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光伏行业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灾难”是否会来袭,尚需观察。但针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业界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光伏产业应从生产向研发转变,从制造向创造转变。如果没有创新,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光伏产品必将陷入低价竞争的怪圈,国内的光伏产业就没有出路。
调查带来压力
在过去一年中,低迷不振的光伏产业,被冠以“寒冬、暗夜、低谷”等字眼。就在光伏产业头上“朝阳行业”光环逐步褪色时,欧美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调查,再度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光伏产业前景的担忧。
“这次反倾销调查是国内光伏制造业的成本下降速度远高于国外同行业者的预期,加之欧洲光伏支持政策缩紧,造成国内外同行业企业竞争加剧引起的。而且,由于国内光伏产业近几年多了不少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竞争力不强的中小企业。一些企业在技术竞争方面不具备优势,低价竞销成为其常规战略,这容易给国外提起反倾销以口实,也是国外提起反倾销的一个诱因。”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储能专业委员会研究员李雷说,“如果此次反倾销调查成立,必定会使一些规模小、实力不强、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破产倒闭,而技术实力强、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则要做好战略整合
准备。”
与此前美国对华“双反”调查不同,由于欧洲是中国光伏组件的最大出口地,去年中国光伏产品有60%输往欧洲,欧洲市场对于中国光伏产业的意义非比寻常。甚至有人预测称,如果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有可能导致六成左右的中国光伏企业倒闭。
创新谋求发展
反省自身,欧盟对我国光伏组件实施反倾销调查,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光伏产业创新能力的不足。
“总的来说,由于技术水平的原因,我国企业在大宗成套光伏设备制造等方面,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和竞争力,这是影响我国光伏产业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障碍,必须引起重视。当我国劳动力成本竞争优势下降后,未来全球光伏企业比的就是核心技术带来的成本降低。”李雷说。
9月10日,记者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中检索发现,目前,我国与光伏有关的3种专利申请中,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占比达60%,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占比达26.66%,而发明专利申请占比仅为13.33%。由此不难看出,虽然在专利申请量上我国光伏企业占据优势,但硬实力却有待加强。
【关键词】:新能源;发展;现状;趋势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ew energy, new energy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overall strategy of new energy industry.
Key words: new energ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rend
中图分类号:TU241.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等。中国风电资源主要是在东北、西北和内蒙古等地区,煤电资源主要在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和甘肃西北等地。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川渝云贵以及两湖两广地区。但是电力消费的中心却是在沿海地区,所以说我国能源的产生地区和电力消费中心是不匹配的,这对电网搭设和能源的利用都具有一定的考验。
一、中国经济整体概况
1.中国经济现状
目前世界经济危机并没有改变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趋势。中国未来经济依然表现为高储蓄、高投资、高资本与高速度,如表1所示。对于中国经济的分析,主要从出口、房地产、内需三个部分剖析,这三个部分被称为中国的三驾马车,同时日益和国外接轨是中国经济的主流趋势。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平滑增长的过程,它和消费能力、需求能力紧密相关。产业弥补式的增长特性使得在对待一个产业时需要有收放自如的控制力,不能过分的打压。但是中国经济增长轨迹的变化将被缓慢启动,调整的模式具有明显的需求先导型、产业内部深化等特点。此外,中国经济将步入一个较长时期的“次高速经济增长时期”,人们原来所想象的各种增长模式大转变并非想象得那么迅猛。
表1:2009年~2013年我国GDP的增长情况
2.重点关注的新兴战略产业领域
1)新能源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和新能源汽车等。此外,核电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和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也颇受关注。
2)新材料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
3)信息通信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传感网、物联网,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软件和信息服务,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和成套工艺等专项。
4)生命科学领域:关注的对象包括转基因育种、干细胞研究,生物医药、生物育种,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新、重大传染病防治。
二、新能源分类与特征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新能源定义为: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具体来说,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所以概括的说新能源的两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新技术和可再生。
世界新能源的分类可以分为三类:传统生物质能,大中型水电和新可再生能源。其中新可再生能源具体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据ICTresearch研究分析表明,未来的新能源有:波能、可燃冰、煤层气、微生物、第四代核能源等能源。
三、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
国际能源署(IEA)对2000年~2030年国际电力的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将最快。IEA的研究认为,在未来30年内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比其他任何燃料的发电都要增长得快,年增长速度近6%,在2000~2030年间其总发电量将增加5倍,到2030年,它将提供世界总电力的4.4%。ICTresearch认为,IEA的研究过于保守,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至少应占世界总电力的10%以上,要翻10~15倍。
1.中国新能源市场特征
中国风电资源主要是在东北、西北和内蒙古等地区,煤电资源主要在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和甘肃西北等地。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川渝云贵以及两湖两广地区。但是电力消费的中心却是在沿海地区,所以说我国能源的产生地区和电力消费中心是不匹配的,这对电网搭设和能源的利用都具有一定的考验。
2.中国新能源市场现状
1)光伏:市场短期的阴霾不掩长期灿烂,光伏辅料的国产化机会备受关注。光伏行业正在经历因产能扩张增速远大于需求增速而导致的供给过剩,全产业链面临价格下跌、利润水平下降的压力。ICTresearch认为短期内,从组件、电池片、硅片到多晶硅均面临利润被压缩的压力;但长期看终端价格的下降有利于更早实现光伏平价上网,ICTresearch维持行业长期高景气的判断。
2)风电:行业整合加剧,行业龙头优势将愈加凸显,关注风机材料国产化的蓝海市场。短期供给过剩导致的全行业价格下行压力仍将持续。政策面对于风电制造业门槛的抬高和行业规范化治理的重视,将有利于风电行业走出无序竞争,提升行业集中度,未来行业将呈现强者恒强态势。
3)核电:安全风险巨大,等待政策明朗。由于日本核电事故造成的深远影响,各国相继出台政策计划逐步退役核电站;国内政策并未改变目前的核电建设规划,但建设进度可能放缓,未来审批标准将愈见严格。
4)新型电池: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量产启动可期,关注电池材料商的业绩释放。政策方面目前以示范运营先行,ICTresearch认为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已经为新能源汽车运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充电/换电模式并行,为新能源汽车运营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设施。
四、细分产品详细分析
1.世界光伏市场发展历程
在能源紧缺、节能减排的格局下,太阳能的安全、无污染和资源无限等优良属性注定了太阳能必将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光伏行业在政策扶持、成本下降、能源优势三大因素的引导下将长期高速发展。如图1所示。
全球光伏装机容量
2.中国与世界光伏市场规模现状
如图2、图3所示,中国2015年光伏装机量要达到10GW,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对日本地震十分重视,重新检讨了能源结构,把新能源(PV)看做了重点。除了ICTresearch传统意义上要求光伏组件价格下降以便在有限的财政补贴内最大限度的推动光伏发展外,另外一个因素是电网建设。这主要是要解决长距离输送的问题,就是电网的建设(电网的覆盖范围要包含新疆、内蒙等)和输电成本的下降(主要包含超高压输电和直流输电等技术的突破)。随着今后国家输电网络的完善,给西北地区大规模光伏电站建设打下基础。但是,2011年多晶硅、硅片附加值、电池片附加值、组件附加值等各光伏产业链走势低位盘整。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 人才 瓶颈
太阳能光伏产业最近几年在我国发展很快,我国已经成为太阳能电池板的世界生产工厂,随着整个行业的爆炸式增长,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然而我国培养太阳能光伏人才的机构却非常少,人才培养相对滞后,这一现状已严重制约了该行业的发展。
1 我国太阳能光伏应用产业长期看好
未来我国光伏应用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其长期发展前景被看好,这是因为:
1.1 太阳能是一种绿色清洁能源,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和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近几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的极寒和高温天气,让人们不得不把目光重新聚焦在低碳、环保上,低碳经济得到各国大力扶持。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环保、廉价,显示出巨大的开发应用潜力。当前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技术不断进步,呈现成本下降的良好态势。从中长期来看太阳能行业都将保持旺盛的需求,整个光伏产业的市场前景仍然乐观。
1.2 中国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据报道,2011年中国太阳电池产量达到1298.39万千瓦,占世界总产量的34.9%,是世界光伏产量最大的国家,但中国约有96%的光伏产品的市场依赖于国际,国内市场容量较小,只占全球光伏装机总量的不到1%,但未来有望加快增长。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力争使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8GW,到2050年力争达到600GW。预计,到205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装机将占全国电力装机的25%,其中光伏发电装机将占到5%~10%。如此巨大的市场说明这个行业肯定有光明的前景。
2 太阳能光伏行业人才短缺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
2.1 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各类人才均处于短缺状态
