代的到来,农村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需求与农耕时代生产生活条件的矛盾日益突出,古村落的居民对生存现状条件越来越忧心,为此,村民特别是年轻人或外出打工,或外迁择地建新居,或进入城镇居住和就业,很多古村落逐渐沦为留守村、空心村。无人居住,年久失修,日晒雨淋之下,大批古村落历史建筑破败,民间风俗、传统文化等日渐瓦解和流失。因此,广西传统村落的园林改造是民生之策,能改善广大农民居住条件,同时传统村落的园林改造在提升生活环境的品质品位的同时,能进一步使群众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广西传统村落园林改造与规划思考

1.对传统村落建筑物内部的改造与创新。传统村落的改造分外建筑物内部的改造和外部的装修,为了使传统村落园林改造能够适应更新的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首先需要对旧建筑的内部空间结构进行改造与更新。我们可以根据新的使用功能要求,重新组织内部空间关系,并对影响新功能的原有建筑结构进行局部改动。在二层建筑后屋加以中庭,天井下的空间,使住宿的人们在四面高墙的住屋中仰望此蔚蓝的天空,在此可以让心灵得以放松。传统意境空间的营造必定离不开软装的修饰,软装修饰通过视觉作用于心理,常常影响人的情感,左右人们的精神行为。中国古代室内空间的软装有着很深的民族特色,这种特色表现在特别重视色彩的特征性,把传统装饰图案中的点、线、面、体、色彩、肌理的构成充分应用,占满着人类的审美意识和情感,具有多样与统一、对称与平衡、尺度与比例、节奏与韵律的特征,便体现装饰遵循的秩序感艺术规律。

2.对传统村落外部墙面的翻新修葺。对于传统村落的园林改造与规划,整修后人们首先看到的就是建筑物的外观,外观给人以第一印象,做好外部墙面的翻新至关重要。因原有建筑空间十分闭塞,故采光、通风的处理更为重要。墙面基本都做成可开启的气窗,赋予建筑空间更大的自由,灵活的可能性。整体的建筑采光的需要,已确定门洞的开凿,基本即确立了建筑立面的改造形态。在不影响建筑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情况下,对其开窗方式进行中西式的杂糅。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人口较多,可以在墙面上制作以民族特色的图案,将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结合,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综合了理性和感性思维方式,运用特有的视觉形态,向世人传达着独具特色而朴素宜人的视觉信息,它重叠了实用意识、民俗风情、伦理道德、宗教习俗,是世代相传的文化心理的艺术形态体现。

3. 对文化遗产是利用不是开发。当前我国一些有些特色的传统村落园林改造后就成为了游客们的旅游去处,当地居民为了一时的经济效益,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认识不足,只重经济利益,而轻社会价值,缺少保护规划和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加上各级财政预算都没有专项保护经费,导致大量古村落得不到有效保护和维修,濒临消失之危。传统村落是脆弱的,要考虑游客量过多的压力,不能一味追求收益的最大化,更不能为招徕游客任意编造和添加与村落历史文化无关的景点。联合国对文化遗产采取的态度是利用,而不是开发。利用是指在确保历史真实性和发挥其文化的精神功能与文化魅力的前提下获得经济收益;开发则是一心为赚钱而对遗产妄加改造,造成破坏。坦率地说,这种对文化遗产的开发等同图财害命,必须避免。广西传统村落作为录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较多的地区,应保护好中国的传统村落,将中国传统文化保存完好,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三、 结语

总之,对于广西传统村落的园林改造与规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人才和资金的投入以及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尤其需要政府主导和群众参与。与此同时,还要把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加强传统村落自然地理环境保护和整治,因地制宜地发展农家乐旅游和生态旅游,培育农村特色产业,赋予传统村落新的活力,以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广西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钦楠,张祖刚.现代中国文脉下的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崔世昌.现代建筑与民族文化[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2000年6-10.

第2篇: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

论滨江新区的建设理念

学习和借鉴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成为21世纪城市规划领域发展的核心,只有生态的城市才能可持续鏖战。结合此次滨江新区专家的意见,设计单位成果的汇报,以及我市的实际自然情况,总工办以打造松原市生态城市示范区的观念,从生态城市经济,生态城市社会,生态城市环境,生态城市文化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生态城市经济

滨江新区中,经济的发展应以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首要条件,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消费、交通和住居发展模式,实现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推广无污染产业和高薪科技产业。对于经济增长,不仅重视短期数量的增长,更追求可持续、长期的发展。在具体的实施上,遵循三、二、一的城市发展原则,新区的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以不专业的眼光看第三产业中十一类行业,排除国营处垄断地位的,地理、环境、人力资源等条件不允许的,以及难以走出松原做大做强的,发现有以下几种可能符合滨江新区中,经济产业的发展,即:现代物流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文体娱乐业以及随着现代物流业可发展起的批发和零售业和文体娱乐业相关的专项技能教育业。其中,尤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文体娱乐业应加大政府引导力度,一是因为松原地理位置上距离此两种行业的中心城市较远;二是此两种行业都是高等教育的普遍学科,人才广泛,家乡此两类人才众多;三是此两种行业起步低、见效快、可持续发展,且周边城市尚未形成局部行业中心。

二 生态城市社会

滨江新区的建设,将使松原历史性的第一次拥有了市区内建设完善的旅游场所,这里将迎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和外来观光者,各位知道,一个旅游业繁荣的地方,首要的问题是环境的保护。要求人们拥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以及相应的文明和守序,因此,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应加快步伐,这也要求相应政府部门对滨江新区范围内,加以更有效的限制和引导力度,将滨江新区中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点,日后,人们在滨江新区会真切的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全市范围内,精神文明建设程度也会相应提高,与自然环境、经济、历史文化共同协调发展。规划人都有着较高素质,在此倡导我们规划人在滨江新区建设之际,在精神文明方面做出表率作用。

三 生态城市环境

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节约能源、提高热能、水源利用率,使用新型能源,提倡大力使用无污染能源。在具体的建设上应遵循环境政治与土地开发相结合;资源利用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堤防改造与道路建设相结合;景观建设与功能性建筑相结合,力求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与景观的创新,突破传统的求高、求大的创新误区,使滨江新区成为以功能性建筑景观为点,街景、堤景、绿地湿地景观为线,环江成面的独特景观社区。

