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范文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第1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健康问题 对策

人口的城镇化运动在我国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社会历史现象,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户籍制度,使得上亿农村务工人员只能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农村家中,由此产生了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所谓“留守儿童”就是指因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务工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而留在农村,需要别的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6岁)。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秦皇岛区县中,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人员庞大,因之造成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也比较大。本文以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为例,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问题和求解之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本文在搜集数据过程中,发放并收集了38个中小学调查问卷。其中小学20份。

第一,青龙县农村5-10岁和11-15岁的留守儿童在校占比分别为89.86%和88.97%,数据说明这些孩子正是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阶段,总体看农村留守学龄儿童义务教育普及率很高,有小部分北部山区的孩子受教育状况相对较差,这与当地人的教育意识薄弱和当地经济经济欠发达有一定的关系。

第二,单独居住的留守儿童占所有留守儿童的3.37%。

第三,大约有46.74%留守儿童父母双双外出,在这些家庭里,孩子与隔代的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一起生活的比例最高,大约占34.56%;另外有12.18%的孩子与其他亲人比如叔婶姑舅等一起生活。

第四,青龙县农村留守儿童在各行政村之间的分布很不均衡。北部山区比如景杖子、吴杖子、双山子等相对占比多一些。

第五,这些被调查的留守儿童总体上身心健康,在学者占很大比重。

二、青龙县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相关问题、原因分析

留守的孩子都不能在完整的家庭环境下生活,家庭中父母教育的弱化及其生存环境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下面从生活、学习、心理健康三个方面分析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一)生活适应问题

由于缺乏父母的言传身教,农村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卫生习惯养成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为孩子们日常生活上缺少父母的照顾,与年长的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一起生活,存在着卫生意识不强,良好生活习惯培养滞后等问题。在安全方面留守儿童也存在令人忧虑的地方,因为隔代监护人健康因素或看护的留守儿童数量过多等原因,导致看护者力不从心,留守儿童的安全监护几乎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而大部分留守儿童是5-15岁时间段的学龄儿童,缺乏对事物的判断和行动的控制能力,好奇心较强,自我约束力很差,容易造成一些安全方面的隐患,另外留守儿童生活上自理能力极差,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与呵护,留守儿童容易出现性格上的偏差,变得内向、胆小、人际交往障碍、懦弱、缺乏自信,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消沉等一系列问题,大多有外出务工者的家庭生活水平在当地农村属于经济条件较好的群体,大多数父母因在外工作无法照顾孩子出于愧疚心理,给孩子很多的零用钱,而孩子还不懂如何更好的使用这笔钱,使得这部分孩子容易养成消费奢侈浪费等不良的消费习惯。但也有一小部分留守儿童在留守过程中能培养出比同龄孩子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二)营养问题

从调查数据总体看,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偏食、饮食无规律、乱买零食等现象。具体原因有两类:一种原因是留守儿童大多与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一起生活,隔辈人由于年迈体衰、自身的健康存在问题而无法为孩子准备丰盛的一日三餐,更无法按营养需求配膳, 同时隔辈人对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过分的溺爱也导致孩子想吃什么就买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就不吃什么,养成了不好好吃饭的坏习惯。另外就是这些孩子大多在偏远山区,交通不方便,导致很多老年人即使手中有钱也无法及时为孩子购买健康食品,只能家里种些什么就吃些什么食物,使孩子出现饮食单调,严重营养不良。

(三)心理健康问题

从大量的关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数据中发现,大多数的研究者关注最多的是留守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人把部分留守儿童发展问题的个案推之于整个留守儿童群体,轻率地得出农村留守和的发展有严重问题的结论,甚至据此把农村留守儿童称之为问题儿童。这种以偏概全的分析,未免有失偏颇。研究中我们发现,虽然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低于非留守儿童,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是处于正常范围的。一个本来并无太多问题的留守儿童群体被放大为存在诸多“问题”,以致“留守儿童”逐渐成为一个负面的称谓,“差生”、“心理存在问题”、“社会不稳定因素”等词汇在与留守儿童相关的研究和报道中经常出现。这种渲染的背后可能有着为了引起社会对留守儿童关注的良好初衷,但却忽视了这种强化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群体无形的伤害。后果之一就是极有可能造成留守儿童群体与社会的隔膜,反而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特殊的身份需要我们整个社会和家庭给予特别的关注,对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更是不容忽视。要想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工作,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卫生工作者联合起来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发育、发展等方面研究,找寻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健康问题的合适方法与途径,不断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保证他们快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丁杰,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第2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刻板印象;污名化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的父母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对什么是“留守儿童”,学界存在一些分歧。本文的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不满18岁的农村儿童。这些留守儿童要么仅由在家的单亲(一般为母亲)看护,或者被留给了祖父母、兄弟姐妹、亲戚、邻居等父母之外的其他人代为照料的青少年。他们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和关怀,因此,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心理负担,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通过经验或大众传媒,人们接受了留守儿童即“问题儿童”这样一个“刻板印象”。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少“污名化”的现象,留守儿童就是一个易被实施污名的对象。

一、污名与污名化的涵义

“污名”(stigma)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最初是作为奴隶的一种标志,后来演化成为一种有污点人的身体标记;在中世纪,污名又加上了宗教色彩,被用来指异教徒和肮脏身体的标记。这种标记是刻在或烙在某些人的身上,表示带有这种标记的人是不受欢迎的,需要回避和远离。1963年Goffman将污名引入到心理学的研究领域,Goffman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受损的身份”(spoiled identity)的核心概念,用于描述遭受污名化体验的人们,被社会他人贬低的社会地位。在Goffman之后,又出现了很多相似的定义,都认为污名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不受欢迎的特征,它与特殊外表、行为或者群体身份相联系,并存在于特定的场合或情况中。我国学者俞国良认为污名是一种消极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s),对被污名者有着深刻的影响,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

污名概念包含污名化(stigma atization)、被污名者(stigma atizedperson)和实施污名者(stigma atizer)三个要素,而污名化被视为一种动态的群体过程,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处于强势的实施污名者通过贴标签(labelling)将被污名者的某些负面特征加以扩大,直至形成固定的刻板印象。污名化的实质是促使一种排斥性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

就目前情况来看,全社会对留守儿童各种问题的广泛关注,即使有过头的地方,但也都是出于对他们的高度关怀,基本上不存在将留守儿童污名化的主观故意。然而,过犹不及,如果一味盯着留守儿童的问题,就会对他们的成长优势和教育资源视而不见。久而久之,一些人甚至可能把自身利益与留守儿童的问题联系起来,在不知不觉中将留守儿童污名化。

二、农村留守儿童污名化现状

罗静等系统地总结了以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发现已有研究几乎都将留守儿童定位为问题儿童,常带“有色眼镜”去研究和分析问题;任运昌教授在历时4年,深入西部10省的500余次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些受访者基本上把留守儿童当成问题儿童看待,常说他们厌学违规、素质低下、不守法纪、犯罪倾向大等。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素质评价普遍偏低,约1/4的相关学术论文(近400篇)对留守儿童的负面特征有夸大倾向。谷子菊研究发现,“留守儿童”这个标签被贴在父母外出工作而自己留在原籍的学生身上,他们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等都被冠以“留守儿童”特有的“标准”――成绩差、攻击行为、性格缺陷、内向、自卑等,按照这种“标准”,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与留守儿童保持距离,减少交往,甚至产生排斥和偏见。以上种种研究表明,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存在一定偏见和刻板印象,留守儿童污名化现象已处于启动状态。