近些年来,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把光伏产业列为优先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600个城市中,有300个发展光伏太阳能产业,100多个建设了光伏产业基地。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行业对人才需求量的剧增,国内外光伏产业生产、管理、研发、技术工艺、营销、设备安装和维护等各类、各层次人才非常有限,特别是一线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严重不足,预计未来五年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将需要数十万各类、各层次技术人才。
2.2 太阳能光伏行业高端技术研发人才短缺
长期以来,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都是“两头在外”,即生产在国内,但是原材料、设备在外,核心技术和市场在外的一个畸形发展状态。这里所说的核心技术就是指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高纯度多晶硅提纯技术,这种技术一直控制在德国、日本等少数国家手中,控制了整个产业的上游产业链,我国大多数太阳能光伏企业,从事简单的加工制造工作,高耗能,高污染,利润低。而掌握核心技术的上游企业攫取了整个链条的大部分利润。我们要摆脱这种处境就需要掌握该行业的核心技术,加大技术研发和科研投入,进行自主创新,降低整条产业链的成本,提高竞争力,这些工作的完成必须要靠掌握该领域核心技术的高端技术研发人才完成。因而,人才,特别是高端技术研发人才的短缺成为了行业发展的瓶颈。
3 太阳能光伏行业人才培养工作滞后
太阳能光伏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它综合运用电子、电气、机械、材料等领域的专业知识,综合性较强,专业性突出,是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于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来说,该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却相对滞后。
现在,在世界范围内来看,专门为该行业发展设立的人才培养部门和机构都比较少。目前,国外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培养相关领域的人才。一种是高校及实验室培养模式;另一种是企业自主培养模式。在高校及实验室培养方面,美国、欧洲和日本的部分著名大学都建有新能源学院或新能源实验室,用于培养风能、太阳能科技人才,如美国的能源部每年都会专项拨款大量资金用以资助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新能源领域的研究工作,特别是近些年这一资金数额已经达到上亿美元,足见其对新能源领域的重视。再比如丹麦技术大学设立了新能源学院,专业涉及太阳能、风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还有一些其他国家的著名大学设立了太阳能相关专业,如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光伏工程专业、瑞典达拉纳大学的太阳能工程专业等。而企业自主培养模式中,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实力以及技术和资金支持才能实现人才的自主培养。国外有很多企业具备这种实力,完全能够实现技术的自主创新和人才的自主培养。如美国的SolarCity,它是位于加利福尼亚的一家太阳能系统的提供商,该企业的资产总计已经达到了3000多万美元,因而具备了自主培养人才的实力。这对于培养太阳能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推动当地太阳能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内来说,太阳能相关专业的教育相较于国外,无论是从资金、技术和实力上讲都更加逊色。国内培养太阳能相关专业人才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中随着科研项目来培养人才的方式,也就是一些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完成受资助项目的过程中顺带着进行了人才培养工作,这种方式具有一定随意性,周期长,培养太阳能领域的人才数量也较少。另外一种方式就是企业自主培养专业人才,这种方式在一些大型企业都有所体现,这些企业从海外招募专业顶尖人才,构建本企业的科研团队,进行自主创新,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如保定的天威集团等,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所急需的人才问题的。
应该说太阳能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还是要通过高等教育的方式来解决,但是在最新的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专业代码参考目录中还没有找到太阳能相关专业的专业代码,可见从专业设置的角度还没有给予该专业足够的重视。国内第一个设立太阳能光伏学院的是南昌大学于2008年10月6日创立的,该学院的建立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专业人才培养的空白。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昌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等少数高校成立了太阳能光伏学院,主要培养博士、硕士高层次研究型人才,教育部在上海交通大学有太阳能发电及制冷工程研究中心,在合肥工业大学有太阳能光伏研究中心,东南大学正在组建硅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另外河北工程大学、沈阳工程学院[1]、淮海工学院[2]等十几所大学创立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能够进行太阳能领域本科生的培养工作。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3]、新余高等专科学校[4]开办了太阳能工程专业培养技能型人才,主要从职业技术教育的角度培养太阳能专业人才。但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太阳能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从国内太阳能光伏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专门培养太阳能专业的高等院校和机构太少。
虽然国内从2008年以后在一些高等院校开办了光伏类专业,但很多都是在物理、材料、电气等专业下设立的光伏方向,专门的独立的培养太阳能专业的机构屈指可数。这一方面来说是国家的教育管理部门对太阳能专业人才的培养还不够重视,另外一方面反映出我们的高等学校还处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中没有走出来,没有主动进行市场调查,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适应市场的需要。一方面,高等学校花费大量资源培养出来的学生走向市场却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市场上急需的专业人才高等学校却培养不出来。任其发展下去,我们的高等教育将走入岌岌可危的边缘。
②太阳能专业人才的培养尚处于摸索阶段。
已经开办太阳能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院校在培养目标的设定,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的选择方面都不够成熟,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师资队伍极其匮乏,能够担任这一专业教学的老师非常有限,好多学校都是从外边的科研机构请一些专业人士担任教学工作,或者是从一些行业中比较有名气的企业中请技术人才担任教学工作,师资队伍不稳定。整个专业的人才培养都处在起步阶段。
③高端核心技术研发人才的培养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高端核心技术的人才的培养工作关系到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行业发展的瓶颈,关系到整个行业的生死存亡,人才瓶颈问题不解决,将极大地制约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然而,在国内还没有哪个机构能够培养出能够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专门人才。
4 太阳能光伏行业人才危机的解决对策
4.1 大力引进行业内的高端技术研发人才
加强对海外人才的引进工作能够快速解决影响行业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许多留学海外的留学生,做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回国的意愿,只要我们加大政策引导,提供优厚的待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这些高端人才是愿意回国创业的,有了这些高端人才的加入,整个行业的发展会有质的进步。这些海外留学生很多都有很高的创业和工作热情,应该尽力给他们提供优厚的物质、精神条件,使他们发挥技术优势和聪明才智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4.2 建立完善的行业发展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适应行业发展的高职、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人才资源,满足企业对高端研发人才的需求和对一线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另外,与行业发展相关的法律、商务谈判、营销、管理类人才也应当纳入到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来,可以鼓励在校大学生进行双学位的学习,培养复合型人才。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面,积极推动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的结合,积极推进学生走出去,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这样人才培养才不会与实践脱钩。
4.3 促进产学研结合
我国长期以来都存在产学研脱钩的现象,企业自己经营自己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闷着头搞自己的科研,使得很多科研成果不能应用于实践,企业的技术水平得不到提高。企业应该认识到要想生存,必须重视技术水平的提高,提高核心竞争能力,这一方面要加大本企业内部的科研投入,重视自主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大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利用高校的人才之长,补自己的人才之短。高等院校也要改变办学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与市场结合,调整专业结构,培养市场需要的技术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4 培养稳定而专业的师资队伍
鼓励相近专业的老师和有潜力的老师转行到太阳能行业中来,开展太阳能或新能源领域的研究,鼓励这些优秀的师资深入企业,在实践中锻炼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促进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相融合,这也是一些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教育体制,只有不断在实践中磨练,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专业知识才能够不脱离实际,培养的学生才能更适应市场需求。
4.5 企业创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
企业要为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短视行为,而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工作,这与企业的经营行为相互冲突。企业应该认识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脱离技术创新的经营行为终归要被市场淘汰,而任何的技术创新都以人才为依托,所以应该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不能只使用不培养,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考核机制,为人才提供肥沃的土壤,使人才能够进得来,留得住。
参考文献:
[1]郭瑞,王胜辉,高微,王帅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太阳能方向)”专业人才培养初探[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8(3).
[2]刘学东,邵理堂,孟春站,宋祥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太阳能利用方向)人才培养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010,8.
[3]周雷,孙云龙,刘伟.光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职业时空,2011,10.
[4]廖卫兵,罗双根,孔青荣,熊明辉.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 加强太阳能光伏专业建设――关于太阳能光伏技术人才培养的思考[J].新余高专学报,2008,13(3).