松花江每到晚上,江面一片漆黑,让想观赏夜景的外地游客大失所望,还给市民出行、活动带来不便。

水资源利用方面,生活用水双循环体系,

夜晚的光污染,在设计之初就将防护光污染考虑进来。道路与景观相结合,以绿化带等设施防止临街景观的防噪音、防粉尘。区内临街建筑较多,也应对进入区内的车辆总重作出限制。

太阳能-风能

江滨亮化,尤其江北的滨江景观带,沿岸景观已经形成,但亮化程度还不够,部分区域只照明,无亮化,对沿岸及江面辐射不够,灯光颜色单一。应以多种颜色的射灯、地灯、草坪灯、高杆灯、激光射灯等,将沿岸的路面、绿树、草坪、江面统一协调的进行亮化。

漂浮式沿江拦污网-漂浮物和江畔旅游垃圾,经济上远低于清理江面,浮漂设置为微型悬浮发电机,拦污网在夜晚标示出水岸安全线,

白天繁华动中取静、夜晚宁定不失恢弘,动静有序的无污染区域。

景观的功能性,观赏性与能源相结合

游船能源政治,防止旅游业发展起来,江水被污染

四 生态城市文化

在座的各位都走过很多城市,一个城市不论经济发展的如何,历史和文化一直是城市知名度和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市民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源泉。同时,一个经济发展速度快,新兴的城市,往往都面临着历史、文化、精神文明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例如深圳,从一个小渔村成为经济之都,因为文化的匮乏被称为文化的沙漠。又如东莞,经济第一强镇,空有行政中心广场这个亚洲第一广场,即使在周末,游客也难以超过千人。历史、文化的开发,不只是开发本土旅游经济,也是让市民在生活中注意到松原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并因此感到作为一个松原人的骄傲和自豪。在这方面,松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据确凿史书记载,松原有着2117年的塞北文明足迹,也有着近千年的中华文明传承;有着基础广泛的汉文化,也有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松原的文化不仅是满蒙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也不是局限于

第3篇: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发展显得略为缓慢。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物产极度丰富的大国,在林业发展上,我国可以说是位居前列,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如果按照人均水平来说,却是大大落后极度匮乏的。与此同时,人们生活节奏的加速,对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营林问题不仅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需要。

【关键词】

林业发展;营林工作;问题对策

营林问题是关系国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与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林业发展和营林工作遇到了很多的阻碍,比如滥砍滥伐现象,极度开荒现象等,这些都是影响营林工作的重大因素。本文根据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现状对营林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以下几点简述,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方针。

1 营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滥砍滥伐现象

滥砍滥伐就是指人类无节制,不合理地砍伐森林资源。滥砍滥伐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人民,总认为自己家门前的树木资源就可以随便砍伐,没有法律意识。其次则是因为很多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不到位。再者就是,人们因为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些原因都是造成滥砍滥伐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

1.2 营林生产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营林生产中,不能流利地进行生产环节,根本原因是因为营林产业的管理体系不完善。一个完善的体系能让生产如行云流水一样正常进行,而不完善的体制,则会导致生产上的错误和效率低下。营林生产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可持续发展项目,任何一个环节的事物和怠慢都会对整个管理体系产生严重的影响,这就要求,在营林生产中,管理者要制定好一定的管理条例,首先从思想上提高人们对营林工作的重视以及认识到营林管理的重要性。

1.3 在营林工作上缺乏正确的认识

营林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专业的营林工作者进行造林,培养和生产等。如果在造林工作上不能正确进行造林,则会造成树木的存活率低,造林之后的一系列培养生产等都会相应受到拖累。营林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存活率低的造林工作会大大增加营林工作的成本。

1.4 造林与市场需求信息不一致

造林既是可持续发展工程的部分,也是一项经济产业。但是就目前的造林营林工作来看,我国很多地方的造林工作与市场需求不一致。造林工作的展开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实行,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种植与培育。

2 具体的对策

针对我国目前营林工作中存在的以上问题,下文中进行相应的对策简述。

2.1对于滥砍滥伐现象,营林工作者应该首先从思想上强化人们对营林工作意义的认识。营林工作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田地遭到损坏,可以预防洪水灾害,还可以净化空气,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为人们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比如我们所使用的铅笔筷子等,都来自与营林工作带给我们生活的意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上来说,营林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可持续发展工作,有利于为后代子孙留下更广阔的天空。这些都是营林工作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益处。其次,还需要从法律意识上强化,避免人们由于无知对树林进行滥砍滥伐。在我国很多地区,很多树木遭到了村民的砍伐,这些树木是国家的财产,归国家所有,私人不能随意砍伐。还有些人,明明知法懂法,却还抱着侥幸心理去滥砍滥伐,利欲熏心。营林工作者以及我国的执法人士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工作,从行动上规范人们的滥砍滥伐。

2.2一个良好的管理工作,对营林工作的效率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在我国很多地区,营林管理工作的低效实行,会整体影响到造林生产等一系列工作的展开,细节上的滞缓会影响到整体工作的开展。这就要求营林管理者抓紧每一步工作环节,将营林工作落实到实处去。作为操作实行人员,要积极参与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中去,共同推动营林工作的实施。

2.3对于营林工作中的正确认识,首先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士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对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因地适宜制定对策与方针,这也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参与到营林工作中去,准确无误地制定好营林方针,保证营林工作的顺利展开与正确实行。对于营林管理层来说,要多纳入相关行业的有识之士,提高整体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

2.4造林属于生产环节,市场的需求属于供销环节,这些环节共同组成了造林产业的正常进行。作为营林工作者,应该明白供需平衡的关系,营林工作者应该对需求市场进行一定的调查,然后再进行造林工作,让造林顺应市场的需求,让市场的需求促进造林的生产,共同促进营林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国林业发展中营林工作所面临的严峻考验,这些问题都是根据平时营林生产中观察总结得出的,营林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也是一项颇具潜力和市场价值的行业。作为合格的营林工作者,应该及时观察营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状况,制定出合适的方针和政策,让营林工作更具有时代性,效率性,合理性,让营林工作的积极影响更深入人心,让大家携手,共同推进我国营林工作的展开与实施。