甘满堂和赵越利用“利克特量表”研究发现,公办学校中老师认为留守儿童学习积极性较弱,其次是作业完成情况差,再次是遵守课堂纪律也较弱。在老师印象中,最顽皮、最不守纪律、最不爱学习的都是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儿童是否影响教学质量,所有的教师都认为有影响,并普遍反映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难管理。难于管理主要集中在课程作业上,其次是课堂纪律。老师普遍反映留守儿童,特别是男生,都比较顽皮、好动,不守纪律,管教困难,课程作业大多不能按时按质完成。据某校校长反映,大多数留守儿童无法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甚至根本不做家庭作业,这主要与家庭环境差相关。留守儿童的家长整天忙于挣钱,根本没有时间管孩子。在某些留守儿童的家长看来,学校的主要职责是帮助他们照看孩子,对于是否受到较好的教育,并不在意。

三、留守儿童污名化的危害

对留守儿童的污名化现象,不但容易形成学术界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片面理解和刻板化印象,忽视健康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和事实,甚至在社会环境、大众心理上也容易形成留守儿童等同于“问题儿童”的错误观念。污名化现象会不同程度地阻碍着农村留守儿童向上的社会流动,使之长期处于弱势状态,甚至令他们蒙受强烈的羞耻感和罪责感,损害其身心健康。同时留守儿童也会由此产生对社会的隔离感、敌意和不信任态度,甚至出现行为。

首先,将导致教师、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丧失教育信心,给广大留守儿童的自尊、自信带来毁灭性打击。污名是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有机结合的整体,公众污名是泛化的社会群体对“受污者”的不良刻板印象,而自我污名是伴随公众污名出现的自我低评价和自我低效能。与所有人一样,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主要动力源于自我尊严的展示和生命价值的追求,污名化将使他们的自我教育和主动发展遭遇巨大障碍。其次,留守儿童污名化必然导致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教师、家长等群体之间出现巨大的心理鸿沟,他们与同伴的互助成长、与家长的亲情交流、与老师的心灵沟通将出现不必要的障碍,其生存发展所需的各种重要资源也将更加难以获取,最终导致留守儿童形成一个封闭、孤立的群体,进而陷入“孤岛效应”一样严重的发展困境之中。再次,污名化还将导致留守儿童之间的关系发生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改变。一种可能是,留守儿童之间易于失去那些本能或传统的互信、互助、互惠关系,个体之间的排斥与防范增加,彼此都陷入社会认同感、归属感模糊的发展困境。另一种可能是,留守儿童非正常小团体越来越多,团体内部不健康思想逐渐滋生,彼此所谓“臭味相投”的越轨行为难以避免。更为严重的是,社会的污名化将转化成留守儿童对父母亲人、老师同学,甚至对整个社会的不满、不认同甚至怨恨报复。试想,若我国5800万留守儿童被普遍污名化,将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怎样的灾难性后果。

四、农村留守儿童去污名化的建议

污名化对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为防患于未然,社会各界必须高度警惕并杜绝留守儿童的污名化。

首先,传媒要注意对留守儿童报道的角度。各种媒体尤其是影响面广或与教育密切相关的媒体,要注意留守儿童现象报道的角度,在报道有关留守儿童的个案时,一定要客观全面,而不是以偏概全。大众传媒要引导社会成员去除对留守儿童的偏见,每一个社会成员对留守儿童都不应持有异样的眼光,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应尽量为留守儿童做实事,而不是一味地发现他们身上的缺点并且夸大化。

其次,学术研究揭示留守儿童问题要客观全面。各类学术研究更应该本着严谨的态度,并得出科学结论,而不是随意夸大。不可否认,留守经历会对留守儿童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留守经历并不必然会导致心理问题。诚然,留守儿童因父母离开面临的诸多问题客观存在,对其身心发展、人格形成一定程度上存在消极性风险,但顺利并成功应对的可能性也同时存在。事实上,现实生活的确存在不少适应良好的儿童,其成长过程并未因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受到消极影响,各方面发展均健康良好。魏军锋、郑洪冰(2007,中国心理卫生杂志)通过SCL-90的测查认为,父母双方均外出的初中生人际关系敏感且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单亲外出和父母在家的学生。但与全国中学生SCL-90常模比较发现,即便是得分最高的留守中学生在9个因子上的成绩也均显著低于国内中学生常模。很多留守儿童虽远离父母却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对生活积极乐观。

再次,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农村中小学教师要从“非问题儿童”的角度看待留守儿童。要增强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确立科学的学生观,正确对待留守儿童的缺点错误,坚持正面激励与引导。同时,主动优化自我专业发展状态,增强教育创新意识和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使命感,避免对工作问题进行消极归因,杜绝怨天尤人的心态。

第四,留守儿童要加强自我教育。良好的心态是极为重要的,自信坚强、独立进取是留守儿童所应该具有的素质。留守儿童自身应该自尊、自信、自强,要认识到留守不是无法改变的境遇,只要自身努力,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要提高自信心和意志水平,避免出现自我贬损和自我污名的情况。

第五,采用社会工作介入模式。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的李翔和安招认为,弱化和消除留守儿童污名化实际上是一种角色转变的过程。引入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可以培养留守儿童新的社会角色。他们采用了以下社会工作介入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是局外参与者介入模式,开展个案工作,对留守儿童进行面对面的服务,建立留守儿童的自我发展衔接机制。二是角色引导者介入模式,开展小组工作,建立留守儿童的角色演化机制。三是关系协调者介入模式,开展社区工作。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加强留守儿童与社区居民的交流;发展或培育非政府、非赢利组织。

参考文献:

[1]李翔,安招.进城农民工子女污名化问题的社工介入[J].社会工作,2011(8).

[2]李建新,丁立军.“污名化”的流动人口问题社会科学[J].2009(9).

[3]罗静,王薇,高文斌.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5).

[4]任运昌.高度警惕留守儿童的污名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1).

[5]谷子菊.为“留守儿童”去污名化――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3).

[6]甘满堂,赵越.“差生”:外来工子弟正在被“污名化”[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5).

第3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农村中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外出打工、工作超过半年,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亲戚、祖辈、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近几年,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融入,开始在城市中打工赚钱。但是,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经济、生活条件等的限制,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不能把子女带在身边,只能将其留在农村,托长辈或者同辈人照应孩子,这就使得一种新型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出现。据有关调查,我国目前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2000万,而且这个数量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不会减少,甚至会进一步扩大。数量不断扩大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表现及成因

1.性格缺陷

现如今,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在性格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表现为:太多自卑与内向。在农村,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由他们的爷爷、奶奶或者其它亲戚代为抚养,所以,孩子比较缺少父爱母爱,因此对孩子疼爱过度造成溺爱孩子,通常会为孩子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事实上,这样孩子的自主性就被剥夺了,而且,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降低了,长此以往下去,就使得孩子的性格特点趋向胆小、内向。另外,小孩子一般都有攀比心理,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往往缺少安全感,和非留有儿童相比,这些孩子更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2.孩子的情绪和认知障碍

孩子和家长之间良好的沟通会有助于学生社会行为的发展,特别是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农村留守儿童,多是缺少亲子沟通的机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很少,由于缺少必要的沟通以及父母关爱,很多留守儿童都会出现心理障碍。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往往会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学习。据有关调查显示,不少留守儿童有焦虑倾向,有的留守儿童有被遗弃的感觉,有的留守儿童称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是一段痛苦的经历,有些留守儿童往往不知道该向谁诉说困难和困惑。

