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能物流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物联网 仓储 应用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国内外普遍公认的物联网的构想是麻省理工Ashton教授于1999年在研究RFID时提出来的: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报告《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中,正式提出物联网的概念。随后,从“智慧地球”的理念到“感知中国”的提出,从“唐芯一号”的研制成功到无锡“物联网产业基地”的确立,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在政府、企业得到广泛的认同与重视。
二、物联网简介
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通过各类传感装置、RFID技术、视频识别技术、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根据需要实现物品互联互通的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智能网络系统。
物联网主要有三层架构,即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均有很多关键技术,其中的核心关键技术主要包括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网络通信技术以及终端数据智能处理技术等。
三、物联网在智能仓储的应用
智能物流仓储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软件部分主要为仓储管理系统,它按照物流仓储的业务要求,对信息、资源、行为、物品和人员等进行管理和调配,使它们高效合理地运转,并使整个系统与互联网相对接;硬件部分主要是支撑仓储管理系统的各种硬件设备和各种工具等。
智能物流仓储系统将货物的信息到物联网中。在整个物联网范围内,不管是货物信息查询、货物订购,还是货物流通都可以方便地进行远程操作和监控。智能仓储系统中用到的物流技术如下:
1、感知技术应用情况。华夏物联网研究中心的调查发现,相对而言,目前在我国仓储业应用最多的物联网感知技术是RFID技术,在一些先进的仓储配送中心,RFID标签及智能无线射频手持终端有比较广泛的应用。这是因为,RFID技术与托盘系统结合,在仓储配送中心闭环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2、智能仓储的网络与传输技术应用情况。现代物流最大的趋势就是网络化与智能化。在制造企业内部,现代仓储配送中心往往与企业生产系统相融合,仓储系统作为生产系统的一部分,在企业生产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系统的网络架构,往往都是以企业内部局域网为主体建设的独立网络系统。
3、智能仓储作业与管控技术。根据对相关资料的统计分析,目前仓储业智能终端技术有机器人技术、无线射频(RF)手持终端、语音提示终端、视频监控终端、无人搬运车等技术。借助这些技术,实现了物品的自动搬运、机器人自动堆码垛、物品自动识别、智能辅助人工拣选等作业。在智能仓储管控系统中,物联网技术与仓库管理系统(WMS)相结合,实现了仓储业的智能化与自动化。
四、物联网在智能运输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核心是应用现代通信、信息、网络、控制、电子等技术,建立一个高效运输系统. 它包括: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营运货车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紧急救援系统等. 这些技术的成功应用能够使人和物以更快、更安全的方式完成空间移动,显著地减少交通事故,缓解交通拥挤。
智能运输所用的物联网技术如下:
1、移动信息技术。为了将移动的车辆信息纳入物流运转的信息链中,则需要使用移动信息系统。 该系统和物流企业的信息中心构成统一的整体,将合同数据、运输路线数据、车辆数据和行驶数据进行收集、存储、交换和处理。
2、定位技术。 车辆的实时定位,有助于物流控制中心在任意时刻查询车辆的地理位置并在电子地图上直观地显现出来。动态掌握车辆所在位置可帮助物流企业优化车辆配载和调度。另外,车辆定位技术也是搜寻被盗车辆的一个辅助手段,这对运输贵重货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GPS技术是车辆定位最常见的解决方案。对于网络GPS的用户,还可使用GSM的语音功能与司机进行通话或使用安装在运输工具上的汉字液晶显示屏,进行汉字消息收发。驾驶员按下相应的功能键,将需要了解的道路交通情况的请求和当前运行状况信息反馈到网络GPS。网络GPS工作站管理员在显示屏上确认后,可传送相关信息,同时也了解并控制整个运输作业的准确性(如发车时间、到货时间、卸货时间、返回时间等)。
3、感知技术。借助电子识别系统,使运输中的货物可通过一个号码和特别的信息加以区别,方便运输途中时间及地点的跟踪与监控。还可以与其它系统衔接,用于控制物流中运输、转运、代销和存储过程。
4、通信与网络技术。在现代运输网络中,数据越来越多地需要远程输送与交换。采用标准化电子数据交换EDI信息网,可使数据具有较好的兼容性与适用性,有利于加速信息流程,降低手工输入错误率,减少纸张需求以及使数据易于检验等。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武晓钊.物联网技术在在仓储领域的应用分析与展望.中国流通经济,2011(6):36-39.
[2]武晓钊,王继祥.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现状与前景.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2):53—59.
关键词:智能物流;制造业;协同
基金项目:宁波大红鹰学院校科研基金项目:“智能制造、工业4.0背景下的宁波现代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320161026)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24日
工业4.0时代的制造企业不再是自上而下的推动式生产,而是借助于当前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从客户需求开始,按照客户订单、客户化设计,采购、物流、生产计划到生产的全流程进行的拉动式生产。借助于庞大而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进行信息流与物流的高度智能化流动是工业4.0时代实现上述拉动式生产的重要保障。
一、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协同发展相关综述
制造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物流业发展的影响,在这方面,国内外学者有了很多研究成果:郑丽娟(2014)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基于2002~2013年苏州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中相关指标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盛珊珊(2015)从智能制造对供应链需求变化的角度对“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环境下的智能制造及其对物流供应链的要求进行了阐述。唐振龙、陈湘青等(2015)认为工业制造业到了工业4.0的智能制造能促使物流业与制造业走向融合。
二、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协同发展的必然
随着信息技术像制造业的全面渗入,可实现对生产要素的高灵活度配置和大规模定制化的生产,从工厂布局、生产流程、企业管理模式以及生产管理方式等进行变革。工业4.0时代的智能物流服务的是工业4.0时代智能化的供应链、生产链,在工业4.0时代,客户需求高度个性化、产品创新周期继续缩短,生产节拍不断加快,这些不仅仅是智能生产系统本身的问题,更是对整个服务于智能生产供应链的物流系统提出的挑战。与此同时,业务流程、物料供应链由传统的企业内部为主的链接发展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上下游高效供应链为纽带、以企业之间的智能物流为支撑的虚拟制造体系。从物流与生产制造业的关系来看,在智能制造框架下,智能物流是实现从客户到智能制造工厂环境的关键,也是构建整个智能工厂的基石,具体而言包括从智能采购物流、智能生产物流以及智能销售物流等不同的物流作业环节。
从生产物料周转单元来看,智能物流系统需要具备既有自助管理本单元库存的能力,又有具备与该供应链上下游作业实现自动库存报告与动态更新的能力,实现单个生产流程对库存的智能化控制。在这方面,德国物流研究院早在2011年就自主研发了inBin智能周转箱技术,并且通过该周转箱技术实现了对企业整个生产、运输系统的主动控制,使得运输系统能自动地将箱子送达对应目的地。
三、工业4.0时代宁波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政策梳理
在全国同类型城市中,宁波在智能物流发展方面起步很早,早在2010年,宁波市就制定了《第四方物流平台业务服务规范》、《第四方物流平台电子商务交易规范》等12个第四方物流平台市级地方标准规范,作为全国首创的该领域标准,它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专项物流技术,综合集成各种物流信息,实现互联共享、融合创新,构建具有优化资源、中枢决策、流程协同、人性化服务的智慧物流协同平台;并且在2012年,宁波市全面启动智慧物流标准化建设,市质监局和市发改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宁波市物流行业特色和发展方向,研究形成了《宁波市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围绕宁波市智慧物流建设实施方案,对智慧物流的定义及其标准化工作的功能特征、任务目标、关键措施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宁波市智慧物流建设提供了依据,在具体实施方面:宁波市相继开展了20多项智慧物流标准化试点,涉及平台服务、集装箱运输、危化品运输、零担货运、仓储管理等物流产业各个领域。其中,既有塑料电子商务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也有交通物流业RFID技术应用、航运交易服务、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服务、集装箱双重运输服务等一批省、市级智慧物流标准化试点项目。
从现有的主要物流体系平台状况来看,宁波现有的智能物流服务业主要集中在物流平台、第四方物流服务和具体的非企业生产物流方面,而针对以企业生产物流为核心链接供应链上下游的制造业协同发展物流产业及物流服务还较少,但这恰恰是工业4.0时代,制造业链接消费者实现按消费者需求完成低成本的拉动式生产的关键之一。
四、工业4.0时代宁波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展望
宁波物流业要更好地服务于制造业,在现有物流体系基础上还需要更进一步切合宁波产业发展需要,做好慈溪家、余姚塑料以及新兴材料产业为代表的产业链物流智能化升级服务。
首先,可以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政策、资金等资源的调动进行科技资源的集聚,通过以智能化供应链为核心的创新链条驱动,围绕传统优势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条,以创新链为引导,增强传统优势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拥有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传统企业集聚优势资源加速发展,从而实现现有产业物流供应链上的跨越式发展;最后实现带动整个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其次,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基础是制造业要先具备实现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基础,占领制造业高端的恰恰又是被称作“国之重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因此要占领制造业制高点必须着眼于企业智能制造所需的包括智能物流在内的资源的获得;把握智能制造发展特点和规律,整合现有的宁波智能物流、平台标准,借鉴国内外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智能装备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标准建设的工作思路和组织方式,加快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建设。