【参考文献】

[1]邹飞燕,张彩萍.如何做好现代林业营林工作 [J] 《科技与生活》 2012(9)

第4篇: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一、低碳经济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不得不提的是,气候变化将影响到全球人类基本的生活元素,粮食生产,健康和环境的获得。低碳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成为各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共识。

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它的这种环保的概念完全适用于蒸蒸日上发展的旅游业当中去。

二、低碳经济与古镇旅游

(一)古镇旅游的定义

古镇旅游是指在古镇地区开展的,以古镇文化景观、古镇自然环境及传统习俗等资源为旅游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满足其休闲、娱乐、求知、康体和回归自然等多种需求的旅游活动。是从地域出发进行概念界定,也就是说,所有发生在古镇的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娱乐等都属于古镇旅游范畴。

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人类活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旅游涉及“行、住、食、购、娱、游、营销、环境”等诸多层面,是人类体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成果的综合性大舞台,具有响应低碳生活方式理念、推行碳汇机制、运用低碳技术成果的先天优势,也必然成为实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前沿阵地。

(二)低碳经济与古镇旅游的关系

无论是在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还是在参与旅游的过程中,都会无形或是有形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和噪音,这些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游客们进出带进的尘土、排出的二氧化碳,都会破坏了古建筑文化的和谐而且对环境造成破坏。此外,垃圾也是古镇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据初步统计数字,周庄游客人均留下垃圾0.8kg,那么260万人留下的垃圾就可想而知了。堆积如山的垃圾不仅给古镇造成了环境污染,还带来了精神污染,影响了古镇的旅游质量。

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向低碳经济型转变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古镇旅游具有独特的‘自然性+生态性’,是旅游者走向和体验自然气息和感受原生态的旅游方式,其发展也必然要求最大的生态化、低碳化,以此达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经济和生态的三赢效益。

三、古镇旅游发展低碳旅游的意义

(一)低碳旅游是古镇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目前,大部分古镇旅游属于人口密集型的目的地旅游,与传统自然景区大相径庭的是古镇旅游更加注重人文历史、宗教文化的体验,比如,不同于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注重的是乡村的民俗、民风,但古镇旅游往往注重的是生态环境上。因此,古镇旅游在生态、绿化等方面做的往往还很不到位。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状况来看,古镇发展低碳旅游是可以很好的“可持续发展”与真正意义的“获取经济利益”二者间的平衡点,国内古镇旅游向低碳化方向发展,寻求古镇旅游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实现古镇旅游开发、发展与古镇保护的双赢目标。

(二)低碳旅游是新要求

在倡导低碳概念、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今天,现有古镇这种非低碳的旅游模式已经远远不能跟上时代步伐,满足时代和人们对于各行业的要求。以低碳概念做前提是对旅游业发展,甚至整个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同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社会意义。

(三)低碳旅游是新途经

低碳旅游的行为直接表现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消除二氧化碳对人类环境的巨大危害,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氛围。这也是旅游业向低碳转型发展的新途径,它不仅仅使该行业发展逐步绿色和可持续化,也对其上下游产业向低碳产业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四、古镇旅游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

(一)古镇旅游产业链发展的相关性

大部分古镇中仍使用的是传统的生活方式,在能源使用现代化上,不是采用的太阳能、水能、风能这样的清洁能源。更多的使用传统煤、石油、天然气等高碳排放能源。古镇中的某些燃煤商家和店铺的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没有经过任何有效处理。然而,处理技术引进的巨大成本使低碳技术要想在古镇旅游发展甚至是整个旅游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十分困难,而在古镇旅游中要实现低碳化,除了要求游客低碳消费以外,更多的需要依赖古镇旅游开发中对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二)古镇旅游的人群低碳意识薄弱

在不少古镇旅游中,各种群体对于低碳概念的认识不强,往往只顾眼前利益和环保意识“掠夺性的开发”,而对旅游资源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忽视自然保护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长远利益。并且,旅游企业服务人员的低碳意识也相对薄弱,更重要的是,某些古镇在旅游开发和旅游服务中就很少积极考虑低碳发展和采用低碳措施。为此,在古镇旅游发展的同时,普及旅游中的低碳旅游是相当必要的。

(三)古镇资金的缺乏和低碳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国内古镇旅游当中,部分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当地经济水平有限;旅游营运商追求高利润的同时,都不重视投入资金对旅游资源实施有效保护,致使低碳旅游设施投入明显缺少。主要体现在低碳交通、低碳服务设施不完善、低碳旅游综合接待水平低等。

五、古镇旅游发展低碳旅游的模式

以下,简述了低碳旅游与社会发展和古镇旅游的发展的模式。(见图1)

六、古镇旅游发展低碳旅游的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推动低碳理念

从宏观角度来讲,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合理利用新媒体科技的各种形式,制作古镇低碳旅游推广宣传内容,制定符合当地古镇文化的低碳旅游宣传口号。从微观角度而言,古镇当地主动介绍低碳旅游活动和低碳旅游的益处的义务,在服务过程中不断传播有关低碳旅游的知识,在古镇各个景点全景图、游览图中增加有关古镇的低碳信息,通过这样的多种方式表现对低碳旅游的发展决心和力度。例如:旅游者对古镇活动、交通方式、旅游购物、住宿餐饮等等上的选择,实现通过合理引导,减少旅游者在旅游行为发生中的旅游碳足迹。

(二)推广低碳技术,改善古镇能源结构

发展古镇低碳旅游,首要就是低碳技术的研发、推广和运用是关键。由于当前低碳技术的运用成本过高,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利用旅游业带来的经济增长,从中抽取一部分,采用政府补贴或者奖励等手段推广运用,对古镇和当地居民生活中产生的气体、固体、液体等污染物采用技术处理,有效发挥低碳先进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以达到各种资源的最大化循环利用。

