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温室气体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那么,什么是企业形象呢?对于“企业形象是什么?”这个问题,曾有人分析认为企业形象指的是企业的关系者对企业所持的态度与头脑中既已形成的印象。我们知道,和企业有关的不同背景中的人自然与企业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联,而这些人便依循其自身对企业的感觉来判断、评价企业。姑且不论评价的内容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总之,如果被评价为“那家公司颇获大众好感”或“那家公司值得信赖”等,公司蓬勃发展的前景已可预见了。
近些年来,社会已经从“物”的消费转变为“感觉”的消费,以前的消费状况主要依据的是机能或效果等固有的理性而客观的价值标准,但是现代的消费行为则似乎转向了以形象、感性等抽象事物作为评价标准。而多数人对某事物的同一印象,往往就形成了强大的舆论而导致新的事实。
那么,企业形象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它必是通过企业的各种信息传达出在社会上产生的效果。过去,企业规模很小时,经营者可直接访问与企业相关的人士及团体,说明公司的种种观念和做法,使大众简单地产生对这个企业的某种印象,因此信息传达活动即企业形象的建立主要是有人来进行的。但是随着企业的成长发展,企业关系者的数量越来越多了,塑造企业形象单凭人力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就出现了以其他事物来代替信息传达的工作。设想一下,今日的社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光靠人的四处走动、口碑相传来宣传企业,是不可能的事。也就是基于这种情况,媒体便成为信息传达的工具。由于信息传达技术的进步,媒体承担情报传达的范围和力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强。所以想要建立企业形象的经营者都必须特别关注媒体的信息传达作用在企业实施CI战略中的重要作用。近些年,新闻媒体的大规模崛起,让人们看到了媒体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强大力量。企业作为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或商业组织,无疑也会对新闻媒体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当媒体与企业形象的塑造产生了密切关系时,这种“趋利”性使得二者快速结合、互动互赢并呈现出一种越来越兴盛的态势。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哪些要素形成了企业的形象。简单而言,企业的信息传达活动形成了企业形象,包括企业的建筑物、商品、服务、员工、广告、信封、信纸、招牌、交通工具、名片、员工的服装等等,都与企业形象有关。由此可见,企业的信息传达活动充分反映了企业,而将这类情报活动加以综合的经营政策,就是企业识别战略,企业的信息传达离不开新闻媒体,那么企业与新闻媒体的结合就顺理成章了。尽管新闻媒体产生的产品“新闻报道”不能脱离其“新闻性”这一特质,但是只要不违背新闻传播的规律,而企业的变动,比如:企业改革、新产品的研制与上市、企业产品的营销宣传活动、企业参与的社会公益事业,乃至于企业的发展方向等,只要是与广大消费者(与媒体的受众合一)的切身利益有关联,它就具有了新闻价值,也就能成为新闻事实,就能与新闻媒体走近,如此一来,利用新闻媒体为企业CI战略服务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企业来讲,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大众的好感及信赖是有许多现实的好处的:其一为承认效果。博得大众认可的企业,相对来说能比较顺利地开展新的工作,也容易得到较高的评价。其二为缓和效果。每个企业都会有经营不善或犯错误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形象良好的企业常能比较容易地得到社会的原谅,减轻失误所产生的杀伤力。其三为竞争效果。消费者对形象良好的企业及其产品总是优先考虑采用。因此,这类公司企业常能击败竞争对手,夺得先机。换言之,这就是企业形象竞争上的效率。
企业依靠CI战略树立其形象,必然离不开宣传和策划,企业宣传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广告。随着新闻媒体在信息传达领域的显著作用,企业家或商家越来越看重新闻所产生的强大的价值效应,因此企业和新闻媒体日益走近。虽然都是企业信息,但新闻与商业广告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在消费者眼里,广告可信度较低,缺乏商家所期待的感召力。而具有新闻媒体身份的记者,由于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进行描述,以报道事实的方式传达企业信息,淡化了商业成分就比较能感召消费者。特别是有些信息是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出现的,无形中就带有了一点“官方认定”的色彩。由此可见,新闻媒体在企业形象战略中的作用与地位是其他广告宣传手段无法替代的。新闻媒体的全方位立体应用极易在社会上产生轰动效应,并且由于削弱了商业广告的色彩,所以无形中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感召力更强了。
新闻媒体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主要的宣传工具,如果一家能被媒体报道,尤其是被媒体作为焦点新闻形式进行报道,可以说是企业提高知名度的一条捷径。
一、工会文体活动开展的现状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工会文体活动的开展有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活动规模一般都较小,所以文体活动的影响范围和深度相对不足。第二是文体活动开展的频率较低,所以综合的文化熏陶、教育等意义就显得比较弱小。第三是联合性的文体活动比较缺乏。也就是说在工会开展文体活动的时候,独立性较强,但是联合举办活动却显得不足。因为规模小、频率低和联合性不强,所以工会文体活动的作用发挥相对较弱,这就是目前工会文体活动开展的普遍现状。
二、工会文体活动现状产生的原因
从工会文体活动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的这种状况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第一是企业对于工会文体活动的价值和作用认识不到位,所以对于工会文体活动的开展并不重视,这也就造成了文体活动可有可无的现状。第二是企业对于文体活动的资金支持相对不足,所以企业活动的开展只能小规模进行。最后就是企业对于员工的关注度不够,所以造成了企业员工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疏漏,正是没有注意到员工的精神追求,所以在精神方面的工作会显得不足。
三、工会文体活动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
(一)对企业文化管理具有导向作用
工会文体活动对于企业的文化管理具有导向作用,主要是因为在企业构成中,工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职工的组织机构。在企业中,最根本的资源就是职工,而由职工组成的工会可以理解为“职工的家”,工会组织的文体活动,很大程度上都和企业员工的文化诉求息息相关,所以说工会文体活动的主题方向,本质也就是企业职工文化追求的方向。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工会文体活动是职工问题要求的重要体现,所以从文体活动的内容和主体入手进行企业文化管理,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正因为如此,所以说工会文体活动对于文化管理具有导向作用。
(二)对企业文化管理具有和谐作用
工会文体活动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具有和谐作用主要是因为工会文体活动会提供一种自由、平等、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当中,由于受工作的影响,所以大部分的员工缺少一个沟通的空间,而在缺少沟通的环境中,就容易发生摩擦和不愉快,这对于企业的团结发展非常不利。利用工会文体活动这样一个交流平台,使得企业员工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中进行沟通,可以有效地解决因为沟通不畅造成的矛盾。再者,利用文体活动团结、互助的特点,可以将员工间的隔阂打破,使得企业发展更加的和谐。
(三)可以塑造企业形象
工会文体活动对于企业的积极作用还表现在可以塑造企业形象。其实,文体活动的开展就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展现和企业员工精神风貌的体现。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工会文体活动,可以将企业文化充分地展示出来,也可以将企业员工优秀的精神面貌体现出来。从企业形象的角度而言,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企业员工,都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工会文体活动的开展,将企业文化和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体现出来实质上就是进行企业形象的宣传。而这种宣传就是一种对形象的塑造。
(四)对企业文化管理具有教育作用
工会文体活动的开展对于企业文化管理而言有着较强的教育作用。从工会的地位来看,其本身具有特殊性,而其组织的文体活动本质上就是要让员工的在活动当中进行交流和学习,从而实现自身素质的大跨度提升。从目前企业员工的现状来看,由于人员的文化水平差异较大,所以凭借专业的培训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利用这种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进行员工间的交流,一方面是满足了其精神文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是达到了交流学习的目的。总而言之就是利用这种氛围的熏陶,教育效果会更加突出。
(五)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工会文体活动的另一个突出作用就是可以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工会组织的文体活动,大都为团队活动,这样的团队方式使得员工们的团队意识得到了强化,在不断的文体活动锻炼中,员工的团队意识不断地强化,久而久之,这种团队意识会凝结为企业的力量,当这种凝聚力得到有效发挥的时候,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就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关键词:施工企业;文化品牌;竞争力;品牌建设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brand becom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of brand competitiveness has not to be ignored. In the global environment of modern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 ability, have been more and more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brand contact togethe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no exception, therefor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bran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ltural brand construction fo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mportant role, and puts forward the cultural brand construction measures.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ulture brand; Competitiveness; Brand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F2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品牌文化
