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环境建设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污染型企业向农村快速转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临沂市大型的污染型产业从市里向农村和郊区转移。一些农村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获得地方政府许诺提供各种优惠条件,不断承接和引进污染型产业。短期来看,这些企业给当地带来了大量的投资和就业机会,但长远来看,对当地的农村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2、农业方面的不合理利用为使农业提质增产,氮肥的增加、化肥的使用,在应用程序中中,12.5%—45%的氮元素无法被农作物吸收,随着雨水冲入河流和地下水,地下水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不断增加;其次,农村多用地膜来增加温度以增加产量,长期使用的塑料温室和塑料薄膜覆盖,致使塑料薄膜不容易分解,残留地膜长期积累在土壤中,土壤的结构和培育线被摧毁,将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再者,农村焚烧农作物秸秆的现象较为普遍,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生物资源,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燃烧烟雾造成低能见度,严重引起了威胁交通安全。
3、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临沂市农村生产力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广泛的经济增长模式仍占指导地位,仍是资源掠夺性开发,过度利用资源的现象非常普遍。因为大多数乡镇工业的落后生产技术,农村的环境污染更是灾难性。此外,滥挖矿产资源,使得许多偏僻的山区也难逃劫数。
4、环保意识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对环境保护认识肤浅,只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盖厂兴镇、毁林建房不绿化的现象依然存在。同时,目前临沂市广大农村大多没有环保基础设施,推开下水道和垃圾无序,苍蝇到处飞的现象。和城市系统、严格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而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严重滞后。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监管在环境的整治和保护下,各级政府应结合农村实际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以确保环境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规则。惩罚违法行为,加强监督检查,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护所以政策生效。
2、发展高校生态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近年来,临沂市全面组织以沼气为纽带的高校生态农业建设,在农村推行猪—沼—果等种养结合模式,进行“三沼”综合利用。这种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避免药物和重金属残留,还可以降低农业成本能,也减少对土壤的污染,同时,还可以死促进粪便污水的有机转化,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的压力,便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加强农村环保教育,健全机构完善设施针对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低,环保意识观念较差等特点,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的环保宣传方式方法。可以通过媒体、广告等传播工具或开展环保活动,实行各种奖惩制度,深化农村群众对环保的认识,号召大家从小事做起,植树造林,少用一次性筷子等,其次,政府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基础设施与农村生产发展相适应。
三、结语
【关键词】:环境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关系探讨
【引言】:
环境保护问题不仅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同时也是环境资源保护和利用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现实生活中人们一直在谈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而且已经在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非常@著的成效。虽然环境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关注的重点不同,但是两者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1、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承担的义务
1.1保护环境的义务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道德发展标准。当然这并不是说为了保护环境就放弃合理利用环境资源,而是要在合理利用开发的基础上保护环境,在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确保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影响[1]。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必须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才能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
1.2生态公正的义务
人类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必须公正的履行其对待自然界生物的道德和基本义务,充分尊重自然界所有物种和系统公平发展的权利。才能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过程中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给予自然环境充分的保护。
1.3尊重生命的义务
在征用荒野、湿地等生态体系进行相关建设的过程中,不仅会造成争夺生命体系的消逝,同时也违背了环境保护对现代社会发展所提出的道德要求。也就是说只有切实的做到保护地球生态体系中的所有生命力和物种,才能为地球的整体生态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4善待自然的义务
地球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和发展的为生活空间,同时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消耗的所有资源都是地球赋予我们的,所以人类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必须懂得善待自然环境。在进行任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都必须制定详细的资源开发计划,才能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其造成的破坏。
2、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表现
2.1生态环境的污染
城市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雾霾和扬尘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工程建设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路基的开挖、土地的平整等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恶劣天气的话,都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比如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如果出现了运输或者存储不当的话,就会产生泄露而导致扬尘的产生并对大气造成污染。在空气中四处飘散的颗粒物,不仅会造成空气的浑浊,同时也会导致雾霾现象的出现,一旦人类将其吸入体内的话,将会引发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的发生。工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因素。比如,工厂建设过程中的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浆、机油、甲醛等污染物,都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废水等由于受到现场条件的限制,往往都是在没有经过污水处理的情况下,就直接排入了河流当中,最终造成了水环境的污染。
2.2生态系统的破坏
现代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任何工程建设的实施都会涉及到自然环境的征用。而在这其中针对荒地、湿地等自然环境的使用尤其明显。所谓的荒地,就是可以进行开发利用而没有开发、建设的土地,其主要是由适宜农业、林业、畜牧业种植的土地组成,而不是纯粹的不毛之地,这些都进一步说明了荒地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不仅含有非常丰富的物种,同时生态体系的活力也相对较高[2]。但是广场建设的开发大多都是从荒地入手,这样不仅将原有的自然空间强行的改造为人类社会的活动空间,同时也导致了原本生存在荒地上动植物的消失。而湿地则是与森林、海洋并成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其总面积占据着地球表面的6%。但是因为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经济价值相对较低,且因为保护措施的欠缺,从而导致了其经常因为工程建设的实施而被征用。而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造成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也对湿地的生命力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并最终导致了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出现了逐渐退化的现象。
3、优化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主要路径
3.1开发可再生的新资源
生态环境理论的应用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破坏的难题。因此在实施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确保所有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并以此为基础大力的推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研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到目前为止,认了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而绝大部分的废弃物还无法转变为可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的二次能源。而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不断的研究已经实现了可再生二次能源的综合利用,而这也是我国未来发展过程中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3.2强化生态保护的意识
假如不能在工程建设实施的过程中转变以往的环境保护意识的话,那么环境工程建设的落实也就无从谈起。生态环境保护是每个社会公民都必须承担的义务。相关政府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生态环保保护知识的宣传和引导,才能使居民心中形成新的环境保护的理念和意识,从而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3.3完善科学咨询与科学决策机制
政府决策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决策的过程中,必须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道德义务的责任,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划和决策,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城市建设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3]。现代城市建设的规划和设计,不仅要符合工程建设本身对社会、雇主等更方面的利益要求,同时还必须肩负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义务,才能确保工程建设的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发展。因此,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划和决策部门的专业知识和水平就显得尤其的重要,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以往那种急功近利的现象,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城市规划建设决策的过程中,积极的听取相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在全面论证过程建设可行性的基础上做出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规划决策。
结束语
环境工程的建设和实施必须以促进生态和谐发展,优化人类生活居住环境为基础。同时还必须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环境工程所涉及的相关资源,避免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环境工程建设整体质量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柯.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四重维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6.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金融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134-03
长株潭城市群经国家批准,已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和成渝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又一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为湖南特别是长株潭三市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是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是带动湖南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增长极,是湖南尽快实现“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和“富民强省”发展战略的希望所在。在加快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这一重大课题中,如何根据“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充分发挥金融独特的支持推动功能值得研究。做好金融工作,优化该区域的金融生态环境,将关系“两型社会”建设的全局。
一、长株潭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一)长株潭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
长株潭城市群地处湖南省东北部,由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组成,城市群位于中国京广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泛珠三角经济区的结合部,区位优势突出,交通条件优越,产业和科技基础良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三市总面积2.81万平方公里,2010年末人口1 330.64万,经济总量5 565.31亿元,分别占湖南全省的13.3% 、19.4% 、42.9%。长株潭城市群以占全省不足1/7的面积,不足1/5的人口,创造了全省2/5以上的经济总量,在湖南省的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增长极的地位。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1998年长株潭经济、金融一体化建设以来,长株潭区域金融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发展迅速,增幅明显高于全省水平,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长株潭区域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日趋完善,金融同城顺利推进,区域金融资本的吸引效应和辐射效应得到了明显增强;同时,长株潭区域的社会、法制和文化等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有力地促进了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长株潭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的问题剖析