(三)建立低碳旅游相关法律法规

在发展低碳旅游当中,政府部门应当发挥其主导作用,指导和引领旅游企业、古镇游客、古镇居民的行动方向。对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旅游企业,按照其开发利用资源的程度和污染破坏环境的程度让其承担相应的责任。合理的政策引导,确保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同时应加快低碳旅游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的建立步伐,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使低碳节能进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第5篇: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现状;问题;对策

一、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

城市环境与农村环境唇齿相依,农村环境保护不好,不仅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还会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

1、农村饮用水环境逐步得到改善。高度重视农村饮水环境安全工作,合理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科学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加大风险防控工程资金投入,重点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着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切实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

2、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积极开展。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监管,科学规划养殖园区,突出抓好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实现畜禽养殖由庭院式分散养殖污染向集约式集中治理污染转变,积极引导畜禽产业在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良性循环。

3、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效果明显。生态示范创建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原则,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生态建设活动,积极开展治理“三乱”(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堆杂物)、清理“三堆”(柴草堆、粪便堆、垃圾堆)、推广“三改”(改水、改厕、改厨)、美化“三口”(村口、路口、门口)活动,净化了农村环境。同时,通过大力开展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和绿色文明单位创建等系列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推进。

4、农业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有序推进。加强对农业土壤环境污染调查,开展高污染用地的环境监测和评估,通过法律、政策、技术、工程等多种手段防治污染,不断提升了土壤环境污染防治能力和水平。

二、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1、环境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农村水环境污染表现较突出,农村作坊式企业生产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农村生活污水随便倾倒,造成“二污合流”,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或用于农田灌溉,严重威胁着村民生命健康和农作物安全。农村生活垃圾、废弃物基本上未进行无害化处理,“脏、乱、差”现象仍十分普遍,严重影响农民正常生产、生活环境。

2、化学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农业生产中化肥的过量施用,造成土壤养分比例失调,理性化性质恶化,肥力下降。农药的高强度使用造成高毒、高残留,不仅会加重农作物生长环境污染,而且存在严重农药残留持续污染。非降解农膜碎片残留土壤后,滞留时间长,将严重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农作物吸收和根系生长,导致减产。

3、面源污染防治任重道远。我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畜禽养殖造成的农村面源污染逐渐加重,“三废”排放很难有效控制,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土壤污染,甚至导致部分水体、土壤功能丧失;农村生活垃圾的肆意堆放,垃圾解析、淋溶导致大量污染物渗入地下,将对农村地下水质量构成严重威胁。

4、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淡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十分薄弱,环境监管工作机制不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投入不足,导致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法制观念淡薄,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氛围尚需时日。

三、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

1、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农村保护实际情况,抓紧研究、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面的规范、条例和制度等。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研究制定农村区域间、城乡间的生态补偿政策。推广应用农村污染防治适用技术根据农村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现状,研究、开发和推广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农村污染防治适用技术。

2、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升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大力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扩大环境宣传教育领域,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及危害,让群众了解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治理污染的紧迫性,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道德水平和环境保护法制观念,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新风尚,构建人人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新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3、推进环境连片整治,着力改善村容村貌。(1)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生态文明村镇创建是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立足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突出城镇规划与农村规划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统筹考虑、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统筹考虑,努力构建生态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新格局。(2)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大力实施农村连片整治工程,积极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3)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按照“硬化、净化、绿化、亮化、文化化、有序化”的“六化”标准,强化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等脏、乱、差现象进行集中整治,逐步建立起村镇环境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3)加强畜禽养殖集中整治。科学布局畜禽养殖园区,加强对畜禽养殖散养户的引导,积极推动集约发展,逐步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鼓励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4、发展绿色生态农业,重视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农药、化肥控制,坚决禁用超标农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积极扶持生产企业开发生产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品种。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大力研究、开发、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将清洁生产和废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大力扶持并建设一批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化废为利的生物科技企业,通过“压小上大、扶优汰劣”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推广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重视对塑料农膜的污染防治。采取适时揭膜技术,提高塑料地膜的回收率;要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鼓励开发农膜再生加工技术。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评估,掌握水质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达到卫生标准。

结束语

近年来,各级政府以“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能源”为目标,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和抓手,把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活动,稳步实施人居饮水安全工程,突出抓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持续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工作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环境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易国锋.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及对策[J].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06)

第6篇: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行业;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建筑行业是一种自然资源消耗高、环境负担极重的一项产业。据相关调查统计,在人类消耗的自然资源总量以及能源总量中,建筑活动所占额度均占到了40%。由此可见,建筑行业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推动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轨道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而对于中国来说,其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巨大的能源消耗更是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因素。而同样的调查统计显示,在各类支持性资源中,我国当前能够实现自给的仅占20种,而在2020年之前能够保持自给的仅占6种,剩余部分均依赖于进口。也可以说,绿色建筑不仅是推行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更是对当今世界发展主流的肯定与适应。

一、绿色建筑和施工的发展现状

著名建筑师保罗·索勒瑞(美国)于1960年首次结合了建筑学与生态学,由此提出了绿色建筑理念。而人们又在10年后发生的石油危机中意识到社会文明不能以生态环境的牺牲和破坏为代价来谋求发展,建筑产业必须对自身传统发展模式加以改良,有效、合理控制自然资源的消耗。风能、太阳能、节能维护结构以及地热等新技术得以出现并推广使用,建筑行业中,节能技术由此成为先导。而节能建筑体系发展至上世纪80年代时渐趋于完善,并得到了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的广泛应用。但在提高建筑物密闭性后室内环境问题随之产生,不少办公用建筑物出现病态建筑综合征,严重情况下对楼内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因而在发达国家,与人员健康相关的建筑环境研究成为一个热点。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召开后,“可持续发展”随之成为世界性课题,而在世界建筑领域,绿色建筑成为其发展的主流方向。