最后,通过“制造+服务”提升整个供应链的价值链控制力。当前,从国内制造业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制造业服务化是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全球价值链中的主要增值点,也是提升价值链控制力的焦点,因此宁波发展“智能制造”的高端制造业也应考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通过“服务”和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的附加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郑丽娟.灰色关联模型下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实证研究――基于苏州地区行业面板数据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1.
[2]盛珊珊,邱伏生.满足智能制造要求的物流供应链建设研究[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5.12.
[3]唐振龙,陈湘青,王卫洁,关秋燕.工业化演进与制造业物流发展及对佛山的启示[J].中外企业家,2015.12.
[4]邓良.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实证分析――基于经济转型期行业面板数据分析的视角[J].中国流通经济,2013.27.7.
关键词:物流领域;物联网;应用;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0-0137-01
一、物联网的相关概念
在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物联网概念已经有十来年历史,从最初阶段所具备的含义则是将相关物品借助于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连接在网络上,从而能够实现管理识别智能化。而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在突尼斯所举办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的报告《ITU互联网2005:物联网》当中,则对于物联网概念做出进一步扩展,在到来的物联网时代,借助于各种物品上面对一种移动收发器嵌入,凭借因特网就能够交换所有的物品。欧盟委员会信息与社会媒体司的负责人在2009年北京召开的物联网与企业环境中欧研讨会上也定义物联网:物联网这一网络基础设施处于动态,所具备的自组织能力则是基于标准与互操作通信协议,其中物理与虚拟的物具备物理特性、智能的接口、身份识别、虚拟特性,这样就能够无缝整合信息网络。
按照以上国外机构定义物联网,笔者对这些定义进行提炼,则可以将物联网定义为:所谓的物联网则是将借助全球地位系统、红外感应、射频识别等这些现代信息传感技术使用互联网连接各种物品以便做到交换信息实现的智能互联网。从这一定义可以了解到,物联网这属于互联网,所拓展出来的新网络则是立足于互联网;所具备的客户端已经向所有物品之间延伸,也就是借助互联网则可以交换所有物品;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射频识别等现代信息传感技术应用于物联网,从而使得其具备的属性具备智能化。
二、在当今社会物联网的发展
最早提出物联网而且政府重视、社会广泛关注的则是在美国。IBM公司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在2009年率先提出的构想――智慧地球,则是向奥巴马政府建议对于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投资,对于这一构想实现的重要部分则是物联网。奥巴马政府则是积极回应这一构想,而且将这一构想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确立经济振兴的重点为新能源与物联网,这就使得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物联网。对研究物联网,我国在此背景下也高度重视与关注针对法治物联网同志曾经专门做了三次专题讲话。尤其是在2009年在视察中科院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所则针对应用物联网提出要求与看法,并且提出“感知中国”的新理念。在此基础上,则将物联网列入到我国五大新型战略性产业当中,甚至在《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当中明确将其列入。中国的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物联网,除此之外,欧盟在对物联网探索研究也投入巨资。
三、在未来物流领域对物联网的应用
由于物联网有着特别广泛的用途,所应用的领域有现代智能物流、政府工作、老人护理、公共安全、智能交通、平安家居、工业检测等。物流行业不但属于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其中之一,这也是重要领域应用物联网与信息化。根据相关的报告所做的预测结果显示,中国物联网在物流市场当中应用的2015年达到六百五十亿元。只是应用物流领域进行分析,借助于应用物联网,这就能够做到低成本化、自动化、高效化、智能化管理物流,引入物联网则是对于传统物流管理模式与产业进行彻底的改造与颠覆。这不但能够控制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使得企业以及相关领域的信息化水平从整体上提高,从而实现对于整个产业甚至国民经济发展带动的目的。
一是生产物流环节。所谓的生产物流则是在生产过程当中的物流活动,也就是说,将燃料、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等投入生产之后,经历下料与发料两个阶段,从而运输到各个存储点与加工点,也就是做到从一个生产单位向另一个生产单位流入,根据相应的规定的生产加工过程做好存储与加工的实物流转过程。当把物联网技术引入到生产物流环境当中,那么就能实现生产环节全程识别与跟踪原材料、半成本、成品与零部件,这不仅能够对于人工跟踪识别的成本予以降低,还能够做到对跟踪识别的准确率与效率极大的提高。
二是运输物流环节。这里所提到的运输物流则是对于运输车、铁路、公路、水路等基础运输设施进行运用,从而能够将购买地的生产要素运往销售地的整个过程。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运输物流环境当中,也就是将电子识别标签贴在运输的车辆或者货物上,而且在整个运输线路上对一些信息转发与接受的设备安装,从而能够对所运货物的相关状态与具置实时了解。而这就有这更为透明的运输物流过程管理货物,使得运输物流的可视化程度得到极大提高,而且在这一过程当中,使得物流企业处理与预测在整个运输途中的意外事故的能力有效加强。例如按照道路交通情况,使得交通路线能够优化设计做到有效便捷,从而将运输物流环节的效率做到有效提高。
三是仓储物流环节。所谓的仓储物流则是对企业所拥有的场地与库房进行利用,对货物进行储存、装卸搬运、保管、配送的整个过程。在仓储物流滚利当中应用物联网技术,从一方面来看,则是能够做到信息化与自动化管理存货的实现,从而将存货盘点从传统的对人工以来逐步向依托物联网信息技术自动实施货物盘点,使得存货盘点时间与企业劳动力得到极大的节约。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借助于物联网技术就能够对库房的存货情况迅速准确了解,也就是说,在仓库当中的所有货物的存储量,通过与企业的需求状况做出比较,这一久能够迅速的进行补货决策,使得企业的库存管理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对发生无效库存得以极大的减少。通过提高仓储物流效率,这势必对于企业的竞争力与效率做到极大的增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物流业有着比较低的信息化水平,从自动化水平上来看也显得比较低,这就亟待提高整个物流行业的总体效率。而出现的物联网,则做到对视野的极大开阔,这样就有着巨大发展良机给物流业,在当前社会必须通过对物联网的利用,使得我国物流业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物流;智能装备;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058-02
1 现代物流业概述
1.1 现代物流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复合型产业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连接着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贯穿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涉及到三大产业和全部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将有力地支撑国民经济的运行,也将极大地方便群众生活。并且,现代物流业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2013年物流业实现增加值3.9万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8%,占GDP的比重为6.8%。
1.2 我国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成为物流大国
现代物流业是我国的新兴行业。在经历了2009年扩张性经济政策的启动后,我国物流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种种数据显示,我国已进入物流大国的行列,并且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同时,物流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带动作用也日益显现。据统计,我国的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快递量居世界第三。伴随着物流运营规模的快速扩展,我国物流基础建设和硬件规模也呈现递增之势,各种类型的物流园区和物流地产的建设持续升温。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同时,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
1.3 现代物流业亟需转型升级,提升运作效率与服务水平
根据《2013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显示,2013年中国物流业增加值3.9万亿元,同比增长8.5%,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8%。但2013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2万亿元,同比增长9.3%,经济运行中的物流成本依然较高。我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比美国、日本、德国高出9.5个百分点左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6.5个百分点,反映出中国物流成本偏高的问题依然明显。同时,全社会物流企业收入增速低于物流费用增速,物流企业普遍盈利能力偏低。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物流仍处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化的过程中,物流效益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为此,国家及各地区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优先发展物流产业的相关政策。
2 智能装备业概述
2.1 智能装备是提升现代物流业整体服务水平的关键
智能装备制造业是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先进技术装备和设备的先导性行业,已经成为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重要基础。物流装备作为现代物流技术的载体,将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先进的智能装备能够提升物流行业的整体运作效率和运作水平,进而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事实证明,通过实现企业物流装备和信息的现代化来提升管理水平,获得最大的利润空间,已成为有远见的企业家成功的有效途径。