品牌文化(Brand Culture),指通过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立鲜明的品牌定位,并充分利用各种强有效的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消费者对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创造品牌信仰,最终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拥有品牌忠诚就可以赢得顾客忠诚,赢得稳定的市场,大大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为品牌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文化品牌建设对提高竞争力的作用
(一)品牌建设是建筑企业面临各种挑战的迫切需要
品牌战略是建筑企业面临各种挑战的迫切需要品牌战略是建筑企业面临各种挑战的迫切需要。近年来,随着全国资质就位工作的深入和全国工程建设行业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在资质、质量、安全、诚信和人力资源等方面,都对建筑企业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一旦出现质量、安全事故,或拖欠工资等有失诚信的问题,企业将被公示和严厉处罚,甚至被清退出当地市场。同时,WTO给予中国建筑业的过渡期已过去,全面开放的时期已经来临,这就表明我们除了与国内企业竞争外,还要与外来的“狼”一起争夺建筑业务。而与外企相比,我们许多建筑企业在人力、财力、科技力、法则力和文化理念力等综合资源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种种挑战面前,我们只有抓紧实施品牌战略,才能尽快练好内功,增强实力,缩短差距,使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品牌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使企业的文化品位成为市场认同的重要标准。有的工程项目,因为安全、环保等问题,影响了企业形象,丢失了市场。项目管理滞后,究其原因,还是企业文化理念落后。建筑市场的竞争,是企业实力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力的竞争。在日益动荡多变的市场条件下,品牌已经成为赢得顾客忠诚和企业求得长期生存与成长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要重新审视其品牌管理策略。特别是对于国内的企业,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不断创新的压力已经直逼本土的企业必须将竞争的水平提升到国际水准,而不是“窝里斗”。品牌能不能在市场上立住脚,决定着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一个连续成功的企业必定有其核心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开发、培养、不断巩固以及更新,因为即使建立了核心竞争力,也还有可能再瓦解。因此,如何使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品牌竞争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我们经营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品牌建设是建筑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
中国市场经济进程经历了广告力时代和营销力时代。随着众多国际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市场经济也进入到了品牌力时代。尤其是中国的建筑企业,面对世界品牌的强大竞争压力,更应该加强品牌意识,从而奠定建筑企业品牌运营的基础。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是建筑公司顺利进入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
施工企业品牌现状分析
缺乏对品牌内涵的认知
施工企业对品牌的理解不到位、不准确,往往单纯强调企业的知名度,而忽略了品牌的其他组成部分。品牌知名度仅仅是衡量企业传播策略和价值体系标准之一,并不能代替品牌美誉度及其他有机组成部分。由于这种误区,导致施工企业很难全面把握品牌的内涵,更无从谈起培育并升华品牌。如何通过艰苦的努力、着眼市场、着眼长远去培育企业的品牌,树立企业在市场上的形象,提高品牌的美育度、忠诚度,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与占有率,实不多见。
缺乏维护品牌的手段
维护品牌就是要恪守自己的承诺,无论何时何地,以何等代价,都必须遵守市场经济法则。施工企业塑造品牌的过程,就是不断实现其对业主承诺的过程。施工企业品牌建设的窗口主要是项目部,大多数施工企业实行星式管理,这种模式如果没有一套品牌指数评估反馈体系,对品牌发展状态保持跟踪测试和控制,就容易导致品牌管理失控,没有有效的控制和指标数据反馈,就谈不上品牌的重新定位。
在施工现场,由于企业对项目部控制不到位,使项目部的安全意识不强而造成安全事故,质量意识不强而造成质量事故,服务意识不强而造成不和谐问题等,都会损害企业品牌的打造。另外,建筑行业单位之间为争抢某项工程,不惜竞相垫资压价,甚至中伤兄弟单位的做法,则是不珍视品牌、损害品牌形象的一种短期行为,一种不利于品牌成长的功利主义;同样,那些为了获得工程项目而相互陪标获得工程项目的做法也不利于提高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企业不顾品牌形象盲目决策的做法,不仅破坏了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不利于品牌的培育和提升。
四、施工企业文化品牌的建设措施
(一)提高企业领导和员工创树品牌的意识。
通过相关企业文化的培育,使创精品、树“牌子”的意识深入人心,并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同时,要使全体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认识到质量和安全是品牌的生命,要保持随时有可能“砸牌子”的危机意识,在创精品的过程中时刻不敢懈怠,以此保证过程可控。现在经常出现的某些企业连最基本的产品都做不好,往往在很简单的项目上砸了自己的牌子,根源正是员工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不强。一个施工企业的信誉、品牌一旦受损,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要弥补、挽回将是极为困难、也是事倍功半的。相反,一个真正的精品工程,其影响也是非常的深远,甚至在很长的一个时期,会成为一个企业的代名词。一个优秀企业的产品品牌和人性品牌应该是共荣共生、相辅相成的。
(二)重视技术研发
重视技术研发、加大技术投入,加快建筑科技的新陈代谢,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将使企业在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走在施工行业前列。 目前,我国多数建筑企业在技术优势上尚不具备国际竞争的能力,国内的工程竞标主基调仍是成本优势或关系优势。国内建筑企业的技术发展现状主要体现为:技术创新机制不健全,技术投入和创新建设无系统规划和建设,创新成果少,转换程度低,技术改进和创新以具体工程的工艺改造、管理技术的改进等方面;一向轻技术,重生产的国内建筑企业在科研人员配备比例较低,资金投入比例也不高。据2012年上市建企排名前20家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计算,均值仅达到0.79%,除隧道股份、中国铁建外,多数企业的科研投入比例未超过1%,而这一比值在发达国家建筑企业中,一般为2.5%~3%。
(三)建立品牌的质量竞争体系,提供优质服务
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必然要精心维护品牌的商誉。质量是通信施工企业品牌的载体,是企业文化、员工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是企业维护商誉的关键。施工企业建立质量体系,服务业主的具体途径是在质量信誉中创造品牌。一方面,良好的建筑工程质量是保证建筑用户利益,确保业主即建筑运营企业投资效益的根本。当前,建筑行业规模大,涉及范围广,建设速度快,建筑技术复杂,要求施工企业要不断提高施工质量,正确处理利益与质量的关系,本着对业主负责的态度,切实抓好工程质量工作。另一方面,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的产品形象,而优质工程是施工企业良性循环的起点,是提升品牌价值的关键因素。施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必须以高质量为基础。为此,施工企业应积极与国际接轨,强化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依据ISO质量体系等国际标准进行标准化作业,使之渗透到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并延伸至班组、工序,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业主和客户信心,使施工企业在产品品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以咨询服务辅助企业品牌提升
咨询服务对品牌的提升作用主要表现在减小品牌战略的实施风险和保证企业品牌的持续盈利上。咨询服务业目前是中国极具潜力的一个产业,它依附于各大产业,为各大产业服务,提供具有先进水平和较高实施性的咨询产品。建筑业内的咨询服务包括规划、勘察、设计、管理、财务、培训等众多内容,行业外的咨询企业很难准确把脉建筑业,行业内的企业又多处在实施层面,没有针对各项内容的系统分析。所以建筑企业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通过联合、新建、重组等方式打造咨询部门或专业子公司。这样不仅可以提供更加实际可行的发展战略,更可以通过各种咨询服务提高行业内外对建筑业内知识、产品、品牌的认识,增加企业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保证企业品牌的持续盈利。目前建筑业开展咨询服务的主要方向是提炼企业文化、打造“CI”标识系统,实现企业信息化,发展投融资带动总承包,开展包括设计、施工及后期管理在内的全生命周期业务及进行其他现代项目模式的研究应用等等。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施工企业必须清醒意识到的如何保持与打造自我核心竞争力,而品牌建设是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强化企业软件建设,从提升企业经营理念、培养员工质量意识、重视技术研发、保证工程质量、提供优质服务,全面打造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丁洪斌,王从远,刘洪岩.建筑企业品牌管理的探索与研究[J].建筑经济,2006(06).