对于我国而言,科教兴国以及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是新世纪推动社会经济与文明发展的基本战略,而国民经济各大产业中,建筑业是其重要支柱。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能源需求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更有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巨大问题与压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此面临巨大的挑战。当前,我国既有建筑占地面积为380亿平方米,而此数值以每年约16亿平方米的速度不断增长。我国各级政府在对环境保护给予足够关注的同时,针对居民住宅建筑舒适性也做了更高要求,并在1994年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其中针对中国人类住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优选项目明确作作出如下规定:城市现代化交通体系、城市垃圾管理和无害化系统、给排水持续发展建设、建筑节能、跨世纪居住环境与民用住宅、开发并完善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以防灾灭灾为主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和建筑的综合性发展、城市规划等。我国自新世纪以一直对生态住宅课题的研究给予极大关注,建立其绿色办公建筑评估体系、奥运建筑评估标准以及生态住宅评估标准,同时我国自有建筑评定标准体系也实现了初步建立与完善,例如康居工程、健康住宅、建筑节能示范工程、住宅性能评级等。建筑产业链中,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和健康建筑的生产与营销理念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实践。

二、绿色建筑和施工的展望

一直以来,我国绿色建筑施工始终坚持以“四节一环保”为中心,取得了巨大的建设和发展成果。从整体来看,绿色施工具有广义的内涵,而在初步研究中许多关键部分的问题尚未得到深入探究。以工业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例,国内建筑行业吸纳了巨量的劳动力,而在材料品质、施工人员素质、低价中标、不合理工期以及环境因素等制约和影响下,无论怎样的管理都难以实现绿色施工的宗旨。基于此,笔者结合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现状,探讨了国内建筑业步入绿色轨道的策略如下:

(一)强化绿色意识

人民群众以及建设工程各参与方应就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认识达成一致,由此方能形成绿色价值标准和与之相匹配的行为模式。首先应加强培训和教育,并深入宣传绿色建筑理念,提高人们对绿色建筑的全面认识,重视施工各环节可持续发展;强化公众环保意识,对绿色施工意义以及重要性有充分了解。此外不断培养强化施工人员素质以及开展可持续行为的教育,承包商由此可从中受益。

(二)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制度体系

在绿色施工和技术应用全过程中,科学的法律规范以及系统性的制度体系是关键。我国建设有关部门已出台了《绿色施工导则》、《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以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相关文件,为评奖、示范以及推广绿色建筑提供了规则和依据。

绿色施工贯穿与绿色建筑全过程中,而制定与之相匹配、相适应的法规体系是系统性工程,应由多学科、多行业之间展开协商。政府部门应积极参与并引导,同时推行合理有效的法律法规,自上而下形成巨大推动力,才能确保绿色建筑和施工的有效落实。

(三)推行科学管理,强化企业管理水平

绿色施工的推行必然要求科学的管理,建筑企业在绿色施工工程中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有利于绿色建筑提高自身经济性。绿色施工并不是单纯为了社会公众利益和环境保护,其更与企业自身利益和发展紧密相连,与工程项目管理投资、质量以及进度目标密切相关。

结语:

综上所述,应与我国社会总体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实力相结合,制订出可行性较高的制度框架,有效结合长远利益和即时利益。与此同时,最大限度控制环境污染,避免资源浪费,切实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仇铭华.我国建筑铝模板产业的崛起对绿色施工的推动作用[J].施工技术,2012,41(6):43-47.

[2] 郭宏,史秀清,程志等.住宅建筑设计对绿色施工的影响研究[J].施工技术,2012,41(21):8-10.

[3] 郭庆军,赛云秀.绿色施工竞争力要素排序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2):177-181.

[4] 崔景山,王东,刘飞等.绿色施工“十化”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2,41(21):4-7.

第7篇: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语言环境;投资环境;高校教育;外语人才

中图分类号:H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166-02

一、简述

语言环境有别于语境,语言环境指的是一个地区或一个社群语言生活的状况,是社会使用语言文字的基本面貌。相比较而言,“语境”是一般语言学意义上“语言环境”的简称,指的是影响语言运用的种种主客观因素,或者言语的上下文等。关于语言环境,人们的语言态度、对外来语言的相容性、语文规范化程度、语言文明水平等等都是构成一个社区或一个社群语言生活面貌的基本方面[1]。

我国语言环境建设始于20世纪初,当时的语言环境建设主要侧重于语言文字规范、推广普通话与语文知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日益增强的对外开放,语言环境建设得到高度重视,语言环境研究实现了新的转向,融入了新的内容,更注重与社会经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对外开放的紧密结合,如戴炜栋[2]、郭先珍[3]、何自然[4]、高一虹[5]、董红[6]、冯广艺[7]等从语言经济、语言生态、语言和谐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学界的语言社会资源意识日益增强。在我国,语言的对外开放重点体现在投资语言环境的建设上。对一个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而言,外向型经济人才的培养是建设投资语言环境的重心所在。

二、广西外语语言软环境建设意义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建立一个规范和谐的语言环境,培养服务于泛北部湾架构下经济建设的与语言服务相关的外语人才对北部湾经济建设将起重要的作用。要实现北部湾经济大开发,一个重要的支撑就是外语语言软环境的建设。

广西语言环境建设发展良好,但随着北部湾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语言环境建设,尤其是外语语言软环境的建设方面,未能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

1.对外开放的城市外语语言环境建设有待加强

外语语言环境建设对于一个对外开放发展的经济区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构建现代文化、现代文明、增强国际交流的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8]。广西城市语言软环境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1)城市公示语英文标注存在各种问题,双语标牌设置缺乏翻译术语标准的约束,翻译不规范的现象随处可见。2)从事酒店、出租、邮政、电讯、旅行等行业人员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能在工作环境中运用外语进行服务,外语素质普遍不高。

2.高校人才培养的量与质有待提高

广西高校在培养相当数量的既懂国际经济运作,又熟悉东盟各国国情、文化、法律,而且又熟练掌握科技知识的外语复合型人才,尤其是英语应用人才方面作出努力。英语作为官方或半官方语言,在教育、行政、法律、国际国内贸易、公众传媒中占优势地位,英语所具有的经济价值、权威性、较高的社会影响力等使其变得越来越重要[9]。许多高校因此加强英语教育,开始实践英语、汉语双语教学。但广西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主要贸易面向东盟国家,小语种教育显示出较大的需求优势。广西高校在外语学科建设方面尤其是小语种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尚缺力度,外语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小语种人才培养方面未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其次表现在外语人才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方面。目前的外语教育大多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上,忽视了语言作为交流和协作工具的功能,使学生的外语实际应用能力与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相距甚远,无法进行跨文化交际。

