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碳中和的认识范文

对碳中和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碳中和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对碳中和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形似”;传神写照;“神似”;内心感情

“形似”和“神似”,两者的辩证关系是绘画领域中的一个永恒话题,千百年来许多画家和理论家都就此问题作过很多研究、探讨和绘画方面的实践。“形似”往往在写实性绘画的领域中被提出,“神似”则更多的是写意性、表现性、抽象性绘画的共同话题。一直以来,在绘画中两者不分彼此,水融在一起。

从照相机的发明,到如今我们进入读图时代,图像越来越多地涌入我们的视野,进入我们的生活。人们对于绘画艺术的具象性与抽象性、写实与写意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于绘画这门图像艺术其记录真实形象和反映客观世界的功能被不断消解,于是绘画中的形与神的问题也在不断地被重新思考。如齐白石的名言“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就是对“形似”和“神似”关系的精辟阐述,它说明了在艺术作品中要很好地兼顾形与神的关系:“太似”就是说太注重或者说只注重形似,以至达到了“媚俗”的程度,这种作品只是注重比较细腻、具体地描绘生活中的人或景物,迎合了一部分人的世俗的甚至庸俗的审美需要,使得艺术作品成了不包含或者没有准确表达人类高尚思想的简单的手工制品,也不能对人们在审美上起到准确的引导作用。“不似”是说画面中的物像在准确性方面存在欠缺,不符合客观事物的视觉特征,是作者的造型能力不够而求不到形似,这导致了“神”无从依托,作者无法准确表达形象的精神状态,观者也不能准确地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思想和意图,“神似”问题也就根本无从谈起,这样的作品只能是“欺世”之作。

“形似”在绘画中要求理性客观并且科学地对待对象,更多关注的是绘画的技术和技法问题,同时,对形似的要求也成为了绘画作为一门科学或者说学科独立的一种技术规定性,所以,“似”在此主要是指作品中塑造的形象与客观事物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能够真实准确地表达事物的视觉形象,同时有助于传达所描绘事物的精神状态,使读者更加容易体会到画面中所传达的意境与意味。如东晋顾恺之所说“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之中”,强调“形”对于表达神态的重要性。

“神似”是指绘画不受客观物像所拘,作者能够通过画面表达内心感情、精神气度、喜怒哀乐,或生动地表现画面中物像的引人入胜的精神状态和情趣。“神似”使绘画脱离了对客观物像的简单描摹和记录功能,而具有了更高的美学价值。“形似”与“神似”所指称的范畴是不同的。“神似”的范畴基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画面形象的神态、气质、生命力等方面的把握和体现,这是对“形似”在美感上的超越,不是对“形似”的逃避,是在表现客体时采用了高度的艺术处理手法,如概括、夸张等,面对客观事物不是简单的照搬原物,而是对其进行提炼,抓住最核心的、最能反映物体本质的点来进行表现,可以使艺术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特征突出。如梁楷的《泼墨仙人图》,这是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使用独创的“减笔”画法,作品飘逸洒脱、独树一帜。画面上的仙人除面目、胸部用细笔勾出神态外,其他部位皆用阔笔横涂竖扫,笔笔酣畅、墨色淋漓、豪放不羁,如入无人之境。画中人物袒胸露怀,宽衣大肚,步履蹒跚,憨态可掬。那双小眼醉意朦胧,仿佛看透世间一切,嘴角边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寥寥几笔绝妙地表现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难得糊涂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又如韩的《五牛图》,通过其准确的造型、细致的刻画,描写出的牛态,几可呼之欲出。而在西方,从古希腊以来,艺术家们就研究科学而完美的人体比例、结构、动态,创造了客观加理想的“古典美”。文艺复兴时期,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们深入研究人体解剖、空间透视等问题,他们把雕塑、绘画的创作与解剖学、物理学等联系起来,是为了创造出使人信服的真实而美的形象,进而能够准确地反映对象的神态、精神。以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通过塑造出准确的“形”而使得画面中人物的“神”得到了充分而准确的表达,从而使得几百年来观者无不沉醉着迷于其中。(2)画面中所创造的形象能够反映作者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和气质性格,一幅好的作品,其画面上的形象与作者精神层面是内在统一的。如前所述,绘画不仅要表现客观物像的视觉真实,同时也要通过客观物像的精神真实来表达作者真实的情怀,这样的作品才会感人至深。如蒙克的《呐喊》,是精神的焦虑以图式显现的最杰出的代表作。这幅作品被认为是表现现代人类充满焦虑的现实而又无法摆脱这一现实的永恒象征。人物和环境都是变形的,蒙克充分地使用动荡、弯曲、倾斜的线条,将桥梁、天空和大地联系在一起,强烈的色彩给人以深刻的触动,把那个瘦骨嶙峋、双手捂着耳朵呐喊的人物置于画面的前景,道路直接伸向前方,呐喊直接面向观众,使整个画面产生一种强烈的节律感,从而产生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如朱耷的作品,他擅花鸟、山水,其花鸟承袭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画的传统,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其特点是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对所画的花鸟、鱼虫进行夸张,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主题鲜明,甚至将鸟、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3)反映作者独特的美学观点,如立体派大师毕加索,前期作品是很写实的,但转入到对立体派的研究之后,他的画面就不再只追求“形似”了,而是要表达出他的立体主义的美学观点。比如他的名作《亚维农少女》,观者就不能仅仅从单纯像不像的角度来评价,而只有在对毕加索和他的美学观点、美学追求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才可以欣赏其独特的“美”。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达利的绘画也是如此,他不仅不追求形似,反而故意使用很写实的手法将物体变形,扭曲着、流淌着……画面有一种超越现实的梦幻感觉。在表现性和抽象画中也更多地体现出了纯粹绘画语言自身的美学气质。这方面的神似产生于对专业技法在经营和把握上的一种高度自觉,画家通过对画面中的形状、色彩的位置、强度、大小等构图安排,点、线、面的穿插运用,率性而为,用笔、用色的厚薄、干湿等因素的合理运用,尽管画面上没有相像于现实的形状,却可以创作出美妙的作品来。康定斯基、赵无极等人的抽象绘画都有这个特征,中外绘画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形神问题在艺术创作中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命题。在绘画中,“形”是精神的载体,是艺术家在观察、感受、研究的基础上对客观世界艺术的升华,是其对客体和自我的一种深入挖掘和真实表达。尽管当下是一个视觉图像泛滥的时代,但对于艺术形象“神似”的追求是人们内心对精神更高境界的向往。形、神是相辅相成的,应该很好地把握两者关系,不可厚此薄彼,才能创造出“形神兼备”的优秀艺术作品。