但是,从全国的现实情况对比看,长株潭的金融生态环境仍不尽如人意。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2005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金融资产质量测度排名中,湖南省的排名处于后十位的靠后位置;在对全国29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金融生态质量测度中,长沙市位于第三十六位,评定等级为“A”(全国共有20个城市进入“AAA”级),株洲、湘潭均未进入一百位;在50个大中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中,长沙仅处于第三十二位,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定为“Ⅲ级”。同时,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行对全国区域信用等级的划分来看,长株潭区域多分为三、四类地区,即对长株潭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相对较低,这使得长株潭城市群在全国性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战略中处于不利地位。长株潭区域金融生态比较优势相对不足,不利于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主要表现为:
1.经济发展方式欠合理。聚集了全省65% 的大中型企业的长株潭城市群,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有色金属、文化传媒等产业是省内支柱产业,电动汽车、风力发电装备等产业已颇具竞争优势,长沙经开区、长沙高新区、株洲高新区、株洲田心高新区、株洲欧洲工业园、湘潭九华工业物流园、湘潭高新区,环保科技产业园等多个工业园区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综合来看,区域产业结构仍以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为主,特别是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推出,刺激了长株潭钢铁、石化、有色等传统优势行业新一轮的增长。仅2010年第一季度,湖南省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同比增长8.3%,钢铁、石化、冶炼行业投资同比增长分别为96.2% 、41.5% 和96.3%。高耗能行业的投资大幅增加使湖南节能降耗形势更加严峻。其中,长株潭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也仍然比重较小,发展较慢。即使是重点大中型企业近年来逐步加大了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但设备更新换代慢、设备新度系数低仍是普遍现象。
2.经济基础有待加强。实体经济决定了金融主体服务的对象和发展的空间,经济基础在金融业发展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相比,长株潭三市经济总量相对偏小,对周边经济的辐射和拉动能力有限,与东部地区城市群对比差距尤其明显;三市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处于转型阶段,二元结构明显;经济增长方式相对粗放、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三市产业布局上,产业前后关联效应不强,主导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经济外向度不高,城市群的品牌形象还比较单薄。这些问题限制了长株潭经济对金融生态系统的物质支撑作用以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3.金融服务能力不强。(1)金融组织体系相对薄弱。一是金融机构体系不够健全,不利于充分竞争。目前长株潭还只有一家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金融控股公司、租赁公司、消费信用机构等尚属空白。二是金融机构组织层次低,不利于资源聚集。除农村信用合作机构外,三市仅有一家地方性股份制法人银行机构、两家城市商业银行、1家村镇银行、1家信托公司、两家财务公司、3家法人证券公司和4家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法人保险公司都属于空白。三是金融机构内部分类等级较低,易导致区域金融资源流失。从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各自总行划定的分类等级看,湖南省机构多为三、四类地区,株洲市、湘潭市的机构在省内的分类等级也不高,导致在金融资源分配中丧失比较优势。四是金融机构体系地区差异较大,易导致资源分配不平衡。长沙市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中心,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机构资源,株洲、湘潭的机构数量相对较低。(2)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一是现有融资结构不合理。表现为直接融资比重太低,间接融资比重太大。2010年,湘潭、株洲的直接融资占全部融资比率分别为12.8%、20.4%。二是缺乏新型投融资路径。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等投融资方式刚刚起步,规模很小,无一家上规模的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十分活跃,规模较大。
4.政策体制等软环境建设不足。第一,在信用环境方面,长株潭城市群的企业诚信意识和公众金融风险意识较为欠缺,金融主体法制意识薄弱,失信行为比较普遍,防范金融风险和金融债权保全任务仍很繁重。长株潭城市群的社会信用信息征集系统建设处于全国前列,但在发展商业征信机构、培育信用产品的市场需求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第二,在法制环境方面,当前,长株潭城市群影响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的法制环境还不完善,法制不健全、执法主体和执法行为不规范、地方保护主义、司法不公和司法效率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此外,在经济发展、就业压力的影响下,容易导致政府对金融业不适当的直接或间接的行政干预,从而影响银行贷款质量。第三,在体制环境方面,政府职能部门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导作用尚未充分发挥,银、政、企三者互信共赢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城市群区域规划和实施难以统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体制;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协调困难,科技、教育等社会资源难以整合,缺乏共享协作的平台和机制。
5.金融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一方面,受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机构信贷收紧,银行信贷对“两型社会”建设支持严重不足与资金需求矛盾日显突出;另一方面,有限的金融资源又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由于信用环境较差、金融组织结构单一、金融服务创新不够、信贷结构欠合理、金融资产质量、效益较差,金融支持“两型社会”建设的后劲欠足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信贷资金大量沉淀或外流,金融资源没有在本地得到有效利用。
二、优化长株潭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建议
“两型社会”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而在“两型社会”建设中,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又可谓是重中之重。众所周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就意味着和谐、统一的社会经济生活。打造和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将会降低金融风险、积聚金融资源、构筑“资金洼地”,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从而加快“两型社会”建设的进程。
(一)构建“两型社会”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夯实金融资源的承载能力
长株潭城市群要强化区域经济协调,整合区域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在“两型社会”建设中,长株潭城市群应加强长沙、湘潭和株洲的协调发展,保持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结构的合理性,确保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可持续性。除了扩大三市交通、金融、电讯等既有的基础设施共建合作之外,在产业协调、空间整合、土地开发、税收统筹、生态建设、环境治理、跨城市的协作平台等深层次的合作上也应有所突破。通过强化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区域功能,推动城市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通过整合区域资源,统筹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发展,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打造区域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培育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和节约利用,为长株潭城市群金融业创造更好的经营环境和发展机遇,实现金融与经济发展“双赢”。
(二)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建设区域金融中心
1.着力支持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培植金融生态内核。长株潭城市群要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改善金融生态,必须支持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培植金融生态内核。首要的关键是解决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问题。要坚持“自救为主、行管尽责、监管到位、政府扶持、央行救助”的原则,通过对风险金融机构排查风险点、进行风险提示和窗口指导等措施,督促制定风险处置规划,强化内控机制,同时加大资产注入力度,改善资本结构和财务状况,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对资产质量向好的农村信用社,继续做好央行救助供氧造血、央行票据和扶持政策等系列工作,推动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促进改革目标的实现,从而切实提高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服务水平。与此同时,要支持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壮大金融主体实力。首先是强化银行业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一是构建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区域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组织为主体的中资银行体系,满足多层次客户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二是扩大对外开放能力,大力引进外资银行,强化竞争机制,提高银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三是做强区域性法人银行业机构,支持区域性银行(如长沙银行)重组和上市,巩固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稳定性,大力发展村镇银行,提高区域存款资金的自我使用率。四是放宽和简化市场准入,实行城市群内金融机构同城化管理,三市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不受限等,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其次,高度重视证券、保险、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财务、基金管理公司等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全面发展。最后,引导民间资金走向正规金融。扩大放贷人范围,重点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规范典当行、担保公司的投融资行为。
3.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拓宽投融资渠道。一是鼓励有条件的、成长性较好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创造条件上市。二是金融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上市前的辅导 提高上市成功率。三是重视运用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形式的融资工具。四是把发行湘江流域综合治理专项债券及服务“两型”社会建设长期债券等特色融资产品的优惠政策用足用好。
(三)调整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改善金融生态软环境
在相关法律制度调整和完善方面,一是要严格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强化与保护银行债权相关的破产法、担保法的落实,加大对涉及金融案件的审查和执行力度,加强对债权人的权益保护;二是加大金融诉讼案件的执法力度,充分发挥司法的保障作用;三是要加快推进长株潭城市群执法主体和执法程序上的协调、衔接和整合,逐渐形成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的法制环境;四是优化执法环境,消除行政对司法的干预,政府部门要规范行政行为,尤其要确保司法的独立性和公平、公正、公开性;五是要依法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
(四)着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1.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规范监管执法环境。加快长株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构建社会信用的制度框架。首先要保证公开数据的真实性。其次对个人、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存储、查询和使用涉及商业秘密的,必须通过相关规定予以保护,界定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的标准,以制度约束信用中介机构的行为。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的监管,经委系统要加强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人民银行要加强对征信机构的监管,法院要建立金融案件的诉讼绿色通道,快立、快讼、快结、快执,尽可能使用简易程序审理,充分发挥财产保全和强制措施作用,探索和建立金融案件的专业化审理议程。
2.要规范发展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建立规范的服务机构准入与退出机制,积极培育和扶持信用中介机构的发展,推动会计、审计、律师等各类事务所和评级公司的规范发展,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开展信用管理、调查、咨询、评估、担保等信用服务,并规范中介服务机构行为,提高中介服务市场公信力。
3.完善信用信息系统,加快信息资料共享,建立金融生态运行系列长效机制。首先,在已经建立起来的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基础上,加快整合三市税务、环保、质监、审计、司法等部门的信息资料,建立更为统一开放的信用信息资源数据库,加强信息的共享。其次,建立工作协调联动机制,明确三市金融、税务、环保、质监、审计、司法、发改委等各部门的职责,加强部门协调沟通,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陈君文.株洲市“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思考与实践探索[J].文史博览,2009,(8):7-10.