3.人际交往障碍

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障碍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留守儿童都对学习的组织的集体活动都不是非常感兴趣,因此,也不愿意和同学一同参加各项活动,明显表现出不合群的现象。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孩子不喜欢和他人接触,比较喜欢独来独往,而且他们的性格有些孤僻,严重的可能会有自闭的倾向。长此以往产生了交往障碍;也有些留守儿童都是别人叫才会跟着参加集体活动,很内向,表现不积极;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留守儿童比较喜欢且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1.政府要担负起关心留守儿童的责任

首先,政府必须要承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重大责任。现如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探讨的焦点问题,解决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帮助。这些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身心健康发展好坏都直接政府制定的措施有一定的联系。基于此种情况,各地区的政府要根据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的调查,逐渐的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此同时,也可以把此问题纳入到可持续发展工作中来,认真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教育留有儿童中比较贫困的孩子。在接收农村外来打工人员的地区政府,要尽量减少人口歧视,并且要尽量提高这些外来打工人员的收入,这样一来,这些外来打工能够承担的起孩子在城里上学的费用,而且,这样一来,这些孩子就可以留在自己父母的身边,从而大大减少了留守儿童的数量。

2.学校应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学校作为教育育人的基地,应当特别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学校在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效果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将城里的孩子和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的感情上的距离拉得更近一些。因此,学校要尽可能的采用一些有效的措施,例如:规范要求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教育留守儿童要尽量使自律和其它相关的方法结合在一起加以科学教育,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骤。另一方面,还要教育学校更要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这样一来,帮助这些留守儿童克服其父母不在家而产生的心理影响,进而帮助这些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此外,学校还可以考虑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明确了解学生的情况,开设亲情电话,能够让学生的家长方便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情况。

3.家长应当与孩子多多沟通

建立亲子沟通渠道,促进父母与孩子间更多的沟通。外出务工的家长往往与孩子缺少正常的沟通渠道,不能与孩子进行正常的感情交流及亲子互动。这样一来,严重的剥夺了农村留守儿童发展所需的心理环境,而且,这同时也是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了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这些孩子的家长要在有意识和无意识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进而来弥补留守儿童心理上存在的缺点。外出打工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和孩子的学校以及班主任多联系,随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学习情况等,有时还要抽时间到学校去看望孩子,在身心发展和学习上也可以进行必须的教育与引导;外出务工的父母与留守儿童多多沟通,尽量减少孩子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不同,让他们觉得自己父母就在离自己不远的地方关心着自己。

参考文献:

[1]李宏翰,权方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问卷”的编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2][李淑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1(10).

第4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范文

【关 键 词】 留守儿童;学习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及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普遍运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又需求大量的劳动力,于是农村一些青壮年夫妻纷纷涌进城市务工,而他们的孩子却留在农村交给老人或亲戚照顾(主要是老人),这便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方都长期外出务工,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接受教育,由老人或亲戚代管的14岁以下的儿童。这部分儿童的学习与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经过笔者的调查及教育实践,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及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一)过高的学习评价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

吴霓、丁杰等课题组成员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对自我成绩水平的估计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对自我学习成绩的认识持积极态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儿童的学习成绩与父母的外出务工没有明显关系,并且留守儿童在学习信心和学习效能感上都略高于父母在家的儿童。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教师、家长等普遍认为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有显著影响,而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学习评价反映的结果却恰恰相反。

(二)家庭教育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主要原因

儿童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和更好发展而对子女施加的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各种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是相对于父母在家,能够正常接受父母教育的儿童而言的。父母外出务工后,多数情况下会有其他监护人来填补留守儿童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但这种填补只是部分和不充分的。虽然在外务工父母经常会通过适当方式对子女实施家庭教育,但这也仅仅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一种补偿。

1. 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家中监督学习力度的弱化。监督的弱化不仅让农村留守儿童在家中学习时难以“坐下来”“坐得住”,而且影响儿童的识记效果。

2. 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父母进城务工较早,因缺少父母对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学龄前基本没有养成任何学习习惯。

3. 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受经济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外出务工父母与农村留守儿童之间缺乏足够的思想沟通与正常的情感交流,这也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正常实施。

4. 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家中学习辅导质量下降。父母的长期外出务工让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少了相当重要的辅导者。父母外出务工后,儿童的学习辅导人则逐渐变成了家中的其他监护人,而这些监护人在文化程度、监督儿童学习的权威性、责任心等方面一般都无法与儿童的父母特别是父亲相比。

(三)学习动机不明确或不端正

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是比较复杂的,有的为了父母学习,有的为了日后能挣大钱学习,有的为了混个毕业证学习,有的为了物质奖励学习,有的为了更多的知识,孩子的学习动机往往难以持久,又因缺少父母的监督指导,往往因为贪玩或畏惧学习困难而失去学习的动机、信心和兴趣。

(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导致管理留守儿童出现空档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送进了学校,教育就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了,学习成绩不好是老师没有教好。家长没有意识到,要教育好孩子单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造成有些调皮的留守儿童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蒙骗临时监护人,影响其的学习发展。

三、正确学习方法与孩子心理健康

学无定法,不必拘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好的学习方法必须从中有所领悟,并结合自身特点,做到“七三二四”。“三个适合”——适合自己学习的学习类型、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三种学习习惯”——总是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追根溯源,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散思维,养成联想的思维习惯。“三个学习要点”一是多读书,注意基础;二是多思考、注重理解;三是多重复,温故而知新。“三种学习精神”——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一。“三条学习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三种学习技能”——学会快速阅读,学会快速书写,学会做笔记。“三种学习能力”——独立探求知识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流畅的表达能力。“四种思维品质”敏捷性、深刻性、整体性、创造性。“四位良师益友”——自信、课本、同学、教师。留守儿童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七三二四”,因素欠缺,影响孩子的学习,长此以往,孩子缺乏自信,心理问题也就出现了。

四、良好学习环境与孩子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都是营造留守儿童良好学习环境的场所,良好的环境与孩子健康心理共存。

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要倍加关怀留守儿童,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准确把握他们的现实需要,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真正为他们创造有益于其成长的社会环境。社会舆论必须倡导科学的发展观和教育观,将关注点放在留守儿童的快乐成长上,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上。优化留守儿童文化环境,抓好活动场所的建立,满足留守儿童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欣赏的、满足他们兴趣的精神食粮,如建立青少年电视、广播频道,出版优秀的少年儿童读物,组织他们参加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等等。在法律上承认和尊重留守儿童的权利,做好留守儿童的维权工作。

五、留守儿童问题的针对性对策

(一)加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职能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教育,是启蒙教育,健全的家庭结构和有效的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要保证。第一,父母尽量不要双双外出打工;第二,帮助临时监护人转变教育观念,不要溺爱孩子;第三,家长与留守儿童加强联系。

(二)学校要对留守儿童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

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充分发挥教育主渠道,教师主力军的作用,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开展各种关爱活动,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来抓。

(三)加强家校联系

孩子的学习不仅要靠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两者必须密切配合,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用。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只有解决好教育问题才能有助于留守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成败直接关系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虽然我们不能“人为扩大留守儿童各种负面特征”来渲染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程度,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1] 田景正.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5):52.

[2] 宋林飞. 西方社会学理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 张朝阳,张振乾.千万农村留守儿童现状报告[J].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5(8).

[4] 任运昌,莫为留守儿童贴上“污名”标签[J]. 中国农村教育,2008(4):35.

[5] 吴霓.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 教育研究,2004(10):17.