课题项目:本文是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立项项目《河北省太阳能光伏产业人才现状与需求分析》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RS-2012-3033。
作者简介:
岑玢(1976-),女,河北石家庄人,讲师,主要从事管理学、统计学的研究工作,石家庄经济学院教师,讲师,2012年6月受资助承担了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项目《河北省太阳能光伏产业人才现状与需求分析》,本文就是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一、光伏发电行业现状
(一)全球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情况
1.现状。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且前景最为看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之一。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从2001年的1. 79GW增长到2013年的46. 9GW } 2013年,全球累计装机达123. 2GW。其中中国、日本、美国、德国分别新增装机11. 3GW ,6. 9GW ,4. 75GW和3. 3GW。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已制定光伏行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2020年,欧洲国家的光伏装机容量将达4亿千瓦,美国达3亿千瓦。光伏发电行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其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也将占据更加重要地位。
2.未来发展预测。根据欧洲光伏工业协叙EPIA)2013年的预测,20132017年全球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年均增长率12% ,2017达70GW。2020年,欧洲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占比将达12%,2050年约占30%;美国计划2020年提高到10%左右,2050年达25%。欧洲联合研究中,以JRC预测,2100年太阳能发电将提供全球能源需求的64%.未来市场空间巨头。
(二)我国光伏发电行业基本情况
我国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按接受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全国大致上可分为五类地区:一、二、三类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或较丰富的地区,而积较大,约占全国总而积的2/ 3以上,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四、五类地区虽然太阳能资源条件较差,但仍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太阳能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0-350这一带,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低值中心;太阳年辐射总量,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而且除西藏和新疆两个自治区外,基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山于南方多数地区云雾雨多,在北纬300-400地区,太阳能的分布情况与一般的太阳能随纬度而变化的规律相反,太阳能不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而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长。
二、项目风险分析
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山于项目的集中建设投资以及上游光伏组件价格大幅波动等影响,光伏发电行业存在的风险问题也日益凸显,需要各方进行深入分析并引起足够重视。
(一)政策风险
1.光伏电站项目对政府补贴的严重依赖。根据统计,火力发电的成本约为0. 4元/度,水电的发电成本为0. 2-0. 3元/度,核电的发电成本为0. 3- 0. 4元/度,风电的发电成本为0. 6元/度,然而,光伏发电的成本却高达0. 8- 1. 0元/度。因此,在目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光伏发电仍然严重依赖政府的补贴支持,还没有具备脱离补贴、独立参与电源市场竞争的能力。国家的鼓励扶持政策对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国家对分布式光伏等项目政策仍不够明晰。虽然国家明确表示要大力推动其发展,并已制定较为全而的扶持政策,但具体办法仍不够细化。如光伏企业在税收减免、备案流程、电网代付这些细节政策上均没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导致现在分布式光伏备案、入网等手续依然烦琐。
(二)技术风险
1.光伏电站组件质量对项目运行产生大的影响。目前电站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电站系统角度,第二是电站设备角度,其中包括缺陷水平较高,串并联损失严重,质保不能得到保障,差异化质量问题等。根据杜邦公司调查结果,光伏组件衰减做得好的产品.每一年发电量的衰减可以做到0. 5%.而一些没有经过检验的产品,衰减竟超过5%。经测算,电站使用年限按照25年计算,所使用的组建功率衰减0. 50/}u衰减50/}目比,投资回报率相差9. 4%。
2.未来技术进步对项目投资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光伏电站投资具有一次投资,长期回报,后续运营维护成本低,收益稳定等特点。但山于光伏产业技术更新快,也使电站投资作为一项投资周期长达20年以上的项目面临着新技术带来的未来发电效率、并购技术、设备维护更新等不确定性风险。
(三)运营风险
项目的运营依赖光伏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转和配套的电网建设,一旦光伏发电系统出现故障或是不能正常接入电网,企业收入将会受到影响。光伏发电量易受机组运行效率、当地的太阳能资源影响,如果发电小时数达不到预期水平,将直接影响项目的销售收入和贷款偿债能力。另外,随着各地新建光伏发电项目的增多了弃光现象时有发生,都对项目运营也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项目融资思考及建议
(一)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支持政策
为支持光伏产业快速发展,一方面,未来政府应继续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机制,加大对太阳能资源测量、评价及信息系统建设、关键技术装备材料研发及产业化、标准制定及检测认证体系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农村和牧区光伏发电应用以及无电地区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支持。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政府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实施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严禁资金流向盲目扩张产能项目和落后产能项目建设
(二)明确重点合作项目,差异化支持企业发展
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央企发电集团、省属国有发电企业及控股、参股公司,以及具有较强实力的其他新型投资者。同时对主营业务不突出、盈利能力较差的民营企业审慎支持。项目方面,大力发展技术成熟、设备稳定的并网光伏电站,结合水电、风电大型基地而建设的风光互补、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对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等食市、区的18个分布式光伏示范区项目,以及其他开发建设条件已落实、运营有保障的项目给予重点关注
(三)加大项目技术风险分析,严把电站质量关
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的80%以上出口海外市场,过度依赖出口的发展模式导致行业风险很大。如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因西方国家消减对光伏产品的补贴,直接导致国内许多光伏企业倒闭。德国、美国和日本是光伏产业发展较快的国家,他们拥有很多知名的光伏电池生产商,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光伏产品终端消费市场。光伏发电作为绿色新能源,是解决全球性“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我国要实现光伏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积极开拓国内光伏应用市场。
我国光伏产业的确是遭遇了空前的压力和挑战,但是我们也看到,近几年来国内光伏企业快速发展,我国光伏企业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升,随着《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国内扶持光伏产业相关政策的相继颁布,以及国际光伏市场的逐渐复苏,目前正是国内光伏产业转变运营模式、提升技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走向健康、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一)推动市场重组,拯救光伏行业
据统计,2011年统计的光伏企业数为262家,2012年已经降至112家。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企业退出了光伏行业,一批技术水平低、转换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或者收购。2013年3月20日,经无锡市中院正式裁定,对无锡尚德实施破产重整。尚德破产是中国光伏产业最具风向标作用的信号,意味着政府不再无限制给光伏企业输血,而是决定让市场优胜劣汰,中国光伏产业进入重新洗牌期。中国光伏整合未必是坏事,它将促使资金和技术向更加有实力的企业聚集,在适当时机进行洗牌,反而会使相关行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经过新能源行业的大洗牌之后,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脱颖而出,将凭借先进的技术和成功运作成为光伏领域的翘楚。危机过后,我国光伏企业去弱留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会更强。
(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避免恶性竞争
国外企业对我国太阳能电池反倾销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价格上。虽然大企业表示产品价格高于成本,但有些企业为了抢得市场,确实存在低价销售的行为,这也反映了长期依赖出口的光伏行业各自为战、组织松散的现状。我国光伏行业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如何“做大”,而是如何“做强”的问题。中国的光伏企业想要独霸江湖是不太现实的,而是需要和对手,甚至是欧美的企业合作,共同分享市场和技术的发展与繁荣。我们需要的是在国内光伏行业里培育一批优秀企业,进而带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的市场环境,制造最好的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缔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品牌。