参 考 文 献

第2篇:对碳中和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新课程 自主合作探究 误区

如何实施新课程,新课程应该具备怎样的理念,这些问题都是新课程实施以来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所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为眼下非常流行的做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三者既互为一体,又互为促进。

可以肯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参与讨论和探究,在很大程度上达成学生的“三维目标”,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要考虑到学生对过程与方法的把握,更要贯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如在九年级《思想品德》3.3《民族精神代代相传》这一课,讲到“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中华民族各民族的不同风采,我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从风土人情、服饰、食品、音乐、舞蹈、建筑等方面搜集材料,在课堂上让学生把搜集到的信息相互交流,然后大家畅谈感想,从而领略到中华各民族的不同风采和文化。

可是,很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和所提倡的学习方式缺乏透彻的理解,误以为提倡的方式就是新课程,忽视了“三维目标”,误解了新课程的含义。目前一些课堂表明,很多教师盲目地使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不仅使此堂课达不到相应的效果,而且导致学生日后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以为然,甚至产生反感。可以说,很多教师走进了一个误区――“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这一误区不仅仅在课堂上有所体现,在备课、评课时也有所表现。

在新课程大力提倡新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新课程就是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上一堂课就等于搞一两个合作探究活动。所以当一些新教师在开课前请教老教师的时候,老教师在指导的时候就会再三强调小组合作探究。这说明了一部分老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仍不透彻,因为新课程注重的应该是“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而不是合作探究的形式,这样也给新教师造成一个误导,使新教师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错误地认为新课程就等于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所以很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考虑如何使课堂活跃起来,能有一个小组合作讨论的活动。

很多教师认为要上好公开课,准备课件是必须的,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形式的活动安排也是必须的,但是有些课堂并不需要小组合作探究,有些问题学生个人就可以回答,而教师也要安排一个小组合作讨论后再回答。例如一位老师在一次公开课教初一第一课《我上中学了》时,在导入新课环节,设计了以下提问:同学们来新学校好几天了,请谈谈你对学校第一印象。你交的第一个朋友是谁?你记住的第一个同学的名字是谁的?课堂上你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你为新集体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后再回答。这些问题,学生个人完全可以作出回答,根本无须合作探究。而很多教师为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盲目要求学生合作探究,要求学生展开小组讨论。

在一些课堂结束后,可当评课时被否定了其课堂实施的有效性后,一些教师就会表示怀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也组织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新的教学手段,这样的课堂为什么不是有效的课堂?”课堂是否有效的关键并不是课堂的形式,还包括课堂内容,一堂课的形式再活泼,缺乏相应的内容,那也是失败的一堂课。要评论课的成功与否,应该以“三维目标”评价为标准。一般来说,不以落实三维目标为目标绝对不会是成功的课堂。只有时刻注意三维目标,关注学生的三维目标的达成才可以使课堂取得成功。而课堂活动的组织,小组合作探究的使用只是一个手段。不能以课堂形式、小组合作探究是否开展作为评价课堂是否成功的标准。

除了教师对小组合作使用存在误区和错误做法外,对学生还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甚至对教师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十分不利。很多教师发现,刚进初一学习时,学生对于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比较感兴趣,对多媒体的演示目不转睛,而到了初一下学期,学生开始觉得乏味,对于小组合作也表现出厌烦,但是小组合作还能继续开展。但是到了初二,学生基本上厌烦讨论,于是在讨论时开始出现“家常聊天代替讨论”。曾经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讨论的不仅和课堂无关,而且出现“早饭吃了什么”“今天放学后去哪玩”之类的家常聊天。到了初三,小组合作讨论基本上成为了大多数同学的“中场休息”。课堂暂时中止,学生以张嘴代替发声。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在初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小组合作的过多使用,学生便对小组合作失去了兴趣,开始对小组合作厌烦。而在新课程的倡导下,小组合作在每堂课都是非常常见的,无论什么学科都频繁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甚至有时候一天七八节课都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这必然会造成学生的厌烦情绪。

总之,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和使用都存在着误区,使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有效地为课堂服务,反而浪费了课堂时间。同时学生对于频繁地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也产生了厌烦心理,当然小组合作并没有取得比以往的传统教学更好的成效,也是学生不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因,甚至小组合作学习还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造成这一切结果的,应该归结于没有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正确的理解和使用,同时这也是对新课程理念没有正确的把握的结果。

只有把“三维目标”的落实摆在首位,才能真正搞好新课程改革。所以,我们不仅要掌握快乐学习的方法,而且要给学生以效率学习的指导,在快乐学习中寻找效率,在效率学习中体会快乐。只有这样,新课程改革才能是成功的改革;只有这样,学生的课堂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3篇:对碳中和的认识范文

一、搞好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要和谐。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老师和蔼可亲的微笑、善解人意的目光、耐心细致的启发诱导以及对学生表现出来的每一点积极因素的鼓励,都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尊敬某个老师,也就可能喜欢他所教的学科,这样就更有利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引导者,还是参与者,带领学生在语言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教师还是导演,导演一幕幕场景;同时还是朋友,如学习了“Goodmorning”“Howareyou”后,课下主动与学生打招呼。这样既交流了师生感情,又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得以使用和巩固。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拥有学习的愉悦心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打开教与学良好局面的关键。

二、优化课堂教学目标

学生80%以上的知识接受和技能训练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因此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首当其冲。传统的“应试教育”不足之一就在于重视智力因素而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表现为教学内容繁杂,四会三会等目标不明确不突出,对学生学习态度、兴趣、自信心、学习策略及习惯的培养都没有具体目标,无的放矢。课堂教学有一个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这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教学全过程都必须围绕这个目标来展开和完成。《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等五个方面。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首次把“情感、策略和文化”引入教学目标,并实现目标分极使之更加层次化、具体化,这无疑给新时期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对基础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带来生机。