2.2 智能装备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成为世界最大市场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阶段,物流产业也面临升级的要求,促进了企业对物流机械化与自动化设备的需求,使得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业处于快速增长周期。2013年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业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市场规模超过了日本、欧洲、美国等国家,成为物流系统技术与装备的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受电子商务物流大发展影响,智能终端自提货柜系统出现爆发增长,GPS设备、快递手持终端设备呈现高速增长,输送分拣设备、物流拣选技术产品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一些新的技术与产品不断涌现,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物流业影响巨大。
2.3 智能装备应用范围广泛,新型装备和技术不断涌现
据《中国物流装备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所有12种类的物流装备在应用市场上均有高于20%的企业正在使用。目前,仅有17%的企业采用纯人力的物料搬运与装卸等操作方式,32%的企业采用单纯的平面仓库模式,专业化的新型物流装备和新技术物流装备不断涌现。
在应用领域层面上,随着制造企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各种行业出现丰富多样的物流技术应用形式,新产品和新技术不断出现。在物联网、检测、智能识别等技术的支撑下,物流设备在智能化、自动化方面可以达到更高水平。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AGV特别强调全自动化,配置品种丰富和专业化的搬运移载工装,使其能够运用在几乎所有的搬运场合,甚至设备和设备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互,自主完成任务分配和路径选择,几乎不需要人工的干预。
3 广东省现代物流与智能装备业人才需求分析
3.1 现代物流与智能装备的人才需求量庞大
随着物流产业和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企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十分迫切。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物流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统计,2010年我国物流人才缺口为600万左右,在广东省特别是以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的珠三角地区,由于持续发展的现代物流服务行业,其物流行业相关人才的缺口达到60万人,特别是高级物流人才缺口约为40万人。首先,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众多的生产制造和商贸企业,这些企业的对物料采购与管理、仓储与配送、物流运输等岗位人才都有需求;其次,广东省的交通、运输、外贸、第三方物流企业众多,有许多是物流龙头企业,这些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非常庞大。
3.2 现代物流与智能装备需要复合型人才
由于物流与智能装备是涉及全产业链、多社会经济部门、连接生产和流通消费环节的复合型产业,主要有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技术与装备、国际货运、报关报检、供应链金融等多个领域。
3.3 现代物流与智能装备需要多层次人才,目前尤其缺乏高技能、高层次人才
在人才的需求层次方面,由于物流学科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它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所以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也需要大量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大、层次多。
尽管广东省已基本形成以中高等教育和职业认证教育为主的双轨运行的物流专业教育体系,但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普遍较低。现阶段广东省物流行业中高级职位普遍处于紧缺状态,特别是同时具备多种技能包括外贸、外语应用、国际商务等与国际贸易经济活动相关的经验的物流人才非常缺乏。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纷纷以高薪招聘总监、市场拓展总监、仓储经理、采购经理、国际货代、销售主管等职位,而各类大中型国内物流企业也开始发展高端管理职位。另外在基层岗位上,物流人才和其他岗位相比表现出在流动性大,忠诚度低,各类人才的系统性操作技能和知识水平都参差不齐。
4.1 物流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初见成效,迎合行业需求
据统计,目前广东省普通高等院校总数到达112所,其中99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高职院校占64所,占85%;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各高等院校已招收培养各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7.1万人(含在校生),为地区经济建设输送各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4.8万人,其中,高等职业物流管理人才约为2.6万人。而近年来以物流管理为主专业的毕业生能基本实现就业,这些数据表明了我省的物流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已初见成效,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物流行业对人才的市场需求。
4.2 目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存在一定问题
但同时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毕业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与企业需要存在差异。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缺乏针对性的专业设置、缺少协同、缺乏专才。
相关专业设置大同小异,特色不足,没能体现行业特色或地区特色,并且在专业课程的设置过程中,缺乏与行业企业的协同开发,使得在校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应用存在较大差异,毕业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和企业需要不匹配,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复合型、高技能、高层次的要求。
4.3 现代物流与智能装备人才需要校企多方协同培育
针对广东省现代物流与智能装备人才需求庞大、对人才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的问题,各方必须重视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培养,满足广东省物流产业升级和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在人才的具体培养方案上,广东物流与智能装备需要多管齐下、发挥协同作用:
(1)在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及课程设置过程中,要重视行业、企业、学校的共同参与,力求制定出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培养计划。在设计之初做好充分的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强调多方深度参与,通过开展研讨会等方式,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设置课程;在设计完成后,还要注重企业的反馈,及时调整培养方案的细节。
(2)重视继续教育,开展多层次的物流人才培养,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并开展多层次的物流培训和教育工作。企业与各教育机构共同开发符合企业实际的继续教育课程,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和业务技能。
(3)加强普通高等院校的高层次学历教育,培养高级物流经营管理人才;大力发展物流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一线物流技术的操作实用型人才。企业对物流和智能装备的人才是有不同层次的,而高校和高职院校的教育也应有所区别,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层次,开发针对性强的课程。
关键词:物联网;体系架构;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191-03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之后的第三次信息化产业浪潮。一时之间,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出台物联网发展计划,进行相关技术与产业的研究与开发。继美国推出“智慧地球”的战略计划之后,我国也相应的提出了“感知中国”的口号,并上升到战略地位。
一、物联网的起源
1.物联网的由来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出了“物-物”相联的物联网雏形。但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比尔·盖茨关于物联网的设想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1998年,英国工程师Kevin Ashton在宝洁公司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认为物联网就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因特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1]。之后,在保洁公司和吉列公司的赞助下,Kevin Ashton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数位专家一起创立了一个RFID研究机构——自动识别中心(Auto-ID Center),对物联网的概念进行了补充。他们提出,在因特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传感网络、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物联网”,在这个网络中,物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须人为干预[1]。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在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报告中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到来。ITU在报告中指出,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通信时代的边缘,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的目标已经从满足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发展到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连接,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2]。
2.物联网的概念
目前,不同国家和机构组织对物联网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我国对物联网的定义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3]。
简而言之,其实质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4]。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互联网在现实世界的延伸和扩展,在利用原有的全球互联网的基础之上,给现实中的事物贴上标签,利用各种标识和传感技术,把现实事物的动态信息虚拟化;然后,利用互联网把这些虚拟化的信息传送到特定主机上去;再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种分析、处理;最后,向原标识标签做出反应,从而达到智能化远程控制的目的。也即,可以实现现实生活中的物物相连,物物相通[5]。
二、物联网体系架构
目前公认的物联网体系架构是: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3层结构;感知层用来感知事物的实时数据,网络层用于传输数据,应用层则是面向各种用户需求的应用。