[2]杜光字,建筑施工企业品牌策略概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2).
[3]杨淑华,鄢咏红.我国建筑企业品牌及其竞争力分析[J].建筑经济,2006(09).
[4]李新庚.信用论纲[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关键词: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CO2 CH4 N2O
中图分类号:Q1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149-02
农业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准确合理的估算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仅对制定合理的农业减排措施和适应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合理评价国家农业方面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义务和责任提供依据[1]。1994年中国温室气体清单报告了CO2、N2O和CH4三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和吸收汇,其中农业活动排放了92%的N2O和50%的CH4,农业CO2的排放量很低没有报告[2]。农业是非CO2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因此准确合理地估算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尤其是非CO2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部门的年度温室气体清单主要被关注的温室气体有 CO2、N2O和CH4。大气和生态系统间的CO2流量主要受以下活动控制,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和有机物的燃烧释放CO2。N2O主要是作为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副产物从生态系统中释放出来。而CH4则通过土壤和粪肥储存中厌氧产生CH4的过程,肠道发酵过程以及从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中释放出来。
1 四川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估算的方法
1.1 核算方法[3~5](表1)
1.2 相关定义
碳汇是指碳循环中碳从大气中清除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前体的任何过程、活动或机制。碳源指碳循环中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前体的任何过程或活动。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是指将单位质量的某种温室气体在给定时间段内辐射强迫的影响与等量二氧化碳辐射强度影响相关联的系数。
2 四川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估算结果(表2)
3 目前四川省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表3)
4 结论
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就宣布了到2020年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单位GDP的CO2排放降低40%~45%。要实现这一目标,可能将需要把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进行分解,如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强度以及森林碳汇建设指标等,都可能逐步细化落实到具体的行业和行政区域,有些可能还要作为约束性指标来进行实施[6]。
本文从定量的角度入手,制定四川省农林及其他土地利用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掌握了温室气体排放结构,并采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方法核算四川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确定四川省排放水平。在本研究中,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包括CO2、N2O和CH4的排放;除了主要核算农田、土壤、牲畜、森林和草原温室气体排放,对四川省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和碳交易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迎春,林而达,甄晓林.农业温室气体清单方法研究最新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7,22(10):1076-1080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16
[3] IPCC.Volume 4: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Other Land Uses(AFOLU).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M].IPCC/IGES, Hayama,Japan,2006.
[4] IPCC.Volume 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M].IPCC/IGES,Hayama,Japan,2006.
除了二氧化碳外,目前发现的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还有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生命期很长,一旦排放到大气中,最长可生存200年,因而最受关注。排放温室气体的人类活动包括所有的化石能源燃烧后排放的二氧化碳。在化石能源中,煤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较低。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了0?郾6℃±0?郾2℃。近百年来最暖的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20世纪北半球温度的增幅是过去1000年中最高的。
据资料显示,近百年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明显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达到过去42万年中的最高值。近百年里降水分布也发生了变化,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的出现频率与强度增加。
阅读上文后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温室效应?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2)文中提到“我国是世界上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之一”,面对温室效应的影响你有什么想法?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案:(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透过太阳短波辐射,使地球表面升温,但阻挡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这一作用与“温室”的作用类似,故称之为“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等气体则被称为“温室气体”。
关键词:温室气体排放权;管制工具;财产权利
中图分类号:DF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3010705
清晰地界定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法律性质,在确保政府和公私企业对法律的安全性和确定性有稳定的预期,为排放权交易提供安全保障和信心以及提高市场的流通性和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马修(Matthieu)和夏洛特(Charlotte)的研究,界定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性质至少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具有重要意义[1]50:第一,温室气体排放权能否被撤回或者取消,撤回或取消是否应当对原来的温室气体排放权持有者进行补偿?第二,温室气体排放权能否被抵押或者像信用证券一样流通使用?第三,如果温室气体排放权持有者无力清偿债务并进入破产程序,温室气体排放权应当如何处理?第四,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使用和买卖是否应当征收增值税?鉴于此,笔者拟对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性质进行理论探讨。
一、管制工具抑或新型财产权:温室气体排放权定性的纷争