三、改进教学方法

1、“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爱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它是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要把自己对英语、对人生、对生活的深沉的爱和理解传授给学生,要把自己最具独特魅力的东西展现给学生,感染学生,让其产生共鸣,从而激起他们内心深处对语言、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进而转化为学习动力。其次,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利用投影仪、录音机、简笔画、实物、模型、动作、表情、小表演等多种直观手段,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化难为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将其引入特定的情境,在具有游戏性、趣味性、故事性、探索性、竞争性等各种活动中获得乐趣,增长知识。

2、“模仿”是学好英语的基础

说到模仿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发音,纯正的发音会给人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别人也会对你的英语水平刮目相看。如果发音不好,即使你以后的英语功底很深,人家也可能对你作出不公正的判断,更糟的是,它对今后的听力会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要不惜一切代价刻苦模仿,掌握好每一个音素,千万不要认为发音好不好无所谓,这个关攻不下,就会导致你学习中的残缺。学英语就是模仿那种腔,那种调,那种味儿,如果我们能够模仿得像一个NativeSpeaker,那就绝对成功了。要突破语音关,首先要明白单个音素的发法,在此基础上把握连读、缩读等口语表达时最常发生的语音现象,进而练习语调和节奏,练习时最好模仿原声录音,有条件的还可录下自己的发音,与原声进行对比,这样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纠正发音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唯有耐心、细心和恒心,才会有进步。我们常说,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学英语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开端。

3、“氛围”是学好英语的途径

第4篇:对碳中和的认识范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对中职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作用,阐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概念,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成过程及现状,新形势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化等内容。以期为中职学校更好地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供帮助。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也在逐渐改变。特别是同志在为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出的重要批示中明确指出:“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以及新一届政府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相关部署,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势必会引发新一轮的“职教热”,明确提出的“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响亮口号,更是向社会传递了一种强烈的提振职业教育的信号。

面对即将到来的职教春天,各中职学校准备好了吗?如果中职学校只是地被动改变,必定会在此轮变化中淘汰。唯有立足现实,创新思路,在提升教育管理水平的同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与市场相适应的办学方式,才能担当提振职业教育的重任。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三大模块任务分别是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其中前两大模块更多的是学校内功的提升,学校自身占有主动权;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则更多的要依赖社会,需要与企业配合,也只有这一大模块,才能真正体现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

可见,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新的形势下所占的权重,甚至能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方向,不谓不重要。毫不夸张地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直接关系到学校能否适应社会、健康发展,是学校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有鉴于此,很有必要对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概念

顾名思义,校企合作就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一般的理解为学校培养的人才,到已经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就业的一种形式。

按照江苏省教育教学研究院马成荣教授给出的定义,对我们理解运用这个概念似乎更具有普遍意义:校企合作是基于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职业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其实质是指职业教育为满足企业人才质量需要而进行的可以效仿的实践办学的一种发展样式,是在社会教育和培训合格劳动者的目标下,开展的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的标准模式。其基本要义是强调学校与企业充分利用对方优势资源进行多方位的合作,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其本质就在于应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良性互动,形成多赢的局面。其核心是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双向参与,实现增强学校的办学效益和企业人才竞争优势的目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广义上讲,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可以避免学校培训的盲目性和企业用人的凑合性,实现校企双赢。而工学结合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更多的让学生正式成为企业员工之前的一种贴近实战的实训教学环节,是体现校企合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的延伸,可以使学校、企业、学生都能各取所需,得到相应的实惠。学生在工学结合过程中,既能提升技能又能提前熟悉企业和岗位,为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则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这些准员工的基本情况和性向趋势,从而准确判断他们是否符合企业的要求。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在工学结合中得以充分体现,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企业员工的稳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成及现状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中职学校有一个认识、接受、摸索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前,按国家计划招生、分配,实行的是统招统配,学校与企业根本不搭界,即使学生有少量的见习期,也是走走过场,谈不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统招统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要求,少部分先知先觉的中职学校开始大胆尝试体制外的学生就业安置,特别是“三资”企业在沿海地区的涌入,一下子吸引了众多多余劳动力外出打工。他们良好的工作环境、优越的工薪待遇,不断冲击着已参加和即将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少数中职学校顺应时代潮流,开始把学生输送到当时并不被大多数家长认可的“三资”企业务工。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就业安置方式逐渐被认可,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绝大部分毕业生要求外出务工的状况,由此也带来了对学校而言相当棘手的问题:企业不太好联系。自然而然,劳务中介就成为了企业和学校的“上帝”。企业用工要找劳务中介、学校安置学生就业更要找劳务中介,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了隔岸相望,需要通过“劳务中介”这座桥梁才能沟通的两个方面,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信息的不畅通,自然也就谈不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了。这种有“劳务中介”在中间的合作,校、企双方都不满意。

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后,许多学校开始主动出击,纷纷派出人员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自寻企业,以求直接把学生输送给企业,这一过程中,渐渐就开始有了“校企合作”,而这种合作仅是粗放式的合作,即学校联系了企业,企业要多少工人,学校就输送多少毕业生,至于专业、岗位、工种、技术要求等等,都被“就业”所忽视,更谈不上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了。

21世纪初,为了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员工的稳定性,学校和企业就开始提出“定向培养”模式,形成人力资源的定向培训,包括教学计划的安排、奖学金的分配、毕业的考核等,都是由学校、企业共同完成,合格的学生直接进入企业。其间出现了“顶岗实习”,后又演变成了“工学结合”。

由此可见,中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完善的过程。现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了中职学校管理、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健康发展的主推手。

现在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可以说是人力资源招聘的一种延伸。全国职业学校中,绝大多数的校企合作局限在了教学计划的安排、课程设置等比较狭窄的合作领域,把工学结合只作为生产一线的实习。其实,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上,无论对学校还是企业来说,合作的空间都是无限的,以培养学生技能为根本的目标还可以有更为广泛的探索空间。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化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目的是培养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技能型员工。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目标的一致性是两者联合的关键,而其中的纽带则是学生。所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化必须是紧紧围绕学生做文章,在培训的内容、方式上创新,从而形成学生职业生涯培训、成长、提升、成熟的良性循环。