1.感知层
信息感知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了信息来源,是物联网应用的基础。数据收集是感知数据从感知节点汇集到汇聚节点的过程[6]。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感知技术(RFID、二维码、传感器技术等)感知物体,采集物体的实时状态数据。在传感技术方面,目前的传感器件是依靠敏感器件,而距离广泛应用要求还远远没有达到,解决传感器件朝着功耗更低、敏感度更高、稳定性更好、成本更低的方向发展是现在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图一 物联网体系架构简图
2.网络层
网络层能够把感知到的信息进行传输,实现互联。感知层感知到的大量信息都需要通过网络层进行传输,才能实现对这些信息的处理,以达到智能化管理和监控的目的。物联网的核心应是以IPV6为基础的互联网,但不排除物联网节点能通过互联网的双向翻译网关或隧道机制与传统的IPV4终端主机通信[7]。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网、互联网等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基本上能够满足物联网数据传输的需要。
3.应用层
伴随着物联网在不同领域中的普及,网络中的数据量将成几何倍数增长,应用层必须提高对这些数据的及时计算和反馈。如何有效的改进已有的技术和方法或提出新的技术和方法来高效地管理和处理这些海量数据将是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一步融合、推理和决策的关键[8]。应用层是物联网与用户的接口,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在物联网感知层和网络层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开发各种不同的应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实现更加精细和准确的智能化管理。例如:手机钱包、智能家电、绿色农业、智能交通等。
三、物联网研究进展
1.国内研究进展
2005年,我国RFID产业联盟正事宣布成立;2008年无锡市与中科院共同组建中科院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009年6月,中科院了“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中国至2050年信息科技发展路线图”描述了物联网的发展战略图;2010年3月,旨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物联网创新基地和高端物联网产业链的中国首个物联网中心——上海物联网中心正式成立;2011年3月,重庆市首个国家级物联网示范基地正式落户南岸茶园新区。从2009年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的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但是,我国的物联网发展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包括:观念问题,物联网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应该做好长期、持久的准备,切勿急功近利[1];技术问题:物联网是一个现有技术的融合,是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发展的产物,我们不能把它与现有的技术分离开来,在现有传感器等技术的基础上,融合与完善各种感知、通信技术,实现物物相连的智能化管理与控制[9];导向问题:物联网是一个涵盖全球的计划,对于物联网的大的发展方向,政府应该起到导向的作用。然后在各个行业、领域内得到完善,逐步实现由小到大、由具体领域到全行业的推广实施,最后发展到全球化的物联网。
2.国外研究进展
2008年底,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建议将下一代的IT技术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将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全球各个角落的铁路、电网、桥梁、隧道、公路等各种物体中,并且普遍连接起来形成“物联网”,而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将整个“物联网”整合起来,使人类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生活,最终形成“物联网+互联网=智慧地球”[10]。美国政府对此给予积极回应,将发展物联网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刺激经济复苏的钥匙。
2009年6月,欧盟宣布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确保欧洲在构建物联网的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11]。2009年10月,欧盟《欧盟物联网战略研究线路图》,提出到2010年、2015年、2020年的三个阶段的物联网研发路线图,提出物联网在航空航天、医药、能源等18个领域的应用[9]。
2009年8月,日本在继“e-Japan”、“U-Japan”后提出了“i-Japan”的国家信息化战略,主要目的是通过大力发展电子政府和地方自治体,推动医疗、健康和教育的电子化,开拓支持日本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12]。韩国也相应的提出了“u-Korea”战略,建立有智能网络、先进的计算技术以及其他领先的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武装而成的技术社会形态[13]。
四、物联网的应用
1.物联网在物流方面的应用[14]
在某种意义上说,物联网可以看成一个大的智能物流。在物流业中物联网主要应用于如下四大领域:一是基于RFID等技术建立的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如食品的可追溯系统、药品的可追溯系统等等。这些智能的产品可追溯系统为保障食品安全、药品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物流保障;二是智能配送的可视化治理网络,这是基于GPS卫星导航定位,对物流车辆配送进行实时的、可视化的在线调度与治理的系统。很多先进的物流公司都建立与配备了这一网络系统,以实现物流作业的透明化、可视化治理;三是基于声、光、机、电、移动计算等各项先进技术,建立全自动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局域内的物流作业的智能控制、自动化操纵的网络。如货物拆卸与码垛是码垛机器人,搬运车是激光或电磁到人的无人搬运小车,分拣与输送是自动化的输送分拣线作业、进库与出库作业是自动化的堆垛机自动化的操纵,整个物流作业系统与环境完全实现了全自动与智能化,是各项基础集成应用的专业网络系统;四是基于智能配货的物流网络化公共信息平台。
2.物联网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物联网在车辆监管、企业安全生产、智能图书馆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用途。
在车辆监管中的应用,通过传感器设备对城市车辆实时数据(包括道路运行车辆和停车场静止车辆)进行收集,并在已收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套牌、超速、限行等多种违法车辆的自动识别计算。
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应用,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在于安全事故的提前预警,在事故发生之前能够做出及时的处理。瑞丰集团的化工生产安全监控系统通过视频监控、红外设防、温湿度、烟感、水浸、电源、易燃气体、重要生产设备等安全实时监控,系统采用B/S结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PC机、智能手机等手持终端浏览器登录系统管理界面实时监控,当出现问题时,分析系统根据问题的级别选择不同的报警方式,工作人员可以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进行处理,并且分析系统也会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免事故的发生。
在智能图书馆中的应用,目前国内大部分图书馆采用传统的条形码识别与磁条以及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借还、查找、乱架图书的整理等。首先,感知层通过RFID技术,实现图书智能识别以及信息跟踪,并且在各个书库通过安装RFID芯片组成传感器网络,可以实时监控馆内的环境情况;然后,接入层利用现有的各种通信技术(3G网络、WIFI等)对实时监测的信息进行交互,实现“物与物的交流”,汇总传输到管内机房并更新数据;再次,智能信息处理层负责物联网的云图书馆系统的管理、维护、操作等;最后,应用层提供图书馆业务的管理、维护、操作等Web借口,如:图书编目、图书归架、自助图书借还等功能。
五、总结与展望
1.总结
物联网的研究和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对物联网的概念和特征的理解还没有达成统一,物联网的系统架构仍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在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我国再次迎来物联网时代的挑战。从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的发展来看,物联网的发展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走一些的弯路。对此,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保持开放的姿态,坚持对外合作。物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不是某一个地区,某一个国家的事情。它是关系到全世界70多亿人口的事情,只有保持对外开放,吸收各国先进研究成果的同时,努力在关键技术上攻破难关,才能使自己在物联网时代的前沿保持不败之地;第二、保持国家重视,上升到战略性意义。自从来,我们看到了对外开放的成果,国家引领社会,国家带动民众,只要政府保持对物联网的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各行各业对物联网的投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物联网的发展一定可以立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第三、针对感知层的信息安全的研究。与传统的因特网相比,物联网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集中于感知层,而无线传感器网络必然是感知层的重点。在环境监测、医疗卫生、智能家居、国防军事等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隐私数据泄漏或被篡改的威胁,这些潜在的威胁影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发展,研究和解决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隐私保护问题,对传感器网络的大规模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展望
物联网把传统的信息通信网络延伸到了现实世界中去,做到真正的“物”与“网”的融合,为信息化产业大发展带来了又一轮的,对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生产具有深远影响。但是,物联网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对我国物联网发展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针对各国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只有积极吸收各国先进技术,始终保持对外开放,关注世界各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在物联网信息化产业大发展中一定可以跻身于先进国家之列。
参考文献
[1]董耀华,佟锐,孙伟,董丽华.物联网技术与应用[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2
[2]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nternet Reports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R].Geneva:ITU,2005.