关于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法律性质,学术界大致有两种观点:其一,认为温室气体排放权仅仅是进行温室气体排放的资格(authority)或许可(permit),是政府的一种新型管制工具(instruments sui generis);其二,认为温室气体排放权是一种特殊的财产权利[2]228-256。其中,由于各个国家的法律制度背景不同,将温室气体排放权视为一种财产或财产权利的观点又进一步分为五种,即公权利(an administrative or public right)、私人财产权(a private property right)、金融或证券工具(a security or financial instrument)、商品(a good or commodity)、货币(currency)[3]575-596。在以上两种观点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支持温室气体排放权应当作为一种新型财产权的观点。 尽管学术界越来越多地认同温室气体排放权应当作为一种新型财产权,但是在有关温室气体排放管制的国际和国内立法实践中,对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法律性质持不同的态度。《京都议定书》以及《欧盟排放交易指令》(EU emissions trading directive)都对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法律性质保持沉默,即“没有界定温室气体排放权本身是什么,只是规定温室气体排放权持有者可以做什么”[3]571。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其《京都议定书》执行手册中将一个温室气体排放权界定为“排放1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按照全球增温潜能计算)的许可”[4]。《欧盟排放交易指令》第3条a款规定:“一个配额(allowance)是指在规定的期间内排放1公吨二氧化碳当量,该配额仅当以履行本指令的要求为目的时方有效,并且应当按照本指令的规定进行交易。”Directive 2003/87/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Article 3(a). 并且在第12条和第19条中规定了温室气体排放权(欧盟配额,EUAs)中所包含的四个要素:一个人可以持有配额(第19条第1款);配额可以在欧盟范围内交易,也可以与其他配额经过认证的国家进行交易(第12条第1款);配额可以用来执行排放许可(第12条第3款);配额可以通过取消而灭失。尽管如此,欧盟除了将配额作为一种可交易的工具外,没有界定配额的法律性质以及所有权,特别是没有明确配额是否可以作为一种金融或证券工具或者商品[1]48。欧盟委员会在最初提交的《排放交易指令》(emissions trading directive)议案中,曾经认为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法律性质为行政授权(administrative authorization)。但是,在该议案提交到欧盟理事会和议会之前,委员会的法律部门认为为了坚持辅助原则以及尊重各成员国法律体系的特点有必要反对将此观点纳入到议案中。因此,欧盟仅规定了排放交易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以经济有效的方式实现温室气体减排,而将温室气体排放权的定性以及交易规则制定等事项留待各成员国自行决定。美国众议院于2009年7月通过了《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clean energy and security act),该法案明确规定了排放配额不是财产。该法案第311条规定:“排放配额(emission allowance)和任何抵消信用额度(offset credit)或者其他工具均不构成一项财产。本法以及其他法律不得解释为限制或者取消美国政府(包括依据成文法授权行动的环保局)终止或者限制配额、抵消信用额度以及期间抵消信用额度的权力。”该规定与美国《清洁空气法》中对于二氧化硫排放配额的定性如出一辙。《清洁空气法》第403条f款中对二氧化硫排放配额的法律性质作出如下规定:“依据本章分配的配额是对依法排放二氧化硫的有限的行政授权(a limited administrative authority)。此种配额并不构成一项财产。本法的任何规定都不能解释为对政府终止或限制此类授权的限制。本章有关配额的规定不能解释为影响受管制单位或污染源适用或遵守本章的其他规定,包括有关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和州执行计划的规定……”法国于2004年4月15日颁布了执行欧盟第2003/87/EC号指令的排放交易条例,该条例将配额界定为非物质商品(an immaterial good),自从配额发放之日起配额持有人可以在国家注册的账户中持有该非物质商品[1]50。西澳大利亚于2003年制定了《碳权利法》(carbon rights act)。该法将土地及其之上的植被由碳吸收和储存所产生的无形利益视为土地所有者对土地所享有的一种新型的权利——碳权利[5]。碳吸收和储存是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措施,在碳排放交易中,碳吸收和储存(碳汇,carbon sink)可以产生碳信用(carbon credit)或抵消(offset)。尽管西澳大利亚的《碳权利法》仅仅是将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一种形式——碳信用或抵消确认为财产,但是,此种做法在当前国际国内立法中具有重大的开拓意义。
从温室气体排放管制的立法实践看,《京都议定书》和欧盟排放交易计划只是通过管制创造了温室气体排放权并规定了温室气体排放权的取得、交易以及消灭规则,并没有对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法律性质作出进一步的规定,而将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性质界定问题留给了市场上的私主体探索。美国之所以不将配额界定为财产,是为了避免一旦配额贬值或被政府收回后承担赔偿责任[1]53。另外,如果将政府创造的温室气体排放权界定为财产,那么私人财产权将会为温室气体排放权持有人提供稳定的预期和保障(例如可以利用宪法上的征收条款避免政府对碳单位的任意没收),从而政府完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权的自由,灵活性将会受到限制。因此,很少有立法确立温室气体排放权的财产性质,在立法实践中,温室气体排放权其实是作为一种政府管制的工具而被利用。
二、温室气体排放权应当作为一种财产权:生态系统服务的视角国内对排污权性质的研究中,有的学者从环境容量(资源)使用权的视角论证排污权是一种特殊物权。认为环境容量是一种公共资源,具有有用性和稀缺性,并提出环境容量的“物化”,进而论证排污权是对环境容量的使用权。参见邓海峰《排污权:一种基于私法语境下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3-104页);王小龙《排污权交易研究:一个环境法学的视角》(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42-65页)。笔者认为从环境容量(资源)使用权的角度论证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法律性质有所不妥。一方面,因为“环境容量(资源)”的概念有待商榷。有的学者认为环境容量资源是指大气、水、土壤等不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环境要素,但可以通过容纳、降解、消化生产过程中产生并输入自然系统的异物,维持自然系统正常功能来辅助生产过程的资源。参见张智玲、王华东《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补偿收费的理论依据研究》(《重庆环境科学》,1997年第1期,第30页)。有的学者认为环境容量资源与环境容量为同一个概念,是指在一定环境质量目标下环境可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量。参见李克国主编《环境经济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有的学者认为环境容量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环境容量的这种资源属性是环境权益的利益源头,最能体现环境权益的特殊性所在。参见杜群《环境法融合论:环境·资源·生态法律保护一体化》(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页)。据目前所搜集的资料来看,国外只有环境容量(environmental capacity)的概念,并没有环境容量资源的概念。笔者认为,环境容量只是一个数量概念,并不具备承载权利(权利客体)的可行性。环境所具有的容纳和降解污染物的功能,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一类。而所谓的环境容量资源(“环境容量”和“资源”的合成词)其实际所指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一种。因此,生态系统服务应当作为排污权或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权利客体。另一方面,排污权交易与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存在很多不同。排污权交易仅指政府分配的排污配额的交易,而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不仅指排放配额的交易,还包括公私主体通过CDM和JI等机制创造的消减信用、抵消单位的交易(如森林碳汇,一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笔者从生态系统服务的视角探讨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法律性质。
1997年Robert Costanza等人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世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自然资本》一文,首次系统地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资本的价值进行研究,测算出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每年的总价值为16~54万亿美元,平均为33万亿美元,是1997年全球GNP的1.8倍[6]。2005年3月30日,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MA,2005)正式,该报告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提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所获得的效益,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各种效益,主要包括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以及支持功能。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主要包括生态系统向经济社会系统输入有用的物质和能量、接受和转化来自经济社会系统的废弃物,以及直接向人类社会成员提供各种服务,如提供清洁空气、清洁水等自然资源以及旅游、休闲、娱乐、审美、科学研究。