(三)加大技术研发,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这次光伏产业危机中,受冲击最小的是上游掌握硅料提纯核心技术的大企业,受冲击最大的是中下游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生产商,作为世界第一太阳能电池生产大国,我国光伏企业损失最大。国内光伏电池生产九成以上的原材料依赖进口,而且生产设备也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源头受制于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光伏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我国光伏行业必须加大技术研发、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完善自主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竞争力。只有国内光伏行业的技术提高了,才能保证我们国家的政府财政补贴更多的变成国内光伏企业和用户的实惠。
(四)转变经营模式,降低生产成本
经过竞争淘汰,资金和技术将进一步向大型企业聚集,促进这些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光伏产业链,进行垂直一体化经营。保定英利公司是国内第一家拥有完整光伏产业链的企业,主要从事硅料、晶体硅硅锭、硅片、太阳电池、组件、控制一逆变器、光伏系统工程及光伏应用产品的研究、制造、销售和服务。通过建立完整产业链使光伏产品从各个环节降低生产成本,增厚企业利润,确保产品质量,提升抗风险能力,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发展光伏全产业链可以改善无序竞争和盲目扩张的状况,符合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择优扶优”政策,有助于整个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建立坚强智能电网,规范光伏应用系统平台
不管世界上的哪个地区,光伏对于他们来说,从它的出现开始,就成为了一个必要也是必须的事物。光伏是现代科技和新能源发展的产物,也是推动以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一个最重要的行业,那就是太阳能光伏行业。说它新兴其实真正出现的时间也不短了,但是在现代高效率、快节奏的现状下任何的行业都避免不了要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太阳能光伏领域也正是如此,不仅仅是在太阳能光伏的使用效率上要考虑怎么创新,更要发展的就是营销策略,营销策略的有效转变是一个公司重新注入活力的强有力的保?C。那我们就来说说对于光伏行业企业,到底应该改变的是什么、该如何改变。
一、积极进行市场调查,定期进行技术调研
在现在的企业中,不管是国内企业的竞争还是国外企业的竞争都愈演愈烈,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下,对于市场的抢夺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这么说,抢占到市场的公司才是打了一场漂亮仗,光伏企业若是想做到在太阳能光伏上的领先优势,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市场,了解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太阳能光伏、需要什么样的效率产品。光伏企业要注重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选择,国际市场上,客户需求截然不同,当面临着不同需求和欲望的客户群体,目标市场细分能有效的选择并进入目标市场。从中选择自己的目标客户群,并明确定位。因此,光伏企业必须重视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选择。在一定的时间内,光伏企业要定期地进行社会市场的调查,并对此做出专业的数据分析,使得整个企业在目标人群的选择上更加明确和有目的性。在企业内部,有效一些关于太阳能光伏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报告,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以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主线,深入研究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充分发挥企业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二、重视太阳能光伏的市场规模和技术标准
光伏企业要充分洞察太阳能光伏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太阳能光伏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太阳能光伏制作上的技术标准、太阳能光伏市场规模、太阳能光伏行业潜在问题与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在太阳能光伏的应用领域和太阳能光伏的产业链结构上下足功夫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对太阳能光伏的市场营销策略总结出一个合理有效的结果和结论。
三、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深入了解,熟悉资金链的流程和去向
一个企业的财务就相当于一个人身体里面的心脏,只有拥有一个强有力的心脏才能支配身体的不同部位做出协调一致的动作、有条不紊的工作。光伏企业也应在公司财务方面卯足了劲下苦功夫整改和换血,对企业的行业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讨论,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财务的支配支出制定一个详细稳重的资金流向方案,不仅仅要对企业的盈利进账有一个全面细致的分析总结,更应重视起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资产运营状况、获利能力做出综合且客观的总结报告,尤其是在太阳能光伏的成本费用上的总结。
四、注重环境保护,关注国家或地方太阳能光伏产业政策
光伏企业在自己的太阳能光伏市场营销策略中,不能缺少的一条就是对环境的保护和对国家或地方政策的了解,对资源的环境保护式开发和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的业务,会让更多的企业愿意与自己合作,能够让客户对企业更为放心、更加满意。而对国家或地方政策的了解和落实就更加重要,因为只有了解到国家或地方在关于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政策中对于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态度,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在市场营销中更显得游刃有余。
五、把握对太阳能光伏操作员工的培养,充分了解太阳能光伏的背景和发展趋势
光伏企业要想在太阳能光伏上实现高效的营销策略,首先就是要对周边环境的改变,最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员工的改变,对于企业的员工,要做好定期的培训指导工作,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进行谏言和创新,使整个企业的敢想敢干落实到实处去。其次,还要让每位员工尤其是领导阶层充分地去接触和了解太阳能光伏的背景、努力探讨研究整个太阳能光伏以后的发展趋势,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太阳能光伏市场营销策略提供前提知识保障。
六、加大必要的投资,合理有序选择有利地理位置
光伏企业在资金运用上,要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加大对必要建设性事物的投入资金,对正确事物的正确投入资金是极其有必要的,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投资活动,但不能过于频繁和无序。在市场方面的选择要充分借助地理位置带来的优势,地理位置这个得天独厚的大优势是其他任何因素都无法比拟的。加大必要的资金投入,合理有序地去选择有利的地理位置,也是光伏企业在太阳能光伏市场营销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七、加大科技投入,安全高效进行太阳能光伏操作流程
整个太阳能光伏向高效高能转变的过程中,企业要毫不吝啬对于科学技术的投入和研究,加大企业对太阳能光伏自主研发力度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国外其他太阳能光伏企业的合作。同时企业需要识别现有竞争对手,发现潜在竞争对手,了解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掌握竞争对手的动向制定有效的太阳能光伏竞争战略和营销策略。
八、制定属于自己的营销策略,研发属于自己的太阳能光伏
说起营销策略,从历史的经验中不难看出,所有的营销策略都不能照搬照抄,不仅仅不能照搬照抄,还要制定出一套属于自己、适合本企业发展状况的营销策略。首先,要充分地了解??家对于太阳能光伏的新的定义和新的理念,对于市场中太阳能光伏的销售渠道有一个详细的调查和了解,太阳能光伏的营销渠道具有结构扁平化、终端个性化、关系互动化、商品多样化等特点,要在这些太阳能光伏的营销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发掘研究,据此发展出一系列适合本企业的营销策略。光伏企业也必须要成立一个研发小组或者研制中心,在太阳能光伏领域进行尽可能高效性的开发,研发出属于自己的太阳能光伏技术,高效的太阳能光伏技术,不仅可以使企业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也能在营销策略的制定上提供强有力的科学科技支撑。
九、做好营销准备,打好策略仗
光伏企业在太阳能光伏的营销策略上单单是制定营销战略还远远不够,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和前戏,在对于太阳能光伏的营销策略准备中,要花时间去解读不同规模的企业和不同所有制的企业的不同的营销策略。在企业策略的集中制定上,首先要制定的就是产品、渠道、价格、媒体和服务方面的营销策略,在这几个大的方面策略部署完毕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和修补其他漏洞。
【关键词】光伏发电;成本;企业
一、成本的简要叙述
财务成本,主要是为计算企业的利润和税金及合理确定产品或劳务的售价,为确定企业一定时期的成本耗费提供依据。
它作为一个价值范畴,广泛客观的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尽力降低成本,加强财务成本控制管理,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极为重要。
成本是补偿生产经营耗费的尺度。补偿生产经营的耗费,能够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开展。而企业通过销售获得收入可以补偿生产经营中的资金耗费,经营收入越多,成本越低,企业利润总额就越大。成本是划分生产经营耗费和企业利润的依据,对企业乃至全体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方面工作中,如生产率的高低,原材料耗费的多少,完工产品质量的优劣,都可以通过企业成本的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反映出来。再如事先对企业开工前的各项费用及日常管理开支的计划调整控制,加强会计的核算与监督,合理使用各种财力,人力,物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由于计算产品价值的间接性,成本成为了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如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这些资产的各类评估方法的合理选择,对于资产价值的衡量与比较的准确性影响重大。