[3].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http://gov./2010lh/connet
_1555767.htm
[4]孙其博,刘杰,黎羴,范春晓,孙娟娟.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A].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6.
[5]European Research Projects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CERP-IoT)Strategic Research Agenda(SRA).Internet of things--strategic research roadmap[EB/OL](2009-09-15)[2010-05-12].http://ec.europa.eu/information_society/policy/rfid/documents/in_cerp.pdf.
[6]胡永利,孙艳丰,尹宝才.物联网信息感知与交互技术[A].北京: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多媒体与智能软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计算机学报.2012年6月.
[7]胡光武,陈文龙,徐恪.一种基于IPV6的物联网分布式源地址验证方案[J].北京: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学报.2012年3月.
[8]刘正伟,文中领,张海涛.云计算和云数据管理技术[A].济南: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2年6月.
[9]刘勇燕,郭丽峰.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瓶颈研究[A].北京:科学技术部信息中心.
[10]袁国智,董毅明.我国物联网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分析[J].商业时代.2011.4
[11]杨晓丹.物联网,区域发展新战略[J].浙江经济,2010.6
[12]刘军伟.物联网在物流方面的应用[S].百度文库:2011-10月
同时,国内工业软件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两极分化问题依然突出,工业云专业服务不能充分满足工业发展实际需求等问题仍制约着两化深度融合。
对于2014年下半年两化融合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赛迪智库做出四点预判,并提出了加快推动高端工业软件发展,加大工业领域互联网应用创新的支持力度,开展智能工业试点示范等对策建议。
互联网基因
加速渗入生产业
2014年,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与广泛融合,加速互联网应用向生产业各个环节的渗透和扩张,推动了生产业从技术手段、服务内容、到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
在金融行业,金融服务通过数据挖掘、仿真模拟技术实现产品创新,推出Wecash等小额贷款授信服务,积极探索全新的网络信贷模式。现代物流中,可利用4G应用、传感器技术实现智慧化建设,布局物流网点可视化管理运营平台,推广供应链全程可视化服务。而电子商务企业则积极发展移动电商服务,如腾讯推出微购网微信商城平台,为企业提供基于微信的移动电子商务整体解决方案。外包服务使用互联网进行跨国贸易,实现出口业务的增长,2014年1-4月,软件外包出口增长率达20.2%。赛迪智库预计,2014年下半年,金融服务、智慧物流、电子商务、外包服务等将持续创新,带动生产业的快速增长。
O2O为互联网与制造结合热点方向
随着互联网与工业的深度融合,工业企业纷纷寻求C2B、O2O、网络协同等互联网新模式构建新型工业生产方式。
2014年,家电、家具等行业率先实现C2B转型和业务创新,推动制造模式从大规模制造向个性化定制、定制化众包生产、按需制造等方向演进,融消费者需求于个性化产品生产当中。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通过O2O搭建起与消费者之间的线上线下双向互通平台,逐步建立以服务为核心的产品设计和整体解决方案,拓展在线实时监测、远程故障诊断、工控系统安全监控、网上支付结算等增值服务,实现服务化转型。网络协同制造促进研发、生产、物流等产业链各环节优势企业资源的整合,转变传统的集中生产为网络化异地协同生产。
赛迪智库预计,2014下半年,C2B、O2O、网络协同仍是互联网与制造相结合的热点方向,将引发工业生产方式深刻变革。
智能工业发展更进一步
随着两化融合向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拓展,以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运营、智能管理、智能决策和智能产品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工业将进一步推广。
一方面,3D设计及打印技术的升级,将帮助设计师在产品设计阶段模拟消费体验,直观获取产品性能与用户需求匹配与否的信息。另一方面,国家政策向好、工业需求释放、人力成本上升等积极因素将促进工业机器人市场扩大,中高端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电子、化工、家电等行业将得到广泛深入应用。
此外,装备制造业将逐步建立智能化、集成化的供应链系统,建立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虚拟制造、敏捷制造、智能工厂等新型制造模式。化工、轻工等高污染行业也将建立完善智能排污监控系统,实现智能排污自动监控装置、水质数据监控装置、水质参数检测仪等设备的集成应用。
而智能家居、可穿戴移动设备等智能产品应用目前已经延伸至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数据推动工业信息化升级
目前,物联网、工控系统等工业信息化应用成熟度迅速提升,行业数据规模不断扩大,大数据应用正成为推动工业企业智慧升级的重要方式。
2014年10月,由于智能手机Fire Phone的失败,导致亚马逊不得不计提1.7亿美元的财务损失,亚马逊股价大幅下跌到287美元,市值1350亿美元。但是今天,其股价已经上涨到每股780美元,增幅高达172%,市值突破3650亿美元,超越伯克希尔・哈撒韦成为全球第4大公司,创始人贝索斯也以650亿美元的身价超越巴菲特成为全球第3大富豪。
是什么原因让亚马逊的市值在过去两年以超过千亿美元的巨大体量如此快速地上涨,亚马逊究竟做对了哪些事情令投资人如此欣赏这家市盈率数百倍的公司?未来还有多少上升空间?