为此,学校和企业有必要在合作上更加深入和广泛,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校企合一培养学生的新形式。国家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编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上明确指出:“推动学校把实训实习基地建在企业,企业把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建在学校。探索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店后校等校企一体化合作形式”,这就为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政策上给予了足够的可以大胆创新的依据。

各职业学校必须以“学生”这一元素为核心,围绕“引厂进校、引校进厂”这一主线,积极主动寻求企业的合作,坚定地实行“定向培养”,努力完善管理、教学、考核等各环节工作,把毕业生的跟踪管理纳入“定向培养”的重要环节,不断反馈问题和修正不足,形成自我校正的循环机制。合作企业也要增大投入,在学生技能培训上的设备投入、课程设置、职业素养等方面积极参与“定向培养”,对选人、育人、用人全过程跟踪,达到对员工职业生涯有效引导和管理。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征,彻底改变了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冲破了校园的围墙,从单纯的学校教育向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转变,构建了以能力(技能)为本位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从形成到发展,有一个认识、接受、适应的过程,已得到大多职业学校的认可。但是,随着市场变化的不断调整,业已形成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也必须随之丰富完善,要从“引厂进校、引校进厂”上创新思路、大胆改革,寻求突破。

1.形式上多样化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应打破基于企业扩产导致的人力不足,尤其是技能型生产人员的紧缺而形成的“定向培养”模式,这种局限于招聘、培训、考核上岗的过程解决的只是简单就业以及缓解劳动力紧张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提升人员内功。所以还应在形式上深入挖潜,多样化地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一是建立校内生产实训车间。与大多数校内实习车间不同的是,该车间在训练学生动手能力上由纸上谈兵的“课题训练”转向实战上的“生产训练”,特点是以产品的生产加工为实训课题,让学生从对产品的品质要求开始认识生产与实训的区别,从而接受由学生转向员工这一身份的转变。在此车间的训练,应从对技术工人的职业素养要求上入手,把学生技能训练与习惯的养成训练结合起来,用企业现场的实际要求来考核学生,让学生在提高技能的同时,还能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

二是建立厂内实训生产车间。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须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学校在校内建立生产实训车间(以生产为主的实训)的同时,还应积极谋求企业的支持,把学生的训练前移至企业,建立实训生产车间(以实训为主的生产),真正把学生的培训与企业接轨。此车间的训练,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企业生产现场的技能要求、文明生产、产量品质、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训。工作纪律、生产纪律应与企业要求一致,把学生由企业准员工培养成真正的企业技术工人。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的老师为企业培训员工,企业的技术能手参与培训学生等双边互动形式要形成常态,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避免形成单一的模式。

2.内容上情境化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形式上很容易与企业达成一致意见,诸如培训车间的建立、学员的选拔、课程的设置与计划的安排到企业奖教金、奖学金的发放等等,都是比较容易完成的工作。唯独在学生的培训内容上有其特别之处:学校要按教学大纲按部就班先理论后实践,从最基本的内容开始培训直至达到中、高级部颁标准;而企业则希望学生学习有很强的针对性,用短、平、快达到目的。两者目标上的差异必定导致合作上的冲突。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创新,要把书本上的培训内容与不同企业的产品生产相结合,以企业的生产实际为主,情境化修正培训内容。围绕企业产品生产实行类似于教学中的综合课题技能训练的目标教学法,老师以专业组为单位合力授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学习。这样既可以完成部颁大纲的教学要求(相关课程内容在教师合力授课时融入其中,逐步完成),又能满足企业针对性强的要求。

其中的重点是产品的生产要真正从设计开始到最后成为商品的全过程,作为专业组老师应非常熟悉。这样才能确保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也才能在培养目标上达到国家的部颁要求。

所谓情境化,就是企业产品的生产在教学过程中的全景再现。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校内生产实训、校外实训生产的训练和培训,对产品生产过程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对他们正式上岗工作是有极大帮助的。

3.方法上渐进化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主体是学生,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必须围绕这一主体开展工作。我们应该看到,这一主体的特征是年纪较小、心智还很不成熟,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普遍尚无最基本的认知或规划。

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对专业(工种)的宣导。这必须要校企双方有针对性的制订方案,让学生对其选择的专业乃至今后的职业从认识、了解到接受再到主动学习,逐步深入。随着学生对专业认识的提高,兴趣将会自然而然促使他们在学习的主动性上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当学生由被动学变成了主动学时,无论是学习效率还是学习效果都是会有很大提高的。

其次,是“定向培养”人员选拔。学员的挑选要从他们对专业的认识、喜爱以及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岗位要求的灵活度等进行考量。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自愿”,即学生自愿认可公司的文化、自愿服从公司的安排等。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定向培养”的过程中培训人员的基本稳定和相关制度的执行,以及对企业、工作岗位(专业)的认可,达到稳定队伍的关键目的。

再次,就是要进行针对性的情景化培训,与此相配套的相关奖惩制度、考核方法等随之而出,逐步规范学生的技能习惯和品行品德,把他们训练成符合要求的技术工人。

最后,就是顶岗实训。按企业员工的要求分发生产任务,与企业正式员工一样同工同酬,奖优罚劣,利用一学期或两个月的时间进行“工学结合”。这种由浅入深、渐进式培训的最大好处就在于让那些尚不能确定自己职业生涯的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认知、接受并热爱其所学专业,进而能用所学专业(技能)为企业、为社会服务。

4.合作上立体化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打破培训学生、安置学生单一的传统模式,就必须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校企双方全方位、立体式合作。

深度合作,要从“产教研”开始,学校利用技术、科研和设备、人员优势,企业利用场地、市场、资金优势,以新产品开发、新工艺改进为目标,形成合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充分利用“校内生产实训”“校外实训生产”,在以培训为主的同时,积极承担产品加工任务。学校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增加因外协加工带来的资金收入、企业可以缓解生产压力并利用学校提供的先进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而学生通过对产品的生产加工熟悉零部件加工工艺、提高技能技巧并得到一定的奖学金,工学结合得以充分体现。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还要努力“创新”。一是培训上要创新。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积极的,要把这种先天的优势发挥好,就必须在目标教学中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允许他们边学边改;二是生产上要创新,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在“生产实训”“实训生产”上敢于否定,通过设立合作企业的奖励金引导学生在产品生产上大胆革新;三是合作上要创新,学校为企业提供合格的员工、为企业培训在职员工、参与企业新产品的研发和试制等,企业也要从利于提高培养质量的角度出发,为学校提供相关的设备、扶持学校的外协加工、安排技术能手和科技人员参与培训授课等,丰富校企合作内容。立体化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校企双方真诚互动,大力挖掘合作领域和空间,真正达到互惠双赢。