[2]奚君羊.加强长三角金融合作,改善上海的金融生态环境[J].上海农村金融,2009,(4):13-15.
[3]汤武.“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金融生态问题[J].武汉金融,2008,(8):62-63.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金融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9-0058-03
一、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离不开巨额资金。离不开金融中介,金融是促进产业结构转换的直接动力,而金融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所以,我们在研究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关系时,金融是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金融生态环境通过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调整,反过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改善又促进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金融生态环境、金融、产业结构调整三者是一个以调节社会资源配置为同一目标的相互促进的循环体。
(一)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助推产业结构调整
1.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金融为其提供巨大的资金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要实现高附加值导向的产出结构、规模经济导向的组织结构和高技术导向的技术结构。对于产业结构调整而言,无论是改善产业间的比例,还是提高产业结构质量:无论是采取以投资倾斜为主的增量调整,还是采取以资源的再配置为主的存量调整,都离不开资金,都要求有雄厚的金融资本做后盾。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又在于技术的进步。无论是国家主持下的还是企业自行推进的技术进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我国现有资金供给渠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接融资为主的信贷市场,另一种是直接融资为主的证券市场。目前我国多数地区主要以获得银行信贷资金为主要或唯一的融资手段,所以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银行业的巨大支持。
2.金融生态环境通过促进当地金融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改善当地金融业的生存环境。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降低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壮大金融机构实力。实现金融业又快又好地发展。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随着金融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张家口辖区金融业经营风险不断下降,2009年末不良贷款率比2008年下降3.09个百分点,2010年5月末又下降0.78个百分点,金融业呈现提速发展态势,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力度逐年加大。2009年张家口市新增贷款236.28亿元,是2008年的2.38倍,当年存贷款同比增速位列全省首位,存贷比例位列全省第二,高出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平稳快速发展。
3.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吸引域外资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可扩大一个地区的知名度,形成资金聚集洼地,对吸引域外地区资金具有关键作用。如张家口市2008-2009年,连续两年被命名为全省“金融生态市”。2009年。张家口市入选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和最具发展潜力城市。地方市政府和人民银行以此为契机,举办了"2009年张家口金融经济发展高层交流合作恳谈会”,与多家域外金融机构签订了合作项目。实践证明,通过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吸附大量的域外资金,为当地产业技术升级、项目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撑。
4.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外部效应,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在吸引银行资金上有直接作用,它对地方招商引资,吸引外地或外商投资也有显著作用。金融生态环境显示,当地政府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整体信用环境较好,企业诚实守信,法律执行公平、公正,资金吸引能力较强。而这些条件正是投资商考虑或看重的几个方面。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9510万美元,占72.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2945万美元,占10.9%:采矿业投资1983万美元。占7.3%;房地产投资883万美元,占3.3%;金融业投资816万美元,占3.0%:农林牧渔业投资746万美元。占2.8%;其他占0.5%。
(二)产业结构调整可促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1.产业结构调整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经济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经济基础雄厚,经济结构合理,经济发展前景好,金融资金才愿意投入。而产业结构所调整的就是经济环境,经济环境的好转可带动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张家口为例,长期以来张家口市以重工业为主,企业产品较为低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少。近几年。随着张家口市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目前已逐渐形成以旅游业、新型能源、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并且积极培育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矿产品精加工为基础的“4+3”现代产业。随着经济结构调整,金融生态环境随之逐渐得到改善,张家口市逐步成为镶嵌在京津冀经济圈和冀晋蒙经济圈交汇点上的一颗明珠。
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金融司法环境的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存量结构调接,另一种是增量结构调整。在产业结构的存量调整过程中,必定要涉及到淘汰高能耗、高污染、技术装备落后、生产能力过剩的产业或行业,伴随着大量的企业破产、重组和兼并活动的发生,在结构调整中如何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的产生,维护金融债权,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最主要工作,也成为优化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地方金融司法环境建设。以张家口为例,市委市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注重被调整企业的债权保护工作,通过加强金融司法合作,最大限度保护了金融债权,促进了金融司法环境的改善。2009年7月,市中院与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金融司法服务全面合作的实施方案》,提出了以建立金融司法培训基地和金融司法服务信息平台为主的具体合作内容,成立了专门的金融司法合作协调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信息交流制度、网站管理办法、培训制度等一系列日常工作制度,双方联合开发了金融司法服务信息平台。搭建辖区法院、金融等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公共平台。2009年全市两级法院涉及金融、保险机构的案件同比下降30%,案件调解率、执行和解率大幅上升。
3.产业结构调整本身包含了对金融结构的调整。金融业作为经济产业结构中的一部分,本身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对象,由于其在经济产业结构中的特殊作用,决定了产业调整首先要做好对金融业结构的调整,提升金融业产值在地方经济产值中的比重。以张家口为例,近年来经济建设、产业调整资金需求越来越旺盛,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日益突出。市委市政府在调结构、求发展中发现需要更加
关注金融领域,金融业的地位不断提升。为此,2008年市政府将金融办单独从人民银行分设而出,内部设立多个部门,希望全面把握金融业发展情况,凝聚政府力量解决部分金融问题。随着政府部门对银行业运行情况越来越深入的了解,政府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发现,在争取更多银行信贷资金支持的同时,遇到许多外部条件的约束。比如企业资信状况不佳,担保抵押能力不足,当地资金供应不足等问题。为此营造守信环境,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优化金融司法环境,增强资金吸附能力,发展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优化调整金融结构,被列入政府重点工作得以大力推动。
二、几点启示
(一)要树立金融业是地方产业的观念
实践证明,金融业虽然多是大型的全国性国有企业,但在一个地方的营业机构基本上是固定的,吸收地方存款的能力也是十分稳定的,而且,贷款业务对于地方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实际要远远高于地方的任何其他产业,地方政府不能仅从企业属性的角度把它看成全国性的企业,而应该从实际功能的角度,把它看成自己的地方产业,而且是最重要的地方产业,把它作为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中最优先发展的产业,只有这样,才是最科学、最符合实际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二)政府要把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作为当前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要务