Prime会员数量快速增长助推电商
2014年初,亚马逊将Prime会员年费从79美元提升到99美元,虽然年费价格上涨,但是所提供的服务也在不断增加,反而提升了Prime会员对用户的吸引力。根据亚马逊官方数据,2013年底全球Prime会员总数为2000万,在2014年和2015年Prime会员数量分别同比增长53%和51%,到2015年底,Prime会员总数已经超过4600万,预计到2016年底,Prime会员总数将接近6000万。
笔者曾在《亚马逊的秘密》(刊发于2014年《证券市场周刊》第34期)一文中介绍过亚马逊电商业务的盈利模式。虽然亚马逊在Prime会员项目中产生了不小的亏损,但是快速增长的Prime会员改变了越来越多的用户的购物习惯,这些用户的购物首选方式正在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IRP的数据,Prime会员在亚马逊网站上的年均消费额约为1200美元,比非会员的600美元高出一倍。2016年上半年,亚马逊电商自营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22%,增速比2015年上半年的增速提高了12个百分点,Prime会员项目的成功对亚马逊电商业务的推动力可见一斑。
Prime会员的快速增长不仅推动了亚马逊自营业务销量增长,同时也推动着第三方卖家平台的销量增长,而且第三方卖家平台的增速更快,2016年上半年,刨除云计算收入的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8%,增速远高于此前两年,其中贡献最大的就是Prime会员费用和第三方卖家平台佣金费用。2013年第三方卖家平台销售的商品单位占亚马逊网站总销售商品单位的39%,现在已经增长到49%。
而第三方卖家平台的增长又推动了亚马逊物流体系的进步。目前亚马逊第三方卖家平台销售的商品单位总数的一半都采用了FBA(Fulfillment by Amazon)。在7月15日的Prime Day(Prime会员促销日)活动之前的准备期,FBA提供给第三方卖家平台卖家的仓库竟然出现了爆满的情况,导致大量卖家的货物无法入仓,这说明FBA的需求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亚马逊的物流系统是其电商业务中最核心的竞争力所在,所以亚马逊也在不断地强化自身的物流系统,2016年,亚马逊就租赁了数十架波音767飞机用做物流运输。根据彭博社的报道,亚马逊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够完全掌控整个物流配送系统,从而在和UPS和FedEx的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甚至是更进一步,直接与两家物流公司展开竞争。
另外,在当今世界上电商发展最快的国家印度,亚马逊也在同本土最大电商创业公司Flipkart的较量中逐渐占据上风,2015年第四季度,亚马逊网站和移动端APP的访问量分别超过Flipkart。2016年7月,亚马逊印度站的第三方买家数量和商品销售总额也双双超过了Flipkart。全球一级资本市场冷却,印度也不例外,对于Flipkart这样需要在前期不断烧钱投入的电商创业企业来说,融资突然变得非常困难,即使有投资机构愿意投资,给出的估值价格也要大打折扣,这让Flipkart大举建设物流仓储系统的计划不得不放缓。而亚马逊却是现金流极其充沛并且丝毫不惧怕大手笔支出,根据财报,过去12个月亚马逊经营现金流高达127亿美元,自由现金流73亿美元。贝索斯在6月宣布,计划未来几年在印度的总投资额将达到50亿美元。现在,亚马逊已经在印度100个城市开放了Prime会员系统,同时还提供了Prime Video服务。
所以,除非有不可抗因素,否则亚马逊这一次在印度将很有可能赢得最终的胜利,届时,其电商业务估值将会再增加数百亿美元,因为在印度这么庞大的零售市场中,诞生一家数百亿美元估值的电商企业可以说是必然的事情。
对于亚马逊来说,它在电子商务领域里已经没有真正能和它抗衡的对手,最大的竞争对手Ebay已经接近停止增长(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的电商GMV增幅分别为4%、-2%和2%)。虽然沃尔玛近期收购了电商创业公司Jet,意图加强电商方面的竞争力,但是实际的帮助会非常有限。
确立了在云计算领域的领导地位
目前已经有超过100万家企业在使用AWS服务(亚马逊云计算服务)。最新的引人瞩目的案例是全球最大SAAS企业Salesforce在5月份宣布将和亚马逊合作,Salesforce将把部分核心云业务转移到AWS上来,很多企业可以同时采用亚马逊的IAAS(基础设施既服务)和Salesforce的SAAS(软件既服务)。类似Salesforce的SAAS厂商数量非常之多,这些SAAS厂商围绕AWS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在过去的两年半时间里,AWS的增速超出所有人的预期,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AWS同比增速分别为49%、71%和61%,营收分别为46亿美元、79亿美元和55亿美元。根据Synergy的报告,AWS的市场份额为31%,比微软(11%)、IBM(8%)和谷歌(5%)三家的总和还要多8%。在另一家机构Gartner的报告中,AWS则继续在云计算魔力象限中保持绝对的领先优势。
对亚马逊利好的是,云计算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有利于领先的少数巨头,在这场竞争中排名靠后的云计算企业现在已经开始逐渐退出云计算基础服务市场,未来几年,AWS的市场份额有机会获得更进一步的提升。
按60%的增速计算,2016年AWS营收将超过120亿美元,如果把AWS单独作为一家企业的话,只有早期的谷歌能够与之相比,毫无疑问,AWS未来将像贝索斯所说的那样:“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并且在营收规模上超过亚马逊的电商业务”。
发力人工智能
2014年11月,亚马逊了内置Alexa语音系统的智能硬件Amazon Echo,最初这款产品只向部分获得邀请的Prime会员开放预订,并且功能有限,市场并不看好这款产品。不过开发团队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为Echo增添了多项实用功能,逐渐受到用户的欢迎。
2015年6月,Echo开放销售,极受欢迎。据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的《2016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所提供的数据,Echo截至到2016年一季度末总销量达到400万台,考虑到这款产品真正开放销售只有三个季度,这样的销量成绩非常惊人。随后,亚马逊又趁热推出价格更低的Echo Tap和Echo Dot两款产品作为Echo的补充,亚马逊希望推动Echo系列产品到2017年能够达到1000万台的总销量。
Echo之所以能够创造如此优秀的销售成绩,背后的核心因素有两点: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强烈需求; Alexa智能语音技术满足了这种需求,虽然它目前还不是非常成熟。这和苹果在2007年最初一代Iphone手机和Ios系统非常相似。
如同当年Iphone开创智能手机黄金时代一样,Echo能够在智能硬件领域一马当先也正是因为它们提供了优秀的用户体验。其背后是Echo的“灵魂”――亚马逊下一个核心项目Alexa人工智能语音技术在起决定性的作用。相比其他科技巨头的语音产品,Alexa的交互体验更加人性化,在处理用户的重叠命令时能够很清楚地分清每个命令应该属于哪个语境,虽然还无法做到百分之百,但是已经达到让用户乐于接受的程度。
亚马逊发展Alexa的战略思路相当清晰,当发现Alexa颇受欢迎之后,亚马逊立即在2015年7月开放了Alexa语音技术,推出SDK,任何一家公司或个人开发者都可以免费把Alexa语音技术结合在自己的软硬件产品中,亚马逊还推出一亿美元的基金来扶持有前景的第三方开发商。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第三方开发商已经为Alexa增添了1900种新功能,围绕着Alexa已经形成了一个正循环。这和当初AWS早期的正循环状态颇为相似,目前市场上几乎所有的智能家居硬件厂商都在考虑整合Alexa语音技术,在汽车领域里福特、宝马和现代都已经把Alexa整合到自家的车型中,PC厂商联想也正在和亚马逊谈判,Alexa有望整合到所有的联想在欧美市场的产品中。此外,亚马逊也已经把Alexa语音技术整合到新版的Fire TV(智能电视机顶盒)和Kindle Fire平板电脑中,将来甚至有可能会把Alexa整合到新一代的Kindle中。总体而言,Alexa扩张的势头非常之强,令人充满期待。
从长远来看,亚马逊的人工智能战略也是相当有前瞻性的,它之所以愿意完全免费开放Alexa语音技术,是看清了人工智能时代究竟什么将是最核心的要素,那就是数据,未来所有的人工智能都将以大数据为基础。贝索斯在Code Conference大会上接受采访时说的话解释了一切:“人工智能将获得巨大的发展,但是首先只有获得大量的数据才能取得杰出的成就。”
等待估值再提升
在《亚马逊的秘密》中,我曾经预判亚马逊的电子商务业务将在五年内达到3000亿美元的估值,如果给予一定安全边际的话可以按八折估值2400亿美元,但是由于Prime会员的惊人增长,很明显我的预测有些保守,亚马逊的电商业务2016年的实际盈利大概在70亿到80亿美元之间(计算方法请参考《亚马逊的秘密》),资本市场给予其超过30倍的市盈率,所以亚马逊电商业务目前的估值在2100亿至2400亿美元左右。
未来几年亚马逊电商业务的发展仍然会保持不错的势头,如果亚马逊在印度能够和Flipkart拉开距离,占据主导地位,资本市场还会给予亚马逊电商业务更高估值,那么亚马逊电商业务估值有可能会达到3500亿美元。
再来看云计算业务的估值。2015年AWS营收79亿美元,2016年上半年AWS营收54.5亿美元,同比增长61%,按照这个增速,AWS全年收入为127亿美元,即使保守计算,至少也有120美元。资本市场现在给予AWS业务的估值为10倍的市销率,1200亿美元。
2016年第二季度,AWS营收29亿美元,经营费用和股权激励费用共22亿美元,经营利润7亿美元,经营利润率24%,如果按全年120亿美元营收计算,AWS的全年经营利润约为29亿美元,扣除相关税费成本之后,AWS业务全年的净利润应该在25亿美元左右,同时这项业务拥有60%的增速,所以1200亿美元的估值虽然看上去很高,实际上却是比较合理的。另外还有很关键的一点,随着规模的提升,规模效应开始发挥作用,AWS的经营利润率正在不断地提高:2014年第三季度AWS的经营利润率只有8%,2015年第一季度提升到17%,2015年第二季度21%,2016年第一季度23%,2016年第二季度25%。
考虑到移动互联网、视频直播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所产生的巨大需求,未来几年云计算仍然会拥有很高的增速,假设AWS的营收未来三年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到2019年AWS的营收大致在300亿美元,随着规模的提升,经营利润率也将进一步提高,如果按30%的经营利润率来算的话,AWS在2019年的经营利润约为90亿美元,净利润约80亿美元,按照30倍市盈率计算,AWS的估值将达到2400亿美元。
电商业务加上AWS,这两项业务的估值就达到5400亿至5900亿美元。如果亚马逊在未来几年能够通过Alexa在人工智能领域打造出一个出色的生态系统,那么亚马逊的估值将会超过6000亿美元。换一个角度看,由于亚马逊在核心业务上拥有着巨大的竞争优势,这家公司估值的下限不应低于5000亿美元。
【关键词】射频识别技术;计算机;物联网;现代物流;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based on RFID Technology in Modern Logistics
Wei Juhong
(Shanxi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Center,Taiyuan 030024)