第5篇:对碳中和的认识范文

合作 合作学习 特点 策略

一、合作的重要意义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和重要动力。合作、与人共事的能力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但这种素质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合作学习把合作的观念引入到教学领域,让儿童在学校中不仅要学会竞争,而且要学会合作,这符合时代的要求。

从儿童开始,学校就应该在教学计划中留出足够的时间向儿童传授合作的知识,对儿童进行交往合作训练。我们知道,时代的发展特别需要人们具有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关心公众利益的责任感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自信心和能力,而这些品质和能力都需要通过教育来加以培养。所以,学会合作不仅是学习的需要,更是未来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二、合作学习的含义及其特点

1.合作学习又称协作学习,是指学生、同伴、教师和社会成员一起共同思考,努力探究某一个问题。当学生与他人共同努力以探究问题并建构理解时,他们形成了一个学习团体。合作学习,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2.合作学习的基本特点是指任何一个合作学习都必须应该具有的要素,不管这个合作学习的具体方式、方法如何,离开了这些基本要素,就不称其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实践活动性;(2)亲历参与性;(3)教师指导性;(4)形式开放性;(5)方法综合性;(6)资源共享性;(7)任务完成的合作性;(8)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性。

三、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有效实施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1.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小组合作的兴趣

皮亚杰认为,对于智慧发展来说,儿童之间的合作十分重要。学生在各种认识矛盾的交锋中集中正确意见,选择最佳思路,总结一般规律,这个过程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获得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并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兴趣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获取成功的先驱。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发挥其合作功能,教师首先应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创设教学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合作的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

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这一课时,我一开始先让学生自己看着电视屏幕统计在5分钟内通过学校门口的车辆,学生兴趣较高,个个想做一个小统计员,在说开始后,同学们是一会儿看,一会儿记,弄得手忙脚乱。5分钟后,学生汇报出来的数据是各不相同,抓住这个机会,我就立即问学生:“为什么会也现这种情况呢?”同学们一下子议论开了,有的说我看了这辆,就忘了那辆;有的说,边看边记我忙不过来了……抓住这个契机,我就及时提问:“那你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这时在学生的心中有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最好有同学跟我合作该多好呀!经过同学们的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每人统计一种车辆。针对学生提出的建议,教师立即加以采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了统计,学生的兴趣高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习惯

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因此,合作学习要想成功开展,建立分工合作的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1)分工。就是让每个同学各司其职,可这并不容易,因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所以分工的方式也不同。在小组建立之初,这个问题尤为突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在小组内要建立民主协商的氛围,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

(2)合作。合作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合作氛围的营造开始。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时,每个小组有一个袋子,里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一个学生按小组其他同学的要求从袋中摸出一个物体。这个活动就使得他们必须合作才能完成,为合作意识的培养提供了物质环境。

3.小组合作学习应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

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自主探索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例如,我在教学《9加几》时,当“还有多少盒饮料?”这个问题提出来后,我没有急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先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举起了一双双小手,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我说:孩子们,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学生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点数法、接数法、凑十法……像这样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非常必要!教师有意识为学生提供探索空间,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使学生体会到了合作创新的乐趣,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4.实施合作学习应努力做到“三个互动”

由于合作学习视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观而言,它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推延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改以来,师师互动的集体备课,做到了理念共造、资源共享、群体共进。师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充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把教学建立在更广阔的交流背景上,有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教学的本质,减轻师生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进教学的效果。不少教师深有体会地说:“注重三个互动,我的嗓子不疼了,教学效果提高了”。

第6篇:对碳中和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物理学史;课堂教学;学科育人价值

随着上海高中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外来教育理念的不断涌入,许多教师都开始顺时展之变调整自己课堂教学策略。一时间,诸如“后茶馆式教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成功教育”“赏识教育”等教学方式正以百花齐放的方式在上海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是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推进,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在思索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党的十报告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所谓“立德树人”,即树立德业,给后代做榜样,培养人才的意思。由此可见,“德”的教育应远高于知识本体的传授,因此发挥各学科的育人价值刻不容缓,且非常重要。那么作为物理教师,我们该通过何种途径发挥学科育人价值呢?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教育就是达到“立德树人”的有效措施之一。物理学史不仅记载了历代物理学家丰富的科学思想和有效的科研方法,还为后人探索未知世界、寻求真理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一、物理学史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技伦理

科技伦理是指科技创新活动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体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因此对科学工作者而言,能否运用一个正确的科学伦理观将是关系社会是否和谐发展、生态是否平衡的重要命题。

核能已是当今各国重点发展的新型能源之一。在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基础型教材中就有《反应堆 核电站》一节内容。在完成知识本体内容传授的同时,教师可穿插有关核能发电和原子弹的相关内容,由此不仅告知学生核能经济、安全、清洁,同时也让他们感受核能的巨大破坏力。

通过这样的物理学史教育,学生可以在事实面前感受到在利用科学技术改造社会的同时,应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二、物理学史教育,有助于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生命感悟是指对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价值的体会和感悟。通过对一个个科学家亲身经历的了解,让学生们跋涉在科学家们艰辛的探索历程的同时,明确生命的价值所在,感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时,感悟法拉第不畏艰辛,用十年时间探索“磁生电”的艰辛历程等。

当然,我们也可通过物理知识学习并渗透生命安全教育。例如:在讲到运动学部分时,渗透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车距,“低速转弯”等生命安全知识;在电学知识学习中结合如何安全用电等生活常识的学习。