第5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范文

摘要: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是否健康,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但留守儿童自身身心发展的不成熟、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失衡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新时期,我们应发挥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的作用,形成合力,一起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家庭

当前,我国的各方面发展都取得巨大成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新时期,我国的现代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但他们的子女因为财力、物力等不足被留在农村上学,进而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便产生了。文章中的“农村留守儿童”具体指农村地区父母一方或双方进城务工而被长时间(6个月)留守在家乡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需要其他人照顾的年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6-16)的农村儿童。相对于农村非留守儿童而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心理问题是重要的一个。在新时期,留守儿童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茁壮成长、家庭幸福;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建设。所以,我们有必要分析新时期留守儿童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探索其产生原因,进而综合发挥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在新时期,通讯技术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使得外出父母与留守儿童的联系和见面机会比以前相比变得频繁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甚至较少留守儿童比父母在家时表现得还要好:他们学习勤奋、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坚强独立,有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在新时期,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有:

1.情感孤独

王玉琼等研究发现,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心智不成熟,渴望与父母在一起,在情感上依赖父母。但与其他儿童相比,留守儿童不仅与父母的情感沟通较少;而且由于“代沟”以及知识层面、情感等方面的差异,与监护人之间沟通较少。因此,这些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孤独失落、紧张焦虑,情感上很孤独。

2.情绪易变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照顾,情绪易变。他们很容易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甚至别人的一句话或喜或悲,反复无常、多疑敏感,并且有强烈的焦虑,以致同周围的人关系紧张。同时,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过早地思考一些对他们而言太过沉重、太过成熟的人生问题,从而在情绪方面更加敏感。

3.嫉妒、憎恨、仇视心理

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于是羡慕他人能够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中的一些经常思念自己的父母,久而久之,发展到嫉妒、憎恨别人,产生仇视心理。

4.道德意志薄弱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父母道德上的言传身教,道德意识不高。监护人中不乏爷爷奶奶等长辈,更加宠爱、溺爱孩子,易导致他们产生非道德行为。再加上这些留守儿童还是个孩子,他们缺乏对外界信息等的判断,缺乏是非意识,这就内在地决定了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意志薄弱。

二、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新时期,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村儿童自身存在的因素,又有来源于政府、家庭、学校、社会等的外在因素。

(一)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内因

农村留守儿童,一般都处于青少年期,生理、心理发展不成熟。艾里克森把整个人格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他认为人生每个发展阶段都存在一种“危机”,人生是一个链条,环环相扣,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本文所说的“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发展的第四、五阶段,会出现的危机是产生自卑感和角色混乱。同时,农村留守儿童在道德发展过程中,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差,离不开成人的监督与引导。这些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存在的因素是导致他们存在心理问题的内在因素。

(二)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外因

1.政府关注不够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政府特别是乡镇等基层政府往往关注于从宏观上解决问题,如发展经济、宣传文化、修建住宅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硬件。但作为政府,却对祖国花朵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关注,在资金、心理辅导等方面都投入很少。很多农村都没有修建适合农村留守儿童玩乐的设施,也没有设立专门机构或组织专门人员对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存在缺陷

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下一代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

而留守儿童面对的是不完整的家庭,缺乏家庭教育。如,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会缺失父爱或母爱,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孩子形成完整的人格;寄养家庭中的孩子,会因为各种隔阂、不适,不会及时地与他们宣泄自己的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感到孤独、焦虑;而与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相处,更会因为老人的宠爱、溺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孩子的心理成长。这些都暴露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3.学校教育不平衡

在中国的学校教育的发展长河中,“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一直影响着学生、家长和老师。在此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学校的教育并没有真正贯彻“素质教育”,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从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成长。很多学校都没有自己专门的心理辅导中心、心理老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这些都会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4.社会氛围的不良影响

留守儿童是处于学龄期的孩子,生理心理还不成熟,社会不良因素,如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以致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作品很容易影响到不设防的孩子们,此时家庭监督力度不强或失控为他们的不良倾向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再如,受农村“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留守儿童会逐渐产生焦虑、厌学情绪。如此这样,内部心理的不成熟、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会阻碍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

三、新时期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在新时期,交通更加便利,通讯技术更加发达以及网络更加普及,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充分利用这些便利条件,同时规避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齐抓共管,一同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政府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需要政府特别是乡镇等基层政府发挥“领头羊”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所以,政府首先应做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让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让务工人员愿意留在家乡发展,这可以从源头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其次,加强对“留守子女”父母和监护人的培训。通过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解决儿童心理问题的意识,获得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加强与子女的心理沟通。再次,加强农村社会组织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为儿童提供玩乐的地方,促进其身心健康。

(二)家庭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给予儿童成长关怀、各方面教育的关键地方。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我认为家庭主要应做到:首先父母应通过电话、网络视频等增加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了解儿童的各种需要,特别是精神需要,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其次,如果条件允许,父母应尽量常回家看儿童,以减少儿童的孤单情绪。最后,父母应加强与学校老师、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儿童不愿与自己分享的事情与需求,从而针对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三)学校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学校主要应做到:首先,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持续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其次,向当地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再次,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感恩”、“亲情回馈”等主题活动,加强父母与留守儿童的沟通机会。最后,加强同辈群体之间的沟通,树立榜样典范。学校既可以在学生之间开展一些集体活动,让留守儿童自己体会集体的温暖;也可以在留守儿童中选取表现优秀的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树立学习的榜样。

(四)社会应该采取的主要对策

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社会各团体都应贡献自己的力量。首先,留守在家的妇女可以组成一个“妇女援助团”,凝聚集体的力量,帮助监护人照顾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其次,留守在家的教师、艺术者等可以组建一个特长培训班,从而拓展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减少其孤单情绪。再次,大学生、社会青年等可以利用节假日等去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他们可以开展义务家教,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也可以通过举办文艺晚会、野炊等集体活动,减少他们的孤单情绪。

总之,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农村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农村留守儿童在儿童中占重大比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中的重要一个。我们应该综合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一同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社会科学部)

参考文献:

[1] 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EB/OL].http:///edu/2010/10-06/2570146.shtml

[3]李潮海.辽宁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素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3).

[4]朱卫红.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37.

第6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体系;学校职责定位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221-03

农村留守儿童是新时期“打工经济”孕育出来的特殊群体,是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由于农民流动而引发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是我国社会转型与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不合理现象的附属产物。中国农村传统稳定的家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数以千万的农民离开了农村的土地,进入城市寻求生存,他们由于自身的社会条件、生活条件及城市内的政策性限制,大部分人只能将子女留在家乡,这种长期亲子分离的家庭模式造就了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仅广东省留守儿童就有100万人,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广东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广州、深圳和珠三角洲地区保持领先发展,中间状态的粤东、粤西两翼地区,比较贫困的是粤北山区。广东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农村大量劳动力大规模由农村向城市转移,但是,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户籍等制度的原因,许多儿童无法跟随父母在城市落脚,只能被托付给其他人照看,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一、广东省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

对广东省的个别县例如佛冈、清新、阳山县分别进行了调研,调查显示,75.8%的儿童被托付给爷爷奶奶照顾,4.5%的儿童被托付给外公外婆照顾,5.5%的儿童被托付给其他亲属照顾。而且有45%的父亲和32%的母亲已经外出打工5年以上,从以上可以看出,留守儿童主要是由祖辈隔代监护,在调查中,儿童监护人最大年龄为87岁,42%的监护人在65岁以上,由于监护人年龄较大,年老体弱,文化程度较低,在加上广东特殊的气候,潮湿多雨,监护人无法为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提供足够的物质和精神保障,在留守儿童个人生活方面,大部分留守儿童交友是正常的,但也有少部分留守儿童经常与不良青少年混在一起,过早接受不良事物,由于监护人文化水平较低,只能对留守学生进行一定有限的学习辅导,此外,监护人往往只关注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问题,对于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人生安全等方面缺乏必要的监护。