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改善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工作中的主导地位,这是因为,一方面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是影响当地金融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诸如法治环境、经济基础、社会信用状况等几乎所有金融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都强烈地受到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也就是说,区域金融生态系统的建设与优化。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参与和配合。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把改善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工作纳入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要把产业结构调整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思路、工作步骤和工作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工作责任制,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通过二者相互作用的关系,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 环境; 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于环境的破坏有时很大。由于管理和经营体制的关系, 根本就不涉及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是多年来造成生态环境影响的重大问题,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 管理体制,是指在管理权限上的划分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由于水利产品生产的技术经济特征, 使得管理体制不容易保持固定的模式。 企业内部的各级组织机构、 管理权限必须与企业所承担施工任务的规模、性质、地区条件等相适应,并随着这些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规章制度是指企业职工在例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应遵守的有关方法、程序、要求及标准所做的规定。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有些是不可避免的, 有些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小。 水利工程环境管理是避免或减小工程不利环境影响的有效方式, 而环境监测则可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而我们目前缺少的就是这方面的管理, 一味的追求效益, 有的甚至很少或者根本不提这方面。因此,制订水利工程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是工程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内容。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及运行过程中。 一方面,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破坏大量的树木、草丛、农田等植被。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进行,施工方要进行工程占地等行为,果就会造成大量的植被被破坏,人们的迁移,同时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水、 生活污等大量的不经处理直接向河道排放, 恶化了河道两边的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 同时也造成了饮用水的污染。 水利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污染严重的破坏了动物以至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使大量的动物被迫迁移,结果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在水利工程运行期内, 也会导致大量的植被被水利工程所破坏。 在河流区域周围, 植被种类多样, 而破坏这些植被使得这些植被生存环境丧失,造成物种群居减少,使得该区域的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结构发生变化, 改变了生物的结构链。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天然河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大多数就是在天然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 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破坏了河流长期演化生成的生态环境, 改变了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天然河流上修建水利工程会引起局部河断水流的水深、 含沙量等的变化, 进而影响河流上游及下游的水文泥沙发生变化。 影响到河流的水温、水质、地质环境以及局部地区的气候。 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天然河道的水质水温, 尤其是水库的建设。 因为水库具有水面宽、水体大等特点,再加上水面受太阳辐射等作用, 使的水库具有特殊的水温结构。当水库蓄水以后,由于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要小于陆面的发射率,从而使得水面热量辐射值增大,造成水库蓄水后的坝前水温比天然河道水温高, 水温的变高就会影响到鱼虾类水产品的生存环境,进而影响鱼虾类的产量。水利工程的建设还会影响到该地区的气候变化, 尤其是水库的建成,会形成比较广阔的水域,导致蒸发量将比水库建成前明显增大, 进入大气层的水汽增多,导致该区域的湿度增加,降水增多,雾天增多,改变原来的气候。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 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在我们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 我们应该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 促使二者和谐发展。 由于现在社会上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认识水平也越来越高,通过专门的学科门类来研究水利工程的环境问题及其改善措施, 将会使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更丰富、更全面、更深入。
三、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分析
水利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淹没区和工程范围内土地占用和居民迁移安置,工矿交通等基本设施的拆迁重建,以及文物古迹的保护和迁移等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都是以牺牲该区域的土地、房屋、森林、城镇、工厂甚至文物古迹等,给该区域造成很大的损失。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水位上升, 该区域附近受到水利工程的影响,使耕地盐碱化,甚至可能成为沼泽地。 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的气候发生变化, 造成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疾病传播,影响人群的身体健康。 可以说,为了水利工程的建设,该区域的人们就要搬迁,而对这些移民进行安置, 就要进行新城规划及建设, 并且利用新城的现有资源来兴办一些工厂、企业,促进移民生活,但是如果这些建设不合理,就可能造成第二次污染,产生一些新的环境问题。 在我们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 我们应该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 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促使二者和谐发展。 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的环境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预测造成影响的程度。最后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 从整体上评价拟建工程的各个要素和过程可能对环境的改变及改变程度, 为比较选择方案提供依据。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以前我们重视质量、安全、效益,却往往忽视了环境保护这个问题。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我们应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 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应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 在水利工程完成阶段, 应建立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 在水利工程建设时,建议应在水利工程建设预算中增加环境补偿金,在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中提留一部分资金, 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可以说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不仅是缓解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 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目前, 广大水利工程师们亟须进一步提高环境与生态保护的意识, 充分认识水利工程对环境与生态可能产生的重大的影响,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调度及水库运行中,均应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的要求,使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 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四、结语
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渐被重视, 但是对不利的影响尚无一个国际公认的评价标准, 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方法评价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对于促进我国的防洪、发电、灌溉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在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搞好水利工程对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区面积630万km2,占国土的2/3,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全国有570个贫困村,其中460个分布在山区。目前山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差距越来越大,全国还有2300万人口尚未脱贫。为了改善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寻求山区经济发展最佳模式,振兴山区经济已成为科技界关心的问题,因此,本文就我国山区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2.我国山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人地矛盾突出,粮食短缺
目前我国人口已达13.4亿,人口绝对过剩,而全国耕地面积由1949年1.45亿公顷降至1.22亿hm2,人均耕地0.094hm2,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1/4。秦巴山区的云阳县人口由1958年的63万增至130.47万,人均耕地由0.11hm2降至0.06hm2,土地已负荷超载,远于临界状态,这必然带来粮食短缺。在山区人多地少、粮食短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率超过了粮食增长率,就不能保持山区经济持续发展。目前南方山区人均耕地仅0.062hm2,人均粮食335kg,基于粮食生产与人口增长率均服从s型考虑,设定山区农业总能力为常态,将粮食增长率()简单表示为:
=f(x)