3.文化教学缺乏对泛北部湾区域文化的认同意识

东盟国家的社会语言呈多元性,语言环境构建必然是东盟国家建设中的一个关键因素。语言环境的构建深受文化的影响,文化传播在某种意义上影响到语言环境的建构[10]。泛北部湾区域的语言呈现多元化色彩,语言多元化的影响势必带来文化的多样现象。泛北部湾文化由于区域、地理、历史等因素影响,有文化的认同性。以中国南方沿海地区与东南亚构成的泛北部湾区域,包含有中华(儒家)文化、印度(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东南亚土著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区域。泛北部湾文化是以那文化、儒佛文化、华人文化三种文化形态和文化理念为核心和纽带的区域性认同的文化。那文化、儒佛文化、华人文化三种文化形态和文化理念是泛北部湾文化的核心,并成为中国—东盟区域性认同的文化的纽带[11]。以文化认同理念发掘泛北部湾文化生产力,以泛北部湾文化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实施符合广西经济发展的特征。通过在高校外语教育中加强学生对中国—东盟区域认同文化理念的教育将有助于构建适合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的语言环境。

三、外语语言环境建设与高校人才素质培养

在推广建设改善语言环境建设中,高校外语教育对语言与文化的推广与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广西的语言环境建设应以增强国际交往功能为主线,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为重点。依托高等院校的外语教学优势,大力培养面向东盟国家的既懂外语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增强外语教育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是语言环境建设的关键。依托高校教育为语言环境建设服务的实践体现在如下方面:

1.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外语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全球化的战略眼光

高度重视高校教育对外语语言环境建设的作用,为建设良好的外语语言环境服务。

第8篇: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绿色大学;绿色校园;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文化;绿色校园管理

收稿日期:201305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12713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项目(编号:J1103512;J1210026);国家创新团队

培养计划项目(编号:1092020804)

作者简介:崔志宽(1988—),男,河南濮阳人,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生态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李建龙(1962—),男,长春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7031904

1 引言

我国大学目前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大学抓住历史发展机遇纷纷改扩建校园,如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南开大学津南校区、郑州大学新校区等,大学校园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背后却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如校园的建设和学校教育的发展不能良好的将城市环境、城市生态、环境哲学、生态伦理学和可持续发展等的因素融入其中,环境人文学科的发展不能跟上学校硬件发展的速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频发: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外来文化的渗透产生负面影响;大学生文化匮乏,个人素质修养较低;网络文化冲击严重;精神生活方面崇尚自我,缺乏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不懂得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缺乏,环境道德缺失,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的影响,物质生活追求高消费,攀比现象滋生,对公共环境缺乏爱心,无节制地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完全丢弃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和保护环境的基本道德。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存在较多问题,如大学校园内长明灯、长流水、随地吐痰、乱吐口香糖、乱扔杂物、践踏草坪、乱涂乱画、宿舍实验室卫生环境差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诸多学者和有志之士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理念。

2 建设绿色大学的背景

绿色大学作为一个环境人文学科,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把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任务明确纳入大学主体的第一个宣言是《塔罗里宣言》[1]。该宣言指出“大学的领导者必须提供领导地位并支持动员国内及国外资源,如此才能使大学能应付突来的挑战”、“大学在研究、教育、政策形成与信息交换方面,均扮演重要的领导角色,可以促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自此宣言之后各地的绿色大学建设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最早实施绿色大学计划的地区是美国与加拿大。例如美国的华盛顿大学、南加州大学、水牛城大学等都成立了专门的绿色大学推动委员会,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于1990年3月就开始进行校园的绿色化工作,并建立了最佳环境政策。

自此之后绿色大学建设便开始蓬勃发展,欧洲的德国亚伦技术学院以环境友好的运行为核心的绿色大学策略;英国则于1997年由25所大学共同成立了高等教育21委员会[2];拟定关于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策略;美国布朗大学的“绿色布朗”、加州大学的“校园环境规划”、威斯康星大学的“创建生态校园”等;亚洲国家也在积极开展绿色大学的建设[3],如日本的京都大学、东京大学、名城大学、东海大学等,韩国的延世大学、汉阳大学等,在印度有新德里大学、印度统计学院等。我国绿色大学的创建起源于1990年代,通常是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与大学共同创建并命名。目前获得绿色大学认证的学校暂有清华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广西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新疆大学等一批学校。

3 建设绿色大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绿色大学的建设是一场大学办学方向、路线、模式的重大改革。这场改革要改变传统的征服自然地教育观,改变人类至高无上的价值观,以及向自然索取最大化和单一资源利用的技术观[4]。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大学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势和知识主导地位,因此建设绿色大学,使之成为绿色文化、绿色人才和绿色科学技术的生产基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有助于培养师生环境知识、意识、态度、技能、行为和价值观等环境素养,使其在今后的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更加重视环境问题;促进学校环境管理体系和相关档案资料的建立,提高环境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减少学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回收再生资源,营造优美环境,校园环境更利于师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区、政府、企事业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有助于教学,获得实现绿色大学的课程所需要的教育思想、教材和辅导资料,强化素质教育;学校能提高自己在本地区的声誉和形象,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学校提高经济收益,能够有效地节能、节水、节电,资源回收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事故隐患,明显地减少浪费,节约学校财政开支,加强学校内部管理。

建设绿色大学,开展绿色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新世纪对大学的呼唤。绿色校园在为广大师生提供优美整洁、舒适宜人的学习和工作环境的同时,也对身处其间的师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环境意识教育作用。绿色大学通过绿色教育和绿色建设,积极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传播和普及可持续发展观念,从而推进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目前建设绿色大学的现状与问题

4.1 对绿色大学的建设必要性认识不够

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贡献社会为己任的绿色大学,有责任有能力提供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研成果,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与能力的人才,为生态文明的进步、社会的长远发展服务。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完成教学、科研、校园建设、人才培养等系统工作,全面实现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但由于对绿色大学认识不深,理解不够,把握不准,绿色大学的建设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资金投入不足,我国GDP的3.2%投入教育系统,其中高校只占了23%运行经费先天不足,导致无力投入绿色大学的建设;②高校疲于应付扩招带来的压力,草草完成校园建设,无力顾及校园的生态;③科研项目和实验产生的污染废物无设备清除等;④学科设置不合理,环境人文学科课程设置少,分配不均匀。