二、广东省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留守儿童是因为一定时空变迁的共性问题,不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特定历史时期的独有问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口流动存在不同的特征,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所受到的影响和呈现的问题又有所差异。尽管某些专家调研报告说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工作,开拓了视野,使他们能够更好、更正确地教育子女及非留守儿童的父母因处在偏僻山村,视野狭窄,教育观念陈旧落后,这只是个别现象,这种情况存在于少数儿童身上,但由于留守儿童所处的年龄的限制,自控能力较差,还是需要父母陪护身边,否则就会导致种种问题的产生。

(一)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普遍较差

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留守儿童总体上学习成绩较差,缺乏学习动力,没有学习目标,厌学、逃学、迷恋网络等现象十分严重,父母外出打工,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及监督,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进取心,主动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时间久了,难题越来越多,对学习就会缺乏兴趣,甚至出现课堂上纪律较差,而上课的老师无力管好那么多学生,只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尖子生身上,对留守儿童放任自流,这只能导致留守儿童越来越差。

1.心理问题较为严重。据调查,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关心较少,出了问题,监护人也不知道怎么来做心理工作,更何况父母远离家乡,缺少了与父母沟通的机会,导致留守儿童心中情绪压抑,心理问题淤积,监护人只管吃、穿,无暇顾忌心理问题,而且大多数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孤僻、倔强,与别人很少沟通交流,遇到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正常的疏导,就会越积越多,就会产生心理问题,极大地影响了身心健康,形成性格扭曲,甚至出现行为失控至走上犯罪道路。

2.安全问题频频出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家庭和父母的有力的有效的监管,父母由于经济压力不得不外出打工,由于各种体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只能将孩子留在家里让隔代老人监护,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又弱,农村留守儿童最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人身安全问题。一份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受过外界欺负的占77%,女孩遭受害的问题也时常发生。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监护人的法律责任就是保护儿童,由于体制的不完善,让他们难以真正受到追责。

(二)监护人教育方式不当

从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多半是家庭隔代教育,由于祖辈和孙辈年龄相差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相差甚远,与孩子沟通起来有很大困难,只能在物质上做到百依百顺,溺爱放纵;有的祖辈年迈无力,体弱多病,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出现无人过问、无人关心的状况,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严厉型的,在孩子学习成绩一旦落后时,祖辈害怕孩子学习上不去,无法向儿子交代,不是批评,就是打骂,使孩子的自尊心严重受到伤害;最后一种情况就是任其自然生长,只要不出事就行了,将来还是得出去打工,对学习采取消极的态度。

(三)学校教育措施不力

有的农村学校只是从政策上应付一下,很难落实到实处,一方面是由于师资力量跟不上,由于农村小学待遇条件较差,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都不愿意下农村,这样就造成“学生多,老师少”的现象,教学任务中,教师精力不够,对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的关爱无暇顾及,对有问题的留守儿童难以管理,和家长的沟通很难保证,有的学校留守儿童所占比例较小,根本就没有重视,留守儿童占比例较大的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是做做表面文章而已。

三、广东省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导致留守儿童上述问题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究其直接原因,是父母远离孩子,把孩子留在农村让父母、亲戚代养或是独立生活,这样留守儿童就产生了。为什么农民工不将孩子带在身边生活和学习?这又涉及到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是社会的原因。留守儿童问题的本质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城乡二元结构所形成的壁垒使得外出务工者无法将子女长期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因为这个限制,子女上学比较困难,当地学校一般不收留没有户籍的学生,如果要上也得要交高额的赞助费,虽然国家对赞助费三令五申,但是学校还是以其他名义来收,农民工一般是交不起这笔费用的,如果上私立学校,由于私立学校办学不规范,师资力量跟不上,导致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更是不甚满意,最后只有让孩子留守在家乡读书。

其次是经济原因。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工业不发达,导致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趋于饱和,价格波动较大,农产品卖难问题突出,况且我国农村经济还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农业产业化远未形成,规模效益较低,这就导致经济不发达区域的劳动力大量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

再次是学校和社会对留守儿童关注不够。(1)学校在教育方面缺乏人性化管理,只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缺少对留守儿童耐心引导,不能有效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在课程设置方面,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方面存在很多困惑和问题,由于家庭的关爱缺失,他们需要学校能够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爱,农村学校由于师资的限制很少开专门的心理的课程及配备专门的心理老师,随着生活、学习节奏的加快,这些内容不仅对留守儿童是需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迅猛发展这一时代的所有儿童都是必要的。(2)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未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缺乏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只停留在表面现象,没有真正深入地落实。目前农村社区建设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时,还存在基层组织重视不够,基础设施建设考虑较少,社区环境较差,社会服务渠道不畅等问题。

四、针对广东省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学校定位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各级政府及学校的高度关注,当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监护缺位时,学校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阵地,又聚集大量人才教育资源,要充分重视和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和主导教育职能。对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学校除了传授知识和管理学业外,更重要的是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

(一)改变教育教学理念

学校应以素质教育作为指导思想,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对于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家庭教育缺失,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应该主动承担起这部分责任,来承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重责任。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只看重学习成绩,同时加强对老师专业素质培养,学校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开拓者,让留守儿童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以学校和班级为单位,详细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全面了解本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包括留守儿童父母的务工去向、联系方式和监护人情况等有关信息,实行动态跟踪、及时归档、分类管理、信息共通的工作程序,并开展咨询心理教育工作,学校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心理咨询教育教师,开设关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地与孩子的父母及监护人沟通,同时也是对孩子的父母及监护人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使得这些有情感及教育缺失的孩子在学校可以得以一定的补偿。同时按时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交流学生在校情况,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与家长或监护人的经常交流,协同培养教育。

(三)加强学校寄宿制管理

在留守子女较多的农村地区,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学校要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把留守儿童集中到学校,把他们的全部生活时间和学习时间集中在学校统一管理,使其学习有充分的时间,而且与老师朝夕相处,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加强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寄宿制学校要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由校长全面负责,班主任具体负责,教师配合,层层落实,全面负责留守儿童的安全、生活等问题,积极为寄宿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发挥好寄宿制学校应有的作用,从而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寄宿需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监督力度,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

(四)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

教师应与留守儿童父母及临时监护人保持联系,学校教师可运用书信、电话、家访、召开家长会等途径,与留守儿童家长保持主动性沟通、经常性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情况,重要问题要责成家长回家亲自解决。开通亲情电话,教师需要全面深入地掌握孩子的表现,“亲情电话”加强了学校、家长、监护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要求孩子定期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了解父母在外工作、生活情况,加强父母子女间的情感沟通,消除留守学生对亲情的心理渴望。教师应与留守儿童父母及临时监护人保持联系,教师是临时监护人、留守儿童及其父母之间的桥梁,当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问题时,老师应及时联系父母或临时监护人,共同寻求解决办法

(五)开展多种活动,加强思想教育

组织回到家乡的留守儿童家长来学校开展讲座,用他们在外边的亲身经历、打工的艰辛、挣钱的艰难,来唤醒学生的感恩之心,并以此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报答父母。老师组织学生多阅读一些名人传记及参观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让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号召他们自信、自重、自强、自立的决心和信心。树立留守学生中的模范典型,让学生从身边的榜样中汲取力量,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在学习方面,成立学习小组,开展帮扶活动,缩小学习差距,树立信心,让学生感到学校就是家,学校有温暖。

参考文献:

[1]赵富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原因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2009,(09).