同理可以构建人口增长率函数,分别以fx和fp来表示粮食和人口增长函数,在一定的年度内,若fx≥fp,则山区粮食增长是持续的,若fx<fp,则山区粮食就不能保证持续供给。因此,控制山区人口恶性增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生物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走周年立体栽培,开发荒山资源发展木本粮油是解决山区粮食短缺的本文由收集整理重要途径之一。
2.2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森林状况经过退耕还林还草和城市林园建设,局部得到改善,但整体仍不乐观。森林生态系统正沿着森林→疏林→草丛逆向演替,目前森林资源总面积13380万hm2,覆盖率上升到18.5%,全国因建设、病虫害、山火每年损失林地41万hm2。国家林业局曾对四川、云南、重庆三省26个县调查,森林面积比建国初期减少了45%,四川泯江上游50年代森林面积7400km2,覆盖率32%,到90年代末只有4670km2,覆盖率下降到20%以下,该流域植被破坏后,山地环境稳定性下降,致使松潘、汶川、黑水等县河谷地带变成干旱河谷。三峡库区的云阳县沿长江两岸水保柏树林遭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da flagcllicornis (f.smith)〕危害,成灾面积1435hm2,出现大片死树。有的省市森林逐步在消亡,覆盖率太低,青海省<1%,宁夏1.45%,黄土高原6%,由于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生态结构破坏,山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而带来水资源缺乏,水土流失加剧。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5万km2,占国土面积37.1%,每年损失耕地6.7万km2,流失土壤泥沙50亿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50万km2,土壤侵蚀模数>5000t/km2,太行山系水土流失面积高达72%,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了粮食生产,加剧了山区贫困。
2.3土壤退化,石漠化严重
山区植被破坏后,必然影响土壤肥力。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需要,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水土流失愈来愈严重,广布的坡耕地土层变簿,加之滥用化肥,有机肥施用减少,造成土壤退化。如武陵山区以东,土地面积69.27万km2,耕地面积892万hm2,土壤贫磷化365万hm2,占耕地的40.9%,土壤贫钾化占29.9%,土壤水分不调占27.5%。土壤退化后,土地生产力下降,影响了粮食增长。
我国是喀斯特岩溶面积最大的国家,总面积344.5万km2,占国土面积1/3。其中裸露型岩溶面积90.7万km2。近几十年来,由于森林植被破坏,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土壤侵蚀加剧,石漠化面积扩大,特别桂西北、黔东南地区近10年来以91万hm2扩展,土地石漠化后成了不茅之地,植被难恢复,土地生产力下降,贫困人口增加,制约了山区经济发展。
2.4山地灾害频发
山地灾害是在一定地质基础上地貌与气候相互作用的灾害,主要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和雪崩等灾害,是人类难以抗拒的自然灾害。2008年9月24日北川发生大规模泥石流灾害,2010年“8.8”甘肃省舟曲县久晴遇暴雨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链和堰塞湖灾害链,死亡1765人,财产损失惨重。我国频繁的山地地质灾害,给人民带来灾难,这是自然对人类破坏了生态环境的惩罚。
3.实现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对策
为了改善贫困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消除贫困(poverty alleviation),振兴山区经济,生产更多的产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wced),是我们未来共同追求的目的。因此,在战略上必须树立生态经济学的观点,开展以绿州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保护性开发山区资源,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走中国生态农业(chinese ecological agriculture)道路,把发展经济、建设环境、培植节约资源结合起来。为此,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3.1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恢复生态
森林是绿地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
此,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根据山区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滞后、山高坡陡、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欲求山区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实现山川秀美、江水清澈、林茂粮丰、根治贫困,必须从改善生态环境着手,把治山与治水结合起来,平治梯田(土),因地制宜种树植草,封山育林,绿化荒山,把林业建设放在山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以三峡库区的云阳县千丘乡为例,1992年人均收入1820元,近10年来,全乡3100hm2荒山承包给农民栽植油桐(alenritis fordii)、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山楂(cratae guspinatfda)、油茶(camelliaol ifera )、金银花(lonicrera japonica)等经济林,对25o以上坡地种植生物篱笆(liyinghcolge)植物,如苜蓿(medicago linn)、黑麦草(ldinm perenne l)、苦蒿(artemisia ammual)等,扩大坡面利用系数,使全乡60%的荒山得以绿化,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生态环境大大改善。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340元,粮食345kg,农民开始走向富裕,实现了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运行。
3.2推行农林复合经营
混农林业(agroforestry)是山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进行的有效模式,目前在世界各国已广泛应用。它是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ical)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在一定自然经济地理条件下林地生物性生产组合,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把农林牧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组成系统的作用,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产品产出率,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如桐(油桐)粮间作、果粮间作,或者林下养鸡、养羊等立体种植模式,各地应因地制宜,灵活选用。
3.3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振兴山区经济
为了解决目前山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过程中出现的规模小、经营分散、比较利益低与市场的矛盾,实现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国际化是我国山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今后我国山区经济的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信息交流,以科技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为龙头带基地,通过兴修水利,推广优良品种,防治病虫等科技手段,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确定主导产业,招商引资,联合经营。把种、养、加、科、工、贸结合起来,走公司+农户+市场的新型路子,结束农业长期供应原料的历史,这是振兴山区经济的必由之路。
3.4开发荒山资源,发展畜牧业和经济林
我国南方山区有6666.7万hm2草地,北方有许多草地也分布在山区,这些荒山草地要合理利用,要以草定畜,推行圈养,大力发展牛、羊、兔、鹅节粮型草食牲畜。物质能量多层次利用,产品实行深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对秦巴山区、武陵山区及云贵山区属亚热带气候资源,要因地制宜发展柑桔、油桐、茶叶、核桃、板栗、中药材等,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山区贫困面貌。
3.5发展庭院经济
我国有3亿多农户,村宅占地666万hm2,户平0.027hm2,靠近农户,便于管理,要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闲散土地,因地制宜发展小果园、小茶园、花卉园、畜禽园和建立沼气净化池,既增加了有机肥源,节能减排,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为城市人民提供无污染绿色生态食品。
关键词:环城生态景观林;理念;模式;布局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1015303
1 引言
环城生态景观林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森林城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城市周边生态和景观建设越来越引起当前各地城市建设的重视,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环城生态景观林由于其所处的地域特殊性,使其功能和定位介于生态林和城市公园绿化之间,如何把握环城生态景观林的风貌内涵与建设模式,业界仍然研究较少,国内至今也没有明确的建设标准。根据义乌市环城生态景观林建设实践,对环城生态景观林的建设特点、类型、建设模式等进行了研究,以期对其他地区同类型建设项目有所借鉴。
2 环城生态景观林的建设理念
生态景观林是指按生态学原理和美学原理设计与营建集生态保护和环境美化功能于一体的一种森林类型[1]。环城生态景观林地处城市周边,林地一般为防护林,以生态防护为主要功能。是一种介于防护林与特用林(风景林)之间的特殊林种。
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城市范围逐渐扩大,单纯的生态防护功能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确立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建设理念是环城生态景观林建设的前提。环城生态景观林应立足于建设美丽中国,以应对环境变化、服务经济发展、保障生态安全、改善人居环境为宗旨,通过高标准、高质量地营造森林群落,优化森林生态格局,构筑林种、树种配置合理、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绿色生态屏障,为建设森林植被分布合理、景观优美、家居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城市,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重要作用。
2.1 以人为本,优化城市功能
环城生态景观林建设,要充分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衔接,与城市其他绿地形成系统性整体,并进一步优化其功能,构筑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协调好森林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建设好自然宜人的森林游览步道等设施,满足市民健身与文化科普的需求。
2.2 发掘地方特色文化,构建森林生态文化体系