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根据成本预测及有关成本资料,抉择最佳成本方案,在企业供应,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达到成本控制的最佳状态,从而实现总体的最优,加强企业在该行业领域的竞争地位。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在商品流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农业企业,施工企业等各种行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的控制的是否恰当,对于这些企业目标的实现与否关系紧密。
二、光伏发电的简要叙述
光伏发电,顾名思义即一种技术,它是根据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鉴于煤、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和地球空气的日益恶化,光伏发电作为一个依靠太阳辐射能而兴起的环境友好型产业,独具竞争能力,引起世界各行尤其是电力行业的重视与研究开发。同时光伏发电的应用范围日益广阔、市场规模也逐步扩大。
早在1839年,光伏效应理论的诞生,到20世纪50年代的初步应用,“光伏发电”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可实施性日益增强,同时被运用到实际生活领域。
在海外,德国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极大地推动了光伏市场和产业发展,促使德国成为继日本之后世界光伏发电发展最快的国家。1992年日本启动了新阳光计划,2003年日本光伏组件生产占世界的50%,世界前10大厂商中,日本占4家。法国、瑞士、意大利、芬兰、西班牙等国,也纷纷制定光伏计划,并投巨资进行光伏发电的技术开发,进而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在国内,光伏发电安装量也大幅度比例增加,成为全世界光伏发电安装量最大的国家,国内前十家组件生产商的出货量占到电池总产量的60%。截至2011年底,中国共有电池企业约115家,总产能为36.5GW左右。2011年的光伏发电安装量比2010年增长了约5倍,2011年电池产量达到20GW,约占全球的65%。
三、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管理在江台光伏发电企业的应用
江台,北纬33.77°,东经120.26°,如今已经成为当地清洁能源输出地,它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市),近年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顺应时代经济的发展趋势,大力开展光伏发电项目。迄今,江苏省东台市滩涂光伏电站规模全球最大,沿海并网发电的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达510兆瓦,占江苏沿海总量的35%。其中,风电400兆瓦、光伏110兆瓦。
随着发电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江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极大地挑战,如何实现电价与成本的平衡,进而在同行业中独树一帜,获得飞跃性发展,成为东台光伏发电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的重点内容。
由于光伏发电产业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光伏发电项目运行中财务成本的控制管理,成为发电企业一个新的探讨话题。同时,利润的多少与成本计算的高低直接相关。
1.光伏发电企业财务活动现状分析
(1)企业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从事经营活动,首先必须考虑筹集资金的方式,时间,数量等。目前部分的光伏企业正在通过借入资金,发行权益性股票,吸收直接投资的方式进行资金的筹集。但是由于多数光伏企业陷入融资的艰难困境,中国政府正在完善光伏发电电价支持政策,制定光伏电站分区域上网标杆电价,扩大可再生能源基金规模,保障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按电量补贴的资金及时发放到位,进而保证光伏企业资金筹集的充足。
(2)企业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筹集资金的目的是把资金用于经营活动以取得盈利,不断增加企业价值。目前中国的光伏企业一方面,正在积极加强对内投资,购置自身经营所需要的固定资产(如厂房,运输器具,太阳电池,蓄电池、控制器和逆变器等构成的整套发电系统)以及无形资产(如相关的专利技术等)。另一方面,将筹集到的资金投资于其他企业的股票,债券,与其他企业进行联营投资及收购另一个企业等。由于光伏企业正处于创业成长阶段,因此对外投资相对比较少。
(3)企业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资金收支。首先,光伏企业需要采购一些原材料从事生产与销售(如硅料,单晶硅和多晶硅等原料)。其次还需要支付工资和其他营业费用。再次,光伏发电企业将电力资源作为产品,销售给消费者,获得销售收入,收回资金。
(4)企业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通过生产经营实现资金增值或者通过多外投资获得投资报酬。光伏发电企业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分配政策。
筹资,投资,经营,分配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完整的光伏企业的财务活动。
2.光伏发电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管理分析及解决措施
江台光伏发电企业的主要业务是光电业务。企业管理部门通过分析光伏发电企业财务活动现状,认识到在项目运营期间,企业投资和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是财务成本控制的关键。
(1)企业投资。中国太阳电池组件的厂家生产规模小,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落后,总体产品水平比国外产品低。光伏组件生产成本比国外高出约20%。成本高是当前制约光伏发电市场快速发展的关键原因。
国际、国内都还没有统一的光伏电站和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规范,这将无法保证光伏电站和系统的建设质量,也影响光伏发电的进一步推广。目前只有少数光伏生产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认证。
措施:做好产品的成本控制。在生产力发达、科技进步、商品丰富的今天,卖方市场已全面转向买方市场,消费者需求是企业产品开发的源泉。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是企业产品开发永恒的努力方向。
同时江台光伏企业尽可能将资金投放在能带给企业最大报酬的项目上,尽可能获得最大的回报,减少不必要费用的开支。
(2)企业经营。国际上98%以上的光伏电池是利用高纯多晶体硅制成。近年来,由于光伏产业迅速发展,多晶硅原材料紧缺,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从2001年的每千克25~40美元上升至2006年的200美元,致使我国光伏发电成本由每度1.5元升至4元,多晶硅已成为制约整个光伏产业的瓶颈。
在国际市场和国内政策的拉动下,中国的光伏产业已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光伏生产企业。中国已成为世界三大光伏电池生产国之一。但是,中国90%的光伏产品都出口到国外市场,如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国内太阳能光伏的应用,也主要集中在农村电气化和离网型太阳能光伏产品。真正并网型的太阳能光伏市场远未形成。
介绍了辽宁省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辽宁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进辽宁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辽宁省;分布式光伏发电;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197-02
1 辽宁分布式光伏发电现状
1.1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基本概念
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是资源最为丰富、最清洁的能源。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按照国际分布式能源联盟WADE的定义,分布式能源的主要特点是安装在用户端的,能够在消费地点(或附近)发电的系统。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又称分散式发电或分布式供能,是指在用户现场或靠近用电现场配置较小的光伏发电供电系统,以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支持现存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或者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清洁发电利用方式,它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发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在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也因为输出功率相对较小、污染小、能缓解局地用电紧张状况的特点,而被业内寄予厚望。
1.2 辽宁太阳能资源概况
根据国家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评估中心划分标准,辽宁属于太阳能资源二类地区(资源较富带):全年辐射量在5400~6700MJ/,相当于180~23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据沈阳区域气候中心辽宁省太阳能资源评估报告显示:辽宁省年均太阳能辐射总量大于每平方米5000兆焦,年日照小时数超过2200小时,除东部山区外,总体上属于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地区,尤其是整个朝阳地区以及盘锦、营口、大连的沿海地带,太阳能资源丰富;历年变化相对平稳,各年代呈小幅度波动;春夏季好,秋冬季差,5月份最好,12月份最差。
根据辽宁各地年均太阳总辐射量,可将太阳能资源划分为丰富区、较丰富区、一般区、较小区4个区域。Ⅰ级: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包括辽东湾东部沿海、大连和长山群岛以及辽西北的建平县。这些地区的年均总辐射量大于5200MJ/,年日照时数一般超过2700h,可以充分的利用太阳能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发电或热利用。Ⅱ级: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主要包括辽西、辽西南、辽南地区以及辽北一带。该地区年均总辐射量处于(5000~5200)MJ/,年日照时数一般超过2600h,可以在该区域推广应用太阳能采暖、农业温室、太阳能热水器等。Ⅲ级:太阳能资源受限区。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中东部地区。这些地区的年均总辐射量处于(4800~5000)MJ/,年日照时数一般在2400~2600h之间。该地区太阳能资源仍有利用价值,可开展农业温室、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电池备用通讯等。Ⅳ级:太阳能资源短缺区。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包括抚顺东部和整个本溪地区。该地区的年均总辐射量小于4800 MJ/,年日照时数少于2500h。该区太阳能资源较少,一般只能小规模、季节性或临时性的利用。以上数据表明,辽西、辽西南、辽南地区以及辽北一带为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可以充分的利用太阳能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发电或热利用。