三、物理学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

任何新知的获得都是源于对一个现象或者旧知的质疑。但凡有所创新的人,总是在不断的质疑和反思中,突破陈规,另辟蹊径,从而发现未知的“新大陆”。卢瑟福是高中生熟悉的名字,不仅因为他发现了质子,还因为他质疑的精神。著名的粒子散射实验,最早卢瑟福是为了证明其师父汤姆逊“葡萄干蛋糕模型”而设计的。但是当实验完成后,却得到了这样的实验结果,即:“绝大多数的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极少数粒子(约有1/8000)产生超过90°的大角度偏转,个别粒子(约占总数的1/20000)甚至被反弹回来。”当时的卢瑟福并未感到失望或沮丧,而是在质疑实验现象的同时,经过反思和推论,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论,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通过以上物理学史案例,不仅能使学生将课本上相对凌乱的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还能使学生体会到每一项新知的获得都源于“质疑”。通过领略科学家对问题和现象的质疑和探索,可以使尚处在学习中的学生培养起勇于挑战旧知,突破陈规,攀登科学高峰的意识和情感,从而逐步养成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探索“困惑”的习惯。

四、物理学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牛顿是耳熟能详的物理大师,在他一身诸多的科学贡献中,万有引力定律的得来既具有传说的神话,又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牛顿早在1665年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是牛顿却将这一定律整整推迟了20年才发表,这主要的原因就是r。牛顿当时想“两个质量均匀的球体之间存在着引力,它们之间的距离r应该是从两球心算起,还是从球表面算起呢?”直到1684年,牛顿才用他自己发明的微积分证明了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如果其质量全部集中在球心,产生的引力将不变,即r应从两球心算起。至此,牛顿于1687年在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由此可见,正是“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才造就了科学巨匠的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

通过以上物理学史案例,这不仅能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感悟到每一项科学发现的来之不易,更能让在他们萌动的内心深处培养起对“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锲而不舍,严谨求实,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的憧憬,并使他们意识到正是这样的科学态度才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基石。长此以往的熏陶,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

五、物理学史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能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会提问题,也有顽强的意志、严谨的态度,但是不能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这时候,有些老师就会说:“这个学生一定是学习方法存在问题,事倍功半!”可见,优质的学习方法对一个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伽利略是我们高中物理经常要提及的人名。他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在他一身诸多的物理学成就中包含了大量的有效的思想方法。其中,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时,他通过“作出假设实验设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方法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通过以上这样的物理学史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感悟物理源于生活的真谛,更能逐步培养学生坚定做任何事情要讲究方法的原则――只有方法得当,才能出真知!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物理学史的教育,并让学生得到不断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掌握各种各样的科学思维和方式,并运用于自己平时的学习中。

综上所述,物理学史教育对高中学生的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它不仅不是累赘,更是提高课堂有效性、丰富学生学习经历乃至促使学生课后不断探索、自我学习的源泉!当教师和学生一起重温“物理学史”时,不仅能让学生感悟物理学发展的点点滴滴,同时更能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及对科学的态度,进而学会主动学习。“以史为鉴,以史育人”,这是我们教育的宗旨,更是我们为学生应做的事宜。

参考文献:

[1](美)弗・卡约里.物理学史[M].范岱年,戴念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7篇:对碳中和的认识范文

所谓“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当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森林碳汇仅仅是指固定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林业碳汇则用了森林的碳汇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和森林的经营管理来达到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目的,并且按造相关的规则进行交易的过程和机制,简单的说,林业碳汇就是产生二氧化碳排放的企业或者个人通过一定的机构购买自己的减排量,购买机构用所得去植树造林,通过森林碳汇功能达到减排二氧化碳的效果,为减少温室气体作出贡献,森林碳汇体现的是森林的自然属性,林业碳汇是利用森林的自然属性达到社会属性。

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北京园林绿化国际合作项目办公室主任王小平提到:“政府正在鼓励更多的企业购买碳汇。林业碳汇的提出将林业的生态效益变成了一种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产品。尤其是现在北京正在举办奥运会,碳汇在北京的发展不仅会成为北京绿色奥运的宝贵遗产,还会增加大家对北京环境意识的认识。”

丰富“绿色奥运”内涵

据了解,2006年都灵冬奥会期间,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全部购买了自己的碳排放,由此,都灵成为第一个零排放奥运会。据王小平介绍,目前北京也正在和奥组委接洽,利用北京奥运的契机,促进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以及官员自愿购买自己的碳排放。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全世界风起云涌的“自愿减排”潮流使这种方式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中一种通用的减排方式。

王小平告诉记者,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的到来,北京市林业局在这方面已经做了相关的工作。比如已经设定了生态林的监测站,2006年启动了北京山区森林健康经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如何通过森林的经营来达到碳汇的效果,提高森林的碳汇能力。今年3月北京启动了大型公交车的行动,今年4月,北京市利用绿色奥运的契机启动了两个项目:房山的林业碳汇项目和八达岭的个人造林项目,其中房山项目是第一个以林业碳汇为目的的造林项目??这一系列活动的举办丰富了绿色奥运的内涵。

事实上,近年来北京市已经开始积极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暖。作为目前国际公认的削减碳排放最经济有效的替代手段――通过造林、再造林等林业碳汇措施减少大气中CO2浓度,已经引起北京市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北京来说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利用森林固碳来达到减排。

王小平提到,全国森林植被的平均碳密度为49吨/公顷,北京为22.5吨/公顷,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50%,这个数字说明北京具有巨大的碳汇服务市场潜力。此外,北京可以用来碳汇造林的面积为4.6万公顷,随着碳汇造林的不断增加,生态涵养区的生态效益将达到800亿元。

在采访中,王小平呼吁广大企业和个人参加到碳汇造林的活动中来,据王小平介绍,北京市正式启动的中国绿色碳基金中石油北京市房山区碳汇造林项目,就是中石油通过中国绿色基金会购买的碳汇项目,项目共造林6000亩。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使项目区的植物种类和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使林地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的功能显著增强,还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缓解了燕山石化带来的污染问题,增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吸收和氧气的排放量。与房山碳汇造林同时启动的还有来全国首批个人出资的碳汇造林项目――八达岭林场碳汇造林。从今年春天开始,八达岭林场在碳补偿资金的持续支持下营造以白皮松、栓皮栎、元宝枫等为主的碳汇示范林。根据专家计算,每出资1000元将获得5.6吨碳汇。