加强建设区域植物资源与古树名木的建设和管理,挖掘地方山水文化、森林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使其成为承载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构建具地方特色的森林生态文化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3 生态优先,近自然建设
“适宜的顶极植被”是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基本目标[2]。环城生态景观林要求相对粗旷自然景观,不同于城市公园。在保护好森林生态系统、发挥好森林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力求生态优先,森林树种的选择应以乔木树种为主,构建森林植被的骨架,适当配置灌木、藤本及草坪地被植物等,形成复层混交、相对稳定的近自然的植被群落。
3 地域现状
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环城生态景观林建设区域地处义乌市江东街道,位于环城南路以南、南门路以西、黎明湖路以北,小地名为八面山。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边缘谷地多为旱地,最高点八面山海拔239.0 m。
建设区域的森林覆盖率为79.0%,植被分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部亚地带,浙皖山丘青冈苦槠林栽培植被区,浙西山地丘陵青冈苦槠林分区,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针叶林(马尾松林、柏木林)、针阔叶混交林(马尾松、香樟林,马尾松、麻栎林)、落叶阔叶林(麻栎林)、竹林(孝顺竹林)、灌丛(茶园、杜鹃林),以及果园(梨树园)。植物区系属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东区,阔叶树种主要有麻栎、化香、香樟、合欢等;针叶树种以马尾松林、柏木等为主;竹类主要有孝顺竹等。建设区域土地总面积88.5 hm2,其中乔木林地64.3 hm2,占72.6%,主要为马尾松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等天然林景观较缺乏;灌木林地4.0 hm2,占4.5%;火烧迹地6.6 hm2,占7.5%;宜林荒山荒地4.0 hm2,占4.6%;废弃采石场2.2 hm2,占2.4%;旱地7.4 hm2,占8.4%。
4 建设特点与难点
4.1 建设难点
义乌市环城生态景观林工程设计主要难点在于:地块所处重要敏感区位,即为环城南路、环城北路、民航路三条环城路周边山体,是义乌市的城市入城景观窗口。品质效果要求高,但区块内地形破碎,采石场、裸岩边坡、火烧迹地等不同困难立地造林类型穿插分布,给景观效果的营造与体现带来极大困扰。
同时现状森林资源中针叶林景观(马尾松林景观为主)面积较大,疏密不均,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等天然林景观较缺乏,林相单调,景观效果差,大面积的马尾松林与旱地不仅对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的作用小,造成大量的养分通过地表径流流失,也极易发生森林火灾,遭受松材线虫病等侵害,造成项目区生态环境恶化,森林游憩保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诸多功能丧失。
4.2 建设特点
经过多次详细踏查现地,分析义乌市的社会经济特点与发展需求,以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以及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等为指导,把人文生态纳入生态景观林建设,并把当前的森林减排建设、有害生物防治等做了有机结合,项目建成后八面山森林覆盖率达到98.6%,建设生态景观林1328 hm2,从而使八面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建立起与景观优美、功能较完善、多层次的森林生态景观体系。
4.2.1 确立与国际接轨的自然设计理念,追求高品质、高要求
依据义乌国际商贸城市与国际接轨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项目建设采用了国内外有关生态景观林建设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使项目区森林景观体系的质量和档次得到全面提高。
项目设计结合工程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义乌市城市发展空间的实际需求,以特定立地类型为基本单元,以完善项目区丘陵山地生态景观林的布局、结构与功能为中心,致力提高区域的森林覆盖率,增加珍贵树种榉树、浙江楠、红豆杉,提高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建设黄山栾树、银杏、无患子、枫香、乌桕、杜英彩叶森林;项目建成后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98.6%,并建立起景观优美、功能完善、多层次的与国家接轨的近自然森林生态景观体系。
4.2.2 致力提高困难地造林绿化整体效果
采石场复绿等困难地绿化,由于立地条件恶劣,一般现有技术措施多采用陡壁种草、藤本植物垂挂覆盖等生硬的办法,本项目建设则以近自然理念与技术,在地形重塑的基础上,进行植被恢复,并选择种植黄连木、杜英、枫香、乌桕、银杏、黄山栾树、木荷等,形成绚丽多彩、层林尽染的色叶彩林景观,技术先进,效果明显。
此外,根据工程区马尾松林面积比例大的现状,分别马尾松密林、疏林、火烧迹地等不同类型,以乡土阔叶树为主,分别设计不同的采伐强度和补植改造类型,合理确定造林类型、密度和观花、彩叶、珍贵树种,达到设计造林地的立地条件与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相一致,更好地体现植被的地域性特色。
4.2.3 引入人文关怀理念,凸显设计生态文化内涵
发展森林资源的同时,着力提高全市人民的生态文化素质,是建设生态景观林的出发点和特色。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的当务之急,十报告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五位一体的高度。生态景观林着力突出了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将森林景观建设与生态文化相结合,与珍贵树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结合,传承悠久的生态文化,设计的公路边旱地景观绿化,在提高整个地块的生态效能的基础上部分种植观赏型果树,如石榴、杨梅、樱桃等,丰富整个景观的观赏及群众参与度。另外开辟部分区域用于党校学员开展认养种植活动,增强大家对于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设置游览步道,大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让全市学生接受良好的绿色生态科普教育;促进城市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良性互动,再造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态文化与文化荟萃的人文生态的有机平衡,丰富了森林文化内涵,弘扬绿色文明,使森林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质。
5 环城生态景观林的建设模式
5.1 保护式模式
建设区内景观价值较高,基本能满足功能要求的常绿阔叶林、竹林等,可不必改造,采取必要封山育林、封山护林等保护措施,使森林不受放牧、采伐、采集等人为活动破坏。
5.2 补植模式
建设区内分布的马尾松林,或部分产量低的柑桔林、桃树林等经济林,为提高其生态效能和景观效果,增加树种组合和植被层次及季相变化,在保护的基础上,应选用观赏价值高的优良阔叶树种进行林相改造。补植改造造林密度为375~900株/hm2。对马尾松林的补植改造应适当进行疏伐,伐除部分枯死木、风倒木、风折木、病腐木和观赏价值低的树种,疏伐的强度不得超过10%,疏伐须按年度分多次进行,并注意保护木荷、香樟等目的阔叶树种。
5.3 造林模式
为提高建设区的森林覆盖率和生态效能和景观效果,区内的农耕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利用木荷、香樟、桢楠、等地带性森林景观建群种,引入相宜的伴生树种,营建常绿阔叶林景观;利用杨梅、银杏、枇杷等经济树种营造果树林景观。为提高近期内造林景观效果,景观林初植密度为1050株/hm2。
6 分区建设
建设区位于义乌市主城区所在的江东街道,处环城南路、南门路、黎明湖路之间,是义乌市重要的城市景观窗口。项目区的森林景观建设与义乌市森林城市建设相融合,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意义。项目区建设范围整体呈等腰三角形,根据项目建设用地周围的水系、道路、植被分布特点,环城南路地块的发展建设方向,为便于实施操作,将整个项目区划分为4个森林景观建设区段。
6.1 第一分区
本区段位于项目区西北部,环城南路南侧,南门路东侧,海拔85~200 m,面积约26.0 hm2。本区段地势南高北低,北侧有部分裸岩地和平缓旱地,东北侧为峭壁。南门路西侧山坡主要为火烧迹地,对景观与生态影响较大,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急需进行改造治理,是该区段生态景观建设的重点。植物景观的塑造是环城南路北侧坡面体现红色景观,南门路西侧山坡以体现黄色景观为目标,对原有马尾松林、低效梨园、灌木林地等进行改造,对火烧迹地进行造林绿化,公路边旱地进行立体景观绿化,并对区段内1个采石场进行生态修复绿化,并建设一条环城南路通至东侧采石场坡顶的作业道,环城南路北侧原有裸岩地周边土层瘠薄处,林相改造困难,应保留原有马尾松林,不做树种调整。
6.2 第二分区
本区段位于八面山中部,主要为环城南路南侧一带,海拔86~200 m,面积约23.8 hm2。现状地势两侧为山丘,西部低洼,有2个山塘。植被类型主要包括马尾松林、灌木林等。主要植被有马尾松林、香樟、梨树、茶叶、葛藤、算盘子等。该标段呈南北两侧坡面,考虑到环城南路北侧现为红色系列景观树种为主,因此规划该标段在景塑造上以体现红色景观为目标,采用乌桕、枫香等树种,适当点缀白玉兰、红玉兰等观花树种,此外对原有马尾松林、灌木林等进行改造,对公路边旱地进行立体景观绿化,并对区段内1个采石场进行生态修复绿化,成为壮观而富有特色的森林生态环境。环城南路北侧原有裸岩地周边土层瘠薄处,林相改造困难,应保留原有马尾松林,不做树种调整。
6.3 第三分区
本区段位于项目区西部,环城南路南侧,南门路北侧,海拔86~160 m,面积约14.8 hm2。本区段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两侧为山丘,中间为平缓坡地。植被类型主要包括马尾松林、梨树林等。植物景观的塑造是环城南路北侧坡面体现红色景观,对原有马尾松林、低效梨园、灌木林地等进行改造,公路边旱地进行立体景观绿化。环城南路南侧公路边原有马尾松林,景观效果较差,规划对沿路边约30 m宽山坡面原马尾松林进行改造,种植红色景观树种乌桕,并适当配置榉树、红豆杉等珍贵树种。
6.4 第四分区
本区段位于项目区东南部,南门路东侧,地块南侧为市委党校、义乌中学。海拔90~230 m,面积约14.7 hm2,建设区现状北侧山坡以马尾松林为主,南侧有部分宜林荒山荒地和灌木林地。该标段在景塑造上以体现黄色景观为目标,采用银杏、黄山栾树等树种,适当点缀白玉兰、红玉兰等观花树种,对原有马尾松林、低效果园、灌木林地等进行改造,对公路边旱地进行立体景观绿化,并对区段内1个采石场进行生态修复绿化,美化整体生态环境。
7 结论与建议
7.1 设计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相关要求
义乌市已按设计开展建设,种植名优适生树种,建设生态景观林,完成了主要示范工程的建设,形成了大片结构稳定、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的城市生态屏障和背景林,使整个城市山林及入城口景观面貌发生很大改观,林业生态及景观、文化效益初步显现,达到森林资源增长和城市品质的提升,为浙江省及周边地区后续的环城生态景观林建设提供了样板和较好的示范作用。
7.2 后期技术跟进是建设效果的保证
由于生态景观林建设地块很多是在原有基础上改造提升的,在不规则的地块如何补植满足自然与景观要求,一般的营造林施工队伍往往技术力量不足,需要设计部门技术人员进一步跟进,从而保证建设效果。
参考文献:
[1]韦新良,何 莹.生态景观林景观效果构成特性定量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6):181.
[2]王 翔,金祖达.生态景观林建设指导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11(3):64~65.
[3]张 伟,张宏业,祝炜平.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驱动机理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2(5) .