大气、土地、森林、水等生态系统可以吸收和储存温室气体,其所提供的气体调节和气候调节等生态系统服务,对于将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至于对人类产生重大或不可逆性影响的水平上至关重要。然而,此类生态系统服务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任何企业或者个人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都无需支付任何成本,生态系统服务下文中所涉及的“生态系统服务”均指自然资源、环境所提供的气体调节和气候调节等有关温室气体的生态系统服务。 的价值没有体现到企业生产和私人社会生活的成本中。也就是说,“大气提供的吸收和储存温室气体的自然服务没有得到限制,并且使用此项服务无需购买,因此此类服务不能够体现为价格”[3]571。在农业文明社会和工业文明社会的早期阶段,人类的温室气体排放活动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之间尚能保持平衡。在此阶段,公共物品(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的需求之间不存在矛盾,因此政府没有必要对公共物品的利用加以管制。但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由于人类不受限制而且免费地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致使过度地消耗生态系统服务,超过了大气环境容量,最终酿成“公地的悲剧”——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应对需要政府干预生态系统服务(公共物品)的获取行为。正如布罗姆利所言,“每个人都能自由进入就意味着没有人拥有财产”[7]。正是由于生态系统服务处于既无人所有又无人管理的状态,每个人都能无需投入成本地自由利用,从而导致“公地悲剧”的发生。限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自由进入,即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是解决全球变暖的最佳途径。而财产权一直被作为避免“公地悲剧”的首要选择[8]129。生态系统服务作为无形且有重要价值的公共资源,政府可以通过创设财产权来限制或管理生态系统服务的获取行为。一般来说,政府干预生态系统服务获取行为的方式有传统的“命令-控制”方式和基于市场的管制方式,其中排放权交易是基于市场的管制方式中的一个重要工具。不管是传统的“命令-控制”模式还是排放权交易方式,都离不开财产权这一工具,有所区别的仅是财产权的类型和配置方式[9]。在单一的“命令-控制”模式下,政府享有生态系统服务的财产权,温室气体排放主体只是政府管制的对象,其所进行的温室气体排放仅是政府授予的一种行为自由,不具有财产权的性质;而在排放权交易模式下,政府作为公共资源(生态系统服务)的分配者,将生态系统服务的获取权赋予市场主体,这种权利具有可支配性、可转让性、有用性、稀缺性等财产权属性这类似于政府为了避免公共土地被过度使用,而将公共土地进行权利分割,赋予每个私主体有限的土地使用权利,以保证公地的可持续利用。只是公共土地是有形的公共资源,而生态系统服务是无形的公共资源。See Justin Savage, Confiscation of Emission Reduction Credits: the Case for Compensation under Taking Clause, winter Virginia Environmental Law Journal, 231-240(1997). 。上述西澳大利亚在《碳权利法》中,将土地及其植被所具有的碳储存功能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抵消单位视为土地利益的一部分,并规定了碳权利的取得、交易和消灭等规则,已经从立法上确认了土地生态系统服务(碳吸收和储存)的财产属性。因此,从生态系统服务的观点看,温室气体排放权其实是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获取权,应当作为一项财产权利。
三、温室气体排放权应当作为一种财产权:新财产权的视角
在古典财产权结构中,人类对财产权的规定长期模拟自然状态,并受到带有罗马法印迹的布莱克斯通“绝对权”和“有体性”理论的影响。“财产权通常都被理想化地定义为对物的绝对支配,财产界定的标准也被相应设定为物质属性、绝对支配和所有权中心三点:财产与具体的物相联系,财产体与财产权相等同,财产权利集中体现于所有者的所有权”[10]。但在进入现代商业社会和福利时代后,财产权的形式和种类骤然增长,出现了非物质化的财产、通过私人合意改造出的新财产、政府公权力制造出的新财产等,这被美国的一些法学家称为“权利的爆炸”。布莱克斯通的概念已经彻底过时,它已经被一种新的财产概念所取代[11]38。当代财产权已经出现了一种颇为分散的状态,就种类而言财产权不再局限于传统私法领域的物权、债权、知识产权,而是表现为各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权利的总和[12]。这种新财产是非物质的,它不是由一束绝对的或固定的权利所构成,而是由一束依情况而受到限制的权利所构成[11]38。这类新财产权介于纯粹公权利和纯粹私权利之间,是一种混合性的权利(hybrid property)[8]164,也有学者称其为管制性财产权(regulatory property)[13]。财产权并不必然体现为一种对私人既得实体财产的法律确认,而更多地表现为法律直接赋予主体一定的利益范围。在现代社会,政府通过特许的方式创设财产权利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财产权的整个形式和内容是由国家定义的。财产权的体系是开放和包容的,现代社会的财产权已经不再仅仅表现为私法上的权利体系,只要是国家正式赋予的财产性权利,均为实质意义的财产权[14]。
以市场为中心的环境管制的实施对财产权概念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其中,在防止污染和自然保护的环境管制措施中,重要的一个工具就是由政府创设的可交易的类似财产的权利[8]163。国家的环境保护措施不可避免地要以财产权利为基础,因为针对“公地悲剧”的所有解决方案都需要在之前自由进入或无人所有的资源之上设定财产权[9]103。当采用“命令控制”型管制制度时,国家在环境公共物品(生态系统服务)上设定公共财产权。当创设可交易的温室气体排放权时,国家则设定一种兼具公法性质和私法性质的财产权:国家首先根据大气环境容量对生态系统服务设定公共财产权(总的排放配额),然后再将排放配额(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给私人,并允许私人对排放进行排他性的占用、使用和处分。之所以说温室气体排放权具有公法属性,是因为其存在和运行都依赖于国家的管制[8]164,是国家基于管制目的创设的温室气体排放权,并且温室气体排放权的取得、交易和消灭都受到国家的管制。有学者称,温室气体排放权市场是一个许可市场(permit market)[15]。之所以说温室气体排放权具有私法属性,是因为温室气体排放权具备有用性、可交易性、可支配性、排他性等财产权的本质属性[16]。
综上所述,温室气体排放权应当被定性为一种新型财产权或者管制性财产权,是特许物权或准物权的一种。将温室气体排放权定性为财产权,可以给配额、抵消单位或者信用的持有者提供稳定的预期和安全保证(特别是避免国家的任意没收),更加有利于激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温室气体减排投资,以便更好地发挥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制度的优势。但是,“财产是法律的一个创作,财产并不来源于价值,虽然价值是可以交换的,但是许多可交换价值被有意损害后却得不到补偿”[11]40。应然与实然往往相差甚远,真正在法律上将温室气体排放权明确规定为财产权不得不考虑政治因素的影响。立法者在决定是否将温室气体排放权作为财产权时,不得不考虑其决定是否会对政府创设、收回或者取消配额的灵活性产生影响以及确定为财产权后政府面临的压力和经济负担。“实际上,决定一种利益是否是财产的因素并不是逻辑上的,而是政治上的”[11]40。
参考文献:
[1] WEMAERE M, STRECK C. Legal ownership and nature of kyoto units and EU allowances[C]// FREESTONE D, STRECK C. Legal aspects of implementing the kyoto protocol mechanism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2] SAVAGE J. Confiscation of emission reduction credits: the case for compensation under taking clause[J]. Virginia Environmental Law Journal, winter 1997:227-271.
[3] BUTTON J. Carbon: commodity or currency? The case for an international carbon market based on the currency model[J]. Harvard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2008 (32):571-596.
[4]刘明明.论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财产权路径——以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为视角[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69-75.
[5]HEPBURN S. Carbon rights as new property: the benefits of statutory Verification [J]. Sydney Law Review, 2009 (6):239-271.
[6]COSTANZA R.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J]. Nature, 1997 (387):253-260.
[7]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陈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8]ROSE M. The several features of property: of cyberspace and folk tales, Emission trades and ecosystems[J].Minnesota Law Review, 1998 (11):129-171.
[9]COLE D. Clearing the air: four propositions about property right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J/OL]// YANDLE B. Grasping for the heavens: 3-D property rights and global commons. http://law.duke.edu/journals/10DELPFYandle.
[10]冉昊.财产含义的辨析:从英美私法的角度[J].金陵法律评论,2005(春季卷):23-31.
[11]万德维尔德.19世纪的新财产:现代财产概念的发展[C]//王战强.社会经济体制比较,1995(2):35-40.