Abstract:In recent years,Internet of Things(IOT)became a research hotspot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ield.Internet of Things based on RFID has been played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modern logistics.In this paper,over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IOT and introduced the key application technology,such as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The applications of RFID technology in various aspects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were described.Finally,pointed out the main points need to focus on and the problems need to solve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Internet of Things logistics.
Key words: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Computer,Internet of Things,Modern Logistics,Application
1.引言
新一代网络技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被视为计算机信息领域内又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应用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巨大的经济价值,必将深刻的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1-2]。目前,世界各主要大国都高度重视物联网发展计划,在物联网技术开发应用将对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的刺激下,国内外掀起了研究开发应用物联网的浪潮。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国)纷纷出台物联网发展计划,进行相关技术和产业的战略布局,美国更是将物联网定位为确立保持美国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2]。2009年,中国总理在视察无锡时提出尽快建立“感知中国”中心,并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纳入重点产业,由此中国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进入快速发展时期[3-4]。
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的物联网技术被首次提出时,物流行业被寄予厚望,以沃尔玛为首的西方大型零售商实施“RFID”战略,以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谋求相对于竞争对手更大的竞争优势[5-6]。全新的物联网应用在现代物流中,必然对物流业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配送系统智能化、物流信息化等诸多方面产生重要而深刻影响[7-14]。
2.物联网概述
2.1 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概念由麻省理工学院(Ma
-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自动识别中心(Auto-ID Labs)的研究人员在1999年提出后,物联网的概念本身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直到现在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和统一的定义。国际电信联盟、欧盟执委会、中国政府等不同组织、机构都对物联网给出了不同的定义[2,4,15]。总的来看,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扩展和延伸,以一定的通信标准、协议为基础,通过信息传感设备,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人到人(H2H)、人到物(H2T)和物到物(T2T)的互连,其核心就是实现物体间的互联,实现物体间信息交换和通信。
2.2 物联网发展简介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中心的研究人员于1999年首先提出了物联网(Inter
-net of Things,IOT)的概念[16],认为物联网是把所有的物品通过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网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进入21世纪,物联网在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与研究。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国家集团把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应用视为振兴经济、保持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纷纷推出自己的物联网发展计划,并制定了详细行动方案,在国家层面推进物联网的有序发展[15,17]。
2005年和2008年在突尼斯、法国相继召开了世界信息峰会和物联网大会探讨物联网技术和未来发展愿景等大量物联网相关议题,指出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并会给世界面貌带来深刻的改变[2,18]。
2009年,国际商业机器有限公司(In
-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
-ration,IBM)和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
tion Foundation,ITIF)共同向撰写的《复兴的数字之路:增加工作、提高生产率和复兴美国的刺激计划》报告指出[17,19],通过增加对信息通信技术投资在短期内就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此报告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进一步刺激了各国发展物联网的热情。同年,在视察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提出“感知中国”理念[20],并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4]中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与应用”明确纳入重点振兴产业,以期加速中国物联网的研究开发和建设。
3.物联网相关技术发展概况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ITU)物联网报告,在报告中提出了物联网的四个关键性应用技术[2]: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传感技术、智能技术以及纳米技术。下面就对排在第一位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做一些简要介绍:
无线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需人工操作,非接触式的,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信息,并且可在各种恶劣环境中工作的一种的自动识别技术,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物流等领域。RFID标签存储一个唯一编码来标志现实中的物体,业务流程中产生的与之相关的信息存储在数据容器中,当需要时以该编码作为查询值通过网络获取相关信息[21]。RFID技术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识别速度快,与互联网等技术相结合,就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22-23]。
RFID通常是由3部分组成[24]:(1)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2)阅读器(Reader):读取标签信息的设备;(3)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我国科学家在无线射频识别领域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例如,刘志峰等[25]构建的网络模型,实现了自动化的物品跟踪进程,使产品的跟踪性能得到了优化,安全性能也得到了提高。孔宁等[26]建立的物联网资源寻址的通用层次模型和应用结构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物联网资源寻址的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4.物联网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
全球物联网研究及建设如火如荼,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在物联网领域的研究也开始加速,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都有了新的突破与进展。物联网技术的雏形就是在物流领域的直接应用,对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的应用,为这个被称作“第三方利润源”行业的发展,国内的科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对物联网物流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下文将对我国科学家在物联网物流领域的应用研究的做一简单介绍。
王刚等[27],分析了RFID技术在物流中的典型应用模式,从物流信息系统、方位产品物流业模式、第三方综合物流业务模式、快运业务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还详尽分析了一种面向物流仓储管理的RFID系统的组成、流程和功能。
王烨[28],针对时下物流行业运作当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介绍了基于RFID技术条件下物联网的优势,以及在保障安全方面的应用。论文指出物联网技术进步对推动物流行业发展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谢勇等[29],将RFID技术与物联网相结合,利用RFID电子标签作为产品识别的手段,利用物联网来获取入库产品的详细信息并自动生成入库单,针对物流业传统入库管理中存在的两大瓶颈问题——产品识别和产品信息获取,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入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对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利用RFID技术实现了一个自动化入库管理系统,提高了产品入库的准确性和快速性,并通过应用实例说明了系统的优点。