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而言,循环经济是继传统经济模式、末端治理模式之后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倡导的物质与能量闭路循环流动和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历史性矛盾的有效途径,对于我国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自出现以来便受到高度重视。作为循环经济中观层面的实现途径,生态工业园区紧密衔接企业内部清洁生产和循环型社会建设,同时又紧紧围绕区域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两大主题,在实现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独特作用。
以工业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的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实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使园区内相关企业通过提高材料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及废物的再生利用,能够降低园区内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绩效、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相互间的废弃物转化为原材料,能显著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一、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是以循环经济理论、工业生态学理论、农业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环城游憩带理论,以及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以此设计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相协调,并完成产业发展与环境共生的架构,达到资源永续利用和整体的效益。这些理论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构建了理论框架,指明了其建设的基本理念、发展思路与追求的目标。
二、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基本原则
1、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原则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需要具备利于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多重效益和多种功能,且不能偏废一方。园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实行清洁生产,釆用新技术,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引导,全程控制园内企业的污染排放,确保环境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完整保护;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园区内居民的生活质量与教育水平,实现构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的目标,力争使工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三者互相促进,达到三种效益共赢的最终目标。
2、成员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是设计园区工业生态链网结构的基础。以经济价值作为惟一目标将使生态工业的多样性大打折扣。要实现工业经济的多样性,首先要目标多元化,它确保了工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柔性和适应性。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兼顾环境、生态、社会等多重目标,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可考虑将这些内容涵盖进去。在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可以引进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生产过程和不同的企业,利用它们对资源和能源需求的差异,实现优势互补,形成灵活、高效的合作关系。
3、有效组织原则
工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就是把工业系统视为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的特类,所不同的是人类能更快和更主动地调整系统与环境的相互适应。因此,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必须体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原理和共生原理,通过对系统内物质与能量交换的科学设计,形成有序结构和企业间的共生关系,以较低的能量消耗做更多的功,以有序的生态链结构对物质多级利用,实现所组建系统的高效性。
4、层级系统原则
生态系统是由不同层次组成的体系,不同层次间拥有不同的性质及行为表现方式,不同层次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在不同层次内加以解决。不同类别的企业组成了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它们共同维护了园区系统的稳定运行,而园区内的能量物质交流交换同样由其来完成,没有交换的存在,就不能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这就是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与其他工业园区的比较优势所在。
5、区域发展及比较优势原则
尽可能将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与社区发展和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将园区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要充分着眼于区域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乃至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长,科学调整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立足于发展区域比较优势,对园区进行整体规划、科学布局,立足于发展区域的比较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向竞争优势,最终转向经济优势,从而建设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
6、衍进性原则
人们的观念是在不断更新,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工业生态系统将调整自身以适应当地自然资源的再生周期,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当然这种调整要受到技术、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并不是短期内能够完全实现的。因此,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目标的实现必须分阶段实施,在每个阶段都要依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充分考虑和比较每个企业迁入,不仅要预测好它的未来生存空间,更要考虑好在系统中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系统演替进化的贡献。
三、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系统分析
1、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系统结构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系统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①非生物环境,即原材料及自然资源条件;②生产者,包括利用基本环境要素生产出初级产品的初级生产者和进行深度加工和生产的高级生产者;③消费者,不直接生产“物质化”产品,但利用生产者提供的产品供自身运行发展,同时产生生产力和服务功能的行业;④分解者,把工业企业产生的副产品和“废物”进行处置、转化、再利用等。它们之间存在着竞争、协作的关系,有的以核心体存在,有的以边缘形式存在。该系统具有循环性、群落性和增殖性等特征。
2、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系统特点
(1)追求效率优先,注重效益协调同生效率优先是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最显著的特点。在园区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协调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之间的关系。园区发展在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更为重视生态效率,把经济增长建立在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排放废弃物的趋零化。
(2)构建耦合关联体系,实现物质循环再生利用
园区通过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形成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行业之间的耦合关联体系,以横向产品的供应和副产品的交换为纽带,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闭环反复循环,实现园区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建立资源利用的交换系统,实现循环再生,尽可能地降低向区外排放废弃物的水平。
(3)优化产业结构,组织和谐共生
园区具有高度优化的产业结构和较为完整的自组织系统,园区采用现代化生态、节能、节水、再循环和信息技术,国际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提高园区资源利用的效率,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共生网络的完善,企业之间的和谐共生。
(4)实施生命周期管理,清洁生产自律
园区实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并且清洁生产贯穿于产品生产全过程。从原料的入园、产品的生产及使用、污染源的产生、废弃物的出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生命周期管理,尽可能地采取一切措施减少和降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和负面影响。
四、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形态与运行体系
1、构建企业(产品生产)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型企业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生态经济型企业。即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营活动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物质和能量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环境的配置效率,实现生态化转向的企业。
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再生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将流出生产系统之外的资源回收后作为原料返回生产流程中;二是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弃物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或原料替代物返回原生产流程中;三是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弃物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厂内其他生产流程中的资源。
2、构建企业间循环经济体系
在确定园区内企业共生关系的基础上,企业之间将废物作为潜在的原料或副产品相互利用,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优化园区内所有物质的使用和减少有毒物质的使用;将有条件的多个企业组织起来形成资源共享、副产品互用的供应网、产业生态链及产业生态园;组织构建产业生态链或者柔性生态产业园。
企业间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能够解决企业内部循环所难以解决的问题,是提高生态工业循环经济水平的核心。它的最高目标是物尽其用、能无空耗,即在园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利用园内企业的废弃物质与能量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生产率,减少废物的产生量,从企业群整体的角度减轻经济发展的环境压力。
3、构建园区与区域的融合体系
园区与区域的生态融合主要是指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与所在区域的生态及经济等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而导致双方同向发展现象。能否实现企业、园区和区域的生态融合,不仅关系到园区及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区域经济和生态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工业园区与区域的生态融合,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全面考虑资源利用、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最高境界,也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最为复杂的问题。