4.2 对绿色大学的建设目标与指标认识不清,思路不明

我国地域广阔,高校众多,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对绿色大学提出了不同的概念。前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认为:所谓绿色大学建设,就是围绕人的教育这一核心,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原则、指导思想落实的大学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的全过程[5];而张远增则认为,绿色大学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指导,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保持学校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学[6];哈尔滨工业大学叶平教授认为:绿色大学主要指全面贯彻和渗透生态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时代大学,是大学的“绿色”荣誉和形象,是高等教育层面推进绿色文明的大学,是新世界大学发展的文明方向,也是大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社会精神文明工程[7];余谋昌认为'绿色大学'的提出和发展,同现代环境思想的进化是一致的,它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经表现我国教育的一个新方向,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的产生[8]。

以上这些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给了“绿色大学”以不同的解释。笔者认为“绿色大学”的“绿色”除了其本意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它既是指一种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又是指人的生命力、青春活力和人文素养;不仅包括自然生态的绿化、美化,还包括人文生态的和谐、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科学的发展观和学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认为“绿色大学”是不断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同时,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为指导思想,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全面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和环境素养的新型大学,构建绿色校园,发展绿色文化和绿色教育,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4.3 对绿色大学建设的内涵理解局限

“绿色”之内涵远远超过仅校园绿化环境的建设层面。它是一个更高层面上的变化,是对办学理念的一次更新,涉及到学校具体工作的各个方面,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3个层次:用绿色教育思想培养人,培养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骨干和核心力量;用绿色科技意识开展科学研究和推进环保事业的发展,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贯穿到科学研究工作的各个方面,发展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技术、工艺和设备,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服务;用绿色大学示范工程熏陶人,运用国内外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先进技术,建立环境优美的生态校园示范区,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是绿色大学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熏陶广大师生。

4.4 制定的绿色大学建设指标不得力,行动迟缓

我国高等院校的类别大致可分为综合类大学、师范类大学、理工农医类大学、艺术类4类大学,因此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纷繁多样复杂多变。张远增将绿色大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分为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绿色大学教育内容、绿色科研、绿色实践过程、绿色校园建设、绿色大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等,并在此一级指标的基础上进行了二级指标的分解[6];罗泽桥等认为绿色大学建设和评价的体系可以从绿色管理、绿色教育、绿色科研与产业、绿色校园、绿色消费5个方面来体现[9];陈文荣等采用了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层构成,从绿色教育、绿色校园、绿色科研、绿色实践、绿色办学5个方面,构建绿色大学的评价指标体系[10];陶敏等认为绿色大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绿色大学建设基金会、绿色教育、绿色校园、绿色科研、绿色社会服务等,每个项目下又有子指标[11]。我们认为绿色大学构建主要包括绿色校园,绿色文化,绿色教育,绿色管理和绿色科研等几大方面。

各个高校对指标体系的执行也是参差不齐。国外的绿色大学建设都有专门的监察委员会,监督管理各个指标的建设和执行情况。在国内只是部分省、市提出了计划和标准,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创建管理体系,没有相应的管理部门或是管理责任不明确。即便是构建了绿色大学的指标体系也执行力不足,存在较多问题。

5 建议与对策

5.1 加强绿色大学建设必要性的宣传

绿色大学的建设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持久性强,紧靠学校的某几个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其中必须要动员广大师生的参与。对广大师生的动员要从3个层面上进行:知识层面,可以通过课堂、校园的宣传媒体,包括广播台、校园BBS平台、各类校内刊物、宣传栏等宣传关于绿色大学建设的概念、理念、可持续发展观等知识,让师生了解相关知识和内容。价值观层面,通过相关知识的传递、校园环境的熏陶、思想教育的开展,逐步使师生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绿色大学建设的内涵深入到广大师生的思想中去。实践层面,根据绿色大学建设的理念、概念,结合实施方案,渗透到师生的教学、实践及日常的生活中,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

2013年7月 绿 色 科 技 第7期在建设绿色大学的过程中,南京大学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学校专门开设了环境教育、绿色大学建设方面的选修课程,在学校的广播台、小百合BBS平台、校报、宣传栏等学校的宣传媒体上开设了相关栏目,用于对绿色大学的概念、理念、可持续发展等知识进行推广宣传;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学等的课程也都提上日程,并以讲座的形式来进行,在价值观上通过不断的熏陶影响,广大师生都树立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不断把建设绿色大学的内涵融入到了广大师生的思想中;南京大学建设校园的过程中不断在广大师生中征集优秀的想法,使广大师生的绿色创意用于校园的环境文化建设,使思想和实践结合起来,并以实践来推动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5.2 制定创建绿色大学的规划方案和实现绿色大学建设目标

我国建设绿色大学应该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思考,整体规划、整体实施,设计一个适合自己特色的框架方案,定制一个有效的策略:提出愿景,将绿色大学建设概念化;将绿色大学建设的任务概念化;提出绿色大学建设的政策、目标、目的、资金获得及协调机制;最后实施绿色大学的具体建设措施和行动,为创建一流绿色大学的目标奋斗。如图1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根本上保证大学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图1 绿色大学建设流程

南京大学在提出绿色大学建设之初,就组建了一个专门的绿色计划委员会和一个以南大生态学专业教授为主的专家指导小组。绿色计划委员会负责将绿色大学建设及其任务概念化,提出绿色大学建设的政策、目标、资金获得及协调机制,并负责绿色大学建设的具体措施和行动;专家指导小组对整个建设过程实施监督指导,指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意见,并构建一个具体的评价绿色大学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各项举措多管齐下的建设下,南京大学的新校区,规划合理,建设得当,从绿色校园、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文化、绿色校园管理等多个角度和层面上符合绿色大学建设的初衷。