除了开展造林活动,王小平告诉记者,北京市还进一步推进鼓励市民在机动车使用中实现碳中和。据悉,目前,北京市机动车的数量已经突破了300万辆,并且正在以每天1500辆的速度增长,到奥运会之前,北京的机动车数量将达到325万辆左右。如按每车每年1.5-2.1万公里行驶里程计算,其排放量约5-7吨二氧化碳。据专家测算,平均出资1000元在京开展碳汇造林并使其生长20年,即可抵消一辆车的碳排放,从而实现车辆使用碳中和。当前,中国绿色碳基金开展的购买碳汇、赠送“绿色车贴”活动已经启动,围绕这些活动,不少车辆拥有者积极购买碳汇,实现碳中和,为绿色奥运贡献一己之力。

“目前相关政府部门正在大力进行碳汇知识的宣传,多渠道发放碳汇宣传资料,在一些公共场所或运动员驻地也设立宣传站和捐款箱,希望奥运期间境内外来京参加奥运的人士多多出资购买碳汇以抵消个人旅行及参会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兑现绿色奥运承诺,丰富“绿色奥运”内涵。”王小平告诉记者。

以市场化手段推进林业碳汇

一度被媒体热炒的北京环境交易所随着奥运临近将于近期正式推出。北京将以此搭建全国性的环境权益交易平台,并在适当条件下用市场方式推进碳交易。

“成立碳交易所,意味着中国企业也有减排义务。而目前碳交易还停留在企业之间,或者是企业与基金之间。”业内人士指出。王小平进一步指出,北京在这方面的探索已经先行一步,比如北京正在进行筹建的碳基金,这是处于奥运期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绿色奥运需要。“清洁发展机制”(CDM)也在进行相关工作。

“北京产权交易所建立环境交易中心,对森林碳汇和减排有很重要的意义。”王小平提到,北京市正在积极推进碳汇交易,比如,将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林业碳汇管理办公室,这个办公室对林业碳汇进行管理,进一步促进北京城乡一体化,促进北京对于生态涵养区的补偿功能。林业碳汇的发展首先可以在北京各区域之间进行交易:比如怀柔和朝阳。怀柔的区位环境有利于大力发展森林碳汇,而朝阳经济比较发达,林业不发达,可以在朝阳和怀柔之间实现碳中和。朝阳享受了怀柔的碳汇,就应该为这种享受出资,可以由政府来买单。王小平认为,目前在相关机制和体制都不健全的情况下,应该由政府主导来推动林业碳汇的发展,而且这种发展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王小平进而提到,在对国内外有关森林碳汇管理、监测和评估体系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应该根据北京目前森林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企业与园林绿化部门在森林固碳方面的合作摸式,商讨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降低碳交易成本,增加碳汇产品的有效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全面构建碳交易管理政策体系,形成良性运作机制。同时,应该研究建立适宜北京地区的、一致有效的、先进的和具有国际可比性的碳汇生产、计量、监测和评估的方法学体系,开发制定相应的对森林碳汇进行科学管理的方法和模式。这套体系可作为政府评价碳中和的一个依据,真正实现政府主导下双方的一个共赢机制。

第8篇:对碳中和的认识范文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具体旅游形式,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15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3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2.3万亿元,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以此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在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的同时,旅游产业也面临着转变传统发展模式,积极发展低碳旅游的重任。因此,探讨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可行途径和政策支持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重要意义

(一)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结构

目前,走低碳之路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共识。从旅游资源开发到旅游产品项目的设计实施,从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到旅游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低碳行动已经从多个层面开始进行。今后,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提高,特别是低碳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的不断开发,低碳旅游对经济增长结构的优化作用将越来越明显。旅游业应充分利用发展低碳旅游的产业优势,在区域和国家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优化就业结构

目前,我国旅游业创造的就业岗位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9.6%,直接与间接就业总人数已逾7600万人,预计2015年将达到1亿人。2011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曾明确提出,力争到2015年,国内每年新增旅游直接就业70万人,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700万人。旅游业容纳的就业人数庞大,增长很快,同时也是低碳的就业方式,因而对优化我国的就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三)改善出口创汇结构

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众多的名胜古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近几年来入境游客和创汇收入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将达6630万人次,出境旅游人数将达8375万人次。境外游客入境旅游相当于我国出口旅游服务,与出口简单制造业产品相比,出口旅游服务具有低碳和改善出口结构的特性,具有更强的可持续性,因此,发展低碳旅游对优化我国出口创汇结构也具有突出的作用。

(四)有助于培养社会公众的环保理念和低碳意识

低碳经济和低碳旅游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一个概念,许多游客也不了解如何在自身旅游过程中真正实现低碳化。因此,通过低碳旅游进行直观的低碳理念教育,寓教于乐,借助旅游丰富的形式和内容,推广宣传低碳生活方式和低碳生活常识,不仅对游客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和教育过程,而且能够培养社会公众的环保理念和低碳意识,有效地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因此,其社会意义是明显的。

二、发展低碳旅游的可行途径

(一)规制旅游业参与主体

为大力推广低碳旅游的理念和低碳旅游行为,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该制定有关低碳旅游的规则,用来约束相关主体,从而达到推行低碳旅游的目的。旅游业的参与主体有旅游业主管部门、各类旅游企业(包括景区景点)、行业协会、当地社区和游客等,这就需要针对多个不同主体制定不同的低碳要求和规则,来约束相关主体在旅游中的行为。如果不制定出相关规则,相关主体大多数是不会主动采取低碳措施的。只有出台了可行的规则,才能逐步引导和规范景区景点的规划建设、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行业协会的作用,以及旅游者的自身行为,从而促使旅游业真正发展低碳旅游。

(二)转变旅游业发展模式,增加低碳旅游项目和产品

首先,要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开发低碳项目。结合旅游地域特点,统筹规划,借鉴国外成功的例子,以低碳投入为手段,以获取低碳收益为目标,选择和建设低碳旅游项目和低碳旅游产品。其次,要充分利用低碳旅游吸引物来增加旅游的低碳程度。这些低碳旅游吸引物既可以是有形的、物质的、自然的低碳旅游吸引要素;也可以是无形的、非物质的或人工的低碳旅游吸引要素,例如人工建造的低碳景观设施、低碳建筑设施和低碳产业示范园区等。再次,要有计划地增加低碳旅游设施。既可以新建碳排放量较少的旅游设施,也可以对旧的设施进行低碳改造,使其碳排放量较以前明显降低,如低碳道路交通设施、低碳环境卫生设施和低碳能源供应方式等。