[2]段成荣,吴丽丽.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最新状况与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3]曲凯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回顾与前瞻[J].青海社会科学,2009,(11).

[4]钟建华.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11,(8).

第7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范文

现在关于留守儿童的界定,基本上已达成共识,将其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等同,即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这些留守儿童要么仅由在家的单亲(一般为母亲)看护,要么被留给了祖父母、兄弟姐妹、亲戚、邻居等父母之外的其他人代为照料,他们无法享受到家庭正常的抚养、教育和关爱,儿童权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李庆丰在《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一文中,按照监护人类型的不同,将留守儿童分为隔代监护型、上代监护型和自我监护型三种。当然这三种类型的留守子女所表现的特征是不同的。殷世东等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中又补充了单亲监护型。总而言之,留守儿童所指的是那些父母至少一方长期在外,无法被给与正常的家庭生活的孩子,就现阶段而言,这样的儿童大量存在于农村,因此在本文中所谈的相关研究都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展开的。

2.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研究

关于农村儿童的研究中最突出的就是关于这一群体所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由于切入点的不同,因此存在多种类型的问题分析,从运用的分析视角的不同来看,包括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分析,但也有部分文章综合了几种分析视角,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存在所产生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因此,综合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笔者认为可以概括为给儿童自身发展带来的问题和对社会所造成的问题两大类。

2.1给儿童自身发展带来的问题

2.1.1心理问题

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课题组于2004年6月15日至7月15日分别对甘肃、河北、江苏三省五县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中国教育报》2004年9月16日第16版发表了刘亚、孙晓军撰写的《留守儿童,“心事”向谁说》的文章。该文揭示了留守儿童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四类心理问题:情绪问题、交往问题、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在郭三玲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一文中也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大多内向、自卑、悲观、孤僻、情感相对冷漠、人际交往能力差等等,同时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留守儿童的焦虑、紧张感和孤独感比其他儿童低。对心理问题的分析基本上都集中于焦虑、自卑、任性、孤僻等问题,当然也有部分提到了留守儿童的注意力问题,认为留守儿童由于心理孤单以及对父母的思念,课堂上很容易注意力分散,不能全神贯注集中于学习,久而久之,会对学习产生极差的影响。

2.1.2学业问题

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是存在争议的。一种观点认为,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要差于拥有健全家庭的儿童。这部分学者认为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心理问题。一些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外出离开,亲情感缺失,安全感不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在一段时期(大多数为半个月或一个月)或较长的时期内,学习兴趣不高,缺乏驱动力,学习变得消沉,课堂听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情况也不太好。二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父母外出初期学习成绩下降,虽然其中大多数儿童过一两个月能有所恢复,但最多只能维持原有水平。三是学习辅导及方法问题。有许多儿童因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又得不到及时的辅导,结果导致学习成绩低下,学业欠债越积越多。另一种观点认为父母在外打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影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2001年进行了“农村外出劳动力在家子女受教育的状况研究”,结果发现,父母在家的学生与留守儿童在学业行为上没有显著差异,儿童的学习成绩与父母是否外出打工没有明显的关系,并且留守儿童在学习信心和学习效能感上都略高于父母在家的儿童。吴霓等认为,留守儿童对学习表现出的兴趣与非留守儿童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都对学习表现出相当的兴趣。但在对自身学习成绩水平的认知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留守儿童对自我学习成绩水平的估计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对自我学习成绩的认知持积极态度,只有相当小的一部分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较差。同时还存在这样一种观点,来自于段成荣和周福林的《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在该文中作者通过借助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进行抽样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留守儿童的小学教育状况良好,但初中教育问题明显。小学留守儿童的在校率很高,而到了初中阶段则大幅下降,仅为88%。据此提出如何在留守儿童中巩固和加强初中教育是一个紧迫问题。

2.1.3道德问题

在道德问题上,现有文献都集中在对留守儿童的道德水平下降问题的讨论上,普遍认为留守儿童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期,因此必须重视对其道德成长的关怀。有论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严重。许多“留守儿童”表现为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说谎、小偷小摸、打架、欺负同学,出现较大比例的早恋现象。此外,有的孩子迷恋游戏机,夜不归宿,严重的甚至有敲诈、吸毒等违法行为。有论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缺失。他们只单向地接受爱,不去施爱,更想不到如何感恩回报,整天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他人缺乏诚信,片面强调个人利益。依赖性强,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少情,缺乏社会责任感。有论者指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发展出现危机。“留守儿童”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期,如果是由祖父母的隔代教育往往意味着由文盲来抚养孩子,托付亲戚照管,亲戚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或经常盘问,而农村教师由于受到教育条件的限制对每位学生的关注也十分有限。其结果造成亲戚以为老师管教,而老师以为有家长照看的情况,学生的道德教育往往放任自流。由于长期缺少管教,甚至一些“留守儿童”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违法乱纪现象。根据调查表明,20%以上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家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对他们的道德教育造成不良影响,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还有论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和农村教育质量与城市本身有较大差距,加之家庭教育缺失和农村社会教育的弱化,农村学校德育工作难以正常开展,这势必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政策发育,甚至导致少数“留守儿童”走向违法乱纪的道路,这给学校德育管理带来相当的难度。

2.1.4安全问题

谈到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身安全问题,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特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需要面对更大的人身安全的威胁。由于得不到父母和家庭的有效监管,如受到人身伤害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特别是近年来留守女孩受性骚扰或犯的例子不胜枚举。另外当自己的行为失控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教导,致使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轻生自杀的道路,危及自己的人身和生命,生存、发展权丧失。另一方面是儿童健康安全的问题。平时缺乏很好的照顾,生病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而影响健康,这直接威胁到儿童的健康成长,使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普遍较差。有学者从医学的角度,将留守儿童作为需要给予关注的弱势群体,认为留守儿童的卫生保健存在很大的问题。

2.2给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

留守儿童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对儿童自身具有很大的影响,带来一系列问题,同时也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在这方面已经有部分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认为首先留守儿童问题不仅会影响我国人口质量的提高。并从农村基础教育的维度讨论了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任何国家或地区,人口质量的提高要依赖于整个社会的教育状况。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农村教育对我国整体人口质量的影响将会更加深远,而留守儿童作为未来中国人口主力军的一支中坚力量,对他们教育的成败必将会对我国下一代人口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有的学者也提出,留守儿童现象不但对儿童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对代养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影响。因为大部分代养人都是应该安享晚年的老人,但因为隔代抚养,他们往往要承担更大的生活压力。不但增加他们的身体负担,而且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这种对老年人关注的观点,使我们看到了儿童之外的受影响者。