6 广泛推广国外创建绿色大学先进经验,加快实施绿色大学创建步伐

在绿色大学创建中,还有很多理论空白及实践难点,应鼓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多出理论和实践成果;各创建高效有必要联合成立相应的学术组织和团体,定期召开研讨会,讨论创建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对策。另外,国内绿色大学的创建与国际绿色大学的建设联系少,国内签署《塔罗礼宣言》的大学很少。我们认为我国高校应该加强与国际上绿色大学的联系,条件成熟的大学应该积极签署《塔罗礼宣言》,与国际上的绿色大学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互相促进。

如在2011年6月南京大学联合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大学建立了创建绿色大学联盟,大学共同担负起了推进绿色科学研究、开展绿色教育及社会服务、推广绿色文化方面的责任。三位校长陈俊、沈祖尧、蒋伟宁共同签署了《绿色大学联盟协议》并发表了《绿色联盟宣言》,共同致力于用“绿色教育”思想培养人,用“绿色科技”成果造福人,用“绿色校园”工程服务人。

参考文献:

[1] 王 民,蔚东英,张 英,等.绿色大学的产生与发展[J].环境保护,2010(13):50~52.

[2] 蔚东英,胡 静,王 民,等.英美绿色大学的建设与实践[J].环境保护,2010(16):51~54.

[3] 蔚东英,王 民.亚洲绿色大学建设与实践[J].环境保护,2010(17):47~49.

[4] 张秋根,魏 洽.绿色大学建设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2,4(4):132~134.

[5] 王大中.创建“绿色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4):5~9.

[6] 张远增.绿色大学评价[J].教育发展研究,2000(5):16~19.

[7] 叶 平.大学“绿色文明”的荣誉和形象[J].环境教育,2001(4):16~18.

[8] 余谋昌.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J].环境教育,2008(3):68~71.

[9] 罗泽娇,庞 岚,程胜高.浅议绿色大学的创建[J].环境教育,2004(9):12~14.

第9篇: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区域发展;策略

吉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全国相对落后,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省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缓慢,区域布局不合理。因此统筹我省中东西部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的重大议题,吉林省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一体两翼”的一体化城市布局,错位发展战略。此战略的含义可简述为:以中部地区(包括长春、吉林、辽源、四平等城市和地区)的工矿企业集聚等优势,形成吉林省中部地区城市发展群,即中部一体;以东部地区(包括通化市、白山市、延边自治州及其周边地区)的医药、钢铁、旅游、边贸经济等为重点,形成吉林省东部地区城市发展群;以西部地区包括白城市、松原市的农、牧、渔业等特色产业为基础,形成吉林省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群,即东西两翼。其核心就是要统筹协调“一体两翼”,充分发挥各地不同的比较优势,寻找突破口,谋求快速发展。

吉林西部在全省发展中相对落后,城乡一体化建设相对迟缓,拖了全省发展的后腿。可见,该地区发展刻不容缓,战略意义重大。该地区在全省统筹发展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发挥资源优势,调控人口迁移,构建现代产业、生态格局

立足该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和发展基础,建设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区,构建人口规模适度的西部城镇组团,有序引导人口向西部中心城市和中部地区转移。发挥西部地区草 原辽阔、湿地广袤、河湖互济的生态优势,打造渔兴牧旺、草茂粮丰、人水和谐的城镇群。强化与内蒙古相接地区的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水土保持,退耕还草还 林,加快修复草原、湿地生态系统,逐步构建现代化大农业格局。支持中心城市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强化与内蒙古、黑龙江的能源、物流、旅游产业合作,构建绿色 新型工业基地。支持小城市和重点镇完善功能,培育特色产业,保持独特城镇风貌。控制生态功能重要、远离中心城市、产业基础薄弱的城镇规模,为生态修复腾出 空间。支持保护、恢复城市周边草原和湿地,构建河网密布水系,建设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

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科技化

农业产业化指的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以资源禀赋为条件,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基础,龙头企业和各类中介组织为依托,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链接起来,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一体化经营的产业系统和运行机制。

从该地区条件看,最现实的选择:一是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该地区农牧业资源优势,发展粮、棉、油、畜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优质、安全、方便、营养丰富的加工制品,打造具有国家乃至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名优品牌。三是要以科技为手段,逐步实现农产品由初级生产向精深加工转变,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及其制成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其附加值、含金量。四是要大力发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定向加工等公司加农户定单式的产加销生产模式,实现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原料基地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运作,最终实现农业发展和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为减少农民,转移农民,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科技化及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进程创造条件,提供动力。

三、加强制度创新,保证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效制度供给

制度创新是指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有制度的有限理性和信息的不对称等因素引起的,社会规范体系的选择、创造、新建和优化演进的过程,它包括制度的调整、完善、改革和更替。加强制度创新是实现该地区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1.土地制度创新。在稳定和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上,实现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实现土地的自由、有序、合法流转,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完善农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同时尽快建立、健全和完善土地征用审查及补偿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配套体系。

2.户籍制度创新。户籍制度创新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将现行的城乡“二元”制发展为“一元”化。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影响了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规模与速度,已成为延缓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户籍制度改革,既要充分考虑农民工的落户意愿,又要充分考虑流入地人口承载能力。应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循序渐进,区别情况,逐步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和农民工的落户条件。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统一的户籍制度。

3.就业制度创新。打破原有城乡就业壁垒,真正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双向流动的就业制度。就吉林西部而言,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区域大农业的有利条件,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统一规范的人才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鼓励个人创业;积极鼓励和大力扶持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壮大,重点是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企业、中介企业、物流运输企业等,逐步拓宽转移农民的就业空间。

4.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典型的城市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有限,无法满足该地区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城乡居民的现实需要。因此,必须加快建立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将进城的“农村人口”及不进城的农村人口纳入统一的的社会管理,逐步实现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服务的均等化。从根本上消除的后顾之忧,使进城农民、留农人口均有保障。

四、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为区域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保驾护航

人的素质决定社会文明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确保吉林西部城乡一体化建设顺利开展的保证。只有发展职业教育,提高“留农” “转移”的劳动力人口的从业素质,才能保证调控人口迁移的顺利进行;才能更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行业等各种社会资源,发挥资源优势;才能保证顺利构建现代产业、生态格局;才能利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科技化为;才能确保各种创新制度的顺利实施,为该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