(三)结合具体旅游活动实现碳中和

在旅游活动中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是在旅游项目设计开发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到碳中和的问题,结合具体旅游活动设计出碳中和的做法,同时加强宣传,鼓励旅游者以自己在旅游过程中实现碳中和为自豪。通过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业的低碳项目设计和宣传,广泛地提高旅游经营管理者和旅游者对环保问题的重视程度,从而加强环保意识,在旅游活动中进一步增强责任感,规范自身行为。

(四)大力宣传和推广低碳旅游方式

大力宣传和推广低碳旅游项目和旅游方式也是发展低碳旅游的重要步骤和手段。要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必须促使旅游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和旅游者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既要重视旅游开发的经济价值,又要重视旅游开发的生态价值、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要树立体验型低碳旅游典型模式,向旅游者提供可选择的低碳线路和低碳项目极其具体活动;在旅游过程中倡导以徒步、自行车、公共汽车、铁路等相对低碳的旅游交通方式取代自驾车、航空等高碳交通方式,选择绿色酒店设施和绿色食品等,引导旅游者理性消费、低碳消费,从而在游客、旅游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中形成倡导低碳旅游的良好氛围。

三、发展低碳旅游的政策支持

(一)制定和完善低碳旅游标准和认证制度

大力发展低碳旅游的前提是要制定和完善低碳旅游相关标准,并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措施。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和法规。从发展格局上已为下一步制定和完善低碳旅游标准奠定了基础。现在需要在已有法律和制度框架基础上,由有关政府部门联合制定有关低碳旅游产品、项目,及其服务质量标准,促使低碳旅游从设计开发、规划建设,到经营管理和旅游消费的规范化操作,实现旅游过程全程低碳化。

(二)用税收优惠和补贴等政策鼓励低碳旅游项目开发

从政策方面来看,可以通过税收、经济补偿等经济手段鼓励旅游企业开发和设计低碳旅游项目;对于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建设项目,实行关停并转;对于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景区景点给予一定的优惠补贴政策,鼓励其低碳模式的发展。

(三)严格控制和合理规划环境容量

由于旅游环境容量具有可控性的特点,因此,可以根据一定时期内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的限制,在低碳目标要求下,合理确定和控制旅游地实际可容纳游客量,以及相应的设施建设规模水平。旅游投资开发者和经营管理者要树立低碳发展的理念,从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借鉴国外实施低碳经济的模式和经验,根据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优化配置资源,实现旅游地资源环境的循环利用。

(四)相关政策与国际标准接轨

第9篇:对碳中和的认识范文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重点介绍了常见有机物的结构、性质、转化、合成等知识。由于有机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性质独特,学习时有一定难度,所以复习时寻找正确的切入点以及合适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下面谈几点怎样有效复习有机化学:

一、抓住基础,注重概念

有机化学基础内容包括: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同系物、卤代烃、醇、酚、醛、酮、羧酸、酯、油脂、糖、氨基酸、蛋白质及合成高分子,认识它们的概念、组成、分类命名、代表物的表达式、结构、性质,明确结构决定性质,并能由性质、结合质谱图、核磁共振氢谱图、红外光谱图的作用,推测其结构,能辨别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达到纵览全局的境界。

如复习醛时,应明确醛是烃基(氢原子)与醛基相连的有机物,可分脂肪醛、芳香醛、一元醛、二元醛等,饱和一元醛通式CnH2nO,代表物乙醛:

1.分子组成与结构: ,分子式:C2H4O,电子式: 。

结构简式:CH3CHO,及球棍模型、填充模型等。

2.物理性质: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发,能与水、乙醇、乙醚等互溶。

3.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与O2发生催化氧化,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等强氧化剂氧化。②加成反应,与H2发生催化加成得醇(即还原反应)。注意醛基不能与金属反应,也不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其他代表物还有甲醛、苯甲醛,重点是典型性质、反应条件、反应类型,这样对醛类有一个完整的复习。

二、抓住官能团,掌握规律

官能团决定了有机物的特征性质,是学好有机化学的金钥匙,是物质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物质具有的性质就是官能团具有的性质,某物质含多种官能团,其性质也是所含官能团性质的叠加(注意官能团相互影响),同时决定了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在复习时抓住烯烃一大片,卤代烃、醇、醛、羧酸、酯一条线的转化关系:

其中卤代烃是烃和烃衍生物相互转化的桥梁,伯醇连续两次氧化成羧酸,明确它们转化时的反应类型,对应条件,熟练掌握转化规律,是有机合成推断及设计的关键。

三、善于对比,增强联系

虽然有机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只要善于对比,寻找异同,就能强化知识,加强记忆,增强联系,如从有机物性质上对比:

1.能使溴水退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及苯同系物。

3.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会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酮羰基及苯环。

4.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醛基。

5.能与钠反应放氢气的有机物含有羟基或羧基。

6.能与碳酸钠、碳酸氢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或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有机物中必含有羧基。

7.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为醇(浓硫酸加热)、卤代烃(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官能团的β-C上含有H。

8.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为卤代烃(氢氧化钠溶液加热)、酯(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糖(单糖除外,稀硫酸加热或酶催化)、蛋白质(酶催化)。

9.遇氯化铁溶液显紫色的有机物必含酚羟基。

10.能连续氧化的醇具有―CH2OH的结构。

又如从反应物量上对比,从物质空间结构上对比等既能巩固物质性质,又加强了相互联系,从而能0多角度灵活掌握物质性质。

四、学以致用,寻找题眼,设计、推断有机合成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有机合成设计及推断题容量大,关系复杂,综合考查学生的运用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考化学选考的重点、热点,关键是审清题干信息,题设问题,寻找题眼,根据性质、不饱和度,推测物质结构,观察碳骨架构建及官能团的转化,运用正推法、逆推法或正逆结合法,分析反应类型,理顺物质转化的来龙去脉,全面解决题设问题,对同分异构体的判断要明确限制性条件,结合物质性质、等效氢的要求及同分异构体的对应关系,全面书写同分异构体,这样既综合运用知识,又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