梁家海、王登清、黄志雨等[7-9],分别从RFID技术在物流业仓储管理中的各流程、各环节中应用;针对现有仓储管理方面的各种问题,构建智能物流仓储管理系统;高效率实现仓储物流的出入库管理及库内作业等业务管理;并对物联网在物流仓储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前瞻性研究。
严天宝、廖燕、耿雪霏、赵爱平等[5,10-12],从物流行业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对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优化和改善供应链管理各环节中的应用,包括在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固定资产管理、库存管理、销售、售后服务等诸多方面,研究RFID技术对于优化和改善供应链结构、提高供应链管理绩效、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中所起的作用。
陈丰照,阎芳等[13-14],针对现代物流配送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配送的系统框架,能有效的提升物流系统效率,并研究了我国物联网物流信息化发展对策。
5.结论
物联网物流的发展前景令人欢欣鼓舞,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物联网物流依然面临着不少挑战,比如RFID标签成本高的问题[30],比如相关国际标准的通用性以及国家安全信息安全问题,以及企业商业机密可能被泄露、窃取[28,31]等等方面,可以说物联网物流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国家层面加大的政策方面的引导和支持,同时也需要各国科学家共同努力攻克上述问题以及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将遇到的各种新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晓静,张晋.物联网研究综述[J].辽宁大学学报,2010,37(1):37-39.
[2]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 Internet Reports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R].2005.
[3]孙其博,刘杰等.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33(3):1-9.
[4].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2010lh/content_1555767.htm.
[5]严天宝,叶平等.提高供应链透明度的RFID技术——以沃尔玛RFID战略为例[J].物流科技,2008,8:125-127.
[6]武晓钊.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物流领域应用分析与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11,6:36-39.
[7]梁家海,陈海.RFID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8,24(7-2):247-249.
[8]王登清.基于RFID技术的仓储物流应用研究[J].物流科技,2007,12:30-32.
[9]黄志雨,嵇启春等.物联网中的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研究[J].自动化仪表,2011,32(3):12-15.
[10]廖燕,鲁耀斌等.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科技,2008,3:115-118.
[11]耿雪霏.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J].物流科技,2005,7:79-81.
[12]赵爱平,李红陛等.应用RFID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的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10:97-98.
[13]陈丰照,姜代红.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配送系统设计与实现[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1,
28(8):19-21.
[14]阎芳,刘军等.物联网环境下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时代,2011,4:30-31.
[15]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C
OM(2009)278 final.Internet of things—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Brussels.ec.europa.eu/in
-formation_society/policy/rfid/documents/commiot2009.pdf.
[16]Auto-Id Labs./.
[17]朱洪波,杨龙祥等.物联网技术进展与应用[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1):1-9.
[18]高麒鹏.2008欧洲物联网大会关注EPC-global网络构架在经济、安全、隐私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8,11:10.
[19]朱晓荣,孙君等.物联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0]王保云.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23(12):1-7.
[21]梁昌勇,陆鑫等.基于云计算的供应链RFID信息服务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28(9):
3375-3380.
[22]AKYILDIZ L F,et al.Wireless sensor networks:A survey[J].Computer Networks,2002,38:93-422.
[23]陈积明,林瑞仲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息处理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6,27(9):1107-1111.
[24]STANKOVIC J A.Real-Time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in embedded sensor networks[J].Proceedings of the IEEE,2003,91(7):1002-022.
[25]刘志峰,张宏海等.基于RFID技术的EPC全球网络的构建[J].计算机应用,2005,25(12):14-19.
[26]孔宁,李晓东等.物联网资源寻址模型[J].软件学报,2010,21(7):1657-1666.
[27]王刚,魏凤等.RFID在物流中的应用[J].管理现代化,2006,4:13-16.
[28]王烨.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物流安全领域的应用[J].科技创业,2010,3:50-52.
[29]谢勇,王红卫.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入库管理系统及其应用研究[J].物流技术,2007,26(4):90-93.
[30]牟龙芳.物联网技术前景展望[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0,4:11-12.
[31]宁焕生,徐群玉.全球物联网发展及中国物联网建设若干思考[J].电子学报,2011,38(11):2590-
历时6天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于2012年11月21日在深圳胜利落下帷幕。
今年高交会开幕时适逢党的十和十八届一中全会刚刚胜利闭幕。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我国高新技术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和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载体,高交会自1999年创办以来,到今年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四届,在国内外科技界、产业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赢得了“中国科技第一展”的美誉。特别是本届高交会在总结以往办会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办会思路,完善办会措施,在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市场化水平方面迈上新的台阶,使得高交会更显特色、更富成效、更具影响力,为办成“世界科技第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想去年的第十三届高交会上“云”山“物”罩,一批高科技企业用“云计算”把参展商、观众引入云端境界,物联网又把人们带回现实社会。今年,高交会把“云计算”的云架构、云平台、云应用三大层面全部覆盖。而“物”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诠释,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工业、智能电网、智能农业、智能环保、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厨电、智能安防等领域一大批具体技术实用案例异彩纷呈。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覆盖从传感器、控制器到云计算的各种应用。产品服务智能家居、交通物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各种领域。构建了“质量好、技术优、专业性强,成本低,满足客户需求”的综合优势,持续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物联网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据了解,预计2015年全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物联网是继通信网之后的另一个万亿级市场。高交会把“云”、“物”汇聚一堂,实现了云技术成果与国内外云技术应用需求对接,也实现了国际技术交流商业合作和成果转化。
由此而言,云计算落地、物联网技术日渐成熟、智能化成为本届高交会最大的热点。这个现象预示着:互联网和新能源的融合将构建起新支点,成为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的源动力。正像美国著名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其《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著作里所预言的,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和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新经济即将到来。经济和社会变革总是来自新能源与新通信方式的交汇。在互联网技术和软件技术成熟的今天,这已经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