1.3 辽宁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现状
2013年,在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下,光伏发电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国累计并网运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942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1632万千瓦,分布式光伏310万千瓦,全年累计发电量90亿千瓦时。2013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292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1212万千瓦,分布式光伏80万千瓦。
2014年初,国家能源局提出全年光伏发电新增备案总规模1400万千瓦,其中给予分布式光伏的备案规模就达到800万千瓦。国家能源局8月7日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容量99万千瓦,超过2013年全年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网容量。2013年12月5日,辽宁地区首个超兆瓦级分布式电源项目大连电机集团有限公司分布式电源项目并网接电,并网容量共计3000千瓦,电能消纳方式为自发自用余量上网。2014年辽宁省计划增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规模20万千瓦。
2 辽宁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2.1 发电成本较高,缺乏市场竞争优势
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小而分散、技术简化等特点,但目前每瓦成本还需7元左右,成本仍比较高。要想扩大推广范围,降低成本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分布式光伏发电泛指满足自发自用比例、单个并网点在6MW以下的光伏发电项目,这类项目通常从几千瓦到几兆瓦不等,单个项目容量越小,单位造价越高。即便是兆瓦级的大型分布式项目,LCOE(度电成本核算)也基本都在0.8元/(kW・h)左右,相比光伏发电时段(早8点到下午4点左右)工商业正常用电加权平均价格(0.7~0.9元/(kW・h)),价格优势也并不明显。即便加上国家给予的分布式补贴0.42元/(kW・h),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也不是很高,投资收回年限基本都在6~8年左右。从辽宁省自建且已并网的家庭光伏电站来看,投资一个中等规模的家庭光伏电站,需要投入5万元―8万元,这种电站成本回收期一般都在10年以上,最长的甚至称要20年。另外,专业市场的缺乏也抬高了家庭光伏市场的门槛,因为光伏电站建设依靠专业技术,大多数普通居民人难以自己解决。从经验上来说,由于余电上网部分卖给电网公司只能得到脱硫煤标杆上网电价(0.25~0.52元/(kW・h)不等)加0.42元/(kW・h)的补贴,就目前居民用电价格水平来说,靠家庭光伏电站投资赚钱几乎没有可能性。家庭光伏电站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试验和环保示范效应上,投资回报期长和低盈利性,制约着家庭光伏电站的推广。
2.2 并网服务工作效率低,电费结算及回收难度较大
虽然国家发改委的《分布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也对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和运行作了具体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分布式发电项并网难这一关键问题。但在分布式发电项目的备案程序、并网程序、审核办法、验收程序、技术标准、补贴发放等执行层面,尚缺少细则的支持。各地方电网对并网没有细化标准,审批手续复杂,工作效率低,导致一些准备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的企业单位、公共建筑,都打消了念头。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属于新型发电业务,目前在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电费结算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按照国家财税政策规定,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客户结算上网电量时,需向供电企业提供结算凭证,即销售发票。而居民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供电企业就不能根据现有政策进行财务处理。
2.3 项目单位和用户不是同一主体,经济关系复杂,融资平台仍不完善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建在城市建筑物屋顶的光伏发电项目。建筑物屋顶拥有者、项目单位和用户不是同一主体,经济关系复杂,利益难以平衡。造成很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申请下来后无法顺利推进,或由于没有可租用的大面积连片屋顶,建设成本难以控制。目前,国家电网只承认拥有大产权的房屋住户拥有自主上网发电的资格。但是,还存在着一部分小产权房的业主希望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国家电网实际上也为他们提供了用电服务,但当这些人建设光伏电站时,却不允许其并网发电。这不仅有失公平,更会丧失一部分潜在的光伏电站建设者。
3 促进辽宁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对策建议
3.1 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削减光伏发电成本
近20年来,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光伏应用发展迅速,究其原因在于:一是科技,二是补贴政策。因此,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技术创新和补贴方法降低成本,使分布式光伏发电得到推广。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从国家保障能源安全和供应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太阳能特点和不同地区的差异,按照有利于太阳能电力经济合理发展的原则,尽快细化居民光伏发电税收优惠度和补贴政策标准,并根据发展需要适时调整,使得普通居民安装家庭光伏电站有利可图。同时,也要进行服务模式创新,以有效推动这个市场的发展。在建立光伏专业服务市场和服务模式创新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太阳能租赁模式。
3.2 加强电网规划和建设,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服务水平
电网企业应加强电网规划和建设,提高电网吸纳光伏发电的能力,为光伏发电企业提供结网服务;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与光伏发电企业签订并网协议,优先调度和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符合并网技术标准的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并及时结算电费。
为规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管理工作,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服务水平,各地电网企业应广泛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业务的相关培训,内容涵盖光伏并网服务工作动态、服务举措、项目进展情况和光伏发电相关知识等,使员工增强了对该项工作的认识。对此,沈阳供电公司要求针对设备安装、检修维护等各环节的流程规范开展系统排查,加强现场勘察,明确光伏发电用户危险点,堵塞管理漏洞,消除风险和安全隐患,完善安全保障措施,实施安全管控措施,梳理停电通知等流程。同时明确安全责任义务,在调度和运行单位建立详细的用户档案,加强光伏用户发电管理。
3.3 政府主导、统筹协调,创新分布式光伏发电投资运营模式
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一项新技术,在成本上还高于常规能源,在发电特性上又是波动的,在现阶段不可能单纯依靠市场自我发展,还需要各级政府的积极扶持。地方政府应做好屋顶资源的统筹协调工作,引导建筑业主在符合安全的条件下积极开展或配合开展光伏运用,协调电网接入、项目备案、建筑管理等事宜。可根据需要,对达到一定屋顶面积、符合安全条件且适宜安装光伏的新建和扩建建筑物要求同步安装或预留光伏发电设施。地方政府还可以将建筑光伏发电应用纳入节能减排的考核及奖惩制度,并允许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折算成节能量和减排量参与相关交易,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应放宽投资主体限制,让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创新分布式光伏投资运营模式。
3.4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是做强辽宁光伏发电行事业的根本
光伏发电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发展也非常迅速。正因为这样的行业特点和现状,使得该行业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人力资源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基础。为应对人才的紧缺局面,我省一些高校设立了相关专业,如沈阳工程学院,已经于2011年开始招收太阳能光热技术专业的学生,培养光伏发电一线技术人员。我省应大范围地进行光伏发电各层次的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有相关专业基础的高校都应该承担起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责任。国家相关部门也应该在政策上对这些院校给予政策倾斜和必要的资金支持,帮助建立专业的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学科建设,以满足不同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人才培养,要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光伏发电专业作为一个工科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有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本科)毕业论文
光伏组件营销的发展状况研究及对策
作
者:
XMF
学 校:
xxxxx大学
专
业:
工 商 管 理
年
级:
2019 年
学
号:
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李涛
答辩日期:
2020.9
成
绩:
xxxxx大学
论文题目:光伏组件营销的发展状况研究及对策
专 业: 2019工商管理(本)