[12]梅夏英.财产权构造的基础分析[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13] WIENER J.Global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strument choice in legal context [J].Yale Law Journal, 1999 (108):657-765.
[14]李爱年,胡春冬.财产法与环境保护:普通法的一个视角[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5-105.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在目前复杂的内外经济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现代企业需要通过内部审计来强化企业的内控管理,提高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推动企业管理模式、经营方式等的优化创新发展,从而更好地发展。
1. 内部审计是企业经济安全的保证。内部审计对企业日常经营模式、经济决策以及管理方式等的审查、监督,参照国家法规制度,根据审计工作规程与规范,及时发现企业经济决策以及经营中的若干问题和弊端,为企业的经济安全保驾护航。
2. 内部审计具有考核鉴定功能。企业内部审计要对企业整体运营情况、各部门工作业绩的进行审查。通过科学、客观的内部审计,真实、详细地反馈出企业总体经营状况、各部门的经营水平,为各部门的工作考评提供合理依据,也有利于企业高层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决策。当发现经济决策有失偏颇时,则可以及时作出调整。
3. 内部审计为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提供服务。内部审计能够为企业的考核鉴定企业自身经营情况提供科学依据。企业各个部门应将内审部门作为一个信息咨询平台,企业高层要结合内审部门提供的信息、数据等,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发展目标等进行反思和校正,从而制定新的计划、规划,落实企业的风险管理措施。
二、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 内审缺少独立性
内部审计部门是企业自我监督、自我检查的机构,应该赋予其独立地位,也是保证内审人员客观、公正地从事内审工作的先决条件。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内审部门缺乏独立地位,一是内审部门附属于其他部门并接受有关负责人的领导;二是内部审计人员由会计人员兼任的现象普遍;三是内部审计的双向服务性,既对企业领导负责,又要接受政府审计的指导,也就是内审部门既为企业服务又为国家服务。由于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从而大大的制约了内部审计的执行力,审计职能难以发挥。
2. 内部审计方式落后,审计质量有待提高
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经历着调整、改革,企业也在随着市场竞争形势不断地调整经营模式,对此内部审计要与时俱进,应该从查账式的账面审计朝着风险审计方向发展;要建立以风险预测为目标的内审模式;同时,加大对风险审计的力度、并达到预期目标。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依然以账面审计为基础,所采用的审计模式、手段等相对落后,局限于审计工作者的主观判断和从业经验,缺少科学的量化依据,审计的电算化程度有待发展,审计的精准性、客观性得不到保证。
3. 内审人员的素质、能力急需提高
企业内部审计是一项复杂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这就对内审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和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当前我国内审人员职业化程度不高,在岗的内部审计人员有专业职称资格的还不足30%;内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以及工作水平都有待提高;内审部门人员组成单一,大多企业的内审部门没有配备经济师、律师、工程师,有效的人力资源机制尚未形成。
三、现代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的解决对策
1. 重视内部审计的在企业管理中的职能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要从思想上重视内部审计对企业发展、经营决策以及企业未来规划的重要性。第一:让内部审计切实地成为内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内审在企业内控管理中的监督与评审作用;第二:企业的内部管理要充分利用内部审计机构提供的相关资讯和数据,帮助企业完善其管理机制、实现既定目标;第三:充分重视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防控、治理方面的作用,内部审计仔细审视企业经营过程中每个风险节点,理清关键性风险和风险的关键性环节,从全局出发为企业提供前瞻性风险管理依据。内部审计的职能应该朝着审查、监督、评价、咨询等综合方向发展,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和社会经济。
2. 科学设置组织机构,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由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建立较晚,主要是借鉴国外经验,目前内部审计部门设置主要有几种模式:设置在监事会;隶属于财务部门;在股东会下设置审计委员会、在行政系统、经营管理系统设置审计机构;隶属于总经理等。以上几种模式各有利弊,但是从内部审计设置的独立性、权威性原则来看,在股东大会下设置审计委员会最为科学。该模式下,内部审计机构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其审计业务,向总经理报告其行政业务;该模式层次高、地位超脱、独立性强,有利于审计人员独立开展工作。这种双向负责、双轨报告,保持双重关系的组织形式与国际内部审计原则接轨,有利于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
3. 改进内部审计的方法,重视内审人员的培养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必须与时俱进,与企业当前的经营模式、发展方式、财务管理模式等相适应,所以要积极改进内部审计的方法。内审工作要将事后、事中、事前审计相结合,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日益普及,审计信息化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审计手段要从传统的手工查账向计算机审计过渡,并向网络化发展,实时审计、网络审计、在线审计将成为主要的审计手段。此外,企业要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与选拔,组织严格的资格考试,推行内审人员持证上岗,提高内审人员的技能水平;要加强内审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打造一个专业水平高,职业道德素养过硬的内审团队,更好的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小组合作学习是20世纪 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1】。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小组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视【2】。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一直在探索和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通过多年来的实践,笔者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确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多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实践操作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一、课堂分组与科学理论脱节
小组合作学习能否实现预期的目标发挥小组的最大效力,分组很关键。很多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最普遍的一种分组现象就是老师把学生按着现有座位顺序,把前后两排、三排或四排的同学即4个、6个或8个同学划为一组,这样的分组太过于简单,根本发挥不了组内同学异质同构的效果,最主要的是这种分组仍然解决不了班级同学间人际交往的一个主要问题——班里坐前面的与坐在后面同学的交往。从小学到高中都存在的一个现象坐前面的同学身高比坐后面的矮,这种身体的差距同时也导致了交往的差异,往往是坐在后面的同学相互交往密切,前面的同学之间接触多,这样的分组不能给学生提供与不同性格、外形差异的人交往的机会。
正确的分组标准是: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4~8人。小组成员根据自身特长承担相应小组分工。善于组织活动的学生为组长;善于记录的学生为记录员;善于表达的学生为中心发言人,定期轮换主发言人。
在此标准下,常见的科学合理分组模式有:
1、拼板模型。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类似于拼板或拼图游戏。在此模型中,每个学生分别参加两个小组:学习小组和研究小组。在确定学习目标后,小组成员先到各自的研究小组研究分析要解决的问题。研究工作完成后,研究小组成员再回到各自的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共享个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
2、调查模型。这种模型可用三种方式分组:一种是按兴趣爱好分组,一种是按感情友谊分组,一种是按特长搭配分组。分组后,教师给学生介绍课堂所要学习的内容后,全班学生讨论学习内容并拟定出一套需进一步讨论的命题来。每个学习小组选一个命题,并把这一个大命题划分为若干个分支问题分配给小组内的每个成员。
3、编号模型。该模型是用于复习教学,特别适合于一些十分明确的问题。应用这一模型时,将学生分成4人小组,小组从1——4进行编号。教师提出问题后,每个小组的全体成员共同讨论问题答案。
4、配对模型。学生先两人一组互相讨论学习,后与全班共享他们的讨论结果。最后让持其它意见的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帮助这个两人小组。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者身份淡化。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很多老师会在课前做充分准备,如合理分组、任务分配、课前导入等等。当学生正式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学习后,老师就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讨论之外,以一位“旁观者”角色来看待学生的行为。小组合作学习中通常会看到有些小组刚开始时讨论得很激烈,但可能因为小组成员内意见分歧得不到合理沟通或遇到了棘手的问题无法解决,讨论骤然停止,小组出现冷场甚至成员愤然离场的现象。小组合作能否继续进行与老师的正确指导分不开。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老师与学生一样是活动的参与者,只不过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老师是活动的统筹者、指导者,在学生遇到困惑、疑难时,积极调动学生的潜能,发挥小组的整体力量,迎难而上,最终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当小组成员内出现矛盾或观点不一致时,老师应该重点引导学生的情绪,转移学生的消极情绪,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这是一个正常现象,大家可以通过真诚沟通解决矛盾,每次矛盾的解决都有利于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正确的教师指导作用应该是:
1、个别指导是指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与障碍时给予及时的点拨与指导,从而使学生克服困难。
2、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强集体合作意识,即讨论的结果是小组合作的结果,是小组智慧的结晶。所以,小组内不管是谁来回答讨论的结果,代表的是本小组。
综上所述,尽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很多优点,但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较多问题,要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教师必须深刻的学习它的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 谢志芳.再议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实践与思考[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0(12).