3.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分析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分析的主要可以分为父母、家庭和社会三个大的方面。其中家庭的原因成为近几年研究的重点,但父母自身和社会对于这一问题的影响仍然未受到重视。近期有多篇论文皆从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个方面来阐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黄晓慧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思考》一文中,专门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的成因进行了讨论。她认为主要是四方面的原因:第一,追求经济利益与履行教育职责之间产生矛盾;第二,家长文化水平低,缺乏基本的家庭教育知识;第三,家长教育意识薄弱;第四,老人或亲戚代替父母行使监护权利,教育职责未随之转移。当然家庭教育的缺失并不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家庭维度的全部原因,还包括家庭亲情的缺失以及家庭生活氛围的缺失。这一方面也有学者在理论上进行了论证,认为留守儿童所处的非正常的家庭环境是造成一系列问题的根源。从父母的角度看,由于父母进城打工没有改变农民的身份,但改变了职业和生活方式,从而价值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比如,在对待教育与金钱的态度上,对家庭价值的理解上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或者通过家庭本身的变化来影响孩子。有些父母开始认为,学习是无用的,与其在教育上投入很多的钱,还不如早点出来打工挣钱,这一理念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观念,使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减弱。有些父母外出打工之后,长了见识,有了积蓄,随着交际面的扩大,夫妻感情上也起了变化,致使原本和睦的家庭烽烟四起,有的家庭甚至走向解体。离婚对成人来讲可能是一种解脱,却极大地伤害了正在成长中的孩子。这种伤害使很多原本家庭亲情缺失的留守儿童的问题进一步加剧。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但在这方面的研究显然是不够的。目前仅有部分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找到了问题,但尚未有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来解释这一问题产生的社会深层原因。有学者从校外不良少年和不良社会传媒的影响方面来分析社会对此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周全德、齐建英的《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理性思考》一文中,对问题的成因分析点出了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负面因素的综合性作用所致。他侧重于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农业劳动的女性化态势,农村家庭结构、功能、生活方式的变化所带来的家庭观念和家庭关系的变异等负面因素的相互认同与相互加强,干扰了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正常社会化过程,使他们不少人的健康成长受阻。另外还从“三农”问题的视角来分析,认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城市与乡村之间不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农村社会学的视角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村经济滞后、法治失范、道德滑坡以及人口膨胀和人口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农村社会良性运行受阻的一种反映;从社会性别的视角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由农村男劳动力大量外出造成的“缺席父亲”以及由农业劳动女性化造成的母亲对自身职责的力不从心有关;从家庭社会学的视角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社会变迁而来的家庭结构断裂、家庭功能紊乱、家庭关系淡化、家庭生活方式变异的综合体现,它反映的是农村家庭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一种特殊的文化失调现象。这篇文章在成因方面的上述论述,虽皆未能展开来谈,但却为在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视角。

4.“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分析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很多学者从多个角度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建议,究竟如何减少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给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充满关爱的、健康的成长环境呢?目前的相关研究大多有针对性地对社会和政府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其中段成荣、周福林通过研究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必须从户籍制度以及其他相关体制的改革入手,消除留守儿童产生的条件。他们认为这是治本之道,但却是需要较长的时间的。同时他们也呼吁政府部门尽快组织有关留守儿童的专项调查,并指出了应重点关注部分留守儿童高度集中的地区。上面所提的建议是宏观的,也是较难在短期内见效的,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也促使很多学者给政府提出了许多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综合来看,主要包括:(1)建立留守儿童的教育和保护体系;(2)增强和发挥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用;(3)政府加大宣传和管理力度,明确父母的抚养教育义务;(4)给农民工以公平待遇,将农民工子女就学纳入城市教育体系;(5)在各地农村大力提倡利用农闲和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举办“家长学校”,以提高“留守儿童”家长或家长的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6)下大气力改变优质教育资源过分集中于城市的不合理现状,努力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还有一部分学者从学校和家长的角度来分析对策,认为应该大力推进农村新课改,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改变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杜绝“留守孩子”因厌学而辍学现象的发生。注重对“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创造有效的育人环境,给留守儿童以特别的呵护和关爱。建立健全家校联防育人机制。学校要向家长公布学校各科老师的联系方式,召开监护人座谈会,提高他们的素质,帮助他们转变教育观念和育子方式,并提醒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加强同社区、村组的合作,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同时学校还要主动与当地文化、工商、妇联等单位配合,净化学校周边环境。

5.对现有研究的评论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自90年代开始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确实给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在留守儿童所获得的家庭看护、留守儿童的性格发展与心理变化等很多方面均有体现。同时,这一问题也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它所带来的影响不再局限于家庭范围内,随着这一群体的数量不断增加,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学者们更多的将视角转向对社会的关注,他们所得出的诸多研究结论和建议,不仅有助于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同时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但也应该看到,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还存在很多有待进一步探讨的地方。首先,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中,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占很大的比例。这是因为在“农村留守儿童”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中,尤以教育问题为重,不仅包括由于这一社会现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所造成的影响,还包括对整个教育发展的影响。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到,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一系列问题中,教育是核心问题,如果能够解决教育的问题,使其发挥正向功能,则可以有助于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的解决。但教育问题也是一系列问题中最难解决的,因为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合力的作用,而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考虑这三方面力量如何协调的问题。在已有的研究中,虽然在对策方面对这三方力量均有考虑,但却未深入研究它们如何协作这方面的问题,以及每一方在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应发挥多大的作用的问题。其次,目前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学者的关注点基本上集中于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表面现象的描述,并根据这些现象探讨问题形成的原因,然后提出一些对策建议。现在大多数学者运用实证方法研究这一问题,但却对实证研究所得到的数据缺乏理论层面的分析,仅从表面反映的问题对其进行描述。这种对于现象的描述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对问题的现状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但另一方面,这也造成了研究的理论深度不足,大体上都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没有从社会根源上去挖掘。虽然现在已经有部分学者开始从非社会的视角来讨论这一问题,并认为大多数留守儿童存在的是非社会方面的问题,而不是行为,而且留守儿童的非社会还缺乏及时、足够的关注,但这一研究视角仍然只是在心理学领域开展的,并未有更进一步与其它学科相结合。

第8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走访调研;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进城务工,一个比较特别的群体——留守儿童也在逐渐的被大众所发现,留守儿童问题也就出现了。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到输入地务工后,留在农村原居地而不能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特殊儿童群体;或者运用学术界的定义,一般将留守儿童界定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孩子,在学龄上一般反映为小学和初中。那么,这些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们在学习,生活和心理上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呢?笔者认为通过实地的走访调查,我们可以对反映这些问题的素材进行搜集,然后浅析一二。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

首先,从总体的方面来看,在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亟待进一步健全,这也就客观上反映了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水平落后,教育环境恶劣。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受访地区留守儿童们缺乏一个基本的学习条件。

其次,由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多为祖父辈亲人,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无法给予孩子学习上应有的帮助,更为严重的是,家庭中缺少了文化学习的氛围,从而致使留守儿童相对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笔者对周至县官庄乡部分留守儿童的走访调查的结果中显示,当地50%左右留守儿童的父母是在其孩子处于小学时期便外出务工,而小学教育阶段又恰恰是孩子学习兴趣培养和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而在这个时期,父母无疑是最好的引导者。因此,留守儿童们从一开始就缺失了这样的一个家庭教育环境。调查问卷中对于“你是否喜欢学习并说明原因”这一问题的,48.3%的孩子因为“不喜欢写字”“学校管理太严格”“坐不住”等各式各样的原因选择“厌恶学习”。由此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引导从而对学习的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并且,在对孩子们进行英语辅导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大部分孩子没有当堂记笔记的习惯,并且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有利于提高课学习效率的,而这种习惯的缺失使孩子们在课堂上所接受的知识不能及时的消化。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种环境的缺失,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孩子们后天学习的行为和习惯上的应具备的能力的缺失。

另外,很多留守儿童很大一部分的精力被消耗在繁琐而沉重农活上,相较之下他们比起同龄的其他孩子少了很多专心于学习上的时间。

二、留守儿童生活习惯养成的缺失

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务工,对子女的生活习惯养成等方面无法及时进行引导,致使留守儿童在许多生活细节上没有养成正确的习惯,从而造成了卫生、健康甚至人身安全等方面诸多问题。在贫困的农村地区,随处可见个人卫生处理不到位的孩子,初见面就给人以不整洁的印象。这虽然看似事小,却直接反映出了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