姓 名:XMF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20世纪90年代后,光伏发电快速发展,到2006年,世界上已经建成了10多座兆瓦级光伏发电系统,6个兆瓦级的联网光伏电站。美国是最早制定光伏发电的发展规划的国家。1997年又提出“百万屋顶”计划。日本1992年启动了新阳光计划,到2003年日本光伏组件生产占世界的50%,世界前10大厂商有4家在日本。而德国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大大推动了光伏市场和产业发展,使德国成为继日本之后世界光伏发电发展最快的国家。瑞士、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等国,也纷纷制定光伏发展计划,并投巨资进行技术开发和加速工业化进程。
中国的光伏发电80年代开始起步,在国家“六五”和“七五”期间,中央和地方政府首先在光伏行业投入资金,使得中国十分微小的太阳电池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并在许多地方做了示范工程,拉开了中国光伏发电的前奏。
二.研究的内容及可行性分析:
以光伏组件的发展状况及对策进行分析,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光伏组件的概念,产生及发张;
2、分析我国光伏组件的现状,优势及不足;
3、应该怎样改善光伏组件提供对策。
本文通过介绍我国光伏组件发展的现状,再而分析我国光伏组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细致充分的比较,讨论我国光伏组件的方向及对策建议。
三.论题的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光伏组件的相关书籍资料;
2、浏览媒体上关于光伏组件的报道及评价;
五.论文的进度安排:
1、2020年7月25日前,确定选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拟定协作提纲、制定并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2020年8月20日前,将论文初稿交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提出修改意见。
3、2020年8月30日起,修改、充实毕业论文初稿,
4、2020年9月20日前定稿。
六.论文的写作提纲:
1、光伏组件概述
2、我国光伏组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我国光伏组件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0年9月20日
目录
一、光伏组件概述••••••••••••••••••••••••••••• ••••••••••••1
(一)、光伏组件的产生与发展·••••••••••••••••••••••••••••••••••••••••••••••• • ••••••••••••1
(二)、什么是光伏组件 • ••••••••••••2
二、我国光伏组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
(一)我国的光伏组件的发展现状•••••••••••••••••••••••••••••••••••••••••••••••• ••••••••••••3
(二)发展我国光伏组件存在的问题••••••••••••••••••••••••••••••••••••••••••••••• • ••••••••••••4
三、我国光伏组件发展的对策建议••••••••••••••••••••••••••••••••••••••••••••••• • ••••••••••••6
(一)光伏组件实现平价上网•••••••••••••••••••••••••••••••••••••••••••••••••••••••••••••••••••••••••••••••••••••••••6
一、光伏组件概述
(一)、光伏组件的产生与发展
早在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Becqurel)就发现,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光生伏打效应”,简称“光伏效应”。195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电池,诞生了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实用光伏发电技术。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全球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约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这之中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假如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可达5.6×1012千瓦小时,相当于世界上能耗的40倍。正是由于太阳能的这些独特优势,20世纪80年代后,太阳能电池的种类不断增多、应用范围日益广阔、市场规模也逐步扩大。
20世纪90年代后,光伏发电快速发展,到2006年,世界上已经建成了10多座兆瓦级光伏发电系统,6个兆瓦级的联网光伏电站。美国是最早制定光伏发电的发展规划的国家。1997年又提出“百万屋顶”计划。日本1992年启动了新阳光计划,到2003年日本光伏组件生产占世界的50%,世界前10大厂商有4家在日本。而德国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大大推动了光伏市场和产业发展,使德国成为继日本之后世界光伏发电发展最快的国家。瑞士、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等国,也纷纷制定光伏发展计划,并投巨资进行技术开发和加速工业化进程。
世界光伏组件在1990年——2005年年平均增长率约15%。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更加迅速,1999年光伏组件生产达到200兆瓦。商品化电池效率从10%~13%提高到13%~15%,生产规模从1~5兆瓦/年发展到5~25兆瓦/年,并正在向50兆瓦甚至100兆瓦扩大。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降到3美元/瓦以下。
2006年的光伏行业调查表明,到2010年,光伏产业的年发展速度将保持在30%以上。年销售额将从2004年的70亿美金增加到2010年的300亿美金。许多老牌的光伏制造公司也从原来的亏本转为盈利。。
(二)、什么是光伏组件
1、光伏组件的概念
光伏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但是,随着微型逆变器的使用,可以直接把光伏组件的电流源转化成为40V左右的电压源,就可以驱动电器应用我们的生活当中。同时,光伏组件在不断创新,由于光伏组件在业内来讲叫做中国制造,应该有中国创造,进而出现光伏组件的升级创新产品,如光伏陶瓷瓦,光伏彩钢瓦,这类产品可以直接代替传统建材瓦片,还有了光伏组件的功能,一旦步入通用市场,将对光伏组件和传统建材造成一定冲击。
光伏组件指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光伏内电池组合容装置,由太阳能电池片或由激光切割机或钢线切割机切割开的不同规格的太阳能电池组合在一起构成。
光伏电池片为光伏组件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发电单元,因此光伏组件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光伏电池片的好坏,因此组件厂家是否拥有自家的电池片厂,以自家电池片的质量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估标准。
一套家庭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电缆以及其他零部件组成。通过本人了解,目前家用光伏发电系统的合理建设成本大概在1-5元/瓦,其中光伏组件的所占成本最大,几乎占到一半;逆变器可以占到5%-8%。对比前几年,整体上来说,确实是便宜了。
2、光伏组件的特点:
目前,双面光伏组件有两条技术路线,即n型双面光伏组件和p 型双面光伏组件。双面光伏组件按照使用的电池类型主要可以分为3 类,分别是:n-PERT 双面光伏组件、n-HIT 双面光伏组件和p-PERC 双面光伏组件。各类型双面光伏组件的具体特点如表1 所示。
与传统光伏组件只能利用正面入射的光照不同,双面光伏组件的背面也具备光电转换的能力。表征双面光伏组件的主要参数除了转换效率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双面率(Bifaciality),即背面效率与正面效率的百分比。n-PERT 双面光伏组件具有少子寿命高、无光致衰减效应、弱光响应佳、温度系数低的特点;且其双面率可达到90%,远高于p-PERC 双面光伏组件,背面发电量增益更高。在有限的安装面积中,n-PERT 双面光伏组件能提供更高的电力输出。n-HIT 双面光伏组件结合了晶体硅光伏组件和硅基薄膜光伏组件的优点,此类组件具有结构对称、低温制造工艺、开路电压高、温度特性好、光照稳定性好、双面发电等特点。
p-PERC 双面光伏组件生产线只需基于现有生产线进行少量技术改造,基本不增加额外成本,性价比较高。与组件正面超过20% 的光电转换效率相比,其背面可吸收光线的区域有限,转换效率在10%~15% 之间。
含双面光伏组件的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
2.1 组件安装倾角的选择
组件的安装倾角是影响发电量的重要因素。采用固定式安装的光伏发电系统一般按光伏组件全年倾斜面上接收到的辐照量最大,即全年发电量最大来选择组件的安装倾角,该倾角即为最佳安装倾角。
本文以林洋安徽安庆某市政电站为例进行对比分析。该项目采用285 W 双面光伏组件,离地高度为1.0 m,分别采用10°、22°( 最佳倾角)、45°倾角布置。组件在不同倾角下的发电量测试结果如表2 所示。
试验表明:
1) 在组件安装高度为0.5 m 的情况下,相对于最佳倾角22°,倾角为10°时,组件发电量减少了5.49%;倾角为45°时,组件发电量减少了2.03%。在组件安装高度为1.0 m 的情况下,相对于最佳倾角22°,倾角为10°时,组件发电量减少了2.03%;倾角为45°时,组件发电量减少了3.19%。由此可知,双面光伏组件在最佳倾角时的发电量最大。
2) 当倾角均为10°时,相对于最佳倾角22°,安装高度为0.5 m 的组件发电量较安装高度为1.0 m 的组件发电量减少的多。由此可说明,当安装高度增加时,由于双面光伏组件背面接收反射辐射的原因,部分补偿了由倾角带来的发电量损失。
3) 当倾角均为45°时,相对于最佳倾角22°,安装高度为0.5 m 的组件发电量较安装高度为1.0 m 的组件发电量减少。由此可知,倾角增大使双面光伏组件背面接收反射辐射的效果变差。
2.2 组件安装高度的选择
双面光伏组件如果离地面太低,背面将不能接收反射辐射;而随着组件安装高度升高,其背面接收的反射辐射也会随之变化。组件最低点离地越高,组件与地面之间的空间越大,其背面可接收周围反射辐射的面积越大,背面的发电量也越多。由表2 可以得出,在最佳倾角22°时,组件的安装高度由0.5 m 增至1.0 m 时,其发电量约增加2.6%。下文以林洋山东某实证电站的测试结果为例进行分析。两组光伏组件的装机容量均为50.04kW,均采用正面功率为290 W 的双面光伏组件,且倾角均为当地最佳倾角28°,安装高度分别为1.0 m 和2.0 m。不同安装高度下的组件发电量测试结果如表3 所示。
测试结果显示,当组件安装高度为2.0 m 时,比安装高度为1.0 m 的组件发电量增加2.82%,该值比表2 中最佳倾角为22°时,组件安装高度由0.5 m 增至1.0 m 时发电量增加的比例更大。这说明组件的安装高度越高,增加的发电量越多。但随着组件安装高度的增加,所需支架材料也会增多,组件承受的风荷载也将增大,安装和维护更加不方便。所以,经过技术经济性比较,认为组件的安装高度不宜超过2.0m。
2.3 光伏组件- 逆变器容配比的选择
光伏组件的峰值功率是指在标准测试条件(STC) 下组件的额定最大输出功率。在实际工况下,大部分时间段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都低于该组件标定的峰值。逆变器的额定功率一般是指逆变器交流侧输出的额定功率。光伏组件- 逆变器容配比( 下文简称“容配比”) 即指光伏组件功率和逆变器功率之比。
光伏组件与逆变器功率匹配的一般原则是根据当地的太阳辐射、气温等外部条件,在不造成发电量损失的前提下,尽可能充分利用逆变器的容量。