关键词:美国 气候政策 演进 钻石模型
中图分类号:D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10)05-0073-79
一、引言
人们已经意识到了气候变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而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排放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目前,尽管中国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上已经超过了美国,但是美国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历史上累积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仍居世界第一。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1981年到2000年这二十年间,美国能源消耗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世界的比例从25.56%下降到23.23%,接着又攀升到24.58%,从2000年以后,美国的这个比例一直在降低,但是仍然在20%以上。
美国能源消耗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世界的比例下降的原因并不是美国排放总量的下降,而是因为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美国高耗能产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事实上,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见图2)。美国政府开始意识到气候政策是开始于老布什政府时期,在其执政期间,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没有显著增加,但是到了克林顿和小布什时期,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出现了明显的增加。
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外部性,要做到切实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就必须建立起一套全球协调机制。不过,由于世界各国在发展水平、环境条件、文化背景、需求偏好上存在差异,面临的发展与环境问题各不相同,使得各利益集团有着不同的发展要求、环境立场和政策选择,往往缺乏共同行动的逻辑起点。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经济、科技和政治领域具有强大的领导力,因此美国的气候政策会影响、甚至是左右气候谈判的进程和协议的实施效果。然而,迄今为止,美国一直拒绝加入全球气候谈判框架,坚持自己的气候政策理念,这也是全球气候谈判步履蹒跚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为什么会这样,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一些学者从政治、经济等方面给予了解释。这里在归纳美国气候政策演进的基础上,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从国家竞争优势角度进行解释。
二、美国历届政府气候政策的变化
在老布什政府时代,美国已经认识到气候变化问题亟待关注,但是并没有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给予对待。当时整个社会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性后果缺乏思考,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结论及相关判断并不能让人信服。老布什政府认为在全球变暖的问题上存在多种观点,因此,也就没有重视这个问题,这带来的直接结果便是缩小了美国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投入。不过,在对外关系上,老布什政府表现出了积极的合作态度,老布什政府迅速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克林顿政府在气候变化议题上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政策,努力促使美国在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威胁所作出共同努力中发挥领导作用。在1993年10月公布了的《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中,克林顿政府承认,人类活动导致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从而导致了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被淹没、生态体系遭到不可避免的损坏,以及农业生产的不稳定等严重后果。因此,美国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但是成果非常有限。克林顿政府这一态度基本没有落实到对外关系上,尽管克林顿政府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是并没有采取行动降低排放,也没有将《京都议定书》递交给参议院讨论表决。
小布什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方面经历了从漠视到做出一定调整的过程。在其第一届任期中,基本上是采取自由放任的气候政策,小布什在上任初期就宣布美国将不批准《京都议定书》。小布什不落实《京都议定书》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落实《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条款会导致失业、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二是气候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答案并不明确,同时也缺乏在商业上消除与储藏二氧化碳可行的技术;三是认为中、印等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也必须受到约束;四是反对采取强制性限排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主张采取自愿性的限排措施。在小布什的第二期任期内,由于国际和国内要求重视气候变化的强烈呼吁,小布什承认人类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正在导致全球变暖,并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挑战,通过技术进步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到2025年前将停止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但是这只是小布什停留在对气候变化严重性的认识上,他没有采取具体的实质性减排措施。
奥巴马一改小布什在气候问题上的态度,他认为气候变化及美国对石油的依赖将继续削弱美国经济、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此奥巴马政府树立了振兴经济、保证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彼此补充、相互促进而不彼此排斥、相互削弱的理念,并以此指导具体政策的制定。奥巴马政府主张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截止到目前,奥巴马已经签署了两份关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备忘录,一份是指示交通部要求汽车制造商在2011年以后所产汽车确定更高的油效标准,另外一份是指示环保署重新考虑加州关于制定高于联邦标准并在汽车排放温室气体方面设定更为严格限制的申请。另外,奥巴马政府确立了构建绿色经济、研发新能源的行动方针,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美国经济复苏。然而,在对外关系上,奥巴马政府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在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中,美国仍然不愿意承诺减排目标,反对《京都议定书》式的条约,反对强加的国际法定义务,坚持认为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必须承诺放缓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速度。
从美国历届政府气候政策变化的过程中可以看到,美国历届政府基本上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但是美国坚持认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需要通过市场手段来实现的,且担心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会阻碍经济发展,这种担心带来的直接结果是美国不愿意在国际上承诺减排目标。
三、从伯瑞德一海格尔决议到《气候安全法案》
美国是三权分立的国家,但是在涉及到国家利益问题上,政府和参众两院的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在气候政策的问题上,美国参众两院和政府的立场基本一致。但是与政府的立场相比,美国参众两院在气候政策方面更加保守,始终坚持气候政策不能有损美国的竞争力。
在《京都议定书》谈判的关键时刻,也就是1997年7月25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伯瑞德一海格尔决议(Byrd-Hagel Resolution),表达了美国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基本立场。在该决议中,认为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下,美国不得签署任何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
约》(以下简称《公约》)有关的议定书或者协定:一是《公约》的发展中国家缔约方不同时承诺承担限制或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义务,却要求美国等发达国家缔约方承诺承担限制或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义务;二是签署该议定书或协定将会严重危害美国经济。伯瑞德一海格尔决议在参议院表决中,以95票赞成、0票反对通过,可以说该决议反映了美国国内不同利益集团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共同观点。
2005年美国通过了《能源政策法》,以法律的形式集中体现了美国的能源政策和气候变化政策。在该法中,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鼓励企业和个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在节约能源方面,新的能源法规定从2007年起,美国将原有“夏令时”时间再增加4周,长达7个月,以节约能源。《能源政策法》其真实的目的并不在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是要减少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解决美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气候安全法案》是美国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联邦法案。《气候安全法案》首先确定了建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限量排放与交易”体系;其次,首次将气候变化问题提升至国家安全层面,拟建立整合经济、贸易、技术、能源等政策的综合性气候战略;最后,尽管《气候安全法案》是国内法,但是其有关条文清晰地反映出美国气候政策的国际意图,该法案着意将京都机制下的发展中国家集团区别对待,同时,该法案还设计了其国内交易体系及补偿机制与其它国家及国际碳交易市场相互联系的通道。