另外,生活习惯养成的缺失也对孩子本身的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现在农村依旧存在着一些迷信思想,认为疾病可以通过一些不科学的途径避免,其实不然。在许多情况下,一些留守儿童受疾病困扰却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导致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在外务工的父母也因为担心自己的孩子,使工作受到或大或小的影响,同时应为无法及时地给予子女关心和爱护,陪伴在其左右,而使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情感上很难逾越的隔阂,调查结果显示,50%的留守儿童都渴望得到父母在生活上的悉心照料,更有75%的留守儿童十分渴望自己在外的父母能尽快赚够了钱回家陪伴在自己的身边。这些调查数据很直接地反映出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这种家庭环境和亲情氛围基本缺失的情况下,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监护人在身边的悉心照顾,他们在成长发育阶段的问题显的极为明显。留守儿童的父母很难给予留守儿童涉及到成长发育过程中的教育,如当留守儿童发育期到来,面临生理变化的巨大问题时,容易陷入困惑或尴尬的境地。有时会因此对留守儿童的内心造成很深的影响,甚至会留下一些不美好却难以磨灭的记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记忆无疑会对留守儿童未来的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留守儿童心理教育上的缺失

本次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调查中,针对“父母外出打工前后,在遇到困难时最希望谁给予帮助”这一问题, 58.3%的留守儿童选择在父母外出之前向父母寻求帮助,而67.3%的留守儿童选择在父母外出之后向同学或朋友寻求帮助。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还是自己的父母,信任并且渴望得到他们的指点与引导。而在父母无法及时提供这样的帮助时,孩子们选择了朋友的同学——那些与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的孩子们。这恰恰体现出了父母不在身边给孩子带来的潜藏的心理危机。同样历练的孩子们可以给彼此自己最切身的体会,却无法给予彼此最明细而又正确的方向。此种境况下,如若两个孩子在同样悲观的心理作用下,很容易造成长久不可解的心结,至此,这心结必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留守儿童的父母、临时监护人、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面之间的配合与协作。

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尽可能的创造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机会,并与临时监护人和学校保持一定的联系,尽全力掌握孩子的思想动向,在需要时及时给与一定的引导,以免孩子误入歧途。另外,作为孩子的临时监护人,应对孩子的生活负起责任,从生活点点滴滴的小事中真正地认识孩子,了解孩子。同时,要切实注意自己的言行,表率作用力量远远大于口头上的说教与训导。对于学校,可以考虑为留守儿童进行定期的心理情况了解,准确掌握孩子的思想动向,尤其是代课老师和班主任,他们是与孩子沟通与交流的直接对象,同时也是校方了解学生情况的重要桥梁,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精力在这方面。之于社会各界,应多加宣传,让广大到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并鼓励各单位举行一系列的下乡、社会调研等活动,让留守儿童们感知到这个世界的温暖和爱,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也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建立信心,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投入努力奋斗的浪潮中去。同时,政府也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为留守儿童提供相应的法律保护措施,切实保障留守儿童的基本权益。使他们在各个方面与其他的孩子真正意义上获得平等。更为重要的是,留守儿童本身需要在各界的和支持帮助下明晰方向、奋力拼搏。当外界的条件遇上内因时,更需要留守儿童们自己的努力,积极向上,有选择性并且明智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并对自己有更深刻的感知和认识,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张斌贤.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

[2]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3]范先佐.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当代教育论坛[J],2005(4)

第9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社会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大力实施城镇化、产业化发展战略,全国已有上亿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市打工。然而在这样庞大的数量中,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已为人父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因经济问题等种种原因,将子女留在农村,这些农民工子女集中起来,变成了一个特殊且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随之不断攀升。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人生如此重要的时期,他们的父母离家外出打工,使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引导。由于在成长发育时期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生活环境也不稳定,部分留守儿童产生了认识、价值上的偏差和心理发展异常,致使他们的成长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1.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1)学习方面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大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状况影响儿童未来的发展。然而,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因家中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指导,他们的学习动力普遍不足,成绩普遍不理想。

(2)生活方面的问题。大多数留守儿童正处于需要父母关爱和呵护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对父母的依赖感很强,然而父母外出打工使他们长期置身于一个并不完整的家庭生活环境中,这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也十分单调、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同时由于家中缺乏劳动力,留守儿童还有可能负担较重的家务劳动。

(3)心理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对其心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留守儿童因缺乏家庭的温暖,情感上得不到及时的交流,从而导致其性格上的缺陷,他们一般都比较内向、自卑、敏感、焦虑,性格也比较脆弱。他们缺乏父母的关心和呵护,与临时监护人相处常常不融洽,从而导致更强的孤独感。

(4)安全方面的问题。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督,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衔接常常会出现问题,监护人对孩子缺乏管教,导致留守儿童存在较大的安全教育隐患,大多数留守儿童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极易产生安全问题。

(5)行为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因其性格上的缺陷在群体中常常表现为不合群,叛逆,固执,不能与群体和睦相处,个别儿童还有暴力倾向。

二、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问题的必要性

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学的分支学科,是属于社会工作领域的一种专业服务。学校社会工作以其独有的理论视角和工作方法,为解决存在于家庭、学校和社区间可能会影响学生的问题和干预效果提供专业服务。

目前,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并且成为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因此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者的关注。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常常涉及家庭、学校、社区以及社会方面等环境因素。学校社会工作注重从心理、情感等角度出发提供人文关怀,它的主要功能是协助学生与“家庭―学校―社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促使学生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因此它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问题的工作方法

基于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学校社会工作者可采取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即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种形式,立足农村中小学, 借助学校以及留守儿童所处的社区所能提供的现存资源, 运用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与方法,帮助农村留守儿童顺利解决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其自身全面、健康发展。

1.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学校社会工作者常常用它来处理儿童问题。根据留守儿童的个体差异,了解特殊问题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人格特点和心理状况等情况,学校社会工作者采取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服务。

学校社会工作者在采取个案工作的方法时,要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理解农村留守儿童并且充分信任他们,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与留守儿童内心的感受与情绪的交互来建立专业的关系,从而能够顺利地走进他们的生活。开展个案工作要将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向。

2.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是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和分享,使组员表达个人对他人的理解与关心,并且通过小组力量使组员提高自我认知水平,消除自卑心理。在处理留守儿童问题时,学校社会工作者通过发展社会、模仿行为、人际学习、团体凝聚力以及情绪宣泄等治疗方法帮助留守儿童在良好的氛围下获得归属感,提升学习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对困难的承受力。

3.社区工作

学校与社区关系密切,学校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资源,同时建立起学校与社区的良好互动关系。学校社会工作者在开展留守儿童社区工作时离不开社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借助社会上的物质帮助和政府的经济支持,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学习娱乐休闲场所,从而提升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同时弥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不在其身边造成的空虚及课余活动的不足。学校社会工作人员也可以在留守儿童所处社区建立如心理咨询中心等机构,建立留守儿童专用档案,同时举办一些活动来丰富留守儿童的生活。

总之,我认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及社会各个方面的长期关注与参与。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仅关系到一个人,一个家庭,也关系到整个社会,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未来,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许莉娅.学校社会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李晓凤.学校社会工作[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4]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节选)[J].中国妇运,2008,(6).

[5]李序科.学校社会工作视阈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5).

[6]王章华,戴利朝.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 (7).

[7]梁 胜.关注农村“留守综合征”(上)[J]. 农家参谋,2004,(8).

[8]马润生,尹书强.论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介入――契合性、困境与途径探索[J].黑河学刊, 2008,(6).