1)园区与区域资源、环境融合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只是区域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根基于其所在区域的资源支撑和环境承载,服务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在园区与区域资源、环境的融合中,首先要研究园区产业发展对区域资源尤其是本地优势资源及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并以可再生资源的承载力作为发展限制条件合理确定园区的规模;其次,根据区域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计算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制定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开辟园区与区域环境融合的新途径;再次,借助植被的生态及景观功能,将园区的绿化、美化与功能调节及城镇建设融为一体;最后,及时沟通企业之间的再生物能产生与需求信息,尽量减少由信息阻滞引发的园区企业时间融合性差所导致的污染物排放增加,保证园区环境质量的维持和稳定。
2)园区与区域社会、经济融合
在园区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融合中,应明确确立园区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提升作用及其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制定和推进园区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融合途径。首先,制定园区管理政策,主要包括园区清洁生产推进、资源综合利用、环境管理、招商引资与土地管理政策等方面;其次,建立园区管理信息系统,,以园区数值化管理工作平台为目标,分清洁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环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等三个子系统,全面实现园区信息管理的数值化管理工作平台;最后,围绕园区主要产业类别,建立园区产业发展技术培训体系、环境管理技术培训及服务体系,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数量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同时提高园区职工环保意识与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思锋,周华.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与政府循环经济政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47-52
[2] 赵愈.循环经济模式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与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1
[3] 李胜.循环经济园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 聂帅.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5] 杨雪锋,王军.循环经济:学理基础与促进机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6] 王元亮.基于产业共生的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2
[7]马俊杰.工业园生态化建设方法与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2011010006092)
作者简介:夏青(1970-),男,山东胶南人,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技术经济及管理等研究。
[关键词]生态监测 系统设计 Matlab Java
中图分类号:TF7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101-02
1 COM和Java解决方案
Microsoft Java编译器、虚拟机以及各式各样的工具极大简化了Java/COM程序员的工作。编译器有特殊的引导命令和包,可将Java类当作COM类对待。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只需依赖Microsoft JVM为COM提供的支持,同时利用两个有力的外部工具。若将Java对象创建成一个COM服务器,那么对象仍然会在JVM内部运行。Microsoft JVM是作为一个DLL实现的,它向操作系统展示出了COM接口。在内部,JVM将对这些COM接口的函数调用映射成Java对象中的方法调用。当然,JVM必须知道哪个Java类文件对应于服务器执行模块;之所以能够找出这方面的信息,是由于事前已用Javareg在Windows注册表内注册了类文件。Javareg是与Microsoft Java SDK配套提供的一个工具程序,能读入一个Java类文件,生成相应的类型库以及一个GUID,并可将类注册到系统内。
Java/COM客户是一些特殊的Java代码,它们想激活和使用系统内注册的一个COM服务器。同样地,JVM会与COM服务器沟通,并将它提供的服务作为Java类内的各种方法展示出来。另一个Microsoft工具是jactivex,它能读取一个类型库,并生成相应的Java源文件,在其中包含特殊的编译器引导命令。生成的源文件属于在指定类型库之后命名的一个包的一部分。下一步是在自己的COM客户Java源文件中导入那个包。
2 利用Java-COM桥实现Matlab与Java集成
2.1 大气环评系统中COM组件生成关键技术
计算模块是系统的核心模块,根据大气环境评测模型中给出的公式,我们可以方便的得到污染源附近定点的污染物浓度,利用Matlab编程求解,点源模式和熏烟模式以及对点源模式的扩展在Matlab中的关键代码。
1.Matlab中COM Builder编译环境设置
Matlab COM Builder在编译生成COM组件时需要借助于外部的编译器,因此首先需要设置Matlab COM Builder所使用的外部编译器,通过mbuilde-setup完成编译环境的设置。Matlab自动注册mwcomutil.dll和mwcommgr.dll,这两个DLL是Matlab COM Builder生成的COM组件的基础,所有生成的COM组件都会使用到这两个DLL。
2.创建COM组件
将编写好的M文件利用Matlab的COM生成器成COM组件,并且在系统中完成注册。成功创建COM组件后,创建信息显示在“Build Status”面板中。Matlab把.m文件编译成COM组件,同时将COM组件的信息登记在注册表中,登记信息中的ProgID为该COM组件的标识符,jawin就是通过ProgID来调用COM组件。
3. 组件接口
COM是一个标准,遵从这个标准的组件能够相互调用。COM通过接口对外提供所有的功能,每一个COM组件都实现一定的接口,至少实现IUnknown接口。由于系统对Matlab的调用只涉及到简单的参数传递,没有特殊要求的接口,故开发的组件有IUnknown和IDispatch接口。接口本质上是一个只包含虚函数指针的结构体。具体的函数由组件类实现,客户调用组件正是通过虚函数指针实现的。
4.接口定义
COM规范在采用OSF的DCE规范描述远程调用接口IDL (Interface Description Language,接口描述语言)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形成了COM接口的描述语言。接口描述语言提供了一种不依赖于任何语言的接口描述方法,因此,它可以成为组件程序和客户程序之间的共同语言。COM规范使用的IDL接口描述语言不仅可用于定义COM接口,同时还定义了一些常用的数据类型,也可以描述自定义的数据结构,对于接口成员函数,可以指定每个参数的类型、输入输出特性,甚至支持可变长度的数组的描述。IDL支持指针类型,与C/C++很类似。
接口定义语言是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定义COM对象所支持的接口。IDL定义了许多的构成声明和属性的关键字。IDL文件由MIDL编译器编译。MIDL编译器的输出包括:类型库,这个二进制文件包含关于由COM服务器程序所暴露对象的信息。类型库由读取类型库所描述组件对象的接口的开发工具装载。更重要的是,类型库可以被标准的调度对象在跨COM调度时使用。类型库有时是一个单独的TLB文件,有时它作为资源被编译到相关联的DLL或可执行文件中。C/C++兼容的接口描述头文件(*.h),它可以被组件程序和客户程序所使用;GUID文件,它声明了在IDL文件中的每个接口和类相对应的GUID。可以生成/存根DLL的源文件。
组件后会有一个全球唯一的GUID,本系统中的组件注册到注册表文件中后的“{5618F642-0799-485F-997E-66146110DA64}”即为Matlab组件的GUID,并且在注册表留有注册信息。支持COM组件技术的开发工具都可以在开发的应用程序中利用该GUID调用这个组件的方法和过程。当然也可以根据该GUID在注册表中的注册信息,即ProgID中的信息“dqms.dqms.1_0”来调用此组件,大气环境评测系统就是使用这种方法调用通过Java-COM桥调用组件的。
2.2 在Java中调用COM技术
在Java编程时通过导入jawin包,利用jawin包中的类和ProgID(系统组件的ProgID在上文中已经提及)来初始化COM、生成对象和调用组件函数。步骤如下:
(1)导入jawin.jar;(2)用引入的包Ole32CoInitialize()来初始化COM;(3)根据ProgID生产一个DispatchPtr(jawin包中的类)对象,后面用该对象来调用COM组件函数和设置属性;(4)调用Matlab函数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的设置。首先生成一个Integer对象,用来表示输出参数个数,当没有输出变量时不用生成这个对象,然后输出定义成Variant.ByrefHolder(jawin包中的类)对象的变量,并且用空的输出变量的数据类型构造该对象,输入对象为一般的Object对象;(5)用生成的DispatchPtr对象的invoke函数来调用Matlab函数以及输入、输出变量。Invoke调用参数作如下排列;函数名称(字符串),表示输出变量个数的Integer对象,第一个表示输出变量的Variant ByrefHolder对象,第二个表示输出变量的Variant ByrefHolder对象,……,第一个输入变量对象,第二个输入变量对象……
也可以生成一个Object数组供DispatchPtr对象的Invoke()函数调用,该Object数组元素包括表示输出变量个数的Integer对象、表示输出变量的Variant ByrefHolder对象、输入变量对象。(6)取出输出变量的值,通过强制转换表示输出变量的Variant.ByrefHolder对象,通过getRef()得到的对象到输出变量的数据类型对象。
3 大气环境评测系统设计
3.1 大气环境评测系统的架构
大气环境评测系统是湖北省环境检测中心站的项目“环境评测计算系统”中的大气评测部分,预期设计用在可移动的污染物检测设备上。系统主要包括点源扩散模式、多源面源扩散模式、熏烟模式等常见的扩散模式预测功能,都是按照HJ/T2.2-93导则-大气环境(文献6)推荐的模型和计算方法对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
系统在设计上将应用和负责计算两部分分为应用层和计算层,如图2所示。应用层部分包含了大气环境评测系统的多种模式预测功能,主要工作是参数的设置和中间指标,如烟气抬升高度、太阳高度角、混合层厚度等的计算,并准备计算各种模式需要用到的数据。应用层的另一个功能就是对计算层返回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显示到GUI中去。
计算层的主要工作是通过Java-COM桥将得到的数据传递到计算组件中,并将计算结果返回。
3.2 计算模块程序流程
计算模块是大气环境评测系统的核心,是各种扩散模式模型的应用过程。计算模块的数据流程并不复杂,首先是在GUI中对污染源进行设置,得到最原始的污染源参数;紧接着是按照预测模式的不同,分别计算中间指标,然后将得到的数据作为调用COM组件的参数进行传递;数据传递给由Matlab的COM组件后结果计算将结果数据返回给应用层,再返回到GUI。模块的程序流程中整个计算模块的核心部分在于对COM组件得到调用,由于项目的特性,大气环境评测模型有很多的参数,调用组件的过程时需要加以注意参数的顺序和格式。
4 结论
综上所述,一般的环境监测设计系统都讨论了Matlab与高级语言的编程接口方法,对目前已有Matlab接口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势、缺陷和使用条件,然后提出了利用COM组件技术实现Matlab与高级语言接口的方法。重点研究了Matlab中开发COM组件的技术,并研究了Matlab生成COM组件的内部过程,给出了Matlab和标准COM变量之间的转换规则。而本文另辟蹊径详细分析研究了Matlab和Java的集成,利用Java-COM桥技术实现了两者之间的集成。文章进一步研究可以研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大气预测模型,此模型旨在于通过对污染源参数的测定,将得到的数据用模型可以计算出污染源附近某点的污染物浓度。简单的讨论了大气环境评测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对系统开发过程中的难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现有的大气环境评测系统中,没有利用数学计算软件,在模型计算上的准确度都依赖于对计算函数的编写精度,而本文则是利用了COM技术实现了Matlab的完美重用,并且将Matlab运用到计算系统中去,加大了系统的计算精度和准确性。由于个人精力和经验所限,文中谈到的一些功能只是提出了些想法和实现的可行性并没有全部实现,系统的图形功能还没有开发成熟,只能简单的显示出定点浓度的示意,并没有达到显示安全范围的功能,这些还有待他人的继续开发和完善。实际上大气环境评测系统是环境影响评价评测项目中的大气部分,整个项目包括了如声环境、水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后继开发者能将全部功能实现,为环境工作者提供一套方便、快捷、实用、精确的计算软件。
另外,现在的数学计算工具功能越来越强大,可以对环境预测模型进行扩展,现有的模型没有涉及到最大安全范围的计算,只是计算了污染源附近某处的污染物浓度以及最大浓度距离。可以设计一套程序对安全范围进行拟合,一种比较笨拙的办法是将离污染源的距离按照一定规律进行多次计算,根据污染物浓度标准,将浓度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位置在图形中标识出来。这只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论证和深入。
参考文献
[1]邓翔宇.基于GPRS和无线传感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