四、美国气候政策演进的原因:钻石体系
(一)波特的“钻石体系”
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战略离不开环境,当国家环境有助于某些产业发展时,国家便随企业而兴盛,反之亦然。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国家环境息息相关,像企业能否自由运作、特定技术人力的供应、本地市场需求等因素,都和国家脱不了关系。国家不但影响企业所实施的战略,也是创造并延续生产与技术发展的核心。因此,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它能创造并保持企业的竞争条件。
为什么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能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甚至获得竞争优势?波特认为必须从每个国家都有的四项环境因素来分析,这些因素可能会加强本国企业创造国内竞争优势的速度,也可能造成企业发展停滞不前。这四项环境因素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这四项关键要素形成“钻石体系”(见图3),关系到一个国家产业或者产业环节能否取得成功。在“钻石体系”中,这四项环境因素是一个双向强化的系统,其中任何一项因素的效果必然影响到另一项的状态。不过,对于高度依赖自然资源或技术层次较低的产业而言,可能只需要具备钻石体系中的两项因素就能得到竞争优势,但是这种优势会因为产业的快速变化或其它国际竞争者的先发制人而无法持久。
尽管在“钻石体系”中没有政府这一环境要素,但是波特认为政府是构成整个竞争力拼图的最后一片。譬如说,能源税的征收会迫使企业采用节能的技术。来降低能源的使用,或者淘汰高耗能的产品。因此“漠视经济政策对国家优势的影响,正如过度夸大或过度贬抑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是不切实际的”。
(二)“钻石体系”对美国气候政策的解释
如果一国要使经济不断发展,达成经济发展的目标,就必须促进现有产业无止境的改善和创新,并培养能在新的产业领域里成功的能力,因此,政府的政策应该致力于创造产业发展的环境。现在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朝采用各种政策来改善竞争力的方向发展,这些政策大致包括:货币贬值、自由化、私有化、放宽产品和环境标准、税制改革、区域发展、鼓励创新、改善教育体系和多种形式的政府采购等。那么如何对这些政策工具进行判断,波特认为钻石体系理论是一个很好的工具。这里就采用“钻石体系”来分析美国气候政策演进的原因。
1 对生产要素的效应
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生产要素包括技术、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以及能源等,企业的生产决策过程就是在成本最小化的条件下最优化组合这些要素,这些要素的最优化组合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如果要改变这种稳定的组合,企业需要更新设备、培训技术人员、改变产品设计和进行新的市场推广等,这些都会给企业带来成本的增加。气候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市场手段或者行政手段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就直接要求企业改变生产要素的组合,重新达到最优,这个改变的过程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杜克能源(Duke Energy)公司是全美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企业,是全球第12大排放企业,其总裁吉姆・罗格(Jim Rogers)虽然赞同使用“限额一交易制度”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但是他反对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利伯曼一华纳法案,认为该法案没有包括政府应该给与企业的资金支持,也没有为企业设定一个适应期以帮助企业平稳过渡。
当然,如果落实了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势必影响生产要素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的配置。资本、劳动和技术等要素会加速往环保产业转移,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会加速传统耗能产业的绿化,甚至会带来金融领域的创新。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华尔街已经意识到了二氧化碳排放交易市场具有广阔的增长前景,像摩根士丹利、高盛这样的大型投资银行纷纷进入这个市场。不仅如此,华尔街的金融机构还开始有组织地推动这一事业朝前发展。
传统产业以种种理由反对政府实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政策,而新兴产业则希望借助于政策的利好完成发展的跨越。这二者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不同态度反映到美国的气候政策上,就使得美国的气候政策难以真正地落实,只能通过市场手段来自然地解决,达到协调各方利益的作用。
2 对需求条件的效应
气候政策将会影响到需求。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消费型社会,美国人消费着世界各地生产的产品,这种消费习惯导致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要在短时间内改变美国这种长期形成的消费文化是很难的;在美国的环境保护制度下,美国的一些污染和高耗能的产业已经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如果继续实施严格的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将会导致更多的美国企业移到国外去,产业空洞化将导致失业增加;这些政策还会导致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特别是对传统产业的企业而言,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不利的状态,影响美国产品的m口。这些需求方面的因素使得美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乏力。
气候政策还会影响到需求条件。政府制定涉及环境问题的产品和流程规范,或者制定严格的产品标准,这些规范和标准一方面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压力,另一方面却有助于企业改善质量、提高技术能力、提供新造型以满足社会和重要客户的需要。如果严格的产品标准能够扩展到国际,并且成为国际性的标准,它就会使本国企业领先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性商品,进而趁势扩散到全球。美国人长期关注污染防治工作,使得美国在污染防治设备和服务方面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但是随着德国、瑞典、丹麦等国在环境质量方面超越了美国,它们的企业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便逐步显现出来,威胁着美国的领跑地位。在这种条件下,美国就需要通过制定更多严格的环境政策,来提高美国的企业在环境保护及其相关领域的创
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3 对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效应
国家的竞争优势除了表现在产业内部,也表现在产业集群上。一个产业集群包括生产商、供应商、客户以及其它相关产业,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产业生态系统。政府政策在滋养和强化产业集群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气候政策的变化将会给产业集群带来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严格的气候政策将会导致有关提供环境服务的企业进入传统的产业集群,或者形成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的企业组成的新的产业集群,从而达到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不过,严格的气候政策将迫使原有产业集群中的部分企业由于环境治理成本太高而搬走,降低了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甚至导致一些失业问题。
另外,气候政策的变化还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旨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将会制约传统产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经济发展,美国的五大湖地区是美国的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的集聚地。目前,这些产业面临着来自日本、韩国、欧盟以及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其国际竞争力出现了下降。如果采取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将会进一步降低这些产业的竞争力,导致传统产业地区的经济衰退。但同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又会促进新兴产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的发展,美国的加利福利亚州是美国环保产业的主要集聚区,任何严格的环境政策都将为加州的环保产业催生需求,从而促进其发展,拉动加州经济的增长。
4 对企业战略、企业同构、同业竞争的效应
政府政策会影响到企业如何成立、组织、管理、发展目标和竞争方式。如果美国实施控制温室气体减排的方案,将会给企业行为带来一系列影响。企业获取市场竞争力的手段将发生改变,低能耗和低排放的产品将成为争取市场的重要竞争砝码之一。企业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生产技术,尽可能地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另外一方面要改进产品,生产出节能环保的产品。企业生产上的这些变化,在短期内会提升企业的生产成本,如果国外的同类企业不受温室气体排放的限制,其产品的成本必然要低于国内的产品,那么这些国外的产品将极有可能挤走国内的产品,从而将国内企业置于死地。
美国企业,特别是传统行业的企业,将会加速国际化的进程,将温室气体排放较多的环节转移到其它国家。但是,这可能会和美国的国家长期利益相冲突,主要体现在企业国际化或者外移时,移出的可能是高生产力而非低生产力的企业。所以美国要求发展中国家也必须承担同等的义务,试图防止由于自己实施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而使国内的高生产力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除了受资本、劳动力等成本的约束外,温室气体排放指标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企业的产能一旦超过了自己温室气体排放配额,就必须兼并具有多余温室气体排放配额的企业或者通过温室气体交易市场来获得多余的排放配额。这样不仅将会使得兼并活动变得频繁,而且还会使得温室气体交易市场逐渐取代资本市场的地位,美国有机会借鉴其管理和运作资本市场的经验,成为世界温室气体交易中心。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