在西藏、青海等高海拔无电地区,电子元器件受高海拔条件的影响大,逆变器必须降容使用,因此,这些地区的容配比小于1。在海拔不超过1000 m 的地区,不需要考虑逆变器降容的问题,常规的设计思路为容配比等于1。而在太阳能资源较差的东部地区,辐照度基本达不到STC 要求的1000 W/m2,且受温度等因素影响,光伏组件大部分时间的输出功率达不到标称功率,逆变器基本为非满负荷运行,大部分时间处于容量浪费状态。
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提出可通过容配比大于1 来提高此类地区的项目收益。由于双面光伏组件的背面也具备光电转换的能力,根据研究结果,在不同反射背景条件下,双面光伏组件比传统单面光伏组件的发电量可增加10%~30%。而且背景颜色越浅,背景反射率越高,双面光伏组件的发电量提升越多。因此,对于采用双面光伏组件的光伏发电系统,容配比要综合考虑组件的安装地理位置、场地背景反射条件等多种因素。总的来说,双面光伏组件的容配比必须考虑组件背面增发电量的影响。相较于应用传统光伏组件的设计,应用双面光伏组件的设计的容配比应降低。
2.4 组件的支架设计
光伏支架主要分为固定式支架、倾角手动可调式支架和跟踪式支架(平单轴/斜单轴/双轴)等。
1) 固定式支架由于具有成本相对较低、后期维护量小等优点,应用比较广泛。
2) 倾角手动可调式支架的成本稍高,运维工作量较固定式支架大,但是通过在不同的季节调整组件倾角可以增加系统的发电量。
3) 跟踪式支架能够很好地控制组件的朝向或倾角,甚至可同时调节两者,能够进一步增加发电量。但跟踪式支架的成本较高,后期维护工作量较大。根据有关文献报道,与相同容量配置的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相比,采用平单轴跟踪式支架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年发电量可提高约15%,采用斜单轴跟踪式支架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年发电量可提高约20%,采用双轴跟踪式支架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年发电量可提高37%~50%。另外,文献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山地、滩涂、渔塘等地的柔性支架,其采用在两固定点之间张拉预应力钢绞线的方式,将光伏组件固定在张紧于两柱间的钢绞线上;两固定点采用钢性基础提供反力,可实现10~30 m 大间距,以满足不同地形的需要。
传统的光伏支架系统设计主要考虑支架自重,以及在风荷载、雪荷载、施工检修荷载、地震作用等不同荷载组合影响下,支架满足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要求,并符合抗震、风、防腐等条件,满足30 年的使用寿命要求,便于安装和维修且造价合理。由于双面光伏组件的正面和背面均具有光电转换能力,为了尽可能地利用太阳光,必须考虑避免支架檩条对组件背面遮挡的影响。因此,双面光伏组件的支架檩条必须位于组件边缘。同时,还应尽可能避免其他电气设备( 如组串式逆变器)等对组件背面造成遮挡。
二、我国光伏组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的光伏组件的发展现状
作为光伏行业的终端产品,组件生产与市场结合紧密,产品更新换代较快,要求有很强的市场应变机制,对设计开发能力要求较高。近年来,全球光伏组件产量持续增长,增长速度均在20%以上。2018年,全球光伏组件产量虽继续增长至120GW,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仅为13.7%。伴随着光伏产业的整体情况良好以及组件价格下降使得光伏发电成本不断逼近甚至达到平价上网,预计2019年全球组件产量将会继续呈现增长势头,全年仍将保持在120GW左右。
得益于全球光伏需求增长的推动,国内企业在近年来持续加大组件环节的投资和技术革新,近10年来生产成本持续下降,自动化、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据中国光伏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组件产量达到85.7GW,同比增长14.3%,以晶硅组件为主。组件产量超过2GW的企业有11家,其产量占总产量的62.3%,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预计2019年组件产量将超过90GW。
2013年以来,我国光伏行业发展迅速,受此影响,光伏上游材料需求量快速增长,从而带来整体产量提升迅速。从光伏组件产量市场占有率来看,我国光伏组件行业发展迅速,在全球市场份额稳步提升,2013年以来,我国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光伏组件产量的比重维持在65%以上水平,到2018年,达到71.4%。
晶科能源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一
根据Global Data的数据,2018年全球组件出货量排名前10的公司中,9家来自中国。其中,晶科以11.6GW的出货量和12.8%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组件出货第一的位置。晶科之所以能够保持榜首的位置,得益于其向海外市场扩张的决心,而不是在中国政府削减对光伏行业的激励措施之际继续致力于中国本土市场。同时,晶澳正在以其双面组件技术向中东市场扩张,并在产品质量、可靠性、性能和创新方面处于强势地位,2018年晶澳以8.8GW的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排名第三的是天合光能,出货量为8.1GW。
双面组件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据中国光伏协会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单面组件仍然为市场主流,市占率达到90%。双面组件主要应用于“领跑者”项目,其市场占有率有很明显的提升,与2017年相比提高了8个百分点,达到10%。未来随着农光互补、水光互补等新型光伏应用的扩大,双面发电组件的应用规模将会不断扩大。据中国光伏协会预计,2018-2025年单/双面组件的市场占有率变化趋势如下:
(二)发展我国光伏组件存在的问题
我国光伏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成本过高,光伏产业对政府的补贴依赖严重。
2010年之前光伏产业建立在各国政府补贴的基础上迅速高速增长起来,此时的光伏技术是在从实验室到产业化过渡初期,由于生产成本比在实验室的预期成本大幅下降,因此才形成了短时间的暴利行市。虽然这种情形吸引了大批的投资者进入光伏产业,但光伏发电依然高于火力发电。因此在2011年金融海啸、欧债危机这些涉及到政府要动用资金救急解困的危机情形出现时,光伏产业所受的影响首当其冲。一时间诸多上市公司均破产或出售光伏业务,更有大量的企业停产,使得许多地方政府和银行望光伏而生畏。这样,就形成了2011年以来长达三年的低谷时期。
2、技术和设备更新快速,从而设备的生命周期短。
由于光伏产业的主流技术大部分是根据实验室试验结果开发出来后很快即投向市场,往往一种设备上市两三年后,就有新的技术和新的设备使之面临淘汰的命运,从而出现了设备才投产两三年就因效率低下或生产成本偏高而不能开工,变成虽然设备完好却变成无效产能的情形。
光伏产业初期的暴利使得不少投资者只顾大规模扩产,并不去创新研发新的技术,使得整个行业供大于求。
3、欧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开始“双反”,导致中国产业面临危机。
国外的光伏产品80%来自于中国制造,中国出口量也一直占据了国内总产量的90%以上。在此形势下,欧美许多光伏企业纷纷破产。欧洲各国政府和 美国政府都不愿看到光伏由中国制造的产品来主导,因此先后试图采取“双反”等贸易保护手段来遏制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这使得市场大部分依赖外国的中国光伏产业大受打击。
4、国内光伏产业扶持政策不明,国内市场发展缓慢。
中国政府从2008年发出了第一个光伏电价补贴文件,对国内三个项目给予了每度电4元的补贴;2009年6月,中国政府推出了“金屋顶”、“金太阳”计划。这些装机补贴一度带齐了市场,但实际上是鼓励了弄虚作假,打击了真正的光伏发电企业。2011年8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光伏上网电价,2012年1元/度。由于未对全国不同日照条件的地区进行区别电价,也没有说明价格补贴的期限,价格的额度也不合理,多种原因导致根据上网电价倒推回来的组件价格降幅过快,这是我国光伏组件价格从13元/瓦降到4元/瓦以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在2012年10月份以前,虽然中国政府给出了不少光伏补贴政策,但当时这些政策既不系统也不完善,导致已投资的资金回收困难,想投资的不敢再投资,客观上阻碍了国内光伏产业的长远发展。
5、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萧条导致产业资金短缺。
欧债危机对欧洲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市场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同时,国内开始经济结构调整,在传统产业受到打击的同时,并没有给光伏等战略性新型产业以明确的政策,因此,光伏企业的不景气和一些大企业的倒闭破产,使得银行和投资机构对光伏望而生畏,导致企业面临市场和资金的双重不足,从而整个行业陷入低迷。
综合起来,虽然中国光伏这些年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也曾经涌现过江苏中能、无锡尚德、江西赛维、天威英利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甚至还占据过各自环节的世界第一的地位,但是,由于没有科学发展的长远性,没有对各种风险和问题的预见性,没有自主技术,加上国内外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一旦行业波动较大,这些巨人倒下的速度,远远比他们发展起来的速度快得多。2013年无锡尚德的破产和2014年超日企业债的违约,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今年下半年,还会有更多的光伏企业发生债务违约和破产的情况出现,这并不奇怪,均是上述问题的具体体现。
三、我国光伏组件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光伏组件实现平价上网•••••••••••••••••••••••••••••••••••••••••••••••••••••••••••••••••••••••••
光伏平价项目实现路径
第一,在土地面积允许的情况下,请专业的设计单位进行测算,将安装容量接近与额定容量比值的最佳值,充分利用配套设施。
第二,在技术方案的选择上,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如大尺寸双面组件、平单轴或固定可调等运行方式,1500V系统等,提升发电量,同时尽可能降低运维成本。
第三,采用EPC模式,从系统化的角度在基础、支架、线缆等方面降低成本。
第四,从地方政府争取相关税费减免等支持政策。第五,对项目的收益抱有合理的预期,投资企业应从思想上适应去补贴,以市场接纳能力定规模的新思路,加快内部决策速度。
2019年6月4日,国家能源局下发了《2018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购买的20亿kWh(相当于200万个绿证)用于完成国家规定的消纳比重。
浙江此举,是我国首次以“省”的名义,为了完成任务而购买绿证。浙江省购买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可折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20亿千瓦时。统计数据显示,江苏、广东、安徽、贵州、山东、内蒙古和广西距离达到2020年最低消纳责任权重不到1个百分点,而京津冀、黑龙江、甘肃和青海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重较2020年最低消纳权重仍有较大差距。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会有更多的省份通过购买绿证完成配额的要求,并以补贴的形式受益于平价项目。因此,光伏平价上网项目是大势所趋,也一定能够带给投资企业相应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